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语文教学改革

2024-06-19

幼师语文教学改革(共12篇)

幼师语文教学改革 篇1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势头强劲,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教育改革过程并不是各自独立、互相孤立的,而是各个学科互相联系的全面的科学发展。我国的幼师音乐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一潮流,全面分析我国幼师音乐教学的现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改革措施必须科学合理,从音乐课程的价值和地位、教师理念、教学体系、学校等各个角度全面考虑问题,进而才能提出有力措施解决现有问题。

一、我国幼师音乐教学的现状

1. 教师和教学设置的矛盾

在很多职业学校的幼教专业中,课程设置和师资存在矛盾的现象非常普遍。幼教专业的音乐课有4门左右的专业课,专业的幼教专业每门专业课最少配有几个教师[1]。每个专业的教师都有最擅长的一门课,潜心研究,有的甚至有自己的教研室。这样的教学设置和硬件设备非常有利于学生的音乐课学习。但是现状是,有很多的学校由于种种外在或者内在的原因,例如学生较少、专业设置时间短、学校硬件限制、投资条件较差等,较多的课业由较少的教师完成,甚至很多音乐课只由一位教师承担教学,导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所学内容较多,广却不深,无法做到对一门或者几门课程精通,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的知识较为浅层,专业学习连续性不强。这样的课程设置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又不利于教师教学,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要着力解决这样的矛盾。

2. 教学模式单一

在我国的幼师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是长期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却改革困难较大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的学校采取的是全班齐唱的上课形式,几十个学生一起上。平均下来每个学生轮到的时间只有几分钟,甚至更少。课程量少,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量非常少,进而使学生的各项基本功非常不扎实[2]。不只发声技巧无法得到练习,甚至唱一首歌的音准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且很多的幼教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地区,音乐基础素质参差不齐,并且文化课的基础也较为薄弱。各种音乐基础不齐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班级,按照一样的模式,采用一样的教材,由一样的教师,教授同样的内容,教学成效可想而知。这样容易造成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心理压力很大,进而对音乐课产生一定的恐惧甚至逆反心理。时间长了,幼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进而学习成绩退步。这种长期的教学矛盾的存在,使幼教学生的音乐水平整体偏低。

3. 生源素质较差

随着各幼师类学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的增加导致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因为教学理念不统一,很多地方的学前教育大部分都由女性担任,所以学生以女生为多。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学习,对幼师专业了解不深,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理论都不够达标。

4. 教材选择不合理

现有很多学校对于幼师声乐教材的选择都比较盲目,基本上多数为老师根据自己的见解选择教材。[3]而这根本无法满足学生以后从事幼儿教育的需求。因此,在幼师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不能忽略对于教材的适用性改革。

二、解决现有幼师音乐教育问题的措施

1. 合理利用各类教学方法

音乐一门歌唱艺术,它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声音,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文字语言,生动塑造歌曲中的形象,表达其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自身声音素质,通过训练,使得学生的声乐能力得到提高。从学生来源、声音素质、教学目的等各方面来看,幼师的音乐课和其他高等院校的音乐课都存在很大的区别。幼师音乐教育要求教师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声音素质和理论知识水平,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进而满足学生进行幼儿教育的需求。

2. 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育改革过程中最难的也是教学观念的改变。在幼师音乐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各种观念,学习和贯彻实施现代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教学现象严重。在教学过程中假如忽略了学生这个重要的方面,教学效率的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氛围,选择科学合理的教材,才有可能在幼师音乐教学中有所创新。

3. 改变教学模式

幼师生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了解并且跟随时代的发展。因此学校应改变原有的幼师生音乐教学的旧观念,建立社会、学校、幼儿园、家长几个方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模式[5]。在课堂教学中大胆进行改革,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结语

我国的音乐教育要想实现健康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前进。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现有的问题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推进幼师音乐教学不断前进,进而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只要我们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我国的幼师音乐教学必将拥有一个美丽和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朱冬梅.职业学校幼教音乐教学改革初探[J].素质教育论坛,2008,(4):30-40.

[2]朱彬彬.浅谈幼师音乐教学改革[J].教育探讨,2010,(8):122.

[3]史桂媛.浅析音乐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2008,(9):141-142.

[4]王芳.浅议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学的改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17-118.

[5]黄永勤.基础音乐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鸡西大学学报,2009,(6):7-9.

幼师语文教学改革 篇2

关键词:幼师院校;音乐理论;教学改革

现阶段,对于幼师的教育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其中不仅仅是幼儿的培养方式以及德育教育,还包括艺术教育的内容,其中音乐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此音乐教育中的理论教学改革不容忽视。音乐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三点内容,这三点内容的学习对于幼师音乐理论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中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幼师院校中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师的发展和进步。

一、音乐理论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现阶段,师范院校中对于幼师教育额改革,不仅仅需要关系到教学手法,还需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了解,针对幼师师范校园中的音乐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音乐基础课的理论内容,有基本的阅历,还有视唱、练耳等;第二部分就是技术理论课程,和声、作曲等;第三个部分就是历史理论课,主要就是音乐的艺术概括,以及中外音乐历史等内容[1]。对于幼师的教育来说,音乐本身就是听觉上的一个艺术,所以什么音乐理论的学习都无法离开实际的音响。所以还需要在感受实际的音响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音乐中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现阶段师范院校对幼师的教育也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内容,所以在音乐理论的教学中也开始增加实际的教学内容,这样也知识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变得更加有趣,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幼师为了把理论知识更好的使用,师范院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学生日常技能的训练,以此加深学生对音乐感知的能力,这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二、加强音乐理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在师范校园对于幼师的教育过程中,想要保证幼师能够接收到良好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关注到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够有效改善幼师的学习情况,促进其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进步。现阶段,随着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所包括的有幼师的教育,同时也有幼师对幼儿的教育,但是单单在这样的关系下观察,就已经能够看出,只有保证幼师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够更好的向幼儿传递知识,幼儿的各方面素养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2]。在师范校园中,对于幼师的培养属于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幼师还需要具有更加广博的音乐基础,主要就是只有保证幼师的扎实功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其发展,也能够在后期被幼儿教育行业所需要。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师范院校教学改革还需要把音乐教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国外研究所结合,并且结合现实的知识内容,保证音乐理论课程在学习之后能够学以致用,并且具有更加良好的深度和广度,以此保证幼师对于幼儿的音乐教学能够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引进现代教育的理论

现阶段学生是社会中各个信息加工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主动构建人员,因此在师范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的教育理论内容,能够在学生欣赏和演奏音乐的阶段更好的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并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理论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得出最终结果,把教学理论内容进行同化和迁移[3]。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内容的不断加入,老师在对于师范院校幼师的教育过程中,也不能够仅仅使用教材的内容,还需要把知识进行多范围的拓展,所以老师还需要使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老师也可以把音乐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多媒体方式的教学,把教材的内容总结和归纳最终做成PPT,这样在教学中引进现代的理论内容,幼师也能够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知识内容,以此良好的促进幼师的发展和进步。

四、加强音乐理论和其他教学的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新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提出,同时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也逐渐开始关注幼儿的教育,所以能够看出,这两点内容的结合,导致现阶段幼师师范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出现众多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的改革,这样才能够合理的培养出与基本国情相符的幼师人才。同时针对音乐教学中理论课程的学习,老师还需要把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其他教学内容相联系和结合,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接受多种教育,并且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之下达到多学科内容共同进步的效果,所以音乐理论知识和其他教学的联系,对于师范院校的幼师,音乐理论课程培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探讨和分析能够得出以下结果,目前来看,很多幼师在学习的阶段觉得音乐理论课程并没有什么用处,甚至在未来的幼儿教学中也完全不会和幼儿讲解如此高深的内容,这也是很多师范院校放弃这一内容教学的主要原因。但是实际上能够看出,对幼师进行理论内容的教学,能够有效的促进其未来的发展,对于幼儿教育工作作出良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初探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幼师专业 音乐教学改革

1.引言

音乐课程是一种特殊的学科,在幼师教育中有着一定的比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幼师专业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音乐课程能够很好的挖掘出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综合教学能力,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教育功能。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技能的情况,教学效果难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对中职幼师音乐专业开展改革。

2.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时安排与设置不灵活

音乐课包含的内容较多,包含声乐、试唱、琴法、即兴伴奏等等,但是在音乐教学中,这些内容大多是同一位教师包办,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除了专业的幼师学校以外,中职学校很少会开展学前教育这门课程,因此,在中职学校中大多存在课程设置与师资力量的矛盾,在专业的幼师学校中,音乐课程被划分为不同的专业课,每门课程均由不同教师来担任,这些教师也有自己的教研教师与教材,而中职学校资金压力大,加上学生少、班级少和学时的限制,音乐教学难以像其他专业幼师学校一样开展,学校方面对于教师的培训也不足,这就导致音乐教学的开展存在种种不足。

2.2 教学与实际脱节

目前,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学的教学方式单一,理论也十分枯燥,此外,也不重视学生的实习,实习大多走形式主义道路,仅仅安排学生到幼儿园看看,了解活动的安排与教学的内容,但是,真正的实习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的活动安排与教学内容,也要让学生将自己获取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但是,学校安排的实习时间也较少,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音乐教学的技巧有着较大的难度。

3.音乐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3.1 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现代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中职学校音乐教学应该朝着这样的目标进行,仅仅围绕时代的发展来优化音乐教学课程,将音乐课程从单一化转化为多元化,注重科目之间的联系与贯通,重视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宜社会发展的专业性教学人才。

此外,从课程设计上来看,音乐专业课的课时还较少,文化课与其他课程依然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因此,可以适当的减少文化课和其他的课程,在保证学生文化知识足够的情况下增加音乐专业课程的课时数量,此外,学校可以从整体教学为出发点,建设好幼儿音乐教学课程体系,并将该种思想贯穿与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促进本校音乐课程体系的优化。

3.2 进行课程整合

幼儿园音乐教学以儿歌演唱与打击乐教学为主,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要有全面、综合的音乐能力,除了音乐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有基本的乐理知识、琴法技能、试唱节奏与演唱技巧。因此,可以对音乐教学科目进行整合,把握好不同科目之间协调关系。

如,可以围绕改革方案将原来单独分科的钢琴、声乐、乐理、舞蹈、试唱练耳、自弹自唱、中外音乐史及欣赏、音乐游戏等课程进行整合,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优势相结合来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3.3 重视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

综合的音乐能力包括较强的音乐情感表现力、宽泛的音乐视野、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以及全面的音乐技能,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可以从学生创新能力、听觉思维、记忆能力三个方面进行:

3.3.1 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编曲,此外,还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在弹奏幼儿歌曲时,可以使用不同节奏与伴奏音型,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得出编曲方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3.2 音乐听觉思维的培养

音乐是一种典型的听觉艺术,音乐听觉包括对音乐节奏、速度、音准、力度、音色的把握,在进行训练时,可以使用对比的方式开展,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听觉思维。

3.3.3 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

音乐记忆是人脑对音乐形象的一种反应,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教学的实际需求,也能够促进学生音乐听觉思维的发展,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可以鼓励学生跟着音乐进行哼唱,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音乐片段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钢琴时,就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歌曲让学生来弹奏,如《小星星》、《上学歌》等,加强和弦与分解的熟练程度,让学生感受到和弦与分解在儿歌中的效果,为后续的弹唱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与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课程在幼师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中职学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的变革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俞菁华.中职幼教专业音乐教学改革之我见[期刊论文].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1(07).

[2]宫成.中职幼师专业教学中应专门开设即兴伴奏课——关于中师学前教育钢琴课程改革的设想[期刊论文].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3]卢冬英.关于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期刊论文].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

[4]邹杰群,周燕华,翁云晓.高职高专“全科”型幼教专业音乐教学模式初探[期刊论文].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05) .

幼师英语语音教学改革研究 篇4

一、幼师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现状

1. 缺乏自信心。

我校的幼师生多数来自全省各地的农村,他们受汉语母语、地方音的影响,再加上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读音千差万别,同一个单词会发出各种各样的音。由于语音掌握不好,发音不准确,因此进行英语交流非常困难。由于发音不正确,许多学生怕闹笑语,因此逐渐变得羞于开口,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产生畏难情绪。

2. 缺乏兴趣。

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认为学好专业课就够了,学不学英语无所谓。

3. 语音语调不准。

语音语调是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师生在说英语或是朗读英语时一般都没有意群的停顿,甚至没有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他们分不清句子的意思,升降调,更不用说句子的连读、不完整爆破等发音技巧了,有的学生连学过的单词都读不准。

4. 听力能力低。

由于英语基础的普遍偏低,幼师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用英语提问的问题,听不懂老师用英语讲课,甚至有的学生连老师讲的简单的日常用语都听不懂。

二、改革幼师语音教学的必要性

1. 提高语音教学地位,符合中职教育的基本规律。

幼师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发音不准确,他们在过去的英语学习中没有意识到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幼师的英语学习与中学的英语学习在内容上、目标上,以及训练的侧重点上都有所不同,幼师生学习英语最直接的目的不是应试,而是工作需要,因此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就成为幼师英语教学的主导。英语不是中国人的母语,学习起来没有优越的语言环境,因此在学习的入门阶段或基础阶段,如果掌握好英语的语音知识,做到发音标准,语调准确,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语音教学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乃至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2. 更新语音教学方法,适应中职教育的发展需要。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记忆单词和语法是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然而词汇和语法都是靠语音体现的,语音基本功对获得其他几项语言技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记忆单词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就是语音记忆,即根据单词的音节读音记忆,如果发音不正确,拼写词汇就会出错,阅读、会话就会有困难。因此,在幼师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语音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能够用标准的英语发音进行对话交流的乐趣和自豪感,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同时,这也是达到中职教育目标和英语教学目的的需要。幼师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先教会他们“说话”,更确切地说是教会他们清晰地说话、准确地说话,这里指的是语调清晰,发音准确,而不是机械套用语法说话的准确,能说能用才是真正的目的。

三、改革幼师语音教学的措施

1. 延长语音学习的时间。

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历来都重笔头而轻口头,重语法、词汇而轻语音,中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应试,而不是交流,其结果是往往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和词汇的写法用法。对于幼师生来说,学习英语是为对幼儿进行英语教育,而不是应付升学考试。因此,幼师英语的语音教学应该与中学英语的语音教学区别开来,听说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才是最重要的。经过多年的语音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延长语音学习的时间,把语音教学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是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而不是仅仅用一两节课教授完音标后,就直奔单词、语法。我们在实践中,不仅要花长时间对国际音标、读音规则、词与句的重音、节奏、常用语调等进行比较全面、透彻的讲解与练习,而且要对口语中常遇到的变音、连读、语调变化、节奏等问题进行明晰的讲解,进行大量情景对话、交际对话、绕口令、听读考试等练习。同时,还要将语音、语调学习与听力、口语练习结合起来。语音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听力与口语水平,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2. 以理论为指导,合理分配教学课时。

和我们从小学习说话一样,什么理论知识也不懂,也不会语法条件,但谁都一样能“鹦鹉学舌”,掌握说话的本领,也就是说,学习语言通常是先模仿而后学习理论知识。但是语音基本功训练不等于简单的模仿,特别是对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英语语音感性知识的幼师新生来说,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模仿,要先给予必要的语音理论指导,让他们了解发音的部位,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然后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大量的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互相推动,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语言的掌握,为后续的语音模仿训练提供条件。对于幼师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语音并不是很容易,因为他们在初中基础阶段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化的错误发音,纠正起来比较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学习一种新语言的过程中,要培养一种新的发音习惯。其实在英语的四十多个音素中,学生们感到困难的只有少数几个。对哪些发音感到困难,又因人而异。所以在语音教学阶段,不应对每个音素的学习都花同样多的时间讲解或操练,而应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将重点放在问题较突出的音素上。例如对元音音标和辅音音标的教学,元音所需的教学时间较短,主要是在长短音上的区别,只有个别如[e][覸]及一些双元音的发音,学生容易出错,注意强调纠正学生发音的口形、舌位等,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辅音在口形、舌位、爆破、振动等细节上变化较多,都比较难掌握,如[m][n][η]的口型和发音位置就很难把握,因此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训练。

3. 改革评价方式,激发学习激情。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了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幼师英语课程改革中应突出提高学生英语的语言交际能力。中专学生的语音知识,水平参差不一,大多数学生语音不够准确、表达不够流畅。结合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目标,教师应在靠近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的教学内容上扩大知识的范围、提高教学的要求,用发展性的评价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例如摸底测验、课堂评价、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还可以根据幼师生的专业特点,采取她们擅长的艺术表演形式,如唱英语歌,朗读录音,讲英语故事等,为学生提高语音水平营造良好氛围,老师和学生可共同点评。每个阶段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已有的水平及发展的可能,使他们建立自信,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较快的发展;评价的重心在学习过程,而不是终结性的结果评价,这有利于学生得到阶段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幼师英语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中学英语教学有所区别,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探索、挖掘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突出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教师人才,是今后幼师英语教学改革的明确方向和奋斗目标,作为幼师教育的一分子,我们任重而道远。

摘要:根据“改革教学方法, 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路,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思考和改进教学方法, 推动幼师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培养实用性的师范人才, 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作者从幼师生英语学习的实际状况出发, 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针对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改革谈一些想法和认识。

关键词:英语语音教学,幼师英语,改革

参考文献

[1]汪福祥.国际音标与语音.外文出版社, 2006.1.

[2]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3

[3]杨昌云.谈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曲靖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3 (3) .

幼师教学经验总结 篇5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

在我们幼师毕业典礼上,一位学姐对我们说,她班上的孩子说她是他们的偶像,“老师,你是我们的偶像!”这句话一直深深的埋在我的心中。今天,我也自豪的说我也听到了这样的话语“老师,我叫你妈妈好吗?”“老师,我长大了也做幼儿园老师!” “爱心最是有情物,化做春雨润童心!”只有用心去关爱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爱的回报。

一、爱为自己的事业撑起一片艳阳天,慈爱是一种最温柔、最心平气和的沟通方式,慈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无论出现争执或冲突,只要打动对方的心灵,沟通最终是能够做到的。我记得有一年,班上一名叫姬宇科的男孩,他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圆圆的眼睛,每位老师见了都喜欢他。但是谁想到这位姬宇科就是那个和我打了半年架的男孩子。从上学第一天开始,他来园就是哭闹,每天都是他妈妈硬拖着来幼儿园。到园后,他就拖着老师、拽着我们的衣服,有时甚至揪我们的头发,和老师打闹一阵后,他就跑去玩玩具了。我们多次和其交谈,希望其能改掉来园后的这些坏毛病,但没用。记得一天,他被他妈妈硬拉着送进来后,他一下子扑进我的怀中,说他妈妈打他,我说:“你下次上学,不再哭闹,妈妈就不会打你。”宇科答应了。之后,我们及时鼓励宇科,给其讲道理、给其表现自己的机会,渐渐的,宇科变了,他不再是那个又哭又闹不肯上学的小孩子,而是一个每天都笑眯眯的好小孩。宇科的转变,是爱的回报,所以我相信爱的力量和作用。

二、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定一个孩子,工作这几年来我一直教大班,为了进一步掌握和了解孩子的一些情况,每接手一届新的幼儿,我都先与幼儿原来中班的老师交流,中班老师们会及时向我反映孩子们的情况及他们的一些优缺点。这时候,就需要我保持正确的教育观,针对孩子们身上的优缺点想出更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便更有效的促进孩子们的发展。今年,我们班有姐弟俩。这俩孩子的父母在建宁收垃圾,每天放学总是他俩最晚,而且,他俩个人卫生极差。在知道这些情况后,我也以平静的心态与他俩交往,不以上述原因排斥他们,而是与其父母交谈、和他俩做朋友,慢慢的他俩变干净了,做事情也积极了许多。

三、把幼儿教育作为一种激励和鼓励,无论是赞扬孩子还是批评孩子,一定要就事论事,恰如其分;批评孩子的某个缺点或错误时,话要具体,不可全盘否定,表扬孩子也不能说过头的话,肯定一切。“你怎么老犯错误?”“老师还会说错吗?”“别人都能做好,你为什么做不好?”„„这些不文明的语言也从我的嘴中说过,但时间和经历让我明白这些语言是最不该的,它不仅消磨了幼儿的意志,同时也大大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拉远了孩子和教师之间的感情。所以今天的我会说“做错了事不要紧,下一次改正就好了!”“对不起,老师说错了。”“别着急,你一定会做好的!”

四、教育要顺其自然,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姬昊远小朋友去年进我们班时已7岁了,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建宁做生意,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姬昊远小朋友除了生活自理能力强一点外,对学科内容一点都不会,其发展水平和小班幼儿差不多。在发现这一情况后,我们利用分组活动帮其补习,看到其进步了就及时给予表扬。现在,姬昊远小朋友和班上一些孩子还有差距,但看到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的进步又让我感到欣慰。

幼师语文教学改革 篇6

关键词 弊端 时代要求 现状 措施

英语的重要性在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显得日益重要,它已经成为全球各个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组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也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亦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英语的教育现状尚且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对于幼师等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将英语教学与就业联系起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幼师英语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批 示。2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发布。这一系列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较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习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强,”这都为为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人从事幼师英语教学十年有余,深感幼师的英语教学改革同样应该与时俱进,应该与就学生的就业结合起来,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以及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人所任教的学校招收幼师专业学生已经有8年的历史,为各级各类幼儿园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英语作为世界上主要的通用语言之一,重要性日益突出,“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交际功能的重要性也在各个领域显现出来。 目前英语教育已经出现低龄化的趋势,许多幼儿园都把英语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面对这一现实需求,,幼师院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研究幼儿英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办学理念,为幼儿园提供合格的英语师资。

二、幼师英语教学现状

1、生源较差

在我国,家长普遍都有一种错误观念,似乎觉得职业学校低人一等,让孩子读职业学校总觉得是件不光荣的事情,因此在升学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上高中,而非职业学校。对于幼师职业,更有甚者认为是“哄孩子”的职业,这些偏见直接导致了幼师学校生源质量差。这也影响了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

2、英语教学的目标存在偏差

现在我国英语主要教学形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座式教学。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执行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传统英语教学一般遵循“生词-课文-语法-练习”这一程序,由于内容多,学时有限,有时几乎近似于“填鸭式”,在这种情况下,英语课堂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的意识淡薄。经常是老师在前面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在底下却心不在焉,不知所云。有很多同学甚至课外作业和预复习工作都不能完成。除此之外,英语被大部分学生看成一门课程,而没有把它看作一种交际方式。基于以上原因,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换言之,英语课堂对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缺乏趣味性。

3、教材没有突出专业性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通常是按照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辑”。教材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材的针对性不强或者说不适合学生的基础,会给教学工作带来困难,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改革措施及办法

1、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课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同时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2、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新课标倡导下的英语教师,我们确实应该改变以往的思路,尝试多方面考虑学生兴趣不浓的原因,多方面解决现实当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在英语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景,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和表现,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是新课标所大力倡导的。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程度,因地制宜的创设情景、布置道具、整合内容、分配角色来编排课本剧。

3、要立足幼师英语专业的重点开展教学

幼师英语的教学,在教材专业性不强的情况下,教师就要钻研教材,贴切幼师专业去梳理教材。不能死搬硬套,死啃教材,以引导学生在本专业上发展。并且要突出幼儿语言的重点。好动、喜欢模仿都是幼儿的心理特点,而且幼儿语言的学习还是停留在片断上和形象思维上,所以英语学习主要以单词、简单句为主,以日常生活和场景实物为主。因此,幼师中职英语的教学就要把握幼儿的这些规律和特点,融入在课堂上。除此之外,教师授课要突出幼儿教学的重点。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主要是读。所以标准的发音是幼师学生学习英语的重中之重。幼师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成为幼儿园的教师,一个人日后要教育成百上千的学生,英语读得不准,贻误学生,影响终生。因此每一个学生过好发音关是幼师中教师教学的起码要求,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4、围绕实习开发课程,加快职业能力的形成

教育实习是幼师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检查。在注重学校学习的同时,英语教师要多开发与幼儿园合作的实验实习课程,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幼儿园。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体验幼儿的英语教学,获取第一手幼儿英语教学的材料。而学生通过与幼儿园老师、外教的交流,可以检验自己英语知识的学习,增长见识和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自身与就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指导自身的英语学习和加快自己职业能力的形成。

总之,以“就业为指导”的幼师英语教学改革能否有成效,关键在于所培养的学生能否能够胜任幼儿英语教学这个岗位。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走出课堂,走进幼儿园,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幼师英语教学只能“以就业为指导”,开拓创新,研究幼儿英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幼师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就业机会,不断完善办学理念,才能为幼儿园提供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奈比斯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是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高敬.幼儿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杨文.学前儿童英语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8.

试论幼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7

一、幼师钢琴教学的现状

目前, 幼师钢琴教学在很多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比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然而, 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钢琴教学。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教学方法, 就会影响学生的在钢琴上的发展, 还会使学校教育和社会的需求产生障碍。总而言之, 传统的钢琴教学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比较单一;学生的实践机会以及自主学习的机会比较少;评价体系比较落后, 不够完善;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小;依旧将老师视为教学的中心等。面对所出现的这些问题, 要想使钢琴教学拥有更新的改革方法和教学内容, 就必须得让学生位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也就是要运用新的钢琴教学方法。

二、幼师钢琴教学所具有的实效性

学校教育中不变的话题, 就是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钢琴教学的效果不明显, 可能存在方方面面的原因。这不仅关系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真程度, 同时还和学生有关, 如: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课、认真学习。幼师所面临的是, 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 所以要充分的考虑孩子在学习时的接受能力。这一点十分重要, 尤其是在钢琴教学上比较明显。

由此看来, 钢琴教学的效果, 也表现在学生在钢琴的基本知识上的认识。学生的自弹自唱、即兴发挥的能力中, 也能体现出钢琴教学的效果。比如:孩子在音律活动、音乐游戏活动以及音乐歌唱等一些活动中的表现。除此之外, 当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审美能力、创造美的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 也能处分体现出幼师钢琴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应该具有展示和发掘钢琴教材中, 所具有的情感和内涵。与此同时, 还要留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从而能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

三、幼师钢琴教学在改革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

第一, 完善钢琴教学的评价方式。传统的钢琴评价, 在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展开。其钢琴考试的基本内容是, 学生演奏一首练习曲和一首乐曲, 演奏完后老师当场给出分数。运用这种考察方法, 仅仅能考察到学生在演奏技术方面的掌握情况。运用这种考试方法,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演奏能力。但是它还存在一些缺陷。这种考试方式, 考察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 同时考试的形式比较单调。运用这种考试方法, 在检查学生关于钢琴技能、钢琴知识的掌握程度上会比较片面。同时, 学生在考试上还比较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 如:培养钢琴的演奏技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但是, 老师进行钢琴教学的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所以, 钢琴课的考试评价, 必须涉及到多个方面。

其一, 要考察学生即兴伴奏的能力。老师对于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的考察, 是让学生给同学的声乐弹奏钢琴的伴奏。其考试的分数和评价, 由声乐老师和钢琴老师共同作出。运用这种考试方法, 不仅解决了难找声乐伴奏的问题,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伴奏的实践机会。同时, 也从多个方面考察了学生在钢琴伴奏方面的能力。通过期中、期末的考试, 还能够督促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已经学到的基础知识,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机会。其二, 把视奏融入到钢琴演奏的考试内容中。在原来考试的内容的基础上, 把视觉考试也融入进去, 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在演奏和视奏中的能力。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演奏技术进行检查, 同时还能检验出学生短时间中, 在钢琴技术和乐曲风格上的综合能力。

第二,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老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 所教授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不同的掌握层次, 同时他们也有着不同的个性。因此, 老师在钢琴的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其一, 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要具有灵活性。钢琴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很多, 比如:发现法、练习法、比较法、讲授法、演示法、视奏法以及模仿法等。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 要根据所教的学生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比如:《雪绒花》这首曲子, 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此时老师可以运用视奏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讲解这首曲子。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钢琴的欲望和好奇心,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 提升学习钢琴的效率。其二,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比如:人教版所出的《钢琴·风筝》教材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可以照搬全超的运用这本教材。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 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钢琴教学之前, 认真仔细的研究教材, 并对教材进行整合。其三, 对于学生的个性差异, 要给予足够的尊重。老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 要善于发现并挖掘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在教学中运用差异性的教学方法, 按照每个学生所具备的特征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放松的状态, 不会存在什么压力。同时, 能够在学习中更好的表现自己。

第三, 在教学模式上做出创新。可以在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中, 融合集体和小组教学的形式。同时, 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和钢琴相关的活动, 如:学术讲座、音乐会等, 增加钢琴教学和实践结合的机会。在重视钢琴技能培训的同时, 也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而使钢琴基础所具有的共性和实践中具有的个性结合起来。

四、总结

目前, 在幼师钢琴教学中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 这种钢琴教学方式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采取改革措施, 如:完善钢琴教学的评价方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在教学模式上做出创新。

参考文献

[1]叶熙熙.幼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丽水学院学报, 2009, 01:110-114.

[2]牟晶晶.关于幼师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5:86-87

[3]徐莉.浅谈提高幼师钢琴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2, 11:161-162

幼师语文教学改革 篇8

一、现状分析

(一) 学生现状

1. 主要表现:

当前职高幼师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远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主要表现如下: (1) 自信心不足, 发言胆量小。 (2) 说话习惯差, 口齿不清, 语音不准。 (3) 使用普通话意识不强。 (4) 语言感受力较差。 (5) 临场“说”的能力差。首先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普遍存在“背稿”现象, 且说话稿互相抄袭;其次是比赛中的即兴表达能力不足, 一般有事先准备的说话比赛活动效果好、气氛浓, 一旦安排临场说话, 就会结结巴巴、断断续续, 语无伦次、话不成句;再次是当众表达的尴尬, 学生平时随便闲聊时可以滔滔不绝, 但只要一上讲台, 就会手足无措、不知所云。 (6) 表达不符合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特点。主要表现在:语言不标准, 没有清晰度;语言过于成人化或书面化, 小朋友听不明白;语调平板, 语速较快, 缺乏变化;缺乏想象, 词汇贫乏, 内容空洞;言而无序, 层次不清;语言啰唆, 半截话多;常识性的错误表述。

2. 原因:

学生对普通话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他们认为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花在听听说说, 是一种浪费。同时由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并非朝夕可得, 学生往往认为在课堂上练习听说的收获不大, 有时间练练琴、作作画收获更大。此外, 学生选择幼师专业, 往往兴趣在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方面, 因此没有认真地参与口语课课堂活动, 学生在校三年, 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其他艺术技能的训练上。另外, 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技能抽测, 而技能抽测的项目是:弹琴、视唱、书法、美术、舞蹈, 很少有口语的技能抽测。

(二) 教师现状

口语是一门技能训练课程, 学生必须在反复、严格的训练和实践中才能掌握口语表达的技能技巧。在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中, 教师本身的口语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准对学生起着示范和指导的作用。事实表明, 我们的教师并未能完全承担起这一重任。

1. 严重缺乏专职口语教师。

“课程标准”规定, “本课程要按一定的比例配备专职教师”, 专职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乙等。然而现实是很多学校的口语教师都是兼职。由于师资紧张, 有的兼职教师甚至连普通话都达不到要求, 只要是语文教师就行。因此, 就普通话语音训练, 教师因自身问题也不能为学生分析发音不准的原因, 不能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矫正学生发音中出现的偏误, 学生只是题海战, 机械地训练普通话水平测试题。

2. 专职教师质量得不到保障。

由于《教师口语》课在学校中的弱势地位, 许多优秀的教师都不愿意承担这门课的教学, 学校也以能基本应付和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安排师资, 既没有考虑该课程的长远发展, 更没有考虑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提升。许多学校口语课老师是年年换, 哪位老师课务轻就兼任一下。即使有一两个专职教师, 也都是半路出家, 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 没有深入幼儿园实践的经验。有的教师基本素质很好, 但严重缺乏系统正规的理论基础, 有的教师理论功底扎实, 也有实践经验, 但普通话水平、口语表达水平却跟不上, 在教学中不能起到示范作用。而双方面兼优的教师又往往会选择更有前景的职业。再加上学校对口语课教师的工作量考虑欠公允, 教师既得不到专业发展, 又看不到物质实惠, 自然不能安心教学, 潜心钻研, 也就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 教学现状

1. 目前的“教师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以下问题不容忽视:

(1) 课程名实不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本课程要有一定的学时保证, 师范专科不得少于72学时。我校课程名称虽然近年已改为“教师口语”, 但教学内容和课时却不相同。学校安排幼师一年级进行普通话训练, 每周一课时;幼师三年级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职业口语训练, 每周两课时, 共计57课时, 与规定课时有差距。 (2) 教材只有“共性”而无“个性”, 缺乏幼师特色, 不能适应幼师生“面向幼儿园”发展的需要。而且教材形式单一, 理论知识有余, 实践指导不足, 缺少鲜活灵动的个案与实例, 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不强。音像资料方面也比较缺乏。 (3) 课外训练得不到保证。教师由于多为兼课, 精力分散, 课余没有时间指导学生训练。课堂上虽有布置训练作业, 但无系统、无标准、无督促、无检查, 没有制度的保障, 学生也就做不到自觉训练。 (4) 教学形式陈旧单一。尽管多媒体已经进入课堂, 但口语课一是现成的网络教学资源极少;二是教师自己制作课件费时费力;三是课时少, 不难应付, 教师认为不值得太讲究;四是普遍不重视这门课, 教务部门也没有相应的教学检查与规定。所以多年来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应付课堂。 (5) 评价制度不完善。“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的考核必须严格, 注重平时检测, 以口试为主。”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把口试当做普通话水平测试。学生期末是否考核, 学校没有明确规定, 全由任课老师决定。即使考试, 内容也均以普通话中第四项说话为主, 学生考试成绩, 一般都是给个优或者良这种较模糊的成绩, 给班主任评先评优做个参考。只要最后普通话能够通过二甲, 就算是完成任务。

2. 原因分析。

笔者归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 对教师口语课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尤其是学校领导的认识不到位, 导致了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上的不科学、不合理。 (2) 师资安排不科学。许多任课教师因为兼职, 不能全心投入口语教学的研究, 教师之间忙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 各自为政, 缺少沟通交流。 (3) 学习机会少。由于口语课长期以来在校的弱势地位, 任课教师极少有机会参加对口的外出学习, 对国内外先进的口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不了解、不关心, 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理念上也只是处于初步的浅层次的探索阶段。 (4) 缺乏底蕴。口语课教学缺乏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实践意义的探讨, 任课教师普遍忽视学生内在知识文化的储备与积淀, (5) 自身无特色。对口语课的设置与教学均是参考其他高师或中师的模式, 还没有形成体现职高幼师特色的口语教学目标与方法体系。

二、改革设想

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应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 必须重新修订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以及在此基础上编写的全国通用教材, 主要应用对象为高等师范和中等师范院校学生, 对幼师专业学生虽然极具指导意义和价值, 但没有突出职高学校幼师教学的特点。在高师或中师和在职高学校, 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大不相同, 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学习特点也不相同, 那么, 同样是口语教学, 其教学要求、内容和方式方法肯定也不相同。从我校非师范类职业教育的性质出发, 结合幼师专业的就业需要, 我们必须对教师口语的课程标准进行重新修订, 确立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与内容标准。

(二) 整合、丰富教材

在教材方面, 要适应新情况, 修订、丰富原有教材。教材第一编和普通话测试辅导用书的内容基本重复, 且后者更科学, 实践性更强。为使教材内容更切合学生实际, 我把这两块内容合二为一, 并且结合吴方言区的特点, 如:平翘舌、前后鼻韵不分, 元音韵母发音动程不够, 入声字多等缺陷, 编写字词训练材料, 加强针对性, 提高有效性, 满足学生课内外训练需要。我们还可以结合训练主线, 穿插相关辅助训练内容。既培养学生口语素养, 又能形成与岗位实践零距离的口语能力。如朗读训练部分, 可补充名家名篇朗读欣赏内容;演讲部分, 可补充古今中外名人演说名篇及视频音频资料;职业口语部分, 可设置各类幼儿园教育教学问题情境, 编写学习包, 采集优秀案例编写学习指导, 收集幼儿园教育教学真实案例编写点评集等;还可将幼儿园故事讲述、儿歌表演、散文朗读、诗歌欣赏等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到口语训练当中。这样学生就能及早体验幼儿教师角色, 工作后能较快适应。

(三) 全面建设师资队伍

1. 要确保口语课教师的质量, 把好教师资格审定关。

2. 应有稳定的、长期从事口语教学的专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只能做好辅助教学与训练的工作。

再次是要重视口语课教师全面素养的培养。

3. 是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口语教师的进修学习, 让老

师们及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口语教学理论与经验,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要安排好教师的顶岗实习与锻炼, 不断增强其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四) 不断完善评价制度

要保证口语教学落到实处, 必须加强评价与反馈工作。

1. 应补充、完善普通话测试内容。

可增加“听话”测试, 内容要联系幼儿园活动, 采取灵活的形式, 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说话内容, 适当考查其听与说的应变能力。

2. 应制定全面、细致的评价内容, 并设置单项检测评价。先单项后综合,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3. 是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与比赛, 既能提高学生兴

趣, 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又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口语的能力。

4. 是改革考试方式。

在内容上可将普通话考试与结合幼教实际的口试结合起来, 在形式上可将口试与笔试结合起来, 在操作上可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

5. 是尝试建立试题库, 使评价制度更科学、更完善。

参考文献

[1]万里, 赵力泰.教师口语表达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2]马孝义.试论教师口语的课程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 1994, (6) .

谈幼师声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篇9

在目前的幼师声乐教学中,多数学校由于受到生源及教师素质等因素的限制,造成声乐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不了解新时期孩子的音乐素质现状,教学基本要求已经达不到幼儿园教学实际的需求,教学目标还停留在仅“要求学生掌握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呼吸及肌肉的基本练习……”而忽略了幼师生将来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前的孩子,对幼儿歌曲的学习和教法只字未提。这种只重视技巧训练,而不重视教学技能的教学,培养出的幼师生也就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背离了幼师声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幼师声乐教学要生存与发展,就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多方位的改革。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外国优秀的音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不断被引进和吸收,打破了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形成了今天我国音乐教育的新观念和新方法。2001年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在我国全面铺开,音乐教育更是日新月异,特色纷呈。由此可见,对幼师声乐教学进行改革也正顺应了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潮流,对于做好幼师音乐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前有很多学者和音乐教育工作者们已经在对幼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探讨和研究,福建省儿童发展职业学院的程美华、林一萍在《引进与咨询》中发表的一篇题为《幼师歌唱教学的“回归”——幼师生唱好幼儿歌曲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的文章,引起我的深刻思考。文章中提出,幼师歌唱教学的“回归”是指幼师歌唱教学要恢复幼师音乐教育的本来面貌,向幼儿歌唱教学回归。这是回首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而提出的一种思考,其思路是以幼师教育为适应幼儿园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要求为能力线索,以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教学规律为实质线索而提出的。这一认识是否恰当,课题探讨是否科学,虽然还有待于音乐教育工作者们进一步共同商榷并讨论,但这一问题的提出是非常尖锐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这“回归”两个字可以说是一针见血,让我们一下找到了幼师声乐教学的根本所在,一语道破我们的教学目的所在。正如周荫昌先生所说的:师范学校的声乐课中无疑应当大大丰富、加强与“会教”相关的教学内容。在法、奥等国家,一个声乐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走上舞台去当演员,但是如果想当教师,就必须再去接受教育学、课程学、教学法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任教的资格。所以,如果说“会唱’是声乐表演专业的“专业性”;那么,在“会唱”的基础上“会教”,则可以说是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专业性”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必然是它实际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重点和难点。

那么,我们幼师声乐教学中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可以说就是沿袭了更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只注重“会唱”,强调声乐的演唱技巧提高,对专业声乐艺术作品的把握;却忽略了学习演唱技巧最终是要为“会教”服务的,幼儿教师是否应该在掌握声乐的基本演唱技巧以后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儿童歌曲的学习和教法研究上。所以更需要我们教师探讨和改进的问题自然就是不仅要让学生“会唱”,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会唱”的基础上“会教”。这样才能使我们幼师声乐教学适应幼儿园教学实际的要求。

正如尹爱青在《音乐课程与教学论》中所说的:“进入21世纪,音乐课程将顺应20世纪改革发展的潮流,在新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背景下,以更加主动积极、更加开放的状态进行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国际未来音乐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也将出现变化。”为了使音乐教育事业向着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为了培养出优秀的音乐启蒙教师,让我们的孩子接受更好的音乐启蒙教育,我们作为一线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目前的教学状况,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改革中探索,在创新中发展,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不断迈上新台阶,适应新时期社会对我们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程美华,林一萍.幼师歌唱教学的“回归”——《幼师生唱好幼儿歌曲》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引进与咨询, 2006,1.

[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学改革之我见 篇10

一、幼师专业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安排与组织教学方面存在局限性。音乐教学包括:琴法、声乐、视唱、即兴伴奏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所学项目基本上都是由一位音乐教师来完成, 由于每位教师的专长不一样, 教学方式也不一样, 这样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样长期下去就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二、幼师专业生源差、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

(一) 幼师专业生源质量差

众所周知,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学习成绩较差, 选择幼师专业也是为了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另外就是学校在招生的时候要求不严格, 凡是报考本专业的统统录取, 并没有进行筛选, 也是造成生源质量差的原因。他们并非天生爱好这个行业, 并非天生就有艺术感。在中职学校的课程开展中, 随着课程的增多, 音乐课程的改革, 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二) 过度重视理论

在幼师教学中, 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乐理知识学习起来很吃力也很枯燥。在平常开课中, 不难发现很多中职学校对乐理知识讲课难度较大, 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对于乐理知识不能要求太高、挖得太深, 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够用就行, 如果过度重视理论, 也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不利的。

(三) 实习时间过少

很多中职学校对幼师的实习不太重视, 都是走形式主义。只是让学生到幼儿园去看看, 并没有真正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安排, 没有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 他们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实践, 这就成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最大的绊脚石。

(四) 专业技能训练过于单一

很多专业都开展了技能训练, 音乐专业也不例外。但是从教师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 他们的训练方式过于传统和单一。笔者认为, 对于专业技能的训练应大大提高灵活性和多样性。作为幼师专业的学生, 必须掌握弹、唱、跳、说、画、写、制这七项基本功。所以, 在制定各科训练项目时不能过于单一、死板, 应呈现多样化, 多方面展开, 这样对学生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

三、对音乐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 从音乐课程设置改革做起

之前的音乐课程都是安排理论很多, 实践很少。现在就要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在课程安排中, 应该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合理搭配。尽量做到理论课和实践课紧密相连, 让学生在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能尽快得以实践。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课的乐趣, 一举两得。所有的理论都是为了更好地实践, 如果没有实践就是纸上谈兵, 将来也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更不能适应社会岗位, 甚至面临着淘汰。

(二) 以声乐为主, 积极开展其他课程

在音乐学习中, 声乐是最主要的, 所以要以声乐为主, 开展所有课程。要想学好声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首先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乐谱、音乐节奏感、演唱技巧等。所以在平常的授课中, 教师可以先讲解理论知识, 讲解一些乐谱知识, 挑选一些名家的歌曲进行例题分析, 让学生尽快掌握基础知识。在实践课上, 挑选一些歌曲让学生进行视唱练习。对于唱的好的地方可以继续发扬, 不好的地方尽快纠正并加以改正。乐理知识的掌握是视唱的前提条件, 乐谱又是学习琴法的基础, 所以说声乐学习尤为重要, 更能带动其他课程的开展和进行。

(三) 要注重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

要想教好音乐, 必须重视音乐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 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21世纪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是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要想为国家培养出有用之才, 还要看教师的实际行动。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可从音乐记忆、音乐听力、音乐视觉方面培养, 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听些经典的歌曲和范例, 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并找出这些曲子引用了哪些乐理知识, 也可播放一些视频歌曲, 让他们边欣赏边学习等,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总之, 以上只是作者的点滴体会和几点建议, 至于怎样做好教学改革, 还要看教师的具体实际行动, 只有教师不断努力和创新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 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确实给许多学科带来了无限生机, 音乐教学是幼师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 音乐教学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幼师专业的音乐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职幼师,音乐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胡海瑛.对当前中学音乐教学改革的思索[J].新课程研究 (下旬刊) , 2010 (3) .

试论中职幼师美术课堂改革 篇11

关键词:中职;幼师;美术;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2-0098-03

一、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幼儿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幼儿教育人才,这正为中职幼师毕业生开拓了市场,中职幼师成为幼儿园教师的主体力量。美术教学是幼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社会对幼师的要求存在差异。

中职的传统美术教学剥离了幼儿园与职业学校之间的联系,学生的知识点没有与幼儿园融洽整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要加快幼师美术课堂的改革,不断提高幼师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从而为幼教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幼师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如何加快中职幼师美术课堂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出几点看法。

二、中职幼师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

1.教学观念落后,目标定位狭隘

教学观念落后是当前国内幼师美术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现行的幼师美术教育依然按照其设置之初的办学方针,把目标定位在单纯的幼儿教师技能培训方面,忽视了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师的生源素质明显下滑,幼师教育阶段又未能加强弥补,使得培养的幼师科学基础知识薄弱,科学教育能力较低,不善于创造性地应用诱导等方式启发幼儿思维,使幼儿教育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2.教学方式僵化,缺乏实践创新

现行的幼师美术教育模式普遍存在着重技能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问题,教师简单讲解、示范,学生亦步亦趋地机械性模仿。这种教育模式不重视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其忽视了主动性、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幼师虽能坚持传统技术,但相对保守、呆板,缺乏想象和联想,创造思维疲乏,创新能力低下。他们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常常表现为以“会不会画”“画得像不像”作为幼儿学好美术课的标准,往往会扼杀掉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美术的兴趣。

(二)学生定位片面

有部分教师或学校领导认为现在的中职幼师生美术基础差、学习意识较差、课堂自控能力差,导致有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够严谨,有得过且过的现象,教学研究更是不了了之,这样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还有的教师认为,她们面对的是小朋友,美术水平不需很高,会一点就可以了,学不学没关系。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精力充沛、可塑性强,很多是由于家庭困难才选择读中职的,所以我们应做到有教无类,不应存在消极的教学态度,以学生主体为重,以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1.实践课程浮于表面

很多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课程设置这一模块上的问题最大,实习大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总共4周的时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需求,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自己美术的不足以及课程学习中欠缺的内容,但这样的实践程序没有给毕业生留下“带着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机会,学生也只能在毕业后的实践中继续摸索,这将会浪费很多时间,减缓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学生没有真正体验到实践教学的作用。

2.教育课程设置欠缺

中职学校在幼儿教师美术教育理论、幼儿绘画心理等课程的设置方面比较欠缺。教师职前美术教育课程理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幼儿绘画心理等为幼儿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提供指导和评价,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学校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课程设置,解决幼儿教师教育中存在的实践问题,幼儿师资培养中长期存在的片面强调艺术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及各科教学技能,忽视人文素质、科学素养、职业素养培养以及理论和实践脱节等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三、加快中职幼师美术课堂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几点做法

(一)加快教师角色转换,加强师生良性互动

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精神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走进学生的世界”。这就要求中职幼师专业的美术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做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记录者、关怀者和研究者。所谓合作者就是要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接过“学生抛来的球”,善于了解学生所想,知道学生所需,和学生平等相处,帮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引导者就是要不断引导学生深入美术某一领域或某一概念,支持学生对他们自己感兴趣的美术问题进行钻研,鼓励他们观察再观察,思考再思考,在美术各个知识点方面得到发展。记录者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记录他们如何思维、互动、观察、想象和表达,既见证和帮助学生成长,又有助于自己教学技巧的成长等。关怀者则是要对学生生活和生命关怀,做学生的长者。研究者是要研究学生如何解决疑难,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如何共同建构项目活动,如何建立一种合作的、支持性的互动的师生关系等,以此为学生的美术专业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撑。美术教师和美术教学的“五者”定位,也告诉我们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操纵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让师生的双边互动成为教学的核心。

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观察、思考,参与讨论,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精神。俗话说:言传身教。教师是用什么方法教学生的,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教法去影响下一代。想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先进理念的实行者,我们教师必须是先进理念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幼儿教师的角色是幼儿的伙伴、倾听者,是幼儿探索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自身也是学习者、研究者。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幼师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幼儿美术教学中成为儿童的亲密伙伴和知心朋友,成为知识的传授者,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真正地走进儿童的美术世界中去。

试论中职幼师美术课堂改革

(二)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专业技能

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通过观察、讨论及交流,用绘画、手工等多种语言记录下学习和答案。这就要求幼师生必须拥有学会观察且记录幼儿日常生活学习中关注或最感兴趣的事物的能力。笔者多次带学生去幼儿园实习,发现幼儿教育需要教师具备审美、绘画、手工、设计、观察等能力。而中职生较为薄弱的文化素质和美术基础则决定了教师对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和深度不能作过高的要求。鉴于此,笔者对幼师班的美术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教学中不拘泥于常规的教学内容,而是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实际,在题材、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上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1)熟练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简笔画、线描的能力和搭配色彩(运用油画棒、水彩笔)的能力;

(2)开展户外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制作手工作品(木板、塑料泡沫板、彩纸、泥塑、废旧材料制作等);

(4)增加“课堂模拟练习”内容,让学生模拟在幼儿园教学的情境上好幼儿美育课;通过强化班、提高班、兴趣班的形式,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学生。

(三)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美术课最突出的特征也正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个性化。鉴于这些因素,笔者在幼师美术课教学中调用多种教学方式,这有助于增强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最终完成美术课程学习任务。

在教学方法上可运用对话法、练习法、情境法、参观法、观察法、讨论法、发现法、尝试法、故错法、留空法等,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打造快速、高效的课堂提供了保障,我们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为美术教学服务,使学生直接获得知识。

尝试小班化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美术教学中,小班化教学显示出极大的灵活性,能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由于人数较少,教师才有精力去倾听、引导学生,才有时间研究和学习,更便于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和探索,并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采用这种方式,教师宜根据学生的个性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甚至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从而较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四)调整课程结构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应以就业为导向,了解现在幼儿园对幼师的需求方向,以及美术学科所涉及的艺术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注重人文修养及道德教育的有关课时,补充技能课时数,并增加专业理论课的科目。目前的课程设置,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是较欠缺的,因而要加强幼儿教师美术教育理论、幼儿绘画心理等课程的设置,可以补充儿童文学、生物学等一些科目,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培训经验,增加一些选修科目,例:儿童雕塑、儿童电脑教育、儿童英语教育、特殊教育、0至3岁早期教育等等。扩大学生的就业面,不仅可以到幼儿园,还可以到小学、特教、早教园等一些教育机构实习。

(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

我们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保证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时间,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全面,不仅仅学习到陈述性知识,还能练习程序性知识,因为幼儿教师需要的更多是程序性知识。这一点,国外的幼师培养做得比较好,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例如,丹麦为了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幼教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掌握教育幼儿的技能技巧,幼师一年级学生安排14周教育实习时间,二年级学生安排13周教育实习时间,三年级时,学生除了听80学时的课程以外,其余时间皆用于参观访问、调查了解、评价研究学前教育机构及活动。美国则特别重视通过幼教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各种保教技能,这方面是我国非常欠缺的,我们的传统教学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学校要加强与幼儿园的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园的动态及美术培养方向,创设条件多开设美术实践课,增加实践时间则是中职学校应该长期努力的方向。

除了加强实践教学,保证实践的时间外,还要加强实践指导,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在指导中发现我们教学的漏洞,找到前进的路标。加强实践指导也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要努力探索中职幼师美术教学方法,敢于改革创新、勇于尝试,为中等职业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张继琼.幼师美术教学的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2(4).

幼师语文教学改革 篇12

一、装饰色彩

装饰色彩是对色彩的归纳教学, 它是一种及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表达形式, 在色彩表现上具有较强的主观表达空间, 所以深受儿童的喜爱。我们的教学从欣赏色彩大师梵高、莫奈等人的作品入手, 先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激发她们学习色彩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在大师的作品中都用到了那些色彩, 我们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使学生在情景中和实例中进一步认识色相, 明白色相是色彩三元素之一。然后提问第二个问题:这些色彩的比例分配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是为了提出色彩的调和与对比, 使学生初步了解色彩的调和与对比这个概念以及由这个问题引出的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等色彩知识。让学生一下子消化这么多知识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等色彩知识我们会去分解练习。比如:我们设定沙漠这个主题让学生去创作装饰画, 能很好的让学生练习黄色的同类色;设定秋天这个主题让学生练习黄色的邻近色;设定海底世界这个主题让学生练习对比色;春天的主题让学生练习色彩的明度和纯度等。同时, 在这些主题中体会色彩的冷暖。通过这些专项练习让学生基本掌握色彩的调配和搭配技巧。

二、国画

在国画中, 我们开设儿童水墨画和彩墨画。从绘画最基本的元素点、线、面入手, 先让学生欣赏彩墨大师作品, 让学生走进大师, 欣赏彩墨画大师的高超风采、感悟大师独特的美术语言、感受彩墨之美。如让学生欣赏吴冠中彩墨画, 在分析其中的水墨、色彩构成的疏密、粗细、节奏等的变化之美, 了解多变的水墨表现装饰形象, 在墨色互渗, 浓淡相映, 干湿相间感悟彩墨画的艺术风采。然后逐步展开点的练习、线的练习和面的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水、墨、色的融合、流动所产生的奇妙变化。

三、色彩肌理

在色彩肌理上我们用玩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自然界中不同物体的材质和纹理, 然后用轻松愉快的方式把它们转换成色彩画, 比如:我们用手指拓印的方法组合成美丽的孔雀、小汽车、小鸟等造型;用蔬菜的横切面去印出花朵;用喷洒的方法做出梅花;用油水分离的方法去表现烟花等, 肌理画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并且通过欣赏, 体会色彩肌理带给我们的不同于常规绘画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感受, 理解笔触、色彩的干湿, 厚度等带给人不同的感受。选择拓印、手指画等幼儿实操性强的肌理有重点的学习, 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我们还结合国画学习, 在水与墨的变化中体会水墨流动的轨迹、颜色的融合所产生的奇妙变化。

四、儿童画技法

水彩笔、蜡笔、油画棒、彩铅这些绘画工具在使用时不需要调色, 并且色彩鲜亮, 使用方法简单易掌握, 所以很适合幼儿园的孩子来使用。所以在我们幼师的色彩教学中也开有这些画种, 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每个画种的特点, 比如:水彩的灵动、透亮;油画棒的绚丽多彩;彩铅的淡雅清新。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和练习, 熟练掌握每个画种的常用技法, 比如:水彩画的叠色法、渲染法、平涂法、淡彩法等;油画棒的点彩法、混色法、层涂发分层法等。在掌握这些技法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色彩知识去创作儿童画, 做到色彩学习和实际应用接轨。

五、手工

对与幼师生来说对色彩的学习不是单纯的为了画好一幅画, 更多的还是为了解决幼儿园中的实际应用问题。比如手工, 手工是幼儿园课程中的重头戏, 一件完美的手工作品必须需要高潮的色彩应用能力作支撑, 所以幼师生的色彩的应用能力能在手工学习中得到提高和升华。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纸服饰。

纸服饰浓缩了幼师美术课程的精华, 使美术课堂改革的成果得到充分的展现。我们用各种各样的纸材和废旧材料, 充分发挥幼师生的创造能力, 做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服饰, 然后配合音乐在舞台上演出, 使观众多层次的体验幼师美术的学习成果。纸服饰综合运用之前学到的基础知识, 使幼师生的造型、色彩和手、设计能力得到全面的升华。因为舞台上演出的服装, 首先造型必须是新颖的, 才能使观众有新鲜感, 这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其次是色彩, 合理的运用和搭配色彩才能彰显出纸服饰的独特魅力, 如我们以海底世界为主题, 其中的浪花公主, 我们用蓝色的同类色和白色去表现, 切当的结合了浪花的色彩, 美观的呈现了浪花的风采;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去表现珊瑚, 我们用课堂上学到的彩色染纸的方法, 先把宣纸染成斑斓的色彩, 然后再用染好的纸去做成珊瑚的服装;我们用纯洁高贵的紫色系去表现美人鱼七公主, 再结合纸浮雕的技法做出美人鱼的鳞片, 色彩和造型完美结合。

在纸服饰中, 我们还用到课堂学到的剪纸、造型盒的制作、布艺、废旧材料的利用 (包括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废旧光盘等) 等知识, 是对美术课堂知识的综合利用, 我们做成的纸服饰然后登台表演的方法为欣赏者呈现了一场场华美的视觉盛宴, 对学生来说美术课堂知识的应用和延伸, 充分的体现了我校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其次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为美术课堂学习提供了精神动力。

美术是一门艺术, 色彩是艺术中的艺术, 色彩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色彩原理, 会画出美丽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 在色彩的学习中得到美的熏陶,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潜能。不管是个性表达的色彩画、精美的手工作品还是舞台上美轮美奂的纸服饰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它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 所以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不能单纯依靠美术欣赏课, 审美教育应该是渗透在每一节美术课中, 随着美术学习的深入, 学生的审美能力便会相应的逐渐提高, 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摘要:色彩是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展示自己对生活、事物的看法, 表达情感的一种常见手段, 同时也是儿童感知世界、表达主观情感的重要媒介, 所以色彩教学作为幼儿美术启蒙教育中的一部分, 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幼儿美术色彩教学应该以幼儿为中心, 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体验, 从而提高审美, 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幼师美术教学应该从这一需求出发, 培养出符合幼儿园实际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色彩,儿童画,手工

参考文献

[1]黄群, 陆江艳.色彩构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刘安, 曾祥远.色彩[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

[3]吕连甫, 熊艳君.儿童水墨画[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 2013.

上一篇:广播电视网络下一篇:挖掘生活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