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和课程改革

2024-08-23

语文素养和课程改革(通用11篇)

语文素养和课程改革 篇1

2011年版课标提到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并对语言文字运用进行了明确的解读———“语言文字的运用, 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 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此次课标将语文课程性质定义为运用, 在我看来意义重大, 这势必建立一种新的语文教育观念, 彻底把大多数教师从语文知识传授的苦行僧式的语文教育转移到关注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习惯、语文运用上来。语文课堂也将有望真正从讲授式转移到实践体验式。简言之, 学生终于能够学到大量有用的语文了, 而不是以前枯燥、无聊的语文。

“玄乎”的素养

课标有四大基本理念, 第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标中这样表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读完这段文字时, 我感觉素养太“玄乎”, 要求太“全面”, 落实很“困难”。

“玄乎”的素养在我看来很简单, 通过学语文之后学生会在生活中用语文, 有文化品位, 这就算全面提升了语文素养。当然, 这仅仅是个人认识, 这样定义语文素养就容易落实了。在我的语文教育实践中, 习惯常抓、方法为重、能力自成、品位自然。其实习惯、方法、能力、品位四者是密不可分的。在学会语文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形成语文能力, 提升个人品位。

在平时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我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习惯。一是学生书写习惯, 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 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二是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求学生不会认的字一定要使用工具书, 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就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朗读时, 我重点要求学生读出自然的语气, 像说话一样朗读;在课外阅读中, 从不刻意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 积累好词好句, 因为我只想让学生感悟阅读的快乐。三是学生的表达习惯, 在表达时让学生养成说真话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在表达时最大的问题是不讲真话, 表达模式化。我认为学生养成了这些习惯, 语文素养便不再“玄乎”。

关于方法, 我认为是语文教育的灵魂, 是由学会知识转变为学会求知的关键所在, 是由机械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的核心所在。大家都知道, 学习游泳, 在岸上看再多都没用, 教练讲再多也没用, 只有到水中去感受, 去练习, 才能掌握游泳的技巧方法, 长期反复地练习才能形成能力。语文学习也是如此, 过去, 我们认为靠讲授就能让学生学会知识。是的, 讲授能够让学生学会知识, 但能否形成能力、运用知识就不得而知了。其实, 我们可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 是学会知识重要, 还是学会方法更重要呢?知识迟早会遗忘的, 可学会了求知的本领则受益终身, 这便是“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 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总会抛之脑后。语文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 我想终极目标应该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中, 我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还在等老师干什么?没有老师, 你们也可以自己学习呀, 开始吧!”接下来的活动完全属于学生, 老师就在其中巡视, 帮助, 甚至和学生一起探究讨论。我想, 上课时当学生不再依赖老师,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真正落实了。

再说能力与品位。能力在学会方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当学生在静心默读的过程中, 默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当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 朗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能力得到了提升;当学生在批注勾画时, 分析能力、书写能力得到提升;当学生在小组汇报交流时, 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组织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可谓处处都在用语文, 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此时, 语文素养不再“玄乎”了, 看得见摸得着了, 它就在听说读写之中。当一个人拥有了极强的语文能力, 阅读了大量书籍之后, 无论表达与否, 品位都不一般了, 那种文化味自然地显露出来, 那应该算是顶级的素养!

“让学”与考试

2011年版课标出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运用”。说一千道一万, 谁来运用?学生呀!所以一个老生常谈的词语“让学”不得不被提起。把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把语文课堂放手给学生。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究竟该是什么地位呢?主体地位。现实中, 有几个学生体会到了主体地位?

说到“让学”, 说到能力, 那免不了要接受考试。大家常说“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一说到考试, 所有的理想都抛之脑后。其实以语文运用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考试并没有矛盾。在我的教学实践中, 以语文运用、语文能力为中心的教学并没有影响考试成绩。能够让学生轻松一些, 为其将来一生的发展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不做呢?教学时, 有些老师总是想把写作知识传授给学生, 开头怎样写, 中间怎样写, 结尾又怎样写, 其结果呢, 这些学生习作只能应付考试而已。在生活中, 不能真实富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这样把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富有创意的生命, 变成了统一模式的应考者。语文教学出发点在哪里?是考试, 还是学生发展。应该是, 也必须是为了学生发展, 这也是此次教改的核心理念。既然是为了学生发展, 那就请“让学”, 淡看考试。退一步, 就算无法淡看考试, “让学”也会让考试成绩更好, 因为学生形成了能力, 可以应付任何考试。假如考试也算一种素养, 我们要提高这种素养, 而不是应付, 所以也得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教育需要建构以语文运用为中心的思想与课堂。

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语文素养 篇2

【关键词】 课程资源 语文素养 口语交际

综合素质

课程资源开发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教材只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仅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且其相对作用正呈下降趋势。“生活无处不语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而教师必须做一位“有心人”,找到适合的课程资源,并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才能使这些课程资源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发课程资源:

一、整合闲散资源,建立班级图书角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文学宝库融汇了人生百态,沉淀了历史精华。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养成阅读的习惯,就能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情操,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成为一个个能感悟生活的鲜活生命,进而成为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人。然而,学生家庭的经济能力有限,不可能买这么多的书。怎么办?建立班级图书角,问题迎刃而解。

具体做法:(一)每人每学期交一本中外名著。学习委员登记成册。此类书籍可外借,时间不超半个月,以便交流。(二)招募经济条件允许的志愿者。每月交一到两份报纸、月刊等,以供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使用,不外借,每月更换一次。(三)班级集资订报。所订报纸要求与志愿者所交的不重复,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长期存放图书角,期末交由班委会处理。

这样一来就可以把闲散在学生手中的文学资源集中起来,更有效地利用,也帮助了那些家庭经济不太好的学生,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为了激发兴趣,检验阅读效果,还可以设计读书交流会、诗歌朗诵比赛等相关活动。

二、利用社区资源,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社区就相当于社会的缩影,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自各阶层、各行业,又各具特色,学生如果能利用好这一资源,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先熟悉社区环境,掌握社区的一些业主的基本情况,从与同龄人的交往开始入手,逐步扩大范围,尝试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交往。第二,教师要适当设计一些活动,比如“当记者,采访”、“我与交谈”等。利用一些节日、假日时间,布置学生组成小组,在社区就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第三,在每次活动之后,可以利用作文写感想、写调查报告等形式检验结果,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加以表扬,以便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

其实社区资源利用得好,不仅仅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学生的社会阅历也会随之得到提升,作文水平自然就水涨船高了。换句话说,就是语文素养迅速提高,事半功倍。如情人节这一与学生毫不沾边的节日,我让他们走回社区,去了解各年龄层次的人对情人节的看法,算算过这个节需要多少钱。然后根据自己调查的结果,写一份报告,一定要有分析,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此举,既使学生学会了写调查报告,又使学生关注了社会,体验了生活。学生们通过调查都觉得:过节只要开心就好,不必铺张浪费;只要有情有义,知道有人关心自己,心里暖和,天天都过节。还有同学联系到了另一社会问题:用过节买花的钱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关心的老、弱、病、残不是更好,更有意义吗?由此可见,这些实践活动收到了预期效果——他们的作文水平、人文素养都提高了。

三、网络资源共享,拓宽语文视野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年青一代的生活必需品。中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并且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学生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事时有发生。中学生还能上网吗?

其实网络是丰富的语文资源。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要语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浏览、搜索有益资源,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就能变废为宝,把这一重要的资源掌握在手中,灵活应用,使学生能拓宽语文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需要的资源有两种类型:一是专门的网络空间,直接针对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可以由教师有意识地收集提供给学生,也可以由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有目的地搜集。另一种类型的资源可称为“社会信息”,它不是教师有意识提供给学生的,也没有专门的网络空间。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由地在网络上搜寻到的信息。它犹如大江大河,是充分扩展的课堂,学生可以尽情游弋,超越自己,超越课本。

教师应该把网络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一些活动,教会他们如何整理信息。比如,在上作文课时,一般没有现成的资料,就让学生根据内容(例如“如何拟作文题”)上网搜集资料,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好之后,拿到班上交流,整合归纳,汇编成作文教材,放在图书角存阅。这样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很受学生欢迎。

四、开发地区资源,提升综合素质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比如旅游资源,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历来都是诗人抒情的意象。它们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孕育了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蕴含了许多传统文化,确实是一本活生生的语文教材。如果能利用好这些旅游资源,可以较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语文素养。

而我们桂平就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金田起义旧址、西山风景区、龙潭森林公园等,这些旅游资源都是活资料,好教材。单围绕西山——国家四A级风景区,我就设计以下几项活动:“我看西山题词的书法”,“西山对联的精妙”,“茶有文化吗?”,“佛与迷信”,这些活动涉及了书法、对联、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随着游人的增加还涉及环保之类的问题。学生们纷纷利用节假日,到西山去,研究书法、对联,有些学生还到网络上去收集有关的资料,查阅书法、对联、品茶、佛经等知识,以此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力求做到最好。

就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已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通过实地考察,听游人的评论,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对平时忽略了的、甚至毫不知觉的一些知识就了如指掌、印象深刻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身体力行,增长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受到了大自然的熏陶,提高了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2]王德俊,王格奇.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3]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4]韦志成.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语文素养和课程改革 篇3

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让教学走进生活

新课改要求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因此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角度看, 初中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 描述自己在生活中的喜闻乐见, 通过那些灵秀的文字, 结合作品的主人公, 犹如自己跃动的影子, 通过这些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文章的教学, 怎能不使学生怦然心动、趣味盎然呢?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

新学期伊始, 不急于教课文, 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 善于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提出学习要求, 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课外古诗词背诵”其中的一首, 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中的所有作品, 并写好读书心得等, 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 发挥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新课程的角度看,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 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 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 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既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 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三、深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创新为宗旨, 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强化校本的实施, 关注质量, 稳健推进的工作思路, 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 树立新的语文教育、教学观念;认真研究初中语文新教材, 灵活运用语文教材, 改变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落后的理念, 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不相适应的, 违背初中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明确取代, 克服过于重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讲授, 而忽略对初中学生进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弊端, 避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秀”行为, 合理构建适合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教学, 共同探讨和挖掘初中语文教学的潜力, 注意语文交际能力的运用、情景与语文知识紧密结合, 打好语文基础, 精细讲解语文基础知识, 培养初中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四、进行个性化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差异, 尊重学生对教学的不同见解,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个性化教学。例如在阅读教学中, 读“懂”课文、读出“个性”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素养, 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基本功。教科书为师生的个性化阅读搭建了平台, 教师还应为自己搭建广阔的平台, 对老课文联系现实, 思考它带给我们的新启示, 对新课文多读几遍, 自己摸其韵味, 而不要依赖《教师用书》, 更不应受其束缚。总之, 只有真正理解了一篇篇课文, 理解了一位位作家, 理解了一个个单元的教学要点, 理解了一册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才能有的放矢, 提高教学效率。

五、创设课堂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如何创境激情, 是在新的形势下, 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 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 以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构建丰富课堂人文内容及表现形式, 立体展现语文魅力教师集体备课, 感悟课本内容的思想精髓, 真正从心灵出发感知教材之美, 发掘教材本身的内涵美、形式美, 让语文教育负载人类终极关怀, 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 并力图引导学生从“灵魂”出发, 感悟语文教材的人文关怀, 引入录音、录像、书法、绘画等多媒体技术优化学习情境。多媒体课件集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于一体, 信息容量大, 直观形象, 这种立体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感、新奇感, 并使之积极参与, 主动探索, 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 从而激发学生渴求接受新知识的学习欲望, 利用资源, 自动学习。

六、改进评价方法

以往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等方式实现的, 这些考试以知识技能为核心, 重点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和技能的熟练程度, 这使得语文教学的考、教脱节。语文新课程对涉及考试和评价的地方进行了精心设计, 并建立了发展性评价制度, 因此老师必须改进评价方法, 评价不仅是检查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 更是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 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七、加强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课标, 转变教学观念

把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 “依法行教”。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产生巨大的转变, 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贯彻以学生为主的基本思想, 即把学生看做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 可以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 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 根据制定的学习目标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还参与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 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 有章可循, 并取得成就感。

语文素养和课程改革 篇4

东风中学市级教育科研管理课题《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开展以来,课题组成员对东风中学2011-2012七年级178名在校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方式进行。本人作为子课题“教师素养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对七年级的65名学生,其中本人对七(2)班13人(1人是仡佬族外,其余均为汉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心理非常健康,请放心。(2个)(15%)

2)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心情应保持愉快、乐观。(6个)(46%)

3)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的。(4个)(31%)

4)出现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找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的。(无)

5)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及时找专门的心理医生治疗(1个)(8%)。结果表明: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自责倾向等是调查学生较突出的心理焦虑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学业方面的,更有来自心理方面的,如家长的高期望、学校的应试教学模式、同学之间缺乏交往等,这些因素使得学生的心理变得敏感、多疑,并伴有对人的焦虑、恐惧等。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学校、教师关注学生的情绪活动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从而要求我们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当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时,我们是否注意过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呢?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除了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进行教育实践;提高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强化专业素质,适应教材需要;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坚持教育科研,走以研促教之路;还要加强心理按摩,保持心理健康。正如有学者指出,语文教师教育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语文教育的质量,实践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度与广度。

我们知道,教师的心理毛病是有很强的“传染性”的,危害更大。如今教师职业已属于压力很大的职业,职业压力已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的行为、教学质量、以及教师队伍的稳定产生了影响,并对教学和学生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教育者,要想播洒阳光给学生,自己心中则要有一轮太阳,如果

一个连自己生活多不能调配得多彩的人,何以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呢?

诚然,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角色要转换。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平等参与者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教师是知识的权威的传授者,师生关系是授受型的,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学习,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是学生自行决断,教师失去了对教学内容的权威和垄断。从劳动的个体性到合作性的转变。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劳动个体性的特点,各自独立工作,明确分工,交往协作有限。而语文教学是一个接力工程,一个人抓教学质量是不可能的,需要全体语文老师的共同合作,更何况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还需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包括各科老师,以至家长、社会成员。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熟悉人际交往的艺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再即从“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的转变。顺利实现上述转变将要求教师有更健全的心理素质。

教师职业最大的需要是在工作中获得他人的尊重,包括领导、家长和社会上的人。从社会角度来说,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改革教育体制;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出全社会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社会氛围,真正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我们应该采用一些应对策略。应学会主动做出积极计划,以适应教育思想观念、工作方式、人及关系、生活环境等转变;学会控制情绪,以积极情绪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有意识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无论是承受苦难还是经历幸福,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怡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中既经得起鲜花和掌声,也受得住荆棘和雨雪„„

当前,多元现实的纷繁复杂需要我们教师要有高度的辨别力;要对“教书育人”和生活、人生有冷静、正确的认识;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文化观、价值观。从而以正确高雅的文化和思想去影响、塑造学生。因此,教师率先学习心理学知识,增强自我抵御能力十分必要。

语文素养和课程改革 篇5

该研讨会由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上海市教研室、福建省语文学会、河南省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和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读写教学分会联合主办,福州三中金山校区和旭日弘文教育科技集团承办,学术支持单位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单位为华东师大出版社北京分社大夏书系和海峡语文网。

我们选登柳斌同志在研讨会上的讲话刊登如下,以供大家学习。

这次会议,可以说是专家荟萃,智者云集。大家如此关注钱梦龙先生语文教学的讨论,足见这是语文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一件盛事!

钱梦龙先生六十多年如一日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并以他的“三主四式”(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自读式,导读式,练习式,复读式) 的教学法为我国语文教育树立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语文是什么?

我们的语文应当怎么学,怎么教,可以说六十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常常弄得老师们无所适从。在这里我不想去讨论什么工具性、人文性、建构主义、翻转课堂等扯不清的是非问题,我只想呼吁: 语文课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语文是什么?首先要确认的是:语文是一种能力、一种素养。语文是通过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体现出来的生存能力;是通过概念、表达、是非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体现出来的发展能力;语文也是一种素养,是一种通过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语言形式的创作、欣赏和传承体现出来的艺术素养、文化素养,人类正是通过这种素养使得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以世代相传。

语文之所以特别重要,在于它是思想的工具,是沟通交流的媒介,是文化的载体。其实,我们都生活在语言文字之中。具有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之后才能够谈学习、谈数学、谈科学、谈劳动、谈发展,谈弘扬文化,谈报效祖国!

如何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

如果语文是一种能力的命题能够得到确认,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从娘肚子里生出来的吗?是教师讲出来的吗?是频繁考试考出来的吗?都不是。语文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生成于存在于学习主体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习得过程就是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就是学习者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

当然,语文课也是一门关于语言和文字、文章知识的课程,基础知识的训练也是一项教学任务。但若把语文课作为一门单纯的知识课程,围绕着百十个所谓核心知识点考来考去,讲来讲去,则是舍本逐末了!

所谓“能力”就是指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实现某项目标的一种能量、一种本领。这种能量或本领是实践主体(即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从对客体的重复接触、多次尝试和反复练习之中获得的。欧阳修写的寓言故事《卖油翁》,大家读过吗?讲述的是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实践出真知”和“熟能生巧” 的道理。说明了所有技能都是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反复的训练而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的。其实这也是一切能力(技能)、一切本领、一切素养获得的普遍规律。

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之后,为了自身的生存,就得有能力,有本领,有智慧,有道德。而能力、本领、智慧、道德都不是人类先天就具有的。

如何获得这些不具有而又必须有的东西呢?古往今来总结出来的经验以经典方式概括出了五个大字:“学而时习之。”这五个大字就记录在被后人尊称为“半部论语可治天下”的先圣孔子与其弟子论道的伟大著作《论语》里,而且是《论语》开篇的第一章第一句。我们天天在讲“学习”,人人在说“学习”,现代社会里“学习”这个高频词就源于这里。可我们对“学习”二字究竟理解了多少呢?“学而时习”是真智慧,是大道理,要好好体会。其中“时习”二字不就指出了长期坚持、反复训练是“学”的核心要义,是掌握能力、掌握本领的必要过程吗!

语文既然是一种能力,那么语文课就应当按能力培养的模式去运作。即语文能力要在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训练过程中去获得,去提高。听、说、读、写互为依存,互为助力,是一个整体,所以要强调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为什么要强调“多”?因为能力也好,技艺也好,是依靠多次重复才能获得的。多次重复可以使生疏演变为熟练,多次重复可以从熟练中产生技巧,具有“熟能生巧”的活力,创新能力也就在其中了。

我想,这也就是德国哲学家狄慈根所言“重复是学习之母”的道理吧。狄慈根是在18世纪才发现这个道理的,而孔子早在距今两千多年前就论述了这个道理。孔子还指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明确地指出了对已有知识的复习是获取新知识的桥梁或纽带。这里的“温故”不正是指对已有知识的反复温习、揣摸、习练吗?能力和素养需要“积累”,没有“积累”也就无法“习得”。词汇要积累,语感要积累,遣词造句要积累,布局谋篇等方法也要积累。积累的过程就是一个反复学习、反复锤炼、反复推敲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意味着只是对已获得的技能或知识的简单记忆或重复,而是意味着新的技能或知识在已有技能或知识的载体上悄悄地孕育着,成长着,发展着。所谓“操千曲而后知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所谓“温故而知新”讲的都是“能力获得”“素养养成”的道理。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尤其要重视的是“读”,“读”是更为基本的技能。多读多诵,体验就在其中;多读多诵,感悟就在其中。因诵成好,因诵成悟,因悟入巧,因巧入神,语文素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升华的。所以,诵读是语文能力获得的重要基础。

针对当前语文课讲得多,练得少,花样多,学得累,获益少;示范课做作多,表演多,实效少的状况,我赞成提“反璞归真”这个口号!

我敬重钱老,敬重他在语文教育中的真知灼见!我赞成钱老大声疾呼的“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训练”的呐喊!

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篇6

一、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每所学校的课程资源都是丰富的,但不少教师却白白地浪费这些有用的课程资源。那么,教师怎样开发学校课程资源,使学校变成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地方,而且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呢?

1. 广开思路,开发有限设施的多种功能。

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广开思路,灵活多样,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有限资源的多种功能。以语文课程与科技活动课程为例,在科技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作品的多种功能。如,第十册《理想的风筝》这一课中讲到:“他的风筝各式各样……”于是笔者把学生们在科技活动课上精心制作的风筝请上了课堂: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

2. 结合实际,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移向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

二、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事物的存在同发展必然同其所在的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样,学生的发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发现、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1. 凭借学生的经历体验,使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受相结合。

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如:旅游见闻、探险、急救,失学、父母打工、家庭离异,山崩屋塌等,也有做农活,如捕鱼、逮鸟、种蔬果的体验和收获。这些经历和体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合作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如第九册第5课《挑山工》一课中讲到:“登山的时候,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城里的孩子对挑山工为什么这样做不易理解,农村的孩子有的做过农活,挑过担,还能讲述自己是怎样做的,课堂上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这样曲折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石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这样他们就能体会挑山工这样登山的巧妙,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引发学生的纯真情感,使文本对话与心灵交流相结合。

乡村的人际交往相对城市而言更为纯真,更具有人性化。类似于《少年闰土》中“看瓜刺猹”的农趣,“乡村孩子”的农心,“锄禾日当午”的农活,无不隐藏着乡村学生纯真的情感。乡村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学生的真情实感。乡村里的人们有“桃花源”式的绿色交往、张扬人性的交往,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纯真表达,从而更容易使文本的对话与自我的心灵碰撞融合、升华,在口语交际表达中更具“纯净”的语境优势。

三、积极开掘社会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社会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各种感观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

1.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增长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鼓起热情,给予关注,给学生作现场引领,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做,以实践代替想象。如在学习十一册口语交际《小记者》时,可让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一些有特色的农民企业家、茶农茶王、菜农大户、教育世家等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采访茶王时,记录下茶业的现况和茶农对学生的寄语,并以小传记的形式写出茶王的坎坷的创业经历。这样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就不是无源之水,就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2. 积累运用农谚农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在学习第八册《积累·运用八》“读读背背”时,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让学生虚心地问长辈请教,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查找,把“农语”抄下来。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使学生的习作富有“农味”,具有个性特征和乡土色彩,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努力开启自然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教师要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让课程开发领域“宽”起来,地域优势资源“热”起来,活性的课程生长点“链”起来。如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镜泊湖的奇观》等风景篇后,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可作以下的课外延伸。首先将小镇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其次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特写,最后将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展台上或编写成特写集,通过小导游队进行交流、宣传。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自然资源,结合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语文素养和课程改革 篇7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增长点,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鼓起热情, 给予关注, 给学生作现场引领, 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 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做, 以实践代替想象。如在学习十一册口语交际《小记者》时, 可让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一些有特色的农民企业家、茶农茶王、菜农大户、教育世家等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采访茶王时, 记录下茶业的现况和茶农对学生的寄语, 并以小传记的形式写出茶王的坎坷的创业经历。这样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就不是无源之水, 就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开发利用农情农俗, 培养学生爱乡情感

作为农村小学, 应当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农业生产, 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每个地方的农业发展状况各不相同, 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报道空间。教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 撰写关于“农情”的报道。在深入农村生活、具有切身体验的基础上的作品, 显示出十足的“农情味”, 从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的经济, 文化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 教师可以“节”为点, 引入到各种“节”或“俗”的面,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过节的习俗, 学生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这么多知识, 他们表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三、积累运用农谚农语, 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 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 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 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 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在学习第八册《积累·运用八》“读读背背”, 时, 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让学生虚心地问长辈请教, 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查找, 把“农语”抄下来。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 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还会使学生的习作富有“农味”, 具有个性特征和乡土色彩, 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努力开启自然课程资源,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课标》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因此教师要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 让课程开发领域“宽”起来, 地域优势资源“热”起来, 活性的课程生长点“链”起来。

1. 欣赏自然景观, 培养美好情感

千年古邑安溪, 物华天宝, 人文荟萃, 素有“龙凤名区”美誉。境内名级文物保护单位七十余处, 如景迹非凡的清水岩, 巧夺天工的清风洞, 气势恢宏的洪恩岩……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整合, 廓出一个生生不息的独特文化圈。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下最具优势的课程资源。如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镜泊湖的奇观》等风景篇后,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 可作以下的课外延伸。将小镇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再以小组为单位, 让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特写;最后让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展台上或编写成特写集, 通过小导游队进行交流、宣传。有学生介绍如下:“我校座落在蓬莱镇上, 这里既有美丽的高山田野, 清纯的小溪流水;还有远近闻名的优美景观——清水岩。清水岩, 依山而建, 面临深壑, 气势磅礴, 巍峨壮观, 山水奇秀, 风景幽雅, 常在茫茫雾海行云之中, 美如“蓬莱仙境”而蜚声海内外。现清水岩已被列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我真为此感到自豪。”这样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自然资源, 结合校本课程, 开展一系列活动, 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 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 开启矿产资源, 了解资源状况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 地球的未来跟我们息息相关。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 教师可结合课后习题, 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了解我国资源状况, 挖掘地方优势资源。如官桥美观耐用的石板材、剑斗丰富的煤矿资源……让学生收集资料, 先说一说, 谈一谈, 再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亲身感受、体验它们的采集、加工、制作过程, 最后以各种形式描述和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这样既使为学生对地球的无私和矿产资源的有限深入理解, 又能体验到社会劳动的价值及安全问题, 认识到有限资源应有节制地开采, 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达到学习语文与关心人类发展状况相结合。

3. 引用传说故事, 感悟传说内涵

第十册《月光曲》写到“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 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本文通过描写《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传说故事, 把贝多芬对穷苦人家的友善与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传说”成了生成“课程资源”的一个亮点。乡村学生生活纯朴真实, 在他们的身边积淀着不少耐人寻味的传说故事。如:安溪茶乡自古来家喻户晓的“乌龙茶传说”, 清水岩“枝枝朝北树”的传说, 清水祖师陈普足广行善事的传说……教师可让学生深入农村, 向年老的长辈、邻里乡亲询问, 收集民间传说故事, 再进行整理、编写、交流, 开展以“传说故事”为主题的活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优化组合,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的管理科学。我真佩服佛祖的管理艺术。”这是学生由清水岩传说——“弥勒佛与韦陀”的故事有感而发。

语文素养和课程改革 篇8

一、丰富教材内容,优化配置课程资源

语文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课本上的几篇课文,简单地学习几篇课文就失去了学习语文的意义,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都是按照讲解课文、学习生字、练写作文、做练习题这样的程序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如果在教材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内容,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课堂效率自然会提高。

二、运用现代媒体,优化配置课程资源

如今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越来越便捷,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提供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丰富自己的学生生活。大多数学生由于平时缺少积累,存在千篇一律、内容空洞的现象,合理利用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不仅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参加社会实践,优化配置课程资源

优化配置课程资源,不能拘泥于校内课程资源,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可以组织多样的实践活动,例如,带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事,从小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爱老人的传统美德。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出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每年的植树节,学校应组织学生义务植树,通过亲身实践使学生增强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之,为了使小学语文学习更加有意义、有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从教材编排、校园环境、网络资源、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充分挖掘一切对学生有益的课程资源,并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将其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单一的教材学习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教师要拓宽视野,全方面、多角度地开发课程资源,优化配置课程资源,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着手,重点分析了优化配置课程资源,提升小学学生语文素养问题。力求通过努力,找到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以此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语文素养和课程改革 篇9

一、拓展语文教学的实践空间

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的特点, 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 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应充分考虑学生形象思维活跃, 表现欲旺盛, 好奇心强等特点, 遵循学生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 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 创设语文活动的环境, 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对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 联系生活学语文。

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充分利用广泛的自然和社会资源, 增强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机会, 可鼓励学生观察语文、观察社会, 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 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 发现问题写建议书, 指导学生调查访问, 学会整理调查报告, 进行调查汇报等。

2. 服务社会用语文。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用, 学而不用等于无用。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 比如开展“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活动, 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形式, 把学生推向“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翻阅书报杂志, 考查大街小巷的用字, 区分正误, 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 并汇总分类,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与能力。当然, 除此以外还可以采取其他多种多样的形式, 如当小记者报道新人新事, 当采风员收集介绍家乡民俗, 当发言人宣布科普知识等。

二、改进方法, 融创新于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是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之下, 语文教育理应参与完成的任务。中职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 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 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 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 例如美学教育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 另一方面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 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 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例如, 在《筏子》一课中, 我主要让学生读, 然后提出问题:应该怎样读?你的体会是什么?最后结合教师讲评, 让学生感受黄河所体现出来的生命美和力量美。同时, 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 可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 用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 给学生的创新插上翅膀。

三、拓宽语文训练渠道

一是引导学生做一些活动类作业, 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学习语文, 从中形成语文综合能力。例如, 引导学生研究广告语言艺术, 学说明文时引导学生搜索产品说明书等。二是引导学生做一些拓展性作业。课后可让学生搜集有关教材内容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搜集有关的谚语、俗语, 搜集有关的诗词、歌曲等。三是引导学生做一些“研究性”作业。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们的必修课, 可以根据他们选择的课题, 布置调查研究、查阅资料、采访、实验、撰写小论文等作业。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不能把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仅仅局限在课堂上, 而应包括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方面, 让语文活动课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给学生打实实用的语文功底, 增强学生的职业语文素养, 使其具有综合的、历史的、开放的思维方式, 让他们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 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 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中职语文学科教学中, 语文教师要树立为专业教学服务、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 从而培养学生适合各专业的语文素养。本文从如何拓展教学领域出发, 立足于教学实践, 提出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素养, 意在使中职学校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活力,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关键词:拓展,中职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2].李如岱.教学艺术[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238页.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2008.4.2008.9;

语文素养和课程改革 篇10

一、学生

学生作为学习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的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学生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学生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充实自己,发展自我。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能一门心思来讲授,而不注意学生的课堂反映,不注意利用学生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不注意与学生互动。有些时候,语文教师的视野和认知,可能还不及某些学生。可以这么说,忽视学生的教学,是低效的教学,甚至是无意义的教学。

二、网络

进入二十一世纪,网络文化突起,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网络。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善于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筛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为我所用。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从网络中精选的动画作为导入媒体,可以将诗歌朗诵、优美音乐、图片作为教学过程媒体。当然,语文教师还可以下载、学习其他教师是如何设计某节语文课的,从而有所启发,为自己设计新课提供有益参考。

三、电影

语文教科书中的许多课文素材,在电影中有所对应。演员的生动表演和对人物的刻画,可促使学生认真观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课文《茶馆》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电影《茶馆》,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电影场景的布置、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之后,再让学生角色扮演,注意抓住人物的内心感受,体悟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说,通过语文教师的引导,学生欣赏电影之后,对《茶馆》内容的了解和对人物的把握,更加深刻、到位。

四、电视

电视的功能非常强大,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其中,电视剧、电视娱乐节目等可成为语文课程资源。例如,教学《失街亭》时,可播放司马懿与张郃谈论为何街亭为诸葛亮北伐必经之地的片段,让学生领悟街亭所具有的重要的战略地位,及学生对司马懿与张郃的人物形象、性格的把握。再如,江苏卫视近期新开始的《一站到底》节目,其中有许多语文相关的题目,教师在教学时可穿插利用《一站到底》节目中的题目及选手的反映,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的形式多种多样,尤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包括语文教科书、学生、网络、电影、电视等。语文教师要格外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语文教师自身的潜力,参与高中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逐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和课程改革 篇11

一、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六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 他们有热情。所以,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与严格的要求才能达到。因此, 教师应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 注重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让学生多品读和理解一些感悟类型的文章, 让学生多读至诵,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的能力。

二、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 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 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本册教材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字、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 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因此, 教师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 抓生字词教学不松手。

生字词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随时强化语文学习动机, 把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来看待,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联系现实生活来学习语文课程,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在教《桃花心木》时, 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 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在艰苦环境中自强自立的人的事例, 并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这样, 教学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和谐的语文课堂”

作为教师, 我们要立足课堂, 在课堂上给学生搭建起创新的舞台, 唤起其潜在的思维分析能力。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 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 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因此, 在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中, 教师应创建一个高效课堂, 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 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 让学生去“展示自己”。

恰当的共同学习, 能把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课堂是情感燃烧的动感地带, 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开放的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教学过程也“变苦为乐”。

2.“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特长, 营造安全、自由、宽容、理解的教学氛围, 给小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这样, 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会喜获“双赢”。这样的课堂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也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从而使语文学科的魅力得以展现。

四、结束语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 我应该转变那种以说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 积极创新, 丰富课堂教学知识和技能。因此,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我真诚地希望: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 我们的每一节小学语文课都能陪伴学生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把课堂教学由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让学生学得有趣, 学得有味, 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 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

参考文献

[1]廖建华.小学语文文本训练与测试的体例内容及形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0) .

上一篇:债券价值下一篇: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