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教学改革(精选11篇)
中专语文教学改革 篇1
摘要:本文作者从自身实际出发, 从教材、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改进等诸方面论述了中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改革,教材,手段,素质教育,实用性,有效性
当前,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 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 特别是深化中等专业教育的改革, 促进中专教育的积极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 积极发挥它们在同类职业教育中的骨干作用。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搞好教学领域的改革, 是中专改革的核心。深化中等专业学校教学领域的改革, 要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为导向, 遵循中等专业教育的规律, 着重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下就关于中等专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 结合我的实际工作实践, 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材的改革
教材作为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遗憾的是, 直到目前, 我国还没有统一的中专英语教材。一些过去的老教材在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方面比较系统, 但在听说训练方面有些欠缺, 而且与职业学校所学专业知识联系不大或没有丝毫联系。有些学校虽然选择了与专业有关的教材, 但难度较大, 不利于学生学习。综上所述, 各学校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 结合本校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的素质等特点, 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教材。
2002年起我校开始采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英语 (提高版) , 本套教材充分注意了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和需求, 兼顾了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提高, 内容丰富, 难度适中, 集英语听、说、读、写于一体, 所选材料由浅入深, 内容与难度切合中专学生的实际。新教材各单元的组成模式为:Reading (A.B) +Listening+Speaking+Writing, 这种结构清楚地体现了语言的应用性, 或语言学习的效用目的。以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 本单元的Topic为Life on Campus, 围绕这个Topic, 单元的Reading A (A Letter From Anna) 是一封短信, 几乎不含生词, 不会一开学就吓退学生, 结合后面的Writing, 学生在学习阅读材料的同时, 掌握非正式信函的格式及应用。本单元的Speaking为“问候与应答”, 这无疑是每个学生都乐意表达、而且稍加训练和引导都能够表达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 本套教材每单元的开始, 都设计了一套Warm Up, 针对单元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 不仅可以鼓励学生提前预习单元内容, 还可以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和循序渐进的良苦用心。以第一册第九单元Reading A为例, Bill Gates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 在学习课文之前, 针对Warm Up中的问题, 学生提前在课下搜集有关Bill Gates的资料, 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知识, 还提前对课文做了预习, 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本套教材总体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突出英语的实用性、趣味性和生活化, 综合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渗透着新理念和新方法, 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具备强烈的发展意识, 能够较好地适应新型教材的要求, 走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的道路。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我国, 英语纳入课堂教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许许多多的英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殚精竭虑致力于英语教学的探讨与改革, 才使得英语的教学发展到目前的水平。但国内地域之间、学校之间外语教学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职业中专的英语教学与普通中学有着更大的差距。要想缩小这种差距, 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实践证明,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特别是对中等专业学校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法, 大胆创新, 在教学中推行“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 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听说能力, 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首先, 合理安排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长期以来, 教学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发挥出来, 更谈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在教学上有所突破, 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 加强学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尤其是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锻炼, 通过每单元的听力训练提高听力水平;并且根据“口语训练”, 增加相应的口语练习, 指导学生用英语交流情况、看法, 展开讨论, 针对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对话表演、复述课文、才艺展示等方法,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给予了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配合。
其次, 改革教学手段。
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给学生提供现代化的视听仪器和教学辅助设施, 增大课堂容量,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教学设施给英语教学提供了便利。通过听录音带, 学生可以学到标准的英语语音。利用多媒体语音室、音像室、投影仪等让学生进行听、说训练, 在语境中领略英语的表达方法, 学到地道的英语。
三、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教育的任何改革都必须依靠人来进行, 教师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者, 应站在改革的前沿, 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面对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加速老化, 英语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英语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而且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将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而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任务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开发和利用一切学习资源, 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社会是在不断的变革中发展的, 英语教学也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才会进步。每一个教学工作者要视教改为己任, 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 把教学水平推向新高。
中专语文教学改革 篇2
当前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高标准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上,同时还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只有全面型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于个人成长为全面型的人才具有着重要作用。在中转教学阶段,即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于全面型人才的需求。此外,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本身的身体健康。只有在培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保证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2.影响中专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原因
2.1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生对于体育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从而疏忽了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尤其是一种统一形式教学,忽视了学生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教学方式简单、教学内容单一,造成体育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与实践性。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尤其是对学生特长的发挥,非常的不利。这样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更是影响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2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的评价方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是单纯的针对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而忽略了体育运动本身。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所有的体育教学都是围绕考试这一主题进行,从而形成应试教育的僵化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之下,造成了只重视结果的畸形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缺乏准确性与客观性,不仅不能形成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反而会影响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统一标准,而忽视了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2.3教学重点不够突出。中专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锻炼方式。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过分注重教学结果的错误教育理念,使体育教学的重点发生了偏移。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还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3.培养中专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策略
3.1改变思想,更新观念。中专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帮助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为社会建设输送合格人才。这是一种教、学、练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当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中专体育教学并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反而扼杀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所以,要改变这种局面,全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都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思想来作为中专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重知识而轻实践的落后观念,采用全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3.2采用全新体育教学模式。中专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具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理念革新的基础上提倡学生个性的培养,发掘学生体育特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思维创造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发现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特长,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3.3制定大纲,努力创新。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对于中专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全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之上,根据中专学生特殊年龄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采用全新的、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教学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创新,开发先进的、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体育教学在方式和内容上的不断完善。同时,根据全新的教学大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课程安排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可能更好的适应中专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而满足其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对于陈旧的、枯燥的教学内容进行革新或者删除。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3.4培养学生教学主体意识。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对于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中专学生教学主体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一客观规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并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学习能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5改变评价方法。正确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实际操作过程中,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相当大的弊端。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进行全面的革新,制定一整套全新的、符合当前形式的评价方法。这套方法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为目标,摒弃传统评价方法中的不合理部分。同时,根据这一全新的标准,对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考核方法进行革新。
4.结语
浅谈中专数学教学改革 篇3
关键词:数学 教育因素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中专教育作为职前教育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使其就职后即可成为车间、班组的基础技术骨干。因此,中专的教学体制和形式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来执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更应着重于实践技能的发掘和培养,为其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但就目前中专学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形式而言,其重点仍然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以课堂教学为主,没有摆脱老的框框,违背了中专培养目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存在的问题和变革方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制约教学形式变革的几个主要因素
中专数学教学脱离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几十年来在学校一直实行的那种教师讲课,学生记录;课堂听讲,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不论是中、小学,还是中专和大学。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备课、讲课到学生作业、考试等诸环节都是几十年一贯制。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这就是正规的教学形式。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已经习惯于这种规范化教学。殊不知这种规范化的教学形式,不仅使教师陷入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之中,而且也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讲授理解知识,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
其次,中专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排及课堂教学的环境,也限制了教师教学形式的发挥。作为教师,也希望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教学大纲、教材的约束和教学环境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力使自己的授课生动活泼一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这些作法因脱离不了总体的限制,往往收效不大。特别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对教学形式的变化往往又显得不能适应,反而事倍功半。
再者,中专学校的学生,一方面要使自己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适应教学环境,排除外界干扰。另一方面又要熟练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考试。而学生在一节课内完全集中精力听讲是不大可能的,课后还必须去复习、巩固课堂内容。繁重的课程使学生无暇对所学知识做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因此数学课程大多是前面学后面忘,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即使有少部分较好的学生掌握,往往也是停留在表面上。
二、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改革的一些看法
第一,应该在观念上有所转变。这里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与学是一个整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应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应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更应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仅仅是为了讲授课本内容而上课,那只能使数学课程教学陷入僵化模式。而作为学生更应充分认识自己是教学的主体,应主动去汲取知识,不能只是被动适应教师。要善于从教师的引导中发掘本质问题,掌握其实质,并能加以引伸,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探索,做到先入为主。
第二,现行中专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已采用多年,是一套系统性很强的教材,不失是一部好教材。但因为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计划、教材的编排,使得教师必须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进行教学。按照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应该舍去。应删减必学内容,增加应用部分,缩短整个教学时间,使教师能够根据专业特点选排教学内容,增加灵活性,使学生切实学有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专业要求和基础理论,对教学的侧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性教学。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专数学课程作为基础理论课,无须有太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实不然,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都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回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从而逐步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数学课的理论性较强,但从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更应重视其实践环节,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拱桥形状可视为抛物线,让学生实地测量计算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电路中L-C振荡回路所产生的渡形在示波器上显示为正弦曲线。同学们通过观察不仅能理解正弦曲线的概念,若进一步介绍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还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正弦曲线在电学中表示的波形是一种理想状态。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一分为二,再将剩余部分一分为二。重复这一步骤至无穷,这个过程涉及了多种数学概念,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数列极限、无穷小量及级数等等。教师对这些概念加以引伸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地接受新概念。此外,如今计算机发展速度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是丰富的计算机软件,包括教学软件,都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这些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都能起到增强理解、提高兴趣的作用。
第四,关于中专数学的考试形式。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但数学课的考试不能仅局限于演算、论证。对一些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可以通过笔试检验其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更主要的还应该考察其应用能力、理解能力。这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得出。因此,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重点在平时,考察其实际运用能力的权重应增大。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觉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避免出现高分低能。
中专语文教学改革 篇4
化学课程首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化学基本知识,了解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依赖于化学元素,以及由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了解化学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中心学科,正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使学生了解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地位,使学生掌握在未来的医学专业学习中所需的基础知识,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医学问题。
二、具体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符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给卫生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照顾到现有生源的实际情况。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必须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和职业教育学的有关原理进行教学改革。
(一)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确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现代教学理论的显著特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基础和能力、学习动机,以及影响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各种因素,等等。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他们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获取新的知识,教师只是在此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指导,防止学生由于思维的片面或偏歧而发生错误。
(二)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为教学做好准备。
首先,应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应认真调查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运用认识过程的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我校为例,护理专业的学生95%是初中毕业后进入我校,年龄主要在16—19岁之间。这些学生自尊心强,思维活跃,好动,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自制力不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上都不太好,由于在中考中被淘汰下来,因此缺乏学习自信心。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为教学做好准备。
其次,在教学前,充分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教师必须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作全面、科学的分析,找到作贡献的人才。
学生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存在着差异性。在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每个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一样。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努力结合学生的个性,把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沟通起来,鼓励他们没有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见解。要引导并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章,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不要将一个问题的答案固“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同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确定教学媒体、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
(三)变知识上的一味强求为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心情愉快地去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速度上尽量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树立学习自信心。同时对于基础差,但有进步的学生给予正面的评价和鼓励。这样,学生会因获得知识感到满足,有成功感,在不断重复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并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好奇心。对于学生而言,好奇心大多源自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需要学生解决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有一定距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出现,只要难度适当,最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建构主义也强调使学习在与真实性情境相似情况下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设置“问题情境”,在问题中学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由于医学专业的实验学时较少,我们可以增加课堂演示实验。在课堂演示实验时,由学生协助教师进行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分组实验的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传统教学中,一般理论课在前,实验课在后。我们尝试作了一些改变,如在电解质溶液的教学中,将课堂搬到实验室,边讲边实验。
(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教学方法最好。教师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状况,教学环境,基础设施,以及教师自身优势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变为创造性的活动。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要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于较为抽象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如“渗透压”、“缓定化,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言结构来阐述答案,允许答案多样化,甚至不给出答案,给学生留下疑问,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寻找。
总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就是要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进步。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只有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学生主动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阳光教育”理念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
倪
(郴州市北湖区湘运学校,湖南郴州
摘要:所谓“阳光教育”,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一种教育。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要求下,中小学体育教育必须转变传统教育思想,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阳光教育理论将引导我国学校体育进一步更好地发展,同时也提醒社会各界提高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关注和投入。
关键词:“阳光教育”中小学体育学校体育
所谓“阳光教育”,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一种教育。“阳光”是一种比喻,也是一种意象。用“阳光”来指代这种教育,是为了通俗易懂,便于理解。作为一种正在生成中的形式新颖、内涵丰富、针对性强的教育主张,阳光教育既不虚幻,又不神秘,它表现为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暗含着对学生潜能的肯定和重视;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阳光教育与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包含着对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再认识;阳光教育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教育结果或教育方法,而更应理解为一个过程,一个多向互动、反馈和影响的过程。
1. 中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提出“阳光教育”这一理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的关注和反思。当前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国家教育方针贯彻不力;二是教育内容不同程度地偏、难、窄、怪;三是教学形式与方法相对陈旧;四是师生关系不够和谐。以青少年儿童发展为重点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近10年,“健康第一”的背后,却是中小学生身体状况普遍不良。学者们对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长期跟踪调查和研究表明了我国学校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从体质状况来看主要体现在体重的两极化趋势日趋严重。从心理健康状况来看出现心理偏常和心理障碍等现象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这已经不单纯是学校体育出了问题,而是学校教育本身存在问题;不是学生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和顾惜自己的健康,而是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所造成的恶性竞争和基础教育追求升学率必然形成的重智轻体,使学生不得不以身体为本钱,以健康为代价,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2.“阳光教育”理念是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最佳诠释
基于对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存在弊端的关注和反冲溶液”等采用“问题探索法”与“讲授法”相结合;对于知识点难度不大的内容,如“盐的水解”等尝试采用“学导式”教学;对于有机物知识,采用“自学”与“讲解”相结合;对于与医学联系紧密地内容,如“葡萄糖的性质”、“蛋白质的变性”等尝试“案例教学法”。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更有必要从本专业的特点出发,探讨融素质教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于一体的全方位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为21世纪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六)注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化学。
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
军
思,“阳光教育”理念适应新形势下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要求,对解决中小学体育在前进道路中所遇到的困难有很大帮助,为中小学体育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合格人才,提供独到而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2.1作为一种爱心教育,“阳光教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党的学校体育教育方针,是注重生物个体需要和发展的前提下提出的一种教学体育教育理念。这正迎合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是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它主张自立自强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人格、重视个性,表现为理解和信任学生,为新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新颖并内涵丰富的新选择,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2.2阳光教育理念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具体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与人发展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在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诠释,表明人相对社会、自然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其中就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等的发展。体力是人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阳光体育理念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强调了关于体能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
2.3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合理贯彻“阳光教育”理念,可以扭转现行体育课很多不良状况;能够改变传统学校体育教学过于突出教师、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弊端;可以丰富体育课评价方式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对潜力的适当挖掘;更能贴近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对创建和完善21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学校体育体系有着促进意义。
3.“阳光教育”理论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
“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因此,学校体育也必须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进行认真反思:重新认识和调整体育和人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健康新理念,明确健康的社会意义和终身价值,注重短期开发的同时把握长远发展。
3.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性和创造性。
从“阳光教育”角度讲,学校体育对学生的关爱不应仅限于一味强调安全的防护和保障,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信任。课程实施状况是与其核心动态要素———教师和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去大胆地“再创造”化学。他们经过自主探索,“再创造”了化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再创造”新的化学知识。我相信,乐于自主探索的学生,成功会越来越多,认识会越来越深。
参考文献
[1]王晓勇.医用基础化学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中专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5
一、有效选择实验项目
教师应根据教材,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验着手,通过简单的实验仪器,运用简捷的实验操作来完善书本上的实验。传统的实验教学法可将实验分为两类:“验证实验和探索实验”。在教学过程中,“验证实验”是学生实验的基本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验证的基础上,可以安排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实验,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自己动手操作,对好的设计方案要适时表扬和鼓励。在使学生树立信心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验的科学精神。
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好地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二、注重实验操作规范性
前面指出,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验着手,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与此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这就要求教师有熟练的实验技能,在化学实验课之前做好充分准备,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确保化学实验顺利进行。在实验过程中,要避免由于准备不充分,导致课堂气氛松懈,从而影响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情况出现。例如,使用滴管时,手拿滴管应该管口向下,学生实验时常犯的错误是管口倾斜,因为他们担心液滴下落。教师应告知学生只要不压胶头,液滴是不会下落的。如果管口倾斜,管中溶液会流入胶头中去,轻则污染了胶头内部,洗涤困难,重则溶液腐蚀胶头,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三、精心组织小组合作
良好的学习效果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过程,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自主认知、探索,而不是由教师指定学生,告诉他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去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根据学生成绩,将学生分为几个实验小组,以优带差,分工明确,并要求每组学生都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然后共同分析。这样一来,学生自主参与到实验当中,通过认真观察、仔细记录、不断提问,能获取新的化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化学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委派一名代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汇总。教师也要对每个小组的汇总进行总结,发现不足要及时指出,并对实验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但能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是提高化学实验课堂效率的方法之一。
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进行实验的同时,要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比如在酸碱滴定实验中,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判断实验结果的重要指示之一。但是,由于眼睛对各类颜色的敏感度不同,每个人对颜色的细微变化也有所不同。只有当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到肉眼可以直接分辨的时候,学生才能觉察出来。这时,才能判断滴定终点是否到达。因此,在此类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颜色变化,随时做好实验记录。通过不断引导与训练,使得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五、从实验的失误中引导学生思考
在氯气的制备实验中,有的学生由于疏忽,结束时忘记把导管从NaoH溶液中移出,而直接把酒精灯移去了,结果NaoH溶液很快被倒吸到集气瓶里,又迅速倒吸到烧瓶里,其现象非常“壮观”。此时教师不应马上责备失误的学生,而应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引起倒吸的原因。经过讨论,学生对倒吸现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强化了对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性质的认识,还为后面讲HCI气体的吸收方法及“喷泉实验”打下了基础。在以后的教学中凡遇到这个实验,便可利用学生操作失误,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可见,这种失误可以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当然,对一些危险性强的失误应当坚决杜绝。
总之,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事物最重要的和可靠的手段之一,是创新之本。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有利助手和重要手段,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认真操作,为化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证。
中职中专电子信息教学改革刍议 篇6
一、中职中专电子信息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 学校课程教育水平的高低, 决定了学校所培养的中等专业人员水平的高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 中职中专电子信息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降低了电子信息课程教育的质量水平。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 电子信息课程教育问题集中表现于: (1) 学校。中职学校在教育决策方面出现了失误, 误导了电子信息课程教育方案的实施, 影响了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成效。另外, 学校对电子信息课程缺乏足够的条件支持, 也是课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一是观念。中职学校尚未认识到电子信息科技的重要性, 没有将校内课程教学与市场人才需求相结合, 对电子信息课程失去了正确的认识;二是设备。对新型课程教育缺少资金支持, 教育资金过少而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无法接受到最专业的教育。 (2) 教师。对于任何一门专业课程教学来说,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本身专业水平决定了后期的教学质量。目前, 中职学校教师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专业问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落后, 与当前社会科技发展趋势不相符, 部分教师依旧停留在过去信息技术的认识水平, 课堂教学中无法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专业知识;二是方法问题。电子信息属于科技类的专业课程, 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平台, 才能使学生客观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而实际教学中教师所用的方法不科学。 (3) 学生。学生是课程教育中的主体, 教师只有围绕着学生的需求拟定教学方案, 才能更好地挖掘中专生的专业潜能。而中专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 参与电子信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直接导致了其专业课程水平的缺失。例如, 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时代, 中专生因自身学历较低, 失去了与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参与就业竞争的信心;对于电子信息课程缺少全面的认识, 削弱了其学好电子信息课程的信心。
二、中职中专电子信息课程教学的改革
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我国产业经济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各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注重中职学校教育改革是不可缺少的。与此同时, 中专学校内部教育模式相对落后, 影响了电子信息课程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 这也给实际课程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顾及到中专生未来的成功就业, 以及提高中等学校的教育水平, 必须要对电子信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调整。具体如下:
第一, 方案改革。“电子信息”是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的典范, 其对专业课程教育的要求十分严格, 教师必须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学习, 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教学方案是实际教学的总指导, 对教学方案进行自动化改革, 有助于电子信息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必须结合电子信息本专业的特点, 拟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第二, 流程改革。当选定电子信息课程教学方案之后, 应对其教学流程实施优化改革, 这是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严格执行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 把电子信息方案每一个步骤落到实处, 进而加快电子信息教学流程的改进, 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例如, 指导中专生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知识, 这些都是教学流程中不可缺少的。
第三, 方法改革。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 这是未来中职学校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趋势。因此, 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 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平台, 应用新型教育手法指导其学好专业知识。例如, 引导中专生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 积极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还可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趋势, 引导学生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等。
三、结束语
经过较长时间的变革发展, 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日趋完善。除了高等教育事业保持了良好的改革现状外, 中等教育事业也受到了国家及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职业中等教育对于社会人才的培养意义明显, 每年向各个行业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 注重电子信息教育模式创新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方丽君.中专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改革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1, 19 (10) :14-16.
[2]周海.我国中职学校教育方案的缺陷及改进措施[J].中职教育改革, 2011, 30 (14) :23-26.
浅谈中专体育教学与改革 篇7
1 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中专体育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其中涉及到教学观念, 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等, 使得学生不能发展个性和培养兴趣爱好[1]。
1.1 教学观念方面
现在从事中专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的学历虽然普遍都比较高, 但是在他们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其原因在于他们曾经所受的教育都是以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为主的教育, 所以教学内容与方法都比较传统。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技术的学习或是专项素质的拓展, 并没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兴趣的培养足够的重视, 忽视了现代教学的理念。而轻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心理健康, 忽视思想教育和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与竞技体育模式已跟不上新式教育时代的步伐, 对于中专体育教学这种主要在学习后阶段完成的课程来说, 这种单调乏味的应试教学模式与竞技体育手段已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也不能加强学生们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所以, 中专体育教师应当将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相结合, 并作为教学思想, 领会其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 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 并与时代结合改善传统的教学观念, 积极制定出一套适合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教育方法, 实现体育教育的根本转变。
1.2 教学目标方面
学生在接受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否很好的掌握体育锻炼相关的知识、方法与技能, 这对于他们以后在社会中, 坚持参加锻炼有着决定性作用。但是目前的中专体育教育仅仅是将学生的体育成绩作为教师教学的目标, 并没有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待体育教学, 有些老师也只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让学生懂得体育的重要性, 也没有把培养学生的爱好与强健身心放在首位。中专体育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材内容不实际等, 并且教材内容中对技术部分的要求过高, 就会造成学生负担过重而无法掌握的现象。也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喜好应材施教。授课过程中内容乏味无聊, 导致学生心不在焉, 逐渐对体育课程失去原有的热情。内容没有体现现代化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远远落后。另外, 中专体育课教学太过依赖教学大纲, 很少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1.3 教学方法方面
体育的教学方法是以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方式、途径与手段。目前, 由于教师受到体育学院教学模式的影响, 并长期受到竞技体育的教学思想的影响,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以技术教学的模式为主, 以练习法、示范法与讲解法为主, 以讲解、示范、练习、纠错作为惯常的程序。
这种传统式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偏重于教师只是灌输知识, 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忽略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的过程, 导致学生非常依赖老师, 因此, 学生无法在课后继续进行体育的学习。想要改变这种现状,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多采取游戏法与竞赛法这类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 来营造一种学习与思考的氛围, 坚持以启发式的教学授课, 例如采用目前所推崇的学导式教学法与情境式的教学方法等, 尊寻少讲多练的模式, 在练习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并掌握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做到统一教法和学法的目的。这样既中专生的需要与心理特征得到适应, 又达到了素质教育方法的要求, 并有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有利于学生培养意识与创新精神、参与理念。
2 中专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当今时代尊寻的是素质教育, 很多教师教育的理念与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目前的教育形势要求。因此, 在中专体育教育中很有必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作为体育教师, 应综合掌握多门学科来充实自己, 比如人文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 开拓知识面, 为有效的实施体育教育奠定墓础。
2.1 改善教学理念与目标
在对中专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思想, 以体育课教学为主, 突破以技术教学的旧体系, 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为根本的目标, 重视传授多方面的知识, 全面贯彻实施当今的素质教育模式。
为此, 中专体育教学应制定多方面的目标, 进而让同学们能够在文化体育、愉快体育和生活体育的全方位发展。但是, 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体育的技能、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以发展身心健康外, 还要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好的方法来强健身体, 加强他们的意志力、创造力与社会竞争力, 同时培养他们体育兴趣爱好, 养成终身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2.2 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就需要不断地加强体育锻炼。所以只有学生培养对体育的兴趣, 才能够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中。中专体育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则会让人受益终身, 但如果学生并不能在学习期间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 不能培养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与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 社会很多人由于来自工作、学习的巨大压力, 很少抽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所以有时常出现各种疾病的困扰, 而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学生时代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行体育锻炼。
2.3 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中专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授课过程中, 教师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竟赛, 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进而提高适应能力, 并增强竞争意识与提高自信心。另外, 体育授课过程中应该融入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身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基本的调节心理疾病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再者, 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体育竞技类的比赛, 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心里素质。具体来说, 就是要培养学生来严格遵守其纪律, 听从教师的安排, 在教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好的人际关系, 相互信任, 学会宽容别人。体育比赛中, 无论结果如何, 要鼓励学生。
2.4 改革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跟紧时代的步伐, 进而改进教学的方法, 注重教学革新, 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条件和机会, 加强学生自信。体育教学中, 实现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身体素质进行分析, 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也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目标意识, 培养学习体育的兴趣与积极性, 营造轻松的授课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参与主动性。
3 结语
中专体育教师应该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 多为学生开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让体育教育能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因材施教等方法和改善教学内容来让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从而提高中专体育教学的效率, 让学生在课堂中全面发展。
摘要:体育教学是目前中专学校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中专体育教学的改革也不容忽视, 分析现今大多数中专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这就需要体育教学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目前的体育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与创新, 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体育教育事业的提升。
关键词:中专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周长江.中专体育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2004, 18 (4) .
[2]刘鲁光.浅谈中专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2011, 2 (8) :215.
中专英语实践教学的改革探析 篇8
语言的学习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单纯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无法完成语言学习的教学使命。英语既然是一门语言学习课程, 则听、说、写这些常规语言训练都应是英语教学的题中之义。英语课堂一般仅有短短的45分钟, 英语教师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内既能够让学生获得所需要的英语知识, 又可以培养基本的语言技能,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命题。我们都知道, 教学方法再好, 如果长期使用, 学生们也必然会出现厌烦情绪, 更不要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了, 那种学生坐着听, 教师拿着课本站在讲台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为学生们所反感和厌恶了。而“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改革并不排斥其他的教学方法 (例如: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 而是积极与这些教学方法相融合,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为学生创造一些进行语言运用的环境, 让学生在预设的模拟环境中运用自己所学的各种英语知识和交流技巧, 既锻炼了的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更为可贵的是, 学生在利用英语进行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心理机制受到积极的影响, 破除了利用英语交流的心理紧张障碍, 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活动教学模式具有寓教于乐的积极价值, 能够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技能, 并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让学生更加乐意开口说英语。活动教学模式的特点是非常突出的, 总结起来, 它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允许程度不同的学生参与其中, 二是能够让学生关注英语句子的结构、语法和词汇, 三是能够有效巩固以前所学的英语词汇, 四是能够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宽松的语言环境, 五是学生可以随时反馈自己的英语学习成果和不足, 六是能够在听、说、读、写的任何环境中灵活运用, 七是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总体来看, 活动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精神, 顺应当前素质教学改革的大潮流, 可以作为一种灵活变化的教学理念应用于目前的中专英语实践教学的改革中。
二、当前中专英语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改革程度不断深化、中国与世界交往不断密切的今天, 英语已经不单单作为一种交流沟通的语言存在, 它正在逐渐成为学生立足社会、做好本职工作的生存工具。英语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但是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调研, 目前中专英语实践教学的现状总体上不容乐观。学生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满意程度不高, 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英语兴趣不大。不少中专毕业生连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都无法说出, 更不用说从事其他相关工作了。导致目前中专英语教学现状的原因, 依照笔者的观察, 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 中专生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自从上个世纪中专学校执行并轨招生政策之后, 所招的生源均是初中毕业生。我们知道,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盲目追求高学历的现象, 加之高中和大学的招生规模大幅度扩张, 基本上所有的优秀生源都被分流到了高中, 而剩余的学习成绩较为一般的学生则选择了中专学校, 而且中专学生入学不用参加中考, 仅凭毕业成绩或者毕业证即可。实事求是地讲, 中专学校的入学新生不论是在文化课成绩方面, 还是在思想道德水平方面均要相对劣势一些。这些中专新生一般没有良好的初中英语基础, 在就读中专之后, 面对着生词量猛增、语法复杂、篇幅较长的英语课文, 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外, 不少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技能即可, 日后工作应用英语的可能性非常低, 所以也就更加没有积极性学习英语。
当然, 教学方法也存在着较大问题。当今, 不少中专学校依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仅仅是孤零零的单词和呆板的语法, 无法获得应用的机会, 也就无法体会到英语的交流作用。不得不说, 这种教学方法直接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 使得目前不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递减, 甚至产生了畏惧感和厌烦感。同时, 我们也面临着不同的历史时代, 今天的学生有着太多的诱惑, 网络、电脑游戏等这些新事物的确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
2. 中专学校教师的素质有待加强。
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短缺使得目前不少中专学校的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异常繁重。根据笔者观察, 目前中专学校的英语教师通常要一个人教三至五个班, 一周的学时一般均要超过20个学时。由于日常繁重的教学任务, 这些英语教师通常都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忙于应付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 基本没有时间来进行自我充电和自我进修。这也直接导致了目前中专学校的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停留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另外, 某些中专学校为了解决英语教师不足的问题, 选择采用外聘其他学校英语教师的方式, 虽然这些外聘教师在总体上认真负责,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不少外聘教师存在着缺乏事业心、责任心、敷衍应付的现象, 没有能够真正发挥出外聘教师的人才优势。
有鉴于此, 学校应该大力提高中专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基本素质, 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来提高中专英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激发英语教师的工作热情, 并且要加强对外聘英语教师的管理, 尤其是重点要强化外聘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另外, 为了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为学生提供英语教学服务, 建议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英语教师的工作特点, 把每周的固定一天安排为英语辅导时间, 解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难题;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一有利时间,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此外, 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高素质英语教师队伍对于学生英语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努力为本校的英语教师提供再充电和进修培训的机会。
3. 中专学校英语教材的针对性有待提升。
目前, 不同省市, 甚至是同一省市的中专英语教材并不统一, 不同学校所采用的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名目不一。虽然中专英语教材编撰者力求体现中专学生的特点、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但是根据笔者对众多学生的随机访问, 绝大多数的中专学生均认为当前的英语教材难度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同时, 不少教材按照“Listening and Speaking、Warming-up、Dialogue、Text、Grammar”等几个部分来编写, 但是在“Listening and Speaking”这个部分当中, 笔者认为所编写内容过于薄弱, 完全没有体现出英语的语言本质属性;有些“Dialogue”的篇幅过长, 而且内容不符合中专学生实际, 教师在讲解“Dialogue”和“Text”一样, 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但是学生们却味同嚼蜡, 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体来看, 中专英语教材不论是从内容方面, 还在形式方面, 均未能够达到当代学生的心理预期。而基于活动教学理念的教学内容显然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 教师与学生一起学唱英文歌曲, 在娱乐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众多的英语知识;再如, 设置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Grou P-work”、“Pair-work”, 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如, 笔者曾经和学生做了各种“Break the ice (打破沉默, 打开话题) ”的游戏, 为学生设置各种具体情境, 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英语与人尤其是陌生人进行交流。虽然这种“活动”会占用一些甚至较多的课堂时间, 但是它所得的课堂氛围和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三、基于活动教学模式的中专英语实践教学改革分析
1. 活动教学的理论定义。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一书曾经对活动教学进行了如下定义:“平衡活动法是将教师看成是保证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以培养他们的习得与学得的工作。活动教学法的设计依据应是在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取得平衡, 在练习与交际输出之间取得平衡。换言之, 在清楚了交际活动的必要性的同时, 要强调语言输入与练习的必需性[1]。”
根据本书的相关理论, 所谓的“活动”主要是指交际活动与非交际活动。而非交际活动演变为交际活动, 这个演变过程存在着一个联系紧密的链条。简单而言, 该链条主要是指“presentatio (呈现新语言) →practice (练习) →production (运用) ”, 而且这几个步骤之间必须实现平衡, 强调学习与习得之间的平衡、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间的平衡, 虽然这种平衡倾向于交际活动。
2. 活动教学的应用原则。
《All guidelines》一书曾经明确提出了活动教学的八项基本原则, 他们分别是[2]: (1) 学习者采用活动教学的最佳学习条件之一, 学习者被认为是具有兴趣与学习需求的个体; (2) 学习者采用活动教学的最佳学习条件之二, 与众多的能够应用目的语 (本文特指英语) 进行交际的活动; (3) 学习者采用活动教学的最佳学习条件之三, 能够接触到密切关系学习者兴趣、需求的并且可理解的语言交际信息; (4) 学习者采用活动教学的最佳学习条件之四, 具备了能够有意识突出各种语言形式、语言技能、语言策略的语言习得帮助过程; (5) 学习者采用活动教学的最佳学习条件之五, 学习者能够直接体验到与目的语 (本文特指英语) 相关的各种社会文化信息; (6) 学习者采用活动教学的最佳学习条件之六, 学习者已经对语言和文化的作用、本质有了一定认识; (7) 学习者采用活动教学的最佳学习条件之七, 学习者能够获得关于自己语言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 (8) 学习者采用活动教学的最佳学习条件之八, 学习者具有安排自己学习的时间和自由。
我国教育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用活动教学的八项基本原则, 他们分别是: (1)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学生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关键, 如果学生被认为具有相关需求和兴趣, 则学习英语的效率和成果必然出众。 (2) 沉浸原则。如果学生所接触的交际材料和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密切相关, 并且对于学生而言是可以理解的, 则学生便会沉浸其中, 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3) 积极参与原则。如果学生有着众多的活动机会, 而这些活动恰恰能够让学生进行语言交际, 则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其中, 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4) 重点突出原则。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必须要突出重点, 它能够凸显某些语言技能、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 此时学生会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 (5) 语言文化意识原则。相对于不认识语言的性质和文化内涵而言, 如果学生对此有着一定的认识, 则学生的学习效率必然更高。 (6) 社会文化意识原则。语言蕴含了大量的社会文化信息, 学生如果在接触语言的过程同时可以大量接收其中蕴含的社会文化信息, 则此时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高。 (7) 及时反馈原则。如果学生的语言运用表现进步并且这一进步表现信息被及时反馈的话, 则此时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高。 (8) 责任原则。如果给予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 学生能够抓住该机会并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时, 则此时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高。
从上述的分析和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出, 活动教学的理论宗旨是非常多元化的, 它不仅会给当前的中专外语教学提供改革的新思路, 还能够为中专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提供众多的指导与借鉴。
3. 活动教学的具体应用。
应用活动教学模式应该分为五个步骤:导入、引出、解释、准确复述和随即创造 (见图1) 。当然这五个步骤不是按部就班开展的, 它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有些学生可以直接从第一步骤、第二步骤直接跳跃到最后一个步骤, 而有些学生则需要反复的教学补救。
在导入阶段当中, 教师可以采用任何的形式和方式, 其原则就是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 某些教师需要引用名言, 有些教师需要讲故事, 有些教师需要与学生互动。在引入阶段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学生是否抓住了某个语言现象, 如果抓住了则直接进入到引出阶段, 并进入到随即创造阶段;如果没有直接抓住, 则需要在引出话题之后进行必要的解释, 即, 进入第三阶段 (解释阶段) , 在这个阶段当中, 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语言、词汇、语言形式等;而后进入到第四阶段 (准确复述阶段) , 通过学生的复述情况掌握学生是否真正了解了教师的本意。在老师确认学生准确掌握了相关知识之后, 便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 (随即创造阶段) , 让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完成各种交际活动。如果学生表现较差, 则要返回到进入第三阶段 (解释阶段) 或者第四阶段 (准确复述阶段) , 进行必要的教学补救, 让学生真正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
4. 活动教学的常用形式。
第一, 听歌学英语[3]。歌曲有着能引起听众产生共鸣的独特性质。歌曲本身有着自己的情感世界, 所以, 当我们投入进去的时候, 我们也就是进入了歌曲所创造的世界中去了。鉴于种种的原因, 将歌曲用于语言课堂应该是非常有利的事了。歌曲能带给学生轻松并使课堂气氛愉悦。因为对许多学生来说, 学一门新的语言有不安全感。其次, 在课堂上学歌能让学生迅速掌握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从而利于语言的输入。有很多词汇 (包括俚语、俗语等) 的学习如果这样学的话是很方便学生掌握的。同样也利于文化的输入, 不管是外国文化还是本国文化大体是相通的。最后, 歌曲和诗歌、小说、故事一样能给学生以真实的学习材料, 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也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第二, 讲故事学英语[3]。各种年龄段的儿童都不排斥故事, 讲故事和听故事对儿童的母语学习很有帮助, 对于他们的外语学习也具有相似的效力。讲故事对外语教学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听力训练和口语实践, 可以使许多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得到复习, 我们在外语教学中不妨做个有心人, 好好利用这个优势, 把讲故事和英语学习结合起来。
第三, 绕口令学英语[4]。绕口令是一种语言游戏。汉语中的绕口令是将声、韵、调极易混淆的字交叉重叠, 编成句子, 说快了容易发生错误。英语也有绕口令。由于英语中只有重音, 不像汉语那么复杂, 因此英语中的绕口令远不如汉语中的那么多, 其繁复的程度也不如汉语那么有趣。总之, 显得“薄”了一点。但是, 绕口令是多少代人创作、提炼、升华而成的, 可以说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 英语中的绕口令, 也不乏有看了或读了令人忍俊不禁的佳句。如何让这些风趣的绕口令为我们学生服务是我们英语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我在教学中比较注意这一点。
第四, 简笔画学英语[5]。简笔画用在课堂上既经济又实用, 教师可以在这块天地自由驰骋, 既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在教学时用图片和实物来导入是用得比较多的方法, 但图片和实物都是要求提前做准备的, 而且实物有时又多又重, 不方便携带, 那么简笔画就能弥补这个缺陷, 简笔画简单易学, 画面形象生动, 给人以风趣之感,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边画边教, 语言与情景结合很容易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加深印象。利用简笔画教英语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有利于学生外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讲cap和hat的区别, 用英语来解释, 很难说清, 但借助简笔画, 寥寥数笔就可以画得明明白白。又如:教反义词, 教比较级和最高级;简笔画可以使枯燥的知识变成活泼的形象, 深深印在学生的脑子里。
第五, 角色扮演学英语[5]。角色扮演是英语学习中现在使用得比较多的方法, 通常是给学生不同的角色卡, 让学生在课堂环境中使用英语, 从而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 我们的课堂是学生人数很多的课堂, 让学生搬动桌椅是不可行的。让他们起来互相找也是不被学校纪律所允许的。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的做法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 做好这个活动。如:有一个学生迟到了, 我就让他在教室前面对大家用英语说出你迟到的五个理由, 只要能用英语说出来, 就不追究他了。这让他和全班同学都很兴奋, 他们纷纷给他出谋划策, 我的课堂充满了活力, 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因而也被调动起来了。
四、实际效果与结束语
从整体上来看, 活动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了学习成绩;二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三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是增加了学生体验英语的机会。
总而言之, 本文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出发, 以活动教学法为理论基础, 结合各种形式的交际活动的实践、运用和研究, 证明了在中专学校中进行活动教学的必要性。
摘要:在以往的中专英语教学中,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着绝对的中心地位, 但是随着我们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逐步深入化和科学化, 我们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语言学习过程的复杂性。目前, 中专英语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便是要实现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专英语实践教学的现状, 而后给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改革策略, 建议采用活动教学模式, 最终探讨了实际运用效果, 证明了中专英语实践教学积极探索改革、努力实践改革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职业中专,英语教学,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孙翠兰, 马迎新.运用现代阅读教学理论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 2001, (03) :142-143.
[2]沈锦坤.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5, (03) :51-52.
[3]杨炳钧.试评心理语言学语篇理解理论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1999, (03) :45-48.
[4]彭永红.浅谈当前中专英语教学现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S3) :122-124.
中专语文教学改革 篇9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专业学习的思想教育
(一) 做好新生入学前的专业思想教育
刚入学的中专生基本是初中毕业, 普遍缺乏对会计方面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 对专业课非常陌生。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课, 教师就要做好激发学生兴趣, 准备工作。一方面邀请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新生进行交流, 介绍自己在校学习的切身体会, 经验, 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信心, 另一方面带他们去参观实习基地、会计事务所等实习单位, 增强学生的新奇感, 并不失时机地将会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向学生一一说明, 变好奇感为求知欲。
(二) 成立学习小组, 营造学习氛围
成立学习小组, 一方面便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 对学习中的问题随时展开讨论;另一方面在今后的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分岗位实训操作中都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课前的教学准备, 使学生对会计专业有了一个粗略的感性认识, 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就为学好《基础会计》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认真研究教材, 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
(一) 以前《基础会计》教材的不足
1. 多年来, 会计专业的教材没有多大革新, 在教材的编
排上, 仍然以制度和准则加解释为主, 学生一开始就陷入对会计处理的具体描述之中, 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基本上是理论制度的阐述, 忽视了实践内容, 教材上没有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各个岗位的业务内容, 也不利于强化学生对整个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现解。
2. 未将职业道德教育增加到课程建设中来
在我所授的会计专业课程当中, 除了《审计》外, 其余均很少涉及职业道德问题。而近几年来的一系列会计丑闻, 深刻地揭示了丧失正直、不讲诚信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力成本。我们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初、中级会计人员, 其职业道德的好坏关系到整个会计业的诚信问题。而目前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却缺少这一培训、教育。我们有理由认为, 会计人员水平越高, 若其职业道德缺乏的话, 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将越大。
(二) 改革现行教材的局限性
1. 在编写《会计基础》校本教材的过程中, 我们重点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教学的目的, 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任务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二是对教材进充实和完善, 不断补充新的会计政策, 新的会计制度, 在吸引新观点, 时做到对保规定内容进行准确更新调整。三是按会计岗位工作项目合理安排模块结构, 增加会计认知, 实践操作和案例内容, 缩减不必要的空洞理论和重度。
2. 在入门课程《基础会计》中加入“职业道德”一章内容
“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这也就是说, 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遵循准则, 不做假账,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因此, 作为中职学校应尽快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出事业以诚信为基、做人以踏实为本的会计专业人才。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 做好课前预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较复杂、理解较困难、课时较少, 要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 不能仅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 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 思考、分析问题。笔者曾尝试过预习自学法。每次课后, 把下一次课的知识要点提出来, 让学生根据笔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预习, 并在下次课上课前根据预习的结果进行解答, 让学生提出问题, 笔者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对于比较简单易懂的章节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学, 根据自学的结果提出问题, 这样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了解。
(二) 课堂教学要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代替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化被动为主动
打破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 使课堂教学动静相生、起伏有效, 改变过去“上课听讲义, 下课背讲义”的学习方法,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培养的学生由“知识型”转变为“素质能力型”,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只有帮助学生找到实际生活中必要的思维技能, 才能使学生从事将来的工作得心应手。
(三) 提高对会计实习课的重视, 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基础会计》操作性比较强,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 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通过模拟某种真实的企业环境, 对学生进行分组, 既可以从采购到生产、销售直到利润分配分设不同的岗位, 明确不同的责任, 从各类原始凭证的到得到对开始凭证的审核、筛选、汇总、装订、登记账簿及填到会计报表, 使他们熟练掌握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法和技巧。
(四) 运用多媒体, 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中专语文教学改革 篇10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专业学习的思想教育
(一)做好新生入学前的专业思想教育
刚入学的中专生基本是初中毕业,普遍缺乏对会计方面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对专业课非常陌生。在新生八学后的第一堂课。教师就要做好激发学生兴趣,准备工作。一方面邀请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新生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在校学习的切身体会,经验,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信心。另一方面带他们去参观实习基地、会计事务所等实习单位,增强学生的新奇感,并不失时机地将会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向学生一一说明,变好奇感为求知欲。
(二)成立学习小组,营造学习氛围
成立学习小组,一方面便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对学习中的问题随时展开讨论;另一方面在今后的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分岗住实训操作中都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课前的教学准备。使学生对会计专业有了一个粗略的感性认识,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为学好《基础会计》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认真研究教材,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
(一)以前《基础会计》教材的不足
1多年来,会计专业的教材没有多大革新,在教材的编排上,仍然以制度和准则加解释为主,学生一开始就陷入对会计处理的具体描述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基本上是理论制度的阐述,忽视了实践内容,教材上没有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各个岗位的业务内容,也不利于强化学生对整个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现解。
2未将职业道德教育增加到课程建设中来
在我所授的会计专业课程当中,除了《审计》外,其余均很少涉及职业道德问题。而近几年来的一系列会计丑闻,深刻地揭示了丧失正直、不讲诚信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力成本。我们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初、中级会计人员,其职业道德的好坏关系到整个会计业的诚信问题。而目前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却缺少这一培训、教育。我们有理由认为,会计人员水平越高,若其职业道德缺乏的话。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将越大。
(二)改革现行教材的局限性
1在编写《会计基础》校本教材的过程中,我们重点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任务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二是对教材进充实和完善,不断补充新的会计政策,新的会计制度,在吸引新观点,时做到对保规定内容进行准确更新调整。三是按会计岗位工作项目合理安排模块结构,增加会计认知,实践操作和案例内容,缩减不必要的空洞理论和重度。
2在入门课程《基础会计》中加入“职业道德”一章内容
“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这也就是说,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因此,作为中职学校应尽快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出事业以诚信为基、做人以踏实为本的会计专业人才。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较复杂、理解较困难、课时较少,要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不能仅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思考、分析问题。笔者曾尝试过预习自学法。每次课后,把下一次课的知识要点提出来,让学生根据笔者所提出的伺题进行预习,并在下次课上课前根据预习的结果进行解答,让学生提出问题,笔者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对于比较简单易懂的章节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学。根据自学的结果提出问题,这样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了解。
(二)课堂教学要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代替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化被动为主动
打破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使课堂教学动静相生、起伏有效,改变过去“上课听讲义,下课背讲义”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培养的学生由“知识型”转变为“素质能力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帮助学生找到实际生活中必要的思维技能,才能使学生从事将来的工作得心应手。
(三)提高对会计实习课的重视。增强教学的五动性
《基础会计》操作性比较强,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通过模拟某种真实的企业环境,对学生进行分组,既可以从采购到生产、销售直到利润分配分设不同的岗位。明确不同的责任,从各类原始凭证的到得到对开始凭证的审核、筛选、汇总、装订、登记账簿及填到会计报表,使他们熟练掌握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法和技巧。
(四)运用多媒体,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中专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相关探讨 篇11
在我国, 颁布了很多法律条文, 都是关于中专体育院校体育改革的, 比如说:《中过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五九计划2010年远景纲要》、《体育课两类课程整体改革方案》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等。为了对这些纲要文件的要求作出积极地响应, 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中专体育教学进行课程上的改革、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教学内容上的改革以及教学手段上的改革, 除此之外, 我们要重新的设计传统的、落后的教学课程体系, 还要重新的加强和构建教学课程之间存在的衔接以及内在的联系, 然后再根据现如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将课程的内容和体系进行全方面的拓宽。总而言之, 我们要明白:改革是有总的思想的, 这个思想就是, 改革中专体育教学, 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一批出色、优秀的、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的人才。
2、我国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的模式
2.1、课程设置上的改革
(1) 改革后的体育课课程上的设置与原来的体育教学的模式有很大的变化, 改革后的课程依据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不同的需要, 对课程的内容以及比例进行了仔细的调整, 例如:在课程的内容上增加了娱乐、健身、兴趣、休闲为主要的多元性质的课程, 这样的课程改革将学生和社会上的实际生活之间建立了联系, 不仅达到了体育教学多样化、现代化、系列化的改革目标, 还达到了更新、更实、更活的改革要求。
(2) 这种体育教学的改革, 不仅仅是单单课程上的改革, 还是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的发展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这样的改革使这些中专体育院校的老师在专业水平上得到很大的锻炼, 因为只有老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才能将体育课程上的改革真正落实到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 才能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的价值。
3、试行课堂内外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3.1、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目的
课堂内外实行”一体化“教学, 就是为了将体育课堂和户外的体育训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是它们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的享受体育课堂的户外学习, 提供一个较为有序的网络式枢纽, 使体育教学的目标得以进一步的实现。
中专体育院校的课堂基本组织形式就是体育课, 也是学生获取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 体育课与其他的课程一样, 同样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对于户外活动教学的指导作用以及辐射作用。对于体育课上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巧, 只有应用到课下的实际训练中才能将其消化吸收, 同样, 在户外的训练中, 学生会出现很多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探讨并且解决它。这就表明, 在体育教学中, 即要将户外的体育训练活动渗透到体育老师以及体育课堂的职责范围, 是户外的教学跟体育的课堂具有同等高的地位, 还要把体育课作为核心, 综合的部署所有学生的体育课堂活动, 从而来实现中专体育教育目标和体育的目标。
3.2、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1) 将学习与运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使课堂教学与户外的运动教学连成一个整体, 把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技能用户外的活动教学形式表现出来, 将这种体育知识与技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有效地提高。
(2) 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年龄上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的人性化教学模式, 它具有很多学生喜欢的教学教育的功能, 能使学生的锻炼习惯得到培养, 为成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员奠定好的基础。
(3) 有利于已与协会的形成, 体育协会能够使学生的生活空间得到拓展, 学生还能通过对各种各样的活动的组织与亲身的参与来对自己的组织能力以及社交能力有所提升, 为今后他们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地基础。
总而言之, 我国现如今的中专体育教学改革模式较原来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基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老师主动传授, 学生被动学习”的教育思维模式, 而且也明白了学校的体育教学是一种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的开放式系统。初步的确立了多元文化的学校式体育教学思想, 为中专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我们在中专体育教学的改革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但是由于改革往往是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的, 所以任何事情不可能十全十美, 只有我们去努力地发现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并且对问题进行深刻仔细的探讨, 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们的中专体育改革才能做得更好, 才能更好的为我国培养优秀的体育运动健儿。
摘要:现如今, 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 在这个形势下, 各行各业都开始拼命地挖掘人才, 为了给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 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对中专类学校院校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还要明白体育教学的改革要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 还要以促进学生成为终身的完美体育思想的人才为主, 并且还要做到教学组织灵个多样的有机转换。在现如今的体育教学中, 要使学生具有学习知识的自由度与自主权, 并且还要不断地扩展他们学习的空间, 激发他们内心的创造能力, 为他们能够成为国家出色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有关中专体育教学的改革模式作出详细的探讨, 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 为大家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专体育教学,改革模式,背景
参考文献
[1]周安娜.对中专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 2001,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