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精选10篇)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 篇1
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学案反思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感情基础之上的学习能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在美术教学中,要引发兴趣,激活思维,就必须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呈现美丽的情景和漂亮的画面。
1、创设情景激活课堂教学.课题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呈现优势,给美术课堂创设一个多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心情愉快地学习美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 孙灵 老师在《中国园林艺术》的教学中以多媒体创设情景,展示图片,贯穿整个的教学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美的范画和各种不同音乐表现的不同形态的线等等,通过教师的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互动交流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从中发现问题,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中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活跃,内在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自我表现创新意识得到加强。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创造的平台。从而优化了美术课堂教学。
2、巧用网络资源,增加信息密度,扩大信息容量,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以因特网为核心的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现在,网络已成为教育最庞大的资源库和较有效的教育方式。网络资源对于美术教育而言获益匪浅,各种美术形式的作品、各个时代名家的名作、各种美术技法都可以在网络资源中找到。打开一个电脑小屏幕就打开了通往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网络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美术不失为一种绝好的方法。笔者对于网络资源的应用在美术欣赏中最为得意。
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搜集有关的幻灯片,录像带,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不少教师把上好欣赏课视为畏途,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的态度。巧用网络资源,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进入设定好的网址;或将网络资源进行提炼制成课件等。当你欣赏经典著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概而言之,美术欣赏课利用网络资源,有如下优越性:网络资料容量大,选择性强,在学校里能以极少的空间建立一个美术欣赏图书室。多媒体教学演示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或几堂课中,获得较大的信息。同时节省了教师大量收集资料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只需要用键盘和鼠标简单的几下操作,就能使教学内容、文字资料等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这种创造性的、大密度快节奏的课堂结构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本质上说,网络资源的运用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了更多、更广、更系统的知识和对美术这一艺术形式有更广泛、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因此也更加喜欢美术这一学科。、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解决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强调高中美术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从而增大了欣赏课、工艺课及设计课在教材中的比重。由于这类教学内容的图形,如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色彩的组成等,非常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非常耗时费力。然而在电脑中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都非常方便、快捷。、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课程整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的优势,尝试电脑美术课整和的开展,使“因材施教”从教学的努力方向变为事实,从而能培养、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电脑基础知识,提高了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适应能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创作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电脑上学习、收集、操作、尝试、发现、组织、整理、运用、修改等创作过程中培养了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沈珏晖 老师在温州市现代教育技术整和课《剪纸的历史》教学示范课上(附图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和美术教学,让学生上网自主浏览寻找有关于剪纸的素材和历史简介,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总结,分组制作PPT汇报课件,对中国的剪纸发展和优秀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使学生在艺术作品的赏析、借鉴,素材的选择,组合中,开启心智,发挥想象,自主学习,培养了创新和探究学习能力,受到与会代表高度评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促进了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间的综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对学生的创新和探究学习能力等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 篇2
一、利用视频,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克服困难的动力。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一是有好动的天性, 二是有强烈的表现欲, 三是乐于做容易干的事。小学生怕写作文, 我们的老师认为农村小学生由于视野狭窄、见闻不广、积累不足, 想要写好一篇作文没有内容可写。我却认为农村小学生是不知要写什么, 而是没有给他们提供好的观察对象。
要想写出好的作文, 首先就必须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作为基础。而在现实生活中, 却难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为学生提供好的观察对象。于是, 在教学中, 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来解决这一难题。在《菊花》的教学中, 多媒体又一次展现了它的魅力:我指导学生写菊花, 在屏幕上出示一幅幅五颜六色的菊花图, 农村的小学生很少接触多媒体, 他们看到视频上出现了这么多的菊花, 既生动直观, 又新颖独特。他们非常的感兴趣, 观察得津津有味。于是, 借着这个势头, 我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 由花朵--花瓣--花蕊。为了让学生抓住各部分的特点, 我利用投影将各部分层层放大, 使学生做到了有顺序有重点的观察。如一位学生写到:“小野菊像一个擦着脂粉的姑娘的小脸, 它是由许多个尖尖的花瓣组成。花瓣粉里泛白, 白里又微微透着粉, 它们层层叠叠像一队队士兵保卫着黄色的花蕊。”还有一朵菊花的形态很特别, 学生们纷纷议论着--有的说:“它像茜茜公主漂亮的卷发。”有的说:“它像汩汩的山泉在向外涌出。”有的说:“它像国庆夜空绽放的礼花。”有的说:“它像一个个小勺子。”还有的说:“它像老龙王弯弯的胡子。”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 一个比一个形象。
二、创设情境, 拓宽见闻
小学生知识面狭窄, 生活阅历浅, 表象储备贫乏, 因此往往对小语教材中课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 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 丰富学生感知, 拓宽生活见闻, 实现"情境教学", 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 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
如:指导学生写《小鸡和小鸭的故事》时, 我对学生说:“小鸡和小鸭要到动物园去玩, 要请你们当好小导游, 向它们好好介绍介绍。”接着播放录像, 随着欢快的乐曲声, 电视屏幕上呈现出了小鸡、小鸭破壳而出, 然后结伴而行到动物园去的画面。学生一下子被吸住了, 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小鸡和小鸭……同学们如临其境, 仿佛自己也跟着小鸡、小鸭来到了动物园, 都情不自禁地小声议论起来。当我要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这些时, 他们都兴高采烈地表述自己看到的情景。当再次播放录像, 要求学生有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描述时, 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不但说出自己看到, 而且还把自己想到的清楚的说了出来,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丰富课堂, 积累素材
课堂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主要阵地, 若按传统的教法, 照本宣科, 课堂这块封闭的天地一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学生作文的灵感和激情, 无形中就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成效。为打破这种封闭和界限, 我们如果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用多媒体手段, 积极创设生活情景, 丰富课堂内容, 一定会为学生提供真实、直观的习作素材。如在写《我发现了什么》时, 我在课堂上播放了“抢战阵地”、“蚂蚁搬家”、“青蛙的故事”、“小魔术”和“种子发芽”几个小视频, 通过一遍一遍地播放, 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奥秘, 然后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等到作文时, 效果就非常明显了。
实践证明, 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特点, 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写作文, 不仅能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能变抽象为直观,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过程, 学生就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集中注意力学习。这样, 学生既能抓住事物的特点, 做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又学会了“从整体到部分”、“由外到内”的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 做到了“有话会说”, “有话能说”的效果。这种功效, 不但能使学生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 而且会对作文产生愉悦的感情。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 有效运用能多媒体对我们的作文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引导想象, 发展思维, 让他们对作文产生愉悦的感情, 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关键词:多媒体,学生,作文,兴趣,积累
参考文献
[1]蔡万琴.《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科学咨询杂志社, 2012.07.
[2]李德威.《信息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02.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 篇3
关键词:多媒体;量角器;解决问题
一、运用多媒体创境激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方法,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没有多媒体,全凭教师用文字解释以及板画讲解,学生听了觉得枯燥无味,很难接受,唯有多媒体技术的演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在屏幕上呈现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这样无需教师的任何讲解,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完全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使教材内容化难为易。
二、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简化学生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制成多媒体课件,利用课件来显示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并对各个部分进行闪烁、变色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量角器及內外圈刻度的认识,以及对如何使用内外圈刻度量角的过程进行演示,对量角、画角等掌握得比较快,记得比较牢。
三、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
数学课本上的内容虽然联系生活,但都是平面、静态的,学生很容易就感觉枯燥,进而慢慢失去学习兴趣。
如:“认识角”这一课时,为了避免学生一开始就突兀地认识平面角,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各种角,再使用动画从画面中平移出由线条组成的角,具体的实物画面消失,让学生认识角,并观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一新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如:求一个长14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以长方形的宽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图形的体积是多少?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清晰地呈现出长方形围绕宽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时的轨迹,就这样,新知形成的过程简单、清晰、明了地在学生面前呈现,学生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既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具体,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
(作者单位 重庆市石柱县黎场乡中心小学 )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 篇4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显然“一本书、一支粉笔、一盒卡片、一套挂图”教学手段的应用已不符合现代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快乐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对农村的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知识面狭窄,要让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始终兴趣高涨,仅仅靠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的,而多媒体的应用则以其图文并茂、影音结合、动感无限的课堂优势,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它灵活便捷的交互性,资源储存的丰富性,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深得教师的喜爱。有了多媒体的课堂,孩子们也会被牢牢的吸引,他们爱学想学,思维活跃,情绪愉快,课堂效率高。最近这两年,我从事的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我在教学的时候想方设法的在传统教育的形势下运用些多媒体,在实践中我深感多媒体的应用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
一、运用多媒体优化汉语拼音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教学是这样要求的:“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拼音教学与识字、阅读教学在现行教材编排上是相对独立的,一年级新生一进校门,就要用整整6周的时间来学习汉语拼音,这就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们传统的拼音教学,教师既教得累,学生也
学得很苦。于是在教学中我将多媒体技术与拼音教学结合起来,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科学的教学理念。
西师大教版教材在拼音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集科学性、人文性、趣味性于一体。每一课都有一个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说话、激情,引出学习的内容。但是由于画面是静止的,刺激的强度还不能足以让学生进入情境,不能足够地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我在教学中,把情境图制作成为动画。如“iuü”一课的情境动画是这样设计的:随着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展现一幅夏日小河的画面,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水草,一只小蚂蚁在岸边要过河,可是它不会游泳,非常着急,该怎么办呢?一只乌龟游了过来,把小蚂蚁背过河去。一条鱼儿看见了,连连夸奖。如此,那么生动的画面、那么动听的音乐、那么可爱的形象,那充满人文的内容,学生一看,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出来,此时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组织教学,只需稍稍点拨,一首有趣的儿歌便脱口而出。学生喜欢哪个形象就用鼠标点击一下,这样与蚂蚁的“蚁”、乌龟的“乌”、鱼儿的“鱼”谐音形似的“i”、“u”、“ü”便从画面上跳了出来,画外音:“你想学会我吗?”、“你想和我做朋友吗?”等鼓励的语言,此时此刻,学生欢呼雀跃,学意盎然。另外,我还制作了“爸爸带我爬山坡”、“哥哥劝弟弟放蝌蚪”、“狮子与猴子”等情境动画。这样,通过动画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无意注意就很容易地被唤醒,觉得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从而较好地掌握
汉语拼音,为识字、阅读教学,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趣化识字写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汉字字形复杂,读音多,字义广,学生要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熟练运用,课堂上学生只有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能较好地完成识字教学任务。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特别是对几乎没有受过任何学前教育的农村孩子,苦口婆心地劝说、枯燥乏味地训练均显得效果不佳。现代科技的结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多媒体技术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得课堂上的识字写字生动有趣。
1、运用多媒体可以加快学习节奏。
小孩子喜欢新奇的事物,为使生字经常与学生见面,我经常将生字做成一张张幻灯片在课前播放,让学生用各种形式认读。幻灯片上一个个漂亮的大字,加上可爱的动物、顽皮的卡通人,精美的画框,一下子就会使学生情绪高涨,一张张幻灯片放映的速度可任意调节,搞速读效率最高,每次播放,学生都能都能集中精力认读生字,并乐此不疲。
2、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字义。
在识字教学中,有些生字字义难懂,如果使用多媒体就会化难为易,如在西师大教版第二册《识字7》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森”所表示的含义,并理解其木字旁所表示的本义,我采用多媒体技术先向孩子展示森林的图片,用鼠标点击树木时即变成:三棵品字形排列的树,逐渐变成三个“木”字,然后靠拢组成“森”。学生看到这奇妙的变化,不禁兴奋地拍起手来,异口同声地喊到:“再变一次!再变一次!”学生的识字兴趣被激发了,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可感,汉字的构造学生一目了然,对其字义也牢记心中。
3、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写字,展示学生的作品。
写字指导时,运用多媒体能显示字的书写笔顺,让学生能细致地观察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利于学生正确书写并摆正位置。为了教育学生努力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从小写好汉字,课堂上,我不仅经常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的作业,而且还把一些优秀作业扫描到电脑上保存起来,定期展出回放,学生看到老师这样珍视他们写的字,就更加用心写好字了。
运用多媒体,巩固识字教学汉字的学习是在不断反复中进行的,对所学习的汉字进行巩固是汉字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多媒体可以利用它的优越性增强巩固的效果。在已往的练习中,出现的是单调的文字和单一的形式,而运用多媒体可以设计出活泼生动的练习,使得巩固练习成为有趣的活动。如出示“包”、“青”等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电脑给予鼓励:“太棒了, 还有吗?”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包”繁衍出“跑、炮、泡、抱、苞”等字,“青”繁衍出“请、清、睛、晴、”等字。这样的巩固练习,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学能力。
三、多媒体让语文阅读形象直观。
农村的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丰富,生活体验不全面,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不容易解决,需要形象直观的画面帮助理解。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如:第二册语文《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是介绍在天刚刚亮时,草原的景象,描写了铺满新绿的草原和追赶羊群的牧民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草原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磨破嘴皮”,学生对草原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有蒙古包的草原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睛睛。然后,我播放电脑录音,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草原。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草原真美啊!碧绿的小草,雪白的羊群„„那形象逼真的动感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们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学习求知欲望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心中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生情”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参与学习呢?
四、多媒体让学生说话写话由难变易。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学生富有想象力,但是由于他们的语言库存,素材积累都相当有限,在说话写话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多媒体就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引导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创造性说话的能力。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练习2“做做说说”《秋天》时,我请学生来说说秋天,因为孩子生活经验不丰富,头脑中缺乏秋天景物的表象,只能说出平时印象较深的一些特点:“秋天树叶落了”,“秋天天气变凉了”,“秋天人们穿上毛衣了”„„这时,我播放了录像片《秋天》,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一幅幅金色秋天的美丽图景呈现在学生眼前,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田野,铺满落叶的公园小径,充满笑声的菜园.果园;动物们在准备过冬,人们在忙着收获„„同时,我利用计算机把大雁的队伍与“一”字.“人”字相对比,把飘荡的落叶与飞舞的彩蝶进行对比,把胀裂的石榴与人们的笑脸进行对比„„学生们仿佛投入了秋天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看完录像,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学生们说道:“秋天到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大多数树的叶子黄了,一阵秋风吹来,树叶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枫树的叶子火一样
红,松树.柏树还是那样苍翠”;“田野里.果园里可热闹啦!沉甸甸的谷穗一片金黄,红玛瑙似的高粱压弯了腰,葡萄像珍珠,石榴露白牙”;“秋天真美丽啊!”可见,电教媒体使自然界的景象再次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将有着相似之处却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路不再干涩,语言不再贫乏,他们用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
小学英语运用多媒体教学案例 篇5
PEP 三年级上册 Unit 5 Where is my ruler?
案例片段描述: 片段一:
在呈现本课重点句型“Where is „?”及其回答“It’s in / on / under„”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此句型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 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screen,what is it? S: It’s a pencil.T: Where is my pencil? Help to answer: It’s in the desk.课件变化铅笔的位置,教师继续呈现本课重点: T:Look, where is my pencil now? Help to answer: It’s on the desk.It’s under the desk 片段二:
在操练和巩固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课件播放动画,本册书中的小松鼠Zip 是本段对话的中心人物。它不断地变换在森林里的位置,然后同学们和它一起捉迷藏,猜猜它在哪里。
(课件)Zip: Hello, boys and girls, I’m Zip.Can you guess where I am? 之后,画面变化,Zip 藏了起来。这时学生们开始猜测Zip的位置: S1: It’s under the tree.S2: It’s in the house.S3: It’s on the chair.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猜着Zip 的位置,而且都能运用英语的方位词来表达。学生的感受:
课后,我对学生在这堂课上的感受进行了一下调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方位词都掌握得很不错,还有的同学到下课了还用英语跟同学在玩刚刚zip捉迷藏的游戏。虽然已经下课了,但学生依然沉浸在刚刚课堂上轻松快乐的学习之中。可见多媒体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课后反思: 在“片段一”中,教授英语方位词的表达比较困难,学生空间概念不强,如果没有表达清楚,学生很容易混淆。此时,运用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呈现本课新知,学生很感兴趣,注意力很快就集中。根据画面的变化,学生很快理解了英语方位词的用法,轻松掌握了本课重点句型。
在“片段二”中,这是本课的操练和巩固环节。如果进行单一的师生操练或生生操练,学生已经提不起兴趣了。于是,此时我安排了一个表面是游戏,其实是一个操练和巩固的环节。游戏中的小动物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小松鼠Zip, 它在课件的动画中和同学们打招呼,而且还不断变化自己的位置,让学生们来猜一猜它藏在哪里,并用英语表达出来。学生们看得不亦乐乎,说也不亦乐乎,在欢快和轻松的气氛中又一次的操练和巩固了本课句型,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和水平在无形中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使本堂课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但在此环节,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们看到动画很兴奋,一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所以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说,课堂秩序有些杂乱。针对这一情况,在下次的教学中,可以在此环节中,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比赛。看哪组的学生能在守纪律的情况下先猜到答案,就是获胜队。总之,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但也要很好的把握它在课堂中的度。[总结]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 篇6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八一希望小学 何秀萍 内容摘要: 现代教学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下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就是多媒体组合教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图形、动画、声音集为一体,让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不但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便于学生的记忆,也便于信息的存储。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使用方便,生动直观,便于交流互动,对于课程内容比较单一枯燥,着重抽象概念的理科,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多媒体教学,有着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理清算理,拓宽视野 正文: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更优的支持,尤其是计算机介入教学领域,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使课堂教学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图形、动画、声音集为一体,让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不但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便于学生的记忆,也便于信息的存储。关于记忆比率的研究表明,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保持60%,3天后下降到15%;单用视觉,3小时后能保持70%,3天后下降到40%;视听并用,3小时后能保持85%,3天后可保持65%。可见,让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事物发展顺序和数量间的逻辑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当前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下面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勾画出多姿多彩的视听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得到的点滴体会与大家进行商榷,以期抛砖引玉。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有位专家曾经指出: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实践证明: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运用多媒体课件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新课,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我开门见山地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循环小数,什么是循环小数呢?请同学们看屏幕上一个现象。”我简单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以下信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学生一下子就被画面所吸引,这时我再轻轻触摸屏幕中间的画面,季节随着音乐声音不断变化,一年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不断出现交替现象,学生们饶有兴趣地体验着循环的含义。此时我启发学生,师:“四个季节的出现有规律吗?” 生兴趣盎然,都说:“有。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总是重复出现。”
师:“会不会出现着出现着就不见了呢?” 生:“不会。”
师:“那在重复出现的前面应该加上一个什么词?” 生:“不断地。”
师:“既然是不断地重复出现,重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生:“无限的。”
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我已经把循环小数概念的几个重点词:“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板书出来。这时学生们对于循环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我用课件出示
1.找规律填空:△○□△○□△、……,2.观察数字0.8383……,1.341515……
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它们都有“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等特征,说到最后两个数字“0.8383……”和“1.341515……”时,我加以概括:像这样的小数就叫做“循环小数”。学生们在季节的变化、按规律填空、观察数字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了“循环小数”这一概念的理解记忆。
又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如下情境:这天,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经过一个小村庄,好客的村民送给他们一个大西瓜,猪八戒抢过西瓜谗得口水直流,孙悟空说:“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每人吃四分之一吧。”猪八戒听了极不高兴地说:“我长得胖,肚皮最大,我要吃它的六分之一,至少也要吃五分之一。”孙悟空听后,立即切了六分之一给猪八戒,正当大家高兴地吃西瓜时,贪吃的猪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猪八戒为什么直拍脑袋吗?这样的课件既创设情境,以境生情,又孕伏新知,分散难点,诱发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具体,利于学生理清算理。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障碍,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教学中抽象的难点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算理,突破难点。
如在教学“圆柱体积”时,直接利用教具割、拼比较困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圆柱被切割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在课件演示的同时出示思考讨论题:
1、圆柱体的底面积和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在讲解的过程中,两个图形的底面积随着闪烁)
2、圆柱体的高和拼成的长方体的高有什么关系?(两个图形的高随着闪烁)
3、圆柱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5、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整个新课的教学,我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圆柱的体积通过课件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在直观演示中逐步渗透知识的转化,让学生学会变通,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变得简单化,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最后在巩固练习时,我又通过多媒体的交互性技术,随机给出圆柱的半径来让学生练习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将原本难以用板书、板画和模型说清楚的原理轻轻松松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们真正做到了用心去感受知识。如此获得的知识,学生会记忆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收集信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探究精神。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而多媒体就恰好可以储存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阅读、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掘其创造的潜能。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本只提供了三幅例图:枫叶、蜻蜓和天平。如果只依靠课本,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且课本中的“天平”并不是学生生活中所常见的天平,难以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联系。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资料,则很容易解决上述问题。我在互联网上下载了近百张图片,图片范围有航空、植物、人体、动物、建筑物等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常见的。我把下载的图片按范围制成若干幻灯片,供学生们欣赏,同时启发他们,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们集中对大量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分析,深刻地认识到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我曾观摩过《数学广角》一课的教学,教师为提高学生对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的认识,课前上网收集了大量有关身份证号码、车牌号码、电话号码、国际标准书号(ISBN)等信息,让学生能随着屏幕的跳动体会到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但激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和信心,提高了探究知识的能动性,整节课效果非常好。
诚然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鲜明的特点,在教学中正出现方兴未艾的趋势。但多媒体课件也不是包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应该讲究运用的适度。许多地区学校对于多媒体教学还是刚刚起步,只意识到其优越性,未能适度运用。部分教师在初步接触多媒体后,没有把精力放在如何设计教学思路和内容上,而是一味地追求课件的背景、插图、声音等外在内容上,结果制作出来的课件,修饰的动画太多、图标太多、声音太多、显示窗口太多,最终导致课件的内容太杂、太乱而主次不分,这样既谈化了主题,又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华而不实,没有实用性。因此,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宜用则用,不宜用则不必勉强,一般要用在教材的关键处,教材的疑难处,教材的精华处,教材的深奥处,让多媒体课件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不能只是“锦上添花”,更不能是“画蛇添足”。如今,多媒体教学还处于含苞待放的发展阶段,希望同行们多多尝试,在实践中寻求发展,让学生们越跳越“高”,摘到的“桃子”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 篇7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学生带入生动而又贴切的学习情境之中, 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接受知识。例如, 我在教学《认识千米》时, 先播放小明100米赛跑的视频, 这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再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小明走10个100米的过程, 这样让学生根据小明的运动轨迹, 在情境中直观感受10个100米是1000米, 利用这样的方法, 做到数形结合, 既丰富了学生的感知, 容易理解“千米”的概念, 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我在进行《圆的认识》教学时, 上课首先播放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视频, 让学生认真观看, 之后再播放用方形、椭圆形做车轮时汽车前行的情景, 这时学生看得哈哈大笑, 我趁势问学生:为什么汽车会走得又快又稳呢?因为汽车有圆形的轮子……这样, 学生便在连续的、充满逻辑的问题中完成学习任务, 所用的信息技术资源虽然用时短, 但效率却很高,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而且能突出教学主题、提升教学效益。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提高学生空间观念
在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 好多学生缺少空间观念, 而巧妙利用信息技术, 发挥它直观性和演示性强的优点, 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 我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三维动画演示功能, 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 让其演变为一个长方形, 学生看了形象的视频资料后, 对圆柱体的表面积是由“两个圆形底面面积加上以圆的周长为长、圆柱体高度为宽的长方形面积之和”就一目了然了。同时, 这一过程也帮助学生弄清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特点及其表面积公式的由来, 在脑海里建立了形象的空间观念, 拓展了学生的关于空间的思维方式。又如, 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先利用多媒体方式出示长方体纸盒, 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沿着纸盒的棱剪开, 再将其展开, 引导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学生会有不同的收获, 比如:或说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或说发现了长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紧接着我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纸盒, 运用上面的方法剪开, 再展开, 观察展开后的形状, 之后我从学生手中选一个长方体展开图, 贴在黑板上。再让学生回答什么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通过观察课件和动手操作实物模型, 学生就会很容易的说出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 就叫做它的表面积。在此节课的教学中, 恰当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原来无法用实物展示的部分, 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通过观看剪开、展开的实物课件及动手操作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 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 使学生充分感知, 建立表象, 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空间观念, 从而明确了知识概念。
三、运用信息技术教学, 降低课堂教学难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能有效地弥补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限这一弱势, 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 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 之前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究后, 分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学生汇报出四种计算方法。其一: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是一致的, 都是运用“剪、拼”的方法, 选择两个形状完全相同、大小完全相等的梯形, 把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每个梯形的面积就等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其二:选择两个形状完全相同、大小相等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正好等于这个长方形的一半, 以此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其三:把一个梯形分割两个三角形, 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其四: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梯形, 然后将他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感悟理解, 最后得出:两个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来的梯形的上底+下底, 高是原来梯形高的一半, 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梯形的面积, 由此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对于这四种方法, 在各小组汇报的时候, 我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到有好多学生还不太理解, 我就适时在小组汇报的同时播放之前精心制作的这四种方法动态演示的各种形式的课件, 使得我们用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通过其他形式得到充分展示, 这样也就突出了观察的重点, 降低了学生观察、理解的难度, 随着实物———实物图——平面图的一步步展示, 学生的空间意识便一步步在脑海中清晰呈现, 空间观念也在意识的提升中不断得到发展, 同时, 由于多媒体是综合的形象艺术, 能给学生以强烈的美感。在这种和谐轻松的教与学的气氛中, 学生的思维就会被逐步有效激活,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教学, 竭力发展学生思维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现出来, 可以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更多的条件, 教师在教学时可适时创设动态情境, 准确把握抽象数学知识的关键特征, 促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知识的本质。建立准确的空间概念,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 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来启动学生思维:先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将圆锥盛满水, 然后倒入圆柱中, 学生发现三次正好倒满。此时, 学生就会猜想: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是不是1:3呢?怎样证明这个猜想呢?这种实验演示,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在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的实际教学中, 只有摆正信息技术资源与手段辅助教学的位置, 合理使用它, 利用多媒体创造的多种媒介相结合的信息资源, 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 通过多媒体悦耳的音乐、和谐的色彩、流畅的动感, 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空间观念, 降低课堂教学难度, 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还能发展学生思维, 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兆亮.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D].宁波大学, 2011.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 篇8
【关键词】多媒体 小班化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70-02
语文学科是语言学科,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轻松解决教学难点.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原有的教学手段,应主动探索新途径,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作用,主动参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运用多媒体,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生动画面,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农村的小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我在设计课件时,充分运用直观的外部刺激,即运用生动鲜艳、声像一体的动态画面,动静结合、色彩变幻的图像文字,使原本无声、静止的语文知识栩栩如生,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接受信息。这种直观无疑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唤起学习的“内驱力”,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情境,主动学、乐于学,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因材施教,自主发展
农村小班化教学要求在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均有所获的原则指导下,分层施教,逐步达标,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体现教育的均等性,个体性,充分性,主体性,实现真正的“面向全体”。这就要求教师在任何时间与空间,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条件。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三、探索实践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以落实双基为主要目标,单纯地强调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与巩固,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多媒体辅助的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便可以应运而生。因此,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我逐渐形成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模式,即:多媒体情境导入;自学课文,小组交流;小组合作,研读课文;小组表演,拓展延伸。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节约课堂时间
课文板书设计相当重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但有的板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免去了很多抄写的时间,节约课堂时间。比如教学如我在讲《草船借箭》一文时,彻底改变了以往只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中的重点字、词、句的传统做法,将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曹操、刘备、周瑜等人物的介绍、性格描述、人物形象以及《草船借箭》的多个视频片断一起整合到课件中,使学生的认知面不再局限于课文中那些单调枯燥的文字上。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多角度、多层面上理解文中的思想内容,在愉悦的体验中感知知识、探究知识、接受知识。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信息量,拓展教育空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是以单一的形式来传授知识的。如听力课训练听,阅读课训练读等,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今,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可结合有关情境、情节。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以配合课文适当地补充一些有关材料和时代背景的介绍,从而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例如,教五年级上《再见了亲人》时,可以综合应用录像、录音,播放当时有关的纪录片,从而强化了感受,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这对学生体会课文的意境有很大的帮助。再让学生随录音朗读课文。学生兴趣浓厚,加深了对课文的感知。学生说话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兴趣盎然。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 篇9
正文: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它具有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再加上它的呈现形式单调,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和培养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媒体课件涉及到动画、静画、声音和视频技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教学《循环小数》时,为了在课堂教学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上课开始,老师出示了形象逼真、色彩清晰的红绿灯多媒体课件。通过让学生观察大屏幕,学生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很重要,学生从看图到认识图形都离不开观察。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运用教具让学生观察,常常因为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和不能随心所欲活动,因而达不到理想的观察效果。而通过多媒体教学,能使原来因观察角度和演示时被挡住等原因,而导致实物不易展示的情况得以改变。由于多媒体画面动、静结合,使观察重点更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有序的观察方法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是指人们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抓住问题的实质。我发现小学生学习数学所表现的理解能力,主要是学习调用诸种感官,通过创设情景,依靠思维去理解新的知识。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动态演示等一些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注重直观形象,把数学课本上抽象的文字描绘和静止的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把学生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例如,某操场长80米,宽65米,为满足学生活动需要,操场的长增加40米,宽增加25米,求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在解题时容易出现这样错误解法:40×25=1000(平方米),如果我们按题意在屏幕上先出示长80米,宽65米长方形,再延长长方形的长和宽,成为扩大后的长方形,并把面积扩大的部分涂色。从图上直观地看出长40米、宽25米的长方形不是操场所增加的面积,再让学生看图思考:增加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在可视图形的帮助下,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这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转为活跃,有力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运用多媒体,更有利于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复杂的图形、计算法则、总结性的文字,各种形式的课堂练习都可以在课前制成课件,教学时根据需要投影出来。教师省去了在黑板上绘图和书写的时间,而学生可以加快感受认知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统计图知识时,教师可先通过计算机展示三类统计图,从而使学生很快认识统计图,并了解其概念和作用。这样,既缩短了对学生的讲解和制作时间,又加深了学生对统计图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教师先出示一系列事物的图形,如:钟面、扇子、红领巾等,然后通过抽拉,屏幕上的物体只剩下由线条组成的图形——角,逐步让学生从具体事物中跳出来,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一些特征,并能从现实的事物中找出角,加深对角的认识,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用多媒体代替板书、板图,可以有效节省教学时间,有利于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优化教学过程。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合理用于学生思考、练习、拓宽知识面上,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巩固,而且还能减轻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
二、正确认识和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与粉笔+黑板式的原始教学手段相比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它使得教师传授知识从单纯利用语言和板书形式提高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的综合运用。为教学解决了不少难题。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不是从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教学的需要出发,而是从所拥有的媒体或设备来设计教学,是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这就出现了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异位的现象。我们应认识到,无论多媒体技术如何方便、快捷,它也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工具手段。教学手段应服从并为教学目的服务,并且,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也不可动摇,尽管多媒体教学能代替教师进行讲授,但这只是代替了教师的一小部分工作,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特别是不能代替教师的情感和机智。因此,进行多媒体数学教学首先要考虑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这样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潜能。
(二)、应注意与传统数学教学密切结合
多媒体数学教学是利用计算机为主要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的,而计算机尽管是当今高科技产品的代表,能代替人类进行多方面的工作,但是它毕竟是机器而不是人,它不能代替人类进行所有的工作,如在对话和思维方面,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寻找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等。而数学教学正是一种以抽象的思维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要求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主要活动之一。因此,多媒体数学教学不能代替教师进行所有的数学教学,它必须
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有机结合,避免数学“盲点”,充分发挥其优势,与传统数学教学形成“强强联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不要让多媒体手段冲淡了教学主题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实现方法也多种多样。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但问题多出现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编制和使用上。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件,与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相差甚远,结果不能达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预期目的;有些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这些“花哨”、“好玩”的课件,恰恰是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不要让多媒体手段取代了学生的操作
虽然多媒体模拟操作,演示性和直观性都很强,也能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然而,很多模拟操作充其量只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们运用多媒体展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就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训练。这时可以为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的纸板和一把剪刀,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找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这时具体形象思维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学生在这个剪拼的过程中进一步思考,最终可以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如有困难,可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引导。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 篇10
论文题目
音貌齐全的多媒体
论文题目音貌齐全的多媒体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联系电话
音貌齐全的多媒体
519000 广东教育学院 外语系2006级珠海英语本科函授班周乐贤
内容摘要
计算机作为一种高度交互的媒体,在英语教学领域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计算机弥补了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之处,使之更具有整体感。它把声音、图象、文字、动画引入课堂,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使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极易进入角色。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 英语教学
写作背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所谓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是:资源共享、交互性强、多任务。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是: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友好的人机界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育;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网络教学有助于师生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师生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适应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实施网络教学还将推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建设。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必将引起教学过程的根本改变,也必将导致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理论的深刻变革。
一、计算机网络,卓越的教学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计算机以其卓越的便利功能,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在教学方面,在众多的教学辅助设备中,计算机也成为了教师们不可多得的好帮手。原来的教学辅助设备,如:挂图、幻灯机、录音机都只适用于教学的第一阶段:知识输入阶段。而在教学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即知识的操练和知识的运用方面,似乎无用武之地。计算机及其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现实情景,帮助学生开展多种类型,富有趣味性的操练实践活动,而且它还可以完成师生交流的任务。具体说,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具有多媒体和网页两项功能:其一,多媒体技术具有鲜艳的颜色、逼真的声音、和丰富的动态画面,对学生的感官形成多种刺激,使得教学内容活泼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身心愉悦地掌握知识,避免让学生在紧张心理状态下被动地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
授字母Aa—Zz的时候,可以通过制作Powerpoint,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现字母;在学习对话或者单词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应的配套软件CD-ROM来呈现,既有角色扮演,又有游戏联系的操作;其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功能,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联系,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电脑屏幕,控制学生的操作,也可以向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难易不同的题型。这种师生间的交互性,既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又便于教师及时收集反馈的信息,更大程度地优化了课堂教学。例如:有了“家校通”这种方便的网络联系方式,学生、家长和老师都能用一种既省钱又方便的方式来进行日常的交流。
二、多功能的(一)字母教学:在字母教学中,通过三维动画的制作,可以使这些平面的、静止的字母,变成立体的、跳动的、翻滚的画面,并通过“插入”配上声音,从而多方位的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获得最深刻的印象。如字母教学的第一阶段,随着I’m letter B.声音的响起,字母马上蹦到了屏幕上,这时老师再要求学生跟读。同样,还可以用于字母练习,做猜一猜的游戏。如在屏幕上出现字母“G”的某个侧面,让学生猜一猜Who is it? 学生猜对了,即点击表示掌声的图标,并让字母“B”竖起来,使其正面出现于屏幕,若猜错,点击表错误的图标。如此一来,学生兴趣很高,个个争先恐后。以上的设计,既充分刺激激了学生视听器官,增加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又培养了他们勤观察,爱动脑的好习惯。
(二)单词教学:在小学英语教材New Welcome to English的Unit7 B部分中,要求辨析he 和she两个单词。我是用Flash来处理这个教材的。随着“咚咚”乐声的响起,一个男孩跑了上来,然后男孩的图象渐渐变成了单词“he”,继而音乐再度响起,一个女孩飘然而至,当她碰到单词“he”时,画面演变成单词“she”。这样生动有趣、直观明了的画面,不但避免了枯燥的说理,而且又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两个单词的区别。
(三)句子教学:在English in action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一个Fun Time的部分。我经常采用这个方法来处理教材。我是根据图画的内容,然后在互联网上寻找类似的图片、游戏或者是相关的歌曲,有的经过Powerpoint的处理,制作成课件,有的可以直接用在相应的教学上。它们在课堂中的具体运用如下:电脑屏幕一边出现图片,一边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看,使学生尽量感受到一种真实的情景;接着要求学生边看边读出这些句子。最后,出示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配音,这是一个知识输入到输出的阶段,是对知识的运用。
(四)在练习课中的运用:在英语课堂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操练。操练是把重点知识反复练习,它的目次在于巩固新知。但是,由于机械的重复会使课堂变的沉闷、乏味,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不会提高。计算机的特征之一的“互动性”,为操练带来了生计,互动性即学习者与计算机之间进行的对话教学,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好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至关重要,这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多媒体教学就成为教师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Name and Age》这篇课文中,“What’syour name?”和“How old are you?”是教学重点,更是难点。因此,在操练该句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Have a guessing game.”学生看着多媒体画面上的男孩和女孩来猜测相应的名字和岁数。当然,老师会先提供一个范围,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乱猜。这样的操练避免了枯燥,而且为句型操练提供了丰富的情景,使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增强。
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的功能,教师能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和辅导。学生也可以从教师设置的题库中进行任意选择,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的自学环境,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
三、情景的扩展
随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灵活运用各种电教手段,像TV、VCD、CAI等,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示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让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其次,在现代化电教设备创设的情境下,让学生多看、多听,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学生从录像中能看到生动的画面,帮助他们加深对某个句型、某个词汇的理解。从录音机里能听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和对话,这就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感。例如利用投影仪、投影片来教音标,清楚易懂;利用录音机、录音磁带听纯正的英文,培养学生的听力、音感; 利用VCD、电视机来观看英文动画片,教学直观明了,学生也感兴趣.。例如:在教授《Zoo Animals》Let’s Say部分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观看米奇和唐老鸦参观动物园的片段,从而引出新的句型There’s a lion in the zoo.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兴趣有着定向和产生动力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为学生创造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英语交际场景,它形象生动,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参加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动脑的学习活动,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自觉,更有兴趣地进行英语口语交际。
四、审美的情趣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其窗口所承载的声、像、图、文信息是一种艺术美,会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段优美纯正的英文朗读,语音语调抑扬顿挫、起伏有致,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对语音美的向往,引发学生自己动口去创造美的意识。同时对声音附以构图优美、色泽鲜艳的图片或流畅的动化,给学生营造出美的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在美的氛围中,情绪高涨地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如在教“Where is it?”时,我运用多媒体拨出美妙的音乐,再将各地美丽的风光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使孩子们边操练句型,边得到美的享受,在愉快学习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孩子们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开发了形象思维,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也学会了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五、效率的提高
运用多媒体可见辅助教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将语言、例句以及课外背景知识信息转化成动感的图片、动画图象信息,课上可根据教学程序播放,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也缩短了教师在课堂写板书的时间,同时也相对减少了讲课的时间。教师也可以随机地家大语言操练的力度,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课本也起到补充作用。这样,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教师传授的知识相对丰富了,学生真正学得的知识也相应增多,大大地增加了课堂知识容度,提高了课堂效率。计算机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某些特殊功能,如:闪烁、变色某个单词、字母,声光同步的动画画面,拉长或缩短句子等等,都能引起和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教“park”这个单词时,我首先出示一组地点画面,进行师生问答练习,顺便复习了旧单词
“car, are, dark”,而且这一组单词在发音上有相同之处。再将它们相同的部分“ar”变成红色并且闪烁三次,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启发学生说出字母“ar”在这组单词里的发音。这样学生很快地就说出了它们的发音,这时教师再出示新单词“park”,让学生根据“car, are, dark”这一组单词的读音规则,自己读出生词“park”。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从中找出读音规律,很容易学会生词。他们在自己的观察、分析、推断中自己学会了拼读这个单词,获得了一种身心的满足,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学完新单词“park”后,我又出示了一
组单词“star, pardon, garden”,让学生试着拼读,学生积极性很高,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由此可见,计算机作为一种高度交互的媒体,在英语教学领域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计算机弥补了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之处,使之更具有整体感。它把声音、图象、文字、动画引入课堂,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使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极易进入角色。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不仅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多媒体强大的互动作用也增强了学习者的主体性,随制产生的趣味性更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增加了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了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教育研究》,《上海教育研究》出版社。
《英语周报》,山西大学主办。
《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广东教学研究 》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反思】推荐阅读:
多媒体技术在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08-24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上的运用07-10
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07-05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05-29
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中的运用06-09
浅谈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08-01
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8-29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07-07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语言活动中的运用09-10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