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2024-05-17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共12篇)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篇1

小学语文课时目标的细化构建, 不仅体现出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 也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的规定。所以, 课时目标的细化构建直接关乎一堂课质量的高低, 关乎整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材的单元目标、整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以及学段目标能否达成。同时, 课时目标也是构成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 是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课时目标的细化, 更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立足的根基。

笔者最近听了一些小学语文课, 发现教师们在课时目标设计时, 只有课文的总目标, 没有课时目标或是出现课时目标过大、过高、过全、不适中的情况, 现逐一作粗浅的陈述。

一、课时目标没有, 缺少明确任务

有些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 没有课时目标, 只有一篇课文总的教学目标, 如把握不好就会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脚踩西瓜皮, 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低效现象。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课, 一教师这样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本课生字, 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自然段。

课时设计:2课时。

这样的设计没有体现出课时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 执教者容易出现第一课时要达成什么目标不清楚、第二课时重点完成什么任务也不明白的现象。针对上述设计可以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课时目标, 细化攻略。

第一课时: (1) 学会15个生字, 读通顺课文。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新词。 (2) 读文后感知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3) 梳理课文, 说说哪部分描写了它是个“美丽”的地方, 哪部分描写了它是个“富饶”的地方, 并读出对它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1) 读文后, 深深感知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结合作业本中的词句训练,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并进行仿写训练。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自然段和其他自己喜欢的段落, 并进行好词佳句的积累训练。

二、课时目标过大, 缺乏针对性

虽然教学目标应该“三维”整合设计, 但是课时目标和教学目标是有区别的。课时目标是一堂课的目标, 我们要树立整单元教学的意识。因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在目标构建过程中切忌课时目标过大, 没有针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确立课时目标。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 一教师设计的课时目标是: (1) 读准词语, 把课文读通顺。 (2) ……

“读准词语”目标过大。以前学过的词语在这篇新课文中也没有必要再作为课时目标来要求了, 整篇课文中的每一个词语是必须读准确的。这就是没有明确目标, 没有针对性地设计课时目标。应该是, 读准这篇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是新词。作为教师, 应该备教材、备学生, 心中明了哪些是五年级学生已经认识、能读准的词语;哪些是五年级学生有问题的词语, 该怎样加强学习指导。针对上述设计可以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字词认知, 具体化攻略。

(1) 认识6个生字, 注意“烬”是前鼻音;会读会写14个生字, 注意“损、宋”是平舌音, 注意“销”和“消、削”, “瑰”和“魂”, “珑”和“拢、茏”等形近字的区分。积累四字词语或成语, 理解词语意思, 如“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蓬莱瑶台、建筑宏伟、销毁罪证、艺术瑰宝、烧为灰烬……”

(2) 普及要求:读通顺课文。提升要求:试着读出文字背后的情, 注意“惋惜、赞叹、仇恨”的三步情感变化。

三、课时目标过多, 没有重点性

课时目标的设计不应面面俱到, 过多会“淹没”重点, 难以落实。“三维目标”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课时目标只有做到“具体、细化”, 目标的达成率才会高, 才具有可测量性、可评价性。如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教师设计的课时目标是: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 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4)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该教师设计的这首“送别诗”的课时目标显然过多, 虽然这课时目标等于一首古诗的教学目标, 虽然古诗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 又要重视思想教育的渗透, 但并不需要把过多的目标放在一节课里。特别是第 (4) 条, 应该是整学段的古诗教学目标, 而不是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针对上述设计可以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古诗教学, 分层攻略。

(1) 普及目标: (1) 字词认知。认识5个生字 (鹤、孟、陵、辞、唯) , 会写5个生字 (孟、浩、陵、辞、唯) ; (2) 古诗朗读。能准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诗; (3) 诗句理解。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理解古诗诗句意思; (4) 情感理解。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李白”送“孟浩然”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 提升目标: (1) 古诗编演。根据古诗编写“李白送孟浩然”的现代小故事, 演一演, 加深对古诗情景的理解和体验; (2) 课外拓展。引入“李白”其他的“送别”诗, 如《赠汪伦》等。培养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欣赏古诗的能力。

四、课时目标过高, 忽视差异性

有的教师设计的课时目标过高, 没有根据每一个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来构建, 目光始终停留在中等偏上学生的水平。如一教师设计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果园机器人》的课时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 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知道自己生活中机器人的应用并体验机器人给生活、工作带来的方便;

(3)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积累好词的习惯。

该班级中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山区、农村, 少有几个能接触到高科技事物, 所以对于机器人了解不多。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设计课时目标应该降低难度, 特别是课时目标中的第 (2) 点, 达成难度更大。针对上述设计可以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略读课文, 适中攻略。

(1) 普及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升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生动、有趣的味道。 (2) 品读结合。让学生找出喜欢的句子, 品读喜欢的句子。 (3) 自学课文。略读课文教学中, 应重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自主学习的能力, 并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 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 (4) 课外拓展。通过网络, 了解现代社会中机器人的广泛应用, 并感知机器人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的便捷和高效。

五、课时目标不适中, 缺少整体性

现在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看不到学生发展的方向, 所以就急着把本不在这一学段中要学习的知识“硬塞”给学生, 急着拔高这一学段的学习要求, 以至于目标不适中。其实, 教师应在掌握学段目标、年级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目标的基础上设计课时目标, 并保持耐心, 等待学生慢慢发展, 这样才能适中、细化课时目标设计。如一教师设计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训练《我熟悉的一个人》的课时目标:

(1) 第一课时目标: (1) 选择你喜欢、熟悉的一个人的一件事, 通过引导“我来夸一夸”追忆生活, 重温往事, 点燃真情, 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 培养写作兴趣; (2) 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 把喜欢的人或是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写下来, 完成草稿及自己修改文章的任务。

(2) 第二课时目标: (1) 同桌或小组内完成互相修改 (是否熟练掌握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 体现个性) ; (2) 誊写到作文本上; (3) 教师有选择地欣赏佳作。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 其重要性非同一般, 所以在第一环节设计了“我来夸一夸”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 增添学生写作的兴趣, 也使学生除却对作文的惧怕心理, 这种设计比较适中。但是,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要他们“熟练掌握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现人物个性特点”难度就拔高了。还有, 互相修改的环节中要学生修改出“是否熟练掌握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 体现个性”更是目标不适中。针对上述设计可以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因“人”而设, 适中攻略。

(1) 第一课时目标: (1) 选择你喜欢、熟悉的一个人的一件事, 通过引导“我来夸一夸”追忆生活, 重温往事, 点燃真情, 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 培养写作兴趣; (2) 初步学习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 把喜欢的人或是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写下来, 要求语句通顺。

(2) 第二课时目标: (1) 同桌或小组内完成互相修改 (作文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和句) ; (2) 教师有选择地欣赏学生佳作, 再次请学生自己或小组内同学修改; (3) 誊写到作文本上。

小学语文课时目标的细化构建, 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通读十二册教材, 读透学段目标、年级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目标的基础上, 根据本年级、本班级学生的差异来确定的。课时目标设计的根本准则是“以人为本”, 教师在制定课时目标时, 既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落实“三个维度”全面发展的内容, 更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 符合学生的年级特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制定课时目标的过程中, 可以从字词课时目标的细化、朗读课时目标的细化、语言实践课时目标的细化、阅读课时目标的细化、情意课时目标的细化等方面着手, 让课时目标真正做到“具体、分层、适中”。这样才有利于客观评价每一堂课, 有利于教者心中有底, 有利于学生在每堂课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根”!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篇2

堂问题设计

课堂设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重要方法,是引导思维,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措施;课堂设问还是教师获取信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设问可以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从而使其产生一种渴求知识的愿望。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问题设计尚存在一些问题:设计烦琐化和公式化,凸显了课堂问题设计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极大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一、问题设计要求新

问题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设问要“有效”,即设问要力求激活学生的思维,改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突现新意。

二、问题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

问题设计的一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思维的正确方向和进程。新教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设计具有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要停留在领会课文内容的水平上,而要在领会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学到语文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问题设计要有逻辑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当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横向展开、纵向梳理,既要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又要利于知识的升华迁移。例如:四年级七册《观潮》一课中的“那条白线很快的向我们移来……到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动起来。”第一步,整体感知;第二步,从纵向理解;第三步,从横向理解;第四步,知识(比喻)的运用。依次可设置以下问题:①这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描写了钱塘潮人们涌过来的情景)②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潮的?(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远处—较远—较近—近处)③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钱塘潮的?(从四个方面:形、色、声、势)④作者是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来写钱塘潮的?(主要是比喻)⑤用什么比喻什么?(用“白色城墙”比喻潮的形状,用“千万匹白色战马比喻钱塘潮的气势”)⑥在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比喻词?(犹如、如同、好像)。

四、问题设计要具有多重性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篇3

一、语文回归儿童生活

在这里的“回归生活”有三层意思:联系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用张老师的原话,就是“让语文课堂成为童年生活的引领中心”。例如,他依托苏教版第8册第六单元,进行语文课程的二度开发,从而建构的主题单元课程。

单元主题:人与自然。

具体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掌握生字词,积累描摹自然的词汇与经典片断;2.以课文为信息点,泛读10篇以上文章,并学会评点批注;3.培养对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呵护生态。总目标:培养孩子面对一朵野花怦然心动的情怀。

课程内容:精读小语第八册《我不是最弱小的》、《鸟语》、《特殊的葬礼》3篇课文;泛读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多篇文章,并些评点批注或读后干;有关“人与自然”的词语诗歌经典片断的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辩论“人是自然的主人”与“自然是人的母亲”;选择性作业:小组合作养盆花写观察日记,成立绿化志愿服务小队叙写绿化行动、号召学校班级使用布垃圾袋写倡议书或为学校死去的花草树写悼词。

具体策略: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和谐统一策略,尊重文本与超越文本和谐统一的策略,自主选择与合作学习和谐统一的策略,文与人、行为与情感和谐统一生成的策略。实施原则,语文课程生活化、生活语文课程化。

透过这个简单甚至还有点粗糙的主题课程单元方案,我们看到,他是以“语言文字” 为抓手、为载体、为目的,整合儿童的情感、行为,引领儿童的精神生活。其独特之处是对儿童生活行为的观照,使“语文课堂成为童年生活的引领中心”有了可能,所以我说是语文教育的新思维。

二、语文走进儿童心灵

当然,语文回归生活是语文走进童心的前提,语文走进童心也是语文回归生活的必然发展。走进童心,教师要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让主动质疑与批判成为意识;要站在儿童的立场设计问题情境、学习活动;不仅如此,最为重要的是要让语言恢复生命,破译儿童的情感密码,建立儿童与作者内心和谐共振的机制。理论常常用实践说话,还是来欣赏张老师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个教学片断。

生:(读)车停后……他把小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指着车……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生:他为什么把小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

生:(插话)无意中放的吗!

师:这是一种想法。你认为呢?

生:我认为小男孩是有意的,放高了,他怕他的弟弟不安全,又看不清楚新车。

生:那为什么不放在台阶下的地上?

师:你从“放”中读出了什么?

生:小男孩很爱他的弟弟

.......

停到那两个台阶跟前。由此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善良,也很细心。(再指名读,好。)

是有意“放”,还是无意“放”?张老师独具慧眼,选择了“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策略,透过最朴实无华的“放”字,引领儿童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贵的这是一个自然生成的问题,更彰显了教师走进童心的意识,或许也只有自然的才能真正打动儿童。自然生成是走进童心的基础。

师:小男孩的一举一动都透出浓浓的爱,还有哪句话也深深地打动了你?

生:(读)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师:听出来了,你一定会送一辆新车。你怎么读?

生:(读)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师:你诚恳而坚定。

生:(读)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师:充满爱意。自由练练小男孩说的话。(生练习,指名读,很好。)

“教材是另一个自我”,这样的朗读指导与评价就是引领儿童将自己投射于文本,在不断肯定而不是纠谬中启示儿童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与感悟语言。引领儿童以自己阅读是走进童心的核心。

语文回归儿童生活、走进儿童心灵、引领儿童成为自己,让语文课堂成为儿童生活的引领中心,儿童才可能因语文而真正享受幸福的童年。

作者单位 陕西渭南合阳县皇甫庄镇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篇4

一、以疑激趣, 唤起创新意识

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 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提问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 是创新精神的一种表现。

例如我在一次期中测试中, 关于“句式转换”一题, 有很多同学,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讲评时, 他们对自己的做法又都持有不同的见解, 纷纷提出各自的理由, 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于是, 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针对其中错误率最高的两道习题, 让学生展开讨论。

习题要求:1.西湖的美景真让我流连忘返。2.你是我班最帅气的男生。 (将这两个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事实上, 这类题型, 以前也接触过很多次, 而且还进行过系统的训练, 可是很多学生就是掌握不好答题技巧,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此类习题的印象, 我特意安排每个学习小组, 列举出几个类似的句子, 进行改写, 结果还是有对有错, 效果不尽人意, 正当我要进行总结性讲解时, 我班的“小博士”站起来说:“我有个好方法既能保证答题的正确性又能便于记忆。”他的发言让我感到十分兴奋, 我赶紧鼓励他:“好啊, 请把你的高见说给大家听一听。”于是, 他便很自信地说:“句子无‘是’中间加‘怎能不’, 句尾加‘呢’加‘?’。”听到他把这种句式的答题方法改成了顺口溜, 同学们也很兴奋, 纷纷要求用这种方法进行句式练习, 结果充分验证了“小博士”提出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受到启发的同学主动发言:“老师, 我能把第二个类型的句式改法也编成顺口溜。‘是’前加‘不’, 句首加‘难道’, 句尾加‘吗’加‘?’。”教室又一次沸腾了……

面对孩子们带有个性的理解和激烈的辩论, 我真的很欣慰。学生的这种大胆质疑、突破自我不正是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吗?实践证明, 质疑的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巧设情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陶行知《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 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式课堂, 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引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他们的思维迸射出具有创造性的火花, 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我在教学汉字家园课后题“跟我一起读, 你发现了什么”一题时, 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 我特别安排了当堂背诵内容:左思右想、左顾右盼、左邻右舍、前因后果、前仰后合、前思后想、东奔西跑、东张西望、东拼西凑、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当我指名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依次背诵这些词语的时候, 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也就是背下来三到四组, 而且顺序总是颠倒。开始我以为是给他们的时间较短, 就又给了他们几分钟背诵时间, 结果能完全背下来的同学还是寥寥无几。正当我揣摩下一步做法的时候, 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能不能找出一个办法, 把这些词语联系起来呢?这样就不至于混淆了。”听了他的话, 我的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对呀!要能试着将这些词进行分组归类, 每组三个词, 并串联说一句话, 岂不是一举多得吗?”学生的创意激发了我的灵感。于是, 我先讲解了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然后让学生自己对词语进行分组, 接下来就是连词成句。就这样, 在背诵造句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受到启迪, 创造出许多个性化极强的句子, 这种结合语境加强识记的方法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且效果极佳。

事实上,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不难发现, 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奇异的“思维种子”只要我们适时为他们开辟出一个小小的想象空间, 并且略加点拨, 这些“种子”就会开始萌发, 并且就此展开创新, 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因此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三、师生互动, 鲜活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在实施教学时, 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创新, 要“收放自如”, 先“扶”着学生去寻找探求知识的方法, 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 并且点拨在关键之处。同时, 对学生要进行积极评价, 鼓励他们创新,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更加鲜活, 才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例如, 我在教学《有趣的十二》这篇诗歌时, 为了使学生能够加速记忆, 我采用了“快板式”拍手法进行朗读, 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 而且朗读的速度与拍手的节奏协调统一, 读至第三遍时, 学生已经不用看书就能把诗歌背诵下来了。看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我便顺势引导他们根据课文诗歌的形式进行创作, 让学生针对数字进行仿写。同学们开始跃跃欲试、纷纷构思, 一位同学首先发言:“考试第一心欢喜, 一份努力一分甜。”同学们立即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便是你一言、他一语地进行仿说。虽然有的不够押韵, 但也都是发自心底的创作, 就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同学, 都被这种气氛所感染, 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真是难能可贵。于是, 我趁热打铁, 抓住这个十分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契机, 对学生们刚才的表现大加赞赏之后, 鼓励他们结合教室内的素材进行分组再创作, 最后综合集体的智慧, 整理出了一首新编诗歌。当同学们齐声朗读由自己创作的新诗歌时, 个个脸上都流露出“得意”的笑容, 真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要想实现创新, 就要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也正是这样的活动, 才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开放, 使情感得以升华, 学生的生命才会在充满创新的氛围里变得更加精彩。

摘要: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新课改实施以来, 教学模式的创新和选择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和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达成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仍然是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鲜活课堂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创造宣言[M].重庆:时代印刷出版社, 1944.

[2]郭慧.开放性课堂的基本特征[J].中小学管理, 2002, (3) .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篇5

一、摆正师生的课堂地位,给学生创造更多思考和探究的空间

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不是特别复杂,很多知识都是常识性的问题,大部分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根源。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这样在课堂教学时才能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学习不光要接受新知识,还要巧妙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调动起元认知,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温习已学过的知识,还能帮助他们构建知识框架,提升总结能力。语文教学对于不同的知识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总之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以提升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少讲少说,多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对于不太容易理解的抽象知识,教师可以强化引导,适当的加大解释力度,带领学生一起思考和探究,掌握问题解答的策略。针对学生熟悉的问题或者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能够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究,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对于学生感觉习以为常的答案,要着重研究,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让他们养成突出常规思维和跳出俗套的能力与意识。比如在学习课文《司马光》时,很多小学生都比较熟悉这个故事了,有的是听父母讲过,有的是在电视上看过,所以对于这种知识的教学,教师就不要再“满堂灌”了,过多的讲授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感,觉得教师唠叨。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知识。同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司马光,你会怎么做?通过这种直观的感受能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

有的学生觉得司马光砸缸很厉害,但是也有的学生觉得,可以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或者几个小朋友齐心协力迅速把水缸推倒等,有这些想法足以证明学生不再依赖教材,而是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有趣的语文教学留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对社会不是特别的了解,生活阅历尚浅,对什么知识和问题都比较好奇,如果给他们提供一些现象,让他们思考相关的问题,他们也许会异想天开,但是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而言,需要为学生设计优质的问题,让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找出新颖的科学答案,这样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就会大大提升。有效的课堂教学留白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首先在留白的问题设计上,要正确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针对小学生来说,如果问题太难,长时间找不到答案,他们的探究意识就会慢慢消退,反而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有效的教学留白,需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承受能力等。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不能太难,但是也不能太简单,太简单学生没有成就感。在设计教学留白的时候,除了有效地把握留白的难易程度之外,还要对数量的多少进行分析,做到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三、深度剖析语文教材,让学生学会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通过对文字的品读和写作背景的分析得出作者的所思所想。优质的文章都需要读者耐心品读、认真思考,不能从简单的文字叙述上就轻易断定文章的梗概大意。作者在使用语言的时候,都有一定的表达技巧和方法,所以在开展语文留白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剖析教材,了解字里行间的真实寓意,透过文字挖掘出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有待提升,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进行交流,注重语言应用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知识不要和盘托出,要通过设计疑问、语言停顿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在讲授文章《狐假虎威》时,设问:为什么大家都怕狐狸?是真的怕吗?这样一步一步地解开悬念,让学生明白狐假虎威的真正寓意。

四、“依葫芦画瓢”开展文章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随文练笔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设计要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随文练笔其实不能随意,在设计上要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小学生天生好模仿,并且在模仿的过程中能展现出自己的个性。模仿不是照搬照抄,而应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每篇都是精挑细选的,无论从美学角度、情感教育角度,还是文学赏析角度来看,都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仿写性。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仿写语文句子和文章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式,这也是他们易于接受的学习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挑选仿写段落和句子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选择仿写性较强的部分进行创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篇6

一、语文教学要立足于生活

实践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当立足于生活。只有生活才能贴近学生实际,作为一名初中的学生,他们对生活对社会有了一定的初步感知与了解,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和问题,为此,我们在设计教案时,要尽可能的将文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要把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学生的学习任务,要尽量使用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一种贴近于生活的自然情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倡导学生带着自己对生活的经历、体验走进文本,走进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进行表述,作出多元反应。但在这种教学行为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初中生的阅历、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因为学生表述的虽然是真实体验,但学生的理解与认知有可能会存在消极因素。为此他们的表述虽然真实但却不等同于正确,这就要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驾驭学生的价值取向,以防止学生在是与非,道德观等方面的取向上出现偏差。我们要让学生在用生活实践与文本进行有意义的对话的过程中达到积极的课堂教学目的。

二、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讲究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它力求面面俱到,避免有所遗漏。教师在备课时就是把教材、教参搬进教案,把教案搬进课堂,再要求学生搬进笔记,搬进作业。这种为应考而教的注入式教学,只会把学生变成一台死记硬背的考试机器,其结果就是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教学效果低下。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授受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大家都在反思甚至否认过去的传统教育,但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是不可否认的。我们要否认要反思的应当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中的方式方法的问题。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的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角色转换。即从“独唱者”转变为“伴奏者”,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一切以他们的存在而存在。老师只是一个引路人,组织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投入参与,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得以活跃,兴趣得以提高,学习得以快乐,回报得以丰厚。

三、语文教学要有效互动,相互合作

一位足球爱好者在观看一场充满激情的比赛时,我想他更乐意于参与其中去体验比赛过程的乐趣。时下的趣味综艺节目都流行与观众的互动,只有互动,观众才能亲身感受,才能乐意参与,其趣味性也更加深厚。同样,一堂语文课,如果只有教师的“独唱”,我想他就等同于每天让你对着电视机看着同一个人在不厌其烦地唱着他个人的演唱会,耐心再好的人被这种单调、枯燥的表演折磨得毫无激情。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讲究有效的互动,相互合作。要学会与学生合作,通过互动合作使课堂活动得以师生共存,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学生乐于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学生才能对课堂学习的内容理解的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

教师在与学生互动合作的过程中要信任学生,没有信任则无法实现互动与合作,同时要允许和倾听学生表达个人见解,只有乐于听取学生意见和见解的教师,学生才会愿意与他合作。在互动合作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表达环境。否则学生会因为担心同学的耻笑、贬低而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最后在互动过程中,不要让固有僵硬的课堂纪律限制学生,不要用教师的权威压抑课堂氛围,当然,课堂纪律和教师的权威是要存在的,但它不应该成为课堂师生互动的障碍。总之在互动过程中,你不要担心学生可能“五音不全”而砸了你的“个人演唱会”,开始之初你就当他是彩排,时间长了,学生的互动合作能力提高了,你的“演唱会”自然会有声有色,充满乐趣,充满激情。

四、语文教学要善于创设情境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只想充分利用一堂的时间,尽最大努力的做到面面俱到的讲解。这种课堂教学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无味。更不要谈学生与课文及课文作者产生情感的交流与碰撞。“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在关于挖掘文本的思想感情,以饱满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感情的涟漪。将学生带入文章所包含的情境中去,与此同时,还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有一定的自由度。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才容易让学生投入,从而激发学生思维,并且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轻松和谐,师生平等的课堂环境中才能愉快地融入课堂,尽情展现自己。

五、语文教学要善于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現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传播知识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运用电视、光盘、远程教育及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采用这些教学手段,既可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又可形成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中能见其人,能闻其声,进而使学生迅速感知,获得真切的表象,进而认识、理解、掌握文本内容,并激发出想象的火花。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养成用眼、动手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我们在运用这些手段时,要注意把握“度”,因为它们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把握不好“度”用得过多,则会过分吸引学生注意力,造成相反的效果。

总之,一堂语文课,无论我们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哪些教学手段,都离不开新课程理念下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努力创新,真正理解和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理念,才能彻底摆脱“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到头来学生课文读不好,甚至不识字”尴尬局面,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篇7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 有求必应。在生活、学习上一手包办, 让学生养成了依赖心理, 对学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意识淡薄, 没有积极性, 认为是在为家长而学。比如, 学生上学忘带学习用具, 不按时完成作业, 说是家长忘了提醒。久而久之, 孩子们会成为学习的局外人, 一切责任都有人为他承担, 他们缺乏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历程, 是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 努力从中取得学习成果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目标是学习的指路明灯, 有了目标, 学生就会有力量的源泉。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伟人事迹、运动员从小训练的成长故事等, 让学生明白, 成功是需要崇高的目标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的。促使学生以他们的事迹鞭策自己, 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

2. 让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意义

小学生在学习中很盲目, 时间久了就会对语文的学习丧失兴趣。所以教师要教育好学生, 对其进行必要的学习目的教育, 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增强其责任感。就语文学科而言, 应当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 向学生揭示语文的特点及要求, 强调语文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与学习结合起来, 从小就形成对语文学习的长远动机。同时要让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目的。

3. 多表扬学生, 少批评

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最有效的, 但也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教师的表扬是对学生的肯定, 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激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而批评就会让学生产生心理暗示, 认为自己笨、我不行等, 削弱了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没有了信心, 学习的动机就更谈不上了。表扬能给学生以“好”“对”“应该这样做”等信息, 给学生指明方向, 使其巩固自己的行为。教学实践证明, 教师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时, 都不能过分, 要把握分寸, 实事求是, 恰如其分, 否则会适得其反。奖励具有推动学习的作用, 如若用得过分或过多, 则可能失去效力, 甚至产生消极的影响。但是批评或惩罚往往产生与教育者的愿望相违背的效果, 特别是过分的或不恰当的惩罚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如对学校教师和学习的厌恶, 怀疑甚至拒绝和憎恨。

二、注重学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感悟

语文是一门充满感受和体验的学科, 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存在, 它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阅读课文时, 学生应带着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和课文、作者进行直接的对话与交流, 从而得出自己的感悟。学习的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体验、发现和感悟的过程。学生接触文章后, 会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和作者、文本进行对话, 我们完全有理由让学生自由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发挥他们的创造冲动, 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文本、参与文本的意义重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对话环境,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启发学生与文本对话, 让学生作为主体来谈一些心得、感受, 如以“你读出了什么”“你有哪些感悟”等开放性的话题来引发、释放学生阅读文本后的独特体验, 学生的不同感受也会成为进一步学习和讨论的材料。

三、教会学生写好字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 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会写钢笔字, 学习写毛笔字,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小让学生写好字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有重要作用, 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正确的写字和握笔姿势。比如, 身体要端正, 两肩齐平, 上身向前稍倾, 挺胸, 胸口离桌子一拳左右;写字时, 左手按纸, 右手握笔, 大拇指、食指、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 无名指和小指向手心弯曲;眼睛和纸面保持一尺左右距离。写字对学生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让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俗话说:“字如其人。”学生在写字训练中, 渐渐变的遵守课堂纪律、坚持不懈并且做事有条理。

树立榜样作用来引导学生写好字。小学生模仿性强, 教师写字的好坏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因此, 教师要身体力行, 板书写字要认真、规范, 不能用连笔字;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汉字, 如春联、单位名称、广告语、标牌等, 多看, 多揣摩, 对自己写好字有借鉴作用;教师把字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拿出来展览, 让学生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自我榜样, 引导学生定期公布自己所写的最得意的字, 以自我鼓励, 不断进步。

四、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备课是教学的前奏, 只有准备充分了, 才能全面掌控教材, 全面了解学生。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认真编写教案, 课堂教师中即使遇到突发问题, 也能游刃有余地解决, 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师生之间配合默契, 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高, 自然教学效果就好。反之, 如果不提前备课, 教师会被教材牵着走, 教学没有目标, 不知道什么样的教学是学生喜欢的, 师生之间也没有良好的互动, 教学效果不好。教师备课首先要了解教学大纲、单元教材和本课教材, 从整体上明白教学目标, 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 以及前后之间的联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找出来, 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把教材的知识变成自己的, 便于在课上用自己的语言教给学生。其次, 教师要备学生, 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个性、爱好等, 教学只有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才能产生效果, 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科。

总之,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潮中, 教师要深入领会, 在改革和传统中间正确面对, 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洗尽语文课堂的浮华, 还语文教学的真谛。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篇8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的基础学科。作为一种表情达意、信息传输的符号系统, 语言与人的精神世界有着密切联系。语言的美育功能包括了其生成功能、形象感染功能和意蕴的浸润功能。如今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过度追求形式, 远离了真实, 语文并没有回归到本质上来, 语文课缺乏充足的“语文味”。课堂中没有含金量的表扬替代了潜心感悟语言的内涵;只是呈现精彩的学习结果, 却省略了复杂的训练过程;以优秀生的发言遮蔽其他学生发言和学习的真相, 培养出一束束虚假的“塑料鲜花”, 没有真实, 没有生命。对此,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审美、高效的语文课堂呢?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导入美

良好的充满激情的课堂导入是灵动、高效课堂的开始。语文学习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的氛围和情感的认知过程, 因而灵动、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学习情感。语文教学要努力创造适应于学习内容的课堂氛围, 通过运用慈善化的语言、直观形象的图片和生动的多媒体课件, 将学生带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 使学生如入其境, 如见其人。

例如教学《船长》一课时, 在导入该新课前, 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孩子们, 有这样一位英雄, 当面临险境时, 他没有退步和回避;当需要在个人安危和他人安危二者之间做出抉择时, 他毅然选择了放弃自己安危, 牺牲自己, 挽救大家。他的选择赢得了“英雄”的光荣称号, 那么他是谁呢?又是怎样赢得光荣的“英雄称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阅读这个感人的故事吧!

通过设计这样的导入语, 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能感受到美的学习气氛, 从而引领学生走向审美、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生成美

一堂高效、灵动的语文课其主旋律应是教学的有效性, 因而高效的语文课堂是自由与灵活、预设与生成相互和谐、相互统一的完美课堂。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教师应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做到因生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 将课堂教学改变为学生放飞思想和展现自我的场所, 这也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体现,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常曰:“静能生慧”,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需“动”, 更需“静”, 因此没有“静”的“动”的课堂是散乱的活跃和虚伪的美丽的课堂, 过于华丽的课堂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 更是一种内心的沉思。“静”能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标志着语文教学的安宁与和谐。“宁静方能致远”, 在开放式的课堂中留给学生一点“静”,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 从而酝酿情感、焕发内在的生动与灵性。这样的“静”为学生学习感情复杂、思想深刻的文章提供了默读时间。

例如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时, 由于课文的情感本身就情真意切, 如果纯粹由老师来说, 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而让学生反复品读这篇文章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让学生大声朗读, 静下浮躁的心, 用心去聆听、揣摩课文, 才能真实感受到文本的情感。因而这样的课堂不需要太热闹的氛围, 而是要多给学生留点安静的时间, 多读读、品品, 多思考、交流, 从而在课堂中生成美的教育。

三、意蕴美

语文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其中就缺少不了总结拓展。总结拓展是高效课堂的升华, 在总结拓展过程中体现、品味课堂的意蕴美。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通过立足课堂和文本, 对文本加以总结和多维拓展延伸, 从而进行有效的总结, 达到对文章思想情感升华的目的, 以真切体会到文本的意蕴美。此外, 语文学习的拓展延伸不仅可以延伸到课外阅读, 还可以延伸到其他学科, 延伸到课外生活, 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立体化、多样化和生活化。

例如执教《可爱的中国》一课后, 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关于搜集、诵读那些表达爱国之情的诗歌和散文之类的作业,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品味和表达同样的情感。又如学习《春联》一文后, 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春联, 出专题手抄报、黑板报。再如学习《大自然的秘密》之后, 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对大自然进行观察, 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语文学习与课堂阅读结合, 与实际生活结合, 充分实现课堂“静”、课外“动”, 让学生体会到课堂之内和之外语文学习的意蕴美, 提升语文学习的生命力, 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求“真实”, 还有“审美”。“真实”是语文的本质和基本功, “审美”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和高效课堂的体现。孩子们在没有紧张和担忧的氛围中轻松、快乐地动起来, 从而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这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成为高效的语文课堂。

摘要:审美、高效的语文课堂, 犹如瑰丽的诗, 使人回味无穷;犹如优美的景, 使人流连忘返;犹如灿烂璀璨的明珠, 使人赏心悦目。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走向审美、高效的语文课堂进行了相关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效课堂,导入美,生成美,意蕴美

参考文献

[1]侯敏.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2]边霞.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2) .

[3]王晓焕.将情感融入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J].小学教学参考, 2008 (33)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 篇9

一影响课堂教学调控的因素

第一, 课堂的规模。规模, 主要指班级里的学生人数, 一般来说, 班级里的学生人数越多, 课堂调控的难度就越大。

第二, 课堂的学习环境。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学习环境是指班级里的物品摆放以及教室的色彩, 也包括老师的衣装、言行、举止, 还有就是学生的座位情况。能否给学生创造舒适的、优雅的学习环境, 直接影响到老师的课堂调控。

第三, 学生的学习风气。学生的学习风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它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十分巨大的作用。

第四, 师生的情感关系。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克服教学上一切困难最有力的力量, 它直接关系到老师能否顺利地调控好课堂, 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第五, 课堂教学的常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必要的常规, 既是组织教学的基础, 也是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依据。就像上课时, 老师一进教室, 学生就一起站起来致敬, 师生相互问好一样, 这样的常规形成, 对课堂调控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六, 学生的个人状况。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调控与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还与学生的疲劳程度有关。能否集中注意力, 需要小学生强有力的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学生比较疲劳, 将直接影响到注意力的集中。

第七, 教师的个人状况。教师的语言、声调、举止、表情以及注意的分配情况, 也直接影响到课堂的调控。

二体态语言的调控

教师在课堂上讲课, 除了运用有声的语言外, 还需要借助一些表情、手势等无形的语言来向学生传递特殊的信息, 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一, 关注的眼神。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口, 老师的内心思想与情感可以从这个窗户里折射出来, 眼神是一种微妙的、深刻的、复杂的无形语言。有的老师上课时只顾看备课笔记, 按照备课的程序上课, 对学生学到多少知识, 他一概不知, 这是属于典型的“有眼无珠”的讲课方式, 无法与学生进行信息的交流, 也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在认真听讲时, 眼神常常是注视着老师的, 假如老师用和谐的目光一边上课, 一边巡视学生, 这样就等于用眼神这个无形的语言来询问、了解学生, 与学生沟通, 学生自然会感受到老师在对自己讲课, 我应该认真学习。

第二, 手势的提示。手的动作与姿势是表达形体语言与思想情感的有力手段, 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手势交流的约定俗成, 如竖起大拇指, 表示赞扬;把食指竖立在嘴唇前, 表示安静;双手平放后抬起来, 表示起立等。

三语言的调控

第一, 停顿吸引的方法。假如老师在上课时, 发现某个学生在做其他事情, 老师可以用突然停止讲课的方法对他进行提醒。因为突然停止讲课, 让学生感到很意外, 从而提醒了个别学生, 一般来说, 停顿的时间不能太长, 三秒钟为宜, 假如停顿得过短, 不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假如停顿得过长, 反而使更多的学生注意力涣散。

第二, 声音控制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发现某个学生做学习以外的事, 除了可以停顿讲解法进行提醒外, 还可以突然变化音调的方法来对其进行提醒。当学生习惯于老师某个频率讲述时, 突然发现老师的音调变了, 就会更加的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个方法还经常用在讲述教学重点内容上。总之, 老师的音调变化, 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从而达到课堂调控的目的。

第三, 提问点拨的方法。当某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老师可以用提问的方法提醒他, 由于老师向学生提出了问题, 迫使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活动上来。有时, 老师可以请其他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这样能吸引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因为请学生板演是刺激程度更强的教学活动。当没有听讲的学生答题不理想时, 老师可以趁势点拨, 鼓励他们开动脑筋, 也可以教育他们以后要专心听讲。

总之, 教师在课堂上调控的方法是多样的, 要视情况而定, 调控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学生, 培养学生的能力, 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灵活的掌握。但无论哪种调控的方式, 都需要遵循教育性与管理性相结合的原则。作为语文老师, 除了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外, 练就课堂的调控应变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课堂调控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管理, 调控得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影响课堂教学调控的因素、体态语言的调控、语言的调控等方面来阐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控。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篇10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灵动性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使语言文字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赋予课堂以灵动性。而且可以有声有色地将学生带入到各种生活场景之中,使其身临其境,具体感悟到语言文字所描摹的图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我在执教小学语文第五册的第11课《秋天的雨》时,这是一篇文景皆动人的散文,课文以秋天的雨为线索,将秋天季节的特性化作文字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色彩、气味、传递冬天来了这三个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景色的美好。秋天的季节特性,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虽不陌生。但由于身处于南方的关系,我们的学生对课文中所叙述的景色,对学生是陌生的。他们的生活环境、认知能力、感受能力有限,所以按照常态教学的话,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是浮光掠影,不能准确抓住课本乃至自然中的核心内容。所以我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收效甚好!课件伊始,我运用课件抛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大声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把表示颜色的词语画下来。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都能按要求来做。如果按照平时的一问一答,几个轮回下来,学生的积极性就消失殆尽了。而我在提问学生时,进行了一个改革,学生回答一个颜色,我就在课件中出示一个颜色。学生的积极性就激发了。更愿意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接下来,我趁热打铁:“同学们,这么多的颜色,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它属于谁?”此时,学生只要说出他所喜欢的颜色,并找出相关句子的时候,教师只需操作鼠标,轻轻点动其中的任一词语,即可出现相关的实物视频、句子和图片,使学生对该事物有更详尽的了解。如点击“黄色”一词,即出现丝丝的雨丝带着片片银杏叶缓缓落下的美丽景象,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

二、巧用信息技术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素养

语言文字是我们的生活用语,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学生们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我们的生活做积淀。但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较为单一,只是语文世界的“冰山一角”,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其实是为学生架起一座与自然、生活相融、与天地、万物相通的桥梁,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源源不断地汇入更丰富的内容。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广泛涉猎知识,实现了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同时,其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三、巧用信息技术倡导自主探究,促进个性灵动

语文是学生个性差异表现最突出的学科,也是资源、内涵极为丰富的科目。在语文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例如:我在执教小学语文第五册的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时,这篇课文是大家刚刚学过的一篇文景兼美的散文,西沙群岛那美丽、富饶的景观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学完之后,大家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就此,我问学生你还想对西沙群岛了解什么呢?”接着,帮助学生梳理思绪,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学生自主探究,自设问题,确立了各自的探究点,如:为什么在西沙群岛会吸引那么多鱼群来此嬉戏?西沙群岛海岛上的那些鸟什么时候会在树上休憩,什么时候出去觅食?如果要去西沙群岛怎么去?什么时候去最合适?我还想收集更多西沙群岛那些美丽的景色。这么多的问题,课堂上的时间远远不够。我给予学生指导,点明学习途径,如何获取信息,如何搜集信息,怎样处理获得的信息,学生在不同的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较清晰的思路、方法。同时,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它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说无疑是一种改革,也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的探索,才能尽快适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需要。同时,教师还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网络教学与其它教学手段的关系,只有各种教学手段并存,各自发挥特长,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灵动。让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中发展自身的个性,实现最终的课堂高效!

摘要: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 推行有效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区域教育发展的要求, 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 实现教育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有效的课堂教学, 不是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而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 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与发展。基于这样的政策, 全国的各大学校都掀起了一场基础教育的改革热潮。可教改到现在, 不少老师仍在感慨, 教改教改, 学生怎么越改越差!其实不是学生的能力不行, 而是现在的课堂多半呈现出一种高耗低效的课堂现状。

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篇11

关键词: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激发情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04-01

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在语文教学中,每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太阳>>这堂课。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的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太阳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太阳给人们送来什么?等问题。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二、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民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咏柳>>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篇12

1.诵读文本, 积累语言

1.1圈画摘记法。 在学习文章之前, 先请学生阅读文本, 把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词语或短句圈画下来。 每篇文章最多画三个词语, 或短句, 并把它们摘抄在好词佳句的记录本上。 上课之前, 请两三个学生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并请这位学生带领大家朗读找到的词语或佳句。

1.2录音法。 在学生学习任务完成近半时, 让学生把教材中读得最好的三篇文章录在“mp3”或磁带上, 利用晨读时间每天播放三四个学生的作品, 全班学生都是评判者, 评出最佳朗诵者。 学生为了把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展现在老师与同学面前, 录音之前就要反复朗读, 甚至在录音过程中还要不断修正。 在这一过程中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诵读效果, 积累语言。

2.作文教学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 丰富精神生活

冯友兰说过, 欲望是人类一切行动的动力源泉。 欲望满足时, 自然会伴随喜悦和满足, 当欲望无法满足时, 人就会伴随着痛苦、沮丧、失落的情绪和情感。 人作为社会中的人, 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人分享。 情感的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三种方式传达, 前两种更具随意性和通俗性, 通过书面语言, 是经过大脑对现实生活的见闻和体验的过滤与沉思之后的结果, 也就是说, 书面语言是人思想情感的最充分的载体。 提高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学生自然会关注内心世界的情绪体验, 一旦有情绪反应, 他就想通过语言释放出来以排解心绪;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自然会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一点点小事也可能激起他内心的“波澜”, 大自然中变幻莫测的景观可以随意吸引他的眼球, 唤起他的情绪情感体验, 社会生活千丝万缕的关系也会牵动他的神经末梢, 引发他的内心涌动;学校里学习上成败得失会时刻牵引, 家庭中生活起居中衣食住行也随时感同身受。 习作的源泉源于生活, 终于表情达意。 对习作有较浓厚兴趣的学生, 更关注生活, 留心生活, 其内心思想更丰富。

3.语文教师要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不断提高文学修养

《语文课程标准 》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教师必须首先提高文学修养。 在注重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同时注重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注重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呢? 一是多读。 要博览群书, 各方面的书籍都应当有所涉猎;要广泛地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在提高文学修养的同时领悟“以儿童发展文本”的教育内涵。 二是多记。 记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古诗词增加文化积淀。 三是多写。 教师要养成写作的习惯, 写作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 有利于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4.利用多媒体识字, 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的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解决识字教学中的重要的部分———形声字识字。 如教“青、请、清、情、晴、睛”时, 为了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 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 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 这组字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以及怎样才能既快又好地记住这一组字。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很快就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 自己总结出记忆的方法:先记住基本字, 根据偏旁 (学生已掌握了常用偏旁的属性) 记忆其他字。 逐渐地学生了解、理解这一识字方法, 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 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 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识字。

5.培养小学生 “质疑”精神

“质疑”精神就是不轻信, 不盲从, 遇事勤于思考的精神。科学精神鼓励理性质疑, 思考是“质疑”精神深层次的体现。 古往今来有多少伟大的构想、突出的成就源于“质疑”精神?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 思考:“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 而不是天上呢? ”由此开始“万有引力定律”的研究。 作为一名创感时代的教师,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首先我们就应当是善于思考的教师。 就像《我最好的老师》课文中怀特森老师说的那样:“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 同时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在科学课堂上, 怀特森老师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 喜欢让学生接受他的挑战, 让学生明白“不要迷信书本, 也不要迷信权威”的道理。 在语文课堂上, 我们也应该像怀特森老师那样, 故意制造一些“事端”, 时不时地出一些错题、读错字音、写错别字、写病句等, 让学生接受我们的挑战。 挑战学生的眼力、听力、思维等, 让学生意识到老师也有错误的时候, 也不能完全相信老师说的话, 在不经意间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6.课后要反思, 追求发展课堂

上一篇:准备充分下一篇:产妇心理护理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