坚守教育的快乐

2024-06-30

坚守教育的快乐(精选9篇)

坚守教育的快乐 篇1

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就一直坚持在这个教学点,一人一所学校工作了36年。我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每天向学生传授知识。我自制教具,利用木块、硬纸板等制作字卡; 课上鼓励学生多动口、多动手,进行小组讨论。我们学校每年的教学成绩均名列全镇前几名。

教学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可是在生活中,我依然要不断地与病魔抗争,虽然右腿和右胳膊僵硬,但我仍不断坚持,不耽误学生的每一节课。大山深处教学,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了清贫,要时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校没有专职门卫, 我就用自家的斧头、木棍保护学生。记得一次为保护学生免受精神病人的伤害,我挺身而出,和精神病人对峙了两个多小时。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与学生相处是我最大的快乐。我最大的教育梦想是让山区的孩子多读书,考上大学,将来带领家乡人民走上富裕之路。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想对坚持在教育一线的各位同行说:只要我们努力工作,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坚守岗位,我们一定会享受到教育带来的最大乐趣。

乡村教育的坚守者 篇2

2016年2月3日,受“新加坡让爱川流不息四川公益项目”委托,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内江市联络处在资中县教育局举行新加坡爱川中小学教师培训金发放仪式。资中县蔡怀军等5名爱岗敬业、教龄20年以上的经济困难在职优秀村小教师分别收到了3000元的教师培训金。5名获奖者,均为爱岗敬业、教龄20年以上的经济困难在职优秀村小教师。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拄着双拐的蔡怀军。

三尺讲台上的坚守

双腿只剩皮包骨,1.63米的个子,体重80多斤——蔡怀军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右腿弯曲且悬空,左腿仅能够着地,没什么力气,双腿常年吊在拐杖上。但他没有屈服于病魔。蔡怀军小时候也就读于大佛小学,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立志要考入重点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初中毕业时,他考进了重点中学资中二中,在刻苦学习3年后,1981年高考,他的高考分数上了重点大学的录取线,然而,因为身有残疾,未被录取。

蔡怀军并没有心灰意冷。大学上不了,他坚信还有其他的出路可以好好地生活下去。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他决定去石家庄学习服装设计。就在他忙于裁缝手艺提高的时候,收到了家乡教育部门的一封电报“速回教书”。虽然电报上只有4个字,却给蔡怀军带来了无穷力量。

“当教师是我的梦想。当时以为身体残疾永远都当不上,没想到还有机会学有所用。”蔡怀军说。1981年底,他回到天竺小学任教,之后不久,又回到他的母校:大佛小学。直到现在,他已在讲台上坚持了34年。学生家长这样评价他:“蔡老师坚持授课34年,十分困难。如果没有对学生的爱,很难支撑他如此爱岗奉献。可以说,他的努力和坚持,为众多学生家庭带来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由于行动不便,蔡怀军上课也要架着双拐。有时他正在上课,却突然跌倒,马上忍痛爬起继续上课。再跌倒,再爬起来……他在讲台上坚持了34年。据他的同事介绍,蔡怀军真心关怀学生,就好像他不仅是教师,更是慈父。虽然行动不便,他依然坚持家访,课外辅导更是常态化。

在偏远乡间坚持家访

从资中县城出发,驱车还有近一小时,才能到达蔡怀军任教的孟塘镇大佛村。蔡怀军的家就在马路边,距离大佛小学约200米。大佛小学有7间教室和1间办公室,在二年级教室门口,可以清楚看到张贴的作息表和课程表,班主任一栏写着“蔡怀军”。除了音乐和体育,他包揽了这个班26节课——这个工作量几乎是县城教师的两倍。教室里,课桌和凳子已经有些陈旧,“这已经很好了。我刚来时,学校还是土房子,教室里还有石凳子。”蔡怀军说,那时,一下雨,教室门口的地板湿滑。一次上课时,拐杖一滑,瞬间他面朝地摔倒,同学们赶紧过来扶,膝盖都擦破了。他拿出纸巾擦擦,继续上课。摔跤,在蔡怀军的从教生涯里,司空见惯。

2013年的一天下午,放学后,蔡怀军接到学生钟传学奶奶的电话,说孩子还没到家。钟传学的家在凉水村,回家路上必须经过一个石桥,刚下过大雨的小桥可能被水淹没。“孩子会不会出事了?”想到这,蔡怀军顾不上近8里远的路程,拄着拐杖沿路寻找。还好,桥没被淹,钟传学只是在同学家玩。

为了更好了解学生,蔡怀军还坚持家访。乡间道路蜿蜒曲折,稍下点雨,泥泞不堪。普通人都不好走,蔡怀军更显艰难。从大佛小学到天竺小学6里路,常人走半小时,他需要一个多小时。

第一届学生张红,成绩很好,虽然家务活重,但是每天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家访后,蔡怀军才知道,作为家中老大,张红每天需要洗衣服、割猪草、喂猪,不管忙到多晚,哪怕写到晚上12点,她还是会把作业写好。“知识改变命运”,在蔡怀军的鼓励下,张红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现在已是双龙中心校的一名英语教师。她至今还记得,家访后,蔡老师对他十分关照,有时允许她少写些作业,懂了的,就不用做。考试后,也常常买作业本、文具盒来奖励她。

困苦中的强者

连续不断的几次灾难降临到蔡怀军的头上。几年前,女儿患上了心肌缺血症,前后花了好几万,耳朵也因病失聪,现在就算依靠助听器,生活也无法完全自理;2012年,家中的顶梁柱——妻子患病,又花了3万多治疗费,家中的农业生产也受到极大影响;儿子,在资中二中念高三且成绩优异,突遭大病,在成都一家医院治病,迄今为止,已经花费了8万元,后续还需要几万元的治疗费。

蔡怀军虽然欠下12万的外债,他也从不向已步入社会的学生寻求帮助,“自己的困难自己解决,我不想给学生添麻烦。”让人宽慰的是,资中县教育局、孟塘镇中心学校及天竺小学了解情况后,及时给予了蔡怀军关怀和帮助。

在服务客户中快乐坚守 篇3

学习:只为更好地服务

超过57岁后, 很多人进取的事业心都会懈怠。大都这么想, 都快退休了, 步伐该放慢了, 不需要这么干劲冲天了。然而, 官平学却不是这么想的。他认为, 只要在岗一天, 就要努力学习, 不断进取, 拼命工作, 只为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8年前, 在公司内部全员竞聘上岗时, 49岁的官平学由安监部调到客户中心营业厅, 从事客户用电现场勘察工作。岗位的变化必然要求掌握新的专业知识。“起码计算机营销系统需要重新学习。”老官说。从2006年以来, 营销系统进行了至少3次升级, 现在的SG 186营销系统, 要完善每一名客户档案, 老官需要填写超过22个数据。而每月零散的新装客户达到了150户左右, 还不包括近5年来当地房地产平均每年上万户的整体开发。为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录入水平, 老官除了对软件资料进行学习外, 还下载了专门的指法练习软件练习打字。

“很多年轻人都赶不上他, 不但对工作, 而且对计算机也亲切起来。”营业厅经理韦清林谈起老官, 满口都是褒奖, “由于岁数大了, 近两年老官不得不配了老花镜, 全都是为了工作。在我们营业厅, 他就是一面旗帜。”

执著:心中装满客户

现场勘察工作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岗位。由于每月有100多户新装用电, 官平学一般是每天早晨不到8点就上班, 一是便于联系客户, 二是要多勘察几户现场。按照老官的话说, 给客户早一天勘察, 就早一天装表通电。

2013年8月29日下午14时, 上午已经勘察了6户居民新装用电现场回来的官平学, 正忙着整理记录, 准备录入营销管理系统。突然, 腰间的手机响了起来, 一位离营业厅18 km远的客户昨天才填写了申请, 当时就询问什么时候勘察现场, 并解释说因要乔迁新居迫切需要尽快供电。

老官二话没说, 租了一辆摩托车, 顶着大太阳就朝仁乐坝村十二社赶去。由于有10 km蜿蜒向上的山路, 骑摩托车的小伙子两次要求老官加点租金。到达现场, 风尘仆仆的老官连水都没喝一口, 就忙着记录最近的变压器台区、杆号, 估算线路长度和穿墙横担、绝缘子等配件, 确定电能表安装位置, 汗流浃背地完成了现场勘察工作。只跟客户打了声招呼, 又急忙朝山下赶去。“都这么大岁数还这么拼命工作, 太不容易了, 我服了!”回到公司门前, 那位骑摩托车的小伙子因敬佩老官主动减了10元的车费。

为了客户尽快装上表、用上电, 官平学往往是早出晚归。他没有豪言壮语, 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优质服务”的生动内涵。

坚守:难舍电力情结

很多人对官平学那种忘我的敬业精神不理解, 觉得为电力事业干了一辈子, 也该歇一歇了。然而, 官平学却完全没有停下来歇一歇的“概念”, 因为他心中难舍这份电力情结。

按照营销流程, 营业厅前台工作人员接受客户申请, 在录入第一次流程后, 传官平学进行第二步工作。但由于前台工作人员还要收取电费, 会耽搁一些时间, 所以官平学很多时候还不得不在双休日来加班完善客户资料。“他就像我们公司大家庭的一员, 能为家里做十分, 绝对不会做九分。”营业厅员工王俐这样表述对官平学的印象。

官平学从一参加工作就在电力行业, 虽然几度变换过岗位, 但对工作的热忱是越来越高。现场勘察工作还包括审核客户资料的工作, 表面上这个工作很简单, 但老官总是非常细致认真, 对房产证、身份证、申请表等证件和资料, 他总是一一审核才归档, 实现客户档案管理“零缺陷”。

官平学也有钓鱼、下棋的兴趣爱好, 偶尔也与同事、朋友们出行, 但为了工作已经很久没有“犒劳”过自己的爱好了。

笔者离开营业厅时, 身后传来的是官平学敲打计算机键盘的声音, 那指缝间弹奏的清脆声音, 仿佛流露出这名老共产党员坚定的信仰和对电力事业的永恒追求。

和谐教育是更高境界的坚守 篇4

【摘要】新课程强调和谐教育,学生也只有在和谐的交往氛围中才能拥有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和环境、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和谐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0-0017-01

新课程强调和谐教育,学生也只有在和谐的交往氛围中才能拥有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和环境、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不能不成为我们新一代教师所思考的问题。

一位教育家说:“做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是这样的人,他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他觉得和孩子们在一起是那样的快乐,他爱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有如温馨的风,又似无声的雨,它能融化冰山雪岭,又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有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说中国的成年人对孩子说话总是站着,孩子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总是仰视着大人;外国的成年人对孩子说话,都要蹲下去,使孩子能平视对方。这样一个实例告诉我们,国外的教育讲究平等、讲究权利。所以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提倡蹲下来欣赏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要想和学生交朋友,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对待朋友要诚实守信,答应的事就一定去做。当你取信于孩子的同时,也就取得了孩子的尊敬和爱戴,会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要找出学生所以会如此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切忌意气用事。要用赏识的目光来看待学生的优缺点,赏识是一种藏在心里的由内而外的爱,它不随分数名次而波动。赏识是遭遇困难时的一种鼓励;是孩子犯错误时的一种合理宽容;是风平浪静日子里的一种扬帆前进的动力。诚然,尊重、宽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尊重、宽容的同时我们更不能放弃原则。虽然对赏识教育和肯定教育思想的提出,特别是“平等、民主、和谐”理念的大力倡导,但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一味或无原则地赏识,肯定和尊重、与传统的师道尊严同样是走极端,是从师生关系的一种畸形走向另一种畸形。因此,尊重、赏识学生也要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教师要严而有理,管理学生切忌捕风捉影,一切都应让事实说话,让学生对老师的管教心服口服。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要腿勤、口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除了要严而有爱,还要严而有信。这个“信”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老师要言而有信,说话要讲信誉,什么事都应说到做到,有布置就要有检查,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另一方面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什么事老师都不要包办,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展示他们的风采。

教育,是一种悲壮的坚守 篇5

比如,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 由于家庭教育或以前所受教育的缺陷, 也由于他自身多年养成的恶习, 还由于他本身存在的学习接受能力方面的缺陷 (我实在不愿意说出“智力缺陷”这样的词, 但不好意思, 终于还是忍不住在括号里说出来了) , 这个孩子不但表现很差, 而且成绩糟糕。如果凭着“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或“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良知, 我们当然会对他倾注爱和智慧, 让他有进步, 至少“学会做人”;但是“上面”的升学压力, 可能会让我们不得不放弃这个孩子而“面向多数”。如果我们执意要给这个孩子以真诚的关爱, 哪怕并没有耽误对大多数学生的正常教育, 周围也会有人会觉得我们不可思议:“有什么用啊!白费劲!”是的, 教育的复杂性就在于, 并非面对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只要行动, 就有收获;只要坚持, 就有奇迹”的。有时候辛辛苦苦好几年, 却颗粒无收———说“颗粒无收”是指“应试成绩”而言, 事实上, 我们会这样安慰自己:尽管他的成绩不好, 但通过几年的努力, 我已经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他的心田, 在将来的岁月里, 这些种子会开花结果的。

然而, 很多时候这种自我安慰会被更多的惴惴不安压倒。当这个孩子离开我们流向社会, 或者勉强升学之后, 我们心中会有无比的惦记更有无限的忧虑:在社会, 他的将来会怎样?在新的学校, 他会遇到善待他的老师吗?而这种惦记和忧虑同样会让周围的一些人不可理解:“人都走了, 关你什么事儿啊?”是的, 现在的社会有时就是引导老师们“只要目的, 不择手段”, “只管眼前, 不管将来”, 因为“分数才是硬道理”!分数成了所有学生的人格标签, 也成了所有教师的全部光荣, 或者耻辱!

在这种情况下, 你还能坚守你的教育良知吗?

很多时候, 刚踏上讲台并且依然还燃烧着教育理想主义激情的年轻人, 正是在这样的艰难抉择面前, 犹豫了, 彷徨了, 退却了。如果他一定要坚守他透明的教育理想和纯洁的教育良知, 那么伴随他的很可能是孤独以及来自周围的冷眼, 甚至包括校长的指责。

我所说的“悲壮”就在于此。

读者可能已经隐约感觉到了, 上面那个沉重的“比如”, 就是我自己的经历。我是在写自己。熟悉我的读者, 已经从我的《爱心与教育》中认识了“万同”, 从《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中认识了“陈鑫”, 这都是让我和所有老师头疼甚至有时候感觉简直就是“十恶不赦”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毕业离开我的时候, 从应试的角度看, 无论万同还是陈鑫, 并没有取得让我感到稍微满意一点的成绩。实际上, 从第一眼见到这样的孩子开始, 我基本上就断定, 他的升学是无望的。但是, 我依然没有放弃。我曾经对许多老师说过:“明知这个孩子考不上大学, 还依然锲而不舍地爱他, 这才是真爱。因为这份爱超越了任何功利!”

要命的是, 很多时候在我的班上, 这样的学生不是一个两个, 而是一群, 乃至全班———我曾经教过一个班, 是由年级考试成绩排名最后的63名学生组成。在这种情况下, “坚守”何其艰难!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 我品尝了坚守的孤独, 所以, 在1995年7月下旬, 我得知我班学生取得了辉煌的高考成绩后, 却怀着悲壮的心情写下这样的文字———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 但这话在中国似乎从来就未真正做到过。就目前中学教育而言, “成”的标志, 从理论上讲, 是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但事实上, “成”的唯一标志只是学生们的升学分数以及学校的升学率。这使许多有志于教育改革的人, 虽然胸怀教育科学与教育民主的顽强信念, 却不得不在“升学教育”的铁索桥上冒着“学生考不上大学一切都是白搭”的舆论“弹雨”, 艰难而又执著地前行。

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教育评价:假如某位班主任的工作富有特色 (比如班级管理尽可能交给学生, 平时尽可能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等等) , 尽管在当时就可以判断出这些做法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但周围舆论仍然会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几年后的高考:“工作倒是蛮有新意的, 可万一高考滑坡怎么办?”“哼!就会搞一些花花哨哨的东西, 到时候高考可有好戏看了!”……几年后, 假若学生高考成绩不错, 人们会齐声喝彩:“你看, 人家的班级管理那么放手, 而且又搞了那么多的班级教育活动, 高考成绩仍然这么好, 他确实有两下子!”相反, 若高考成绩不理想或低于人们的期望值, 同样的人也许会说:“班级管理那么松散, 还搞了那么多与高考无关的活动, 高考当然会砸锅———我早就料到了!”

于是, 在当代中国, 几乎任何一位“优秀教师”“优秀事迹”的辉煌大厦, 都必须以其班级大大高于所在年级、所在地区平均水平的“升学率”作为支撑的主要栋梁, 否则, 他的一切教育思考、探索与创新也许都等于零。

不能简单说这种社会评价舆论完全不合理。因为在中国这个人口压力极大的国度, 升学是人们今后就业竞争乃至生存竞争的最关键也最重要的途径;而且, 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 这毕竟不是唯一的目标!特别是在“升学教育”压倒一切时, 不但“做人第一”“全面发展”“发展个性”等教育要义成了点缀的口号, 而取得较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 往往是学生个性精神的丧失。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培养出没有个性的学生———缺乏心灵自由, 丧失主体人格, 不会独立思考, 毫无创造精神!长此下去, 我们的民族是很难真正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的。

所幸的是, 从那时到现在, 我的教育理想 (我不敢说我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但说“教育理想”我肯定是问心无愧的) 和教育实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认同。大家因共同的教育理想而集结, 互相取暖, 互相学习, 互相激励。在这个几乎开口就要问“多少钱”的社会, 我居然还能够找到“尺码相同的人” (朱永新语) , 很是欣慰。

教育, 这个特殊的职业, 让我们不得不放弃许多必须放弃的, 而坚守一些必须坚守的。我不敢说我自己能够坚守多久, 但我会坚守到我能够坚守的最后一刻。

写到这里, 我想到了两年前, 自己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写下的几句话———按某些世俗的观点, 我至今书生气十足, 不能算一个“成熟”的教育者。但有一点我很自豪, 那就是我至今还真诚地怀揣着我心中的教育理想, 而且“居然”还想一点一滴把这理想付诸现实。有人说我的理想不过是“梦想”, 但我要说, 对于教育者来说, 有梦想和没梦想是不一样的, 精神状态不一样, 行动方式也不一样。我当然知道, 我的理想 (梦想) 也许只能有百分之一成为现实, 即使如此, 我也愿意倾尽全力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力图通过我的探索, 给人们一个真实的展示:一个真诚的教育理想主义者, 在当今究竟能够走多远?

学校的发展应坚守教育本真 篇6

同样, 学校的发展也遇到类似的问题, 我们不得不面对:什么是学校的发展?什么才是学校应当追求的发展?

学校是教育的场所, 教育是学校的本质属性。学校的发展首先应该审视什么是教育, 只有把握什么是教育, 学校的发展才不会走偏。与此相应, 判断学校是否在发展, 或者说, 判断学校是否优劣, 这就要看学校是否真正在办教育。

学校的发展要坚守人性。教育是人的教育, 因此学校首先要有人的概念, 要有对人的终极关怀。从教育目的看, 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健全的人, 只关注知识, 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不是教育;只关注升学率, 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张扬, 不是教育。从教育过程看, 如果教育以牺牲身心健康为代价, 如果教育过程有悖人性, 这样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那种竭泽而渔、不惜野蛮透支师生生命与健康的学校, 即便升学率再高, 也很难说它是好学校, 很难说它在发展。

学校的发展要坚守文化。学校是文化之地, 学校承担着传承文化, 实现人类文化遗传的职能。在传承文化方面, 不仅传承人类文化, 还要传承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我们时常看到, 地处农村的学校却完全与本地乡土文化隔离, 这是学校教育的异化。学校不仅要传承文化, 还要建设文化, 并在建设文化的过程中实现文化育人。学校不只是用知识来育人, 学校应该营造特有的文化场, 用学校特有的价值、精神、制度、行为等文化元素来引领师生发展, 实现学校发展。学校如果只是把书本知识或者说考试内容作为唯一的教育素材, 就是一种狭隘的教育, 一种缺少内涵的教育, 一种远离本真的教育。

学校的发展要坚守宁静。学校作为一个空间, 有自己的特殊性, 它是神圣的育人之地。学校尽管身处社会大空间之中, 尽管不得不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但学校毕竟是学校, 学校应尽可能避免浮躁、避免物欲横流, 避免过度竞争。也就是说学校必须宁静, 因为宁静才能致远。时下, 一些学校, 尤其是一些高中, 从学校鼓励学生冲刺高考的宣传标语, 就会感到一种紧张, 甚至是一种恐惧。什么“三年跳龙门”、“辛苦一年, 收益一生”、“血拼到底, 誓夺第一”、“今天快人一步, 明天出人一头”。这些标语, 有的不仅制造了紧张的气氛, 还存在错误的价值导向。这种“战前动员”使得学校不像一个学校, 不像一个养育内在精神的殿堂, 而像一个战场、一个利益争斗的名利场。

坚守教育的快乐 篇7

1、扩招刺激下, 中国高校数量不断膨大, 2011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各类高等学校共2420所, 与此相对应的是:报考人数在2008年达到1050万人后开始逆转。为避免高校重新洗牌而遭遇淘汰, 多采用专业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园大等硬件条件和举债式“做大做强”替代百年树人教育基业。

2、在市场经济、教育是产业提法等影响下, 产出/投入关系的数学模型必然导致量与质对垒, “量”就被推上了至高无上位置, “质”的内涵要求自然被模糊, 高校教育进、出口同时放宽。

3、应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成了办学主旋律, 成了招生的金字招牌, 成了专业设置信号灯, 一切正常教学秩序皆为学生“就业”让路。学生读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 混文凭成了主导思想, 刻苦、勤奋学习成了昔日光景, 学风、教风每况愈下。

4、在与社会接轨、“定单式教育”实施过程中, 没有施加正确引导和干预, 让社会上世俗、阴暗等因素趁势侵蚀“育人”阵地, 把最纯净、充满朝气、追求理想、探索真理的知识殿堂和文明摇篮变成了社会丑陋集中展现地。

大众化的高校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备专业知识、适应社会多样性要求的人的活动, 其中一部分人还应承担起为社会进步, 为国家前途, 为民族振兴的先锋作用。反思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思想和品德的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正是急功近利放逐“育人”标准的后患。

1、坚守教育“育人”的最后阵地。

1.1 弥补应试教育不足

中学应试教育只用一个标准尺度学习成绩要求学生, 高负荷学习压力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创新能力、个性特征, 抑制了大多数学生的自信心, 忽略学生个人能力培养。如高校教育再不抓住最后机会, 弥补中学重智育、轻素质的教育短板, 没有完全定型的学生将错失高校“育人”教育的末班车, 中国教育“育人”功能将彻底失败。

教育必须为学生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所以当务之急是营造一个适应青年时期生理、心理特征的积极、活泼、向上、宽松的环境, 提供足够空间让“教育末班车”上的学生充分释放个性, 唤发激情;制定不同衡量人才标准, 激发学生各种潜能, 搭建施展能力的“百艺”舞台, 让学生重拾自信心, 找准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持续地开展有关价值、人格、权益、政治思想、社会参与等意识方面的大讨论、自由辩论, 形成追求真理的浪潮, 恢复理想、重塑灵魂;集中教研力量, 大胆创新, 探索出一条全方位的、高质量的人本素质教育之路。

耶鲁校长施密德特曾说:“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大学的学院教育不是为了求职, 而是为了生活”[3]。高校教育真谛还在于:提高学生的今后人生的生活质量, 以和谐、愉悦的心情体会到追求理想、实现希望的成就感、幸福感, 为今后工作和生活奠定正确轨迹。

1.2 确保培养目标有效执行

我国高校培养目标虽有差异, 但基本不离高素质、强能力的内容, 结果却因形式主义和对社会非理性现实的屈服而患上“目标空泛症”。所以目前最关键的是排除各种干扰因素, 坚定培养目标, 结合各高校文化特点, 制定能确保目标实施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认真贯彻、随时反馈, 强化培养目标的执行力。

调整一些对培养目标实施有影响的管理制度。如:学生给教师打分, 表面上似乎能够督促教师改进教学, 但尺度把握不好, 会使教师放弃原则地讨好学生, 将功利化带入教学;绩效管理能推进教师工作任务的量化考核, 为高校管理带来便利, 但“育人”工作具有非常强的能动性, 盲目推行, 只能加剧教育功利化等行为;实质性提高教师福利代遇, 一能让教师摆脱个人经济困扰, 全心全力投入“育人”工作, 二能留住招揽一些有所追求的青年教师, 三能让教师男女性别比例趋向平衡。

2、全体师生总动员坚守思想道德教育防线。

新生代的大学生智商普遍不低, 受世俗功利影响, 满腔热情被金钱信仰所取代。而大学阶段正是人生观确立的时期, 教育学生树立为国家前途, 为社会发展, 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 把个人的兴趣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正确选择自己的志愿, 热爱自己的专业, 并决心为人类正义事业献身等是高校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

从美国西点军校的22条军规以及历界师生对军规坚决维护的态度和精神所创造出的教育成就可知:思想品德教育不是开一门课程, 搞一些讲座就能达到目的的, 必须有上下一致正义风尚和精神信仰, 对“育人”目标坚守, 对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激情、意志培养及执行力打造。

思想品德教育关系到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只在低年级开设大班思想品德课程, 考试过关就修够学分, 对学生帮助作用有限。成立由辅导员、教师、教工、学生共同组成思想品德互助组, 定期活动、沟通交流、跟踪监督、综合评议, 通过四年有针对性互助互帮完善健全人格。

任课教师教学任务也应与“育人”结合起来:严控教学秩序, 加强综合素质考核, 重振学风, 加强各环节的管理, 促成学生在建立使命感、尊重自己的学习、不推卸责任、自律自励、开拓进取等方面有所获益, 使学生在服从中培养出所需的执行力。

3、坚守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实施。

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发展性、要求现代人能迅速更新知识, 必须具备不断自我学习、充满自信、自我激励、不断进取的应变能力, 坚韧不拨的毅力等综合素质来应对和适应。

任务一:帮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 分析出自身专业学习优劣势;实事求是确定学习和发展目标;综合平衡后扬长“补”短地实施和完成目标, 逐步培养出学生正确的自我奋斗意识。

任务二:只设教学目标, 不搞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标准, 予以教师充分发挥的教学空间, 使教师能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情况, 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从学会提问题, 学会质疑, 学会挑战老师, 学会发展自己的观点, 学会逻辑思维, 构建自己完善的知识结构, 再造学生的创造力。

任务三: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 注意保护好学生的激情和理想, 不要害怕学生的不满与抱怨, 以负责、敬业精神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设置挑战性学习困难, 鼓动学生的斗志。

具有适应社会与发展的生存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基本标准之一, 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开发过程, 并不是多选修课程, 完成规定学分就可解决的问题, 关键是学生通过几年高校学习, 能获得拓展综合能力的“敲门砖”。

当高校教育“育人”目标能坚持贯彻于教学理念中, 体现在教学态度中, 演化在教学过程、学习氛围中;成为教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教师自我修养的基本要求;并通过教学科学性、艺术性真实加以展现时, 高校教育才能走出危机。

参考文献

[1]2012年5月3日《中国青年报》

[2]楚渔中国人思维批判人民出版社2010.1

坚守教育底线 篇8

杨燕钧在《教师伦理学》中说:“教师要对学生有超出一般情意的深厚感情。”我对学生有感情, 但我不敢说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深厚的情意;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年轻的朋友: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它是很容易被摧折, 被晒枯, 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我总想尽力信任学生, 但是总有一些学生我无法信任;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说:“我们已经放弃了体罚, 但是放弃体罚并不就意味着教育的进步, 教育的真正进步在于我们教师开始学会尊重学生了, 把学生当作成人来尊重了, 那么我们就不会在放弃身体虐待之后, 还保留着没有外伤的精神虐待。”我认为我与尊重有点染边, 却一直没有放弃过适度的体罚, 甚至对放弃体罚的本身还依然保留意见。

从教以来, 一直为自己不能爱不可爱的学生而苦恼, 但一直坚守着我的教育底线, 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不轻言放弃, 对自我的批评是有责任感但缺乏大爱胸怀。每天面对的是人格需求上已是成人而又充满着波动转型中的学生, 少许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和脱口而出的狂言实在不敢认同, 甚至是强烈的反感。曾经有个学生叫来同学打群架, 却在面临处理时不肯承认是自己叫来的, 反而说是参与打群架的同学自己要打的, 面对同学的伤感却视而不见;曾经有个学生在教室里肆无忌惮地玩手机游戏, 被值日老师抓住, 却不承认在玩游戏而只是拿着忘记放回寝室了;曾经有个学生在校门口与门卫发生肢体冲突, 事后因为门卫也不太熟悉, 就是不承认有过冲突的事, 到了录像室也不肯承认, 直到放出录像才被迫承认;曾经有学生自己犯错, 却在家长处煽风点火, 而我却被家长责骂一顿;曾经因为高考没有来参加体检而没有经验的我叫上一位同学替上, 结果查出是小三阳, 电话中威吓要杀了我……

一个没有“义气”的学生, 爱得起来吗?一个没有诚信的学生, 爱得起来吗?一个煽动家长的学生, 爱得起来吗?一个威吓老师的学生, 爱得起来吗?每当我有这个想法时, 最受折磨的还是自己, 一次次告诫自己要“爱一切学生”, 可最终也有失败, 每带走一届学生, 总有几个学生令我失望。虽然我还是一如既往地与他们交流, 只是在交流时也对学生声明, 对其某方面我持有意见, 或者就是不认可。每一次与这类学生发生冲突时, 有一种声音一直回绕在我的大脑中, 以后再也不想理啋了, 可是冷静下来, 马上就会去找他, 进行一次暴风雨后和风细雨的交流, 不敢说推心置腹, 却是真诚。也发现冲突后平静交流远胜于平日的苦口婆心。

记得有一个毕业生在QQ中跟我说:“陈老师, 我在高三时, 你一直不喜欢我, 但我还是要感谢你一直在鼓励我, 那时我很疑惑, 为什么老师能帮助一个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人。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正如你曾经对我们说的那种句话‘什么是母校?母校就是你心中可以骂一万遍, 但绝不容许别人骂一遍的地方’。我曾经是‘差生’, 虽然你心中可能骂我无数遍了, 但你绝不容许我变得更坏!”作为老师, 真的就是这样, 其实谁能说这位曾经让我头痛的学生不懂事呢?也确实正因为如此, 我也一直告诫自己:没有差生, 只有没有觉醒的学生!只是我们一直带着有色眼镜, 为了防止被自己的眼睛欺骗, 我们必须固执地坚守教育底线。面对没有觉醒的学生, 只能一次次地去劝导、引导, 在他没有觉醒的时候, 虽然效果甚微, 可是作为教师没有理由去推脱, 即使不被理解, 即使会令学生厌恶。当然会有人说, 如果有学生厌恶老师, 说明老师不够了优秀, 可事实上优秀的教师不太多, 平凡的教师到处都是, 平凡的教师只能选择承受和坚持下去。或许平凡教师的悔人不倦引起了学生的反感, 但它减慢或阻止了学生变坏的脚步, 我们并不优秀, 但我们扎实地工作着, 或许离高尚有很大的差距, 因为我们只是为了守住教育底线。

坚守与改变——论“教育创新” 篇9

天道刚健恒常,执持宇宙秩序,勤耕不辍,此之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道阴柔圆融,承载万事万物,无怨无悔,此之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之恒常,需要坚守;道之受阻,需要变通,行走偏移需要修正,行走反向需要喝止。

教育的核心任务不是培养一帮只会做标准答案的人,甚至不是驯化一帮具有完全同质的精神信仰的人,而是培养个性鲜明、思维独立,敢于质疑,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为什么有人会到德国疯抢电饭锅,到日本抢购马桶盖,彻夜排队高价购买苹果手机,不少家庭不惜花光多年积蓄送孩子外出求学……这都凸显出当前我国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高品质教育供给奇缺。归根结蒂在于我们当前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人才。

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从哪里来?关键就三个字:“天垂象”。古人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求诸物,进而形成万经之首的《易经》。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等教育家的教育主张无一不是“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如果学校的空间成为“仰观雾霾,俯看水泥,远观围墙,近是作业”,成为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必然自绝于智慧。未来学校不需要富丽堂皇,需要多一些乡土的气息、泥土的芬芳,因为,创新的灵感一定来源于大自然。

小农经济时代,在东方,推行仁政私学,教育是贵族享有的特权,个性化、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工业化时代,在西方,创生出来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标准的考试,统一的答案,流水线式的教育满足了社会对工具性人才的需求,教育不再是贵族的专利,但批量化生产的教育却丢掉了教育的创造性与个性化。

当今教育,如何才能同时满足教育对大众化与个性化的双重需求?大数据时代,云技术让数据发声。“发声的数据”使个性化的大众教育真正地成为了可能。

创新的教育,必定是个性化凸显的教育,数据有助于发现真实的学生,数据有助于让教育从“漫灌”走向“滴灌”。

当今时代,变化太快,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创新的触角延伸至一切领域的所有角落。然而,创新本身不是目的,只有形式创新将会失去灵魂,必然苍白无力,难以为继。

有时候,我在想,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信息暴增,变化多端的时代,我们是否还是要坚守些什么?否则教育将失去独立判断的能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不知所踪。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以为“坚守”也是一种创新。“启迪有方”“治学严谨”体现了教学的一体两面,我们需要坚守;“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是最朴素的因果关系,我们需要坚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直指教育的本源,我们更需要坚守。坚守优秀传统能让教育处变不惊、保持独立而不迷失方向。坚守优秀传统可以让教育接地气、吸营养,保持肌体强健而不为外界所侵蚀。

上一篇:球蛋白抗体下一篇:医院建筑材料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