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角

2024-09-17

美学视角(精选12篇)

美学视角 篇1

摘要:在20世纪文学研究中, 接受美学使西方文学研究实现了从“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向“读者中心”的转移。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 以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及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本作为语料, 探究散文之美。

关键词:接受美学,《匆匆》,期待视野

1. 引言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写于“五四”落潮时期, 语言优美, 结构精巧, 是汉语散文诗的代表作, 张培基先生的译文把握住了原文的情感、风格、神韵, 忠实凝练, 用词具有美感。这与接受美学倡导的翻译应该尽量使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诠释能够契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不谋而合, 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期待视野”对本诗进行分析。

2. 接受美学理论简介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 以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人物, 理论核心为“读者中心论”。在姚斯看来, 文学作品历史生命如果没有读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 作品才能进入一个连续变化的经验视野中。[1]伊瑟尔则认为, 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 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2]

为了建立文学作品创作与接受、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姚斯提出“期待视野”这一中心概念, 它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 读者的意识并非空白, 而是具有某种世界观, 社会经验, 审美倾向等, 在具体阅读中, 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作者, 必须注意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

3.《匆匆》之美学分析

《匆匆》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散文诗, 兼有诗与散文的特点, 通过隐喻, 排比, 叠词的使用, 充满诗意, 表达了对时光消逝的感慨和无奈。俄国著名翻译家吉·加切奇拉泽认为:“理想的文艺翻译首先是在艺术上, 而不是在语言上和原文一致。即使达不到这一目标, 也应全力以求, 离目标越近越好。”[3]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 散文诗的翻译更得注重原文音韵美、结构美和节奏美的传达。

3.1 音韵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音韵美, 不像格律诗那样靠格律和韵来体现, 而是从诗人的内在情绪的涨落和语言的节奏的有机同一中自然流露出来。散文诗的译者只有把握诗人的内心情感及其变化, 才能译出好的作品。

例1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

张译:Counting up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8, 000 days have already 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quietly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诗人把“八千多日子”的“溜去”比喻成“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滴在时间的流里”, 形成鲜明的对比, 让读者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它, 张培基的译文“a drop of water”“into the ocean”“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选词准确, 英文地道, 形象生动的传达了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奈与惋惜, 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3.2 结构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结构美主要体现在字词、造句、修辞上, 以及句子之间、段落时间的组织上, 更在文章整体所表现的艺术境界。散文诗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不仅要致力于传达源语中的语义信息, 而且更要着力于再现源语中的审美价值。

例2于是, 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张译:Thus 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vanishes in the rice bowl when I have my meal;passes away quietly before the fixed gaze of my eyes when I am lost in reverie.

例2诗人用排比句流线型的展开画面, 张培基先生翻译时考虑到英语的“重形合”和读者想要从译文中感受到的意境, 用了三个条件状语从句, 既体现了原文的逻辑关系, 又对应了原文的三个并列句, 再现了原文的结构和意境。

3.3 节奏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节奏美主要靠词的重复、对偶、对仗、对称以及句子的联系方式表现出来, 是散文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散文节奏的翻译得摆脱原文句子结构的限制, 按照译文语言的要求重新组织句子, 进而传递原文的节奏美学特征。

例3早上我起来的时候, 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它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张译:When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 slanting sun casts two or three squarish patches of light into my small room.The sun has feet too, edging away softly and stealthily.And, without knowing it, I am already caught in its revolution.

“斜斜的太阳”“轻轻悄悄”地挪移, “我”“茫茫然”“跟着旋转”, 这些叠词的使用, 使诗达到视觉和听觉的真实性, 情景交融。张培基的译文再现了原文语言形式的美和意象与情感的表达, 特别是把“轻轻悄悄”翻译为“softly and stealthily”, 准确表达了作者对斗转星移, 时间流逝的无奈, 使译者和读者达到视野融合。

4. 结语

散文诗的翻译关键在于译者对于原文情感, 写作风格和意境的把握, 张培基对《匆匆》的翻译惟妙惟肖地传达出原文的神韵, 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 结构美和节奏美, 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加深了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接受美学为散文诗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将其应用于散文诗的翻译必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Jauss, Hans Robert.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esoda Press, 1989

[2]Iser, 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

[3]加切奇拉泽.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M].蔡毅, 虞杰编译.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7:55

[4]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一)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美学视角 篇2

一、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简言之,就是一种反映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文学。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自然——社会”协调统一;反对自然无价值的理论,提出自然具有独立价值的观点。①因此,自然山水成为了古代文人的情感寄托和吟咏对象。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他们的诗作空灵静寂、与世无争以及豪华落尽见真醇的自然之美更是将这种生态美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也引起了大众的足够重视。

二、王维诗歌中的生态美具体体现

自然美

(一)设色别致

自然美是生态美学的内涵之一,其衡量标准是整个生态的和谐与平衡。它的存在不是单向度的,而是需要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物质的配合与共建。

王维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热爱并充分的尊重自然,他将自然抬高到和人类持平的一个高度。王维有着异于常人的对于美的敏感体验,尤其是对于色彩的提取。他的观察细致入微,能捕捉到易被人忽视的细节。王维诗歌中充斥着大量的色彩词:红、绿、白、青、碧、粉、黄等,不仅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之快感,还会牢牢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如: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山居即事》)。王维的诗歌作品中,“白”、“青”等色彩词频繁出现,由此可见诗人对这些色彩的偏爱。他在遣词造句中极尽画家对色彩的夸张渲染之能事,给我们呈现一场视觉盛宴。王维对于色彩的运用并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活跃地晕染着整个画面”(章培恒《中国文学史》),生命的律动之美跃然纸上,注重表现自然界本身的机趣,此等生命与形式兼备的美才数极致。

(二)动静皆禅

王维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禅宗思想追求的`“静”并奉涅槃为最高境界,认为“一切法门皆是寂静”。此处所言的“静”并不是指万籁俱寂,一点声响都没有,而是偏重于人在放下心中的杂念和欲望后所达到的一种内心的平静,这也是对人性情的陶冶和修炼。这些禅宗所追求的志趣对王维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远持久。当然,禅宗思想中并不排斥充满活力和生命气息的自然景致,反而动静相生才是他们所秉持的态度。宗白华曾这样评价禅宗思想中的动静观“禪是动中极静,也是静中极动,寂而常照,动静不二”②,因此动、静作为禅的两个方面是共存共生的,动静观同样适用于整个自然界中。

王维把禅宗思想中的动静观融入到他的山水诗中,例如使用象声词等,这是描绘“动”最直观而形象的手法。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③

“飒飒”两字写出了雨势的急切以及雨声之大,“浅浅”道出了山间溪流的潺潺流水之音。这两组叠词的使用形象而又生动地勾勒出山间一幅清凉寒冷的秋雨图。湍急的水流流经高低起伏的石块时,不禁跳跃、翻滚,这浩大的声势也惊动了白鹭,吓得它振翅飞起。诗人这些象声词的使用,给我们一种仿佛身临其境之感,也给诗歌增添了几分动态美以及音乐的旋律美,提升了其审美价值。

三、结语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诚品”研究 篇3

[关键词] 接受理论 诚品书店 效果史 阐述史 影响史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6-0053-04

[Abstract] Applied in reception aesthetics, this thesis studies on 98 related researches of Eslite within twenty years from 1995—2014 in China Taiwan literature information network. It is carried out in terms of three aspects, that is, research into effect history, hermeneutic history and influence history. Furthermore,it points out academic track of Eslite image-construction.

[Key words] Reception aesthetics Studies on Eslite Booksotre Effett history Hermeneutic history Influnce history

1 引 言

诚品集团2015年正式成为横跨台、港、陆的华文实体空间,在44处诚品场域内创下1.8亿人流,不仅重新定义新时代的书店,也重新定义了诚品。26年来,这一部通过市场与社会考验的商业创作,其价值在于以文化创意为基底,搭建“连锁化”“复合式”“策展型”的商业平台,借产品、空间、服务和活动等元素,型塑中介于出版流通、文化消费、生活风格之间的符号,发挥符号传播、流通、影响的力量。我们可以经由媒体报道、研究文献、获奖纪录、上亿人流、股票上柜等效应,体察出诚品为社会大众接受的程度。诚品的成功转型,除了本身营销管理所具备的条件外,更重要的是来自读者共同的参与,换句话说,诚品是台湾社会集体创作的成果[1],不仅为两岸实体书店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更为出版产业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借鉴。基于学位论文具有启迪后续研究、促进学门发展之益,本文在以读者为中心的接收美学的视域下,对历年研究诚品的学位论文进行分析,进而指出诚品形象建构的学术轨迹。

2 数据获取与分析视角

2.1 数据取得

本研究首先以台湾文献信息网为数据源,其次将检索条件设为:(标题+关键字)=(诚品),结果检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共计98篇(1995—2014)。最后,即以此为基础进行以下的分析。

2.2 接受美学的分析视角

接受美学从受众出发,探讨读者对文本的阅读、诠释、吸收再创作的接受过程。主要的代表人物为Hans Robert Jauss 与Wolfgang Iser。汉斯(Hans)提出“期待视野”“历时共时”“文学社会性”等宏观论点,强调文学作品在“历时”与“共时”交织的历史脉络中,为读者所阅读。然而读者本身却也因为“期待视野”的变迁,促使文本产生理解、阐释和评价的差异[2]。 Iser则采微观视角关注文本与读者的相会。他主张文本留下的“空白”与“否定”的“未定性”,共同激发、诱导读者在作者的暗示、意旨及文本的规定、制约下,对空白处进行填充或丰富或有意识的解读[3]。虽然两者论述有别,却殊途同归。文本的接受、诠释与再造,端赖读者的赋予。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史是一种审美接受与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具有接受能力的读者读者、善于思考的批判家和不断创作的作者对文学本文的现实中发生的[4]。今人陈文忠承此论,进一步提出以普通读者阅读效应的“效果史”,以评论家对作品分析批注的“阐释史”,以及以创作者受到艺术原型启发之“影响史”的“三维历史结构”方法,作为开展历代诗歌接受状况具体操作的考察线索[5]。相比之下,笔者认为前述98篇学位论文的研究者扮演了阅读、评论、创作三者合一的角色。论文篇章中之“研究动机”是研究者对诚品先在的理解或经验,他们应是喜好或有兴趣的普通读者;而当进入研究主题、研究观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研究展望等章节时,则变成了理性的评论者与创作者。换言之,学位论文可谓“期待视野”及“空白填充”接受过程的产物,亦是检视诚品接受史的素材。据此,本文分别从“效果史”、“阐释史”与“影响史”三个角度切入,分析台湾学界研究诚品的接受脉络与内涵。

3 诚品接受史分析

3.1 效果史

效果史研究是以普通读者为主体。“诚品现象”的传播与效应,标志着寻常百姓对文化的向往与适应,更吸引台湾学界长期投入“深阅读”的行列。本节针对学位论文年代、科系、取向、主题、方法等分布情形,以“计量”方式呈现读者反应的接受效果,显示产业实践对学术研究的影响与启迪(见表1)。

依上表得知,随着企业发展历程,近48%“管理科系”,高达81篇文献聚焦品牌权益、营销手法、商业模式、经营管理、经营策略等“研究主题”,说明对标竿企业做整体的检视、分析与省思,进而激发多维度的批评、阐释、发掘和引申,有助于提高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再加上其他科系的投入,更加凸显跨学科有利于全面掌控当代文化流通企业的内涵。至于“空间取向”研究,受到以空间设计作为品牌识别的影响,建筑及室内设计科系成为研究主力。“研究主题”分成室内设计与空间意涵。除解析诚品空间形成的“Know-How”,亦论及空间设计多样的符号意义。虽然为数不多,且研究年代集中2004年之前,或因空间设计趋于统一,吸引力度递减,但研究成果应可为后续研究提供议题与视角的参照。

3.2 阐释史

阐释史以评论者为中心。评论者在与文本相会中,会以其自身的文化脉络,打开歧异的“期待视野”,进行理性的、科学的“空白填充”,进而创造“多义的”“多诠释的”的可能性[6] 。“期待视野”如同“研究视角”,“空白填充”好比“研究发现”,通过两者的论述,阐释诚品的“研究视角”,在思潮嬗递、学术跨界、产业革命、环境变迁的宏观背景下,从创业策略、商业模式、核心能力、多边平台、创新服务、顾客满意、体验营销、整合传播、生活型态、商店印象、品牌权益、空间设计、组织文化,扩及到文化消费、文创产业、观光凝视、城市美学等论点,共同作用于探索诚品发展的轨迹、成就和尚待努力的方向,体现诚品的学术辩证是在绵延不断的接受链上渐次扩展的。至于“研究发现”部分,本文依照上述研究主题,分成商业模式、经营管理、营销策略、品牌综效四个构面归纳研究成果整理如下。

3.2.1 商业模式

总体说来,研究指出诚品从“复合连锁时期”到“创意生活场域时期”,昭示了“商业模式”是决定企业价值的所在。诚品采取“动态市场定位”以及“文化创新”策略,以美学为基调,从“人文艺术”转向“创意生活”,借由场所、产品、服务、活动等界面,建构一个具有“高质美感”以及“深度体验”的文创平台,扩大事业利润,平衡商业与文化价值,也促使企业进行转型与升级。2012年事业版图延伸香港,其进入市场的策略与长期养成的核心能耐(边做边学、整合能力、持续创新、开放组织),有着高程度的资源杠杆关系,也带来“品牌文化”适应的挑战与试炼。是故,适时发展因地制宜的市场方针,成为品牌价值创造、传递与获利的首要课题。

3.2.2 经营管理

诚品的价值在于经营复合型商场的经验与能力。秉持“连锁而不复制”的展店理念,多年来诚品发展出不同的书店型态,掌握“通用设计”原则,经由舒适空间、质感商品、艺文活动、广告文宣、人员接待、便利设施的整体规划,将“文化”与“空间”变成一种可供贩卖的产品,吸引中产阶级进入追求风格生活的品牌认同。此外,诚品双管齐下,也把互联网当作一个传播渠道,在数字空间中,打造与消费者互动的平台,如官方网站、网络书店、诚品人(会员中心)、诚品讲堂、文化艺术基金会、诚品生活、诚品食尚、诚品画廊、行动App、诚品脸书(Facebook)等,各自跨越时空限制,延伸服务和品牌。

顶着亚洲最佳书店( 2004 ) 的招牌,诚品致胜关键之一,仰赖的是组织文化的形成。研究显示影响组织文化的因素是创办人想法、店长的领导风格、地点、客源、消费习惯与空间设计。而塑造组织文化的方式有透过内部刊物凝聚意共识、借由社会化方式包括教育训练、招募甄选、监督与奖惩制度,沟通与分享活动来传达企业理念。因此,组织文化是企业的核心基础,它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与机构的绩效,由内而形于外,传递品牌文化,建立品牌联想。

3.2.3 整合营销

诚品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在“阅读”一致的声音之下,选择适合的接触媒介(连锁分店、设计空间、企业刊物、艺文活动、网络社群、广告文案、会员制度 ),增进顾客关系。而长期艺文活动的推广,有助于品牌部落的形成,与顾客共创的体验之益,更是网络空间难以取代的。其次,诚品营运团队也运用部落格(Blog) 与脸书作为凝聚社群的渠道。另外,介于广告与现代诗之间的创意广告文案,取材自流行话题与生活经验,也成功地为品牌形象发声。而附属于诚品前后两本《阅读》与《好读》的企业刊物,透过学者专家的论述,形塑一种追求精致文化、关注流行趋势、重视生活质量、崇尚自然、关怀社会、重视友情的思维与态度,吸引着良好文化品位人士前往消费空间与人文带来的象征意涵。虽然业已停刊,但对品牌精神的叙事与传播,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3.2.4 品牌综效

品牌是创造企业无限价值之源。诚品的品牌综效体现在“品牌意识”及“品牌延伸”两个面向。研究调查发现诚品的店内气氛、服务质量与品牌形象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意愿,具有中介正向的效果,体验营销更是提高品牌意识的良策。消费者对诚品品牌意识的排行依序是品牌知名度、品牌体验、品牌知觉、品牌联想和品牌忠诚度。而维系品牌关系,品牌爱慕取代了顾客满意,成为影响依赖与行为忠诚的主要变数。26年来,诚品以阅读为核心,渐次延伸品牌内涵,涵盖书店、画廊、展演、餐旅、生活品牌、网络、物流、住宅、旅馆等业态,进一步实现品牌资产增值的目标。因此,品牌之于诚品,一如创办人吴清友所说:“品牌是有文化主张,与时俱进,并配合时空发展,不断注入新元素,日新又新”[7],显示品牌建设管理必须来自“高层的企业策略出发”、“能传递意义的个性”与“长久的一致性”等几项的认知。

3.3 影响史

影响史意指受到艺术原型和艺术母题的影响启发,形成文学系列的历代作品史。笔者认为每篇学位论文的都是“影响史”的呈现,成为提供后继者开启探勘演化的养分。首先,综观历来“市场取向”研究偏重利用外部信息来分析经营策略、营销手法与消费关系。有关内部营运营管理的课题,例如绩效评估、组织再造、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知识管理、物流系统等甚少触及,推测与信息不易取得有关,却也显示这些研究缺口仍具有不断填充的启发性。而“空间取向”研究,或碍于消费者已习惯空间形式带来的文化氛围,以致后续研究停滞,说明营造场所精神之举,考验着经营团队商业智能的前瞻性。其次,本文认为诚品是对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价值开发与传播的“中介者”,后续研究可以“文化中介”的视角来探讨“媒介”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力度与地位。而当诚品成为受众心目中的“第一品牌”之后,未来充满着跨产业或是整合产业的太多可能性,也可以站在品牌高度的视域下,建立整合性的论述架构,便于检视这一时代社会产物的累积进程与晋升的实践。

4 研究结论

在接受美学视角下,台湾学界研究诚品进程中,具有“业态与时俱进化”“学派理论动态化”“质量并进实证化”的研究特色,成为考察“旧理论发掘新用途”“促进产业知识成长”“跨学科试炼能力”的对象。其研究脉络如下:研究队伍从主要的“管理系所”跨至其他科系;研究取向分成“市场”与“空间”两类;市场研究取向锁定商业模式、经营管理、整合营销、品牌意识等主题,选择“多元视角”,运用调查法搜集信息,分析企业经营的逻辑与做法,或是提出验证假设命题,以量化数字获取消费者心智与品牌权益的连结,洞悉消费者对于品牌认同背后所隐藏的想法与意义;空间研究取向则以文化消费、存在空间、文化资本再造、文化工业等观点,论述商业空间设计的力量,如何反映在知识传播上、在生活美学上、以及在都市或全球的文化意涵上。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与学术的辩证,诚品立足人文与创新的价值理念,指导着商业模式与营销策略的运作,其良善成果具有“接近性的美学意涵”“贩卖品味的生活意涵”“终身学习的教育意涵”“品牌综效的经济意涵”等意涵。展望后续研究路径,随着品牌延伸香港与大陆,有志者可以在全球在地化视角下,就法令规章、产业环境、商业模式、营销策略、品牌适应、组织学习、通路建立、内部控制、资源整合、交易成本、消费行为、文化距离、人力资源等议题,进行中国两岸三地品牌文化跨域经营诸多命题的探讨。

注 释

[1]蒋慧仙.邹欣宁.诚品书店:一个集体创作,一件希望工程[OL].[2016-01-05]. https://site.douban.com/126097/widget/notes/8011617/note/213549909/

[2] [3]林秀美.从接受美学看王粲诗歌对《诗经》的接受[J].台东大学人文学报,2011(2):1-44

[4]张廷琛.接受理论[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2

[5]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13-14

[6]高云换.黄怡茵.黄薇蓉.作者已死-巴特与后现代主义[J/OL].[2016-01-05].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5/35-32.htm

[7]庄素玉.吴清友与诚品上海级的企图心[J].天下杂志,2006(1):189-204

从美学视角探索茶馆文化 篇4

1 文人与茶馆文化

我国文人对品茶自古就有莫名的眷恋情结, 文人不仅热爱茶文化, 更是将茶当做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的崇高体验。茶馆文化也在历史中被文人传承下来, 就如余秋雨先生在“新生代普洱茶”的高端品鉴会上, 表示用“健康、科学、流通、青春、古典”五大语法来重构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不仅有随意性, 它的神秘与诗化更是对茶的赞扬, 茶文化的高雅, 种茶、制茶人读不懂, 这是茶文化的脱节, 因此我国的茶文化需要重构。针对茶在现代国人观念中的衰老感, 必须要为茶注入新的青春, 以现代化的方式来构建茶馆设计, 并融合美学的角度, 在茶馆的设计、色彩搭配、材质上给予新的见解, 使茶馆文化更加贴近现代人的茶需求, 如此才能使我国的茶文化得到新的提升。

2 书画与茶馆文化

历来茶馆都是人们品茶、休闲、交流的优雅环境, 茶馆中古色古香的器具陈设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中国的书法字画也是珍贵的艺术传承, 书画与茶馆的融合, 使得茶馆的儒雅氛围更胜, 阳春白雪的艺术欣赏与茶相互结合, 茶与书画在心灵得到完美的融合, 以茶艺与笔墨色彩的渲染使茶的精神得到升华。茶馆的环境构造清雅, 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喝茶体验, 熟话说“品茗临佳境, 能得茶艺真趣”, 茶中色味不需雕琢粉饰, 一杯茶清彻无比, 叶形美、味清甜, 使人有如饮甘露。茶馆同时也给文人的书画交流提供很好的场所, 茶馆汇聚的文人墨客品茶论画、谈书法, 如此场景毫不惬意。茶馆文化与书画艺术相结合, 使一叶茶的清雅更赋灵气, 茶与书画更有人文气息。茶馆内外与书画诗文一同构成自然的雅趣, 从烹茶、调茶中都有着浓浓的文化味道, 使人不禁从茶的历史氛围中感受心中的宁静。

3 琴乐与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既是休闲, 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琴乐与茶馆文化就是相得益彰的搭配。在优雅的环境中喝茶品茗, 如果四周环绕优雅的琴声, 让茶香弥满唇齿之间, 琴声也使人如入参天古木、繁花夹溪之中, 闲适自然, 更添一份闲情逸致与别样风雅。以美学的视角来看, 茶馆文化源远流长, 茶室的典雅、古朴, 再施以优雅琴乐别有意境, 使其整体在精致中透着亲和, 使人们在优雅的环境中, 纾解烦恼与忧愁, 带给心灵最大的释放。

4 构建现代化的茶馆文化

我国是茶文化的起源, 我国的茶道有:和、静、怡、真这“四谛”, 不仅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 更体现出我国浓浓的儒家情怀。因此在茶馆文化的传承中, 对于现代化茶馆的构建, 茶馆环境设计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中国是礼仪之邦, 茶馆也是联络感情和生意交流的好环境, 因此好的茶馆设计可以带来更好的收益。茶馆文化中应该融合茶礼, 以美学的视角来看, 品茶宜静不宜动, 因此茶馆选址上就应该避免在人多的嘈杂地方, 环境一定要静。茶馆文化没有年龄段的限制, 它是人们喝茶交流、休闲的清幽之所, 也是让人们释放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压力和烦恼的最佳环境。因此在现代化文化的冲击之下, 茶馆文化应该做出相应的转变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行。

茶使人醒, 茶馆文化是发扬我国茶艺的重要窗口, 茶馆在环境构建中, 应该追求格调高雅、装饰雅致以及文化氛围浓厚的设计。茶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也是人生享受轻松、宁静、清除俗念、自得其乐的最好环境。现代茶馆中以美学的视角, 应该以高贵淡雅的现代色彩, 比如人工采光、名人字画、置木雕、石刻、瓷瓶等有趣摆置, 来增加茶馆的古朴典雅, 给品茗的人以更多的情趣。现代茶馆应该在设计上线条要简洁, 照明上要重在营造气氛, 而且还要注意勾勒出现代美好室内外环境。茶馆应该多以庄重和优雅的传统木架构筑室内环境, 可以藻井、屏风、隔扇等来做装饰, 茶馆大厅照明要“亮”, 使茶之汤色更美;对于茶馆的雅座包厢, 可以用能调节的灯, 使茶馆的设计更加细致精美。

茶馆文化以美学的视角, 不仅是沟通人心灵的良好场所, 更是提升我国茶文化有效的沟通桥梁, 茶馆文化的装饰设计、艺术布置、环境构建都能体现出茶的独特韵味。因此茶馆在设计上应该对环境特别注重, 针对当地的茶文化风情, 设计构建出古色古香的茶馆环境, 还不要失茶馆文化的现代雅韵。可以利用有利的地域优势来形成有韵味的茶馆文化, 比如选址在西湖地区, 将环境与茶馆文化结合起来, 得天独厚地使茶馆更具古典雅韵。茶馆文化中还要注意营造文化氛围, 可以开展茶道, 并且在茶馆的设计中还要与现代化相结合, 使其富有文化情调与特色的同时也不失现代化的韵味。可以将茶馆的设计与多种文化相互融合发展, 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关注, 还能使茶馆更具现代化的吸引力。

茶馆的走廊以及围栏最好用黑胡桃木, 木材的天然质感会使茶馆散发原始的韵味, 还可以摆放以红豆杉树桩做成的品茗桌、凳, 使茶馆更具还朴归真之意蕴。茶馆的设计应该能营造温馨的感觉, 这样才能使生意更兴隆, 要避免使用反光强的材料, 对于雕刻复杂的图形也要避免使用, 降低给人的浮躁感觉。还可以在茶馆内挂名人字画, 更添茶馆的人文艺术, 还可以在茶馆内进行茶艺表演, 并由专人进行琴乐演奏, 在这宁静氛围中体会丝竹声声, 更是造就独特的品茗环境, 更添茶馆的古典人文韵味, 使人能享受到现代文明生活的乐趣。

5 结论

从美学视角来探索茶馆文化, 不仅可以领略到不同的茶馆风情, 还可以看到人们对茶文化的重视, 因此以美学角度做好现代茶馆的时尚设计, 发挥好现代色彩在茶馆环境中的运用技巧, 促进我国茶馆文化的发展。

摘要:茶馆在我国由来已久, 从传统的茶馆到现代的茶馆都吸引着不同人群的喜爱, 茶馆文化也恰似一杯青茗世代传香。茶馆文化也如琴棋书画一般, 带人融入优雅的情思之中, 带来脱俗的茶馆文化体验。本文从美学视角探讨我国的茶馆文化。

关键词:茶馆文化,普洱茶,生态,健康,美学

参考文献

[1] 石践.余秋雨的普洱茶思考[J].普洱, 2011 (12)

[2] 鲍宁, 贾长宝.从公共空间视角看清代北京的茶馆文化及其近代转变[J].农业考古, 2013 (2)

[3] 黄晓琴.茶文化的兴盛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J].浙江大学, 2009 (3)

美学视角 篇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视角及其归宿

马克思没有单独论述美学,但在《手稿》中表露了他的“人的目的论”,而美学正是建构“人的目的论”的途径之一.对于马克思来说,审美是被当作人的本质力量来考察的,这对以往美学的迷失是一种矫正.人作为目的的.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单向度的人”和“新感性”建构中得到了传承.

作 者:王金胜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7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 名: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年,卷(期):27(6)分类号:B83-05关键词:本质力量 异化 马克思 目的 人

美学视角下英汉互译研究 篇6

关键词:美学 翻译主体 翻译客体 审美风格

翻译是一项艺术性极强的活动,是译者主动进行审美创造的活动。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根据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对译文进行鉴赏,创作出与原文具有类似审美风格和审美意境的作品。从美学的角度看,译者的工作正式鉴别美、欣赏美、传递美和创造美的活动。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优秀的译者应该具备扎实的美学理论基础,能够用最准确、优美的文辞将原著的思想情感原汁原味的表达出来。美学与翻译的结合是翻译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对翻译理论的发展意义重大。与传统翻译理论相比,翻译美学较更注重翻译的审美表达,对译者的审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科的角度来看,翻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汇集了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的特点。在漫长的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翻译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而且在学科体系完善的过程中不同学科的界限正在逐渐的模式化。那么,在学科体系已经成熟的今天来反观不同学科对翻译的影响就能清晰的看到翻译学的发展轨迹,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视角出发来反观美学对英汉互译活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将从主体、客体和翻译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美学视角下的翻译审美主体

审美主体是受制于审美客体的,但从其反面看正是这种制约性促使了翻译学科的诞生。如果漫无目的、没有约束的翻译,那么就很与具体的文学创作区别开来了。译者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翻译作品都不可避免的带上译者的影子,折射出译者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理想。

首先,优秀的翻译作品在审美风格上应与原著的行文风格保持一致,趋向于“本土风格”,这符合中国传统的“以信为本”的翻译理论。以原文为翻译依据这是译者应严格遵守的基本翻译准则。而翻译出中国韵味,则是更上一层楼。如,《哈利·波特》中,人名的翻译就很讲究。我们来看芙蓉(Fleur)的名字,Fleur在英文中指花香,在法文中指花,法国著名香水Fleur du Soir名即由此出,这里亦是音意结合。芙蓉在书中是一名有媚娃(Veela)血统的银发美女,书中主要人物罗恩在看到她时一度非常痴迷,而芙蓉二字在中文里就有指美女的面庞之意,如杨贵妃的形象即为“芙蓉如面柳如眉”,如译为“弗洛尔”则韵味全无。

对于诗歌的翻译来说,如何再现原诗的韵律是翻译过程中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音律美和节奏美都应该再现出来。诗歌之所以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是因为其严格的韵律与审美意境,中外诗歌创作都对诗歌韵律有着严格的要求,诗歌中涉及到大量的意象,从美学的视角来看诗歌的翻译,将古典诗歌的意境传达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汉语和英语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语言文字系统,在处理音节、词汇和韵律时都要遵循源语语言系统的规则,尽量保留原诗中的意象,不要破坏原诗的意境。事实上,文学本来就是主观性很强的东西,再加上不同的主体由于身份、知识背景的不同理解起来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将其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就不仅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的转换,其中涉及到不同的生活观和价值观的碰撞,这样一来只有翻译主体能够坚守以信为本的翻译理论才能够保证翻译作品的质量。

其次,翻译主体与翻译客体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之下,翻译活动中就不得不将文化因素考虑在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属性,这种文化属性不仅作用于语言意义的表达同时还渗透到语音、文字结构等不同的层面,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转换。以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的翻译为例,《论语》《老子》《道德经》等先秦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其中涉及到很多哲学思想和命题,源语读者阅读起来尚存在一定的难度。常常是通过简练的语言阐释一个深奥的哲学道理,如果译者只按照字面意思进行阐释,那么会大大降低原文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译著应该符合以英语为母语读者的审美期待,要充分考虑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和表达习惯。这就对译者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译者通晓源语和目的语,而且要熟知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只有达到了以上两个要求才能真正的从事翻译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中国文化典籍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播,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会与贯通。

二.美学视角下的审美客体

美学与翻译理论的结合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从美学视角观照英汉互译在原来重视翻译内容真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翻译形式问题,将形式美正式纳入翻译标准中。内容与形式双重审美标准促使这一学科朝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美学理论的融入对审美客体的明确和分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审美客体是译者进行翻译活动的依据,任何翻译活动的展开都必须以翻译的审美客体为依据。按照刘宓庆先生的观点翻译的审美客体是指译者所要翻译加工的原文,只有那些有一定审美价值、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的的文字材料才能成为审美客体。相反,一些内容空洞、文字诘屈聱牙的作品并不具备翻译价值,因而不属于翻译的审美客体。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译活动的对象变得更加明确。译者在进行英汉互译活动时选择那些更具审美价值的作品,极大地提高了翻译活动的效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优化了翻译客体的前提下,译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面对优秀的审美客体,译者应选择最恰当的翻译策略和多样化的翻译技巧来顺利实现翻译活动。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最大化的体现翻译活动的艺术性,在翻译的过程中语言不仅要能够达意,而且要实现传情的功能,要通过准确、规范的语言将意义以及情感传达出来,使读者获得审美的感受。

其次,翻译是一门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学科,其科学性是指翻译活动的严谨性与严肃性,译者的翻译活动必须以原文为依据,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不能随意主观臆造。科学性主要是从语言的交际功能进行考量的,因为只有明确、简练的语言才能顺利的实现交际功能,但语言除了具有最基本的交际功能之外,同时还具有审美功能,这种功能尤其体现在文学作品当中。那么,翻译文学作品当然也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审美功能。对于译文读者而言,他们只有获得了与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相似的审美作用,才真正实现了译文的审美功能,同时也实现了交际功能。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文化上的差异都会鲜明的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如何处理这些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难题是翻译活动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一方面,保持原来作品的风格和意蕴是翻译活动最基本的要求。翻译者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造脱离翻译客体,在翻译过程中添枝加叶。比如翻译诗歌时应该注意原作品中的韵脚,翻译小说时要注意原作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另一方面,由于审美客体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审美主体在不损害审美效果的前提下进行主观发挥。也就是说翻译活动要求并提倡审美主体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总之,译文是翻译活动的实践客体,是译语交际赖以实现的手段,它是为译者的交际目的服务的,翻译主体应灵活的对待翻译客体。

三.美学视角下的翻译策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对美的事物的喜爱之情。对于翻译而言亦是如此,无论是译者还是读者都更易于接受美的语言。“语言求美”“表达趋美”这是翻译的最高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国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

首先,中国的翻译活动历时悠久,最早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佛经的翻译。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最早关于美学的论述却可以追溯到《老子》中,其中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被视为中国最古老而又最具生命力的翻译命题,类似的记载在经史子集的表述中有很多。悠久而丰富的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大量的美学思想。近代以来一大批优秀的学者也在不同的著述中发表过自己的翻译活动的看法,严复、鲁迅、钱钟书这些学者都在中国翻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严复于19世纪末期提出“信达雅”的标准,从某种层面看也是从美学的视角对翻译活动进行观照的。“雅”即从文辞角度出发,要求翻译语言要要文采,要尽量做到言辞优美,是一种对翻译的完美追求。我们现代的翻译工作可以从古代的文化典籍和现代学者的论述中汲取大量的营养。这些或成体系或零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对翻译工作的展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不断完善着现有的翻译策略,完善着翻译实践活动。

其次,翻译是一定条件下可以看作是一种美学现象,是一种审美活动。这就要求译者不能将翻译看成是一种机械的活动,需要译者既要尽可能的将原著的风貌表现出来,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译出有生命力的文本。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它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现实障碍,文化的、语言的、审美方面的等等。在译与如何译的选择面前,在求同与存异之间,译者必须明确自己的选择与追求。无论是选择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直译与意译的翻译方法,都不能走极端,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态度,在两极中寻找一个适量的度,顺利完成翻译活动,实现交际和传播的目的。

综上,在美学视角下的翻译是一种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活动,是一种能够满足读者的审美渴望与审美需求的充满创造力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6):68-270.

[2]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5.

[3]余继英,郭建中.美学理念——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J].中国翻译,2006.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研究项目“美学关照视角下英汉互译研究”(编号:2015-QN-477)。商丘师范学院2015年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美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5GGJS12)。

美学视角 篇7

造境求真, 和谐地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作者对荷塘、月色深沉赞美的感情, 不是直抒胸臆, 而是通过含情的语句, 描绘荷花、月色的各种风情, 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 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通过这些现实的景物组合, 创造出一种可供人联想和思索的空间, 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并让我们回味无穷,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从这里体现出作品的价值。

这里的荷塘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是“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 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 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景物, 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 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这是尊重自然之真的结果。我们必须到自然中去, 感受真情实感;从自然中出来, 用艺术升华情感。自然是艺术创作永远没有穷尽的源泉, 景物的丰富多彩, 是我们不断探求的沃野, 她的魅力是无穷的。我们要去自然中发现美。自然里不同的情景和环境中, 不同的植物、姿态和色彩都会不同, 不能忽视对于细节的捕捉。在创作中建立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是艺术创作的目的, 也是艺术创作的评价标准。

文坛上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 都刻意追求华丽的词藻、煽情的语言, 但文章写出来, 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感。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真情实感, 以致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只有内心的充实与真挚, 情感的丰厚与纯真, 人生的困苦与磨练, 追求的赤诚与超越, 才是不朽的传世佳作。《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情感之真抒发出对良辰美景的赞叹, 这是作者感情求真的结果。文章突出了荷塘月色的优雅、朦胧、幽静之美, 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段没有写月, 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 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 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 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 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 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 时断时续, 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 若在嘈杂的白天, 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些都是“美”, 就是美感所感受的具体对象的生动写照, 它是通过美感来摄取的美的体现。“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 那么, 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

一副优美的画、一篇优秀的文章, 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 总会在不同程度上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这是情感之真的一种体现方式。联想和想象就是表现作者主观色彩的两种手段。文章插上联想和想象的双翼, 就会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对类似事物的联想。它反映事物间的相似性, 是事物与事物之间暂时联系的表现, 相似点就是联想点。用“笼着轻纱的梦”来形容在月光薄雾笼罩下的荷叶和花, 用“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来形容光和影, 是采用“通感”的手法, 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觉器官, 因而引起了读者丰富的联想, 使文章产生更大的艺术魅力。想象是联想的发展, 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荷叶本来是静的, 但作者想象它是动的, 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这种联想式的想象是再造想象中要求比较高的一种想象方式。

浅谈摄影艺术的美学视角 篇8

一、认识摄影艺术, 探索美学特征

摄影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 具有真实、直接、生动、鲜明的特征。摄影能够真实的表现出物体的形态, 让人们从摄影作品中感悟到事物的美好。摄影作为瞬间艺术, 具有以下几个美学特征。首先摄影具有纪实性。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的特殊审美形式, 纪实性摄影现在仍然是艺术摄影的主要内容。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多数摄影作品, 其特征和功能都是纪实。其次是瞬间性, 摄影是作者在生活中“突然发现”或灵光一闪偶然拍到的作品。这是作者通过多年的生活积累, 利用熟练的摄影技巧, 汲取各方面知识的精华, 才能发现和抓住生活中独特的美, 从而再现生活。

节奏性也是摄影的重要特征之一。节奏性是摄影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所有生命都是有节奏的, 失去了节奏, 生命便不再继续。没有节奏感的照片也不具有活力, 不能使照片达到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效果。另外摄影还具有艺术性和形象性。摄影作为一门艺术与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一样, 具有它独特的艺术性。它的艺术存在于生活当中、在世界万物当中。在拍摄作品时, 一山一水, 一花一木都在展示着艺术美, 就看作者用什么样的情感角度去发现。比如在《花之惑》这组系列摄影作品中, 就充满了女性对生命的赞许与敬佩, 让人和花朵的心灵相互交融, 让花儿具有生命的灵动, 把人的思想活动通过花语告诉观众。而形象性是摄影的主要审美特征, 无论什么题材的作品都要通过形象来表达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无论是优美的曲线, 还是婀娜的身姿, 抑或是雄伟的高山建筑, 都是作者想要营造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二、提高艺术水平, 体现艺术的美

摄影作品在美学的视角下有着深刻的艺术内涵。摄影艺术的美学包括想象美。想象是人的一种感知和思维活动, 是一种能够超越现实的、比较高级的心理活动。想象美就是通过摄影作品的想象性质, 引发人们的对美好事物的想象, 形成内涵美。摄影师在追求艺术美的过程中, 不再只是追求光影美, 而要让摄影作品体现出一种想象思维, 让人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体会超越作品之外的美。再有就是情感美。艺术的表现与人的情感密不可分。摄影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有摄影者的个人情感融入渗透。作为一名优秀的摄影者, 要把自己对生活体验的各种情感体现在摄影创作的各个环节中,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作品。

摄影还要体现意境美。意境是指摄影作品要具备一定的意蕴和情趣。意境高度凝结了摄影的艺术之美, 能够把观众引领到作品之外的某种境界, 发生心灵的碰撞, 引发共鸣。摄影的意境美一般来自于摄影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不同的摄影意境反映出摄影者对生活的感受不同, 也体现了作者不同的风格。世界万物本身并没有意境, 是人赋予了万物的情感, 从而形成了意境。摄影者带着自己的感受去拍摄作品, 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出一种意境美。这种意境美在风光摄影中更容易凸显。大自然的广袤空间中自有一种生气和灵动存在, 这非常有利于摄影艺术意境美的体现。比如, 在一些充满意境美的雨天摄影作品中, 雨水从天空飘落的一瞬间, 使花儿更加娇嫩, 雨水的反光和翻滚的云朵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天的浪漫。它带走了时光, 好像心灵也被雨水洗涤, 清凉的空气沁人心脾。这一切让我们感觉世界如此美丽。

三、提高审美意识, 重视品位格调

在当前的摄影队伍中存在着轻视美学、畏惧文化的现象。有些人认为美学知识是形式上的东西、不实用, 也有人认为, 美学高深莫测, 不容易弄懂, 不如先学摄影技法和创作手法见效快。这两种思想都对美学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否定。美学是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的学科,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精通的, 但是他对摄影艺术的影响极大, 不懂美学就不可能创作出高水平的摄影作品。因此, 我们提倡运用美学作为思想指导, 让摄影者通过学习美学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摄影艺术主要是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获得美的感受, 感觉到审美愉快。但是在摄影创作和作品鉴赏时, 人们容易混淆生理快感和审美愉快的界限, 让生理上的快感取代审美感, 甚至会美丑不分。比如人体摄影中, 人体应该怎样拍? 想要通过人体造型表达什么样的思想观念? 不同的审美观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格调和境界。如《维纳斯女神》就是赞美生命和人的创造力, 展示了人类的自然美。美学, 能够使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产生一种精神愉悦, 是一种人类的高级情感。因此, 摄影工作者在摄影的造型的处理上应该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而这种高文化品位需要一定的美学修养和文化知识的补充。

总之, 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为摄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优越的技术和条件。但美学思维和美学理论需要人们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研究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挖掘到美的本质, 获得有价值的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摄影艺术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它需要人们不断探索和发展, 使它更加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参考文献

[1]杨帅.从美学的角度浅析摄影艺术的特征[J].大众文艺, 2014 (12) :174

[2]高玉启.论摄影技术与美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S1:214-216.

从美学视角看圆的运用 篇9

1. 有关圆的文化现象

众所周知的金字塔、神庙、巨型雕像等宏伟建筑的建造就使用滚筒这一工具。圆形的车轮改变人类历史的进展, 改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而大型起重机的前身是组合滑轮。当今使用滑轮的频率仍然很高, 就是因为滑轮经济实惠。钟表面的设计一般是圆的, 因为分针、时针绕中心旋转而成的就是圆。现代的马路底下到处预埋着各类管道煤气管道、通信管道、电力管道等。首先圆形管道具有刚性, 能经受内外力的挤压, 不变形、不破裂;其次圆形管道衔接方便, 管道畅通, 不易阻塞。我们在平静的水面上, 丢下一粒小石子, 湖面上荡漾起环形水波纹, 从中心向外扩散, 形成一系列的同心圆。随着波的传播, 这些圆的周长递增, 而对应的振幅递减。海啸即是一种长周期的水波。

1.1 陶器中的圆

凝聚着人类先祖最高智慧与精神、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彩陶艺术, 对于圆的运用可以说是到了一种极致。

从陶器的形状来看, “圆”是器物最基本的原型, 陶器是以圆形为起点开始了其造型的演变。就中国彩陶来看, 从老官台、裴李岗文化陶器到马家窑文化陶器, 直到今天, 彩陶的可以说是多姿多彩, 形态各异, 但是“圆”仍旧是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器型原型。因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 制作圆形器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在人类社会发展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 并没有改变圆形是基本器型的状况, 圆形依旧被人们所偏好。

在寓意深刻的陶器纹饰中, 圆的运用更是被发展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对于圆的偏好, 人类似乎自古至今都是如此。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把由众多星体组成的茫茫宇宙称为“天”, 把立足期间赖以生存的田地称为“地”。日月等天体都是周而复始、永无止尽的运动着, 好似一个闭合的圆周无始无终, 而大地却静悄悄地在那里承载着我们, 恰如一个方形的物体。在中国文化中, “圆”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精神原型, 先民对于“圆”的精神依赖从对“日”“月”的崇拜中可见一斑:“日”是一个圆, “月”是一个残缺的圆。古人借圆月抒发情怀, 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寄托于苍穹中的皓月。至现代社会中, 不分大国小国、一律平等的“圆桌会议”, 象征着全球五大洲的各国人民通过体育竞技构筑友谊的“奥运五环”, 以及象征着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市场中各个企业、部门的标志图案或广告设计无不都有“圆”的运用及其意义的延生。

1.2 汽车图标中的圆

我们最熟悉的汽车公司的图形标志, 比如奔驰、奥迪、宝马等几乎全部运用了圆形。

奔驰汽车的标志是简化了的形似汽车方向盘的一个环形圈围着一颗三叉星, 环形图显示其营销全球的发展势头。

奥迪轿车标志是4个连环圆圈, 它是其前身——汽车联合公司于1932年成立时即使用的统一车标。4个圆环表示当初是由霍赫、奥迪、DKW和旺德诺4家公司合并而成的。每一环都是其中一个公司的象征。半径相等的四个紧扣圆环, 象征公司成员平等、互利、协作的亲密关系和奋发向上的敬业精神。

宝马轿车的标志选用了内外双圆圈, 在双圆圈环的上方标有“BMW”字样, 这是公司全称3个词的首位字母缩写。内圆的圆形蓝白间隔图案, 表示蓝天、白云和运转不停的螺旋桨, 创意新颖, 既体现了该公司悠久的历史, 显示公司过去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又象征着公司在广阔的时空旅程中, 以最创新的科技、最先进的观念, 满足消费者最大的愿望, 反映了宝马公司蓬勃向上的气势与日新月异的面貌。

2. 圆的美学性质

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那深刻的寓意和寄托, “圆”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 一个“美”的形式。有研究者曾对彩陶纹饰中的四十一种线条包括某些形状进行了偏好选择的实验, 得出的线形偏好反应的大体顺序为: (1) 圆形, (2) 直线, (3) 波浪线, (4) 椭圆形, (5) 弧形。对于“圆形”的偏好源于人们“以圆为美”的审美标准。西方数学哲学认为:“圆是最美的图形。”钱钟书的《谈艺录》中说, “圆为贵”“圆为神”, “动以圆为态”, 其《管锥编》论戏剧说, “一艺一术, 必极圆而后登峰造极。”明末清初古琴学家徐上嬴《溪山琴况》论音乐也强调“圆”:“五音活泼之趣, 半在吟猱, 而吟猱之妙处, 全在圆满。宛转动荡, 无滞无碍, 不多不少, 以至恰好, 谓之圆。吟猱之巨细缓急, 俱有圆音……。其体如珠之走盘, 其声如哦咏之有韵, 斯可以名其圆矣。……天然之妙, 犹若水滴荷心, 不能定拟, 神哉圆乎。”“圆”之所以会在各个领域中受到推崇, 有如此的艺术魅力, 有些学者对认为这是因为其本身的性质。

“圆”是由若干条“曲线”构成, 由此便扩大了审美空间, 它的运用使得艺术作品具有了“舒适感”“曲折美”以及“内蓄力”。“一般的说, 一条多次突然转弯抹角或改变方向的线条, 往往就是一条让人觉得精力充沛和兴奋的线条, 原因是这种线条要求人的视知觉标示一种经常的、不能转移的、甚至是费力的注意, 相反, 一条线条如果只需要简单而缺乏变化的注意, 那它往往就是恬静或单调的。曲线由于其变化比较缓和而又连绵, 因而既能刺激人的注意力又不分散其注意, 从而使人感到亲切而愉快”。 (丁宁:《论艺术的形式心理》) 在数学中, 圆只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 但是, 从美学的视角来看, 它却蕴寓着圆满、完美、运动、舒展、肉感、松软、流畅、柔润、活泼、宁静、和谐……它引而不发、含而不露、多而欲少、动而先静, 它的形式极简单, 而它的内涵极丰富。圆, 是一种极美的形式。

摘要:在现实社会中, 圆的运用可谓是千姿百态, 形式各异。从最原初的古人的陶瓷艺术到最现代的今人的汽车图标, 从物质生活到精神文明都体现出于圆的特殊偏好, 其中蕴含着人们独特的审美心理与精神寄托。通过对于有关圆的文化现象的审思, 从美学视角挖掘圆本身的性质, 来揭示其对于圆的审美心理形成中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圆,圆文化,美学

参考文献

[1].孔令兵, 浅论圆的人文意义,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6年第2期。

[2].赵振汉, 论艺术创作中的_圆_,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3月。

[3].程金城, 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论纲,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1。

接受美学视角下看《蜗居》的成功 篇10

关键词:接受美学,《蜗居》,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 (Reception Aesthetic) 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 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 从接受出发。他还认为一个作品, 即使是印成书, 在读者没有阅读之前, 也只是半完成品。

在接受理论中, 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 (1) 文本是指作家创造的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的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指与读者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东西, 它已经突破了孤立的存在, 融会了读者即审美主体的经验、情感和艺术趣味的审美对象。 (2) 文本是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储存着多种多样审美信息的硬载体;作品则是在具有鉴赏力读者的阅读中, 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审美信息的软载体。 (3) 文本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在, 它独立于接受主体的感知之外, 其存在不依赖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 其结构形态也不会因事而发生变化;作品则依赖接受主体的积极介入, 它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和感受中, 受接受主体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结构的左右支配, 是一种相对的具体的存在。由文本到作品的转变, 是审美感知的结果。也就是说, 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

接受理论在文艺事业, 尤其是电影和电视剧市场中, 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电视剧没有观众便难以存在:离开了接受, 其存在毫无价值和意义。一部作品如果拍摄出来无人观看, 那么它只不过是一堆胶片和磁带而已, 失去了观众, 就等于艺术的死亡。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艺术活动中, 读者的先在经验、趣味、理想等形成的一种对文本的鉴赏能力。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认为:“当作品与受众在一定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积淀、生活积淀、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等因素共同制约下形成的心理图式相契合而达到同质同构时, 它才会被人们接受。”因此, 在艺术接受中, 一部作品要借助于预示, 直露和隐秘的信号, 令人熟悉的特征或含蓄的意指等使人们倾向于一种非常特定的接受类型。

《蜗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有关房子与情感的都市情感小说, 它以北京、深圳两大城市为背景, 讲述了几种不同生存现状的年轻人的爱情故事, 情节跌宕起伏, 语言真切感人。我们可以看到“剩女”在大都市房价下的落寞身影, 可以听到已婚夫妇因房子、生活琐事的切磋争吵, 也可以为一无所有、勇追真爱的女孩牵肠挂肚。它所讲述的就是生活的实质, 描绘的就是大都市房价下不同人在同一个舞台上演绎的不同角色。

一、现实生活与热点问题——立足于接受主体, 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

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创作中, 凡涉及到叙事选材的问题, 大致都有两种方法, 一是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独特的艺术挖掘, 二就是选取现实生活中广大观众迫切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艺术加工, 而《蜗居》就是这两种手段的结合。故事的情节既是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奋斗史, 也突出了近几年来的热点话题及网络新词诸如“腐败问题”、“二奶现象”及“房奴”。

1、房奴

海萍与苏淳都是毕业于上海的名牌大学。他们一心想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安身立业, 而他们千挑万选的安身立命之所只是一个租来的10平方米的石库门房子, 攒够首期, 变身房奴是海萍最大的梦想;每天为了“柴米油盐”算计怎么过生活, 离谱的房价让人望而生畏, 在大城市定居已经成了一种奢望, 而不是希望;几年的积蓄却依旧付不起首付, 还找了各自的父母亲要他们攒了一辈子的血汗钱, 用海萍的一句话说, 我也不想做啃老族, 这是没办法的事。电视剧播出后, “房奴”一词也迅速在网络中流行起来, 更多的倒不是因为它是一个新词, 而是因为它是一个现实。很多按揭买房的人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时, 生活质量却大为下降, 工作赚的钱不是为了养老婆、儿子, 而是为了养房子。很多人也在是“先买房, 还是先结婚”、“嫁给房子, 还是嫁给爱情”的纠缠之中, 最终为“无房不嫁”的观念所屈服。这些为房子打拼的生活体现的是当今社会的常态, 展现给我们的是那些争取当上“有房一族”的人的生活, 而“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则源于观众, 这种繁华大都市带来的激烈竞争促进了“感同身受”的观众很好地接受, 观看《蜗居》可以让他们看到自己生活的剪影, 从而激发观看热情。

2、“包二奶“与“腐败”现象

现今, 很多被包养者因为嫌贫爱富, 不肯劳动, 不愿吃苦, 一心想追求生活安逸和享受而心甘情愿找人包养, 而拥有较多财富的包养者则更多是为了追求享受和刺激。海藻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但是姐姐海萍的困境将她卷入了一场“职业二奶”的行列, 而身为市长秘书的宋思明, 手中掌握的公权能呼风唤雨, 我们看到的是物质贫穷引诱了这个单纯的女生走进深渊, 而对于初入社会的她更多的拥有的是可以肆意挥霍的青春与激情, 这一点也很深刻地揭示出了当代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对于爱情和社会的迷茫, 特别是在权利与金钱的诱惑之下, 爱情就成了岌岌可危的东西;而宋思明既要获得年轻而单纯的爱, 又要成熟而深沉的爱, 这种贪婪也最终驱使了他走向了不归路, 这也是当代社会人性道德缺失的反省。为什么海藻与宋思明之间的感情能够引起观众的激烈争论, 或许还是因为这种残酷而赤裸的现实激发了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 对青春、对爱情、对道德, 这些从现实中揭露出来的本质都能挑动每位观众的神经。

二、符合审美心理的叙事, 达成了观众的视野期待

《蜗居》从夫妻情、母女情、姐妹情、恋人情、婚外情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故事的发展与设置直面于现实, 与观众期待视野中的意识沉淀、先在经验达成了融合。夫妻间的患难与共, 不离不弃, 姐妹间的相互扶持, 恋人间的单纯与执着, 婚外情的新鲜刺激, 这一些感情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 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每时每刻都在上演, 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 压力变得更大, 人的感性在理性与物质的挤压下已经渐渐淡去。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物涵盖面广, 有刚毕业的大学生, 艰苦奋斗的知识分子以及重权在握的行政高官, 是各种价值观现代化工业社会中的人力图生存, 拜托现实社会压力的折射, 由此而引发了他们对于各自生活的不同选择。这些感情都存在于人类之中, 既是对自身生活的展现, 也就自然地实现了作品与观众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的一致性。

三、对观众既定视野的超越

期待视野起着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的双重作用, 当观众发现作品与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一致的时候, 观众反而会失去观看的兴趣;反之, 当作品超出甚至校正了观众的期待视野时, 观众反而会“兴高采烈”。因为超出自己期待视野的作品能够给人以审美的新鲜感, 它有时甚至校正读者的期待视野, 拓展了一种新的审美标准。这样, 文学的接受过程也就成了一个不断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蜗居》之所以能被观众接纳, 是因为它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符合他们的期待视野;同时, 也启迪了观众, 超越了观众, 创造了观众。

1、宋思明对待爱情“完美化”

《蜗居》中的宋思明对海藻的爱情展现得过于理想完美化, 剧中的宋思明淡化了其可憎的一面, 影片更多是刻画了他对海藻的无尽关怀与贴心呵护。他给了海藻香车豪宅却舍不得给妻子置办一套像样的家俱, 他拿着妻子变卖家产的钱却给了海藻五百万, 最后交代后事时还希望老婆能够尽弃前嫌照顾怀有身孕的海藻。正是如此, 很多女观众在观看后竟异口同声地坚称宋思明为“好男人”的标准, 而正当这个所谓的“好男人”赶着去见医院里躺着的海藻时, 却因车祸将整个故事收了尾。

2、言语的“犀利”、“赤裸”

对于观众而言, 观看电视就像是翻开日记本, 再次体味下那点点滴滴扣人心弦的心情, 但是《蜗居》的编剧却把语言发挥到了极致, 其中不乏出现很多经典语句, 诸如“女人有了自己的家, 就是嫁”、“你抽一辈子烟就烧掉我半套房子”, 还有“文学是鱼上的香菜”等台词给观众带来了听觉上的新鲜感, 激发了观众的欣赏热情。作为以当今现实生活和热点现象为主线的电视剧, 不仅在语言风格上有创新特点, 在表现手段、结构等方面都有独创, 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蜗居》的成功并非偶然, 是因为贴近生活的剧情, 不完美人物的个性以及新鲜元素的加入造就而成的。

结语

当然, 接受美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而期待视野也并非被动地接受作品,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同样的也可以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观众修养, 个性, 气质, 情趣各不相同, 因为对作品本身也有不同的理解, 在面对诸多审美信息时, 主体也总是最敏感地捕捉和感知那些与其经验、个性、期望等相投合的对象。同时期待视野能够帮助读者对作品作出独特的发现, 使他从作品中发现和领悟他人之未见, 甚至作者也未必意识到的新的意义和新的现实, 从而赋予作品更多、更广的意义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德]H.R.姚斯, [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 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2]、侯素琴.姚斯和伊瑟尔的接受理论与文学批评异同析[J].理论导刊2009 (4)

[3]、韦忠霞, 韦合.用接受美学理论分析电视剧《奋斗》高收视率的原因[J].科技创新导报2008 (33)

[4]、谢林霞.论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4)

美学视角 篇11

摘 要: 文章通过研究接受美学理论及其与电影翻译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电影的汉译策略,并以迪士尼动画电影Mulan为例,用接受美学的角度寻找电影Mulan字幕翻译中的美学元素及翻译技巧。

关键词: 字幕翻译 接受美学 电影Mulan

1.接受美学对电影汉译的影响

传统的电影翻译与文学翻译存在一些共通性。接受美学反对在研究文学时采取片面、孤立或机械的研究方法及态度,它注重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注重观众的接受度及接受能力,从观众及社会的角度评判作品的价值(杨群艳,2011:151-152)。这就要求译者在字幕翻译时在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在不改变文本意思的前提下,结合电影人物、情境和情节,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审美要求及接受能力对电影内容进行正确有效的传达。相比较传统的文本主义,接受美学主张翻译重心应由作品本身及作者向译者和读者转移,强调“第一读者”和“第二读者”的重要性。“第一读者”即翻译者自身,译者在翻译之前本身就是电影的第一读者,译者在观看电影时首先会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及文化程度对电影进行理解,在了解电影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后,根据电影风格和语言特色,以目标观众为出发点对电影进行翻译。“第二读者”即观众,观众会根据电影字幕及自身的文化程度、审美要求、个人经历对电影进行理解。

2.从接受美学看Mulan的翻译

在Mulan中,译者在对电影进行本土化翻译时,十分注重美学欣赏语原则,即通俗美、修辞美、意境美、个性美、简洁美和谐美等。在Mulan中,作者将人物身份回归中国古代称呼,例如“YourMajesty”只是一个对帝王的尊称,而当大臣或百姓对皇上回答问题或报告时,译者便将其翻译成“启禀陛下”。

除了贯穿全文的主语中国式翻译外,译者还在翻译时大量使用俗语、短语、成语和谚语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中国色彩,添加中国味道,还给影片内容增添幽默与乐趣。

接受美学主张下的电影翻译最首要的目标是让观众理解和欣赏电影,这是电影对于观众的期待视野。译者在观看电影Mulan时,首先将自己与电影进行视野融合,根据个人经验及审美能力对电影进行理解,然后考虑观众的能力和要求进行翻译,使电影与中国观众的期待视野相融合。

满足观众对电影字幕审美要求的电影,它的观众接受度会高,对票房会有很强的积极作用。Mulan在当时拥有如此高的票房与它那满足观众对电影字幕的审美要求的优质翻译离不开。由此可以看出,接受美学理论运用在电影翻译是现实且成功的,它在电影翻译中有着很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且这个作用将不断得到接受、运用和加强。

3.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在接受美学的指导下,语言归化策略是首要的,是指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向目的语观众靠拢,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和本土化的表达方式向目的语观众传达作品内容,使观众以最少的精力付出达到最好的语言接受;译者还要最大限度地淡化原作品地陌生感与距离感,尽可能地降低语言与文化上的隔阂,使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达到文化和语言上的对等(尚利明,2014:57)。

如果归化的翻译策略是“以我为主”,那么异化可以说是“以他为先”,主张翻译内容要向原作者靠拢,采取原语表达方式。在接受美学的指导下,异化翻译策略的重心着重体现在语言文化和思想文化的保留上,要求译者翻译时保留原作品的文化差异与异域性,忠实地再现原作者的创作情感和思想文化(杨毅隆,2013:99)。尤其是全球文化市场不断丰富的当下,英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语种,观众要借助电影领略异域风情及不同文化氛围的渴望越来越深,电影翻译为了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并且减少配音成本,文化异化翻译策略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

4.结语

字幕翻译有着与其他作品翻译相同的共性,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特性。在接受美学的指导下,译者不仅要遵循字幕翻译的原则与要求,还要以观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和审美能力,无论译者是采取异化策略还是归化策略都要掌握好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的“度”,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利用缩减法翻译解决字幕翻译的时空限制,让译文在真正意义上成为电影与观众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张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英文电影汉译[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第S1期(哲学与人文科学辑).

[2]韦骅,从接受美学看儿童读物的翻译——以《大智慧》为例[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4:6.

[3]杨群艳,接受美学与电影字幕翻译研究[J].影视翻译,电影文学,2011(14):151-152.

论美学视角下的语文课堂板书 篇12

一、板书内容的实质美

板书内容,对于教师来说, 是简案;对于学生来说,是学案; 对于课堂来说,则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所在,精华所在。实用又美观的板书犹如一扇美的天窗,使学生不经意间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内容的科学美和系统美是精美板书的首要标准,没有实质内容的板书,终将走上“唯美主义”、“形式主义”的道路。

(一)内容的科学美

板书是教师对教材的艺术再加工,是整个教学内容的浓缩和结晶,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微型教案”。好的板书能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复杂的教学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因此,板书内容的科学性极其重要。板书内容的科学美首先表现在内容的准确性,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新课标理念,在深入研读教材基础上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目标、 过程与方法等,用精准的板书语言归纳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通过黑板板书一目了然地洞悉所学知识的概貌,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其次,表现在板书的合情合理性。语文是富含人文性的学科,不论是记叙、抒情类作品还是议论、说明性文章,教师都要寓情于理,将情和理巧妙地融合起来,引导学生领会和把握主题,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最终得到理性认识。板书既是教师对教材理解程度的全面反映,也是教师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应结合板书,将热情和激情注入到富有逻辑性的讲授中,使得语文教学体现出生机盎然的情感美,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二)设计的系统美

板书的实质美还表现在板书设计的系统性。语文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说过:“板书是知识信息科学的系统的编码。”可见, 板书的设计应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做到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将教材中复杂、多层次的内容集中呈现在有限的黑板上。系统完整的板书不仅有利于教师系统、有条理地传授知识,也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系统的思维过程, 让学生充分体会思维的乐趣,感悟思维的美。

二、板书形式的艺术美

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衡量优秀语文板书的重要条件。 在追求内容科学美和系统美的基础上,教师也应追求形式的艺术性。新颖美观的语文板书,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审美能力。

(一)字体的规范美

课堂语言易于感知,但不易观察认识,板书文字则从形体结构上直接诉诸视觉,让学生观察感知并认识到它的形体美。粉笔字是板书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语文教师作为语言文字的书写示范者,有必要写得一手好粉笔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粉笔字有三个层次,一是“写对”,即教师要写规范的字,按照正确的笔顺写字,不写错字;二是“写清”,即教师要写工整、匀称的字,显得美观;三是“写好”,即教师要写俊美、艺术的字,让学生能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其中“写对”、 “写清”,即书写工整规范,这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素质,规范美观的书写,能对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而“写好”也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

(二)语言的精练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特殊的教学书面语言,板书语言具有可视性和可保留性。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板书语言要力求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以最浓缩的精练文字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板书语言宜采用一些简洁精练的语句,既揭示教学要点,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讲究语言的精练美,并非一味追求“精练”的形式。板书作为课堂语言艺术, 既要求语文教师练字练词,做到准确、精练、明晰地表达课文内容,也要求教师对板书的语言注重修饰、讲究文采,把提炼板书语言的过程当作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这样,就能使学生体验到语言的精练美, 充分发挥板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美育效应。

(三)构图的和谐美

“美是和谐”。板书构图的和谐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布局合理。合理的黑板板书布局,对于教学信息的交流、知识的迁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很有益处。虽说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布局,但相同的内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但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板书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性, 考虑板书整体设计的合理性和美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黑板板书能“引导着眼睛作一种变化无常的追逐,给人以心灵的快乐”。因此,板书应在内容的完善科学下追求布局的美感。总之, 只要教师能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板书造型,就一定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是色彩自然。板书用色产生的美,在课堂教学中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在板书时应注意根据板书内容与学生视觉心理特点,适当运用一些色彩变化,如板书的主体内容用白色粉笔显示,而教学的重点、难点, 则可以有所侧重地灵活运用彩色粉笔作为标记。总之,具有色彩之美的板书更为生动、形象, 更富于吸引力和启发性,更凸显出美的自然与和谐。

三、板书价值的生成美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逐步展现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而且还积极注重师生互动精彩的生成。语文板书的价值美在生成,是一种动态之美、思维之美, 也是一种层次之美。

(一)衔接的流畅美

板书与教师的讲述要衔接得恰到好处,自然紧凑,顺理成章。好的板书过程, 就是一种形象的演示过程,说和写环环紧扣,端庄有力的字迹与生动优美的语言表述相互配合,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形成和谐自然的课堂节奏。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应着眼于教材,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以课文的结构或线索为立足点,脉络分明且富于变化,环环相连,层层启迪,使教学处于一种波浪式的起伏旋律之中,让学生在整体和谐的教学节奏中轻松地学到知识,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

(二)师生的参与美

语文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参与和不断互动的过程,而一个完整的板书是随着课堂的渐次开展而逐步完成的,体现出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参与过程。在课堂上,语文教材是静态不变的,而教师与学生,则处于动态多变之中。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的板书,一旦付诸教学过程,就不可能机械照搬,而应随着课堂中师生与文本的交流与互动而随机调整和变化,以顺应教学活动的开展。从教学价值上来看,现代多媒体美在预设,而板书美在预设基础上的生成,美在经过师生参与和互动后的逐步完成与完善。一方面,教师通过板书把课堂关键信息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也能把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映到板书上,如做符号、 画线等。所以,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应大胆“布白”,有意识地留出 “空白”,语文教学过程中如课文情节发展中的细节、景物的特征、情感的体验等都可让学生去 “填满”,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板书的生成,使学生充分享受思维的乐趣,体验思维的流动美。

对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而言,巧妙而精美的板书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对知识的巩固,而且在启发思维、 发展智力等方面,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为一种直观性教学手段和有形的课堂语言,板书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美育功能。语文教师应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设计出美的板书,将板书提升为一种美育方式,达到寓教于乐、以美导真的境界,以充分发挥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美育效应。

参考文献

[1]周志强《美学视角下的语文板书设计例谈》,《教苑》2013年12期。

[2]鲍红《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四美”》,《读与写》2008年第5期。

[3]张容《艺术的板书,美的渗透---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借助板书进行美育渗透》,《艺海》2007年第4期。

[4]彭小明《试谈语文板书的美》,《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10期。

[5]李爱成《谈中学语文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形式美》,《语言文学研究》2010年第12期。

上一篇:数字化创新论文下一篇:网络平台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