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 作文(共9篇)
语文素养 作文 篇1
语文素养来自生活现实生活里,每个人都免不了要与语言文字打交道,或表达情感,或交流工作,或提出诉求,等等,从出生之后的咿呀学语,到学校里的语文课,再到进入社会后的语言、文字学习和水平提高,语文让既必不可少又一生受用,谁都不能等闲视之。
语文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语言素养说到底还是来自生活里,为更好地生活而提高,在生活的实践中提高。课堂是我们生活的关键部分,从课本上“依葫芦画瓢”,当然是必须的,校园里朗朗读书声,见证着我们对语文知识的饥渴、熟练掌握语言技巧的执著;但课本知识终究只是基础的,有限的,要真正丰富语文功底,提高语文素养,就不能不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大生活”里汲取更加丰富的营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当然还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首选,甚至可以说是捷径,毕竟,善于学习、接受间接经验,才可以让我们更迅速地适应生活、提升自己。从高尔基“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儿”,我们可以真切地领略到来自生活的比喻何等生动、贴切;从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日得秋霜”,我们可以由衷地感受到生活里语言的精彩、文字的魅力、表达的境界……
阅读,是学习,是积累,也是模仿,要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语言、个性文字,当然不能总是嚼别人吃过的馒头,而必须自己沉到生活里去,感受、体验、尝试、磨炼,追求自己的原创、个性、风格和高度,否则,就永远只能停留于别人和前人的水平,而不可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不可能适应发展了的情境,体现生活的多元化和多姿多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语文素养,最关键的一点或许就是热爱生活。
语文素养来自生活里,生活永远是语文知识不竭的源泉。爱生活,我们的语文水平才不至于贫乏、干瘪;爱生活,我们的表达和创造欲望才更强烈、多维;爱生活,我们也才会真正体味到语文素养带给我们的种种精彩。
【解析】从立意角度看,学生要全面把握材料,写出以下内容,比较三个途径各自的优缺点,写出自己受益于哪种阅读,这种阅读给自己语文素养的提升带来了哪些好处,进而肯定语文学习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只要比较三种阅读就不会跑题。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本题中,材料中明确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这其实是给出了立意的方向。
作文题“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审题立意|范文由高中语文题库(全国卷作文与去年一样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性作文,自然会特别关注任务,在这里集中为“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这自然是没错的,但我们往往会忽视综合思考。
就这道作文题来说,包含哪些综合性思考呢? 一是语文素养的构成
语文素养分显性素养和潜性素养。语文显性素养,指的是语文知识、语文习惯和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潜性素养却隐藏在语文背后,表现为信念系统与思维模式。
作为学生作文,可以不作如此专业性表述,但必须知道什么是语文的素养,语文素养涉及到的方面。就拿最一般性的语文素养来说,写一手好字,说一口标准普通话即是。就读涉及的文章来说,相同的是语言素养,有所不同的还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等。
语文素养虽说就四个字,但要细说起来,也挺复杂。作为学生来说,要知道语文素养是以听说读写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涉及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
如果审题忽略这一点,就有可能把任务理解为谈语文学习的途径比较,这显然是失误。二是语文素养与提升途径
这两者表现为结果与路子的关系。语文素养靠日积月累,往往厚积薄发,因此提升的快捷途径是没有的。在三条提升的途径中,要尊重这一学科规律。
三是语文素养提升三途径的比较 这是这道作文题的中心任务。涉及到:
1、课堂有效教学
2、课外大量阅读
3、社会生活实践
课外大量阅读这一语文素养提升途径,学生很熟悉,难的不是观点确立,而是理由阐述。因为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重视课外阅读,大量阅读更是谈不上。就边必修教材要求的十大名著,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读过。倒是社会生活实践可能会谈上一些。
至于课堂有效教学,涉及到“有效”把握,体验不一定典型而深刻。单方面的体会都存在问题,更不用说三途径的比较了。回到正题,这三条语文素养的提升途径如何比较呢?
课堂有效教学,是语文素养提升的主阵地。我们可从中学到语文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养成语文基本习惯。
课外大量阅读,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又一阵地。尤其是语言素养和读写素养都可得以巩固与提升,还有人文精神也可得以培育。可以说课外大量阅读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有力补充,是课内语文素养培育的拓展。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有语言的地方就有语文。语文素养的培育,最终要靠“用”来实现。而社会生活实践就是语文素养培育的最理想的时空。
三条途径没有优劣之分,它们共同作用于我们的语文素养,只是时空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看法和理由,这一写作任务,我们可以单就一条途径来说,也可综合在一起说。最为关键的是看法鲜明、深刻,理由充分、有力。
语文素养 作文 篇2
一、开放作文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
作文作为学生精神生产活动的产物, 是感知、思维、表达的结晶, 是学生多方面学识素养和各种能力的综合性表现, 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思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至关重要。作文离不开生活, 必须参与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否则, 再高的作文技巧都会显得苍白。作文训练其实也就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 实践能力和作文能力是相辅相承、互为促进、互相提高的关系。再者, 作文是收集、加工、整理创造思维的过程, 不是单纯的生活再现, 而是寓情寓理的生活再创造。通过学生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双眼去观察, 用富有自我个性的耳朵去聆听, 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大脑去思考, 用富有自我个性的心灵去感受, 最终将产生富有自我个性的习作。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感受是作文的关键。叶圣陶的观点言简意赅:“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亦强调“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主张教育向整个社会生活开放, “从书本的到人生的, 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以生活为中心, 给学生以活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 提倡学生“六大解放”, 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 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 学生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 才会有事可叙、有物可写、有情可抒、有志可言;学生也只有身心得到了解放, 才会自由舒畅地表达, 也才会逐步对习作产生兴趣。
二、开放作文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育家赞科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 不断要求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 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 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 学与乐不可分。”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关心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维持着个体恒常的脑的优势状态, 驱使人的注意指向所愿意接近的对象, 使人保持积极情绪状态。由此可见,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影响是直接而重要的。封闭的教学课堂、陈旧的教学内容、呆板的教学模式、挑剔的作文评改……这些都在一点点地吞噬着学生对作文的好奇、兴趣和信心。
常言道:有兴趣才有动力, 有动力才有追求, 有追求才有活力。“只要学生喜欢上了作文, 作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这种说法我们是赞同的。因为, 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才会自觉地写、刻苦地练, 从而达到作文教学的目标, 否则, 提高作文能力, 培养语文素养都是一句空话。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激励学生喜爱写作, 可定期选出一些佳作, 编写作文专刊;也可开展各种以表达为中心的活动, 如故事会、演讲会、作文竞赛等, 使学生通过各种机会展示自己的表达水平, 从中探索作文规律, 并学习其他同学的好经验, 不断增强作文写作兴趣。
三、开放作文让学生做写作的主人
让学生与生活亲密接触, 善于观察生活, 敏锐感受生活, 让生活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 让生活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与感悟, 让学生在生活与作文的互动中享受习作的乐趣, 从而达到“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的理想境界。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活动, 让学生卸下束缚写作的包袱, 轻松作文、自由表达, 进而达到有创意的表达。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到现实社会中去获取习作的源泉, 是开放作文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 要求学生走进街道, 走入社会, 找一个岗位, 去做一件事。鼓励、倡导学生多练笔, 多记日记, 把自己平时所思所想, 尽力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 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为此,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强调让学生每天至少练一次, 可以对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断进行描写, 也可以遣词造句, 不一而足, 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减轻他们在写作时的难度。
四、开放作文能使学生体验自由习作的快乐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 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小学生习作应是天真烂漫的童心折射, 应是幼稚无邪的童言写照, 习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是无拘无束的、是大胆的。所以, 我们在教学生习作时, 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独特体验, 为学生提供自主写作的空间, 从“我手写我心”开始, 在学生积累丰富素材的基础上, 让学生“自由作文”, 并把优秀习作编辑成册, 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自由表达。
创新作文教学 提高语文素养 篇3
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精神的召唤下,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中一项巨大而艰难的系统课题。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效率较低,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无论是从思想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还是从构思情节结构等方面来看,都有待于语文教师运用科学理论来研究和实践。
当前,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着一些严重问题:缺乏写作兴趣,思想肤浅,脱离生活,缺乏观察和感悟,文章不能一气呵成等。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找寻新思路,不断探索新方法。
第一,创新写作教学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西汉文论家刘勰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说的就是因为兴趣激发了人的丰富的想象力。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研究的动力”,这算得上至理名言了。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下大工夫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记下来,要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受,使学生不再“怕写”“厌写”。其次,教师要大张旗鼓地表扬较优秀的习作,甚至要不辞辛劳,将学生平常日记、练笔中的好文章打印张贴,在校刊甚至高一级的刊物上发表,以此激励学生,使学生有喜悦感、成就感,变“怕写”“厌写”为“爱写”“乐写”。
第二,创新写作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文章最能感动人的是感情,不在于文中写了什么事,不在于文中辞藻的华丽。要倡导“为情而造文”,切忌“为文而造情”。文章要感动人,首先要感动自己。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实践中,作文题目是《我渴望父母XX》,学生在下笔之前,我先以范文《我渴望妈妈有份工作》为引子,让他们说自己最想让父母怎么样,好多学生边说边潸然泪下,甚至涕不成声。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动笔,作文整体效果很好。
第三,要让生活和阅读成为创新作文的沃土。要丰富学生在学校、家庭、自然和社会的生活,让学生融入生活,让身边景、身边物、身边事均成为学生写作的不竭素材。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观察、教会学生发现灵感与把握灵感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记录、想象等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作文的源头,在阅读中激发写作的灵感,在思维中产生写作的激情,使学生创新作文的土壤越积越肥沃。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多样化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组织“读书会”、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少年”,开设“读书讲坛”,引领学生“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将阅读内容拓展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培根说:“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补读书之不足。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中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外两位学者说法不同,但异曲同工,都强调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通过大量阅读,“读万卷书”,才能达到“行万里路”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坚持进行一月一次的读书交流活动、读后感、读书笔记等形式的训练,反对写作文时的临时抱佛脚———看范文而胡乱拼凑,因为这会使得作文时的思维受到限制。这些都成为加大强化学生的阅读量、促进并提高学生创新写作能力的有效措施。
第四,创新作文要培养学生的文气。所谓文气,就是古人所说的“文道”,就是美好的道德品质。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唐代古文运动领袖韩愈言:“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写文章要以气盛为先,“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陶冶学生美好的道德情趣。有高尚品质的人,看问题高屋建瓴,能准确地认识事物,认清事物的本质,写文章就会立意高远。我们平时也不难发现文章写得好的学生大多是品质优良的人(不是以写文章来论人品),文中表现思想,判断是非,表达美丑,都是人们所崇尚的积极的正确的思想品质。反之,行为猥亵,思想消极、堕落之人,笔下又怎能传达出美好的东西?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21世纪的通行证。我们在创新作文教学时,要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从书本中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素养 作文 篇4
湖北省巴东一中 胡其林
每年高考阅卷结束后,语文科都会产生一批“另类”作文,这类作文由于某种原因都是毫不留情地被老师判为零分。零分作文的出现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和复习备考提出了警告,也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反思当代中学生读写素养的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先看看几则高考零分作文节选片断:
“传递?很抽象的一个东西,我是个天才,就用传统的说文解字来论证它。传,从人从专,偶的神啊,这不是独裁者吗?一个人专——我可没有藐视高考的意思啊!递,从走从弟,这个意思——逃跑了的小弟弟,那不是太监吗?再次声明,我没有讽刺高考是太监哟,从前有个人……现存有很多我们,除了拼搏高考,就什么都不做了……瞧我的乌鸦嘴。”(2007年广东卷作文《传递》)
“谁出的题目呀?现存的星空还灿烂吗?怎么不改成美丽的太湖水呢?这个比较有现实意义。作为一名高中生而言,对于这些小孩子才会感兴趣的东西没有激情。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翻白眼!闲话少说,还是要写作文,现在来论证怎么才能看见头上的灿烂星空吧:拿一大棒子,狠狠地打在头上。”(2007年江苏卷作文《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屎意的生活(估计专门这样写的),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来创造。可惜我不是赵利华。老师,我觉得你的生活很诗意,因为你的学问和那个什么什么的差不多。不说这些了,还是写作文要紧,写什么呢?我们就从唐诗说起。说起唐诗不得不说一个人,伟大的诗人苏东坡,这个唐朝最伟大的诗人……”(2007年湖南卷《诗意的生活》)
“看到这个题目,心理很沉重,为什么现在的高考居然掺入了商业的元素呢?连移动的广告都打出来了?悲哀!我能?你就牛B吧!移动不是什么好东西,联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看看他们的恶心伎俩吧——
欢迎大家使用小灵通,我家里的人都在电信上班!”(2007年辽宁卷作文《我能》)
以上零分作文有一个共同特点:思想消极,趣味低级,表达上胡言乱语甚至以“恶搞”来哗众取宠,完全不按章法和要求写作。这部分考生的做法是对神圣高考的一种亵渎,是对命题者和阅卷老师的挑衅,判为零分实不为过。通过现象看本质,零分作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部分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也反映了当今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应试教育痕迹。
窥一斑见全豹,学生在考试中犯的错误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一些学生知识面过窄,在写作中常犯一些不可饶恕的知识性甚至常识性的错误。在我校高三的一次月考中,语文试卷中有一道仿写题,要求学生依照例句形式仿写。阅完卷后,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人欢喜让人忧。下面是我摘录出来的三位学生的仿写:
强壮的男人有了女人的陪伴,更显威猛;漂亮的女人有了男人的呵护,更显温柔。——真是
男女相依呀!
丈夫有了妻子的疼爱,更加强壮;妻子有了丈夫的爱抚,更显温柔。——真是夫妻同心呀!
潇洒的小伙有了姑娘的陪伴,更显勇猛;温柔的姑娘有了小伙的依靠,更具魅力。——真是男女心有灵犀呀!
以上三则仿写,从形式上看姑且不论,单从学生选材的角度和思想内容上看,仅抓住男女关系大作文章,视野狭窄,语言表达缺乏意蕴。掩卷沉思,这到底是学生的思想意识出了问题,还是语文素养出了问题?考试中出现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反思,对中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拷问。
高考零分作文的出现,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必然有一个文化背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渠道多,阅读对象广泛,但他们对琳琅满目的文化不能去伪存真,吸取精华。同时,各种青春系列文化、网络文化、娱乐文化等大众文化泛滥,学生远离了课本、读本,远离了名著等经典文化,结果经典文化正在课堂上悄然退出,“杂”文化正在潜滋暗长。加上各种出版物质量参差不齐,错误连连,以讹传讹,学生有时接受的信息也是错误的。长期以往,当代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中呈现出一种世俗化、平庸化、大众娱乐化趋势,形成了中学生语文素养的“贫血症”。综合起来这种“贫血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错位,张冠李戴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阅读面过于狭窄,积累不丰富,记忆不准确,一些文史知识缺乏等导致犯知识性、常识性错误。譬如,学生在写作中喜欢引用名人名言、古诗句,在引用中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知识错位现象。有一位文科生把意大利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说成是鲁迅先生甚至是汪国真的。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位学生竟然在作文中把中秋节写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并且还大肆抨击韩国把中秋节抢注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又如一些名言名句都是有出处的,学生不熟悉,笼统地冠以“古人说”和“俗话说”头衔。在古诗文默写题中,学生记不准确,写不到字,默写时牛头不对马嘴,闹出一系列笑话。究其主要原因,学生阅读面狭窄,缺乏精品意识,死记硬背。
2、学习功利性强,知识面窄
虽然高考作文命题年年有创新,但学生写作素材上岁岁大同小异。迫于高考的压力和风险,许多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写作文总是很保守,把上一届中高考中涌现出来的满分作文、优秀作文奉为圭臬,极力模仿,甚至花大力气去背诵。结果年复一年高考作文在选材上大多雷同,用阅卷老师的话说就是:“吃古人的一碗饭。”每年阅卷归来,许多语文阅卷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我又与古代伟人、名人、英雄人物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面对高考作文命题,一些中学生难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生活,只好搜肠刮肚、胡编乱造,形成了大量考试作文“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局面。如写“创新发明”时,大约80%的学生的材料大都是“一牛两爱一瓦特,外加一夫人一鲁班”;写“忠义”无非是选择屈原、司马迁、陶渊明、苏轼、岳飞等历史人物。学生要么为古人歌功颂德,要么对历史妄加评论,写作素材反反复复就是那么几个人、几件事,毫无新意,毫无个性。有些素材在学生笔下甚至变了形,走了味。这样的写作与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是背道而驰的。
当代中学生的中高考作文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真实反映,也应该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缩影,而高考作文的写作内容年年总是陈陈相因,甚至出现上述的令人深思的零分作文。学生这种知识面窄、功利性强、保守的学习现状,不得不引起语文老师对“语文性质是什么”、“语文课堂教什么”、“语文高考考查什么”等问题的深刻反思。
3、为文造情,平庸不堪
也许大家都不会忘记,1998年高考学生在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写作“诚信”问题。当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坚韧——我追求的品质》和《战胜脆弱》(二选一),据考后媒体报道,一个只有三十人考生的考室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写家庭出现了很大的变故情节(大意是父母早亡,自己凭着坚韧的品质,艰苦奋斗终于成功)。这种编造故事、游离话题的文章,形象平庸雷同,情感苍白虚伪,令人审美疲劳,不忍卒读。其实在课堂作文教学中,这种缺乏文化底蕴的、缺乏创新思想的写作现象也是不胜枚举的。如写亲情,离不开父母端茶送水、生病日夜陪伴、默默关爱等日常琐事;写老师总是抓住无私奉献、家庭清苦无憾、儿女无人照看等细节;写同学就写互帮互助、彼此关爱、团结友爱等老一套;写景总是实“画”实说,甭说诗情画意什么的。至于写博大精深的文化,学生更是无话可说,无病呻吟。
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学校内,过着“三点一线”的单调枯燥的生活,学业负担重,生活的激情几乎泯灭殆尽,所以写文章就像挤牙膏似的,“为赋新诗强说愁”。在学生作文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喜欢写“题记”“后记”等模式化的内容,一个素材有时连续被运用到几个不同的话题中而不觉得腻(这样的学生可以去当编导啦),有的作文总是千篇一律的结构(呈典型的“观点+例子+结论”三段论),有的文章一味旁征博引,过分追求语言美,结果以辞害意等等。写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结果拼凑出来的文章就好比是冬天的干白菜,淡而无味。
4、阅读泛滥,缺乏品位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各种媒体为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学习呈多元化、立体化、大众化趋势。面对众多的文化产品,学生往往缺乏甄别能力,沉溺于一些平庸文化之中,阅读泛滥,缺乏品位。近些年来,青春系列文学(以韩寒、郭敬明、张小曼、安妮宝贝等人为代表)、网络文学,娱乐文化、时尚文化都倍受学生青睐,相反,我国经典文化却束之高阁,很少有人问津。中学生在选择课外书籍时是饥不择食,来者不拒,缺乏一种标准、一种品位。据不完全统计,80年后作家的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成了学生阅读的首选,娱乐性杂志成了学生课余休闲的调味品;武侠、言情小说,奇幻系列小说,卡通作品等也成了一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必修课;而我国的经典名著、优美的诗歌散文、冷峻的文化随笔却受冷落。学生对课本上古诗文学习不感兴趣,却对时尚文化、娱乐文化快等快餐文化情有独钟。在教学《红楼梦》小说单元时,我在班上进行了随机调查,能把中国四大名著原著读完的学生不足三分之一,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看电视了解作品大致内容的。但学生在谈某个明星时却是滔滔不绝,了如指掌。这种本末倒置的泛滥阅读势必会造成学生写作无话可说,语文能力和素养严重贫血。
为了避免高考零分作文的悲剧再度上演,进一步提高当代中学生的文化素养,改变当前语文课堂教学“高慢差费”的现状,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和复习备考中要以《语文新课程标准》
为核心,以中高考改革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他们素养为终极目标,加强备、教、辅、改、考、评各个教学环节的研究。我认为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与写作教学首先要着力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突破: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学生来说,兴趣能引领他们从未知走向已知,是他们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永恒动力。如果学生在某一方面失去了兴趣,尽管你人为地去弥补,也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首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老师要研究语文教材、教法、学法、学生实际和以及高考改革形势,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的个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终身的。语文教学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大搞题海战术,要把“双基”的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把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融入在阅读和写作中,真正做到“读写听说”四种能力同步发展。
其次,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变师生单一互动为师生立体互动,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和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学要摒弃应试教育的痕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诸如讨论会、辩论会、故事会、研究性学习等,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研究、创新”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一个张扬个性、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再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电视、网络、图书馆、校园文化墙、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课堂和课外生活。
最后,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语言文字学科的学习不同于其它科目,它既要从文本中摄取大量基础知识,也要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时空,让学生走出书斋,走进社会与自然,在大语文环境中学习知识,积淀文化素养。况且这与当今高考改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是一致的。另外作为语文老师,要倡导学生博览群书,哪怕是武侠类通俗文学也要以开放的心态允许学生涉猎一些,只要注意阅读场合就行了。
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制胜的法宝
光有学习兴趣,不注重学习方法,教学有时也会事倍功半。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指导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成绩的不二法宝。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教学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我们既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也要考虑学科自身教学的特点;既要注重常规教学,也要加强考试研究。下面着重从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角度来谈谈对教法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是:“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传统作文教学做法是:老师重视写作理论知
识的灌输,轻视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参与和情感体验;总遵循“(老师)命题或出题——(学生)写作——(老师)批改——(老师)讲评”老一套思路。整个写作环节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的思想与情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尽管他们也参与了,但收效甚微。如果一改常规作文训练思路,倡导开放式个性化写作,加强写前指导和评后辅导(主要是面批),学生就不会谈文色变,视写作为苦役了。
譬如,在写作教学中老师不妨给学生创作的空间和自由,学生的写作恐惧感被消除了,兴趣被激发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写作中让学生自己出题,不规定统一上交时间,允许学生借鉴模仿,甚至把作文的修改工作也交由学生自己互评互改来完成。灵活处理课堂作文教学,就会把学生从讲评课上的“局外人”转变为参与整个写作过程的主角。学生摆脱了“三一律”的束缚,结果就会写出许多有个性、有创新、高质量的作品。同时,这也解放了老师,有利于老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写作指导,在指导中有针对性地把有关写作的基本知识教给每个学生,这比单纯的知识讲解要有效得多,实用得多。
当然,开放式个性化写作方法不是万能的、一成不变的。我们在高一高二年级可以大量运用,但到了高三作文备考时,我们还是要根据高考需要转向,加强学生聚合思维训练,尤其是学生写作中审题和选材能力及作文构思能力的的强化训练。
写作与阅读是息息相关的,阅读面的宽窄决定了写作质量的高低。因此,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至关重要。那么怎样引导学生科学有效的阅读呢?
当前中学生阅读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往往只追求故事情节,结果阅读与写作严重脱节。尽管学生阅读东西很多,但写作时不会整合运用,言之无物。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阅读课要根据阅读目的、阅读对象、阅读情境选择不同的方法。阅读课上老师要加强指导,切忌搞“放养式”阅读。
具体说来,首先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新课程标准》有关“阅读教学”的要求给学生开出每学期或每次的阅读书单,并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如摘抄一二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或写文章内容提要、读后感、书评等,做到不动手不阅读,防止学生休闲式阅读。其次灵活采取多种阅读方式,把阅读与“说”“写”能力结合起来训练,以防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譬如抽一个单位活动时间开展读书报告会,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开展主题式阅读,然后在班上进行研讨,最后写成文章,与开展研究性学习相结合;通过在班上办“阅读小报”和黑板报形式来共享阅读资料等等。最后老师还要适时地介绍一些名人或学者的科学读书方法,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阅读方法和习惯。另外,语文老师也要加强阅读,从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上遴选一些风格不一的精品时文,以专题形式印发给学生进行补充阅读。这对提高学生阅读品位、积累写作素材、拓展知识面有着重要作用。长期坚持这样做,学生就会改变平庸化、娱乐化、休闲式等阅读现状,在品位与口味上与老师保持一致,况且老师也从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也要加强宏观监控和科学指导。总体上既倡导学生博览群书,雅俗共赏,又要注重提高阅读品位,有针对性的阅读。但对毕业班学生要把阅读与考试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做到广、专、精。毕业班学生复习备考时间紧,学业负担重,要求学生远离武侠言情小说和网络游戏,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专题阅读和精品阅读上。阅读内容不能仅限于学生手中的《读者》《青年文摘》,还要重点关注一些语文专业杂志如《散文》《散文百家》
《杂文》《新作文》等,原则上不倡导学生此时去阅读鸿篇巨著。针对学生网络阅读情况,老师要根据自己的网上阅读习惯给学生推荐一些精品网站,如中华语文网(《语文报》门户网站),新浪、搜狐、雅虎、网易等知名网站的“新闻频道”和“读书频道”,南方周末网等。这些网站大都开辟了“在线阅读”栏目,老师要指导学生在网上有选择性的阅读。
语文素养 作文 篇5
《全国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后感作文
作为一名刚踏入教学文坛的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努力啊,有种“唯恐跟不上时代”的危机感。有幸观看了书面版的大赛,感受素养大赛的全过程,那可谓“精彩”啊。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谈谈以下几点我的体会: 首先,教师们扎实的基本功让我折服。这不仅只是像我们刚上师范学校那会所谓的基本功三笔字这么简单的要求,要当好一名优秀的教师还需要的是全面的综合素质。这次大赛分几个部分进行:朗读、粉笔字、才艺展示和课堂展示。带给我体会最深的是朗读和课堂展示。教师就应具备“三寸不烂之舌”,教师轻松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我突破自身素质的.着眼点。 其次,教师的精彩课堂展示让人叹为观止。没有“内涵”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彩排“不出来的。大赛要求的都是教师面对陌生的学生,要在短短的时间内,达成的一种师生融洽的氛围,除了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外,让新课程标准理论指导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观后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自然的过渡语,巧妙的课堂提问艺术,个个展示她们的教学特色,这些都是我钻研探究,不断努力的方向。
再次,落实到平常的生活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要求自己,做到,每教完一篇课文,都要真正反思,寻找课堂中的亮点与不足,不断地从实践中提取经验,这不仅让自己的教学得以改善,还将有利于自己的知识上升到一定理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并且还要做到做好。这是我的座右铭。感谢这次大赛带给我的深思。有个小问题,为什么本次大赛不设在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呢?让我们这些未能亲临现场也能一睹风采,感受现场气氛,让更多的教师受益,那不是更好吗?
语文运用和语文素养 篇6
此次课标将语文课程性质定义为运用, 在我看来意义重大, 这势必建立一种新的语文教育观念, 彻底把大多数教师从语文知识传授的苦行僧式的语文教育转移到关注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习惯、语文运用上来。语文课堂也将有望真正从讲授式转移到实践体验式。简言之, 学生终于能够学到大量有用的语文了, 而不是以前枯燥、无聊的语文。
“玄乎”的素养
课标有四大基本理念, 第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标中这样表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读完这段文字时, 我感觉素养太“玄乎”, 要求太“全面”, 落实很“困难”。
“玄乎”的素养在我看来很简单, 通过学语文之后学生会在生活中用语文, 有文化品位, 这就算全面提升了语文素养。当然, 这仅仅是个人认识, 这样定义语文素养就容易落实了。在我的语文教育实践中, 习惯常抓、方法为重、能力自成、品位自然。其实习惯、方法、能力、品位四者是密不可分的。在学会语文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形成语文能力, 提升个人品位。
在平时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我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习惯。一是学生书写习惯, 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 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二是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求学生不会认的字一定要使用工具书, 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就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朗读时, 我重点要求学生读出自然的语气, 像说话一样朗读;在课外阅读中, 从不刻意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 积累好词好句, 因为我只想让学生感悟阅读的快乐。三是学生的表达习惯, 在表达时让学生养成说真话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在表达时最大的问题是不讲真话, 表达模式化。我认为学生养成了这些习惯, 语文素养便不再“玄乎”。
关于方法, 我认为是语文教育的灵魂, 是由学会知识转变为学会求知的关键所在, 是由机械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的核心所在。大家都知道, 学习游泳, 在岸上看再多都没用, 教练讲再多也没用, 只有到水中去感受, 去练习, 才能掌握游泳的技巧方法, 长期反复地练习才能形成能力。语文学习也是如此, 过去, 我们认为靠讲授就能让学生学会知识。是的, 讲授能够让学生学会知识, 但能否形成能力、运用知识就不得而知了。其实, 我们可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 是学会知识重要, 还是学会方法更重要呢?知识迟早会遗忘的, 可学会了求知的本领则受益终身, 这便是“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 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总会抛之脑后。语文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 我想终极目标应该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中, 我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还在等老师干什么?没有老师, 你们也可以自己学习呀, 开始吧!”接下来的活动完全属于学生, 老师就在其中巡视, 帮助, 甚至和学生一起探究讨论。我想, 上课时当学生不再依赖老师,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真正落实了。
再说能力与品位。能力在学会方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当学生在静心默读的过程中, 默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当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 朗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能力得到了提升;当学生在批注勾画时, 分析能力、书写能力得到提升;当学生在小组汇报交流时, 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组织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可谓处处都在用语文, 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此时, 语文素养不再“玄乎”了, 看得见摸得着了, 它就在听说读写之中。当一个人拥有了极强的语文能力, 阅读了大量书籍之后, 无论表达与否, 品位都不一般了, 那种文化味自然地显露出来, 那应该算是顶级的素养!
“让学”与考试
2011年版课标出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运用”。说一千道一万, 谁来运用?学生呀!所以一个老生常谈的词语“让学”不得不被提起。把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把语文课堂放手给学生。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究竟该是什么地位呢?主体地位。现实中, 有几个学生体会到了主体地位?
回归语文本位,提高语文素养 篇7
然而现实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仍然如“雾里看花”,在实际教学中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面目全非”。而在目前一片繁荣的语文课堂背后,又有多少隐痛呢?部分老师在转变了应试教育的理念后,对“学科综合”、“大语文观”趋之若鹜,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语文的基础——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忽视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重视了语文的“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重视了“情感”教育,而忽视了“知识与能力”;重视了课堂互动,而忽视了语言文字学习,于是把语文的基础知识淡出了语文课堂。
让我们在课改大道上阔步前行的同时,做一次“再回首”,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什么是语文本位?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鲁国尧说过:“对‘语文’这个词儿似乎可以有这么几种理解: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52年创办的《中国语文》杂志对‘语文’的定义当是语言文字。作为单独的一门课,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应该主要以语言文字为主;到了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似乎要有点侧重,就是除了语言外,更注重些文学;进入大学以后,‘语文’的含义该往语言文化靠拢些。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以‘语言文字’为依归。”所以,我认为,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就是需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运用,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切实落实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我们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厚积薄发,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与运用,丰富人文积淀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否,与他们积累的语言材料的丰富与否有很大的关系。语文的特点要求积累,课程标准更是明确地提出了积累,三个维度中的“知识和能力”就需要积累。
纵观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哪个没有丰厚的积累?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历来十分重视对语言材料的积累,朱熹曾说:“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读。”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就强调诵读,强调背诵。这多读多记,对于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提高语文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新课改不应该是照搬外来的模式,它应该根植于民族的土壤之中,应该继承我们传统教育中的合理部分。
积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强化字词教学。对课内字词的教学主要采取强化预习和检查、强化运用训练的方式进行。新课学习之前,明确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摘录生字词并查字典、词典识记理解,上课检查落实;通过单词造句、选词组段等方式灵活组织运用训练,落实于书面作业余课堂交流活动中;加强对学生作业、作文、笔记中错别字的纠正和语病的修改指导,规范语言。这正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体现,对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大有好处。二是名句名篇的积累,如对美文的赏析,对古代诗文的背诵等,可使学生发现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这也正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不无裨益,而且,这也是一个人是否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
我们强调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内容上要有广博性,过程中要注重应用性,要学会“积累、感悟、运用”变死读书、读死书为活读书、读活书,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语言。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留心皆学问,积累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课内课外,文本网络,电视戏曲,口语交流都可以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特别是对一些名家名篇,有意识地熟读成诵,更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语文素养。
2.严格落实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检查,强化知识迁移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回归课本,重视教材,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感培养夯实基础,认真研究文本内容,仔细分析,同时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通过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语文知识的迁移能力。做好这方面需要下面几点:
(1)文学文化知识、文体知识、语文概念、修辞句式、文言实词虚词等结合阅读教学清除讲授并严格检查落实。
(2)对语法知识,专门开辟课时进行教学。关于这一点,或许因为这几年语法知识在考试中逐步淡出,甚至在教材中也被列入“附录”部分,有些语文教师便避而不讲。其实,这种做法完全出自于急功近利思想,忽视了语法在语文学习中重要的工具作用,是对现在的课程改革和考试方式的肤浅理解,也是导致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甚至审题解题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语法知识不能不讲。
(3)精心选题。选择与课内知识相联系的题目,题量适中,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即可。
(4)注重讲评。讲评不是只讲答案,而是点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注重单元达标训练,及时巩固,适时提高。
3.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老的一句名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经过调查研究,几年实践,我们得出结论: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一条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有利途径。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自动化的行动方式。学习习惯有优劣之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活动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低劣的学习习惯将严重阻碍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影响人的一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言:“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殖,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这句话是就道德而言,从学习而论亦然。一个人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则终身受益。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语文学习有巨大作用,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包括很多方面,我选择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笔记是学习的纪录,也是复习和提高的依据。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主要包括预习笔记、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预习笔记和课堂笔记应重点指导和督促检查,然而,由于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不同于其他学科,我要求学生采用笔记本和“圈点勾画”加批注的方法进行,即在笔记本上作预习笔记和课堂练习,包括质疑和解答,在课本上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勾画不同的要点并相应的批注,既节省时间,又便于在读书时巩固理解。
2.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沉醉于书本,出声吟咏自古以来便受到推崇。诵读是感悟文本,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出:一堂语文课上应该要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我的常规预习功课中的一项是出声朗读课文2遍。在课堂上,遵循“熟读千遍,其义自见”的学习规律,以学生的多读代替老师的讲解分析。挖掘班级里诵读能力强的同学,鼓励培养,由点带面地营造整个班级的朗诵氛围。
3.勇于提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有学必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向《问说》),由此可见问之重要。朱熹也主张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还要“善疑”,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学习中,疑问多是学习深入的标志,疑问少,甚至无疑问,则是学习肤浅的表现。因而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越善于提问,能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而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4.独立思考的习惯
思考能将所学知识连点成线,串线为面,合面成体,构或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能复习、巩固,学而不忘;思考又是理解与运用的桥梁,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能提高、升华,学以致用。
习惯的培养不在于广,而在于持之以恒。一个好的习惯,将会使人受益无穷,如果我们能把以上几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坚持做下去,语文素养的提高指日可待。
语文素养 作文 篇8
一、倡导综合学习,丰富人文内涵
三年级下册分别在第二组“环境保护”和第五组“人间真情”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对家乡环境的调查和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两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与课文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训练密切相关,把学生从课内学习有条不紊地引向课外,实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环境保护”和“人间真情”两项综合性学习活动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两项活动的内容看起来似乎相差甚远,但基本精神却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两项活动可以培育学生保护环境、关爱人类和奉献爱心、关心他人的朴素情感。学生走出课堂,了解周边环境,对环境污染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爱护人类共同家园地球、关心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不断认识亲情友情的重要性,同时懂得伸出援手,给予别人真诚的帮助,献出一份爱心。这样的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小学生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就要积极地去走访群众,在与老百姓的沟通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定西。讲话的语气、交流的方式,都是学生成功进行社会调查的保障。学生在社会调查中,可以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为学生的习作训练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习兴趣,开拓活动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建议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如果学生对学习活动缺乏兴趣,或者虽有兴趣,却不知道怎么做,那么“自主”和“积极的参与”都无从谈起,综合性学习的效果也就打了折扣。所以,激发学习兴趣、开拓活动思路是开展好两项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条件,是我们应当优先考虑的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文本,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铺路搭桥学习文本第二组的“保护环境”,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读导语开始,让天空碧蓝,让河水清澈,让草木茂盛,让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激起学生对环境的关注,接着概括提示全组课文的内容,并初步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让学生对周围环境注意观察,对保护环境注意思考。《一个村庄的故事》触目惊心,小村庄的悲剧发人深思──人类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至此,时机成熟了,文本布置了综合性学习──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文本一连串提出四个问题,分别针对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环保意识,然后提出活动的内容,并对活动形式提出建议。这样,我们就能引导小学生把握要点,做到活动前心中有数,活动中有条不紊。第五组教材“人间真情”的学习套路也是如此。
2.精心谋划,为学生创设综合性学习的情境我们在布置“环境保护”综合性学习活动时,除了利用文本提供的导语外,还可以自己精心设计导语,饱含深情地对学生说:同学们,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可是近年来,地球母亲已不像当年那样生机勃发,青春无限,而是百病缠身,伤痕累累了。你看,森林不断减少,水土大量流失,土壤严重沙化,海洋污染加剧,物种濒临灭绝……让我们做一名环保小卫士,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来保护地球母亲吧!我们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你知道环境污染主要有哪几种吗?你知道哪些鸟是益鸟吗?你知道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么?针对“人间真情”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可以提问,父母过生日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做一件让他们高兴的事呢?你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吗?你曾经给予过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么?如此等等,都有利于综合性学习情景的创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三、拓宽活动渠道,开发课程资源
综合性学习,从总体上说是强调自主和探究,但是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设计活动的形式和步骤,都可能存在一些困难,教师的启发引导是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前提。我们要鼓励学生在领会文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情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确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和展示方式,创造性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应当以学习伙伴的身份、以和同学生商量的口吻,作一些必要的提示,不断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例如:
(1)活动内容:阅读环保书报、收集环保资料,收集废旧电池,检拾废旧塑料袋,清理学校附近的草坪,清理河湖池塘中的垃圾,收藏保护鸟类等环保邮票,宣传爱鸟知识,举办环保知识竞赛。
(2)活动形式:查阅书报,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讨论、采访。
(3)呈现方式:倡议书、建议信、环保手抄报、壁报、实物展览等。可以举办环保主题班会或少先队队会,还可以模拟环保展览会讲解员、无公害蔬菜推销员、编演环保小品、编写绿色产品广告。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篇9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能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语文素养 作文】推荐阅读:
重庆卷高考作文呢题目及:全面提升语文素养10-09
新课标2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语文的素养10-10
语文素养与语文阅读10-16
语文素养11-29
语文素养培育07-29
语文素养能力07-31
中职语文基本素养05-17
初中语文素养培养06-08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08-02
语文信息素养管理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