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语文教育体系

2024-06-13

改革语文教育体系(共12篇)

改革语文教育体系 篇1

0前言

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 又是进一步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受科学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制约, 而科学技术现代化, 劳动力素质提高, 必须依赖于职业教育。广义上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指职业教育内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体 (系统) 。包括职业教育的学制体系、职业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职业教育管理体系、职业教育科研服务体系等, 其中学制体系是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 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是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源泉与希望, 青少年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培养是依靠高校的自身发展来进行的, 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而言至关重要。如果对于高校本身拿不稳自身的定位、拿不稳从这里毕业出去的学生今后将要面临着怎样的就业发展趋势, 那么就会对学生以及国家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1 高职院校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但是想要真正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 还需要不断的进步。尤其对于我国的高职教育来说, 目前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科学的教育体系,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较为单一, 学科之间的严谨性以及实用性能不足等, 这样都会导致学生对于专业学习兴趣的极度降低。

2 高职教育体系的转变

虽然高职也属于大学, 但是还是要与本科的教育体系进行区别。在高职教育中, 很多现有任课教师仍然按照本科的教育模式来教育学生, 过于注重理论知识, 这样对于本来就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和兴趣不足的他们来说, 无疑是无用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即使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他们, 毕业出去之后仍然很难和本科类院校的学生抗衡。所以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的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模式的转变。中国式的教育过多注重的是理论、课本上的死知识, 而很少有人能够真真正正的去发掘自己的东西, 如果老师尚且如此, 更何况是学生呢?所以, 对于这点, 中国教育的发展就远远落后于国外的教育发展。在国外的教育模式中, 学校甚至是家庭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更多的是让他们自己进行发明、进行探究, 发掘他们潜在的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学生本身的发展。把单纯的孩子放在屋里, 而不去改变这种思维模式, 那么中国的新一代将更加令人担忧。

正如马克思在1845年所说,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中国式的教育就需要这种真正的实践。

1) 以能力为本位, 以满足职业能力发展需要为质量目标, 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质量标准, 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中心建立与实施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达到“招生、教育教学设计和实施, 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这一基本要求;

2) 以过程控制为重点, 能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和各方面进行实实在在的控制。尤其是在上课的过程中, 学生的上课情况以及掌握情况等方面都要进行实时的控制;

3) 内外部监控相结合, 内部监控旨在促进自我完善, 外部监控旨在得到校外真实的信息反馈和恰当的评价, 体现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 提高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4) 体现持续改进性,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中, 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们的知识以及授课的方法也要持续的进行更新;

5) 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内容。“工学结合”课程内容开发指立足工作岗位, 用工作过程来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 以“做中学, 学中做”的教学方法, 以真实和模拟相结合的教学环境, 以行业企业标准参照为主的教学评价,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使其毕业后能够直接直上工作岗位。

3 结语

当然, 面临改革的过程中的确会遇到很多的挑战, 比如, 面对长期已经形成的静态的传统教学模式, 应如何进行改变;学院教师教学水平, 以及教学实验实训水平如何提高等等, 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笔者相信, 只要师生思想上下一致, 那么一切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教育教材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

[2]鲁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职业教育协调发展[R].北京:2011年度全国职成教工作会议, 2011.

改革语文教育体系 篇2

校企合作教育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以来,许多学校对此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和合作,是世界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企业是职业院校最大的顾客,是技能教育的参与伙伴,也是办学中重要的受益者。与此同时,学校以外教育资源的最大提供者也是企业,职业技能特色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企业需求驱动、企业价值导向和企业介入。企业参与是技能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多年来我国技能教育届的共识。

曾有专家指出,成功的技能教育必然有企业的参与和合作,正在成为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共识。产品、商品的生命周期也即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获取、创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正在成为当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这一新的发展形势,对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和合作,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和合作,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

一、越秀国贸专业探索校企合作方面的几种形式

(一)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聘请行业、企业的资深从业人员或权威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设置、调整实训计划,并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生产实践。

自2005年专业设置以来,一直坚持由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调整。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由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外贸企业老总、高等院校国际经贸系负责人及专家教授、具有“双师”素质的一线教师等专业人士组成。这些行业内的专家非常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也十分清楚工作中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因此,对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训项目等均能提出十分具体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本专业有两位教师长期从事外贸兼职活动,对行业发展状况十分了解,对企业的人才需求也十分清楚。特别是通过兼职锻炼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对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十分感兴趣,对专业学习也凭添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巩固了专业思想,明确了专业学习的目标。

越秀国贸专业十分重视教育学生深入外贸行业第一线参观学习,例如,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观各种外贸商品博览会、外贸企业等。加深学生对外贸行业的感性认识,也促进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实际,了解外贸产品及生产工艺,通过参观学习切身了解国家外贸政策及国际外贸形势对企业生产的影响,为今后从事外贸工作打好基础。

(二)“校企互动式”

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2006年,学院与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培养储备人才。为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海宁经编奖学金,以鼓励品学兼优和家境贫寒的优秀学生。同时,企业还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在课程设置中增设经编英语作为选修课程,为今后想从事经编产品贸易的学生,提前开展专业英语培训,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在“经编英语”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师选聘、教师培养等方面校企双方开展了深入的合作,为该课程的成功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本专业每年平均有40名左右学生选修该课程。

此外,邀请企业人士为学生开展讲座,介绍企业的人才需求、选拔制度、考核晋升机制等,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树立成才的意识,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

(三)“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轮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把培养学生的模块分解,将专业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培训放在校内,把与企业接轨的职业技能培训放在企业。学生通过学校—企业—学校循环的学习,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上能不断得到提高,企业也可在培训当中选取适合在企业发展的人才。

为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学生外贸岗位的实践技能培养。2008年开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依托绍兴市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探索岗位实习的新途径,即与绍兴县中鼎纺织品有限公司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轮岗实习”的新实践。企业为今后的后续发展培养人才,学院则利用企业提供的岗位实习机会探索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新途径。目前,这个合作已经开展了两期,第一期5名同学,第二期4名同学。企业安排专人负责带这些学生,实现“一对一”的传、帮、带模式。企业为学生提供外贸实习岗位,这几位同学组成一个团队,轮流到企业开展具体的岗位实习工作,正式接触公司业务,目前的模式是“轮岗实习”,即企业根据需要随时与学生取得联系,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积极完成企业所安排的工作任务。企业根据学生业务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一定的岗位津贴、餐费、交通费和通讯费补贴。目前,开展的项目主要是带领学生赴商品交易会宣传企业和产品,与外商洽谈业务,搜集市场信息,寻找客户等。企业将根据学生表现决定是否在学生毕业时予以正式录用。

(四)“订单”式培养培训

与企业签订联办协议,实现实习与就业同步。这种模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尚属于探索阶段。越秀与宁波南苑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也参加了企业的选拔,今后这些同学,经过越秀两年的学习并且接受企业的相关培训之后,第三年将有机会进入宁波南苑集团下属企业实习、工作,具体岗位则视学生在校成绩和实习表现等综合考察。

二、校企合作的意义

1。校企合作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它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符合教育部16号文件的精神,同时,也是政府着力推动的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有利于真正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职教方针,形成招生与招工、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零距离局面,有效地转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育人模式,拓宽师资培养渠道,增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力度;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生规模效应,实现院校与企业双方共赢的局面。

2。校企合作的意义也体现在为企业提供储备人才,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专业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为企业量身培养优秀人才,提升企业员工素质,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3。校企合作的意义也在于缩短员工与企业的磨合期,减少企业的培训成本,为减少员工流动性,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加分。经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是学校的优秀人才,也是企业的准员工,因此,对企业也更加了解、对企业文化比较认同、对企业未来发展更加关心,对企业的忠诚度就大大增强。

4。校企合作的意义也在于,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的舞台,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专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5。校企合作的意义也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与就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择业就业的盲目性,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提早做好知识、能力、素质储备。

6。校企合作的意义还在于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在当今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三、越秀国贸专业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一)深化SPT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深化SPT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三大核心能力”和“四个证书要求”及“五个实训环节”实现SPT实训教学体系的顺利运作。三个能力平台,即专业实践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三个核心能力相辅相成,保障我院“成功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四个证书要求,即大学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高职毕业证书,这四个证书要求体现在综合实训的内容上。五个循序渐进的综合实训环节组成,即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形成一个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融合的SPT综合实训教学体系。通过课内外相互促进、校内外相互衔接、理论实践紧密联系的综合实训环节安排,实现综合实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深化教学改革,保证培训质量。按照“适应三个需要(即适应市场需要设置专业、适应企业需要设置课程、适应学生需要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搞好二个结合(即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取证相结合);做到一个确保(即确保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教学改革思路,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完善教学质量考核机制。坚持“传播企业文化,推广工作标准,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的培训工作定位,以岗位需要和学员职业发展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将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课堂,运用场景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强化技能实训,坚持每学期聘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机制,拓宽学员的视野,全面提高学员的职业综合素质。

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编写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实训教学指导书,指导学生写好实训报告,做好实训资料归档整理工作;引进企业从业人员参与实训教学活动,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反馈调整教学实训项目,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训资料的实效性。组织师生参与实训室建设以及申报创新创业科研课题,提高实践能力与研发水平。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和考核。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引入第三方评价,聘请培训师和专家组对学生进行考核。在实训课程考核中引入多元化的评价,全面评价学生实训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和效果,重视考核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不仅考核方式要多样、全面,包括实训操作、实训报告(结果的准确度)、实训问题问答、笔试等,而且考核过程要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

(二)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新模式

要融入地方产业链,服务地方经济。目前,浙江省应大力鼓励国际贸易外包业务的发展,因此,可以与本地相关公司深度合作,建设校内国际贸易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加强国际贸易服务外包业务的实训。通过该项目运作,一方面可实现产学交替,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熟悉职业规范、动手实践操作;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提高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依托浙江省或绍兴市国际贸易行业协会的企业资源,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将其建成集顶岗实习和就业于一体的高水平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学生毕业岗位调研、岗位见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实现。

依托行业或企业,邀请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综合实训课程开发,实训课程教学。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易变的特点,这是因为专业设置要紧紧跟踪社会的需求,现实生产对专门技能的要求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因此,高职的实训教学内容要依据行业的发展状况更新调整,不断补充、更新、修正和完善,使教学内容能灵活地适应行业新的发展。为此,企业可以直接参与高职实训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训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使教与学有的放矢。

加强与企业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指导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争取政府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邀请企业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平台,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与企业共享。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教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能力本位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的关键,是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非常突出的问题。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有量和质的建设两方面。总量不足,是扩招后的突出问题之一;质的问题,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数量适当、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坚持培养、引进,校企互兼互聘等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四)整合资源,完善制度,提高校企合作综合效益

学校通过创新和优质服务争取到外贸企业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与外贸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在师资队伍、实训设施、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和学生管理、教研科研等活动中,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追求企业效益、学校效益、学生效益、社会效益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张尧学。坚持就业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改革初探 篇3

然而,我国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要解决高职质量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体现现代教育教学规律,满足现代企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教学机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现有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革。

一、高职教育引入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院校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各种质量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对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必然要求我们寻找更加规范、科学和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念,并迅速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运动。这为我国提供了借鉴,企业管理被大量地引入高等教育。英国于1995年颁布了《教育和培训领域的质量管理体系申请ISO9000的指南》。在加拿大,由学校和教育部门共同制定学校质量认证标准,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认证。总之,这些国家引进企业管理思路的基本立足点,都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我国在“九五”期间引进了教育质量保障的思路,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建立校内教学督导机构、强化教学过程控制、改革考核评价方法等等。但总体来讲,其质量保障只局限于一些单一的、孤立的措施,且分散于教育过程各环节中,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必须将其规范化、系统化。

二、高职教育引进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组织,教育机构与企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而,作为组织管理的有效方式,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完全能够引入高等教育领域。教育机构同企业相比,虽然其目标、活动内容和方式、质量的评价标准等方面有着众多的区别,但它们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组织,其活动过程以及组织管理方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借鉴企业管理思路,引入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应成为我国改革高教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目前,可作为高职教育借鉴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二是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1.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关于质量管理领域的国际标准,称为ISO9000族标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希望在产品国际化的基础上达到质量管理的国际化。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总结了工业发达国家质量管理包括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是一种通用的、并得到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规范。

ISO9000族标准,体现了一种管理哲学,为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一系列规范的标准、程序、方法及模式。教育机构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不仅可以获得市场通行证,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有助于全面改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当前对ISO9000认证能否广泛应用于教育机构,还有许多争议,主要是由于ISO9000标准源于制造业,广泛应用于工商业,其标准最初是根据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而制定的,而教育机构与工商业企业的产品有很大的区别。实际上,ISO9000标准经过不断改进,已经成为广泛适用于各行各业的通用性标准。例如,在标准中,产品被定义为“过程的结果”。这个“过程”是一个组织利用资源并使其转换为输出的过程。对制造业来讲,“产品”是经过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过程的结果;而对于教育业来讲,“产品”则是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过程的结果,笔者把它称之为“教育服务”。有了这样的理解,就可把教育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与ISO9000标准中的要求对应起来,从而按照这一标准设计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保证教育质量。

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与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有联系,也有区别。从联系上看,两者都强调全面质量、全员参与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强调预防为主、系统管理的思想。两者是“打基础”和“求发展”的关系。ISO9000族标准是质量管理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全面质量管理是寻求发展,达到更高水平的要求。从区别上看,ISO9000族标准是在总结和综合各国先进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通用性标准,更强调规范化和文件化,能够进行国际通行的认证,而全面质量管理则更重视观念、方法和工具,没有规范化,不能进行认证。在实际工作两种模式可以选择其一,也可以统一起来。

2.全面质量管理(TQM)

全面质量管理(TQM)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工业,后来从工业部门扩展到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并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最经济的方式让顾客、社会和组织所有成员持续满意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它认为,质量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是整个组织活动的成果。质量管理必须对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以预防为主,通过各个环节的作用,使质量螺旋上升。

这种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全组织的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成为全体员工的内在需求——以人文为本的自主管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强调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思路,完全符合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要求。教育质量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培养目标的决定,专业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到教学计划的执行,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实施,以及考核、检查等教学情况反馈,最后到社会的综合反馈。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系统,教育质量就是在这个系统中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以教育的目标——人的素质与能力为中心,构成一个循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质量也在不断适应、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作为一个质量系统,其目标实现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和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质量。因此,必须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实行全过程的管理。而要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靠教职员工去实施,许多环节还需要教育的对象——学生的能动作用。因此,教育服务过程比其它任何行业的生产服务过程都更加强调人的作用——人是教育质量形成的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所以,可以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建立以全面、全过程、全员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总之,在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结合高职教育的特征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在其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保证管理的有效性。

生长干部学员教育体系改革刍议 篇4

一、引言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教育、教学改革在国内外地方高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近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 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1]。同时出现了高校毕业生数量过剩、就业压力过大的问题。与此同时, 身处制造业转型关口的大量中国制造业企业, 却遭遇着无法招到高素质工人的困境。究其原因, 只占高等教育知识结构10%的职业教育发展过于滞后, 导致了上述“尴尬”的存在, 因此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成为地方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 同样对于我们军事院校也面临着职业化教育改革的现实。

长期以来院校教育与部队实际出现了脱节现象, 导致培养出来的干部一开始无法适应部队, 出现了比如生长干部不愿扎根基层、带兵经验不足、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差距较大等一系列问题[2]。深究原因与院校教育当前存在职能定位不清、教育训练滞后、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不无关系, 为此在新一轮军事改革背景下, 院校教育必须以紧贴强军目标, 紧跟时代步伐, 加快推进改革, 提高军校学员培养质量, 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为目标, 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二、构建以军事职业教育为核心的多层次生长干部培养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建立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和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军事职业教育应该贯穿于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实践, 让每一名军人都能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国家开始了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世界上堪称模范, 被称作二战后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3]。它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制是多种形式的, 但是核心都是双元制。双元制就是学生同时接受学校和企业方面的培养。

类似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 军队干部的培养也需要院校和部队两个方面的培养。美军很早就开始了类似军官的培养模式, 美国军官普遍有多次入军事院校或地方院校学习深造的经历。美军通常采取先训后用、再训再用、训用一致的方法, 对军官进行反复的培训[4,5]。一般说来, 军官要经过初、中、高三级院校的培训并完成规定课程才有晋升为高级军官的机会。因此我们也要探索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生长干部培训体系, 将军事职业教育的思想贯穿生长干部成长的全过程。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 遵循现代教育规律、军事人才培养规律, 将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紧密衔接,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远程网络手段, 破解人才培养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矛盾, 实现生长干部培养从院校到部队的无缝连接。从顶层设计规划好军队干部锻炼成长的路子, 探索干部在不同阶段的培训规律, 逐步建立起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多层次生长干部培训体系。

三、构建宽基础重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

生长干部学历教育院校承担着学员接受教育的第一阶段, 也是最重要的阶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军事领域内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突出体现在军事人才的竞争, 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那种只懂军事指挥或军事技术的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已不适应部队发展的要求[3]。从另一方面看, 院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员学习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等综合素质, 要着眼学员军事生涯中多级别、多层次任职教育实际, 把培养重点放在适应第一岗位任职和岗位转换的需要上, 为其接受更高级别的任职教育打牢基础, 留出接口[6]。为此, 应该为学员提供宽广的科学文化课程, 需要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个领域, 涵盖数理工程、军事、政治、经济、人文、社科、公共事务等诸多方面。外军很多院校很早就重视到这一点, 以美国西点军校为例, 西点的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工程系列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构成[4]。核心课程是所有学员都必须学习的公共必修课程, 按照涵盖的学科领域可以分为3个系列:一是自然系列, 主要包括数学、化学、物理和自然地理以及信息技术课程;二是人文科学系列, 主要包括哲学、语言历史类课程;三是社会科学系列, 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国际关系以及军事领导力等课程。

根据当前我军院校开设课程的实际情况, 我们觉得下一步需要在下面三个方面加强课程内容建设。

1. 加强人文素质教学内容建设。

当前培育大批智勇双全的军人, 离不开人文教育这个重要的基石。没有人文素质的军队注定不打自垮。历史上败军之旅的价值迷茫、信念动摇、意志衰退, 都可追溯到人文精神的枯竭上来。信息化时代, 战争强度更大, 挑战前所未有, 军人不仅需要信仰和价值观层面的支撑, 更离不开智慧的妙算、谋略的运筹、情感的投入[6]。纵览外军的生长干部教育院校, 如法国的三军军官学校、日本的防卫大学、加拿大的皇家军事学院等等都日益重视人文素质的教学内容, 普遍设立了相关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西点军校采用双轨制, 加强对学员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5]。1998年开始, 西点军校的核心课程中, 人文社科类课程占36.4%, 而数理工程类课程则从40.9%下降为34.1%。美军的转型战略和西点军校课程设置的变化, 都充分反映了军事人才培养理念的变化。

人文素质是军校学员综合素质中最基础、最根本的素质, 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前提性作用。加强军校学员人文素质教育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 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但当前我军院校教育中人文素质方面比较薄弱, 更多的是政治理论性质的课程, 应该精设政治理论课程。开设有利于培养人文素质的具有广泛性、交叉性和时代性的课程, 增设人文社会科学类的选修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等。同时, 要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学术沙龙活动。通过举办人文素质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影视评论、文艺汇演等各种文化体育活动, 不断丰富军校学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陶冶情操,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2. 重视心理素质教育。

未来的战争不仅仅是智力、体力等素质的较量, 还有心理素质的较量。当前我军院校的心理教育理论水平较低, 指导实践不力, 专业化水平偏低, 操作缺乏规范, 消极倾向显现, 研究不能全面发展[8], 需要全面推进军校学员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训练尽量模拟和贴近实战环境, 这是外军尤其是美、英等军队开展军人作战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和方式[9]。因此, 可通过组织学员参与对抗练习、生存训练等形式训练学员克服困难、提高心理耐受性。此外心理训练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 开展虚拟现实训练具有环境逼真、场景多变、“身临其境”感强、训练针对性好和安全经、可控性强等特点。

3. 加强以尚武精神为核心的战斗精神培育。

长期的和平环境, 使我们国家的战备意识有所淡化, 整个民族的尚武精神也有所缺失。但战争法则像钢铁一般冰冷, 必须冷静地分析取得战争胜利的基本因素。旧中国军队的惨败以血的事实昭示我们:战争不仅仅是人力、物力和经济水平的较量。一支平素慕于虚荣而荒于训练、精于应付而疏于战备的军队, 一支无危机感、无紧迫感的军队, 一支没有军人枕戈待旦的军队, 即使兵力再多、装备再好, 也没有有效的战斗力, 哪有不败之理。军人最可宝贵的精神就是胜利精神, 就是除去胜利一无所求, 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精神。一代名将粟裕用了整个生命不仅谱写出了辉煌战绩, 而且他的战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0,11]。他终生不会打牌下棋, 不会喝酒跳舞, 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观地形、看地图。胜利了, 进城了, 在繁华的大街上别人逛商店看热闹, 他却琢磨这个街区怎样攻占, 那个要点如何固守。和平生活持续几十年, 每晚就寝前他都要将衣服鞋袜仔细放好, 一旦有事可随手摸到, 生命垂危之际时靠别人帮助穿衣, 他也要按照军人要求, 把衬衣、毛衣整整齐齐扎进裤腰。

战斗精神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培养。可以将其与爱国主义、价值观、传统教育等融合在一起。要重视通过战争遗迹、“英雄”塑像、战例等进行潜移默化的战斗精神培养。同时可以营造富有战斗气息的军营文化和氛围, 发挥战斗文化熏陶的感染作用[12]。学好战史战例, 提炼好传统精神, 搞好政治环境建设, 把战斗口号喊起来、把战斗歌曲唱起来、把精武典型学起来, 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时刻准备打仗的意识。

四、探索可流动的教员队伍建设

要培育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首先就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应该始终把教员的选拔、培养和提高看作是军事院校的重要工作。建设一支开放型的教员队伍, 确保知识更新, 将部队最新情况、战场最新的环境知识引入课堂。比如美军教官主要从部队选调, 从应届毕业生中选留, 从地方选招文职教官, 从国外聘请客座教授, 以及聘用退役的教官、军官、研究人员。西点的教员由三部分构成[5]:轮换教官 (62%) , 教官 (17%) , 文职教员 (21%) 。除很少一部分教官始终在西点任教外, 轮换教官和文职教员都是流动的。

我们也可以借鉴美军的做法, 打破界限, 树立“不为我有, 但为我用”观念, 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13]。尝试建设专 (兼) 职教员和特聘人员相结合的教员队伍, 通过建立教员队伍流动机制, 聘请部队优秀干部 (士官) 担任授课教官, 实现教员队伍的优化组合。采用请进来的方法实现知识最快的更新, 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比如可以请在职或退役的高级将领讲授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等课程;请地方院校或政府机构专家、学者讲授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请外国教官讲授外国军事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同时可以走出去, 选派优秀教员到部队任职或去外军院校深造, 更新教员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

五、以学员全程淘汰为突破口加强人才培养质量

学员培养质量是衡量一所院校工作最重要的指标, 要始终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 摸索建立控制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的一套方法。借鉴外军学习过程中全程淘汰的方法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外军军事院校很早就重视学员的培养质量, 都建立了严格的学员淘汰机制, 比如西点军校第1学年新生淘汰率高达23%, 最终能圆满完成4年学业顺利毕业的学员仅占学员总人数的70%左右[4]。目前虽然我军院校也建立了学员淘汰机制, 但更多的是因为违反法律、身体情况等原因淘汰, 很少因学业原因而被淘汰, 淘汰率也只有百分之几。当前我军院校培养的学员还是采用计划性质的招生、培养和分配。学员只要进入军校, 就业就没有压力, 这导致当前部分学员学习动力不足。还有的学员因属于合训学员, 不允许考研, 似乎觉得努力学习没有意义, 学习动力大打折扣。这都需要尽快建立一套以全程淘汰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管体系, 加强学员的学习动力,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六、结论

改革语文教育体系 篇5

一、课程现状分析

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西方文化正以迅猛的态势向我们袭来,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与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相关联的是,曾经广受重视的大学语文课程也正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其具体现状为:

1.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北京大学温儒敏先生指出:“大学语文„„虽然被设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它却仍然处于边缘位置。”许多高校领导者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模糊,学生也不知道学习的作用与意义,更不知道它对培养人才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而以强调专业教学为借口,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缩小了开课范围、减少了开课时数,或者干脆取消了它。这一切就导致了大学语文地位的低下,呈现出日益“边缘化”的态势。

2.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队伍也日益“边缘化”。正是由于大学语文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大学语文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自然越来越不受重视,存在着严重的缺位。教学大学语文的老师往往学历最低,职称最低,自我评价最低,他人评价也最“矮”。优秀教师不愿意承担大学语文教学,年轻老师一旦成熟也纷纷“转岗”。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边缘化”,使他们在所有教师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

3.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和教学队伍的日益“边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首先,使教师们所教授的大学语文课程更加变成了弱势科目,教师对教材建设的兴趣大减,对先进教学理念的探索和新型教学手段的运用没有动力,教学效果自然就会越来越差。同时,学生学不到东西,对大学语文就越来越失掉了兴趣。

大学语文课程的这种尴尬现状,不仅存在于其他高等院校,在我们绵阳师范学院也或多或少存在。为此,我们人文基础教研室全体同志在教务处周明圣处长、文学与传播学院梁中杰副教授的指导下,在文学与传播学院的主要领导及杨栩生教授、李超教授、蒋志教授的支持下,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从现实出发,重建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承担起培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责任,造就国人建设和谐世界的大国胸襟、大国风范。”这就是我们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自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满清帝国封闭的国门之后,一百多年来,我们几乎一直笼罩在民族虚无主义的阴影之中。一方面,西方列强从外部贬低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中国自身在寻求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失去了自信,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误区,从内部大肆摧残传统文化。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仍然处于深深的断裂之中。中华文化处于断裂的现实,需要我们抛弃门户之见,修补裂痕,正本清源,承续传统,发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重新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中华新文化。需要我们以此增强民族自信,树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在文化上,自立于世界民族强列之林。需要我们以此消除西方社会对中国经济成功、民族复兴所带来的和平崛起的疑虑,造就国人建设和谐世界的大国胸襟、大国风范。因此,我们提出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有充分的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三、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内涵

(一)准确定位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历来是争议纷繁的话题。要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首先就必须解决课程定位问题。

我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是:大学语文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汉语文教育的重要课程。它以对具体文章的字词句篇的分析为手段、以对文章中的中华思想文化信息的探索为核心,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人文性而又以人文性为主的基础学科。

早在1978年重新开设大学语文时,匡亚明等教育专家就指出了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一是具有“交流工具训练作用”,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承”,三是“对现代人类共通精神文明的建设”,四是“应对和解答当下开放社会各种文化困惑”。四点之中,第一点强调了工具性,后面几点强调了人文性。工具性、人文性兼具而又以人文性为主是其鲜明的特色。教育专家们对大学语文的这几点认识,一直得到了大学语文学界的高度赞同,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而这也正是我们准确定位大学语文的课程的基础。

我们认为,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识书、读写六项。听话、说话属于口语,识字、书写是书面语的阶梯,阅读、写作属于书面语。书面语包括白话和文言。传统的语文能力包括了工具性知识和思想文化信息两个层面。现在我们所重视的是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工具性知识,往往忽略了语言所蕴涵的思想文化信息,模糊了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中国人的“大学语文”如果不从语言所蕴涵的思想文化信息入手,把握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自然是不可能学好中国语言、具有真正的中国语文能力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自始至终把汉语文所蕴涵的思想文化信息与文字词汇语法等工具性知识融合在一起,确定在一个多维文化时空场之中,一个知识点,一篇文章,在这个时空场中具有相对固定的位置,既便于学习过程中的比较,融会贯通,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结构的建立。而且,一千多年来这个多维时空场的结构基本保持了不变。这一多维时空场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的思维结构基本一致,符合初学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学习,学生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也就逐步建立起来了,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也就逐步把握了。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正处在中华民族汉唐以来又一次伟大的复兴中,而此时恰逢冷战结束,世界秩序面临重大转折的关键点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代、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肩负起复兴中华,建设和谐世界的伟大使命。大学生们要承担这样的使命,就要求大学生具备最基本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民族心理结构,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

因此,我们进一步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一方面继续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大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把握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文化心理,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复归五四以前的传统,探索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为创造造

福于全人类的中华教育文明、建设和谐世界开辟道路。而这也正是我们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的深层次原因。

(二)选择经典的教学内容

与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的课程定位相适应,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体现了“教育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我们发现,中国对人类文化的最大贡献应当是“教育文明”。

教育文明,开始于先秦,两千多年来不断有所发展。这是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是其他民族文化至今仍然没有的内容。至圣先师孔夫子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法律是底线,但是,我们更应当用“德”和“礼”引人向善。先秦的许多典籍都有类似的思想。如《乐记》:“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和禁。”《冠义》:“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婚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等等。

教育文明的核心是道德、礼乐、教化,与宗教教义不同的是,它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礼运》所言:“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育文明不是宗教而具有宗教的作用,同时从内、外规范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教育文明超越各宗教,沟通世界各民族文化,统摄民主、科学等工具理性,是现代世界迫切需要的博爱和谐的人类共同的思想信仰。

体现了“教育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一是反映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主流价值观念,对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具有重要影响的文章诗词作品。二是这些作品在当今世界文化中是最优秀的,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和谐世界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就应该以体现了“教育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其教学内容。

(三)进行创新的教材建设

目前的种种大学语文教材,其改革的力度一般很少涉及基础理论的创新。文言与白话、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思想性与工具性等等,基本上沿袭着“五四”以来的观念。我们认为教材改革实践,必须从这些基础理论的突破开始。

我们认为,课堂内的语文是中华语文,文言文乃是中华语文的高级书面语,不能与拉丁文作不伦不类的类比。中华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主流价值观念,培养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心理。基于这样的理念,又联系选择经典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进行创新建设。

依据创新建设的原则,我们可以把大学语文教材的结构设计为“明道”与“学文”两个部分。明道侧重于观念、思想,学文侧重于感性、情感,同时也可以对其注释作特殊处理。

1、明道

主要应筛选确定的“教育文明经典”,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学习的经典。具体而言,明道又可分为三个部分:总纲、分论和综论。

总纲,一篇文章——《大学》,提出目标以及实施的步骤。这作为全书的总纲领,分论和综论都必须围绕这一总纲展开的。

分论,可根据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就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五大方面,选取经典作品作为主干。同时,为便于在比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适当选取一些观点相近或相反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全文或节选编入作为“比较阅读”的材料。

综论,全文或节选《老子》、《庄子》、《论语》、《孟子》、《荀子》。就文章的观点来看,这五子书与分论某个主题中的主干文章之间的关系略有不同。但这五子书与分论中的主干文章一样,都是可以构成教育文明理论的基础性经典文献。就大的方面看,如果说孔孟荀与分论中的主干文章属于动力源、催化剂的话,那么老庄的文章,则是调节它们的阀门、枢纽。只有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教育文明”理论才可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学文

主要应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认同中华文化,帮助学生建立语文阅读理解的思维结构,逐步形成阅读理解能力。学文可以分为天文、地理、人事三个部分。

学文,数十个主题分列天文、地理、人事之下。每个主题为一个单元,包括:题解、典故、诗文三个部分。题解,沿用历代名家解释,不再另外增加新解。典故,包括成语、故事等,凡有关的风俗习惯趣闻逸事可以尽量收入,长短不拘。诗文,包括诗、词、文、赋、诗话、词话等体裁。围绕主题,各类文章兼收并蓄。

3、无需自己注释

“明道”部分的“教育文明”经典在历史上有许多人做过注疏,历史上有名的注疏,其对这部经典阐释的本身,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所以,“明道”部分可以不加自注。

“学文”部分,由于诗文与题解、典故可以相证而解,因此也可以不再另加注解。

(四)整合院内资源 优化师资队伍

长期以来,我院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主要由文学与传播学院人文基础教研室的一位教授、三位副教授、四位讲师和两位助教承担,虽然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学位结构却是难达要求。要全面承担起改革后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在知识结构上还不是人人都具备。与此同时,我们的历史学、法学、人学、政治学、哲学、文学等领域,还有大量的博士和硕士、教授和副教授,他们在传统文化领域造诣颇深,个个堪称专家。

为此,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人文基础教研室的事,我们完全可以整合院内各方面的人才资源优势,形成一个优化的师资队伍来共同完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使命。

(五)改革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前列数项改革解决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问题、教学内容和教材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师资问题,但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为了充分发挥优化的师资队伍的优势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们认为还应该实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认为应该实行专家的大班专题讲座和教师的小班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我们计划每周教学3学时,每学期16周。其中单周由专家大班专题讲座,双周由人文基础教研室教师做小班辅导。所谓“大班”指一个系(学院)或者几个系(学院)的同年级

数个班的集合体,“小班”指自然班。专家的大班专题讲座和教师的小班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具体规划如下:

1、专家大班专题讲座安排:

第一次:总纲。主讲: 卿小平(课程改革的提出者,改革教材的主编,人文基础教研室教师)

第二次:正心、修身。主讲:李超(哲学教授,人学专家)

第三次:齐家、治国、平天下。主讲:周明圣(历史学博士、教授、教务处长,课程改革负责人)

第四次:综论部分。主讲:蒋志(历史学教授)

第五次:天文部分。主讲:梁中杰(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课程改革负责人)第六次:地理部分。主讲:杨栩生(李白研究中主任,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

第七次:人事部分。主讲:张永强(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人文基础教研室教师)第八次:总结,评论和论文写作。主讲:李海涛(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人文基础教研室教师)

2、教师小班辅导思路:

(1)回顾大班专题讲座的主要观点

(2)明确了解学习要解决的课前问题

(3)课堂朗读元典

(4)学习具体的经典篇章(中华经典、比较文章)

(5)总结以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采用这种模式教学,其优越性是非常明显的。第一,专家的特长、人文基础教师的特点均可全面展示,发挥出了人力资源的优势;第二,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第三,因有前两者,故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规划

(一)前期准备

1、思想共识完成。在2005年的秋天,卿小平同志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想法。年底的教研室工作总结会上,卿小平同志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应邀与会的文学与传播学院资建民院长、梁中杰副教授发表了重要意见,李海涛教授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次会议在人文基础教研室基本达成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共识。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专家、四川师范大学钟仕伦教授对我们的改革予以了及时的关注和支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同时,教务处周明圣处长在了解我们的改革思路后,也给予了及时地鼓励、指导和支持,使“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改革成为了绵阳师范学院人上上下下的共识。

2、教学内容、教材准备就绪。从2005年12月到2007年4月,卿小平、朱昌林等同志完成了120多万字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该教材完全体现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以体现了教育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具有适合实行专家的大班专题讲座和教师的小班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架构,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完善的物质基础。

3、师资和开课准备已经展开。为了及时推开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改革,我们人文基础教研室的全体同志作了大量的讲座和辅导的前期准备工作。2007年5月,梁中杰副教授代表我们也与参与大讲座的专家教授取得了联系,获得了他们的支持与同意。师资和开课准备

已经部分具备。

(二)后续规划1、2007年6月中旬,正式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改革方案”审批申请。

2、2007年6-8月,人文基础教研室全体老师和相关专家共同修订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辅导资料和新的教案。

3、争取于2007-2008学上期在部分专业的专科新生班级展开试点,为全面铺开总结经验。

4、计划在2007-2008学下期在全院新生本专科专业中全面展开。

绵阳师范学院人基础教研室

改革语文教育体系 篇6

关键词:公安教育;大教育大培训;改革;应对

随着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和“大教育、大培训”工作格局的启动,作为承担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和在职民警培训任务的院校,如何应对公安教育的改革、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值得深入思考。

一、公安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了解公安教育改革内容和方向,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公安教育改革内容和方向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①承担任务发生了转变;②地位发生了转变;③培养侧重点发生了转变;④教学任务发生了转变;⑤办学模式上发生了转变。

二、积极应对公安教育的变革

根据公安教育改革内容和方向的变化,公安院校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观念上的变革

牢固树立“用公安教育托起公安工作明天”的理念,实现公安教育从职前教育向职后培训转变,突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从学历教育向在职培训转变,突出教育的终身性;从理论教学向技能教学转变,突出公安工作的操作性。

2.办学模式的变革

公安教育转型改革要体现“大教育、大培训”的工作格局。通过和各级公安机关的合作,用“院局合作”的形式来办学,公安院校具有地方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

3.学科建设的变革

公安教育转型改革中不能再按照理论学课程的模式来构建教学,而应当从术科入手把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建设的重心,在教学中从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向以学与做的结合为中心转变。

4.课程设置的变革

课程设置的变革要构建实践教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其原则是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教学。它是一种优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对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有借鉴的价值。

5.教学方法的变革

为突出公安工作的操作性特点,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根据现在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在課堂教学中采取任务目标式的教学方法,在户外采用模拟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对于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是有益的。

6.师资队伍的变革

公安教育转型改革师资队伍的变革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指导者。二是由学习的管理者变为合作者。三是由“倒水人”转变为“挖泉人”。

三、应对公安教育改革的思路

公安招录体制改革和公安“大教育、大培训”的工作格局和工作体系的构建为公安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是值得公安培训院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深入思考的问题。

1.明确公安院校发展规划

公安院校任务和改革方向已经很明确,作为承担“大教育、大培训”任务的公安院校怎么样适应公安教育改革,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是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

2.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提高教职工的忧患意识

要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以“公安教育改革,我们怎么办”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应该解决以下问题。

①要查找差距;②要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③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④要注意讨论发展创新怎样适应公安工作的全局和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⑤要支持保护创新。

3.加强教学建设

教学建设是应对公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和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设。

①学科、专业建设;②师资队伍建设;③教材建设;④教学基地与实验室建设;⑤服务公安基层建设。

4.强化警务化管理

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实现育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作,它对全面培养品德高尚、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警察作风;养成政治坚定、热爱人民、勇于献身、遵纪守法、艰苦朴素等的优良品德;实现以法治校,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①加强学管队伍建设。发挥我校转业干部多的优势,把那些责任心强、能吃苦、有管理能力的同志,选派到学管队伍中;②从严管理。通过出操、列队、训练等活动,培养学员有令即行,有禁即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作风;③教育为主。从思想教育入手,贯彻教育、疏导的方针,以理服人,启以觉悟,促使学生自觉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接受教育;④教养一致。既要在教学训练中严格要求,严格纪律,又要在日常生活中从细微入手,进行养成教育;⑤以身作则。强调学校教师要通过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作者简介:

李祖华,陕西省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副调研员,一级警督,警察公共关系课程教师,企业法律顾问,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策划师,助理会计师,陕西省法学会会员。出版著作有《警察公共关系》。

参考文献:

[1]关于构建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的调查与思考.公安教育,2008(7).

[2]以改革精神构建公安“大教育、大培训”体系.公安教育,2008(9).

[3]公安“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下教育培训绩效评估研究.公安教育,2009(9).

[4]以构建“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为目标改进和加强浙江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公安教育,2010(2).

[5]继续推进改革创新 全面构建公安特色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公安教育,2010(12).

(作者单位 陕西省人民警察培训学校)

论物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篇7

近年来, 基于种种原因, 教育教学中对于物理教师的培养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一直都贯彻混合式的教师培养模式。伴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 现如今的物理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1、物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1) 课程安排多以必修课为主, 教学内容复杂繁琐, 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选择范畴来选取自身所爱好的专业。

(2) 综合课程以及人文类的课程比例较低。

(3) 教师缺乏充分的物理思想与培养, 对能力重视程度偏低, 教师明显缺少实践的时间及机会。

2、物理教育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1) 物理课程的教学方式较为匮乏, 模式单一, 缺乏灵活性, 因此导致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到教学中去。

(2) 教师一味的讲求物理方面的理论知识, 而缺乏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与体会, 学生不能主动的参与课程教学。

(3) 物理教师的知识水平与学生所学专业学科不相适应。

3、存在于物理教师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

(1) 我国的物理教学手段还相对落后, 教学仪器老化, 已不能使学生的学习要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

(2) 我国各大院校的物理教学手段基本相同, 没有结合各自高校的专业特点, 没有建立健全其各自院校的物理教学特色。

(3) 高校的物理教学单一, 不能与其他科目进行联系。

二、“专业课程平台”在物理教育中的建立

1、“专业课程平台”的建立

对于专业课程平台的设立我们可以制定成为四门选修课程以及三门必修课程。对于物理学科选修的课程, 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物理文化、学生职业生涯、物理教学技能以及中学物理教学理论四方面的内容。物理文化的选修课程主要简述的是物理学方面的历史以及物理学方面与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关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则是为今后学生走出大学校门后所要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 职业生涯则是更具学生的特点来规划今后的生活以及学习;物理教学技能包括了当今时代所具备的物理应用技术, 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选修课程的设定给物理教学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务必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才可以参与到选修课的教学中来。对于选修课程, 我们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选课模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去参与选修课的教学;同时还可以依据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基本功的情况, 结合选修课程的特点来进行选修课的选定, 更好的帮助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

2、“学科基础平台”的建立

在采取以专业课程平台建设为核心的基础上, 学科基础作为平台建设的基础也尤为重要。学校的物理教学通过学科基础平台的建设, 学生可以通过基础平台的学习, 以便掌握有关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相关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 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学生可以更为深入的理解相关的理论方面的物理知识, 增强学生理解与掌握物理技能的能力。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先进的教学器材, 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理解到有关物理方面的相关动态, 通过实验课程的设计, 让学生增强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答能力。

同时, 根据物理学科所内在的逻辑体系, 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物理学科框架, 方面学生接受以及理解和获得物理学习中所存在的乐趣, 学生通过基础教育中明确物理学科所要研究的科学方法以及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基础学习中明确物理学习的目的以及教师所提出的要求。

3、“实验以及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

物理教育存在这较大方面的学科性, 对于技术性以及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受重视程度以及广大家长的青睐程度明显要高于与物理教育, 如物理师范教育相近的专业。正是由于对师范教育方面缺乏重视以及学科自身内容复杂、逻辑性强的特点, 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开设实验以及实践性的教学平台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实验课程的设定, 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出问题, 分析, 获得答案;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成就感以及趣味性, 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 实验平台的设定为今后学生的工作提供了实践方面的基础, 更有利于今后的物理教学。

三、有关物理教师的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近年来, 面临着有关基础教育的相应改革, 各校物理教师的教育改革也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科建立的改革。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紧紧围绕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 积极主动的建立健全个学科之间的整合, 在坚实学科基础之上, 合理的扩大学科的范围, 在进行学科多样化改革的基础上, 还应该注重重点学科的大力培养与发展, 通过不断提高学科的结构层次, 完善学科建设, 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以及教育水准。

2、物理教师专业技能的改革。

教师作为物理教学的引导着, 必须拥有专业的职业技能才能满足学生教学的需求。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停滞不前或者落后的知识技能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 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来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增强实验课的设定, 真正实现物理教学的师范性以及专业学术性的有机结合。

3、物理教育模式的改革。培养多样化的, 多才能的专业教师教育, 积极开展开放性的物理教师的培养模式。

四、总结

实践告诉我们, 固有的师范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 因此, 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的物理教育事业, 就要求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强化我们物理课程的教育体系的改革, 建立完善具有物理特色的专业体系来促进物理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苟渊, 刘贵华.师范教育开放化的现状与前景[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4, 14 (2) :22-25.[1]苟渊, 刘贵华.师范教育开放化的现状与前景[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4, 14 (2) :22-25.

[2]易元祥.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1) :100-102.[2]易元祥.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1) :100-102.

[3]赵丽娟, 刘思敏.综合大学理科专业学修课教学的思考和尝试[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1) :89-91.[3]赵丽娟, 刘思敏.综合大学理科专业学修课教学的思考和尝试[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1) :89-91.

改革语文教育体系 篇8

通常教材体系依据教学目标而设计,同时又受制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内部逻辑关系。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材,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材的加工问题,也就是“教材化”问题。依据教学内容的内部逻辑关系设计教材,需要解决教材的系统性问题,也就是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依据什么内部的必然联系而编撰的问题。休闲体育教育理念的提出首先充实了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体系,同时又涉及了休闲运动项目的引入问题。因此,构建休闲体育教育的教材体系将是一项持久的系统工作。

1 休闲体育教育的内涵

休闲体育教育是人类为了把握余暇、培养休闲能力而进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说它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谋求个体身心健全发展的集竞技性、表现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1]。其它关于对体育教育概念的阐释,也大多是从休闲体育教育的意义、价值和功能层面展开,在此不作累述。本研究认为,从动态的发展视角来看,休闲体育教育并不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教育形式,他是体育教育时代性的反映,也可以说是工业社会推动下“休闲”和“体育教育”的两个文化范畴的交集。从社会系统的基本建制来看,休闲体育教育是现代休闲生活方式的基本内核;从体育教育的过程结构来看,休闲体育教育是休闲化了的体育教学过程;从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来看,休闲体育教育自我意识和谐的获得过程[2]。可见基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休闲体育教育,我们会得到不同的认识结果。

如果从体育教材的结构体系来看,休闲体育教育则成为以“休闲体育活动”为素材的教育过程。这样一来休闲体育教育不仅仅要将休闲运动项目引入教材体系,还必然涉及对现行体育教材体系的改造问题。因为我们不能假定通过主观的努力和传统教材体系的实施可以实现休闲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

2 普通高校体育教材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交叉重复,不利于高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21世纪的高校体育是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无层次、无特色,交叉重复现象严重[3]。在“三基”论和体质论的高校体育教育阶段,这一课程内容的设置对实现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受21世纪高等教育目标和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目标多元化的影响,此种课程内容既难以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2.2 校本课程开发力度不够,不利于满足学生多层次的体育需求

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没有提出具体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要求[4],从而给予了高校选定教学内容更大的自主权。其目的是希望各高校能够结合自身实际确定教学内容,改变高等院校教学内容千篇一律的现状,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体育需求,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有部分高校“一窝蜂”式的照抄照搬,其意义及效益大打折扣[5]。目前,真正能够建立起具有地方或本校特色教学内容体系的高校依然是凤毛麟角。

2.3“竞技运动教材化”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依然缺乏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现代竞技运动项目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主体并没有什么错误,关键是要对其进行教材化改造。事实上这一问题早在1978年就被提出,当时的提法是“打破以竞赛为中心的体系”,其含义是“打破以竞赛为中心的教材编排体系”[6]。然而时至今日“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理论和规律依然在探索之中,各种各样的体育教育思想、教育目标依然在通过未经改造的竞技运动项目来实现。尽管各种新的观点和理性认识成果不断出现,但遗憾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道路多年来进展甚微。

2.4 休闲运动项目开发和准备不足

于光远先生在论述关于“玩的价值”时曾指出:“玩是人生的根本需要之一,要玩的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掌握玩的技术,发展玩的艺术”[7]。从休闲的视角来看,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未尝不是一种“掌握玩的技术和发展玩的艺术”的过程。然而,当前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中还很少见到具有时代气息的“玩的技术和玩的艺术”。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展“玩的技术和玩的艺术”,首先应当解决师资队伍的配备问题,然而从专业院系体育师资培养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解决还需时日。

3 休闲体育教育对高校体育教材体系提出的新课题

3.1 如何体现休闲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时代性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从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个层分别对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而构建了高校体育的目标体系[8]。八年来社会环境、教育背景、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人们的体育需求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休闲体育教育理念的提出,从精神层面的自我意识和谐的获得,技能层面的“休闲化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掌握,参与方式层面的“追求过程的休闲”等方面超越了原有的目标体系,而这些变化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高校体育教材体的构建。

3.2 如何处理好教材体系“打破”与“重构”的辨证关系

前面谈到休闲体育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以“休闲体育活动”为素材的教育教学过程。因此,休闲体育教育必然提出了对原有高校体育教材体系的“打破”与“重构”这一课题,休闲体育教育对现行高校体育教材体系的“打破”与“重构”并非是对原有教材体系的否定,也不是对体系中个别“元素”的破与立,而是在新的教育背景和体育教育思想下的改革和发展。休闲体育教育对原有体育教材体系的“打破”,既包含了“竞技运动教材化”改造这一传统问题,又包含了地方传统运动项目、新兴体育项目的引入。而休闲体育教育对原有体育教材体系的“重构”,应当是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体育教材体系“重构”,它既包含了教材系统性问题的探讨,也包含了休闲体育项目教材化改造的原理和规律的研究。

3.3 如何处理好不同体育素材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

体育教材体系的内部逻辑要求,体育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的选编;体育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的分量;体育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的加工[9]。因此,随着休闲体育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目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必然要求其教材内容体系的重构。将休闲运动项目经教材化改造后纳入教材体系是高校教材体系发展的必然。这样就必然出现了怎样有机融合竞技体育项目、休闲运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共同服务于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处理好不同性质体育教材的内部逻辑性关系问题。

3.4 如何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的休闲性”和“目的的健康性”有机统一

2007年5月颁发的《关于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10]。《通知》的这一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和休闲体育教育理念下追求“过程的休闲性”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实现休闲的目的,通过体育休闲的过程实现增强体质的目标,是休闲体育教育理念下教材体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具体的说也就是所选取的教材既要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助于积极休闲生活方式养成;又要具有较强的技艺性和技巧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身体的支配能力;同时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方可掌握并运用。

参考文献

[1]程一军.休闲体育教育:现代大学生的必修课[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1:7-19.

[2]孟凡强.休闲体育教育内涵解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9):77-80.

[3]孟凡强.休闲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初步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0):72-76.

[4]教育部教体艺司.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北京:教育部,2002.

[5]孟凡强.休闲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与问题[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7):83-87.

[6]孟凡强.亚竞技运动与现代学校体育[J].体育学刊,2005(1):123-126.

[7]孟凡强.亚竞技运动与高校体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2):88-92.

[8]教育部教体艺司.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北京:教育部,2002.

[9]毛振明,赖天德.论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内容的关系——兼析“目标引领教材内容”与“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2005(6):50-52.

改革语文教育体系 篇9

一、《通知》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容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通知》着重就如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如何进行职业教育办学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如何强化地方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如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问题作了详细阐述。

1. 注重提高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

《通知》明确了在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是提高质量, “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 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加快基础能力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 进行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实现人才培养方式转变,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技能水平。建立健全企业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通过提高质量, 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和促进区域发展的能力。

2. 积极进行职业教育办学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

《通知》中有关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内容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 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 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在强调政府投资主体地位的同时, 还专门强调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可见《通知》对发挥行业企业积极性是非常重视的。一是要改革办学模式, 积极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二是加强校企合作, 探索“校中厂、厂中校”的办学模式;三是制定优惠政策, 支持企业更多地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

3. 强化地方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

关于怎样发挥地方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问题, 《通知》提出, “强化省、市级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 地方政府要在国家总体方针的引导下真正做到践行科学发展观, 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大问题来考虑, 使地方真正起到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神经中枢作用。要从符合地方客观现实及长远发展的需求出发, 增强地方政府的统筹权, 科学配置政府与社会资源,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4.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关键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艰巨任务。《通知》提出要“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形成一个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从改革考试办法、改革用人制度等方面强化政策引导, 从注重学历教育、文凭教育、升学教育的精英教育转变为注重技能教育、就业教育、证书教育的职业教育。把个人从业前的阶段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 逐步形成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建立体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二、目前河南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着发展瓶颈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河南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建立, 但由于历史上存在体制机制的多重因素, 河南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依然存在着发展瓶颈。

1. 政府管理体制分割

职业教育主要由教育部门与劳动人事部门管理, 两家各自规划、分别管理。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体系与就业培训体系等, 前后均分属两个部门, 管理的分割必然导致政策的分割, 因此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在专业标准上缺乏衔接, 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难以融通, 职业学校资源与社会企业培训机构的资源缺乏共享。

教育部门与行业部门之间也存在分割。职业教育是以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教育, 人才培养的标准应当来自于行业。然而, 河南乃至全国真正的行业组织目前还远远没有发展成熟, 更难在职业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类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同专业需要的数量有多大?同一专业初、中、高级技能人才的结构比例如何?这些问题若没有行业来准确回答, 职业学校就无法摆脱盲目办学的尴尬局面。

2. 职业教育资源的分割

第一, 教育内外部资源的分割。由于职业学校分别由教育、劳动人事、行业等部门投资和管理, 使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职业教育资源存在分割现象, 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及培训中心与社会职教资源之间没有有机融合, 企事业单位向在校学生及社会培训人员提供培训完全是各行其是, 缺乏宏观层面的协调。一方面由不同部门投资在不同学校重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另一方面大批企业单位内部良好的培训资源却在闲置。

第二,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存在分割。在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方面, 虽然有对口招生, 但招生的比例很小, 每年只有4%的中职生升入高职学习, 中职招的学生大都是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学生, 高职招的大多数是上不了本科的学生, 而那些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中职生又不能升入高职学习, 造成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出现分割。

三、建立河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策略

1. 真正发挥地方政府的统筹作用, 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要以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 发挥政府的统筹引领作用, 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 改变以往政府、行业、企业之间条块分割的局面, 探索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紧密合作”的运作机制。目前, 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统一领导。通过成立职业教育领导小组、职业教育局等形式, 在建立教育、劳动人事部门统一领导的基础上, 逐步实现政府、行业、企业相互协调的统一领导机制。

第二, 统筹规划。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等统筹规划, 使它们与河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使河南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层次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三, 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的办学机制。首先, 要继续坚持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 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完善国家、省、市三级经费投入体制, 使职业教育能获得稳定的政府投入。政府也要加大对职业教育举办者经费投入的监督, 建立经费投入定期公示制度。其次, 要鼓励企业、团体及个人投资兴办职业教育, 制定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兴办职业教育的税收、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 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的多元办学格局。

2. 合理规划, 促进河南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第一, 探索建立中职与高职之间衔接的“立交桥”, 努力实现中职、高职教育相互贯通, 均衡发展。要根据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调整中职在中等教育阶段的比例, 适当提高对口招生的比例, 逐步满足产业升级和调整经济结构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要, 做到均衡发展。

第二, 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 实现层次均衡。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 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层次需求会越来越高, 专科层次的高职人才必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未来五到十年间, 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必然上移, 本科、硕士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会应运而生。河南要提前规划,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建设一批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 并承担一定的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任务, 早日实现职业教育的层次均衡, 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第三, 实现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均衡。专业设置是专业建设的关键, 政府及职业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 一定要根据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均衡设置专业, 力争做到以下三点: (1) 根据河南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向第二、三产业专业倾斜, 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一线的人才需求设置专业, 做到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趋势所需要的产业发展方向相适应。 (2) 职业学校内部在设置专业时, 一定要考虑省情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学校的基础条件, 设置适应地方建设需要又各具特色的专业。 (3) 按照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对现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提升, 努力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规模,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办学效益, 优化专业结构。

第四, 建立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培训贯通的“立交桥”。打破职前职后教育培训资源的分割, 设置开放课程、学分银行, 形成开放式的职业教育。通过“订单式”培养、产学结合等形式, 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 提升毕业生就业率。3.

3. 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第一, 注重特色专业的设置与建设。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结合的关键点, 职业学校要打破以学科为本位设置专业的传统, 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树立市场意识, 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解决好专业口径的宽窄问题, 设置复合型专业拓宽学生的就业适应面;三是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关系, 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建设服务。

第二, 开辟“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职业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尤其是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主要途径有四种: (1) 校企合作。职业学校有计划派遣新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 促使新教师了解本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设备现状和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 (2) 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培养。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时要和企业需要接轨, 尽可能做到结合企业生产标准、采集生产一线的原始数据融入教学实践。 (3) 多种形式培训。委派新教师考察、研修、进修, 加强国内外职业院校的合作与交流, 切实提高新教师的“双师素质”。 (4) 充实兼职教师队伍。有计划地从企事业单位或科研单位大量聘请兼职教师, 通过他们的“传、帮、带”, 达到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

改革语文教育体系 篇10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结构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带来, 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革, 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地位也更加凸显出来。体育职业教育作为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如何进行课程设置,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尤其是课程体系的调整。目前, 在体育的教学课程设置方面, 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 导致教学的目的无法得到良好的体现, 所以目前体育职业教育的课程如何进行合理的设置与调整已经成为学校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体育职业教育课现状

在近二十年的教育改革中, 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逐渐优化, 在教学质量上也获得了较大的进展。首先, 体育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充实了高等教育的内涵。其次, 从教育本身的含义来说, 目前体育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批师资骨干, 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次, 实际上, 经过多年的探索, 体育职业教育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教育模式, 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人才培养计划, 不断培养实用型的人才。总体上, 体育职业教育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果, 但是体育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综合实力不强, 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也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正是因为这样, 本文结合现状研究改进课程体系的措施。

二、改革体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措施

体育职业教育有其专业的特性, 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具体存在课程门类零散, 平铺直设, 各个课程独立性强, 缺乏必要的联系, 这些问题的出现学校已经做了初步的了解, 所以现在不是改不改的问题, 而是改什么和怎么改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全面实施课程设置与改革。

(一) 课程设置要以体育为发展的基础

体育教育学院的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体育的特色, 同时要兼修文化课程, 在教学中还要充分重视实践,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样, 就不会造成教育重武轻文的趋势, 在体育的教学中融入文化课程, 也是为了扭转社会对学习体育的学生及老师的偏见, 但是即便这样, 也还是要突出土语的特点, 不能脱离体育教学的宗旨, 片面的强调文化知识面, 盲目的开展素质教育, 也是无法在市场中立足的。体育的课程设置更加要结合院校的特点, 理解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将课程以体育为发展基础, 向其他文化课程开展, 实现有机结合。

(二) 课程结构要有专业特征

在进行课程结构设定的时候, 首先要考虑结构设置的是否合理, 是否能够突出体育职业教育的特点, 是否能够将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市场的真正需求相结合, 通过进行课程结构调整, 将体育和文化课程的时间和安排进行规划, 在门类的构成上能够更加协调, 改变体育课程单一的现状。改革开放以前, 前苏联的课程结构方式对我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在体育职业教育中也有这样的影子, 但是近些年来的教育改革已经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改变, 体育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培养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这样就需要将训练、教学和科研连成一体。体育的职业教育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培养运动员, 但是要以这个为基点, 让体育职业教育能够朝向更加全面、协调的方向发展。

(三) 在对课程的设置方面要避免单一化, 尽量多元化

教育的模式已经发展到有初步特色的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体育职业教育的理念也受到了各国教育理念的冲击, 在对课程的设置方面, 也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响, 学科的设置不应简单的罗列, 而要实现课程与教学的高度结合, 从这个方面来说, 无论是体育课程还是文化课程都不能单一的去理解, 而是要形成课程的融合, 实现课程设置的综合性。

课程整合不仅是体育职业教育的需求, 也是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机构提出的要求, 这也是课程结构优化的重要工作。现代社会对人才不仅仅要求技术, 还要求综合素质, 也就是复合型人才。课程综合性不是简单的拼凑, 而是要根据培养目标, 结合体育教育教学的特点, 从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他们在实践上得到很好的演练。

(四) 课程设置要体现现代化社会需求

教育机构培养人才的目的最终是要向社会输送, 课程设置在考虑内部需求外, 更要结合市场的要求, 这样培养的人才对于国家来说也能算是有用之才。例如, 新开的社会体育专业, 就需要综合考虑组织管理、咨询指导以及经营开发等内容, 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市场要求, 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同时, 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不同的方向, 这样不仅对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还会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对于课程设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结论

综上所述, 体育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教育改革也取得了初步的成就, 也促进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但是, 不可否认, 目前的体育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偏颇, 需要不断优化课程结构, 综合调整, 使课程的设置上更加合理, 增强教学效果, 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国家、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孔凡英.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思考[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5) .

[2]陈旭辉.浅议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5) .

[3]李俊梅.项目课程开发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6) .

改革语文教育体系 篇11

摘 要:在学校通时教育选修课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评价主体单一、缺乏过程性评价和反馈机制、评价标准不明确、客观性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性建议,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以该课程为依托,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希望能够对提高我校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高校本科生教学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有所贡献。

关键词: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反馈;考核方式;课程建设

《大气污染控制前沿技术》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该课程于2011年开设,每年开课两次,近3年平均修读学生数近200多人次/年。我们开设本课程的初衷是培养各专业本科生综合科学素养,增进其对大气污染问题、控制技术及其最新发展等科学问题及其科学过程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和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使之得以实现,我们需要使用创新性的思维,遵循教育科学的理念,完善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然而,所有以上这些变革,如果没有配套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因为,只有配套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教学结果的有效考评,才能检验真正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1 现有问题分析

1.1 评价主体单一,多以教师为主

当前,当涉及对学生课程成绩进行评价时,在整个课程成绩评价过程中评价的主体只有教师,因此评价主体显得十分单一。同样在每个学年结课时,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通过学校的教务处主管人员通过电脑来进行录入、操作和处理的。正是由于评价主体的单一化,教师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充分的了解,因此,所做出的评价很可能存在较大的不公正性。那么,如何能够公正的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使之充分体现在整体的课程学业成绩上来,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1.2 缺乏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单一

教学过程的过程性评价十分重要,因为它体现了学习者发展的一个过程,整个过程由学习开始到学习的结束为一个周期活动[1]。一直以来,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高等学校本科生教育,无论从教育理念而言,还是从教学效果的本科生成绩评价,都应该坚持这样一个理念,即“教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终极产品”。就普通高等院校来说,包括中国矿业大学,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考核一般主要根据期末考试,而且考试成绩所占的比例还很高,平均在70%左右,而其余的30%主要包括平时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践环节。由于期末考试所占比例很高,所以学生非常重视,一般要努力做比较长期的准备,考试压力比较大。考试结束后,最终提交给教务处时,也主要以该学年学生所学课程成绩为唯一的标准。

1.3 评价客观性和公正性不足,是由于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客观性是整个教学评价过程中科学性的保证。目前,高校对本科生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还是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而评价的主体主要由教师担任。这就意味着大量主观性的东西存在于整个教学评价过程之中,每个老师的主观评价也都会有所区别,甚至会发生较大的差异性。“七三开”的这种评价标准缺乏弹性,没有明确学生的综合基本素质的考核基准、底限和上限。因此,相应的客观明确的评价标准就成为教学评价的必要因素之一,它也将成为教师评价过程的依据,以利于教学评价的客观和公正,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当然,评价标准对于学生而言,只有提出明确的评价标准,才能促动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有的放矢,从而努力提高其学业水平和综合成绩。因此,我们可以从制订明确的教学计划表和具体的评分细则入手,减少人为操作的主观因素影响,提高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动机和目标。

1.4 缺乏反馈机制,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高校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期末一次性总结性考试的形式,由于缺乏反馈机制,学生考试结束,即意味着本门课程学习的终结,在考试结束后基本上没有对学生进行反馈,属于终结性评价。而其实反馈机制对于形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评价—教学反馈—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方法改进”的良性循环非常重要。通过反馈,可以提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并帮助教师诊断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对教师而言,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善来完成,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学习方法的改进来解决,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一举两得的良好效果。

2 对策与实施

2.1 评价主体多元化,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课程学业成绩评价方面还是基本以教师为主体,同时引入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使评价主体更具有多元化。我们把整个教学过程按照学习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学习初期、中期和末期。在每个教学阶段的最后,我们让学生参与进评价体制,采取自评结合他评的方式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首先,学生按照评价标准对自己考评和打分,并提供分数依据;然后,由小组根据该学生在这一学习阶段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等级评定;最后,教师汇总自评和小组评价,同时结合该阶段学生的小考成绩和综合表现,给出该学生的最终评定结果。通过这一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不再是为凑学分而应付敷衍,从而使其积极参与了整个学习和评价的过程,提高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2.2 重视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多元化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不存在智力水平的差异,只存在智力类型和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因此,评价应该是发展性的,评价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项智能,而不是用来判断学生的优劣。当然,评价的方式方法也要多元化。而高校目前的评价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手段十分单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和个性化发展。我在美国访学时,就发现美国的大学教育过程中,对考试有不同的理解,他们的单科课程考试包括了平时小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三种考试形式,其中小考的次数比较频繁,甚至达到每周一次的程度,同时,他们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和作业情况。据我了解,以2013年环境工程课程为例,他们的成绩评价主要包括了2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30%作业成绩、30%平时成绩。而且,在考试结束后,教师一般还会对学生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指出改进学习方法的途径,实现了“学习—考核—反馈—学习”的全过程发展。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过程性评价,其经验完全可以借鉴。因此,针对国内高校目前的现状,我们开始在2014年的教学中,相应加强了平时成绩的力度,由原来的30%上升为40%,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周期,我们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并引入了期中考核和平时小考,考试内容也比较简单,有可能就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允许学生查阅资料和利用工具书来解决问题,学生考试前基本不需要太多准备,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应付考试基本没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积极性,知识把握也很扎实。

2.3 提高评价客观性,提出明确的评价标准

只有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才可能保证评价结果可靠和有效。我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了美国高校的办法,制订出明确的教学计划表和具体的评分细则,通过教学计划表将评分细则对学生描述清楚,同时,加强监督,减少人为操作的主观因素影响,由教务处通过电脑系统按照学分绩点的高低评价学生学业成绩,最后,还是需要保证教师评价的主导地位,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尽量使学生的课程学业评价做到客观公正。

2.4 考试结束后进行评价反馈,形成良性循环

2014年度,我们通过借鉴美国高校在学业成绩评价反馈方面的有益经验,结合国内高校的自身特色和学习周期,把整个教学过程按照学习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学习初期、中期和末期。现在,我们在教学阶段中期和末期结束前的前一周组织相应的考试,教学阶段中期为期中考试,教学阶段末期为期末考试。之所以在前一周组织相应的考试,是为了把最后一周留给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答疑,对考试结果进行反馈,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反馈形式,可以增加学生和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尤其是一些个性问题,通过教师对学生面对面的指导和关注,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对学生提高自我意识和自信也非常有好处。其实,在每个教学阶断我们都还会进行一些小考穿插在整个学习周期,同时结合一定的反馈机制,这些都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也对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指明了道路。

3 总结

高校本科生教学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有利于提高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市场的竞争力。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本科生学业成绩评价方面的有益经验,结合我校具体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评价主体多元化,提高评价标准客观性,强调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并结合考试结束后的评价反馈机制,避免整个课程学业评价的功利化倾向,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公平公正的参与教学考评。然而,如何使高校本科生教学课程评价真正成为一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俊明.重视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3):61-63.

改革语文教育体系 篇12

共同目标,在此基础上搭建合作平台。株洲市现代物流研究会便是我院搭建的政府、企业、学校交流合作的好平台。

株洲是南方的交通枢纽。按理来说,发达的交通带来的是物流业的高速发展,而事实并非如此,具备得天独厚条件的株洲市物流产业与其应有的地位极不相称。政府有发展好物流产业的责任和期望,但苦于无人提供系统政策研究和咨询;企业有加入物流产业的动力和要求,但苦于无人牵头组织这项工作。在此背景下,我院提出组建株洲市现代物流研究会,并得到政府、企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该研究会作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全国顶级物流产业的一流专家,为政府、企业和学校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为政府提供有关物流产业的调查、咨询,共同促进株洲市物流产业的发展。

该研究会的建立解决了政府想做事、但无智囊团提供咨询的困难。株洲市政府看清了自身的区位优势,提出要将物流产业作为“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通过株洲市现代物流研究会这个纽带,将政府从事宏观经济管理的有关部门官员吸收进来,及时了解政府当前的工作重点、需要提供政策咨询的领域、想要解决的问题,再根据政府要求,组织从事物流研究的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提出调研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该研究会的建立解决了企业想做事、但无人牵头规划的困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从事物流的企业,它们的规模不同、从事物流的领域不同,甚至从事物流的阶段也不同,

存在系统性偏差,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这一矛盾最直接的原因是课程设置。由于长期以来高职课程贴近本科的状况难以改变,造成实际培养效果与本科趋同,高职生与本科生在相同就业领域竞争,其劣势不言自明。而应由高职培养的市场紧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课程设计和实施效果与实际需要的差距,使毕业生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其结果是在这一领域“有需求、没人才”。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课程体系改革。

但从现代物流的观点来看,真正属于物流企业的为数不多,不少企业只是按照逐利本性来从事物流中某项或某几项业务。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常常出现恶性竞争,重复投资导致投资效益低下、物资重复流动导致物流成本居高、分散经营使得物流资源使用效率不高。该研究会将物流行业的有识之士汇聚在一起,互通信息、共商发展,对于规范市场秩序、合理分工、提高效率、共同提升产业层次起到一定作用。

该研究会的建立解决了学院想做事、但无合适平台和途径的困难。物流教师希望有一个获取国内外最新信息的渠道;学习物流的学生希望有一个认识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的平台。该研究会使他们可以借助课题的开展,深入企业一线了解物流运营实务、看到物流实际情况、掌握物流第一手信息、实践检验物流理论,从而发现、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几年来,我院在特色建设上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围绕特色建设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取得了较好效果,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招生生源充足。从我院的实践经验来看,高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特色建设,切忌千篇一律、万校一面。

参考文献:

[1]温景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再认识[J].辽宁高职学报,2002,

[2]焦金雷.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

1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表现为4个“链接”[1]:一是高职课程的学习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链接;二是专业设置的职业岗位与社会、企业的现实要求链接;三是教学目标与受教育者的就业生存及发展链接;四是课程内容、教学实施与学生现实基础和终身教育链接。这4种链接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课程内涵具有开放性、社会性和动态性。也就是说,市场要求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具有开放性、弹性、综合性和灵活性,所实施的教学模式也必须具有动态性。

其次,科技的进步促生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信息,同时也导致职业演变、更新的加快,新的职业和岗位不断产生,原有职业岗位的内涵也不断更新和发展。这些都对就业者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必须紧随这种需求作出调整。

再次,就业观念的改变也对教育改革提出要求。传统的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已被打破,劳动力频繁流动、职业岗位及内涵的更新不断加快,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必须注重受教育者的职业转换和职业个性发展需求,而学生对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也应有更大自由,这是目前国内外高校流行弹性学分制的根本原因。因而在教育管理和实施产学合作途径方面,要求有足够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教育的综合性、自由性、开放性、灵活性等特性要求课程模式必须是动态的、优化的。

而目前我国高职课程设置和开发始终以教育界为主导[2],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更熟悉教育和学科,因此使课程模式难以摆脱学科系统化的范型;又由于设计和开发者比较善于从学科的角度去了解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不善于从职业的角度掌握当前行业的主流技术,使得课程难以反映先进和主流技术,更难以组织和设计技术培训课程,课程方案陈旧。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和核心任务。

2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2.1 课程建设合作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合作化体现在校企双方合作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比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医院岗位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校医双方合作,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对课程结构、内容、比例和课时进行系统的安排、调整、更新和改造;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合作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和培训。护理专业可由医院的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与学校合作,参与对“准护士”的职业教育,及时传授新技术,使学生较早熟悉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医院文化,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2 课程结构模块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呈现模块化结构更有利于知识、技能体系的合理构建[3],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课程模块化是将对实现职业培养目标有重要作用的各学科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内在的逻辑整理成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相关单元组合成同一模块,不同模块组合成不同目标的课程,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能力培养。通过对职业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培养目标要求的综合能力与结构特点、课程类别,改变传统的“老三段”课程结构,设置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必修模块+备选模块+选修模块+实践模块五大模块。基本素质模块旨在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质,主要课程包括思想道德、身心健康、职业素质、职业指导等;专业必修模块旨在满足岗位核心能力需要,围绕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包括必需、够用的专业基础、专业过渡和专业组成课程;备选模块旨在拓宽和加深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在专业群内转岗或在更大范围内的迁移能力;选修模块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未来需求自由选择,以及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实践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模块组合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实现了专业方向的调整及教学内容的优化,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模块化,将告知性、识记性、操作性3类不同性质的课程多元整合[4],既发挥各类课程的优势,又克服原有单科分段的弊端,可构建人才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培养更多应用型、创造型人才,以适应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课程设置适当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精简专业课,开设现代社会中与高职培养目标相关的课程,使学生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选修课尽量小型化、丰富化,总学时不能太多,要体现较宽的专业面,尽可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课程设置要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一方面,要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2.3 课程内容综合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本着“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有选择地将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组合成一门新课程,将原来按学科体系分设的课程转换为按特定教学目标要求设置的课程。课程的重组、整合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上。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围绕能够“支持相近的多个专业的专业课程”这一教学目标要求展开,通常整合后的专业基础课程所涉及的面较宽;专业课程的整合围绕能够“承担该职业的主要的工作任务”这一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展开。课程综合化是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对相关、相似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内容进行综合。综合化课程可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线,兼顾其他多项要素的专业理论综合化课程;也可以专业技能为主线,兼顾其他多项要素的专业技能课程;视专业知识科技含量差异,也可是知识与技能并重的综合化课程。多元整合课程设置应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强化高等教育人文素质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

2.4 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向项目教学法、案例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操作训练、现场教学、讨论式、行动导向、启发式等转换;教学手段由“黑板+粉笔”向现代教育技术转换;教学场所由传统的单功能专业教室(描述性、报告性的理论课堂)向多功能、一体化的仿真职场(兼有理论教学、小组讨论、实验验证和实际操作的教学地点以及“全真”职场)转换。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网络平台交流和虚拟教学中仿真技术训练,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体现现代高职课程特征。

2.5 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教学采用灵活的“校企合作、师生互动、工学交替”的组织形式,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取工作—学习—工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重视操作性课程,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保证操作性课程教学学时占40%左右[5]。

学生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辅以实验、实训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用结合,让学生在职业训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职业训练,强化技能,增强动手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企业业务骨干和行业专家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传授最新业务知识,开展技能培训,介绍企业文化,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社区实习、实践等;组建学习团队,以团队为单位,在课堂中进行小组讨论、辩论,在课外互帮互助,在校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2.6 考核方法多元化

考核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考核方法应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其在专业中的作用,多角度、全方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实践操作技能,突出学生能力。如基础课程,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专业课程则重点考核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考核方式多元化,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论文写作与实验实习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报告相结合等多种方法。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总体目标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瞄准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差距,从而实现毕业、就业零时间。

3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3.1 处理好就业导向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对“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应从2方面理解:一是就业的及时性,学生毕业即可就业;二是就业的针对性,学生毕业即能对口就业。落实到具体的课程目标,就是将以就业为导向作为课程架构的主线贯穿始终,但如果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就业,只满足企业眼前的短期需要,或“订单培养”乃至“无缝对接”企业的个别要求,而将专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降低到满足个别企业的阶段要求,以“够用”“实用”的能上岗、能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就弱化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关键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转岗、换岗甚至跨岗就业能力、终身发展能力和自身提升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既要关注毕业生就业,更要关注其职业发展。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为学生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应理解为以就业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导向。

3.2 处理好项目课程主体和模式多样化的关系

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要突破学科的思维框架,以职业实践为起点,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按照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展开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但提倡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同时,也要避免将项目课程视为唯一模式而排斥其他类型的课程。课程模式可以多样化、项目化、综合化、模块化,也可以是案例型、任务型、训练型、综合实践型[6]。总之,要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职业素养的内化。

3.3 处理好理想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关系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推进受学校条件、教师专业水平的制约。所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项目课程为主体、职业实践为主线的模块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课程改革的理想目标。但如果课程改革脱离学校的硬件条件和教师的实际水平,即使是理念超前、模式领先,也不具有实施和推广的实践意义。课程改革一定要在学习国内外先进理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阶段、分区域、分层次、分专业逐步进行。

简言之,要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模式并进行比较研究,从实际出发,兼收并蓄,力争推出具有现代化、本土化、最优化特点的课程模式,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成为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具有很强的职业能力,能满足市场需求。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林苏.“学做合一”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6,(02):50~51.

[2]雷正光.高职课程及其体系和目标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06):8~10.

[3]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04):1~2.

[4]邱开金.高职教育发展盲点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2005,(6):4~6.

[5]周晓健.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及探索[J].职教论坛,2004,(03):24~25.

上一篇: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下一篇:引领学生自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