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舞蹈教学大纲

2024-07-21

幼师舞蹈教学大纲(精选10篇)

幼师舞蹈教学大纲 篇1

《舞蹈》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其美育的功能也越来越得到很多教育领域的认可。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已经成为保证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其中舞蹈专业技能的培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无处不在,影响着幼儿的成长。综上所述现将我院幼师专业两年制舞蹈教学形成计划,便于越系统、规范教学,更好的培养从事幼儿教育、教学人才。

二、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舞蹈课是幼师专业班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2、教学目标:通过两年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形式,形成基本的舞蹈体态;训练并培养完成舞蹈动作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更主要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方法,及少儿舞蹈创编方法;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幼儿园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1、教学内容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舞蹈理论知识,拥有良好的舞蹈体态,能够完整、流畅、正确、优美的完成舞蹈动作。

(2)了解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与特点,学习具有典型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及动作素材。掌握四到五种主要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常用动作、简单实用的表演组合。以提高学生的舞蹈动作语汇量。

(3)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方法,能讲解示范舞蹈动作和组织领导幼儿舞蹈活动,有基本的创编幼儿舞蹈作品能力。

(4)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树立为幼儿教育事业服务精神,热爱儿童,刻苦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精神以及创造性、表现力和活泼愉快的情绪,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提高鉴赏力和文化艺术素养。幼师舞蹈专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是通过课内外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多方面共同完成的。

2、教学基本要求

幼师专业的舞蹈课是一门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

按照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重点,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

容,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中所规定的要求。

本课程应与舞蹈理论基础知识,幼儿生理、心理学及幼儿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

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需要,不断的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调整教学的具体内

容,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舞蹈素质,同时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突出实践环节。

2、教学形式

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并通过回课检查督

促学生不断进步。组建舞蹈队选拔条件较好学生重点培养,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学生共

同提高。

五、各项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及授课时数比重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规定,舞蹈课每周授课2课时,两学年授课128

课时。

2、各项舞蹈教材内容的要求:

(1)舞蹈基础理论

舞蹈的基础知识;幼师专业舞蹈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舞蹈的基本术语、内容

与形式;人体结构与舞蹈的表现形式;舞蹈动作的基本记录方法;幼儿舞蹈的形式、特点及教学方法;幼儿舞蹈创编原则与方法。

(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培养正确身体姿态和健美体型的形体训练,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以及与

舞蹈相关的身体素质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幼儿舞蹈的基本步法及其

组合。

(3)民族民间舞蹈:

我国各民族的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授课时数和教学目标的限制,大纲中只能列出一部分,如汉族、藏族、蒙族、维吾尔族、傣族等民族舞蹈。学习民

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和典型基本动作及其组合。还要本着各民族地区重点学习本民族的舞蹈。

(4)幼儿舞蹈:

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幼儿舞蹈基本动作与组合,不同年龄班级、不同形式和特点的幼儿舞蹈。

(5)综合素质和幼儿舞蹈教学创编:

学习成型舞蹈作品,培养学生示范、讲组织课堂的教学能力。以组为单位进行有命题或无命题创编训练。

第一年上学期教学内容

【目标与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舞蹈理论知识,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和健美体型的形体训练,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以及与舞蹈相关的身体素质的训练。

【教学内容与安排】本学期32学时每周2学时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学习舞蹈对于幼师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3、了解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特点,与幼儿舞蹈教育的关系。

4、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舞蹈记录。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芭蕾舞基本本手形、手位、脚形、脚位。

2、把上压、踢腿训练及舞姿协调性组合训练。

3、把下简单的弹跳、腰的训练、胯的训练、旋转。

4、古典舞身韵、芭蕾舞组合训练

第一年下学期教学内容

【目标与要求】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不仅学习舞蹈动作而且要学习舞蹈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及表现力。通过民族民间舞蹈的舞步、舞姿造型和动作基本韵律特点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眼界,积累舞蹈素材,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与安排】本学期32课时每周2课时以藏族民间舞蹈、汉族民间舞蹈

为主。

藏族民间舞蹈

1.藏族地域环境、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2.藏族舞的基本动律

3.藏族民间舞弦子、踢踏的基本舞步

4.藏族舞常用的手臂动作

撩袖、摆袖、掏甩袖、晃袖、献哈达、敬礼等动作。

5.藏族典型的舞蹈(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汉族民间舞蹈

1.东北秧歌

⑴ 东北地域环境、东北秧歌的风格和特点

⑵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⑶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练习

⑷ 各种手绢花

⑸ 组合动作练习(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2、云南花灯

⑴ 云南地域环境、云南花灯的风格和特色

⑵ 云南花灯基本动作动律

⑶ 云南花灯基本舞步

⑷ 扇花

⑸ 组合动作练习(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第二年上学期教学内容

【目标与要求】继续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强化民间舞的风格特点、韵味和文化内涵及表现力,增加舞蹈动作语汇量的掌握,扩大学生的眼界,积累舞蹈素材,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与安排】本学32课时每周期2课时主要教授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民间舞蹈。

蒙古族民间舞蹈

1.蒙古族地域环境、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2.蒙古族民间舞蹈常用的脚位和手位

3.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基本舞步、马步、基本动作

4.蒙古族民间舞蹈的组合动作练习(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

1.维吾尔族地域环境、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2.维吾尔族舞蹈动作基本动律练习

3.维吾尔族舞蹈常用的手位

4.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舞步

5.维吾尔族舞蹈基本舞步的组合训练(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傣族民间舞蹈

1.傣族地域环境、民间舞蹈的风格及动作特点

2.傣族民间舞蹈基本动律练习

3.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手形、脚位、手位

4.傣族民间舞蹈头、肩、手的基本动作

5.傣族民间舞蹈基本舞步训练

6.组合训练(根据学生程度决定具体内容)

第二年下学期教学内容

【目标与要求】通过幼儿舞蹈部分的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学习,使学生全面的了解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舞蹈表现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习,掌握幼儿舞蹈教学、创编的基本理论和技能;逐步提高学生对幼儿生活的观察、积累,提练其兴趣和能力,为适应开展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服务。

【教学内容与安排】

理论课部分

1、幼儿舞蹈教育的目标

(一)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二)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三)增强幼儿身体活动的协调性,增进幼儿身体健康。

2、幼儿舞蹈教学的基本内容与组织形式

(一)基本内容:

①欣赏部分内容不受幼儿技能所限,可以开阔幼儿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提高舞蹈兴趣,为舞蹈表现、创造积蓄功力。

②实践部分内容可以使幼儿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各种富有童趣的舞蹈语汇,反应幼儿生活,寓教于乐从而促进舞蹈欣赏与舞蹈表现力的提高。

(二)组织形式:

有计划、有目的,由教师起主导作用组织舞蹈活动形式。

3、幼儿舞蹈教学方法提示

示范法、练习法、观察模仿法、分解组合法、游戏法、语言提示口令法。

4、幼儿舞蹈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教学内容和形式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②充分注意舞蹈情趣的培养,发挥舞蹈教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③教学应不断探索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规律,逐步解决好幼儿舞蹈教学的因材施教,形式、内容与时俱进。

④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实践,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部分

1、幼儿的生理、心理的成长特征

2、幼儿的基本舞步走、跑、跳三类

3、幼儿律动

4、幼儿表演舞蹈(包括幼儿情绪、情节舞蹈和幼儿民族民间舞蹈)

5、幼儿集体舞蹈、幼儿体操

6、幼儿舞蹈创编

基础教研室

2012年3月

幼师舞蹈教学大纲 篇2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激发兴趣,提高能力,思想素质

幼师是幼儿的启蒙教师,幼儿教育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历程,肩负着引领幼儿健康成长、身心发展的重任。因此,在进修学校幼师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幼师舞蹈教学在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一、提高师资水平,增强履职能力,让舞蹈教学走进学生心扉

在幼师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舞蹈专业技能,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途径学习前沿理论知识、学术动态、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舞蹈专业水平和文化艺术修养,用自身的文化功底、人文素养、舞蹈形象、舞蹈技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舞蹈学习之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策略,勇于改革创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对学生传授技能、授业解惑、严格要求,又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学习必修内容的同时,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补充和整合舞蹈教学内容,通过舞蹈基础训练,让学生形成健美的体态、自然饱满的情绪,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体格、健康的心态,使学生站、立、坐、行都有正确、规范的姿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在舞蹈课的教学中,注重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沟通,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情感爱好、舞蹈基础,根据舞蹈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水平,通过舞蹈基本训练,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让学生成为将来可以被幼儿模仿的对象,放大舞蹈教学的功能和效用。

二、整合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渠道,用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舞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舞蹈技能技巧训练,进行艺术熏陶,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和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教育学生刻苦学习舞蹈的基本功,掌握舞蹈的技能和幼儿舞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舞蹈教学的成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整合教学内容,因人而异地施教,通过舞蹈基训,使学生对舞蹈的名称要领、形象姿态、动作路线、场地队形及常用术语等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通过练习,使学生清晰地掌握舞蹈基本动作的要点,舞蹈动作做得自然、协调,与音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学会讲解示范舞蹈动作,能够组织引领幼儿开展舞蹈活动。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拓宽教学渠道,便于学生准确地把握舞蹈的基本风格、韵律特点,在教学民族舞蹈内容时,有目的地让学生欣赏一些具有民族风情、民俗特点的录像,让学生能欣赏到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姿、美丽的服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更好地把握舞蹈的韵律特点,拓宽想象空间,提升教学质效。

三、链接生活实际,联系相关学科,使舞蹈教学彰显时代特色

小议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 篇3

【关键词】教育 舞蹈 探索 教学

一、基本训练

舞蹈的基本训练是幼师专业舞蹈学习的第一课,对于入学前从未接触过舞蹈的学生,加强基本训练和基功训练是非常重要,基本训练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身体由自然素质向舞蹈专业素质发展,应重点注意扶把练习和中间练习,首先要解决正确的站立姿态,一定要求学生:收腹、收臀、挺胸、立腰、直背、沉肩、提气的技巧以达到挺拔向上的健美姿态。进而再进行擦地、蹲、踢腿、控制、压腿、腰部等以腿和腰基本功为主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各个部位得到锻炼,达到训练动作的协调性和规范性。其次中间练习的训练重点注重单一动作、单项小组诸方面的训练,当然同时要把扶把练习的内容在此期间继续提高和进一步的开发。老师在基本训练过程中,不管舞姿、旋转、翻身、跳跃,一定要重视动作的协调性和美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肌肉的紧张与松弛度特要注意,只有这样,动作的稳定性、协调性才能较好地控制。当然基本训练不是老师说到学生就能做到,在教育教学中,坚决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老师生搬硬套专业舞蹈的训练方法是不合理的,一是学生伤身体,二是挫伤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所以基本训练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为以后舞蹈学习和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舞蹈教学中的教育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在重视基本训练的同时,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万万不可疏忽大意。因为幼儿师范的舞蹈教育,是非常特殊的一门学科,它不光要强调技能、技术,更要重视文化理念的深入渗透,只有重视科学的教育和文化知识落实,学生才会有后劲、有潜能,才能缩短学生之间的能力素养、知识结构和社会需求各方面的差距。我在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中,通过各种民间民族的训练来实现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比如:通过某一个特定的民族舞蹈动作,给学生讲解这个民族悠久的历史、风情、民俗,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既学会了舞蹈动作,又了解了民族民俗风情,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从而达到了幼师舞蹈教育教学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补充:在教育教学中,自己借助藏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五个民间舞蹈,进行教育教学。如:维吾尔族舞蹈丰富多变的手势与眼神;蒙古舞的“腕”和“肩”的韵律;藏族的“弦子”;傣族“孔雀舞”的手势来讲解这些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劳动与风情,从而达到幼师专业舞蹈教学的教育目的)

三、幼师舞蹈的教改探索

首先自己在平时的舞蹈课上敢于大胆创新,敢于打破常规模式,在舞蹈课上,放弃了平时的课前练基功,课中做示范,课尾查效果,而是在平时的课堂上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自己舞蹈动作和内容,进行第二次创作,这样使学生大胆、积极、很快巩固了老师的内容,而且更能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 2.在舞蹈课上,注重创新原则。如:A.以生为本原则;B.科学培养原则;C.个性发展原则;D.反复实践原则。让学生在运用舞蹈动作、技能的同时,营造一个生动有趣、鲜活自然的舞蹈课堂气氛,让学生能把丰富多彩的舞蹈类型和不同性质的舞蹈艺术创造性融入现实的舞蹈教学中。

幼师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4

在幼师专业的课程中,舞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由于幼师专业的特殊性,舞蹈教师除了通过舞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外,更承担着提高学生舞蹈学习成绩,提高学校舞蹈教学水平的重任。而学习兴趣的培养,正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从幼师舞蹈教学特点出发,围绕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兴趣在表扬和鼓励中得到激发

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幼师专业以前可能从来都没接触过舞蹈,这一类学生对舞蹈的认识可以说微乎其微。虽然学生隐约知道学习舞蹈是枯燥、痛苦的,但是这一类词语在他们脑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当他们真正接触舞蹈时才发现原来是那么的枯燥与痛苦。心理学家提出:经常受鼓励、表扬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独立思考、想象力、创造力、人际交往等方面远远超过受批评的学生。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显得非常重要。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经常在课堂上运用鼓励和表扬的教育方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舞蹈学习水平。有一名学生由于觉得自己的柔韧性比其他学生差很多,一学期下来,当其他学生能劈叉、能下腰的时候,她离这个目标还非常遥远,于是本来对舞蹈就不怎么感兴趣的她渐渐失去信心。有一次上舞蹈课,看到她练得挺认真,就表扬了她。在接受表扬后,这位学生的脸马上就红了,但是从表情看的出来,她的内心是美滋滋的。课后这位学生非常感动地对我说“老:师,我真可以吗?谢谢老师的鼓励,我会努力的。”她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觉得这一句简单的表扬不仅鼓励了她,还温暖了她的心灵。这时又鼓励她,虽然自身条件不好,但是经过努力还是能赶上其他学生。在往后的几次课中,又抓住机会对她进行表扬,并在课后不失时机地鼓励她。在以后的练习中,她不仅自信了很多,而且更加认真,更加努力,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还取得很不错的成绩。

在课堂上,不仅对个别学生进行适时的表扬和鼓励,而且每次学生有一点进步时就对他们进行鼓励。“做的很好”“进步很大”“加油,很不错”“再努力一点”成了经常对学生说的话,渐渐地课堂气氛变得愉快、融洽,久而久之学生不再惧怕舞蹈课,不再讨厌舞蹈课,反而成了他们最喜欢上的一门课。兴趣在美的感染中得到增强

舞蹈是一门美中之美的人体动作艺术。而幼师舞蹈教学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大任务,因此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感受舞蹈的“美”,除了承担美育教育这一使命,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进行舞蹈训练的时候,把“美”字融入课堂,融入教学,而不是一味简单地追求学生的舞蹈技术技能。让学生把自己最美的一面表现出来,而这种美可以是多样化的,如古典芭蕾的优雅、高贵之美;中国古典舞的典雅、均衡、和谐统一之美;儿童舞蹈的天真、活泼之美;藏族民间舞蹈的神秘、粗犷之美;等等。女孩子,特别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对美更加敏感,更具追求。教师要让舞蹈的“美”去感染她们,让她们徜徉在舞蹈“美”的海洋中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体态美,心灵美,深切地觉得上舞蹈课并不是累的、苦的,而是一种美的享受。3 兴趣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培养

一直以来舞蹈教学的形式都很单一,“口传身授”是舞蹈教学的传统形式,直到今天,它还是一种主流的,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舞蹈的训练,特别是基本功的训练一直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在反复练习一个动作时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那么,教师应如何让课堂的教学变得多样化呢? 随着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出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巨大的信息容量。我认为用多媒体辅助舞蹈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学生学完一个组合,她们的动作、舞蹈感觉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教师通过媒体设备将过程录制下来,直观地放给学生看,让她们马上找到自己的不足。在民族舞蹈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关于民族风情的短片,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可使学生更深入、更直观地了解该民族的特点,比教师花上一节课的时间去详尽描述要有效得多。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变换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再觉得舞蹈枯燥乏味,反而觉得非常生动有趣,舞蹈课成了她们特别愿意上、特别期待上的课程,学习的兴趣一点点地被培养起来。兴趣在多彩的课余生活中得到升华

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不仅利于身心发展,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每年都会举办“元旦文艺汇演”“校园十佳歌手”等形式的文艺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提高文化了内涵,活跃了学习气氛。特别是幼师生参加这类活动,有着更大的意义,她们可以将课堂所学进行实际运用,激发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也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通过幼师专业技能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元旦文艺汇演等活动,让学生觉得舞蹈已经不仅仅是她们课堂必修的课程,而且是她们业余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观看的学生,还是参赛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气氛的感染,更能提高对舞蹈的兴趣。

幼师舞蹈教学大纲 篇5

在学校的安排下,本学期我担任了12秋季幼师4个班级的舞蹈课程,根据幼师教育舞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本人从我们学校幼师的整体生源舞蹈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由于学生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都是刚刚开始发展,虽然她们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手脚并不听使唤,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于是我根据实际情况策划出新颖适合的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耐心的教学态度,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提高对舞蹈学习的能力。这期间我也不忘了给她们鼓励:“你们是最棒的!”并让她们记住:“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们就是专业的舞蹈演员!”因此学生们都积极参与每次课时,出勤率很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以下分六个部分进行教学:

一、舞蹈基础训练部分。首先,从舞蹈基础训练课程开始我就加进一些幼儿基础练习元素和律动,降低部分训练难度,使原本较为枯燥的基础强化训练变得更为轻松活泼,及更为实用也更方便学生的掌握。其次,在音乐上采用一些少儿律动性较强的音乐,使学生对今后学习、编排幼儿舞蹈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和理解。通过一些方位、节奏变化的训练,来强化学生的整体适应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时我还重点发展学生舞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使得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第三,为了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授课时我只教动作或组合的一个方向,让学生自己把反方向动作或组合做出来,使学生较快的掌握舞蹈规律。既提高学生的舞蹈实际接受能力,又增强了课堂的教学互动性。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教程部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我选择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律及其民族韵律特点进行编排整理、组合,如通过粗犷豪放的藏族踢踏舞,弦子舞等,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舞蹈动作素材,拓宽舞蹈知识面,提高学生对舞蹈的表现力,为今后的舞蹈教学和幼儿舞蹈创编开阔思路的同时,改变自身气质的不足一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潜能,使学生能有一个健康良好的气质。

三、课后作业监督措施。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监督学生复习的回课情况,要求她们课后要把我课上所讲的舞蹈动作要领、重点要求和组合顺序记成笔记,并熟练的掌握课堂作业,规定每星期全班同学的复习次数不能少于两次。

并要求班委每次进行出勤登记和复习登记。我在课堂上也会不定期进行抽查和小测,对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和没有复习的学生分别进行赏罚,以此督促学生自觉的复习掌握每节课的教学进程。毕竟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有限,需要学生课后花时间消化、练习。因此这些教学措施的实施,使学生的舞蹈基础较为扎实,舞蹈动作较为熟练规范,课堂的“教”与“学”相互促进,良性的循序渐进,收到了较好成效。

四、积累课外知识和实践经验。与有限的课堂知识相比较,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就显得由为重要。因此,我鼓励学生多参学校安排的各项文艺晚会舞蹈演出、技能比赛任务,多学多练。并提倡她们自己改编、创编,串排舞蹈节目或集体创作舞蹈节目,必要时我帮她们提些修改意见或直接进行一些修改,以此来提高她们的舞蹈综合能力。

五、结合实际,调整教学。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做好备课工作以外,我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自费收集各种舞蹈书籍和舞蹈音像资料及相关教材。到市里各个舞蹈培训中心听课,了解当今少儿舞蹈课程的最新动态,结合我们本专业学生的实际,进行相关的知识调整。

六、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在工作之余我采取定期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我的教学方式的看法与建议。

总之,学生们通过一学期的刻苦训练,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同时,也让我从中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知道怎样当好一名舞蹈老师,要做到耐心、细心、用心。当然,在教学中,我也意识到自己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我会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的充实我的专业理论知识,朝着舞蹈这方面不断的发展。在这里,并要感谢学校领导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配合、支持和信任,从中使我不断的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争取把学校的舞蹈专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幼师舞蹈教学大纲 篇6

一、研究教学对象和舞蹈内容, 采用科学教法, 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舞蹈教育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 不应该是主观随意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做动作时往往自我知觉比较迟钝, 不善于按照教师的要求自觉对动作进行自我纠正。一般来说, 有舞蹈训练基础的学生, 通过实践对舞蹈动作的理解有了提高, 对自身训练时动作中存在的毛病进行自我纠正的能力亦相应较高。此外, 作为舞蹈教师, 需要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所要教授的舞蹈内容, 制定与两者相适应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 当教学方法同教学对象相适应时, 学生就能较快地、正确地掌握所教授的舞蹈动作, 也会较自觉地及时纠正自己练习舞蹈动作时出现各种毛病, 教学质量会显著提高。

(一) 、教授新的动作

1. 教授新动作时, 教师首先应当给学生正确的示范, 同时要求教师讲清动作规格和要领, 说明动作的形态和用力的方法。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要简洁、明了, 要精讲多练, 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反复练习上。

2. 动作规格和概念要有步骤地提出。

3. 要选择有效的训练步骤。

4. 教授新动作或开技巧“法儿”, 教师要认真备课。如果教师备课不充分, 学生动作要领把握的不正确, 要想改正非常困难。

5. 教授新动作和新组合时要将节奏及动作记在脑子里。

6. 教授新动作时可先解说动作的做法, 然后解说节奏, 也可以由教师口数节拍让学生练习, 然后再配上音乐练习。

7. 教授一个新动作后 (即使仅仅是动作的某一步骤) , 教师要在教室中选择一个能纵观全班学生练习动作的位置, 观察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 以便对学生在练习动作时出现的问题和毛病及时指点、纠正。

(二) 、纠正动作

纠正动作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所谓“有重点”就是不能“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看见什么毛病纠正什么毛病, 这样会导致课堂教学秩序杂乱无章, 使教师在忙于纠正动作中处于被动状态。教师纠正动作一定要打主动仗。有计划、有重点、严格要求, 及时找原因, 动作重复练习时要提出新的要求;学生进行组合练习时, 开始可以化整为零, 分割成几小段分别纠正。为了节省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舞蹈教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历届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以便于提前制定纠正计划, 使舞蹈教学有的放矢。

二、示范

舞蹈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 是用身体和节奏表现思想感情的。因此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生动的形象去指导和启发学生, 给学生反复地示范动作。教师示范要有充沛的感情与热情, 示范动作要力求准确无误、节奏鲜明。示范包括单一动作和组合动作, 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局部动作示范, 但局部示范尽可能减少。此外, 也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 或者选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示范。幼师专业的学生有的在幼小的时候就学过舞蹈, 可把这部分学生培养成为骨干, 由她们领头进行课外训练。

教学方法是依据教学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 教学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认识的不断提高而日趋完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 教学方法的发展也是无限的。

三、利用舞蹈教学,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品格

中等专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 她们进校时大都没有舞蹈基础, 大多又都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 怕吃苦怕受累几乎是他们的共同的特点, 而幼师专业的舞蹈课的课时又少, 进行系统的舞蹈训练几乎不可能, 但舞蹈教学的基本规律又必须对学生进行规范训练。因此, 在教学中我对把上的立姿、勾、绷脚到把下的弹、跳、转训练;从中国古典舞的手、脚位、基本步伐到身韵组合, 一招一式都严格要求, 从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 持久的耐力、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

(二)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一切舞蹈教学成果, 都要在作品中通过学生表达出来。因此, 在舞蹈排练中, 要求学生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 并以自身的激情和表演来激发学员的情感, 培养诱导学生的表现欲和超越欲。此外, 一个舞蹈作品表演的成功, 必须经过每位参加演员的全心投入和集体协作努力, 容不得任何消极、懈怠和漫不经心, 从而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美育教育也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项重要手段。舞蹈美作为美的一种表现形式, 包括形象美、动作美、造型美、旋律美以及服装美, 通过这些美的熏陶和感染, 不仅会使学生成为接受美感的人, 而且还会成为美的传播者。另外, 舞蹈还能表达一种美的思想内涵, 通过舞蹈组合的排练和舞台表演, 让学生去认识生活, 感受生活的美好, 通过歌颂真善美, 鞭挞假恶丑, 净化美化学生的心灵, 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何培养幼师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 篇7

究其原因,一是与幼师生的基本素质相关。近年来,随着高中不断扩招,幼师生的文化素养急剧下降,其中包括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这在幼儿园的幼儿舞蹈教学中显得很重要。二是在幼师的舞蹈教学中存在不少的误区,如有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进而拿奖,追求所谓的教学质量,就只注重舞蹈动作的教学,满足于把“组合”教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注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指导的能力,缺乏引

导学生对动作作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上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从分析舞蹈主题入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我在平时的舞蹈教学中,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对作品思想性、艺术性的理解,因为只有读懂了作品,才能为更好地表达舞蹈作品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舞蹈动作语言内涵的同时,我要求学生要把动作表达得清楚到位,注重教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因为幼师生将来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且注意力容易分散,要唤醒幼儿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就必须注意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养成边做动作边数节奏的习惯。从学生进校的第一节课开始,我就注重教学生学会自己数节奏。如练习单一动作时,要学生模仿教师边做动作边数节奏,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节奏感,方便记忆动作,又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锻炼胆量。

2. 记住舞蹈动作的术语,学会复述动作的要领和方法。课堂上,我常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训练学生对舞蹈技术与艺术的讲解能力,做到尽量将意思表达得准确生动、简洁清晰、通俗易懂,要求学生能根据教师的表述用自己的话流利地将动作要领按顺序步骤讲解下来。如:跪下腰动作,准备双膝与肩同宽,上身直立,双手由下前平位抬起,抬至上位,注意肩、手、膝是一样的宽度,抬头、走手、下胸腰,一截截往下,双手抓脚腕,注意不要往前顶,臀部、肚子往天上顶,头去找臀部,双手从头往前还原,等等。

3. 通过情景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把每个舞蹈组合都编成一个小故事,如:《指的练习》组合,第一段是数蝴蝶:漫天的蝴蝶太美了,单手数完又双手数,激动又好奇;眼睛要亮起来,指尖要有停顿。第二段是追蝴蝶:蝴蝶飞了追着它,小碎步要快、密、小;最后蝴蝶飞走了,飞到天上去了;看,那边还有,再追……通过形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使她们做出的动作能表现内在的感觉,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复述自编的情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只有尽量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论修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才能使她们具备

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在心灵内积淀美、在气质上提升美、在形体里展现美的能力,才能使她们能真正理解作品,从而将自己的理解准确地传达给学生。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呢?我认为,要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电视电影作品,尤其是加大中外舞蹈经典作品欣赏课程的投入力度,使学生们逐步接受和感悟舞蹈美的特有韵味。这种赏析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入发现美、了解美、诠释美的审美意识的升华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悟美”能力和舞蹈美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提高学生舞蹈的创作和教学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位毕业生组织了一台幼儿园的毕业晚会,她设计的主题是“我们长大了”。整台晚会以绿色为基调,从幼苗到小树成林,寓意我们的幼儿茁壮成长。但是,她不知道如何表现小树。这时,我介绍她观看舞蹈《红扇》。在《红扇》的启发下,她运用绿色扇子上下摆动、一张一合,表现出春意盎然、勃勃生机的景象,简单有力的开合动作发出的唰唰的响声,把晚会推向高潮,孩子们也在唰唰的响声中绽放出天真烂漫的笑脸。结果,这台晚会成为她所在幼儿园办园以来最出色的一台毕业晚会。

三、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幼师的职业特点,让学生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内容,以引起她们自觉的职业意识。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幼儿舞蹈的基础知识与方法,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有意识地记忆教师对动作过程、方法要求的分析和表述,培养耐心地讲解示范舞蹈动作和组织幼儿舞蹈活动的能力。同时,要熟练掌握幼儿舞蹈的常用术语,具备阅读和再现幼儿舞蹈教材的能力。我们要让学生懂得教幼儿跳舞,可根据其年龄特点来制定动作的难度,循序渐进地教授。如教授抬腿动作时,可先让幼儿坐着抬,等幼儿腰背腿脚具备一定能力时,再让幼儿躺在地面上,单腿尽量往高往远处抬,直到幼儿可以自己站着稳稳地抬腿为止。我校有一个毕业生,初到幼儿园教“错步”时,不管她如何引导幼儿,幼儿总是左右不分,一会这个做错,一会那个又做错,总是不整齐。我提醒她:幼儿对色彩很敏感,可以从颜色上找缺口。经我一提醒,她在全体幼儿的右脚别上红色的小花,左脚别上黄色的小花,让幼儿嘴里念叨:红花追黄花,黄花找红花。这样一来,分别别着红花和黄花的小脚很快就整齐地律动起来。这个例子说明,教学方法也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来制定。

四、幼师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方面,课后的培养也不容忽视。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如:

1. 以小组为单位,每月就刚学过的课堂教学内容在班上进行比赛。比赛方式由学生自定,或照搬课堂上学的组合动作,或自选音乐改动作变队型,或设计如何教幼儿,等等。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组织,教师只当顾问。

2. 每学期进行一次舞蹈大赛,以班为单位,每班排两个集体成品舞蹈,其中一个是成人舞,一个是幼儿舞。三年级的幼儿舞要求要是自己创编的。从选题材、选人到排练,全过程都由学生自己组织,教师只做顾问。

幼师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两节教学法课就能够实现,它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点一滴地灌输,潜移默化地影响。只要我们坚持有步骤、有计划地去做,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班幼师教学随笔 篇8

今天午休起床,孩子们赶紧叠被子,穿鞋子,忙得不亦乐乎。我把被子一床一床的摆整齐。还有几个孩子刚刚起来,见其他孩子都起来了,急的乱了手脚,把被子扔在了旁边就往外跑。我把其它的被子摆整齐了,准备把那几床被子拿过来,却发现它们已经放在了我的旁边。我忙问:“小朋友,是谁把被子拿过来的”?“是我,老师”。原来是班中最调皮的孙子轩小朋友,我轻轻的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微笑。过了一会儿,我见孙子轩还在休息室门口坐着,我以为他有事情,问:“孙子轩,你怎么了”?他说:“老师,刚才你还没说:谢谢呢”!我愣住了,是呀,我怎么忘了,连忙说:“谢谢你。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老师要向你学习”。他才高兴的跑了。

我们做了好事想得到别人的感谢,其实孩子也想得到别人的感谢,因此我们对孩子不要吝啬说“谢谢”!

幼师舞蹈教学大纲 篇9

幼师生教案写作教学反思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系

周燕

【摘要】会写教案,会进行教学设计是每位学前教育师范生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文章在对目前教案教学模式进行新尝试和对学生关于教案写作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教案教学方式、教案语言的组织、教学设计的困难、利用模拟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教案写作四个方面进行反思,以期提高模拟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的质量。

关键词 反思;幼师生;教案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34-02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要进入幼儿园工作,成为一线教师,因此,会写教案,会进行教学设计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也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进入四年级后,学生便开始接触教学法课程,如幼儿园音乐教学法、语言教学法、美术教学法,等等,这些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设计和组织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先行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设计和撰写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即教案。教案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用于课堂讲授及组织教学的重要蓝本,一篇优秀的教案可以为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方向的指引与方法论的指导。笔者从事学前教育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已有五年时间,担任过多门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工作,发现多数学生撰写教案的能力都比较薄弱,要想写好教案一直也是学生觉得比较难的事情。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找出学生撰写教案能力薄弱的原因并且探讨了相应措施,以期能改善这一现象。在新学期第一次接触教案写作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的课堂上,和往常一样,笔者先详细讲解了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导入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以及撰写这几个部分的具体要求。讲完之后,笔者没有让学生直接练习写一份教案,而是先观摩了一个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视频“创意彩条装饰”。在观摩之前,先带着学生一起学习了视频中教师撰写的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前期经验准备,物质准备又包括教具准备和学具准备。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之后,学生开始看视频,要求边看边记录下整个教学的流程。看完之后,笔者留出15分钟时间,请学生尝试撰写这个活动的教学目标,然后请学生来读一读自己撰写的教学目标,最后再出示原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请学生比较,找出差距,总结出教学目标撰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接着,笔者又留出半个小时,要求学生尝试写出教案的基本部分和总结部分,然后和原教案进行比较,分析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下课后,笔者就留了一道写教案的作业。通过这种视频观摩加讲解教案写作的方式,学生书写教案的整体情况较往年有了一定的进步。为了进一步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在撰写教案中存在的困难,笔者设计了一个“关于师范生撰写教案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学生问卷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①教案语言的组织问题;②不能很好地把握不同年龄班幼儿能力发展的差距,经常是“想当然”地设计教学环节;③教学目标的撰写存在较大的问题;④不知道怎么设计教学活动。总结完之后,笔者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分析了他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在写教案过程中的问题,并逐一提出了解决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教案写作的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直接体现着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反思,并提出了如下四种策略:

一、对教案教学的反思 当前,多数教师在进行教案教学时都将重点放在教案的格式、教案的组成部分上。而通过采取了视频观摩讲解教案写作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教案写作的格式,知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如何用教案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且把纸质的教案和动态的教案实施结合起来。这种方式就像在静态、纸质的教案和动态的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把握了教案写作和教学设计的重点。

此外,还为学生树立了教案格式书写的榜样。虽然在传统的教案教学中,教师也会选择一个很规范的教案文本供学生学习,但是由于没有观摩过和教案匹配的教学视频,学生对教案的揣摩仅仅停留在文本上,因而很难深入理解。通过将教案和视频观摩相结合,学生可以边观摩边看教案,将两者建立起及时的联系,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教案中教师的指导语,什么是教师的核心提问,什么是教师对本环节的总结、对下一环节的过渡,为什么教案中不要写幼儿的回答,等等。

二、对教案语言组织问题的反思

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要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教案写作语言与一般的人与人交流并不相同,也不同于书面的文字记述,而是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一种具有属于学科特性的讲述话语。学生教案的语言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组织不通顺,句子主谓宾不完整等文字组织方面的低级错误。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无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文字组织的基本功较薄弱,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情况时有出现;二是学生对待写教案的态度不够认真,通常是写完就交,基本不检查。文字功底不是一下子就能有大幅度提高的,但是学习态度可以纠正,学习方法可以改进。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写完教案之后认真读几遍或者请同桌帮忙互查,在和学生的交谈中得知,大家都认为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教案文字方面的问题,后来写完读教案修改教案、已经逐渐成为他们下意识的行为。

三、对教学设计困难的反思

本学期进行的期中问卷调查总结出学生在写教案中存在的困惑,其中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拿到一个活动主题后不知道该如何设计,没有思路。即便有时候好不容易想到某个教学环节,但可能并不适用于某个年龄班,而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小中大班幼儿发展能力的差距,而是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教案。我们知道,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实践练习的,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最终实现教案写作能力的提升。

那么,怎样能在这种现状的提前下尽可能提高学生教学设计的能力呢?对此,笔者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是多看一些幼儿园教学设计的书。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在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总结他们在写教案中的困惑后,笔者就为学生列了幼儿园课程设计方面的书单,如《渗透式领域课程》《多元能力课程》《生态式艺术课程》等,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小中大班的课程各读一本,分五大领域进行摘抄并分析教案每一步骤的意义,制作属于自己的教学设计集锦。这样,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每个学生都积攒了厚厚的一本教学设计集锦。二是每节课的最后十分钟用来给学生训练教学设计,学生亲切地把它称为“教学设计头脑风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笔者会给学生出一个任意年龄班的美术活动的内容,请学生先思考目标,然后思考“头脑风暴”这个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哪些环节,笔者则一一记录在黑板上,然后带着学生逐一分析他们提出的教学设计方案。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在开始写教案时尝试在自己的大脑中构造出一种课堂教学的场域,即在自己的头脑中主动建构一种对于即将面对的课堂环境的感觉预设,并带着这样的感觉进行教案的设计。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四、对利用模拟课堂教学提高教案写作能力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师范生不但要掌握教学设计理论,还要具备将教学设计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所以,在教法课中,一直都有模拟课堂教学的环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设计好教案后,教师就会安排模拟课堂教学,在做中感悟和体会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模拟上课教师说课,然后这个活动就结束了。但笔者发现存在这样一个情况:学生在说课时往往会提到在上课时感受到原教案中的某些教学环节或者提问不太合适,而由于教师没有强调,所以几乎没有学生会主动再去修改原来的教案。为此,笔者尝试在学生进行模拟课堂教学后再请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对原有教案进行进一步改进。这样,师范生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才能随机应变,才能灵活地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问题。

此外,笔者还有意识地把学生在模拟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小案例让他们进行思考。比如,学生在进行模拟课堂教学大班歌唱教学《小熊过桥》时,最后一个环节设计的是小朋友分角色演唱。在组织这个环节时,教师还没有说清楚具体的要求就直接让学生选择扮演熊宝宝还是熊妈妈,结果小朋友在这个环节全都乱了。于是笔者抓住机会请大家思考,教师组织存在什么问题?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组织这个环节呢?在这个情境中,大家都能积极动脑筋思考更好的组织策略,而且能激发师范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能提高师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应用教学设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论幼师生舞蹈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篇10

【关键词】幼师生 舞蹈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13-02

1.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幼师生的舞蹈专业素质和舞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幼师生的教学中,舞蹈教学时其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幼师学校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幼师生舞蹈教学的作用,如何提高幼师生的舞蹈专业素质,如何培养幼师生舞蹈教学能力,都是幼师舞蹈教师研究和分析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幼师生舞蹈教学经验,依据幼师舞蹈教学规律,提出幼师生舞蹈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建议。

2.幼师生舞蹈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精选舞蹈教学内容,提高幼师生舞蹈教学的针对性

与舞蹈学校专业训练不同,幼师舞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对幼师进行幼儿教育舞蹈职业训练,重点传授学生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及舞蹈专业基本技能。为提高幼师生舞蹈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幼师生教学培养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幼师生舞蹈教师应精选符合幼师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包括舞蹈的种类、风格及技巧难度等。幼师生全部教学的思路应是:从学生对舞蹈感兴趣到增加舞蹈认识,从学习舞蹈基本动作到掌握舞蹈动作组合,从了解各民族舞蹈基本风格到自行创编幼儿舞蹈。在舞蹈基础训练中,教师应主要训练学生对舞蹈的感觉,如身体的灵活、平衡、协调等感觉,附加腰腿技能的练习。在学生掌握舞蹈基本技巧后,教师应进行各种舞蹈组合的教学,如芭蕾、中国古典舞等,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为培养幼师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夯实基础。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基础,教师可开设中国民族民间舞,如东北秧歌,进一步训练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提高学生对舞蹈的鉴赏力,为将来幼儿舞蹈教学夯实基础。[2]

2.2注重舞蹈实践教学,提高幼师生的舞蹈教学能力

2.2.1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

舞蹈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课堂实践机会。在舞蹈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边向学生表演舞蹈示范动作,一边向学生讲解舞蹈动作要领,使学生基本掌握所学舞蹈的动作规范。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舞蹈动作的实践机会。例如,教师开展舞蹈观摩评价课,让一名学生表演舞蹈动作,请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并对该学生舞蹈动作进行评价。学生在观摩评价时,教师要求学生不允许用简单的口头语表达动作,必须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评价,说出刚才那名学生舞蹈动作的错误之处,并通过动作讲解该种舞蹈动作的要领,使其他学生快速掌握该种舞蹈动作的要领,并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再如,舞蹈教师运用小组模拟教学方法进行舞蹈教学,让每组的每位学生在组内进行试教,一边进行动作示范一边讲解动作要领,其他同学一边观看一边讨论交流。这样,教师让每位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可以提高他们的镜面示范能力,并可以提高他们运用舞蹈语言教学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幼儿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

2.2.2 创设见习和实习舞蹈实践机会

舞蹈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机会,与幼儿园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学生到不同年龄和不同层级的班级见习,将舞蹈课堂上掌握的舞蹈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幼师生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在学生见习期间,让学生充分亲身感受到幼儿园教师如何组织舞蹈活动的方式、如何表达积极的情感、如何表现丰富的面部表情、如何进行亲切的提问,如何鼓励与启发幼儿学习等各种实际教学的方法。学生在见习期间通过观摩学习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进一步了解幼儿特殊的身心特点,更加明确幼师生舞蹈学习的任务及目标。在三年级学生实习时,舞蹈教师应要求学生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写出详实的教案,听取指导老师建议,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求学生收集各种年龄的幼儿舞蹈素材,记录幼儿园教师舞蹈教学的方法,学习幼儿园教师开展幼儿舞蹈活动的方式,组织幼儿舞蹈活动,亲身体会舞蹈教师组织舞蹈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因此,幼师生通过见习和实习期间的观摩、实践和思考等方式,提高自己幼儿舞蹈教学的实践能力。[1]

2.2.3 积极参加文艺会演和舞蹈比赛

为锻炼幼师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舞蹈教师应带领幼师生积极参加班级文艺表演和学校文艺晚会,以及各种社会演出和舞蹈比赛等舞蹈活动,组织学生选材、排练及表演,并对舞蹈表演和舞蹈比赛进行指导,巩固幼师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舞蹈知识,积攒幼师生实践舞蹈经验,增强幼师生的舞蹈实践能力。

2.3 开展分层合作教学,全面兼顾个体差异

由于每位幼师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专业基础,学习兴趣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他们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教师对幼师生的舞蹈教学不能采用“一刀切”,实行同样的教学标准,应采用分层合作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分层标准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教师根据学生的舞蹈学习基础和舞蹈技能水平进行分层,将学生分为受过专业舞蹈系统学习且舞蹈技能高的学生、掌握基本舞蹈技能的学生、从未接触舞蹈且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有些教师根据舞蹈学习成绩对学生分层,将学生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三个层次。还有些教师根据学生舞蹈能力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开展分层合作学习。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如对缺乏舞蹈基础的初学者,教师应主要教学舞蹈的基本动作,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信心和兴趣。小组分层学习即可以使好学生“吃的饱”,也可以使差学生“吃的了”。[3]

2.4突出培养学生创编能力

2.4.1 学习编导理论

幼师生提高舞蹈创编能力的首要前提是学好舞蹈编导的理论知识。因此,舞蹈教师要对幼师生开设舞蹈编导理论课,讲解舞蹈理论知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掌握舞蹈创编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知道舞蹈创编的前提是充分掌握舞蹈理论,创编的重点是主干动作,创编的难点是舞蹈组合,创编的关键是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和画面的感染力。

2.4.2 开设舞蹈创编课

幼儿舞蹈必须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幼儿舞蹈教师要创编精彩的幼儿舞蹈就必须清楚幼儿的年龄特征及生活习惯。创编者要具备很强的乐感,不仅要理解音乐的理论知识,更要理解音乐的表现情感及艺术形象,需要学习舞台灯光与服装知识,在今后舞蹈创作中加以综合考虑,如色彩搭配的整体效果、服装与动作表现的搭配等。[4]因此,幼师生舞蹈教学课程应安排舞蹈创编课,通过观摩舞蹈、模仿编排、重组动作、拓展内容、艺术鉴赏等各种方式,让学生熟知舞蹈编排的基础知识,如队形、造型、音乐、服装、灯光等知识,熟悉舞蹈编排的一般规律,了解舞蹈创编的基本特征,使幼师生掌握舞蹈创编的基本技术,如集体舞和表演舞等,激发幼师生对舞蹈创编的热情与欲望。 [2] 3.结论

舞蹈教学是幼师生教学重要内容,对幼师生专业发展和今后幼儿舞蹈教学都及其重要。在幼师生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要不断总结舞蹈的教学经验,探索有效的舞蹈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幼师生舞蹈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积极调动他们舞蹈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大力培养他们舞蹈创编的能力,提高他们舞蹈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茂清.培养幼师生幼儿园舞蹈教学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6).

[2]张金华.论幼师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理论观察,2001(6).

[3]陈晴.关于提高中职幼师生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创新导刊,2011(8).

上一篇:股票知识下一篇:电力局企业文化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