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病症例谈

2024-09-04

小学语文课堂病症例谈(精选8篇)

小学语文课堂病症例谈 篇1

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复活》的创作时说:“我的小说的每一个情节,不是独出心裁,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课堂上教师所要提的每一个问题,也应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克服随意提问的弊端,让课堂的过程是“经济”的,有效率的,让学生在课堂进程中有变化,最终“效果”显著。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教育界就曾用两年时间专门开展“什么是好的提问”的讨论。讨论的结果认为,好的提问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表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2)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3)能激发学习的欲望;(4)能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具体目标;(5)富有启发性,并能使学生自省。直至今日,这仍可供我们设计教学提问时参考。那么,具体该怎样在语文课堂上设计所要提的问题呢?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上比较常用的提问方法主要有四种:铺垫式提问、引路式提问、比较式提问、矛盾式提问。恰当地运用好这四种课堂提问方法教学,同时掌控好“问”的度,定能起到因材施教、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

一、铺垫式提问,应调整好“问”的坡度

解决某一颇有难度的问题时,先回忆或提示有关知识使之强化,成为通向未知的铺路石,让学生沿着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去思考,这种提问能降低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难度。但在铺垫问题时,必须调整“问”的坡度。坡度过陡,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坡度过缓,学生不需要思考,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没有学习的主动性。

《卧薪尝胆》一文对于越王夫妇在吴国的生活用了一个自然段来描述:“粗布衣”、“石头房”、“养马驾车”、“舂米推磨”,虽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俩的生活之苦,但如要更深层次地体会越王内心的屈辱感,教师则需要再做文章。不妨扣住越王原先的君王身份发问:“原本越王作为一国之君,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就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比他先后的两种生活,感受强烈的反差。相信经过这样的设计铺陈,越王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形象定能深入学生心中。

二、引路式提问,需把握好“问”的密度

案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每个事例中的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相当于我们平时写一件事的———

生:起因,经过,结果。

师:对啊!一般写事情,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详细些?

生:经过。

师:那么,在这三个事例中呢?

生:起因和结果写得比较具体,经过写得比较简单。

生:每个事例中的经过只写了一句话,都是“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师:至于怎么实验?怎么研究的?一个字都没有写。这是为什么呢?

生:(迷茫的样子,师指点题目中的“真理”、“问号”。)

生:为了突出真理是在问号之后诞生的。

生:为了说明问号与真理是因果关系。

生:有这么多的问题最终才会有这么伟大的结论。

师:对啊!作者选取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要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没有问号就没有真理的诞生!如果要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你认为应该将哪部分写具体些?

生:经过部分。把怎样反复试验和研究的过程写具体,就能看出工夫下得多深了。

生:不写具体实验的过程,就体现不出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了。

师:同样的事例要证明不同的观点,所要侧重写的就不一样。

语文课就是要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在学生“自主感悟”“自主理解”的基础上互相交流、碰撞,在讨论中加深认识,提升理解的层次。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阅读中不加引导会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着眼点仅在于内容本身而非语言文字。在上述教学环节中,薛法根老师仅用非常简洁的四个引路式的问题就促使学生将阅读的重点从关注事例的内容上转移到关注事例的内容与表达上,进而关注事例的表达效果和意图。因为提问方法恰当,因为提问时机恰当,所以教师并没有频繁发问,很快就让学生对文章段落谋篇布局的意图有了很好的感悟体察。教师合理把握了在单位时间内提问的疏密程度,这让教学过程显得明快、流畅。

三、比较式提问,意在增强“问”的力度

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到了中高年级,一方面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视野日益开阔,另一方面对知识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要提出有思维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对文本语言与精神的思考。

比较式提问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得非常广泛,小到对一字一词,甚至是一处标点的甄选。如:一位老师在执教《水》一课时,抓住母亲的话“你们真是饿坏了”中的一个用得有悖常理的“饿”字,引导学生比较:在这里,为什么不说“渴”而要说“饿”。一石激浪,同学们纷纷各抒己见:把“渴”说成“饿”,那是因为大家都有过渴的时候,但没有过饿水的感觉,只有在缺水的地方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到那种渴是不同寻常的,成了饿。是呀,不同寻常的感觉就该用不同寻常的字眼来形容,一个“饿”字用得精妙,较之“渴”字,更写出了水的珍贵、重要。

比较式提问还可以横跨几篇课文,大到采用比较式阅读,比如:在教学中国小说《桥》一文时,就可将文中老支书的形象与雨果笔下那位“诺曼底号”遇难的老船长拿来比较。

四、矛盾式提问,旨在挖掘“问”的深度

案例:《水》教学片段。

生:(朗读)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

师:哪个字让你感觉到了“舒服”?

生:“滑”,水滑过身体时的感觉是很舒服的,我在洗澡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体会。

师:一个“滑”字,让你感觉水流得快还是慢?

生:(齐)快!

师:而“滑过了……滑过了……滑过了……”,你感觉水流得是快还是慢?

生:(齐)慢!

师:一勺水从头上浇下来,明明是快的,为什么要写得这么慢呢?

生:是我用心享受了这一勺水,所以就显得慢了。

生:水非常珍贵,每一滴水都让我感觉到舒服。

生:我很享受这个水流的过程。

师:三个“滑过”,写出了水的珍贵,也写出了我们的舒服。水滑过了我们的脸———

生:我们的脸舒服了!

师:水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

生:我们的胸和背舒服了!

师:水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

生:我们的大腿和膝盖舒服了!

师:作者把水流过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的感觉都写出来了,所以感觉是那样慢,这叫细腻,这叫舒服。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矛盾处设问,可创设愤悱情境,从而训练思维,以统一认识,求得对知识更为正确而深入的理解。在上述案例中,执教老师通过两个问题———“滑过”是快还是慢?为什么不直接写全身上下都舒服了?使得原本熟悉的语句变得陌生起来。这是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前提下,又指导学生奋力“调—跳”的质疑问难,它促使学生细细地品味、反复地揣摩,最终领悟到了矛盾中的美妙,细腻中的精彩。

总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需要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引导既要遵循教材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又要细心体察,把握住各种有利时机。只有这样,才能让提问有效,让课堂精彩。

小学语文课堂病症例谈 篇2

摘 要:就语文课堂而言,应该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主体定位、课堂互动方式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让语文课堂教学不断发展革新,达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观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把教学课本当作工具,用课本来引发对语文知识的探究,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上有转变。

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程设计

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改的核心思想,因此课改中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古诗词的赏析课程设计就可以先由学生来讲述自己的理解。在把握诗词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要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教师可以对诗词的大意、写作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做深入的介绍,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理解去更清晰地领会诗词的意境。

二、课堂问答方式转向由学生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一切思维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例如,在《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讨论过程中,很多学生有着千奇百怪的想法,有的学生会问:“乌鸦为什么不用吸管来喝水?”有的学生会问:“乌鸦总是上狐狸的当,乌鸦聪明吗?”这些问题或许和课文没有太大联系,但都是经过学生思考而得出的,于是我在课堂上会和学生进一步讨论吸管从哪里能得到,甚至热饮不能用吸管这样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在教学《爱如茉莉》时,我把它作文一篇习作例文来讲。习作例文担负着指导阅读和指导写作的双重任务。也就是说,不但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辅导下读懂课文,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因此,在指导阅读后,我会向学生布置一篇作文。题为《我赞美××》《我爱××》《我爱学校的××》等,这样做体现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的兴趣,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总之,语文课业是一门发放性的学科,所涉及的领域最为宽广。课改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探索和研究新教学方案的机会,语文课堂教学也会在其引导下变成学生的乐园。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式设置例谈 篇3

一、引发学习期待的导入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会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运用以下几种生动、直观、形象的活动方式进行课堂导入。

(一)设悬念。

在教学《螳螂捕蝉》这课时,我利用绘画制造悬念:“小朋友们,我在黑板上画一样东西,你们看画的是什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弹弓)“我还会画什么呢?” (根据学生讨论完成“黄雀、螳螂、蝉”的绘画。) “黄雀、螳螂、蝉,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学习《螳螂捕蝉》这一课就明白了。”

(二)讲故事。

在新课展开前,用故事作为一种手段,给学生较强的、较新颖的刺激,能帮助学生收敛课前活动的各种思想,把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新课的展开。如教《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时,我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同学们,在21世纪的某一天,地球发生了毁灭性的灾难。这时有一个洪亮的声音在惊慌失措的人群中想起:‘赶快进入地下通道,乘坐海底电梯,那里已经为你们建造了新的家园!’……”

(三)做游戏。

游戏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这一焦点上,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提高全班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在教学《夜晚的实验》一课时,我设计了蒙眼贴鼻子的游戏,让他们从结果中产生问题:“什么也看不见,当然贴错了。那么,蝙蝠在漆黑的夜里为什么能自由地飞行?”

二、奠定学习基础的导入方式

我们还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新旧联系,以旧引新,自然地导入新课。

(一)回顾已有经验,渗透学习方法。

我们在进行古诗教学时,可以先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如《游园不值》的导入:“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四步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明确方法。

(二)同类对比,奠定情感基调。

利用已经学过的同类课文,可以使学生很快触摸到文章的灵魂。如《三亚落日》的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夕阳真美》,那也是一篇描写落日的文章。今天我们就看看洋溢着浓浓热带风情的三亚夕阳。”

(三)由浅入深,深化知识内涵。

为了使教学更有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按教材体系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由浅入深的导语,为深化知识内涵做好准备。如《夜晚的实验》,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还记得《人类的老师》吗?在这一课中,你了解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仿生学”:“今天,我们学习的《夜晚的实验》就是仿生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验。”

三、指明学习方向的导入方式

(一)剖析课题。

剖析课题导入,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所要表达的中心及阅读重点和阅读思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狐狸和乌鸦》的导入:“同学们,狐狸是一种很狡猾的动物,有一天,它看见树上一只乌鸦嘴里叼有一块肉,很想得到这块肉,就骗起乌鸦。狐狸是如何骗乌鸦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故事。”

(二)简介背景。

教材中集中精选的许多课文都产生于一定的年代,是对那个时代现实的反映。学生如果不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作者所处的年代,以及作者当时的心境、感受,就不能深入地了解课文,也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更谈不上感情共鸣。

如《詹天佑》这篇课文,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位著名的铁路设计工程师———詹天佑(出示课题)。他于1950年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也许有的同学会说,修铁路有什么大不了。可你们知道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修筑这条铁路的吗?”接着,我就详细介绍了时代背景,为学生崇敬詹天佑奠定了基础。

(三)走近作者。

了解了作者相关信息之后再来读课文,可以成为作者的知音。在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时,我从作者巴金的文学成就和人们对他的评价谈起开始了新课的导入。学生在这样的导入中,初步感受到巴金人格的伟大,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四、营造学习情境的导入方式

生活与课文描绘的情境总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贴近课文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将会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产生巨大的作用。

(一)导游解说。

根据游记类文章的特点,可以采用导游解说的方式,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没有什么优美迷人的景色描写,只有游览方式的特别,而学生在预习中的浅层阅读并不能体会具体。为了营造体验的氛围,我采用了导游解说的方式,极生动地渲染了游双龙洞的奇趣,让学生迅速产生了对双龙洞的兴趣。

(二)音乐渲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利用音乐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就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听蔡琴演唱的歌曲《如梦令》,优美婉转的歌声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

(三)多媒体再现。

在教学美景类的文章时,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意境。如教学《夹竹桃》一课时,多媒体出示夹竹桃在月光下摇曳生姿的意境图,将学生引入夹竹桃盛开的美景中。“这么美的景色,怎么用语言文字具体表达呢?我们去看看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季羡林爷爷是怎样写夹竹桃的”。

(四)问题设置。

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学习《船长》时,我便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导入情境:“‘诺曼底’号是一只怎样的船?为什么会发生海难?海难发生时船上状况如何?船长是如何果敢地指挥救人的?这场海难的结局如何?”学生读完这篇文章对内容有所感知,便直接进入对船长的赏析、品味阶段。

五、突出教学重难点的导入方式

(一)引用插图。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如果能有效利用插图,就能让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为了快速进入《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学习,我出示了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扫路人的外貌神态具体描述的基础上,我这样导入:“一位穿着朴素、身材瘦削、目光炯炯的扫路人,作者却对他满含敬意。这位扫路人普通的外貌后面,蕴含着怎样巨大的精神力量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引用句段。

作者常将文章的焦点和脉络用最精彩、最传神、最富有表现力的词句直接出示。抓住这些句段就抓住了教材的灵魂。如《学会合作》揭示课题后,我直接出示:“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谁都希望成功,这样明确的意义自然能激起学生对合作的探究:“什么是合作?怎样合作?”这样直接把教学推进到重点段的学习环节。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有效导入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在教学中不管采用哪一种导入方式,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连,自然衔接。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157-167.

[2]周建姿.奏好课堂教学的第一音——谈语文教学课堂导语设计[J].南平师专学报, 2006.

[3]陶本一, 王光龙主编.语文学科教育学[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1991.

例谈如何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应该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 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它就有生命。新课程改革下, 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精心设计提问,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思想,科学得体的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手段。要使课堂提问达到预期目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设计提问时,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想教育内容。设计课堂提问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所描写的事物和交代的事件都是循序渐进、 一步步展开的,都具有特定的思想内容。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明确所提问的目的,体现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一环紧扣一环,环环有所侧重。二是课堂提问要体现启发性。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一般都隐藏在课文内容之中,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科学合理、难易得当,把学生的思想感情启发出来。同时,教师提问的口气要热情,态度要和蔼,取消师生间的界限,使语言交际渠道畅通,为激发学生情感创造和谐、民主的气氛。三是注意提问效果。提问是为了激发学生思想感情,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提问后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要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充分流露,通过分析对比,得出正确的思想认识。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 : (1) 看一看邱少云在山沟里是怎样潜伏的? 周围情况怎样? (2)想一想邱少云为什么能隐蔽得那么好? (3)看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多长时间? (4)想一想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他为什么能一动不动 ? (5)谈谈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提出问题之后,同学们各抒己见, 决心学习邱少云不惜牺牲,严守纪律的精神。

二、创造气氛,营造氛围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 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选进教材的课文, 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创造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三、小组合作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 我们可以这样操作: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深刻,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创造能力。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要根据年段的不同、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把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读、演演。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注意的倾向。特别是对生性好动、集中注意力不能 持久的小学生来说,多媒体课件绚丽的色彩,逼真的画面,可爱的卡通形象,常常如磁铁般吸引着好动活泼的小学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学习能力密切联系,学生对语文越感兴趣,语文能力就越强。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质的兴奋, 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 积极主动地学习。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六、采用异步教学法,面向全体学生

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我采用异步教学法。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 除指导他们超前学习之外, 课堂上我还让他们展开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照顾中下生,让他们在40分钟内有较大收获,并注意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以中下生理解、弄懂、会做为前提,针对他们的思维力,多启发提问,对于他们的闪光点则给予充分的肯定,作业的难度要适中。这样使上层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下层学生能逐步提高,品尝进步的快乐,使各类学生都能经常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他们都能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教师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之在表现中提高兴趣,逐步把他们引导到实现教学目标上。教师必须把握面向全体, 重视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层次性原则, 对学生因材施教,重视个性技能的发展,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注重把语文能力的培养有机地和知识教学过程相结合, 将语文能力的培养寓于知识的领会、理解、运用、掌握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培养他们的不同个性技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七、评价时间灵活化,注重成效性

例谈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实践探索 篇5

一、 凸显语文教学的 “情境性”, 营造课堂的生活氛围

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语文直接映射社会生活的现实内容, 因此具有较强的 “情境性”。 语文教学的 “情境性”要求学生理清课文语句、 结构等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领悟课文要旨, 将生硬冰冷的文字转化成头脑中鲜活生动的情境, 并以此联系生活经验, 生成丰富翔实、 意蕴悠长的情境内容。 目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创设情境方面主要有丰富课文情景和构建真实情境两种。

一是丰富课文情境, 以多元感官体验加深学生的理解与体会。 例如, 在讲授四年级课文 《山和海的书信》 时, 教师借助幻灯片呈现 “晴空万里时” 大海的景象, 并为学生的欣赏和品味留有少许时间。 之后, 教师再将课文对应的语段展示出来, 使学生结合图片体会大海的温和, 并将这种内隐的心灵感受带入朗读, 以轻柔的朗读声营造氛围。对 “大风吹来时”“太阳西下时” 和 “月亮升起时” 大海景象的学习, 都可采取这种方法。 通过图片呈现、 句段分析、 语气引导和情境比较, 学生可以实现与主人公的情感共鸣,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现课文景象、 升华情境体验。

二是构建真实情境, 以鲜活的生活事例促进学生的自察与反省。 例如, 在讲授六年级课文 《匆匆》 时, 为了使学生意识到时间宝贵、 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摆放沙漏进行计时,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回答问题, 使学生产生真实的紧迫感, 懂得 “时间一去不复返” 的道理。 此外, 还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学生时间利用的权威数据, 引导学生思考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同时辅以教师的适时追问、 同伴的观点补充, 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要抓紧时间、 珍惜时间, 更要提高效率, 有所作为。

教学情境的选择并非随意而为的。 对感觉冲击力强或情景交融的内容, 以图文并茂、 音乐渲染的形式再现课文, 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作者情感, 明确文章要领; 对富有哲理的问题或普遍的生活现象, 以生活实际案例或实践体验设置情景,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经验的联系, 引起学生的生活反思。

凸显语文教学的 “情境性” 是构建智慧课堂的基础, 是从知识传授转向情境感知, 丰富课堂活动、 增添教学趣味的基本条件。 以凸显语文教学的 “情境性” 为前提, 可以为课堂营造自然真实的生活氛围, 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高低” 的变化恰好缩小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达到其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的通融。“情境性” 是学生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 从书本接纳到生活悦纳的有效媒介。

二、 透悟语文教学的 “生成性”, 凝炼教材的问题要点

语文不仅直接映射社会生活的现实内容, 还是反思社会生活、 生成群体智慧的结果。 因此, 语文包含着浓厚的人文底蕴和强烈的艺术色彩, 具有强大的生成潜力。 透悟语文教学的 “生成性”, 就要明确教材的艺术内容, 使之在师生的头脑认知中得以延续与深化。 教师把握语文的艺术, 从中提炼问题要点, 才能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把握课文要旨, 在领悟教材的基础上反思生活、 生成思想。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可以充分彰显教学语言的艺术。

一是巧设问题之锚, 引导学生挖掘细节、 品味情感。例如, 在讲五年级 《快乐王子》 时, 教师围绕 “快乐王子看到了哪些丑恶和穷苦” 这一核心问题, 引导学生以 “女裁缝” 段的内容为例, 捕捉重要细节, 从字里行间深刻体会主人公的思想与情感。

师: 请同学们按照课文顺序来回答。 快乐王子看到了哪些丑恶和穷苦呢?

( 学生朗读 “ 女裁缝” 段, 教师通过PPT展示该段内容。)

师: 同学们, 课文里哪些内容体现了女裁缝的穷苦呢?

生1: 女裁缝手指尽是针眼, 这说明她一直劳动, 很辛苦。

生2: 孩子发烧想吃橙子, 但是女裁缝没钱买, 只能给孩子喝凉水。

师: 试想一下, 一个发烧的孩子嘴里没味儿, 想吃橙子, 但是他的母亲却只能给他喝凉水。“只能” 这个词体现了什么?

生: 说明女裁缝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师: 嗯, 女裁缝已经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了。 那么, 还有哪些内容体现女裁缝的穷苦呢?

生1: 女裁缝面带病容, 这说明她的身体也不太好, 但是她还在做衣服。

生2: 女裁缝很瘦, 这说明她经常忍饥挨饿。

师: 很好! 这说明大家都注意抓住课文的重点了。 瘦、病、 尽、 只能, 这些词都体现了城市的丑恶与穷苦。

通过讨论, 学生逐渐意识到描写 “女裁缝” 这段是如何体现城市的丑恶和穷苦的, 也更加理解王子为何 “泪汪汪”。 在理解课文情境、 深入挖掘语段以后, 学生不仅对课文的逻辑线索更加明晰, 还培养了细心观察、 找准重点的能力。 巧妙的问题设计和灵活的问题操作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情境的理解, 还使之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和想象, 有利于激起学生的生活智慧。

二是细品字词之妙, 促使学生设身处地、 换位思考。例如, 在学习 《快乐王子》 中 “献眼睛” 语段时, 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王子失去眼睛后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通过想象失去眼睛的后果, 直观地感受到王子的牺牲。 教师借此紧密围绕 “啄” 字的内涵展开讨论, 使学生体会取眼睛这一过程的痛苦。

师:让我们走进“献眼睛”的语段, 体会王子的伟大。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 同学们想象一下取眼睛的后果? 取眼睛时王子会有什么感觉呢?

生1:取眼睛以后, 王子就看不到东西了。

生2:疼, 撕心裂肺的疼。

师: 为了帮助别人, 王子宁愿做瞎子。 这时, “燕子哭了起来, 不肯啄他的眼睛。” 怎么理解 “啄” 呢?

生3: 光失去眼睛, 就很疼了。 燕子嘴很尖, 刺在王子眼睛里, 像把眼睛挖出来一样。

师: 啄, 在字典里的意思是鸟类用嘴叩击并夹住东西, 这说明王子要忍受很大的痛苦, 所以燕子不忍心, 王子只能再三央求。

生1 和生2 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感受到失去眼睛的后果和痛苦。 在此基础上, 教师凭借巧妙的问题引导, 将学生的注意力从 “取眼睛” 的结果转移到 “取眼睛” 的过程上, 使生3 的回答从自身想象延伸到生活经验中, 实现了从 “旁观者” 到 “参与者” 的情感转换, 体现出更加强烈的生成色彩。

透悟语文教学的 “生成性”, 是构建智慧课堂的转折, 是从情境感知转向省悟学习, 激发学生潜力、 实现有效学习的过渡阶段。 以透悟语文教学的 “生成性” 为前提, 可以加强教师对课文的深度理解, 从中找到课文要点。 恰到好处的设疑, 在学习教材与生成思想之间架起联结的桥梁, 使学生通过情境认知扩展活动经验、 充实生活意义, 实现从情境体验到生活感悟的升华。

三、 把握语文教学的 “交往性”, 激活师生的对话互动

新课程标准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 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 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 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 体验和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 共享、 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教学的 “情境性” 和 “生成性” 是促使学生理解知识、生成思想和领悟生活的关键, “交往性” 则是激发生命潜力、 启迪学生智慧的必然。 课堂交往是教师经常使用且效果明显的教学艺术。 个体交往、 双向交往、 集体交往等方法的运用, 使教学情境倍加和谐亲切。 语文教学的交往效果往往通过渗透其 “情境性” 和 “生成性” 加以体现。 只有经过 “交往性” 的调剂, 语文的 “情境性” 和 “生成性”才能在学生那里得到延伸。

在交往类型方面, 实现教师与学生个体的双向对话, 使其围绕语文教材中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更深刻认识, 进而扩展生活经验、 充实生活内涵。 由于 “情境性” 和 “生成性” 的铺垫, 其他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他们虽然处于单向对话的状态, 但是仍然可以消化、 吸收师生对话的结果, 为自己的学习与思考提供借鉴。

在交往程度方面, 教师还可以运用鼓励性语言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 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活跃课堂教学的交往气氛。 在交往活动之前, 教师或对学生表扬鼓励, 提高其自信心; 或对学生提出挑战, 激起其参与意识。 如在讲授 《匆匆》 时, 为了鼓励学生举手发言, 教师满含期待地问:“聪明的你, 能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在讲三年级课文 《山茶花》 时, 教师说:“刚才男生读得很好, 下面我们看看女生读得怎么样吧?” 在交往活动过程中, 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 实现对症下药。 例如, 在讲授 《山和海的书信》 时, 学生对 “情” 字的发音掌握不准, 老师用温和得体的语言及时纠错, 并轻轻鼓励学生:“不用紧张, 再来一次。” 当学生回答准确、能够联系生活时, 教师或使用 “很好”“不错”“你真棒”等词句加以鼓励, 或运用班级的激励口号进行表扬, 或选出同学进行课堂示范。 当学生认真参与课堂活动时, 教师可以点名表扬。

把握语文教学的 “交往性”, 是构建智慧课堂的关键, 是从省悟学习转向智慧生成, 打造智慧课堂、 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途径。 以把握语文的 “交往性” 为前提, 可以在课堂上建立持续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因此, 师生拥有共同的价值观, 能够在共同的学习愿景中互依、 互惠、 合作、协同, 最终实现共同成长与进步。“交往性” 促使语文教学的 “情境性” 和 “生成性” 转化为学生的生活内涵, 是学生实现从生活感悟到精神觉醒的关键。

摘要:小学阶段, 语文智慧课堂具有“情境性”“生成性”和“交往性”三个特点。只有实现三者的融合, 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凸显语文教学的“情境性”是构建智慧课堂的基础, 是从知识传授转向情境感知, 丰富课堂活动、增添教学趣味的基本条件;透悟语文教学的“生成性”, 是构建智慧课堂的转折, 是从情境感知转向省悟学习, 激发学生潜力、实现有效学习的过渡阶段;把握语文教学的“交往性”, 是构建智慧课堂的关键, 是从省悟学习转向智慧生成, 打造智慧课堂、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语文,智慧课堂,情境性,生成性,交往性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15-116.

[2]陈焕廷.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合[J].语文教学通讯, 1995 (1) :12.

小学语文课堂病症例谈 篇6

一、抓住契机, 设置矛盾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因此, 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 抓住突破口, 有意地给学生设置一些“障碍”, 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 “障碍” (问题) 时, 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 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学生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思维得以发展, 关键在于老师能否结合教材实际, 抓住突破口, 把它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 如在教学《捞铁牛》时, 采用中心突破法, 设计以下问题:1.是谁把铁牛捞上来的? 2.为什么不直接把铁牛拉上来, 而要弄得这么复杂?3.为了把铁牛捞上来, 怀丙事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4.他又是怎么把铁牛捞上来的,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你的? 4.如果你当时在场, 那么你还有比怀丙更好的办法吗? 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 踊跃发表意见, 最终达到释疑的目的。 抓住契机, 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但需注意的是, 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 应从实际出发, 不能故弄玄虚, 把学生弄糊涂。

二、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

教材中的一些重难点, 需要教师提出一组连贯的问题, 或根据学生回答继续追问。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 更有趣的问题, 或把大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 分层次有坡度地设计问题。 如在教学《圆圆的沙粒》一课中, 可以先问学生:“你们觉得沙粒能变成珍珠吗?”学生给出肯定的答案后, 继续提问:“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在此基础上, 老师继续问:“为什么圆圆的沙粒最后能变成一颗美丽的珍珠? ”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 可以不费劲地回答。最后, 教师顺势利导, 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从沙粒变成珍珠, 你明白了什么?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三、设疑新颖, 引发情趣

好奇之心, 人皆有之。 课堂提问要提得巧, 发人深省, 力求新颖, 引发学习欲望, 切忌老调重弹。 如在低年级教学中, 讲解“聪明”一词时, 教师问学生:“你们愿意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吗? ”孩子们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 ”“那为什么有的人聪明, 有的人不聪明呢? ” 学生可能会回答:“有人生来就聪明。 ”教师说:“不, 聪明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关键是会不会使用四件宝。你们想知道是哪四件宝吗? ”学生回答后, 教师顺势用猜谜语的形式, 让学生猜出耳、目、口、心四个谜底, 并在黑板上依次写出“耳、丷、口、心”几个字, 用它们构成一个“聪”字, 并组词“聪明”。 告诉学生这四件宝不能只用其中的一两个, 而要做到四者合一, 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人。 通过这样新颖、有趣的提问,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四、创设情境, 选择角度, 相机诱导

课堂提问的艺术仅体现在问题的价值及适度性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还必须“恰当地提问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因此, 教师应该研究学生的心理, 创设提问情境, 选择提问的角度, 不断变换提问的形式和方法, 用提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一个教师必须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 认真研究并把握“学情”, 适时提出问题, 巧妙加以引导, 因为提问的“火候”未到, 学生难以出现积极反应;错过了良机, 难以发挥提问的最佳效应, 教师应该做到“相机诱导”。 以《回自己的祖国去》为例, 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关键词“斩钉截铁”提出问题:什么是“斩钉截铁”? 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华罗庚斩钉截铁的态度? 把自己当成华罗庚, 身临其境, 请你读出这种“斩钉截铁”的感觉?通过一步步地引导, 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深化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和了解。 这样, 不仅画龙点睛地释破了题意, 而且深化了文章主题。

五、先易后难

在课堂提问中, 我们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 深文浅问, 浅问深究, 使学生有思考的余地。 也就是说, 教师在提问时, 要像伐树一样, 先从易砍的地方砍起, 再砍木材的关节。 如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 “陶醉”一词通过三个步骤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 牢固掌握, 正确运用。 首先提问:“听着贝多芬弹奏美妙的乐曲, 兄妹俩怎么样了? ”让学生准确地找出“陶醉”一词, 接着加大问题难度:“兄妹俩为什么被‘陶醉’了? ”此问题较灵活, 又无现成答案, 引导学生把词放到课文中理解体会。 经过思考、议论, 学生得出反馈信息。 最后提问:除课文中的用法外, “陶醉”一词还可以怎么用? 学生反馈:美丽的景色, 动听的故事等方面都可用上“陶醉”一词。 这样, 孩子们就能牢固掌握该词的词义、运用范围, 再造出完整通顺、具体的句子就水到渠成。 这样教学, 既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 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有趣, 信息能及时反馈, 为学习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培养了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 语文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 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强的独特性和灵敏性。 教师只有努力优化课堂的“问”, “问”出对话, “问”出精彩,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拓学生的思维, 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摘要: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师生进行有效互动的关键, 在启发式课堂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重视提问的意义, 精准地掌握提问存在的误区, 并针对这些误区, 有针对性地纠正。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误区,提问艺术

参考文献

[1]方蕊.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 2013.

小学语文课堂病症例谈 篇7

然而小语教材体裁不一, 内容丰富, 新课导语并无固定的模式可循, 我们应如何导入新课, 努力打造课堂的“第一槌”呢?下面笔者以苏教版高年级语文教学为例, 浅析高年级语文课堂导入的几个小技能。

一、温故知新, 深入浅出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温故”是手段, “知新”是目的, 两者有机结合并自然过渡, 即教师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以复习旧知识为手段, 在旧知识里面带出新课内容的线索, 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 顺理成章地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课方式。“温故知新法”是导入新课的最传统的方法。

笔者在古诗教学中常常运用此方法导入。如在教学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一诗, 导入时我引用了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和陆游的《示儿》, 让学生找出这两首诗歌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很快从“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句中悟出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借此感悟, 我让学生读读《马诗》, 试着找找和前两首诗歌的异同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从这种“类比”中汲取了新知, 并加深理解了“托物言志”这一方法的使用。又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时, 笔者先引导提问:谁还学过或背过杨万里的诗?学生马上能答出《宿新市徐公店》、《小池》等诗。“温故知新导入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诗的欲望, 又复习了之前所学的古诗, 让学生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真是一举两得。

二、巧妙质疑, 多维思考

“疑问”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 能激起学生探索的浓厚兴趣。这个“疑问”可以是学生提出的, 也可以是老师提出的。课伊始, 老师巧妙质疑, 可以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 口欲言而非达”的愤悱境地, 激起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多维度思考, 从而把学生带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 教师可以紧紧扣住课题的“愤”字, 引导学生质疑: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并从课文中找出“愤”的原因:“飞来横祸”、“入狱受了酷刑”、“悲愤交加”、“血溅墙头, 了此残生”、“克制自己”、“埋在心底”、“重又摊开”……一下子扣住了文章的中心。

当教师以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身份去引导学生质疑, 引导学生抓住本质, 积极探索, 就能点燃学生渴望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获取新知的那把求知之火, 促使学生主动对教学内容多维度思考,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音乐渲染, 烘托气氛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心灵, 同时也能激发人的情感。所以用合适的音乐导入新课, 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苏教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与音乐有关, 甚至有的作品本身就是歌词, 教师要善于把音乐的情感和课文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更强大的力量, 来激发学生深层的审美体验, 加深他们对文章情感的感悟。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 先让学生欣赏瞎子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来谈感受, 再去阅读课文, 学生受到音乐的渲染, 就会以一种别样的情怀投入到读书学习中。再如教学《大江保卫战》时, 播放歌曲《为了谁》, 引导学生体验课文和乐曲中所蕴含的人民子弟兵与广大群众的鱼水之情;在学习《明天, 我们毕业》时, 播放《友谊地久天长》, 以感受浓浓的师生情、同学情。教学这类课文前, 先播放相关歌曲, 让学生静静地听, 轻轻地唱, 音乐的导入既烘托了课堂气氛, 愉悦了学生心情, 更易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背诵。

四、介绍史实, 引发深思

孟子曰:“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这就是教学上常说的“知人论世”。苏教版高年级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和传承的作品;亦或是作家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特定社会生活的反映, 表达作家那种特定感情的作品。这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距甚远, 他们常常难于理解这样的内容。因此, 对一些反映一定时代内容的文章, 进行史实式导入就显得十分必要, 教师可通过介绍作者及其特定的创作背景或讨论历史环境为切入口导入新课。如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课中, 因为课文的主人公邓小平的生平事迹距离这些00后的小学生较为久远, 直接引题很难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笔者在授课时, 先简单介绍了邓小平一生的丰功伟绩, 然后边播放骨灰撒大海的视频边深情地引用文中的话语:“1997年3月2日上午, 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 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 然后穿过云层, 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 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今天, 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 记叙的就是这样一位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着卓越贡献的伟人。”笔者的一段话直接介绍了文章的主人公和事件发生的背景, 把整个课堂气氛渲染得庄严肃穆。老师的语调、语速和语气, 使学生的心一下子与作者靠近了。

五、聚焦时政, 与时俱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既要学习书本知识, 还要了解时事新闻。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贴近生活和现实, 很容易找到教材和现实的结合点。用时政知识导入新课能拓宽学生视野, 对课文内容挖掘得有深度, 而且可以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讲《梦圆飞天》时, 有选择地播放一些媒体关于“神舟”五号~十号的新闻;看后, 教师顺势而为, 讲解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 进而教师引出飞行员杨利伟、聂海胜、刘洋等航天员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感人事迹。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从而水到渠成地进入本课学习。

六、乡风乡情, 耳熟能详

家乡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 一提起家乡的乡土风物、故事传说等内容, 学生就会倍感亲切。用乡土文化导入新课, 入情入理, 很接地气。如在教授《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知道我们家乡常熟也有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常熟花边吗?”学生回答后, 教师予以总结介绍:常熟花边又称常熟雕绣, 已有70多年的历史, 是江苏省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雕绣抽纱制品之一。它以精巧的手工技艺在不同布料上绣制各式图案, 然后在一定部位剪去底布, 使之镂空, 以衬托和加强主题, 使图案形成明暗对比, 具有立体感。常熟花边既是生活用品, 又是艺术装饰品。我们的奶奶、外婆那辈人都是制作花边的好手。今天, 我们学习的也是有关民间工艺的课文, 这就是———《姥姥的剪纸》。由此学生感觉文中的姥姥仿佛就是自己的亲人, 对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敬佩感油然而生。

叶圣陶先生对“导”说得最为切中:“‘导’者, 多方设法, 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巧妙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只要我们细心推敲、因“课”利导, 定会使每节课都能引人入胜,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它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 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课堂情境中去, 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要在瞄准教材重难点的前提下,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类别, 灵活设计, 因“课”利导, 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槌”, 敲在学生心灵上, 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导入,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海霞.智慧的导入成就灵动的课堂——小学语文导入策略浅谈[J].学生之友 (小学版) , 2013, 09:15.

[2]徐明雪.小学语文教学导入的创新[J].小学时代 (教育研究) , 2010, 02:80.

[3]朱亚燕.响鼓还得重槌敲——重视课堂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校园英语 (教研版) , 2012, 11:120-121.

小学语文课堂病症例谈 篇8

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及时、公正、合理的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扫描现实的课堂,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许多教师在评价学生们的答问时,千方百计地给予肯定———赞许的眼神,欣喜的微笑,充满激励性的语言,有时还外带以示鼓励的小贴纸。有的教师似乎生怕挫败孩子们学习语文的信心,能得过且过的,都会给予“亲切”的“表扬”,就算是最基本的用词错误,语句不通,最多是“和风细雨”地说一句“也不错!”“嗯,还行!”。一节课下来,往往是听得“好”声一片。透视现实的课堂,评价方式趋于单一,肯定性评价几乎成为许多教师课堂评价唯一的方式。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往往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在错误中不断反思,最终获得成功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真诚赞美学生的同时,在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学生自信心的前提下,谨慎而巧妙地使用否定性评价是很有必要的。及时、适当的“糟糕透了”,能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学情,找出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面对学生的学习错误,如何有效、适度地操作否定性评价呢?从几位小语名师的课堂中可窥见一斑。

一、语言表达不准确时,否定中求精当

【案例】薛法根《第八次》教学片段(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师:假如你就是布鲁斯王子,现在要动员你的军队和人民起来与你一起抵抗外国侵略者,你会怎样动员他们?请你拿起笔,写一份简短有力的动员书。

(生写动员书)

师:谁愿意来发布自己的动员书?

生1:苏格兰的父老乡亲们、亲爱的同胞们:我在山上看到一只蜘蛛结网,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成功,但它并不灰心,终于在第八次结成了一张网。这是一只坚持不懈的蜘蛛,我们都要像这只蜘蛛一样。如果你们像蜘蛛一样勇敢,我会重重奖赏你们的。

师:“重重地奖赏你们!”你们会去战斗吗?

生:不去!谁稀罕你的钱啊!

师:啊!没有钱是不能的,但钱也不是万能的!看来你这样动员,只能当光杆司令啦!(众笑)

生2:苏格兰的父老乡亲们、亲爱的同胞们:我们失败了七次,但并不表示我们永远失败了。(师插话:很有哲理!)你看,那只小小的蜘蛛,最终还是战胜了大风,在第八次结成了一张完整的网。我们难道不如这只蜘蛛吗?面对侵略军,我们缺少的不是枪弹,不是战士,而是坚持不懈的精神!(掌声)只要我们干第八次,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师(插话):假如第八次不成功呢?

生2:不成功,便成仁!

(众大笑)

师:你都牺牲啦?你应该还有第九次!第九次不成功……

生2:我们还有第十次!第十一次!不成功誓不罢休!

师:这么说好像太野蛮了,可以改成:不成功,就……

生2:誓不回家!(师:这样才是好男儿!)来吧,战士们,同胞们,胜利属于苏格兰!(掌声)

师:掌声已经说明了一切!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伟大的领袖!

【赏析】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是一名出色的语言医生,要善于“望、闻、问、切”。薛法根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达有着高度的敏感。当第一位学生演讲时的说法不合适时,薛老师以幽默的方式予以否定,学生在笑声中顿悟,迅速作出修改;当第二位学生用词没有针对性,不够恰切时,薛老师在否定中启发学生换用更精当的词语。在薛老师睿智而风趣的否定性评价中,学生纠正了语言运用不当之处,养成了斟词酌句、严谨求实的文风。

二、词语理解较肤浅时,否定中求深刻

【案例】于永正《小稻秧脱险记》教学片段(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师出示“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一句)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有气无力了?

生(声音大,速度快):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你没完。(生笑)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下。(在该生身上做喷洒动作)

(生大笑)

生(喘着气):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算完了吗?

(生笑)

生(小声地断断续续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这就是“有气无力”啊!

【赏析】于永正老师的这段朗读指导真是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精彩绝伦。于老师对学生开始时的朗读,调侃式地否定了“你没完”,既巧妙地指出了学生对“有气无力”理解的不足,而且含蓄地指出了学生努力的方向。这样巧妙而幽默的否定,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悟”的过程。通过这个否定的过程,学生对“有气无力”的感悟比简单的字面理解有了本质的飞跃———知其意,悟其形,察其味。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了其思维的发展。

三、文本探究有偏颇时,否定中求正确

【案例】窦桂梅《七律长征》教学片段(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师:说说你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

生:“金沙水拍云崖暖”是说红军在过金沙江时“暖”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当时天气炎热,红军喝水之后,心里就感觉非常暖;还有一个是他们在过金沙江时,没费一枪—弹,所以他们心里很高兴,也觉得暖。第二句“大渡桥横铁索寒”,是因为红军在过大渡河时是五月末,那时金沙江的水很凉,使得夜晚下雨天气很凉,红军战士也感觉冷。

师:你说天很热,战士们喝了金沙江水,有这种可能,但是大家看“水拍云崖暖”给人感觉怎么样?

生:很暖。

师:还有你说没费枪弹,挺好,能在诗歌里理解。后面说“大渡桥横铁索寒”,就她的发言你们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谁想来补充?

生:“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个“寒”字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师:你能不能说说当时的情况,当时桥上就剩什么了?

生:铁索。

师:多少根?

生:13根。

师:只剩13根铁索了。大家想想,当时桥下河水湍急,这13根铁索要攀沿过去难不难?

生:难。

生:铁索指的是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经过时只剩下13根铁索“,横”指横跨在东西两岸。这两句概括了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次战斗。

师:对。

生:“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寒”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说在过大渡桥时,大渡桥非常险,他们牺牲了很多人,很艰难地过去,所以心里“寒”。第二个意思是说他们在强渡大河时,左边是高入云霄的陡壁,山腰是终年不化的积雪,银光耀眼,寒光袭人,当红军过泸定桥时,只剩下13根铁索。下面河流汹涌澎湃,这使红军战士感到心惊胆战。

师:很不错。

【赏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如果学生的想法偏离课文主旨,误解文本内涵,教师该怎么做?对学生来说,只有“吃一堑”,才能“长一智”,关键是教师怎么评价与引导。此案例中,窦桂梅老师首先肯定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随即以“她的发言你们满意吗?”引导学生评一评,议一议,巧妙地否定了之前学生对“寒”字理解的偏颇,最终达成共识。这样,学生在否定性评价中,在深入对话中,逐步达到准确理解,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上一篇:现状及路径下一篇:宗教信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