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2024-11-13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精选12篇)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篇1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显现出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活动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应用举例谈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已经明确突出了语文课程内容的交际性和人文性,为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做出了理性的定位。所以,我们说语文学科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交际性。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粉笔、黑板、挂图为媒体,课文里面的诗情画意难以得到充分展示与表达,课堂教学显得呆板和枯燥,学生会形成“老师读,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的学习习惯,让语文教学走进了机械重复的桎梏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它丰富的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给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有效应用多媒体,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如饥似渴”等动力现象和行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多媒体技术将“声、色、画、乐”融于一体,那些色彩丰富,画面生动,可知可感的画面和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唤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习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如《在金色的沙滩上》一文描写了孩子们在沙滩上用沙子建造一座城市的情景。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字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对沙滩没有感性认识,任凭老师“千呼万唤”学生对沙滩的“情”都激发不起来。借助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一个你们没有去过的地方,进行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听了顿时兴致盎然。在充满意境的语言描述中,我打开多媒体课件,教室里响起轰隆隆、轰隆隆的火车声。这逼真的声音,配合多媒体画面,仿佛真让学生感到自己乘上了火车来到了海边。看到屏幕上呈现出的美丽沙滩景色,情不自禁地议论起来:“沙滩真美啊!”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学生心中怎能不涌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呢?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实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

二、有效应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中,老师事先准备资料,制作了田忌赛马的全过程动画课件。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看到了两次赛马的全过程,透过这些活动的画面,学生不但了解、掌握了田忌取胜的妙法,还萌发了新的想法。有个学生说:“我也想当一次田忌,让我自己设计比赛。”像这样,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学生自己设计了比赛,充当了学习的主人,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三、有效应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活动氛围

有效应用多媒体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得以提升。

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时,由于学生对瀑布没有感性认识,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内容及意境的理解相当困难。于是,在课前我准备了有关黄果树瀑布的视频资料,在学生借助字典学习生字新词之后组织学生认真观看,重点展示“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奇、磅礴的意境,那凌空而下、半洒云天的奇特壮美景观赫然呈现在学生面前,巨大的瀑布从陡峭的峰顶喷泻而下,水流湍急,如滚滚长河般奔腾不息,犹如一条巨大、耀眼的白帘悬挂于苍翠青山之间,它以千军万马之势飞泻而下,咆哮着,怒吼着,发出震耳欲聋的轰然巨响。这样,美的配乐、美的解说、美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用多种感官进行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情感油然而生,进而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这样的教学引入设计,既达到了创设良好学习氛围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参考文献:

[1]江艺萌.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2]刘文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2).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篇2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粉笔、黑板、挂图为媒体,课文里面的诗情画意难以得到充分展示与表达,课堂教学显得呆板和枯燥,学生会形成“老师读,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的学习习惯,让语文教学走进了机械重复的桎梏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它丰富的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给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有效应用多媒体,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如饥似渴”等动力现象和行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多媒体技术将“声、色、画、乐”融于一体,那些色彩丰富,画面生动,可知可感的画面和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唤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习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如《在金色的沙滩上》一文描写了孩子们在沙滩上用沙子建造一座城市的情景。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字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对沙滩没有感性认识,任凭老师“千呼万唤”学生对沙滩的“情”都激发不起来。借助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一个你们没有去过的地方,进行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听了顿时兴致盎然。在充满意境的语言描述中,我打开多媒体课件,教室里响起轰隆隆、轰隆隆的火车声。这逼真的声音,配合多媒体画面,仿佛真让学生感到自己乘上了火车来到了海边。看到屏幕上呈现出的美丽沙滩景色,情不自禁地议论起来:“沙滩真美啊!”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学生心中怎能不涌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呢?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实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

二、有效应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中,老师事先准备资料,制作了田忌赛马的全过程动画课件。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看到了两次赛马的全过程,透过这些活动的画面,学生不但了解、掌握了田忌取胜的妙法,还萌发了新的想法。有个学生说:“我也想当一次田忌,让我自己设计比赛。”像这样,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学生自己设计了比赛,充当了学习的主人,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三、有效应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活动氛围

有效应用多媒体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得以提升。

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时,由于学生对瀑布没有感性认识,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内容及意境的理解相当困难。于是,在课前我准备了有关黄果树瀑布的视频资料,在学生借助字典学习生字新词之后组织学生认真观看,重点展示“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奇、磅礴的意境,那凌空而下、半洒云天的奇特壮美景观赫然呈现在学生面前,巨大的瀑布从陡峭的峰顶喷泻而下,水流湍急,如滚滚长河般奔腾不息,犹如一条巨大、耀眼的白帘悬挂于苍翠青山之间,它以千军万马之势飞泻而下,咆哮着,怒吼着,发出震耳欲聋的轰然巨响。这样,美的配乐、美的解说、美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用多种感官进行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情感油然而生,进而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这样的教学引入设计,既达到了创设良好学习氛围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显现出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活动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应用举例谈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江艺萌.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篇3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已经明确突出了语文课程内容的交际性和人文性,为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做出了理性的定位。所以,我们说语文学科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交际性。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粉笔、黑板、挂图为媒体,课文里面的诗情画意难以得到充分展示与表达,课堂教学显得呆板和枯燥,学生会形成“老师读,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的学习习惯,让语文教学走进了机械重复的桎梏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它丰富的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给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有效应用多媒体,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如饥似渴”等动力现象和行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多媒体技术将“声、色、画、乐”融于一体,那些色彩丰富,画面生动,可知可感的画面和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唤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习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如《在金色的沙滩上》一文描写了孩子们在沙滩上用沙子建造一座城市的情景。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字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对沙滩没有感性认识,任凭老师“千呼万唤”学生对沙滩的“情”都激发不起来。借助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一个你们没有去过的地方,进行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听了顿时兴致盎然。在充满意境的语言描述中,我打开多媒体课件,教室里响起轰隆隆、轰隆隆的火车声。这逼真的声音,配合多媒体画面,仿佛真让学生感到自己乘上了火车来到了海边。看到屏幕上呈现出的美丽沙滩景色,情不自禁地议论起来:“沙滩真美啊!”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学生心中怎能不涌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呢?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实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

二、有效应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中,老师事先准备资料,制作了田忌赛马的全过程动画课件。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看到了两次赛马的全过程,透过这些活动的画面,学生不但了解、掌握了田忌取胜的妙法,还萌发了新的想法。有个学生说:“我也想当一次田忌,让我自己设计比赛。”像这样,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学生自己设计了比赛,充当了学习的主人,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三、有效应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活动氛围

有效应用多媒体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得以提升。

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时,由于学生对瀑布没有感性认识,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内容及意境的理解相当困难。于是,在课前我准备了有关黄果树瀑布的视频资料,在学生借助字典学习生字新词之后组织学生认真观看,重点展示“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奇、磅礴的意境,那凌空而下、半洒云天的奇特壮美景观赫然呈现在学生面前,巨大的瀑布从陡峭的峰顶喷泻而下,水流湍急,如滚滚长河般奔腾不息,犹如一条巨大、耀眼的白帘悬挂于苍翠青山之间,它以千军万马之势飞泻而下,咆哮着,怒吼着,发出震耳欲聋的轰然巨响。这样,美的配乐、美的解说、美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用多种感官进行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情感油然而生,进而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这样的教学引入设计,既达到了创设良好学习氛围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参考文献:

[1]江艺萌.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篇4

要使阅读教学能够在小学的任何一个学段都发挥出其对学生精神思想的教育作用,使阅读教学目标中与学生情感发展相关的内容真实地表现出来,教师就必须重视对教学环境进行创设,使学生沉浸在阅读材料的氛围中,从情感共鸣方面去获得与精神发展有关的内容。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完美地完成环境的创设。在《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景色优美,单靠教师的举例和语词分析是不明智的,这时候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一边听优美的朗读声,一边看到逼真的画面,身临其境,仿佛就在西沙的海岛上DD各种好看的贝壳、奇特的树木、空中飞翔的海鸟都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陶醉在美景之中。如此一来,生涩的形容词、排比句成为了学生眼睛能够看见的美妙景象,干枯的课本以立体化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情感会发生彻底的改变,也更能够对阅读材料形成通感,进而拓宽了阅读的教学目标,提高了语文阅读的教学价值,

2、利用多媒体展现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仍有一些阅读内容是超出学生能够表象、想象和理解范围内的,这些教学内容是十分难以表达的,学生在此类阅读学习中,也最难提起兴趣。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将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原本苦涩的阅读内容就会变成受学生喜爱的样子,甚至能够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扩展想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望庐山瀑布》教学时,诗中有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其中“生”字用得非常好,但老师怎么也读不出味道来,学生也很难理解。在这个时候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投影墙上清晰地呈现这样一幅动态图像DD在草木葱茏、危峰兀立的庐山香炉峰中,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正从山谷中寥寥升起,此景真是美不胜收!学生在动态的画面之前,思维积极,很快领悟到“生”这个字的含义,不仅有上升的意思,还含有产生的意思;有些学生甚至直接发出感慨:古人用词真是经典!

3、利用多媒体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有些理解能力并不通过题目或者作文表达出来,为了进一步开发并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状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设备。例如,在教学《荷花》中的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的时候,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句子并展开想像,先认识这句话是把荷叶比作“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再从“一个个”体会数量的“多”,从“碧绿”体会颜色的“美”,从“大圆盘”体会荷叶大而圆的形状,然后从整个句子体会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赞美之情,感悟运用比喻手法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在这样的分析理解的基础上,给出几组不同的荷花图,有单一的,有整体的。让学生从这些图画中寻找到最符合自己理解的图画,这时候教师会发现,那些在试题和作文方面表现出比较弱的理解能力的学生,在图画选择方面并不输于那些理解能力强的学生。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篇5

松原市乾安县水字镇中心校 张乃同

[摘要]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多媒体教学日益深入到英语教学当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讨论了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的一些优点,如何应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英语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不少学校从三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程。随着英语教学的普及,随之而来的教学方法也是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电教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配备了诸如多媒体教室、双向式教学系统等先进的教学设施。更为甚者,有的学校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为教师进行良好的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为实施素质教育,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引入课堂,有效的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速度、高质量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个性,可以说为英语教学开了一扇窗户。下面结合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谈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多媒体引入课程,渲染气氛,激发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英语课堂,没有特别的吸引力是很难把他们吸引过来的,特别是刚上课的几分钟,他们有可能还沉浸在课间的玩耍当中。所以说这几分钟对一节课来说,作用尤为重要,甚至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轻松进入英语活动环境,同时渲染英语学习的气氛。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前几分钟,教师可用多媒体创设动画并提供配音或优美动听的音乐,展开师生、生师、生生、学生与动画角色互致问候的活动。如:“Hello.” “Good morning to you.”“How are you?”等;也可提供悦耳动听的英语教学歌曲背景,开展男女对唱、合唱或表演唱。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动画形象刺激了学生的活动欲望,活泼欢快的音乐节奏引导学生轻松地进入了英语活动环境,渲染了英语学习的气氛,并很快形成师生共同参与,亲如朋友的和谐气氛。这样,不仅复习了前面学过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孩子们的热情从课间的玩耍中拉过来,转到了英语课堂上。稳住了他们的情绪,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为这节课更好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相信有了这样的开课方式,这节课孩子们都会兴致高涨地学习的。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设置悬念,激趣促学

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表现欲强等心理特点,在讲授新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设置悬念。激发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教授动物名称(dog, cat, pig, duck, elephant等)时,采用的不是直接把这些动物照片展示给孩子,问他们“这是什么?”而是先播放这些动物的叫声,让他们先听再猜是什么动物的叫声。实践证明,这个方法真的很有效,学生对此极为感兴趣,争先恐后地猜,看谁能猜对(他们可以用汉语去猜)。每当有猜对时,及时地点出该动物的图片,然后教授英语名称。最后再用此方式进行检查,效果极佳。或许正是孩子们从听觉,视觉等多重感官上去学习,学习的效果才会这样的好。现代的教育理论提出,让孩子全方位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今天的多媒体教学正是做到了这一点,跟传统英语教法主要依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相比,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促进整体感知,让学生透彻理解对话。英语中的很多会话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了,离开了具体的语境,语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说,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尽量真实的语境,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恰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1)呈现对话的情景动画,把教材内容活化为有声有色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出现的对话,询问对方是怎么样去上学的,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情景设计,把两人在校门口见面时的问答方式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对话:“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by bike.”发生的情境,并进一步了解对话的内容。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真实的交流,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上学的方式告诉别人。

2)重新回放情景对话,让学生逐句模仿原声原调,形成语感。我们小时侯学说话,是从反复模仿中学会的,不仅学母语如此,学英语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情景画面中的对话字幕激活,点击此句便会回放该句的标准音,反复模仿原声原调,形成语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呈现对话情景的无声动画,让学生分角色配音。善于表演是孩子的天性,给无声动画配音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可让学生同桌、分小组等进行表演,体验对话的角色情感。

通过这三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口、手对语言信息的综合反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愿望,信息选择的灵活性及情景的真实性,有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对话。

四、加大课堂容量、节省教学时间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持续短,传统的讲述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远远不能适应他们。电教媒体的使用能提高信息强度,增加可见度和可闻性;还能加大信息通过容量,提高传输速度;更能发挥调动和启发作用,变单纯听觉为主的学习方式为视、听、思考结合,动脑、动手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英语学习是多种感官的协同学习,掌握一门语言也必然是听说读写诸方面的综合掌握,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教程可以进行多方面兼顾。

五、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益

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教学难点,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要实现最优化的英语课堂教学,取得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益,突破教学难点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难以名状,而又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事物、情景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跨越时空,成为可感知的“直接”经验。例如圣诞节,万圣节是英语课本上常见的知识点,而中国学生对此了解甚少。于是,变可运用多媒体将西方国家过节的情景展现给学生,通过观看,即如身临其境,对所学内容有更好的了解。因此,多媒体教学随时向学生提供进行推理思维活动的逻辑化感性材料。利用多媒体的音画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英语。

六、以多媒体相辅,优化听说

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设计“Listen and check”、“Listen and match.”、“Listen and number.”、“Listen and draw.”、“Listen and color”等听力练习,用多媒体设计声音与图画同步,学生边听边进行check、match、number、draw、color等练习,这样便活化了听力材料,还可以检查并培养学生的听力,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的动画和激励性的配音评价学生的反馈,如果学生听对了、做对了,可以用Author ware中的条件交互设计自动出现或用PowerPoint中的点击按纽出现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的笑脸并竖起大拇指评价:“Very good.” “Wonderful.” “Well done.” “You are great.” “You are clever.”反之,如果学生听错了、做错了,他会告诉学生:“Please try again.” 这样便很好地引导了学生自我欣赏与欣赏他人,并达到了人机互动,有效地优化了听力训练。

七、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在想象中创新。

现代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有这样的句子“The apples are sweet.” “The grapes are sour.”等。在教授这些句子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物或人物的夸张表情,让学生先想象这应该是吃了什么,让他们各抒己见,给予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最后通过实践再下结论。教师还应多角度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这样,再难的词在学生口中变得流利起来,枯燥的单词很快就被学生记住。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6

扶余县弓棚子第二中心校

于 凤 森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寓学于乐。这些优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关 键 词:多媒体教学

化静为动

寓学于乐

随着社会 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走进学校,迈进课堂,逐步打破了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化静为动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一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面狭窄,对事物的观察体验不深刻、不全面,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面对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感到枯燥乏味,很难从现实生活中产生激情;而多媒体在教育领域中始终扮演着“兴奋剂”的作用,它通过声音、色彩、光线、形状的和谐运用,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教学环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如在教小学语文《瀑布》一课时,多媒体课件把各种画面设计成为拉窗帘式的动态效果,呈现出瀑布、青山、绿树、哗哗的流水„„生动形象,如烟如雾似尘飘动着。小学生一下子就被这样的情境吸引住了,眼睛瞪得大大的,精神异常兴奋,注意力特别集中,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因“境”生“情”,因“情”知“文”。

二、用多媒体教学能化难为易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让教师欲说不清,学生又难以明白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它不仅能展示文字、图片、图象、形状、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生动形象、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教学的弱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算理通俗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从而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如四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利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难点是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动画技术,在使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对三角形的面积有了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进行任意地拼摆,拼摆出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几种图形。接着利用计算机分别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行拼摆演示,拼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发现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关系,并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种设计,在学生自己动手积累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技术来演示对大量的三角形进行拼摆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得出结论。因而,顺利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多媒体教学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展教学的时空,通过图象、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寓学于乐

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探索,愿学,乐学。

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首先利用一只老鹰和一只小鸟分别沿着正方形和圆形的路线飞动的课件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圆周长的意义。其次,让学生自己找出周长的两种测量方法,并演示三个不同直径的圆同时滚动一周的课件,让学生观察出圆周长与直径有关系。最后归纳出周长的计算公式。面对有趣的操作演示,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寓学于乐,思维敏捷,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此外,教学中,教师还可运用多媒体特点和功能,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处、在思考问题的转折处、在归纳结论的关键处,精心设疑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达到寓学于乐和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本文刊载于《中小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二辑174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篇7

加强直观性、生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 学生对单一的听教师演奏 (唱) 或录音磁带感到枯燥、单调, 注意力容易分散。充满美感的M I D 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 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的画面和M I D I音乐的同时, 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形象, 好像身临其境一般, 并激发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如指导学生欣赏《京调》时, 教师就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先让学生观看四大戏曲, 通过对比, 初步了解京剧特点, 再结合录像, 引导学生了解京剧四大行当及各自表演特点。为使学生加深印象, 教师又出示乐器, 表现京胡的高亢, 二胡的吟哦, 月琴的的潺潺流水以及板、鼓、锣、钹等乐器的热烈气氛, 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所带来的音响效果。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会大大增加, 而且师生的情感也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入情入境, 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只有以高度的注意力, 屏气静心地完全沉浸于音乐中, 方能入情、入境、动情、联想, 体验并思辨音乐所表达的各种丰富多彩、细致的感情色调, 得到艺术享受。当前, 绝大多数学生对教材中的民歌、戏曲音乐、管弦乐、交响乐、歌剧、舞剧音乐等非常陌生甚至排斥。上课时, 由于缺乏主动的内心期待和体验, 难以进入音乐, 对抽象、流动的音响无法把握, 更难以感受音乐形象, 体验音乐情感, 势必导致欣赏效果不佳。

例如, 在欣赏《渔舟唱晚》的时候, 乐曲背景知

/赵小梅

识、曲式结构、作者介绍等的讲解与乐曲的欣赏不能同步进行, 这样即使教师一边欣赏一边讲解, 或一段欣赏完了再讲解, 都会破坏音乐的整体性, 削弱了音乐的艺术魅力, 影响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想象, 以及欣赏音乐的兴趣。多媒体能使音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教师可以先介绍作品的内容, 再播放制作好的课件, 音乐响起后, 画面一幅一幅地出现, 下面配以文字说明, 学生既感受到了乐曲的美, 又理解了乐曲的内容, 深刻地感受到了乐曲所表达的意境。

深化美育功能,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 这已经成为音乐教育界的共识。因此, 教师在给学生传授乐理知识,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力的同时, 必须有机地融进审美教育。在唱歌和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能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等, 对深化音乐教学中的美育, 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如在教唱《歌唱祖国》这首歌时, 我采用了录像形式。教唱前, 我首先播放优秀影片《开国大典》片段让学生观看: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壮观的阅兵场面,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使每个学生产生出一种热爱祖国的情感。再播放歌曲录像时, 一幅幅表现伟大祖国繁荣昌盛、蒸蒸日上场景的雄伟画面相继出现, 主题部分加入了男女音色及速度、力度等手法的处理, 整个课件画面绚丽多彩,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而且由于提供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 也使这节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英语 应用 教学目标 新课程 英语资源

小学英语教材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趣味性,英语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首先它是一门新鲜的语种,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同样的起点;其次,英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是枯燥的语言知识的积累,知识信息是学生较为喜欢的话题,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喜好出发,使学生接触起来有种亲切感。因此,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时,应科学选择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形式,促进教学改革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落实新课程理念。

一、网络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网络资源得到了极大丰富,网络遍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学校是传承文化的基地,网络资源在班级、图书馆等地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数字资源形式多样,使用起来灵活方便。光纤通讯的数据传输质量很好,很适合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尤其是“班班通”工程的实现,更加方便了教师的英语教学,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及时调用网络资源,极大地优化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How many?”的教学时,我在微机室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谷歌地图的展示引入新课题“How many?”。对生词的处理,我采用的是百度百科搜索的功能,让学生自己在网络上查询生词的读音、汉语意思、词的属性、用法等信息,通过查询使学生对新单词有个全面的认识。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提高了学习效能。尤其是通过谷歌地图的使用,方便了学生对中心句型“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的训练。同桌两个人组成训练小组,进行生生互动练习,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便携式音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整节课下来,教师感觉口干舌燥。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减轻教师的语言工作负担,尽可能发挥教学设备的作用,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便携式音箱是英语教师的挚爱,课堂教学时,教师从教材配套的光盘上,或从网络上下载教学需要的语音资源,把需要播放的音频文件拷贝到U盘上,上课时通过操作音响上播放按钮进行控制,高品质的语音信息,使学生轻松接受新知,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Where is my ruler?的教学时,本节课的对话内容很丰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这些对话信息利用电脑音频编辑软件做成MP3课件,上课时,教师利用便携式音箱进行带读训练和短文的泛读。在进行知识的应用时,教师通过控制便携式音箱按钮进行人机对话,让学生围绕“Where is my ruler?”进行对话练习。学生在对话中掌握句式的结构、发音的规范性等,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三、电子书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飞速发展,有效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最优化,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电子书包的问世,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英语教学,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质量。尤其是电子书包学生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

例如,在进行My Schoolbag的教学时,教师利用电子书包调用相关视频信息,给学生提供直观的英语素材。通过电子书包里的视频资源的展示,学生深刻地理解了“What’s in your schoolbag? How many books?”的用法以及应答技巧等,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尤其是学生在家里进行自学时,利用电子书包学生端的数字资源,可以进行视频讲解、范例介绍、反馈训练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数字高清展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高清展台拥有一种阅卷功能,教师在进行习题训练时,英语选择题的设置较多,可以利用视频展台软件里附带的这一功能进行电子阅卷。这个软件平台也可以对全班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教师的自主设计,软件能够统计出学生的满分率、优秀率、及格率等,尤其是对个别难题、得分率低的题目,软件可以清楚地显示每个学生答题情况,便于教师在讲解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测评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促进了英语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模式的优化,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应用水平,全面落实了新课程理念,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修订版.

[2]顾赞红.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兴趣巩固[T].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1):45—46.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篇9

2014-11-8 报告类别:课堂教学□信息化环境□其他

【摘要】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我们课堂教学之中,而多媒体教学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走入了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为现代教育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一、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

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利用多媒体科学、准确、生动、形象、视野宽阔等方面的教学优势,能优化语文课的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开始教学就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新课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我在教《锄禾》一课,导入新课时,设计一组“动画”:“太阳炙烤着大地,辛勤的农民手拿锄头用力地耕种,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滴入稻田里。”此情此景,学生已有深刻的感性认识,随后,我又在图画上方出示古诗,诗句和图相对照,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对于刚才“明于心而不明于的心理状态,立刻带点字锄、汗、粒等的已是一触即发了。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在入境、动情的愉快氛围中,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语言打下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具有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化。这就不但使教材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培养观察力和发展思维能力,学生在无意注意的条件下进行学习,还可以减轻他们的疲劳程度,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途径。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图象、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我教《桂林山水》一文,先播放一段漓江两岸迷人风光的录像,再配上清新典雅的乐曲,让学生饱览桂林山水的“奇、秀、险”和“静、清、绿”,亲身感受一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受。这样,无需多说,学生的身心自然会沉浸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去,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适时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灵活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制造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更加兴奋,学生的学习兴探求知识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必然使学习过程盎然,学生自然爱学、乐学,乐在其中,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在新课导入环节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激发起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多媒体的运用不能就此嘎然而止。如何将课文中的静态画面和比较抽象的,离我们生活久远的意象转化为生动的、形、有、易于理想象的动态画面、图像,是我们语文老师冥思苦想在研究的课题。多媒体的出现为改变这一现象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例如,我在教《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没有感性认识,特别对爬山虎的脚在爬墙时的一系列动作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对文中的有关动作描写的词语难以理解和掌握。这时及时出示教学录像,让学生一看便明白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以及满墙绿叶在风儿吹动时泛起层层涟漪的动态美。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是将爬山虎的脚在“爬”时的形状及动作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学生的理。视听结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无声语言和有声的语言及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伴着动听的音乐,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并在实践中积极地表达美、创造美,营造出一幅美的景象,让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贯穿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拓展学生的视野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信息内容很丰富的学科。如何在课堂中恰当地扩大学习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环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教学内容作一些补充,例如作家的生平、作品背景介绍,以及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众多相关资料,让学生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如:我留课下作业时,让学生上网查询《月光曲》的曲作者为什么被人们称为”音乐巨人,贝多芬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会人,对贝多芬的人生产生了那些影响,他的音乐作品反映了什么,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查阅资材等,让学生通过自学明白学习是一件很快乐也是很辛苦的事情,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三、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学的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新生物,其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其进步性与优越性无可置疑,但其并不能完全取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几千年发展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奢华和大容量,一味地追求新颖和现,结果不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2、要使多媒体教学与教学内容有机组合、突出重点与难点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借助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从听觉、视觉、空间等多种视听途径将抽象、难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的听课效果、思维效果。因此应当避免只注重花俏的表现形式,注重大容量,注重课件中内容的全面性,课件中修饰的动画太多、图标太多、动画太多、显示窗口太多,最终导致课件的内容太多、太杂、太乱而主次不分的现象,因为这既淡化了主题,又分散了学生的精力。所以我们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感知规律、注意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切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导学情绪,恰到好处地化解难点、消除疑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灵活地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的关系现代化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其中教师主导,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权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要靠教师去组织,多媒体的应用要在教师的安排下逐步引入,要使多媒体发挥高效作用,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具体教学环节的调节的控制。教学内容、选择的媒体是固定的,而学生却是多种多样的,当某些学生遇到某个教学难点或疑点时,若只用多媒体机械地重复,不能因人而异,不能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从中获得知识,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决不能让多媒体简单地替代教师的授课。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篇10

打柴沟镇中心小学 何玉梅 崔金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课堂对美术教学已不单是教会画就行了,更应该有“质”的体现,这就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为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其主要原因是理性的知识太多了,而感性的材料太少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已经走进课堂,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为课堂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下面本人在近几年的美术教学中,对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他门对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事物最感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给学生造成以上的情景。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国优秀的雕塑作品》时,要展现我国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作品(“秦始皇兵马俑”、“击鼓说唱俑”等)。就用了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美术课件,幻灯片展现在大屏幕上,再配上古代戏曲音乐。中国古代雕塑造型含蓄、以意传神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就一览无疑了,这不但使学生学习起来容易,而且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本人在教学五年级《山壁上的画》这一欣赏课时,由于学生对古代历史的理解比较模糊,也不可能取一个新石器时代壁画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古代壁画特点去分析并理解,我选择了多媒体。通过图片展示介绍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在生活中创作壁画,再通过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条件比较,得出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在悬崖上创作壁画的原因及道理。这时,全班学生对古代花山壁画有了初步了解,气氛逐渐活跃,纷纷说出自己对当时劳动人民敬仰和佩服,从而培养了学生从小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我再设巧关:把花山壁画局部用实物投影仪放大给学生观察,让学生似乎进入了古代花山壁画的场面中:一群群高大威猛的狩猎者围成一圈,中间一头惊慌失措的野鹿无处可逃、人们手舞足蹈欢庆狩猎的收获----规模宏大的场面引起了学生翩翩的想象力。这样一步步的引申,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降低了欣赏难度。最后,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既全面又各有新意,整堂课效果很好。我认为,多媒体课件虽需投入不少精力,只要用得巧、吃透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进行施教。这样,教者不难、学者容易,让大家都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教与学,融洽了师生间的感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存在美术教学“专业化”的倾向,造成“只重视技能,而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只见技法,不见思想”的现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在欣赏课中,学生在纯洁、高尚内容的感召下,会不知不觉的、自然而然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欣赏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三课中的《艰苦岁月》雕塑作品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雕塑作品的图像投在大屏幕上,配上和缓的音乐和解说。这样雕塑作品那种反映革命战争年代,游击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表现革命战士在极端艰苦的物质生活和生死考验面前,仍然对革命抱着坚定的信念,向往美好未来的高贵品质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前辈那种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有骨气的祖国英杰的无限敬仰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化静为动,突出教学目标,解决重点、难点。

电教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还具有存储、再现等功能,在同一屏幕可同时显示相关的文字图像和动画。这是其他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优点,认真研究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六年级美术课《形的重复》与《形的渐变》两课,它属于平面构成的范畴,涉及到一些初步的平面构成知识,平面构成是在二维空间里以多种造型元素按一定的原理组合成新的形态。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两课对他们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学生很快从中体验出规律性、节奏感和秩序美感,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也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类比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7-087-1

一、类比法的内涵

类比就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类比时关键要找到类比的源问题和靶问题,然后进行类比联想,从而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由于类比法是一种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其结论的可靠程度,依赖于共有的属性,一般说来,共有属性愈多,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高。尽管类比法结论的真实性不一定得到保证,但它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有着重要意义。在数学研究中,类比是发现概念,定理,法则和公式的重要手段,也是开拓新领域和创造新分支的重要手段。世界上的很多发明创造很多来自于类比的方法。

教无定法,但教要得法,即教学方法要有效可行,为了得法,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深入研究,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中下等生,教师们更是想方设法要“盐碱滩上开鲜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类比法是教师讲授概念、方法、定律和公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新结果的一种有效思维方法。因此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类比教学法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类比法的运用

1.运用学生熟悉事物类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可以跟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类比,因为学生熟悉,听起来感兴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教学效果。如在学习三视图时,可用压缩法(可假想每个面有可压缩性)讲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最典型的是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等简单图形,学生只要一压缩每个立体图形,就可得到它们每个面的视图。

2.运用旧知识进行类比,拓宽新知识。

数学中有些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倘若在教学中,将新旧知识进行类比分析,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从而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搭好坡度。如求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类比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再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求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逐渐递进,从而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求法。要提醒学生求解多个数字的最小公倍数的时候,只要其中有两个数字有公约数,就可以用短除法往下除,不能约的就直接拉下来,直至它们都成为互质数为止。学生刚开始接触时,感觉困难,通过练习,学生就能熟练掌握了。这样的讲解使新知识不新,旧知识不旧,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3.运用类比法寻找解题方法。

有些题目的解题方法,如果按照常规方法解题会复杂,如果解题“山路十八弯”,学生肯定听不懂,即使老师讲得津津有味,也是没有效果的,下次即使考到原题学生还是不会,特别是应用题,学生本来就有畏难思想,如果你老师再讲得复杂,更增加学生对应用题的畏惧感。我们教师可以从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应用题结构或方法进行类比,让学生思维自然过渡。

有一个挂钟,每小时敲一次钟,几点钟就敲几下,钟敲7下,6秒钟敲完;钟敲11下,几秒敲完?很多学生用倍数法解题:11÷7=117,所以6×117=667秒钟敲完,如果这样想就错了。教者可先让学生回忆植树问题的解法,再把此题与植树问题进行类比:一条线路植树分成几段(株距),如果不包括两个端点,共需植(n-1)棵树,如果包括两个端点,共需植树(n+1)棵,把钟点数看作是一棵棵的树,把敲的时间看作棵距,教者再通过画线段图,学生就明白了正确答案为10秒。

这样类比,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找到一个与要解答的题目相类似的原型题,用原型题的解题方法使新问题获得解答。这样类比有利于学生用掌握的方法学习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不再有“遇到生人就害怕”的感觉了,反而感觉新知识只是“旧壶装新酒”罢了。

4.运用类比法建构知识网络。

在六年级复习时,我们常把学生在小学六个年级学习过的知识用网络结构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特别是相近知识进行类比,让学生明白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如整数与小数类比,白式题计算方法类比,整除中约数与倍数类比,整数乘除法与分数乘除法计算法则类比,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类比,整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类比等。教师不仅类比知识点,而且通过习题类比,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防止混淆,了解相近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乱云飞渡仍从容”、“题目再混我独清”的思维状态。

三、类比的注意点

在小学数学中,能够用类比法的地方很多,如概念间的类比、法则间的类比、性质间的类比、公式间的类比、方法间的类比等,但要注意类比的正确性。

因为类比是依据事物的相似特点进行的一种非逻辑推理,所得的结果不一定完全正确,只是某一点类似,不可能全部相同,目的是从这相似点寻找解题的突破点,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所以不能牵强附会进行类比,造成不伦不类或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类比法的应用,又要防止乱用类比造成的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法进行合情推理的能力,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提高其思维的创造性。让学生学会用实例进行检验,以提高判断推理的能力。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篇12

随着儿童图书出版市场的繁荣,绘本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学龄前和低年级儿童的主要读物。绘本独特的魅力在于能让孩子在毫无压力的状态下爱上阅读。近年来,由于我国对儿童英语教育的重视,使得英语绘本得到了学者、教师、家长的关注。教师应积极探索将英语绘本运用于小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深入研究开展英语绘本阅读的途径和策略,克服英语教学费时、低效、乏味,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弱等诸多问题。

《英语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善英语教学中过分重视词汇和语法讲解,忽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问题。英文绘本为学生提供了完整的英文文本和丰富的语境,是提高英语阅读素养的良好材料。在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借鉴阅读教学和阅读素养相关研究成果,让学生爱上英语阅读、提高英语音素意识、拼写能力、文本意识,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技巧和阅读习惯,发挥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

绘本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欧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在美国大量涌现。在亚洲,绘本的兴起开始于日韩,七十年代开始,台湾、香港等地区绘本阅读逐渐升温,国内绘本阅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绘本,英语译为picture book,一般指严格意义的图画故事书,区别于图画书、小人书或插图书,其特点是图片与文字同时承担了叙述故事的作用,图文交相辉映、互为补充。优秀儿童英语绘本往往文字简单,主题贴近儿童。英语绘本能够弥补儿童词汇量较少、语言知识不足的问题,是儿童英文启蒙和学习的重要辅助材料。

《基础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然而,现阶段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课本开展教学,阅读内容篇幅短小、题材有限,英语绘本正是良好的阅读资源。

随着终身阅读的概念深入人心,传统的“阅读能力”概念正逐步被“阅读素养”(reading literacy)这一新概念所取代。《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中对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提出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少儿读者的阅读素养指“可从各种文本中建构意义,并能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通过阅读学习、参与阅读群体交流”(鲍道宏2015)。这一概念不仅适用于汉语教学,同样适合于英语教学。传统英语教学只注重阅读技能,而忽视了学生阅读素养的综合发展,造成学生不会阅读、不愿阅读的尴尬局面(王蔷2015)。英语阅读素养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能够使小学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模式和方法更加灵活,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拓展阅读量、体验文化差异和提高阅读素养的目的。

二、绘本阅读教学法的选择

英语是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第二语言的阅读教学越早开始越好(柯顿、卡罗尔201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拼音文字的学习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的音素意识和拼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英汉差异,运用语音教学法(如自然拼读法等)培养学生的音素意识和拼写意识,并能够感知英语的停顿、节奏、韵律、语调等超音段语音知识。

学生应当能够较流畅地进行英语阅读并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与策略。小学英语教学应运用全语言教学法,注重语言整体呈现,利用图文层层展开,创设较为宽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使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快乐的阅读体验(曹靖仪2016)。

英语绘本教学适宜长期开展,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时间,通常每周或隔周安排一次绘本课,保证一定的阅读量。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还应逐步增加阅读量。

三、绘本教学案例分析

(一)绘本The Hungry Lion的文字内容

The hungry lion

“I am hungry,”said the lion.“What can I eat?”

The elephant said,“You cannot eat me.I am too big.”

The monkey said,“You cannot eat me.I am too clever.”

The crocodile said,“You cannot eat me.I am too fierce.”

The zebra said,“You cannot eat me.I am too fast.”

The lion went down to the pool.

“Run!”said the animals.“The lion is hungry.”

(二)教学情况分析

内容分析:该绘本以一只饥饿的狮子觅食为主题,被捕食的动物提出诸多狮子不能吃他们的理由。绘本中的动物形象生动、表情传神、文字简明、句式简单、趣味性强。

学情分析:符合儿童语言认知特点。常见的动物主题、简单的词汇和句式,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教学目标:能够根据图片猜测词义,预测故事内容;理解、认读词汇;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难点:多音节词的朗读(elephant,crocodile,animal);the的不同发音(区分the elephant和the monkey)。

(三)教学活动设计:

1. 读前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绘本封面图片,封面往往是故事的线索或主题。学生观察狮子,猜测这些狮子的关系:Who is the father lion?学生通过常识可知长着鬃毛的是狮子爸爸,守护着自己孩子的是狮子妈妈。通过狮子爸爸伸长舌头、流口水等细节推测狮子的状态———The lion is hungry,介绍标题The Hungry Lion。

2. 读中活动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注意到了草原、饥饿难耐的狮子等细节,为其他动物的出场做了铺垫。学生猜测在广袤的草原上哪些动物会成为狮子的美餐,主动探究故事的发展。小学生可以结合已有的关于动物的知识,预测和想象后续情节。在绘本中,狮子没有吃到任何一种动物。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狮子吃不到这四种动物的原因”。学生对照图片展开丰富的想象,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并进行示范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根据语音、语调的变化来表现不同动物的特点。学生置身于语境之中,易于理解含义。另外,教师也可逐句展开,“It is a monkey.”出示The monkey said,“You cannot eat me,I am too______.”引导学生推测可能的形容词。

在教学中,教师亦可以通过让学生猜测狮子还会遇到什么动物,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The cat said,“You cannot eat me,I am too_____.”The fish said,“You cannot eat me,I am too_____.”教师多加示范朗读,学生自行聆听、观察,主动进行跟读与模仿。

“The lion went down to the pool.”是情节的合理展开,不作为本课要点,进行简单阐释即可。最后一张图片,“Run.The lion is hungry.”通过动物四散逃窜的场景,学生不禁猜测狮子最后抓住了谁。

最后,教师应有意识地操练多音节词crocodile,elephant,并对the的两种不同读音加以说明,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指导部分拼读,如出现在too和pool中的字母组合“oo”的发音,认读moon,boot等词。

3. 读后活动

反复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反复听读模仿,提高语音意识并培养良好的语感。绘本阅读后,教师可以布置模仿背诵,也可推荐词汇类似、主题相近的图书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但切勿考查单词,更不要将绘本阅读课与教材混为一谈,否则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绘本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绘本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英语阅读素养的有效途径,弥补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不足。通过阅读英语绘本,增长了学生对英语的亲近感,提升了英语的语音意识、拼写意识、文本意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摘要:从阅读绘本的产生过程入手,结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文绘本为学生提供了完整的英文文本和丰富的语境。通过选择恰当的绘本阅读教学法,并结合具体绘本分析了绘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指出将绘本引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英语音素意识、拼写能力、文本意识,并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素养,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鲍道宏.2015.从“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反思小学阅读教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4):37-41.

曹靖仪.2016“.在Phonics教学基础上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实践研究”总结[J].疯狂英语教学版,(1):18-22.

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柯顿,卡罗尔.2013.美国中小学外语课堂教学指南(第四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一篇:从党章修改看党的进步下一篇:《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作文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