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卷命题改革例谈总结

2024-09-02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改革例谈总结(共7篇)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改革例谈总结 篇1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改革例谈总结

目前的考试现状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教学改革。本着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功能的认识,笔者认为作为检测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考试,应该使内容多元和开放,用活泼多样的表现形式呈现题目内容,使试题人性化,具有亲和力,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案例描述

一、人文坐标——自主选择,人文关爱

传统的测试以关注工具性为主,忽视考试的.人文关怀。而人性化试卷努力给试题注入“人文”基因,容纳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世界,更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案例一】“帮小鸟找家”(根据拼音,请帮助迷路的小鸟找到自己的家)

(评析:这道题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儿童实际,为学生设置了“小鸟迷路”这一场景,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了试题,成为试题中的一个角色,非常热心帮助小鸟找到自己的“家”,试题还教育学生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十分巧妙地传达了善与美。)

【案例二】“试题超市”

套餐A:这些内容我都记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吹又生。套餐B:我能写出来(请你背一背《小草》,找出写小草生命力顽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套餐C:我能填出来(☆☆☆☆☆)

我们的小草,在那纤细弱小的身躯里,竟然蕴含着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难怪古代诗人写咏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千年之后,读来仍然使人激动不已。

(评析: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对试题的需要自然有所不同。这样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设计不同层次的试题,如套餐A多为简单的巩固性题型,套餐B较套餐A要高一层次,套餐C的题型则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与运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从而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这样可避免“一刀切”。学生可以在完成套餐A的基础上,继续去选套餐B或C,闯关不成功,也不影响上面的成绩。)

二、趣意坐标──讲究情趣,乐中求知

教师设计试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突出趣味性。因为有趣味性的考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

【案例三】“智力闯关”请把我打扮得漂亮点

(照样子在图形上画一画,写一写)(注:画、写出越多,☆越多)

评价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自评

师评

(评析:在传统的考试中,我们往往让学生先组词再造句。久而久之,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为改变这种做法,我尝试通过“智力闯关”这种趣味性题目让学生通过想象绘画。再说话,从而创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越写越有兴趣,越写越有挑战性。引导学生对自身的答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促进其自我学习方式的改革。学习活动的投入以及学习成就感的获得,才能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主动去实践。)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改革例谈总结 篇2

本着这样的原则, 我认为试卷命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语言情境, 体现学以致用

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应注重积累, 语文积累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但积累是为了运用, 应让知识积累为能力转化服务。试卷命题的设计, 都应从利教、利学、利用的角度, 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知识的命题要突出积累, 突出理解与运用, 对优秀作品、成语的理解与背诵等要求,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具体语境理解中完成, 要由单纯的“识记型”向“应用型”转变, 尽量不出单一知识的纯概念题。如:

1.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你看, 冰心奶奶笔下的海棠花, 在春天的感召下, 舒展出美丽的四肢, 使出;鲁迅笔下的蜡梅花, 花瓣, 很有点的韵致;叶绍翁抬头眼见杏花, 满心惊喜:“, 一枝红杏出墙来”;杨万里眼中的夏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 ”;月色也是那样美好, 孟浩然赞道:“, 江清月人。”……

2. 郑和长得 () , 平时举止 () 。他率领船队下西洋, 出发那天, 老百姓 () , 争相观看浩浩荡荡的船队。在下西洋途中, 面对 () 和凶恶的海盗, 他 () , 闯过了一个个险关…… (填成语)

该题考查的是本册书中要求学生积累背诵的名段名句和成语, 大多是需要学生终身记忆的文化常识, 设置语境, 不光可以考查学生对名篇名段和成语的积累情况, 还可以考查学生对这些成语、句段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情况。引导学生重视对课文语言材料的积累, 使答题成为一种有意义的行为, 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和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养成意义记忆, 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习惯。

二、题型多元开放, 体现综合考查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 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加强整合, 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 努力通过整合, 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试卷题型既要多元开放, 又要体现综合考查。

首先是基础与开放的整合。课程三维目标的确定, 促使考题内容必须体现基础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必须以课程标准中本年级段的要求和教材为指针, 体现开放而不失课标的制约, 体现创新而不失教材基础知识的依托, 将教材的基础性和开放性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课内积累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其次是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对成语、名篇名句、典型句式、修辞手法等的考查都要充分体现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尽量不出单纯的识记型题型, 而是引导学生以积累为基础, 进行语言迁移运用, 重组仿造, 提高语言感悟、理解、表达能力。如:

1. 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意思不变

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2. 仔细读下列句子, 仿写一句

如果我是一朵白云, 我会装扮蓝天;如果我是一束阳光, 我会照耀大地。,

3. 请以“天上的云变化万千”为内容,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第三是能力与方法的整合。在拟题时, 题目可以用“学会”为题引, 引出答题要求, 在答题要求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

(1) 学会书写。写一手好字, 别人会对你刮目相看, 答题时你可要书写端正喽!卷面分5分

(2) 学会使用生字新词。处处留心, 就可以学到不少新词儿。

(3) 学会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 下面的习作片段, 有五处毛病, 请你仔细读后用修改符号帮助他改正。

……

考查并引导学生, 培养其听、说、读、写、书的语文能力, 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最后是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试题呈现的内容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的。综观以上所举事例:成语运用题, 引导学生学习郑和不屈不挠的探险精神;句子运用题, 渗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学会奉献等生活态度的引导。

社会实践题, 渗透基本礼仪修养的培养和要有宽广胸怀、博爱精神的引领……如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1) 会交际:“礼到人心暖, 无礼讨人嫌”。当你在下楼梯时, 不小心撞到了抱着本子上楼的老师, 老师的本子全撒在了楼梯上。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把你说的和做的写下来。 (2) 关注社会热点: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核污染, 灾难深重。有的网友说,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中国应该尽力支援;也有人说, 日本一向对中国有侵略之心, 不可做好心的“农夫”, 你有什么看法, 请说明理由。

还有以下第三部分所举的课外阅读短文, 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等, 都是既考查学生对生活的基本态度, 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试卷中, 听、说、读、写、书几项语文的基本能力都应进入考查视野, 一般试卷中少有的考查书写能力、听力以及社会实践类的试题, 都应兼顾到。题型涉及面要广, 要关注到生活中的语文:日常交际和社会热点话题。这类试题的设置, 可以变革传统的考查观, 必定会逐步唤起语文课堂对倾听与书写等方面的关注, 从而落实相关能力培养。

三、把握分值权重, 体现年段提升

在中高年级语文试卷中, 往往会出现年段特点不清晰的问题, 即大量的基础知识充斥其中, 重在考查学生的积累, 这一方面会在客观上导致语文教学的“死记硬背”, 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另一方面, 忽略了学生中、高年级年段特点, 试题没有针对性, 没有随年段升高提升读写能力。

试卷对各题分值的设置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要求, 随着年级的升高, 尤其要重视读写能力考查。

三至六年级阅读考查权重幅度:20%~35% (上下浮动5分) , 可以在此范围中调整;作文考查权重幅度:25%~35% (上下浮动5分) , 可以在此范围中调整。

阅读题要突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不要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上, 每个题目的设计都要结合语境, 都必须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本文的前提下完成, 不要出现脱离阅读材料就能完成的题目。如读《桥》完成练习:

1. 这篇文章是按顺序来写的。用“∥”可将短文分成四个部分, 依次可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请照样子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第二、第四部分的小标题。

突遇山洪→→桥塌殉职→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老汉表面不说话, 但心里会想些什么?从“他像一座山”可体会到什么?

3. 用“”在文中画出一个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你的理由写在下面。

4. 读了这篇短文, 不禁让我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大江保卫战》。我想这样赞美上文中的老汉:

5. 这篇短文主要是写“老汉”的, 应该以“老汉”作为题目, 可短文为什么要以“桥”作为题目呢?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这几道阅读题中, 没有单独考查基础知识和单独写话的试题, 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核心, 从“获取信息”“形成解释”“反思与评价”这三个角度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方面注意了朝向文本内容的概括、提炼、感知等理解能力的考查 (如第1、2题) , 另一方面注意了朝向表达方式的理解能力考查,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 学习文章的表达手法 (如第3题) , 同时也注意考查了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第5题) 。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阅读要求, 充分体现了年段提升, 能考查出学生真实的阅读水平。

作文题的设计也要体现年段提升。例如:学会表达:下面的作文题, 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请你按要求把它写出来。 (35分)

家里的长辈是我们最亲近、最熟悉的人, 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发现他们的独特特点了吗?试着写一写。给文章起个显眼的题目, 让人一看就知道他 (她) 的独特特点, 比如:《“爱唠叨”的奶奶》《“爱管闲事”的爷爷》《“购物狂”老妈》《我的“球迷”爸爸》等等。

要求:通过具体事例, 突出人物特点, 语句写通顺, 写出真情实感, 不少于350字。题目自己定。

小学生作文重在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表达真情实感。因此, 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想象作文、看图作文, 材料作文、续写等应该作为作文试题的主要类型。该题设计的话题作文, 体现了高年级的特点, 贴近学生生活, 留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一方面为学生“拟题留白”,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选材留白”。不仅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 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独我”表达, 写出真实独特的个性作文。

一般而言, 随着年级的升高, 基础考查分值应该逐步下降, 阅读和习作的分值应该递增。试卷中板块分值配置上应该有梯度。

四、活化命题语言, 体现人文关怀

传统的语文考题设计过于呆板、程式化, 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应试的积极性。必须进行改革, 让每道考题都能具有一定的“磁力”, 吸引学生去做。因此, 试卷的拟题首先要从情境的创设入手, 注意活化命题语言。卷首可设计开考寄语, 如:“同学们, 你们好!时间过得真快, 又到了检阅收获的时候!你们准备好了吗?一起去语文竞技场去体验一番吧!相信只要你们开动脑筋……”目的在于打消学生应试的顾虑, 激起学生应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卷中可设计鼓励语:“做了这几道题, 你一定觉得自己很成功吧, 不过以下的内容更要动脑筋喽。”激励学生战胜自我, 再树努力完成试卷的信心;卷尾设计小结提示语:“祝贺你, 你即将凯旋!请你有时间再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胜利果实。记住!细心+耐心+智慧=成功。”引导学生学会检查与反思, 体验成功与失败。

每道考题题目的语言表达要力求注意重心下移, 体现启发性与鼓励性, 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表述要亲切, 体现人文关怀, 让学生乐意去做。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命题改革例谈 篇3

圆梦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托着下巴盯着电视机里的少儿文艺节目入神,那是多么绚丽动人的场面呀!耀眼多彩的舞台,优美轻盈的舞姿,看着看着我情不自禁地在一旁喝彩。我多么渴望有一天能登上这美丽的舞台啊!这就是我的梦想。

终于我读小学了。慢慢地知道了学校戏曲文化很有特色,经过努力,我终于成了艺术团里的一员。我暗暗下定决心,在艺术团里要刻苦训练,来圆自己的梦想。

上学的业余时间就是训练。一开始做压腿动作,我的身子总是弯不下去,脚发麻直抽筋。后来在辅导老师耐心帮助下,我渐渐地掌握了压腿、走台步等技巧。几年的训练,我尝到了其中的喜怒哀乐,也终于成了艺术团的骨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暑假中,我们新排的节目《十八相送》出类拔萃,被全国戏剧协会选中,进入全国越剧大赛决赛。

决赛在越剧之乡——浙江杭州。11月2日,我和搭档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了这个梦寐以求的参赛地方。晚上七点,大赛正式开始。

“第一个节目,来自江苏省的小选手朱静和王敏的《十八相送》。”主持人的话音刚落,我们随着优美的旋律来到了大剧院的舞台上。多彩的灯光在舞台上不停地闪烁着,我们踏着轻盈的步子,真像是在仙境中做游戏,又像是两只快乐的百灵鸟在自由地飞翔。我们把全部的感情倾注到节目中,姿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十分到位,仿佛把自己置身于“十八相送”当时的情景中。

在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中,节目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从我懂事起的那一天,我就有这么一个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5分)

出神()不由自主()

日思夜想()

2用简短的话写出文章第5~7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3用“——”在文中画出描写演出的语句,再用“曲线”画出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出你喜欢这句话的原因______________。(4.5分)

4文中小作者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你自己要圆的梦是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如果要实现这个梦想就应该要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5“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2分)

多年以来,这样的阅读理解题型,可谓司空见惯。不能否定这类题型的价值,因为任何测试题都有存在的理由,都有测试的必要,因为测试对象存在着差异,测试者的测试目标也不可能相同。我读完这篇短文之后,出了下面四个小题:

1一篇小文章使用了三个“终于”,算不上大毛病,但可以更简洁一点。仔细阅读,你认为哪两个“终于”可以去掉,或者换成其他词语?____________(1分)去掉的那两句话,怎样修改更好?_________(1分)_________(1分)

2阅读这篇文章,你肯定知道作者是怎么写“圆梦的”,作者先写_________,(1分)接着写_________,(1分)最后写_________。(1分)

3“出类拔萃”是什么意思?_________。(1分)你觉得这个词去掉好,还是留着好?_________(1分)不管是删除还是保留,请说明原因。_________(2分)

4你知道《十八相送》吗?_________(1分)从这篇文章中,你了解的《十八相送》是_________。(1分)你想不想知道更多的《十八相送》?_________(0.5分)你准备以什么方式知道更多的《十八相送》?_________(0.5分)如果大家把这道题的空填好了,5分你只能得3分,剩下的2分,请你考试结束之后,利用一天的时间,采用自己想到的办法,交上几段文字介绍一下《十八相送》,这样你就可以得到余下的2分。不要小看这个2分。

网友“凌云青竹”读完我出的四个小题说:“第1题指向语言的表达,考察语句修改能力。第2题指向内容理解,紧扣文题领悟表达顺序。第3题指向词语咀嚼,品味在具体语境中关键词语的作用。第4题指向阅读的拓展,强化方法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更广阔的背景阅读。”并评说“考题有相当的思维含量和思考价值,有一定的难度。”

网友“行者庄生”认为:“我感觉这样的阅读题有一定的创新,我第一次见到。我们现在的许多阅读题依然是停留在大而全上,字词句段,听说读写,全部包含,结果导致有的太肤浅,有的太深,让学生很难把握。我认为是对阅读的目的性不明确。我们阅读一篇文章究竟是想干什么的呢?应该是提取信息,引起思考,理解表达。这些阅读题,符合这样的阅读理念。我提倡进行这样的改革。”

【反思】

我为什么想到这四个题?阅读这篇文章,发现此文存在的问题是一目了然的——“终于”居然用了三次;“出类拔萃”用在此处有点不妥当;还有一些修饰词如“绚丽动人”“耀眼多彩”“优美轻盈”“雷鸣般”等的使用,没有多少特色,是大众化的、模仿性的好词使用……也就是说,这一文本本身不是传统的“美文本”。自然,文本有些小问题,我们就不能以“美文本”的理解方式命题,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美文本”的方式命题,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测试与培养,所以有了第1、第3题的出现。

任何人阅读完《圆梦》这篇小文章,稍作思考都应该找到作者先写了自己读小学之前因为精彩的少儿文艺节目有了梦想;接着写自己读小学时如何在学校艺术团中的训练;最后写因为苦练,演出《十八相送》成功了!命第2题时,一是告诉参加测试的学生:小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结构;二是如果这三点都概括不好,说明平时的课文学习、阅读训练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加强训练,因为这是文章阅读的自然段与逻辑段的理解问题;三是通过测试能够唤醒一部分学生利用此文的结构写写自己的圆梦。

浅谈高中语文试卷的命题原则论文 篇4

1.保证客观性试题的分值和比例

客观性试题既包括选择题,还包括有着客观标准的填空题、简答题和断句题等。它虽然不能考查学生的思维容量和思维过程,但高质量的客观性试题却有着较好的区分效果。2011年高考语文卷客观性试题的分值为55分,占总分的37%。客观性试题大致近40%的比例,能基本保证语文试题的区分效果。

2.加大区分度好的试题的分值和比例

高考语文的数据分析显示,古代诗文阅读试题有两个优势。第一,区分度好。语文能力高的学生此部分得分高,语文能力低的学生此部分得分低。第二,与作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此部分得分高的学生,作文也往往得高分,这说明丰厚的古诗文积淀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为此,卷不断增加古诗文阅读在全卷的分值和占分比例。

3.在主观性试题中增加有客观性答案试题的比重

语文主观性试题很多都没有标准答案。特别是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试题鼓励学生有个性的发挥,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但如何酌情给分,靠的是评卷教师的水平和对文本与试题的把握,这就增加了阅卷过程中的评分误差,容易造成评分趋中,拉不开差距,损害试题的区分功能。卷在主观性试题中增加一些客观性的标准,达到既鼓励学生有创见的发挥,又能提高试题的区分效果。阅读延伸题是主观性的题目,有利于考查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但是,考生的得分分布,容易形成“中间大,两端小”的枣核状结构,即高分和低分都少,大部分考生集中在中间分数段的情况,这就损害了试卷的选拔功能。

4.一题多问或者一问多点,分解难度,让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作答空间

从多年测试结果看,同样分值、考查同样能力点的题目,一个题目多个小问或者一个问题多个答案要点的做法,能够明显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能力强、思维全面的考生能够得到高分,能力较低的学生也不至于不得分。

二、符合高考的政策要求

高考制度作为我国的教育教学和人才筛选的基本制度之一,其对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作用使其影响面不仅仅局限在教育领域,已成为体现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这就使得高考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诸多政策要求,例如要讲求政治性、公平性,要遵循考试大纲,试题要保持适当连续性和稳定性等等。试卷在体现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培养爱国精神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不仅仅符合政治性要求,同时也能够体现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素养和审美价值,能够从中发掘出素质教育因素。

三、符合语文学科要求

1.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为落实这一课改精神,卷设计了阅读延伸题,阅读延伸题要求调动学生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特性,把语文学习带入到一个新的境界,使学生的视野不是仅仅局限在文本范围之内,而是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进行联想、拓展和探究。

2.语文能力立意

在教学大纲的语境下,语文能力从学科内容的角度,可以分为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从人认知的角度,可以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及鉴赏评价等能力。

课程标准则从人的发展的角度重新构建和阐释了语文能力要求,提出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应用,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也是生活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审美,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有助于促进人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探究,是方法和能力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如果从课程目标的角度阐释这三种能力,就是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形成的能力。

基于高考的特殊性,我们对语文的三种能力作了以下界定: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包括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及评价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审美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文本艺术美和科学美的感受、品味、赏析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见解及发现、创新能力的考查,它通常渗透在对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考查中。

3.注重语文知识积累

基础知识是能够最为直接体现学科特点的内容,因而也是最应该掌握的内容,它是培养高层次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也非常强调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所以,卷加大了考查基础知识的力度,尤其注重对名句名篇默写的考查。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青少年时期记忆、背诵大量经典的古诗文,将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改革例谈总结 篇5

我班共有学生32人,期中80分以上有23人,60分到70分之间有3人,不及格6人,两极分化较严重。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努力,争取得到提高。

二、答题质量分析:

这次试卷分五大块:书写、基础知识及运用、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及习作。基础知识失分较多,因为一些同学基础知识学习的不扎实,所以失分较多;口语交际因为学生们实际实践过,这次做的比较好,阅读部分这次题目较容易理解,大部分学生做的还不错,个别学生不认真审题,失分较多;习作部分大多数同学写的都还可以,只有个别同学字迹较差,内容简单,造成失分。

三、今后改进措施:

经过考试,发现了自己教学上的一些漏洞,如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口语交际练习较少,习作部分要紧抓个别同学,不能让他们钻空子,不好好写作文,造成较大的失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1、学生日常读书量小,不能学以致用;

2、平时没养成勤动脑,多思考的学习习惯;

3、机械背诵,错字连篇。

以后改进措施:

1、加强写字教学,针对三年级孩子容易大量出现错别字现象,还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对易错字和难写字加强指导和提醒。从卷面上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加强。

2、注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引导学生多读书,养成积累好词好句、做摘抄的习惯。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改革例谈总结 篇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任何扎实、有效的课堂,都离不开教师及时、巧妙、精要的()和指导。A.提问 B.讲授 C.演示 D.操作

2.优秀教师的最高层次是()。A.合格教师 B.教育教学能手

C.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 D.教育家型教师

3.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是()。A.反思能力 B.思考能力 C.自学能力 D.教学能力

4.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后不治死亡。金某应当负什么责任?()A.应负相对刑事责任 B.不应负刑事责任 C.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D.应负刑事责任

5.根据我国教师法规的有关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与“品德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A.给予撤销 B.宣告中止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6.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必须由具有我国国籍、在我国境内定居并具有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我国学校的()。A.教师

B.校长 C.行政人员 D.教辅人员

7.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教师资格证培训:http://edu.21cn.com/kcnet2580/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8.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B.教育对象的影响 C.教育法规的影响 D.教育原则的影响

9.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10.在乡试、会试、殿试中的第一名分别称()。A.解元、会元、状元 B.会元、解元、状元 C.状元、会元、解元 D.解元、状元、会元

11.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资治通鉴》 B.《永乐大典》 C.《古今图书集成》 D.《四库全书》

12.下列作家与作品完全对应的一项是()。

A.叶圣陶——《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刘心武——《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 B.巴金一一《激流三部曲》、《灯》,贾平凹一一《许茂和他的女JLl‘fJ》、《芙蓉镇》 C.茅盾——《蚀》三部曲、《包身工》,谌容——《人到中年》、《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粤 D.老舍——《骆驼祥子》、《茶馆》,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13.与归纳思维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是()。A.综合 B.归类 C.演绎 D.分析

14.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或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

教师资格证培训:http://edu.21cn.com/kcnet2580/

B.分析 C.演绎 D.综合

15.系统分析主要分析的是()。A.“事物是什么” B.“事物有多少” C.“事物为什么”

D.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16.“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思维方法是()。A.比较 B.分析 C.分类 D.综合

17.根据公安机关的资料显示,娱乐圈中有人吸毒,高级知识分子中也有人吸毒,吸毒者中有些人是女性,而抢劫犯中有相当比例是吸毒者。由此可见()。A.高级知识分子中也有抢劫犯 B.抢劫犯中吸毒者占了大多数 C.有些抢劫犯可能是女性 D.有些抢劫犯不是女性

18.经计算,数学与计算机这两门课程成绩的相关系数是0.72,可见这两门课程()。A.中度相关 B.高度相关 C.极高相关 D.正常相关

19.定性分析主要分析的是()。A.“事物是什么” B.“事物有多少” C.“事物为什么”

D.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0.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量数是()。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地位量数 D.相关系数

21.群众对领导的不满,不仅仅产生于领导的作为和业绩不佳,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领导的期望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因此,如果竞选一个大企业的领导,竞选者在竞选演说中

教师资格证培训:http://edu.21cn.com/kcnet2580/

一味许愿,是一种不聪明的做法。从以上议论可以推出以下()结论。

Ⅰ.群众的期望值足够低,领导即使胡作非为,群众也不会产生不满情绪。Ⅱ.只要领导的作为和业绩出色,群众就不会产生不满情绪。

Ⅲ.由于群众的期望值高,尽管领导的工作成绩优秀,群众的不满情绪仍可能存在。A.只有Ⅰ B.只有Ⅲ C.只有Ⅰ和Ⅲ D.只有Ⅱ和Ⅲ

22.反映事物的内在特性或特征为内容的概念属于()。A.关系概念 B.属性概念 C.操作性概念 D.集合概念

23。某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分为0.5,则这名小学生的成绩()。A.高于平均分 B.低于平均分 C.等于平均分 D.没法确定

24.下列哪种统计量数描述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A.平均差 B.标准差 C.全距 D.算术平均数

25.因果分析主要分析的是()。A.“事物是什么” B.“事物有多少” C.“事物为什么”

D.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感觉城市 刘元举

滞①都市最好的建筑大都是留在广场上。越老的广场越有味道,特别是那种椭圆形队列、,极有耐心地组合成建筑博览系列,其风格的和谐与典雅令岁月粘稠。然而,到了今天,这些苍老的面孔对于周围的疾速变化却呈现一副凄哀的无奈状。高楼大厦争先恐后,顶天立地,倏忽间,竞形成了一个巨人家族,控制着广场的领空,从中透出一种现代城市的霸气。

教师资格证培训:http://edu.21cn.com/kcnet2580/

②城市的现代锋芒是无法收敛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你就得接受就得适应。城市的表情在过去如果说是因含蓄而充满魅力的话,那么说城市的现在,则全然抛开了这份传统的服饰,变得简单而直露。不是吗,玻璃幕墙体通体透亮,还有什么含蓄可言?钢架交错,似裸露闪亮的筋骨,没有任何羞涩需要多余的遮掩。远去了,哥特式建筑;远去了,巴洛克的繁绮奢华;远去了,爱奥尼与陶立克柱子,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无法取悦都市的目光。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的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件剥光。

③有一位作家到日本后写了一本书,题为《****的日本》。这个题目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现代化的日本城市的流向。是否越接近现代文明就越远离了掩饰和含蓄?

④由城市及人,由城市的服饰演进说到人的装束变化,这是很有意思的。古罗马的着名建筑师威特鲁威早就给建筑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说,建筑就是组织人们的生活。城市建筑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目共睹的。城市在告别繁冗,在失去含蓄,城市中的人,势必也要适应这种流向。城市人生活状态的变化首先要从服装上表现出来。比如,过去的女人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连衣裙是小翻领口,还是长袖的,腰间还有个捆扎的带子,不扎不端庄,不淑女,现在还有人穿这种连衣裙吗?不仅不穿长袖的,甚至连袖子都是多余的。由长袖而半袖,再由半袖而变成无袖;裙身过去长至膝下,甚至垂到脚面,走起路来风摆杨柳,婀婀娜娜,不乏古典韵致。从什么时候起时兴了超短?再看上衣,马甲,一些两件套装、三件套装,一些原本属于辅助性的衣服倒变成了正宗服饰,几乎取代了西服上衣西服裙,而且,这种取代没商量,马甲也好,上衣也好,越来越短,短到了可以露出肚脐眼。阳光下,上下衣之间因脱节而断层,透出的那一条子皮肤的白皙度犹如一道灿然的光带照亮行人的眼目时,城市建筑的玻璃幕墙体肯定会更加刺眼,更加热烈,城市的热情与城市的温度都会随之升高。那些阳光照不到的阴郁的古典柱廊以及浮雕的阴暗凹处,也会被这道肤线的光芒洞穿吧?城市不会再有含蓄了,而更加,易变的人们还能存留几多含蓄?

⑤睡衣式的服饰可以堂皇出现在闹市,男人忘记的背心,却以一种新的面料成为了女性的抢眼时装。还有人愿穿翻领衣裙吗?越短越好,越露越好,越透越薄越性感越好。为什么牛仔裤被体形裤取代?又被裤袜特别是那种裤子式的裤袜代替?还有短裤,更具超越优势。⑥泳装更说明问题。比基尼正在成为一道风景线,尤其是海滨的城市。

⑦由此,我想到了南方的园林建筑。那种奇妙的造园手笔可以用几个字概括:漏、透、瘦、皱。这四个字体现了造园艺术的精髓,体现出一种千古不变的神韵。按照这四个字造出的园林,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是直白的、单调的,其中的含蓄是可以让游人驻足且流连忘返的。而流行时装的这几个字则正与园林艺术达到的效果恰恰相反。

⑧或许我不该进行这种比较,时装与园林原本就不是一回事,一种追求的是艺术的永恒,一种要的只是闪烁迷人的一瞬,多一点,长久一点,那都是犯大忌的。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不恰恰是改变永恒吗?谁还讲白头到老?哪还有什么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哪来的永恒爱情?有那么一个瞬间就不得了。所以,风靡的爱情歌曲只能是“让我一次爱个够”、“不求一生相守,但求一朝拥有”、“瞬间就是永恒”之类。

教师资格证培训:http://edu.21cn.com/kcnet2580/

⑨瞬间,只能是瞬间,再难忘的瞬间也还是瞬间,不可能代替永恒。而我,一个有着古典情结的中年北方男人更看重那种永恒。我曾冒着大雨赶到同里小镇,为的是去一睹那里的古建筑风采。那真是一批国宝:一处藻井就是一座展馆,被灰尘遮盖的彩绘极耐人寻味;一扇有着木雕的门扇就是一件艺术精品,如同屏风般的组合门扇叙述了一部《西厢记》,有莺莺,还有张生,张生与莺莺的约会是永恒的,令我感动,可惜这几道门扇朽了;燕翼楼造型奇特,特别是屋脊有着宁静的动感,有云流动时,更是神奇,跃跃欲飞,令我难过的是它已经折断了翅膀,塌了腰身。

⑩我们的城市正在日新月异,我们新的楼房都是从外部世界抄来的,很少有我们自己民族的底蕴,正像我们的服装,一茬茬虽然炫目,却也是从西方世界拿来的。“拿来主义”构成了我们城市’的时尚。我们的城市正在洋化,我们的服装也正在洋化。洋化不是不好,却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好。还应该有一点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比如旗袍,比如蜡染的民族服饰,我都挺喜欢。

阅读上文,回答上列问题:

(1)文章第①段说:“这些苍老的面孔对于周围的疾速变化却呈现出一副凄哀的无奈状。”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2)在第②段,作者说:“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一件剥光。”从全文看,被剥光的有哪些“服饰”?请分条简要概括。

(3)在第⑧段,作者说“或许我不该进行这种比较”,可是在行文中,作者还是将服装与园林作了比较,这是为什么?

(4)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城市”总的“感觉”是什么,并简要陈述你对作者感觉的看法。

27.某山区某小学依山而建,一排土坯房教室呈丁字形紧挨山坎下,山坎因过度采伐,所剩树木不多,女教师耿某和她的一年级29名学生的教室正好在丁字头。春夏之交,阴雨绵绵,山上流下的水已变成小溪在教室边流淌,教室有点漏,连墙上都是湿漉漉的好像要渗出水似的。

下午第二节课耿老师在上课,突然雷声隆隆,接着带着唰唰响声的雨下起来了。就在这时,耿老师突然听见有点异样的响声,回头看,只见有碎土从黑板边掉下来,接着靠山的墙也掉下土,孩子们惊恐不安,耿老师边安慰孩子边要孩子将课桌椅往中间移。这时靠山的一边墙倒下来了,耿老师大声叫孩子们快跑,可有两个孩子吓呆了,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耿老师扑上去护住孩子,而天花板掉下一块,砸在耿老师身上,耿老师当即受重伤,两个孩子一个小腿骨折,另一个安然无恙。

分析:本案是否属于学校责任事故?怎么处理?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30分)28.请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写一篇议沦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晰。不少于1000字。

教师资格证培训:http://edu.21cn.com/kcnet2580/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任何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讲授,好的讲授更是好的课堂的扎实基础。

2.D【解析】优秀教师的最高层次是教育家型教师,即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综合知识和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具备很高的师德修养,很强的责任心和爱心。3.A【解析】反思能力是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

4.A【解析】刑法规定己满l4周岁不满l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金某年满15周岁,所以负相对刑事责任。

5.A【解析】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1)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2)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6.B【解析】略。

7.c【解析】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是时代发展对现代教师提出的要求。8.A【解析】略。9.D【解析】略。

10.A【解析】乡试录取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生,第一名为会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11.B【解析】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为明朝《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在当时被称作“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

12.D【解析】略。

13.C【解析】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演绎是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或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在思维方向上是相反的。

14.C【解析】演绎是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或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

15.D【解析】系统分析是一种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16.A【解析】略。

17.C【解析】在题干中找不到吸毒者既是高级知识分子又是抢劫犯的依据,则A错误。相当比例不代表占了大多数,B错。D属于不能确定的推理,故选C。

18.B【解析】相关系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取值范围为[-1,1]。相关系数大于0为正相关,小于0为负相关,等于0表示不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相关程度越高。一般可按三级划分:| r|<0.4为低度线性相关;0.4≤| r|<0.7为显着性相关;0.7≤| r | 19.A【解析】定性分析主要分析的内容是“事物是什么”。

教师资格证培训:http://edu.21cn.com/kcnet2580/

20.D【解析】相关系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

21.B【解析】群众对领导不满的情绪产生,有两点:一是领导的作用和业绩,二是对领导的期望与领导的实际表现,因此,只要有一种情况存在,就会在群众对领导的不满情绪,所以,结论Ⅰ和Ⅱ都不正确。

22.B【解析】属性概念是以反映事物的内在特性或特征为内容的概念。

23.A【解析】已知某小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标准分是0.5,通过查正态分布表知,φ(0.5)≈0.6914,即比他分数低的考生占69.14%,所以这名小学生的成绩高于平均分。24.D【解析】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又称均值,它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25.C【解析】因果分析主要分析的内容是“事物为什么”。

二、材料分析题26.【答案要点】(1)随着大工业与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含蓄典雅的传统式建筑。被简单、直露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无情地取代,而这种趋势是难以阻挡的。

(2)①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式建筑;②“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的服饰观念和保守的服装;③人们追求的古典情结、永恒的情愫;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的审美观、价值观。(3)这是因为:二者都能反映出人们的审美观和生活观。作者想通过比较来唤醒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在接受外来事物的同时,要好好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具有优良传统的东西。(答出大意即可)(4)第1问:①城市在变化(洋化),城市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生存状态、思想观念的变化;②传统的优良的事物正在消逝。第2问:此为开放题,回答扣住文意,言之成理,表述清晰、完整即可。

27.【答案要点】(1)本案不属于学校责任事故,学校不承担过错赔偿责任。该山区小学的教室在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环境状况下,是安全建筑。只是由于春夏之交的雷雨引发了山洪,从而导致了校园中教室的倒塌;而且事故发生时,教师耿某也已尽了其应尽的疏散与保护学生人身权利的义务,他的师德应当得到人们的敬重。因此,学校对于一名学生小腿骨折的伤害后果的发生既没有主观上的故意,也没有主观的过失,因此这不是一起学校责任事故,学校对此不负过错赔偿责任。

(2)本案实际上是一起发生在学校的学生伤害意外事故。其中导致学校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中,就包括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自然因素、素引起不可抗力因素。本案中之所以会出现教室倒塌并造成学生伤害的后果,不是因为校舍的安全没有得到保证,主要是由于春夏季节阴雨连绵的天气造成的山洪暴发,而雷雨和山洪都属于不可抗力的因素,故本案属意外事故,而非重大的责任事故。另外,教师耿某在这次事故中也受到重伤,因其是履行教学职务和保护学生的过程中受伤的,学校应当对教师耿某给予补偿,以及行政奖励。

(3)根据我国有关教育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于在校学习的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实行意外保险,即中、小学生都应当参加人身意外伤害责任保险,具体由中、小学校集体办理。因

教师资格证培训:http://edu.21cn.com/kcnet2580/

此,基于本案中受到人身伤害的小学生是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即雷雨天气),因此可由受害学生依法向承担保险责任的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由保险公司调查、核实后依法予以赔偿。如果保险公司拒绝理赔,受害学生及其监护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受害学生所在学校可 以支持其提起民事诉讼。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改革例谈总结 篇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D)。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2.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B)。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3.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B)。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应用技能 D.学习技能

4.“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5.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B)。A.教学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

6.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7.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教育目的的(B)。A.教育作用 B.评价作用 C.导向作用 D.激励作用

8.在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D)。A.杜威 B.赫尔巴特

C.孔子 D.夸美纽斯

9.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C)。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10.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中(C)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11.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有(C)。

A.小学阶段创造力呈发展趋势,其中流畅性最低、变通性居中、独创性最高

B.在小学一至三年级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呈阶梯上升状态 C.在小学阶段,男女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基本上同步,性别差异不明显

D.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创造力呈现上升趋势 12.态度不包含以下哪种结构成分?(C)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13.下列关于发现教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教师要将学习环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B.教师要配合学生的经验,组织教材,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发现 C.发现教学要进行的顺利,关键在于恰当地确定学生可进行独立探究的力所能及的最近发展区

D.教师要增强教材难度,给予学生一定的挫败感

14.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是(B)。A.诊断性评价 B.配置性评价 C.常模参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15.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16.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B)。A.普通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学前教育

17.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A)。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18.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C)。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20.以下属于赫尔巴特的著作的是(B)。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人的教育》 D.《教育漫话》

21.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A)。A.教育 B.教学 C.管理 D.科研

22.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B)。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3.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这是(C)的观点。A.宗教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24.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5.“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C)A.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26.我国最早论述教育学原理的著作是(C)。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中庸》

27.学校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是(C)。A.教学目标 B.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 D.教学计划

2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A.教书育人 B.传道授业解惑 C.热爱学生 D.忠于教育事业

29.学生借助所提供的结构化材料进行操作与思考获得的知识的学习方式是(B)。A.接受式学习B.探索式学习C.知识的学习D.技能的学习

30.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各方面素质的(A)。A.和谐发展 B.均衡发展 C.全面发展 D.快速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ACD)。A.相似性 B.材料特性 C.原有认知结构

D.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特殊儿童是指在教育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下列选项属于特殊儿童范围的是(ABCD)。A.资质优异儿童 B.智力落后儿童 C.情绪困扰儿童 D.学习困难儿童

3.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ACD)。A.上位学习B.概念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4.对形式训练说形成一种挑战的相同要素说是由谁提出的?(AB)A.桑代克 B.武德沃斯 C.奥苏伯尔 D.贾德

5.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因素有(ABD)。A.受教育者 B.教育者 C.教育环境

D.教育内容

6.认知者自身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BD)。A.认知者的经验 B.认知者的性格 C..认知者的品质 D.认知者的需要

7.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成年前各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有(ABD)。A.自主感对羞愧感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亲密感对孤独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8.加涅按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AB)。A.智力技能学习B.认知策略学习C.知识学习D.行为规范学习

9.加涅将人类学习分为(ABC)。A.认知策略 B.动作技能 C.智力技能

D.情感

10.教备课不仅要钻研师教材,还要(AB)。A.了解学生 B.研究教法 C.研究学法 D.布置作业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1.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法国。(F)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韩愈提出的。(T)3.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行为都在于达到某个目的,并在于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T)

4.有意注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T)

5.当问题存在多个正确答案或解决方案时,就会有集中思维。(F)6.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产生式的形式表征。(F)7.教师取消全程监控的方式以后,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持,这是一种正强化。(F)

8.自从有了学校,便有了教育。(F)9.泰勒的评价模式是一种总结性评价。(T)

10.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辅导。(T)11.教师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F)

1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T)

1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孟子》,论述了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F)

14.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F)

1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分心”,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但不可忽高忽低,也不要配以夸张的身体动作。(T)

16.根据巴甫洛夫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望梅止渴”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F)

17.在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中,自我认识是基础,自我体验是核心,自我调控是关键。(T)

18.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F)19.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F)

20.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F)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

五、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小李、小张都是刚工作一年的初一语文老师,两人工作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小李对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特别注意调动课堂氛围,我的课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热闹。上周公开课学生个个都很开心,可听课的老教师们都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的不好吗?”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也没少花工夫。我专门买了特级教师教学录像,细心模仿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课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复制到我的课堂上。可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 问题:

(1)你是否赞成小李的教学观,结合教学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5分)(2)小张上课的问题在哪里?请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5分)2.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未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不是。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被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

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教育、教学中使你受到哪些启发?

3.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芳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B[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3.B[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4.A[解析]“三结合”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可以促进学校教育。把三方面结合起来,可以整合社会各方的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教育力量,对提高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5.B[解析]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6.A[解析]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7.B[解析]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小学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

准,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果的评价都是以小学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和标准的。本题考生只要在题干中抓住“活动效果”一词,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8.D[解析]夸美纽斯吸取前人的班级授课制思想的雏形(主要指昆体良的班级授课制的思想萌芽),并总结了16世纪新旧各教派所兴办的学校中实行班级授课的初步经验,提出并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开现代班级授课制之先河。

9.C[解析]贾德在“水下击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迁移理论是经验类化说。

10.C[解析]发散思维训练主要通过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训练学生的创造力。

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自我设计训练通常需要教师协助学生确定所设计的课题,并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头脑风暴训练是指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可以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可以拓宽思路,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创造性。

11.C[解析](1)小学阶段创造力呈发展趋势,其中流畅性最高、变通性居中、独创性最低。(2)在小学一至三年级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呈直线上升状态,小学四年级呈现下降趋势,小学五年级又回复上升,小学六年级又表现出下降趋势。(3)在小学阶段,男女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基本上同步,性别差异不明显。(4)在小学阶段,进行创造力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

12.C[解析]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即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情感成分(即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和行为成分(即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认知、情感、行为三大成分相互作用,构成了态度的结构。

13.D[解析]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选项A、B、C均符合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只有选项D不符合。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中要求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要求确保材料的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材料太容易,学生缺乏成就感;材料太难,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发现教学要进行得顺利,关键在于恰当地确定学生可进行独立探究的力所能及的最近发展区。因此,选项D“教师要增强教材难度,给予学生一定的挫败感”是错误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4.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有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之分。选项B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

安排教学。通过配置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选项A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选项C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所谓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选项D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5.A[解析]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16.B[解析]略

17.A[解析]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18.C[解析]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19.B[解析]韩愈在《师说》中对“师”进行了定义,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0.B[解析]夸美纽斯创作了《大教学论》,福禄贝尔创作了《人的教育》,洛克创作了《教育漫话》,《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21.A[解析]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相结合、发展的过

程。

22.B[解析]华生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23.C[解析]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24.C[解析]学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决定着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这里的学习即为教育。

25.C[解析]“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

26.C[解析]《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学记》对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进行了高度概括。

27.C[解析]教育目的是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故本题选C。28.A[解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故本题选A。

29.B[解析]探索式学习又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

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探索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

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30.A[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CD[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ABCD[解析]特殊儿童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天赋优异儿童;一类是身心障碍的儿童。包括资质优异的儿童、智力落后的儿童、盲聋哑儿童、情绪困扰儿童和学习困难儿童。资质优异的儿童也属于广义上的特殊儿童,切不可片面理解。

3.ACD[解析]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性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4.AB[解析]桑代克和武德沃斯否定了形式训练说,桑代克提出了相同要素说,此后武德沃斯将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5.ABD[解析]略

6.ABD[解析]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会影响社会知觉,认知者自身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7.ABD[解析]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成年早期面临的发展任务是亲密感对孤独感,排除C;其他选项均是18周岁前的发展

任务。

8.AB[解析]加涅按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态度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

9.ABC[解析]加涅将人类学习分成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这五类学习代表了个体所获得的所有学习结果。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10.AB[解析]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必须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考虑教法这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就是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是否存在缺陷,应采取什么措施弥补。考虑教法即如何把已把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

三、判断题

1.×[解析]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2.√[解析]见韩愈的《师说》。3.√[解析]略 4.√[解析]略

5.×[解析]只有当问题存在一个正确答案或解决方案时,才会有集中思维。

6.×[解析]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7.×[解析]负强化是指教师对学习者消除某种讨厌刺激以后,学习者的某种正确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题干所述是一种负强化。

8.×[解析]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有了教育(非制度化),有了学校后,便有了制度化的教育。

9.√[解析]泰勒的评价目标更多注重的是结果。

10.√[解析]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辅导,但是不能收取任何费用。

11.×[解析]教师资格考试目前还没有全国统考,除浙江、湖北以外,其余各省自己举行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一般每年举行两次,分别是上半年的3月份和下半年的9月份。12.√[解析]略

13.×[解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荀子》。

14.×[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5.√[解析]略

16.×[解析]“巴甫洛夫”把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把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望梅止渴”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17.√[解析]略

18.×[解析]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师不可能什么都会,学生也不可能什么都要学,什么都学好。19.×[解析]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

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认识和自信能力不会减弱,不会总做错事情。

20.×[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四、简答题

1.[参考答案](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例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2.[参考答案](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不是消极、被动的。

五、综合分析题

1.[参考答案](1)我不赞成小李的教学观。

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要相结合。小李仅仅关注学生,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缺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刻性。

②上好一堂课除了气氛热烈,还应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任务和重难点,使学生巩固每节课学到的知识。

(2)①小张上课的问题是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情感的人。特级教师所教的学生和小张所教的学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②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相互提高的动态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小张在教学中遵照特级教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束手无策。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调节教学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参考答案]上述案例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对学生充满信心,对学生抱有极大的期望去教育学生,学生将感受到这种期望,并将这种期望转化成一定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在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一定会取得迅速发展。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3.[参考答案]小芳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思维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下一篇: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情况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