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2024-05-17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精选12篇)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篇1

什么是科学课堂, 读过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教师可以从中知晓, 皮老师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概念取代原来哲学解释的知识概念。皮老师用新的知识概念解释后天习得的智力, 用知识解释技能、能力。而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如何有效地进行, 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一、好的课堂兴趣激发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刺激会产生反应, 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小学语文课的学习要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习惯与素养, 让学生们先有学习动机, 才能知道如何学习。老师可以从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出发, 进一步进行强化与巩固, 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学习动机可以从学生们的兴趣出发, 进而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氛围一旦被炒热,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 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也会大大的提升, 对知识的掌握就会牢固, 不易遗忘。

学生们都喜欢故事, 而寓言故事是学生们最愿意去学习的。如在小学寓言故事的教学中, 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主动地进行故事的预习以及重难点词汇的查阅与理解, 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 共享从中感悟的哲理。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分享自己从故事中感受到的背后寓意, 然后组织班级学生们进行讨论。兴趣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动机都已调动起来, 接下来要进行反复的练习与知识的强化。除了教科书中的故事,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相关故事的收集与整理, 然后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演讲给大家。学生们从中感悟所讲故事的哲理。正是这种不断的练习与强化, 学生们对于该方面的知识属性就会储备起来, 因为反复强化的结果是巩固。兴趣激发以及反复的练习与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反复的练习带来的不是知识学习的枯燥与乏味, 而是符合学习规律的。

二、改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接受学习

传统教学的误区是老师填鸭式的教学, 学生们被动地接受学习, 无疑这种学习效果并不显著。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对于一节课45 分钟的课程, 学生们不可能一整节课都在认真地听老师讲解。如何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老师课程的讲解, 需要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让学生们主动接受学习。而这需要发挥老师的作用, 课堂的教学要想高效合理地进行, 需要老师知晓本节课所要进行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们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提前备课以及按照备课的思路走, 问题预设就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而学生们主动接受学习的首要第一点就是课文的提前预习以及自己文章理解的整理与把握。老师在一节语文课的讲述中, 先抛出预设问题, 引发学生们的讨论, 然后班级进行分小组划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被积极的调动起来, 主动学习氛围也激发出来。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们主动接受学习的一种手段, 小组可以由差生加上优等生以及中等生组成, 强弱中等的搭配可以创造出极大的潜力, 小组内部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 小组要建立评价机制, 既要合作学习, 又要互相竞争。竞争刺激创造力, 合作的实效性以及竞争的有效性都被激发出来, 学生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大大的增强。老师还要做好引导与评价机制, 确保班级内部小组的公平与公正, 科学课堂的建立需要老师的激励以及学生的主动。

三、变哲学取向的教学论为科学取向的教学论

什么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 如循序渐进原则, 发挥教师主体, 学生主导的学习方式等都为哲学取向的教学论。而科学的课堂教学, 也强调机械学习以及强化刺激。机械学习并不是简单重复的学习, 而是在学习中进行知识点的建构, 机械学习可以刺激学生头脑的反应, 进而达到强化与巩固的效果。

科学课堂的构建需要老师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过程, 不管是学习方面的认知还是接受知识方面的认知。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演进的过程, 老师只要明白学生身上的这一特点, 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而学生们的认知过程有缓有慢, 老师要对学生产生耐心,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 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辅导与技能的培训, 帮助学生们更快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学习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 学习的同化论或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结构同化 (或建构) 新知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同化和建构是同一件事情。因此, 说“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模式就是‘同化和顺应’”是完全正确的。而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学习知识也是从不懂到懂, 从懂到为什么懂的地步不断的演进。而对知识的储备也是新知识代替旧知识, 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与演化, 从而造就新知识。正如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层向高层不断的纵深发展,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加深与强化。正如从树干开始到逐步的枝繁叶茂。

四、结语

科学课堂的教学需要老师掌握基本的教学心理学知识, 对学生有一个全面具体的认识, 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到全面的了解。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是一个语文素养的学习与建构过程, 要想让学生们获取良好的学习成果, 需要老师不断地探索与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莱文.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项贤明, 洪成文,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2]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前言[M].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0.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篇2

小学科学与小学的其他学科不同,科学课是比较贴生活,实验性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能知道与身边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和基本方法,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爱科学、爱家爱祖国的情感。其指导思想是:(1)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2)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原则。(3)以探究活动为科学学习的核心。所以,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即通过“动手做实验”来进行,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次次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过程,会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已经成为科学一个基本教学特点。因此,科学课的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如何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趣让学生喜欢去发现和探究

在探究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它在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中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如上课前利用故事、报道、儿歌等方式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如集中话题中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引出学生对该问题、时间或现象的最初看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情境,让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并在发现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一个观察活动结束时,有意识地提问:“在观察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尽管只是一句话,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经常这样的教学,学生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活动,从而得到更多的问题,从自己想要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开展后续活动,不再是教师要求学生去做,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发展。例如,《水的观察》是小学科学课本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经历了前面三个单元植物、动物和我们自己的观察活动后,学生对自己的感官有了初步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的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研究水,进而对自己的感官有进一步认识、了解的一堂课。在这堂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顺序,讲究卫生和安全。基于学生前面的学习基础,相信这堂课的学习、探究,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在教学设计时,我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将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能对事物提出科学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并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学会自己设计观察记录表。让学生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能留心观察并进行观察、探究等活动。通过探究比较,学生对水的特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为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水的现象和对水提出科学问题,至此,学生情绪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然后进行课后拓展,让学生带着有兴趣的问题下课,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活动。虽然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但显然不是惟一的方式。课堂中有效的学习要依靠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只用一种方式来完成的,教师需要考虑设计一个“探究过程”,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交流合作使课堂更精彩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交流的机会,经常会提出一些教师想不到,教材没提示的研究方法,我想这实际上是课改所希望看到的。如果只为学生提供一两种材料,确实又不能够保证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研究。所以将课堂变成展示、交流的舞台,让学生把课下研究的成果在课上充分的展示、交流。可以说是一种最优方法。例如,三年级一节科学课《周围的空气》,要求学生用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收集空气后用感官感觉空气,并能够用口头语言把自己的感觉描述出来。我问,你有什么方法也能把空气放到课桌上进行研究呢?生:用塑料袋装一些空气、拿气球吹一些空气、我们用玻璃杯扣住一些空气。师:好,同学们想了这么多办法,我们就用这些办法来收集空气。学生一听到“开始”就迫不及待地动手做起来,有的用塑料袋兜空气,有的往塑料袋里吹气,有的用玻璃杯扣空气,有的还在商量办法。空气采集到后,有的孩子在抛塑料袋,气氛非常热烈,效果明显。

三、借助实物,利用多种感宫感受发现自然现象与事物的特点。

科学不是通过简单记忆、而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感悟、交往、实践、猜想、探索、归纳等活动,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学生体验、亲历对于建构知识、技能和态度都至关重要。例如科学概念的理解、科学技能的获得、科学态度的形成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的动手操作过程大大促进了动脑理解,而动脑理解的过程又会反过来加强了动手操作的效率与乐趣。如在教学“红番茄”课时,我特自到学校植物园拔了番茄树与其他几种植物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在小组中写出他们的发现,然后在班上汇报。又如:在教学“清清的水”这课时,为了探索液体的形状时,通过让学生带气球装着水在课堂上玩气球,同学们玩出的形状有梨、苹果、蛇、鸭子等形状,得出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也是没有固定的形状。我要做到利用多种感宫感受发现自然现象与事物的特点。

四、课堂好像学习的“实验室”

科学课堂就是通过带领学生经历典型的学习活动,开展大量的科学探究活动。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获得大量的直接认识经验,也将通过阅读、收集资料获得丰富的间接认识经验,还将通过分析综合整理信息、假设、寻找解释和推理获得由直接认识转化为间接认识的经验,通过合作、发表、讨论、辩论获得的与他人交往的经验。学生真实在经历这种认识与实践相互交错的过程中,从自己的经验走向科学。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等科学探究活动。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科学课的核心内容在于这个已知规律的发现过程。让孩子们重新走一遍科学家的发现过程。掌握了发现过程,就是掌握了科学。“过程”应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基本框架。科学课堂应是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而不是指挥学生去简单经历探究程序。教师要不断地通过提问题创造机会去激发学生思考,推动科学探究活动。所以在教学中能够做实验的尽量给学生做实验的机会。如:“哪杯是纯水、给水变个样、纸做的锅、自动浇水机、溶解、浊水变清”等

科学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篇3

一、阅读教学的开放性

开放性指教师引导课堂主体发散思维,调节愉悦心态;善于发问,敢于向课本提出质疑。从而激发潜在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一)发散思维,愉悦心态。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指从多种角度思考探索问题,寻找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设想、答案或方法。

(二)善于发问,敢于向课本质疑。

小学生天性好奇,语文教育不应该禁锢学生的奇思妙想。文中写道“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有同学对“好像在向战友借火”的写法提出质疑。还有的同学说:“虽然这样写可以突出军需处长死得很安详、很镇定,但他并不符合作者写作的初衷。因为我体会到作者想通过对军需处长的描写,歌颂可歌可泣的勇敢的革命者。所以我结合课文体会到的是,军需处长在牺牲前微微抬起的左手应该是为战士们指出前进的方向,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想着革命事业,而不应该像文中写的‘借火点烟。”

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独特想法,并对他敢于质疑课文给予表扬,大家对这位同学的想法都很赞同。新课标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倡导尊重学生的多元体验。

二、阅读教学形式多样性

小学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重要养成阶段,自学能力养成直接影响今后学习能力。灵活自由的分组自学模式能有效调节学生在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产生的厌烦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活动之前,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自学方法,点出阅读中要学习的重点。然后教师融入学生自学讨论氛围中,巡视每组情况,对出现误区和疑难的小组及时给予纠正。最后,同学站在讲台上以演说、汇报形式向大家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可适当提示、点评以示认同、鼓励,并且监督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如我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诺贝尔》时是这样安排的:

(一)明确自学重点。

自学重点:品读课文,从具体语句中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感悟他的高尚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说明]

一上课先以课件形式出示本节课自学重点:品读课文,从具体语句中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感悟他的高尚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指名学生读后,请个别学生说说这节课的学习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学生说清楚之后再齐读,加深印象。

本环节我安排的时间是2分钟。通过少而精的自学重点的明确使学生带着任务学习,这样能避免一些学生目标不明确、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好走神。

(二)围绕重点自学

1.默读课文第3~10自然段,找出每个自然段中你认为非常重要的信息,在课文中做出标记。

2.在自己最感动的自然段旁写下感受,并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三)讨论自学未解

1.谈一谈:说说你最感动的语句并说明感动的理由。

2.议一议:诺贝尔是个怎样的人?

3.读一读:四人一小组选择本组最喜爱的方式朗读本组同学最感动的两或三个自然段。

4.质疑、求助:就本节课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求助。

最后选择一、两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全班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诺贝尔精神的深刻感悟。

(四)点拨自学得失

小组合作,练习朗读你们组最感动的两到三个自然段,读完以后,说说你们组选读这几段的原因。

(五)巩固自学成果

为了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我设计了这么几题:

1.填空

(1)诺贝尔一生最突出的发明是 。他最先发明的一种液体炸药被人们称为 ;接着,他发明了一种固体炸药 ;后来,他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 ,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还要发明 。

(2)1896年,诺贝尔在遗嘱中表示要将200万英镑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奖给 、 、 生理学或医学、 、 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2.练习说话:诺贝尔,我想对您说 。

此教学模式看似松散,其实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都高度集中,学生提高了自我认知能力、参与协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感到了学习的自由。

3.生动有趣的表演课堂

为什么我们学会骑自行车后,即使很久不骑,也能熟练操作?这是因为动作感知是人最深刻的记忆方式。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不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挖掘潜在才能,注重个性培养。每个学生心里都渴望被他人关注,希望自己有超越他人的才艺,那么,教师就是发掘千里马的伯乐,放大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坚持展现自我,从而培养自信,开发学习潜能。基于以上原则,教师应选择语文阅读中重点要求背诵的篇目,作为表演课堂的剧本,把教材内容当做舞台剧一样展示。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篇4

一、充分利用语文文本资源, 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祖师爷”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者”, 就是让学生喜欢学、有兴趣学.兴趣不仅能诱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 而且能让“科学”的种子在学生头脑中烙下深深的印迹, 开出美丽的花朵, 让学生在科学实践中得到乐趣.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才会主动观察、调查和探究, 获得牢固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勤奋好学的精神、开拓求实的态度、积极进取的信念.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拨动学生的兴趣弦, 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有关科技内容的问题, 让学生去发现和思考, 以此增加对科学的兴趣.如课文《航天飞机》是一篇科学童话, 具有极浓的趣味性.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进行具体的、动态的演示, 引导学生研读课文, 用看图、贴图、想象、写作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引领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使研究活动富有情趣性, 既认识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 又能有感情地朗读普通飞机与智慧老人的对话.特别是学生能在反复诵读、感情发现中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在小练笔环节, 我根据课文内容, 让学生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 让大家了解航天飞机的知识, 在课堂上就把学习、运用有机结合.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就知道了很多有关航天飞机的科学知识, 胜过老师的枯燥讲解.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而且点燃起他们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让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成为终身学习的动力.

二、巧妙精心地设计问题, 努力挖掘学生学科学的潜在力.

鼓励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年龄特点优势, 通过多种途径, 找准培养的最佳时机, 使学生的大胆想象, 善于求异的创新能力, 勤于操作、乐于动手的实践能力, 勇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深入、最大程度的培养, 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 开掘学生创新潜能的目的.教学过程中, 教者要能正确处理好文本资源, 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捕捉蕴含在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元素, 并作巧妙地设计, 创设“问题诱因”, 进而借机实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目的.

教学《夜晚的实验》这篇课文时, 学生已经知道科学家做的实验是分别蒙住蝙蝠的眼睛和嘴巴, 塞住它的耳朵, 得到的结论是蝙蝠夜里飞行, 靠的不是眼睛, 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科学家为什么不做有关蝙蝠鼻子的实验?是蝙蝠没有鼻子呢, 抑或是科学家的疏忽?鼓励学生去观察, 让他们在实际的观察中寻找答案, 增加探索的乐趣.科学家根据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 制造出了雷达, 造福于人类.针对这一发明, 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你能根据自然界的哪些启示进行创造发明, 为人类作出贡献等等, 以此扩展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创造的价值, 努力挖掘出学生学科学的潜在力, 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又加强了思维的训练.

三、从课堂延伸到实践生活中,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优秀品质.

科学知识内化于心, 外现于行, 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制作, 对于进一步增强科学意识, 丰富科学知识, 提高实践能力, 提高学科的科学渗透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通过阅读课文内容, 让孩子们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 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小稻秧脱险记》要求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 让学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精神.

教材中强调从生活中的科学做起, 同时又特别强调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看云识天气》从讨论天气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开始, 到模仿气象学家的研究天气情况: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天气预报等.《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春的语言———桃树上盛开着粉红色的桃花;竹笋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 像胖娃娃似的;小树发芽了;燕子从南方飞来;布谷鸟, 谷谷叫……什么是冬的语言———河水结冰;雪花飘飘;人们穿上了棉衣, 戴上了帽子, 围上了围巾;白茫茫的一片大雾;腊梅花开了;天昏沉沉的, 是下雪预兆……什么又是地震的语言———鸡飞狗跳;老鼠跑出洞;青蛙、蛇躺在马路上;井水变色变味、泛油泛泡;竹子开花;柳树梢枯死;蒲公英在初冬季节就提前开了花……其实质是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科学研究并不神秘.

培育:科学实验走进语文课堂 篇5

习作一直是困扰着语文老师的一个难题,而中年级,更是孩子的作文起步阶段,一定要让孩子对习作产生兴趣,爱上文字。因此在小练笔或者习作时,尤其要适时地给孩子创设一个情境,让孩子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验。这不机会来啦,3月24日下午,四年级中队本周的作文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为了让孩子们更快的走进作文殿堂,老师特把科学实验请进了作文课堂。

在作文课堂上,四二班的刘老师特选取了“鸡蛋浮起来”这一科学实验。当老师把鸡蛋和水拿在讲台,而不是常规的讲授六大要素,孩子们的热情空前高涨,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观察着老师一举一动,老师顺势指导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并用上一些平常积累的好词好句。“老师,老师,我看到了,原来的清水变浑浊了?”“老师,鸡蛋很调皮,像个赖床的孩子!”“还有,鸡蛋在水里游泳呢!”„„一句一句,好奇心表露无疑;在鸡蛋浮起来的引导下,孩子们又争先恐后的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大自然的启示。有“根据蜻蜓飞的高低”判断天气;“蚂蚁搬家”;“仙人掌生活在沙漠地区”等等。视角不可谓不新颖,启示不可谓不独特。构思打稿时,孩子们时而精心沉思,时而下笔如神,仿佛作文就是这么的easy!

科学实验走进作文课堂,其实只是一种途径,只要找准激发作文灵感的那根弦——兴趣,还怕构造不出孩子们的作文殿堂吗? 图/文:张磊 曹舒展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篇6

【案例】

1.自选一种材料袋。

①电池一节、电池盒、开关、灯座、灯泡、导线三根、小磁针;

②电池一节、电池盒、开关、灯座、灯泡、导线两根、线圈一个、小磁针;

③电池两节、电池盒、开关、灯座、灯泡、导线三根、小磁针;

师:动手做一做。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奇特的现象?如果需要老师的帮助,举手示意我到你们身边去。

学生动手探索,教师等待提供帮助,一段时间后。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同学们的探索很多都是失败的,观察到小磁针偏转的小组不足一半。

师:有更明显的吗?

追问,你的导线是怎样放的?有没观察到的吗?现在知道为什么没有成功了吗?

没观察到的小组,再像他们这样试一试。

再一番探索后,仍有少部分小组失败。接下来进入讨论环节,同学们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师: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有的小组的磁针摆动的幅度很大,有的小组却很小。偏转角度非常大的小组有哪些?偏转很小的有哪些?

同学们愤愤不平:我们用的是一节电池、他用的两节电池;我们用的是导线、他们用的是线圈……

师:猜一猜,磁针的摆幅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板书下学生的猜测:○1与电池节数有关;○2与导线有关;○3与电流有关;○4与线圈有关……

师:你们打算怎样实验?小组内三位同学讨论一下。重点说一说,什么条件保持不变,什么条件改变,如何观察和记录?

师:有相同猜想的小组相互交流一下,完善实验方案,并记录下来。……

师:补充材料,动手实验,看看你的猜想正确吗?记录下实验现象,做好对比。

学生自己选择要补充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师:接下来进入讨论环节,请分析你们获得的实验数据或现象,对比你的猜想和刚才的实验,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在本节课的教学前,我进行了充分地物质材料的准备和知识以及思想上的准备。然而,课上还是不像想象的那么顺畅。教师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扮演着引领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随时准备给学生提供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实验假设;进而小组合作制定实验方案,完善后选择自己需要的实验材料进行再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实验数据或现象后在老师的组织下交流分析。很多小组请求了老师的帮助,很多小组出现了一次或者多次的失败,观察到的想想也不尽相同。然而讨论环节进行的异常热烈,每个小组都有要发表的看法。

那么,探究活动真正的“神”在哪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价值追求又是什么?

一、学会科学方法——探究活动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提出科学问题;根据已知现象和现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猜想形成实验假设;进而制定和不断完善实验方案,形成科学的探究过程;选择材料进行试验并不断调整、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这些过程每个都不可或缺,都有自己独特的育人价值。只有让学生真正经历了这些过程,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才可能应用于学习中把它变为自己的学习方式,实现其应用的价值。

二、掌握科学思想——探究活动的文化价值

1、逻辑推理。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确立都首先要经得起逻辑推理,所以学生提出的科学猜想、假设甚至结论都必须依据逻辑推理和严密的核查证据对论点加以证明。

2、假设和猜想。科学探索(究)“比教科书中作为‘科学的方法’所介绍的教条性的步骤要灵活得多”,提出探究假设和猜想,借助材料和实验活动对其进行亲身直观的验证比只是借助数据进行推理更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直觉判断力和想象力,并逐步学会如何更好地运用直觉判断和想象思维。

3、质疑和思辨。质疑与思辨所带来愉悦感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所能体会到的重要情感体验,同时质疑与思辨的思想又是探究活动得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下去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它使思维不墨守成规,不受传统窠臼的羁绊;另一方面,它又监督思维不可天马行空,任意臆想或幻想。它是更高水平的科学思想统领着整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形成科学精神——探究活动的精神价值

探究活动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更要使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等科学精神。具体包括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愿意为探索自然的奥秘付出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的实证精神;敢于坚持真理,依据客观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的理性精神;善于思考和分析,追求准确和精细;同时能听取不同意见,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的分析精神和开放精神;以及敢于大胆质疑,具有开拓创新的勇气的批判精神。这些科学精神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要依托于一定活动和经历才能逐步内化为影响人的行为方式的精神原则,所以在探究活动的教学中,我们要将这些科学精神渗透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兰本达曾指出的,科学教育的最高价值,是要使儿童获得终生受用的方法、思想(精神)。同样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所追求的最高价值是要使学生学会科学方法、掌握科学思想、形成科学精神!

小学科学课堂探究的反思 篇7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编排是以反复研究为基础的, 所以有些教师力求丝毫不差地按着教材的编排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是, 一些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 不敢放弃任何一个环节和内容, 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这种无加工和取舍的教学行为反而顾此失彼, 没有中心, 没有重点, 该展开的没有展开, 该突出的不能突出。另外, 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探究任务, 往往将同一活动割裂开来, 要求学生一小步一小步地走, 没有注意到内容的结构性和连贯性, 使学生成了“双簧”中的“表演者”。

曾听过这样一节课:课前, 教师和学生设计制作了各具特色的玩具屋;课上, 就让学生尝试像真正的电工一样在模拟的玩具屋里接亮小电珠。为了体现课堂的层次性, 教师给学生精心设计了探究步骤:首先让学生用一颗电珠、一个开关、一组电源和导线组成一个简单的回路让玩具屋的一间屋子亮起来;然后引导学生用两颗电珠、一个开关、一组电源和导线采用串联的办法让玩具屋的两间屋子亮起来;第三步则顺理成章地在讨论这样连接的弊端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尝试用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电珠的办法使玩具屋的两间屋子亮起来。

这堂课在教者严格掌控下进行探究, 其实是一种引导式的科学探究, 学生的自主探究成分很小, 只能按照教师既定的步骤进行。如果教师允许学生用桌上的材料进行各种尝试, 那他们学习的心情会很愉悦, 也会创意多多。

二、科学探究不等于自由化

与程式化相反, 有些科学课, 教师不提任何要求和建议, 不做任何指导, 就放手让学生去实验, 以为这样就是真正的探究。

小学生活泼好动, 好奇心强, 作为科学课教师, 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去探索, 去发现, 并将观察所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 比较概括, 得出正确结论。至于什么情况下需要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 什么时机介入, 指导到何种程度, 都要教师做详细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有一位教师执教的冰棍周围“白雾”的实验教学做得就很好。他没有直接让学生自由说看到的现象, 也没直接抛出结论, 而是引导他们仔细观察, 教师加以说明, 特别是保鲜纸包冰棍之前和之后, 他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现象, 问:“包之前冰棍周围有没有白雾?包之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不一会儿, “冰棍周围的白雾不是冰棍冒出来的, 而是周围的空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这个结论就出来了。

教育一旦被看作是一种探究式的活动就会产生一些重大改变。教育的中心将转向学生的学习, 而教学的任务则变成如何去支持活动的开展。科学课上, 不放任自流, 及时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继而自主合作探究。这样,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被大大激发。

三、科学探究不等于活动化

一些教师认为只有运用了“探究”的科学课堂教学才是正确的, 一味地追求问题要由学生自己提出, 方案要由学生自己设计, 探究要由学生自己展开, 成果要由学生自己得出。因而不管内容与材料的内在需要, 都要让学生讨论, 将探究活动泛化。学生看似从始至终都在热热闹闹地探究, 但学习的实效却十分低下, “兜了一个大圈子问题依然没能提出来, 不知做什么或怎么做”等现象比较普遍。

科学课的活动完全可以删繁就简, 如《杠杆》一课, 我设计了一个“比谁的力气大”的游戏, 让学生推荐出班级中公认的力气大的和力气小的两位同学来比试。力气小的压离支点远的一端木棍, 力气大的压离支点近的一端木棍, 结果力气小的几次都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这个简单易行的游戏比费大气力设计各种课件、引经据典的说服力要强得多。

科学实验法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篇8

《捞铁牛》是人教版的一篇精读课文, 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捞上来的故事, 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如何把这篇科普读物上成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呢?

师:我们先来做个实验。请同学们说一说讲桌上的实验用品。

生:装水的玻璃缸、一袋细沙石、小铁块, 线绳、两个装着沙石的小木盒、小铁铲。

师:老师做实验, 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实验的过程。

生:解开细沙石的口袋, 把细沙石慢慢地倒入装水的玻璃缸中, 细沙石一会儿就沉底了。

生:拿起一根细线, 系住小铁块, 放在水里, 小铁块沉进细沙石里。

生:把两个装着沙石的小木盒用细线绳捆在, 放进水缸, 小木盒的大部分沉没在水中。把系小铁块的线绳子绑在两个木盒上, 线绳绷得很紧。

生:用小铁铲把木盒里的沙石往水缸中卸, 小木盒就往上浮, 陷在水缸底部细沙石中的小铁块就一点一点地往上一移动, 一会就被拉在水中央了。

师:请阅读课文《捞铁牛》, 看看怀丙和尚是这样把铁牛铁捞上岸的?

生:怀丙和尚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师:这句话就是和尚智慧超人的表现。捞铁牛有准备过程和打捞过程, 请同学们用课文语言叙述这两个过程。

生: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 摸清了铁牛沉在哪儿。他让人准备两只很大的木船, 船上装满泥沙, 慢慢行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 他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 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 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 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 绳子的别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生:准备工作做好了,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 把船上的泥沙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渐渐地少了, 船身慢慢地向上浮, 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 铁牛一点儿一点儿地从淤泥里向上拔。船上的泥沙铲空了, 铁牛也离开了河底。和尚让水手们使劲划桨, 两只大船终于把水里的铁牛拖回到岸边。

师:和尚是分几步来打捞铁牛的?

生:分二步:第一, 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 靠水托船身的浮力, 把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第二, 水手们使劲划桨, 把铁牛托上岸。

师:“终于”用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生:突出了捞铁牛困难太不容易。

师:请同学们熟读课文后, 复述一下捞铁牛的过程。

生:读课文, 复述。

二.【案例评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句话既指出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又告诉我们:“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必须以语言为载体, 必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进行。本案例用三种方式进行语言训练。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讲读课文之前, 教师一边做演示实验, 一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的过程和所观察到的现象。这种做法,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 挖掘学生的语言潜力, 促使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 快速选用自己认为比较恰当的词句进行描述, 体现语言表达的原创性。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有词不达意或句不连贯的现象, 教师及时捕捉相关信息, 巧妙点拨, 学生便比较顺畅地完成描述实验任务。

2、用课文语言描述捞铁牛的过程。课本选文, 语言流畅、表述准确, 让学生在教师的演示实验结束后反复地诵读课文, 并把课文中的词句和自己的描述进行比较, 用心品味, 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精练性、生动性。这样, 学生才能把课文语言烂于心头, 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进而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实验,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发展语言能力。

3、进行创造性复述。复述是将课文消化理解储存脑中后转化为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说话形式。创造性复述是对课文的重点摘要或对人对事的评析以及某些情节的想象拓展, 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 复述者要着眼内部语言的组织向有声语言的转换, 转换中要凭借原文来实现语词的重新编码。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能力, 它是经过实践炼就的。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科学实验法”是指教师和学生用实物或仪器等对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现象所做的操作演示。这种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语文化的, 即实验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科学原理,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扫除理解障碍, 快速地进入语言学习的情境, 促进语言发展, 通俗地讲, 是借助实验所调动起来的学习情趣与实验所提供的感性材料, 不失时机地进行语文教学。

科学分层,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篇9

一、有的放矢,问之有道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提出:每一名学生的智力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提问给他们提供思考、表现和成功的机会。为使提问有的放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更好地探究教材,实现科学分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故乡》一文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设置问题,让学生逐个击破,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线索、搞清人物关系的问题,如:“《故乡》一文描写了三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请针对这三个人物形象,先找到文章中具体描写他们的片段,阅读之后再分析他们的形象,并尝试揭露他们命运变化的根源。”这些问题从文章表面入手,渐渐切入文章核心,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起到促进和启发作用。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除了让他们分析文章主旨外,还可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如:“对于《故乡》一文的主题,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分别是隔膜说、农民问题说和批判辛亥革命说,请尝试查询了解并分析这三种不同的观点,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的,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问题涉及文章的内涵,对于有能力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激发思考的挑战。

恰当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更投入地思考,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循序渐进,梯度作业

美国学者卡尔罗提出:“若能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材料,那么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到既定要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有梯度的作业,从而深入挖掘他们的潜力,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

例如,在学习《为你打开一扇窗》一文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科学地设置有梯度的作业,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作业完成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以完成课后思考题为主,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弄清楚“作者为什么说要打开文学的大门”“作者分别从什么角度赞美了文学”。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跳出文章,联系自己曾读过的文学作品来谈一谈“对于文学育人的作用是如何看的,自己是否有相同的感受”。为了扩展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阅读《我见到的大作家》,了解赵丽宏是一个怎样的人物;阅读《青春之门》等作品片段,让学生尝试将《青春之门》和《为你打开一扇窗》进行对比阅读,比较这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和语言词句等方面的共同和不同之处。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完成初级作业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挑战高难度的作业,而教师只要对其进行适当鼓励和指导即可,让他们在循序渐进中提高语文水平。

设置不同梯度、循序渐进的作业符合教学规律,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充满信心地完成作业,并通过扩展练习来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三、动静交替,分批达标

在所有教学环节中,上课是重中之重,要保证授课的质量,就必须运用动静交替的方法来合理安排课堂结构,用富有感染力的授课形式来激发基础层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静为主,启发思考,鼓励他们进行自学探索;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完成一些高难度的调查研究。这种分批达标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鼎湖山听泉》一文时,教师可采用动静交替的方法让学生分层次地学习,分批达标。对于基础层的学生,可以采用以吟诵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感悟主旨,还可以给这部分学生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如“文章以写泉为主,兼顾了哪些写作方式”“文章结构错落有致,请找出文章中有哪些地方将哲理蕴含在景物描写中,并尝试背诵这些精彩片段”。对于这部分学生,要以静为主,要求学生在诵读探究中掌握文章的结构、意蕴、内容等。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除了上面的要求外,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以动相辅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请就文章内容进行讨论,思索在写作中如何进行由景生情、由情而悟的文章创作”。还可以组织高层次的学生进行辩论比赛,让他们说一说“在开发旅游区时,应该以发展经济为主,还是以保护自然和文物为主?为什么这样认为?”这种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动静交替、分批达标的方法使得课堂学习动静皆宜,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四、尊重差异,温馨评价

学生完成作业之后,重视学生差异基础上的合理评价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在评价时,教师可以采取分层评价的方法,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同时促进成绩好的学生继续深入探究。

例如,在学习《三峡》一文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请利用工具书来对阙、叠、嶂、曦、襄、溯等较为生僻的字进行解释。”在对学生的完成结果进行评价时,教师要用温和的评语来指导。如果学生在理解文辞过程产生了疑问,则可让不同层次的其他学生帮助解决,但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和解答。在指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文辞之美时,可以提出:“请尝试说说文章是如何描写三峡总体地貌特点的?四季各有什么特点?”对于能力较低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浅尝辄止,只要能分析出夏季水势迅疾、冬春季景色秀丽、秋季风景幽静凄凉等特点就可以了。但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评价时,则可以提出更高要求,鼓励他们深入思考和探析,如“《三峡》‘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这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给人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纯写景还是加入了主观感受,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些问题可以拓展学生思维,使之深入理解文章。

在重视学生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正确评价,可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更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科学分层的方法,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形式各异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分层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能力和需求来选定教学内容,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提高学习效率。进行分层教学可设置启发式问题,设置有梯度的作业,根据学生能力来设置分批达标的任务,根据学生差异进行评价等,这些都是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钱琳静.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分层管理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1).

[2]姬桂贤.浅议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J].文理导航:中旬刊,2012(9).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讨 篇10

一、精心选择问点, 明确课堂提问的功能

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 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诱发学生思考, 开发学生智能, 调节学生思维节奏, 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在新课程理念下, 作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课堂提问,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 发挥着新的特色与功能, 同时也成为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窗口”之一。我认为科学课堂教学的提问功能有以下几点:

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 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新知的学习是基于已有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 学生是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形成、发展、完善自己的概念体系的。学生前概念的认知水平正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原动力, 是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的基石。上课之前或上课伊始教师通常要通过谈话或提问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了解学生对磁铁的原有认知, 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认识到什么程度?他们还有哪些错误认识或模糊认识?这些将是教师进一步教学的起点。本节课教者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 设计的问题也是围绕这样的思路展开的。开始的个体回答可能是零散的、个性的。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记录的方式整理他们的认识, 做到逐步条理化。本节课师生共同整理的关于水的认识的网状图的构建将贯穿一个单元的教学, 随着学生认识的不断发展和丰富, 网状图中的内容也逐渐丰厚起来。

二、精心设计问题, 把握课堂提问原则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 对于启发学生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精心准备, 科学的提问要遵循以下原则。

1. 问题的设计要有灵活性。

要善于估计和处理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提问的内容、问题的形式及其次序都是教师备课时精心预设的, 但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或意想不到的答案。所以说, 提问既要有计划性, 还应该注意应对不确定性。有的学生回答的离题太远, 不得要领, 我们应灵活地加以启发诱导, 使教学内容不致松散。有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或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答案, 这是一种应该鼓励的行为, 我们应该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分析答案的可靠性。

2. 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全面性。

问题设计的全面性是指在课堂提问中要让全体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要使全班同学都积极做准备。一般先提出问题, 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 然后针对问题的性质、难易程度, 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 让全体学生思考后, 再指定学生回答, 切忌教室内有“被遗忘的角落”。

3. 问题的设计要体现适时性。

适时性原则是指提问的时机要合适。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适当的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通常, 提问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 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点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另外, 还要从课堂教学的时间上把握, 应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地提出适当的问题。不同的时间提问往往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上课开始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的提问可以疏通和理顺学生的思路, 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课堂快结束的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和麻痹心理。

4. 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设计的问题应当由浅入深, 有一定的层次感, 不要在一个水平上盘旋, 要具有梯度, 学生的思维活动才不会中止。比如《摆》一课提问时, “请你推测摆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对哪一种推测的验证感兴趣?”“你打算怎么去验证?”“从实验数据的分析中, 你得到了什么结论?”通过上述四个阶梯式问题, 启发学生溯踪寻源, 求得答案, 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不至于中止迁移。

小学科学课堂的建设探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建设;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77-0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以知识和人才为核心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同样处于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中。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形势,科学教育也被纳入我国小学教学体系之中,这是一个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教育措施,因为小学科学教育培养的是将来国家发展的人才。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重要时期,为更好的完成这项要求,必须建设起活泼生动而且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但是我们需要认清一个情况就是,我国小学课程改革以来,科学课程的实施遇到了很多阻力,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一个新的学科的开展还需要教师和学生认识的进步,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直面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有效的科学课堂,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另外还能够不断的调整科学课程的开展,进一步的帮助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和进步。

小学科学课堂建设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教师对其的认识和态度、学校的硬件设施等等,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把复杂的课堂建设从简出发,构建一个高效活泼的小学科学课堂。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小学科学课堂的构建。

首先,改变教师和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认识态度,认识到小学科学课堂的重要性。在教学实际中,大部分老师对于小学科学课程都持肯定的态度,但是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加上缺少相应的教学经验,导致在科学教学中遇到了种种问题,比如学生对于科学课堂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为这种课程比较轻松,不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科学课程。同时还有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但是在课堂实施中不能够很好的贯彻落实,导致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不理想。

面对这种种情况,当务之急便是改变教师和学生对于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认知态度,教师应该重视科学教育,让学生明确科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科学的思考问题和解决完题的方式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去学习当前科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去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观念和态度,才能够更好地为科学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其次,选择合适的教材,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当前科学课程主要划分为地球宇宙、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三大板块,这些领域都是当前科学探究的前沿领域,但是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往往较为陈旧,很多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教材应该满足以下几点:第一图文并茂,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图文并茂的教材能够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体现当前科学学科的发展特点,把一些最新的知识展现其中,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去主动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科学的精神。

教材是科学课堂构建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教师在课堂中的巨大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来适应科学课堂的构建。

一、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丰富小学科学的学科知识,这是进行科学教学的首要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看似简单,其实涉及的知识面非常之多,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进行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去不断的学习,学习科学知识,学习最近教学理念,有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够更好进行课堂设计。

二、教师应该掌握好课堂教学的内容。

科学学科的知识面十分广,而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全部讲到,这就需要教师选择一些典型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容易的去接受知识,锻炼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内容应该选择探究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好设计和引导,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学生才能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三、学校还应该加强科学学科的教学队伍的构建

任何学科的教学进步只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可能的,这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构建科学学科的教师队伍,是进行科学课堂构建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集体的力量是强大,每个教师在团队里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行教学,并且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只有把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上去,才能够构建出专业、活泼的科学课堂,让学生受益其中。

最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在进行小学科学课堂构建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和目标,同时还应该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建设。对于科学课的标准就是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制定出解决方案,并且能够总结出结论,进行表达和交流,这个过程是一环扣一环的,因此课堂构建中,教师必须从科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出发,进行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自主权放给学生,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来说,课堂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比如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设计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题目去寻找材料、去思考、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集体完成一个问题,不仅能够增加同学之间的感情,也能够帮相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能够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合理的点评并且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去探究问题的根源所在,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更快的进步。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观察,观察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性格特点,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学习和锻炼,

构建魅力小学科学课堂的实践 篇12

1. 设置具有科学味的游戏, 增强参与兴趣

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说过:“没有枯燥的科学, 只有乏味的叙述。”如何构建魅力小学科学课堂, 如何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趣味盎然、引人入胜, 对刚接触科学课程的小学生来说, 活动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将学生引入符合其认知活动的中心,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激发探究热情。为此融入游戏元素是最合适的, 游戏对学生有着绝对的吸引力, 它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玩中学”, 而且还能让学生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

例如, 在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时, 在规定实验开始前, 教师先设置了一个游戏活动“谁最快分出”, 即让学生用塑料勺子将与胡椒粉混在一起的粗盐粒分出来。游戏让学生的参与情绪高涨, 一边纷纷感叹着“太难了”, 一边摩拳擦掌做准备, 一轮比试下来, 学生都觉得十分辛苦。教师又提出让动作最快的学生和自己再比一次, 教师利用摩擦起电的原理, 将塑料勺在毛布料上摩擦, 轻易就吸住了胡椒粉, 分出了粗盐粒, 让学生惊奇不已, 在游戏体验的放松和趣味感知中, 教师顺势引出了“生活中的静电”学习内容。

活动教学不能被条规所束缚, 需要展示更多的灵活与乐趣, 才能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具有科学味的游戏有着全员引导性, 能激起探究欲望, 让学生因投入而迸发出学习的兴趣。

2. 融入多媒体情境, 丰富感官感知

现代网络化、信息化等科技力量的增强, 令课堂教学也多有助益, 多媒体工具在课堂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活动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情景, 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感受更加直观、全面, 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开阔、深入。课堂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聚集更多自主感受, 启发更多自主意识, 强化科学实践能力, 在这其中, 听觉、视觉、触觉等多角度的感官带动能够起到深化、催动的作用。以情境为辅助, 融入多媒体引导, 让学生的学习感知更加深刻、丰富。

例如, 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 教师为学生安排了探究活动“解密乐器如何发声”。毫无感知启发的活动当然无法有大收获, 因而教师同步用多媒体展示了交响乐团演奏时的情境, 让学生先是感受乐器的美妙与震撼, 接着拉近的镜头展示了音乐家们操作乐器的细节, 小提琴琴弦的颤动、钢琴键盘的变化等都清晰地呈现出来。视觉、听觉的立体感染让学生的感知体验也尤其丰富, 有的学生若有所思, 有的学生拿起尺子模仿键盘弹动,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发出”的科学概念无形中得到了渗透。

多媒体情境引导脱离了书本的限制,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现实认知的机会, 让学生从书面定义跨越到多彩生活中, 从熟悉的印象和放大的感知中优化了学习体验。

3. 开放自主讨论, 培养个性思维

课堂活动开展并不一定要让学生一味去“做”, 还可以“想”与“说”, 活动教学的宗旨是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 思维上同样如此。学习科学最需要的就是求真的韧劲和个性的追求, 因此课堂活动也要延伸到思维领域, 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讨论活动便是不可或缺的形式。长期以来, 在科学教学中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听”, 而少了自主的说。因此教师要处理好个别活动与集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引导学生主动地说, 大胆地质疑, 在自主讨论中挖掘个性, 求得真知。

例如, 在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冷水与热水》时, 教师提出:“将热水和冷水混在一起时, 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引得学生纷纷猜测, 这时教师开启了自主讨论活动, 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求证问题。讨论过程十分热烈, 教师随即引出:“既然是不同温度的水, 就应该有所区别才对。”学生立刻敏锐地察觉到问题的根源, 讨论出不少方法。有人提出把热水染色, 得到了一致认同, 也有人提出把冰块染色投入热水, 却有支持和反对两种声音, 反对者质疑冰块本来就容易浮起, 即使染色已经不具有实验的科学性了。学生的讨论越来越热烈, 思维也越来越活跃。

自主讨论活动让课堂不再死板沉闷, 让学生在主动掌握的交流中尽情释放思维潜力, 让学生充分端正大胆、个性、严谨的科学求真态度, 自我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 开展特色主题, 促进合作创新

课堂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 且常常以小组形式展开, 在以自主为前提、创新为目的的活动开展原则中, 特色是不变的要求。不少的课堂活动开展都是在直接知识的基础上展开问题讨论或动手实践的, 这样对学生的自主空间还不能做到完完全全地开放, 只有开辟全新的主题空间, 让学生从思维到实践连贯地发挥, 才能将小组合作的热情激发到最大, 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到最强。因此教师要适当地重组教材, 提取鲜明、特色的主题内容, 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创新。

例如, 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在流逝》的教学中, 教师抓住时间这个令学生感到近在身边又抽象难解的主题, 为学生设置了“别让时间溜走”的表演活动, 让学生分组进行创意、编排, 不同常规的活动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动力, 创意十足的表演集合了学生集体配合能力、理解表现能力等综合素养。

上一篇:稳定社会下一篇:修补施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