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体育教学

2024-11-23

幼师体育教学(精选12篇)

幼师体育教学 篇1

幼儿的音乐教育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也就对幼儿音乐教师的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一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 通过音乐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节奏感、音乐的感受能力、音乐审美能力、音乐的表现能力。幼儿时期的音乐教育可以塑造幼儿的艺术魅力、音乐素质、音乐能力等全面和谐的发展。钢琴课作为幼师教育中最重要的专业课程, 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成为幼师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幼师钢琴技能要求, 成为抓住音乐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可以激发幼师学生在钢琴教学方面、即兴伴奏能力上、视奏能力、学习兴趣上、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上等多方面潜能。幼师钢琴教学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钢琴幼师起着决定性作用, 对于我国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国家民族的未来至关重要。培养专业型钢琴幼师, 适应幼儿园实际的发展需要, 对于促进幼师音乐教育的改革有深远意义。

一、新中国幼师教育发展概述

新中国成立后幼儿教师教育的拓展, “大跃进”至“文革”期间幼儿教师教育的挫折。“文革”结束后幼儿教师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 随着社会对教育需求的提高, 一些中等幼儿师范教育机构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道路。教育的转型来自社会发展的需要, 幼师的转型来自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师范作为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在教育体制改革和师范教育结构调整的过度时期, 一直都是单一的中专层次的教学模式, 出现了几种转型。我国的幼儿教师教育转型是在我国师范教育体制由封闭走向开放, 有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度背景下进行的。转型后的幼儿师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原有的幼儿教师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更多的是需要幼儿师范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幼儿教师教育需要革命性的改革。

二、幼师钢琴的教学的现实问题

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新《纲要》”) 颁布和实施, 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迈进了一个新阶段。通过对改革过程中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从而引发由下而上的思考:培养具备音乐综合能力, 富有创新理念的高素质音乐教师是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现状的全面了解, 并从发展幼儿音乐教育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分析, 找出当前幼儿师范音乐教育与幼儿音乐教育不适应之处, 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对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的改良能为幼儿音乐教育的新发展助一臂之力。这些研究反映了教育工作者对幼师生音乐素质培养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从一定程度上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2010年7月8日, 是一个注定要载入中国教育史册的重要节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 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改革创新, 培养合格全面加特长幼儿教师。《纲要》对幼儿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 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倡导“形成合作的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认真落实新课改方案, 坚持使用幼师新教材, 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 适当编写和使用校本教材。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按照《幼师学生教育教学基本功达标方案》的要求, 广泛开展各种职业技能训练和比赛活动。重视举行综合性的文艺汇演, 以演促教, 以演促练,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这就需要大批优秀的音乐幼儿教师适应幼儿教学的需求, 改革传统的示范为主的教学模式, 钢琴幼师就的具备弹唱的能力, 还有更高的艺术综合素质, 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断的提高。

幼师专业的钢琴教学作为专业技能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当前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和幼儿园师资的新要求之前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通过对幼儿师范钢琴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找出促进幼儿师范钢琴教学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可以发展幼师学生在钢琴教学方面、即兴伴奏能力上、视奏能力、学习兴趣上、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上等多方面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 使之适应幼儿园未来的发展需要, 为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幼师体育教学 篇2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师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师教学反思1

其实我仅仅关注了形式上的东西,只是对表面的内容进行了“对症下药”,如用生动形象的儿歌来激发孩子外在的兴趣,没有激发孩子内在的动机,更没有了解孩子是怎么学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水平,也就仅仅关注了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孩子的学,因此导致这活动本质上的“有教无学”。虽然这只是一个生活活动,可孩子怎样学系鞋带才更有价值?孩子怎样学才能更主动?作为教师要提供怎样的支架才能促进孩子生活能力发展?我经过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步:激发兴趣,主动探索。设计为小辫子,衣物等系上装饰性蝴蝶结的操作材料,投放到活动区中,通过观察每个孩子系蝴蝶结的不同表现,了解孩子的不同发展水平以及需要的何种不同帮助,由于是在活动区中进行,人数少,老师指导性强,并能及时给予点拨,使孩子不至于因难度大而失去探索的积极性,这也是教师用适宜材料给孩子提供主动探索的有效支架。

第二步:演示观察,交流讨论。在孩子一周的充分探索后,老师通过观察孩子系蝴蝶结的细节,让不同系法的几名孩子来演示,大家观察讨论哪种方法又容易又牢固,哪种最省时?这是让孩子在与材料及同伴的相互作用中,互相同化和接纳外界信息的过程。同时这里也采用了自然后果法(在系的过程绳子只“打叉没钻洞”就不会成功),这样孩子就体验到难点是什么,具体方法怎样了,而且是孩子主动建构知识的重要经历。

第三步:梳理总结,图文展示。这是帮助孩子整理及提升经验的过程,也是促进孩子的无意行为的过程。然后用图文的形式把系法步骤展示在墙上,发挥了环境的提示和暗示作用,这样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放老师,同时也诱发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第四步:迁移运用。在积累系蝴蝶的经验基础上,让幼儿学习自己穿鞋并系鞋带,使活动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因为穿鞋系鞋带对孩子来说是经常重复的劳动,养成习惯需要孩子的一贯坚持。

第五步:组织比赛,再度激励。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由于是比赛,在速度、技巧、能力上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争取“第一”成了孩子们积极尝试和练习的内在动力,幼儿都积极参与。比赛不是活动的结束,更不是目的所在,在孩子们积极探索过程中,建立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认识――“我能行!”,这种自信的建立将帮助孩子摆脱依赖,走向独立,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实现“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幼师教学反思2

回首这逝去的一年,我有颇多感慨:

一为庆幸

为孩子们的安全庆幸。安全是第一任大事,今年的一年级,人数多,每班高达67人,但我始终牢记安全第一。孩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中华民族的未来。特别是当自己的儿子融入一(1)班这个集体时,我更深刻地领悟到了这一点。

《晨会课》,我苦口婆心,宁可多给孩子打预防针,少让孩子吃安全上的后悔药;《品德与生活》课上,我模拟各种急发现场,教孩子学会自救,让孩子远离危险。切实为孩子考虑,你就会更爱护孩子,当我把教鞭高高扬起又轻轻落下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笑脸,那一刻,我深深理解了魏巍老师那轻轻落下的教鞭里不仅有对孩子身体的爱护,更有一份对孩子心灵的呵护。万分庆幸的是一学年下来,没有让人担忧的事发生。

二为欣慰

三为愧疚

当然,匆匆逝去的一年,有着太多的遗憾,许多美好的设想仍是设想。新课程的号角声嘹亮又逼人。接手新的班级,曾打算开设许多活动:走进新课程家长汇报课、每周家长听课日、我去书店(海)游一游、好书知多少、比比谁的手儿巧、在班级设立生物角......然而,主观的,客观的,自身的,外环的,让许多美好的设想都成了永久的遗憾......传说中有一种荆棘鸟,它一旦离巢去找荆棘树,就要找到才肯罢休,它把自己钉在最尖最长的刺上,在蓁蓁树枝间婉转鸣唱,歌声胜过百灵和夜莺。一次绝唱,竟以生命为代价!它的生命洋溢着义无反顾的绝美,它用生命蜿蜒成不朽的乐章。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输给了那只叫荆棘的鸟!我隐约听见她对我的嘲笑之鸣......本周我们进行主题活动——《克隆专家》。而语言活动《小熊买糖果》是一个有趣的故 事,当看到这个故事时,我自己首先就被里面诙谐幽默的风格吸引住了。

这次活动从一开始出示小熊玩偶,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孩子们都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起到了很好的引题和激趣的效果。紧接着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个个都专心致志,完全被故事吸引住了,当听到小熊买忘记了要买的东西时都不由的发出了笑声。所以,在问题的回答中孩子们也非常的踊跃。在学学挎、背、顶、抱等等的动词中,不仅起到了动静交替的效果,又增强的活动的氛围,还丰富了孩子对动词的学习。故事的分段讲述理解更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故事。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帮小熊想办法记忆中,孩子们都表现得很积极,都非常乐意为它想办法,而且孩子们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讲述出一些记忆的方式,比如用纸记、用录音机录、记在心里等等。最后买礼物的环节更是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孩子们既玩了,又用到了不同的记忆的方式。

幼师教学反思3

每天户外活动前的排队成了我最头疼的一个环节。我发出“到教室外面排队了。”就像是混乱的导火线。有的幼儿连椅子也顾不上放好,就拥到我身边来。你挤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挤我!”特别是星宇小朋友,每次的排队总会挤在前面,总是对我说“我想排第一个。”我忍不住问:“站在第一个和站在后面有什么不同吗?”他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拉着老师的手,能先玩到玩具。”我说:“那总不能每次都是你排第一个,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他不高兴的说:“不好。”于是,我换了个口吻说:“那请你当班长,帮老师管理后面的小朋友,别让他们掉队了,好吗?”他马上很乐意的接受了。想不到,在这小小的“排队”里还有这么多的内涵,看来幼儿的小脑袋中还真藏着不少秘密在等着我们来发现呢。老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上,用幼儿的眼光来看这个“第一”。那么用什么方法让他们主动放弃这样诱人的位置而互相谦让的排队呢?我们怎么让大家不争不抢呢?我试想几点:

1、可以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站第一;

2、可以轮流站第一;

3、遇到不讲理的幼儿,教师可以用转移的方法,鼓励他帮老师一起管理小朋友。

幼师教学反思4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要进入幼儿园工作,成为一线教师,因此,会写教案,会进行教学设计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也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进入四年级后,学生便开始接触教学法课程,如幼儿园音乐教学法、语言教学法、美术教学法,等等,这些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设计和组织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先行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设计和撰写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即教案。教案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用于课堂讲授及组织教学的重要蓝本,一篇优秀的教案可以为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方向的指引与方法论的指导。笔者从事学前教育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已有五年时间,担任过多门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工作,发现多数学生撰写教案的能力都比较薄弱,要想写好教案一直也是学生觉得比较难的事情。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找出学生撰写教案能力薄弱的原因并且探讨了相应措施,以期能改善这一现象。

在新学期第一次接触教案写作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的课堂上,和往常一样,笔者先详细讲解了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导入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以及撰写这几个部分的具体要求。讲完之后,笔者没有让学生直接练习写一份教案,而是先观摩了一个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视频“创意彩条装饰”。在观摩之前,先带着学生一起学习了视频中教师撰写的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前期经验准备,物质准备又包括教具准备和学具准备。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之后,学生开始看视频,要求边看边记录下整个教学的流程。看完之后,笔者留出15分钟时间,请学生尝试撰写这个活动的教学目标,然后请学生来读一读自己撰写的教学目标,最后再出示原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请学生比较,找出差距,总结出教学目标撰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接着,笔者又留出半个小时,要求学生尝试写出教案的基本部分和总结部分,然后和原教案进行比较,分析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下课后,笔者就留了一道写教案的作业。通过这种视频观摩加讲解教案写作的方式,学生书写教案的整体情况较往年有了一定的进步。为了进一步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在撰写教案中存在的困难,笔者设计了一个“关于师范生撰写教案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学生问卷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①教案语言的组织问题;②不能很好地把握不同年龄班幼儿能力发展的差距,经常是“想当然”地设计教学环节;③教学目标的撰写存在较大的问题;④不知道怎么设计教学活动。总结完之后,笔者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分析了他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在写教案过程中的问题,并逐一提出了解决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教案写作的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直接体现着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反思,并提出了如下四种策略:

一、对教案教学的反思

当前,多数教师在进行教案教学时都将重点放在教案的格式、教案的组成部分上。而通过采取了视频观摩讲解教案写作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教案写作的格式,知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如何用教案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且把纸质的教案和动态的教案实施结合起来。这种方式就像在静态、纸质的教案和动态的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把握了教案写作和教学设计的重点。

此外,还为学生树立了教案格式书写的榜样。虽然在传统的教案教学中,教师也会选择一个很规范的教案文本供学生学习,但是由于没有观摩过和教案匹配的教学视频,学生对教案的揣摩仅仅停留在文本上,因而很难深入理解。通过将教案和视频观摩相结合,学生可以边观摩边看教案,将两者建立起及时的联系,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教案中教师的指导语,什么是教师的核心提问,什么是教师对本环节的总结、对下一环节的过渡,为什么教案中不要写幼儿的回答,等等。

二、对教案语言组织问题的反思

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要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教案写作语言与一般的人与人交流并不相同,也不同于书面的文字记述,而是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一种具有属于学科特性的讲述话语。学生教案的语言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组织不通顺,句子主谓宾不完整等文字组织方面的低级错误。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无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文字组织的基本功较薄弱,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情况时有出现;二是学生对待写教案的态度不够认真,通常是写完就交,基本不检查。文字功底不是一下子就能有大幅度提高的,但是学习态度可以纠正,学习方法可以改进。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写完教案之后认真读几遍或者请同桌帮忙互查,在和学生的交谈中得知,大家都认为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教案文字方面的问题,后来写完读教案修改教案、已经逐渐成为他们下意识的行为。

三、对教学设计困难的反思

本学期进行的期中问卷调查总结出学生在写教案中存在的困惑,其中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拿到一个活动主题后不知道该如何设计,没有思路。即便有时候好不容易想到某个教学环节,但可能并不适用于某个年龄班,而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小中大班幼儿发展能力的差距,而是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教案。我们知道,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实践练习的,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最终实现教案写作能力的提升。

那么,怎样能在这种现状的提前下尽可能提高学生教学设计的能力呢?对此,笔者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是多看一些幼儿园教学设计的书。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在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总结他们在写教案中的困惑后,笔者就为学生列了幼儿园课程设计方面的书单,如《渗透式领域课程》《多元能力课程》《生态式艺术课程》等,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小中大班的课程各读一本,分五大领域进行摘抄并分析教案每一步骤的意义,制作属于自己的教学设计集锦。这样,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每个学生都积攒了厚厚的一本教学设计集锦。二是每节课的最后十分钟用来给学生训练教学设计,学生亲切地把它称为“教学设计头脑风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笔者会给学生出一个任意年龄班的美术活动的内容,请学生先思考目标,然后思考“头脑风暴”这个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哪些环节,笔者则一一记录在黑板上,然后带着学生逐一分析他们提出的教学设计方案。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在开始写教案时尝试在自己的大脑中构造出一种课堂教学的场域,即在自己的头脑中主动建构一种对于即将面对的课堂环境的感觉预设,并带着这样的感觉进行教案的设计。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四、对利用模拟课堂教学提高教案写作能力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师范生不但要掌握教学设计理论,还要具备将教学设计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所以,在教法课中,一直都有模拟课堂教学的环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设计好教案后,教师就会安排模拟课堂教学,在做中感悟和体会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模拟上课教师说课,然后这个活动就结束了。但笔者发现存在这样一个情况:学生在说课时往往会提到在上课时感受到原教案中的某些教学环节或者提问不太合适,而由于教师没有强调,所以几乎没有学生会主动再去修改原来的教案。为此,笔者尝试在学生进行模拟课堂教学后再请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对原有教案进行进一步改进。这样,师范生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才能随机应变,才能灵活地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问题。

此外,笔者还有意识地把学生在模拟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小案例让他们进行思考。比如,学生在进行模拟课堂教学大班歌唱教学《小熊过桥》时,最后一个环节设计的是小朋友分角色演唱。在组织这个环节时,教师还没有说清楚具体的要求就直接让学生选择扮演熊宝宝还是熊妈妈,结果小朋友在这个环节全都乱了。于是笔者抓住机会请大家思考,教师组织存在什么问题?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组织这个环节呢?在这个情境中,大家都能积极动脑筋思考更好的组织策略,而且能激发师范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能提高师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应用教学设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幼师教学反思5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很多老师都比较头疼的,觉得数学活动不好组织。曾经我也这样觉得,每次数学活动的设计我都是比较困难,光看教案书上的教案组织活动,觉得实际操作起来都不是那么顺手,今年又是新教材,我不得不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设计数学活动教案,觉得数学活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觉得数学教育活动其实很有趣,好的数学活动的开展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

一、数学活动设计

中班的孩子年龄小,思维方面还存在于具体形象思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具体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是非常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的效果也很好。如在“比较大小”活动中,我将活动设计为“去游乐场玩”,让幼儿坐椅子的过程中感知人数和椅子的多少关系,玩跳圈的游戏中感知人数和圈数量的多少关系,抽奖票得到奖票进行比较感知每个人点卡的数量多少关系,非常情境化的设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了多、少、一样多。在如在“按照大小分类”活动中,我将活动设计成了“勤劳的小兔子”,小兔子去帮兔妈妈拔大小不同的萝卜并装进大小不同的筐子里,帮兔妈妈摘大小不同的苹果也放进大小不同的筐子里,孩子们在运动、劳动的过程中很自然的感受了物体大小的关系。在按照大小排序活动中,我设计的是“大毛和小毛”的活动,大毛和小毛分别是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按照大小的正逆排序而成,孩子们通过找到大毛和小毛很自然的学到了大小的正逆不同排序。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中班的数学活动设计成具体的游戏,有一定情境性,可以加入体育活动,这样活动能满足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在运动中快乐的习得。

二、数学操作材料的设计

操作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幼儿只有亲身去操作摆弄那些材料了才能有更深一步的掌握,这是关键。在操作材料方面给幼儿提供的是幼儿所熟悉的、经常接触到的,如在“认识图形”中,给幼儿提供的是饼干,买来两种形状的饼干幼儿在吃吃、比比的环节中认识图形。在“学习四以内的点数”过程中讲活动设计成“水果舞会”,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水果块,幼儿按照要求制作出相应的水果串。在“按照颜色分类”的活动中提供的学具是幼儿喜欢的小汽车,幼儿将不同颜色的小汽车送到相应的停车场。操作材料的提供也应结合相应的活动情境,这样活动更整体、完整。

三、数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数学活动中老师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只是单纯的.给幼儿提供材料和适当的引导,在很多时候需要一定的教授,如在“图形分类”活动中教幼儿分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的时候,引导幼儿表述图形特征,幼儿这个时候往往会表达不清楚,教师这个时候应该告诉幼儿正确的表达方式,如:“红色的三角形”“绿色的小圆形”等等。另外教师的示范也比较重要,比如在活动中应该给幼儿示范正确的点数方法,示范排序方法、比较、对应方法。教师有意识的把学习数学的方法贯穿其中,这样最终提高的是幼儿学习数学和思考操作的方法。

四、数学活动内容的选择

作为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我想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数学要为生活提供帮助,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三是有一个基本的数学学习的方法。其中第二点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该抓住身边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围绕幼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件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幼儿能随时随地学,不断地积累学习经验。如吃午点苹果时,让幼儿先观察发现盆子里有许多块苹果,小朋友一个人拿一块,感知一和许多的关系。如我在午餐前,让幼儿分发碗和勺子时,就引导幼儿发一只碗后就在碗里放一把勺子;做操时,一个小朋友站在一个点上等等,这个是比较多少的对应重叠方法。孩子们带来许多水果来开展认识水果的活动时,带领幼儿一个一个的点数,孩子们学习了点数。看天线宝宝的动画片时,引导幼儿观察四个宝宝不同的颜色和电线特征就认识了颜色和图形。这些都是教育,其实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只要我们老师能够注意观察,教育的契机非常多。

五、数学活动环境的充分利用

幼儿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丰富的环境刺激幼儿的感知,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注意为幼儿创设与数学活动相适应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特定的环境可使人产生相应的态度,情绪、情感。创设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产生某种情绪的态度,强化人的某种行为,从而产生情景效应。如在“认识圆形”的活动中,我在教室里布置了很多圆形的物品,在幼儿认识圆形的基础上让幼儿找出周围的圆形物品参加活动。比如“区别多少、一样多”的活动中,我将幼儿带到了幼儿园的音体教室,以去游乐场玩的形式首先请幼儿观察游乐场里有哪些东西?并一一带领幼儿点数,幼儿在点数的过程中有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也有复习点数的过程,还有区别物体不同特征如:大小、颜色等过程。环境的适当运用可以为活动的开展形成好的铺垫。

六、数学活动开展的连续性

数学是比较规范、系统的一门学问,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组织中也应该注意到这方面。教师在安排整个学期计划的时候应该是目标非常明确的,涉及到具体的活动内容应该是逐步递进、有层次性。这个我们在一般的设计活动中都会注意。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每个活动之间的隐形联系,后面的活动内容中有对前面活动内容的复习。在一个活动中幼儿不光是由新的知识习得,对旧内容也应有相应的复习,这个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活动,是可以通过材料的提供和随机教育来完成的。

以上是我开展中班数学活动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运用恰当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法,不管是大班还是小班的孩子都是在数学的王国中自由自在地探索,愉快地学习,从而感到无穷的乐趣。教师自身也会有一种成就感!我想我会继续学习和努力!

幼师教学反思6

摘 要:

关键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各地电视台举办的社会性歌手大赛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热门话题,更对幼师生的文艺爱好和课余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幼师生的声乐教学中,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从古今中外音乐名著和严肃的音乐为主要教材之外,同时对幼师生任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流行歌曲这一问题上给予引导和讲解。针对这些现状,我在声乐教学中采取一些新的方法。

歌曲的选材

在举行的大赛中,那种不分唱法,不限曲目的海选,大多以流行歌曲为参赛曲目,而且参赛选手中学生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可见流行音乐在我国音乐生活中以占有一席之地,由于社会生活经验和文化修养不足,以及思想稚嫩等原因,许多学生对流行歌曲认识模糊,她们唱流行歌曲只觉得时髦,新奇,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要打破以前那种在声乐课中只教授美声和民族唱法的歌曲的陈旧思想和观点,在选材上注重歌曲的多样性和时代性,既有那些古典名曲以及优美的民歌,也有一些青年学生喜欢的健康的流行歌曲,以及符合幼师专业特点的幼儿歌曲。让学生在学习了正规的演唱方法和歌曲后,也能唱她们自己热衷的流行歌曲,把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一些当前新出版的好歌:如民歌《好运来》、《美丽的心情》等,民族加通俗风格的歌曲如《在那东山顶上》、《幸福万年长》等,通俗歌曲《青藏高原》、《感恩的心》,少儿歌曲《小小牵牛花》、《小乌鸦》等,让学生欣赏和体验各种唱法,全方位地感受声乐的魅力。

课堂教学

如何让学生在声乐课堂里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愉快和谐的声乐课堂,我认为在教学中结合丰富的表演能更好地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在声乐课堂上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听到某些歌曲时都会无意识地伴有相应的肢体动作,如:打拍子、扭身体、做舞蹈动作、拍手跺脚等,针对这一现象,我便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以此来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用拍手、拍腿、跺脚等方法,给曲子伴奏,通过伴奏、律动,强调曲子速度的均衡。拍手:0 0 X 0 0 X

拍腿:0 XX 0 0 XX 0

跺脚:X 0 0 X 0 0

《掀起你的盖头来》是一首新疆民歌,它节奏明快、活泼,具有很强的舞蹈性,因此我就配合歌曲来引导学生加上新疆舞蹈中的移颈、托帽、抖肩等动作,让学生熟练掌握了新疆舞曲抑扬的基本节奏x.x xx xxx xx而且蕴含在其中的节奏美和充满青春活力的舞蹈美,使学生萌发了对学习声乐的浓厚兴趣。在声乐教学中,通过朗读让学生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色彩用顿挫的语言来加以表达,这对唱好歌曲有很大的帮助。如《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通过朗读解决了学生对《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气势壮阔,气魄宏大的情绪体验。通过朗读还可以加强对空拍和弱起的认识和理解。如:

通过朗读解决空拍的处理。

叮 O 叮 咚 — — 叮 0 叮 咚 — —

(“0”是代表空拍,“—”是代表延长一拍)

通过朗读解决弱起拍的唱法。

我们都是 神枪 手, 每一颗 子弹 消灭一个 敌 人 ,我们

通过这些方法,我发现学生们对声乐课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喜欢上声乐课。这些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大胆活泼的自我表现能力,还能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通过这样一种模式,让学生去自己感悟音乐,激发了她们的探知欲,使她们学会在声乐的学习中触类旁观,自主探究,更进一步加深她们对声乐理论的了解,对声乐的认识。另外,音乐教育又是“育人”而不单是“育才”的教育,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作为我们广大音乐教师不仅要教师学生们知识,更要给孩子们一个舞台。舞台是学生表现自我的天地,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能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宽大的舞台上落落大方地自信地表演,展示她们悦耳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悠扬的琴声,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内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舞台,我想我们是有条件做到的,我们可以在课堂内外创造许多“日常情境”舞台。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自主发言,就是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口头或肢体模仿,即兴表现或创造,合作或单独进行唱、奏、跳、演等,也是展示自我的“日常情境”舞台,“想唱就唱”。自我展示的机会越多,自我发展的空间与潜力就越大。假如通过我们的培养,在舞台上,在掌声与鲜花中,每位学生都能用信心与情感自如地表现自我,从而热爱音乐,懂得音乐,享受音乐,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这不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吗?

因此,根据根据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以及声乐是一种情感性和创造性活动这一特征,我没有必要改革传统的以教师示范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去掌握新知识,获得积极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艺术素养。由此可见,要想提升幼师生的声乐水平,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幼师教学反思7

一、做好幼儿的经验准备

本次音乐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本首歌曲相对较难,一来是歌曲较长,有两段;二来是歌曲某些内容幼儿难以理解,如:“打”月饼,“老红军”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除了做好物质准备:歌曲视频、图谱外,还需做好幼儿的经验准备。由于中班的教学活动时间在20-25分钟,因此我们可以将某些理解环节放在活动前,如:晨间谈话时间、散步时间等。

本首歌曲难以理解的地方有二,一是何为“打”月饼,我们常说的都是“做”月饼,那月饼为什么要“打”呢?在查阅资料后,我们发现:古人制作月饼时,是将月饼陷煮溶后包上皮,然后放进木制的模具中定型(现代是用机器压制)。因为月饼和模具粘得很紧,所以要“敲打”模具使月饼掉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叫“打月饼”。因此,我们找到古人打月饼的小视频,给幼儿观看,边看边解说,使得幼儿明白为什么是“打”月饼。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才能使得幼儿真正学习到知识。

第二个幼儿难以理解之处就是“老红军”,大部分幼儿都知道“警察叔叔”、“解放军叔叔”、“交警叔叔”这些耳熟能详的军人,但大部分幼儿对于“红军”的认知较少。因此,教师要丰富幼儿对红军的认知,可以给幼儿看一看红军的特殊穿着,讲一讲红军远征的小故事,引导幼儿知道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一支不怕困难、顽强前行的队伍,以此来增强幼儿对歌曲中爷爷的敬畏感。

二、利用好家长资源

既然幼儿对歌曲中某些部分难以理解,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回家问一问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答案,让家长也加入到幼儿园教学的队伍中,促进家园配合。恰逢中秋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回家将歌曲唱歌自己的爷爷听,巩固对歌曲的掌握。

三、不足之处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幼儿唱歌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教师在幼儿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要变换多种方式鼓励幼儿演唱,如:轮流唱、男生女生唱等,运用多种形式:图谱、视频、钢琴伴奏等,激发幼儿的演唱兴趣。

幼师教学反思8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幼师教学反思-以教师健康的人格促进幼儿心理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一个人具有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意味着,跨世纪的一代,不仅要有良好智能素质,更要具有一种健康的心理。国际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学会,为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提出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心理权益宣言》等文件。把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严重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致使目前儿童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情绪障碍等等。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培养幼儿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一、教师保持愉快舒畅心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正确运用表扬奖励手段,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接纳幼儿个性,尊重幼儿心理需要,教育论文《幼师教学反思-以教师健康的人格促进幼儿心理发展》。

四、掌握和运用爱的策略,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消除幼儿的嫉妒心理,塑造快乐烂漫童心。

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将心理健康融合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融合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通过体验与感受,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长成大人之后,能依靠自己的心理素质,立足于社会,成为一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正确面对挫折的生活强者。所以,这样的重任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幼师教学反思9

这一活动所用的器械是幼儿园均具备的小椅子,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能力创编了以“和小椅子做游戏”导入主题的各种椅子游戏,较好地发展了幼儿的跑、跳、跨、平衡等技能,提高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同时也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整个活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热身部分,幼儿根据音乐和我的指令做预备运动。第二部分探索椅子的多种方法,在这个环节要不原先想象的要好,幼儿能自主的想出很多种方法,当孩子的想法和表述受局限时,我采用了带孩子和椅子做游戏的形式,来完成各种动作练习。椅子变小桥;椅子变小山;椅子变小沟。孩子们表现的很兴奋,并且完成了各种动作练习。最后组织孩子们将小椅子组合在一起进行了过小桥、过小山、跨小沟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很顺利的完成了各种练习,虽然有个别孩子过小山时刚开始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动作,但经过练习孩子动作的熟练程度提高了,完成动作的技巧掌握了。而且孩子们在活动中是积极的、兴奋的。

游戏过程设计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幼儿尝试与我演示相结合,极大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当然在活动中,也存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安全措施保护恰当的时候不妨也可以带领孩子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适当的参加一些有难度的活动,多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

幼师教学反思10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内心世界,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加细腻、敏感,易受伤害,需要老师付出真诚的爱心和极大的耐心。

我们班有个聪明的“小酷哥”却不爱说话,他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浩然”,可是他却是班上的“打架高手”,孩子们最不喜欢的人。原因很简单,他的一对小拳头几乎成了他的全部语言,在短短的一个月里他差不多打遍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每天都有关于他的一些“新闻”,只要是他想要的玩具,不管在谁的手中他都要马上占有,谁要是不服从,就会遭到他的“拳击”。班上为此而告状的声音总是连绵不断,而告状声越多,他就越孤单,拳头也就越多地伸向别人。最奇怪的是,不管发生什么事,他都不会有很大的情绪波动,他不会因为受表扬而兴奋,也不会因为挨打批评而掉眼泪,在他的脸上很难找到欢笑。这也许就是他“小酷哥”名字的由来吧!

有一件小事让我对浩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天早上,浩然妈妈告诉我,孩子刚刚在家不小心割伤了手,现在用止血贴包着,请我提醒浩然洗于的时候不要把伤口弄湿。我轻轻地拉起浩然的手,微笑着对他说:“疼吗 ? ”他却不好意思地跑掉了。随后我带着孩子们去饲养角喂兔子。忙了一会儿,孩子们都各自散了去玩别的东西去了,兔子笼前就剩下浩然一个人孤单地蹲着。我悄悄走过去,却发现浩然取下自己手上的止血贴准备贴到小兔子的耳朵,还伤心地对兔子说:“刚才宵宵用树枝扎你的耳朵,疼吗 ? 我帮你揉揉。瞧,流血了,我帮你贴上止血贴,你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我们以后一起玩好了……”

看着他一滴滴晶莹的泪水,听着他和小兔子诉说心里的秘密,我忍不住把这孤单的孩子抱在了怀里,轻轻地在他耳旁说:“浩然,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老师在你身边。”听了我的话,他紧紧抱着我,哭着不断地在我耳边重复着一句活:“老师,他们都不愿意和我玩……”我擦干浩然的泪水,微笑着对他说:“小兔子受伤了,你帮助他,它一定会感谢你的,老师也觉得你做得很对。来,老师帮你把受伤的小手指包好。”我在孩子们面前表扬了他,并用新的止血贴帮浩然包好了伤口,孩子们都向浩然投来敬佩的目光。浩然拉着我的手微笑着说:“老师,小兔子谢谢我,我也要谢谢你!”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小酷哥眼中的微笑,原来他内心的感情是那么的丰富,我决心帮他找回欢笑。

此后,我从家长那儿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家长对浩然的破坏行为也很伤脑筋,父母工作忙,平时很少和孩子沟通,浩然不听话也就常常挨打。看到孩子现在的状况,我和家长都感到内疚:这是一个缺少爱的孩子!他的许多破坏或出格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传递着他寻求关注的信息,是内心缺乏爱的表现。被人爱和爱别人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心理紧张和行为偏异。一个缺少爱的孩子,心理受到创伤,人格发展就会出现缺陷,例如常常独来独往,不爱讲话,与其他孩子很难相处,一但与同伴不合,就会挥拳相向或者出现破坏性行为。对这样的孩子,好的办法并不是去压服他,而是给他真情,用爱去感化他,使他那颗受过创伤的心得到安抚。

我和家长达成共识:用爱去补偿孩子心中缺失的爱。对待浩然,我们要给予他多一点理解,多一份尊重,多一些宽容。理解他的一些特殊的做法,站在孩子的位置上看问题、想问题,善待孩子的不成熟,善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各种动机,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于是,在幼儿园中我更多地接近他、帮助他,利用一切机会给予浩然特殊的关心和照顾:每次排队我都会主动把手伸向他和他牵手;每次午睡前,我都走到他的小床旁边轻轻摸摸他的脸,帮他盖好被子;每次活动后;我总是把他拉在怀里和他说说悄悄话;在日常生活中,我创造各种机会请他帮我做一些小事,当他完成以后我又及时肯定和表扬他……就这样,浩然成了我的小影子。而同时,家长也实现了他们的承诺,不再打骂孩子,还常陪着儿子一起下棋,做游戏。

家长温柔的话语,老师有力的握手,其力量胜于百句训斥孩子的话语。在家长和老师爱的感召下,浩然的破坏行为改变了许多,也不再随便打小伙伴了。他不再是个孤独的小酷哥了,很多孩子成为了他的好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有着甜甜笑脸的开心小酷哥。

浩然的故事令我感受到“善用爱心、善解童心”的重要!当面对性情孤僻、被集体排斥的孩子时,教师和家长的态度和做法往往决定着这些孩子能否重新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对此,我有以下几条建议:

1、帮助幼儿找回被爱的感觉。

成人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尊重的态度,鼓励性的语言与幼儿交往,慢慢成为他的知心朋友,耐心聆听幼儿的心声,让幼儿产生亲切感,帮助幼儿找回被重视与被爱的感觉。

2、改变高压政策,让孩子找回自信。

成人应创造一个无压力的宽松环境,家园合作,共同引导孩子遇到问题先把想法说出来,而不是随便动拳头。善于寻找孩子身上的长处和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还要为孩子提供合理的情绪宣泄机会,并将他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感兴趣的事情上。

3、引导孩子积极应对挫折。

生活在集体中,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受到同伴的冷落、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等等,有的孩子会因此而造成心理创伤,以至产生暴力行为。成人既要注意促进这些顽皮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又应帮助他们分析被人冷落的原因,引导孩子主动介入集体活动。

幼师教学反思11

一提到调皮的孩子,相信很多幼师都会疼痛。因为我曾经也有这么一段头痛的经历。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现在想把这句话改一下“听话懂事的孩子是相同的,调皮的孩子各有各的不相同。”

记得刚毕业来到幼儿园。第一次走进教室就发现我们班调皮的孩子就非常多。一抓一大把。一个调皮的孩子就够让我们头痛了,现在还是一群调皮的孩子。对我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新手来说真的很难应付。

刚刚接到这个班,我对每一位孩子都充满了爱心。对那些调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们沟通交流。但是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他们根本不买我的帐。甚至变本加厉起来,这些孩子往往个性强、胆子大、对自己约束能力差,吵吵闹闹的给班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个调皮孩子带动了一群本来懂事的孩子开始调皮,这一群调皮的孩子就带动了我们半个班的孩子调皮起来。我最初的耐心也被磨平了。我对他们发脾气拍桌子都不管用了。由于每天对他们施行“河东狮吼”,加上我的发声不正确,我的声音时常会变成“沙式比哑”。

对于这些,我真的是苦不堪言。我对他们已经失去了信心。曾经的小天使群部变成了小魔鬼,一看到他们我就头痛。但是,在一次集体教育中我偶然发现,这些孩子特别喜欢受表扬。只要我每次说要表扬谁谁谁,他们的神情就都开始专注起来。就连那些特别好动的小朋友也会安静下来。其实他们都喜欢被老师关注被别人表扬的。

看来,他们也不是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从这开始,我对他们施行了一套策略。

当我们在平时遇到孩子时,或上课前,我就会鼓励的语言和喜悦的微笑提醒他们这节课不要再捣蛋了。甚至可以摸摸他的头说:“你上节课,已经有进步了,这节课要表现更好噢。”“上节课,你认真听老师讲课,回答问题不错啊。”“相信这节课你会表现更好,希望你继续努力。”我的名言是:鼓励,鼓励,再鼓励。想想看,我们大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是一个孩子,何况老师的表扬在孩子的眼中是多么的宝贵。

在上课开始一段的时间里,可能孩子还能记住老师的话语,可是,后来就忍不住插嘴、开小差、走动、做小动作等等。像我以前会制不住说:“叫你不要说话!”“再说,再动我就让你站到前面来”……可是,我们的老师们,如果你不能忍住心中的怒火,这样大动肝火,你的身体会受得住吗?你的课还怎么上呢?孩子以后还会想努力地去改吗?我想: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很小的动作或是一个很严肃的眼神来提醒孩子,如果孩子还在玩心爱的玩具,虽然你三番五次强调不准在上课时候玩,带来会没收。但是,请你现在一定要忍住,你可以悄悄告诉他,快点学习,老师暂时帮你保管一下,放学以后再来拿。否则,你没收他的玩具,他会整节课无心学习,甚至对老师心怀忌恨。如果孩子在你讲得兴致正高的时候,突然有插嘴,你可以说:“你的问题回答得不错。要是你举手回答,就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了。下次记住好吗?”可当学生插嘴,是无理取闹时,你可以停住讲课三秒,用眼神告诉他,他犯错了。这就是考验老师的忍耐性的时候了,这就是彰显你教育魅力的时候了。

下课了,老师还可以找孩子谈一谈。跟他说说他这样做得不对,为什么不对;问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或者为什么改不了坏毛病;知道他犯错的原因后,可以告诉孩子相应的解决办法。并通过谈话,让孩子明白,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能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与心换心。心理学认为:一个好的习惯形成需要21天。就这样周而复始,三番五次耐心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相信,就是一块顽石也会变灵石的。

何况,调皮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怎么可以把他的天性给抹杀了呢?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调皮是紧密相连的,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调皮”,学龄前儿童身心发育很快,生长需要运动,运动帮助生长,孩子的很多“调皮”现象都是这种帮助生长的运动外部表现,从这个意义讲,调皮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生长孩子要动,但又缺乏知识经验,这一对矛盾是孩子“调皮”的本质。例如:

幼儿普遍爱玩运动玩具,这就是他们生长过程中必须伴随运动的表现,根据这一要求,社会及幼儿家长就要为幼儿配置适量且符合幼儿特点的运动玩具,以满足他们的生长要求,此外,在孩子玩耍过程中,应加强引导和看护以防磕伤、碰伤。又如,有的孩子骂脏话,就是他需要动口,但又缺乏经验,就在成人那里学来脏话骂人,这就是“调皮”,对此孩子周围的成人就要讲文

明、讲礼貌,身体力行,给孩子做榜样带头作用。如:给孩子讲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故事,教孩子背诵一些儿歌,朗读一些诗歌,这样不仅能丰富孩子的口语能力,又能满足孩子生长过程中“口动”的需要,经这样正确引导定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上证明孩子的父母硬是强制孩子不能动,就等于给生长中的孩子心灵上带上了“枷锁”,这对他们身体的发育、智力和个性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有些“调皮”其实是孩子求知的反映,有些孩子的好奇性特强,但他们知识经验有不足,这一对矛盾的发展就表现为“调皮”。例如:有个孩子他妈妈每次洗衣服,他就去玩水,每次都把衣裤弄湿,挨了打骂,但他还是要去玩水,妈妈问他为什么要玩水,孩子回答:“我用手一搅,就搅出很多泡泡。”原来是孩子对肥皂水泡很感兴趣,所以百玩不厌,打骂不怕,这看来就是“调皮”,其实却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的求知欲旺盛的表现。知道了孩子“调皮”的根源,就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调皮”。孩子的文明,一方面要顺其自然,另一方面是正确引导,使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即学到知识,又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看来,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是可以有改变的。好动的孩子都是比较聪明的孩子,我们应该充分调动这些孩子好动的习性,让他们协助我们工作,给予他们鼓励与表扬,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安静,不要动等,这样效果可能要好一些。

原来我也曾经认为,有些孩子真的就怎样怎样了,调皮孩子再怎么付出也是没有用的。但是现在,我改变了这样的想法。在他们玩劣的外表下,我已经看到了希望,跟他们在一起,我已经感受到了一个成功的雕玉者的喜悦,因为璞玉只要精心雕琢是会成为好玉的。现在我也真正的体会到为人师者的真谛——付出,也需要用对方法

幼师教学反思12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带来了音乐教育发展的新纪元,它改变了音乐课无地位、无组织、无核心的局面,音乐教育正在走向日益完善和系统的道路。

唱歌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喜欢唱歌,可是却不喜欢唱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喜欢唱象周杰伦等一些现代的流行音乐,难道是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好听,与学生现在的心灵差距太大了吗?通过我的观察不是这样,以前所谓的“唱歌”,就是老师教会学生唱会旋律就可以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状态,以及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教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做简单的介绍,比如有的歌曲离我们现在的是生活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像一些抗战时期创作的歌曲,如:《松花江上》《游击队之歌》,现在的孩子们包括我都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显然对歌曲的感情就很难掌握了,那么学起歌来的兴趣自然就没有那么高涨了,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这种题材的歌曲时,应该对歌曲的时代背景做详细的介绍,最好是结合DVD等有关影像资料让学生真正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教师以正确的歌唱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演唱,这样本来单调的课程就会丰富起来。

树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知道自信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自信心,那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事无成。而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那要怎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的。()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找出学生的毛病进行纠正,这是每个声乐教师的职责,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保持和培养学生的细信心。

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良好的导入会使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

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过程,音乐课要生动活泼,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光靠老师能说、会唱、会跳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动起来,不能闲着,那可动的内容可真不少。

节奏模仿,节奏模仿的好处在于能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们希望准确地模仿老师的节奏,以便炫耀自己的反应能力,因此他们会很安静地听老师的示范。节奏模仿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解决歌唱中的节奏难点。教师把歌曲中的复杂节奏拿来拍一拍,学生通过模仿,对节奏进一步熟悉,歌唱中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画旋律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乐谱下画,一种是用手在空中画。在听范唱时,除了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外,我经常让学生看着谱子画旋律线。在视唱乐谱时,我会学生一起用手描出旋律线。这样,学生“有事做了”,听得就比较专心,而且通过画旋律线,可以感受到旋律的起伏对表达音乐情感作用。

总之,在唱歌教学中,只要我们摒弃长期形成的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发展。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初中音乐教学反思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幼师教学反思13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内心世界,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加细腻、敏感,易受伤害,需要老师付出真诚的爱心和极大的耐心。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幼师教学个人反思范文,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幼师教学反思14

亮点:

1、整个活动比较流畅,并且环节清晰,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的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发现。

2、整个活动调动了幼儿各种感官,视觉、嗅觉、触觉等,充分利用具体的实物展示,帮助幼儿迅速建立起相关经验,这样的方式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关注点一直放在活动上,十分投入。

3、在请幼儿描述爆米花和玉米粒有什么不一样的时候,教师手中展示了玉米粒,孩子们手中拿着爆米花,这样帮助幼儿进行对比,直接的发现两者的区别。

不足与对策:

对于在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像观看录像时,请幼儿猜猜袋子里的玉米会有什么变化,有幼儿回答说袋子变大了,由于我太过急于想得到关于玉米粒的答案,我仍旧重复了前面的提问,其实这时候可以灵活的把孩子引导回来,如袋子变大了,那袋子里面的玉米粒怎么样了呢?师幼互动是一门大学问,以后还需要多学习。

在活动中关于玉米粒气味的讨论,有的孩子说香香的,有的孩子说没有味道,在活动前我验证过是没有味道的,但当孩子说有味道时,我却不经意间被孩子带过去了,肯定了他们说有味道的答案,其实想这样的情况,我应当通过强调没味道的答案来正确的引导孩子对于玉米粒的气味的认识。

幼师教学反思15

第一周主要任务是见习,以听课为主。现在听课的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听课主要是为了学习知识,而现在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也完全不一样,现在更多的注重观察老师怎样讲课,如何驾驭课堂,如何控制授课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也尽量去听其他科系老师的课,做好听课记录,多学习不同专业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课下又和队友交流,在听前辈老师的课中获得了哪些知识。例如对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于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就尽量出一些思考题,以便他们积极思维,开拓他们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对于差生,也不要气馁,总是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课余时间,耐心的帮他们辅导,不厌其烦地教,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端正其学习态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在教学中,要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学习其优秀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第二周由于尽快进入角色指导老师马上让我第一次正式进行课堂教学,上欣赏课,我的体会是第一次上课感觉自己就是在乱耍猴,幸运的是我早有准备,不过理想和现实很大差距,我认真准备教学课件全未能派上场,没有电脑,一下子蒙了,不过还好学生看到新老师上课都很激动,也很配合,课堂气氛还是比较轻松,而我在讲台上有些战战兢兢,课后老师对我所讲的课进行了总概括的评论,并没有太多批评,害怕打击了我的志气,说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剩下的路就好走了,随后队友又告诉我一些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我回去又重新编写教案,反复备课,尽量挖掘新的教学方法来应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学生知识,所以每上一节课前我都准备好教案,考虑课堂会出现的各种细节问题,尽量在讲课的时候发挥好一些,刚开始时声音不够洪亮,后面的学生听起来较困难,我就立刻调整过来,不过在语速语调上面做得还不够,缺乏抑扬顿挫的感觉。慢慢地老师也给我一些建议,老师肯定了我的进步,也谈到我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很好,达到课堂气氛的一个高潮。

第三周第三周开始接受实习班主任工作事情,熟悉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管理、了解班里的情况了解学生并且熟悉班上每个学生的名字,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纪律和学习水平情况。我认为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重视班会,开好班会;一是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重视班会,开好班会,为的是在班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重视的是学生的共性。配合学校各项工作,我们班积极开展了许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事理、长见识。高中的学生已经是十七八岁的人了,很多道理都明白,但自尊心也很强,直接的批评换回来的可能是思想的叛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处,就是避免单调重复的批评说教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容易为学生接受,能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我开班会不一定要等一节完整的课,利用一些零碎的又不影响学科学习的时间开短小精干的班会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必长篇大论,班主任把及时发现的不良思想的苗头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对事不对人,进行警示性的引导教育。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因材施教。在这个时候,我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也正因如此,我得到了班上学生的爱戴和信任。

第四周为实习工作更好的开展,指导教师给我们制定了非常详细和全面的实习计划,针对这个学校学生学生上课纪律差等问题,我更多地是注重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穿插与学生互动环节,基本上能够较好地调动整节课的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的教学模式。而且这期间音乐部的工作基本上是以我们全体实习生为主,指导教师指导为辅,指导教师让我们放手大胆去探索,去研究,给我们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期间我们全体实习生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认真态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形成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认认真真备好每一堂课,尽最大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上40分钟要效益;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总之今年我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今后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励,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五周也就是最后两个周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就进入到全面提高阶段。我们开始准备我们的“优质课”,从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学生知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我更是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期间指导教师的指导更加细致,更加认真了,指导贯穿到整节课的各个环节,包括编写教案,课堂教学,课后总结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另外指导教师还组织我们观看了市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与学习,使我们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我们积极编写设计教案,努力使自己的教案更系统,更全面。还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总之,我们的工作受到了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认可,同时,也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如何加强幼师体育教学质量 篇3

【关键词】幼师 体育教学 质量

1.构成正确的体育理念,加强锻炼

就目前来说,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对孩子会非常地溺爱和顺从,造成了现在的幼儿的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这些问题会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和学习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因为缺少对体育理念的正确理解,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不大,不能够养成良好的锻炼的习惯。

幼师这个专业的特殊性就要求体育教师需要采取特别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学习幼师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中所教育的对象是幼儿,而孩子的体育理念和身体体育锻炼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所以,幼儿的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也有教育和保育结合教学的要求,幼儿教师需要对幼儿在道德、智慧、体育、美术、劳动方面进行全面的教育。这样能够有助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并且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了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所以在设置幼师专业的体育教学时一定要更加地合理和科学。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师专业的特殊性来来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理念,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体育不仅是工作的一部分,还是保证健康的有效途径。

2.设置创新型的体育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通常情况下,幼师专业的学生以女性居多,在对体育的课外活动课程的设置上要根据女性的生理特征,使用比较科学的合理的体育教学方式和内容,使体育教學更加人性化、生活化,这样不但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如,在体育课的跳绳活动中,可以将新的理念赋予到传统的体育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挑选不一样的跳绳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运动,不但能够让学生得到运动的效果,还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了体育教学的理念。

3.改革体育教材,符合幼师专业的特殊性

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况以及幼师专业的特殊性,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幼师专业对女学生健美的心理现象,充分思考对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运动,幼师专业的体育教育是一项具有灵活性,有着自身特性的科目,因此,教师需要突破教材中的束缚,依据学校中的教学条件以及环境,寻找出合适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这样可以和女以学生为主的幼师专业对体育教学层面的一个需要。

4.供给教学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充满活力

在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一般来说,学生们都是缺乏锻炼的,身体是处于亚健康的情况,这样学生是非常不利于学习的,而且学生对体育的知识的认识程度不够,因此,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户外活动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身体实况,有了心理的情感氛围,这样才可以增强体育教学的作用,学生和教师之间才能够更好的互动,建造快乐的课堂气氛。

5.对体育教学实施改革,增加有趣的课外体育活动

对于体育教的改革,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趣的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使得学生养成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以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增添兴趣。并且能够在体育课外活动中增加一些艺术体操和健美舞蹈等内容,这样的体育活动能够使得较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能够增加一些健身活动。比如:五步拳、呼啦圈等等,能够使得学生的体育得到发展和进步,使得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感受绚丽多彩的体育教学。而加强体育教学的质量,为幼师专业的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奠定了憨实的根基。

6.确立课堂常规,重视实施和检查

一般而言,相较于课堂常规的建立,不是当作摆设和做样子,而是需要在教育和教学中充分运用课堂规范实施高效合理的操作,对其学生进行鞭策。因此,教师与学生需要共同参与其课堂规范,使其能够真正地发挥效用,这样做才会有意义和价值。比如:学生穿戴的服饰需要依据体育课程中的规范要求实施,倘若学生没有做到,就需要实施对应的扣分,唯有这样一丝不苟地实施和检查,学生才可以对课堂规范予以重视,才能使其课堂规范有其自身的约束力。体育教师和学生需要互相提示以及把关,常规已成为体育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学生能在常规的约束下自觉地锻炼,并且已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7.采取新的体育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

由于幼师这个专业在学习上的压力不大,所以学生们希望能够有更加灵活、创新的体育学习方式,在体育的教学课堂中崇尚自由,喜欢自主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学生们觉得墨守成规的体育教学方式很乏味。所以,教师在体育的教学课堂上要按照幼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未来的岗位的需求,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整合,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趣味性,从而挖掘出学生的体育潜力。

8.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加强幼师体育教学质量,需要从构成正确的体育理念,加强锻炼、设置创新型的体育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改革体育教材,符合幼师专业的特殊性、供给教学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充满活力、对体育教学实施改革,增加有趣的课外体育活动、确立课堂常规,重视实施和检查以及采取新的体育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这七个方面进行,从而给学生创建出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娟.浅谈如何提高幼师体育教学质量 [J].才智,2011( 7)

幼师体育教学 篇4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激发兴趣,提高能力,思想素质

幼师是幼儿的启蒙教师,幼儿教育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历程,肩负着引领幼儿健康成长、身心发展的重任。因此,在进修学校幼师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幼师舞蹈教学在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一、提高师资水平,增强履职能力,让舞蹈教学走进学生心扉

在幼师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舞蹈专业技能,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途径学习前沿理论知识、学术动态、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舞蹈专业水平和文化艺术修养,用自身的文化功底、人文素养、舞蹈形象、舞蹈技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舞蹈学习之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策略,勇于改革创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对学生传授技能、授业解惑、严格要求,又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学习必修内容的同时,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补充和整合舞蹈教学内容,通过舞蹈基础训练,让学生形成健美的体态、自然饱满的情绪,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体格、健康的心态,使学生站、立、坐、行都有正确、规范的姿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在舞蹈课的教学中,注重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沟通,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情感爱好、舞蹈基础,根据舞蹈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水平,通过舞蹈基本训练,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让学生成为将来可以被幼儿模仿的对象,放大舞蹈教学的功能和效用。

二、整合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渠道,用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舞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舞蹈技能技巧训练,进行艺术熏陶,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和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教育学生刻苦学习舞蹈的基本功,掌握舞蹈的技能和幼儿舞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舞蹈教学的成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整合教学内容,因人而异地施教,通过舞蹈基训,使学生对舞蹈的名称要领、形象姿态、动作路线、场地队形及常用术语等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通过练习,使学生清晰地掌握舞蹈基本动作的要点,舞蹈动作做得自然、协调,与音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学会讲解示范舞蹈动作,能够组织引领幼儿开展舞蹈活动。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拓宽教学渠道,便于学生准确地把握舞蹈的基本风格、韵律特点,在教学民族舞蹈内容时,有目的地让学生欣赏一些具有民族风情、民俗特点的录像,让学生能欣赏到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姿、美丽的服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更好地把握舞蹈的韵律特点,拓宽想象空间,提升教学质效。

三、链接生活实际,联系相关学科,使舞蹈教学彰显时代特色

幼师教学论文 篇5

关键词:幼师;体育教学

一、注重教材改革,创新体育教学内容

1.强化教材中的体操内容部分

体操项目是幼儿园开展的.重要活动之一,体操锻炼不仅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项目之一,而且是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纪律意识、团队意识的重要项目。体操教学和讲解工作应当成为幼师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以往教材当中关于体操部分的教学存在理论性强而实践性不足的问题。理论性强的主要表现是将体操动作分解得过于详细。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了体操动作的科学性,但是学生在学习这些动作时出现了实践锻炼不足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理论教学部分权重过大,影响了关于实践锻炼的部分和内容。

2.重视体育游戏教学

体育游戏是学前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锻炼儿童身体、开发儿童智力的重要方式。在幼师体育课程中应当将体育游戏的重要性充分凸显。在继承传统体育游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一些有利于儿童成长和智力开发的体育游戏不断融入新的课程当中。3.体育课程中注重增强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面对组织纪律性较差的儿童。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不仅是为了保持良好的纪律风貌,更重要的是不断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让他们形成对遵守纪律的认识与认可。这种纪律教育经常出现在一些体育活动和游戏当中。我们应当在体育教学中将这些体育纪律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幼师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一项重要内容。当前由于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恰当造成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现象在幼师体育教学中已经大量存在。例如理论教学简单枯燥,不能结合生动的案例和真实的场景。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一个原因和一个结果。原因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不足,不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规律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造成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这一现象导致了一个结果,即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迷,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低。因此,无论从原因还是结果看,我们都应当认识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是幼师体育课程教学中应当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创新教学方法应当做好多方面工作,一是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权重。二是提高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性内容的结合程度。在讲解一些理论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中真实的教学案例。

三、创新体育课程评价方式

教学考核评价是幼师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传统的课程评价中将主要注意力都放在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具体知识上,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关注程度存在明显不足。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体育健身的理念和体育精神,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的精神,这对于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困难十分有利。更重要的是,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教育对象,也就是学前儿童的精神世界,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幼师体育教学能力对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价值和意义,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认清体育课程在幼师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对学前儿童成长的重大意义,还要认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增强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幼师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谭蕾学前教育研究2005-05-01

幼师合唱教学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幼师;合唱;教学;有效性

一、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注意其可操作性

幼师合唱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演唱技能、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多种意识和品质,包括合作、尊重、平等、分享、自信、责任等,这就要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有阶段性和可操作性。幼师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尚未接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对多声部音乐还很陌生,所以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建立多声部概念,培养多声部听觉。

在二年级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合唱教学研究,重点研究二部合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中,打破传统合唱教学的内容安排,以学生听懂、有趣、学会为目标;以不同拍子的合唱作品为单元,将内容分为二拍子的合唱、三拍子的合唱、四拍子的合唱、六拍子及其他拍子的合唱、混合拍子的合唱等。在每一个单元中始终贯穿着节奏、音高、发声方法等技能的训练。到幼师三年级,教学目标则定位于多声部歌曲的教材处理和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创设上。多声部教学追求的是整齐柔美的音色、清晰丰满的和声、优美感人的意境,与齐唱、独唱、对唱等演唱形式相比更富于艺术的表现力,其艺术内涵较为丰富。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合唱作品的分析与处理,并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艺术实践的机会与氛围,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和群体协作水平。

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其审美性

在合唱教学中,面对琳琅满目的合唱教材,面对浩如烟海的合唱作品,指挥教师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将直接影响着所教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合格的合唱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更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高雅的艺术品位。教师除了将教材中经典合唱歌曲作为基础训练的曲目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专业特点、接受能力等,在教材之外选取一些情趣高雅、风格鲜明的作品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在选材的难度上,要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进行合唱曲目的选择。

三、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意其层次性

多声部演唱一直是幼师声乐教学中的难题,刚开始接触合唱的学生,即使是简单的二部合唱,也往往是高低声部互串,更谈不上相互的配合。此时如不厌其烦地、机械地练习,学生往往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有层次性。比如,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喜欢的由通俗歌曲改编的合唱入手,通过聆听、欣赏培养学生的听觉,体会和声的美感。教学中,通过对同一首歌曲的齐唱与合唱录音的对比,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不同,启发学生从音色、音量、音响的丰满程度和表现力度等方面去对比,从而为课堂合唱教学打好基础。在合唱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演唱能力做合唱的加减法。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合唱作品,可以做加法练习,如转调、变奏、关系大小调之间的转换等。例如,可以把儿歌《闪烁的小星》在不同的调上让学生分组同时演唱,先从两组唱五度音开始,再慢慢过渡到三组,每组都是三度音演唱,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调性造成的声部立体感等。而对于一些节奏较为复杂的作品,同样也可以做减法练习,这样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

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意其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感兴趣的事物面前,学生无不表现得兴奋、投入、思维敏捷……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让学生爱学、乐学、勤学,让课堂活起来。在正式演唱合唱作品之前,教师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儿歌进行二部、三部、四部的轮唱或轮说练习。在这一练习中,教师唱一声部,学生唱二声部,在反复记号部分,教师可以即兴添加歌词,但每一遍反复的歌词不能重复。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其拓展为三部、四部的模唱练习。这个练习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而且将合唱中的轮唱技巧巧妙地融了进来;同时,由于师生互动,并且加进了即兴的成分,所以它既融洽了师生的关系,又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如,在跳音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把伞,告诉他们身体的丹田部位好比按钮,“按钮”的压力越大,伞就撑得越大、越圆。

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教学技巧的艺术性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心灵。一旦心灵可以毫无障碍地由表达,便能创造出完美的音乐效果。”如在排练《春雨蒙蒙地下》之前,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性的节奏练习,如风声×- - -、雨声××××××××、水滴声××××,学生分组模仿;再创设情境:起风了,接着天空下起了雨,屋檐下传来了水滴声,引导学生将三个声部节奏合起来。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轻松感受和声美。同时,可再加上适当的力度、速度的变化,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如在二部合唱《滴哩,滴哩》中,可以把第一声部想象为轻盈的小鸟,而第二声部则可以设想成温柔的春风,在演唱中要仔细体会第一声部的跳跃和第二声部的舒展。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的身体语言和恰当的手势运用往往起到很重要的暗示作用。教师应尽可能地用眼神、表情、手势与学生交流,引导他们去表现音乐,这样才能达到心灵上的默契,这种非语言的交流也正是合唱艺术的魅力所在。启发学生学会处理、表现歌曲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歌曲的情感化为自己的心声,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享受到美的愉悦,被音乐的情感所感动,与音乐浑然一体。如演唱《摇篮曲》时,可以让学生体会那种安静、温暖、柔和的感情;演唱《美丽的村庄》时,可以让他们体会热情欢快的情绪。有了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情感的和声共鸣,学生才会明白,合唱作品就犹如一块色彩斑斓的纱,每一个声音都是构成这块纱的丝,只有横的不行,只有纵的也不行,只有带有情感的一根根丝线和谐统一交织在一起,才能编织出绚丽的图案。

六、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注意其合理性

已故知名合唱指挥家、中国合唱学会理事长聂中明先生说过,“艺术和竞技体育不一样,它的精神是给人带来幸福和美的感受,而不是紧张的情绪,更不是锱铢必较……”在课堂合唱教学中,笔者认为,应给学生更多的信任、时间、空间,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我们要在合唱教学中善于运用“评价”这一教学手段,要对学生的合唱能力持信任态度,而不要以音乐权威自居,尽可能地寻找学生的优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特别是对于个性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来说,鼓励是对学生的一种态度评价,也是一种反馈。但“鼓励”并不代表完全赞同,教师在肯定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是很有必要的。此外,使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如录音评价、小组互评、自我评价等,这些评价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多次录音、聆听、比较,有意在评价中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多声部音乐与齐唱、独唱、对唱等演唱形式相比更富于艺术的表现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多声部教学,能充分启迪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并通过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创新能力,把参与、听辨、鉴赏和创造音乐融合于歌唱实践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及多种器官协调运动的能力,让他们运用到将来的工作中,编创出更多、更好的合作活动、合唱活动。

浅谈幼师舞蹈教学 篇7

一加强舞蹈基本功的训练

我校幼师学生大都来自农村普通中学, 他们的自身条件不好, 更没有舞蹈基础, 有的甚至连舞蹈都没有接触过。因此, 加强幼师学生基础训练是刚入校幼师学生的首要任务, 是幼师一年级学生舞蹈课题教学的重点内容。我的主要做法是: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一步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基础训练可以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 舞蹈基本训练是舞蹈教育的基础, 是舞蹈教学必不可少的, 它是学生进行舞蹈学习的第一课题。对于初学者整理出一些规范的动作进行训练, 在教学中进行擦地、蹲、踢腿、划圈等以腿和腰基本功为主的训练, 使学生身体各个部位得到锻炼, 以达到动作的协调性和规范性。通过将这些规范化、序列化的动作练习, 使之基本涵盖舞蹈的各个动作的环节编排成一个小组合, 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地练习。

第二, 在教学中除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外, 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加深难度, 教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舞蹈, 让他们通过各种类型的舞蹈表演, 自然地把基本动作和技巧动作有机地、连贯地衔接起来进行训练, 以便快速地掌握基本技能。

二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幼儿教师不仅会跳舞, 还要会编舞蹈, 更要会教孩子跳舞。所以幼师舞蹈教学中, 还要教学生掌握一定的创编能力。学生通过一年训练, 能够掌握舞蹈基本动作和人体规律, 这时可以培养学生舞蹈想象能力和舞蹈编排能力, 鼓励和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尝试改进发展已掌握的技能, 为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老师, 在舞蹈素质培养上, 不仅自己会跳, 而且还要能创编出简单的幼儿舞蹈, 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创编技巧呢?

第一, 向学生介绍幼儿舞蹈创编的理论知识。如幼儿舞蹈创编应该遵循的原则, 幼儿舞蹈创编的要素, 幼儿舞蹈创编的技法等。

第二, 通过欣赏成品舞蹈作品, 帮助学生分析作品。如找出舞蹈作品的主题和主题动作, 找出舞蹈主题动作的变化, 分析舞蹈的段落结构。

第三, 创编实践。 (1) 从捕捉各种人物和动物的外在形象着手, 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肢体模仿各种人物和动物的形态; (2) 让学生设计若干单一姿态和造型, 并且分析造型之间的变化和联系, 鼓励学生利用造型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 (3) 简单的即兴创编练习, 给学生一个简单的主题, 要求他们发挥想象, 大胆地利用身体把主题表现出来; (4) 舞蹈队形的变化练习。

三注重培养综合素质

幼师培养的是未来幼儿园教师, 他们的全面素质直接影响到下一代。因此, 幼师舞蹈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就是要注重全面培养提高幼师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人在七年的舞蹈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第一, 注重音乐与舞蹈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舞蹈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音乐对于舞蹈动作的美感和节律感的培养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平时训练中我坚持做到有舞必有音乐, 而且十分注意选材, 如选用一些流行纯音乐进行舞蹈教学, 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同时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得到提高, 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艺术涵养。

第二, 培养学生的舞台适应能力关键在于实践。每年的艺术节和元旦晚会, 我都让学生参加, 让他们从课堂走向实践, 有的小节目我还让学生自己选择音乐, 自编、自导、自演, 培养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 锻炼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然后让他们在舞台上多表演, 训练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克服学生害怕、紧张的心理, 让学生有自信, 培养他们的舞台适应能力。

总之, 作为舞蹈教师的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教学之中, 更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要立足课堂教学, 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学生编舞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要不断探索新思路、寻找新途径, 为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和培养幼教人才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国荣、余美玉.大学生舞蹈教学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幼师化学教学思路探讨 篇8

1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1.1 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 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 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1) 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 (2) 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 (3) 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 (4) 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 (5) 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 (6) 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等等。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 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 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当然, 并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包括上述的各个方面, 但必须有所依据, 例如《卤族元素》这节教材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1) 在学习氯的性质的基础上, 使学生掌握氟、溴、碘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2) 使学生初步掌握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关系, 并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 初步形成元素自然族的概念, 为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做准备。 (3) 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依据现象作出结论的能力。

1.2 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 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搞好以下几个设计。

一是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一般认为, 按时间序列把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 这样固定的三个部分较为合适, 这种划分适合于任何一种课型。课的开始, 重要的是应该向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 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 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这部分, 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尾部分, 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 加深理解和记忆, 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二是问题设计。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如学习《盐类的水解》一节, 讲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时, 提出:碱酸盐在水溶液里都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溶液都可导电, 所以碱酸盐的水溶液都是电解质溶液, 那是不是所有的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都一样呢?接着通过实验演示说明现象, 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再如讲盐类的水解, 首先设疑:“盐溶液是显中性还是显碱性或显酸性?为什么?”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 效果不言而喻。

1.3 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要得法。目前书刊上介绍的化学教学方法种类繁多, 如探索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教学法……一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定。只要“省时、启智、轻负、高效”就是好方法。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掌握好化学教学中的基本方法, 如启发性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 还可用探索法、讨论法、自学法等。应用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特别要注意的是,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 认真开展实验设计, 让学生动手实验,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系统

幼师化学课程是在幼师一年级开设的基础文化课, 学生从初中升入幼师, 两种学校在管理体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幼师教师己不再整天跟在学生的后面, 因此许多学生会有松懈现象, 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再者一年级学生没有毕业后就业的紧迫感, 于是自发学好化学的动机不很强烈。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注意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内在动力系统。

化学学习的内在系统是指除了智力、能力等认知因素之外, 决定化学认知活动效率和特点的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系统, 它们是一个整体, 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化学学习的动力系统包括: (1) 发动系统:主要由化学学习需要、兴趣、动机等因素组成, 具有激发、启动等作用。 (2) 维持系统:主要由化学学习中的情感、情绪和意志等因素组成, 具有维持、调节、稳定、增力等作用。 (3) 定型系统:主要由性格、气质、能力和化学认知风格等因素组成, 形成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的个性特征。 (4) 引导系统:主要由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组成, 在最高层次上指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化学学习中发挥作用, 是高级调节系统。

实践证明, 内在动力系统必须跟认知系统协调地发展, 才能使化学学习顺利地进行和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化学教学中, 我们在注重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时, 要不忘通过设计来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培养积极的学习情趣, 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支持良好智力品质的发展。

2.1 激发化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发展思维,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 是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一种内在动力。这是因为当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时, 就会使思想或注意力集中到这一事物上。假如学生能对化学产生兴趣, 就为其他设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就会对化学事物的感受既敏锐又牢固, 同时能使中枢神经处于较强的兴奋状态, 产生愉快、满意等情感体验, 从而推动学生主动地进行化学学习活动。教学时,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

(1) 实验。在做完学生基本情况了解后, 没有急于开新课, 抽出1~2课时做一些趣味实验, 如“美丽的水中花园”、“魔棒点灯”、“火山大爆发”、“白纸显字”、“变色瓶”等, 做一些探索性实验, 如水中燃烧的蜡烛等, 激发学生探究神奇化学世界的好奇心,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联系实际。化学是一门具有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 在化学教学中, 从生活中入手, 介绍化学的发展对人类衣、食、住、行的贡献, 新材料的研制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一些化学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和学科间的相互关系, 明确在改善人类生活方面化学是最有效的学科之一。在教学中, 我结合化学教学, 增加了一些化学领域的奇闻轶事、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如“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环保”、“烹调与化学”、“居室中的化学”、“水与资源”等, 这些“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大大地开拓了学生视野, 让学生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化学。

(3) 直观手段。化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决定了化学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教学中充分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幻灯投影、录像、化学图表、模型、实物标本、日常生活用具等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向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 并通过多渠道, 多形式, 多侧面传输给学生,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情趣横溢。

这一系列做法的结果是, 大多数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喜欢上我的化学课, 学生在上课时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教师交流时的状态、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会有很大的转变。有的学生, 特别是一些化学成绩差的学生也取得了较大进步。

2.2 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化学学习动机是推动、指导、支配化学学习行为的内部力量, 决定着化学学习的激发、强度和方向, 是形成化学学习内部准备状态的重要部分。教育心理学专家刘克文深入调查我国中学学习化学的动机, 他根据动机对学习化学的推动作用强弱的顺序, 把中学生学习化学动机分为六种基本类型:认知动机>崇高理想动机>自我实现动机>义务动机>受阻动机>依附动机, 其中认知动机是影响学习化学效果的主要动机。我多年来在幼师进行的化学学习动机调查的结果与这一调查结果是基本吻合的。

社会和教育条件是影响化学学习动机形成的外部因素, 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以及个性特点则是影响化学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条件。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化学学习的目的意义, 明确化学与生产、生活、小学教育乃至整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关系, 牢固树立专业思想, 培养学习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 注意满足学生的缺失性需要, 使学习需要及时地向高层次转移等, 都是培养良好的化学学习活动的重要策略。

2.3 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

化学学习中的情感是在认知化学事物时对学习行为起制约作用的一种内心体验, 常常表现为对化学事物或者化学学习活动的好恶倾向和心理感受。认知决定情感, 而情感影响认知, 整个化学教学过程总是和情感密切联系着, 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情感在教, 学生也总是以某种情感来学, 积极情感在化学学习中有较重要的作用。求知欲, 对化学的热爱, 化学的美感, 爱国主义情感等都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强烈的化学学习动机并主动地学习。而且积极情感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 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促进化学学习迁移。在化学学习中, 牢固树立专业思想, 形成和发展理智感、品德感和美感会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积极情感的榜样有着重要的示范、表率作用。我在教学过程中, 以许多卓越成就的科学家为例子, 如: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舍勒与氯气的发现、凯库勒与苯结构的发现、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诺贝尔贡献与诺贝尔奖的由来、我国化学家合成牛胰岛素等, 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 以及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有利于幼师学生专业思想的巩固和发展。同时, 本人注意开展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用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用强烈的感情期待来诱导学生积极情感的发生, 为学生创造体验积极情感的条件, 努力创造良好的化学学习情感环境, 促进学生将积极情感由内心体验向外部行为转化, 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学前教学专业化教学的相关工作经验, 以幼师化学教学思路为研究对象, 针对教学设计, 笔者从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过程科学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等几个角度分析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 而后笔者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系统方面进行了探讨, 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幼师,教学,教材,质量

参考文献

[1]靳林爱.浅议化学教学与实际的结合[J].科技资讯, 2009 (14) .

职中幼师美术教学反思 篇9

关键词:幼师,美术教学,教学方式,幼儿教育

美术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 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 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有艺术素养的合格人才呢?这是我们美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况, 现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明确目标, 增强学习动力

学生虽然选择了幼师专业, 但美术对于所学专业的重要性, 学生普遍缺乏认知,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导致学习动力不足。针对这种心理, 我首先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明确学习动机。

由于我上过幼师学校, 当过幼儿教师, 所以我以自己为例, 向学生讲述学好美术对于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在幼儿园, 不只是绘画课, 包括语文课、计算课等, 都需要代课老师有很好的美术功底。比如:上计算课, 讲解加法或减法, 对单纯的文字讲解幼儿不好理解, 也没兴趣, 但配上好看的图画效果就不一样了, 孩子兴趣大增, 一目了然, 很容易就学会了知识点。另外幼儿园室内外的环境布置, 更是离不开美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如果你画画得很棒, 会更受孩子们的欢迎。话峰一转, 提醒学生只有在学校期间认真学好美术, 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才能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 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学生听完便有了学习美术的动力, 取得了期待的效果。

二、转变观念,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节枯燥无味而且单调的美术课, 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没有了兴趣, 他们只会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还不如激发他们的兴趣, 让他们主动探究观察动手, 得到的知识远远要牢固、深刻得多。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形式上多动脑筋。形式可以千变万化, 保持新颖性,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他们的兴趣, 这样学生便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比如, 手工课制作收纳盒, 上课前, 我事先用一些不同花色的废旧扑克牌做了几个精致的收纳盒。导课环节, 我采用变魔术的方法变出几个漂亮的收纳盒, 让学生眼前一亮。学生睁大了眼睛, “哇噻!好漂亮啊!”“老师, 这不是扑克牌吗?怎么做成的呀!快教教我们吧!”学生议论纷纷, 马上来了兴致。我抓住时机, 把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 每个小组发一个收纳盒, 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 主动探究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老师只需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情况下, 进行适当的解惑与点拨即可。一节课下来, 学生忙得不亦乐乎, 学得很认真也很快乐, 都学会了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教学效果显著。

三、创设情境, 培养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然而在美术教学中, 由于受教师、学生和教学设施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让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主动发现、提出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美术教师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到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予必要引导和帮助。

例如, 在讲“简笔画的画法”一课中, 以国旗为例讲解简笔画的画法。教师提问:“哪一个更像国旗?为什么像?”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前面的那个更像, 它抓住了国旗的主要特点, 画上了五颗星星, 而后面的那个只画了个长方形和旗杆, 没有画五颗星星, 所以不像。”由此总结得出, 画简笔画不仅要抓住事物大的外形特征, 而且还要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主动探究, 发现问题, 掌握了简笔画的要领。

四、增强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想象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经过联想、创造, 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是借助形象思维的, 而形象思维是最容易激发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开启学生的创造灵感, 只能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入手, 激发丰富的想象。在美术课堂上, 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让他们尽情地画, 让他们自己通过平常的观察加上自己的想象去加工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在学生创作时, 老师不要扼杀学生作品中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 要多给他们张扬个性、表达内心想法的空间。

比如, 美术课上, 有的学生把柳树拟人化地画成了柳树姑娘, 随风摆动的柳条被学生想象成了姑娘的秀发, 弯弯曲曲的树干被学生想象成了姑娘婀娜多姿的身躯。绘画作品《带栅栏的小房子》, 学生发挥想象, 用眉笔在画好的栅栏边线上又涂了一圈, 加上水粉纸粗糙的纸质, 出现了别有一番的视觉效果。手工课作品《星空》, 学生竟然突发奇想, 用装饰圣诞树上一闪一闪的五彩小灯泡去制作卡纸上的小星星, 晚上插上电源, 卡纸上的小彩灯一闪一闪, 很像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 漂亮极了。作为老师, 只需用真诚和善良的心态去对待每个学生的绘画作品, 多鼓励和欣赏他们, 学生的心情变得愉快, 想象力变得丰富, 思想活跃, 信心十足, 自然会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热情。

五、注重落实, 加强作业管理

对于美术作业的考核, 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美术作业的质量和数量一定要达到要求, 因此我对作业的要求和批改, 也有以下的思考和反思:

1.实行面批法。就是在美术课堂上, 当着学生的面批改美术作业。老师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优点, 并给予适当肯定。然后指出作业中存在的不足, 同时提供给学生解决的方案。

2.帮助修改法。就是在学生美术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地方, 老师直接动手给予修改, 使学生在对比中一眼就知道错误所在。在美术作业中, 有些问题用文字很难讲清, 若采用教师直接修改的方法, 会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作业中的错误, 在比较中了解正确的方法。我在绘画基础课的作业中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因为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很大, 学生的作业中常常存在一些绘画知识性的错误, 老师在作业上画出正确的方法, 就能使学生一目了然, 茅塞顿开。

经过深刻的反思, 我想通过自己的认真努力, 不断地积极探索, 与时俱进, 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评价促学习, 达到教学成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常文化.浅谈幼师美术教学与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切入与结合[J].美术教育研究, 2012 (8) :117-118.

[2]曾丽萍.浅谈幼师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与创造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16) :104.

[3]朱晴.幼师美术理论教学策略刍议[J].中等职业教育 (理论) , 2011 (12) :20-23.

[4]王红艳.略谈幼师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8 (9) :230-231.

[5]杨雪.中专幼师美术教学思考[J].学周刊, 2014 (20) :237.

[6]董鹏志.浅谈中职幼师美术课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 2015 (4) :126, 128.

浅谈幼师专业舞蹈教学 篇10

关键词:舞蹈课,幼师,舞蹈教学

舞蹈课是幼师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是专业基础课之一, 是为培养具备舞蹈教学能力的幼儿园教师奠定坚实的舞蹈专业基础。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 如何学会、学好既定的教学大纲内容, 提高自身的综合音乐素质, 掌握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编排小节目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几年的舞蹈教学实践当中, 我把“听、看、想、跳”紧密的联系起来, 使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听

舞蹈和音乐是不可分开的。没有了音乐, 舞蹈也就失去了灵魂。因此学生在学习舞蹈之前, 我先让学生充分的听音乐, 让她们来感受音乐、把握音乐的情绪、掌握其情感基调, 并勇于表述出来, 说出它是优美的还是悲伤的;是欢快跳跃的还是缓慢抒情的。同时, 积极引导学生倾听音乐的旋律, 处理和把握好音乐的节奏, 使学生在表演和舞蹈的编排上更富有感染力。

二、看

舞蹈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老师做示范, 学生要看教师的动作标准、动作的运行路线、以及配合其舞蹈音乐的面部表情、体会内在的情绪。这样才是做到真正的模仿。而同学们之间的相互观看评讲,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自身的舞蹈水平。在每教完一段舞蹈组合或是同学们编排完一个舞蹈短句之后, 我都会让这个班的同学分成3至4个小组分别进行表演。而其他同学则对其表演的优、亮点以及不完美处在观看之后做出评价, 并且结合自身能力说出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办法。这样反复的讨论和表演, 同学们对舞蹈的情感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而且对动作的不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再跳一遍, 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

三、想

从一年级的基训课中, 我就穿插了幼儿舞蹈的学习, 使同学们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 利用她们去幼儿园实习的机会, 积极启发学生平日多注意观察幼儿的生活、情绪、游戏等等, 加强感性认识, 从而获得第一手素材。然后同学们再结合所学发挥想象力, 将它舞台化, 创编成幼儿舞蹈作品。

我有一个学生, 实习的时候在幼儿园创编了一个以猫为主题元素的舞蹈作品, 她的灵感就来自于幼儿园里的一直小猫。那是一只瘦高的小波斯猫, 性格温和,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逗它玩。经常会把手放到嘴角边学猫叫, 还假装小猫的样子捋胡子, 有时还像模像样的学着这只猫走路。这位年轻的老师就抓住了这一素材,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运用所学的舞蹈基础知识内容, 以当下的一首流行歌曲作为音乐伴奏, 创编了幼儿舞蹈《喵、喵、喵》, 后经过自己与其他老师的一起努力, 不断对作品进行了多次的加工和修改, 该舞蹈作品参加了市级优秀幼儿舞蹈的大赛并获得大奖, 并且被省级电视台选中, 参加了优秀舞蹈作品展演。通过这个学生, 我深刻的体会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如此的重要。作为教育者, 应给学生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改变原有的从教师主观感出发, 转为以学生的感受为主体, 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究、亲身体验。

四、跳

幼师专业不是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 我们要根据幼师学生的职业特点, 在舞蹈实践教学中, 用自己丰富的、富有儿童情趣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儿童的舞蹈兴趣。前不久, 我在教学生跳一段幼儿舞蹈时, 里面有一串很夸张的快板动作, 教授完后发现同学们只是在做动作而已, 并没有诠释出儿童活泼可爱的天真童趣。于是我让同学们一遍遍的听音乐, 再说出对音乐的理解。然后让她们一起追忆一下自己童年时的快乐感, 仿佛自己现在是一个小朋友, 无忧无虑的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从内心迸发出愉快、欢乐的情绪, 全身都散发着活力等等。经过多次的启发训练, 同学们果然找到了不少童趣的感觉, 舞蹈时的表现力有了大大的提高。

在幼师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 我始终提倡着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想、多跳”的原则, 并且将这四点紧密的揉融在一起。这种言传与身教的紧密结合, 让学生在音乐中找情绪, 在学习中找技巧, 在生活中找灵感, 在舞蹈时找内涵。为幼师专业的舞蹈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科名.关于中职舞蹈教学中创新的几点思考[J].华章, 2008 (Z2) .

[2]陈晴.关于提高中职幼师生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08) .

[3]高双凤.谈对高职舞蹈教学的认识[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

[4]姜克微.高职素质教育中舞蹈教学的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5) .

[5]姜克微.浅谈高职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学[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5) .

[6]杨诗英.幼师舞蹈创作及训练方法[J].文教资料, 2010 (06) .

[7]何柳, 胡小刚.浅谈美育在舞蹈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 2010 (28) .

[8]向黎立.高职舞蹈教学中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研究[J].才智, 2010 (01) .

[9]高伊依.幼儿舞蹈教育初探[J].华章, 2011 (01) .

小议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 篇11

【关键词】教育 舞蹈 探索 教学

一、基本训练

舞蹈的基本训练是幼师专业舞蹈学习的第一课,对于入学前从未接触过舞蹈的学生,加强基本训练和基功训练是非常重要,基本训练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身体由自然素质向舞蹈专业素质发展,应重点注意扶把练习和中间练习,首先要解决正确的站立姿态,一定要求学生:收腹、收臀、挺胸、立腰、直背、沉肩、提气的技巧以达到挺拔向上的健美姿态。进而再进行擦地、蹲、踢腿、控制、压腿、腰部等以腿和腰基本功为主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各个部位得到锻炼,达到训练动作的协调性和规范性。其次中间练习的训练重点注重单一动作、单项小组诸方面的训练,当然同时要把扶把练习的内容在此期间继续提高和进一步的开发。老师在基本训练过程中,不管舞姿、旋转、翻身、跳跃,一定要重视动作的协调性和美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肌肉的紧张与松弛度特要注意,只有这样,动作的稳定性、协调性才能较好地控制。当然基本训练不是老师说到学生就能做到,在教育教学中,坚决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老师生搬硬套专业舞蹈的训练方法是不合理的,一是学生伤身体,二是挫伤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所以基本训练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为以后舞蹈学习和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舞蹈教学中的教育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在重视基本训练的同时,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万万不可疏忽大意。因为幼儿师范的舞蹈教育,是非常特殊的一门学科,它不光要强调技能、技术,更要重视文化理念的深入渗透,只有重视科学的教育和文化知识落实,学生才会有后劲、有潜能,才能缩短学生之间的能力素养、知识结构和社会需求各方面的差距。我在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中,通过各种民间民族的训练来实现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比如:通过某一个特定的民族舞蹈动作,给学生讲解这个民族悠久的历史、风情、民俗,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既学会了舞蹈动作,又了解了民族民俗风情,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从而达到了幼师舞蹈教育教学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补充:在教育教学中,自己借助藏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五个民间舞蹈,进行教育教学。如:维吾尔族舞蹈丰富多变的手势与眼神;蒙古舞的“腕”和“肩”的韵律;藏族的“弦子”;傣族“孔雀舞”的手势来讲解这些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劳动与风情,从而达到幼师专业舞蹈教学的教育目的)

三、幼师舞蹈的教改探索

首先自己在平时的舞蹈课上敢于大胆创新,敢于打破常规模式,在舞蹈课上,放弃了平时的课前练基功,课中做示范,课尾查效果,而是在平时的课堂上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自己舞蹈动作和内容,进行第二次创作,这样使学生大胆、积极、很快巩固了老师的内容,而且更能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 2.在舞蹈课上,注重创新原则。如:A.以生为本原则;B.科学培养原则;C.个性发展原则;D.反复实践原则。让学生在运用舞蹈动作、技能的同时,营造一个生动有趣、鲜活自然的舞蹈课堂气氛,让学生能把丰富多彩的舞蹈类型和不同性质的舞蹈艺术创造性融入现实的舞蹈教学中。

幼师唱歌课教学评价初探 篇12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评价,幼师

教育部在2001年至2003年相继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这个新的课程标准中, 对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创新与调整。幼儿师范学校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基地, 必须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改革与调整原来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 使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更能与时俱进, 从基础教育的实际出发, 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幼儿专业教师。

目前, 我国幼儿师范学校所开设的学科课程基本上按照传统幼儿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和理论教学思路来进行教学活动, 这种思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延续到现在, 它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与新课程标准有很大的距离, 在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幼儿师范学校教学围绕国家新课程标准进行自身的改革与研究。同时, 幼儿师范学校的音乐课程教学在学校全部教学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教学工作的改进, 教学质量的提高都与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分不开的。因此, 如何构建幼儿师范学校新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已被摆在面前。

唱歌课在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学体系中常被认为是一门专业技能技巧课, 认识上的偏差使幼儿师范学校唱歌课以往只重视对学生唱歌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在教学评价上仍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 重视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核, 而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全面评价。

因此, 在幼师唱歌课教学评价上, 我认为应构建多元化学生成绩评价制度。改变过去幼儿师范学校唱歌课单一的期终考试办法, 以学生为中心, 客观、公正、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评价, 达到总结、完善、提高的评价目的。

1. 建立可行性多元化的学生唱歌学习档案。

建立学生唱歌学习档案, 记录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 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唱歌学习的各项环节, 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做为期终评价的重要依据。学生唱歌学习档案采用文字、声音、录像等三种不同形式, 三者相互补充, 各有侧重。学生唱歌学习档案应包括: (1) 唱歌学习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唱歌课记录本, 教师侧重记录学生每次上课情况是否达到本次课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等内容。是对学生平时唱歌学习态度和学习进步情况的客观反映。 (2) 学生参加艺术实践的情况统计。学生参加专业汇报或文艺演出的次数和形式, 保存汇报和演出的节目单 (录像、录音等) 。 (3) 声乐课考查或考试的情况统计。

2. 增加具有师范性特点的考试内容。

随着幼师唱歌课改革的发展, 幼师唱歌课不再是以前的单方面技能课教学, 还增加了声乐理论课、声乐教学法、声乐发展史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试卷考试的形式, 对学生进行上述内容的理论考试, 重点考查学生对唱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丰富声乐课评价的内容。

3. 采取“教考分离, 主考负责制”的方法, 对学生期

终唱歌考试进行评分, 挑选业务能力强, 教学水平高的音乐教师担当期终考试的主考 (一般由音乐教研组长牵头) , 以教考分离为出发点, 组成4~6人的期终唱歌考试评委团, 采用现场举牌亮分、评分的方法, 把成绩分为A、B、C、D等几个分数段, A为90~99分, B为80~89分等以此类推。学生演唱结束后, 评委举牌亮出代表分数段的英文字母, 由主考负责, 依据少数服从多数和有争议的由主考决定的原则, 主考确定分数段, 评委老师在分数段内自主打分, 增加考试的透明度, 体现考试的公正性。

4. 唱歌课学生成绩多元化评价的反馈。

教师对学生在平时上课、理论课考试以及演唱实践的评价, 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根据各项评价内容的实际情况, 在第一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及时反馈。通过学生唱歌教学档案的反馈、期终考试的现场演唱、音乐理论的考试试卷等综合评价, 对学生在一学期内的唱歌成绩做出优、良、中、差的终结性评价和文字性建议, 由任课教师及时反馈给学生, 并对学生下一阶段的唱歌学习提出指导性建议。

上一篇:复合分布下一篇:工伤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