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精选12篇)
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 篇1
新课程改革以来, 教育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主动利用、开发自己天资、能力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其中自主学习中的小组学习功不可没, 可激起学生的情绪,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 陶冶情操, 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 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 师生、学生和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 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 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 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 同伴之间相互帮助, 动手实践, 在教学中发现, 探究文本的奥秘, 提高了学习兴趣, 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 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2. 激发了学生交往的热情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缺员参与的问题, 教学要多方激发学生参与交往的热情, 引导学生从交往中体验合作的快乐。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尝试:一是创设交往情境, 让学生入境生情, 产生良好的交往情绪, 从而主动地参与交往。二是改变评价方式。教师对小组合作交流的评价, 除了对小组成员个体的评价以外, 更要注重对小组团体交往过程的评价。
3. 增强了学生交往的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目标导向的活动, 强调课堂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交往, 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因此, 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 尽量提供适量的交往机会, 不要老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而剥夺学生交往的机会。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合理、高效要求教师做好以下几点:
1. 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课堂实践中, 经常可以看到课堂热热闹闹, 学生讨论积极热烈, 一些老师认为, 这样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老师从繁重的教学中解脱了出来。实际上, 小组合作学习对老师的要求更高, 老师要从以前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兴趣的激发者, 学生能力的培养者。例如每个学生应认真阅读前一位同学的习作并精心批改, 客观公正地做出评议:加强自我督促意识, 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在学生小组评议时, 教师以“伙伴”的身份随机参与一个小组的评议, 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2. 要求教师明确活动的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因其思维火花的碰撞而彰显价值, 但是它无限制的发散却不利于学习的效果。因此, 必须明确提出每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比如笔者教《囚绿记》 (高二必修二) 一课, 有学生提出题目与文章体现的主旨不相符, 要求改题。鉴于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先写文章后写题的不良习惯, 教师适时增添这一改题环节, 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先写出自己的题目, 并在小组内加以说明, 由小组推选最佳答案, 再在各小组间评比推出最优答案。
3. 要求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引导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 我先播放电视剧中的几首有关林黛玉、王熙凤的歌曲, 如《枉凝眉》《葬花呤》《聪明累》, 再让学生小组讨论两人的不同性格。学生在歌词中已经预先感知了, 讨论之后对人物的形象了解得更加深刻。课后各小组长再查阅相关资料作总结报告。
4. 要求教师选好思维触发媒介
比如在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 引导学生紧紧扣住描写林冲言行的句子进行品读、感悟、理解, 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林冲的“善良、忍让、缜密、谨慎”的性格。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 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既要教教材, 更要用教材。要选择地用, 智慧地教, 努力追求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5. 要求教师在班上展开竞赛活动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容易流于形式, 学生的激励不够, 展开各小组之间的比、赶、超, 定目标、定任务, 每周一次评比, 小组相互打分, 每月一次总结, 小组内部找不足, 每学期一次表彰, 全班推广经验, 只有这样, 各学科安排的活动才能取得比传统教学更好的效果。
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往往不得要领, 导致积极性受挫。合作学习也应体现梯度性、渐进性的提高原则, 不应一开始就涉及得太全面。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地去研究、去改进, 但我相信小组合作学习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 篇2
一、学习方面
1、课堂听课、平时作业被老师表扬的加1分,被批评的扣1分,哪组表现最好,小组加2分;作业未写好扣1分,未写扣2分,未带扣3分。
2、考试取得班级总分第一的加3分,单科第一加2分,年级总分第一的加5分,单科第一加4分;
3、班级总分进步超过8个名次加2分,退步超过8个名次扣2分;
4、背诵、默写不合格扣1分:在规定时间内还不会默写会背的扣2分直到完成:小组成员都合格加5分。
5、小组各个成员能积极踊跃发言者小组加2分。
6、课堂学生能积极主动发言一次加1分,纠错加1分。
7、课堂上随意说话者(除教师要求学生探讨问题)发现一次扣1分
二、纪律方面
课堂上,小组长监督本组的纪律。课堂纪律好的被老师表扬的小组加分2分。
三、卫生方面
清洁区被学校表扬的每个人加2分,被学校扣分者个人扣2分并且在罚扫一周。
四、文体方面
凡在各种文体比赛中,如,手抄报、劳技作品展、书法比赛、美术作品展等为班级获得荣誉的,可为本组加5分。
五、生活方面
1、被校学生会、管理老师、行政督察批评个人扣小组1分;
2、被教师抽查发现不规范(如未穿校服,作业不合格的等)一次扣1分;
3、个人垃圾不能及时清理的一次扣1分;
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 篇3
一、课题简介
课题研究的核心是分层与小组合作,促使二者的有效结合。尝试在同一小组内实现优优,中中,差差分层,进而优带中,中带差,培优补差,相互带动弥补,协作促进的教学模式,我们尝试努力促活课堂,变静为动,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每个个体从零参与到主动参与。优中低相互带动,相互制约,努力让各类学生主动抓取参与机会,尝试参与小组自主管理,在参与中激活,在参与中成长。
本课题实现同一小组内分层教学与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融合,寻找个体最近发展区契机,进而把相互协作延伸到学生课堂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尝试如何把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结合起来,不是单纯的分层教学,或者小组活动学习,而是分层与小组合作的有效结合。 尝试如何分层才能实现在同一小组内同质与异质结合。教学分层与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实践。尝试管理分工分层与小组相互协作。
二、课题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相关研究
1.课题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校教学水平日益提高,学校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在尖子生突破以及竞赛培养方面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科技发明和素质教育方面更是硕果喜人。然而,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如何突破目前的教学瓶颈?这是一直困扰着学校长足发展的主要问题。
新入校的高一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习基础,智力,能力,兴趣,进步幅度参差不齐,而长期以来形成的统一的平行班班级授课制, “一锅煮”、“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视并抹煞了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带有强制色彩的“整齐划一”,不能保证学生素质的提高,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的独特存在,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个性特点、组织操作能力合理分层,实现“利用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发展”的目的。
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认为个体的发展都有一个最近的发展基础和突破点,也就是最近的发展区,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能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难度,进度,进而达到最近发展区,就有必要“分层教学”。 他还认为“儿童在合作中能做的事比独立工作时多”,也就是 “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能促使每个个体借助于合作更好地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近年来,关于分层教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旨在立足个体差异,改变“一刀切”,“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尊重每个个体的独立存在,并力求顾及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力求让各层次学生均得到成功体验。分层教学就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首先达到每个个体的最近发展区。
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对学生在每种方法指导下24小时学习材料的保持率统计图显示:被动学习(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结合20%,示范30%),主动学习(小组讨论50%,实践练习75%,向他人讲授90%)
关于合作学习的理论更是得到推崇,合作的形式不一,有同质组合,如优优组合、中中组合、差差组合,也有优、中、差异质混合组合的做法。 “合作学习”就是借助异质,突破最近发展区,达到个体成长。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在参与中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新课题的实施是一项全新的尝试,把分层与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同一小组内不同个体间的先同质结合再梯级协作,为各类个体寻找到最近发展区,进而达到每个个体的积极参与,争取参与,竞争意识,寻找更多更切合实际的互助协作,促进个体最优化。努力尝试在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持下,实现分层教学与合作教学的和谐交融,并能实现小组内高效自主管理,对于教学有巨大的推动力。本课题的实施其创新点在于:
1.让各层学生都能参与,促各层形成交融态势。
目前,平行班设置必然会使班内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性格差异较大。部分教师侧重优等生,中等生成为被忽视的角落,差等生成为管教蔑视群体,致使优等生霸占课堂,中等生机会少,差等生没机会。
本着强调个体最优化发展的原则,催醒个体参与意识,寻找同类个体的最近发展区,借助异质个体唤醒潜质,弥补不足,把分层与合作从貌似独立状态转为有机融合,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相互激发,相互制约,相互和谐的新的交融态势。
2.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尝试在同一小组内实现优优,中中,差差分层,进而优带中,中带差,培优补差,相互带动弥补,协作促进的教学模式,尝试努力促活课堂,变静为动,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每个个体从零参与到主动参与。优中低相互带动,相互制约,努力让各类学生主动抓取参与机会,尝试参与小组自主管理。在参与中激活,在参与中成长。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了多边互动,倡导师与生、生与生进行多边互动,增加各类个体参与的机会。实现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启发、探究、取长补短,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的目标,促进个体的最优化发展。让学生在合作中让各层学生学会参与,学会管理。
3.促进师生的两个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促进师生的“两个发展”。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评价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了多边互动,倡导师与生、生与生进行多边互动,增加各类个体参与的机会。师生之间的频繁交流巩固加强了师生间的感情,实现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启发、探究、取长补短,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的目标,促进个体的最优化发展。
4.小组合作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测验和评价,并给予及时反馈总结。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采取个人评价和团体奖励相结合,且以团体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鼓励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
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 篇4
关键词:小组学习,自学,主导作用
一、成立学习小组, 培养中心发言人
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性格、特长等特点, 将全班划分为12个小组, 每组4~5 人, 实力均等, 强中弱兼备, 为了使小组学习具有实效性而不流于形式, 我选择了一批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性格开朗乐观的学生作为第一批中心发言人, 并进行了培训, 明确他们的任务是代表老师组织小组成员学习。学习过程分三步进行, 一是组织小组成员朗读课文, 可采用不同形式, 然后进行小组评议, 教给他们从语调、语速、感情、停顿、是否流畅等方面进行评议;二是围绕老师提出的中心问题让小组成员充分发言, 特别要鼓励那些胆子小、表达能力差的同学, 认真听取他们的发言, 并将发言的精彩片段记录下来;三要对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 变为自己的语言来代表小组发言。
二、精心设计小组学习内容, 提高小组学习的质量
学习内容设计的成功与否, 将直接影响小组学习的效果, 进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设计得好, 可以使小组学习思维活跃, 气氛热烈。设计内容时, 我注意了以下两方面:
1. 根据每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去设计学习内容。
第九册第五单元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在讲《鲸》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鲸和鱼、哺乳类动物有什么区别?”同学们很快从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上将它们区别开来, 认识到了具有鲸这样的外形、生活习性的只有鲸自己, 鱼类和哺乳动物都没有, 这就叫鲸的特征。因为作者准确地抓住了鲸的特征, 才将鲸介绍得如此明白。
2. 设计学习内容时要善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在小组学习中,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符合孩子的心理。比如在讲《鲸》时, 小组讨论鲸睡觉的样子, 我让每个人画一张鲸的睡眠图, 并说说为什么围成圈睡, 同学们通过画图, 使知识更加牢固地印在脑海中, 每个人都准确且深刻地记住了鲸的这一特征。在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 小组学习到“救车夫”这一情节, 我让小组成员分角色即兴表演, 并选出较为出色的一组上台表演, 扮演鲁迅的同学将“伯父”给车夫包扎伤口的一系列细微的动作, 关怀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扮演“车夫”的同学把车夫受伤后的疼痛难忍, 以及对鲁迅的感激之情表现得惟妙惟肖, 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三、教师要放得开, 收得拢, 发挥好主导作用
每一节课我一般都设“质疑”这个环节, 让每个学习小组质疑问题, 把模糊的、疑难的问题提出来, 先在小组中讨论,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在进行这个环节时, 学生最兴奋, 思维最活跃, 发言最踊跃, 是小组学习的最高潮之时。有时, 学生会提出许多高质量的问题, 甚至会把教师难住, 教师应感到由衷的高兴, 应给予鼓励。如讲《赤壁之战》时, 有的小组这样质疑:赤壁之战中东南风起了很大作用, 可是黄盖写信假降, 信上约定投降日期了吗?如果没有, 曹操会相信吗?如果约定日期, 这一天不刮风怎么办?这一提问新奇而又大胆, 使我一时语塞, 经过短暂的思考, 我镇定了下来:“你真会动脑筋, 提出的问题把老师都难住了, 课后我们一起查查资料, 寻找答案, 好吗?”
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 篇5
每一位具有责任心的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探索和尝试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依据统一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课堂教学,不可能适应每一个学生,必然地存在着目标统一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矛盾.能有效地解决矛盾;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小组合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正是是我们探索到了一条确实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运用小组讨论这一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有效地、自主地学习。
一、要想让小组讨论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必须优差结合,合理分组
科学地划分学习小组能有效地改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良好的认识和非认识品质的发展,又能让学生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认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合作的技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即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长、已有知识经验等,我将学生分为四人一个小组,全班共分为5个小组优、中差生的比例约为2:2,采用前后两排排列的方式。小组讨论时,前排同学回过头来,即可面对面地进行活动。这种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同时,由于各小组整体实力不相上下,有利于各组之间开展有效的竞争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设计时,要留有小组讨论时间
小组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便于学生发现和探索。例如学习America Canada Australia 等国家时,学习国旗,在讨论国家分类时很多小组经过讨论得出了很多种答案,有按国家国旗颜色分,还有按照国家动物分类的,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的结论让我非常非常吃惊,在课堂上练习单词和句型是也特别需要小组成员创设语境,相互合作,这些事例充分的说明了小组学习能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小组讨论能有效地 合作交流,激发思维。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交流,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观点,发挥想象,互相启发,共同发展。例如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始终积极投入,思维活跃。他们的方法有的相当不错,虽然有的也不可取,但小组讨论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总之,小组讨论这一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地促进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教师要在课堂中不断变化角色
在英语教学中,我之前学习和研究过英语的教学五步法,Step 1----Revision复习Step 2----Presentation输入 Step 3----Drilling操练 Step 4----Practice练习
Step 5----Consolidation巩固检测
在每一个步骤中老师充当的角色应该都有不同 Revision:5分钟
复习上次课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回忆起来。这时老师应该充当起课堂知识的串联者,注意两个点线面的结合,在知识总结上注意点(各个知识点)、线(知识串联成线)、面(知识结构网);在学生方面注意点(单个学生)、线(一组或一排学生)、面(全班学生)的结合。及时发现上次课遗留的问题,进行纠正,查漏补缺。Presentation(input):15分钟
新知的学习阶段,这时老师是课堂的领导者,不仅要讲解新知的重难点,还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听课状态,合理统筹和安排课堂的这,要充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要教的东西。Drilling:5分钟
呈现完新内容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或者两两对话练习,这时老师要成为学生的伙伴,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练习,如teacher says students say,进行简单性操练。也可采用短小的游戏,带动气氛,复习巩固,建立学习自信。Practice(output):10分钟
也称输出,是学生练习和展示的机会,应使用情景教学方法,为学生设置场景,学生是主角,老师变作情景教学中的任意一个角色,参与情景之中,如What do want to buy?中,老师可以变身为顾客,或者售货员加入集体性竞争性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情景的真实性和实用性。Consolidation(check):5分钟
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 篇6
关键词:个体学习;布置任务;综合素质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鉴于此,我尝试在自己所教的班级里组建了自主学习小组,并对小组的合作学习作出了探索性的指导。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探索。
一、小组成员个体自主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合作不是小组成员学习的目的,只是成员间为了实现共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如果老师一提出问题、自己学习中一遇到问题就马上拿来讨论研究,那么,组建学习小组就是在搞形式主义。只有当小组成员个体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或是遇到重难点问题,才可以启动合作学习的模式。反之,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完全没有必要再浪费其他成员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是货真价实的合作学习,故而,在小组开展合作学习之前,老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个体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合理巧妙地布置学习任务,能使学生有的放矢,激发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1.学生在自主学习前,必须知晓学习任务,但具体该怎样布置学习任务,是要认真准备一番的
以我所带的班级为例:先前,我只是告诉学生预习课文了事,至于怎么预习,花多长时间预习,怎样检查预习成果,一概没有告诉学生,布置任务过于粗略简单,学生对具体预习任务一概不知,预习得一头雾水,预习效果大打折扣;后来,每次安排预习任务时我都在黑板上列出本课的学习目标、重点以及相关问题,学生有的放矢,欣然而为,学习小组之间也讨论得轰轰烈烈,每次上课的时候,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都完成得较好,一时间老师自鸣得意,学生也自我感觉良好。然而时间长了,这种预习方法的局限性也就暴露出来了——无非是把课后作业前置而已,学生是带着问题来读课文找答案,在阅读课文之前他的视野的宽度、思维的深度都已经受到所谓预习任务的限制,而不是在精读课文之后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习课文完全就等同于做现代文阅读理解,削弱了读书的作用,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质的提升,课堂小组讨论也变成了“课堂乱哄哄,课下一场空”。鉴于此,我不再对预习课文作特别的提示,以免我的个人见解在预习之初影响学生的主观感受,而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可以在组内交流彼此的“第一感受”以及发现的问题,接着,我针对课文文体、高考考点、学习重难点等方面作出提示,并提出若干问题,要求他们再读课文,去解决问题,而后要求他们再深入课文,质疑课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设置问题和参考答案。比如:预习《一个文官的死》这篇课文时,自主学习后期除了提出若干问题之外,我告诉学生,高考时小说的考点一般有人物、环境、情节、主题四个,而后要求学生就自认为这篇课文高考会考的那几方面设题,同时要在小组成员的协助下拟好参考答案,以备讲课之用。
2.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要开展小组内合作学习活动,解决疑惑,巩固和强化自主学习成果
这个时候,小组内的成员要就彼此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探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尤其是学优生,更要义不容辞地帮扶学差生。对于经过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可由组长汇总,交到语文科代表那里,再由科代表把问题交给其他小组讨论解决,最后班级小组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科代表汇总到老师那里,由老师去粗取精后在课堂上解决。
3.适时布置开放性作业
一直以来,语文学科的作业,要么是课后练习题,要么是《高考模拟》之类的训练题,老套死板的程序化练习激不起学生的半点兴趣,说到底,这样的练习有些过于突出考试的作用,至于语文教育中应有的情趣审美、陶冶情操之类则被抛弃的无影无踪,把语文和生活彻底剥离。故而,老师要在语文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比如:在我的班级里,我让每个小组成员利用平时放假时间走上街头,记下一些经典的广告词、警示语、店铺名称等,在归校后,全部汇总到各组长那里。之后,再定期把各小组搜集的内容进行评比,然后全班传抄精华部分,并背诵待用。我还让各小组通过耳闻目睹等方式搜集每周时事要闻,并让他们把相似内容和性质的时事要闻进行整理归类,然后结合由我或者小组列出的若干话题,进行作文片段训练,之后则由各组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完成批阅、推荐的任务,再由全班同学在作文课上对这些被推荐的文段进行评比、修改、并打分。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并非唯一方式。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可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教材内容、教学条件、班级环境等情况机动选择其他有效学习方式并适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从而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学透语文!
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 篇7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生能力
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结果, 也要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 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学习, 对阶段学习结果不断进行反思, 增强学习能力。同时,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要充分发挥教学智慧。
1.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模式, 提供学生自主性, 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习动力, 让学习满足学生精神需要, 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在教师组织下体验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提高自学能力。
2.增强自主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化学知识具有零散, 繁多, 难度大, 记忆量大等特点。因此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牢记教学内容, 掌握学习重点, 清醒引导学生。在教育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 要注重对学习方法、记忆方法、概念方法以及理论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学习素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智慧去学习, 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进而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3.引导学生反思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进行反思能够有效增强自我意识, 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调控。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增强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动力。在引导的同时, 也要重视运用化学阶梯能力对问题作出解答, 注重对题目要求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完成解题后, 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思考, 并通过题目具体条件, 发现条件和目标之间的关系, 以及自己对题目理解的偏差等。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 教师对高一化学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进行讲解时, 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应为:
1.选材
教师在选择《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这一单元的讲解内容时, 要能够让学生懂得反应物自身性质对化学反应有重要影响以及其他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过程与方法上, 要做到由浅入深, 从感性到理性。通过探究方式讲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后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 增强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布置并检查任务
在提前一个星期, 教师应引导学生列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及难点。组织学生组织教材内容, 通过自己的理解, 做出讲稿。学生准备教学讲解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因此教师应随时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并做出鼓励和指导。由于学生学习任务重, 可采取分组分工的形式进行, 各小组可根据对掌握教材内容的熟练程度和收集的材料选择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过程中, 首先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讲解, 再派出优秀代表, 为整个集体进行讲解。
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的过程中, 应指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 分析自己的收获, 提高学习兴趣。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增强自身意识。
三、增强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构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调控,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将教学民主化, 创造一个和谐, 友好的学习氛围,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需充分理解学生, 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 提高学生积极性, 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师需引导学生反思解题的思路和推力过程, 注重选择应用解题的方式, 最终总结经验和失败教训。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在解题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 自己所走的弯路, 并深入分析, 找出问题原因。最终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具体特点, 对条件进行选择, 综合教师和学生的解题思路, 改善学生考虑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同时, 不仅仅要注重结果, 更要注重过程, 形成一个良好学习习惯。
四、结语
在课堂上,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共同探讨化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讨论等。实现同学自主性学习, 综合提高学生自主能力。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 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学习显得尤其重要。通过这种方式, 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激发学生潜能,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 教师应重视进行自主性学习环节, 增强学生自主能力, 同时进行教学案例, 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 并快速完成角色转变。
关键词:高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唐晓菲.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 (17) .
[2]王险峰.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浅析.新课程学习:中, 2011 (06) .
巧用小组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篇8
一、小组教学开辟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经过了小学、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积累, 学生在阅读、认知、理解、思考、分析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 关键是教师适当引导,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阅读、领会、发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帮助他们树立自主意识。”可是, 按目前的条件, 学校的班级一般是六十到七十个学生, 甚至更多, 在课堂上教师的组织管理难免有关注不到学生的时候, 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思维不活跃, 发言的机会有限。要激发全班学生较为持久的学习兴趣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就必须变“以师为本”为“以生为本”, 改变教师课堂“霸主”地位。分小组教学可以把学习主动权下放到学生, 主要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取决于学生, 甚至让学生自己管理学习, 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体。可把全班学生分为十个学习小组, 考虑学生的层次, 每个小组有正副组长各一名, 对小组长分阶段培训, 其他还有信息员、管理员、协调员、监督员、记录员、报告员等。结合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安排任务, 尽量做到各有分工、各有责任。教师的管理下放到小组里, 小组成员之间成了互相学习、互相督促的紧密联系共同体。定时开小组长会议, 交流各小组的学习经验, 反馈信息给教师和组员。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地改变一些做法。把教师的管理权交给学生, 进行分层管理学习, 做到分工具体、目的明确, 在交流和合作中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表看法的机会增多, 扩大学习面。特别是一些中下水平的学生, 平时可能经常被忽视, 现在觉得受到了重视, 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得到很大提高。语文小组合作教学, 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小组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欲望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就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从上面的分组可以看到, 小组教学“化整为零”, 更方便组织和管理学习,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符合新课程提倡的参与性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 谁要想享有发展和培养, 必须靠自己的内部努力来获得。”由此可以看出,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为他们学习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 提供有利的条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唤醒。充分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主动性、学习要求和阅读心理的个性, 让他们多动脑, 勤思考, 多发言, 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真正主动乐意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从而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教学改变了教师的灌输教学方式, 教师放弃了话语权威, 与学生平等相处, 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使个性得到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1.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检查学生自主预习情况
在上新课前, 可给学生设计一些问题进行预习。例如扫清文字障碍, 读通读懂文本, 甚至部分问题的解决都可以放手给学生, 让他们自主学习。篇幅较长的课文不可能把预习都放在课堂上, 而熟悉文本是深入理解课文、思考探究问题的前提。一般而言, 为达到熟悉文本的目的, 教师建议学生独立完成阅读课文两三遍, 对文本有初步认知。学生可以自行扫清文字障碍, 了解背景, 根据文本的题目和背景对文本进行猜读, 画出中心句和一些重要句子, 了解段意, 理清线索, 形成自己对文本内容等方面的独特感悟。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小组的团体作用, 监督员或同组成员之间互相提醒要完成预习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换看法, 最后在班上展示。这样保证预习的效果, 同时学生之间取长补短, 互通有无, 提高教学效率。
2.发挥小组合作智慧, 突破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的基础上, 再就疑难之处、本课的重难点设计一些问题, 或引导学生就这两方面自主提出问题,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应该是有一定的难度, 答案多样, 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经过独立思考和讨论, 达成大体上一致的认识, 然后通过抽签由一位成员陈述看法, 或大家各抒己见, 互相提问, 共同讨论, 最后是组与组之间交换结果。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并起互补作用, 运用集体的智慧去攻克难关。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 保证学生参与的热情。由于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关心的问题, 他们有兴趣参与讨论, 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谈到一两点, 学生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合作学习效果显著。
三、小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过去教师的满堂灌固然不可取, 可是课堂上教师精心地设计好问题, 也有学生积极回答, 这样是否就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了呢?其实, 从教学实践来看, 多数时候回答问题的是极少数爱发言的尖子生, 绝大部分学生则是持沉默、旁观的态度。学生长期这样下去, 会变得越来越懒惰, 懒于阅读, 懒于思考, 更不用说提出质疑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了。分小组学习, 吃的不是“大锅饭”, 组内成员出现懒惰行为, 学生之间提醒、关注较到位, 小范围内发言, 减轻学生怕出错的心理压力。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 组与组之间不甘落后, 分组后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 为阅读思考和质疑提供了便利。朱熹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可见, 无疑不等于学生全部弄懂了所学的东西, 很多时候只是没有做到进一步深入学习, 或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总是抛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更多的应引导他们阅读感悟, 从中发现问题, 然后自行解决问题。学习本来就是不断生疑并解疑的过程, 学生在共同学习中学会思考, 勤于思考, 懂得质疑, 才是真正地把学习的内容弄懂。
比如在教学姜夔《扬州慢》这首词时, 我让学生从朗读 (如节拍韵脚) 、题目、序言、正文内容、表现手法这些方面提出问题, 每两组共同就一个方面去理解和提出疑问, 有所侧重, 不必面面俱到, 选哪个内容先由各组自行选择然后由教师调配。如第一、第二组重点就朗读这方面提问, 第三、第五组从题目方面思考标题与别的词有什么不同, 其他组类推。经过每组成员阅读、思考、讨论, 然后集思广益, 把组里提的问题集中起来, 进行两组之间的对比, 选出有代表性, 或看法存在分歧, 或难度较大的问题再次交流讨论。教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引导, 从选内容到阅读感悟再到问题的形成、解决, 几乎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在阅读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在看法不一致的时候又可以互相质疑,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这样培养了学生阅读、思考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当然, 在阅读教学中, 有些内容确实难度很大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 那就要根据实际情况, 由教师区别对待。另外, 分小组教学、学习讨论不能只是形式而已, 要做好准备, 给足学生足够的时间,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教学和自主学习的作用, 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
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 篇9
我说的“一二一”起步走, 是在班级授课形式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小组组合活动形式。是将班级划分成若干个“一二一”四人合作学习小组 (有时也有三人一组) 。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相关的调查测试与平时知识基础、思维品德、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兴趣强弱等情况, 不公开地将班级学生分为三类:思维敏捷, 自学能力很强的优秀生;在老师辅导下或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完成学习目标的中等生;学习有一定的障碍, 需要别人帮助, 才能完成学习目标的“学困生”。然后按照“一二一”的比例方式组合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 (即:每组一名优秀生, 两名中等生, 一名“学困生”) , 将成绩比较好的委任为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 选一名小组记录员, 让他们讨论老师指定的问题。大家先带着问题去看书, 自行解决问题;如果个人解决不了的, 就由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如果合作学习小组解决不了的, 就由全班同学讨论解决。
合作学习小组通常是四个人一组, 是前后靠在一起的两排同学。教师尽可能地把学习有一定障碍的同学安排在走道边, 便于亲自帮助、辅导。课堂上, 除了完成老师指定的问题外, 自己可以发现问题, 也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质疑。
老师在上课之前, 根据教学目标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精心设计好问题, 使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达到“四个字”:一是“引”, 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二是“准”, 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的关键处;三是“整”, 围绕一个中心, 整体设问, 整体中见层次;四是“深”, 有一定的深度, 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如《哥白尼》一文思考题:
①找出表现哥白尼学说对人类思想发生影响的关键词语 (天翻地覆) ;
②不改变本意, 改变词序进行表达;
③说明怎样“天翻地覆”, 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④组句, 用一关键词说明哥白尼学说对人类的思想产生的影响。
在各个合作小组同学自学或讨论时, 老师的任务是巡视。一方面辅导与鼓励那些学习有一定障碍的同学去参与学习、小组讨论;另一方面注意调整有的组一个人发言、其他人不发表意见或讨论游离主题现象。在巡视中鼓励学生质疑, 从书本中读出问题。进入全班交流时, 在同学们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对同学们的各种结论进行概括、升华, 使每一个同学对每一个问题都能弄清、弄懂、弄彻底;同时, 对各组讨论比较热烈的、有特色的给予表扬。
为了使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个个动起来, 课堂上开展小组之间的相互挑战。规则是:小组中选取一名同学, 向另一小组任一同学提出一个问题, 请他回答, 如果能答出, 则答问题的组可得20分;如果答不出, 可由整个合作小组讨论回答, 如果能答出可得10分;如果还答不出得0分。当然, 答不出的合作学习小组可以反过来要求提问题的小组中的任一名同学回答, 答出了, 提问题的组可得10分。如果回答不出, 扣除提问题组20分。这就使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个个努力, 相互协作, 共同前进。而成绩较好的优秀生, 此时就既是学生, 又要承担老师的角色。当然, 所提的问题, 必须是书中的, 而且, 与学习目标有一定的关系。
“起”与“齐”一字之差, 但意义不一样。“起步走”是大家一起开始走, 但各人的速度不一样, 有快也有慢, 时间长了还有层次;而“齐步走”是大家同时起步, 在走的过程中, 速度必须一致, 不能快, 也不能慢, 否则就违规了。“一二一”合作学习小组, 是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不是走路, 所以不要求“整齐划一”。
“一二一”合作学习小组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下, 小组成员通过老师问题指导展开合作, 发挥小组中每一个人的积极功能, 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因此, 它优于分层教学。
现代人们理想中的分层教学:①分成好差层次班进行教学;②是淡化班级管理形式, 实行各人所需的动态班级进行教学;③是在同一班级中进行目标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等进行教学。分层教学可以对学生差异和个性有充分考虑, 能使更多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发展。但它自己也有很多的弊端。
通过调查测试, 由成绩分成的好差班, 对于成绩好一点的同学来说, 是一次机遇, 但对于“学困生”来说, 很可能是一次心理打击, 使他们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英国学者鲍勒在研究分层教学时发现:在学校里那些被划入低能力的群体的儿童, 变得自暴自弃, 形成了反社会价值观, 最终导致普遍的反社会行为。其次, 仅凭成绩作为依据也是不全面的, 而且成绩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是会有差距的, 是不是还要再分呢?第三,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公民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资源共享等也不允许分好差班。
有人在构建新的分层教学模式, 提倡“淡化班级概念”建立“弹性学习制度”。许多老师同时讲一个内容, 但深度不一样, 让学生自己自由选择。我们说, 这样做有一定的益处, 但真正实行起来没有几个。我们先不谈学生安全管理使人头疼, 就是教师配备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在农村学科教师的配备还有许多地方不齐全, 怎么会有那么多教师, 进行同一科的不同梯度的教学?
而在上课时进行目标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等等分层仅是一种理想的模式。真正操作起来, 难度是很大的。一是加大了老师的备课负担, 二是四十分钟的课堂, 也是不够的, 也不允许有那么多活动。有时注意到“学困生”, 却丢掉了优等生。
在中国, 从1901年“废科举, 兴学堂”开启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的现代教育到今天, 有一百多年历史, 在一百多年的实践中, 充分显示了它的优势: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大规模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彼此互问, 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结集在一起, 可以互相观摩, 互相启发, 切磋, 砥砺;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 完整。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各种独立个性的需求, 班级这种“整齐划一”的授课制弊端显现出来。它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有一定的限制, 它强调的统一, 齐步走, 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 出现优秀生“吃不饱”, 中等生“提不高”, “学困生”“吃不消”的现象, 某些方面有天赋的同学也不能脱颖而出。
合作学习小组课堂, 可以避免上面的不足。在班级集体授课形式下, 进行“一二一”合作学习小组划分, 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师生一维交流, 教师垄断整个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 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合, 可以听老师集中辅导;分, 可以是各小组独立活动, 各自施展自己的才华;比, 可以撞击出智慧的火花。
因为教学是获取, 而非给予。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去获取知识, 或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老师提出问题, 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 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就是一种获取;个人解决不了的让“一二一”合作学习小组集体讨论解决, 就是一种获取;“一二一”合作小组解决不了的, 在全班讨论解决, 也是一种获取。
《中国教师报》说:分层教学, 对学生的学习并无益处, 在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时, 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确当。鲍勒在美国考察了三所用不同数学教学法的美国高中时, 发现:混合合成教学班的数学成绩优于分层教学班。而收益最大的还是成绩最好的那部分学生。
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 篇10
《机械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授课教师和学生都头疼的一门课,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专业性强、枯燥无味, 大量的英语专业词汇吓怕了英语基础本来就比薄弱的高职学生, 很难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 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我们首先将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方式应用于《机械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 而后渗透到其他课程中, 为配合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 我们对课程重新进行教学设计, 以适应自主教学、小组教学。
1 课程重新构建
1.1 教学内容
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 所以要对课程重新进行教学设计。首先优选教学内容, 知识是无穷的, 学校不可能把学生将来工作所需的知识全部交给他, 这种想法不现实也不可能, 学校要做的就是“授之以渔”,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这样才能在经济飞速发展、知识水平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不被甩下, 紧跟时代发展, 自主学习新知识。因此, 内容选择应注重能力培养, 符合认知规律、由简至难、循序渐进, 兼顾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 每个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者互联网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一定注意不能一开始就布置非常难的学习任务, 太难的内容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 影响后续教学的开展。其次, 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 是专业中非常典型的知识, 因为这门课一般是开设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 学生已经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 在此基础上学习专业英语的内容已有知识储备, 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 增强学习信心。再次, 必要的辅助学习资料, 因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 辅以一些课外学习资料以督促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
1.2 教学环境
为学生建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环境, 自主学习时互不干扰, 小组学习便于组内成员间讨论, 能满足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大作业等要求, 我们采用大课桌形式。传统教室的布置形式是讲台在前课桌在后, 教师讲台上讲, 学生讲台下听, 想学习的坐在离讲台近的地方认真听, 而一些英语基础薄弱、害怕英语学习及不爱学习的同学则选择坐在离老师较远的地方, 不积极参与课堂, 有的甚至是睡觉、玩手机不听课, 课堂抬头率很低, 这种情况长期下去会形成恶性循环, 英语不但没有进步而且还会退步。因此, 我们改变教室布置方式, 课桌选择可以坐6-7 个人的大桌子, 或者上课前把桌椅重新摆放, 因为我们学校教室的桌椅都是可移动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周围, 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看到老师、看到黑板。其次, 上课地点尽量选择大教室, 分组之后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便于进行小组教学的实施, 如两两讨论, 小组出访等。最后, 教师准备好教学实施时所需的文具, 做思维导图需要的彩色水笔、卡片, 作业展示需要的磁扣、激光笔等, 作业纸则提前通知学生准备。
1.3 教学组织
课堂教学按照布置任务———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汇报——点评———反馈六个阶段组织进行。
1.3.1 自主学习
为利于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的教学方式, 首次课时将学生进行分组, 一般分六组, 每组选一名组长, 随着教学的开展, 可以陆陆续续增加一些新角色, 保证每位同学都担有一定的责任。上课开始首先布置学习内容, 阅读一篇专业英文资料, 15-20 分钟时间内快速阅读, 这是人能集中精神学习的最佳时长, 主要培养学生的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自主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 该时间内独立完成文章纲要性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作业收上来作为成绩的一部分。因为学生开始不一定适应自主学习方式, 所以教学初期一定要把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堂上完成, 随着教学的展开, 如果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 可以试着提前发阅读资料, 将这一环节转移到课下, 但从我们几个教师的教学体会来看, 课下的效果远远不如课上好, 因此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养成之前还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帮助的, 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达不到预期目的。
教师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观察学生, 观察他们学习状态、学习方法, 维护课堂纪律, 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鸦雀无声的, 所以这个阶段不仅没有学生之间的交流, 也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规则应该在第一课时说明, 学生的疑问可以记录下来, 后面解答。
1.3.2 小组学习
自主学习完成后进入小组学习, 工作任务是详细分析文章内容, 完成一个大作业思维大图, 形式自定, 内容多少自定。这一阶段学习时间多一些, 组内成员相互配合, 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手段查阅单词, 翻译文章内容, 第一次课任务交给学生自己, 任务分配、完成形式等由他们自定。教学中我们发现, 各小组的反映是不同的, 有的小组很快投入工作, 组员间积极配合, 而有的组则无从下手, 需要老师的帮助, 还有的同学边缘化自己, 不参与集体活动。笔者在教学中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 小组学习时, 在别的同学积极工作时他还是一个人孤单的坐在原来的位置上, 我一直观察这名学生, 他脸上的表情很无奈、也很无聊, 他没有参加集体活动论, 但也没在学习的状态, 很尴尬的坐在座位上, 我想他的内心其实也是很矛盾的。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 老师就要想办法解决, 我们一般是采用更好的小组学习方式, 如组内俩俩组合, 小组出访的方式结对子, 旋转木马轮换交流等。
小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 让他们离开座位, 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和学生交流, 融入到学生之中, 更是要作为观察者、监控者观察学生的动态、监控课堂过程, 不要把课堂变成形式上的小组学习, 表面上热火朝天, 而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 因此教师一定做好充足的备课准备, 包括学习任务、小组形式、观察项目、监控方式及反馈等, 以保证小组课堂的有效性。
1.3.3 小组汇报
为检测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的效果, 第三阶段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每次每组派一名同学讲解本组作业, 学生轮换, 保证每个学生机会均等。用英语表达, 本组内同学可根据需要补充, 其他组同学给予点评, 至少请其他组中的三组同学给予点评, 使评价更客观, 通过这种组间互评的方式,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另外一份评价来自教师, 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 即要点评优点, 更要指出不足, 既要对内容点评, 又要对思维导图的形式点评, 对有特色的思维导图要给与肯定, 鼓励学生创新。点评的同时要把自主学习、小组学习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反馈给学生, 好的给予肯定, 不足要在今后教学中改进。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一些张不开嘴的同学要多鼓励, 给他们机会, 每个人都有自主学习的潜能, 身体中有一颗躁动的心, 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中, 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在教学中遇到过这样的例子, 两年的英语课他一直没有主动走上讲台去展示自己, 包括老师点名, 但是, 在最后一次课的时候, 他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 积极主动的走上讲台, 同学和老师给了他最热烈的掌声, 他成功了, 做到了超越自我, 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和自豪。所以, 作为教师, 我们要有信心, 只要方式方法得当, 会收获我们希望的效果;也要有耐心, 学生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 每天都在长高, 可是天天接触看不到变化, 忽然有一天感觉需要仰视才见的时候才意识到, 对待学生多一点耐心, 持之以恒, 总会有回报的。
1.4 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 过程考核包括学生每次独立完成的作业、小组完成的作业及作业展示, 小组作业是每个成员都有的成绩, 作业展示则是每位汇报的学生的成绩, 因为每位同学机会相同, 过程考核我们有专门设计的成绩记录表格;终结性考核包括一份综合试卷、口试, 综合试卷包含学期所学不必多说, 口试则包括自选题目演讲、日常用语你问我答、一段汉译英专业文章翻译, 为保证成绩公平, 口试面试老师至少两人, 最终成绩是各项成绩按比例加权计算得出。
为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我们把每次作业的成绩公布给学生, 尤其小组间成绩, 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能激发组间的竞争,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 课程拓展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 也是一种习惯, 养成后终生受益, 同时培养这种能力也是一项长期艰巨任务, 如果只是在英语课堂采用, 而其他课堂还是传统型, 最后的结果可能还是等于零, 所以我们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其他课堂, 我院与国内其他几所院校试点德国“胡格教学模式”试验班的所有课程均是以小组为教学单元的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方式, 每学期我们会把普通班和试验班进行比较,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试验班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及沟通交流能力上要比普通班强很多, 和我们授课教师日常交流的经验是一样的, 所以, 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的这种教学方式也是可以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的, 只是我们需要重新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转换思维从课堂的讲授者变成课堂的组织者,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
3 总结
通过任务将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应用于高职课堂有效的解决了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 即教师和学生, 学生不愿听、教师很尴尬的现象。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不仅要求他们有知识、技能, 更要求他们有高水平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因此, 我们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专业能力, 还有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而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摘要: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及沟通交流能力, 在高职课堂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的教学方式, 本文从教学设计、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及教学考核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高职课堂上实施自主学习及小组学习教学。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组学习,高职课堂
参考文献
[1]林众, 冯瑞琴, 罗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质及其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6) .
[2]赵侠.合作学习理论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 2014 (1) .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的实践探究 篇11
关键词:高中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实践
现阶段,我国高中教学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尤其是“一服两自”教育方针的落实,对教育环境、教育水平均进行了全面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小组学习的方法对“一服两自”的教学方针进行了实施,因此,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方式,对其实践内容进行了探究。
一、教师通过将学生进行分组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高中阶段,教师要落实“一服两自”的教育方针,其主要的方式就是安排学生以自主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合理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个人自学、两人互学、组员互学的方式完成学案。学生在完成学案的过程中,自主将教材知识进行了预习,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保证他们在课堂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减轻学习新课时的压力。
学生要完成学案的基本前提是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现阶段,多数学生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不会合理地安排时间是学习中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学生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忙碌的状态,以至于不是高效率地学习知识,缺乏独立的思考。在教师设计学案时,由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上的错误,在设计学案时很可能会出现由于教师设计理念不同学案不能使用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采取统一的设计理念,对学案进行合理设计。
二、学生通过学案展示学习成果进行展现
学生在小组讨论之后将学案完成,在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展示学案中的内容,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学案内容完成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以地理教学中“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将学案完成,实现教材内容的预习。随后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安排学生将学案中的内容进行展示,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讲解到“20世纪以来特别是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这一知识点时,教师按照学案内容,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按照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对原因进行讲解:“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对学案进行讲解,可以对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师与学生通过互相学习、互相教学的方式将教学中不理解的内容进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学案中的内容一定存在不理解之处,这时学生就要将其提出来,教师对其进行讲解,或者教师与学生通过互相学习、互相讨论的方式,对学案中的内容进行理解。以“人口的空间变化”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学生将其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比如:“我国近几年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什么?”教师接到问题之后,可以先让学生对其进行解答,如果学生解答不到位的话,教师再补充:“近几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国家改革政策的推出,有很多农民工从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进行了人口迁移,或是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迁移的现象越来越突出。”通过教学中师生对教学难点的互相解答,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的高效率。
四、教师针对学案中知识的学习,对课程进行总结
在教学结束之后,师生将知识点进行总结,找出课程中的重难点,明确学习的方法,要求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学生在课后要不断对知识进行巩固。教师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学习科目、教学内容的不同对“四环节的灵活机变模式”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的实践,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行提高,并且对教师的工作热情进行提高,全面促进高中阶段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晓晖.搭建小组合作学习平台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11-114.
[2]杨天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9):88-90.
[3]央泉,王箐.小组自主学习法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4):63-65.
对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课例思考 篇12
这是一节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课。
1.教学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地理必修Ⅰ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中的第一部分《地壳的物质组成》。
2.教学目标
(1) 理解矿物的基本含义, 知道自然界中矿物的存在形式。
(2) 熟悉各种矿物标本并能根据不同的物理特性区别不同的矿物。
(3) 知道岩石的含义, 理解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4) 搜集三大类岩石物理特性的资料并交流, 分析如何用肉眼区别三大类岩石。
(5) 搜集三大类岩石的标本, 对比分析他们的区别, 并能说出其中的矿物质。
3.教学用具
提供一部分矿物和岩石标本。开通校园网, 提供一些可供帮助的网站, 例如:http://www.wdcgeo.net/ (中国地质数据中心) ;http://www.cbe21.com/subject/geography (中基网—地理) ;http://www.hnfms.com.cn/dili/ (中学地理教学网等) 。
4.教学时间
一节课。
5.学生表现
因为学习方式和学习地点有别于一般的课堂教学, 学生们都非常兴奋也很踊跃。但在这节课中, 不同学生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1) 有的学生未研究书本内容, 直接去校园盲目地寻找。
(2) 有的学生只是看了看书, 没有利用我们所提供的材料和工具。
(3) 有的学生所在小组其他成员都在讨论、研究、寻找, 而他只在那里坐等。
(4) 有的学生未能和小组其他同学合作、探讨, 无论是研究教材还是寻找标本都是独自一人完成。
(5) 个别学生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 溜到其他地方玩。
(6) 个别小组只进行了教材学习, 未能有时间寻找到有效的岩石标本。
(7) 有的学生在寻找点上做了记号, 并详细记录了用途。
(8) 有的学生首先研究了教材然后利用互联网寻找有用资料, 并作了记录, 在校园里寻找到岩石, 认真比对, 最后形成总结材料。
二
一节课下来, 从学生的反应和我的观察来看, 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相当低的, 许多学生基本上没有完成课前的学习要求与目标。客观上看来, 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 但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去做时, 却产生了与预料相背离的后果。回顾这节课的整个过程, 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若我的教学要求更明确一些, 学生也许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针对性就强些。比如:要求学生首先要理解矿物和岩石的基本概念, 然后在活动中对比书本知识, 把找到的石块进行认真分析, 并得出结论, 最后各小组写成一个校园岩石种类及所含矿物调查分析报告。
2.若我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 注意到各学习小组的特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整体功能也许发挥得更好些。原来我只是将班级的自然组定为学习小组, 有的小组中班委偏多, 有的小组中男生偏多, 有的小组中成绩优秀的偏多, 有的小组调皮的偏多, 结果造成各个学习小组之间严重不平衡。
3.若我在学习过程中多些巡视与建议, 也许可以使许多学生将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到“课堂”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及时地对一些学习情况进行恰当地评价与指导, 也许可以使学生们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4.学生中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现象。当脱离了老师的视线, 有些学生就追逐打闹, 完全将学习任务抛到一边。这说明了这些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缺乏制约力, 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凝聚力, 组员之间缺乏合作意识。
5.学生明显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习惯了接受式课堂教学方式, 离开了教室这一传统的教学空间, 有些手足无措, 没了主见, 不知该做些什么, 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有些学生习惯了老师布置明确的任务然后去执行, 在一个开放的时空里便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 坐等、观望的情况较多。
6.学生中存在明显的学习能力欠缺的情况, 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如在自学教材的过程中, 不能抓住重点与要点。比如很多学生找的石块没有注意区别类型, 虽然数量很多, 但都是一种类型———石灰岩, 而且也没能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它的组成;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资源, 只是凭主观想象去找一些矿石等;有些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不够, 不能合理有效地将学习内容与结论表达出来, 基本上找到了一些书本上知识要点, 也找到了很多矿石, 却不能很好地分析各种矿石类型及组成。
7.一些学生缺乏明显的团队合作意识。要真正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除了正确理解教材之外, 还应利用好所提供的各种资源, 特别是在利用资源时, 小组内各成员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就要求小组成员间能很好地分工、合作与整合, 最后再加以总结归纳。事实上小组内的分工不够明确, 各成员在执行时常偏离自己的任务,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明显地存在组内交流不够, 各行其是, 最后各成员只是将自己的学习结果罗列出来, 没有整合, 缺乏系统性的情况。
三
当然,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值得肯定与发扬的方面, 如:
1.学生开始的学习积极性普遍很高, 在遇到具体问题之前总是跃跃欲试, 只是在碰到障碍之后, 出现了一些不如意的地方。这就意味着这种学习方式还是具有生命力的。
2.学生的个性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得比较充分, 有些平时学习成绩一般, 课堂表现毫不起眼的学生, 在小组活动中显示出独特的能力:如自己动手查阅资料, 与其他同学很好地配合, 能主动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同学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能将学习活动后的成果用恰当的语言组织起来形成学习报告。
3.有些平时内向、缺乏与人交流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了锻炼。那些原先内向的学生, 是由于长久得不到锻炼, 缺乏表现机会导致的。而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 每个人的活动都是整个小组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个人的学习结果都能得到其他同学的肯定。
【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推荐阅读: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初探09-22
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研究实验方案06-16
《自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第三阶段小结11-11
开放与自主学习模式05-30
自主学习与教学质量09-17
学生兴趣与自主学习07-18
语文教学与自主学习05-31
国内英语自主学习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10-18
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学习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