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与环境的融合

2024-08-02

桥梁与环境的融合(精选11篇)

桥梁与环境的融合 篇1

1 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原因和趋势

人类的建筑活动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梦想从未实现过的人类居住问题。然而,现代建筑的巨大发展的同时,给自然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文明和传统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破坏。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正是在全球下不断发生地区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是建筑师对现代工业文明开始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生态建筑设计是用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上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强调现代城市建筑应该适应自然规律、结合自然。设计上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保护原生态系统;结合公众需要,采用简单适用的技术,运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等被动式的设计策略;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要的同时,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使建筑环境健康舒适;使用节能建筑材料,争取利用可再生建材;强调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实现资源的集约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使建筑生态、经济取得平衡。同时,随着国门的开放,西方现代建筑在中国的不断兴起,只追求具本的、单一建筑宏伟壮丽、或是追求单一形式美,或是追求功能实用,或是追求经济效益,则不顾地域、自然、历史条件的融合,造就了今天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城市趋向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钢筋水泥的丛林,日益成为遗害千古的“城市垃圾”。于是,现代设计师就必须担负着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立足于现状、立足本土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双重使命。而地面绿色植物系统作为功能最复杂、结构最庞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一直同建筑有着最为广泛的联系。因此,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成为21世纪建筑设计思想的新探索和新发展方向。

现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而复杂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必须依赖于自然界的馈赠;同时,自然界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实现生活要素。

2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2.1 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观点、总看法。建筑的自然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筑要与自然隔绝,一是建筑要与自然交融,这是对立统一的,这是建筑非常重要和独特的一个特点。建筑最本初的产生是由于人要避风遮雨、要抵御野兽的袭击,也就是建筑要与自然相隔绝。建筑既要与自然隔绝又要与自然交融,比如建筑向南开窗,冬天就可以有很好的阳光,建筑离不开生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基本需求满足了以后,便开始在建筑中追求与自然交融,接近大自然。早期的建筑最基本是要求是做到与自然隔绝,住在里面人们可以防御野兽的袭击,可以躲避大风、大雨,可以保温、隔热。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比较直观的是建筑,因为建筑是人与自然资直接对话的一种语言,从人类建筑的演变可以看出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最初的人类只是居住在森林和草丛之中,当人从树上到地面并开始直立行走之后,首先是为了躲避猛兽与森林大火、电闪雷鸣等等而住进了山洞里,他们在劳动中开始慢慢学会了建筑自己的巢穴。这个时候,人类基本上还是直接居住在自然的怀抱、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在人类学会自己挖洞穴,用草木搭建棚屋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与自然有区别了。但是这个阶段的建筑由于它所用的材料还是直接取于自然,并没有改变自然的形态,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比较亲近的。人类在建筑上对大自然的态度应该说是尊重与敬畏的。

但是在人类能够改变自然物的物质形态,烧制各种陶瓦,浇注青铜与铁器之后,特别是当他们有能力运用简单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劳动建造自己的宫殿与神庙的时候,情况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了。人类似乎拥有了傲视自然资本与能力,而他们在实际上也是这样去做的。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虽然人类社会不乏挑战自然,压倒自然的狂想与梦幻;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建筑总的来看还是比较亲近自然的。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古代建筑大多是尽可能少伤害与破坏自然风貌的前提下建造起来的,这既与古代人口规模太小,占用的居住地不大,建筑的材料还比较自然朴素有关,更与古代人类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有很大的关系。在西方人们的建筑多用石料,坚固高大,风格雄浑阳刚,但是,即使在西方古代城市经济已经比较发达的时代,人类的建筑还没有发展到大规模破坏自然与环境的程度。在中国古代,东方社会的建筑则比较多地产生木结构的建筑,风格柔和优美,这种建筑似乎更能体现古代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关系。当然大规模建造宫殿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量砍伐森林和树木。正如杜牧所说“蜀山兀,阿房出”。而中国古代建筑,不管是民居还是宫殿或者的宗教寺庙和道观建筑,大多数都还是能顺应自然与地理的环境而建造构筑。尤其是宗教寺庙建筑,虽然它们大多建筑在名山大川的环境之中,但是都能与山水相融合,它们或依山或傍水,掩映于绿树丛林与溪涧岩石之间,人文与自然相互辉映。人与自然的对话还是相当亲切美妙的,充满诗情画意。

作为中国建筑环境观的代表理论,这种概念的核心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代表人物是美国建筑师赖特。他认为建筑是生态系统中人的元素组群的外延,这个组群由于人的非凡能动作用,从自然生态系统其他元素组群中解脱出来,用以满足人的活动场所或空间的需要。他主张设计的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根据各自特有的客观条件,形成一个理念,把这个理念由内到外,贯穿于建筑的每一个局部,使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关联,成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还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就像花从枝条上生长出来一样自然;并力图把室内空间向外伸展,把大自然景色引进室内,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念,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而风水术理论的基本取向,也特别关注于人——建筑——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认为宅居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来构建宅居的人工生态系统。中国很多有代表性的生态建筑模式,如客家土楼、陕北窑洞、华北四合院等,都是在与周边生态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各类功能利用自然环境达到完备效果的典范。

2.2 地域文化

在科技和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使得地域文化的趋向化日益扩大。建筑处在一个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它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信息交流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多层次、多向性的建筑发展,彼此之间都具有一定的渗透和影响。这种古今中外建筑文化的渗透,构成了当前建筑创作的特点。另一方面,随着环境恶化、资源紧缺,人类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的重任也同时也落到了当代建筑师的肩上。建筑界的两种共存和一种冲突,即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存;传统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冲突,决定了建筑的发展方向——具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建筑。——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文化,广义上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文化发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则是文化发展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引自《辞海》)。建筑是人们根据当时当地所具备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所建造的,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由于这些条件都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所以一个建筑理应既能反映它所建造的时代特征(包括经济、技术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又能反映它所处的地域特征。各种优秀建筑的产生都离不开具体的地域条件和社会历史背景。一件传世的建筑作品,往往会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成为全社会的“不动产”。勒·柯布西埃曾指出,建筑成为时代的镜子。建筑反映了国家和地区文化的水平,是时代历史的记录。一部建筑史本来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具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从设计进程的最早阶段开始,建筑与其他地域之间就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建筑的地域性最初表现在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自然气候条件和就地取材上。全球一体化导致的全球文化趋向,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逐渐面临衰落和消失是危机。但是由于各地有着地域、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审美观念、民俗风情等各方面的差异,有着各自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和途释,即便在吸取过程中也会带有本地区固有的价值取向,以自己的方式去接受和扬弃。因此,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发展和创新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可行性。要延续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就要对地域文化有全新的认识。

从建筑与地域的关系来看,地域在这里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

(1)将“地域”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对其进行解读和诠释。地域在此被认为是一个场所,一个特定的地段,一种与所处环境的地理、形态条件紧密联系的单一实体。显然,每一个地域都有着其独特的属性,其特征、结构及规律,都有待理掘。

(2)将“地域”理解成历史与记忆的记录,它包括了除客观物质事实以外的所有东西。因而地域包含了象征性的层面,包含了远古时期的艰难跋涉,包含了深藏在大地之中鲜为人知的奋斗历程。因此,地域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它是在不断创新、不断吸取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地域文化不是一种固有的模式,更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只有创造性地发展地域建筑文化才能使它保持长久的魅力。发扬地域建筑文化并不是一种怀旧和复古,应积极面对全球物质文明,对其分析取舍,在保留本地区地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充实和发展本地区的地域文化。建筑界的两种共存&一起冲突,决定了建筑的发展方向——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建筑。重视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实现我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建筑业面临的问题是持久发展与“破坏性建设”的矛盾,建筑规模的无限扩大与自然环境的恶化相伴而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呼吁世界各国密切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敦促各国政府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那么,建筑本身应如何与环境协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就是要求建筑本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黄土高原的洞窑挖穴为居,温度适中,冬暖夏凉,与自然完美结合。传统民居受各种条件制约,尚能有多种创意,做到避风、向阳、节能,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地创造灵活自由空间,何况现代社会具有高科技、高智能,更应利用先进手段,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保持其不断发展和持续利用的能力。

4 结语

环顾当今社会,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任何人的健康状况都是其生活方式、保健方式以及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以往的许多事实来看,尤其是“非典”时期香港淘大花园的教训,说明了居住环境因素具有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居住的自然环境和健康空间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生命离不开自然,人类呼唤健康。回归自然、关注健康,关爱生命是人们的强烈愿望。优美的环境、清醒的空气、充足的阳光、良好的水土环境,以及低密度的人口居住模式是未来健康住宅发展的首要条件。

据科学的实践证明近一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但在人们心目中的故土、家园总是指向那清山绿水环绕、万物生机盎然的乡村,这就体现出一个深沉的人文因素,一个解不开的情结。深究其因,我们发现起码蕴涵着两层意义:第一,家园应是自然的、绿色的,是生命蓬勃生长的地方,这意味着自身生命的健康的,并希望自己能够如健康的生命那样长。第二,在城市人的潜意识中,人们是来自乡村的,城市只是发挥自身才能,发展事业的场所,却不是养命之所,终老之乡。人最终还是应该回到绿色覆盖的土地,回归大自然母亲的怀抱。回归自然,是当代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普遍要求,是未来住宅的大时尚。

摘要:本文试图以例证说明建筑是怎样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工业革命后,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人口爆炸、农田被吞噬,空气、水和土地资源日渐匮乏等社会环境的不断恶化,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正是在全球不断发生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是建筑师对现代工业文明开始进行深刻思想反思的结果。近年来,环境思想的发展也促使建筑设计中环境要素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成为21世纪建筑设计思想的新探索和新方向。

关键词:建筑,自然环境,生态,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健,惠永正.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贾建中.城市绿地规划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4]谢凝高.关于风景自然没的探讨与保护的意见[M].资料选编,黄山园林管理局,1985.

[5]引自辞海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结合.

桥梁与环境的融合 篇2

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自主的学习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幼儿可以自主地决定游戏的内容、方式、材料和玩伴,通过运用自己已有经验去尝试操作、解决问题。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在老师创设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大胆探索,创造性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生活、学习、语言、运动、游戏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网络化的结构。而区域游戏正是实现主题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组织与主题相关的活动,让幼儿通过感知、动手操作、探索以及讨论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加深对主题学习内容的理解。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创设相应的宽松、自主、愉悦的游戏环境,提供多层次、多用型的活动材料,整个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使孩子们在主题探索中交流、在自主中发展、在操作中发现、在区域游戏中表现自我。

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幼儿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随着教育观念、教育性质、教育功能的发展,区域活动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它不再是某个固定的模式。只要立足于我们的课程目标,立足于孩子发展的需要,它就更富其价值和生命力。它应与我们的主题背景相融合,通过环境的创设,通过孩子与材料的互动来促进其发展。教师通过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更好地设计我们的教学活动,从而使我们的主题实施更加深入有效,孩子的发展才能实现其最大值。

主题墙上的东西也都是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自主探索、大胆尝试、亲手制作的作品、活动室里各种垂吊和展示的各种与主题相关的物品、作品也是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个体活动的杰作。当幼儿看着室内外环境中有他们的作品时,他们的成功感、愉悦感、自信心等油然而升,更激励着他们积极地参与区角活动。可见,幼儿成为了主题环境创设真正的主人了,而且个别幼儿也敢于提出自己对环境布局的合理想法了。幼儿已经融入了主题之中,真正体会到了主题带来的快乐。

区域活动可以为更好的开展主题中的集体活动做铺垫,也可以是集体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每个教学方式都有自己优势,把教具材料投放到区域里供孩子复习,老师通过自己的观察及时了解孩子掌握的情况,以便指导和帮助孩子掌握这些教学内容

区域活动中,幼儿的游戏材料我们尽可能的运用废旧材料,让孩子们在与各种材料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自身的感官,看看、做做、试试、想想,在学与玩的尝试、操作与创造过程中,感受到“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并逐渐明白: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有限的资源,是小朋友们从小应该做的事,更是我们所有人都应一起来做的事情

在环境创设的理念上,抓住幼儿、环境和课程三要素,即幼儿的参与度要高,环境的真实性与审美要相结合,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要强。

“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在环境中才能获得发展。”围绕主题创造丰富的活动环境尤为重要。目前,我园每个班的活动区角都在5个以上,都能很好的落实主题目标,但这就需要5个区的材料和主题密切集合,所以教师要搜集提供大量的材料。若1个区角提供4种材料,那么需要教师提供20种可操作的目标性强的材料。围绕主题开展的角色区的材料要达到深入的玩游戏更要多得不得了。而幼儿园的主题开展是一个一个衔接,中间没有任何停顿,我们的教师利用工作时间去准备环境材料,因为有一些材料需要师幼互动。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师耗费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布置环境。实践中,我们按照区角的作用以及更换的必要性、周期性,结合主题布置各个区角。

另外,教师要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创造性,要提供机会和条件给幼儿选择的自由,让每一个幼儿都具有表达表现的勇气,在充分展示和表现自己的才能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们认为“主题墙”不应成为单一领域的成果展示,而应该将多个领域的内容共同展现给孩子,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知识经验的整合。

孩子们在这种自由而丰富的课程环境中,能够自主地探索,快乐地游戏,健康地成长,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孩子情感、个性和建构的需要,他们探索学习的兴趣、质疑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往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爱家乡的情感也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学行为也逐步跟进,区角活动环境创设和活动指导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研究意识明显增强。

我园教师更加理解这种融合性的创设活动不仅是一种课程架设的需要,更是教学的需要,主题和区域活动现已成为幼儿园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主题和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常规的主要学习方法。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地划分多个区域,有针对性地在区域中投放材料,结合幼儿园教学主题,合理地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将有利于促进在园幼儿的全面发展。另外,我们开展主题与区域环境融合的创设活动,在活动中发现主题与区域相融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桥梁与环境的融合 篇3

据了解,本次绘画大赛由中国著名摄影家、国际知名环保人士罗红积极倡导并全程支持,联合国副秘书长阿齐姆·施泰纳亲自确定“给地球退烧,我们能做些什么?”为大赛主题,同刚刚在巴厘岛结束的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以及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一脉相承。施泰纳先生指出,“由于近几年来的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对全球经济和环境都有着巨大影响的大国。这使她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注的焦点。我们非常感谢中国知名环保人士罗红先生大力促成了此次大赛。通过这次比赛,会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诸如气候变化等环境热点问题,并了解到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的环境。”资源非洲组织执行董事、阿齐姆施泰纳先生的夫人伊丽莎白女士亲自出任本次大赛的组委会及评委会主席。

同以往在国内举办的绘画比赛不同,2008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是联合国同中国的首次牵手,主题更具针对性——直指全球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全球变暖,而且它不仅仅是一次号召孩子们用画笔参与的绘画比赛,同时结合丰富的环保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教育,培养儿童环保意识,是一次在中国儿童中掀起的环保习惯养成大型公益活动。“孩子是世界的未来,也是环保的未来。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世界的希望,他们将怀抱着这样的希望长大,并将这份希望永远传递下去,最终,热爱自然、热爱环境将成为所有地球人的共识。我愿为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发布会上,罗红道出了大赛的目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罗红环保基金是罗红于2006年10月创立的,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建立的环保基金,基金总额1000万元,主要用于资助联合国在各国开展的环境保护项目,以及奖励全球对环境保护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在过去的一年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罗红环保基金一次又一次地架起了中国同世界环境保护的桥梁,加速了中外环境保护的交流,而2008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更传达了罗红环保基金的重要走向—关注未来环保力量。

第三只眼,换个角度“看”世界

有人说,摄影家有三只眼睛,这第三只眼睛便是手中的照相机。穿越中国西部十余年,十六次进入非洲进行拍摄,跨越南北两极,摄影家罗红也有他的第三只眼,但是不是手中的照相机那么简单,他的第三只眼,长在心里。与其说他在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不如说他在用第三只眼睛“感受”世界。

徜徉在童话世界中的天鹅,染红纳库鲁湖成群的火烈鸟,乞力马扎罗山脚下悠闲散步的非洲象,横渡马拉河的角马大军,清晨薄暮中隐约的羚羊……这些震撼人心的作品,已经成为人们提到罗红时眼前自觉浮现的画面。走在北京的地铁里,罗红的摄影作品-随处可见,不管是中国西部的自然风光还是非洲草原上的野生动物,都透着一种原始美丽和极致和谐,令人感动。

两只成年企鹅害羞地低着头,围成一个心型,中间站着一只可爱的小企鹅。这是罗红刚刚从南极拍摄回来的最喜欢的照片。为了拍摄完美的作品长途跋涉是常有的事,而數小时的忍耐酷热等待动物的到来也很平常。但是相比南极的拍摄条件的恶劣和艰苦,非洲便让罗红一笑而过了。

因为恶劣的天气条件,在去南极之前,罗红“被迫”签了两次“生死状”。光是飞抵南极企鹅基地,罗红就颠簸了40多个小时!在冰面上“安营扎寨”,帐内温度只有-15℃,更不要提帐外了。狂风吹得帐篷沙沙作晌,人都有点站不稳,极昼混乱着时间,能吃的食物只有几包方便面而已,这些艰苦都是罗红刚开始没有料想到的。但是当他休息了几个小时后打开帐篷的一霎那,这些艰苦便被他统统抛在了脑后:成群的企鹅围在他的帐篷外,探头探脑的往里面看,还不时地害羞般低下头,憨态可掬,十分可爱。而且它们一点也不怕人,用一种童真的眼神友善地注视着,这让罗红兴奋不已,拿着相机冲出帐外,一连拍了12个小时,直到手酸得没有知觉,才恋恋不舍回到帐内。

“吃不好、睡不好,有时候还缺氧,这些问题自己都还能克服。温度过低相机的电池就不工作了,只好拿‘热可贴’贴在大电瓶的两边,揣在怀里。还要等待气候好转,这是最痛苦的,因为你根本没有办法自己控制。”罗红说,“但是当每天回到帐内整理拍摄成果时,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想着能够和更多的人分享世界上最稀有、最美丽的动物,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追求美丽的步伐。”

善于发现美丽,是一个摄影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善于感受美丽,却不是任何一个摄影家都能做到的。罗红用他的第三只眼感受着,所以人们总是能为他的作品所感动,换个角度“看”世界,也让罗红更加执着。

环保“红娘”撮合中外“良缘”

不只是分享美,传递美,罗红还在保护美,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和他站在同一战线上。有人说,罗红总是将镜头对准非洲甚至是遥远的南北极,关注世界环境保护,却忽略了中国的环保事业。罗红并没有对此做出太多解释,在这个看过了地球原始美丽与和谐、也感受过人类破坏环境的残酷的摄影家眼中,环保没有国界之分,他正在用他执着的一切,架起中国和世界环境保护的桥梁。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罗红环保基金首批捐赠的200万元中,罗红指定其中100万元用于支持北京2008绿色奥运项目,这是国内首例个人捐赠绿色奥运项目。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一些不熟悉北京的国家对北京的环境状况提出了质疑。在罗红的支持下,2007年2-7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北京市政府等联合对北京市将环境可持续性融入北京2008年奥运会进行全面调研,于8月份出台了《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环境审查报告》c报告从“绿色奥运”理念、组织机构、场馆、空气质量、交通、能源和工业、水、固体废弃物、绿色植被和保护区等十余个方面对北京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向全世界展示北京现行环境状况以及为改善环境所做出的努力,极大地增加了世界各国对北京的信心。

2007年7月,罗红又以其个人环保基金支持了两个大型项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文网站开通及纳库鲁湖火烈鸟保护

项目,这两个项目对于拉近中国和世界环保距离有着重大历史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网站是世界人民了解环境问题、关注环境保护的一个窗口,但是仅有法语和语两种网页,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于是罗红提出开辟中文网站。联合国副秘书长阿齐姆·施泰纳对这一倡议赞不绝口:“罗红先生为全世界讲中文的十几亿人提供了一把钥匙,向他们开启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信息大门。”纳库鲁火烈鸟项目是首批启动资金资助的另一个项目,旨在查清纳库鲁湖火烈鸟减少的原因,并制定保护战略、行动计划及实施方案,纳库鲁湖国家保护公园入口处悬挂牌匾——“本火烈鸟项目的启动阶段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艺术家罗红先生资助”,便是中国人对世界环保做出积极贡献的见证。

由羅红“做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中国在环保领域的互动更加频繁,交流也更加紧密,终于在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决定专门面向中国儿童举办一次环保绘画大赛,直接以活动主办方的身份在中国推行环保公益活动,而这,也是由罗红先生倡导并以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保基金全程支持的。

把希望放在未来的肩膀上

2008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的倡议,源于一次偶然的谈话。

2007年6月,罗红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之邀,出席在挪威举行的世界环境日活动,并举行其儿童读物——《一个中国摄影家和他的非洲朋友》全球首发仪式,由联合国向全世界的儿童进行推荐。偶然间,联合国副秘书长阿齐姆·施泰纳先生向罗红谈起了联合国每年举办一次的全球儿童绘画大赛,施泰纳先生说这一大赛自1990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16届,每届比赛都能收到来自世界各地儿童寄来的作品,现在已累积了100多个国家的参赛作品200余万幅,然而其中鲜有中国儿童的作品。这让罗红很是惊讶,近几年来国内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环保的课程,还有不少儿童环保组织,儿童环保的势头非常高。罗红认为。还是国内对于这样的信息了解太少的缘故。因此,罗红立即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议:在中国举办一个儿童绘画大赛,给中国儿童一个向全世界展现自己环保意识的舞台。

这一建议一提出,就得到了施泰纳先生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赞同与支持,于是他们决定在中国举办一次绘画大赛,并将其列为2008年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的纪念活动之一,罗红环保基金更全程出资支持这次活动。最终,3名杰出奖获得者将受到联合国的邀请于明年6月17-21日出席在挪威斯达万哥市召开的“国际青少年环境保护大会”;17名一等奖获得者将受邀前往肯尼亚参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并参观非洲的野生动物保护项目,亲身感受大自然带来的震撼。罗红还希望能将大赛办成可持续性的环保公益活动,今后每年举办一届,也得到了联合国的大力支持和赞扬。

罗红对2008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的倡导及支持,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罗红环保基金关注未来环保力量的重要转折点,而在绘画大赛正式启动之前,罗红支持的另一项活动也已呈现这一趋势,这就是全球青年环保领袖培养项目。2007年9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UNEP-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共同主持了亚太地区青年环保领袖培训会议,旨在为亚太地区各国培养高层次的环保人才和管理人才,并且每年举办亚太地区未来领导人可持续发展研修班。联合国环境署罗红环保基金为这项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不只是亚太地区,青年环保领袖培养项目也扩展至全世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罗红环保基金已将其列为此基金持续支持项目之一。

罗红特别关注这项活动以及2008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他认为,青年和儿童都是环保未来的力量,只有壮大他们的队伍,中国乃至世界的环保才会更具希望。

对桥梁防护设计与环境保护的研究 篇4

一、桥梁的发展历史及环境危害

(一) 古代时期

古代时期的桥梁一般只注重其实用性以及安全性, 因此, 大部分的桥梁都是用木头、石材料建造而成的, 并由建桥材料的不同分别命名为木桥和石桥。石桥的样式多为石拱桥。现金保存比较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是赵州桥。木桥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 往往出现在跨径比较小的地方, 木拱桥的出现打破了木桥的局限性,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有用竹篾缆造的竹索桥。由于石料的性质原因, 在一定条件下难以被大自然的自净能力所处理, 因此, 废弃石料是环境方面的一个难题。木材会在空气中多种物质的缓慢氧化下逐渐枯朽至消化, 并且对土地有滋润的作用。

(二) 近现代时期

1铁桥

近代时期的铁桥主要包括铸铁桥和锻铁桥两种。对于铸铁桥来说, 铸铁比较性脆, 并且2比较差, 因此常用于作拱建造材料。锻铁的应力比铸铁好, 19世纪中期跨径大于60m~70m的公路桥一般都采用锻铁链吊桥。

2 钢筋混凝土桥

在二战以后, 钢筋混凝土桥得以较大发展, 我国于一九六四年在该建筑物的基础上, 在江苏无锡创造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该桥由拱肋和拱波组成, 纵向和横向均有曲度, 横向也用拱波形式。在无锡建筑成功的基础上, 我国于1972年又建成了湖南长沙湘江大桥。

3 钢桥

钢桥的出现源于二战以后各方面都比较出色的钢材的出现, 包括强度较高, 韧性较好, 抗疲劳以及耐腐蚀的性能都比较优越, 同时高强度螺旋的出现等, 使得钢桥在一定程度上户的了较大的发展。

4 钢斜拉桥

近几十年来, 钢斜拉桥得到了发展。以瑞典的海峡大桥为例, 该桥建于1956年, 该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钢斜拉桥。这座桥的斜拉索在塔左右各两根, 由钢筋混凝土板和焊接钢板梁组合作为纵梁。

钢铁结构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科技的进步, 但对于废弃钢材的回收和处理是难度比加大的, 在这个过程中, 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桥梁的腐蚀问题现状

(一) 大气腐蚀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比较快速的发展,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却没有注意对环境的保护问题, 致使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酸雨, 这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也影响着我国桥梁的寿命年限等问题。

酸雨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三氧化硫等气体过量导致的, 这些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 最终导致降落的雨水呈酸性。对于当今的桥梁来说, 很多的结构都是钢结构, 钢结构是铁与一定含量的碳相结合的产物, 铁在空气中能够与水和空气中的氧气产生化学反应, 从而导致钢结构的腐蚀。

(二) 海洋腐蚀

海水的p H值呈碱性, 并且还有种溶有一定量的氧气, 这些因素都导致钢材结构在海水中容易氧化从而被腐蚀, 并且由于海水中的金属离子的活泼性等问题, 使得钢材在海水中发生了腐蚀速率非常快的电化学腐蚀。海洋的周期性或间接性的波浪可以将桥梁分为四个影响区, 分别为:飞溅区、潮差区、全浸区以及海泥区。其中海泥区的腐蚀由于海底的沉积物含盐量高且电阻率低, 因此, 海泥区的腐蚀程度是比较快的, 同时海泥区作为多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其生命活动也会改变导电介质等, 对腐蚀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三、基于环境保护下的桥梁防护设计

基于桥梁在大气以及海洋中的腐蚀问题, 且面对环境保护的现状,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防护设计:

(一) 合金

利用合金的形式提高钢材结构的抗腐蚀能力, 该方式为利用部分金属的活泼性比较强, 在空气中自动形成比较致密的氧化薄膜的原理, 例如金属铝,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使得避免钢材与空气相接触, 从而杜绝化学反应条件, 该方法的处理过程中, 并不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且能够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因此, 该方法是可行的, 在进行合金制造的过程中需要要对合金的金属量配比进行科学的设计。

(二) 有机涂料

涂料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也可以应用在钢结构的抗腐蚀过程中。涂料的选择是一个科技含量比较高的问题。涂料中的化学成分等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很多涂料来说, 虽然起到了隔绝的作用, 但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于当今的化学科技来说, 有机化学作为一个研究热点, 可以将有机涂料进行科学配比, 在达到阻隔作用的同时, 也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

近年来, 桥梁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消极影响。本文基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 分析了桥梁的发展历史及其对环境的作用, 并对当今条件下的影响桥梁钢结构的两个方面做出了比较细致的分析, 在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桥梁的防护设计, 以期对我国的桥梁防护设计达到指导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正宇.地铁邻近既有桥梁施工影响分析及主动防护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2.

桥梁与环境的融合 篇5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它既便于信息共享,又便于资源整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使语文教学散发出审美的光芒。

一、品味感受,推波助兴

(一)美读:品味语言美

小语教材贴近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的美,“美读”一法立竿见影。通过读,可以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从而进入作品中美的意境。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可以让学生边观看课文录像边欣赏课文朗读,在情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话筒,录下自己的朗读,与范读比较,寻找差距,体会文章的声韵美;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阅读与课文风格相同而内容不同的文章,或者题材内容类似而风格不同的文章,体会不同文章的语言美。

(二)悦目:欣赏自然美

大自然绚丽多彩,它的美千姿百态。小语教材中有关自然景物描写的课文较多,教师可将有关图片制作成网页,让学生结合课文与网页图片、录像,从各个角度欣赏文中描写的景色,感受自然景物的美。

如教《迷人的张家界》,先观看一段张家界的风光片,在欢快的乐曲中,在导游柔美的解说中,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张家界仙境般迷人的景色:云雾缠绕的山、潺潺而流的水……学生不由地发出赞叹:“啊,好美啊!”“太棒了,我一定要去看看!”最后展示金鞭岩的特写镜头,更加深了对“神鹰护鞭”这段的印象。这样,张家界的整体美就自然映入学生的脑海,印象极为深刻。通过这样的景物展示,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中欣赏美、感受美,容易和作者产生共鸣。

(三)会心:感受意境美。

要激发审美情趣,还要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感知形象蕴涵的细腻之美。这样,由感知外在的美,到感知蕴涵的美,步步深入,诱导学生把身心沉浸于美的意境之中,使他们心有所感,情为所动,从而更加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

在古诗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网络,就能将抽象的诗句生动、形象化,使学生深人描绘的境界,体会诗歌意蕴,唤起想象,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体会领悟到诗人表达的情感。

比如教《竹石》时,先播放诗中描绘的景象:几根竹子扎根贫瘠的山岩中,任凭狂风暴雨,但是它们仍然迎风挺立,不屈不挠;然后介绍郑板桥身处逆境,却从不向生活低头的事迹;接着让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诗句,让学生从诗句、画面、事迹里感受到诗人的情怀,体会到“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境美,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

(四)会神:领悟人格美

小语教材中描绘优秀人物的课文,充满了鞭策后人、感召来者的“美”的精神力量。然而,小学生距离这些人和事比较遥远,要感受他们的优良品质有一定的困难。不妨运用网络可以跨越时空的特点,使课文中的人物再现于学生眼前……让学生亲身感受优秀人物的言行,领悟他们的精神美,从而激发起学习的欲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

比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邱少云要忍受烈火焚烧的原因,分析除了“舍身”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进而体会邱少云的大无畏英雄气慨。然后播放《火烧邱少云》的一段录像,最后,图像定格在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画面,让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课文中榜样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的崇高理想、高贵品质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从理解字面意思上升到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的崇敬,进而与人物的思想产生共鸣,达到了美的境地,培养了美的情感。

二、放手创造,渐入佳境

(一)利用媒体,再造意境

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的模拟功能,“再现”真实的情景。如写作《记一次课外活动》,学生虽然有过许多次课外活动的经历,但由于缺乏细致的观察,描写显得笼统粗糙,一点也不生动。播放经过剪辑的学生课外活动的录像,让学生融人真实的生活场景进行观察、描写,他们兴趣盎然,个个睁大眼睛认真地观察,很快就写出了较好的作品。有学生写到:“只见她用小巧的右手把毽子掂一掂,接着向上一抛,眼晴紧盯着毽子,当毽子快要落下来时,把右脚往里一弯,使劲地向上一踢,毽子飞上了天。然后她再紧盯着毽子,毽子再次落下时,她又把右脚向里一拐,使劲地向上一踢,毽子又飞上了天……”既形象又生动。

(二)引导点化,启迪心智

如教完《猫》后,笔者让学生上网阅读有关写猫的文章,然后将描写猫的好词句摘录下来,制作“词句小档案”网页,模仿课文结构形式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动物的文章,配以该动物的插图,设计动物与自己简短的心理对话,发送到网上,让网友评点,再作修改,让美的魅力蔓延。学生在自娱自乐中启迪了心智,创造美的能力得以熏陶。

(三)制作实践,创造惊喜

学生通过选材、排版、装饰等,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和电子手抄报制作得精美漂亮,在阅读和积累中感受了美,创造了美。每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将全班同学的作品收集起来,在网上举行展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是语文教学与美育融合的最终目的。可见,发挥网络的作用,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语文教学散发出审美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王辉,朱银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与学互动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0)

[2]王晓荣.基于网络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4)

三网融合与新学习环境的创设 篇6

我国教育遇上三网融合新时代

教育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而持续发生变化的。教育的形式也呈现出多种多样, 按距离分有远程教育和面授;按工具分又可分为课堂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网络教育等;从教学形式来看, 面对一班学生采用书本、黑板进行教学, 这就是传统教育;反之, 运用现代设备、软件进行的教学则称为现代教育。我国教育经历了从纸本教育到黑板教育, 再到投影教育、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多个阶段, 这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我国传统教育媒体的特点。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 在学校课堂中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 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师生只能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进行教与学, 由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形成知识体系。还大力提倡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言行举止以及学识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师生可以通过实物操作并能享受到真实情景, 引发的情感和乐趣, 但很多时候教师的粉笔、黑板已不能表达出事物的变化过程, 如天体的运行轨迹、种子成熟剥落的过程等, 这就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难度, 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传统教育媒体的共同特点就是表现力、实时性差, 不能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共享。

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现代教育突破了校园的阻隔, 将教育延伸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 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优化了传统教学中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资源利用率。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幻灯片、音频、视频教程进行反复学习, 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现代媒体既可以模拟现象又可以模拟过程, 它可以多维度、多方面地去描述事物,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思维, 从而使学生得到一个全面的主体印象。其特征是:随时随地、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 学习资源丰富且有强大的交互性。

三网融合后新媒体的特点。三网融合是现代媒体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有利于减少资金投入, 降低维护成本, 原来家里打固定电话、上网、有线电视需要3根线, 现在1根就够了。它不仅继承了原来的语音、数据、视频功能, 而且还增加了VOIP、视频邮件、图文电视和网络游戏等。三网融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3屏”融合, 即手机、电脑和电视屏幕的融合, 三者功能进行交叉。教育技术离不开新媒体的发展, 以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人们按需学习的需要。目前最为突出的是快速发展的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教育手段的日趋成熟, 使得人类学习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非正式学习逐渐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关注, 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将对传统学习方式和计算机网络学习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秉着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新媒体朝着具有移动性、便携性、交互及时性、资源丰富、信息多媒体化、交流可视化和多样化等优点的方向发展, 这些优点为协作学习提供了理想的条件。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 在未来的协作学习实践中要想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很有必要对其协作学习环境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网融合下的学习环境创设

学习环境的定义。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的场所。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 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 (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习环境是学习者为了实现某种学习目标而在学习活动展开过程中所必需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它应当包括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交互环境。

学习环境是一个动态概念, 学习环境、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是相互作用、共生共存的。 (1) 随着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过程的不断展开, 为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提供支撑的学习环境与传统学习样式相比较, 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研究学习环境时, 务必要将学习过程放至崭新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考察, 这样才会避免走向静态化。

三网融合对硬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对于已经建设好电视网和监控网的部门或个人, 既为保护现有投资, 又要真正实现信息化的需求, 我们可以采用“三网融合”技术, 充分利用原有的广电网、电信网和internet网络资源, 对其进行数字化技术改造, 使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样, 三网原有的优势不仅可以保留, 而且网络传输速率肯定会大大增强, 这为开创新的业务提供了基础。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要加强业务建设, 要将融合后的新媒体新业务充分丰富, 使其能够为公众提供全面的、多样化的服务, 这才有利于先进文化技术的建设和传播。

三网在各地的覆盖面肯定是不均匀的, 城市中三网覆盖的广度和深度都要比农村大得多。广大农村, 通常只有一网或者两网接入。现在我们只需要对农村的现有网络进行改造加工, 就可以轻松呈现原来三网分别传播的内容, 从而大大提高农村网络覆盖面, 减少农村网络接入的成本开销, 促进农村文化传播。

人性化的软件环境建设。三网融合后, 新的网络将继承互联网在传播速度、互动参与、内容表现形式多样的优点, 而且更倾向于人性化设计, 比如方便携带、交流及时、操作简易等特点, 从而极大提高了受众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内容的丰富多彩和友好的操作界面能有效改善当前多数地区公众在文化传播中消极、被动接收的局面, 从而大大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

学习是一个情感和认知相互交融的精神世界的活动, 构建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是实现成功教育的关键, 因此要特别关注以下问题。

(1) 目标问题。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总是为了实现某些目标、达到某些目标而乐此不疲, 不断地努力。认知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 人类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尝试失败和模仿别人成功行为的过程, 也是人们不断追求目标的过程。 (2) 因此, 每个人的学习行为本身肯定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当学习者处于某种学习环境中的时候, 其所有的学习行为都受到学习目标的指引, 寻找所需资源, 逐步解决问题。所以, 学习环境的设计者们应尽可能多地考虑各种学习目标, 为其提供相应的信息、策略和工具等。

(2) 访问/维护。学习者是一个无限扩充的群体, 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新用户, 而且同一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也会有不同的需求, 所以, 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需求的基本保障。然而, 任何部门或机构都无法全部承担在泛学习环境下如此庞大的学习资源建设任务。在三网融合的平台中, 每个学习者都成为学习资源的建设者和使用者, 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建共享学习资源, 最终形成一个可以无限扩展的资源生态链。

(3) 学习资源。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 (AECT) 把学习资源定义为“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所有东西”。我国的有些学者认为, 学习资源是指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一切内外部条件。也有些专家主张, 学习资源是指一切能够与学生发生有意义联系的人、物、设施和信息的总和。根据以上思想,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三网融合学习环境中学习资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要能够被数据手套、声控或手控输入设备、头盔式显示器等方便获取, 增强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交互, 使学习好像在真实情景中发生, 以便于知识的迁徙运用; (2) 要包含丰富的以各种具体问题为核心组织的知识集群, 学习者除了可以获取特定的学习内容外, 还可以获得与某一具体问题相关的知识集合, 以促进其对某一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4) 及时交流。充分利用有效工具来促进学习者的知识交流。以前通常是建立各类网站或个人专有空间、博客等进行信息公布、协作讨论,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也为协作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学习者可以充分地讨论、交流甚至争论, 灵活应用各种现代网络通讯手段, 使学习者能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建构知识意义, 提高协作学习的水平和效率。三网融合最典型的则是移动多媒体的发展, 比如手机除了打电话外, 还可以通过QQ聊天, 也可以在手机上查看E-mail邮件, 还可以通过手机看视频, 给学习者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交流, 实现文件、信息等的传输与共享。

(5) 反思/评价。学习环境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反思与评价, 对学习过程中的结果、收获和效果进行反思, 且予以相应评价。反思环节主要包括个人反思和小组反思。个人反思主要是总结个人学习心得及不足, 它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考虑: (1) 是否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是否收集到了相关资料; (3) 是否与小组成员进行了交流并最后达成共识; (4) 是否得到了他人的较高评价。而小组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益, 它可以从下列方面着手:首先, 总结有益经验;其次, 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再次, 在分析问题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小组活动的目标。

此外, 在三网融合语境下, 多样化、人性化的评价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习。首先,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考试之外, 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内部自评、组间评价、专业人士的评价等。其次, 评价方式要人性化。既要对其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又要指出其不足。这样既实现了结果的公正, 又保护了学习者的个人隐私和自尊。评价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使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

如何应对三网融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完善, 三网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教育领域的科研和教学领域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一种更加直观、便捷的学习环境将会给学习者带来更多欣喜。可是, 一流的技术并不一定会产生一流的教学效果, 要想找准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 必须进行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上的变革, 有选择地去学习并勇于创新。

调整观念。新形势下, 教师应努力实现由原来的主导中心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设计者的身份转变, 更多关注学习活动及学习资源的建设,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去学习, 并且要让他们学会自己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努力学习, 踏踏实实构建好自己的知识体系。

改变学习方式。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 每个人都懂得知识的重要性, 因此如何学习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以前必须在电脑面前才能方便地去查找学习资源, 而现在只要带一部手机就可以了, 不仅方便携带, 而且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 随时随地把握知识和信息的最新动态。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以在线交流, 也可以打电话及时沟通,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三网融合将原本单一、僵化的教学方式提升为有弹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加大网络信息安全力度。三网融合后, 流行于网络的木马、病毒等就会危及广电网、电信网, 比如手机病毒就呈指数级增长。据统计, 目前已经发现的就有至少430种手机病毒。在内容安全方面也面临巨大考验, 在丰富广大消费者的同时, 色情、暴力、诈骗也充斥其中。所以学习者们要有选择性地去学习, 同时要积极举报那些危害人类精神文明的垃圾信息及不良网站, 还学习者一个纯净的学习空间。另外, 国家应加大执法力度, 对破坏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进行处罚。

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 对学习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个情境感知的学习空间正向我们靠近。将来的各种设备及至商品, 都会主动向人们发射自身的信息和功能, 每一个学习者都沉浸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交织的学习环境之中。利用情境感知设备让参与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并通过internet网络, 利用移动通讯设备, 共同参与协作学习乃至实现社会性学习。

参考文献

[1]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包装设计与环境的融合探讨 篇7

关键词:现代包装设计,环境,融合

一、引言

现代包装设计包含多种内容,从包装材料的选择到平面设计都需要经过认真详细的分析,才能够设计出符合产品特征,提升产品形象的包装设计。然而近年来我国包装设计呈现出两种极端情况,一种过分追求低质廉价,采用大量的对环境污染极其严重的包装设计,给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过分追求精美,选择的材料昂贵,甚至出现产品的包装要比销售的产品还要贵重的情况,成为现代化的买椟还珠。比如每年到中秋过节的时候月饼的包装设计就令人眼花缭乱,往往包装的成本还要大于产品的成本,不仅仅从经济上造成巨大的浪费,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二、现代包装设计和环境融合分析

(一)现代包装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包装设计目的就在于销售和运输的过程中能够让产品拥有一个和产品相称的包装,因此包装设计不仅仅要具备精美,同时还具备实用性,特别是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会涉及到搬运,因此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抗震设计。当产品进入销售环节并被消费者所使用,那么包装的作用就会完成,此时包装材料就会被丢弃,在这个背景下包装材料就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前些年使用的不可分解的塑料进行包装,就容易给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另外现代社会对包装设计的需求同样非常明显,产品不同的包装设计往往会体现不同的产品价值,也能够反应消费者对产品消费的个性化需求。在消费领域既有实用性消费群体,也有时尚性消费群体,同时还有奢侈性消费群体,这些不同的消费者会对包装设计环节中的材料、平面设计都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无论怎样的需求,当产品进入到使用阶段, 这些包装材料最终都会进入到社会环境中,如果这些包装材料的选择具有不可分解性,或者不具备循环再利用,这些都会给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就出现了包装的需求和社会环境的重要矛盾。

(二)现代包装设计和环境的融合

要想解决包装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关键就要从设计开始就要注重环保理念,注重和环境的融合。这一点早在上个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出现。最早以绿色生态概念设计的洗涤用品产品,就在产品包装材料的使用上选择了天然可回收的原料,同时还具备可充式包装概念。不仅仅便于使用,同时还可以实现反复可充,有效地提升了包装的利用率,这种反复可充的设计模式,能够有效地减少产品在使用后包装材料被抛弃的结果,这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

近年来现代包装设计师们在绿色环保理念下的影响下, 已经开始积极改变传统的包装设计模式。在消费者和生产厂家之间,包装设计师们开始担当协调合作的角色,进一步让消费者认识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因为要想包装设计能够实现和环境的融合,除了设计师们的努力之外,消费者的支持才是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最终是要销售给消费者,如果消费者不接受绿色环保的包装,那么就算是对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包装设计也不会被生产厂家接受, 因为这些产品根本卖不出去。

加强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宣传,制定绿色环保包装设计的标准,比如德国蓝天使标志早在上个世纪就被使用,象征着绿色设计标准。通过市场的大力宣传,很多包装设计师们开始创新的设计模式,从可重复使用的包装设计,到纯天然材质的包装设计,再到引入可循环利用的再生系统的环保设计模式。这些创新的包装设计方法有效地促进了绿色包装理念的实现。基于这样的绿色理念,一种可溶解的天然材质成了包装设计师们的重要选择。粗纤维在加工之后,就能够轻便的进行包装。这些粗纤维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比如利用椰子壳设计出的包装容器,在食品包装上不仅仅具有奇思妙想的创新,同时还具有优秀的绿色环保理念。并且这些粗纤维材质相对稳定,在运输过程中也能够确保安全。

当天空中的雾霾不断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之时,生态保护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代包装设计中的环保意识不仅仅要设计师们努力,同时还需要厂家、消费者以及全社会的努力。绿色包装设计模式在材料的选择和加工都会传统的包装设计具有明显的区别,从起步阶段就会花费较高的成本,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也就会产生较高的风险,这也是目前很多国家绿色包装设计不能够成为主流的重要因素,那么从长远来看,环保意识已经成为社会的共同意识,环保已经成为公众消费行为的组成部分,这也说明现代包装设计和环境融合的必然趋势。

三、总结

桥梁与环境的融合 篇8

1 节能减排的涵义和在环境保护中的意义

所谓节能减排是指通过技术手段与有意识地减少排放降低能源的消耗, 减少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 减少一切对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物的排放。可持续发展路径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两层涵义, 第一是需要, 生存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第二是限制, 对当前需要和后代需要的限制, 限制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不合理使用甚至破坏, 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节能减排正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具体表现, 节能减排的目标是通过引导技术创新的发展, 向有利于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节能减排的基本出发点是坚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 基本思想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类的持续发展, 基本原理为生态学基本理论。综合考虑技术实施后对环境、生态的各种作用, 基本原则为即强调技术的创新和实用, 又要保证技术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达到社会效益的同时产出环境效益[1]。

2 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融合途径

2.1 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在工业生产中的融合

工业经济建设如果还以牺牲环境和过度开发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是行不通的和不能长久的, 必须实行新的经济建设战略, 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城市建设规划结合起来, 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发展之路, 在工业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根据地方特色和现有资源, 合理利用,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建立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文化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型城市[2]。人类或许能够意识到片面地追求一己私利,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化工产品, 置生态环境于不顾, 大量排放的毒气、废水、废渣, 造成的大气污染、环境恶化最终将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而作为其中有机成分的人类也将不复存在。

生态系统观把技术创新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 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下, 探求用科技开发与利用自然, 研究绿色生产、清洁能源、生态工程和资源的养护与再生, 探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节能减排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首先应当降低工业生产中的能源浪费率,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减少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减少污染严重的能源的利用[3]。其次节能减排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减少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近年来我国华北大地的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大量废气严重污染了大气, 导致京津冀地区长期被雾霾笼罩, 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环境恶化对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几十年来, 我国为了工业发展和经济迅速增长, 粗放式的工业化模式给大气中排放了大量有毒害气体, 也排放了大量的废水、污水, 使我国的河流、水系受到严重污染, 我国华北地区大量有毒污水被排放到地下水中, 给生态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 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节能减排在工业中的应用减少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是重中之重。

2.2 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融合

近年来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首先表现在农业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有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比城市要来的严重, 从而导致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流失与浪费。其次,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经济导向的作用下, 我国农村的生产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传统的农村生产模式被取代, 换来的是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节能减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首先应当减少农业化肥的大量使用,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行为, 控制当前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 合理保护农村水资源, 对农村的人畜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 充分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

3 结语

总之, 节能减排技术的提出和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是我国环境保护策略的重大进步, 既能够有效降低能源问题带来的经济发展困境, 又能够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环境保护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摘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尤其是近年来, 我国各地频发发生的环境事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更引起了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节能减排作为我国当前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保证我国环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得到有效保护的重要举措, 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未来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博庭.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节能减排”亟需与时俱进[J].四川水利发电, 2011 (12) .

[2]郭雅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 2010 (09) .

桥梁与环境的融合 篇9

鉴于大数据的海量, 复杂多样, 信息的维度多, 颗粒度细, 信息更非结构化等特性, 使得大数据环境的构建颇为复杂。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收集问题不再成为我们的困扰, 采集全量的数据成为现实。全量数据带给我们视角上的宏观与高远, 这将使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层级全貌看待问题, 看见曾经被淹没的数据价值, 发现藏匿在整体中有趣的细节。因为拥有全部或几乎全部的数据, 就能使我们获得从不同的角度更细致更全面的观察研究数据的可能性, 从而使得大数据的分析过程成为惊喜的发现过程和问题域的拓展过程。很多人自始至终都认为数据是越多越好, 那么理想中的大数据是更多的数据, 还是由各种算法构成智能处理技术。

大数据的理想形态是不用构建算法模型, 也可以说已经构建了完整的统计模型, 不用根据具体的问题再单独建立模型, 数据自身会从数据特性, 规律去进行统计分析, 人们只需要将所有数据输入, 计算机就能利用完整的统计模型, 决策出哪些数据适用哪个模型, 解决了哪些数据的问题。最后大数据的输出成果将不是一份报告, 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给出了在各种条件下的结论的体系。这个体系没有一份报告能容纳如此多的结果。大数据给出的体系具有普遍性, 客观性, 解决了人们片面的使用数学模型, 得出片面结果的问题。

当然, 这是一种理想的智能环境模式。智能环境的理想状态就是, 计算机能够自己的进行推理, 能够自适应数据的维度、结构。到了那个时候, 更多的数据将胜过更好的算法, 因为那时候已经没有了算法, 没有什么是不能计算的。

但现实是, 我们目前的大数据离理想中的大数据形态还有很远的距离。首先, 模型本身就是大数据的一部分, 各种不同模型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其次, 已有的模型可能不适合新的数据, 那么就要构建新的模型, 这都给大数据环境的架构带来很大的困难。

数据分析员总是习惯带着预先设定的结论去分析, 这是统计学随机样本检测的特点, 随机样本带给我们的只能是事先预设问题的答案。他们会不自觉地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即使这些方式很可能与这些数据所代表的客观现实不相吻合。出于各种原因, 数据分析员很难从干扰他们的噪声中分辨出有用的信号, 甚至会无视这些真实有用的信号。

于是, 数据展示给他们的通常都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而且他们通常也能确保这些数据令大家皆大欢喜。同时, 我们有时天真的相信各种预测分析模型, 却没有人认真地去验证这些模型是否科学合理, 是否与事实相符, 也许这些模型在进行架设选择时根本不堪一击。这种缺乏延展性的结果, 无疑会使我们错失更多的问题域。

大数据时代, 算法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先验的假定, 数据会为我们呈现出新的深刻洞见和释放出巨大的价值, 只有更好的使数据和算法融合, 才能在随时接收着来自数据的同时做出快速的决策, 这样效率会大大提升, 大数据的价值也正是在于将及时的信息及时的传递给需要的人手中并及时的做出决策。

笔者认为数据只是基础, 而更多的是如何建构起有效的算法、模型, 这比数据本身更重要, 网络中有时更多的数据意味着更多的噪声。信号是真相, 噪声却使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

目前的大数据与理想中的大数据形态的距离并不在于数据源的多少上, 数据源从来不是问题, 问题是在于我们如何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分析模型, 并坚信分析模式的输出结果。通过不断地修正、累积各种正确的分析模型, 我们将不断接近理想形态。

我们以为自己需要更多的信息, 但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知识, 需要的是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模型。所以, 大数据是一种理想的智能环境, 目前我们只是站在一个很长过程的起点上。

参考文献

[1]Big data[EB/OL].[2012-10-02].http://en.wikipedia.org/wiki/Big_data.

[2]王元卓, 靳小龙, 程学旗.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计算机学报, 2013 (6) :1125-1138.

桥梁与环境的融合 篇10

【关键字】山地环境;中小学校园;自然环境;融合

1.基本概念的界定

1.1山地和山地中小学校园

“山地”这个词最早映入我们的眼帘是在我们接触地理学的过程中,地理学给出的“山地”的定义是:具有较高的高度落差的、切割密度较大的山岭以及山谷的统称。但是与地理学给出的山地的概念不同的是,建筑学对于“山地”有着特殊的定义——一种具有特殊场所感的建筑基地。建筑学给出的山地概念包含了一部分地理学的含义,但是它更加强调相对于平地的建筑地基形态,这种建筑形态不一定存在于“山”中间,有这种形态的平原、沙丘都可以被称为“山地”。本文主要介绍的山地环境下的中小学校的构建,就是在这种地基形态环境下进行研究分析的。

1.2融合

在山地环境下,如果想完成中小学校的构建与环境的融合,前提就是要充分的尊重环境。只有在尊重环境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保护山体环境,才能使校园构建与山体的自然条件相匹配,进而协调共存。

2.融合的主导性原则

2.1生态完整性原则

在山地中小学校园设计建造之前,一定要建立一个以“保持生态环境完整性、连续性”为核心的指导原则,这个指导原则要贯穿于整个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充分的保护,体现了中小学校的构建与环境的融合的前提——尊重环境。

2.2自然主导原则

自然主导原则的实现就是在遵循生态完整性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把自然形成的山体环境与人工因素充分适应以及融合的设计思路,这个设计思路主要從以下两个方面可以显现出来。

2.2.1空间组织与外部自然山体环境空间同构

在上世纪90年代,一位伟大的美国建筑学家麦克罗伊曾经说过:“一座完美的城镇的建立,不是在人为消除和磨灭他们认为不利的建造因素而产生的,而是在上天赋予大自然特有的场地基础上不断保护和开发而产生的。”山地环境下的中小学校构建的工程要充分借鉴这句话的意义,不要把自然山体仅仅当作我们建造校园的自然资源,而要把它视为整个山地中小学校园工程的关键和核心因素。所以说,中小学校园的工程特点是由自然形成的山地环境而决定的,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山地环境的内在性质,才能真正建造出一个优秀的山地中小学校园。要想完成中小学校的构建与环境的融合,在工程建造之前一定要做好建造环境的规划和布局,切忌在没有计划准备的情况下破坏山体环境。山地中小学校建立的环境基础已经由自然山体的格局所决定,所以在中小学校园空间结构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与山体自然环境的融合是必须要实现的。

2.2.2空间构图以外部自然环境格局为主要依据

中小学校园是一群特殊的建筑工程,它对整体性以及不可分割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和中小学校园特殊的功能以及需要建造的设施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与整体性形成对立关系的则是山体外部形状的随意性、分散性以及不可改变性。如果盲目的要求山地中小学校园的建造按照山地环境的结构而改变,显然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所以如何使山地环境适应中小学校园建造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是规划的关键。综上所述,山地中小学校园建造的空间环境要综合山体环境与校园建筑环境而形成。

2.3和谐共生原则

上文所说的自然主导原则介绍的是遵循生态环境的完整性的重要性,强调了山体自然环境对中小学校园建设的主导作用。虽然对自然环境的尊重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山地中小学校园的建立要完全迁就自然环境,山地环境与中小学校园功能的和谐共存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2.3.1环境效益的共生性

山地的生态价值的实现,并不只是局限在自然环境这一个方面,独立的存在并不能完全体现它的应有价值。共生性原则要求,把山地环境与中小学校园建筑充分融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对这个整体形态的综合价值的实现,来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2.3.2构成要素的协同性

山地中小学校园是人为构造的供学生学习、生活的建筑,它具有一切建筑的特点,例如可塑性、可变性、可更改性等等。山地中小学校园由于借助于山地环境而生存,所以应尽量与山地自然形成的不可更改的空间结构相融合,使二者形成互补关系的整体,充分把山体的组成因素变为山地中小学校园的功能。

2.3.3景观环境的渗透

在自然山体环境中建造中小学校园,最直观的优点就是丰富的景观效果,自然形成的景物为中小学校园增加了独特的魅力。在中小学校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人工添加的景观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充分发挥景观美学的特点,达到烘托校园气氛的效果。

3.融合的主要策略

3.1因势利导、塑造特色

山地中小学校园的建造环境十分特殊,这是由大自然形成的不可预知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在山地中小学校园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这个特殊的因素,塑造特色的山地中小学校园。

(1)山地的地形具有永久性和不可更改性的特点,所以对于陡峭的、高度落差大的山地应给予充分的利用,建造具有特色的落差地形,使校园形态的建造变得丰富化、多样化。

(2)山地中小学校园的设计在充分利用山地地形条件的基础上,应更加多的利用山地特有的景观环境,例如天然的植被、河流等等,以建立起独特的自然景观效果。

(3)根据山地的坐落区域的不同,山地特有的文化底蕴也不尽相同。在山地中小学校园的建筑过程中,把校园以及山地特有的文化相融合,对于山地校园特色的凸显是非常有帮助的。

3.2改造与利用相结合

由于山地环境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的双重影响,致使山地中小学校园在建造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难度,一味的迁就自然环境或者大面积的改造自然环境都是非常不科学的,只有合理的改造与适当的利用相结合的设计方式才能真正达到中小学校园建造的整体性要求。

(1)山地环境陡峭、复杂,为了保障中小学校园建筑的安全性以及整体性,对山地的合理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2)上文提到山地环境的地势和自然景物是可以供校园建造工程所利用的,所以对山地环境的改造不应进行大规模的破土动工,在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一致性。

3.3注重生态创造宜人山地中小学校园环境

在山地中小学校园建造的过程中,适合校园文化的环境的建造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一个优秀的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校园环境的建造过程中,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并配以人造环境的融合,以达到山地中小学校园与山地环境真正有机融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小文.山地建筑设计的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1).

桥梁与环境的融合 篇11

关键词:扬州漆器,工艺特色,现代室内家居

一、扬州漆器的历史

扬州漆器是我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 同时也是全国漆器的重点产区, 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战国, 兴旺于汉唐, 鼎盛于明清。然而曾经辉煌的扬州漆器产业如今却面临着产品陈旧、后继乏人等诸多问题, 如果该情况得不到改善, 不要说发展, 就连生存也将面临危机。究其现状的成因是缺乏系统的思考与可行的策略的缺失, 因此必须提出可行的设计开发策略, 改进产品设计体系, 努力将扬州漆器这一弥足珍贵的传统工艺在继续传承下去。

二、扬州漆器的制作工艺

扬州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景色秀丽, 物产富足, 文化传统深厚, 形成了扬州人喜文爱美的习尚及细腻的生活方式。扬州漆器受士大夫诗文绘画的影响, 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扬州传统漆器的工艺种类较为繁多, 现有的工艺有“雕漆”“点螺”“刻漆”“雕填”“平磨螺钿”等。

1. 平磨螺钿

平磨螺钿漆器是以螺钿为镶嵌的材料, 磨显出图象的漆器。将三角蚌磨成厚薄一致的平片, 贴上图稿, 以手弓拉出轮廓, 将这锼好的蚌壳拼成图案镶贴于漆胚上。然后在漆胚上髹漆, 经过打磨, 使得已经拼成图案的蚌壳重新被显现出来, 再在蚌壳上用细毛笔勾出细部的图案, 罩清漆, 再经打磨、推光等工艺流程便制成黑白分明、一平如镜、清丽素雅、光可鉴人的平磨螺钿漆器。

2. 点螺工艺

点螺工艺系明清扬州漆艺大师江千里创制。“点”指技法, “螺”是指材料。具体工艺步骤:精心挑选各种优质螺贝, 去除角质层和石灰质层, 择取颜色美丽、结构坚韧、接近内表的珍珠层, 通过手工打磨成薄片, 并用特制的刀具切割出细若秋毫的点、丝、片, 一点一点地填于木漆胚上, 同时嵌植金丝、金片或蚌壳沙屑, 组成疏密有致的画面, 最后罩漆、研磨、推光。成品不仅精致纤巧且霞光熠熠, 同时螺片天然变幻的色彩映照在浑厚的黑漆面上, 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效果显现出的色彩各有不同, 这是任何颜色的画面都难以匹比的。

3. 雕漆

雕漆指在漆胎上反复髹涂油光漆到一定的厚度, 用刀雕刻出浮雕图案。具体步骤是:在熟漆中兑入银朱一类的入漆颜料, 在经过封固处理的胎上反复髹涂百余层, 雕漆工艺在髹漆上极为考究, 因为漆层必须柔韧才便于雕刻。要求漆液稠淳适度, 流性好, 不留刷痕。根据气温不同每天只能涂两至三道。然后, 在漆面上刻、起、雕、刮、磨、推光, 成为层次严谨丰富的半浮雕画面。雕成后需放置数月, 待漆质转硬以后才可以打磨, 推光完成后还需放置一段时问, 待漆色完全吐出, 才可以包装出售。

4. 刻漆

刻漆是在制作好的漆胚上, 刻出各类图案, 并根据画面的要求进行填色。具体操作步骤:将画稿贴在漆胚上, 用双勾线条刻画出图象, 铲除线条以外的推光漆面。露出腻子的部分要铲平, 使用老粉腻子使其毛孔闭塞。然后在其中填色。

三、扬州漆器的工艺特点

1. 功能性与审美性一体。

传统扬州漆器造型精美且做工复杂, 具有很高的功能实用性。很多漆器产品做工精巧, 在满足使用者实现其实用功能的同时, 也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 进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可以说一件优秀的扬州漆器, 它必定是集功能性与审美性为一体。

2. 工艺美与材料美相交。

扬州漆器的传统工艺流程复杂、做工精美。而制造漆器的材料也多种多样, 漆器工艺中的罩漆、画漆、刻漆、雕漆、填漆等复杂工艺充分的将材料美与其工艺美相交融。

3. 文化性与艺术性相融。

扬州漆器产品具有很高的文化性和艺术性, 其文化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相渗透。明清时期的大发展, 尤其是清代扬州八怪的文化艺术氛围对扬州漆器的影响, 将扬州漆器的文化性和艺术性推向的鼎盛时期, 扬州漆器成为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相完美融合的统一整体。

4. 传承性与创造性相辅。

漆器技艺在历代传承的同时, 也有全新的工艺不断产生、成熟。扬州漆器大师层出不穷, 漆器工艺在承接前人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更新、完善再创造。

四、现代室内家居的发展诉求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 人们开始讨厌千篇一律的家具陈设方式, 渴望从家具陈设获得多元化的体验感受。多元化室内设计是趋向于基于现代实用性设计, 装饰风格体现了古今合并、中西一体、兼容并蓄。

现代室内家居的诉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现代风格

强调突破旧的传统的束缚, 创造新形式。注重发挥结构构成的本身形式美, 强调造型简约, 反对多余的装饰, 强调运用材料自身机理质地和特性特点, 尊重材料的性能, 发展出了不对称的构图手法。

2. 新古典

古典风格常给人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 将现代风格融入到古典、传统的室内家居环境之中, 给人现代时尚体验的同时传统古典文脉也得以传承。新古典主义旨在强调民族文化渊源的象征性与现代风格设计的融合。

3. 装饰化

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物质欲求日益丰富, 表现在现代室内家居环境的设计领域, 即设计趋于“重装饰而轻装修”的发展方向, 室内家具的装饰风格和装饰效果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4. 多元化

室内设计整体呈现出多元化、兼容并蓄的发展形势。在现代室内家具设计风格中人们更倾向于设计多元化的风格体验, 风格不拘一格, 注重不同的形态、质地、色彩、结构和构图给人们的不同体验, 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实用性。

五、现代室内家居环境融入扬州漆器艺术语言

1. 将扬州漆器材料美融入现代家居的风格

现代家居的审美风格多样化, 注重材料美在总体设计风格中的展现, 将扬州漆器产品的传统制作材料与一种或多种材料相结合, 从而产生的造型方法在表现语言、材质美感、创作情感与形式等方面都将获得极大的创作空间。

2. 将扬州漆器的工艺美与现代家居的审美性相结合

扬州漆器继承发展了传统工艺的许多工艺特色, 结合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 充分的发挥扬州漆器的工艺美的特点, 使扬州漆器的工艺美与现代家居的审美性更好的结合。

3. 将扬州漆器的艺术文化性与现代家居的装饰造型语言整合

扬州漆器产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扬州漆器的纹理大量的摹刻“扬州八怪”等名人字画, 所以极具艺术文化性和装饰性。现代室内家居的装饰风格和装饰效果倍受人们所重视, 通过对扬州漆器艺术文化性的把握使其与现代家居的装饰造型语言整合, 营造出具有个性化和民族特色的现代家居室内环境。

扬州漆器作为中华传统工艺瑰宝, 在新时代需要不断地完备自身, 才能振兴扬州漆器产业。通过全新设计理念的提出和工艺的继承发展, 以及综合性材料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广泛应用和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 将扬州漆器的传统材料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使用, 使得扬州漆器的工艺美得以充分的发挥, 从而使产品更加具有现代感、装饰感, 在现代家居环境中所营造的风格与设计师所需要表达的预期风格更加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邓莉丽.扬州传统漆艺在现代室内陈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孟悦.扬州漆器产品设计与发展环境研究

上一篇:摄影的美学下一篇:佛教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