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作坊

2024-10-13

国际工作坊(精选12篇)

国际工作坊 篇1

对外宣传要达到较好的传播和感染效果,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讲好中国的故事”。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中国故事来解释和说明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

近年来, 我们虽然在国际舆论引导上开展了许多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 国际舆论引导就有可能会流于形式。

在国际舆论引导上存在的问题

在这里, 首先要澄清两个概念。一、不论是外宣还是公共外交, 搭建平台让自己的声音传播出去并不是外宣和公共外交的全部。你的声音虽然传播出去了, 如果你传播的内容没有针对性, 人家听不懂, 无疑就没有效果。如果所传播的内容没有公信力, 就可能不但没有正面效果, 可能还会产生负面效果。但很遗憾, 我们现在很多部门将这两者混为一谈, 许多部门所理解的外宣和公共外交还停留在搭建平台上。二、传播力不等于影响力。不是对外传播的覆盖率越大, 落地率越高, 影响力就必然越大。传播力只是你有能力将信息传播到别的国家, 只是解决了一个传播的渠道问题, 它并不表明别的国家的公众会收看你传播的内容。这样你就并没有要达到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

总体看来, 我国的国际舆论引导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针对性缺乏。一些部门仍在用内宣的方式搞外宣, 对外传播未充分考虑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习惯和接受习惯, 外国人对我们传播的内容听不明白, 接受不了, 甚至反感, 导致无效传播。

2、公信力不足。对外传播中宣传色彩浓厚, 缺少新闻平衡。说成就多, 讲问题少, 常常用成就掩饰和回避存在的问题, 甚至对存在的问题矢口否认, 严重影响了公信力。在传播中有一个规律, 一旦被人认为是不诚实的, 抵触性接受心理就越强烈, 传播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引起外界更大怀疑和反感。

3、亲和力不够。对外表态比较生硬, 特别是在面对批评和质疑时的回应方式和遣词用语甚至还停留在文革甚至更早的年代, 动辄疾言厉色, 平和、宽容与和理性的说理的东西较少, 损害了我国的亲和形象。

国际舆论引导工作要讲方法

(一) 、加强对外传播的针对性。

一是要突出一个“外”字, 做到有的放矢;二是淡化一个“宣”字, 减少宣传色彩。

1、淡化宣传色彩, 注意新闻平衡, 不要过多自我赞扬。

由于文化差异, 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在接受新闻时的态度和兴趣与中国人不一致。他们对于“宣传”和说教色彩明显的东西比较反感。

曾有专家指出, 10 0%的正面报道, 其宣传效果等于零, 而90%的正面报道, 宣传效果是10%。西方公众很注意信息的平衡, 什么事说得越好, 越容易引起怀疑和反感。他们认为没有事物是十全十美的。十全十美就是不真实和撒谎。对西方人来说, 讲负面的东西往往能达到正面的效果。用宣传来夸大成就或掩饰缺点, 其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2、对西方人说话少用结论性、概括性、概念性等比较抽象的政治语言和道德说教, 要学会讲故事。

西方人一般是重事实、轻理论, 重微观、轻宏观, 重具体、轻原则的, 西方记者感兴趣的往往是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 有情感的而不喜欢空洞抽象的政治道理的道德说教。所以, 表态应多从具体事实入手, 通过人性化的方式以小见大。寓观点和政治于事实中, 使他们感到接受的是事实而不是观点。

(1) 少用政治词汇和道德说教。

赵启正同志在其出版的《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交流》一书中说:本来任何国家的对外传播都讲究政治性——提升本国在外国公众心中的形象, 但如果把讲政治理解为只是多说政治词汇, 那是片面的。填满政治词汇的一篇文章、一本书或一部对外的影视片, 一开头就让外国人存有戒心, 那就已经失败了一半。从某种意义上说, 少用政治词汇, 多体现政治效果, 才是真正讲政治的对外传播。比如, 我们在巴黎举办的文化周, 在美国举办的“中华文化美国行”活动, 都是以文化为切入点, 我们的几个演说没有用外国人难懂的政治词汇, 但都让外国人切实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起到很好的政治效果。

(2) 多具体, 少抽象。

传播学研究表明:“有效传播的一个秘密就是把一个人的语言保持在听众能够适应的抽象程度上的能力, 以及在抽象范围内改变抽象程度的能力, 以便在具体的基础上讨论比较抽象的内容, 使读者能够不感困难地从简单的形象转到抽象的主题或概括上来, 并在必要的时候再回到原来抽象的形象上去。”

赵启正同志有一个著名的“维生素C理论”。他说, 与外国人交往, 与其给他一瓶维生素C, 不如给他一个苹果。和外国人说中国的事情, 大的方面如中国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城乡面貌和环境保护等情况, 小的方面如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婚、丧、嫁、娶, 等等, 外国人都会听得津津有味, 就好像接受了主人随手从自己的果园中摘下的苹果。可是往往有的人, 总喜欢把原生态的苹果加工成果酱、果脯、或果干再送给朋友, 甚至为了简洁高效, 只把苹果中的维生素C提炼出来送给客人。这样就把中国丰富多彩的现实中的生动故事, 变成了单调的数字和政治结论, 把中国优秀的文化形态变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句话了。

(3) 要多讲故事。对外宣传要达到较好的传播和感染效果,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讲好中国的故事”。由于外国人对中国不了解, 因而对于我们国家的一些词汇和术语包括政治词汇不一定能准确理解, 并且还可能产生歧义。如果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中国故事来解释和说明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如赵启正同志在向美国人解释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法制社会时, 就是通过《秋菊打官司》这部电影, 用一个农村妇女运用法律手段不屈不挠维护自身权益的故事来说明中国是一个法制国家, 并且法制正在逐步健全、中国公民法律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为了达到更好的感染效果, 在讲故事中, 最好突出情感因素。美国助理国务卿比尔斯说:在塑造国家形象上, 最重要的是强调情感上的冲击力, 美国必须在政府对外传播的枯燥言辞中持续不断地添加富有人情味道的图景。她举例说:“如果你把这次对世贸中心的攻击视为一座大楼的倒塌, 不会有多少传播效果, 但是如果你说有多少孩子在那一天变成了孤儿, 又有多少人在悲恸哭泣, 那就更有冲击力。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把这些图像添加到各种对外传播过程之中。

(4) 避免行话、专业术语和成语。

面对外国媒体和公众, 要善于运用简单、明了、易懂的语言表述, 少用晦涩难懂的各种术语和外来词汇, 尽量减少成语和专门名词。中国的“行话”、政治术语和成语比较多, 如“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抓大放小”、“一诺千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等。外国人听后往往不知所云。有时候即使把它翻译成外语, 因为很抽象, 外国人也不明白。外国人现在懂中文的不少, 但真正过关的不多。对这些词汇理解经常不准确而理解错误。如毛主席说:我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斯诺在文章中就翻译成了毛主席是“手执雨伞, 云游四方的孤僧”。“一诺千金”, 有人翻译成“只要一答应, 就要付美金一千元”。“驰骋文坛”有人错译成“在写字桌上跑马”。有一次, 外交部发言人说丹麦搞反华提案损害了双边关系, 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外国通讯社却错翻译成“中国要搬起石头, 砸开丹麦人的脑袋”。

(5) 善用数字和对比。

数字和对比, 因能给人形象感和参照系, 更易让人理解和接受。在对外表态时, 如果拿出能说明问题的数字, 如:中国只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 但养活了世界2%的人口等;中国人均G D P203年虽然已经达到1000美元, 但只是美国的1/42, 日本的1/44, 全球排名在130多位。这样对比, 就会有助于人们客观地把握中国的发展和实力, 就会部分消减人们对中国发展的担忧。

数字用好了, 有时甚至会产生神奇的效果。反驳对方时是根本不用多费口舌, 就能让对方心服口服, 哑口无言。但要注意的是, 使用数字时应防止数字混乱。数字虽然有巨大作用, 但用多了效果反而不见得好。另外, 不要简单罗列数字。运用数字最好要对比, 对比能让人有形象感。

(6) 语言要生动、形象。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生活习俗不同, 价值观不同, 同西方公众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语言生动、形象, 有助于加深西方公众的理解和认识, 增加认同感。有许多方法可使语言生动形象, 如使用类比或对比。在向美国人介绍西藏时, 如说“西藏自公元十三世纪起就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比美国独立还 (1776年) 早500多年”等。在介绍台湾问题时可说, 中国的祖先早在三国时期就发现了台湾岛, 这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1000多年;中国早在明朝就设立了澎湖巡检司, 对台湾实施行政管理, 这比英国建立北美第一块殖民地早半个世纪等等。这无疑比光讲政策和立场更有说服力。

(二) 避免生硬、过激的情绪化语言。

我对外表态和对外传播中总的来说显得比较生硬, 不利培养我国的亲和形象, 也有损我国对外表态的影响力和穿透力。所以, 对外表态要要学会“绵里藏针”, 立场要坚定, 语言要柔和, 要讲道理, 而不是吵架。

1、避免使用生硬、过激的语言。

目前, 我们的一些表态中, 立场虽然坚定, 但语言过火, 不柔和, 一些语言还停留在几十年前, 与国际传播语言脱节。如:卑鄙阴谋、别有用心、猖狂进攻、罪恶行径、无耻叫嚣、卑劣手段, 大肆渲染、鼓吹、炮制、抛出等等。

这种大批判式的语言, 用起来虽然比较解气, 但效果和影响力往往会大打折扣, 给人一种“坏脾气”国家的印象, 并且西方人认为这种语言是口号式、广告式语言, 不足为信。所以我们在对外传播中应该尽量避免。特别是目前中国迅速崛起, 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与影响发生根本性变化, 世界各国普遍感到压力, 对强大后中国的去向处于疑虑、不安、甚至感到恐惧的情况下, 更应注意。

有理不在声高。鲁迅曾经说过, “谩骂不是战斗”。发脾气、说气话, 骂人最简单, 最容易, 也最解气, 但往往没有效果, 甚至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2、应该把政策性语言转换成公共外交语言, 即对对方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政策性语言就是政府立场和态度。但政策往往很直白, 比较生硬、宣传色彩较浓, 难以被人认同和接受。美国政府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及时调整。创立了美国新闻署的艾森豪威尔总统说, 处理外交问题, 光依靠完善的政策是不够的。这些政策还必须为世界各地的人民所知晓和理解。要摆脱泛泛的宣传色彩, 要使其有说服力, 才能让人接受。所以, 美国国务院要发布的政策在发布之前都要在经过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务司的媒体专家加以修饰、提练, 将其最大程度公共外交化, 以便能最大程度地引起新闻界的兴趣和关注, 千方百计地媒体好感, 以增加说服力和影响力。

(三) 坦诚面对负面报道和质疑, 不回避不掩饰, 以增强我公信力。

1、要改变对负面报道的认识。

不是任何指出你问题的报道都是负面报道, 都要反唇相讥, 予以驳斥。媒体的批评可以是破坏性的, 也可以是建设性的。我们不能指望西方媒体一味地给中国唱赞歌。中国社会确实也存在许多问题, 对于他们的报道, 我们应以一种冷静和坦然的心态来看待。如果是建设性的批评, 我们应该积极的回应。如果对方没有恶意, 只是从其自身的角度出发, 看法与我们不一样, 而我们却恶语相加的话, 实际上是在进一步损害我国的国家形象。如果事实基本无误, 只是记者的立场和观点与你不同, 不能一味指责。即使是不准确的报道甚至歪曲, 也应该以讲道理和说服为主, 没必要动辄疾言厉色。如果我们恼羞成怒, 恰恰掉进了其陷阱。他们希望通过激怒我们, 让我们做出非理性的反应, 以提高他们的身价。因此我们更加没有必要恼怒。用事实说话最有力量。

外交部副部长傅莹说:负面报道不一定都导致国家形象受损, 只有对负面问题处理不当才影响国家形象。因此, 事件发生后, 应该尽快提供大量客观信息, 以免以讹传讹。主动积极应对有时可化负面为正面。

2、增加信息量, 减少口号式、广告式等应付性的表态

我们现在一些对外表态口径信息量太少, 遇到突发和敏感问题, 面对批评和指责, 我们往往只有一句口号式的回应, 不愿触及事件本身, 没有任何解释和说明, 显得非常生硬。其实, 问题越是敏感, 越有人关注, 就越应想办法消除误解。这时候的回应越有说服力, 正面传播效果就越好。

随着中国日益强大, 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舆论瞩目的中心, 被挑剔和被批评势必难免, 批评中国可能会成为一种时髦。大国应该有大国的气度和胸怀, 我们要改变小国小民心态, 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要学会坦然地面对各种批评和赞誉。不能因为一句赞扬而沾沾自喜, 不能因为一句批评就暴跳如雷。作为一个大国, 绝不可能指望只在掌声中前进。对此, 我们应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

当然, 在涉我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重大国家利益等问题上, 我应明确表明我严正和强硬立场, 给外界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正如国务委员戴秉国同志所说, 谦虚谨慎也不等于容忍他国欺负。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

国际工作坊 篇2

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校的总目标下,加强对国际班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努力使我校国际合作交流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保持我校的国际教育在省内的领先地位。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

1. 完成20xx届国际班学生的毕业升学工作

加强对今年中加中美班毕业班学生的升学指导,并监督签证办理事宜,以保证所有学生在9月份之前能顺利赴国外学习。

策划、组织6月24日中加班毕业典礼。

2. 加大国际部宣传力度,努力突破生源质量和数量

加强校内外宣传。在校内进行国际项目的介绍,让所有老师了解

学校现有的所有国际项目。

在招生宣传期间,配合教务处和信科处,完善各种宣传资料的制作,如招生简章、宣传手册、展板、海报、网站信息等。扩大对外联络,提升现有项目知名度,以拓宽生源渠道,突破生源质量和数量。

3. 加强教学管理,提升质量

教学质量高低是决定国际班学生能否进入海外名校的关键,无论是中方教学还是外方教学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根据当前实际,本学期三个年级的工作有所侧重:

高一注重夯实基本功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引导,增加英语课时,引进校外优秀英语教师,加大语言培训力度,开设雅思预备课程;

高二完成各科学业水平考试,语言水平考试及大学申请前期准备工作;

高三注重毕业生档案的整理以及对已经没有高考压力的学生的常规管理。

4. 组织好其他合作项目的招生工作

我校国际合作项目较多,招生宣传工作很频繁。本学期我处要积极加强与优秀项目的联系及服务,为一中学子提供更多更好的多元化出口选择。

5. 积极筹划游学活动

继续甄选及组织夏令营游学项目,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游学活动的有效性、实效性,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外出培训项目。

国际广播中心档案收集工作见闻 篇3

2008年10月16日,我第一次走进国际广播中心。国际广播中心简称IBC,是第29届夏季奥运会和第13届夏季残奥会期间奥林匹克广播电视运行的中心及世界各地持权转播商的前方总部,是采访报道奥运会广播电视媒体人员的工作总部。它地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距鸟巢、水立方和国家体育馆等比赛场馆不远,步行就能到达。

可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我,看到的不是整洁、干净的奥运场馆,而是到处堆放钢管、电线等拆迁下来的东西。走进楼里,更是面目全非,墙壁虽是完整的,但方位指示图等标识也都拆掉了。幸运的是,带我们来的老师曾经来过这里,否则我们真是找不到地方了。由于大多数工作人员已经撤离,只剩下少数留守人员,整个大楼只剩下一部货梯在运行,客梯和其他的货梯已经全部停运。在拆迁过程中,拆迁工人在运输物资过程中极易划伤电梯。为此,仅有的一部货梯也是裹得严严实实,全部用木板做了保护层。

我们在六楼工作,这一层留守人员最多,拆迁任务是最后进行的。这里的档案员邵老师告诉我们,9月17日残奥会结束的当晚,撤离工作就开始了。18日一早拆迁工作就开始了,所有的物资都进行了回收。电话、电脑等办公用品是因为档案工作的需要才在请示领导后保留下来的。

刚来这里的第一天,我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忙着,突然间“轰”的一声巨响在头顶上炸开。我们都吓了一跳,在我们还没回过神的时候,邵老师说:“这是楼上在拆东西呢,不小心砸下来了。没事儿。”我们听了打趣道:“还以为地震了呢。”就这样,在国际广播中心近两周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在这呯呯嗙嗙的拆迁声中度过的。虽然时不时地还会有巨响砸来,但是我们都习惯了而且有时候我们还要感谢这些巨响。“哎,该吃饭了。”“啊,这么晚了,该下班了。”正是这些巨响成了提醒我们吃饭和下班的“闹钟”。

随着拆迁工作的进行,六楼的拆迁也开始了。一天下午,我们在安静地各自工作着,突然听到有人说话,而且是从头顶的方向传来的。“咦,六楼好像没有什么人了,说的还不是普通话,这是谁啊,真是奇怪。”我心中纳闷着。可这声音却离我们越来越近。遂抬头望去。只见墙头上多了两个人。原来他们在头顶上拆线呢。我们真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身轻如燕”啊。拆迁的脚步,就如催促我们加紧工作的号角,要求我们片刻不要停歇地工作着。

奢侈的热水

在国际广播中心整理档案的这段日子,令人难忘,不仅是因为有拆迁的“催促”,还因为它是一段没有热水的日子。因为这里既没有热水器,也没有饮水机。

刚来这里的时候,邵老师就跟我们解释了这个情况。赛时主要是考虑到安全的因素,大家每人发两瓶矿泉水,两瓶饮料,没有饮水机。这时我就纳闷了:“饮水机和安全有什么关系?”邵老师不缓不慢地解释道:“瓶装水,人手一瓶,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而且出现意外中毒等事件也是个别情况。饮水机就不同了,比较容易被恶意之人利用,出现大范围的中毒事件。现在虽没有赛时那么紧张了,但是现在大家都撤离了,物资基本上也都收回了。只留下电脑、电话等办公必备用品了。你们就将就一下吧。”

这时我不得不在心里发出这样的感叹:“奥运安全工作真是细致入微啊。”

收集整理工作开始的几天,天气还比较暖和,喝凉的也没什么感觉。可是后来的几天,天气突然变冷,而且整座楼里人又少,感觉上就更冷了。打字的手经常要停下来搓一搓,否则就僵了,虽然想打得快一点,但是经常冷得不听使唤。这时候就在想,如果有一杯热茶在手,就好了。

这时的我们就只好自己打趣地说:“现在我们都快成外国人了。”在我们的感觉中,外国人更喜欢喝可乐、喝冷饮;而对于我们习惯于喝茶、喜欢热饮的人来说,喝冷饮似乎有颇多的不适应。但是为了档案工作,我们就暂时做一回“外国人”吧。

平常由于我们住得离场馆比较远,都是赶公交,带热水实在不方便,就只能望“热水”兴叹了。幸运的是,偶尔有离家比较近的同事过来帮忙,他们会把暖瓶装满热水带过来,可以暂解我们的“热饮”之渴。

就这样,我们在拆迁的紧逼下于10月28日顺利完成了国际广播中心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国际工作坊 篇4

企业参展热情超想象

据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人士介绍,今年展会规模再创新高, 展览总面积由20万平米增至22万平米。据统计,截止目前报名参展的企业已近2000家,由于展会场地限制,经主办方筛选最终参展企业预计为1800家左右。今年国际展的展区紧贴市场趋势,门类更加细分,还新设立了农机深松专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展示区、 精品配件展区、设施农业展区和收获后处理等系列热门展区。

在国内观众组织方面,主办方预备在展前发送300万条短信。目前已经面向全国寄发了1.2万封邀请函,主办方从8月底开始大力宣传展会,已经走访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并在各大农机市场张贴海报;同时,主办方专门组织了军队系统及全国重点合作社的理事长前来展会观摩和采购农机产品。展会期间主办方还将组织到雷肯、 马斯奇奥、九方泰禾等青岛本地企业参观考察。

今年展会新设科技综合展区,主办方邀请了两院(山东农机院、甘肃农机院),两所(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广东农机所), 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开设专题展区。国际展期间,这些与会单位将联合举办“农机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也将携中国农机化信息网、中国农机化质量网和全国农机化生产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参展。

为进一步提升展会的国际化水平,今年主办方拟邀请亚太经销商团,人员将来自印度、孟加拉、菲律宾、斯里兰卡、老挝、 越南、巴基斯坦、蒙古、尼泊尔、 泰国、缅甸,马拉西亚等国。另外还将邀请非洲刚果布和几内亚的使馆官员、法国经销商团、乌拉圭和阿根廷等国的观众。在国际招展方面,今年国际展将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丹麦、瑞典、韩国、 日本、泰国、印度、乌克兰,阿尔巴尼亚等近二十个国家人士参展,其中乌克兰、阿尔巴尼亚等国企业为首次参展,韩国、德国将首次组团参展,奥地利农机企业pottinger、法国berthoud、德国福林格等企业也将首次在展会上亮相。

为进一步拓展展会职能,今年流通协会还创新举找,将展会由线下向线上拓展。国际展期间,中国国际农机展线上展示平台将亮相展会现场。该平台以本届展会的参展产品为基础,挑选优质的农机产品进行全方位展示,通过优质的产品串联实体展会和线上展会,串联展商和观众、串联经销商和用户,将展会的服务延伸至365天。

为化解参展人士对交通状况的担心,组委会在国际展期间专门开通了免费专线车及摆渡班车服务,将开设青岛汽车东站、青岛汽车北站和即墨火车北站到国际展场馆的三条专线和青岛火车站至汽车东站的摆渡线路。

“2015国际农机展继续向上下游产业链、农业生产各环节、 国内外等‘三个打通’迈进。”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军旗表示。

助力推进农机化进程

主办方透露,今年的国际展将响应国务院、农业部关于农机深松和“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两大热点主题,开设一系列专题活动。

鉴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充分肯定农机深松整地对粮食增产的促进作用,明确提出今年全国要力争完成深松整地2亿亩的目标。 为深入探讨机械化深松的各个环节,对政策法规、耕种制度、机具开发、推广实验、检查监测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主办方定于国际展期间设立深松机具展示专区,并同期举办“中国农机发展论坛—机械化深松论坛”。论坛由国际展主办方和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机械化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 并邀请有关机构、企业和农业生产组织代表约200人与会。会后将印发国际展深松机具集萃画册,对参加专区的机具材料进行汇编,做进一步的宣传和展示。

日前农业部刚出台了《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为配合《意见》的推进实施,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和三家协会将在国际展期间联合主办“2015中国农机发展论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展区”。该活动将主要针对 《意见》的指导要求,请与会领导和专家充分阐述相关政策、探讨发展方向,预计将包括全国农机推广系统负责人在内的600人士与会。据介绍“,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展区”将分为集中展示区和分类展示区,届时组委会将组织全国专业观众集中参观。

作为每届展会的重要看点, 今年将继续举办“农机行业经济运行与市场分析报告会”。“报告会”将邀请行业专家做主题报告,并邀请知名企业嘉宾做相关产品市场专题报告,着重解析2015年农机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市场运行特点与趋势、前瞻2016年农机经济与市场的发展走向, 使与会者能够全面了解农机行业的运行特点与发展趋势。据悉,“报告会”将聚焦2015年的大型拖拉机市场、深松机市场、畜牧机械市场等热点市场、农机工业面临国Ⅱ升国Ⅲ等热点问题。

国际商务沟通工作心得 篇5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腾飞,中国各地的外贸行业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自2010年毕业,便踏入外贸出口行业,在仅理论知识而零实战经验的情况下从事外贸工作,着实让我感到压力重重。

起初的担心与迷茫在公司精心的培训下慢慢销声匿迹,工作的内容让我逐渐意识到大学里《国际贸易实务》与《函电》这两门功课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讲解一般国际间贸易往来及结算过程的课程,它不仅培养学生对贸易环节的理解及过程的操作,同时与《函电》有机的结合培养书面表达能力以及直接的口语交流。

两者的结合将国内外关系直接联系起来,从最初国外的订单到我们核对,下单,定船,发货,结算,均离不开此两者的运用。《函电》知识的很好掌握让我们在与国外客户沟通,报价,确认等环节的邮件往来中,能够注意格式的严密性,礼貌用语的合适性以及内容的专业性。而与工厂以及货代的环节则离不开贸易的基本流程,订单与国外确认好便下给工厂,安排交货期,并于货好前一周及时联系货代,询海运费,定好船,拿到入货通知便盯工厂在截港前将货送到,然后进行报关,提单确认的过程,船开后将提单寄给客户,在预定时间内结汇。虽之前没有实战经验,但课堂的多起案例分析让我们多少对整个过程以及中间会出现的部分问题该如何处理有一定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另一方面,邮件之外的口语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函电》课程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行之有效。课堂中学生之间真实场景的模拟练习,教师对交流中用词用语的指导,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以此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很好地效果。

国际工作坊 篇6

这些年来,来华留学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学校的高度重视,发展迅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作为教育部直属单位、专门从事国际教育交流的行业性社会组织能够为学校提供什么服务,如何更好地配合教育部做好来华留学工作,在这个方面我们主要有四点考虑:一是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在发展来华留学方面的实际问题,更好地满足学校需求;二是要充分考虑目前政府的政策导向,更好地配合教育部落实好来华留学方面的新政策新思路新举措;三是充分考虑到协会作为民间行业性组织的特点,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優势和专长;四是要充分考虑各兄弟单位目前在来华留学工作中业已形成的工作格局,更好地相互配合协作,在教育部国际司的统筹下大家共同下好来华留学这盘棋。

二、两个方面的工作

基于上述四点考虑,我们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为学校在对外宣传和招生服务、扩大规模方面打造合作平台,提供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比如,我们和相关机构合作,共同打造来华留学网(Chinas University and College Admission System, CUCAS)。这是一个留学生在线申请平台,为留学生提供留学中国所需要的一切帮助,包括留学计划和指南、在线申请和录取、住宿预订,以及接机等各项服务。这个网站很受学校和留学生欢迎,目前已经有300多所学校使用该网站的服务。再比如,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打造学生流动合作和服务平台。我们和英国文化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协助安排英国学生来华进行短期实习,该项目已被列为中英人文交流机制框架内合作项目。目前,还有多家外国机构和组织有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二)配合教育部的工作,开展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

在此,我想重点给大家汇报这方面的工作。

1.认证工作的背景

来华留学近年来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质量成为来华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来华留学质量保障机制十分重要。有机制,才能保质量;有质量,才能出品牌;有品牌,才能更有吸引力。今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了要加强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建设,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完善来华留学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

在此背景下,按照由政府主导制定国家标准、学校依照标准开展来华工作、第三方社会组织独立开展质量认证活动的大思路,郝平前副部长作出专门批示,对国际司积极鼓励和重点支持交流协会在国家标准框架下,制定行业认证标准和认证办法、开展认证工作予以认可。同时,国际司也将质量认证工作作为保障来华留学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及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政府监管责任的切实举措,对此项工作予以重点支持。

在以上顶层设计的大框架下,协会在前期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和实践基础上(2006年开始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和合作办学试点认证,1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质量认证经验,培养了专业化队伍和人才),充分发挥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职能,探索开展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工作。

2.认证工作办法和流程

认证工作是一项由政府宏观指导、第三方社会组织实施,以高校为主体,以同行评价为主要形式,以诊断、改进、发展、提升为目的,重在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保障模式。

依据认证工作办法,认证以学校自愿申请为基础,在学校自愿提交申报表的基础上,协会与其签订认证协议,进入认证程序。认证工作有一套完整的操作性文件,主要包括自评、自评指导、自评审议、现场考察、集中评审、认证决定等环节。在每个环节,协会都可以提供咨询,并组织同行专家进行指导。

第一轮认证工作重在摸底、规范、找特色、推示范。对于学校而言,关键是在认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营造良性循环的来华留学管理机制和工作环境。

3.认证工作进展情况

去年,交流协会研究、制定了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办法、标准及相关配套文件,组建了专家队伍。目前,在院校自愿申请基础上,我们已完成了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28所高校为代表的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工作。第二批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为代表的35所院校的试点认证工作也已正式签约启动。

通过首批试点认证,我们总结了12个字:立标准、重质量、搭平台、促发展。

第一,掌握总体情况,制定合理标准。通过试点认证,我们对全国不同区域和层次具有代表性的来华留学院校进行了摸底和了解,对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和特定阶段出现的特定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为下一步完善标准、开展分类指导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第二,注重质量建设,建立良性互动。在试点认证中,各院校领导高度重视,全校动员,统一部署,认真开展自评自查,对自身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梳理。学校上下形成了对来华留学工作共同参与和良性互动的局面,有效推进了院校内部质量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第三,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互学互助。通过开展通讯评审、现场考察、集中评审等活动,发挥了“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的作用,为参评院校找准定位、发现特色、查找不足、持续改进提供了同行交流的机会,促进了试点院校之间、专家之间、院校与专家之间的立体、多维式交流,充分体现了同行评价的互帮、互助、互学、互进效应。

第四,培育特色项目,助力整体提升。通过试点认证,学校进一步找准定位、凝练特色、发现不足、持续改进、错位发展。例如,复旦大学积极推动趋同化教学与管理,实行留学生国民待遇全覆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加强校企合作,改革电子信息类留学生培养机制;天津医科大学创建“课堂教学、情景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四位一体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等。同时,我们也通过认证,寻找和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质量过硬,深受留学生欢迎的教育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认证工作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在国际司的指导和支持下,协会将加强认证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1)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完善认证办法和标准

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出台《来华留学国家指导标准》。《国家标准》充分体现了政府在来华留学质量保障中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作用,同时,将成为协会等行业性组织和专业机构开展认证工作的基本依据。《国家标准》出台后,协会将以此为依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已有的行业认证办法和标准。

(2)总结试点经验,探索和完善第三方认证体系

在《国家标准》框架下,协会作为第三方社会组织,将充分发挥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协助政府加强来华留学质量监管,帮助学校建立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协会将进一步通过试点认证总结经验,探索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第三方质量认证体系,提升第三方认证的公信力。

(3)鼓励学校积极参与,不断完善认证机制

在学校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将通过鼓励学校积极参与认证活动,形成倒逼机制,不断规范管理、提升质量。同时,进一步发挥学校和专家在认证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认证机制,包括逐步建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完善认证工作流程;完善专家库;开展认证专家培训、院校培训;完成认证委员会的组建和聘任;加强认证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证结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等。

浅谈国际工程中物资保障工作 篇7

国际工程物资保障工作具有时间长、战线广、环节多、高风险等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国际与国内不同的理念 (市场供应、供应周期、供应风险、售后服务、国际惯例、国家法规) ;将以廉价为标准的设备、生产系统配置方式转变为以效率与可靠性为标准的配置方式;变环节成本控制方式为系统性总成本控制方式。

1 物资采购管理

国际工程项目所在国多为经济欠发达国家, 设备物资奇缺, 市场极不发达, 物资采购时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计划意识, 要做好前期策划, 加强市场调研和产品价格性能比较, 采购计划应切实可行, 并保证项目施工的可靠供应。尽量减少因工作不周密造成的应急处置, 减少支出, 降低成本。

1.1 采购计划的确定

由于货物出口环节多、时间长, 且受制于大量的外界因素影响, 因此, 为确保货物按时到位, 一般材料的采购计划应在其进场时间前2~3个月内申报, 大宗材料的采购计划应在其进场时间前3~6个月内确定。

参考计算方式:采购计划确定时间≥同类国内工程项目的采购时间+进出口手续办理时间+全程物流时间

由于施工条件或施工方案的改变等原因, 可能导致设备材料数量的增减和规格型号的改变。设备物资采购人员应积极配合, 克服困难, 及时调整、报批、落实新的采购计划, 避免积压和浪费。涉及影响进口批文相关内容和数据的采购计划调整, 应及时报请业主协助办理修改或重新领取相关进口批文。

1.2 供货商的选择

依据公司采购控制程序, 查看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名册内的供应商是否能满足需求, 如果可以, 选择至少3家作为下一步招标采购的邀请单位;如果不满足需求, 则需要通过调查, 收集新的供应商的信息和资料, 并按程序文件进行评价, 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册。备选国内供货商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非国税关注企业。由于国家对大部分出口货物给予出口退税优惠, 故项目实施单位从上到下都应在观念上树立税务意识, 准确申报出口货值、规范提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这就要求供货商为非国税关注企业。被纳入受国税关注企业的主要类型有:以往发生过偷骗税的企业和欠增值税的企业、目前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企业、短期内注销的企业, 被其他部门 (海关、外汇管理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关注的企业。

2)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签订出口货物的国内采购合同时, 必须严格审核供货商是否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并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供货商提供准确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税率为17%) 。

3) 有能力办理出口货物的产地检验等手续。属于出口法定商检、化工品、危险品的货物, 国家进出口管理机构、船公司等都会要求供货商或厂家在当地商检局、指定鉴定机构办理诸如商检换证凭单、原产地调查单、危险品归类证明、危险品包装检定证书等。这就要求此类货物的供货商有能力办理。

2 物资运输及出口管理

2.1 货物包装

货物包装必须坚牢, 并应按照商品特点, 采取防潮、防震、防锈、防压等措施, 适合于海运及内陆远程搬运。包装箱两侧应注明发货标记、长×宽×高、毛重、净重及编号。由于包装不良引起锈蚀、损失、丢失, 应在合同中规定卖方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费用和损失。货物包装之前, 与承运商代表确定货物包装种类、尺寸、重量, 以便于确定采用何种运输方式 (集装箱/散货) 和预订舱位的数量。空运货物应在订货前向相关航空公司具体落实包装要求。

2.2 确定国际承运商

国际承运商是指接受出口发货人委托, 从事进出口货物的国际货物运输、仓储、包装、口岸报关报检等业务的专业化国际物流公司。国际承运商需要通晓国际贸易环节, 精通各种运输业务, 熟知相关法律法规, 与作业港口、货场、车队、船公司、海关、商检存在密切的业务关系。

2.3 货物出口

货物出口物流工作涉及单位及部门较多, 实际操作中必须做到统筹兼顾、缜密周到, 国际项目中物资保障负责人应协调物流链的各环节以实现顺利衔接, 保证货物顺利出口。

①报关前, 应将货物名称、数量、单价、总价、包装种类、件数、毛重、净重、体积等信息准确传递给承运商。②要有专人负责核对确认报关有关的文件 (发票、装箱单、报关预录入单) , 发现问题及时更改。③海关编码归类要正确, 无论如何不能将不退税的归入退税类。报关单中文商品名称要与采购合同名称一致。④属于危险品的货物应联系供货商和承运商提前办理相应的出口许可、危险品等级证明、危险品包装证明。

3 物资现场管理

在国际项目工程中, 要充分考虑当地风土人情, 国别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情况, 从而确定仓库的修建位置、布局, 并着重考虑防火、防盗, 防水等安全措施。

物资管理人员应合理设置各类物资和产品的台账。原材料和设备必须根据性质、用途、类型等分门别类建立相应的明细账, 同时合理安排物品的存放。同时, 要做好设备物资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这是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促进项目进度的有效措施。

4 结语

国际工作坊 篇8

We usually start our workshops picking up contradictory topics:we love places that despite the planning theory are refusing to decay,and continue to input resources to the common urban life;or we look for others that,notwithstanding respected standard regulations,cannot offer any urban interest;we also consider the threats of development on limited valuable sites.These practices usually fascinates enthusiastic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convince them to voluntary pursue different commitments into faculty works.Workshops are thus an interesting way to practice with students the professional need of mediation,team work and discussion,and to share conceptual projects.Workshops also are troublemaking:the visualization of different hypothesis needs a language for grass-expertises and another for the technicians;with foreign experts around them,the locals raise up some expectations;although the workshop results are not final conclusions,a wrong ex-post management can frustrate either organizers or students.

Since 2006,I have been involved in 4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workshops with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and the University of Ferrara.Our workshops have explored the urban complexity open issues,with reference to contemporary human settlements and design possibilities.Furthermore,these workshops have offered the possibility to Chinese and Italian groups of direct experiencing and visiting the partner city,limiting a stereotyped knowledge.As a secondary effect,the workshops normalize an Eastern and a Western cultures as possible working contexts,in which is possible to care about the urban future.The different culture is no longer an exotic or romantic experiences for footloose eyes.I am personally convinced of the precious function of these workshops,but not so sure about the best way to capitalize these experiences for other people.I would like to find the way to understand others and to consolidate knowledges,through workshops.And this makes me more concerned in the way to ask questions and raise new issues among participants.

In the mood for cooperation

Since the very beginning,the way we have starte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chools of Architecture in SCUT and Ferrara University was that of a of mutual and equal relationship.None have visited the partners to demonstrate superiority.The topics were thus selected without knowing any clear solutions in advance.Someone in the group of involved teachers is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morphological urban structure and layout,others focus on th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r the socio economic organizations of the urban functions.Workshops have offered us the possibility to think about the urban development as a matter of time and a field of social practices,not just space projections on a representational surface.Students are requested to carry on careful spatial analysis,which reveals a domain of day-to-day socia practices,relatively free from intentions of authority.We can say that the greatest challenge of students workshops is to combine great discussions and visible results.Unfortunately,the final proposa of these cooperation efforts is frequently just an exercise of physical design,that eventually visualizes alternatives for existing spaces,and does not contro a modifiable urban context.This is also a great professional concern for urban planning:we explore the most critica issues of contemporary urban life(space,policy,society,economics),but frequently we visualize just a physica urban design.

The way we use to talk about the urban matter shapes the way we perceive and conceive our places,telling others about our urban culture.Jointly preparing the workshops,common 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s are displayed.It is interesting that not only the guests coming from abroad,but also local students(and sometimes teachers)have consolidated ideas about their own places,which they are supposed to objectively or professionally know.The initial idea to explore the role of small communities within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es,probably helped us to be quite pragmatic.Within the ancient spatia environment,the idea of sustainability has tangible characteristics.It is a provisional balance of natural and human needs.It is a matter of spaces.Urgent modernizations are evident.At the same time,vernacular landscapes can satisfy the need of individuals to be linked to material witnesses,and the challenges of a world of accelerated changes.Either in Italy or in China we have been facing similar questions.Should we defend the idea of enclosed communities in urban planning?How to give them a spatial role?What is the meaning of conserv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urban practices?Working on vernacular built-up urban patterns,this uncertainty are multiplied.Particularly the Italian groups keep a prevailing constraint for both the understanding and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social spaces,when dealing with a material heritage.

How the workshops set up a practice

We are adapting our inten sive workshops to the present context of accelerated flows(information,people,ideas,travels and expectations),which comprises communications and generates new stereotypes.As instructors,transnational practitioners or academics,we cannot escape basic questions like:How to understand a place in less than two weeks,also suggesting possible solutions?How to set up our mind on the place,bringing our experience at the same time?How to pay back the privilege of being in the place?Actually I have no certain answers.

Our workshop format lasts two weeks,which is a good time for deep impressions.I support the idea that in two weeks with students we can just offer a different formalization of the problems,eventually saying“if you look at your place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this is not a problem!”.We can bring in the place a fresh passion,that someone might have forgotten.Most times,the framework for solutions is already written in the tutors'preparatory work,and students'designs are the evocative images to support others'ideas.

The first concern during our two weeks is related with communication.If a mutual knowledge is the first goal,it is requested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what constitutes an answer and what constitutes a question,and what constitutes the method for getting from one to the other,in order to have a valuable result for both sides.Dialectically,the Italian/European logic faces the Chinese logic,using English as a working language(none is native speaker).The multi-dialogue actually assists groups interaction rather than limiting it,as an instrumental way to weaken the native cultural constraints.For example,argumentation is a second nature to Italian students,and design is a language on its own;the use of English forces them to find thoughtful expressions.In parallel Chinese students are similarly asked to draw and share ideas with other people(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their common behaviour),without preparing their sketches on their own.Within an educational program,this confrontation and cross-cultural bridging while working is at least as important as the study in itself.

Nevertheless,the target of our planning exercise is a second dialectic task:something as abstract as a better urban environment is though to have universal applicability.In fact,the sense of better may be contested and the clashes of ideals,representations,and logics can bring about the questioning of one's own assumptions.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approaches,such as urban or landscape design,social studies and urban economics,in my view,offer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floating values”,as we have defined them in one of our workshops.The last concerns are about the working sites.In 2006 we have started with Xiaozhou,a chengzhongcun in southern Guangzhou.We moved to Italy keeping that dimension as our field.An undergraduate student can manage through a direct physical experiences in a foreign place the walking distance of a village.Previous information on genera planning government is recommended,but the village community offers us the possibility to work within the tricky space in between global issues and local design.

Finally,the invaluable emotions of all involved people are the decisive components into a workshop.The students play a different role of appointed technicians for two weeks,blending a mix of irony,technical skills and local concerns,and trying to avoid exaggerated caricatures.This way a passionate working attitude develops.Hidden into this game,the curiosity about China by the Italians and a reciprocal interest of the Chinese to Italy is unveil.

W hat is inside a wor kshop?Floating values in spaces and cultures

So far,the idea of intensive workshops is working on two different scenarios.The challenge of contemporary urbanization and the way to consolidate a shared knowledge.

Nowadays humanity is by far more urban than ever,nevertheless it seems that urbanization is producing different enclaves of groups defending their own interests,identities and resources,instead of homogeneity.The contemporary city gives us the dimension of transforming life-styles.Guangzhou and Ferrara are opposite contexts:Guangzhou is 80%a new city,because of a recent urban growth or a fast buildings substitution;Ferrara is a preserved medieval town,displaying a continuous confrontation with the inherited urban and regional structure.

The first workshop“Today and tomorrow.Ideas on shared space and socio-economic organization in Xiaozhou village”(Guangzhou,2006)was the opportunity to think about small communities and carrying capacity,within big cities urbanization processes.

The second workshop“Floating Values:Urban development and Landscape Preservation in the Po Delta and Comacchio coastline”(Ferrara,Italy,2007)explored the scenarios of a slow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latterly combined with the preserv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values within a very fragile human-made environment,such as a river delta system.

In 2008“Geshan:Preservation,Development,Renewal”was another opportunity to work in an urban village of Guangzhou.The completely urbanized context forced all 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 quality of the public spaces“domestic”landscape in the village,trying to learn from them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surrounding metropolis.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are the normal context for intensive workshops.The groups of students are asked to analyse and identify the users(locals,temporary dwellers,city users or occasional visitors,and so on)in the case-study spaces,to define the ancient and current urban landscapes and the possible networks among them,finalizing a concept for the intervention.When possible,I prefer to have technical lectures about the site in the beginning and few provocative presentations of other experiences during the sessions,in order to expand the time for groups work.The final pattern of these analysis is often that of a mosaic of urban practices,erasures and layering.Some stronger enclave's differences are jealously preserved,and others transformed and absorbed.Interviews,mapp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synthesis are thus the keys to enter these fabulous nested boxes.The short and intensive experience of the workshop obviously simplify the complex legal and economic contexts,but it is interesting to see how students can jump into the practice of the discontinuity of the urban spaces.

These analyses are looking at the the possible interventions:students judge,select and evaluate the potential good materials for projects and can offer a fresh and not too engaged representation of different opinions.While doing this,they combine rationality and intuition,obviously reproducing part of the preparation plot.Much more might be done after the intensive weeks with students,in order to keep those intermediate results as part of a longer epistemological process.We cannot expect that local governments apply exactly what is suggested during an exercise with students.In 2009 the University of Calabria,in the South of Italy,organized a workshop for a small group of faculty in the Municipality of Rossano.The town,a former Latin and Byzantine capital,now is made of two centres:the historic town in the hills and the modern one,near the coast.The area offers interesting opportunities to understand the layering of different historic times and users.The experience is still on the way,we are trying to set the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es on the inputs that both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can have on traditional urban settlements.A longer time to care of the output means that we have time to professionally evaluate the reasons of preservation and growth,and of global and local factors,without justifying all kind of decisions.Considering how important is the preparation,I think that a more professional engagement of responsible organizers can offer p r o m i s i n g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t o t h e workshops machine,and eventually include professional outputs.

The rhythm of interaction.A simplified disciplines mix,from school to real actions

The intensive workshops in urban and landscape design train students to act responsibly in a world of unprecedented multitasking practitioners,struggling with dramatic global urban changes and definitely local manifestation.In our profession we are expected to offer planning advice rapidly,despite the complexity of the cross-cultural context(place and/or discipline)in which we are asked to work.How to think the practice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our own cultures?Are we asked to learn locally?Should we modify our technica language?I do not have universa solutions but I am confident that a comprehensive learning from places is a positive educational message.Responsible“reflective practitioners”(Schon 1983)avoid the easy-design that does not evaluate the opportunity of some transformations.I think that these unanswered questions in chorus are the proper frame for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planning practices.

参考文献

[1]Dovey,K.(2010).Becoming Places.Urbanism/Architecture/Identity/Power.London:Routledge

[2]Miles,M.(2008).Urban Utopias.The built and social architectures of alternative settlements.London/New York:Routledge

国际工作坊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国际经验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 高校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中场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从国际上看, 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都有过这样的深刻教训——由于不重视德育教育而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就国内层面而言,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高校扩招而日益增长的大学生群体面对着瞬息万变的社会, 其道德发展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态势。为此, 2004年8月, 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十六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定义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拟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德育教育经验来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借鉴国际经验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研究

很多人认为只有中国才有思想政治教育, 这是与中国的政治体制有关的。其实国际上发达国家不仅有极强的意识形态的控制, 也有独特的控制方式。我们需要研究的恰恰是为什么他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却没有使人产生明显的被“教育”的感觉。如何从防范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 对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产生更积极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增强与世界对话的意识和能力中去把握。

回顾发达国家发展的历程, 我们发现他们大都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道德滑坡——道德回归——经济再发展”的过程。这就说明现阶段随着经济增长, 我国社会各个层面和领域出现的价值观念迷失和道德水平下降等现象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政府行为或政策的影响。就大学生群体而言,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的多样性和道德观的复杂性问题, 也不能简单归结到我国政治体制的因素, 而必须放在经济增长、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长周期中加以对待。仅以美国为例, 其在历史上也出现过著名的“政党分赃”黑暗时代, 即便上世纪50、60年代也因为民运、越战等出现过“迷惘的一代”, 大学生乃至整个国家的青年群体都经历过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混乱和痛苦。为此, 美国从政府、高校到社会各个层面, 都进行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努力, 最终使得整个青年阶层、尤其是大学生群体重新回到了正轨。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我国同样可以利用好自身作为发展中国的后发优势, 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深入提炼融合, 取长补短, 从而切实提高我国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此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BBS论坛、虚拟社区、facebook、博客和微博等新兴媒体和交流方式也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如果我们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充分关注和尽快占领这些思想阵地, 不能在教育理念、形式和内容上充分融入这些时代元素和文明成果, 就可能在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道德观乃至世界观的塑造过程中遭遇挫折。从这个角度讲, 我们既要坚决防止西方发达国家的“和平演变”企图, 也要站在文明和时代的制高点, 去关注、吸收和借鉴现代经济、文化、社会和科技等各方面、各领域的先进成果, 敢于向西方发达国家借鉴和学习。这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被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所证明的成功经验。

二、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内容和形式的比较研究

具体而言, 我国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西方国家相比, 在理念、内容和形式等三个方面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异, 并且深刻地影响了各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和总体效果, 值得深入进行比较研究。

(一) 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不同。

中国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理念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 重视对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历史责任和国家意识的锤炼与锻造, 另一方面则在“党国同构”的统治形态下强调阶级意识和政治服从, 特别是重视政治课程和政治手段在思想教育上的绝对控制作用。这反而容易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感和误解, 甚至形成普遍性的政治冷漠和功利性思想。国外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的是跨学科全面渗透的理念, 将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渗透在整个大学课程体系中。美国大学的道德和公民教育一般都贯穿于其整个本科学习的经验中, 它既在通识教育里面, 也在专业教育里面。在专业课教学中结合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道德和公民教育为目标的专业课, 另一种则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道德和公民教育的内容。美国卡耐基基金委员会的主席博耶说, “对于任何一门充实的专业课程的学习, 都要对三个问题做出回答, 即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的问题?”日本学校各学科的教学都要求渗透德育。除了特设的道德课 (日本称为特设“道德时间”) 外, 文部省颁布的《学习指导纲要》对各科负有什么责任、应该培养什么思想品质都有明确的规定。国语、地理、历史、音乐、美术、数理、体育、科学史, 无一例外都要结合德育进行教学。

(二) 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不同。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风、班风、学风建设等。美国以培养爱国、修养、诺言、伦理道德、纪律的“国民精神”, 以及对国家履行义务的“责任公民”作为教育目标, 努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形成包括爱国教育、法制教育、文明市民教育、价值观教育和心理教育在内的目标体系。英国以“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为出发点,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奉献精神, 以及勇敢、诚实、无私的优良品质, 树立与社会价值取向一致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和信念。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集体主义作为指导, 以民主、自由、个性等思想作为补充, 极力培养出东西合壁式的人才, 从而推动日本社会的前进。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非常详实, 思想政治教育都普遍受到重视。在培养目标上, 既具有层次性, 又具有统一性。区别在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与与政治关系更密切而与宗教无关, 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密不可分。在培养目标上, 中国培养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三向”、“四有”新人, 而西方国家则是培养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

(三) 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不同。

中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上要求做到多样性、趣味性、生动性, 以及时代性、动态性和目的性, 还要注重经常性和反复性, 可包括党团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争优创先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但是在教育方式上, 中国各高校侧重于显性教育, 采取强制式灌输教育为主的方式。美国的高校德育教育强调课外活动和文化濡染来隐性渗透, 他们建立了一个立体多元、显隐结合的教育载体来承载其公民与道德教育的任务, 并希望在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 传递国家基本的、主流的价值观。美国的宗教教育为其公民与道德教育提供了特殊的补充与支撑。在早期的西方学校教育中, 宗教的劝告和戒律是德育的重要方法论基础。大致来看, 美国的教育体系包括学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体系、社会团体活动以及宗教活动三部分。日本非常重视特别活动, 即课外活动, 学校把它视为衡量学校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其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 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展示能力。通过组织和参与活动, 使学生们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忠于”集体的观念。

比较之下, 虽然国际和国内都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政治灌输, 都注重社会的广泛参与性。但是在教育方式上, 中国侧重于显性教育, 采取强制式灌输教育为主的方式, 而西方国家侧重于隐性教育, 立足柔性灌输方式。

三、借鉴国际经验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研究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 当代大学生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 包括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始终是有限的, 由于他们并不全面的知识文化基础构成, 再加上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大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的知识传授与强制灌输, 因此, 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有相当的抵触与冷漠情绪是可以理解的, 而这一状况也必须加以改变。因此, 要改变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被动状态, 本文认为可以首先从开掘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内蕴的方法论意义出发来展开教育活动。

总体而言,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上, 我国各高校可以从三个方面有效地借鉴西方经验。一是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阅读入手, 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采取“以问题为导向”教学互动型的教育模式,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探索和课堂讨论, 实事求是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本真的理解, 并进而在与其他相关学说、思想的比较中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二是要切实开设一系列大学生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 让大学生对宪法至上、司法独立、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市场经济和伦理道德等涉及现代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的公民知识有所了解, 进而从方法论层面挖掘马克思哲学、法学、伦理学的内在意蕴, 扎根于我国的国情与本土文化心理基础, 立足教育本位, 真诚地面对学生所有的困惑, 在更高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去帮助学生辨析、思考与选择。三是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 对辅导员、专职思政教师乃至专业理论课教师展开经常性的、全面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和培训, 把人类经济、文化、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介绍、采纳和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既重视社会主义世界观的培育和锻造, 也要重视与新科技、新媒体和新教育手段的衔接, 在与大学生群体的共同成长中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就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 我们还要注意具体方式方法的改变, 其一, 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教育理念, 将单维度、硬性的政治路线教育纳入到多元的、立体的、具有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公民身份、使命和道德感的教育之中。就西方社会而言, 宗教及其所掌控的慈善福利机构和社会志愿团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底蕴和价值支撑。对于我国而言, 华夏五千年悠久文明所积淀形成的儒家文化及其内涵的精神力量长期以来被政府、社会和广大民众所忽视, 这也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缺乏血肉和丰满感的重要原因。实际上, 我们可以看到, 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的成功都离不开教育, 而教育发展又离不开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 更没有理由忽视儒家文化, 忽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整合性和支撑性作用。其二, 要把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投入放在大学教育和教学上, 给予大学辅导员、专职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更多的尊重、更大的自主空间和更高的薪金福利待遇, 去除我国高校过度的经济、政治干预、高度的行政化态势和过分的功利主义倾向。孔子云:“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西方各大常青藤名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卓著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自身在精神意识、学术气质和道德观念上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这些是产生大师、名师进而感染、熏陶学生在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平上不断自我提升的重要原因。我国的高校则由于政治干预色彩过分浓重, 行政人员压制教师队伍, 带有浓厚经济意识的“产学研”压倒了基本的教学和育人功能, 从而导致广大教师队伍或主动、或被动地偏离了“传业授道解惑”的人文理想, 这也必然无法对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更高的期待。最后,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素还在于学校之外, 特别是政府和执政党对此责无旁贷。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都表明, 政府开明、政治体制先进和民主、政治领导者廉洁自律、民众对政府和执政党的信任度越高, 则一个国家整体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就相对较高, 学生和年轻人对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也就具有更高的期待、更强烈的自我期许和历史使命感。西方国家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离不开政府自身民主改革的成功, 离不开普通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和知识精英对政府乃至社会事务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因此, 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真正取得成效, 除了高校和教师的努力, 政府和执政党的引导乃至全社会的配合、融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李萍.对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理性审视[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2].李曼丽.今日美国大学的道德和公民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3].[美].欧内斯特.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国际工作坊 篇10

一、工程变更所带来的施工问题分析

工程变更, 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比较常见, 但对于工程施工方来说具有非常大的风险, 如果处理不当, 将会严重影响到施工方的施工进度, 进而影响到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也会造成工程施工项目无法正常使用。

(一) 施工人员的调整问题

在工程发生相关变更问题之后, 工程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工程变更内容来调整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顺序, 这时就可能停止相关建设环节, 转而投入其他建设内容, 这对于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工程变更内容较大, 往往会造成施工人员短缺, 无法如期完成相关工程建设, 最终导致工程进度难以保证。

(二) 工程量变更问题

工程变更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工程量的变更问题。工程量的变更就是增加的工程施工任务, 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施工周期。当工程量发生变更之后, 工程施工企业需要认真研究工程量实际增加量, 工程量变更所造成的额外施工时间和施工费用, 从而同工程业主协商以调整工程施工时间和工程施工成本, 从而避免因工程量变更所带来的施工影响。但是, 由于国际工程的施工企业和施工方分属于不同国家, 因此, 双方的意见和看法会存在一定的分歧, 往往会导致工程协商存在障碍, 工程施工无法达到最终效果, 从而导致工程索赔工作的出现。

(三) 工程质量变更问题

工程质量变更就是工程业主对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设计质量所做出的进一步要求。一般来说, 工程施工质量和设计质量在工程施工协议中都有明确规定, 但工程业主为满足自身相关需求, 从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出了相关调整, 对于工程施工进来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 对工程量变更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核算, 适当要求工程施工时间的延长以及工程建设资金的增加, 如果协商出现问题, 就会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 最终造成工程索赔问题的发生。

(四) 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变更问题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许多因素都是难以确定和避免的, 比如恶劣天气所造成的工程施工影响, 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导致了工程施工项目难以在建设工期内完成, 这时, 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向工程业主提出相关要求, 以延长工程施工时间等条件, 减少自然灾害对工程施工进度造成的影响, 避免工程纠纷问题的发生。在双方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协商时, 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分歧, 工程施工企业就应该利用相关手段来维持自身利益, 减少经济方面的相关损失。

二、减少工程变更索赔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 做好工程现场分析工作

首先, 工程施工企业在开展相关工程施工工作之前, 要针对工程现场开展缜密的调查和勘测工作, 尽量减少意外因素对工程施工所带来的相关影响。现场分析工作包括了对地质、地势、以及气候的调查工作, 比如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是否稳定, 能够在工程施工期间造成一定的影响;地势因素是指工程施工环境是否安全, 是否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气候因素是指工程施工区域是否经常出现恶劣天气, 是否会对工程施工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间是否会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给施工企业带来影响。这些因素都必须要认真分析和考察, 避免相关因素对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危害。施工企业要加强对相关勘察工作的监督力度, 确保勘察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从而在工程施工设计环节加以注意, 有针对性的提高施工要求。同时, 施工企业应该同当地相关气象站密切合作, 确保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快速获取, 减少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二) 提高工程变更信息的审核和研究力度

当工程业主提出工程变更要求后, 首先应该由工程监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析, 确保工程变更内容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避免不合理变更对工程施工企业所造成的危害。首先, 工程设计人员需要针对工程变更结合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有效分析, 找出工程变更中的隐秘工程量, 并联合工程技术人员计算出工程变更所需要进行的工程调整, 及相关变更所增加的工程施工时间, 然后, 将所得数据提交工程监理人员, 确定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施工企业要及时向工程业主提出有关工程变更的相关要求, 比如工期的延长以及工程资金的补充, 并做好相关工程施工内容的调整, 以保证工程施工项目的正常运作, 尽量减少工程变更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

(三) 正确对待工程施工索赔问题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因工程变更问题给施工企业造成影响, 导致工程项目无法在工期内正常竣工, 施工企业蒙受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应该按照相应程序开展工程索赔工作, 争取企业相关权利, 减少自身经济损失。在工程索赔过程中, 施工企业应该处理好工程监理、工程业主之间的关系, 也是确保的企业能否获取工程索赔的关键工作。同时, 施工企业应该积极整理有关工程索赔的相关数据, 比如工程变更协议, 变更工程量分析以及工程量清单等相关材料, 为工程索赔提供充足的证据。施工企业保持正确的索赔心态, 工程索赔是施工企业的一项合法权利, 工程施工企业不应担心同业主间的合作关系而不敢开展索赔工作, 同时, 工程索赔一定要建立在双方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行, 不要言辞激烈, 更不应该相互威胁, 不能抱有以工程索赔来谋求相关利益的想法。

三、总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工作也日渐密切, 国际工程也逐渐增多, 为保证工程施工企业的相关经济效益,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工程索赔问题, 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减少工程变更对施工企业的经济影响, 确保国际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 促进国家及地区间的合作关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际贸易的逐渐增多, 使得国家工程施工建设也越来越频繁, 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但是, 在国际工程施工过程中, 往往会由于工程变更而导致相关工程施工问题的发生, 使得工程施工项目无法按时完成, 给双方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工程变更索赔工作的有效开展, 对于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就国际工程变更索赔工作展开分析, 指出了施工索赔相关原因, 并提出了有关工程索赔工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家工程,变更索赔,原因,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淑琴.工程变更索赔策略探讨[J].铁道建筑技术, 2011.

[2]薛斐.论工程变更的实施和操作[J].科技信息, 2011.

[3]方泳泽, 王成志.工程变更的研究与管理[J].集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网络版 (预印本) , 2010.

国际工作坊 篇11

国际艺术节是城市定期举办的综合性节庆活动,它是城市满足自身文化生活的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也是提升城市特色品牌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随着艺术节的发展,观众已经不满足于雷同化的艺术内容与形式,而是期待在艺术节庆活动中能获得更为独特的艺术体验。为了探讨立足于城市发展与特色建设中的国际艺术节定位,使国际艺术节能够在特色化与国际化的过程中形成稳定艺术资源,在各方迫切交流的愿望下,此次高峰论坛暨工作坊应运而生。

2014年5月29日至6月1日,由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和天津音乐学院主办,由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承办的《国际艺术节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艺术管理工作坊》在天津市文化中心拉开了的大幕。各方参会代表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与来自世界各国著名艺术节艺术总监展开互动交流,就国际艺术节的节目定位与设计、组织管理、观众培养、资金筹措与宣传推广等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会议受到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厅、市文化厅高度重视和支持。会议的召开汇集了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等国内数十所音乐院校的师生代表。此次会议还获得了《人民音乐》、《人民网》、《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津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音乐台》、《天津电视台》等众多报刊杂志电台等媒体的支持。

一、 高峰论坛:嘉宾分享国际艺术节发展经验

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靳学东主持开幕式,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教授做了开幕致辞。参与此次会议的嘉宾代表有:米歇尔·哈弗林格(瑞)、埃米尔·康(美)、尼古拉斯·肯扬(英)、茜茜·泰默(德)、罗兰·奥特(奥)、梁掌伟(港)、梁晓鸣(澳)、刘文国(沪)、徐昌俊(津)、张蓓荔(津)等参与了论坛并发言。来自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的教授王勇博士担任主题演讲和高峰论坛主持人。

米歇尔·哈弗林格谈到瑞士琉森音乐节已有70余年历史,每年都会吸引到著名的乐队、传奇的指挥家、独奏家出现在琉森音乐节的舞台上。音乐节期间会有超过100场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会有约12万观众享受到这精彩的音乐盛宴。主办方很乐意推出那些年轻的、天赋异禀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埃米尔·康认为表演艺术的使命就是通过创造和展示优秀的艺术体验来丰富观众的生活。努力培养艺术家的创造力、不断推出校园内外的新作品都可以强大表演的征服力。具有特色的创意他们最看重的核心要素。尼古拉斯·肯扬介绍了“BBC逍遥音乐节”是长达 8周的夏季古典音乐盛会,常以皇家艾尔伯特大厅作为演出主场地。该音乐节创办于1895年,每年都会在艾尔伯特大厅上演百余场音乐会,在卡多根大厅演出系列室内音乐会,还有跨越英国各地的公园逍遥音乐会和音乐教育活动及儿童活动。音乐节吸引并培养了大量稳定的观众群体,以至于在满场的情况下他们会愿意购买“逍遥票”(位置不固定的站票)去欣赏那些高质量的音乐会和艺术演出。茜茜·泰默讲到目前艺术节需要形成了跨越文化、跨越民族、跨越教育阶层、跨越男女差异和跨越不同年纪人群的凝聚力。艺术交流要体现在个体和私人层面上:即人与人。罗兰·奥特先生讲到:萨尔兹堡音乐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音乐活动,这个美誉可以用每年的表演节目场次和吸引的观看人数不断创造新高的数据来证明。萨尔兹堡音乐节在每年夏季的7月至8月份,持续约六周的时间。知名导演的作品,著名大师的音乐将在音乐节上呈现。众所周知,萨尔兹堡是莫扎特的故乡,这得天独厚的城市名片会把萨尔兹堡音乐节宣传的足够充分。

梁掌伟、梁晓鸣、刘文国、徐昌俊、张蓓荔等代表也先后发言,会议现场交流了世界各地区文化差异等社会因素,深度探讨了国际艺术节的定位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听取了世界著名艺术(音乐)节的相关发展情况与宝贵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探讨了发展方向与对策。通过主题演讲与高峰论坛成功探讨了议题:国际艺术节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各国艺术节的运作模式。

二、 工作坊:艺术管理创意方案PK赛

艺术管理工作坊为避免“一言堂”的低效率讲座方式,从而达到与会者与专家的深度互动。艺术管理工作坊除专家讲座、交流外,特别设立了现场点评环节,即主讲嘉宾现场出题,由参与者组成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策划方案,并现场展示。来自台湾树德科技大学表演艺术系教授谢嘉哲博士担任艺术管理工作坊主持人。

工作坊共分五场(组)历时两天半,师生代表在观看各代表队展示方案设计及嘉宾点评环节时受益良多。五位嘉宾分别对各自所在的组别主题展开深度剖析,详细点评了参赛小组方案的优缺点,并给予针对性指导意见。最后由各位嘉宾交流意见评选胜出团队(见表1)。

三、 艺术体验:会议期间的音乐会

《融》——民族管弦乐专场音乐会,于2014年5月29日19:30在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由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演奏。该乐团成立于1983年,是以本校民乐系学生为主体,以青年教师为骨干,为展示学校(院)教学成果,实现与文艺团体演出机制接轨而建立的艺术实践基地。演出特邀指挥:吴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重合奏教研室主任)。音乐会呈现了六首大型民族管弦乐曲,分别为《春节序曲》(李焕之/曲1956)、《滇西土风》(郭文景/曲1993/2008)、《融》(徐昌俊/曲2009)、《妈阁天后的遐想》(徐昌俊/曲2012)、《冬》(卢亮辉/曲1977)、《新龙舞》(徐昌俊/曲2012)。

《节日·狂想》—天津音乐学院与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校区音乐与舞蹈学院交流音乐会,于2014年5月30日19:30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举行,由天津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演奏。该乐团创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1998年李岚清副总理来院视察期间对该团的演奏给予充分肯定。曾与著名指挥家李德伦、黄飞立、姚关荣等及美国的著名指挥家赫伯特·齐佩尔、唐·耶格等合作演出。本场演出特邀指挥:杰夫·迈耶(俄罗斯圣彼得堡爱乐乐团艺术总监,曾在2008年第十届“安东尼奥·佩罗蒂”国际指挥大赛和2013年美国指挥大赛中获奖)。音乐会演奏了《歌墟》(陈怡/曲1994)、《唐诗两首—为弦乐四重奏与管弦乐队而作》(周龙/曲1995)、《节日狂想》(徐昌俊/曲2014)、《乐队协奏曲》([匈]贝拉·巴托克/曲1943)。

两场音乐会都非常精彩,获得参会嘉宾与师生代表的高度肯定。中国民族管弦乐与西洋管弦乐共通共融而又不失各自特点,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相得益彰而又体现各自文化底蕴。可谓是:奇声摄魂妙不可言,天籁入魄物我两忘。

结语

国际艺术节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成功探讨了议题“国际艺术节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与“国际艺术节的运作模式”。关于国际艺术节的运作模式,各位嘉宾代表分别介绍了各国各城市艺术(音乐)节的运作模式。为国际艺术节的发展与定位及国际艺术节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做了深度探讨与交流。

艺术管理工作坊则以具体实践与现场评比的方式,对参加会议的师生代表做了详实的检验与指导,为参会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工作坊所采取的内容与形式都非常符合参会(赛)的代表团队现阶段的学习与研究情况,一场直观教学法的授课在会场展开,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次高峰论坛与工作坊汇集了中外国际艺术节举办与发展的相关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国内其他城市举办相关艺术节庆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研究基础。会议期间所形成的这些方案与建议从社会功能、大众审美、人文发展和艺术普及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多维度地对中外艺术节举办和艺术管理问题进行了回顾、总结与反思,这些成果将为今后的实践研究者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学术参照与经验支持。

《国际艺术节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艺术管理工作坊》已经胜利闭幕。如同徐昌俊院长在开幕词中提到的“提高文化的开放水平,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国际艺术节作为艺术节庆活动的一种类型,以其独特的创意内容与表现形式使观众获得无可比拟的艺术体验,丰富的表达跨越语言的障碍,实现艺术的直接传递沟通。愿艺术与城市的结合可以将我们的文化艺术更好的得以传承、弘扬和发展,真正让文化艺术从源于生活,惠及民众。

国际工作坊 篇12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乔跃山处长介绍了中国光伏产业的现状, 以及近期工信部发布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符合规范的企业名单 (第一批) 、光伏发电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等有关情况。他指出,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作为国家级专业标准化机构, 应在光伏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标准委工业二部张成宇处长指出光伏产业标准化委员会工作一直是国家标准委重点支持发展的领域。PVQAT中国工作组的成立可以实现我国企业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充分参与国际光伏质量保证工作组的相关工作, 提高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活动中的话语权, 促进我国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 为我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张宏图副院长代表PVQAT中国工作组组长单位发表讲话时指出, 做为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委的支撑机构, 将积极贯彻执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要求, 联合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做好PVQAT中国工作组与工信部、国家标准委、国家能源局、美方以及各企业的协调沟通工作, 实现好支撑政府、服务产业的目标。

上一篇:磁悬浮稳定平台下一篇:自然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