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创新(共12篇)
坚守与创新 篇1
摘要:<正>一句话谈创新教育时移世易,因时利势,大数据时代,必然创生出百态千姿的教育形态;教育的朴素更多的是需要“坚守”,是在喧嚣热闹背后的安静,“坚守”会成为教育创新的一道别样风景。天道刚健恒常,执持宇宙秩序,勤耕不辍,此之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道阴柔圆融,承载万事万物,无怨无悔,此之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之恒常,需要坚守;道之受阻,需要变通,行走偏移需要修正,行走反向需要喝止。教育的核心任务不是培养一帮只会做标准答案的人,甚至不是驯化一帮具有完全同质的精神信仰的
天道刚健恒常,执持宇宙秩序,勤耕不辍,此之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道阴柔圆融,承载万事万物,无怨无悔,此之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之恒常,需要坚守;道之受阻,需要变通,行走偏移需要修正,行走反向需要喝止。
教育的核心任务不是培养一帮只会做标准答案的人,甚至不是驯化一帮具有完全同质的精神信仰的人,而是培养个性鲜明、思维独立,敢于质疑,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为什么有人会到德国疯抢电饭锅,到日本抢购马桶盖,彻夜排队高价购买苹果手机,不少家庭不惜花光多年积蓄送孩子外出求学……这都凸显出当前我国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高品质教育供给奇缺。归根结蒂在于我们当前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人才。
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从哪里来?关键就三个字:“天垂象”。古人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求诸物,进而形成万经之首的《易经》。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等教育家的教育主张无一不是“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如果学校的空间成为“仰观雾霾,俯看水泥,远观围墙,近是作业”,成为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必然自绝于智慧。未来学校不需要富丽堂皇,需要多一些乡土的气息、泥土的芬芳,因为,创新的灵感一定来源于大自然。
小农经济时代,在东方,推行仁政私学,教育是贵族享有的特权,个性化、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工业化时代,在西方,创生出来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标准的考试,统一的答案,流水线式的教育满足了社会对工具性人才的需求,教育不再是贵族的专利,但批量化生产的教育却丢掉了教育的创造性与个性化。
当今教育,如何才能同时满足教育对大众化与个性化的双重需求?大数据时代,云技术让数据发声。“发声的数据”使个性化的大众教育真正地成为了可能。
创新的教育,必定是个性化凸显的教育,数据有助于发现真实的学生,数据有助于让教育从“漫灌”走向“滴灌”。
当今时代,变化太快,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创新的触角延伸至一切领域的所有角落。然而,创新本身不是目的,只有形式创新将会失去灵魂,必然苍白无力,难以为继。
有时候,我在想,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信息暴增,变化多端的时代,我们是否还是要坚守些什么?否则教育将失去独立判断的能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不知所踪。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以为“坚守”也是一种创新。“启迪有方”“治学严谨”体现了教学的一体两面,我们需要坚守;“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是最朴素的因果关系,我们需要坚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直指教育的本源,我们更需要坚守。坚守优秀传统能让教育处变不惊、保持独立而不迷失方向。坚守优秀传统可以让教育接地气、吸营养,保持肌体强健而不为外界所侵蚀。
《道德经》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能用语言讲出来的都不是常恒之道,真正的“常道”不是用嘴讲出来的,而是用行动实践出来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行胜于言!因为教育中的很多真谛是说不清楚的,但它真真实实地存在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普通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朴素而本真,自然外显而不自知。教育需要这样内心宁静的教师群体。孔子为什么历经两千多年一直受人尊重?力量的根源在哪里?在于他的“述而不作”,他总是客观记述事实而不阐发,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坚守与创新 篇2
创新,在今天不能不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才教育等等,每一绝,而坚守传统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与创新相对的。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在一般情况下,创新代表着变革,即革去腐败的骨肉,注入新鲜血液,带着一种不安和憧憬的心境在一片迷雾中突破旧框框的束缚,寻找通向未来的路。光量子理论的提出者是爱因斯坦,但作为这一学说基础的量子力学的提出者普郎克只比爱因斯坦大几十岁,为什么普郎克没有一鼓作气地研究下去呢?只因为这一理论一旦被证明成立将彻底打破他一直崇拜并虔诚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在“创新与坚守”的徘徊中他迷失了自我,令人遗憾地选择了“坚守”――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不料却被权威束缚了思想的翅膀,使创新成了奢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创新可以给世界带来进步。可是这个世界如果只存在创新,那又如何呢?
日本曾有一位9岁的天才书法家,4幅作品被私人收藏,拍卖价高达1400万日元。小田村夫也曾预言他将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但几年后他在众多新星中销声匿迹,因为他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更受欢迎,不断改变风格,不断临摹,其作品反成了毫无价值的书法仿制品,失去了原本的风格,成了“王羲之”“柳公权”的复制品。
世界上之所以大师级人物寥若晨星,绝不是因为天生的庸才太多,而是因为太多的天才没有坚守本心随波逐流而成了庸才。社会需要创新,同样需要坚守――创新者,变其思维;坚守者,守其本心。创新与坚守兼具,才能构成完美的世界。
阿丹与阿蒙是师出同门的画家,两人原本都擅长画虎。一日,老师同时对两人提出了拓展新画路的建议。阿丹沉吟半晌,决定不采纳这个建议,只是一心研究各类虎的体型、习性;阿蒙同样思考了一番后决定接受,开始画山水草木。多年以后,阿丹去阿蒙家小坐,进门后入目的便是墨色的箭竹、山间的流水、百花盛开的泉边……刹那间阿丹有如入仙境之感;作为回访,阿蒙不日前往阿丹家,推开屋门,一头咆哮的猛虎迎面扑来,威严的气势从天棚直逼地板,虽是墨彩绘制,却让人有臣服的冲动……两种选择,决定了二人不同的画风,不同的艺术方式,却收获了同样的成功――毕竟通往成功之路自古便不止一条。
探索创新,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这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继承传统,坚守本心,会让我们的发展更稳健,更具自己的特色。做任何事情最忌讳的就是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或见异思迁,或墨守成规,这只会使我们坐失良机,远离成功!
【点评】
动漫企业贵在坚守与创新 篇3
中国动漫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很快,特别是产量激增。随着动漫产量的无效攀升,企业的兴奋劲儿日渐低落,企业家开始感到些许困惑和迷茫。短短几年下来,中国动漫已经遭遇到成长的天花板,何去何从成为企业家内心最焦虑的思考。
发展从来都不是一马平川、一步登天的。即使是全球动漫霸主迪士尼在早期发展阶段也是困难重重,迷雾障目。迪士尼公司创立于1923年,创业和起步相当不易,早期的发展基本上就是在不断地进行“折腾”,但都不怎么奏效。直到1928年,华特·迪士尼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创制出史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才使得米老鼠闻名天下。但此后的发展仍旧困难重重,在一片质疑和反对声中,史上第一部动画电影长片《白雪公主》问世。但即使是由兼具超强艺术和商业能力的迪士尼掌舵,迪士尼公司随后推出的《木偶奇遇记》《幻想曲》等影片当时并未赚到钱,反而拖累公司负债累累,濒临破产倒闭边缘。在一如既往的坚持之下,公司规模如同雪球一般不断扩张壮大,数十年的积累成就了迪士尼在美国动画的王者地位。迪士尼并非美国动画的开创者,但它在前人的指引下不断传承和发扬;迪士尼并非当时的强者,但它在动画业走得更长、更远。
电视节目的坚守与创新 篇4
一、在创新中求生存
在国外, 电视节目的形态是由电视研发部门作为商品出售的, 为了使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 创新是必须的, 一档新的电视节目的出炉, 需要市场的调研, 策划, 样片, 推广等系统工程。目前中国电视市场上, 在国内大的有实力的电视他台也有研发机构, 但大多数在节目研发部门非常不重视。许多节目都是相互克隆, 节目形态非常相似。湖南卫视的成功可以说是不断创新的结果, 它的栏目形态不断更新, 总让人意想不到, 当大家都还处与传统的电视台模式时, 它提出了自己频道的口号“快乐中国”。对于萌动状态的中国电视界是那么的新鲜, 那么的时尚, 那么的前言。“快乐大本营”也确实带给全国人民快乐。湖南卫视从此走上了创新的不归路, “快乐女生”节目形态让我们看贯了“快乐大本营”明星们秀后看到了我们也可以秀自己, 虽然不如明星们秀的光彩夺目, 但毕竟草根阶层也能上电视, 也能和大拍主持人同台秀自己, 而且不是领导专家决定谁是英雄, 而是我们广大观众自己, 一时间我们变得这样伟大, 这样被人看的起, 多值得我们大多数草根基层的珍惜, 新鲜新奇开创了新的电视历史。值得让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时候准时收看, 能没有收视率吗?有收视率能没广告商青睐吗?虽然我们为此付出了时间, 付出了一定的受机短信费, 但与自己这段值得回味的经历来比, 这不算什么。可这不是终点。随着时间的推移, 新鲜的感觉逐渐消退, 就像我们的衣服, 在好看的衣服好看的也只是一时, 为了总是吸引人们的眼前就要与时俱进。看腻了女生大秀自己后, 那么我们看看大男人如何如何秀自己“快乐男生”来了。秀完了你的歌喉开始秀的运动天赋, 我们看到了“快乐像前冲”“天天向上”。这回不止是年轻人秀自己, 只要你敢, 多大年龄的人你都可以来, 也许你来第一观都过不去, 新的节目形态新的秀自己的方式让相对保守的中国人全民秀了一回自己, 我们也就这样被节目牵着走啊走。看着这么好的节目因财力物力人力都有限的城市电视台真的有点羡慕, 有的也上马开播, 但发现场景我们太差, 节目编排太差, 来秀的人差强人意, 节目没有想像的火。我们可以模仿, 因为他们的节目大多数也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也是模仿, 但我们必须根治于我们这片土地, 我们可以没有华贵的舞台可以土到地头, 我们可以没有那摸多复杂的噻道, 我们可以秀简单的体育竞技。我们没有全国火的明星可以用我们地道的唐山话来主持。在节目形态上虽然活在别人的阴影下, 但我们一样会有自己的风格, 只要我们的节目形态和节目内容和时代的大趋势是一致的, 我们看到真的有人把节目作到了地头。创新不能一味的模仿, 不能一味的追风, 一定要根治于本土。对于城市电视台我们没有实力有研发机构, 创新标新立异的节目形态, 但我们可以有节目策划部门, 根据电视节目形态的实际需求, 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节目的调研, 从而确定节目的具体形态, 制作节目样片, 节目推广。也一定有属于自己的创新节目。
二、在坚守中不断创新
创新不断的创新成了电视人的摸周, 在新的节目形态不段涌现的同时许多老的节目的名字由于不能有所创新饿停泊, 单出了人们的实现。然而我们回过头来看, 许多节目如果能在监守中进行创新也可以是一个能做百年的老店了, 我们电视上浙江台的“中国好声音”原来我们看的欢乐男生女神的变异而已, 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秀, 只要你愿意就可以秀自己的表演和歌喉, 有实力的卫视可以不停的变换栏目, 不停的宣传, 但城市电视台创办个节目不容易, 有一定的知名栏目多也不容易, 就像好不容易有一套房子, 如果你觉得有些陈旧住腻了, 你可以把该换的家具换换, 把布局重新设计一下, 而不是轻易的换套房子, 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实力。一个新的栏目要经过怎样的培养才能在观众形成一定的知名度, 要经过多长的时间才能在观众中得到一定所以我们对品牌不要轻易说放弃, 而是在坚守中不断创新, 进行深度开采, 因为品牌栏目有一定的自己的忠实观众, 有一定的收拾习惯, 不用我们花费人力物力进行节目的推广和宣传, 不用去培养新的观众, 它是我们收拾率的根基。唐山电视台有一档说新闻的节目“直播五十分”。播出了有十年的时间, 节目形态没有变, 主持人没有变, 唯一变的是节目内容, 因为现在的家庭主妇要持家的内容与十年前已不同, 有观众感慨“直播五十分”开始创新了, “直播五十分”已成为唐山电视台一档名牌栏目。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坚守与创新论文 篇5
摘要:当前,电视综艺文化节目普遍存在着泛娱乐化的倾向。在泛娱乐化形势之下,如何既维持收视率,又保持一档节目的独立品格,山东卫视的《我是先生》探索出了一条颇有特色的道路。《我是先生》是一档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展现优秀名师为特色的电视综艺文化节目,在选题上表现出了独特的坚守和担当。它秉持“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精神,发掘诸位教师身上的故事,展现不同教师的风采,弘扬了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风格。《我是先生》既是一档“真人秀”节目,同时也融合了演讲、访谈等多种元素,其中“好学团”嘉宾的对话和相声演员高晓攀的相声推介,使节目本身表现出“混搭”的特点,在节目形态上展现了多种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我是先生》;师道精神;“真人秀”;“混搭”;综艺节目
面对大众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多屏时代,电视传媒如何利用自身的媒介优势来实现电视节目的文化坚守和创新,山东卫视的《我是先生》电视节目,走出了一条既坚守了传统文化,又实现了探索与创新的新路。10月28日,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泛娱乐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坚守与创新——《我是先生》节目研讨会”在北大举行。与会学者们对《我是先生》在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形势下挖掘文化内涵、探索节目创新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它打破了文化节目叫好不叫座的魔咒,成功实现了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我是先生》是山东卫视联手唯众传媒共同打造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导真人秀节目。该节目于206月21日开机,于年7月5日首播,其后每周日晚21:20播出,在各大卫视真人秀节目扎堆的周日荧屏大战中,它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严肃的主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又获得了相当高的收视率。它的成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电视文化节目的坚守与担当
在国际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双重夹击之下,电视节目的生存空间遭到了空前压缩。为了争取收视率,拓展电视节目的生存空间,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卫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真人秀”综艺文化节目。这些节目看似样态缤纷,实际雷同不少,品质参差不齐,有的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活力,但普遍存在着浮躁、浅表的倾向。山东卫视的《我是先生》是一档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展现优秀名师为特色的电视综艺文化节目。该节目第一季邀请国内72位优秀教师开坛论道,为观众开课讲授,展现当代师者风范。这些名师,有被誉为“东方舞蹈女神”的陈爱莲老师、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李淼老师、为保护古建筑四处奔走的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柳肃老师、视传播国学为己任的古琴大师行者先生、能将英文歌词翻译为优美古诗词的中南大学“女神老师”孔玮,等等。节目播出后,这些名师在网络上积攒了众多人气,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这些教师展现了师道风采,展示了可贵的教育精神,体现了宝贵的师道传承。在当下的电视文化节目中,《我是先生》无疑是一档有特质的节目。谈及《我是先生》的节目初衷,山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吕芃表示,为了响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山东卫视决定重点推出一档传扬历史优秀文化、弘扬优秀名师的节目,于是就有了《我是先生》。吕芃认为,在今天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弘扬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优秀师道文化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这促使我们把《我是先生》作为匡正世道人心的一个具体切入点。”《我是先生》秉承“有先生,中国强”的理念,遍邀全国人气名师,拓展三尺讲台,将一堂堂“别人家老师的课”请上荧屏,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为人们展示了当代教师风采,显示了电视节目的坚守,被人们誉为“一档有担当的电视节目”。不同于明星扎堆、泛娱乐明星充斥荧屏的其他综艺节目,《我是先生》另辟蹊径,它从传承文化、教诲众生的出发点去做节目,汇聚全国各领域建树颇丰的“大神级”人气名师,或庄严论道,或展示风姿,对冷话题做热思考,在选题上表现出了独特的坚守和担当,给泛娱乐化的电视节目现状带来了一股清风。当然,这个节目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注意讲好故事。在这些登台的人气名师背后,都凝聚着一个个有意思的中国故事: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讲授量子物理的李淼教授同时又是一位诗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柳肃教授一直致力于古建筑的保护,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邱新会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从事残疾儿童教育,荷兰乐安东先生则不远万里来到景颇山寨为少数民族孩子开办培训学校……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是先生》在把不同领域的人气名师请上荧屏的同时,实际上又在发掘这些教师身后的故事,既传承了文化,又讲述了一个个中国故事,展示了这些教学名师身上的中国风格,使得节目“有笑点、有泪点、更有亮点”,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独特传承。在电视节目快餐化时代,《我是先生》保持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冷静思考。中国传媒大学苗棣教授称《我是先生》体现了“不拘一格下的文化坚守”。
二、“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精神
如今,一档电视节目要想赢得电视行业的认可和观众的收视率,在于这一档节目的独特价值,它需要避免与其他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寻找自身的独特定位。《我是先生》电视节目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在当前普遍娱乐化的综艺节目当中,独辟蹊径,以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展现优秀名师风采为己任,这既是在选题上的突破,更显示了它在当前电视节目娱乐化现状中的精神操守。《我是先生》电视节目的精神坚守,在于它弘扬了中国文化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孔子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一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韩愈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说,中国古代的这些思想,体现了传统的教育精神。《我是先生》抓住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精神。《我是先生》节目中的老师们,大多工作在教育领域的第一线,他们在三尺讲坛上传道授业,在教学工作的不同领域默默耕耘,他们来到《我是先生》节目的舞台上,把优秀的教育文化和教育经验通过电视荧屏展现给大家。这中间有在大学讲堂讲授传统文化的大学教授、有致力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师,、有宣传保护古建筑的教学专家、有传播中国传统曲艺的古琴教师、有在特殊教育行业默默奉献的一线教员,也有从荷兰来到景颇山寨教育少数民族孩子的外籍教师……他们在教育教学领域默默奉献,以传道授业为己任,他们有着在教育领域的独特坚守,更有着在教学领域的独特理念和精神风采。《我是先生》节目把国内教育领域教师的不同风貌加以展现,弘扬了传统文化尊师尚教的精神。在节目中,不同的教师以各自的登台论道为观众展示了不同的教育精神。北京大学的赵冬梅老师以杨家将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差别,为大家展示了教育的求真精神,她和马未都先生就“司马光砸缸”展开的对话,更是体现了教育对话和教学相长的一面。山东大学的单大卯教授,则让观众看到了以生命激情讲课的风采,他的“教师有激情,学生才会有激情和热爱”的表达,让人们感到了教师从业人员的拳拳赤子之心。红烛育人工程学校卢稳子老师和聋人博士郑璇的热舞教学,更是让观众看到了老师们在不同教育领域的默默奉献。《我是先生》的这些节目,展示的是不同教育领域教师们的辛勤耕耘和精神风采。与才艺比拼类“真人秀”不同,《我是先生》节目没有过分追求炫目的荧屏效果,而是侧重师道精神的传扬。参加《我是先生》节目的各位老师,平时大多默默耕耘于杏林,不具有其他达人秀类节目参加人员炫人的才艺,他们在舞台上的展示,大多是平时在讲台前的本色展示。它因循每位老师的特点,不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包装效果,大多根据老师自身的特点自然展示,形式质朴,甚至可以说粗粝无华,节目“真”而不秀,引人动容。与其他综艺类节目走年轻化路线不同,《我是先生》节目登台的教师大多有一定年龄,有的学有所成,有的卓有建树,有的在教育教学行业默默奉献五十余年,虽然节目也有不少年轻教师,但节目中大多数教师有一定的岁数,这与节目注重于展现优秀名师的栏目定位有关,也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宗旨相称。在节目中,有不少教师身穿汉服等传统服装登场,他们在教学和生活中也身体力行,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这也与《我是先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相一致。尽管如此,《我是先生》也不是简单的优秀教师总结大会,它遴选的教师都是不同领域的人气名师。这些教师或振道于杏林,或担当于一隅,或激情满怀,或有过人之才艺,展现了各自的卓越风姿。制作方唯众传媒总裁杨晖表示:“我们选择先生有四个标准:讲课有实力、教学有成果、表达有特色、为师有情怀。”可见,这些登上《我是先生》节目的人气名师,都有着各自的执著与担当,展现了不同的风采和精神。节目中不乏有教师以才艺展示的方式亮相舞台,这些展示大多结合不同教师的特长,与教育内容密切相关,大体是不同教师在三尺讲台前的本色展示,既寓教于乐,也让观众看到了教师对不同教学方式的激情和追求。
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坚守与创新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坚守与创新 素读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师大,在翻阅北师大参与制定的课标时,习总书记意味深长地告诉旁边的工作从员,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站在当下教育改革的语境里,习总书记的“很不赞成”不仅仅针对的是对语文教材的选文,也应该是针对当下语文教学“去中国化”现象的一种忧虑和提醒。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审视与本质追寻
在中国教育史上,语文教育(教学)是最早开创的学科门类之一,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个,迄今已有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有史料可考的较为正式的语文教育,肇始于奴隶制社会鼎盛期的西周,在后来孔子的私学教育结构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言语。虽然早期的语文教育尚未提出“语文”二字,但从孔子最初设立的“言语”科始到封建社会的繁荣兴盛与衰败更迭,及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始到进入新中国的一轮又一轮教育改革,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语文”学科一直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语文学科在“革故鼎新”的浪潮中变得异彩纷呈、争奇斗艳的同时,变得越发“扑朔迷离”起来。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成为困扰语文教育人的重大问题。虽然一次次出台了《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但是到了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仍然找不到一条适切的语文教学路径。特别是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今天,由于过多地引进西方语文教学所谓的“先进理念”,导致大部分语文教师仍然徘徊在“中国”语文教学的大门之外,仍在苦苦地追索作为母语传承的语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不得不承认,在当下的教育领域,语文教育比之于“外语热”“数理化热”,其存在的方式相对冷寂,不仅是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老师们认为语文“教”与“不教”的区别甚微,而且大部分家长尤其是社会人士,对语文教学一直指责有加且不予看好。甚至于到了高校,语文已经成为边缘性的可有可无的学科,外语特别是英语等语种在学历提升中的特殊价值冲淡了学生对“语文”对“母语”的故土情缘,及至于学了几十年的母语,说话仍然“辞不达意,语无伦次,不得要领”。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理应形成完整的教学规则甚至是所谓的“模式”,但至今为止,我们非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实践体系,反而陷入一种杂乱无章的效率低下的语文教学怪圈。要么是无休止的机械读记和练写,要么是无厘头的课堂喧嚣,一线教师们再也拿不出一种具有汉语教学特点的、易于操作且具有普适性的教学经验。以至于造成大部分学生因了应试的屡屡不爽而对“语文”产生了反感与反抗,大部分教师仍然陷在“工具”与“人文”、“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纠葛中而找不到自我——“我是谁”“语文是谁”……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反映,凝结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和情感,因此,语文教育应该着眼于民族语言教育的特点和传统,应该在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语文教育的发展史。毋庸置疑,几千年来,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语文教育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数代语文教育人通过不懈的实践与努力,已经给我们展示了民族语文教育的成果与路径,也使得在当下这个多元文化发展、并存、交错的时代,汉语言教育的魅力仍然给了我们说话的“根基”与“底气”。因此,在当下的语境中,我们要谈语文教育,必须要寻找传统语文教学的根,在“根”的寻找中获得语文教学的经验或是精髓,并以此改良当前的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用“中国”的方式教我们自己的“中国语文”。
二、传统教学的经验梳理和价值再认
语文教学的根在哪里?语文教学的经验是什么?周一贯先生于2008年1月17日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题为《在千年视野内寻找语文教学的传统》一文,他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教学中国语文,并世世代代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那些做法,虽然不可避免地也蒙上了一些旧时代的尘埃,但肯定有它许多与汉字、汉语的学习规律相谐相融的地方。”周先生把这些“相谐相融”的地方称为中国语文的“中国心”,他在文章中罗列了中国语文教学传统的经验,这里不妨再作适当引用和二次阐释。
1.注重识字
周先生认为,“学习汉语要以识字为基础,必须掌握足够的识字量”,因为这是“关系到我国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传统经验”。与西方文字不一样,中国汉字强调的是音形义的统一,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是“全方位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和谐发展,不仅仅是“智育的开窍”,更是“德育的熏陶和美育的陶冶”,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是,汉语言文字的独特形体——行笔运锋的起承转合,间架结构的匀称俊美,字形演变的源远流长,都会让学生满目生美、涵养性情。这是因为,中国汉字是有文化情感的,融合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情结;中国汉字是有文化品格的,代表了中华民族高雅别致的文化品位。传统语文教学“注重识字”,就在于延续中国汉字独特的民族血脉。唐代韩愈说:“思凡为文辞,宜略识字。”清朝王筠在《教童子法》中也提出“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及至近代,张舜徽(国学大师)、吕叔湘(语言学家)、陈寅恪(文学大师)都提出“读书须先识字”,可以看出,“识字”在中国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本于诵读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关于“读”,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多有记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讲的是读书既要默读,更要诵读。荀子“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说的也是这个理儿。为何要诵读?这是由中国汉字、汉语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汉字具有表意特征,一个汉字一个字形、一个读音一个意义,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汉字的声韵之美——语段韵律的平仄有律,惟有“诵读”才能感受到抑扬顿挫之调、声情并茂之美,达到“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的效果。在影视剧中,我们亦时常可以穿越时光的隧道,欣赏到中国古代文人吟诗诵文的镜头,那种“一吟悲一事”“一吟双泪流”“一吟三四叹”的场景,常常让我们感叹于中国汉字的音律之美、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感受到中国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诵读法”之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体察涵泳
“涵泳”为中国古代文论术语,主要指的是一种阅读态度和方法,要求读者在欣赏作品时应“沉潜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涵泳”一词,古已有之,承载着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体现了中国人在传承语言文字过程中的直觉与感悟,是中国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经验。“涵泳”本义是潜游,其比喻义便是“仔细读书、深入领会”。宋代教育家朱熹说:“所谓‘涵泳者,只是仔细读书之异名。”与朱熹齐名的陆九渊更是在《读书》一诗中提出:“读书切忌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也写道:“正渊明诗意,诗字少意多,尤可涵泳。”清王夫之也指出:“熟绎上下文,涵泳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毕见矣。”特别是曾国藩在其《曾国藩家书》中更是将“涵泳”诠释得十分透彻:“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涵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之表。”春雨润花、清渠溉稻,这些十分形象的比喻,强调学习语文必须进入到语言文字所呈现的境域中,潜心会文,用心体悟,以求获得其中的奥妙。
4.重视习练
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到朱熹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唐代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清人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代代相传、脱口而出的名句无一不说明了中国语文教学的一条最最朴实也是最最本质的经验——“多读多练”。“时习之”说明了要对所学习的内容按一定的时间规律再去重新学习它,这直到今天仍然是学习各门学科的一条教育铁律,这是“多读多练”的价值之一。“破万卷”“三百诗”则是说明要读更多的书,唯有读更多的书,才能受到诸多语言文字作品中人文情感的感染熏陶和话语图式的规范引领,既得“其义”亦得“会吟”,以此形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多读多练”的价值之二。在“习练”中,或许有时过分地强调语法修辞和语言规律,那仅限于封建时代为了迎合科考而必须掌握的写作技巧,但更多的时候却让孩子在“习练”中经历了真实的语文实践,非常符合中国语文的学习规律——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三、私塾素读的意义解读与经验汲取
中国语文教育始于诗教,采用的是私塾教学的模式,“素读”也正是在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母语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主要是指在阅读四书五经等经典时形塑的一种读书方法。这种读书法,素面朝天,没有过多的“教学媒介”,只以“读”和“记”为主要策略,不刻意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意义,只是按照字面意思将经典内容熟记于心。它以原始的语言积累为主要特征,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记住了多少、能够运用到什么程度,而不追求“你理解了多少”“理解到什么程度”,用作家阿城的话说,“素读”就是“你不带你的意见去读”。
其实,最早给“素读”下定义的是日本人七田真,他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里这样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事实上,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私塾式“素读”,不追求将自己的理解投入到阅读中,只是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将文本烂熟于心,从而形成最原始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如果孤立地这样看,这样的“素读”似乎已不合当下人的培养要求,更不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的规律,理应被扔进时代发展的垃圾箱里。但是,传统的私塾“素读”,阅读对象是“经典”,主要方式是“识字和背诵”,强调“虚心涵泳”,重视“厚积薄发”,这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借鉴意义是非常明显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1.“素读”重视“识字”
识字是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基础工程,特别是在当下书写媒介呈现电子化形态的过程中,对中国汉字书写的呼声越来越高。写好中国汉字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明确指出:“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在每个年级段的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中,都提出了具体的“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不仅在识字的量上有要求,更是在书写的技术要领上甚至细化到“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时间上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中国语文的特点所决定的,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规律。
2.“素读”注重“积累”
这里所提出的“素读”积累,是以背诵为目的,要求能够将所读之文本铭记于心。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的“破”字就是让书中的文字烂熟于心。只要这些文字成为学生记忆仓库里的文化“酵母”,到了一定时期就一定能够酿出芳香无比的醇酒。事实上,语言材料只有存储在大脑里,大脑里也只要有了相应数量的文字材料,就可以在需要使用的时候随时调取、组合、重构和再生,学生才会说“中国话”,才会说正确的有品质的“中国话”。
3.“素读”注重“诵读”
“素读”注重通过声音将语言文字的符号性特征转化为言语性特征,同时在“诵读”中将符号背后的情感与意蕴予以阐释和澄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理儿。语文教学,唯有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才能读出语言文字的意蕴,才能在反复的“咀嚼”中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在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明确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4.“素读”重在“经典”
“素读”的对象都是文化的经典,相对于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还不丰富的学生而言,教材文本绝对都是“经典”。这些经典不仅仅包括我国古代的经典诗词歌赋,还包括现当代优秀的文化作品,当然还包括国外的经典作品。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经典的诗词歌赋,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让学生有意识地阅读并背诵,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除大量接触本民族的经典文化之外,也需要涉猎国外的经典作品,让学生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而且具有开阔的国际文化视野。
5.“素读”强调“文本解读”
这是“素读”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新含义,即要求读者尊重文本,尊重作者,与文本、作者、编者展开多维度的朴素的对话,唤醒作者在文本创作时的原初情感,解读隐匿在文本深处的原初意蕴,在“原初获得”的基础上寻找作品的更多价值旨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建立在学生原始的阅读积累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基础之上,关注文本的原生性、多义性和模糊性,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朴素地面对文本,不断重新建构文本意义。
四、素读教学的理念坚守与时代创新
当下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多样文化的并存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在无法回避时我们必须正视之适应之并改造之。因此,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经典文化与快餐文化等多维文化的交织裹挟中,我们既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更要有执着的中国声音。没有国际化的视野,我们就不能适应快速变革的世界局势,只能还回到“闭关锁国”“自我陶醉”的过去;只有国际化而丢掉中国化,我们就会脱离本民族文化的实际和血脉,就会再一次“被奴化”,再一次沦为新的“精神奴隶”。同样,丢掉传统,就意味着丢掉了“自我”,忘记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当然也就不知道“到哪儿去”;只是固守传统而排斥创新,只会让我们“抱残守缺”,只会在“涛声依旧”中依旧登不上世界快速发展的“新客船”。
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有“根的觉醒”,应该在坚守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架构起符合中国文化与民族特质的教学理念体系和实践操作范式。中国语文教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素读”也应该在时代的变迁中有所变化,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更应该站在新的历史发展的高度,给“素读”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剔除糟粕,我们完全可以将“素读”在理论上进行这样的界定:“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渠道,把握作者原初的内在的思想,并与作者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达成共识,以此丰富阅读体验、丰厚知识内涵、丰盈精神世界。”由此可知,这样的“素读”既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又凸显了中国语文课程的独特优势——“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王尚文教授先生强调,语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和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因此,作为中国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素读”执守的正是一种“真实”“真诚”的阅读姿态——怀揣敬畏、谦恭敏慧,实施的是一条“求真”“求实”的教学之路——诵读体悟、积累运用。
怀揣敬畏、谦恭敏慧,意即语文教学需要有一种平和、静谧的态度,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在层出不穷的所谓“新理念”“新思想”“新模式”中坚守“中国元素”。不盲于“崇洋媚外”,善于在建构主义、后现代教学观中觅得切合中国语文教学的积极因子,敢于吸纳优秀的文化因子、摈弃腐朽的文化垃圾,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传承中国元素、生成新的路径。
诵读体悟、积累运用,意即要能够遵循语文教学的“中国规律”,回归到中国语文教学的原点上。潜心诵读、体悟,保持一种民族性的阅读自觉和生命化的成长自觉,积极融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一次次的心灵拥抱与融合,在教师的价值引领与自我的主动建构中,与文本及作者达成意义的共识和价值的趋同。同时,强化积累,重视应用,在阅读中“存贮下语言的橡果”、“根植下精神的种子”,以此丰富知识内涵,提高语文素养,提升生命质量。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坚守的是民族之魂,创新的是教学之路。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伯棠先生在《小学语文教材简史》中指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教学生识字、读书、作文,必须掌握两条原则:一是要符合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二是要符合学生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因此,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必须坚守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特点和中国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在经验的传承中去其糟粕,汲取精华,不断创新,用“中国化”的方式教“中国”的语文,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代代相传和时代创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陆云峰.素读:阅读教学的原点诉求(2011)[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周一贯.在千年视野内寻找语文教学的传统[N].中国教育报,2008-01-17(5).
新时期新闻宣传的坚守与创新 篇7
1 兼顾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
兼顾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 关键在于对新闻事实材料的选择。新闻宣传若从宣传价值出发, 往往会主要考虑选择那些能鲜明体现宣传者自身观点, 体现报道者立场倾向, 并能对群众产生思想影响的事实。而若仅从新闻价值出发, 一般则会偏重选择群众共同关心并感到有益、有用、有趣的事实。新闻宣传要想获得良好的效果, 就应同时兼顾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 注意选择那些既含有能证明宣传者自身观点, 体现报道者立场倾向, 并能对群众产生思想影响的事实材料, 又含有群众关心的, 对他们来说有益、有用和有趣的最新事实信息, 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 把两者统一起来。须知, 在一定社会背景下, 新闻事实并不等同于新闻宣传价值, 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以较高的新闻敏感和政治素养分析处理新闻宣传中随时发生的情况和问题, 以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有些新近发生的事实, 比如突发事件, 新闻价值很高, 但有无宣传价值, 一时尚难断定, 而新闻的时效性又不允许延误时间。在这种情况下, 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 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不违背有关的宣传思想和报道方针, 可以采取客观报道的方式, 及时地予以披露;而关于这一事件的宣传价值, 可待查清事件的原委后, 通过连续报道逐步加以反映。
有些新近发生的事实, 很有新闻价值, 群众也很想知道, 但因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 或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或同有关的宣传思想、报道方针相抵触, 如若公开传播, 会引发不良后果。处理这种复杂、敏感的情况, 应遵守新闻宣传纪律, 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 重视社会效果, 不作公开报道。
有些新近发生的事实, 如奇特的自然现象、社会趣闻等, 没有什么宣传价值, 但这些事实却又是群众感兴趣并希望知道的。对这类事实信息, 可以从满足群众获知和获趣需要出发, 适当予以报道。
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 各级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 既是各级媒体关注的新闻点, 也是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对这类新闻信息, 应当遵循新闻规律, 注重报道价值, 讲求实际效果。本着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宗旨, 准确、鲜明、生动地解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杜绝概念化、程式化。对于篇幅较长的政策性文件, 要抓住要点, 做好提要, 更好地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
2 坚持善于用事实说话
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在日常生活中, 常常是说了千条道理、万条道理, 不如拿出一个事实更有说服力。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宣传时一定要用事实说话, 要用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生动、具体的实例和典型来启发和引导受众。
新闻工作者要用事实说话, 针对不同的受众对象, 善于合理运用不同的话语技巧。对新闻宣传而言, 事实是本质内容, 而话语技巧的选择则是其外在表现, 表达方式、叙事方法的不同很可能直接影响新闻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因此, 真实客观地报道和切中肯綮地评述是必要的, 而如何以事说理、以情感人, 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闻宣传中所持的立场和观点, 则是对新闻宣传的更高要求。
可见, 善于用事实说话, 既是新闻工作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也是新闻宣传工作一项重要的宣传技巧和传播艺术。
3 坚持善于从群众容易理解的角度说话
《人民日报》曾经在《让人信自己先得信》一文中指出, 有的干部反映, 现在有些老百姓成了“老不信”, 干部表态还没张嘴, 群众就觉得要说谎;干部做事还没开始, 百姓就认定想作秀。尤其谈到理想信仰、宗旨信念、价值追求, 听众更像是看票友穿帮, 一肚子的不屑。做群众思想工作, “老办法不灵, 硬办法不能, 新办法不会”, 一些人感到无所适从。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指示精神可谓高屋建瓴, 新闻学作为一门科学, 与政治的关系很密切。但不是说新闻可以等同于政治, 不是说为了政治需要可以不要它的真实性, 所以既要强调新工作的党性, 又不可忽视新闻工作自身的规律性。
舆论宣传要把握好时、度、效, 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不难发现,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的每一次讲话, 都讲群众听得懂的话, 他语言平实, 深入浅出。他的讲话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口语化、接地气。让普通干部群众都能听得懂、记得住。他还经常运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网络用语、谚语、歇后语等等, 让自己的讲话真正说得上去、说得下去、说得进去。这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需要有的素质。
4 新闻宣传, 要坚持时时创新
从习总书记今年的新年贺词中, 我们发现, 他很懂网络, “蛮拼的”、“点赞”这样的热词信手拈来。他认为, “不日新者必日退。”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与时俱进。我国现已有近六亿网民, 四亿六千多万手机互联网用户, 微博用户已达到三亿多。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传统大众媒体必须正视这个现实, 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 真正成为运用新兴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要学会互联网思维, 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牢牢掌握新闻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
5 结论
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 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平稳发展。好的新闻宣传, 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注入动力, 反之则会严重影响到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新闻宣传工作宣扬真、善、美, 揭露假、丑、恶是其主要职能, 所以我们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就要保证我们提供的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保证及时、快捷、透明地将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以及老百姓所关心的焦点问题展示给大家。
坚守与创新 篇8
让我谈转变医疗保障发展方式问题, 令我震惊。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大家讨论的命题, 又令我不得不谈。
我深刻认识并坚决拥护, 国家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举措。由此, 医疗保障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是什么关系, 如何适应, 是我们医保人必须回答的问题。就这个话题与熊先军先生讨教。他的观点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由外需扩张转向内需拉动, 意味着需要大力推进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发展。我深以为然。
由此回到医疗保障发展问题上来。全民医保的格局已经形成, 其诞生之始, 就具有了时光列车的使命, 容不得反复和停顿, 容不得折腾和犹豫。因此, 发展仍然是当前医疗保障面临的首要问题。当然, 全民医保永远不是一件制成品, 而是一种不断完善和修正的社会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 医疗保障发展不是转变方式问题, 而是完善机制问题。因此, 如果有转变医疗保障发展方式这个命题, 决不应是基本制度的重构或发展方向的选择。否则, 这个命题本身就产生了方向性歧义。当前, 巩固全民医保的最根本任务, 是如何使基本成型的全民医保更稳健、更健康、更具效率的发展。这是一个发展的命题。关乎发展, 就要有所变, 有所不变。对作为现代社会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保障而言, 解决发展问题, 必须按照坚守与创新并举的方针, 在坚守中提升, 在创新中发展。这已经不是一个理论命题, 而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命题:社会保障的工具性功能被视作财产, 正如将种子当作面包, 非分而食之不可;陶醉现实的成就而无视内在缺陷, 或面对前进路上的壁垒, 抱残守缺而不思进取。
必须的改变:发展面临突破抑或突围
中国在短短的10年多时间里形成全民医保的格局, 在世界社会保障发展史上都是一个伟大的成就。这有三个显著标志:确立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制度, 90%的人参保, 承担了50%以上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而且就客观评价而言, 最广大的参保群体和社会各界, 少有对制度的歧义而更多希望提升制度功能, 包括提高保障水平。
到这一步非常了不起, 但止于这一步, 显然非常不足。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总体保障水平不高, 且差距过大。这主要不是指支付比例或基金的保障责任, 而是受制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由于医疗资源结构失衡导致的就医成本过高造成的。二是基金分割, 削弱共济能力和保障效率。包括城乡、区域、人群间的制度、管理分割导致实际的基金分割。这带有制度创建时期的历史必然性, 也是现实的局限性。三是管理服务跟不上制度功能需要。既有配置不足问题, 也有体制不顺问题, 还有管理方式和机制问题。
更严峻的挑战在趋势:平衡公平诉求中的福利化趋势;基金收入的能力赶不上基金支出的需求;医疗成本高位趋同将必然地拉大医疗费用增速与保障能力的差距;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和未来趋势, 医疗保障发展要么主动寻求突破以谋健康发展;要么固守现有格局在矛盾激化时被动突围。改变, 是必须的。
在坚守中提升:改变并不意味着一切从头再来
改变的目的, 是由现实格局出发, 把握发展趋势, 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 在大力推进医疗保障发展中, 坚持实践证明基本正确的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 大胆探索和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着力解决影响其保障绩效和健康发展的内外部体制机制问题。
要跑得快, 首先要走得稳。我们之所以能够以巨大的勇气和大胆的创新去面对挑战, 是由于我们有坚实的基础和足以驾驭变化的能力。因此, 要改变首先要有坚守。唯有守得住根基, 才能发出创新的枝叶。
国际社会保障发展的经验教训和中国社会保障成长期面临的现实压力, 强调坚守与创新, 决不是一个纯粹的哲学游戏, 而是现实政治平衡。无需举太多的例子, 近乎无厘头的制度模式争鸣、福利鼓噪和待遇竞相调整等, 已经弥漫在社会保障成长的天空。
因此, 在当前谈坚守, 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必须的回归:坚持基本保障战略和公平导向, 避免福利扩大化和福利攀比陷阱;坚持社会共济法则和基本制度构架, 逐步提高制度的统一性, 加快提升基金共济性, 相应提高制度、政策和管理权限及基金统筹调剂机制;坚持社会保障公共管理服务的性质, 切实能力建设和相应的保障支持, 着力改进管理服务方式, 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坚持以社会保障为主导的政府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方向, 演化医药卫生体制配套改革, 着力构建以保障基金购买服务为杠杆的卫生资源配置机制。
在创新中发展:重在建构制度发展的动力系统
如果将医疗保障比作航船, 目的地或方向 (功能) 、航线 (路径) 和船 (载体) , 是必须坚守的基本制度属性。而如何寻找和维护更强大更持续更安全的动力系统, 亦即运行机制特别是管理机制, 关系到医疗保障发展的三个核心命题:功能实现、保障绩效和基金安全。
一直以来, 我们把基金作为制度的生命线。这永远没错, 没有钱办不成事。但间接经济补偿型的医疗保障不同于直接经济补偿型的养老保障之处在于:基金可以保证制度的存在但不直接决定制度的绩效, 其绩效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的绩效或成本来衡量。因此, 养老保险可以直接将基金视作制度的动力系统, 而医疗保险若使基金具有动力系统的功能必须将基金的能量作用于医药服务的购买之中。这就是我一直以来反复强调:回归医保基金的资源属性, 建立以医保基金为主导的卫生资源配置机制的根本原因。
育人实践在小学的百年坚守与创新 篇9
一、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的教育思辨
育人为先是教育价值的本质选择。从文化角度看, 教育当努力育人才, 在“引入”或“导出”中使人的成长顺其自然。教育是在传道授业中成就智慧、发展生产力, 引领教化文明, 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的价值在于积聚能量、成就人才。因此, 学校教育应立足今天、着眼明天、成就未来, 回应“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教书育人当以启蒙思想、培育情感、养成习惯为重点, 研究育人的过程、方法。
上海市实验小学始创于1911年, 起初是一所面向贫困儿童的公立小学。首任校长李廷翰以教育救国的理想投身小学教育, 他把“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 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 授以生活所必须之知识”作为学校的教育目标, 把“体格健全, 头脑清楚, 精神独立“作为育人目标。学校创建8年后被国民政府评为全国11所优良小学。在学校的百年办学历史中, 不求教“好学生”, 但求教好“学生”是学校的基本教育态度, 支持教师不断丰富育人的实践经验, 也因此书写了校歌中所传唱的“常辉煌”。
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 诸多实例与相关问卷调查显示:小学生具有初步的民族国家认同情感, 但理想信念淡泊;道德认同感强, 但“知行脱节”问题明显;学校课程与教育活动受学生欢迎, 但责任意识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强化;教师在学生成长中作用显著, 但教师对学生情感人格关注不充分;“独二代”家庭亲子关系和谐民主, 但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育”轻“劳动”, 重“物质”满足轻“精神”培养等问题。
为传承老校文化, 直面育人问题, 丰富教育实践, 2007年学校向上海市教委科研处申请“小学核心价值观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并通过立项。该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培养核心价值观, 实现教育设计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与归结点, 通过建立明晰的培养路径, 提高育人实效, 实现全面育人。课题组力图体现三个结合, 即学校育人经典经验的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儿童成长规律与未来社会需要相结合、育人定位与育人途径相结合。历经5年, 课题组在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要素、培育路径、教育重点三方面取得初步成果。
二、聚焦育人, 培育小学生核心价值观
第一, 提炼8大核心价值观, 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课题组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 着眼于思想情感基础、行为底线、心理特征、生活态度, 明确了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元素为“爱祖国、守规则、敢开放、讲诚信、负责任、会学习、懂简朴、有快乐”。为进一步对学生形成影响力, 用“祖国利益高于一切!”“遵守规则, 享受自由!”“开放你我, 精彩世界”“讲真话做实事, 说到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集体的事情主动做!”“知识就是力量, 创造编织梦想!”“劳动光荣, 节约美好!”“有爱就有快乐!”等简单上口的语言, 使这些元素入脑入心。
第二, 建立4条培育路径:听看先导, 强化接受中识得;践行跟进, 强调主体体验下的习得;思情共生, 强调他律向自律的自觉转换;评鉴留白, 强调导向淡化定性, 为学生成长留空间。
第三, 明确4大教育重点。一是师德铸师魂, 导航成长:教师职业境界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与文化力量的源泉。二是课程育学子, 滋养成长:开放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设置是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教育要素。三是谈话激思想, 欣赏成长:语言是思想的外壳, 在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思想与思想的交流中, 教育才能成功点燃人生的火把。四是实践育能力, 支持成长:“小龙人, 向祖国敬礼”等教育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真成长。
三、传承教书育人强国固基的百年育人实践
(一) 从“有爱国思想”到“爱祖国”
学校首任校长提出“育人为了强国固基”, 今天, “爱祖国”是公民最核心的价值观。小学生怎样为国争光?用好国际交流的机会, 是上海市实验小学“爱祖国”培养实践中的成功做法。每年暑假, 学校都组织学生与新加坡姐妹学校开展交流活动, 出行前学校与家长合作, 进行为期一月的行前培训, 内容有“知中华历史”:能做一种中华美食, 并能讲中华小故事;“懂交往礼仪”:做受人欢迎的小客人;“会生活自理”:独生子女一样能独立, 会生活;有个人“特色才艺”, 愿意与人分享。当获得新加坡老师和家长表扬时, 孩子们明白自己用行动为学校、上海、中国争光了!
(二) 从“有学问”到“会学习”
“学问”是人生之基础, “会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生活方式, 也是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保障。
课堂不仅指向考试, 更为了让学生在好玩、玩好中有兴趣地“会学习”。对小学生进行“爱学习”的教育就是教学中不仅教知识, 更教学习方法与习惯, 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英语口语交际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 听录音、读短文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为此, 学校英语开始探索用“表演”等游戏活动方式代替“熟读”, 包括自我介绍、情景对话、小品表演等方式, 小朋友喜欢的节目还可以推荐到小龙人电视台播出, 于是比流利、比特色、赢得机会就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三) 从“求幸福”到“有快乐”
学校首任校长提出“小学校, 儿童幸福之起始也”。幸福就是一种快乐的心理感受, 小学生“有快乐”的教育内容就是悦纳自己、感恩他人、传递快乐。
阿斯伯格综合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患者不具有理解他人情感的一般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低于普通人, 但他们在某一领域可能具有超常能力。四年前, 学校也来了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男孩。生活中他是不可理喻的孩子:上课从不听课, 不管上什么课, 他会大声说别人不懂, 如果你阻止他, 他会生气推翻桌椅、径直走出教室, 甚至不论天气冷暖, 躺在地上就再也不起来。他有超人的记忆力与明显的封闭性:他喜欢看书, 而且过目不忘;他会日复一日地编写谁也不懂的童话故事。为让他感觉环境是安全的, 学校给足他空间:做操时, 等他学得很熟练了才和集体一起做;将他的小猫故事加上解说发到班网上, 让同学欣赏其“独特思维”;学校“小龙人”特色学生评比中, 一年级的他在大家的帮助、鼓励下, 用流利的英语讲了属于他的小猫故事, 成功当选当年的“十佳”选手。如今, 虽然他还是与众不同, 但能较长时间地参加集体学习, 也会用合适的表情与他人交流, 高兴时还会帮助同学解答难题, 体验到了学校生活的快乐。
四、依托网络, 开放育人模式
为了让学生在公正、开放的环境中, 拥有自主参与、体验经历的可能, 学校将原有的特色系列教育活动整合成以教育导向、过程记载、成功激励为主要功能的“上海市实验小学学生成长平台”, 设置“公告模块”“交流展示模块”“管理模块”, 使育人过程实现数字化管理。
“公告模块”是学校重要活动及重要评选的发布窗口, 起着价值引领、热点聚焦、示范辐射的作用。下设“实小之星”和“主题活动”两个分支, 分别用于践行八大核心价值观表现优秀学生的评选以及发布学校组织的专题教育活动。
“交流展示交流模块”分个人与班级两个展示通道, 展示各级各类活动, 为个人成长与班级文化建设提供真实完整的记录空间。学校还在“个人展示”栏目下特别开设了“我的悄悄话”分支, 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咨询室, 在不受任何心理束缚的情况下与咨询老师说说心里话。学生还能与伙伴、家长、老师分享交流, 并从中体会快乐。
“管理模块”分成三个分支: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数据管理。用户管理模块保障平台运行有序, 涵盖用户的创建、编辑和用户权限的分配两大功能;资源管理模块记录学生成长;数据管理模块是平台的“智能大脑”, 可以提供学生个体成长状态图、项目状态比对图以及多元积分管理, 通过记录计算、统计分析、比较判断等数据还原过程、指导学生成长。
坚守与创新 篇10
一、坚守“学”与“导”的立场, 长文短教可在取舍之间求变
处理好“学”与“导”之间的辩证关系, 离不开八个字:“以学定教, 以教定导”。“以学定教”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讲求实效。但“以学定教”并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学生, 迁就学生, 还应与“以教导学”结合起来。教师应在淤塞之处疏通, 在阻梗之处点拨, 在分叉之处引导, 善于寻机点拨, 善于启发诱导。这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使课堂快慢适中, 动静结合, 收放有致, 产生一种波澜起伏的曲线美。
1.另择文脉, 独辟蹊径
《鲁智深行侠桃花庄》是一篇经典课文, 语言朴实、情节清晰, 浅显易懂。以往教学这一课, 常常从两个角度着手:要么由事入手, 在事件中感受人物形象;要么由人入手, 在分析人物特点中了解事情发展。这两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将人和事两条线交叉在一起, 使得主线不明, 思路不清。在反复思考后, 有位教师独辟蹊径, 另寻切入点———“行侠”。由“行侠”一词引思, “什么样的人能称为‘行侠’”让学生初步感知;紧接着, 再通过“鲁智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启思, 让学生感受人物的聪明、自信、仗义。教师又用一句“他想得很周全, 他想到了如何去保护刘小姐。他唯独没有想到谁”来促思。这样, 一个只想他人、不顾自己的行侠仗义的鲁智深便在学生的心中生了根。“行侠”二字, 将“义气深重性洒脱, 嫉志如仇如烈火”的鲁智深那聪明、细腻、自信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再比如陆游的词《诉衷情》的教学, 在保证准确深刻解读文本的基础上, 这节课尝试了另辟词的教学新路:初读不走小碎步 (整体读四遍) , 品读不要逐句讲 (上阕想象读悟, 下阕写话读悟) , 布局不能走老路 (直奔学生疑难点, 先中间再上挂下联) 。这个整体思路确定了, 课堂实践中, 学生读得有滋有味, 写得有模有样, 激情飞扬, 个性绽放。
2.借图理线, 取疑舍易
一节课有所教, 有所不教。何以不教?学生知道的不教, 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教, 老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教。在《少年闰土》这课中, 教师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 (如下图所示) , 说说文中的“我”回忆了与少年闰土有关的哪些内容学生在充分预习后, 画出相应导读图。导读图将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和对写作思路梳理合二为一, 当学生能独立完成并有条理地表达时, 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整体感知水平。老师再借助旁批提示, 让学生找出直接表达人物感情的句子, 说说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惑, 学生很快就能在数个“不知道”中读出文中的“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佩服之情。此时老师定位教学的起点不再是学生的一无所知, 而是一个比较高的平台, 后期的目标就是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再上一个台阶。这样, 一节课的效率就迅速得到了提高。
再如《空城计》一文, 导图的绘制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教师可根据同学们概括的课文内容, 直奔重点进行设问:空城计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紧扣重点, 通过对诸葛亮的语言描写, 以及城中的环环相扣的部署加以分析, 层层剥笋, 得出答案。与其说教师和学生是在因“计”析“计”, 不如说教师和学生是在结合关键处析计品人。具体分析详见下图。
3.化繁为简, 授之以渔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 它节选自小说《故乡》。从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来看, 这种类型的长文成人阅读起来尚有难度, 更何况孩子?需要辩证地处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 用新的方法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写法上看, 鲁迅的文章咀嚼之处甚多, 但一节课只有40分钟, 想做到长文短教, 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面面都不到。于是, 教师的取舍显得尤为重要。过去教学《少年闰土》, 老师们多数从写人的角度考虑, 抓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展开教学, 而这对六年级学生而言, 是不是新知呢?如果不是, 再讲是不是重复呢?于是, 我们在写法渗透的指导上, 侧重选择了对比的手法。因为这是《少年闰土》这篇文章乃至《故乡》这篇小说中最鲜明的一点写法。从写作方法入手, 引领学生去推敲、琢磨、体会具体的内容和语言, 能起到化繁为简, 授之以渔的作用。
从学法上看, 诗的教学也有不少突破。一位教师在执教《枫桥夜泊》时, 讲解到“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借月亮、乌鸦来表达内心的愁苦”时, 借用宋朝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范仲淹的“明月倚高楼,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和元代词人马致远的“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等词句, 让学生去理解诗人不尽的哀愁。在简介了寒山寺、枫桥因此诗而闻名、留下不少诗人的佳作后, 又介绍了陆游《宿枫桥》、顾瑛《泊阊门》、高启《泊枫桥》、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等诗作。这样以一诗带多诗, 也是对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学法的指导。从学诗方法入手, 引领学生将同类别诗句进行类比、积累、斟酌、互补, 从而降低了古诗词的学习难度。
4.取整舍零, 详略分明
《雪》是鲁迅先生的经典散文诗。老师通常让学生整体感受江南的雪、朔方的雪不同的特点, 通过品词析句感受特点, 最后升华情感, 了解作者表达的内涵。这样的教学流程尽管还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但如果每个部分平均用力, 往往耗费了时间, 也不能给学生强烈对比的感受。我们采取“零存整取”的方式设计教学, 在初步感受了两地方的雪的特点后, 重点抓住江南的“雪野之景”和朔方的“飞雪之图”来对比学, 中间贯穿的江南雪的二、三自然段,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学生自己感受江南的雪带给他们戏雪之乐、融雪之憾。这样详———略———详的时间分配, 个人———小组———个人的方式变化, 柔美———轻松———壮美的风格改变, 让文章深邃的思想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中逐渐迸发出来。
教师执教《诉衷情》时, 整节课以“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这个学生疑难处为主线, 先质疑关河梦里有什么, 联系上句, 想象揣摩, 读中悟情;再顺势引导, 梦醒梦断, 貂裘尘暗, 推测陆游心里会想些什么。而词的下阕, 教师大胆采用“以写促读”的方法, 以写激情, 引导学生咀嚼品味关键字眼, 取舍得当。上阕和下阕的处理详略得当, 还巧用引语对比, 做好聚焦与联系, 强化整体感受。课堂上呈现了“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自主学习氛围, 强化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坚守语文的言语意识, 深文意会可在读悟之间求变
语文的属性既具有工具性, 又具有人文性, 还具有言语性。所谓言语性, 指的是“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与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由于课堂教学常常遵循内容———意义这一学习途径, 学生的言语意识常常被催眠了。语文学习应该同时睁大两只眼睛, 一只注视思想内容, 一只聚焦语言形式, 言意必须兼得。还是以《少年闰土》为例, 多数老师重点关注理解“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一处含义深刻的句子, 把读懂、读深、读透当做语文教学主要甚至是全部的内容, 殊不知得了“意”忘了“言”。《少年闰土》虽是节选的插叙片断, 但言语形式非常有特点。文章开头“月夜瓜地刺猹”这幅静谧神异的图景, 不仅凸现了闰土机敏勇敢”的少年形象, 而且巧妙地打开了记忆的大门, 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鲁迅所描绘的奇异世界里, 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然后按照“盼闰土——见闰土———识闰土———别闰土”的顺序娓娓道来, 故事最后在一句“但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无尽思念中悄然结束。看似水注东海的无痕与自然, 却和文章的开头那一段神异的画面脉脉相通。这种首尾情通意合、一脉贯底的完美结构, 应该是孩子们学习写回忆文章的典范。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细细品味鲁迅的文字, 让一个鲜活的“少年闰土”带领他们去亲近鲁迅, 去感受鲁迅的精神世界。我们可以这样尝试唤醒意会:“同桌合作读读这段对话, 试着体会人物感情, 抓住关键词语说说自己的体会。”“明明是好朋友间的一段对话, 干嘛加入这一段?去掉行不行?”“听着闰土滔滔不绝的讲述, 对比着自己的经历, 文中的‘我’会想些什么呢?”“读着闰土和我的对话, 此时此刻你有更深的感受吗?”教师一次又一次地传递、激活、启示、引领着孩子在读悟理解文本的同时关注语言表达。读的, 自然就是那原汁原味的文字, 而悟呢?一要悟言语形式, 一要悟意象情味;入则言语形式, 出则意象情味;悟不离读, 读不离悟。就在这一次次的读悟之间, 深刻的思想得到顿悟, 孩子的言语意识得到了切实的觉醒。语文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言语上的自我实现达成对人存在的确认, 从而达到一种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境界。
三、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 旧文新教可在解读中求新
语文具有人文性, 担负着价值培养的任务。新课标强调, 语文教学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发展个性, 培养合作精神,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对教材进行新的解读和建构, 既要站在儿童的立场, 更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但一味承接以前的解读之法, 则毫无突破;一味求新的解读, 也更不可歪曲正确的价值导向。
《空城计》中的诸葛亮, 他之所以能施计成功, 不仅是靠他的聪明、智慧, 更表现在他“知己知彼知变通, 心思缜密好胆识”上;《鲁智深行侠桃花庄》告诉我们的, 也绝不仅仅是那么一个行侠仗义的鲁智深, 他的“粗中有细”“有谋有略”, 才是让他真正称得上是“行侠”英雄的原因;鲁迅写《雪》, 决不是简单地表达内心的喜好, 他更是在借江南的雪赞美生命的美好, 托朔方的雪颂扬精神的力量……
在课堂上, 学生的回答也能带给我们新的解读, 教师要善于捕捉。比如, 在执教《少年闰土》时, 有个孩子说:“我觉得闰土也像一只井底之蛙, 他也不知道城里的新鲜事, 只不过他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而已。”对这个理解显然是老师没有预设到的。此时老师的引导要做到辩证思考和换位思考。这位教师当时说:“你觉得闰土也像井底之蛙, 只不过他的‘天空’与‘我’的‘天空’不同而已, 对吗?你的见解很独特。你能读出与众不同的感受, 真不简单。他们怎么做才会知道更多的知识呢?”学生接着回答:“‘我’应该去大自然中, 这样才会懂得更多的知识, 懂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闰土如果也像‘我’一样读读书, 就会知道书本上的许多知识。”孩子稚嫩的语音落地, 场下掌声雷动, 教师趁势总结:“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看来我们要了解更多的事情, 不但要读书本上的有字书, 还要走出家门, 到大自然、社会中去读无字书。”教师给了孩子展示个性的空间, 同时也给予了他正确的引导。课堂因这么一个另类的答案和这么一个巧妙的引导而显得更有魅力。
坚守与创新 篇11
坚守与创新:《海棠依旧》的历史性与艺术性表达
赵栗
对于人物传记电视剧,尤其是涉及以重大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传记电视剧,不仅要彰显出人物的人格魅力,而且要紧扣时代主题。《海棠依旧》全剧以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气质为核心,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彰显出人物传记电视剧别样的艺术魅力。
一、历史语境下的人物形象塑造
对于人物传记电视剧而言,尤其是历史人物传记电视剧,在人物塑造上最重要的是真实化呈现。这种真实化是以史实为依据的。历史语境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是要将人物置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将视点集中于真实历史事件下人物形象真实的心理、行为反映。在《海棠依旧》中,周恩来总理这一人物形象首先是真实历史语境下的人物形象。创作者选取了周恩来总理人生中的一个横截面,通过一系列真实事情的串联,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人形象。在剧中,创作者主要借助“与毛主席等人的友情线”来集中表现周恩来总理的形象。
在这一线索中,周恩来总理的身份首先是人民的总理。年少时立下的“吾将公之天下,使四万万人共得而仆之”,是周恩来伟大人格中最为闪亮的内核。无论是万隆会议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者是“中美乒乓外交”亦或是“中国重回联合国”,周恩来所代表的正是“中国式的艺术外交”,而这亦是中国身为大国所应具备的大国风范与大国气概。河北邢台地震周恩来率队亲赴地震灾区,了解灾区实情,鼓舞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黄河洪水肆虐,周恩来亲赴救灾指挥中心,与人民并肩作战,共抗天灾;全国性的饥荒问题,周恩来在反思之前工作的漏洞的同时,将人民的温饱问题放在首位并举全国之力解决。几十年如一日,周恩来总理一切行为的出发点皆是人民,即便是身患重病也不忘为人民谋福祉。周恩来又是毛主席等人的挚友。毛主席、彭老总、陈毅等人与周恩来总理的友谊经过那个艰难年代的磨砺越发得坚毅与惺惺相惜。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与追求,坚守着对崇高人格的推崇。在工作中,他们是默契的伙伴;在生活中,他们是互帮互助的“亲友”。即便是在六七十年代那个灰色的年代,周恩来总理也要尽一己之力保护志同道合的朋友。外交部缺人手,陈毅提议将曾山由内务部调至外交部。周恩来总理为了保护曾山同志拒绝了陈毅同志的提议。相似的经历,相同的信仰,共同的追求,交织出最纯粹的友谊,他们是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存在。任何一个人的不幸离世,都将会成为他们心中最不愿提及的伤痛。
二、人物形象的全面塑造
这里的全面性并非单指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全面性,更多的是指要塑造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人物形象。一般而言,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如职场环境、家庭环境、社交环境等等。不同社会环境下,作为个体的人物所面临的情形是复杂多变的,而这也就意味着其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不同的。当然,在历史人物传记电视剧中这种全面性的认识是基于公众的普遍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在电视剧《海棠依旧》中,创作者以“周恩来总理”为核心构建出三条不同情感的线索,分别是:与毛主席等人的友情线,与周同宇等人的亲情线,与邓颖超的爱情线。这三条线索,分别代表了周恩来总理这一人物形象所处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友情线前文已经提及,这里不再赘述。
与周同宇等人的亲情线。在这一线索中,创作者延伸出三条不同的情感线,分别是周恩来总理对待八婶母等长辈的孝、对待周同宇等平辈的严格要求、对待周秉德等晚辈的谆谆教导。当八婶母在尔辉的陪同下来京看望周恩来总理并喊出“大鸾”时,周恩来总理眼里的动容是如此真切;当家乡的老人们不远万里从淮安来到北京,周恩来总理跟邓颖超大姐一起迎接并为他们安排好午饭;当八婶母因病离世,周恩来总理看着她托人送来的套袖不禁悲从中来,安排身边的工作人员回老家送八婶母最后一程。无论是八婶母离世时嘱咐尔辉要“让地深埋”亦或是老人们从淮安来北京仅仅是为了看一眼周恩来总理一面,长辈们以他们最为朴实的行动支持着周恩来总理的工作。他们也许不懂国家政策,不懂国际事务,只是因为周恩来总理是他们的“大鸾”。周恩来总理与周同宇之间的感情是处于变化中的。因为周恩来总理身份的特殊性,周同宇不仅不能回老家给母亲扫墓,而且在工作上还得提前退休。所以,周同宇在心理上对周恩来总理是有怨言的。当周同宇被交到北京卫戍去进行监护审查期间,他才慢慢理解哥哥的行为并深深地为哥哥的行为折服。对于周同宇来说,周恩来首先是人民的总理,其次才是他的哥哥。对于周秉德等晚辈来说,周恩来总理是他们对人待物的准则,他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刚到北京的周秉德为了在弟弟妹妹面前炫耀,在家书中说了谎,周恩来总理事后对她说要“实事求是”;尔辉高中毕业之后,八婶母不想让他接着读书,周恩来总理却是极力主张让尔辉上大学。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周恩来总理用他的实际行动为后辈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与邓颖超的爱情线。这一线索虽然不是整部电视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创作者在这一线索中主要表现的是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之间在生活中相濡以沫,在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夕,党中央、毛主席想请宋庆龄北上参加会议,邓颖超作为最合适的人选积极配合周恩来总理的工作;周恩来总理主张“平坟还耕”,尚未跟邓颖超提及,邓颖超却是知道他要说的将母亲的尸骨深埋;周恩来总理每一次出国出访,邓颖超整个人都提心吊胆;周恩来总理卧病在床,邓颖超陪伴在床旁,满眼的不舍与坚强。他们在物质上相互支持,在精神上共同成长。邓颖超细心的照顾着周恩来总理身边的包括家人、卫士在内的每一个人,为总理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保驾护航。也许只有经历过那个动荡的年代的人才会真正懂得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之间的相濡以沫。
在友情线中为观众塑造的是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总理形象、相同信仰共同成长的朋友形象;在亲情线中,观众看到的是一个诚恳、亲切,尽力成全家人心愿的亲人形象;在爱情线中,为观众呈现的是一个细腻体贴、宽厚可靠的丈夫形象。在整部电视剧中,三条线索相辅相成,使得观众折服于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
三、叙事策略的艺术性表达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产品,人物传记电视剧尤其是历史人物传记电视剧,创作者需要遵循事实,不能依靠自身的凭空想象,即所有的人物关系、矛盾构建都需要在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据。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电视剧类型,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经过三重创造,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史实的客观性与艺术创造的主观性便成为人物传记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叙事策略作为结构一部电视剧的方式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达到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融合。《海棠依旧》的叙事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类纪录片式的叙事方式。纪录片的典型性特征是以一个客观的视角记录历史,并将历史以影像资料保存下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而是以一种类纪录片式的叙事方式,尽力还原真实的历史情景与历史事件。《海棠依旧》中,创作者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将周恩来总理从生到死的人生经历表现出来,而是选取了1949年初入驻中南海西花厅到1976年1月最终诀别之间27年的历史。全剧并没有以一种编年体的方式串联起周恩来总理经历过的重大事件,亦没有将周恩来总理置身于这些重大事件中,而是以“西花厅”作为叙事的连接点,串联起周恩来总理工作生活的重大事件。从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到开国大典,从万隆会议到中美建交,从邢台地震到黄河救灾,整部电视剧以饱含深情的镜头表达,显示出了创作者对历史的一种回顾。
其次是双线结构叙事。一般而言,双线叙事的结构模式可以使电视剧的叙事更加完整,主线作为电视剧情节发展的主体,副线以不同于主线的视角——或者以小见大或者反衬——服务于主线的表达,使得主线更加完整更具说服力。《海棠依旧》中以周恩来总理从1949年到1976年的政治生活为主线,重点表现周恩来总理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人格魅力;以蒋介石逃往台湾并试图反攻大陆为副线,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表现出蒋介石对周恩来总理的忌惮并反衬出周恩来总理出色的治国能力与外交能力。二条线索以“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万隆会议”以及“重返联合国”为连接点,串联起中国从建国开始到被国际广泛认可的重大外交事件。创作者在副线的取舍上紧扣主线的发展,每一个重大情节点的选择都是紧扣时代主题的。即便是周恩来总理和蒋介石并无直接交流,但是周恩来总理的任何一个行为特别是外交上的,都会影响到蒋介石在国际上的地位。总的来说,主线和副线相互交叉发展,共同推进情节的发展,使得人物形象的发展真正以历史为依托。
电视剧《海棠依旧》剧照
第三是真实历史影像资料的运用。人物传记电视剧作为艺术与历史的结合,对真实影像资料的运用可以增加人物传记电视剧的真实性,能够“在最大限度地做到对历史的真实还原、对人物细腻入微地塑造”,从而“产生不同于其他类型电视剧的真实感”。[1]在《海棠依旧》中,对真实历史影像资料的运用主要是代替无法高度还原的历史场景,如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天安门前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欢欣鼓舞的人民、两弹试验成功的蘑菇云以及“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戚场面。一个个真实场景的真实影像的运用,实现了历史人物与观众的精神交流,引发观众对历史的思考。真实历史影像资料的运用,对电视剧本身而言,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的有机结合;于观众而言,可以获取一定的历史知识,将电视剧的教化功能真正落实到观众本身。
人物传记电视剧在具备传记文学的传播功能的基础上又具有电视艺术的某些审美特征。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处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只是一味的尊重历史,而忽视了电视剧作为艺术的某些审美特征,那么人物传记电视剧变回陷入僵化说教的误区。如果过分重视电视剧的审美特征,那么人物传记电视剧变回失去历史的支撑与事实的支柱。《海棠依旧》的成功恰好说明,人物传记电视剧在叙事上要“以史为纲,以艺术创造规律为领”,切不可凭空构建人物形象与矛盾关系,亦不可忽视艺术创造的规律。
[1]李艳.我国人物传记电视剧制作与传播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7):58-62.
坚守与创新 篇12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审视与本质追寻
在中国教育史上,语文教育(教学)是最早开创的学科门类之一,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个,迄今已有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有史料可考的较为正式的语文教育,肇始于奴隶制社会鼎盛期的西周,在后来孔子的私学教育结构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言语。虽然早期的语文教育尚未提出“语文”二字,但从孔子最初设立的“言语”科始到封建社会的繁荣兴盛与衰败更迭,及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始到进入新中国的一轮又一轮教育改革,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语文”学科一直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语文学科在“革故鼎新”的浪潮中变得异彩纷呈、争奇斗艳的同时,变得越发“扑朔迷离”起来。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成为困扰语文教育人的重大问题。虽然一次次出台了《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但是到了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仍然找不到一条适切的语文教学路径。特别是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今天,由于过多地引进西方语文教学所谓的“先进理念”,导致大部分语文教师仍然徘徊在“中国”语文教学的大门之外,仍在苦苦地追索作为母语传承的语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不得不承认,在当下的教育领域,语文教育比之于“外语热”“数理化热”,其存在的方式相对冷寂,不仅是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老师们认为语文“教”与“不教”的区别甚微,而且大部分家长尤其是社会人士,对语文教学一直指责有加且不予看好。甚至于到了高校,语文已经成为边缘性的可有可无的学科,外语特别是英语等语种在学历提升中的特殊价值冲淡了学生对“语文”对“母语”的故土情缘,及至于学了几十年的母语,说话仍然“辞不达意,语无伦次,不得要领”。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理应形成完整的教学规则甚至是所谓的“模式”,但至今为止,我们非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实践体系,反而陷入一种杂乱无章的效率低下的语文教学怪圈。要么是无休止的机械读记和练写,要么是无厘头的课堂喧嚣,一线教师们再也拿不出一种具有汉语教学特点的、易于操作且具有普适性的教学经验。以至于造成大部分学生因了应试的屡屡不爽而对“语文”产生了反感与反抗,大部分教师仍然陷在“工具”与“人文”、“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纠葛中而找不到自我———“我是谁”“语文是谁”……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反映,凝结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和情感,因此,语文教育应该着眼于民族语言教育的特点和传统,应该在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语文教育的发展史。毋庸置疑,几千年来,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语文教育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数代语文教育人通过不懈的实践与努力,已经给我们展示了民族语文教育的成果与路径,也使得在当下这个多元文化发展、并存、交错的时代,汉语言教育的魅力仍然给了我们说话的“根基”与“底气”。因此,在当下的语境中,我们要谈语文教育,必须要寻找传统语文教学的根,在“根”的寻找中获得语文教学的经验或是精髓,并以此改良当前的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用“中国”的方式教我们自己的“中国语文”。
二、传统教学的经验梳理和价值再认
语文教学的根在哪里?语文教学的经验是什么?周一贯先生于2008年1月17日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题为《在千年视野内寻找语文教学的传统》一文,他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教学中国语文,并世世代代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那些做法,虽然不可避免地也蒙上了一些旧时代的尘埃,但肯定有它许多与汉字、汉语的学习规律相谐相融的地方。”周先生把这些“相谐相融”的地方称为中国语文的“中国心”,他在文章中罗列了中国语文教学传统的经验,这里不妨再作适当引用和二次阐释。
1.注重识字
周先生认为,“学习汉语要以识字为基础,必须掌握足够的识字量”,因为这是“关系到我国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传统经验”。与西方文字不一样,中国汉字强调的是音形义的统一,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是“全方位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和谐发展,不仅仅是“智育的开窍”,更是“德育的熏陶和美育的陶冶”,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是,汉语言文字的独特形体———行笔运锋的起承转合,间架结构的匀称俊美,字形演变的源远流长,都会让学生满目生美、涵养性情。这是因为,中国汉字是有文化情感的,融合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情结;中国汉字是有文化品格的,代表了中华民族高雅别致的文化品位。传统语文教学“注重识字”,就在于延续中国汉字独特的民族血脉。唐代韩愈说:“思凡为文辞,宜略识字。”清朝王筠在《教童子法》中也提出“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及至近代,张舜徽(国学大师)、吕叔湘(语言学家)、陈寅恪(文学大师)都提出“读书须先识字”,可以看出,“识字”在中国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本于诵读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关于“读”,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多有记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讲的是读书既要默读,更要诵读。荀子“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说的也是这个理儿。为何要诵读?这是由中国汉字、汉语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汉字具有表意特征,一个汉字一个字形、一个读音一个意义,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汉字的声韵之美———语段韵律的平仄有律,惟有“诵读”才能感受到抑扬顿挫之调、声情并茂之美,达到“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的效果。在影视剧中,我们亦时常可以穿越时光的隧道,欣赏到中国古代文人吟诗诵文的镜头,那种“一吟悲一事”“一吟双泪流”“一吟三四叹”的场景,常常让我们感叹于中国汉字的音律之美、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感受到中国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诵读法”之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体察涵泳
“涵泳”为中国古代文论术语,主要指的是一种阅读态度和方法,要求读者在欣赏作品时应“沉潜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涵泳”一词,古已有之,承载着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体现了中国人在传承语言文字过程中的直觉与感悟,是中国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经验。“涵泳”本义是潜游,其比喻义便是“仔细读书、深入领会”。宋代教育家朱熹说:“所谓‘涵泳’者,只是仔细读书之异名。”与朱熹齐名的陆九渊更是在《读书》一诗中提出:“读书切忌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也写道:“正渊明诗意,诗字少意多,尤可涵泳。”清王夫之也指出:“熟绎上下文,涵泳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毕见矣。”特别是曾国藩在其《曾国藩家书》中更是将“涵泳”诠释得十分透彻:“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涵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之表。”春雨润花、清渠溉稻,这些十分形象的比喻,强调学习语文必须进入到语言文字所呈现的境域中,潜心会文,用心体悟,以求获得其中的奥妙。
4.重视习练
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到朱熹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唐代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清人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代代相传、脱口而出的名句无一不说明了中国语文教学的一条最最朴实也是最最本质的经验———“多读多练”。“时习之”说明了要对所学习的内容按一定的时间规律再去重新学习它,这直到今天仍然是学习各门学科的一条教育铁律,这是“多读多练”的价值之一。“破万卷”“三百诗”则是说明要读更多的书,唯有读更多的书,才能受到诸多语言文字作品中人文情感的感染熏陶和话语图式的规范引领,既得“其义”亦得“会吟”,以此形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多读多练”的价值之二。在“习练”中,或许有时过分地强调语法修辞和语言规律,那仅限于封建时代为了迎合科考而必须掌握的写作技巧,但更多的时候却让孩子在“习练”中经历了真实的语文实践,非常符合中国语文的学习规律———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三、私塾素读的意义解读与经验汲取
中国语文教育始于诗教,采用的是私塾教学的模式,“素读”也正是在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母语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主要是指在阅读四书五经等经典时形塑的一种读书方法。这种读书法,素面朝天,没有过多的“教学媒介”,只以“读”和“记”为主要策略,不刻意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意义,只是按照字面意思将经典内容熟记于心。它以原始的语言积累为主要特征,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记住了多少、能够运用到什么程度,而不追求“你理解了多少”“理解到什么程度”,用作家阿城的话说,“素读”就是“你不带你的意见去读”。
其实,最早给“素读”下定义的是日本人七田真,他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里这样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事实上,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私塾式“素读”,不追求将自己的理解投入到阅读中,只是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将文本烂熟于心,从而形成最原始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如果孤立地这样看,这样的“素读”似乎已不合当下人的培养要求,更不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的规律,理应被扔进时代发展的垃圾箱里。但是,传统的私塾“素读”,阅读对象是“经典”,主要方式是“识字和背诵”,强调“虚心涵泳”,重视“厚积薄发”,这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借鉴意义是非常明显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1.“素读”重视“识字”
识字是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基础工程,特别是在当下书写媒介呈现电子化形态的过程中,对中国汉字书写的呼声越来越高。写好中国汉字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明确指出:“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在每个年级段的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中,都提出了具体的“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不仅在识字的量上有要求,更是在书写的技术要领上甚至细化到“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时间上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中国语文的特点所决定的,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规律。
2.“素读”注重“积累”
这里所提出的“素读”积累,是以背诵为目的,要求能够将所读之文本铭记于心。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的“破”字就是让书中的文字烂熟于心。只要这些文字成为学生记忆仓库里的文化“酵母”,到了一定时期就一定能够酿出芳香无比的醇酒。事实上,语言材料只有存储在大脑里,大脑里也只要有了相应数量的文字材料,就可以在需要使用的时候随时调取、组合、重构和再生,学生才会说“中国话”,才会说正确的有品质的“中国话”。
3.“素读”注重“诵读”
“素读”注重通过声音将语言文字的符号性特征转化为言语性特征,同时在“诵读”中将符号背后的情感与意蕴予以阐释和澄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理儿。语文教学,唯有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才能读出语言文字的意蕴,才能在反复的“咀嚼”中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在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明确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4.“素读”重在“经典”
“素读”的对象都是文化的经典,相对于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还不丰富的学生而言,教材文本绝对都是“经典”。这些经典不仅仅包括我国古代的经典诗词歌赋,还包括现当代优秀的文化作品,当然还包括国外的经典作品。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经典的诗词歌赋,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让学生有意识地阅读并背诵,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除大量接触本民族的经典文化之外,也需要涉猎国外的经典作品,让学生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而且具有开阔的国际文化视野。
5.“素读”强调“文本解读”
这是“素读”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新含义,即要求读者尊重文本,尊重作者,与文本、作者、编者展开多维度的朴素的对话,唤醒作者在文本创作时的原初情感,解读隐匿在文本深处的原初意蕴,在“原初获得”的基础上寻找作品的更多价值旨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建立在学生原始的阅读积累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基础之上,关注文本的原生性、多义性和模糊性,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朴素地面对文本,不断重新建构文本意义。
四、素读教学的理念坚守与时代创新
当下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多样文化的并存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在无法回避时我们必须正视之适应之并改造之。因此,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经典文化与快餐文化等多维文化的交织裹挟中,我们既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更要有执着的中国声音。没有国际化的视野,我们就不能适应快速变革的世界局势,只能还回到“闭关锁国”“自我陶醉”的过去;只有国际化而丢掉中国化,我们就会脱离本民族文化的实际和血脉,就会再一次“被奴化”,再一次沦为新的“精神奴隶”。同样,丢掉传统,就意味着丢掉了“自我”,忘记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当然也就不知道“到哪儿去”;只是固守传统而排斥创新,只会让我们“抱残守缺”,只会在“涛声依旧”中依旧登不上世界快速发展的“新客船”。
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有“根的觉醒”,应该在坚守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架构起符合中国文化与民族特质的教学理念体系和实践操作范式。中国语文教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素读”也应该在时代的变迁中有所变化,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更应该站在新的历史发展的高度,给“素读”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剔除糟粕,我们完全可以将“素读”在理论上进行这样的界定:“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渠道,把握作者原初的内在的思想,并与作者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达成共识,以此丰富阅读体验、丰厚知识内涵、丰盈精神世界。”由此可知,这样的“素读”既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又凸显了中国语文课程的独特优势———“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王尚文教授先生强调,语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和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因此,作为中国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素读”执守的正是一种“真实”“真诚”的阅读姿态———怀揣敬畏、谦恭敏慧,实施的是一条“求真”“求实”的教学之路———诵读体悟、积累运用。
怀揣敬畏、谦恭敏慧,意即语文教学需要有一种平和、静谧的态度,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在层出不穷的所谓“新理念”“新思想”“新模式”中坚守“中国元素”。不盲于“崇洋媚外”,善于在建构主义、后现代教学观中觅得切合中国语文教学的积极因子,敢于吸纳优秀的文化因子、摈弃腐朽的文化垃圾,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传承中国元素、生成新的路径。
诵读体悟、积累运用,意即要能够遵循语文教学的“中国规律”,回归到中国语文教学的原点上。潜心诵读、体悟,保持一种民族性的阅读自觉和生命化的成长自觉,积极融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一次次的心灵拥抱与融合,在教师的价值引领与自我的主动建构中,与文本及作者达成意义的共识和价值的趋同。同时,强化积累,重视应用,在阅读中“存贮下语言的橡果”、“根植下精神的种子”,以此丰富知识内涵,提高语文素养,提升生命质量。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坚守的是民族之魂,创新的是教学之路。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伯棠先生在《小学语文教材简史》中指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教学生识字、读书、作文,必须掌握两条原则:一是要符合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二是要符合学生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因此,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必须坚守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特点和中国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在经验的传承中去其糟粕,汲取精华,不断创新,用“中国化”的方式教“中国”的语文,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代代相传和时代创新。
摘要:在当下的语境中,我们要谈语文教育,必须要寻找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根,在“根”的寻找中获得语文教学的经验,并以此改良当前的语文教学,用“中国”的方式教我们自己的“中国语文”。“素读”在中国语文教育几千年的发展中应有所变化,我们应该站在新的历史发展的高度,给“素读”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坚守与创新,素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陆云峰.素读:阅读教学的原点诉求(2011)[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坚守与创新】推荐阅读:
融合与坚守10-10
坚守与超越:于漪的生命姿态07-15
教师节演讲稿:用爱与责任坚守三尺讲台07-29
坚守心灵05-30
坚守06-06
坚守品质06-21
坚守“信仰”07-10
坚守奉献06-07
坚守作文07-21
坚守一个梦想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