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与语文素养(通用5篇)
学习习惯与语文素养 篇1
语文是工具, 它既是生活的工具, 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 无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什么是“语文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表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由此可以看到, “语文素养”涉及多方面内容。它要求学生有“语言的积累”、“语感”和“思维”作为知识基础, 注重“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的品德、审美情趣、个性、人格等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作用, 以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组长、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巢宗祺先生认为:“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解释, 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它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理念。
二、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 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不愿意学, 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和动力, 老师教起来索然无味的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搞好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 将来成为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习惯是一种内在需要, 有了这种内在需要, 有利于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从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方面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培养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 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良性循环、真正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也是语文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对学生的终身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 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 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 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好像出于本能, 一辈子受用不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 各种习惯逐渐养成, 但尚未定型的青少年具有可塑性强、矫正空间大的特点, 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有些学生语文成绩落后, 想通过积极的努力使成绩得到迅速提高, 往往不如所愿。这是因为, 语文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 有其自身的特征:它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具有强烈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因而学习起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短期内不见得有很大成效, 需要长期积累, 才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需要把语文学习当作一种习惯来养成, 只有把语文学习当作一种习惯性行为, 才能做到时时学、处处学, 达到“留心处处皆学问”的境地, 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三、良好习惯的养成
1. 培养乐学的习惯。
如今的学生敏感、活跃, 这就为习惯的培养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受“应试教育”影响的老师, 填鸭式地灌输, 搞题海战术, 搞机械重复地抄写, 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和规律, 使学生渐渐丧失学习兴趣。那么, 如何培养乐学语文的习惯?
首先, 遵循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既了解他们的共性, 又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 从学生实际出发, 挖掘内在兴趣。在语文课上, 需要经常采用一些激励性语言, 不断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不断学习的乐趣, 慢慢养成习惯。
其次, 培养对语文的兴趣。有了兴趣, 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即主动进行学习。一句话, 没有兴趣, 学习习惯就无从谈起。实践中, 可采用“揭示课题引趣法”“剖析课文引趣法”“结课引题法”“旁征博引法”等, 使学生发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和文学深厚底蕴, 激发对语文的热爱。要善于创设情境、创设机会, 让学生体验成功学习的甜头, 像接受礼物那样接受新知识。
2. 培养学生书写规范的习惯。
字要写得规范———清楚、匀称、整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悉心指导并严格要求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要写清楚分明;要注意字的结构, 把字写得各部分均衡匀称, 大小比例适当;要掌握字的笔顺;写字时要态度认真, 一丝不苟, 做到字迹整齐美观, 不乱涂改, 保证纸面 (卷面) 清洁。要求学生每天练字20分钟, 临帖练习硬笔或软笔书法, 定期举行展览评比, 褒扬优秀者, 特别耐心说服字迹潦草者限期改正, 督促其纠正不良的书写态度和习惯。
3. 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这主要指养成做听课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听课或阅读时在书上“圈、点、勾、划、批注”, 把中心句、关键词、过渡、照应, 结构层次, 主要内容, 以及学习重点、难点等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并随时把自己的想法和质疑写在旁边, 这样边阅读边思考, 效果更佳。让学生根据老师对教材的处理随堂记好听课笔记, 特别是要能记下老师得出某个结论的具体思路和过程。课后还要按不同情况和要求, 编写结构提纲, 做读书摘要或写读后感, 坚持写读书笔记、做资料卡片。
4. 培养学生养成“好读书”的语文学习习惯。
适当增加阅读课, 发动和组织自主读书活动, 养成“天天读几页, 一月一本书”的读书习惯。凡是习惯大都是经过反复实践养成的, 要让学生阅尽文学的“春夏秋冬”, 熏染书香气。然后, 通过读书比赛、演讲、辩论等语文活动, 加大监督力度, 督促他们多读书, 读好书。教师要给学生规定阅读量, 提示可读的书, 通过自行购买、图书室借阅、互联网查询等渠道, 博览群书。可速读、浏览、精读, 并做好读书笔记。阅读小组成员彼此交换阅读体会, 评论作品优劣。师生交流读书心得, 展示读书笔记。教师要参与其中, 共同合作、探究, 体验阅读的其乐融融。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 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作品的魅力, 做到多读、多悟、多交流、勤摘抄, 从崇拜的作家作品读起 (例如余秋雨、林海音、三毛等) , 选读他们的不同时期的多部作品, 学会自己筛选精品;并尝试查找不同作家的同一题材的文章来比较欣赏, 确立自己喜欢的风格。
5.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习惯。
今日社会, 要想成功,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 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对发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改进教育和教学方法, 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对初中学生来说, 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 也是锻炼情商, 提升与人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的教学实践, 使我们感到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大力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 把它纳入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之中。
语文教师可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同学进行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故事会、小型辩论会、指定题目的口头作文等多种活动, 逐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自主安排, 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己任。
实践证明, 通过这些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开展, 同学们不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而且性格活泼开朗起来, 为将来参与社会交际做好了心理准备。
6. 培养学生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 引导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质疑、探索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重要手段, 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之一, 也是验证语文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尺。在改革与创新的今天, 创新、质疑、探究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必须发扬民主,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热烈的课堂气氛。给予学生想象的权利, 让他们在想象空间大胆质疑、大胆讨论, 侃侃而谈、各抒己见, 千万不要打压学生的新颖甚至离经叛道的想法和做法。凡是有疑惑的都应勇于向老师、同学、身边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请教。总之, 从疑点处思考, 能够解释迷惑, 有助理解, 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 如果能切实地抓好两三种良好习惯的培养, 就可能带动其他方面的改进, 从而走出教育困境,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我深信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旦养成, 必将使学生受益匪浅, 乃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摘要:语文教学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 重视提升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因此,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提升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萍.“语文素养”构成论.教育评论, 2006, (01) .
[2]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08) .
[3]刘光成.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0, (10) .
学习习惯与语文素养 篇2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课程性质背景:
语文学科,是我们的母语课程,是一门最基础而又最难进行质量评价(亦即实效评价)的学科。它的难,难在其教学质量很难凭借某一份书面测试卷看出。从本质来讲,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应体现在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那么,“语文素养”与我们通常所讲的“语文教学质量”到底有何差异呢?其实,在一定范畴里,“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质量”都指称语文教育的一种结果形态和存在(即通过语文课程达到我们希望在学生身上形成的东西)。但如果对这种结果形态进一步作生成上的分析,就会发现,“语文教学质量”是某个时间节点上静态的特征,而“语文素养”由动词性的词素“养”,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持续的自主发展作用。它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状态,而是必须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内化的过程伴随语文教育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显然,从概念的周全性看,“语文素养”要比“语文教学质量”概括得更准确,更贴合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
“语文素养”的概念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从“养”这一动态要求上讲,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应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才可能不但在课堂上,更在生活中,不但在学生时代,更在人生的每一天,都接触语文,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素养。这与“学会发展”、“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是紧密贴合的。
时代要求背景: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在加大力度,大力倡导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我们苏州市教育局,自从2007年3月提出“三项规定”以来,更是打出了一组组素质教育的“组合拳”。这组组合拳当中,“减负增效”是关键。“减负不减质量”、“减负推动学生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那么,如何做到长效的“减负增效”呢?这其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获得自学的能力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苏州市教育局鲍寅初局长说:“教会学
生自学是‘教好每一个学生’的重要内容,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自学方案。”苏州市教育局适时在今年暑假开展了“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优秀学生评选,又在本学期开展“指导学生自学先进教师”的评选。苏州市教科院又正在全市开展中小学“指导学生自学”微型课题的研究。可以说,一系列的举措,使广大教师进一步领会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这也是本课题提出的一个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背景。
2、概念的界定
语文自主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学》中对“学习习惯”的解释:是指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是极为稳定的思维和行为的动力定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人付出更少,收获更多。本课题所指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我们把它定义为:是指小学生在语文自学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并可帮助学生提高自学效果的极为稳定的思维和行为的动力定型。
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是感知、认知、自控力、理解、记忆、操作能力等诸多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所有能力的基础。《新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语文能力要求。而本课题所指的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它是指学生在语文自学过程中运用的,帮助学生提高自学效果的具体的方法与技巧。
3、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小学生应该形成哪些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如何来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研究的过程,既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能促进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方面教学经验的积累、理论水平的提高、专业的成长,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语文素养的提升。不言而喻,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是有着极大的益处的。同时,课题组的研究,也必将有效地促进学校语文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带动其他老师共同进步。
二、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希望达成以下三个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自学”,通过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能力的增强,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能力的增强,更好地做到在“减负高效”基础上的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研究者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语文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带动学校其他老师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学生,因此,研究内容也着眼于学生的素养发展。主要包含以下五个具体内容:
1、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哪些自主学习的能力;
2、如何来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3、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家校合力、课内课外;
4、如何评价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水平。
5、如何利用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的一个方法。两位研究者要自觉地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按照“预诊(观察、调查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的步骤踏踏实实地进行研究。行动研究室一个动态的过程,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行动研究还应有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两个研究者,以及家长、学生要全程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同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要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行动研究还要特别重视留下研究的过程性资料。
2、观察法
通过观察,了解本班学生在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方面的情况。我校是一所新开办的学校,研究者都是新接班,所以这一点尤为重要。观察的内容如:学生有哪些自学的习惯与能力?哪些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自学习惯与能力?学生自学的习惯有哪些差异?学生对待自主学习的态度如何?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哪些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自学习惯?
3、调查法
通过调查,更清楚地了解本班学生在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上的真实情况和真实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研究,指导实践。调查的对象是自己班与平行班,自己学校与其他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间。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学生是否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已有哪些习惯?目前能力水平如何?别的班、别的学校是如何具体指导、操作这项工作的?学生对于自主学习态度如何?家长的认识是怎样的?调查后要认真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用于指导课题研究,指导实践。
4、测验法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特别是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我们希望借“测验法”来检验之前课题研究的成果,来论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实践是否有效,是否要作必要的修正。
5、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本课题个案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单一个体的研究追踪,论证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对学生学习质量的促进作用。当然,学习质量不单是指学习成绩,更不仅仅指一时的测试分数,而是着眼于学生的质量动态发展。
6、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特别是课题研究的后期,要全面细致地将课题研究的有关经验、做法加以总结,加以完善,并清楚、系统地予以整理成文,以便形成课题研究成果和指导教研组内其他老师。
五、研究步骤及具体安排
(一)启动、准备阶段(2009年9月~11月)
1、运用观察法、调查法,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情况。
2、深入进行理论学习,结合观察、调查情况,商议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3、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二)研究、推进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2月)
1、遵照课题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推进。
2、研究者在各自的班级积极行动,反复指导、实践,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3、积极利用家校合力,借助家长会、家校路路通、个别交流指导、告家长书等形式让家长提高意识,齐抓共管。
4、利用积极的评价激励策略,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5、确定好个案研究对象,作研究的追踪调查。
6、利用公开研讨课的形式,展示研究内容、过程和方法。
(三)反思、调整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
1、及时收集研究的过程性材料。
2、利用测验法及时了解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以及能力水平,对全体学生在“习惯与能力“上作出一个阶段性的评估。
3、及时总结研究工作经验,认真做好阶段性研究反思,及时调整研究行动。
4、召开家长会和学生座谈会,倾听家长和学生的感受、意见、建议,及时调整研究行动。
5、继续积极、深入地开展行动研究工作。
(四)总结、分享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0月)
1、利用调查法、测验法对比、了解学生在课题研究前后在“习惯与能力”上的差异以及学习质量的差异。
2、举行一个课题研究成果分享会,邀请相关教科研专家、其他语文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参与,利用讲座、主题发言、座谈等形式分享研究成果。
3、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分析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纳总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4、汇编课题研究论文、优秀教学设计以及其他课题研究成果。
5、将课题研究成果推广至学校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应用。有机会的,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作推广、分享。
六、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论文、优秀教学设计。
2、课题结题报告。
3、《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序列表》。
4、个案研究案例汇编。
七、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1、主持人:陆林珍
分工:全面主持、管理课题的研究工作;承担本班的具体行动研究工作;撰写课
题研究方案、结题报告;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序列表》。
2、参与人:吴敏、徐卉、唐雯、査澄娟
学习习惯与语文素养 篇3
一、 “方法与习惯”搭建了以人为本的桥梁
课程标准修改稿,把第一部分前言的总原则中原来的“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修改为“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单独提出来,进一步明确了“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教育是人的教育,离开了人教学就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意义。教学必需的本质就是“以生为本”。
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主要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与促进人的发展关系更加密切。语文学习方法是指有利于语文学习的行为总和和心理特征。语文学习方法种类繁多,小至一词一句的掌握,大至一类文章的学习。从概念上说它是关于解决语文思想、说话、行为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多数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字表述是有局限性的,每个人对表述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每位学生要求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很难衡量。往往是意会比言传还重要。学习方法也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方法,不同的学生会采用不同的行为。语言表述的方法是方法的共性,具体如何把握需要在实践领悟。
习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解释:一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二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显然这里所指的习惯是第二种解释。它是长时间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倾向。学习习惯,是学习方法的上位概念。学习方法是习惯的基础,学习习惯是学习方法长期磨炼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就动力定型。习惯的核心是“不容易改变”与“按部就班”有两面性,不适合于经常变化的环境和条件,优势在于轻装上阵,轻车熟路,学习效率高。比如,有人作文时提笔就写,写出来的作文又非常符合要求,好像是不假思索的天才,其实不是什么天才,只是纯熟而已,因为他在心中列提纲只需一会儿工夫,而且非常准确,这是习惯成熟的标志。习惯也与方法不同,方法是学习实践的提炼,而习惯是方法磨炼达到内化的结果。习惯成自然,尽管是同一种方法,但表现出的习惯却区别很大。学习习惯有很大的个性因素。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人脑储存知识量是有限的,而且淘汰很快,需要不断有新知识来补充。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尽管是比较稳定的,但也需要“与时俱进”,更新内容和结构。学习是人的学习,方法与习惯也是人的方法与习惯。它们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的原动力。
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习惯”的提出搭建语文学习与“以人为本”课程理念的桥梁,相信语文教学一定通过方法与习惯的桥梁走向“以生为本”。在整个《课程标准》修改稿中,与方法与习惯有关系的修改仅《课程目标》部分中就高达二十处,真可谓用心良苦。
二、 “方法与习惯”展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目前还不清楚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修改中是否也增添或原来就有“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的要求。语文学科的增设是非常必要与及时的。它也是近几年课程改革实践推进的必然结果。
一是语文是母语教学,“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很深,语文学习方法纷繁复杂,有必须继承的优良传统,也有新要求下创新的。方法不掌握,习惯不养成是很难把语文学好的。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相比,对语文方法习惯的要求高,这是语文学科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主要是针对语文学科方法和习惯的重要性所提出的。二是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语文学科概念本身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如,高矮胖瘦是没有量化标准的,只是相对而言。所以与之相对的学习方法也是模糊的,不像自然学科那样步骤分明、逻辑性强、结论明确等。语文采用的感悟、体验、想象、描绘等学习方法是比较难以把握的。语文学习方法的自悟是主要的,传授是其次的,掌握分寸主要靠自己。书面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转化为个体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把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摆到语文素养的核心位子是完全正确的,否则改革难以深化,效率难以提高。语文学习不像数学学习,不是说某篇文章已经读过了,明白了,就不必再读了,重读时也许会改正原有的认识,也许扩充了从前的了解,也许得到一种新的印象,这是常有的事。“温故而知新”、“好书不厌百遍读”表达就是这个意思。即使没有上述改变,重读一回就是多一回练习,阅读方法转化为阅读习惯也就容易些。
语文学科正因为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特殊性,把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作为语文素养核心内容提出来,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和加强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把握规律,提高效率。
三、 “方法与习惯”明确了增强学力的途径
语文学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知识取向、能力取向和人文精神取向。事实面前应该承认,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能力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只要看看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不难发现,在一轮接一轮、全面开花的语文赛课活动中,有多少课不是在人文精神上因“深挖洞”而获高奖。“得意忘言”,一折腾就是五六年了,贻害不浅。再让我们走进教室的常规课堂,又有多少课不是在传授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成了空中楼阁,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这能怪教师吗?是多年来语文教学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语文知识不能代替语文能力早有定性,难道人文精神就能代替语文能力吗?同样不能。语文教学改革已经推进到必须冷静科学处理好知识、能力和人文精神三者关系的时候了。
只要冷静地想一想方法来自何处,用之何方,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就明白了。语文学习主要有阅读与写作两部分构成。阅读不是让眼光在纸面上过一遍,写作业不是提起笔来胡乱写几句,要讲究方法。方法不是空穴来风,毫无依据。阅读一篇文章,目的固然在了解这篇文章讲了什么,但同时也在联系一些方法,以便读其他的文章。依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习作,目的固然是为了说出符合这个题目要求应说的话,但同时也在练习一些方法,以便写其他的题目。所以,方法来自于阅读与写作的实践,来自于对知识的掌握,应用于对其他文章和其他题目的阅读与写作。对于方法,懂得是一个阶段,应用又是一个阶段,懂得不一定就能应用,要应用必须经过练习,练习到纯熟的地步,方法就化为习惯,这时才能够自然而然地随时应用。阅读与写作也是两种技术。必须记住:阅读与写作不讲方法不对,而讲究方法,懂得就满足,也是没有用处的,必须使一切方法化为自身的习惯,这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所在。
有人可能会担心强调了方法与习惯,会不会淡化人文精神,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因为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读懂文章。先说阅读吧,“求甚解”是阅读的目标,也是阅读的方法,反过来“不求甚解”不是方法。“求甚解”,第一步,从逐词逐句的了解入手。仅仅通过翻字典等知道一词一句的意思,还不能算彻底了解,还必须更进一步,知道为什么用这些词与句,这样写好在哪里,文章采取的表达方法目的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思和用途。文章阅读到这一步应该说文章想表达的人文精神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再说习作,习作应该是人文精神考虑在先,表达的方式在后,如怎样安排结构,采用怎样的语言风格,用上哪些词哪些句等,并在习作过程中反复推敲修改,达到自己满意为止,都是离不开人文精神这个灵魂。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伙伴们的合作中,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能胜任学习任务的主观条件。这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通过能力的积累与丰富提升学力更重要。学力是个人学识上达到的程度,也就是一个人实际的知识能力水平。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力的最有效途径。
四、 “方法与习惯”端正了与时俱进的态度
多学多练,能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方法也就成了共同讨论与探讨的主要材料。或有教师指导,学生来探讨,或有学生提出,教师加以纠正或补充。若是独立学习,这些方法也应该充分发现,充分应用。练习的时候应用这些方法,练习中一定要有方法意识。长期坚持就能达到娴熟的程度,遇到语言文字就能用敏锐的眼光去感受,在意识中似乎不存在方法不方法,这就成为了习惯,就能够受用终身。
方法与习惯在学习中的地位是不用怀疑的,但方法和习惯也不是静止的、僵化的。尽管一些最基本的方法比较稳固,那也是相对的。如,同样是记忆,古代私塾强调死记硬背,遭后人唾弃,如今强调理解后有意记忆,无论积极性和效率都大大提高了,这是对记忆方法的认识提高。学习习惯与方法相比要求就更高了。所以,在对待方法和习惯上要树立两种正确的观点。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改善,手段的创新,要研究方法和习惯本身,要有前瞻性,让方法与习惯主动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学习条件和要求而进步,争取主动。二是多数一线教师方法和习惯缺乏敏感度和研究能力,多数是模仿与借用别人的成果,这也是需要的。但要强调的是必须吸取方法中的积极因素,原封不动地照搬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同样一种方法,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和学生身上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需要有一个本土化、个性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对已有的方法重新认识、补充、改造和完善。这是一位教师应尽的责任。总之,方法与习惯的“与时俱进”要符合两点:一是顺应发展的需要,二是有一个本土化、个性化的过程。
学习习惯与语文素养 篇4
一、“方法与习惯”搭建了以人为本的桥梁
课程标准修改稿, 把第一部分前言的总原则中原来的“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修改为“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单独提出来, 进一步明确了“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教育是人的教育, 离开了人教学就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意义。教学必需的本质就是“以生为本”。
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主要目标, 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与促进人的发展关系更加密切。语文学习方法是指有利于语文学习的行为总和和心理特征。语文学习方法种类繁多, 小至一词一句的掌握, 大至一类文章的学习。从概念上说它是关于解决语文思想、说话、行为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多数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字表述是有局限性的, 每个人对表述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每位学生要求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很难衡量。往往是意会比言传还重要。学习方法也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的方法, 不同的学生会采用不同的行为。语言表述的方法是方法的共性, 具体如何把握需要在实践领悟。
习惯, 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解释:一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二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显然这里所指的习惯是第二种解释。它是长时间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倾向。学习习惯, 是学习方法的上位概念。学习方法是习惯的基础, 学习习惯是学习方法长期磨炼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 就动力定型。习惯的核心是“不容易改变”与“按部就班”有两面性, 不适合于经常变化的环境和条件, 优势在于轻装上阵, 轻车熟路, 学习效率高。比如, 有人作文时提笔就写, 写出来的作文又非常符合要求, 好像是不假思索的天才, 其实不是什么天才, 只是纯熟而已, 因为他在心中列提纲只需一会儿工夫, 而且非常准确, 这是习惯成熟的标志。习惯也与方法不同, 方法是学习实践的提炼, 而习惯是方法磨炼达到内化的结果。习惯成自然, 尽管是同一种方法, 但表现出的习惯却区别很大。学习习惯有很大的个性因素。社会在发展, 知识在更新, 人脑储存知识量是有限的, 而且淘汰很快, 需要不断有新知识来补充。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尽管是比较稳定的, 但也需要“与时俱进”, 更新内容和结构。学习是人的学习, 方法与习惯也是人的方法与习惯。它们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的原动力。
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习惯”的提出搭建语文学习与“以人为本”课程理念的桥梁, 相信语文教学一定通过方法与习惯的桥梁走向“以生为本”。在整个《课程标准》修改稿中, 与方法与习惯有关系的修改仅《课程目标》部分中就高达二十处, 真可谓用心良苦。
二、“方法与习惯”展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目前还不清楚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修改中是否也增添或原来就有“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习惯”的要求。语文学科的增设是非常必要与及时的。它也是近几年课程改革实践推进的必然结果。
一是语文是母语教学,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国历史源远流长, 文化积淀很深, 语文学习方法纷繁复杂, 有必须继承的优良传统, 也有新要求下创新的。方法不掌握, 习惯不养成是很难把语文学好的。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相比, 对语文方法习惯的要求高, 这是语文学科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主要是针对语文学科方法和习惯的重要性所提出的。二是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语文学科概念本身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如, 高矮胖瘦是没有量化标准的, 只是相对而言。所以与之相对的学习方法也是模糊的, 不像自然学科那样步骤分明、逻辑性强、结论明确等。语文采用的感悟、体验、想象、描绘等学习方法是比较难以把握的。语文学习方法的自悟是主要的, 传授是其次的, 掌握分寸主要靠自己。书面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转化为个体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 把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摆到语文素养的核心位子是完全正确的, 否则改革难以深化, 效率难以提高。语文学习不像数学学习, 不是说某篇文章已经读过了, 明白了, 就不必再读了, 重读时也许会改正原有的认识, 也许扩充了从前的了解, 也许得到一种新的印象, 这是常有的事。“温故而知新”、“好书不厌百遍读”表达就是这个意思。即使没有上述改变, 重读一回就是多一回练习, 阅读方法转化为阅读习惯也就容易些。
语文学科正因为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特殊性, 把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作为语文素养核心内容提出来, 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和加强研究, 有利于进一步把握规律, 提高效率。
三、“方法与习惯”明确了增强学力的途径
语文学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知识取向、能力取向和人文精神取向。事实面前应该承认,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能力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只要看看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不难发现, 在一轮接一轮、全面开花的语文赛课活动中, 有多少课不是在人文精神上因“深挖洞”而获高奖。“得意忘言”, 一折腾就是五六年了, 贻害不浅。再让我们走进教室的常规课堂, 又有多少课不是在传授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成了空中楼阁, 上不着天, 下不着地。这能怪教师吗?是多年来语文教学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语文知识不能代替语文能力早有定性, 难道人文精神就能代替语文能力吗?同样不能。语文教学改革已经推进到必须冷静科学处理好知识、能力和人文精神三者关系的时候了。只要冷静地想一想方法来自何处, 用之何方, 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就明白了。语文学习主要有阅读与写作两部分构成。阅读不是让眼光在纸面上过一遍, 写作业不是提起笔来胡乱写几句, 要讲究方法。方法不是空穴来风, 毫无依据。阅读一篇文章, 目的固然在了解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但同时也在联系一些方法, 以便读其他的文章。依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习作, 目的固然是为了说出符合这个题目要求应说的话, 但同时也在练习一些方法, 以便写其他的题目。所以, 方法来自于阅读与写作的实践, 来自于对知识的掌握, 应用于对其他文章和其他题目的阅读与写作。对于方法, 懂得是一个阶段, 应用又是一个阶段, 懂得不一定就能应用, 要应用必须经过练习, 练习到纯熟的地步, 方法就化为习惯, 这时才能够自然而然地随时应用。阅读与写作也是两种技术。必须记住:阅读与写作不讲方法不对, 而讲究方法, 懂得就满足, 也是没有用处的, 必须使一切方法化为自身的习惯, 这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所在。
有人可能会担心强调了方法与习惯, 会不会淡化人文精神, 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因为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读懂文章。先说阅读吧, “求甚解”是阅读的目标, 也是阅读的方法, 反过来“不求甚解”不是方法。“求甚解”, 第一步, 从逐词逐句的了解入手。仅仅通过翻字典等知道一词一句的意思, 还不能算彻底了解, 还必须更进一步, 知道为什么用这些词与句, 这样写好在哪里, 文章采取的表达方法目的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思和用途。文章阅读到这一步应该说文章想表达的人文精神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再说习作, 习作应该是人文精神考虑在先, 表达的方式在后, 如怎样安排结构, 采用怎样的语言风格, 用上哪些词哪些句等, 并在习作过程中反复推敲修改, 达到自己满意为止, 都是离不开人文精神这个灵魂。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伙伴们的合作中, 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能胜任学习任务的主观条件。这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通过能力的积累与丰富提升学力更重要。学力是个人学识上达到的程度, 也就是一个人实际的知识能力水平。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力的最有效途径。
四、“方法与习惯”端正了与时俱进的态度
多学多练, 能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这些方法也就成了共同讨论与探讨的主要材料。或有教师指导, 学生来探讨, 或有学生提出, 教师加以纠正或补充。若是独立学习, 这些方法也应该充分发现, 充分应用。练习的时候应用这些方法, 练习中一定要有方法意识。长期坚持就能达到娴熟的程度, 遇到语言文字就能用敏锐的眼光去感受, 在意识中似乎不存在方法不方法, 这就成为了习惯, 就能够受用终身。
方法与习惯在学习中的地位是不用怀疑的, 但方法和习惯也不是静止的、僵化的。尽管一些最基本的方法比较稳固, 那也是相对的。如, 同样是记忆, 古代私塾强调死记硬背, 遭后人唾弃, 如今强调理解后有意记忆, 无论积极性和效率都大大提高了, 这是对记忆方法的认识提高。学习习惯与方法相比要求就更高了。所以, 在对待方法和习惯上要树立两种正确的观点。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 技术的改善, 手段的创新, 要研究方法和习惯本身, 要有前瞻性, 让方法与习惯主动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学习条件和要求而进步, 争取主动。二是多数一线教师方法和习惯缺乏敏感度和研究能力, 多数是模仿与借用别人的成果, 这也是需要的。但要强调的是必须吸取方法中的积极因素, 原封不动地照搬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同样一种方法, 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和学生身上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需要有一个本土化、个性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 对已有的方法重新认识、补充、改造和完善。这是一位教师应尽的责任。总之, 方法与习惯的“与时俱进”要符合两点:一是顺应发展的需要, 二是有一个本土化、个性化的过程。
学习习惯与语文素养 篇5
1.要求:自己组织语言作答,至少答出三点。
2.提示:课后作业提交后辅导教师批阅优秀得5分,良好4分,合格3分,不合格得0分。您至少完成6个课后作业,考核以6个最高成绩作业计分,本项考核满分为30分。
要保护孩子的这种天性,老师在指导的时候,就要尽量在基于孩子的基础上做些必要的指导,这样才会对学生的写作有帮助。保护孩子们的天性,要写出真情实感,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词语来修饰点缀。保护孩子的想象空间,鼓励孩子写出属于自己的情感的文章。
一、天性是学生重要的引导和方向。
如今的教育使得学生循规蹈矩。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校的教育整齐划一,学生对老师的话是言听计从,但是这样却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剥夺的孩子的天性的开发。
二、尊重天性,是要尊重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老师要释放孩子的自主性能量,增强学生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让孩子能够追寻自身的多样化的发展。老师对孩子的鼓励,不仅是最孩子的尊重,也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三、天性是需要老师的鼓励的。
【学习习惯与语文素养】推荐阅读:
语文学习习惯10-24
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11-17
语文学习中的习惯养成07-23
如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05-09
小学语文低年级学习习惯培养总结08-29
初一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探08-12
学习习惯与困惑初二作文700字08-02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观后感600字10-27
学习卫生习惯06-20
网络学习习惯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