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例谈

2024-10-26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例谈(精选12篇)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例谈 篇1

每逢期末考试, 小学语文教师就要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期末复习, 通过复习, 帮助学生再一次回顾、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 在复习过程中, 由于复习的知识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 没有新知识那种新鲜感, 所以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难以吸引他们的长期注意力。尤其对于优等生来说, 复习无异于“炒冷饭”, 很难使他们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总复习时, 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办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 精心设计练习, 以此追求总复习的高效性。那么, 小学语文总复习该如何开展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希望能对同行起到启发作用。

一、如何顺利开展小学语文总复习

(1) 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就好像那刚刚开苞的花朵, 竭尽全力地汲取阳光的精髓, 对成长充满了迫切的渴望和憧憬。同时, 他们思维活跃, 精力充沛, 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因此, 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征, 尊重他们的想法, 不要一味地用“题海战术”来强迫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知识, 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使学生失去复习兴趣。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 在复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适合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参与。比如我在组织学生复习唐诗的时候, 知道光让学生死记硬背达不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为此, 我采取了“唐诗接龙”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唐诗的学习情况。我先起个头, 然后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一句一句地接下去, 这一阶段的学生竞争意识很强, 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 所以我充分运用学生这种相互比拼的态度, 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复习。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 而且还能避免对知识第二次回味的枯燥感。

(2) 将语文知识融会贯通。小学语文复习的知识纷繁复杂, 比较零碎,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慢慢归纳、分析和梳理。面对如此多的语文知识, 教师千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而应该将知识融会贯通, 否则会让学生理不清头绪, 越复习越乱。以复习“字、词、句”为例, 在复习“字”时, 我让学生以字典为工具, 按照部首、形声、形近和音序等类别将以前学过的生字进行归纳整理, 以此让学生熟练掌握“音、形、义”;在复习“词”时, 我让学生将课文中的词语按照褒义与贬义、近义与反义、成语与一般性词语等词性总结出来, 然后再让学生利用这些词语造句, 以此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复习效果;在复习“句”时, 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主动句、被动句等, 然后让学生仔细品味这些句子对表达文章思想感情和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通过这些有条有序的复习方法, 学生可以将知识融会贯通, 增强记忆的同时也巩固了学习效果。

(3)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好的复习课, 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还能让他们在复习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 使他们的知识水平得到拓展。如果语文教师只是按照字、词、句一点一点地复习, 那么学生就只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 不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所以, 小学语文复习过程中, 教师必须举一反三, 利用一个训练点, 让学生的知识向四面八方拓展, 以此提高训练效果。比如在复习《小露珠》这一课时, 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这么一条填空题:这篇课文描写的是 () 的小露珠、 () 的小露珠、 () 的小露珠。除了课文所描写的小露珠, 我们还可以增加几个 () 的小露珠、 () 的小露珠。除了形容小露珠的词语外, 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词组, 如 () 的 () ……这种练习不仅可以重现《小露珠》这篇课文, 还对学生的知识进行了拓展, 让学生举一反三, 学到更多的知识。

(4) 巩固知识, 提升水平。复习语文知识, 不能将学生的眼光局限在教材内, 而应该鼓励他们将视野延伸至课外, 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才不会遗忘。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 就好像是让学生捡珍珠, 今天捡一颗, 明天捡一颗, 当学生手里有一捧珍珠时, 教师要给学生一根线, 让学生将珍珠穿成项链, 这样学生就学有所成了。然而, 教师的这根“线”不能随便给, 要靠学生争取。我在引导学生复习《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 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最近的生活状况, 与以前相比, 我们生活的环境有什么变化?如果长此以往, 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根据这些问题, 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我们的生活家园———地球, 想到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这样的复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 还能对现实生活有所思考, 复习知识之余也提升了自己的境界。

二、结语

小学语文复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教师要将复习的过程看作是查缺补漏的过程, 是帮学生总结提高的过程, 从激趣、融合、拓展、提升入手,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优优.小学语文复习的金点子[J].学苑教育, 2009 (11) .

[2]王玉芝.小学语文复习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13) .

[3]李广燕.在新课标下搞好小学语文复习之我见[J].读与写, 2009 (10) .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例谈 篇2

“一纲多本”的指导思想,极大丰富了语文教材,通行的每一版本语文教材都蕴含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被选入语文教材的文本都是经过细细斟酌、精挑细选而来,这些文本既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又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协调,因此是语文阅读的一大重要资源与宝库。

为此,开展拓展阅读教学,要首先立足语文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文本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寻找恰当的角度进行拓展阅读教学。立足文本是拓展阅读的基础与前提,但拓展阅读却不能局限于教材文本这一范围,而要跳出文本的束缚,拓展阅读内容,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内部动力。

激发阅读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对阅读的热爱,将会使其受益终身。为此,教师要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提高阅读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例如,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薄弱,为此,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故事性强、附带插画的相关书籍,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订阅一些小学语文报刊,有价值的小学语文报刊往往集知识性、趣味性、丰富性于一体,是进行语文拓展阅读的重要领域。

二、拓展阅读时空,营造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的自觉性

拓展阅读,既指阅读内容的拓展与丰富,也指阅读时间与空间的拓展与丰富。充足的阅读时间与丰富的阅读空间,是实行拓展阅读教学的基础,缺乏时间与空间的保证,拓展阅读教学的开展很难落于实处。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停留在课堂之上,然而课堂时间极为有限,阅读很难持续、深入地进行。

为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前与课后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种出色的习惯。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草船借箭》之前,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

除了拓展阅读时间之外,教师也应当打破教室这一空间的束缚,带领学生走入当地的图书馆、书店等,向学生展开一个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打破课堂与教室的束缚,拓展阅读时间与空间,教师要注重营造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的自觉性。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具有爱玩、爱做游戏的天性,并且注意力保持时间较为短暂,很难真正静下心来进行阅读,因此,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图书馆、书店,教师要注重引导,营造温馨、安静的阅读氛围,使每一个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尽情地开展阅读活动。

三、开展阅读活动,加强阅读交流,深化学生阅读的质量与深度

要想提高小学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开展一些阅读活动是极其必要的。一方面,由于活动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与动力,使他们乐于阅读;另一方面,阅读需要交流与沟通,开展活动为学生进行交流搭建了一个有力的平台。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面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受与理解。阅读活动,使阅读从自我阅读走向了对话,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与深度。

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由于生活经验贫乏、知识储备较为薄弱,阅读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发现阅读中存在的认知偏差,吸收其他同伴的感受与观点;同时,小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阅读活动帮助他们挖掘自身潜力,最终起到很好的取长补短的作用。开展阅读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诗歌朗诵活动、阅读交流会、阅读成果展示活动等。

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时,由于这一组课文展示了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如《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以及《和田的维吾尔》,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并通过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向同伴、老师展示阅读情况。

参与活动的主体除了学生之外,教师与家长也可以走进阅读活动,通过倾听、引导、交流、欣赏等,对孩子的阅读给予支持与鼓励,也有利于提高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四、传授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提高拓展阅读的有效性

拓展阅读是学生汲取知识、培养能力、熏陶情感与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但要想真正提高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其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还需要教师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他们尚未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久而久之,不仅无法实现拓展阅读教学的效果,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情绪。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初探 篇3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概述

阅读理解是语文的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其实质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并归类、运用。对学生的这种信息的搜集与整理的能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拓展阅读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与阅读教学素材相关的一些主题,搜寻材料信息,进而对此有自己的看法、理解、认识,更进一步地理解素材。相关专家已经研究并发现,当一个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信息来呈现时,那么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一些。因此说,语文教师就应该树立一种大语文观,将语文教学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语文资源,将语文的环境进行优化构建课堂内与课堂外的联系,校内以及校外的沟通以及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扩大语文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出主动性、能动性,更好地学习。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策略

(一)课前搜集信息,感知课文

认识事物的前提就是要先感知,有一种丰富的感性认识就是我们对一件客观的事情产生认识的基础,如果让学生阅读同一个主题的的素材,有助于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如果想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这种伟大的品格,就很有必要让学生去进一步了解鲁迅的一些事迹,以便更好地从深层理解这个伟人。在对这一课进行教学之前就应让学生去搜集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图片、事迹、名言、故事等,当这些资料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一个人物时,学生就对这个伟人有了一个具体、生动、有血有肉的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就有可能对人物产生一种更具个性化的理解,就可能会更进一步地走近人物,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此外,还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到一个伟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并不是神。另外,还可以围绕一个事件进行搜集,比如《草船借箭》这一节,就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这个事件的相关知识,这样在课堂上就会学得比较轻松。再比如《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写的是何其芳设身处地地目睹了周恩来总理忙碌了整整一夜,进而产生了对周总理的由衷敬佩之意。语文老师在上课前,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搜集关于周恩来总理的一些资料,深入了解周总理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们对周总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本的理解,进而较好地把握课文。

(二)课中整合信息,理解课文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得一种意义。如果将某一个阅读对象进行还原,还原到社会背景或者生活中,有利于学生更深层地理解阅读的对象。例如在《草船借箭》中,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理解周瑜与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就在课文信息之外提供了一个课外信息,即《三国演义》中的孔明借东风。那么学生在学习这两篇关于同一个主题的事件时,就不知不觉地将两篇进行了对比、整合,这样就总结出了诸葛亮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著名教师李吉林在讲授《海底世界》时,就运用了两篇阅读材料:《海底的冷灯》以及《人类的秘密仓库》以课文为主,以课外材料为辅。这就做到了课内与课外的相互渗透,用不同的角度的信息形成一种合力,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再比如在讲《鲸》这一课时,文中并没有详细具体地介绍鲸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方法准备好较详细的资料并整合好所搜集的信息;教学时,对于与课文某些次要内容联系较紧密但又不影响到对文章的阅读理解的内容,我只要求学生能作一般的了解就行。比如鼓励一些学生将所搜集的关于抹香鲸的相关资料以图片和录像的形式进行展示,便于更多的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抹香鲸的特点;对课文的重点处、难点处能起补充作用的信息,上课的时候就有必要好好加以运用。比如班级有某位学生搜集到了“为什么虎鲸不同于一般鲸类?虎鲸居然会对同类发起攻击”等信息资料,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时,千万不宜照本宣科地读所获取的信息资料,应该先自行理解把握,用两三句概括的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

(三)课后延伸,课内课外相结合

新课标定义下的语文学习,并不是仅仅要学习完课内课外的内容之后就可以结束了,而是应该将课内课外的内容相结合,这恰恰是一个学习新知识的开始。

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在孩子们的眼中很完美,他们在学完之后,在不停地谈论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就随之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中年闰土是什么样子吗”,学生们当然会很感兴趣,然后教师就紧接着将《故乡》推荐给学生,学生在读完之后就讨论起来,闰土变傻了、变呆了,教师随之可以讲解闰土变化的原因,讲解当时的社会,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另一个层次上对人物以及社会产生深刻的理解。这样课内与课外的相结合,就更能够让学生感兴趣,促进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借助于精彩的课外世界,可以在学习《草船借箭》时,将其带进《三国演义》;在学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将其带进《西游记》;学习《春》时,让其走近朱自清;学习《猫》时,让其走近老舍,等等,将古代文化、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世界文化予以结合,融会贯通。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例谈 篇4

一、自主构建阅读感悟,培养阅读赏析意识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文章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找出文中的精美语句,摘抄诵读,积累鉴赏。

(一)自读品味,找出精美语句

小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阅读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对着教案把文章剖析移交给学生,那种思想的“灌输”,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没有自身阅读过程,学生无法表达真实的阅读体验。小学生阅读的自觉性不高,不能持续阅读,需要教师用问题驱动。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的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任务,如“阅读寻宝”的游戏,教师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画出文中运用的词语、句子,根据自己的阅读感觉说出句子运用的好处,简单渗透语文阅读鉴赏的方法。

如在学习《挑山工》一课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本课突出的是人物描写,教师在大屏幕上投影出问题:画出文中描写“挑山工”的句子,思考表现了“挑山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学生很容易找到对挑山工的描写,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然后小组讨论各种描写的表达效果,把阅读和鉴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二)摘抄记诵,积累言语材料

背诵积累是学生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重要方式。小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比较少,读完文章以后,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所谓“厚积而薄发”,言语材料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必备手段。教师在引导学生“寻宝”的过程中不妨再走一步,找出精美语句,鼓励学生摘抄下来,并利用早读时间朗读背诵,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作为摘抄专用本,便于学生摘录背诵。积累语言是比较容易的任务,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初步形成语感。养成摘抄习惯的学生在读书时首先要把摘抄本找出来,记录阅读的收获。

(三)读写结合,形成鉴赏感悟

学生品读赏析能力的提高需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阅读感悟,这就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并随时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读写结合”的效果是可以看得见的。学生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有思考的过程,思考的结果就是阅读收获。小学生开始写作训练时,对语言的运用比较生涩。训练一段时间后,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都有着非常明显的提高。对学生的赏析结果,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评价。

读写结合是阅读鉴赏的有效方法,学生所写的感悟,就是对文章鉴赏的条理化。如读完《走遍天下书为侣》,让学生先查找工具书理解“侣”的含义,然后让学生体会为什么作者要以“书”为侣,拓展延伸你愿意以什么“为侣”走天下。学生在写作中能够理解“侣”的意思,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愿望。

二、开设阅读专题辅导,指导阅读鉴赏方法

教师要开设鉴赏方法的专题辅导课,由阅读方法到赏析技巧都要给予具体指导。文章内容的筛选需要学生有整体把握的能力。

(一)阅读导读提示,明确中心内容

教材中的文章编排大多是按照主题设置,单元整组的内容比较统一,单元之前有单元阅读提示,每一篇文章之前也有阅读提示,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阅读导读提示,明确文章的中心内容。文章导读是教材的一部分,但是学生往往会忽略教材的这个组成部分,直接进入文章阅读,拒绝导读提示,这样必定会降低阅读效率。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文章导读提示的习惯,以后在阅读文学名著时也要养成阅读序文和目录的习惯,对作品有个概括性的印象,然后有条理地阅读全书。准确把握文章内容方可以领会文章情感,增强阅读鉴赏能力。

(二)正确使用词典,排除阅读障碍

小学生在阅读时所遇到的陌生字词比较多,教材课文中生字词在文后有罗列,学生在预习时按照教师的要求查找字音字义,能够明确内涵。课外阅读时,学生则不会如此认真,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在猜测中一带而过,造成对文章内容的误解。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最便捷的查字词典的方法,有利于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形成。学生在查找工具书时,可以拓展积累。如多音字的不同意思,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以及其出处、典故等,这都是工具书提供的附加信息。所以学生在排除阅读障碍的同时还可以取得阅读之外的收获。小学生没有拓展积累的意识,教师要给予示范演示,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意识。

如冰心的《忆读书》一课有个词语“津津有味”,教师可引导学生查词典了解意思。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词典中还列出了近义词为兴致勃勃,反义词为味同嚼蜡。这样,学生不但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也领会到了整个句子的意思,同时还拓展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提高了学生词语的运用能力。

(三)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背景

文章的阅读鉴赏,离不开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要对文章作者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做深刻了解,以便理解文章的主旨。阅读课外书时,也要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详细了解。现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要教给学生百度的方法,快速查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资料,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做全方位的了解。

三、开展阅读鉴赏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鉴赏要在一定的活动中不断推进,用活动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互动中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集体交流可以不断交流赏析的角度,学生在互动学习中不断增强品读赏析的能力。

(一)评选读书笔记,激发阅读热情

阅读鉴赏活动首先从学生的阅读积累开始,在阅读时教师要求学生每人都有阅读“积累本”,但是学生的积累本利用情况则需要检查评价,用以督促。教师组织开展阅读积累评比活动,每周晒一晒积累本中摘抄的妙词佳句,比一比谁积累得更多,谁积累的语段更优美,谁能把积累本上的内容背诵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些任务层次比较低,学生很容易完成,参与评比的积极性很高。在评比中发现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积累本设计非常精美,用彩笔为摘抄的精妙语段配画装饰,由此可见学生非常喜欢摘抄积累。

(二)集体交流方法,提升鉴赏能力

同龄人之间有着更多的默契,所以学生之间互通经验效果更好。教师可以开展阅读鉴赏方法交流会,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阅读经历,说一说鉴赏语言的角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经验交流。教师组织各小组先进行讨论,统一得出具体的方法,由代表到台前展示,集体共评方法的优点,并尝试运用。学生博采众长,可以快速提升鉴赏能力。

(三)举行阅读表演,培养阅读乐趣

阅读积累要融入学生的习得经验,必须经过语言的“输出”过程。小学生更喜欢课堂语言活动,所以教师要运用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领悟。教师可以两周组织一次阅读表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阅读的小故事,自主安排角色,模仿阅读材料中的语言动作进行表演,并评出最佳表演小组。学生从语气语调的模仿中深刻理解故事内涵,鉴赏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增强。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如学习了《晏子使楚》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内练习“晏子”与“楚王”的三次“斗智”,从语气语调的运用上表现人物性格。晏子的智慧和巧妙的语言,楚王的自取其辱的无奈,学生可以表演得淋漓尽致。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表演交流,可以放松心态,更好地体会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和性格特点,由阅读深入到鉴赏。

小学生阅读鉴赏处于初级阶段,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赏析的意识最重要。阅读是鉴赏的基础,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摄取文章信息的能力。精读略读相结合,增强语感的同时渗透鉴赏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学会找准鉴赏切入点的方法,组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要多组织课堂活动,训练学生的语言输出,在模仿中提高阅读鉴赏的能力。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阅读习得规律,循序渐进渗透阅读鉴赏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摘要:小学生阅读鉴赏正处于初级阶段,阅读指导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意识,循序渐进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建构阅读感悟的机会,开设阅读鉴赏方法辅导专题课,组织阅读鉴赏的表演活动,促进学生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转化,掌握比较系统的阅读鉴赏方法。

小学语文怎样教拓展阅读 篇5

1、开设阅读推荐课

之所以开设这类课程,就是为了向学生推荐和学生年龄段比较适宜的优秀书籍、文章以及报刊杂志和优秀课外读物等,有效结合教师推荐、家长推荐以及学生推荐方式,使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教师应该了解各类图书以及文章内容,进一步了解各种书籍,从而为学生推荐比较好的图书。如对于故事诙谐的作品,教师可以讲一段比较有趣的故事;对于语言非常优美的作品,教师可以朗诵一段内容。此外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作品里面的精彩情景以及人物形象或者是人物音频等,将学生拓展阅读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2、设置阅读指导课

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基本的一种学习方法就是欣赏优美书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语言优美以及描写出众的作品以及故事情节,这样就可以通过读写,让学生推敲文章作者应用文字的具体写作方式,深入学习故事情节具体表现形式,并且不断累积优美句子以及词语,在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如果是散文、古诗以及诗歌等作品,就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诵,开展朗诵比赛,有效提升其朗读能力以及作品鉴赏能力。

3、进行互动性教学,将学生阅读兴趣有效激发出来

所谓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互动学习。该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拓展阅读的喜爱度,利用开展组织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班级和班级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可以开展比赛,确定几名教师以及学生来进行评判,现场点评每次表现。该过程不仅能够扩展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层面以及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以及促进学生进行相互学习。

4、再现文章情景,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小学生处于成长最初阶段,所以对所有新鲜事物都非常好奇,进行语文拓展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作品里面的情境或使学生亲身参与作品完成情境再现过程,利用表演、图片以及视频等方式把表面文本展示出来,使教学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促进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目标

通过拓展阅读的不断开展,小学生可以达到的阅读水平是:获得一定欣赏文学的能力、从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思维、获取相应的知识、挖掘自己在阅读方面的潜力。

(一)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

在拓展阅读的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教会小学生学习使用工具书进行阅读,克服遇到的困难,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领会语句和词语的概念,了解它们的涵义,学习词语在文中的使用方法,拓展理解句式、修辞等表达方法,形成阅读感受,累积一些基本词语、句段,以便为日后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培养阅读语感

读是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小学阅读训练,要求学生做到朗读正确、流利、不平淡。训练小学生默读(主要适应高年级学生),做到不出声,注意力集中,促进学生思考,也可以唤起他们的联想。

(三)掌握阅读方法

课堂教学中多用精读方法,对学生树立学习认真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能够使学生展开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略读多见于课外阅读,学生通过略读捕捉文章关键信息。查找资料利用浏览的方式更适合,小学生应该具备这种查找资料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原则

(一)拓展阅读以老师为主导

如何制订合理、有效的拓展阅读计划,成为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要求。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研究可以得出,某些老师重“主”而不重“导”,在教育的过程中大多是学生被动接受,被动参与;某些老师在制订拓展阅读计划时,常把握不准,常常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以所准备的课外阅读文章为主,与自己最初的想法不一样,效果也不好。

(二)拓展阅读以学生为主体

学校教育,就是围绕孩子展开,在拓展阅读教学中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而要忽略老师在这一教学中的所处位置,保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学习,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拓展阅读以训练为主线

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自身能力,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而阅读训练是一种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准备多项选择供学生挑选,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他们个性化地选择材料,积极调动学生展示个性、抒写的灵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习作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营造阅读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环境是极其重要的,阅读课程也一样。如果我们可以给学生创造不错的阅读环境,就一定会使学生在阅读时顺畅、放松,慢慢进入阅读世界,喜欢上文字和里面体现的思想。除此以外,老师的耐心引导和细心的指导也会从另一个方面影响学生的读书欲望。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帮助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引导阅读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很多的不同方式告诉学生,事物和事物之间是存在内在联系的,很多时候,你都可以因为一个画面而想到别的东西,阅读也一样的道理。在读到优美的诗句时,是不是可以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知道的诗句及表达的意思,一步一步地延伸,进而更好地了解书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不仅发散了思维,而且增强了阅读效果。

(三)丰富阅读内容

因为阅读和其他的教学还不是很一样,不在于量大就可以提高能力和水平,而在于内容的丰富性,是否可以对学生起到启发的作用。而且,在阅读资料的选择方面,要注意补充课本的一些疏漏,或者是增加些最新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全方位地发展。

(四)探究阅读方法

任何学习,都需要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够顺利,所以我们要重视阅读方法的选择。在进行课堂阅读时,方法更显得重要,要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教授不同的方法。比如对低年级的孩子要大声读出来;大一点的学生教会他们默读,把自己的思考放进阅读中。新课程改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点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反思

(一)以教材为出发点,丰富阅读内容

拓展阅读是对语文教材的延伸和补充,因此,拓展阅读要以语文教材为出发点,以教育目标和任务为导向,进行阅读内容的丰富。首先,在重点难点上进行拓展,有时候学生受知识底蕴、人生阅历等的影响,对课文内容不能完全理解,这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教师进行细致的讲解,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相关内容的拓展阅读,学生在阅读中理解重点难点,自我感悟,不断提高。其次,在学生的兴趣点上进行拓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反复阅读,学生早已对教材内容失去了兴趣,对教材的拓展阅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读书的积极性。

(二)创造阅读条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充分发挥拓展阅读的作用,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给我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首先,开放学校图书室,图书室是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增长见识、提高素质的重要阵地,要切实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更新图书馆书籍;其次,增设班级图书角,方便学生随时借书,班级图书角是学校图书室的延伸,学生将自己喜爱的图书捐献出来,组成班级的图书角,学生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选择班级有责任感的学生对图书角进行管理,在班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三是增设课外阅读课,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处理好课堂学习与拓展阅读的关系,帮助学生选择有益身心的读物,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

(三)组织开展阅读成果交流活动

定期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是提高拓展阅读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流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我们要根据学校及班级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知识、年龄、心理特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交流活动,如读书手抄报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

一、立足文本,丰富阅读内容

一个文本就是一种视野,我们把孩子的视野局限在一个文本上,他们就无法产生多元的、独特的解读与体验。孩子们广读博览就会视野开阔,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习作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从而形成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从障碍点上进行拓展

教师要给予学生的不是明确的观点或透彻的讲解,而是对孩子们进行科学引导,让他们在阅读中深入理解、自我感悟。

2、从发展点上拓展

我们在文本阅读中适当地拓展阅读资源,让孩子们的视野逐渐开阔起来,进而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如:《少年闰土》一课,为了加深孩子们的理解,在课文中设计了拓展内容。文中“我”和闰土一见如故,虽然相处时间很短,但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离别时依依不舍,再见面时已是三十年之后……这里可让孩子们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当他们再次重逢后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孩子们一听兴趣来了,于是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此时在多媒体上展示重逢时的照片和一段文字内容,于是学生心里产生一个大问号,闰土的形象怎么是这样子的?通过对比,孩子们对闰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印象和体会就更深刻了。

3、在兴趣点上进行拓展

相信许多教师都尝试过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其实并不是他们教得不好,而是没有找到激发孩子兴趣的突破口。讲解精彩的一课固然重要,但可能孩子们在课前已经熟读课本,听起课来味同嚼蜡,没有胃口。因此教师讲解时要注重课本内容的拓展,文学作品里留有大量的“空白”,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为孩子们设置悬念,让他们饶有兴趣地对“空白”之处进行填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地去感悟和体验。如:《小摄影师》,课本最后一段:“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显然高尔基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对记者很冷淡,对小男孩很关爱。这里就有一处“空白”,到底小男孩会不会来,如果来了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如果不来高尔基会想些什么?让孩子们将结局编下去,创新思维就被打开了。

二、创设条件,营造阅读氛围

幼苗需要阳光、水和土壤才能生长。同样的道理,孩子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呵护才成健康成长。要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热情,必须为他们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首先,学校要开放图书室。图书室是孩子们获得知识的巨大宝库,是熏陶感染、拓展阅读的重要阵地。学校要切实抓好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打造书香校园,实现“不言之教”。其次,增设课外阅读课。课内学习无法满足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为此增设课外阅读课,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掌握有效的、科学的阅读方法以及选择有益于身心的拓展读物十分必要。如此一来孩子们的拓展阅读得到落实,并积极朝大语文的方向发展。

三、组织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采取多元化途径开展读书活动,为孩子们提供阅读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享受快乐阅读。首先,定期展开读书交流活动。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结合孩子们的心身特点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全员参与、积极展示风采。活动要遵守“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师生一起享受彼此带来的阅读乐趣,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发展。其次,多举办亲子活动。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经常举行亲子读书活动,不仅能为孩子们营造更温馨的阅读环境,还增长了家长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情感。

例谈小学语文的探究性阅读 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17-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感。笔者认为,有效的阅读一定是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并愉快地展开阅读的基础上的,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自己的思维出发,实现对文本的探究性阅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呢?

一、创设阅读情境,质疑激发兴趣

对于教学时间有限的课堂而言,最好的兴趣激发方式就是给学生创设趣味的阅读情境和引导学生有效置疑,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探究性阅读。

1.情境激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课文《日月潭》时,教师可以挑出文中优美的句子,如“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等,给学生配上几幅日月潭的美景画面,让学生在画面中获得美的享受,如同置身课文描绘的情境中。在此基础上展开的阅读教学就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2.质疑激趣。学贵有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产生有效的质疑是学生前进的无形动力。例如教学课文《刻舟求剑》时,为了让学生透过文字看到文本的深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楚人到了目的地后没有找到剑呢?他到底在哪一个环节出了错,错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做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阅读时就不光只看文章表面的意思,而是会带着期待和探究的欲望实现深入的阅读。

二、结合生活经验,经历探究过程

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入阅读文本中,让学生亲历体验对文本的探究。

1.角色扮演法。语文教材不乏剧本类的文本。对于这类文本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展开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地获得对文本深意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时,笔者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高尔基和小男孩,通过揣摩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进行对话,感受高尔基对年轻一代的关怀。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探究阅读,学生不仅获得阅读的乐趣,更对文本人物有了深刻的认识。

2.操作体验法。小学语文教材所选例文的文体是非常丰富的,对于体裁不同的文本,学生自然不能用相同的阅读方式展开阅读,而是要做适当的变化,找到最合适的阅读方式。如在阅读实验类的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体验来探究。例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中写到了很多辨别方向的办法,对于这些方法,如果只是让学生通过文字来理解,学生阅读时一定是困难重重。教师不妨让学生将每一种辨别方向方法都进行操作体验,如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晴朗的日子,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太阳,然后按照文中所说指出南北方。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更能将每种辨别方式牢记心中。

三、层层深入文本,提升探究内涵

语文教材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装满了优秀的文本。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品读,探究文字背后的深意。

1.在品词析句中深入文本。一篇意义深刻的文章中往往有那么几个字、几个词,或是几个句子是让人百读不厌的,每一次阅读都会给人不一样的收获。例如,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描写的是二战时期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时间一天天过去,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我们也需要用变化的思维去看问题。文中的关键句就是科利亚的领悟:“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对于这句话,笔者要求学生细细地读、反复地读,读出隐藏于文字背后的深意,读出学生自己的见解。

2.在拓宽阅读中深入文本。要深入理解作者所写文字背后的含义,就要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在教学课文《珍贵的教科书》时,对于今天物质条件充裕的学生来说,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一捆教科书会比人的生命更珍贵。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详细地了解革命战争年代那段艰苦的历史。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学生不仅明白了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原因,更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总之,培养小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阅读情境、深入实践、深入品读文本的途径激发小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经历文本探究的过程、提升探究阅读的内涵。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析 篇7

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说过“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 一个不重视阅读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就明确规定: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小学生提升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但是如果阅读教学的内容仅限于教材文本,那么在数量上和内容上就会受到限制,从根本上来讲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的,对于他们的全面素质的提升也会造成阻碍。因此,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将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够从课内延伸至课外的空间,能够使他们更好地在大量阅读中吸收知识、陶冶情操,从而提升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坚定地认为,阅读教育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拓展阅读,使他们在大量的阅读中滋润心灵、充实头脑,从而更好地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拓展阅读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表示教师需要积极培育学生的浓厚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挑选一些适合自己的读物,营造多读、会读的氛围,从而使语文课程的学习更加地开发和有活力。拓展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因为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灵活的形式,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视野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一些更适合自己的读物。

其次,有利于小学生语言能力的积累。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标准还规定了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而这一规定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能够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并不是完全以课外内容为主的,它是以教材为中心的拓展延伸,从而使学生能够从一篇拓展到多篇,从有限的阅读内容拓展到更多的课外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增长了见识, 还同时积累的语言材料,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口语表达、写作等有积极的影响。

最后,有利于小学生陶冶情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应该专家严格筛选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美的陶冶,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一言一行都受到影响。但是,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又是有限的,为了使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使自身的情操得到陶冶。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策略

首先,通过联系点来进行拓展阅读。在《阅读学原理》一书中就提到: “通过阅读,读者的知识经验扩充了,这是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 读者的观点认识改变了,这是自我在本质上的提高; 读者的实现感情升华了,这是自我在价值上的飞跃; 读者的方法技术迁移了,这是自我在能力上的练达。”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拓展阅读教学要在把握文本的前提下,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点,以此来积极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例如,《鲸》这篇课文在学习后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师就可以此为基础拓展学生的兴趣范围,如鲸鱼还有哪些种类; 我们人类应当如何来保护鲸鱼,等等。教师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就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本,如《动物世界》等,或者鼓励学生运用网络来查找自己所需的各种资源。

其次,可以以兴趣点为基础进行拓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点为基础的拓展阅读教学,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从而激发起他们阅读的浓厚兴趣。例如,高尔基在《小摄影师》的最后一段表达出了他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种是对小男孩的期待,另一种是对记者的冷淡。这种情感的表达,可以看作是文本的一处“空白”,教师就可以借助此处的“空白”来引导学生思索小男孩是否会再来寻找高尔基? 如果回来会向高尔基提问什么问题? 这样的问题因为没有统一的答案,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推荐给学生们高尔基的其他著作如《母亲》《海燕》《在人间》等。

试析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篇8

一、小学语文进行扩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 拓展阅读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教育的要求以及提升小学生内在具体学习要求的有效方法。

2. 拓展阅读教学是对当代小学生培养发散思维、搜集处理信息以及认识新事物进行指导的有效途径。

3. 拓展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写作以及口语交际能力, 是因材施教有效发展个性以及丰富学生精神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4. 拓展阅读教学可以指导学生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促进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 开阔学生的视野。

5. 拓展阅读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学生文学常识以及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拓展阅读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学生主体原则

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 而学生知识被动的听课, 学生没有自主空间非常小, 教学效果也比较低, 课堂教学非常枯燥乏味。可是新课改之后, 主要强调将学生当做教学主体, 而教师则是配角, 将理解课文以及学习课文的具体方法教给学生, 把学生主观能动性有效发挥出来, 从而提升学生进行自己思考的能力, 同时指导学生理解重点以及难点段落, 让学生可以自己体会文章思想。

2. 文本主旨原则

进行语文教学的基础就是讲解文章文本, 语文教材以及课外读物里面的文本都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气息以及内涵, 而小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所以需要其去不断学习、体会以及去认识。语文教师在进行拓展阅读教学的时候, 必须紧扣文章主题, 强化教学目标, 使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章意义。

3. 科学方法主导原则

进行拓展阅读教学的时候, 需要将学生当做主体、将课文当做中心、将教师当做保障, 构成一个教学体系。而创新理念教育主要要求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 利用科学方法来当做教学主导, 依据新课改要求, 把学生当做主体, 通过讲解课文的方式有效促进其学习。此外, 应该有计划的进行尝试, 使学生拓展阅读广泛内容, 如编制分类人物传记类具体阅读计划以及景物描写类具体阅读计划等。

三、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1. 开设阅读推荐课

之所以开设这类课程, 就是为了向学生推荐和学生年龄段比较适宜的优秀书籍、文章以及报刊杂志和优秀课外读物等, 有效结合教师推荐、家长推荐以及学生推荐方式, 使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教师应该了解各类图书以及文章内容, 进一步了解各种书籍, 从而为学生推荐比较好的图书。如对于故事诙谐的作品, 教师可以讲一段比较有趣的故事; 对于语言非常优美的作品, 教师可以朗诵一段内容。此外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作品里面的精彩情景以及人物形象或者是人物音频等, 将学生拓展阅读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2. 设置阅读指导课

语文学习过程中, 非常基本的一种学习方法就是欣赏优美书籍,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语言优美以及描写出众的作品以及故事情节, 这样就可以通过读写, 让学生推敲文章作者应用文字的具体写作方式, 深入学习故事情节具体表现形式, 并且不断累积优美句子以及词语, 在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如果是散文、古诗以及诗歌等作品, 就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诵, 开展朗诵比赛, 有效提升其朗读能力以及作品鉴赏能力。

3. 进行互动性教学, 将学生阅读兴趣有效激发出来

所谓互动式教学, 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互动学习。该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拓展阅读的喜爱度, 利用开展组织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班级和班级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可以开展比赛, 确定几名教师以及学生来进行评判, 现场点评每次表现。该过程不仅能够扩展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层面以及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以及促进学生进行相互学习。

4. 再现文章情景, 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小学生处于成长最初阶段, 所以对所有新鲜事物都非常好奇, 进行语文拓展教学的时候, 教师应该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设置作品里面的情境或使学生亲身参与作品完成情境再现过程, 利用表演、图片以及视频等方式把表面文本展示出来, 使教学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促进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

四、结束语

对小学语文来说, 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属于新课改发展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遵循传道、授业以及解惑的教学理念, 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培养读书习惯, 将学生读书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有效拓展其视野, 开发学生所具有的发散思维, 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出现, 语文扩展阅读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可是, 语文教师如何实现高效的扩展阅读教学, 依然是广大语文教师重点研究以及思考的一个内容, 其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针对小学语文这门课程, 对扩展阅读教学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提出建议, 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扩展阅读教学,原则,措施

参考文献

[1]彭化梅.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探讨[J].读与写, 2015, (22) :163.

[2]邹喜凤.浅议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方法[J].读写算, 2015, (12) :211.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篇9

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开阔视野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培养。首先,从学生自身的情况,自主的选择阅读书物,从而提高知识积累量,使语文教学课堂上气氛活跃,积极发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高,注意力就会集中,课堂效率自然而然的就会提高,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根据学生的爱好,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领略书中的精神思想,有利于学生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进行心灵的洗礼和灵魂的升华。最后,有利于加强小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思考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学校平常也可以通过校园广播传递文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小学生正处于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活泼可爱,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开展扩展阅读有利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兴趣爱好,扩大阅读量,增加语言积累,提高扩展知识面,增加想象力,从而使得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事情发展有更透彻的领悟,在书本上学到如何正确的待人接物,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增加词汇量,丰富文笔内容,可以通过文章时刻关注焦点问题,充实文章故事情节,还可以加强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扩展阅读,可以打破空间上的束缚,让学生体验到丰富多彩的世界,增加对世界的认知,去探讨世界的奇妙之处,让学生体会到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多的了解民族的文化古韵,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把其发扬光大,为民族文化的发展贡献一分自己的力量。

二、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方法

1. 创造拓展阅读的气氛

小学教育材料,每一本都是经过仔细审核,通过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研究和对文化知识的考量结合形成的,是语文阅读的精髓。所以,开展小学语文阅读必须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在理解了文本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课外扩展阅读。以扩展阅读为辅,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语文教材与扩展读物相辅相成,相互融入,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教师需要打破空间上的束缚,不要只局限于教室里,应该带领学生去学校图书馆、书店等不同的地方,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乐趣,体会到不一样的感觉,让学生领悟到多姿多彩世界的奇妙之处。

2. 增加课堂中的拓展内容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重要途径是增加课堂中的扩展内容。老师在进行文本材料讲解时可以进行扩展阅读,在课前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结合教学目标,参考课外读物,提问相关问题,指引学生去课外阅读中寻找问题答案,这种方法,可以潜移默化的将课外阅读的方式灌溉于学生思想中,从而形成一种思维形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其次,教师可以上课结束以后留下问题,要让每个学生进行课外扩展阅读的收获,谈谈自己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和整理资料,在这过程中由主动转为被动,效率就会提升,也会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意义。

3. 读和练相互结合,激发学生潜力

作为语文课程教育的重要环节,从读到讲的过程中,两者相结合,缺一不可,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领读,通过朗朗的读书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从而感受知识的力量,仿佛身临其境,画面若隐若现,陶醉其中,让学生感受非凡,增强文化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其次,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依次进行领读,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通过“读”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提高自己的胆魄,用心去感受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最后,可以组织班级上的朗读比赛,争取人人都参与,通过以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和家长及时沟通,向家长讲明扩展阅读的重要性,改变家长只看重学习成绩的落后思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提倡家长和学生一起完成扩展阅读,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学生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从文章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发,把扩展阅读变成学生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项目,融合于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为学生们的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政策,为学生们的未来保驾护航,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开展拓展阅读尤为重要,教师和家长要及时沟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有利于语言的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力,开阔眼界,加深学生对文学的感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高综合素质,促使全面学生,努力做一个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育,拓展阅读

一、学生阅读量现状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21 世纪, 文字这种承载信息的载体似乎越来越不被大家欢迎, 尤其是现在最年轻的一代———“00 后”, 所以现在小学生的实际阅读量着实令人堪忧。据不完全统计, 有大量小学生一年的阅读量还没到一万,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除了课本和暑假寒假作业上面的文字基本上就没有其他的阅读了, 或者对于年级更高一点的这样的阅读量可能就意味着连课本都没读完。往小了说, 这样很不利于这些孩子将来的发展, 往大了说, 这样不利于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所以从多方面考虑, 我们要进行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

二、传统方法及其弊端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我们很熟悉, 老师带着学生读一篇文章, 然后生硬的给学生硬塞所谓的中心思想和一些行文结构, 这样做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只会令人心生厌烦而使原本有趣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 也会限制住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拓展阅读教学的新方法

首先, 我们应该明白, 语文除了是一门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学科之外, 它还是一种艺术, 它有它的魅力, 有它独特的吸引人的地方, 我们不能只顾照本宣科而磨灭了语文的美感, 使它沦落为枯燥无味的学科. 较之语文课本的教学, 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可以更生动更灵活, 甚至可以更大胆。现列出几种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方法如下:

( 一) 我们可以采用“学生上讲台”这种教学方法, 它的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在课前先指派要上讲台的学生, 让他自己选择或教师推荐一本好书, 然后就这本书让这个同学做一个小演讲汇报, 等到班级里所有的学生都轮流过一遍后进行类似“最佳阅读之星”的评选, 这样可以刺激到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自尊心, 也会使他们在这方面建立自信心, 然后久而久之等他们长大后这会逐渐变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 二) 另外, 我们还可以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比赛,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这种方法虽然也能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起到一部分作用, 但是有一些同学会仅仅为了评比而评比, 只顾读书笔记而不顾读书本身, 所以这种方法有其优势也有缺陷。

( 三)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课堂上老师进行配乐朗诵, 让学生们领略到语文搭配音乐的美感而自然的爱上语文, 爱上阅读。当然, 开展朗诵比赛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大家可能注意到了, 我以上说的方法中都涉及到比赛的内容了, 这样做有其作用, 比如可以通过刺激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来激发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也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但这种竞争的方法一定要掌握好度, 否则阅读就会沦为竞争的工具而使学生们忽略阅读本身的意义, 这样做是本末倒置的。

四、教学案例

本案例为某校四年级拓展阅读教学案例

( 一) 课前准备

1. 提前选择好课堂上进行“阅读汇报演讲”的学生, 向他布置或让他自己选择一本好书或者好文章, 进行阅读汇报演讲的准备。

2. 布置给学生摘抄读书笔记的任务。

3. 老师自己提前准备一篇配乐朗诵的文章, 并提前加以练习, 达到声情并茂足以感染到学生的程度。

4. 布置给学生练习朗诵的任务, 这项任务视具体课堂情况而定。

( 二) 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让学生领略语文的美感; 拓展学生的阅读量, 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 也更好的运用语文知识。

( 三) 教学工具

采用投影仪进行对优秀读书笔记的投影, 用电脑播放配乐朗诵时用到的背景音乐。

( 四) 课程安排

1. 首先, 让事先指派的学生上讲台进行阅读汇报演讲, 其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 ( 当然, 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做更长时间的演讲) , 其内容主要是对整部作品的简单介绍, 自己的感悟或者明白的道理, 或者没有感悟也可以谈谈整篇文章的行文结构与值得借鉴的地方。

2.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进行课前准备好的文章的投影以及配乐朗诵, 这个时间大概有15 分钟左右。

3. 在剩下的时间里进行优秀读书笔记的投影, 并评选出当堂课中最优秀的读书笔记。

4. 视课堂具体情况而定, 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诵, 并且每一个周期———比如每一周进行一次朗诵比赛, 评选出朗诵最优秀的学生。

五、总结

当今社会中, 学生的阅读量成了令人堪忧的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我们必须要对于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对于学生的学习负责。回顾本文, 我们认清了当下学生阅读量匮乏的现状, 也明白语文的学科特点, 继而又分析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 并且和大家分享了优秀的教学案例, 从而总结出“学生上讲台”, 评选优秀读书笔记, 老师和学生进行配乐朗诵这些优秀的方法。今后我们应该多把这些优秀的教学方式投身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秉德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桂守才主编.基础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分析 篇11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理念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单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加的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不但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有效的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在小学的学习中,语文的学习至关重要,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更加的重大[1]。

(一)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对学生语文的教授,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由此可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开阔视野、积累知识[2],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离开了阅读教学是无法实现的。

(二)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保证让学生读到不同特点的作品,不但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使其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意义重大[3]。

(三)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前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阅读知识量,想提高写作的水平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大部分小学生写作水平差的主要原因所在。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供基本的写作资源。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在阅读课中有所收获。可是,现实情况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主要还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安排不同的阅读内容,使学生在阅读的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4]。

(二)阅读内容缺乏深度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一部好的作品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但是如果内容选择不慎,可能对学生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仅仅局限在漫画书等缺乏实质内容的书籍上,但真正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有用的书籍却很少,导致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很难通过阅读使自己有所收获[5]。

(三)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

在小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为保证阅读的质量,有效的阅读方法非常的重要。但很多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是对自己喜欢的进行精度,不喜欢的就走马观花的看过,不会在阅读中对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致使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除了对文章中的情节有所了解以外,没有任何的收获,无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建议

(一)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環境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所在。因此,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必须为学生的阅读教学提供一个充满阅读氛围的读书环境,从而让学生在阅读氛围的感染下对阅读产生兴趣,在阅读兴趣的引导下,提高阅读的质量。

(二)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除了保证学生阅读适量的课外读物以外,语文课本内容的学习也非常的重要,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老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丰富课程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书本的学习中,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学习知识的情况下,拓宽自己学习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在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的前提下,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既保证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保证阅读量的适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整个的小学教学中至关重要,因此必须保证小学生的阅读量。但是,由于小学生受他们的年龄和智力的限制,他们对知识的接受量是有限的。如果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而盲目的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大量的进行阅读,不但不能有效的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可能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殊性,既要重视阅读量的扩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范围;又要重视阅读的质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盲目的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只有保证适当的阅读量,才能在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其它知识的基础。但由于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各种的问题,导致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能很好的实现,非常的不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只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改变对阅读教学的错误看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目标,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宋晓雪.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121.

[2]张学霞.关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92.

[3]毛素洁.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4:130.

[4]宋晔.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思路与措施[J].求知导刊,2014,12:144.

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探讨 篇12

一、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在小学生成长阶段实施的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同时也可以促进小学生思维观察能力的提高, 具体来讲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通过书本上的文字内容对书本内容产生一定的了解, 文章中的人物语言以及人物动态描述都是小学生了解书本内容进行观察的对象, 通过对文章中各个细节的观察进而对语文阅读的内容给予一定的判断又或者是想象, 加之小学生教师给予一定语文阅读讲解和辅导教学, 进而促进小学生可以得到正确的语文阅读指导, 因此从这些角度来讲, 展开语文阅读教育对于小学生发展及提高其自信心具有实际价值意义。

二、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1.开展教研活动交流, 提高语文教师专业能力

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让有效的师资力量可以到其他学校中进行定期的指导, 使得两地的师资力量可以获得合理和有效的交流, 把各个学校优秀语文教师的优质课派送到其他学校, 或者组织语文教师到其他学校互动交流, 让语文教师获得先进的拓展阅读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机会, 进而使得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过程获得提升。 让学历和专业素质的影响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降低, 语文教师理论研究能力不高的状况, 学校应引导教师进行理论研究, 并提高相应的奖励。 教师也应改变观念, 重视拓展阅读教学反思和案例分析, 提高自身对学科的认识和了解能力, 获得其效果的有效保障, 进而全面提高小学低段学生语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2.激发学生拓展阅读学习兴趣, 重视语文学习

激发学习动力的内在因素如兴趣和态度的建设。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带动学生学习前进保障的直接推动力, 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为有效的心理部分构成。 语文学习兴趣可以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整体效率的产生, 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科学整体水平和涵养。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在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创不同的情境模式, 并注重培养小学低段学生语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进而让学生产生兴趣。 并利用直观教具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把语文知识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地呈现。 通过多种方法和方式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语文学习中来。态度包含认知过程和情感归属过程。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对语文带有积极的评价意义和现实价值, 也可以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直接表现。 例如, 在长春版教材中的《 在冬天里》 一文进行学习时, 关注在《 在冬天里》 拓展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学科的教育性研究, 可以通过有效地渗透《 在冬天里》 文章背景,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优化语文阅读学习的效果。

3.培养学生良好的拓展阅读学习习惯和方法,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思想相对较为灵活, 兴趣爱好相对较多, 对新知识有很高的兴趣点, 学生的学习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直接影响。 环境和家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会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 因而语文教师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拓展阅读教学设计, 进而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综上所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逐渐施行与完善, 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构建, 其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 进而带动学生整体性发展十分重要。 所以,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完善自身的同时, 对小学拓展阅读教学加大重视, 本文对提出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拓展阅读的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带动起学生阅读兴趣, 达到提升拓展阅读科学有效性的重要目的。

摘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听、说、读、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四项基本能力, 在这四项基本能力当中, 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 将学生的阅读质量有效地提高, 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 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 针对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以期通过本次研究对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相应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讨

参考文献

[1]王秀梅.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上, 2015 (02) :62-63.

[2]潘晓霞.试分析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思路[J].新课程:小学, 2015 (03) :35.

上一篇:实验层次下一篇:铁道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