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兴趣化教学

2024-10-12

小学语文的兴趣化教学(共10篇)

小学语文的兴趣化教学 篇1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活动的动力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 学习积极首先来源于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语文的必要保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可以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 探索知识的奥秘。有了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身贯注的积极思考, 这样所学的知识就能迅速的牢固掌握,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设悬念, 课前设疑

在导语中巧设“悬念”, 把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出来, 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如教《日月谭》一文时, 我根据课文意境巧设“悬念”: “同学们, 这节课老师要带他们去一个地方。”学生精神大振, 跃跃欲试, 我接着说: “带你去哪里呢?”说完板书课题《日月潭》。“哦! ”学生恍然大悟, 但随之产生疑虑, 日月潭?在哪里呀? 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 这时, 我顺势引上一语: “同学们, 宝鸟台湾, 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那里地杰人灵, 风景如画。日月潭就在台湾省境内, 要想领略日月谭的秀丽风光, 就让我们随作者去日月潭旅游观光吧! ”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更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水, 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二、变提问为激问

老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顺着作者的思路, 在教材中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地方, 在似乎没什么疑问或学生易阻塞之处确立好提问的角度。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 在教《钓鱼》一文时, 我诱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质疑问难, 多问几个为什么。有的学生提出“既然课文写阿成是钓鱼能手, 为什么还要写‘我’学钓鱼”? 这是理解的难点, 我引导学生从“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角度去想、去问, 学生又问出“我”学钓鱼与阿成是钓鱼能手有什么关系? 这样在学生层层质疑中难点便突破了。而且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同提问相同, 激问更要面向全体学生, 留出一段时间, 而后让学生提问, 这样才可以使学生都投入到该知识点的学习, 让他们去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使他们为同学提出问题的新颖中肯而惊奇, 对同学或老师回答问题和为自己终于懂得这一问题而兴奋。总之, “点将不如激将”在提问的同时, 适当运用“激问”的艺术去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 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三、运用错觉语言引发兴趣

所谓错觉语言, 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讲授某个知识点或复习某方面的知识, 故意对课文内容或语言文字进行错误的解释或判断。激发学生辨误查正的能力, 从而学到正确的答案。例如: 在板书时, 故意把字词写错: “详细”写成“祥细”对于这个词, 大部分同学立即知道“祥”应改为“详”。这样不仅检验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性, 还能够让学生记住两个字的差别。

所以, 如果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 那么“发现错误常常也是向真理跨进了一步”。采用错觉语言可以使学生知误辩正, 提高抗干扰能力, 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激发兴趣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自我表现”。学生把发现老师的错误看作是自我表现的机会, 当他几次纠正老师错误获得成功, 对老师上课的注意力也就更加集中, 对课堂学习也就更有兴趣。

四、借助电教, 直观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合理使用电教手段, 结合课文教学内容, 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 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 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 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 让学生从进入课堂开始, 就仿佛倘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 或信步漫游, 或曲径探幽, 得陶醉之情趣, 尽求索之愉悦, 走上一条到处充满轻松, 愉快的学习道路。如教古诗《鹅》, 我先让学生边听配乐小故事, 边观赏色彩鲜明的投影片 ( 白鹅戏水图) , 激发学生兴奋愉快的学习情绪, 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 享受作者所描写的自然界的美。其次, 再采用“以图引学新字新词”法, 指导学生理解“项”“歌”“红掌”“清波”等词义, 尤其利用板画, 寥寥几笔, 不仅形象地展现了诗的主人公“鹅”的生动形象, 而且连带图解了诗句, 使学生在图画的刺激下,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以人为本,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 忽视教学特点, 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 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机制, 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 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 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 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学生使用语文的能力。正如布鲁纳所说的: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 被动地跟着老师走。

总之,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艺术, 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而那种能使学生“唯恐听之不足, 不知铃声之既响”的成功的课堂学习兴趣的调动, 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星彤.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探究[J].新课程 (小学) , 2013, (09) .

[2]吴孝亮.浅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学语文, 2008, (03) .

[3]冯伟.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商情 (科学教育家) , 2007, (09) .

谈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趣味教学 课堂导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文教育的趣味性,给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呢?

一、教学生有趣地识字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采用趣味教学法,以趣为眼,用生动有趣的各种形式打开学生的视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态下学习汉字。学生学会了识字,就等于拿到了开启世界之门的钥匙,而兴趣恰恰是学生在寻找钥匙的过程中一直支撑学生的精神力量。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识字、愿意识字,在识字中找到乐趣。我最常用的就是以读儿歌的方式教学生认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编一些适合学生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印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教师还可以编一些谜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既能懂得字的特点,也掌握字的写法。例如,教学“心”字的时候,我是这样总结的:月牙弯弯像张弓,上边挂着三颗星。通过这样的顺口溜,我形象地讲出字的结构和主要笔画,让学生可以清楚地记得。在识字教学中,正是有了教师的铺路搭桥,正是因为教师的趣味性教学,才使得识字这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妙趣横生了。

二、通过讲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学的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课文的特点,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的再现作者的感情。教师只有自己首先进入角色,真正把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感染人,给人以入迷之感。教师要在故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把自己变成故事的主角,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好像唱歌一样,加上节奏使故事具有可听性,语言亲切,又有变化。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象声词,各种动物的叫声的模拟词,把角色的对白进行扩充,适当重复,适当提问,让孩子们与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一定会越来越喜欢老师的,自然也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堂了。讲故事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讲故事为契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设置精彩的课堂导入,增加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的课堂导入就成了这堂课成功的关键。课堂导入设计得是否成功,直接关系着我们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把他们在刚刚课下游戏的思绪中拉回到课堂教学中来,也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课堂导入的设计一定要别出心裁。而且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的天性,是兴趣的先导。而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普遍很强,对于新鲜的事物和问题总想问个为什么,弄出个所以然,所以我们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来进行;对于需要设定情境教学的课堂内容,我们就可以通过构建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至于课堂导入的方式,语文老师要照顾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喜好,最后来确定导入的方式。

四、通过玩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

将枯燥的课本知识与生动的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在教学中,把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自参加,亲自体验,寓教于乐,寓学于玩。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并不是为了认识一个事物而去主动观察,而是由于情绪的激动,兴趣的导引不由自主地去观察,使学生入情入境入理。绕口令游戏,造句接力游戏,指令游戏,传话游戏,猜字游戏,听音辨音游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学中游戏的应用能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从而勤思考,大胆说。这种活动化的教学让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从做中学,从玩中学。

既增强了教学情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小游戏在大教育中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

五、运用独特的语言训练,强化学生人格的养成

“工具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训练与趣味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趣味陶冶的综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首先,要求教师在常规的听读训练中锐意革新,要将学生从有限的所谓“重点”篇章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不断吸取传统民族文化精髓,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而这一切都应该在听、说、读、写中去落实。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们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与他人的心灵的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无闻的工作在大街小巷的“当代雷锋”;有的想起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环卫工;有的想起了战斗在玉树第一线的武警战士;也有人说起了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学生们在学习文本、积累文本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以及心灵的洗涤。

总之,在语文课堂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充分挖掘趣味资源,走进教材,走进学生的生命领域,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趣味,课堂才能由此焕发生命活力,也才能彰显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丰富性、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孟婷.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的尝试[J].新课程学习,2014,(11).

小学语文的兴趣化教学 篇3

一、基于课程标准量规,实施兴趣化教学

实施“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坚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文件,“强调课程目标与课程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突出学生的主要发展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引导课堂教学改革。

(一)遵循学科课程标准的目标

《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目标从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进行分解,形成阶段目标,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三维要求。因此,在实施兴趣化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学科课程标准的目标,围绕“小学低年级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及体育行为规范为主要发展目标;小学高年级学生以基础运动技能及自我健身意识培养为主要发展目标”,合理制定学段目标(一—二年级、三—五年级)、学年、单元等目标,自上而下,细化目标,形成目标体系,有效落实课程目标。

(二)落实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

教材内容是实施课程教学的载体。《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设计了三类课程,即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着眼于促进全体学生的一般发展,而拓展型课程着眼于满足不同的体育兴趣、爱好和多元发展的需求。因而,我们在实施兴趣化课程教学、选取教学内容时,必须落实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既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又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健身性、兴趣性,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注重体育游戏的融入,让学生体验体育课堂的乐趣。

(三)把握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

《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根据课程实施的要求,设计了不同要求的学习水平。对基本内容Ⅰ设置了两级学习水平,其中“A”表示基本学习水平;“B”表示较高学习水平。在技能领域:“A”水平为体验、模仿和学会;“B”水平为掌握、运用和会学。因此,在实施兴趣化教学中,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选取相应的教材内容,然后根据相应的学习水平要求,结合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以达到教学要求。

二、基于学生身心特点,实施兴趣化教学

小学生阶段,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能做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活动,如跑、跳、爬等活动。感知事物的目的性不够清楚,注意力不持久,情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得稳定。

(一)注重学生身体发育特征,选配教学内容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相对平稳阶段,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富于弹性,易弯曲变形。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早,心肺功能随着年龄增长也相应增强,大脑结构逐步完善。因此,教材选择和教材搭配要根据学生的生长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练习的内容进行备课,设计单元教学、教学课时。在教学过程中的环节设计、手段选取,应该依照学生生长规律,科学安排,既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量,又要吸引学生的学习欲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激情。

(二)掌握学生注意力持久弱、好模仿等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难持久,并且时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创设情境、利于小学生形象思维的教学方法。在运用具体的教学方法时,以模仿练习为主,利用学生注意力不稳定、难持久的特点,变换学习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动员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

(三)遵循学生情感、意志、性格等形成规律,选择教学形式

低年级小学生已初步具有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是自制力较弱、意志力较差,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在逐步增长中。因此,在组织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特点,采用友伴分组、伙伴合作等形式;依据学生意志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特点,采用同质、异质分组等方式;根据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采用个体分散练习的形式,运用评价促进个体自我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三、基于兴趣培养规律,实施兴趣化教学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当一个人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他就会对体育锻炼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并参加。在体育教学中实行兴趣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它的直接目的是达到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兴趣教学

兴趣教学是:“教师针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根据教育对象处于的兴趣活动阶段,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以最高的效率接受知识,掌握技能,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品格的最终目的。”而“兴趣化”的“化”可以理解为“物化”的含义,就是在“兴趣教学”过程中,不是机械地运用兴趣手段,而是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达到“无痕”的境界。

(二)培养兴趣是增强主动性学习的重要条件

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是增强自觉性学习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应该首先要让学生感到体育学习是有趣的,体育课是快乐的。这些关键在于教师选择好教材内容,设计新颖的练习方法、手段,吸引学生对体育学习内容产生直接的兴趣。如,立定跳远、跳短绳等内容,有趣但需要体育老师精心加以引导。

(三)兴趣决定着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乐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体育教学中应该结合教材、学生、教师、教法等诸要素,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课的乐趣,以便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寓体育于兴趣之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对练习感兴趣时,会表现出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解,会仔细观看教师的动作示范。学生对体育学练内容有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在课堂上学练的主动性、积极性。比如,在体育课中,教师采用比赛、游戏等竞争方法激发学练兴趣,营造学练气氛,使体育课变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

四、基于学生体育学习特点,实施兴趣化教学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的天性,源于该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而这些特点总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小学生具体的学习行为特征。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以生为本,掌握学生的体育学习特点,引导体育学练兴趣,有效开展体育教学。

(一)直观、形象,学生喜欢语言生动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是基于小学生注意力比较容易转移、专注时间不长的特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运用色彩丰富、功能多变的器材吸引学生练习的兴趣;通过正确的动作示范以及生动的语言讲解吸引学生锻炼的兴趣;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兴趣。因此,教学方式、内容选择、语言表达是体育课上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体育学练活动中的有效途径。

(二)活泼、好动,学生规则意识薄弱

纵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重视课堂管理的教师往往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也往往得到学生的认可。反之,无序的课堂会对学生的学练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例如,利用特定的哨声、手势进行分组、集合;在练习过程中与同伴共助;经历挑战性的任务时互相合作、遵守规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那么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运动技能,更加凸显体育课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习得。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就得到培养。

(三)合群、爱玩,学生缺乏自主锻炼

小学阶段的学生爱动、爱体验,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例如,教学内容较难的情况下采用集体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练。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同伴学习、小组学习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实施兴趣化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应该在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中关注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的游戏化教学 篇4

关键词:游戏;寓教于乐;人文

孩子天生爱玩,小学生处在孩童阶段,不免会对游戏产生较大的兴趣。但是游戏并不是一无是处,教师可以顺应小学生的天性,营造富有趣味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枯燥的课堂环境往往会导致小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因此就导致小学生的课堂效率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小学的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养成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利用孩子的天性,将孩子的教学中引入游戏的元素,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当中,提高兴趣,集中注意力,并且能够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一、认识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知识变成游戏,并且游戏的种类选择也不是随便制订的。之所以在课堂当中,游戏化教学不能够很好地实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不能够把游戏和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没有有效地利用起来。游戏化教学是利用游戏的形式传播知识,游戏并不是教学的重点,而只是一种载体。很多游戏化教学的失败是因为教师没有找到知识与游戏的平衡点,过分地强调了游戏这种形式的存在。结果导致游戏脱离了学习,学生只注重游戏的有趣性,反而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影响了学习效率。所以,认识游戏化教学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游戏化教学在于利用游戏形式承载知识内容,寓教于乐。

二、知识结合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的学习为学生的交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不仅在于对学生字词的积累,还培养了学生一定的语感。但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比较枯燥,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反感,学生对于传统的记忆和背诵这种机械的、被动的学习缺乏很大的兴趣。如果能够把学生的游戏天性运用起来,比如,把字词的学习和积累采用猜字谜、猜词迷或者你画我猜,你表演我来猜的形式,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人文与生活的结合,寓教于乐

语文的学习是离不开生活的,需要从生活中来寻找语文学习的素材,同样也需要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教师应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把生活当作背景,从现实的生活当中提取出生动的素材,然后变成真实活泼的教学素材。这样才能够使教学内容不刻板,具有生活的气息就会变得更加有趣味性。活的素材、活的世界、活的变化,生活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这样才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充分地体现学生的游戏化教学有效性。

四、改变教学结构,深化游戏化课堂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不是老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应该采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游戏活动的结构。老师在创造游戏课堂的时候应该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然后把课堂的主动参与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当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游戏化教学的模式能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提高教学效率。

游戏化教学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游戏化教学使学生在交际和自我表达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小学生的成长阶段,小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更加贴近生活,还能够通过游戏的体验在游戏中成长、提高和培养人格。

2.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现在的学生成长环境复杂,诸多的因素都在影响学生的成长和人格的培养。学习的压力和学生之间的竞争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紧张感和对知识的恐惧感。但是游戏化学习能够通过一种轻松的氛围,降低小学生的戒备心理。游戏化学习的模式成为学生的心理压力的一种发泄方式。因此,在课堂上进行游戏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小学语文不断丰富着学生的知识世界,与此同时也能够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开阔学生的视野。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方案需要根据学习者个性需要,设计有趣味的、灵活的、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方法,即,既能保留学习的重要元素,又能够展示游戏的娱乐性。这样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清楚地面对自己的角色,也能够清楚地承担自己的责任,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养成承担责任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游戏不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而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方式。游戏和教学的正确结合,使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小学语文游戏性教学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张晓英.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0(30).

关于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分析 篇5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 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许多小学生都有心灵脆弱、孤僻症等严重的心理疾病, 40%的小学生对教师都存在仇视、恐惧、不信任等现象, 且同学之间关系还存在相互猜疑等情况,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 导致这种心理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因缺乏一些有益身心的游戏而受到损害, 从而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问题, 把游戏教学应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 可有效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 利于小学生建立健康的主体人格。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通过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教学及教育活动, 整个游戏过程的设计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其能使游戏化教学法的三要素——老师、小学生、游戏和学习策略进行科学而合理的结合, 从而可游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对小学生主体人格的建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 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游戏对小学生精神的成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游戏, 学生可对世界和社会有更深的认识, 从而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此外, 学生还可通过有效和同学进行密切交流, 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又能使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 通过游戏教学, 促进新知识的吸收。

在游戏化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情感会得到比较充分的体验, 此外, 教学内容及任务也会在游戏中得以游戏体现, 这样既能使学生吸收到新知识, 又能使学生的潜在表现力及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如果课本容易比较单调枯燥, 或者难以理解, 教师也可通过设计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如上《猫》这篇课文时, 许多学生都无法对“屏息凝视”这个词有比较清楚的理解。此时, 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这个词的意思, 还可让学生根据词义模仿猫屏息凝视时的表情。而当讲到猫高兴时的表现, 教师又可让学生模仿猫高兴时“喵喵”叫的表现, 这样通过游戏化的模仿与表演, 不仅能使语文课堂更加活泼, 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对课本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 从而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2. 把游戏化教学应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时, 应使游戏化表现出多样化。

小学生年龄通常在6~12岁, 他们除了爱玩, 还具有较强的好奇心, 因此, 使用游戏化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应尽可能使用丰富多样的游戏, 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充满兴趣, 从而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如识字教学课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 在学习及教学过程通常需重复多次才能使学生对学过的字有比较牢固的掌握,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通过猜字谜的方法为学生对学习过的字进行复习, 或者教师也可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以播放字的相关动画片来帮助学生复习, 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3. 教师可通过游戏化方法对阅读进行教学。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及行为, 通过阅读, 学生能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 而且还能和作者进行美好的情感交流。但小学生年纪较小, 知识水平较低, 生活及社会阅历较浅, 因此, 在阅读过程中通常不能对文章内容有比较透彻的掌握与理解, 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到乏味, 从而会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缺乏激情。因此,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及目标设计相应的游戏方法进行教学, 以营造一个比较轻松的阅读课堂。如上《秋姑娘的信》一课时, 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文中的秋姑娘、青蛙、松鼠、大雁等进行角色扮演, 并让学生带上相应的头饰, 且要求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说话的语气。又如, 上《北风和小鱼》一课时, 教师可通过播放相关动画片, 然后要求学生在观赏过程中对动画片的理解来给其配上相应文字, 并让学生结合文字和动画进行配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 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课的兴趣, 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从而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把教学内容和游戏进行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 根据实实践可知, 把之应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 可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从而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 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运用作了简要分析, 以此为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山立梅.浅谈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J].成功 (教育) .2010 (02) .

刍议小学语文的兴趣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特征,兴趣教学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都不高,基本上都存在着“重负担、低质量、低效率”的问题,有的学生连基本的硬笔字都写得惨不忍睹,语文课甚至成为了学生的负担。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方案,实现兴趣教学,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从而提高学生读、写、说方面的能力。

1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

1)感知和记忆的特点。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外界事物正在从无意识的、不精确的表面特征的观察向发掘事物内在特点与联系的方面发展,记忆力较强,但是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被其他感兴趣的事物所影响而分散注意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他们对于自身的控制力会有所增加,并且有了一定的判断力,有一定学习的自制力。

2)想象与思维的特点。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刻。他们的想象与思维大多是与身边的事物与经验产生联系的,正在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换的阶段,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时候甚至天马行空。

3)情感和意志的特点。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大多情感表露明显,意志力较差,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可以通过行为的对照来进行自我的评价开始去认知事物,开始由“是什么”向“为什么”和“怎么做”转变,因此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关键时期。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巧用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这个“关键”就靠我们如何在课前的几分钟里紧扣学习内容去激发和点燃。在教学中,创设开放性的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课前播放与课文有关的音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其中。适宜的课堂气氛能够带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首先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不要总是端着老师的架子,认为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教师要学会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也可以了解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在教学生诵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多听听学生的意见,看他们喜欢哪一段、愿意读哪一段,无意之间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面部表情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方面。试想如果一个老师经常板着脸上课,在学生看来怎么又有学习的热情呢?教师应该多运用面部表情,多微笑,树立严肃但不又不失亲切的教师形象,同时可以与学生建立眼神交流,给学生点头等动作,多对其表示肯定。其次,要善于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提问,带动学生思考,踊跃发言。在每堂课前后,可以留出一段时间给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让同学解答,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最后,教师应该运用积极的评价,对于学生多一些“你真棒”“很好”等表扬和鼓励,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影响下,也会产生对于语文课堂学习的正面的情绪,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和积极性。

3)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自信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因素。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学习语文的自信不足,特别是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认为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害怕,兴趣索然。要改变这种情况,树立写作的自信,培养写作兴趣,教师要给学生的作文多加肯定性的评价,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自信来自于成功的体验,如果教师每次都能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进步在提高,有收获,学生就不会怕作文了,也不会感到作文难了,并且对作文越发想写了,也会越写越好。作文如此,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都是如此。

4)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是带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充分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可以促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具有创造力。如教师在讲授李白的《赠汪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送别的场景以及他们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让学生积极踊跃发言,自然学生也会对这首诗印象深刻。

5)利用多媒体手段强化学生的视听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利用图片、声音、动画等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种方式将抽象的教学直观化、简单化,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充分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还可以再现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视听结合,增强学生的记忆。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的了解。

浅谈小学语文的兴趣教学 篇7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研究表明, 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成绩息息相关。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友谊关系, 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可以证明:一位小学语文教师, 他担任两班的语文教学, 且兼1班的班主任。由于他是1班的班主任, 经常与1班学生谈话, 谈心, 拉家常,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 与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2班学生与其关系就没那么亲密。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 1班语文平均成绩肯定是高出2班的, 原因何在?就是师生关系的疏与密。古人云:“亲其师, 则信其道;隐其学, 则疾其师。”如何让学生能亲其师, 而不隐其学呢?关键还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他们发展, 鼓励他们创新。可见, 教师的行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二者的关系是多么紧密。“激发兴趣”是指教师在带领学生去接受崭新学科和新鲜事物时, 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的疑虑, 树立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 我十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充分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景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说的乐其实讲的就是兴趣, 人如果对某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甚至到了入迷的程度, 就会不知疲倦的去追求, 去完成这项工作。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情景, 对培养他们的语文兴趣有帮助。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 我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那情景使学生一下子进入了学习状态而且兴趣盎然,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下课铃响了, 学生还依依不舍。

三、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的生动性和科学性

教学的实践证明, 学生在学习中受到表扬和鼓励,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不断增强。因此, 授课者在教学中除了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方法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外, 还应注意对积极参加学习、理解问题较透、发言较好的学生, 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以不断激发和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手使脑得以发展, 使它更聪明, 脑使手得以发展, 使它变成创造聪明工具, 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动手操作是智力的起源, 思维的起点, 加强学具操作, 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发展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一种工具的制作过程教学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动手操作, 加深印象, 从而很方便地理解课文中的文字所阐述的意义。

事实上学生身边的真实感受更能有效地影响他们, 如果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也许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小学生最喜欢听新鲜事, 特别是讲故事, 只要老师一讲故事, 学生马上提起精神, 听得入神。特别是在传授知识时, 教师编一些通俗易懂、简短的小故事吸引学生, 唤起学生的兴趣, 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有意义。

四、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和教师的教学。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中互相评价相结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很多, 我尝试过一句话评价, 即评价时用一条简洁的作业批语或一个图案符号。如在学生写得好的字旁边画一个小五星, 并写下:“你的作业真棒!”我观察到学生的心情十分愉悦, 而且发现学生在班上比谁的好评语多。

五、电教手段, 培养兴趣

电化教学在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等方面能发挥明显的优势, 它能将教学信息, 强烈而鲜明地传递给学生, 能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提取信息把握内容, 然后得到理解、鉴赏, 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我在教学《白杨》一课时, 在投影上投放出茫茫大戈壁上一行行白杨树的景色, 同学们看到后露出惊异的目光, 唤醒了环境保护意识。又如,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 我在投影上投放出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 多媒体能丰富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便可达到的, 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但只要我们正视学生的实际, 积极探究教学捷径, 妥善处理教学中的各个的环节,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提高, 语文的素养也会慢慢提高,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1].陈晓春.浅议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J].新课程[教研版].2009, (8) :39.

[2].王秀霞.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版]2009, (7) .

论小学语文课堂的兴趣教学 篇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预示着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 改变“一言堂”和“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 转变应试教育理念, 想方设法使得当前枯燥无味的课堂现状变得生动有趣, 让学生愿意学习语文, 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笔者针对语文课堂的趣味教学做了一些探究尝试,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兴趣入手, 创设轻松生动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新事物只有带着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主动地进行学习。但是, 兴趣的养成需要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力求做到让教学内容变得鲜活, 让他们一想起语文课, 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放松, 从而提高大脑的兴奋度, 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学得兴致盎然。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 我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 并利用多媒体展现了一些关于鸟类的视频和动画进行课堂导入, 以一种神秘的语气告诉他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 然后一一展示, 学生的眼球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注意力集中, 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在此基础上, 我再道出课文内容。这样的教学, 学生们的情绪很容易被带动起来。从学生们的兴趣入手, 比起简单枯燥的讲述更能激发他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 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从兴趣入手,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自己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 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所以说, 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 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就不会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不要做课堂的看客, 而应有意识地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 获取知识。以《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为例, 教师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 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通过自己的常识或向家长讨教, 或自己寻找答案, 在课堂上要求他们把自己收集的知识展示给同学。通过让学生手、口、脑并用, 争取使他们发挥自己最大的智慧潜能, 提高他们的参与率, 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 充满活力。

三、从兴趣入手, 提倡鼓励教学

鼓励教学是与传统的严厉教学相悖的, 我们都知道, 以往的小学教学都是老师教、学生照做, 如果做得不标准, 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 甚至惩罚。试想如果教师以冷淡、责怪等不适当的批评方式去面对学生, 学生的自信心从何而来?而学生们一旦缺乏自信, 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 这样的教学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更多是逆来顺受听话的学生, 而不是主动创造的智慧型学生。因此老师要转变对学生的认识观念, 在教学中应多多运用鼓励表扬。

首先要正确认识学生, 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优点, 找出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在教学“g、k、h”时, 在教具制作上, 准备了小鸭子、小蝌蚪的卡片。在做游戏时, 让每个同学都得到一张卡片作为奖励。

其次要热爱学生, 从心底关心学生的成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美的眼睛, 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 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 用激励性的评价代替厉言批评。例如:“其实你很聪明, 只要再努力一点, 一定会做得更好。”“你能提出这个问题, 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 你很有潜力!”做到努力发现他们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

最后是尊重学生, 对于学生的疑问不要急于给予否定, 更不要表现出不屑, 而要分析他们为什么这么问, 并通过这些疑问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如果学生们问出了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问题, 那老师应该着重讲解, 并激励他们“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提问很不一般!”这样的鼓励性评价, 不但肯定了学生的创新火花, 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自信心, 使他们以后更有勇气发问, 让整个课堂活起来。

四、总结

总之, 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 就一定要迎合学生的兴趣,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以苦为乐, 让学生在乐中学, 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达到学好语文的目的。

摘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一个人的学习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激发起了兴趣, 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 这也与教育界提出的“愉快教学”模式如出一辙。但是学习兴趣不会与生俱来, 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充分调动, 进而能使学生创造性地学, 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的兴趣化教学 篇9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 小学语文 策略研究

前言: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天性的发展阶段,而要想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可以适当的采取“游戏化教学”。游戏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对老师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有效举措

(一)注重游戏精神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应该注重在实施游戏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思想。当前的许多语文老师对游戏教学的思想的理解不够深刻,往往使游戏教学的最终目的没能得以实现。因此,需要老师将游戏精神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渗透,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事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析,再将一些合适的游戏内容有机的融入课堂中来,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1]。

(二) 丰富游戏教学的形式与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天性比较喜欢新奇的事物,对于新鲜的人或事的好奇心比较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要合理选择游戏的形式以及游戏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地激发。另外,对于游戏形式与内容的选择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针对一些比较枯燥的教学环节可进行有趣、活泼的游戏设计。例如在识字教学上,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偏旁部首以及文字的划分,通过“找朋友”的游戏使学生能够在玩乐中认识许多的文字。再有,老师也可借助多媒体教具,将活灵活现的动画片等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获取有益的知识。

(三) 对老师游戏教学能力的提升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师中存在着大量不会正确运用游戏教学法的现象,一些老师尽管能够意识到游戏教学的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对于游戏的准备与实施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必须将提升老师游戏教学能力放到重要位置。例如,可以定期參加语文教学能力的培训工作,还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电视中选听优秀老师的经典的游戏教学案例,从他们的身上吸取优秀的游戏教学经验,并且自己也要积极的主动学习游戏教学的思想,并将其积极的融入到教学中,从具体的实践中掌握游戏教学的真谛[2]。

结论:综上,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将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游戏教学的方式进行合理的探讨分析,从而使其积极地为小学语文教学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娟.浅析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1,(06):69-71.

[2]丛志轩.让课堂游戏化 使效果理想化[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04):263-264.

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反思 篇10

1.让游戏服务于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游戏, 应当是为教学服务的, 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 课堂游戏的设计和实施必须服从且服务于教学, 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服务。与此同时, 教师在设计安排课堂游戏的时候, 也要注意它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在提倡游戏化教学的时代里, 很多教师进行的游戏化教学都只是用来调节课堂气氛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 可能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相背离。有时, 甚至是在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后, 而课堂时间还有剩余, 教师便带领学生们适当地做一些小游戏, 以此也作为对学生这节课学习的奖励。很多时候, 课堂中的游戏只是“认真的热闹, 虚假的繁华”。再者, 有些教师的游戏化教学只限于设计传统游戏, 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设计, 如请角色扮演类、动作技能类等。

多年以来, 在我们的教育体制监督之下,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往往是固定的, 事先确定好的。我们的教师根据已安排好的教学内容, 预先制定好教学设计, 而我们的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也没有发言权。我们的教师和家长总是单纯地以为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什么都不懂, 没有辨别事物的能力, 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便忽视了他们的自主选择的权利, 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消化知识, 以至于他们的学习状态脱离了实际的生活世界。游戏化的课堂就是自由学习、自主学习的象征, 游戏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自由精神。

为什么要让游戏进入课堂?正是因为我们需要游戏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我们是在利用游戏来协助教学。课堂教学游戏的选择一定要贴近课堂、贴近课本、贴近学生, 不可为游戏而游戏, 一味片面地追求游戏所带来的愉悦的课堂氛围, 而忽视学生的“学有所得”。在课堂教学中要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 不可偏离实际的教学环境、学生情况等。

2.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游戏化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十一世纪已经行进了十多年了, 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革新。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对学校的要求、以及对学生的要求都相应发生了改变。既然我们开始提倡游戏化的教学, 那我们的教师也应该不断与时俱进, 提高自己游戏化教学的能力。

据笔者的亲身经历所知, 现在城市里的小学, 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小, 大都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新老师。新教师参加工作的头几年, 都是关注生存的, 把关注学生和关注发展放在后面。很多关注生存的新教师们, 往往会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 几乎不怎么敢创新, 不敢轻易地对传统和权威发起挑战。因此, 新教师们游戏化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所限制。而我们那些年长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 他们一直秉承传统, 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教着书。一线的老教师们, 他们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 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学生, 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 对课本内容也是了如指掌。老教师的课堂中, 很难见到游戏, 他们凭着自己扎实的教学功底、过硬的专业素养、机智的教学手段等, 在传统的课堂中继续前进。但是, 现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都是零零后, 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与老一辈教师所生活的时代相差甚远,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开始显露。随着八零后和九零后教师的出现, 游戏这一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应运而生。年轻的教师们, 在学习前辈经验的前提下, 开始试着创新, 把游戏纳入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有游戏化教学的精神, 而不采取实际行动, 不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的话, 那也只是纸上谈兵。如何提高教师的游戏化教学能力, 这是我们教师自己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等电子设备的应用, 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大大丰富了教师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课堂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了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游戏化教学能力, 教育游戏的设计者和开发者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我们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 可以搜集各种与本堂课相关的教育电子游戏, 放进自己的多媒体课件中, 穿插进教学环节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电子设备的优势, 自己亲自制作各种适用于课堂、适用于学生的教育游戏。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们, 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新知识, 接触新事物, 以此来满足学生和教学的需求, 创造出更多适合课堂教学的游戏。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阅读、看图写话等, 这是最基础的语文学习, 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最基础的。因此, 我们的语文教师们要把最基础的东西讲得最生动有趣,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游戏是儿童世界的活动, 是最能吸引儿童注意力的活动, 把游戏纳入课堂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改进。

摘要:小学的课堂应该是足够自由的, 游戏精神就象征着自由。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科, 作为儿童教育入门的基础学科, 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极其重要。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 但是, 目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游戏化教学存在很多误区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怎样合理使用游戏, 让游戏成为教学的有利手段, 值得我们反思。

上一篇:城市屋顶花园下一篇:国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