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习惯

2024-05-15

自主学习习惯(精选8篇)

自主学习习惯 篇1

“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初探

“习惯”,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解释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做法或社会风尚”。[俄]乌申斯基认为,“经常把人所获得的经得住他以前所经不住的某些感觉或一系列感觉的能力叫做习惯„„日常口语中,还把由于经练习而强化的某种能力叫做习惯”。可见,习惯是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和能力的总称。它具有选择性(个性),反复性和持久性,有时还带有强制性。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东西方学者对此已有不少论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西方学者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在内在动机的自我激励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的学习过程。

那么,自主学习习惯就应是在一定兴趣爱好或明确目标的驱动下,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自动或被动养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不容易改变的自我监控、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它包括求知意识(兴趣),学习目的(目标),利用和创造条件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方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行为。

柏拉图说:“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学习的„„,被迫进行的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然而,以往的教学模式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社会、学校、家长的压力下进行的,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人并不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进步对知识的更高要求,家长成龙成凤的期望,学校升学的压力等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近利”而教,学生为“近利”而学,教学活动几乎演变为把学生当作“容器”,教师只是把书本知识直接灌进去的简单的手工劳作,这不仅与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境界背道而驰,更主要的是忽略了教育主体——学生的感受,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甚至于遏制学生创新意识、自我发展意识的树立和发展。

17岁就登上全国教育学术研讨会讲坛的王小平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习惯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机体越年轻,习惯就越能扎下根来”(乌申斯基)。初中生大多在12—16岁之间,正处于机体和思维都非常活跃的阶段,且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和一定的理解能力,个性逐渐养成,因而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的时期。

在“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激活主体意识,开发自主潜能——激活内驱力

其实,主体意识是每个学生都有的,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教师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或者说是教师的方法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是培养,而是释放和开发。

1、充分发掘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是好学的基础,是学生积极 1

地、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语文源自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加工,其本身就不乏乐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而,充分发掘语文文本的素材,使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师自身的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形体语言),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幽默生动的谈吐也将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尽信书不如无书”。再好的文章也不是白璧无瑕,处处经典,老师的理解也并非完全正确,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才是一种理智的学习行为。“学者须要会疑”。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鼓励学生提问,哪怕是一些极其简单的或是极古怪的问题,因为有问题才会有动力,有问题才会吸引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创造力。

二、课堂教学自主参与、合作探讨——学会自主学习

“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杜威)。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仅仅是一个个的事例,学习课文的最终目的是理解运用,而不只是简单的掌握文本信息,因而我在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一是强调工具书的运用,让学生运用字典、词典、成语词典自主解决文中的生字词;二是强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强调合作,小组中同学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

为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让学生在教学条件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三步走:课前勤,课中“懒”,课后细。

课前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不仅如此,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身理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备他们可能就某个点而生出的某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课中“懒”,实则是“活”。改变已往那种老师包办代替或设“陷阱”似的问答式教学模式,尽量“懒”,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师指导做;学生不愿做的事情,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乐意去做。“学莫贵于自得,非在外也”。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就是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适时进行激励、表扬与适当的引导。这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一环。课后细,即总结细,反思细。仔细分析过程的利弊,详细总结学生的得失,找出亮点,以指导下一次的教学;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作适当的补救。此环节既有利于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艺术,增进教学修为,更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除教材中的讲读课文主要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外,其它文章大多由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只充当一个合作伙伴的角色。

在上《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为避免“学生说说笑笑,课堂热热闹闹,要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则茫茫然,语文课变得玄虚起来”的现象,我事先在学生中组织了两个备课小组,不给任何资料,完全由学生去理解;为把握课堂真实情况,确保课堂纪律,还安排了4个学生进行记录(其中包括两个好动的学生)。从同学的记录、课后作文、学生“老师”的反映以及学习心得交流课(检查学习情况、补充相关知识)的情况来看,这一堂课非常成功,学生们不仅自主解决了字词,正确理解了课文的主题(做人不能虚伪,要诚实),了解了安徒生的一生,而且对课文进行了延伸,由文本走入了现实,就“骗子为何能行骗成功”,“皇帝为什么要穿‘衣服’游行”,“当时你若在场,你会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讲了历史上的一些以假为真的故事。他们自主设计和回答的某些问题虽然显得有些幼稚甚至

不得要领,但事前担心的纪律问题并没出现,几个表现较差的同学在那堂课上异常积极。一位语文基础不是很好、平时寡言少语,课堂上极少主动发言的男生,在课后写的作文《生动的一节课》中这样写道:“这是我学习生涯中由同学来当老师,自己提出问题,同学们来回答的第一节课。我觉得我又找到了人生中的一个起点,我将会从这个新的起点开始继续努力。我会永远记住这一课,永远,永远„„”。这种学习形式少了些机械的问答,没有了老师的思维的束缚,多了些自由的空气、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合作、探讨中不断完善认识,逐渐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拓展学习空间,开阔视野——强化学习习惯

语文课最根本的任务是学习和运用母语表情达意,读、写、听、说、思是语文学习的五种基本形式,学习过程中仅仅深挖教材是显然不够的,必须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面向广阔的语文世界去获取知识,开拓发展的空间。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猎取知识的途径,又有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强化。

为开阔视野,本年中我指导学生完成了两个主要工作:一是组建了一个班级图书室。学校阅览室藏书极其有限,在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室阅读的同时,动员同学每人借出一本书组成了班级图书室,利用中午和下午供学生阅读,并要求作好读书笔记或摘录,这一作法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增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同学关系更加融洽,学习风气逐渐浓厚。

二是阅读名著。基于学生的经济情况,我把同学们分为四个组,每一组购一套名著,四个大组交换阅读,要求每月读完一本,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读后感。阅读名著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广泛涉猎,受到文学名著的熏陶,并不要求完全理解和准确掌握,只要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即可。每月一次的读后感交流,都能发现学生新的认识和变化,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表扬,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训练了写作能力,而且还矫正了部分学习较差的同学的行为习惯,激活了思维。

自主学习习惯的强化,实际上是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外因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而言,但内因人仍起主要作用。因而在课外阅读的训练过程中,除老师反复强调阅读目的,进行强制性的要求外,如每周检查一次读书笔记或摘录,每月进行一次读后感交流,家长监督检查等,还特别注意抓住时机,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加以表扬和鼓励,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进而养成一种自觉的阅读习惯。经过一年课外阅读的强化训练,不少学生已开始不再满足于老师的要求,他们自己去购买了《论语》、《唐诗三百首》以及一些外国名著进行阅读,并时不时的向老师请教。阅读和交流课外读物已成了不少学生的一大兴趣和爱好。

自主学习习惯 篇2

所谓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就是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 不断地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但是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需要各学科教师的重视, 学生由于师源性的心理问题, 学校容易陷入“心理辅导工作做加法, 学科教师做减法的”的窘迫境地。所以我们从德育心理入手提出“每一位教师都是心理工作者, 每一个办公室都是心理咨询室”的理念, 旨在形成学校上下、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人人重视积极“健康自我”的培育。

一、健康课堂文化建设, 发挥学科渗透主渠道作用

课堂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学生在学校的自我感觉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课堂的感觉。宽松愉悦、充满情趣的课堂,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发挥其聪明才智, 从而使学生发现自我的价值, 提高其童年生活的质量。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 我们提出了健康课堂文化建设的两点要求:一是四个带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 把激情带进课堂, 把微笑带进课堂, 把鼓励带进课堂, 把趣味带进课堂。二是四求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体现“求实、求活、求趣、求智”的教学模式,

这“四求”模式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 也是学校教风建设的要求, 其目的在于打造严谨治学的教师队伍, 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条件。我们认为,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风影响学风, 教学态度影响学习态度。教师的人格特点、待人处世哲学、文明行为举止等都不同程度地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得以呈现, 对学生施加影响。在教师“实活趣智”的教风影响下, 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根本的保证, 学生文明守纪、好学向上、健康活泼的学风得以发扬。

二、设立重大节日, 维护心理健康

(一) 心理健康节是我校才开设的一个特色节日

在举办的心理健康节中, 已经成为学校发展学生健康自我、营造心育文化的有效载体和手段。今年我校举办的心理健康节, 开展了“感统训练、心育活动课研讨、展我风采、健心行动”等四个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活动, 并将心理健康节和校园文化节、“六一”儿童节等传统节日整合起来,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内涵,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品位。心理健康节活动由校内向校外延伸, 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心理漫画书法表演展示、心理咨询师街头现场咨询、邀请家长到校听取专家心理教育专题报告等活动, 营造了全社会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扩大了学校心育办学特色的影响。

(二) 举办读书节, 发挥读书的治疗功能

我校每年下半年举办读书节, 读书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学修养, 更能起到陶冶情操、消除浮躁心态, 实现心理治疗的目的。心理专家认为:读书具有心理治疗的功能, 在读书的过程中, 阅读者的经验与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产生交互作用, 促进阅读者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形成良好的生活适应。日常的读书活动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 在心理咨询师协助下的读书则具有治疗性。我们举办读书节, 兼顾学生心理发展, 面上发动, 学生人人参与读书以及相关活动;点上拓展, 对重点学生推荐必读书目, 在心理咨询师引导下读书, 激发当事人产生新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试图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实践证明, 读书活动对心理困扰、智能不足、阅读困难、低自尊、孤独、畏缩、自我实现、学业成就、同理心、果断行为、态度改变、行为改变、降低恐惧、自我发展等问题有一定疗效。

三、培育典型, 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既催人奋进, 又能抵御来自校外不良思想的影响。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典型, 树立身边的榜样, 可以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

一是“四星”评比, 培育学生典型。我校开展了学生“四星”评比活动和“风采少年”评比活动。根据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具体目标, 相应地在学生中开展“礼仪之星”、“诚实之星”、“开怀之星”、“智慧之星”的“四星”评比活动, 通过评比, 树立典型。“四星”评比各班每月一次, 对照具体的评比条件, 将评上同学的照片、资料简介张贴于教室外墙壁的专栏中, 达到典型引路、学有榜样的目的, 发挥了榜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二是开展行为规范合格班创建活动, 树立班级榜样。学校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制定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分阶段逐步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计划及各阶段的评比细则, 坚持每日检查与每周评比, 督促学生加强对不良习惯的自我监控, 并逐步改善, 使全校学生都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月对班级进行考核, 学期末进行综合评比, 评选出行为规范合格班和先进班级。

四、编写心育读本, 助人自助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 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目标则是助人自助、育人自育。从培养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内容来看,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原理和方法, 特别是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自我激励的方法, 有利于实现助人自助、自育, 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从而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 冷静自如地面对各项激烈挑战。基于这种认识, 我们组织学校的心理教育骨干教师致力于心育自助读本的编写。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 我们以故事的形式汇编了《听听我的声音》一书, 期盼学生通过阅读, 在故事中感悟、在故事中收获。接着, 我们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主要困惑, 由学校心理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并将这些材料按低、中、高三个年阶段分别汇编成一套自助读本——《漫步两小》, 给学生提供心理自助。

五、同伴聊天, 心理互助

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 处于勤奋与自卑的矛盾之中, 这个时期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老师和同伴。因此, 充分利用同伴群体的影响力量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 我们建立了同伴聊天室, 充分利用同伴群体的资源, 由小咨询员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一是岗前培训。我们从各个班级选出一批成绩优异、交往能力强, 志愿帮助别人进行心理沟通的同学进行岗前培训。由专门的心理老师给他们进行一些基本的心理咨询内容、技巧、原则等方面的培训, 使他们了解相关知识, 初步具备与同伴心理沟通的知识和能力。最后通过理论和技能考核, 取得小咨询员的上岗证。

二是助人自助。小咨询员队伍形成之后, 评选出室长全权负责同伴聊天室的工作, 心理咨询老师做指导老师。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由两名小咨询员在同伴聊天室接待来访同学并做好聊天记录, 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就集体讨论, 再解决不了的转交给心理老师。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不但帮助了别人也让自己获得了更多的体验和成长, 实现了助人自助的目标。

三是小课题研究。对于同伴聊天过程中遇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 以及校园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小咨询员组成了问题会诊所, 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讨论, 形成小课题、小论文。《网络游戏成瘾研究》、《上课小动作现象研究》、《学生交际能力调查》、《取绰号心理问题调查》等小课题的研究过程中, 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成长, 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上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增强了信心, 培养了创造性智慧, 自我意识得到了更高水平的发展。由学生组成了小咨询员、小研究员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成为校园里最活跃、最热情、最受欢迎的一分子, 成为心理老师的得力助手, 也成为维护同伴心理健康的小卫士。

六、撰写心理日记, 宣泄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调节心理情感问题, 学校开展了指导学生写生活日记的活动。学生每周写一篇生活日记, 反映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感受。学校每学期择优汇编成《开心果》日记集。学生通过平时的日记, 反映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或伤心难过或舒畅轻松或困惑无助。这样, 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发泄自己苦闷、烦恼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心理日记, 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掌握学生心灵脉搏, 及时实施必要的辅导和干预。心理日记既是学生心灵的轨迹, 又是道德的长跑, 可谓是一举两得。

自主学习习惯 篇3

【关键词】学案导学 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81-02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就是我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一些策略。

一、认识自主学习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需要教师正确认识并理解到底什么是自主学习,为什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所有家长听起来第一反应是,自主学习,不就是上自习么,时间给了孩子,让他自己去学习,那多枯燥啊,他不得睡着了或是开小差啊,还得有人逼着他学习,看着才行……所有家长听到让孩子自主学习,恐怕第一反应都是这个,其实不然。

自主学习有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者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只有学习者自身积极的主动的活动,使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与知识客体发生相互作用,建立起本质联系,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二是学习者的选择性得到了实现。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2.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1)对社会,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化个人,有利于给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奠定基础。对个体,自主学习有利于弥补个体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自主学习也是发展天才能力的需要,自主学习为个体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也有利于学习个体的全面发展。[2]

(2)以往政治课教学的弊端

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高中政治教师只要求学生记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学生不敢发表与答案不同的看法,学生在教师圈定内活动。这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单边主义,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被剥夺,因而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

二、从实际出发,构建适合的教学模式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要求我们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有利于我们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要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确定。

1.我校实际

我们学校是一所新成立的高级中学,任务是招收被重点高中分流下来,有梦想上大学的九年级毕业生。这些学生中,大部分行为习惯都不好,特殊表现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调查,我总结了这样几个不利于学习的习惯与现象:

(1)课前不知道预习,课后不认真做作业,抄作业;

(2)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坐不住、讲话、搞小动作;

(3)学习不自觉,懒于动手,靠老师时刻监督;

(4)想要努力学习但不知道怎么学习;

(5)不知道怎么使用教材。

2.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教育家叶圣陶说:“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3]面对这种现状,我认为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能力也就跟着来了。

学习了其他学校的一系列课改经验之后,我们选择了用学案导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导学案,我设计了前后相继的七个不同环节,同时我采用不同阶段,设计不同导学案的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我希望他们具有的、有利于学习的习惯,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导学案设计的具体环节及作用

在每一个导学案中,我设计了课前展示、导学目标、自主预习、问题探究、自主检测、课堂小结、延伸拓展七大环节,用以引导、辅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导学案设计好,不同的环节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①课前展示部分,我让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直接提问;有选择题;有辨析题;也有材料分析题。展示优秀的小组加分表扬,激励学生,以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小组竞争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养成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课的习惯。

②导学目标部分,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哪些问题要理解、要注重应用。自主预习部分,我根据教材的前后顺序,设计成一系列相关的小问题,每个问题下面是就是问题的答案,答案部分则根据教材内容罗列出1、2、3的填空题,只要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就会很容易完成。每一个小问题后,我根据课标要求,标注好重难点、理解、了解等字样,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分清哪些是重难点,哪些是必须记的知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以后预习时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养成分层次阅读教材的习惯。

高中政治教材与其他教材不同,学生必须学会阅读和使用教材。就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言,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两部分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在完成预习的同时,学会阅读教材,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开始。

③问题探究部分,我通常会结合时事,利用多媒体,设计可以利用本课内容分析回答的问题,亦可是与本节课有关联的开放性问题。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所以该环节既有利于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收听或阅读新闻的习惯。

④自主检测部分,我通常设计5个选择题,先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分小组对答案,组内讨论合作,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交给其他组,帮助解决。或者每个小组统一答案后,各派一名代表把本组答案写在黑板上,比赛,看哪个组对得多,加分鼓励,然后总结共同问题,学生能解决的,我就不必插手,同样,哪个小组的同学把问题解答的圆满,加分鼓励,及时表扬。本环节最能体现学生互助合作、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不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克服了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坐不住、讲话、搞小动作,学习不自觉,懒于动手,时刻需要老师监督的不良习惯。这一环节坚持的好,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⑤课堂小结部分,我用大括号的方式,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按照框架结构罗列好,必要的部分用文字提示,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就采用自己总结,组内合作,给同学们展示,再补充的方式。本环节的设计主要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养成学习后善于总结的习惯。

⑥延伸拓展环节,我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名词解释、需要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相近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等,以及这些知识的出处,为学生提供查资料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有利于学生养成查阅图书、自主学习的习惯。

(2)四阶段导学案

学习习惯的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循序渐进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培养。为了让我的学生摒弃不良学习习惯,逐渐增加有利于学习的习惯,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我设计了由详到略四个阶段不同的导学案。

第一阶段,我把导学案设计的十分详细。课前展示环节以直接提问并穿插选择题为主,让学生只要复习上节课内容就会回答。自主预习环节,我按照教材顺序设计成一系列小问题,答案也做成填空形式分点罗列,让学生只要阅读教材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自主检测环节则多设计基础性强的问题,用以巩固预习环节所得到的知识。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学会阅读使用教材,本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根据班级内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程度来定。

第二阶段,在学生已经基本上学会预习、阅读教材后,我的导学案就设计成有一定的概括性,多给学生留些空白,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主要表现在课前展示环节,适当增加辨析类型题,自主预习环节,仍然基本上按照教材顺序设计成一系列小问题,只是答案做成分点提示,让学生只要阅读教材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自主检测环节则增加有难度的问题。本阶段在于在学生已经基本上学会预习、阅读教材后,稍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阶段,我把课前展示和自主检测部分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导学案的自主预习部分,我只给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教材,预习过程中自己总结答案。本阶段是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阶段,即最高阶段,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提问题,自己总结答案,利用小组对照问题,相互解决问题。一旦学生的学习能达到这一阶段,我就完成了自己作为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因为,我的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经历了一个增加好习惯,减少不良学习习惯的蜕变,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于当今我们提倡的终身学习是受用不尽的。

三、展望成功

虽然我的学生有着诸多的不良学习习惯,但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与九年级相比,还是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著名教育学者孙云晓总结,养成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惯用减法。我相信,在我精心设计的导学案的指引下,我的学生会在不同阶段都有新的变化,养成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课、课后复习巩固、收听或阅读新闻等习惯,一旦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就会在不自觉间变成一种能力,即培养或者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舒晴,江西教师论坛,鄱湖晨光—都昌任远中学邵团初英语工作室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法,2014-1-29 10:03:52

[2]郑金洲. 《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自主学习》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8版 第27-28页

关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4

一、使自主学习者成为榜样,促其更加自主: 这类学生占全班人数的五分之一,如果他们能起到带动作用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这部分同学对学习热情高这一特点,一方面让他们面向全班推广自己的学习经验,使同学们知道只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驾轻就熟;另一方面请这些同学的家长在部分同学家长会上,介绍自己的教子经验,使更多家长能从中得到有利的指导,付诸于自己的教子实践中。这样做受益的不仅其余五分之四的同学及其家长,更使有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同学产生新的动力,增强主动性,有助于其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的家长也会对于这部分孩子有更高的要求,使习惯的培养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给欠主动者提供方法,促其习惯的养成: 由于习惯的培养缺乏连续性,使得有些孩子形成能独立完成老师布臵的任务,就是自主学习的错误观念,这部分孩子占全班的五分之二之多。

对于这些孩子我首先端正他们的错误认识,告诉他们仅仅独立完成老师的任务不是自主学习;然后请他们做一个调查,留心观察身边同学在完成老师任务后都在做什么?你认为哪种行为是自主学习?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同学在完成老 师任务后有以下行为表现:一是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二是自己复习、预习功课;三是呆着没事干。通过分析,他们普遍认为只有第二种“自己复习、预习”才是在 自主学习。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另一个认识误区:看课外书不叫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必须围绕课本 进行。这源于上面提到的一些家长 对于“自主学习”认识上的误区。为了使孩子们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首先告诉他们:“读有益的书籍,就是在主动学习。”因为由于年龄的限制,孩子对于所生活的世界的认识有很多是来源于书本,读书就是在主动地认识世界,就是在自主地进行学习。给他们以指导,告诉他们什么样的书值得读。这样有很多孩子在完成了作业之后,不再没事干,而是能够主动摄取课外知识,他们有的读童话、有的看科普知识、还有的能针对课本内容去涉猎一些名家名篇。这不仅巩固了 课本内的知识,还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书籍成了孩子们的朋友,书籍也帮助孩子学会自主。可见一本书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手握书卷的人,其实是在告诉我 们他有主动探究的乐趣、主动学习的能力……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学生会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给学生以阅读上的指导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通 道。

三、提高得过且过者的学习兴趣,为其自主奠定基础:

就这部分孩子来说,老师就像是警长。离开老师的监督都无法正常完成作业,又怎样要求他自主地进行学习呢?

⑴、明确学习目的:

在这些孩子的意识中,学习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他们依赖于师长的外在压力、监督去学习,彻底放弃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从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开始对他们进行自主习惯的培养。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就更谈不上自主学习了。

⑵、从“自主学习”第一步——独立完成作业做起: 其实这些孩子并不缺乏聪慧的头脑,影响他们的是惰性,也就是老师们经常说的“懒”。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爱写作业。独立完成作业正是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的第一步。

这些孩子不爱写作业有其自身懒惰的原因,也有作业本身的原因。我们一般认为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内容而设,在这种认识支配下,我们布臵的作业往往重复抄写的情况较多,这就使学生觉得作业做起来索然无味。其实作业的布臵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点我在设计作业时,大量降低重复性抄写任 务,多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比如:把所学生字变成谜语给大家猜、根据想象把《示儿》一诗改写成故事……。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作业的兴趣,那些本来不 爱写作业的同学对作业产生了兴趣。在编写谜语时,同学之间还互相竞赛,看看谁编的最妙。改变留作业的方式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让他们认识到作业是每个学生 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习重要又艰苦的付出。所以在他们基本能做到独立完成作业时,对他们进行了“作业是每个学生对老师的承诺”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不管作业是否有趣,都要完成,不能把作业枯燥当作不写作业的理由。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些孩子们养成了不用老师督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做到了自主学习的第一步。

4、对厌学者施以赏识成功教育:

这部分学生由于不知道如何学习,造成成绩不好,形成失败者心态,产生厌学情况。究其原因他们的这种状态是由于没有好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心态。

1、扫清学生心理障碍

学习是个心理问题。所以培养这样的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首先要解决的是他们对于学习产生的心理障碍

有的同学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在班里抬不起头来,怕被别人看不起,使他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重。针对这一点要鼓励同学们与他们交朋友、主动帮助他们,使同学们 发现他们的优点,尽量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 2 愿意与同学交往。并从中感觉到来自同学的关心、老师的爱护、班集体的温暖。为他们主动寻求帮助奠定基础。

由 于长期没有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形成了失败者心态,产生了厌学情绪。所以要刻意为他们制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找回自信,提高对学习的兴趣。这恐怕比弥补其知 识上的漏洞还要重要,因为没有自信做契机,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便无从谈起。努力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比如: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他们任何一 丝点滴的进步……

2、指导学习方法,弥补知识漏洞,学会独立学习: 这 些孩子由于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导致最初学习成

绩的失败。在解决了他们的心理问题之后,开始在学习上给他们以指导:首先,请学习好的同学们向他们传授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认识到好的学习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组成互助小组,弥补知识上的漏洞,为了促使他们取得更大成功,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采用分层作业及分层考试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不懈的努力,这样的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知道翻阅工具书、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了,向自主学习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虽然这一步尚显稚嫩,但是相信一句古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在 对孩子进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以学生的兴趣作为促其形成能力的出发点。然而这是我不得不使我想到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以这种方 式开始培养孩子习惯,会不会导致孩子对于习惯的养成走入兴趣挂帅的误区。认为养成习惯就是为了去做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

如何养成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篇5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之师,终生之友。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首先要实现观念上的自我变革,为孩子自主学习提供观念支撑,这是孩子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想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注重自我学习,提高认识,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因为,你的行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言传身教的效果会更显著。

认真分析当今家庭,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上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现在的许多家长一方面省吃俭用,而另一方面却没有适度地控制孩子花钱,从而导致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好逸恶劳、吃喝玩乐、给同学过生日、拉帮结派、聚众餐饮等挥霍无度的不良习气;二是家长缺乏正确地教育方法,没有抓住孩子的年龄、心理及个性特点,恰如其分地引导和进行养成教育;三是家长过分地溺爱和娇宠,从头到脚包办代替,使孩子过惯了家庭“小皇帝”的生活,而严重缺乏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

有位教育家说过:“做父母的最好只有一只手”。意思就是说父母对孩子不要包办的太多,要放开一只手,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也就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全部包办代替,也不能完全放开,放任自流。在许多问题上,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增长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长久坚持下去,既能提高孩子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自主学习习惯 篇6

张宝山

大 杨 乡 第 二 小 学

联系电话:***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摘 要】: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教”和“育”应该在人性中达到完美的结合,所有的“教”都应该是服务于“育”的,都应该最终落脚于“人”的成长。具体到学校教学中,学习最终是孩子自己的事,所有的“教”都为了学生的“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才是最好的教学。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班级文化 学习方法 人格魅力 家校交流 【正 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是以提高人的创新精神,促进人“学会学习”为目的的学习,是强调完善人格、提高素质和促进人的智力、体力、情感、伦理等平衡发展的贯穿人的一生的学习。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的且会很快过时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想得到培养,能力得到发展。经过多年来的探索,我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创建特色的班级文化,唤醒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欲望。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形势下,班级建设不仅要为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任务创造良好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创设一定的文化

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把握班级文化中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本着以上认识,我从新生入学起,就进行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深深感受到了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对于一个班级的健康发展具有的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学第一天,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同学们明白、理解特色班级文化的内涵。我班的班风是“严律守纪,积极向上”;让同学们明白好的纪律是取得成功的保证。班训是“健康,活力,团结,拼搏”;让同学们产生一种团结友爱的健康情感,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愉快的学习中去。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奠定了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因素。所以我对学生的寄语是“今天养成好习惯,明天成就大未来”。另外,我还在光荣榜板块中设置“学习标兵”,及时鼓励、表扬学习进步的学生,将他们获得的奖状张贴在光荣榜中,激励其他学生积极进取的欲望。就这样,同学们的学习意识都大有改观,都能积极地迎接挑战,积极地投入学习了。

二、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会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终形成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古语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做到百读不厌,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

方法。学生每多读一遍,总会多一点收获。比如当学生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第一遍读要让他们读通顺课文,读准字的读音;第二遍读要让他们理解积累一些好词佳句;第三遍读要让他们产生自己的点点感受并愿意思考一些问题„„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让学生在多读的同时,必须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常对孩子们说,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要有方法,背课文时首先要读懂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大致了解之后,分段背诵、各个突破。千万不要在没理解内容的情况下,就摇头晃脑念念有词,死记硬背,这样只是暂时记住了,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另外,我要求同学们认真做好预习,记好笔记过后认真整理,.课后要及时复习,遇到问题要争取独立解决,建立纠错本及时改错,训练习题要养成条理清晰的习惯。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会爱学习,会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三、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自主学习形成习惯。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它不是强求而是影响,不是制度而是感化,不是规范而是自律。它来源于教师强烈的敬业精神,渊博的学识水平,幽默的语言艺术,宽厚博大的胸襟,真诚的爱和信任。

这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班主任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个性教育学生,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这样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从而让学生听从你的教导,养成良好习惯。

我一直坚持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供大家随时阅读,每星期更换一次,坚持不懈。学生们在积极的课外阅读中既巩固了课内阅读方法,更强化了自主阅读的习惯。阅读习惯养成后,班级里打闹的现象少了,发呆、闲聊的人也少了,同学们一有空就读书看报,文化水平渐渐提高,人也越变越文明了,学习也变得积极主动了。

结合学校涌起跳绳的热潮,我常和孩子们一起跳绳,并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成立一支跳绳队,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和兄弟班级举行友谊赛,这样一来,孩子们训练热情顿时高涨。我又因势利导:我们应以学习为重,孩子们表现的出奇的好,不光作业能按时交了,而且同学们都能做到主动提前预习,我感慨于同学们的变化,同时也欣慰于孩子们的成功。

四、与家长密切配合,为自主学习提供保障。

作为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主动与家长联系,定期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家长携起手来,同心协力,共同指导,督促学生培养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

我坚持每次考试后都要与家长沟通、交流,一般我选择两类型家长,一类型是有进步的学生,这主要是班级中等生或者后进生,我会放大孩子的优点,在家长面前使劲夸孩子,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孩子肯定会在下段学习中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另一类型是成绩有起伏的学生,这针对的是优等生,我采取欲扬先抑的方式,先指出孩子的不足,然后再给予充分的肯定,帮助孩子重拾信心,重整旗鼓,轻装上阵。马双雨同学是我重点关注的学生之一,他的特点是聪明但十分懒惰,对他的问题我总是毫不保留,和盘托出,家长也频频表示在家中要严加管束,但最终我仍然让家长明白,孩子是很可爱的,成绩也不算落后,我们要的是更进一步,精益求精。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孩子的转变很大,学习也能积极主动了,同时他也收获了成功。

综上所述,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要想尽办法帮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要通过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小事,从点滴做起,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上好课:小学语文问题与对策》彭小虎 主编 王宗海著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篇7

一、激发求知欲, 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求知欲,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求知欲望。

知识源于生活, 教学中若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挖掘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必将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中。

2. 体验成功, 激发兴趣。

“解出一道难题, 比吃一顿大餐还要爽”。学习上的成功体验, 同学的羡慕, 家长的欢欣, 教师的赏识无不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舞。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调整教学目标, 铺设思维台阶,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使他们在低起点中获得小成功, 进而在不懈努力中获得大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让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二、创设新型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以及多媒体、网络科技下的新型教学环境, 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因素。

1. 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学生, 他们需要教师的信任和关爱。这就要求教师到学生中去,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以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靠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 使学生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2. 运用现代科技创设新型教学环境。

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有声有色的问题情境, 动静结合的图像变换, 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得直观、有趣, “深奥”的数学知识不再是“魔术师帽子里跳出来的兔子”。同时, 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素材、交流信息, 教师和教材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教师只是设计者、导航者, 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三、揭示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揭示数学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1. 让学生看到思维过程。

常有学生感叹“上课能听懂, 下课不会做题”, 便是人们常说的“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多以探究性的语言代替结论式的陈述, 深刻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再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看到思维的过程, 并在此过程中从“懵懂”达到“彻悟”。

2. 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许多学生考试时, 感觉题目“似曾相识”却又“百思不得其解”。其根本就在于他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思维过程, 解题只是对所学知识的机械应用。因此, 要让学生在思考和解答问题时, 多问几个为什么, 将头脑中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化、条理化。使学生逐步由“被牵着走”到能够“自己走”。

四、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亲历问题的探究过程, 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 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1. 留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教育家达尼洛夫说:“教师讲的越多, 从而留给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和进行活动提供的机会就越少。”在教学活动中, 留给学生足够的“空白时间带”, 使学生有较宽余的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有更多的体验探究、实践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习惯。

2. 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索。

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由来过程, 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例如, 在研究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时, 可给学生适当分组, 准备好钉子、绳子、色笔和画板。放手让学生画, 以加强学生对椭圆定义的理解;放手让学生自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探求其标准方程, 并在“尝试———失败———再尝试”的过程中加深认识, 增强运算技巧和能力;放手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椭圆的几何性质。这期间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师只是一个“催产婆”, 在学生出现奇思妙想时给予褒奖和鼓励, 从而增强学生探求知识的乐趣, 由“苦学”变为“乐学”。

总之, 教师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摘要: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 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激发求知欲, 创设新型教学环境, 揭示思维过程等方面对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谈了一点认识和体会, 并以此与广大同行探讨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00-02

新课改倡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落实新课改的课堂观和学生观,需要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真正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课堂中把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组织好。使班级中每一个学生对你的课堂感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有了进步及时给以表扬,不断激励求知欲,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出示眼镜店的情境图,并拿起一副一边镜片大、一边镜片小的眼镜问学生:请帮忙看一下,我要不要买这幅眼镜?”看见这幅眼镜,学生笑得前俯后仰。等学生笑够了,教师说:“你们笑什么?出个主意才好。”顿时,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眼镜不漂亮不能买,有的说眼镜一边大一边小不能买,有的说眼镜不对称不能买。教师接着问:“那到底怎样才是对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这样教师在学生的一片哗然中很自然的就引入了新课的学习。之后让学生自主讨论、动手操作等活动学生都很积极主动了,也很快的掌握了知识,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二、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要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教师要改变观念,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始终以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看书,学生能讲的例题抽学生代表讲,学生会做的实验、操作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敢于放手。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发现;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并不断地树立学生的信心,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数学。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瓶、自来水管等找到角,初步形成角的表象,再通过说说角是什么样子,来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做角:“生活中也有很多物品没有角,老师想考一考大家,用什么好办法让它们变出角来。”最后组织各小组组长领取活动材料(洋芋和小鱼刀、圆片薄纸、硬纸板和剪刀、两根筷子、几根小棒、球形橡皮泥),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做角。经过学生们的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一个个奇思妙想展现在我们面前,有的用圆形纸折出角,有的用的硬纸板剪出角,有的用小棒、筷子拼搭出角,有的用橡皮泥搓成长条又折成角,还有用小刀把洋芋切成角等等。可见只要教师大胆的放手让他们去尝试,让他们真正的发挥自己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也会给我们的课堂增添精彩。

三、教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自主不等于不要老师的指导,有许多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不会自主学习,不会把握老师给予的自主学习时间,更多的是在盲目的哄乱中浪费时间。学生在课堂上要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尊重,相互交流,互相模仿,互相帮助,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有疑问可以提出,有困难可以向同学请教。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9的组成”,其中有一个“对口令”的活动就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教师要根据学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水平,选一个小组做示范:每个小组成员拿1-10的数字卡片,第一个同学举9的卡片说:“我出9”,第二个同学举2的卡片说“我出2”,第三个和第四个同学争抢着举7的卡片说 :“我对7”,最后四个同学齐声说:“2和7组成9”。这样依次进行1和8组成9,3和6组成9,4和5组成9……没等9的组成绕口令对完,其他小组的同学小声的跟着念起来。说明他们已经知道怎样活动了,于是教师放手让其他小组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

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交往,让学生体会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亲情与关爱,从而开放自己的心态,张扬自己的个性。以学习主人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不断地提出质疑,不断进行探索和求知。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个性品质,对参与自主学习有顽强的意志力。例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积极地、大声的走到讲台上回答问题,并在回答完了以后询问其他同学:“我的意见说完了,谁还有不同的意见?请上来说。”或者说:“后面的我不会了,谁愿意来帮帮我?”后面的同学接上:“我有不同的意见……” 或者说“我的看法是这样……”,这样学生就能做到专心听讲,倾听别人的意见,并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知不觉中,学生自己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通过相互间的学习交流,很多的知识教师不用再讲解了。更重要的是,有些学生为了课堂上能好好表现,课前的预习和课后复习着实下了一翻功夫,长此以往成了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翁的位置上,让学生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上一篇:蔬菜直销店合作协议下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