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共生

2024-10-13

自然共生(共7篇)

自然共生 篇1

对于自然界, 我们每个生命, 每个个体, 每个物质, 都不过是这庞大系统中的一个点。万物生灵, 原本应该互相牵制, 共存共荣, 只是人类发展太快, 随着机械时代的到来, 我们似乎在心智上有了一些麻木, 一味的追求机械和科技, 忽略了这最原始的本质, 既:接受共存和必将消亡的事实。从中求的, 不应是强求和征服, 而是融于自然, 共存共荣。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 都有着各自发展的规律。在漫长人类发展的历程中,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和改造世界最为明显的一大体现, 映射出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相处关系。

人与自然界相处的初期是以自然约束人为主的。早期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 对自然中万千现象的理解非常有限, 许多得不到解释的自然现象, 被误以为神秘力量的操控, 引发人们在行为上对自然力量的无限崇拜, 这种崇拜导致人类盲目臣服和效仿自然界, 这种野蛮的、被动的生存方式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这个时期人类还意识不到自身拥有的能力。因此人类与其他一切生物一样被自然奴役, 生存形式仅限于自然界提供的, 而没有自身创造性。在居住形式上有其鲜明的特色, 即充分运用自然界现有的材料, 如洞穴等。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 文明的发展, 原本对于自然的盲从和敬畏转变为利用和发展创新。然而这种改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近现代高楼大厦涌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忽略了原本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演变成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好在近些年, 人类开始关注和改善原本不恰当的行为。现当代设计师也同样意识到这个问题, 开始重新体会自然、效仿自然、回归自然。

共生思想最早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提出的, 在他的理论中提到, 建筑的发展趋势将“从国际样式时代向共生样式时代转化。这就是文化共生时代……”在他的建筑设计作品中追求的灰空间建筑, 充分体现内与外、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共融, 创造了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建筑新风格, 在日本乃至世界有一定的影响。共生思想与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吻合, 同样表述的是顺应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在21世纪的建筑发展历程中必将得到认可和运用。

同自然界的万千生物一样, 建筑的生命在于自身结构和形态的支撑。搭建的过程, 就像骨骼的生长。在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作品中, 这种形式展现的淋漓尽致。在高迪的作品中, 找不到一条直线, 因为他觉得自然界中本身是不存在直线的, 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 屋顶高低错落, 墙面凹凸不平, 整个建筑形式多变, 色彩绚丽, 就像从地理生长出来的一样。建筑师们开始认识自然, 效仿自然, 充实建筑的文化内涵。进而形成了认识实践与自然界的良性循环。由原来建筑形态效仿自然到现在运用科技保护和珍惜自然资源。如今自然环境的恶化, 资源短缺, 人们开始在城市建筑上实施绿色环保, 达到与自然界的共同发展。无论从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 “以人为本, 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将成为主导。

我们生存的世界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这些整体的变化, 由众多细微变化积累而成。当然, 也有些突然引起人们注意的较大的变化, 也有些是在短期内就消失, 却给人们带来革命性意义的重大变化。21世纪我们面临着的变化, 是包括政治, 经济, 科学, 技术, 文化, 哲学, 思想, 以及生活方式在内的巨大变化。人们开始崇尚绿色环保, 于是各式各样的绿色创意建筑孕育而生, 节能、节地的发展形势将受到推广。

这样波及到全世界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 或许很多年才会出现一次, 活跃的变化带给我们的是百花齐放, 各种学说, 理论, 思潮, 层层推出。胡塞尔在《欧洲诸学派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中提到:所谓20世纪的机械时代, 是客观主义的合理化时代。也就是说, 每个学科是以真实且唯一的客观条件为前提存在的。将世界转变为可以有界限的分类标准。就像自然界的循环, 他只在乎了生与死, 完全忽略了这种转变过程。这种进入机械化工业时代的艺术表现, 不允许暧昧性, 模糊性, 以及偶然性的存在。学校就是学校, 医院就是医院, 那么对于精神病医院, 或弱智儿童医院, 学校式的教育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和机械时代的学说产生矛盾。在矛盾激化到一定地步, 人们开始关注过程, 关注模糊不确定的东西。美国的分离主义, 大到国家民族的独立, 小到卧室和客厅的绝对区分, 都有模糊性的存在。我们谈到的共生思想, 正是阐释和注重这之间的联系, 注重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结合实际和现状的探索和矛盾, 引发我们作为设计师的深思, 究竟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合理的, 究竟什么样的设计才是恰当好处的。我们得出反思, 对于设计, 或者是艺术, 不应该单纯的定义到机械或者科技时代, 不应该用简单的概念去囊括, 而应该是一个生命的共存体, 一个和谐的共存。所以在设计思维中, 应该把这种生命的循环和本土文化结合, 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延续和坚持下去。

摘要:同自然界的万千生物一样, 建筑的生命在于自身结构和形态的支撑。搭建的过程, 就像骨骼的生长。建筑师们开始认识自然, 效仿自然, 充实建筑的文化内涵。进而形成了认识实践与自然界的良性循环。由原来建筑形态效仿自然到现在运用科技保护和珍惜自然资源。如今自然环境的恶化, 资源短缺, 人们开始在城市建筑上实施绿色环保, 达到与自然界的共同发展。无论从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 “以人为本, 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将成为主导。

关键词:环境,建筑,和谐共生,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黑川纪章.共生思想[M].覃力, 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3]彭华亮.走向21世纪的建筑——当代世界建筑发展动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自然共生 篇2

这是一个黄河边上的无名小村庄。已经,许久未雨,黄土地裂开多时了。河边,有黑压压的一群善男信女,还有一个身披彩衣的法师。他们在献祭。法师在舞,在唱。他用破嗓子大喊:“吉时已到,向河神献礼!”

那群人“咚”的一声,跪下了。随即,几个汉子把台上的“礼品”-----许多牛羊,一对童男童女,一个年轻姑娘,还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扔进咆哮的黄河,人们大喊:“求河神赏雨!”

不久,下雨了。

那时,人类敬畏自然。

1925年,民国时期,夏。

初夏,江南徽雨。周庄古镇,烟雨微然。孩子们快乐极了,在青砖板路上又唱又跳。小河中的水鸟也与他们一起。小桥上,一个年轻姑娘打着一把红油纸伞,巧笑倩兮。船家们坐在船里,唱着热酒,欣赏这快乐的场景。雨的清冷声,孩子的银铃浅笑,分外动人。

天空是蓝莹莹的,空气是甜丝丝的。

那时,人与自然是好朋友。

1945年,解放时期,夏。

又下雨了。真烦人!我被淋成了个落汤鸡。这雨有股怪味。害得我身上臭臭的,脏脏的。

我打开窗户。咦?天怎么黑成这个样子?

那时,人类开始破坏自然。

21,科技时代,夏

电视台在放一则消息:

“近日,我市频频大雨,雨是有酸腐性的!观众朋友们切勿出门……

与自然共生 篇3

让家回归自然

琳琅满目的家具让人爱不释手,奢华、繁缛更是高贵品位的体现。但堆砌起来的雍容华贵让家看起来像极了五星级酒店,人们似乎忘了如何让家回归到自然的状态。而今,设计师们不再一味追求家具的华丽视觉效果,而是通过材料、质地、样式进行改变,竭力从本质上接近自然环境。树枝、绿色草地造型的加入,木质材料的大量运用,使得这些家具从创作的意图开始贴近自然,让家回归到最简单、质朴的自然状态。

孩子们的自然空间

如何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即安静又舒适的室内空间,相信是很多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在选择儿童家具时,首先应避免选择过硬或冰冷的质地,尽量选择以天然材料制造的儿童家具,如木、布艺材料等,柔软的质地能为儿童提供更多舒适体验。其次,应避免使用颜色过于暗沉的儿童家具,以免室内气氛过于沉重,给儿童心里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再者,应选择适合儿童身高的家具,这样不仅能有效降低儿童在使用成人家具时的风险,而且更有利于儿童的日常活动,使他们不必登高亦可稳稳地坐在椅子上,在自然的空间里尽享快乐时光。

自然共生 篇4

项目名称:多利有机生态农庄

项目地点:上海, 中国

项目功能:办公, 企业展示

竣工时间:2011年7月

建筑面积:1060m2

集装箱数量:78个

设计团队:Playze

摄影:Bartasz Kolonko

多利有机生态农场是上海最大的有机食品农场, 生产国家环保总局检验OFDC认证的蔬菜和水果。集装箱灵活的可塑性能够满足各种功能需求并创造出丰富空间, 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融入各项节能环保措施使该项目成为了一座真正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建筑。在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下, 多利农庄将建设成上海一处引领可持续性绿色建筑和崇尚自然生活方式的新地标。

空间概念

在现在建筑空间中, 围合的界面已经不足以划分空间的功能, 为了适应各种功能的需求和不受限制的贯通, 空间的分割也日益变得灵活。由于空间界定的弱化, 多利农场的室外平台作为交通空间的意义也变得模糊, 以户外的会议区、休息区的功能成为室内空间的延伸。这样, 满足了业主在自然环境中工作的愿望, 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对话。

建筑空间形式适合功能要求, 多利农场的入口、办公、生产、庭院等一系列不同功能性质所产生的不同的空间形式对具有标准尺寸的集装箱存在一种制约性。但是集装箱灵活的组合方式满足了在景观方向、功能要求和空间序列界定下呈现的不同空间状态。建筑本身最大程度的利用了78个集装箱的本色, 在立面上开了更大的窗洞, 创造了一个巨大连续的开阔空间;立面上的小开口与通风系统和室内灯光效果相配合。

结构

集装箱用于建筑设计的模块化工具, 本身具有低碳、低成本、建造时间短、可拆装运输、抗震、抗压、抗变形等特性, 同时也存在金属材质导热快、保温隔热性能差、易腐蚀等缺点。农产在利用集装箱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集装箱模块工具的优势和不足, 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结构优势。这些集装箱本身带来的技术问题在设计中通过发展了大量的特殊节点如涂刷防锈油漆、隔热保温层得以解决。另外, 集装箱粗矿的外表和室内可看到的框架组合梁也与这些精巧的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集装箱作为一个模块化的框架盒子, 通过适应性改造和组合, 结合其六个可灵活性打开或保持封闭的面, 创造出属于集装箱建筑特有的艺术品质。三层高的垂直空间分别向三个方向打开, 消减了盒子的封闭感。不同的内部空间规划, 对应不同的组合方式, 通过互相交错的手法产生了一些类似连廊的中式庭院形态的内院空间, 行走在二层的平台亦为下方开敞空间的屋顶, 让空间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可持续性

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大, 这不利于满足能源长久使用的需要, 所以建立可持续的建筑十分必要。围绕“节能”和“低碳”这两个关键点项目中采用了一些针对性策略使多利农场成为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整个建筑体都采取了保温隔热措施, 增强抵抗其他自然因素对建筑的破坏影响, 增加室内舒适度的同时也保留了集装箱初始的状态。遮阳上将集装箱的门扇打孔之后安装于朝阳的立面, 减少太阳辐射热。为了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减少城市燃煤供热采暖造成的污染, 农场采用了一台以地球浅层热能为能量的地源热泵设备, 不仅是很好的采暖、空调, 和生活热水的热源, 而且具有突出的可再生性、节能性和环保性。避免被动式通风系统造成的能量损失, 可控的排风系统通过调节空气交换的比率灵活满足季节性通风需求。LED光源设备的广泛应用也减少了电量消耗, 节能又环保。

建筑材料中的能耗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 所以可回收的、无污染的、可循环再利用的材料得到广泛应用。货运集装箱被合理使用, 首先因其安全性、灵活性、适应性, 其次它也被称为绿色“可再利用的空间”。主体构架不易损坏使集装箱充分循环再利用成为可能, 延长其寿命, 降低大量因回炉炼钢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速生的本地材料竹子也因其耐久性和安全性好被应用到室内和室外的地坪。以上在“就地取材”和“低技术”的理念下所列举的措施使农场成为了一座真正的具有可持续性的建筑。

建筑品鉴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篇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雾霾少了”“环境美了”,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切身感受。

生态好,发展才会更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背后,是我们这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坚定走上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擦亮”蓝天

走绿色发展之路

“十三五”期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擦亮”蓝天,很多地方不再把生态环境保护看成是给发展“拖后腿”,而是将绿色发展作为新机遇和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之路。

在河北省迁安市的市标广场,用不锈钢打造的“铁原子”城市雕塑静默矗立。迁安拥有丰富铁矿,一度钢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钢铁让当地人富了起来,也曾让当地群众饱受空气污染之苦。

去产能成为河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之策。自 2014 年以来,“钢城”迁安累计压减 1000 万吨铁、1000 万吨钢的产能。同时,当地钢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

品,提升钢铁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近几年,迁安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迁安市的绿色转型并非个例,“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 23.4%。

“蓝天白云更多,清新空气常在”正成为现实。今年 1-9 月,全国 33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87.2%,一些城市已经较大幅度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

保卫碧水

壮士断腕动真格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往,我国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导致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洱海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近年来,随着大理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外来人口逐渐增多,餐饮客栈服务业快速发展,加之洱海流域截污治污设施基础薄弱,以致污染日益加重。

为还“母亲湖”一份健康,近几年,大理壮士断腕,全面打响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等攻坚战。2017 年 4 月,洱海迎来史上最严整治,洱海核心区所有餐饮、客栈一律暂停营业,配合整改。2018 年6 月,4400 多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建成,实现了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

动真格也见了真效果。随着整治工作不断推进,洱海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2017 年洱海水质实现 6 个月Ⅱ类,2018、2019 年连续两年洱海水质实现 7 个月Ⅱ类,今年 1 至 5 月洱海水质为Ⅱ类,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总体向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助推了全域旅游发展,2019 年大理州共接待游客 5300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 941亿多元,均实现同比增长。

应该说,水污染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向水污染宣战,应成为个人、社会、政府的共识。一方面,要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另一方面,政府要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和违建项目,健全水环境监测网络,严格控制各类环境风险。

守护净土

精准治污下功夫

富饶肥沃的土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藏。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才能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地域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

在治理上就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开展修复,避免盲目“一刀切”。

保障耕地安全,才能“吃得放心”。目前,我国已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四年负增长,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75%。未来,还要将污染耕地修复纳入生态建设长远规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配套政策扶持,如通过国家专项基金,对以净化为目标的耕地修复工作给予启动资金和相关政策支持,减轻地方政府压力。

严格建设用地准入,才能“住得安心”。要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做好污染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估。对存在污染风险的地块,不一定急于修复、急于使用,如果不能确保安全就坚决不用,特别是不能作为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离不开资金、技术等要素的保障,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和监督。由于土壤污染的特点使得其很难引起关注,还应加强土壤污染的科普与宣传,增强全社会保护土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土壤污染防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欧敏捷 设计·回归人与自然共生 篇6

品牌:RICOSTRU

品牌风格:简约优雅

北京店铺地址:BNC、栋梁

设计师简历:2009年毕业于意大利米兰马兰哥尼学院(ISTITUTO MARANGONI)的服装设计专业硕士学位。

2010年回国组建设计团队, 成立设计工作室,并创建个人品牌“MANCHIT AU”(2010年)及成衣品牌“RICOSTRU”(2011年)。

Q:你是在何时萌生了创立自己品牌的想法?

A:2010年,在我毕业一年后创立了自己品牌。因为当时总是在思考、找寻服装最原始的意义,所以就创立了以“回归”为设计理念的RICOSTRU。

Q:为何会选择回国创造自己的品牌,而不选择你的游学之地——意大利或其他国家呢?

A:其实当时并没有考虑太多,只是想回国看看整个环境,后来在国内走了一圈,就开始抱着尝试的心理成立设计工作室并创建个人品牌。

Q:在做自己品牌之前,你是否从事过其他品牌工作,而这些工作经验又对你创立自己品牌有怎样的影响?

A:从事过一些比较自由的工作。例如为一家雅加达的高端男装品牌店在意大利做买手,为一些产品品牌做策划设计。其实我一直觉得设计的界线并不大,主要看我们倾向的类型以及掌握的技巧。我很喜欢尝试不同领域的设计,而其他领域的知识又为我更好地整合了自己的服装品牌,无论是形象、包装还是市场。

Q:RICOSTRU的设计风格和定位是什么?

A:RICOSTRU的设计风格是精简、干净、优雅,注重细节和品质,定位是针对注重生活品味和品质的顾客。他们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添加,崇尚自然和简单的美。

Q:RICOSTRU 2013春夏系列的主题是什么?

A:RICOSTRU 2013春夏系列主题是“海底的蜕变”。以贝壳为主要灵感。它们与海水亲密无间,拥有独一无二的躯壳、光泽多变的颜色、无法雕琢的纹理,更拥有大自然赋予的神秘感和空间感。它们经过海底数亿年的更新和刷洗,身上留下的全是海底最真实的记录,而它们依然从容且优雅地在海里生存着、繁衍着、蜕变着,将这些特征和情感融入到設计,把贝壳与海洋之间微妙的关系表现在服装里。

Q:在做设计中,你是如何坚持自己的美学的?

A:我觉得美学有一部分是天生的,有一部分是后天的。天生的那部分在意识和判断里难以抹去,而后天的部分则靠多看多感受,随之而丰富和变化的。我在设计的过程中,很自然,并不刻意去设立美学。我对当下有着怎样的感受,就会设计怎样的衣服。

Q:RICOSTRU现在的经营情况如何?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

A:RICOSTRU目前进入第三年,一切都在积累和改善中。在品牌经营方面,我从零经验到现在,把握大大小小的决策,一路跟随着品牌的成长而成长。但公司内部管理、成本控制、生产安排等,都是非常需要改善的地方。

Q:在拓展渠道上,你会采取怎样的策略?

A:除了品牌的代理店外,还会拓展自营店。我要先一步步地把品牌的市场团队培养起来,再考虑以后的目标发展渠道。

Q:RICOSTRU的定价标准是什么,而影响RICOSTRU产品的价格主要因素又是什么?

A:RICOSTRU定价标准组成有很多部分。我始终坚持的一点就是高性价比。相对多数设计师品牌而言,顾客可以看到RICOSTRU的工艺和材质都非常讲究,但价格设定不是很高。而实际上,我们的成本还是相对偏高的。当然在今后我们会更好的把握这方面的平衡度。

Q:你觉得国内外相比,在对待新锐设计师上有何差别?

A:国外优秀的新锐设计师很多,竞争很大,媒体的传播力度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很高。同样,国内的新锐设计师也在慢慢地受到媒体和明星的支持,影响了一群喜欢设计师品牌的顾客。但对于大众来说,新锐设计师品牌的接受程度还是偏低。

Q:随着消费主力军年龄层的降低,你认为自己在把握市场上有何优势?

A:我们的产品对年龄的局限不大。而RICOSTRU简单干净的款式更会赢得年龄层偏低且拥有留学背景顾客的喜爱。我认为他们也是年轻人里最具消费力的群体。

Q:从品牌创立到至今,RICOSTRU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又是什么支持着你跨越它走到现在的?

A: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目前来说,最大的困难还是品牌的管理。我觉得只有品牌自身力量足够了,才能走得更长久。而支持我一路走下去的,除了我对设计的热情外,还因为一份责任感,对团队、对顾客、对家人,以及对所有支持我的人的责任感。

Q:请你谈谈RICOSTRU品牌的未来发展战略?

A:继续用爱、用心、用力。我不喜欢做任何空想,只要做好每一件事,把握好每一天,就能走向未来。

Q: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时装周和四大时装周的看法?

A:其实了解并不多。对我而言,更注重服装本身的感染力,很少关注机构或形式。

Q:你眼中的时尚是什么?

A:我眼中的时尚,是跟随着我们社会的变化而提炼出来的态度,与美有关。

Q:对于年轻独立设计师或未来想做独立设计师的人,你有什么话想说?

A:定位好自己,拿起足够的信心和坚定,只要有梦想就去追逐。

自然共生 篇7

野鸭湖宣教中心即野鸭湖湿地博物馆, 于2006年设计, 2007年竣工, 现已投入使用 (见图1) 。项目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城西约十公里, 官厅水库南侧, 是华北地区首座湿地博物馆, 同时这里也是北京唯一以保护候鸟为主题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它地处华北平原向陕西、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 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 (见图2) 。同时又是典型的湖泊和湿地交错地区, 因而野鸭湖成了鸟类理想的栖息地和候鸟往来的重要停歇地。这里气候湿润, 景色怡人, 清新、自然的原生态气息让人顿感心旷神怡。不时有鸟儿拍着翅膀从眼前掠过, 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 好一派田园野趣。

延庆野鸭湖湿地自2002年12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就狠抓湿地环保教育工作, 其后便成为北京市湿地生态环境教育中心, 青少年环境教育中心, 科普教育基地, 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 延庆县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基地, 共青团中央青年绿色家园, 肩负着生态环境科普教育的重任。

野鸭湖湿地博物馆设计项目总建筑面积3650平方米, 占地面积6660多平方米, 作为首都湿地保护工程的标志性建筑和展示首都湿地保护工作成果的窗口, 它集科研教学、科普宣教、浏览观光于一体, 通过标本、图片、影像及地幕投影、幻影成像等高科技互动手段向参观者介绍湿地功能, 宣传环保知识, 展示湿地风光。

延庆野鸭湖保护区之地域特色可概括为湿地水系, 植物乐土, 飞禽走兽及昆虫的王国三大优势。

(一) 湿地水系:

野鸭湖保护区湿地由官厅水库和妫水河干支流、河流上的库、塘及其周边沼泽、季节河床组成, 这些湿地由妫水河和一些季节性河流相连形成。野鸭湖是官厅水库延庆辖区及环湖海拔479m以下淹没区及滩涂组成的人工湿地, 保护区总面积为6873公顷, 其中湿地面积达3939公顷, 为鸟儿提供了多样的、优越的栖息条件, 是北京唯一的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经过50多年发展形成了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较高的湿地生态系统, 成为北京地区甚至华北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 堪称鸟类及多种生物的天堂 (见图3) 。

(二) 花草树木等植物的乐土:

保护区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据统计野鸭湖湿地高等植物有89科231属389种。广泛分布着各种水生、湿生和陆生植物。植被可初步分为:沼泽型组、浅水植物湿地型组和盐沼植物型组。目前野鸭湖的植被正处于缓岸湖泊沼泽化的演化过程, 即在湖岸缓坡、由岸边向湖中心渐渐倾斜的浅水条件下, 随着湖水的深度变化, 分别生长着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群落, 呈带状分布, 使湿地植被具有种类多样的特点。丰富的植物群落使得野鸭湖四季分明, 景观独特。春季:万物复苏, 满眼翠绿;夏季:香蒲、芦苇长高吐穗, 花团锦簇;秋季:硕果累累, 一片金色;冬季:芦花飘荡, 荻花瑟瑟, 冰雪覆盖 (见图4-6) 。

(三) 飞禽走兽及昆虫的王国:

野鸭湖湿地稳定的水源及大面积滩涂, 为种类众多的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隐蔽条件以及适宜的繁殖场所, 北京地区分布的所有动物门类都可以在这里见到。野鸭湖的鸟种总数达264种, 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4种。飞禽走兽、昆虫花鸟千族万类构建了一个庞大的, 种类多样的物种体系, 并经多年物种演化, 形成动态的生态平衡网络 (见图7) 。

借助野鸭湖湿地上述三大地域特色优势, 建筑师们创造出与自然高度融合, 浑然一体的湿地标志性建筑——野鸭湖湿地博物馆。

二、天人合一的建筑设计理念

设计者认为, 在这块土地上建造的建筑应该与环境融为一体, 与环境有着与生俱来的形象协调, 就像从地里面长出来的一样。只有这样, 建筑物与野鸭湖环境才能和谐对话、有机构成, 从而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空间形态和特定的可识别性, 强化人们的自然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 建筑与环境的交融

建筑所在的野鸭湖拥有由山地、湖泊、森林及部分零星村落等构成的自然环境。通过对用地内现有环境要素的深入考察分析, 我们从地域性、田园性、可识别性等多个角度对建筑环境展开思考。在强调尊重自然的前提下, 采用“生长”细胞式的总体布局, 采取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多种形态的有机结合, 创造各不相同的与自然接触的开放空间, 使人们自然产生一种“可呼吸”的人与自然的互动感。

其具体做法是:从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个意义上来进行建筑设计。建筑的物质功能空间由科普场所——传播湿地保护和鸟类知识的场所和促进相关的科学研究与观测的研究场所构成;建筑的精神功能且将其视为人类心路历程的物质载体和心灵升华的空间场所, 据此来构建建筑空间, 据此来营造空间意境。

应该说, 建筑形体及其环境是整体环境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 是整体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应力求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机的契合, 采用“简约设计”手法, 使建筑融入更广阔的区域大环境之中, 犹如天然生长一样。建筑师们尊重野鸭湖生态空间结构肌理和形态, 保持其整体连续性, 以体现“自然生长”为设计核心, 充分挖掘并整合地域环境要素, 并把握野鸭湖生长环境特征, 最终塑造出具有地域特征的“有机体”建筑来。

野鸭湖湿地博物馆正是以当地景观的大视角来把握建筑整体形态设计的。设计不破坏原有的地貌和地形, 为了保护水岸自然原始状态, 建筑场地选择在原有的停车场上, 并力求从形态和风貌上将建筑完全融入环境, 令其渗透出一种返璞归真的“原真感”, 最终达到“虽由人作, 宛如天开”, 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视觉效果 (见图8、图9) 。

建筑是场地的一部分, 而场地必须能被进入湿地的流线所穿越。这样建筑便成了进入野鸭湖湿地长达两公里流线上最重要的一个节点。从售票处开始, 游客的心情随着从尘世进入世外桃源的过程转变, 而湿地博物馆建筑正是这一过程的主要空间体验。当人们漫步在林荫道且充满期盼时, 湿地博物馆的出现, 大大强化了这片自然场地上“初极狭, 后豁然开朗”的桃花源式的空间意象, 并使人在心理开始进入状态。在临近湖畔并进入展馆那一刹那, 人们方能意识到这才是真正进入了这京城湿地的“桃花源”。

(二) 展馆的功能布局与建筑设计

整个建筑采用流线型设计手法, 灵感来源于野鸭湖鸟类。从空间俯瞰, 建筑整体轮廓宛若一只大鸟正在悠闲栖息, 其形象纯净轻灵。建筑墙体以曲线为主, 外饰面材料采用白色的仿石喷涂, 沿垂直方向装饰成细密、酷似鸟类羽毛外形。建筑由三部分组成:展示区、科研管理区和联结体。东侧局部两层的展示区包括序厅、湿地主展厅、鸟类主展厅、环幕影厅、临时展厅、报告厅和纪念品售卖处, 围绕着一片静静的水院布置;西侧的科研管理区由鸟类研究用房和管理用房构成;中部一层的联结体主要布置设备用房和卫生间等辅助房间, 它也是展示区和科研管理区的联系通道。建筑通过设计的不同标高产生丰富多变风格迥异的展示区。展示区各部分之间均通过坡道连接, 实现无障碍设计的同时, 也创造出流畅的建筑空间 (见图10-13) 。

湿地博物馆通过完整统一的流线设计, 使得博物馆成为一座位于流线上的、可穿越的建筑。它提供了两条可供选择的穿越流线:1.室内流线。是主要参观流线, 游客从入口的玻璃桥开始, 跨越水池, 经过序厅、湿地厅、鸟类厅、环幕影厅, 再通过鸟类厅二层的廊桥, 与室外的流线合二而一。2.室外流线。通过长长的坡道, 与绿化相结合的台阶, 相互穿插的墙体, 从两片曲墙之间穿越建筑, 这条室外流线同时为经常性的游客提供了快速穿越建筑的便捷通道。室内流线是知识的展示流线, 而室外流线则使建筑融入环境, 淡化甚至模糊了建筑与自然的边界 (见图14、图15) 。

设计还通过借景的手法, 室内功能室外化, 从室外穿越建筑。将自然引入建筑, 使其成为展示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标本和图片是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 湿地博物馆不再展出大量禽类标本, 而是以影像手段为主展现湿地鸟禽的形象与生活习性。游客既可以通过摄像装置观察湿地内鸟类的即时活动, 也可以在环幕影厅通过多媒体手段感受湿地氛围。身临其境被自然的场景紧紧环绕, 近距离、真切地去感受鸟类的世界, 感受它们的生活。另一方面, 通过建筑物周围种植芦苇的水院, 使人能够真切地、近距离感受湿地的自然状态。山、水、树、飞鸟等自然中的一切, 都成为博物馆宣传教育的内容。

总之, 有机的建筑形体, 多变的流畅空间、基调, 和谐的色彩, 在博物馆建筑周围形成了一个赏心悦目的气场, 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求与享受, 且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上一篇:国际工作坊下一篇:正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