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默默坚守

2024-08-25

大山深处的默默坚守(通用4篇)

大山深处的默默坚守 篇1

一个人立下志向并不难, 难的是二十几年如一日坚定信念、矢志不移, 默默坚守自己平凡而艰辛的岗位。东山县医院护士李雪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她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5年, 不求名、不图利, 始终恪守南丁格尔誓言, 长期坚守在临床一线岗位上, 无怨无悔, 以勤勉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践行一个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 展现一个普通护理工作者闪亮的青春。她先后被评为东山县优秀护士、东山县“三八”红旗手、漳州市优秀带教老师、漳州市优秀护理工作者。

有人赞美护士“是一支蜡烛, 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是一滴雨露, 用心浇灌, 滋养万物;是一个天使, 降临人间, 带来新生”。李雪华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蜡烛”和微不足道的“雨露”。护士这个职业三班倒, 没有节假日, 遇到流行病高发期或是突发事故等, 更是没日没夜地加班, 要说多苦有多苦, 说多累有多累。二十几年间, 与她同科室的护士姐妹多数经受不了这个苦, 有的辞职了、有的改行了、有的退到后勤……好多次, 她爱人不忍心看她这样吃苦, 想为她调换岗位, 都被她拒绝了。“医院不能没有护士, 谁都不想当护士, 那医院怎么办?病人谁来护理?既然我选择护士这职业, 就让我实现自己的诺言!”李雪华坚定地说。

在25年的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 她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奉献为宗旨, 严格要求自己, 苦练护理基本功, 熟练掌握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知识, 努力为病人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工作期间她曾轮转过儿科、120急诊科、内科、外科, 但不管到哪里她都任劳任怨、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她以其温馨的服务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娴熟的护理技术赢得同事的认可, 更赢得病人的肯定。她走到哪就把温馨关爱送到哪, 病人和家属的赞誉就跟到哪。病人称她静脉输液技术就像变戏法极其熟练, 跟你谈话时不经意间, 针管已经在血管里了, 一点都不疼, 而且一针见血、一气呵成。她是一个细心的人, 从病人办理住院开始, 她就根据病人病情, 为病人制定好护理计划;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梳头、洗脸、修剪指甲、擦澡、更换衣服、更换床单等。每天交接班后, 她就一个病房挨一个病房, 一张病床接一张病床地做晨间护理。每天总不厌其烦地细声询问:“你好, 昨天晚上睡得好吗?”“今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好一些?”她不知给病人留下多少美好的记忆, 不知让多少病人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温暖, 也不知给予多少病人树立战胜病魔的勇气……一些年长的病人常常感激地说:“这孩子, 比我的亲闺女还好啊!”有个教师患者称, 每天清晨, 外科病区的患者都会不约而同地望向门口, 那期待的眼神不是在等待亲属的到来, 而是等待李雪华护士的出现, 看见她那灿烂如花的笑脸, 他们那因病痛折磨而冰冻了的心就像被冬天的太阳温暖了似的。

护理知识与技术是随着时代步伐不断发展的, 一个护理工作者如果不能与时俱进, 不注重学习更新, 就会落伍。为了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李雪华忙里偷闲, 利用空闲时间参加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自学考试, 2010年12月取得护理学大专学历。她还认真总结临床护理工作得失, 她撰写的《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等经验总结, 在各种医学刊物发表或在省市护理工作年会上交流。

在长期护理工作中, 她追崇的是人文关怀, 她认为人文关怀是核心气质, 是超越于护理知识与技术之上的, 是人性的体现, 是护理的灵魂所在, 只要树立对待患者如亲人的人文关怀理念, 以真诚的爱心抚慰病人, 把温馨送到病人心坎上, 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2008年12月, 外科肿瘤组收治了一位确诊为“右乳腺癌”的女病人, 病人在得知自己病情后情绪极度低落, 紧张、恐惧, 整日茶不思、饭不进, 死活不肯接受手术……面对这情况, 李雪华主动上前, 热情迎接病人, 妥当安置床位, 握着病人的双手, 安慰病人, 不厌其烦为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及疾病健康宣教。动员同病房的病友互相鼓励, 并借鉴医院多例手术成功病例来鼓励病人缓解心理压力, 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手术结束后, 她又来到病人床前, 谨慎细致地观察病情, 细心为病人做基础护理, 鼓励病人配合治疗, 战胜病魔。因病人没有思想顾虑, 术后恢复良好, 很快就出院了。出院后, 李雪华还不放心, 时不时打电话询问情况, 还亲自到病人家中, 指导病人做康复锻炼。病人康复后, 多次打电话到李雪华所在科室, 感谢她及外科全体医务人员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2012年的3月, 外科从ICU转来了一位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患者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 由于伤势严重已成了植物人。其家属了解病情后对他失去信心, 便抛下他跑回老家去了。面对这种情况, 李雪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照顾病人的活自然落在科室护士身上。她主动给病人洗澡、洗头、翻身、拍背, 处理大小便等都不厌其烦。怕病人营养跟不上, 她就自掏腰包买鱼肉到食堂熬粥, 为病人鼻饲。在照顾病人之余, 她还抽空与病人家属联系, 告诉患者的新近治疗情况, 做家属的思想工作, 并开导患者家属接受患者的病情, 在她的真诚感化下, 病人的妹妹终于被她的爱心所感动, 赶来照看患者, 在病人病情好转后, 把病人带回老家照顾。她说“一个非亲非故的人如此细心照顾我的哥哥, 她的工作态度和对病人的爱心让我惭愧……”病人出院后, 她还经常与患者家属通电话, 询问患者的情况, 叮嘱家属注意一些护理细节问题。

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要求不断提高, 病人数激增, 医患关系一度较为紧张, 很多新上岗的护士和实习生觉得工作压力大、待遇低, 对护理工作前景没有信心。李雪华深感护理工作不能后继无人, 她激励年轻护士要自尊自信自强, 要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 时常教导她们要有一颗博爱之心, 要懂得去抚慰那些因病痛而残缺不全的心灵;要有耐心, 从始而终, 永不言弃;同时更要有“奉献”精神, 不计报酬、不计较得失、不算计利益,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医院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 她就担任外科护理组组长, 工作中她以身作则, 发挥表率作用, 做好传帮带工作, 带动身边的护士迅速成长。遇到特殊病人, 针打不进去, 她就手把手耐心帮教, 让她们掌握技术要领;遇到护士被病人怪罪、责骂, 她就在一旁宽慰她们, 她说病人生病了, 他们盼望早日健康的心比谁都急切, 我们要将心比心, 理解他们;同事家里有事, 她总是有求必应, 替她们值班。20多年来, 她从未跟同事红过一次脸, 吵过一次架, 走到哪都能为护士姐妹们树立榜样。

在工作上, 她尽心尽力、默默耕耘, 把时间都给了患者, 把青春奉献给了医院。因此, 她常常忽略了作为一位母亲的职责, 错过了许许多多与家人相处的时光。每次谈起女儿, 她都面露愧色。女儿上幼儿园时, 她因为下班晚、有时还加班, 每次最晚接的都是她女儿, 其他的小朋友都被爸爸妈妈领走了, 女儿只有自己抓着幼儿园的铁门眼巴巴地等待着妈妈出现。女儿上小学时, 每每放学回家, 饭锅还是凉的……女儿不高兴了:“你都把医院当家了, 每天都这么晚才回家, 都不管我……”她心里明白, 女儿只是心疼自己, 不是真的责怪她, 只有家人才是她坚强的后盾, 支持她在护理工作上越走越远。后来, 为了孩子的学业, 她只好忍痛把孩子送到漳州念寄宿学校。

这就是一名普通护理工作者, 她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 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她对岗位的执着和对病人的关爱。她, 只是千千万万名护士中的一员, 却为患者点燃了希望, 给同行树立了榜样。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断进取, 不断努力, 更加热情地对待工作, 更加用心地照顾好病人。

大山深处的默默坚守 篇2

当您来到XX加油站,总能看到这样几个人,他们服务热情周到,凭着勤劳以及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十几年如一日。他们,没有过人的天赋,也没有惊人的智慧,凭着对加油站的忠诚与热爱,凭着扎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默默地服务在工作岗位。他们以自己对顾客的满腔热情和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诠释了真情服务的内涵。

有人说:加油站的工作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谁都能干。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因为只有真正干这行的人才能体会它的艰辛和不易,才能品尝到它的酸甜和苦辣。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加油站的工作看似平凡、简单,但他却承担着确保顾客安全,塑造加油站形象,展示加油站精神风貌的责任”。XX加油站位于北京郊区,周围属于农网,附近加油站较少,这就给一些喜欢自驾游的人带来不便,而我们就会在这个时候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您,在您迷路的时候为您指引方向,在您舟车劳顿的时候为您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我们会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顾客,努力工作,时刻为顾客着想,尽自己最大力量帮助顾客。

大山深处的默默坚守 篇3

当老师我不后悔

今年51岁的李尚荣是这所仅有8名学生的学校校长,也是教课老师。因患小儿麻痹症,李尚荣从小就落下右腿残疾。他坚持读完了初中,并背着米面和柴禾去20公里外的红川镇上就读成县第四中学。1982年,实在坚持不下去的他选择了与能改变人生命运的高考挥泪告别。

在李尚荣儿时的记忆里,老师是有文化之人,而且受人尊敬。自己不能走出大山,能否去村小学当老师? 这个当时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年轻人产生了当老师的想法。1983年秋,20岁的李尚荣成为了一名临时代课教师,开始了教师梦。

拄着拐杖讲课是他首个难关, 其艰难困苦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一手拿教案,一手在黑板上写字, 单脚站立,李尚荣多次从讲台上跌倒,又艰难地爬起来继续讲课。学生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建议他坐着讲课, 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当时桂花村小学缺老师,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等课程均由他一人全挑。

1985年8月 ,秋季开学 已两周了 ,但二年级 语文课本还没到来。他准备去县新华书店购买。有一天凌晨6点,他从村里从发,连续走了8个多小时山路才到达20多公里外的县城,赶到新华书店时已下班了。第二天一大早,走进新华书店门市部,装好书,正准备往回赶,可天空不作美,倾盆大雨阻挡了他回家的路,而且这秋雨一下就是3天。

他急得火烧火燎, 为了节约钱, 他舍不得住旅店,蜷着身子抱着课本在屋檐下凑合一宿。第四天, 雨停了,他迫不及待地买了一双雨靴,踏上泥泞的山路往回赶。离村子还有10里路时,双手被拐杖磨的满是血泡。“实在是太累了,今晚就睡这草地上吧? ”这种念头时刻萦绕在他心中。“我出门都三天了,不仅老婆急,学校的孩子更是渴望早点领到新课本,再累也要坚持回去”。借着月光,他拄着拐杖艰难前行, 走进家门已是晚上10点多。烛光下,看着双手血泡, 浑身沾满泥水、疲惫不堪的丈夫,妻子段春梅心痛得直落泪。

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有自己知道。跟记者谈起当时的选择,李尚荣坚定地说:“选择做老师,我不后悔! ”

我愿意留在这里

“我第一次来村上 走访 ,村民说他学校管得 好 , 教学水平高, 每年学区统考, 桂花村小学都在前三名。”宋坪乡学区校长马建平回忆。考虑到李尚荣身 体因素, 教育局和学区领导数次提出让他到山下中心小学任教,都被他婉拒:“桂花村小学偏僻,年轻老师不愿意来, 我跟乡亲们处得近, 我愿意留在这里! ”。

30年来 ,他拄着拐 杖走村串户 家访 ,给辍学学生和家长做工作,给成绩差的孩子辅导,他的身影跑遍了桂花村的沟沟寨寨。在李尚荣的辛勤努力下,桂花村学龄儿童入学率、 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

如今,他的学生王勇、张玲等人也从幼师等学校毕业,接过了李老师手中的“粉笔”,在成县广大偏僻的山村里,帮助更多农村孩子实现人生的梦想。学生宫瑜从成县卫校毕业后,回到村里担任村医,提起老师,他如是说:“当年学校老师更换频繁,我的成绩只要一下滑,李老师就会在每天放学后留下我来补课, 他很有耐心,有些题目我经常出错,他反复教我,从来不打骂我。如果没有当年李老师的辅导,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多年来 ,深山小学曾 是学区领 导的心病 ,想派老师进山,可没人愿去。李尚荣持之以恒的数十年, 学校的规章制度一应俱全,教学计划安排科学、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他的这种精神和毅力值得我们去学习。”马建平说。

学校是乡村最美的风景

因为学校的各项经费有限, 所以李尚荣在学校不仅是老师,还是修理工、炊事员。课桌椅腿坏了,他从家中拿来锯子、钉子,干起了木匠;教室屋顶漏雨, 他就拿上瓦刀抹子爬上了房顶; 下雨下雪学生不能回家吃饭,他又成为炊事员。

随着学校危旧房改造工作的推进, 李尚荣看到其他地方一座座新校舍拔地而起, 再看看自己学校破烂不堪的土木危房, 作为学校负责人的李尚荣非常揪心。于是他主动与村干部协商如何改善办学条件。

他利用县长调查村情走进学校查看之机, 积极向县长汇报学校情况,同乡、村干部一道争取到由县直多部门筹措的资金, 完成了7间砖木结构校舍的一期工程。由于所筹资金有缺额,需要村民出义务工平整校舍地基,当时是农历三月下旬,正值春播大忙季节,尤其单劳力家庭怎么也不出工,于是他与村干部进社入户,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通了学生家长的工作,带动了工程顺利进展,如期完工。

在他的争取下,县国土局一次性捐给学校25套双人课桌凳, 让全校一至六年级3个复式教学班全部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有了整齐全新的课桌椅,2007年, 他又同村干部、县扶贫办主管领导协商,利用该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教室、教师宿舍综合一体的5间砖混平房、厕所、围墙、大门等配套设施二期工程建设。

在李尚荣的努力下, 学校由原来摇摇欲坠的土坯危房变成了现如今砖混结构、设施齐全的漂亮校园,成了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亏欠家人是最大的遗憾

从教30年,让村里很多孩子考上大学,走出了大山,可是他唯独没有抽出更多时间来培养女儿。在亲情和信念之间,李尚荣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他太爱这份工作, 舍不得桂花村的孩子。与记者聊起孩子时, 这个坚强的汉子眼里含着泪水,“我这一辈子亏欠两个女儿太多”。

李尚荣的二女儿李艳惠毕业于酒泉职业技术学校。找到她时, 正在离县城不远的抛沙镇上一个叫“桂花村 ”的小卖 部柜台前 看书 , 准备参加公 考。谈起父亲, 李艳惠告诉记者:“农村学校虽然偏僻, 可每年六一儿童节, 父亲会安排很多节目, 我从小就喜欢唱歌, 可作为校长的父亲却很少让我出头露面”。

从初中到高中, 父亲也从未参加过她们姐妹俩的家长会,从没到学校看过她们,也从来不与她和姐姐走在一起。“我知道,父亲担心同学会说我有个‘瘸子’父亲,我和姐姐当时特别不能理解。”李艳惠含着泪水说。读完大学后,李艳惠才明白父亲对她和姐姐的大爱。

从1984年结婚至今, 李尚荣夫妻间从未拌过嘴。桂花村山路崎岖,看着李尚荣拄着拐杖每天从家往返学校,又从学校到学生家,经常摔跤,很是心疼。为了让李尚荣少跑一趟, 每天中午段春梅会给丈夫送饭,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段春梅这一送就是28年。段春梅说:“嫁给他,就看中老李心好,教孩子们读书的那种热情,感动了我和家人”。自成家以来, 一家人靠着李尚荣微薄的工资生活, 供孩子读书,有时候李尚荣还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垫付学费, 她包揽所有家务,艰难地撑起这个家。

1990年5月的一天 早上 , 段春梅下 地干活去 了,李尚荣给她73岁的爷爷做早饭,爷爷说:“孙儿, 你快去上课吧,我没事,就想出去晒晒太阳”。李尚荣扶着老人出去。上完第二节课时,邻居跑来说,爷爷摔倒了。当李尚荣安排好学生作业后,一瘸一拐赶到家里,老人已经闭眼。他嚎啕大哭,可他的声音再大再悲痛,也不能唤醒爷爷。因为这事,妻子没少埋怨他:“在你心里,学生比亲人重要。”李尚荣回忆说,爷爷主动过来帮助他们,不顾年迈之躯替他们干农活, 让他安心教学, 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

大山深处的默默坚守 篇4

国税局好人好事事迹材料:默默坚守,只为税月无悔

梅xx是一名xx国税局的基层税务工作者,妻子和小孩因工作原因留在xx,自己和父母在xx,所以照顾父母的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他一个人的头上。由于他父母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他不得不挤出时间照顾两位老人,在单位和家里两头跑。

他在信息中心工作已有十余载,2016年年初本有一次轮岗的机会,但考虑到县局招录的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员少之又少,而且均在重要岗位任职,根本不可能短期内调离到该岗位。想到这些问题,他主动放弃轮岗机会,以大局为重,牺牲小我,继续留任原来的岗位,默默坚守。

谁知2016年全面放开营改增,又赶上金税三期推广上线,导致多项重点工作叠加在一起,电脑软件安装升级,排线测算,故障排查等各项工作接踵而至,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他不知多少个日夜加班加点,工作在一线,漆黑的夜晚时常只有他办公室灯火通明。经常食堂饭菜都凉了,他才去吃,吃完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尽管工作繁重,但他却无怨无悔,平时总是能在各个办公室看到他的身影,一副瘦削的身材,满头的白发,让人看来心酸。组装电脑、打印机,安装软件、调试视频、设备、排线、故障排查等,这在所有人看来繁重的工作,他却能灵活应对,确保了各项设备运行通畅。

上一篇:学科形成下一篇:大跨度拱结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