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例谈

2024-07-2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例谈(精选12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例谈 篇1

作为三大文体之一的小说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但从目前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来看, 学生喜欢读而阅读效率不高是基本现状,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学生喜欢读是因为喜欢小说的情节, 而对于小说中诸如作品创作背景、作品中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分析等内容学生则不太关注, 从而导致小说阅读走向了“只看情节”的尴尬局面。

从语文的课程性质来看,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 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 同时二者又是合二为一的整体。因此小说教学就不能只重视工具性, 也不能只顾人文性, 而是要在对作品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其内涵, 从而获得丰富性体验。因此, 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构思教学过程。

一、了解创作背景, 做到胸有成竹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和作者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的, 必定是那个时代历史的见证, 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在阅读作品前就须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作品的内涵分析也才会更加到位。

如在《茶馆》的阅读中, 老舍曾在《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中说:“在这些变迁里, 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那么, 这里所指的“变迁”是何?是袁世凯死了, 军阀混战, 抗战结束了, 内战要爆发了。了解到这一点, 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作品反映的是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在阅读中, 如果学生没有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 也就无法真正地去体会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这种现实下的小人物。

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的方法较多, 通常在教材中都会有简单的介绍。同时, 教师也可在教学前通过互联网下载后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阅读作品前进行了解, 也可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了解。

二、分析作品情节, 做到系统有序

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对作品的情节分析是基础。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在初读中进行概括。如在对《祝福》的阅读中, 教师可按照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的思路来引导学生, 从而概括出祝福景象、祥林嫂寂然死去、祥林嫂初到鲁镇、祥林嫂初卖改嫁、祥林嫂再到鲁镇的提纲, 再根据这一提纲去阅读, 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结构, 读起作品来也就会更加系统化。其次, 教师要在学生阅读中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在《祝福》阅读中可用“祥林嫂初到鲁镇时的情形如何?再到鲁镇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在临死前有什么遭遇”来作为引导, 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这些问题, 进而以问题“是什么把祥林嫂一步步逼向死亡”来探究祥林嫂死的根源, 从而认识到鲁四叔、卫老婆子、柳妈一类人物所代表的封建伦理制度, 旧的文化观念之毒之深。

在这一个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导性, 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进行分析, 但前提是学生要在对作品的深入阅读基础上进行。

三、品味人物语言, 做到体会感悟

人物是小说中的三要素之一, 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更多的是将人物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来进行揭示。因此, 在教学中, 对人物的语言品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以问题为引导来指引学生去体会作品中人物语言所蕴含的内涵。如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 教师可用“‘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来引导学生认识到‘我’的“颓废、迷惘”, 进而理解“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再如以问题“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当时对生死的思考, 对“我一连几小时专心……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 出生了,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等语句进行体会。

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阅读中对罗密欧这一形象的分析。“这是一个灯塔……欢宴的华堂”一句, 罗密欧把朱丽叶当做灯塔, 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也可见罗的钟情。再如“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摧残你的美貌”、“你的嘴唇上……红润的美艳”等都可见罗密欧的钟情。

多读作品, 读中引导, 逐步提高, 这样, 学生才会爱上小说, 读好小说。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例谈 篇2

摘要:中国的诗歌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重读不重讲,宜思宜问。本文以穆旦诗歌《赞美》为例,重点谈了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三个方面的方法问题。从而得出“容纳学生个体的不同讨论想法,是其深入理解诗歌的基础,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的结论。

关键词:《赞美》;诗歌;诗歌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诗歌及诗歌教学之背景

中国的诗歌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诗歌是作者抒情言志的主要表现形式,其间充满了作者的所思所想。一个个看似静止不动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表现得活灵活现,生机无限。此外,诗歌这种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也被广泛使用在其他各类文学体裁的创作中,使中国文化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也正因如此,读者在赏析诗歌时,不能忽略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等资料的介绍。这些重要的材料虽然不是理解诗意的唯一条件,但读者通过它们的认识,能更好地读懂作者在诗歌中极力想表达的情感。所以,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既要照顾到学生个性思维的舒展,也要让学生明白其间作者的创作主线。

二、《赞美》中的诗歌教学方法

(一)通过反复朗读,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意

在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中,诵读理解的方法经常被使用。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整体感知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对诗歌语言欣赏的美感。从一字一句中,也能初步体会到作者暗含的某些情愫。如果学生是自己发声朗读诗歌,其间抑扬顿挫的节奏,能较好地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对其演讲时的语调和语速,也极有好处。由于诵读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把握诗歌的韵律节奏,还要专注于字、词、句等的正确发音,学生的注意力便无暇分散,仅集中在该作品上,有利于其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作品。

以穆旦的《赞美》为例,让学生反复阅读,有利于学生个体的理解。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朗读完一两遍之后,学生就会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对《赞美》一诗的朗读,学生可以采用快读、慢读、默读等不同的方式。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朗读,都会记住其中的一句话: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再次细读的时候,学生可能心里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诗歌的题目是‘赞美’,诗人想要赞美的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自己能动的思考,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就会吸引学生认真关注,以强化阅读理解的效果。

此外,《赞美》中诗人的情感表露由平静到激动,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也能深刻体会得到。一开始描述中华大地满目悲凉的面貌时,学生可以从其中的“低压的暗云”、“忧郁的森林”、“干枯的眼睛”等词语中读到,这时诗人的调子还颇为平静。而接着说到“我要以......”几个排比句子的时候,诗人的情绪变得很激动,甚至可以说是慷慨激昂。这些情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能一一体会到,进而产生美读之效。在诗歌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由诵读到美读的转化。

(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多样化的个性理解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从头讲到尾,强加给学生一些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并且把自己对诗意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和沟通,以获得更为合理而全面的理解。当然,教师也要给学生一些积极而正确的引导,不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教师的指导性讲解,一定要等到学生畅所欲言之后进行,以便学生加深理解。

在《赞美》中,诗人含蓄的表达出对中华民族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这是本诗的主旨,也是学生要重点理解的东西。把这句话讲解给学生听是很简单,只是短短的一句话,然而这样“填鸭式”的做法却对学生个体深入理解这首诗,极为不利。诗歌的第一节讲到的山峦、村庄、野草、河流等,学生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很容易理解到作者想要展现中华大地的现状。接着,当学生读到“他没有流泪......”的时候,会深深感到其间的坚强,而这个农夫是指一个人吗?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到农夫不是指一个人,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代表,是顽强生命力的代表。

(三)通过合理质疑,使学生的思维上升到一定高度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把所有的问题都口授完,达到的教学效果一定比不上学生自我质疑和探究、解决问题来得好。学生通过以上的朗读和交流之后,势必会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当这些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之后,学生对于该诗歌的思维高度也就达到了。

在《赞美》里,诗人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文字描述祖国河山的现状?为什么要描写一个受苦受难的农夫?诸如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一个个大问号。而当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之后,学生的思维高度由此上升,就能深刻理解诗人对坚韧的生命力由衷的赞美了。

三、总结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重读不重讲,宜思宜问。只有在学生自己诵读全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分享交流多样化的理解体验,适时配上教师的指导讲解,才能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最终完成诗歌教学,达到教学目的。容纳学生个体的不同讨论想法,是其深入理解诗歌的基础,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良良;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0期

[2]孙晓燕;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谈片[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年10期.[3]汪静;现代诗歌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之浅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03期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例谈 篇3

教学设计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对于上好一堂课非常重要,而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教材的编排也是以阅读为主,每一个单元中,分别选入五篇课文,这些课文内容不尽相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大不相同,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教学,其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教学的方法可谓浩如烟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要采用最适宜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

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阅读了大量特级教师、专家的教学方式,认为下面三种阅读教学设计值得学习。

一、给文章添加副标题

副标题是加在文章、新闻等标题旁边或下面作为补充说明的标题。我们在新闻阅读中,经常看到有的文章采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方式,有了副标题,可以让读者更加清楚了解该新闻的主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添加副标题,要求做到切合课文内容,和标题密切联系,用语要简洁。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可以叫学生给课文添加一个副标题,学生在仔细阅读了课文之后,拟出了很多而且很恰当的副标题。如“一个愚蠢的皇帝”、“一个虚荣的皇帝”、“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一个昏庸的皇帝”、“一个无能的皇帝”、“一个无知的皇帝”、“一个不称职的皇帝”等,其实学生给出的副标题已经恰到好处地概括出了课文中皇帝的主要性格特点,这样既读了课文,又了解了人物的性格,教学效果已经有了一半。

又如教学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也可采用给课文添加副标题的方法。学生给出副标题很多,有“——勇敢的斗士”、“——渴望暴风雨的勇士”、“——迎接暴风雨的先驱者”、“——胜利的预言家”、“——革命的先驱者”、“——无产阶级的勇士”,“——无畏的革命者”,“——反抗上天的精灵”等,学生添加出来的副标题很准确,很好地概括了海燕的形象特点。

又如教学契诃夫的《变色龙》一文,也同样可以采用给文章添加副标题的做法来进行教学。当学生阅读了课文后,学生给出的副标题有:“一个看风使舵的人”,“一个变化多端的人”,“一个多面的人”,“两面人”,“势利眼的警官”,“一个欺下媚上的人”,“一条专横跋扈,看风使舵的走狗”,“一个专制、蛮横、欺凌百姓的无耻之徒”,“一个趋炎附势的走狗”,“一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等等,这些副标题都准确的概括出了警官奥楚篾洛夫的性格特征。

又如教学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时,我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给文章的题目添加一个副标题。学生添加的副标题有:“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一个死要面子的人”,“一个受人凌辱的可怜人”,“一个自欺欺人的人”,“一个可笑又可悲的人”,“一个好喝懒做的人”,“一个迂腐可笑的落魄读书人”,“一个遭人嘲笑又自命清高的人”,“一个凄惨悲苦又麻木不仁的人”等等,这些副标题都正确的揭示了孔乙己的性格,当学生已经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后,再来具体分析课文时,教学就会很容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二、给文章标题添加修饰语

修饰语指的是用在中心词前起限制作用的名词或形容词,它能揭示事物的特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给文章题目添加修饰语,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阅读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给题目中的石拱桥之前,添加修饰语,表示出石拱桥的特征。学生添加出的修饰语有:“形式优美的石拱桥”,“结构坚固的石拱桥”,“雄伟的石拱桥”,“古朴美观的石拱桥”等等。

又如在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给文章标题中“母亲”之前,添加限制性修饰语,要求学生用“……的母亲”的句式表达出来。学生在阅读思考后,写出: “慈祥的母亲”,“严厉的母亲”,“温和的母亲”,“仁慈的母亲”,“既严厉又慈爱的母亲”,“刚气的母亲”,“严格的母亲”,“宽容隐忍的母亲”等等,学生添加的修饰语中的“慈祥、严厉、温和、仁慈、刚气、严格”等词语,其实就是文章中“我的母亲”的主要性格。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也有利于对文章中“母亲”的性格特征的理解。

三、给文章重新拟标题

文章的标题就像人的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人的心神通过眼睛完全可以表达出来。文章的标题也犹如文章的“眼睛”,通过“眼睛”才能看出作者表达的心意。拿到报纸或文章,读者头一眼肯定先看标题,标题吸引人,才会继续往下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给文章重新拟标题的做法,既是另拟标题就不能和文章原标题相仿。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换个角度来拟出标题。这种教学设计,是对课文标题的再创造,学生要重新拟出新的标题,迫使学生去阅读课文,深入对课文作出判断。

如教学《最后一课》,教师对学生说:世界上的文章是丰富多彩的,文章的标题也是丰富多彩的,文章的标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拟定,这篇课文的标题是《最后一课》,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之后,看看文章还可以用什么标题,请同学们打开思路,给课文重新拟定一个新的标题。学生拟出了: 《爱国主义的赞歌》《小弗郎士的转变》《难忘的一课》《我的韩麦尔先生》《最后一堂法语课》《坚定的爱国信念》

从学生拟出来的标题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是认真的,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为进一步分析课文奠定了基础。

以上三种教学设计,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我们知道,学习一篇课文,必先要安排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白课文写了什么,即通常所说的“读课文”。而“读课文”未必是学生感兴趣的,尽管教师在上课之前提出了一系列认真读书的要求,往往难以落到实处,特别是“边读边思考”的要求,不仅更加难以落实,而且也不好检查。那么怎样来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呢?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给文章题目添加副标题和加修饰语。因为有了具体的阅读要求,学生就会按照这一要求去认真地读课文。

其次,促使学生理解课文。学生要给原来文章的标题添加出一个副标题或修饰语来,必定要去理解课文,不能胡乱地说一个,在学生阅读中,如果没有很好地领会课文的主旨和内容,就很难添加出一个恰当的副标题或修饰语来。

第三,发展学生的思维。由于给文章的题目添加副标题或修饰语,间或给文章重新拟出标题来,这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综合分析过程,所以这是一项有效的思维训练。

第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由于要给文章添加出一个准确、恰当的副标题或修饰语,就要选择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这无疑是一种表达训练,学生添加出副标题或修饰语时,既要说出添加的副标题和修饰语,又要作出合理的解释,这就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 篇4

一.感读

感读是阅读教学的开始, 是学生对文章的初步的了解, 教师在感读的过程中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抱着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去阅读文章。这里, 教师应将“指导预习”和“课堂导入”这两个工作做好。

(一) 指导预习

教师往往在课堂铃声已经响过才会布置预习作业, 指导话语往往是:“请同学们在课后预习一下《XXX》课文, 不会的生字词查查字典, 不懂的地方划下来。”这样的指导, 学生们对文章是没有兴趣的, 大部分学生只是粗略地看看文章, 查查参考书, 以防下一节课的提问, 这就浪费了学生们课下思考和查阅的宝贵时间。老师应每节课预留10分钟, 对下一篇文章做一些个性化的介绍, 提供关于作者的独特的材料, 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从而使学生有思考的动机。

以《故都的秋》为例, 我认为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们预习:关于作者的独特材料, 我会这样介绍:“中国近现代作家中有一位作家的生死至今都是个谜, 他就是郁达夫。1945年的8月29日, 也就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两周, 郁达夫正在家里面和朋友闲聊, 突然有一个土著青年把郁达夫叫出去讲了几句话, 郁达夫随即回到客厅, 连衣服什么都没有换, 只是和朋友们匆匆的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从此就再也没回来。关于郁达夫的死至今都是一个谜, 大家下去查一查资料, 看看郁达夫在生前到底做过些什么事, 使得自己惨遭一死。我们下节课要学的《故都的秋》的写作时间1934年, 作者在干什么, 当时的他是什么样的心境呢, 大家能不能在文章中找到表现作者当时心境的‘蛛丝马迹’呢?”引出作者生死之谜的这段材料, 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更是为了锻炼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资料去学习的习惯, 所以, 在课前预习的阶段, 最重要的是交给学生探索的精神和查阅的习惯。因为, 很多学生们对语文课非常敷衍, 而阅读课应该让学生们爱上语文, 让他们看到文字背后隐藏的秘密, 探索当时的时代背景, 作者的心境, 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春秋笔法等等。总之, 指导预习应该让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

(二) 课堂导入

在指导预习的部分, 一部分学生已经对阅读文章产生了兴趣, 在课下搜集了一些关于郁达夫的资料, 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使学生们愿意带着质疑的精神去探讨这篇文章, 我决定将这篇文章的课堂导入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我的导入将从学生们最真实的感受开始:“平时的生活中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 当你看见某个场景, 脑海里不自觉地就会想起曾经的人曾经的事。”学生们一定会有相似的感受, 然后我进一步启发:“那么, 让你回忆起的这些事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呢?”有人会想起快乐的瞬间, 也有人会想起那些不愉快的曾经, 那么接下来我会说:“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 能够让我们念念不忘的过去, 往往是我们最在意的, 是我们心底里最柔软的部分, 当我们再次想到过去, 留下的也往往是最深刻的回忆。故都的秋天在郁达夫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 作者当时是带着什么样的心境来写这篇文章的呢?是最孤独无助时想要回到故都找到一丝温情呢, 还是在百无聊赖时想起曾经的趣事呢?”当然是第一种情形, 这时大家应该都能够理解当时作者的写作心境了, 把学生们的个人感受带到阅读课文中, 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家, 把作者当作一个生活中普通的和他们有着同样喜怒哀乐的“人”, 而不是书中的某一位作家, 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而且通过拉近距离, 学生往往可以与作者进行“对话”, 一方面, 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课文, 另一方面, 学生也会进行反思:当自己有着同样的感情时自己是怎么把它记录下来的, 甚至, 读这些名家的经典作品, 也是对学生们人生的一个启迪, 改变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解读

解读是带领学生们进入文章, 真正“阅读”的过程。如果说感读是学生“博学之”的过程, 那么, 解读就是“审问之”的过程, 阅读课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深思熟虑的思考, 而不是流于表面, 流于大众, 学生们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作品, 看出字面含义以外的部分, 读懂作者。在这里, 教师应该做到两点:对话式教学和有效的仿写。

(一) 对话

在传统的课堂中, 老师依然是在唱着“独角戏”, 真正的对话应该是众多的各自独立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 而不是明知故问和附和。虽然老师也会和学生进行一定的对话, 但大多数仅限于“日常对话”。

对话的关键是提问, 要使对话富有成效, 提问是最重要的部分, 教师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和学生思维的启发者, 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比如“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 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我们应该注意到作者在这里用的“清”字,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这样问:“既然作者最爱的是北国的秋, 那他为什么有说别的地方的秋好, 平时大家会这样表达吗?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用轻呢?”“北国的秋为什么又来的悲凉呢?作者为什么把清和静与悲凉写在一起, 难道清和静就是悲凉吗?”然后, 让大家自由在课堂上陈述自己的想法, 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相联系, 就会和学生有一些交流, 使学生对文章有不一样的体验。

(二) 仿写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 有很多地方是可以仿写的, 比如:“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 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 要从杭州赶上青岛, 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 也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秋’, 这故都的滋味”。文章第一段这两句, 读起来总会觉得很怪, 可能学生们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但不知道到底怪在哪, 如果进行仿写, 学生们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这篇这样写的独特之处。再有, 文章的结尾处有这样一组排比:“比起北国的秋来,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于馍馍, 鲈鱼之于大蟹, 黄犬之于骆驼。”有人说这组排比很好, 有人却说它过俗, 为了让同学们理解, 我觉得就可以用仿写的方法来教, 就拿窗外的一棵树做本体, 我们可以说窗外的大树像一架正要发射的火箭,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课大树像是保卫校园的哨兵。其实, 想要表达的意思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 因为喻体和我们距离存在远近的差别, 所以作者想要表达的感受也出现了不同。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仿写, 文章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 作者也不再是是那个躺在书中的人, 成了身边的一位朋友。通过对句子的反复揣摩, 同学们读出了不同的味道, 达到了与作者之间的共鸣。

三.习读

习读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常说的“笃行之”, 对于教师来说, 就是帮助学生将课上讲过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 这一点是阅读最最重要的一步, 虽然说教师在这里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 学习的关键还在于学生的自我领会, 但是, 我想, 如果教师们能给学生们引向一个正确的路子, 告诉学生们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 这将会节省学生们的学习的时间, 而且让他们的“习读”更有效率。

教师们将教学生阅读的目标应定位于引导学生们学会高级阅读技能, 即自问自答、学会写作。为了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变式练习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到的知识。比如, 让学生们自己写一小段关于家乡季节的话, 而且必须用到在课堂上学习的几种写作技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很自然的复习到学过的知识点, 并在此同时也锻炼自己的习作技能。

小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篇5

语文课外阅读中的课外是相对于课本本身而言的。课本上的文章称为课内,课本上没有的文章称为课外。课外阅读就是以课本外的读物为学习材料而进行的读书活动。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能够进一步的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为他们的语言知识积累奠定基础。学生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能够对课内的文本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延伸,从而积累自己的语言阅读量。

多年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引下,在考试功利的阴影下,好多教师担心课外阅读会抢占课内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成绩,从而校内课外阅读化为乌有。部分语文教师将一些高中新课标必读的课外书籍规定在寒暑假进行阅读,而家长又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一票否决。长此以往,学生真正捞到手的宽松阅读时间几乎是零。渐渐地,学生也就形成了一种错误认识:完成作业就完成了学业,除课本外都是“闲书”。久而久之,要想让学生将心灵放飞在语言的天空里去体验美丑善恶实在太难了。难道我们真的每天就拿不出一定的阅读时间吗?我认为当然不是,只不过是完全为了高考服务的一种托词或习惯而已。教师、家长天天保证定时给学生一段开放、自由、宽松的阅读时间,应该还是能做到的。存在的困难充其量也只是个“坚持”的问题。

“家无藏书”,这是社会大环境造就的普遍现象。实际上,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确切说好多家长也真不知该给孩子“藏”什么书。为此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更艰巨了。如果学校能够定期配购课外读物,定期开放阅览室,学生能随时查阅解读各种图书,有这样的便利条件那当然更好。但目前初中阶段达到这一条件并不容易。在现有的情况下,教师尽自己所能,组织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学校,组建班级图书角,班级阅览室,师生还可以力所能及地查找一些阅读材料充实班级的资源库。其实,这也是为了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素材的需要,也是为高考取得好成绩打基础,只不过是见效不那么明显罢了。

阅读不同于科学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情感的体验。因此,如何显示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读而又获,他们才能有兴趣读,主动读。为此为他们构建阅读效果展示的平台就很重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开展个人读书笔记展览会,个人阅读点评集交流,小组阅读成果展示会,小组合作分门别类编写作品选等等,还可将这些资料充实到班级书库中。另外,阅读后还要去指导写作,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使阅读成为作文指导的重要部分。

这一问题也是部分老师最关心的问题。课外阅读应当是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课内学到什么,可以寻找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这样课外阅读对课内教学也是一个深化和加强。其实,我认为,课本所选文章也只是我们这一主题教学的引子,仅靠那三四篇文章的讲解阅读,恐怕远远达不到我们所预期的教学目标,并且有些篇目对不同阅历,不同地域的学生来说也许并不合适。先不必说西北汉子那热情奔放的“腰鼓”,也不必说临终前硬撑着给杨绛送鸡蛋而“镶嵌”于门框里的老王,但就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给南方长大和北方城市长大的孩子与乡村长大的孩子来读,他(她)们的感悟就不尽相同。因此我认为课内有些篇目倒不如有选择的稍作放弃,从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些课外阅读入手去引导和教学,也许这样更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阅读资料,自寻其食。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展延伸了课内语文教学,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习语文的激情与兴趣。 鼓励学生作深层次的思考探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就是说,学生往往会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会因个人特征、个性的不同而有所异。教材文本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载体与依托,学生应该从文本中通过比照阅读寻出自己的独特深思与感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写阅读感悟、举办演讲、开展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对阅读文本作深层次的探究,并为他们的独特见解提供展示的机会,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完成这样的活动,并予以表扬他们的创新之处。鼓励形成系统化的阅读教学。每天语文课前3-5分钟定为“美文欣赏黄金时”(美文是根据课本内容提前布置的作业),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查阅,第二天一名同学到台前朗读,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感情充沛。学生评议,达不到要求接着“培训”。朗读好的,可以给组加分,作品收藏于班级书库中。这样每个同学每日查阅着,收藏整理着别人的、自己的“大作”,忙得不亦乐乎。这样有计划地实施课外阅读教学,相信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在这样激情的活动中得到提升。教师也大可不必担忧会影响自己的教学成绩。事实上,此种做法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总之,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激情,保护好他们的学习信心,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例谈 篇6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一书中,就“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解读了四个学段的体验教学,其阅读目标特别强调了阅读者的个性体验。“体验”这个词语在语文新课标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一共出现16次。

2009年8月出版,由刘畅主编的《自主品悟》一书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自主品悟”作了概念鉴定。“自主品悟”就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目的,在教师精心研读教材的前提下,引领学生直面文字质疑问难、自读自悟、品评涵咏,以读中知其韵,悟中学其法为主要教学活动方式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

二、“自主品悟”阅读教学的误区

1.“自主品悟”变成“自己学习”

新课程提出可以“学习目标自定、学习方法自选、学习过程自控、学习结果自我反馈”的表现形式,使有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难以把握“自主”的内涵,容易把课堂的重点教学环节简单地撂给学生。

实际上,学生根本就没有因为一小段笑态的描写领悟经典名著人物性格形象的精髓,怎能自主体会去扮演角色呢?怎能在品悟中升华呢?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阅读,不是一个表演的或生活的行为,而是一个有组织的学习行为。这一点,意味着我们不能在泛阅读的层面上去实施自主性阅读,而是在语文教与学的层面上实施。

2.“师生互动”变成“机械运动”

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建议(试行)指出:“授课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即时作出评价。”但在有些课堂中,教师虽然参与其中,与学生形成互动,但仅仅是机械式的被动参与,不矫正,不点拨,无条件赞成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方法、阅读过程,接受每一个学生的阅读结果,曲解了“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三、“自主品悟”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悟是一种潜在的思维机制,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每一个健全的人都蕴藏着这种丰富、甚至无法估量的智慧。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发挥“自主品悟”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激发每一个学生都具备的潜在学习能力。

1.巧创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描绘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状态或景象表现出来,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思维。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各种类型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想方设法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情境体验。

2.巧接生活

曹明海在《语文新课程教学新论》中提到:“语言的习得必须借助特定的生活情境,语言能力不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它必然包含实质性的生活体会与价值体验。”“自主品悟”教学联接起了学生的具体生活,是学生对过去经验的激活。

3.巧思妙想

在时间与空间的运转中,在现在与未来的交换中,在此地与彼地的体验中,人的思想会纷纭复杂。对未来境界设身处地地思考、品味,会激发人的智慧。

4.巧探词句

文本的遣词造句承载着作者在认识社会生活中所捕获的意义,寄托着自己的真知灼见。从词句入手,可以还原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认识,深刻理解蕴藏其中的思想感情。

5.巧读品评

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建议(试行)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诵读指导例谈 篇7

一、精挑细选诵读文本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精挑细选适合于诵读的文本,以保证简化、优化与美化诵读内容, 保障课堂阅读教学的简洁紧凑, 并有效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那么, 什么文本才是适合于诵读的文本呢?

1. 文学性、抒情性强的文本。 比如莫戚怀的《散步》、朱自清的《春》、高尔基的《海燕》等通篇语言凝练优美,情感丰富意蕴深远,不仅朗朗上口,还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 意境悠远、情感丰富或者富有哲理的古今中外诗歌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既短小精悍富有韵律, 又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是情感美与音乐美的完美结合, 所以是进行诵读训练的最佳素材。

3. 语 言高度精炼 、 画面与情感高度融合的文言文。 比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周敦颐的《爱莲说》等。这些文章有的语言高度凝练精美, 有的骈散结合,读之,令人余味无穷,均是极好的诵读训练素材。

4. 其他文体中文学性或者抒情性较强的篇章或段落。比如孙犁的《芦花荡》第一段、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 第一段、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等,不仅景物的描写生动形象,而且抒情意味极强,也是极好的诵读训练素材。

二、 潜心细读精心准备诵读方案

潜心细读, 教师在课前应该充分考虑到如何诵读精挑细选出来的诵读素材, 如何将诵读技巧传授给学生, 如何引导学生将诵读落到实处。比如,诵读时怎样停顿、怎样处理逻辑重音、怎样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怎样体验与传递作者寄寓于作品中的情感等。 对此,要对不同的文本加以仔细分析,以便精心准备诵读方案, 并把诵读分析与诵读技巧写在备课本上或者备注在课文旁边。当然,这个备课过程是建立在前文所述的“精挑细选诵读文本”的前提之下的。

教学毛泽东 的《沁园春·雪》时,我在潜心细读文本的基础上, 在备课笔记中就诵读这首词的方案行诸于文字, 教学时在力求与学生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诵读,取得了极好的诵读效果:

1. 文 本分析 : 上阕写景气象雄浑、大气磅礴,而且寓情于景, 句句洋溢着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阕转为议论, 由上阕之景而生发感情, 由祖国的壮丽山河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 联想到中国历史上无数为之倾倒的英雄, 并以寓情于议的方式评说历代英雄人物蕴涵着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 最后一句由评论转为赞扬, 点明主题, 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 诵读方案 : (1) 情感基调:诵读全词必须情感饱满,豪迈激越。 (2)语速:上阕第一层与第二次写实景, 是描述性的语言,诵读时语速稍慢;第三层是诗人想象中的雪后美景,“须晴日”三字语速放慢,而后转快并呈现舒展之状。下阕的第一层过渡句与第二层议论句语速稍慢, 对历代帝王的评价要读出惋惜之情;第三层“俱往矣放慢,而后转快。结句“还看今朝”声音要延长。 (3)停顿:A,按照词的意群停顿或者句子的语法规律停顿即可。B,上阕中的“望”字 、下阕中的“惜 ”字之后要有较长停顿,上阕中的“看字与下阕中的“数”、“还看”字之后应做较短的停顿。“还看今朝”要一字一顿。 (4)重音:上阕中的副词与形容词“分外”、“多娇”等要重读, 下阕中的“惜”“略”、“ 稍”、“只 ”等副词需轻读。 (5)表情:微笑、自信。 (6)动作:身形挺拔, 气度雄健,做站在至高点上俯瞰祖国壮丽山河状。

三、 精品细读探索读品结合点

精品细读着眼于深度品读精选出来的阅读文本。我国古代文人历来注重玩味语言,认为只有细心玩索文字, 才能深刻感知、体味书中旨趣。宋代朱熹就强调读书要“熟读精思”,要“虚心涵泳”,当代学者孙绍振也倡导应该细读文本, 认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学生“悱愤”之时给予适当的点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诵读与品析息息相关。因为只有引导学生深度品读文本,学生方能读出韵味,体悟真谛,捕捉到文章的精妙之处。

1. 细读深品文本中的主旨句。以教学《散步》为例,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全篇的基础上细读深品最后一段。因为最后一段既点明了“我”的责任重大,又显示了浓浓的亲情, 是揭示文章主旨的部分。引导学生细读深品这一段, 学生可以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2. 细读深品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以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为例,我曾设计这样一个过程: 文中的哪句话或者哪个词应该读得兴奋与快乐一些? 理由是什么? 学生通过反复品读,一致认为在诵读“怀民亦未寝”一句时,诵读“亦”字时尤甚。理由是:这天夜里,作者发现张怀民也“未寝”,便不由自主地对张怀明产生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欣喜: 都被这美丽的夜色所陶醉, 正好可以一起在宁静的夜光下散步赏月。如此,学生将这个“亦”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与作者寄寓于全文的情愫有机融合起来加以诵读, 更深刻地体味到了作者身为“闲人”的郁郁之情与豁达心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例谈 篇8

一、“预”罢不能

预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包含的意义远胜于学生了解知识本身。

《散步》属无障碍阅读文本,学生读得懂,两遍下来略知作者要表达的中心,预习题目的设置应力求精简。可结合文章内容提取个人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如“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文章,画出你认为有表现力的内容”“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体现浓浓的亲情,边读边标注”,或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提问题定任务,自己找答案。即便片面,也并不违背我们的初衷,预习的根本目的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去读文章。

预习还可将重心牵引至课本外。课前引导学生阅读莫怀戚的《〈散步〉的写作契机》,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文章写于1985年。莫怀戚父亲刚去世。照料了莫怀戚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被抽掉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莫怀戚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那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而与陪伴相伴的,就是对‘生命’这个命题的感受和思考。”对背景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便于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领悟作者情感。

二、朗读先行

“教学千法读为本”,用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齐声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领读、默读,各种形式的读贯穿在课堂的始末,实现文本、作者、学生、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如此以精讲分析为主的课型将得到改造与遏制。

《散步》非常适合朗读教学。品析时朗读先行,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读出平淡中的真情,读出人物的内心。读着进去,悟着出来,朗读与感悟相辅相成。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两点:一是示范朗读不可或缺。教师要悉心研究文章,努力使自己的朗读水平达到教学的要求,教师情入其间,学生自然身临其境;二是根据需要让朗读起伏绵延于整节课的教学。品评前朗读先起,静心思考“为什么这样读”,感悟后再读加深理解,读出情境,读出意味。重点朗读表现真挚情感的语段;指导朗读平易朴实但内涵丰富的语句,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表演读人物语言;快慢速比较读景物描写的语段,这几个板块的朗读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应时出现,确保研读活动有效制胜。

三、“文本”的个性化探究

《散步》出自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与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散步》一文比较起来,有三处不同:在“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后多一句“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在“我决定委屈儿子”后多一句“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在“她总是听我的”后多一句“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莫怀戚本人在谈到人教版教材的删减时表示,“着实让文章逊色一些”,教师抓住这个契机组织学生探究这些语句的表达作用。

语文教学需要计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种计谋就是教学的策略,它依赖于教师对文本的全面把握、冷静思考,是教师精心策划的结果。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自信和经验等,可以左右对语文教材的利用角度。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解读路径,个性化探究文本,其设计也一定要基于文本所呈现的语文知识,教师的个人情感要力求最小化,教师教学的任务是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搭设语文知识的桥梁,不能以个人的主观解读感受代替客观的语文知识。个人的感受往往是独特的,也是片面的。

以上三个方面作为《散步》教学的策略思考,不构成一节完整的语文阅读课。

实际情况是,教师在对待文本的问题上含英咀华,字词篇章,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笔者所说的这三件,是教学中容易被忽略或不被重视的环节。语文学科的教学,预习工作不可或缺,朗读万万不可少,文本的个性化研究更是需要教师的全心潜入,取与众不同之策略扬自我教学的风格。任何一种语文教学策略,尽管从表面看可能都只是一种简单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教学策略的实质是教学理念的外显,是新颖有效展示语文教学理念的措施。这是它的质地!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例谈 篇9

所谓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参与性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提问或问题。也叫“中心式问题”或“上位问题”。它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短暂的应答式提问或问题而言的。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注重教师的讲解与分析, 对生动丰富的文本进行肢解式、图解化、抽象性的分析, 然后灌输给学生。这是无视学生生动活泼的生活体验、文本体验, 以概念化、抽象化的结论取代了学生个性化、人文化的发现, 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文本严重缺席。实施新课程以来, 我们又看到了另外一种现象:语文课堂上教师大量的无效的“问”和学生无效的“答”。以为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过多的无效的“问”与学生无奈的“答”代替了语文课本来应该有的美读、美听、美析。一节节本应该由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心灵“对话”的语文课成了师生间“问答课”。针对上述现象, 我们提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可供学生深读深究的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主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它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显示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具有“一问能抵多问”的艺术效果。

二、设计“主问题”的一般规律

一般来说, “主问题”的设置与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规律:

1. 在课文教学的初级阶段, 往往用一两个“主问题”

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力, 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

2. 在语文教学的进行阶段, 往往用一两个“主问题”

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 形成生动活泼的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

3. 在语文教学的深化阶段, 往往用精粹的“主问题”激发思考, 引发讨论, 深化理解, 强化创造, 形成波澜。

下面以余映潮老师《孔乙己》的整体阅读教学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1.在课文教学的初级阶段, 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说说孔乙己与“酒”。

这里要求学生围绕“孔乙己与‘酒’”自读课文, 并说说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是一个巧妙的问题设计, 这个问题的出现, 打破了那种让学生泛读课文、抄写字词、标明段落、理解层次的习惯性讲读思路, 它把学生引入到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阅读心理境界。学生立即被这个问题所吸引, 从而开始对课文进行整体性感知阅读。

2.在语文教学的进行阶段, 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谈谈孔乙己与“偷”。

这里要求学生围绕“孔乙己与‘偷’”品读课文, 从课文中任选一点进行个性化解读。这是一个极有吸引力的教学问题, 它的出现, 改变了那种逐段串讲、多讲多问、处处落实、面面俱到的陈旧教法。在教师的点拨下, 学生从不同侧面对课文进行解读, 形成以下几种见解:

第一:由“偷”引出“酒”。“偷”———孔乙己喝酒的经济来源之一, 为喝酒而偷, 深刻揭示了孔乙己好喝懒做的性格。

第二:由“偷”引出“笑”。“偷”———旁人取笑的中心内容。小说中着重描绘了众人、酒客、掌柜的几次嘲笑和哄笑, 都与“偷”有关。由“偷”而引出“笑”, 表现了社会环境的冷酷、人际关系的冷漠。

第三:由“偷”引出“打”。“偷”———挨打的直接原因。孔乙己的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脸上时常又添上新伤疤, 以致最后被打折腿。但他始终没有醒悟过来, 最终落得可悲的下场。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 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谈谈孔乙己这个人。这里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孔乙己这个人发表看法。此问题的抛出, 在课堂上又形成了一个学生发表见解的新高潮。学生或从身份、肖像、语言、动作上谈对孔乙己的直接认识, 或从习惯、性格、命运上谈对孔乙己的深层认识, 或从人物塑造、小说人物的典型上谈对孔乙己的再认识。

以上这个教学片段具体说明了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与运用的基本规律。它真正体现了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创造性地设计“主问题”, 起到了很好的引领、指导作用。事实上, 还有很多的名家大师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也体现了这点。如特级教师钱梦龙的导读理论, 强调以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 “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 使语言、篇章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或手段”。宁鸿彬老师的“主问题”观点也主张以“一问抵许多问”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深读课文, 激发他们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课堂上浅层次“碎问碎答”带来的高耗低效。比如宁老师在上《皇帝的新装》这课时, 他为了引导学生更快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设计的第一个“主问题”是:粗读课文后, 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说这是个爱美过度的皇帝, 或说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或说是一个虚伪爱面子的皇帝等。教师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 既让学生整体了解了课文内容, 又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更好的解读。

三、设计“主问题”的多种角度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的设计, 它有多种层面,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

1. 从文章的内容方面入手。

这是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运用比较多的一个角度。尤其适合在“初读感知”阶段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重点内容。比如在《珍珠鸟》教学的开始阶段,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写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探究问题, 相互交流看法, 进行个性化发言。以下是学生的部分答案:课文中写了一只生活在鸟笼中的小鸟, 一只肥肥的好象是一个蓬松球儿的小鸟, 一只红嘴红脚的小鸟, 一只有银灰色眼睑和灰蓝色羽毛的小鸟, 一只对人信任的小鸟, 一只让作者有了深切感悟的小鸟等。还有在教《华南虎》时, 我让学生自读文本并思考“我从 (诗句) 中读到了一只

(特点) 的华南虎”和“我从 (诗句) 中读到了一群

的观众”两个问题。在一阵读书声和一番圈点

勾画后, 学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如我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 读到了一只向往自由的华南虎;我从“灰灰的水泥墙壁上, 有一道一道的血淋的沟壑”, 读到了一只渴望自由, 勇于抗争, 不屈于压迫的华南虎。还有一生说:我从“有人用石块砸它, 有人向它厉声呵斥, 有人还苦苦劝诱”, 读到了一群缺乏同情心、冷酷残忍的观众等等。

2. 从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入手。

语言是一篇文章的外在形式, 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 都体现了作者的语言风格, 从而体现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通过有关“主问题”的设计, 可以引导学生赏析、品味、领悟作品的语言特色, 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如我上冰心的《纸船》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揣摩诗歌的语言和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些词语最能打动你的心灵, 最能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通过设计这个主问题, 可以将诗歌的朗读、分析、语言的品味、感情的把握全都融合在一起, 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在这过程中又可以培养学生对文本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再如教散文《散步》时, 我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后, 为进一步加深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看似朴实却蕴含着浓浓的情意?从而引导学生既掌握了这篇散文的语言特色, 又感悟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尊老爱幼的感情。

3. 从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 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入手。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语文阅读教学, 不仅仅培养学生一般的思维分析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对这部分的内容要加以重视和引导。比如我们在教学《羚羊木雕》主体内容后, 为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文中的“我”, 将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再如一位教师上《走一步, 再走一步》时, 当引导读好“我的两次哭泣”之后, 见机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在上面, 你的父亲可能会怎样救你下来?如果你是文中的父亲, 让你去救文中的“我”, 你准备采取什么办法?这些问题的提出都能够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 使学生始终保持着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

4. 还可以从人文思想教育方面入手,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思想, 增强人文思想意识。

在教《斑羚飞渡》一文时,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读了《斑羚飞渡》后, 对老斑羚为了挽救种群的不被灭绝, 做出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抉择, 有什么感受?人类应该怎样处理人与动物的和谐生存?由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由此看来,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 对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教学模式, 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改革, 尤其对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设计“主问题”的价值思考

首先, 它可以减少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无效提问, 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阅读, 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碎问碎答”的弊端, 将谈话式、问答式、讲析式的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 让学生真正拥有思考、讨论、探究、质疑的时间,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其次,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主问题”的设计一般都具开放性, 鼓励学生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尊重学生独到的感悟和体验, 学生的阅读状态由被动转为主动探究和发现, 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 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再次, 它有利于形成“读、问、议、讲”等立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 有利于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更充分的对话, 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摘要:新课程阅读教学中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牵引力的“主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文试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谈谈对“主问题”设计的一些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例谈 篇10

一、分层训练———力求循序渐进的功效

训练说明:将朗读训练设计为若干步骤, 一步解决一个朗读要点, 让学生明晰循序渐进的训练轨迹。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朗读训练1: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第一步, 读出诗的音乐美。这一步的要点是准确把握节奏。 (范读第1段) 指导:节奏就是有规律的短暂停顿。它是以诗句中的音节或意义来划分的。第二步, 准确区分停顿中的“长顿”与“短顿”。如“我想”“你看”“不信”这些词语需要较长时间的停顿。 (师范读、生齐读) 重点解决诗中的停顿问题。第三步, 训练语调的抑扬顿挫, 准确判断诗句中的重读词语。 (范读第2段) 指导:诗句中某些词语之所以要重音朗读, 是因为这些词语突出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第四步, 关注韵脚, 读出诗的韵味。 (齐读第1段) 指导:诗歌朗朗上口就是因为讲究押韵。以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结尾, 就是押韵。押韵的字放在最后, 故称“韵脚”。

总结:本诗行数相等, 每节四行;偶句押韵, 每四句换一韵;各句字数基本相同;每句三到四顿, 顿数也基本一样。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朗朗上口、和谐优美、悦耳动人。

朗读训练2:品味———感受诗的情感美。分小组朗读, 第一小组齐读第一节, 要求读出一种惊喜;第二小组齐读第二节, 要求读出一种赞美;第三小组齐读第三节, 要求读出一种欢乐;第四小组齐读第四节, 要求读出一种甜美。

总结:诗言志, 情感总是显露于字里行间。本诗表达一种美好想象和热烈向往之情。微波荡漾的感情和低吟浅唱的韵味, 既突出表现在诗的画面之上, 又蕴藏在词语、句子、标点以及修辞手法之中。

二、细腻品读———追求训练过程的生动

训练说明:针对不同文本特点, 对症下药, 进行细致的朗读指导。以《捕蛇者说》为例。

初读, 人人出声。要求读得既流畅又响亮, 初步感知课文。再读, 逐段训练。要求字正腔圆。师示范, 生学读。三读, 感知层次。从理解段落层次的角度训练学生的段落分析能力。四读, 入情入境。让学生仔细体味文中情景, 并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朗读较好地将其表达出来。五读, 急缓适度。如朗读第四段蒋氏的哭诉, 由急而缓, 读出文中的悲情, 读出蒋氏叙说的层次。

三、亦引亦读———确保重点段落的突出

对课文精彩片段的引读十分关键, 引读到位则事半功倍, 否则白白浪费时间。篇幅长的课文最适合此法。以《藤野先生》为例。学生先放声自由朗读, 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然后通过引读让学生再次感知课文。

师引导 (第1段)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樱花烂漫的时节……”文章开始就表现出作者失望的情绪。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辫子, 在上野赏樱花, 在会馆学跳舞……对这种浑浑噩噩的生活要读出愤懑和厌恶之情。

师引导 (第36~38段) :鲁迅回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 赞扬他的正直热诚, 严谨治学和博大胸怀, 抒发了怀念之情, 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历程, 表现了不忘恩师教导, 认真做人的决心。朗读时要读出深深的怀念和无限的感激之情。

以上朗读细节以感情基调为线索展开引读, 文章篇幅长但阅读重点突出, 清晰地展现了作者情感发展的脉络。

四、激情演读———达到憾人心灵的佳境

激情演读是充满感情的表演形式的朗读训练。这里的演需要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根据文本把头脑中平时所积累的表象精心挑选、重新组合, 从而形成文章中所刻画的生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有形有色的事物等。通过激情演读达到如见其人———感受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特征;如睹其物———感受物的形、色、味;如临其境———感受环境的恬静、欢腾、险峻……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

1.细节模拟, 适宜训练个人朗读能力。以高尔基《童年的朋友》为例, 文章开头是一段外貌描写:“皱着眉头……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又小又可笑。”一连串的细节描写贴切、传神。学生可以模拟作者饱含深情的语调将一幅细腻温馨的画面读出来。2.角色表演, 适宜分组朗读。如《威尼斯商人》一类戏剧作品, 可让多个学生分角色表演, 声情并茂地把台词诵读出来。3.叙演配合, 既训练语言表达又训练动作表情。如《核舟记》第3段朗读训练, 对于苏轼、鲁直、佛印三人的位置及各自的形体动作学生容易模糊, 可采用三个学生表演, 其他学生诵读述说的方式训练。4.情节改编, 以课本剧为主。如将《愚公移山》《骆驼祥子》等改编成课本剧, 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例谈 篇11

关键词:新课改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

一、创设思维情境,渗透阅读方法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我们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例如第十二册最后一单元《书的故事》一课教学,就可综合选择运用已有的学法进行学习。如运用“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这一学法学习第一段,抓住重点词语“不敢出版”、“不敢代售”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学习后面内容时除联系当时当地的情况,还用勾点圈画、批注和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的学习方法,抓住描写人物前后态度变化的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等。只有这样,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

二、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突破单向线性思维的狭隘和保守,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品质。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和课文不同的方法和想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教学《曹冲称象》一文,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方法;教学《捞铁牛》一课时,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比怀丙和尚更好的打捞铁牛的办法;教学《跳水》一课时,让学生想想当船长的孩子爬上桅杆顶端,情况十分危急时,除了船长用开枪的办法命令孩子跳水外,还有什么办法可救孩子。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散、想出种种的不同方法之后,还需要再引导学生将他们所想出的众多办法和课文中讲述的办法进行比较、选择,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课文中的方法是最佳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如果教师认为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学生只要能把老师讲的知识记住就行,这样学生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学得死,知识面窄,更谈不上独立掌握知识的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只有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老师是代替不了的。老师的主导作用只是外因,只有用外因去激发学生的内因,让内因起作用,才能引起质的变化,一旦学习真正成了学生主观上的需要,那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学习的主人。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总量迅速增长,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读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领域,索取新的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改进教法,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习作例文,习作例文担负着指导阅读和指导写作的双重任务。也就是说不但要求学生能在老师的辅导下读懂课文,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即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按照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说明事物。因此,在指导阅读后向学生布置一篇作文,《我赞美XX》、《我爱故乡的XX》、《我爱学校的XX》等。这样做体现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四、大力开展课外阅读

小学生的阅读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即语文阅读教学,它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单单重视阅读教学还是远远不够的,那样的话学生所得的知识无疑是偏狭的,要想提高阅读能力,还必须扩大课外阅读量,如古诗、歇后语、成语等。复习时进行简要归纳(1)关于古诗词的诵读,要善于帮助归类。在复习时可进行归纳,如把以前学过的诗句按描写四季景色的,反映作者思念家乡的,抒发作者豪情壮志的等进行分类。又如让学生搜集数字开头的成语、有关动物的成语等等。(2)根据单元重点选择典型材料——导中有练,练中有导为了配合单元的阅读重点,巩固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较为典型的阅读材料。在复习中,重点不是在怎么读,而是在怎么审题、解题的方法掌握上。做每一道题时,应该帮助学生审清楚题目意思,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对于回答问题的训练,可以采取让学生根据阅读兴趣来出试题的方式,培养理解能力。课本中的一段话、一篇文章能帮助学生练习很多的题目,使得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思维也很活跃,阅读的兴趣也提高了。这样的阅读形式是把阅读材料当作了读本,而不是教本。是把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了,而不是放在了教会学生回答一个问题。《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促进学生真正掌握阅读的方法,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于阅读实践活动之中,可以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引导:

(1)从自主复习中引导感知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或短文,读一读、想一想,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读书思考,梳理学习的过程,从中感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2)从自主交流中引导领会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对概括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体会文章思想的方法已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和班级的合作讨论、交流,增强学生获取有关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信息量,并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归纳、梳理,对有效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帮助学生领会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本方法。

(3)从自主练习中引导运用方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规律,方可形成能力。因此,仅仅指导学生从学习的实践中领会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是不够的,还应指导学生把领会到的方法运用于练习实践之中。如,我们在引导学生领会方法后又不失时机地结合复习资料和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在自主练习中运用所学的方法。

参考资料:

1.小学阅读教学学法有效途径新探.[J].2006-5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和研究.[J].2006-1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例谈 篇12

一、紧扣关键词语, 慢嚼细品

在语文教学中, 词语是桥梁, 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完善情感的体验。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与课文内容相结合, 相互照应, 从而使学生对词语与课文融会贯通。例如《鞋匠的儿子》一课对“伟大”的理解———

师:同学们, 当你读到“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这句话时, 你有什么感觉? (重读伟大)

生:我觉得很奇怪, 鞋匠怎么可能是伟大的呢?

师:那你们平时认为的“伟大”都是形容哪些人的?

生:是解放军战士, 他们在抢险救灾时总是冲在第一线……

师:那林肯说他的父亲伟大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我永远无法像他那么伟大, 他的手艺无人能比。”

师:可见在林肯心目中的伟大标准其实很简单, 把工作做好了就是伟大的, 对吗?

生:对。

师:同学们, 我们说修鞋的是鞋匠, 那打铁的呢?

生:是铁匠。

师:种花的呢?

生:是花匠。

师:只要他们把手艺做好了呢?

生:就是伟大的。

师: (指着自己) 那老师是什么匠?

生:教书匠。 (众笑)

师:如果我把书教好了呢?

生:就是伟大的。

师: (指向台下) 下面听课的老师, 如果他们都把书给教好了呢?

生:都是伟大的。 (全体老师热烈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老师教了二十几年的书, 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我是伟大的, 我很感动。下面听课的老师也用掌声表达了他们此时的感动。感动是可以激发力量的啊! (出示:原来伟大不伟大, 不在于________, 而在于_________。)

二、关注表达手法, 体悟秘妙

内容是文章所在所表现的思想和情感, 而形式则是情感和思想借以流露的语言组织。关注言语表达形式, 发现并欣赏其中的万千奥妙是语文教学的独挡之任。试看《莫泊桑拜师》的教学片断:

师:请看课文第2~7自然段, 写人物对话的段落, 有没有给你什么启示?

生:一句话可以成为一个自然段。

师:人物说的话, 原来可以一句话独立成段, 再看第2~7自然段, 请你把所有的提示语都画下来。

师:第2自然段提示语, 一起读。读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提示语的位置变化——— (板书:前、后、后、无、前、后) 。当你有很多话要说时, 提示语一定要注意适当变化位置。快速浏览第2~7自然段, 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师:当一个人说了很多话的时候, 怎么写?请琢磨一下第8自然段。

师:从第8自然段, 你可以学到什么技巧?

生: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是一大段, 中间可以穿插提示语, 分成几个说话句。

师:你的发现是对的, 可以穿插提示语。

师:提示语可以是说话人的动作, 也可以是表情。可是文中的提示语, 我很不满意。———他坦白地说, 直截了当地说, 滔滔不绝地说, 继续说———老师不满意在哪儿?

生:作者只用一个“说”。

师:写提示语的方式有很多, 写提示语的词也有很多, 遗憾的是文章的作者只用一个词———说。现在看第2~9自然段, 那么多说, 可以消灭几个?大家可以用换词、换提示语的方法来改, 能改一个是一个, 能改两个是两个。

本片断中教师深入挖掘课文资源, 把阅读训练的重点指向提示语的应用, 有条不紊地展开了训练。学生在老师的阅读指导下深入研究文本, 通过默读、思考、交流,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解。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给课文挑刺, 大胆地将课文中的说“说”改成其他用来表示人物动作、神态、语气的提示语, 巧妙地达成“写”的目标, 在读写之中感悟到了语言表达的秘妙。

三、巧纠朗读错误, 理解主旨

语文新课标每个学段都有“阅读”方面的要求, 但都共同聚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朗读评价的总要求。其中对朗读要求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正确”。“正确朗读”其地位不可估量, 试想没有正确的朗读, 那感情又从何而起。笔者以为, 学生朗读中的错误, 就是学生真正的学情, 理应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弥足珍贵的教学资源。

试看《桥》一课的教学片断:

课文句子: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 到我这儿报名。”

学生误读: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 到我这儿来报名。”

生:老师, 子睿同学在朗读这句话时多读了一个“来”。

师:你听得非常仔细, 那你觉得句子中多一个“来”字, 可以吗?

生: (思索) 让我想想。

师:同学们,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 它在表达上力求语言生动简练, 跌宕起伏, 情节扣人心弦。

生:老师, 我觉得不能多一个“来”字。

师:为什么?

生:因为联系上下文, 此时的老汉站在湍急的河水里, 在他面前有许多惊慌失措的老百姓, 情况十分危急, 老汉指挥疏散, 语言一定要简短简短再简短, “来”实际需要一个过程, 而此时时间就是生命!如果这里加一个“来”字, 就来的不是时候, 显得啰嗦。

师:是的, 这里增一“来”字, 既冲淡紧张的气氛, 又迟缓危急的节奏。课文如此表达正是语言的精炼之所在, 大家试着读一读……

上一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下一篇: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