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创造性教育管理

2024-09-21

语文创造性教育管理(共12篇)

语文创造性教育管理 篇1

一、前言

创新是具有时代的话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各学科都必须主动承担的任务。积极探索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途径, 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自身的革新, 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因此, 本文结合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 通过深入分析与认识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探讨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进而提出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创造性的策略, 为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二、高职语文教学及学生思维特点

高职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它的培养目标不同于中学语文教育和中职语文教育, 有着自身的特点。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是由高职语文教育的目标和高职学生特点决定的。高职语文教学既要将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又要充分认识高职学生的思维特点, 将语文教学与学生思维特点相结合。高职学生思维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 个性特征往往比较鲜明, 原因在于:一方面, 成长中的学生们其非逻辑思维还处于发展之中, 并处于变化状态, 其心理活动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和特殊性;另一面, 学生还未受到社会工作环境压力的压制, 也可以说还处于懵懂时期, 思维方式、思想方法未被社会现实所限制和规制, 其想象、联想、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现思维与聚合思维等等非逻辑思维形式往往不是“循规蹈矩”的。而与此同时, 创造性的强弱、创造心理的独特性主要就在于其思路的选择上, 于是我们就常常看到并感叹于学生在思维技巧上的开拓性和在思考的结论上的首创性。二是思维模式的发散性。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我们不需要非常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就能知道两个学生对同一论题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致, 老师常常用这种思维来判断学生作文、答题是否雷同, 这种判断尽管没有“根据”, 但是往往确实能接近事实。其原因就在于个体的思维模式是多方向发散和立体型的, 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在思维模式上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 其思维的方式、方法、程序、途径、轨迹等都没有固定的框架, 因而表现为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段对同一问题的观点、看法和阐释有所不同。三是思维态度的冒险性。思维态度的冒险性主要是指创新思维活动并不一定能每次都获得成功, 因而具有风险性。要冒着这种甚至有可能毫无成效的风险进行创造性活动就是冒险性活动, 这种思维态度也就具有冒险性。由于创造思维活动和创新思维活动是否取得成效以及取得成效的大小要受着实践的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学生对传统势力的态度上, 他们对传统势力、现有权威往往具有抵触心理, 甚至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突, 他们敢于冒险, 敢于用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去探索未知。四是思维水平的发展性。学生不仅身体、心理处于发展阶段, 由于其知识拥有量、知识水平以及其认识事物的水平和能力都还处于发展阶段, 因而其思维水平具有发展性的特点。

三、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创造性的策略

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是创造意识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思想、创造性思维, 来源于创造心理。培养高层次人才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教育主要靠思想观念的创造性。因此, 从语文教育视角入手, 进行创造性教育无疑是极好的, 也必将是有效的。因此, 通过语文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是可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和创造能力培养过程中, 积极发挥语文教育的作用, 通过语文教育教学从主观积极上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主动性。基于这种认识, 结合学生的思维、思想特点, 探索以语文教育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途径。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计划, 学校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责任重大, 学校不仅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还承担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任务。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 这就使得学校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 因此, 我们应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从学校自身发展来说, 实施人才战略也是学习战略展战线的重要举措, 它不仅有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更好地完成培养应用型、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任务, 而且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对于学校的战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于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地强调对学生的共性培养, 使得学校弱化以至于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破坏了优良个性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这种社会“共性”的过分强调, 把“个性”挤到了一边, 以至于在一些人的脑海里将“个性”划归为贬义词。基于这种问题, 在语文教育中对学生实施创造性教育,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 让他们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及兴趣爱好构筑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 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知识结构个性化的环境, 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鼓励,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使每个学生的良好个性及才能在其天赋允许的范围内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在人类征服自然行为的全面扩展和深入的同时, 也就对自然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形成了各类具有世界性、普遍性的地球环境问题。语文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针对这些现实状况, 树立全新的环境价值观, 引导教育对象从自然界获得创造的灵感。因此, 语文教育要倡导一种新的、科学的环境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平衡, 提高学生对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认识, 逐渐培养热爱和尊重自然的情感, 建立人、自然及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自然观,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创造灵感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其他动物、植物的生长与进化, 总的来说主要来源于自然。因而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并以这种观念指导实践。

摘要:通过分析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指出积极探索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途径, 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自身的革新, 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在此基础上, 对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创造性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育,创造性,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丰肖.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现代教育, 2011, (3) .

[2]王晓珊.浅谈语文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 .

[3]徐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学周刊, 2011, (6) .

语文创造性教育管理 篇2

浅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

浅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 浙江省海盐县石泉小学董玉良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了绝大多数教师的重视,并在这方面有了很多的研究。但一说起创新教育,很多教师首先想到的只是抽象的思维品质和具体的思维方法的培养,比如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广泛性,以及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等。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禁锢于“应试教育”下所形成的僵化的、单一的思维模式。但深入一下,创新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则首先是让学生有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才会有创造力;同时每个学生都有着潜在的创造力(陶行之语),只要教师提供足够的机会,激发学生创造的源泉;学生只要获得精神的解放,思想的解放,心灵的解放,那么他们的创造力就会被充分地迸发出来。 语文不仅是基础学科,而且是学生创造的基础。作为母语,语文是学习其它科目的基础;是其它科目进行创造的基础。同时,语文是学生接触机会最多,学习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是最能进行创造力培养的学科。它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没有不变的理论公式,它的范畴几乎和生活一样宽泛。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只要教师将表现创造力的机会让给学生,将能激发创造力的机会抓给学生,将实践创造力的机会留给学生,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就指日可待了。 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产生,跟教师的课堂教学原则密切相关。语文教育是最能最易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所以教师更应确立平等、民主、宽容的课堂教学原则。师生间只有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才能使学生在没有外在压力的宽松的气氛中,具有了安全的归属感,充分地展开创造性的认知活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封建文化的残余至今还阻碍着我们的教育走向民主与科学。 我们的语文教育总是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学生的精神自由。在课堂上,有许多教师往往处于好心,总是在无意识中损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感情。他们怕学生不懂不会,理解不深,于是多讲、再讲、甚至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以自己的思维结果灌输、强加给学生,而学生失去的不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创造力的大好良机。就像动物园里关得太久的动物,失去的不但是往日的威风,更多的是求生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去寻求,去获得。 同样,我们的语文教育也总是侵占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在课堂上,不但没有平等的师生交流,共同讨论的民主气氛,相互宽容的理解态度,反而以“师道尊严”、“唯师是从”的思想专制存在着。学《丑小鸭》,学生只能理解为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学《赵州桥》学生只能理解为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结晶;写《我尊敬的一个人》,学生只会写老师、爸妈,老师总是春蚕或蜡烛,爸妈总是送我上医院;写《家乡巨变》学生总是爷爷奶奶先诉苦,然后是我们思甜,或者道路变宽了,房子变大了等等;写景,只能是校园新貌或我家的小院;写物,只能是物的特点和我的喜爱;写事,只能写有“意义”的事;写人,只能写“心灵美”的人…… 在如此“崇高”、“庄严”的“语文教育”下,在失去了精神自由、思想自由后,哪里还有学生的心灵自由?学生的心灵已被牢牢地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哪里还有半点创造力的自由?也许这种“奇怪”的现象不是个别的:有许多的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课堂上不愿意讲,不愿意说,即使讲也是讲老师要他讲的话,讲老师爱听的话,但在课外却能滔滔如流有声有色;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一筹莫展或套话连篇,假话整篇,但私下写的日记却灵气飞扬、真心相见……这说明了什么?是他们不愿说、不愿写自己的话,真心的话?还是教师不给他们机会?这说明人的心灵一旦有了机会冲破牢笼,必将成为自由飞翔的思想雄鹰或纵横驰骋的感情骏马!因此,所谓语文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语文教育教学氛围,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纵横的机会。 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机会,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马克思的战友威廉・李卜克内西曾这样评价马克思:“他是一个彻底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之外他不知道还要崇拜别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辛辛苦苦得到的他所珍爱的理论,只要他确认这些理论是错误的。”作为教师也应拥有这样一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的人文精神。我们实在无法设想:一个迷信教材、迷信教参、迷信各种试题的教师会培养出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教师的心灵自由,取决于教师宽阔的人文视野:我们应该博览群书,站在人类文化成果的高峰俯瞰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我们的心灵应该向古今中外的大师们开放。心灵自由的教师必然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容精神,这首先意味着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信任和尊重;不仅教师要容忍学生的精神个性,更要容忍学生对自己说“不”,不仅要真情相对,更要真心相待。因为只有教师真诚、民主的阳光,才能照亮学生自由创造的原野。 学生创造力的产生就必须给学生以思想自由。首要是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这里所说的“迷信”主要是指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师的迷信、对名人名家的迷信、对“权威”的迷信和对“多数人”的迷信。我经常给学生说:“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圣人’;老师也好,名人也好,‘权威’也好,都不可能句句是真理;我们所学的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也不可能绝对完美无暇;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应该的,要听从,却不能盲从。决不能用别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我问学生喜不喜欢这篇课文,绝大多数学生都说喜欢,唯独有一个学生说他不喜欢,他还说出了不喜欢的理由。尽管他的理由在我看来是多么的“幼稚”,但当绝大多数人说“是”时,他敢于说“不”,而且是对一位文学大师的作品说“不”――作为教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我赞赏他不迷信不盲从的勇气!我当即表扬了他这种勇气,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给学生以思想自由,其次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特别是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燃烧的论坛:面对课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学生和作者之间应该平等对话;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思想碰撞。教师当然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但这种“见解”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不能成为强加给学生强加给作品的绝对真理。教师可以说《梳羊角辫的小姑娘》以“回答她的只是红领巾的一角!”结尾,是多么的“含蓄”而“巧妙”;学生也有权利说:“这太做作,读起来别扭!”教师可以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机智勇敢,而唐僧人妖不分,真假不辨;学生也有权利说:“唐僧不这样做,这不是唐僧了,他又没有火眼金睛;再说如果真的是人,那岂不真的枉杀无辜了吗?”少年的眸子往往比大人的.目光更明澈,没有太多世故的心灵往往对课文有着比教师更独特更深刻的理解――多次听着学生评论名家名篇时的“惊人之语”,我常常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给学生以精神自由,就应允许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文章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体现,写文章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如果学生不敢在文章里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其文章必然充满新八股的气息,而八股文绝无任何创造力可言!我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是八个字:“真情实感,随心所欲。”只要真实、健康,学生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而且想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可以写真诚的崇高情怀,也可以写有趣的平凡生活;可以写现实的眼前景物,也可以写幻想的未来世界;可以与老师商榷,可以与大师对话;可以评论经典,也可以改写名篇;可以可以鄙薄蜜蜂,也可以赞美老鼠……总之,学生的文字应该是掠过晴空的云彩,它美丽多姿而又呈现出个性的色彩。被解放的精神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大海是无边无际的草原,雪白的浪花就是那数不清的羊群。”“月亮哭了,泪水化作了星星。”“云,是出走的孩子;雨,是天公公的眼泪,诉说着悲伤的故事。”……能相信这是成绩平平的学生写的吗?其实,我并没有给他们讲要如何如何写,只是让他们自由想象,于是,属于他们年龄的文句便流出了他们的心灵。 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给学生以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当我们无视学生的潜在的创造力,把他们当做“低能儿”进行“培养”的时候,学生的表现也许让我们不甚满意甚至失望;但是,如果我们充分信任学生,给他们提供机会并积极鼓励、激发、诱导其展示自己的才能时,学生所迸发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就会常常令我们惊喜。我们也就会达到语文教育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首要目的。

例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篇3

一、培养质疑能力,勇敢挑战权威

《人琴俱亡》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让学生从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中体会兄弟情深,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但在第一节中,王子猷推断弟弟已死的时候却“了不悲”“都不哭”。相关资料上解说的原因为:因为他知道自己病重,也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此答案,学生提出了质疑。难道就因为他也不久于人世,就对弟弟的死无动于衷吗?这似乎有点有悖常理啊,怎么能说明他们兄弟情深呢?面对学生的质疑,我放手让他们挑战权威,寻求最佳答案。有学生说:这正说明他们兄弟情深,他们活着的时候一定经常联系,如果弟弟还活着,一定会给哥哥消息的。还有学生说:在来到弟弟家之前,子猷心里已是悲痛至极,只是强抑着悲痛。还有一种可能是他还没有接受弟弟已经离开人世这个事实,非要亲眼看见弟弟的尸体才相信。当他见到弟弟的尸体,再弹起弟弟的最爱的琴却“不调”时,他睹物思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恸绝良久”。学生的回答别样精彩!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提倡,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质疑,使学生敢问、会问、敢说、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迸发、闪烁!

二、捕捉讨论契机,明辨是非曲直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散文佳作,质朴,细腻的语言道出了真挚的父子深情。我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预想感动的场面一定会溢满课堂,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学生看来,拿行李,讲价钱,挑座位,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都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在惨淡的家境中,人到中年又赋闲在家的父亲艰难地支撑起整个家庭是多么不易,没有感受到对儿子的这份看似简单而又浓缩深层爱意的举动是多么让人感动。该用怎样的方式让同学们去挖掘温暖的画面,发现温暖的情感,体会温暖的感动呢?我思前想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中所描写的事情在我们看来都是日常小事,但为什么在作者的心目中却不能忘怀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吗?你的态度又是如何呢?同学们对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结合作者当时的家庭背景来分析这份父爱的“可贵”;有的学生在回忆自己的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画面,思考着父母的爱到底是怎么的。看着学生或兴奋交流,或蹙眉沉思,或激烈争辩,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学生在争辩交流中,对文中的父爱,对自己生活中涌流着的“亲情”有了深切的感受和认识。

事实证明,讨论教学能够让学生成为辩论的高手,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讨论中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意识将被不断巩固和增强,创造能力将不断提高。

三、融入文本角色,体味创造乐趣

《变色龙》一文教学结束后,我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本剧。这时候学生无论是扮演角色,还是充当观众,个个都兴奋不已。尤其是扮演剧中角色的学生,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之中。整场演出,同学们配合极为默契:动作衔接连贯到位,主角配角身份分明,台词娴熟生动符合角色特征,肢体语言夸张大方富于表演性。同学们通过细腻生动地表演再现了剧中人物形象,将《变色龙》这一世界短篇名著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观众随着警官奥楚蔑洛夫每一次态度的改变,发出阵阵笑声。接着,我要求学生描绘课本剧。许多学生受表演的启发,饶有兴趣地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许多学生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把特定情境下的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作了细致描写和合理的创造。

通过这些活动,巧妙地激发学生做与说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他们的创造情感感染其他学生,使大家都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

四、激发学生内驱,鼓励参与教学

在赏析《关雎》这首诗时,我抓住了诗歌中的几个关键句,精心编织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来理解表现手法“赋”:先是看上了,“君子好逑”;看上了就追,“寤寐求之”;没有追到睡不着,“辗转反侧”;经过努力追上了,开始谈恋爱了,“琴瑟友之”;最终把他娶回家了,“钟鼓乐之”。这样讲解之后,诗歌的叙事思路就变得比较清晰。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指出这种表现手法在《诗经》里叫做“赋”。有同学对我编织的故事进行了大胆的质疑。他们认为,《关雎》中并没有明确地讲君子顺利地把淑女娶回家了。或许那个淑女压根就看不上这个小伙子,那个小伙子睡不着,想啊,想啊,最后幻想和这个姑娘好上了,把她娶回家了。我及时肯定了这些同学的见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开发自己的思维。并指出他们的做法比记住老师的一个答案更有益处。所以,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参与的空间,让他们勤于思考,乐于表达,这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是师生的创造天地,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创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史志峰.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作用[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2).

[2]钱薇.践行创造教育理论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研究[J].成才之路,2015(34).

语文创造性教育管理 篇4

一、要树立创造性教学的理念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 国内外教育家都强调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传统的教学往往注重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形成技巧, 而忽视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转变观念, 树立创造性教学理念。现代教育应进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这个立体教学中去, 语文教学也毫无例外的要遵循这个教学方式。即强调在教学实践中高度重视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培养, 推动传统的“知识型”教育向现代的“创造型”教育转变。

二、要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指出:“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 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 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 是师生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催化剂, 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 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 也使得教育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教师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书育人的前提, 也是师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尊重学生, 包括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 尊重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意愿, 尊重学生的隐私等方面。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反对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 强调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活动和直接经验, 主张增加实际活动, 包括社交方面的活动, 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 因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慧潜能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人成长的过程, 是学生的潜能多方位地得以发挥的过程。而要使学生有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 有思想和幻想, 就必须摒弃课堂上的一言堂模式, 而应营造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 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动, 因此,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 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应耐心, 重在引导, 而不是横加斥责。这样, 课堂教学就不再是老师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因为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人,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 每个人都可以各抒己见, 施展才华, 每个人的个性都可以得到充分发展。在这样的氛围里, 还有谁的创造性会受到压抑呢?

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出的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它有两个显著标志:其一, 思维的产物是新颖的, 有价值的;其二, 思维的过程也是新颖的。有关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统一, 过分强调某一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是不适宜的。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这种“辐射”能力和“聚焦”能力, 在教学中应同步进行, 二者不可缺一。

一是用比较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乌申斯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如在内容相近课文教学过程中, 可以把两篇或多篇课文拿来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 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和写作手法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比较, 学生能从中发掘出新意, 其创造性思维必将蹦出火花。

二是用质疑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哲人是很重视发现、提出问题的。费尔巴赫曾说过“新知识是从怀疑中产生的, 李政道博士也说过这样的话: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会提问, 否则将来就做不好第一流的工作。”因此, 教师应教会学生生疑、质疑、善疑, 而不是由教师来替代他们。这样, 才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发展他们的智力, 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才能使他们由“学会”转变为“会学”。质疑法就是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生疑、质疑, 激活学生的思维, 拓展学生的思维, 诱导学生说话, 常用的方法有:投石法、暗示法、对比法、悬念法、联想法等。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后, 要引导学生反复深入地进行思索, 不但从常理、常规、常式中去生疑, 而且要从特殊中、变式中着眼去生疑, 要培养学生由提出孤立的单个问题, 而逐步过度到能提出系列问题。解决问题时, 应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 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就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是用想象法、联想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中, 即使是同篇文章, 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背景不同、阅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 所以对文章的理解也就不同。阅读过程, 实际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情景, 使学生进入“角色式”, 充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如在讲解现代诗歌时, 我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作者的创作背景, 然后播放录音, 让学生品位, 然后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对诗人此时的心情进行描述, 但对他们的描述不作任何评价, 再让学生自己去读。这样, 学生通过体验、想象和联想, 不仅增添了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而且能更深刻地体会诗人写这首诗的心境。在写作教学中, 也可以让学生运用想象甚至幻想的方法, 续写故事和想象作文。但不能胡编乱造, 而要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 以科学为依据。如在学辛弃疾的词《清平乐》后, 我让学生充分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 展开丰富的想象, 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这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是一个极好锻炼。

初中语文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篇5

在十五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多数的老师都只是教材的“被动执行者”,在使用教材时,教师往往没有自己的理解,只是把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做得好的教师也只是费尽心思考虑如何采用更生动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优化,很少有教师会考虑到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做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倡导。那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下面我联系自己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经历来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理解教材是前提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以准确理解教材为前提。教师钻研教材,要做到深入浅出,“深入”,即自己潜心体会文本;“浅出”,即清晰地引导学生理解新知。现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的,阅读量很大。课文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语言表达特点决不是一读就能理解的,要反复钻研。即使看教师教学用书,也要把教师用书上写的变为自己从教材中体会出来的认识。如教﹙八下﹚《梁思成的故事》时,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如果不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如果不懂得建筑是一门艺术,我们永远理解不了梁思成的做法:保护敌人的 城市奈良;因为没能保护辽代古墓而调侃自己是辽代的一块木头。

二、结合实际是基础

教师使用教材时既要基于教材、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又不能拘泥于教材的束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从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活用教材,引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生活,去感受语文的内涵,体会语文的真正价值。

1、结合学生实际用教材

(1)用教材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兴趣,活动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如何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呢?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深入教研教材,选取学生身边的、喜爱的、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加工和创造,带到课堂上,让语文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如我执教《慈母情深》﹙七上﹚一课时,先安排同学们谈谈母亲所做的让自己感动的事,调动学生情绪,为课文的深入理解做好了铺垫。公开课上一节课拿下这篇文章,都是因为我为教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搭建了一座桥梁。

(2)用教材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现使用的新教材,各种内容,各种文体,各种人物,一一粉墨登场。但并不是所有教材都有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活用教材,挖掘教材的有趣之处.如我在教学《荔枝图序》﹙八下﹚一课时,文言色彩太浓,理解有难度,但当我把荔枝拿出来,一步步地演示给大家看,让学生品尝,一切就变得简单而有趣了。

(3)用教材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有一定的规律,为此,我们需要整体研读教材,抓住教材之间的联系。一个单元的内容通常包括许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有层次地安排,以便学生逐步认识、积累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如我教学《斑斓春色》﹙七下﹚这一单元时就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导致课堂效果不佳。桃江的孩子对朱自清的《春》感受很深,因为熟悉。但对林斤澜的《春风.》就不太理解了,而我教授时用同样的方法,效果肯定不好,因为北方的春天与桃江的相差太远,没有认知怎么理解?所以后来我先让大家看相关图片,再学课文,效果就好多了。

2、结合教师实际用教材

老师要学会利用长处使用教材,若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则更有利于教师用自身形象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便于挖掘教材的内涵,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我是一个不擅长表演的人,上课缺乏激情,时间久了学生会疲倦,我就不断充实自己,课堂以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问题的设计取胜,触类旁通,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三、活用方法是关键

在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教师们针对学情,努力挖掘自身的教学潜质,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才能和教学智慧,大胆创造,积极利用,或精心取舍,或巧妙拓展,或大胆改动,或多方整合,或沟通读写,或接轨生活,既遵循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凭借教材又能跳出教材,使教材内涵更加丰富,个性更加鲜明,赋予教材生命的活力。用教材的方法有很多,下面联系我的教学经验谈谈以下几种:

1、调:调就是指调整教学内容。

(1)调整课文段落的先后。北师大版教材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多课文篇幅非常长,所以会跳读非常重要。如教《慈母情深》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跳读课文,从中找找到答案。

(2)调整教材的编排顺序。如教完《项链》﹙九上﹚后,我跳过几篇,先学《珠宝》,让学生比较阅读,对比中学会主旨,体会区别。

2、改:改就是改变课文形式

根据课程目标,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改变课文形式,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特长个性。如我在上《曹刿论战 》﹙八下﹚一课时,在拓展环节我请学生们将这篇课文加以创造,创作成课本剧的形式,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学生的表现那真是一个绝,他们在深入理解课文后将这样一个经典的历史故事生动活泼的展现在我的面前,我深深的被他们所打动。

3、增,也就是拓展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凭借教材这个“例子”,积淀语言,悟得规律,更应该超越教材,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本以外的文章,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举一反三,顺利迁移,在大量阅读中获得语言综合素养的提高。如我在教学《贾芸谋差》﹙九上﹚一文,就巧妙拓展,引导学生了解《红楼梦》的相关故事情节,学《李逵见宋江》 就联系学生看过的电视剧《水浒传》,《武松》。

当然也可以联系生活拓展内容。语文教育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教师们应充分利用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有意识地将鲜活的生活素材引入教材,融入课堂,变封闭的语文教学为开放的语文教学。为了给学生提供写话、习作的题材,为了让学生了解周围世界,我常常一个人在乡间的小路上、小河旁、花丛中寻觅典型的场景。教八年级时,为了让学生写好教材上规定的写景作文,找到理想的看日出的观察点,我半夜里跑出去看日出。在精心选择的情境中,学生兴致勃勃,多种感官同时运作,非常容易地将眼前的物、色、声、形这些浸染情感的表象与相应的词语沟通,写作不再是一种难事。我在上《秋天》时,先带孩子们在操场上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秋天的变化,用他们的心去感受秋天就在我们身边,然后再走进文本,这样一来,孩子们就有话可说,也能很快与文本融为一体了。

小学语文创造性教学探讨 篇6

关键词:激疑引思;质疑讨论;情境诱发;创造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15-01

小学语文教学,一成不变的教学只会把学生教“死”,学生会怕小学语文,拒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教师只有日日出新、课课出新,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他们的身心才会高度投入,去思考和发掘课文的美感,观念上和思维上受到一次全新的冲击和“洗礼”。

一、激疑引思创造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学生不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便不会有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会经常使用“激疑引思”的种种手段。①课题激疑。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题目多想几个“为什么”。如《飞夺泸定桥》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飞夺”?②词句激疑。对某些关键性的词语,教师不直接讲解,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如《枫桥夜泊》中的“渔火”是什么意思?③主题激疑。在教完一篇课文之后,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思考等。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这里方见长进。教学中应在看似无疑处,设法激起学生的疑问,从而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二、质疑讨论创造

前边讲的“激疑”是教师的行为,是教师通过某种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一种办法。这里讲的“质疑”是指学生的行为,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疑难问题。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她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学生的质疑不仅是积极思维的表现,而且是“好奇、想象、冒险、挑战”等创造性人格特质的显露,教师应该加以特别的关注和爱护,并给以巧妙的引导或解答。有时可以以疑释疑,即向学生提出诱导性的反问,使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解开疑团;有时可以点拨要点,让学生独立思考;有时可以将疑问交给学生讨论、辨析。例如,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为什么他身上的手榴弹没有爆炸?教师让学生讨论并回答这个问题。有的:邱少云卸下了手榴弹,放到了火烧不到的地方。有的反驳道:课文已经交待过了,邱少云潜伏的地方离敌人很近,若有一点动静就会暴露目标,要纹丝不动,怎么能卸手榴弹?有的说:还有一种可能,邱少云死死地把手榴弹压在身下,火烧不着。最后一个学生说:我随爸爸在部队生活过。听说手榴弹外壳上涂有一层黄油,是专门用来防热的,我想可能是它起了作用。这个推测也可能缺乏科学根据,正确的答案尽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去找,但这一场小小的辩论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三、情境诱发创造

就是创设某种情境,造成一种悬念、一种氛围,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参与兴趣,从而促使他们思考、想象和联想。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直观的,对于新奇、直观的事物比对常见、抽象的事物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所以,如能创设合适的情境,便很容易诱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生动的语言描述、形象的角色表演、直观的模拟演示、精巧的问题提示以及利用课文的语境等等,均可收到创设情境、诱发思考的效果。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小鸭子得救了》这道说话练习题,要求学生看图编故事,说说是谁用什么办法把小鸭子从坑里救出来的。在学生理解了画面之后,教师问:“谁来救小鸭子?用什么方法救?”学生活跃了:“小猴子把竹竿伸进坑里,让小鸭子抓住竹竿上来。”“竹竿太滑,小鸭子抓不住,还是大象用鼻子把小鸭子卷上来。”“也不行,大象鼻子力量太大,会卷得小鸭子喘不过气来,还是小熊用自己的小水桶到河里提水,灌到坑里,让小鸭子自己凫上来。”“那也不行,灌进去的水太少,被土吸干了……”孩子们不一会儿讲出了10余种方法,既练习了说话,又学会了从多角度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教师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哪一种方法既简便又可行呢?经过讨论,孩子们一致认为:应该让大象用鼻子卷着小熊的水桶,伸进坑去,让小鸭子跳到水桶里,大象再用鼻子把水桶提上来。

四、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说出或写出未被别人说过和写过的情节,大多是创造想象的结果。最常见的是“续尾说话”和“续尾作文”,即沿着故事的情节,说出或写出其新的发展和最后的结果。这种形式能直接激发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仍以前面提到的《小鸭子得救了》的说话练习为例。在小鸭子被救出土坑之后,教材上的故事本已结束,但教师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提出:“小鸭子被救出来之后,心情怎么样?小鸭子又会说些什么和做些什么呢?”学生争着说:“小鸭子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唉呀,要不是你们搭救我,我就没命了!”“小鸭子先深深地向小猴、大象和小熊鞠了一躬,然后说:‘太感谢你们啦!再见!小熊说:‘小鸭子,你先别走,我们一块儿把这个土坑填平吧,免得以后再害人。小猴、大象、小鸭子都同意小熊的意见,于是他们一起动手,把土坑填平了。”显然,教师的这个“续尾说话”设计得非常高明,既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替他人着想的思想品德,还强化了礼貌用语的养成教育,真可谓一举多得。

语文创造性教育管理 篇7

事实表明, 多读书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必由之路, 更是学好语文的根本途径。要让中学生多读书, 治本策略是打破应试教育这副脚镣手铐。但在目前的情况下, 唯有有关各方转变教育理念, 尽可能地为中学生提供足够的读书资源和时间, 并在读书的兴趣、方法上加强引领和指导。

一、切实转变教育理念, 充分认识多读书对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何谓学好语文?考出高分, 是否就是学好了语文?显然不是。因为考出高分不过是短期的功利性目标, 只有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 才是学习语文的长远和根本目标。在这个问题上, 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应转变理念, 形成一定的共识。第一, 中学生学好语文一定要大量读书, 读书量少了、面窄了, 认识水平、语感能力、分析能力很难上得去, 也就难以学好语文。第二, 用更多的时间读各种书, 短期内不一定能提高考试成绩, 但坚持较长时间 (如一年以上) , 对多数学生来说, 可以提高考试成绩, 并使知识面得到扩大、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第三, 一学期只读二十来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 这是人教版教材搞了阅读推荐书目和自读课本的缘故。然而, 目前很多学校的自读课本根本没有利用, 更遑论指导学生大量读课外书。其实, 教师和家长不应给学生读书设过多框框, 只要学生不接触那些明显有害身心健康的书籍, 我们就应乐见他们阅读各种课外杂书, 尤其是那些经典的名篇。试想, 如果一个学生一年能认真看一二十本好书, 读几十、上百篇美文佳诗, 他的语文素养肯定比只学二十来篇课文的要好。第四, 所谓听说读写, 读显然是写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大量的“读”和“汲”, 你拿什么来“写”和“吐”呢?

二、确立大语文观, 努力整合课内外读书资源。

语文教师要确立大语文观, 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语文教学的实际内容应远远大于教材内容, 需要语文教师吃透课标, 明确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和根本目的, 从教材内外的广阔天地中撷取内容重构语文教学。首先, 灵活处理教材, 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欣赏、理解内蕴丰富、写作有特色的重头课文, 对一些信息容量少、写作特色不鲜明且淡而无味的课文 (应承认现行教材中有这样的课文) , 不必用过多时间和气力教学。因为与其用大量时间精力教学这类课文, 不如引领学生多读一些更好的课外书, 如此一来, 训练价值或许更大。语文教学应摒弃题海战术, 集中精力训练听说读写能力, 尤其要指导学生多读书, 反复吟咏品味。其次, 把教育部门统一发放的自读课本有效利用起来。相对教材来说, 自读课本的人文色彩较浓, 可读性较强, 有些篇目很有研读价值。当然自读课本应以课外自读为主, 课堂指导阅读为辅, 教师在课堂上可选取一些篇目引领学生重点阅读、思考和交流。再次, 大量优选课外读物。可参照教材所附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筛选搜集。各地和各学校应加强图书馆建设, 丰富各类藏书, 同时班级可设立图书角征集好书, 并要求家长一年拿出一定资金, 为子女购买好的书籍, 订阅优秀的报纸杂志。至少来讲, 一所中学在正常情况下应储备经典的中外文学读本、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的作品集、各类重要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读物、优秀的历史读本和人物传记、部分时政和百科知识报刊等。语文教师还可利用网络, 搜集好的电子读物打印下来, 指导学生阅读;同时, 要引领学生识别对身心健康不利的读物, 并尽可能远离。

三、优化课堂教学, 留给学生足够时间读书。

要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和时间读课外书, 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 并引导学生制订读书规划, 珍惜时间, 坚持不懈地博览群书。调整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在深化新课改的同时对每学期、每月、每周、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和调配, 保证一学期有一半以上课堂时间可用于指导课外阅读和开展有关讨论交流。第一, 教材就二十来篇课文, 如果一学期只教学这二十来篇课文并处理相关作业, 其实是对时间的浪费, 性价比极不合算。第二, 中学生每天课时排得满满的, 学科多、作业多, 有的学科教师布置作业恨不得把学生休息时间都占完, 学生哪还有多少课余时间读书?因此对于语文课外阅读来说, 非占用上课时间不可, 而且要将课上课下时间结合起来有效利用。那么, 时间如何分配呢?如一周八节语文课, 教学教材和处理作业最多用三至四节课, 其余几节课可用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讨论交流。教师要摆脱对教材的依赖, 真正确立大语文观, 放开思路教好语文。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阅读规划呢?应引领学生将计划阅读和随意阅读有机结合, 利用有限时间把阅读数量和质量加以提高。对计划阅读, 可由教师给学生推荐书目或学生征求教师意见后自定感兴趣的书目, 制订好阅读计划, 明确一个月看哪几本书, 看够多少量。学生要有效利用课余时间, 周末、节假日除了放松, 也可用一定时间看书, 从而持之以恒地在规定时间内把推荐或自定书目读完。除计划阅读外, 还应提醒学生养成“两耳要闻窗外事, 随时随地多读书”的好习惯。在完成学业后, 如时间允许, 对各类报纸杂志、网页、好的电视节目、新闻都可随意看看, 要走到哪里, 学到哪里, 广取博收, 不断丰富知识和阅历, 提升认识世界和理解分析事物的能力。

四、加强方法指导, 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成效。

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坚持读书, 并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关键是让学生喜欢上读书, 掌握基本的读书技巧和方法。事实上, 大多数学生更愿意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读书视域往往比较狭窄。为此,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读书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作用, 讲一些开卷有益、读书成痴的古今中外故事, 讲读书不宜狭窄宜宽泛的道理。对那些对读书学习提不起兴趣的学生, 要加强个别交流谈心, 从引导读一些趣味性、可读性强的书籍入手, 慢慢培养其阅读兴趣。在读书技巧和方法的培养上, 首先, 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教给他们查阅资料、勾画批注、做摘录和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将各种有益的知识、思想和好词好句积累起来。其次, 要让学生掌握精读、略读和快速阅读的方法。告诉他们, 好文章要在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反复读, 读细一点, 不断品味推敲, 触摸作者心灵和情愫, 这样每读一遍或会有新的感悟和感动。对一般的书籍, 可以看个大概, 有的甚至就看看目录、前言、后记, 或略翻一翻。对辞美意厚的诗词、散文和文言文, 宜引领学生像古人那样反复吟咏, 争取背诵下来, 尽可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境界。再次, 鼓励学生将个体阅读和集体阅读、多边交流结合起来。教师可经常组织学生在阅读中或阅读后, 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开展交流讨论, 放手让学生发表看法和感悟, 相互批评和激赏。同时教师也可参与这样的讨论, 以平等姿态发表看法。古时那种林下筑坛、百家争鸣的景象, 其实是有必要提倡和恢复的, 对于激发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和创造大有裨益。最后, 为鼓励学生多读书, 各学校或班级可设立一些读书会、读书节、读书汇报会及与读书相关的演讲赛、辩论赛, 或适当开展一些有奖读书活动。

总之, 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对帮助中学生真正学好语文, 尤其是长效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至关重要。各有关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凝聚共识, 为中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打造有利条件。中学语文教师应切实建构大语文观, 创造性地优化教学方式和整合教学时间, 真正把培养学生大量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如此, 中学语文教育必然焕然一新, 读书风气终将蔚然而成。

摘要:多年来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明显弊端是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 欲改变此现状, 治本策略是革除应试教育体制。但在此体制没有实质撼动的情况下, 各方应切实转变教育理念, 尽可能地为中学生读书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时间, 并在兴趣和方法上加强引导。

语文创造性教育管理 篇8

一、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四大特征

1、自主性。

二十一世纪呼唤人的主体性。一个人只有具有主体意识, 才会产生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2、独立性。

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独立学习的新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3、开放性。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认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 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地培养, 提供广阔的空间。

4、过程性。

由于研究性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兴趣, 所以教师关键要在学习方法上进行启蒙。

二、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条件

由于观念支配行为, 正确的实践源于正确的观念,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要让学生在研究中阅读, 在阅读中研究。因此, 我认为教师必须树立两个观念:

1、教师要具备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观念。

2、教师要树立个性差异观。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创造性, 而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

三、选择研究性阅读教学内容所要掌握的原则

研究性阅读作为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我认为不该具有统一内容。因此, 我认为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应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1、选择内容要有灵活性。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 给予他们有较大的思考和活动的空间。例如:李老师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 主动引导学生从下列方面进行选取研究学习。

(1) 小女孩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感到幸福?

(2) 我们的“新年”是怎样过的?小女孩的“新年的幸福”是指什么?

(3) 为什么小女孩明明死了, 嘴角还带着微笑?

(4) 当作者写到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时, 当他写下两个幸福时, 心情怎样?

(5)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抒发这种同情、不满的感情呢?

2、选择内容要注重层次差异, 由浅入深, 逐步形成课题各阶段相衔接, 滚动发展。例如:李老师在教学《威尼小斯艇》一文时, 出示了下面这些“由浅入深”的问题, 供学生选择, 开展小组讨论学习。

(1) 面对风情万种的威尼斯, 作者为什么对小艇情有独钟?

(2) 在有众多事物的城市中, 作者观察最仔细的是什么?

(3) 美国作者马克·吐温游览威尼斯后, 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选择内容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 能力基础, 符合学生年龄、认知、心理特点。比如:徐老师设计《月球的自述》这篇课文的教学时, 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及认知特点, 提供以下探究性问题, 让学生去研究学习, 找到答案。

(1) 两个宇航员在月球上讲话, 互相能不能听到?

(2) 人在月球上, 该穿怎样的衣服?

(3) 人到月球上去要不要带雨伞?

4、选择内容要注意资料收集的来源, 一般考虑来源多样且又较容易收集的资料, 以便学生自主活动。

四、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过程

1、教师指导。

如徐老师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时, 先让学生用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说说孙悟空、白骨精的性格。有的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 有的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有的用列表方式说明, 方法各异。接着我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自己设计问题, 提出问题, 再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主体性, 更能促进学生自能阅读能力的形成, 学生因此就拥有了更充分的读、思、问、议、写的时间和更自由的学习空间, 以及更宽广的施展才能的天地。教师这样导, 学生这样学, 教学新颖, 效果极好。

2、实践程序。

(1)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通过背景知识的铺垫, 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 提供研究范围, 诱发探究动机, 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 选择问题, 形成具体研究方案, 进入研究问题状态。

(2) 实践体验阶段。在一种动态、开放、多元合作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主动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 以科学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 以合作的精神和负责的态度对待研究任务。从一定角度、一定程度上认识环境, 认识自我, 形成“作品”。

(3) 表达和交流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活动和动手。他们渴望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充分表现, 自己的才干得到充分发展。而表达和交流正是学生将自己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 总结提炼, 以多种表达方式形式研究成果, 并与同学分享。这就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 我们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重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更新语文教学理念, 努力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融入复杂社会, 面向真实世界, 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教育部制定

[2]、《贾老师教语文》贾志敏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学语文创造性阅读策略探析 篇9

一、创造性阅读的内涵及其开放式价值指向

“创造性阅读”是“阅读”的最高层次。它是以读者为主体,激发读者带着“发现新知识”、“思考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寻找新答案”的目的,去感受语言、审视文本、与读者对话,从而产生创造性结论的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正如爱德堡所说,“读书是一种创造性的工程,当读者阅读长篇小说时,就是在完成与作者相类似的工作,因为读者能以想象力来充实小说中的内容。”[2]创造性的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所读的书的基础上超越自我,对自己的思想、情感进行“改造”,舍弃自己过去那种过时的、无用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进一步对它进行创新和开拓、补充和完善,再进一步超越前所未有的思想境界。其开放式价值指向如下:

1. 培养创新意识个性化

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很难有创新的意识。创造性思维是以一般性思维为基础,或敢于突破他人已有知识的局限,不受文本观点及权威性理论束缚;或勇于超越已有知识经验的定势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具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我们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独立探究、主动融合、自我反思,还要科学地指导学生形成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教师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有创新意识、个性化突出的自主学习者。这种富有创新意识、有个性化的培养正是创造性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

2. 开发思维视角多元化

创造性阅读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富于多向性,表现为思维的纵横辐射、不拘一格、善于多方求索。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往往能获得多种知识信息,收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画家达·芬奇的老师曾说过:“即使是同一只鸡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阅读同一篇文章,也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那将会获得不同的启发,产生不同的认识。[3]一旦学生的思维视角得以自主多元化地开发,其阅读能力的创造性潜能将不可估量。

二、创造性阅读教学常见的问题及其危害

1. 曲解文本,任意创新

创造性阅读注重创新,但它有一定的标准,这一标准就是对作品文本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在德国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的主要理论家看来,读者的创造性活动归根结蒂是限制在本文结构所提供的可能性之内。然而目前存在个别语文教改课堂打着“创新”的旗号,离开文本许可范围进行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脱离甚至歪曲对文本及主题的基本理解而进行不着边际的思想批评和艺术挑剔。任意解读,任意创新。

2. 放任自流,极端创新

新课标下,一些教师认为传统的阅读方式是注入式,是教师独霸课堂把教参的观点理解后转告给学生,这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理解文本极为不利。因此他们就异想天开地转向另一个矛盾的极端,不给学生丝毫灌输,不用组织学生学习,要给学生完全的自由开放,放手由学生大胆想象地感知理解文本,进行所谓的“创造性阅读教学”。例如,有的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示他们进行的不是注入式阅读教学,就让学生把课文编成课本剧,自编自演,整个过程中教师不说一句话或对其“自编自演”多以有个性、有创意等言辞大加赞赏而全无任何不足之处的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是放任自流的教学方式,以求新而完全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会在相当程度上“娇生惯养”学生,使其以自我为轴心的极端性思想不断升级,无论是对他个人前途还是对整个社会发展都将存在极大隐患。

三、创造性阅读的实施策略

1.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开放的阅读兴趣

过去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统天下”的教学方法和过分注重字词句、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上课之前似乎已经预知了教学的整个内容和程式,并经常得到验证,对阅读教学的兴趣自然会日渐消退。只有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行延迟评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开放的阅读兴趣。

如《满江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虞美人》等原文照用的宜鼓励学生会唱,而对于《涛声依旧》《在水一方》等则让学生了解是从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等名篇中撷取精彩段落进行再创造而成的。这种独特的解读流行歌曲的方法可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同时体会到古典名著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进而增强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正如鲁迅所说:“《红楼梦》是许多中国人所知道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4]基于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多元解读文本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改变过去那种“答案标准化、唯一化”的封闭教学模式为“答案多元化”的民主开放模式,而且教师要全方位多角度审视学生对文本的想法,允许多种观点并存,开放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尊重学生多样性,设计不同阅读任务[5]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个人知识背景、生活经历、体悟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文学作品,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对同一个材料的感知都可能不同。育人则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多样性,明确学生的阅读能力绝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师生交互主体间的对话发端于主体间的差异,成功于差异的调整,发展于新差异的产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6]。

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主观学习动向、客观学习水平的多样性,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来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例如教学《第一次真好》,我设计了以下四个阅读探究问题,请每个同学从中选择二个,以自己的感受能力理解文本。问题一:文中说到“第一次真好”,又说到“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两者是否矛盾?请你说说看法与理由。问题二: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如何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问题三:作者为什么对人生的“第一次”情有独钟?请问你对自己人生中的哪个“第一次”情有独钟?为什么?问题四:既然“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而且文中并未提及反对任何“第一次”的观点,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就可以大胆地去尝试任何“第一次”,行吗?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这样因材施教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教学。

3.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珍视个性化阅读见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里的“个性化”主要是指: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阅读的主动权和怀疑权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运用默读、朗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式展开个性化阅读,从而引发思维的碰撞,磨砺阅读品质。值得注意的是,要给学生自由阅读吸收和自由思考探索留出充足的时间,才能为质疑提供条件。质疑需要突破原有知识,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或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提出个性化的阅读见解。也许,这种见解并不成熟,但这是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的结果,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都应予以尊重和珍视。

例如,我在教学《台阶》时,有位同学就大胆提出这样的质疑:文中父亲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自己的地位就比别人低,这是一种农民狭隘社会观念的集中表现,也是农村物质攀比之风陋习的一个缩影体现,难道我们不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观念与陋习吗?还有位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文中的父亲花了大半辈子时间建起了九级台阶的新屋,从物质上与村民攀比以赢得社会地位的提高,他的成功虽能表现了父亲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让我们从中汲取了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精神力量,但这类“农村狭隘的物质攀比之风”还有诸如“大摆婚宴”、“豪阔丧事”等,凡此种种将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深重的负面影响,这是否足以引起现实社会的思考呢?对于学生的这些“质疑”,教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正确的指导,并对他们个性化的阅读见解及时科学地分析与评价,珍视学生用个性化的眼睛去发现“美”。

4. 开辟多种阅读视角,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阅读教学需要指导学生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去理解分析问题,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对《项链》的解读,学生的理解就是多元的。有的学生提出“穿漂亮衣服就是虚荣吗?”有的认为“参加舞会何尝不是改变人生机遇的一次机会?”更有的学生指出“玛蒂尔德含辛茹苦,不惜以十年为代价偿还债务不正是诚信的表现吗?”和“为了片刻的灿烂,甘心付出十年的艰辛也不后悔是值得称赞的”等观点,这些见解是与传统的解读相去甚远的。但不论其合理性程度如何,却丰富了文本的内涵,教师应在肯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问题。理解课文主旨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学科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题多解”的情况。文章主题的诠释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7]。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健康的审美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把参考书中对文章主题的阐释作为规范学生对主题理解的唯一标准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经常鼓励、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作品的主题发表自己反传统、反成说、反权威的独到见解,作出多元的主题解读。《木兰诗》这首北朝民歌,将其主题定义为“爱国主义”,这当然可以认同,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却挖掘出了木兰对她老父和幼弟的孝悌品格与不慕功名的高洁情操以及作品折射出的对男女平等的追求等主题。学生的这些认识、概括何错之有?对学生课堂中的突发奇想,教师应小心呵护与培养、给予肯定和赞许,因为其中常常闪动着智慧的光芒。这样做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形成、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 科学有效地体悟迁移,深化创造性阅读的力度

朗读是基础,感知、品味是关键,体悟、思考是深化。“悟”既是情感的体验,更是理性的思考。经典名著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多彩的表现力,有嚼之不尽的言内之意、言外之意,教师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作品意境的品读中通过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容易出现的“盲点”进行点化,促其“觉悟”、“开窍”。“悟”后要“评”,即是对言语的开放式点评,将感知体悟的结果清晰化、条理化。开掘———探究———点评,相互触动启发,磨砺了学生对言语的敏感力。“迁移”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不仅是学法的举一反三、发挥文本的例子的作用,更是思想情感价值观的深化拓展,是后续对话的必然要求。

例如,《逍遥游》第二段阐述的事物间的相对性这个观点,学生很容易忽视对这个思想的体悟,因为这个观点看似很简单、普通。我在讲庄子的这个思想时,进一步引导学生体悟迁移。教师先以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体验来解读庄子对事物的相对性观点,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实际中体悟到的,学生很快地找出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这些实例也很恰当,如高和矮、胖和瘦、勤奋和懒惰、成功和失败……我注意到后面的学生在小声嘀咕到:“反正有相对性嘛,这样我们成绩不好就是对的了……”我马上反应出对这个问题体悟到此远远不够,赶紧接着引导,请这位小声嘀咕的同学把困惑大声说出来,让学生们一起思考、探讨,我举了一个《于丹(庄子)心得》中的例子,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的,就有学生马上发言说:庄子所说相对性,并非给我们一个消极或逃避的理由,他是告诉我们要耐得住寂寞,要在默默无闻中努力奋发,发挥我们生命的潜能。由此看来,体悟迁移便可把文本与现实科学有效地联系起来,使创造性阅读的力度锦上添花。

总之,这几个“实施策略”相互之间是既独立又联系的有机统一体。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如何具体有效地实施创造性阅读策略起着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宗旨是回归语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本来面目,唤醒学生的“发现”意识,以形成“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在创造中成长”的良性循环。它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创造性阅读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黄葵,俞君立.阅读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202.

[2]郭韧希.创造性阅读理论探微[J].学术交流,2005(1):146-149.

[3]李海林.“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批判[J].中学语文教学,2005(1):9-11.

[4]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135.

[5]曹建召,陈玉红.多元阐释中的意义建构———从《边城》看文本解读方法教学[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1):95-99.

[6]余彤辉.也谈“创造性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5(5):10-14.

让学生进行语文的创造性学习 篇10

创造性学习作为素质教育最核心的内容, 它强调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获取某一结论性的内容, 而要把重点放在掌握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上, 要让学生以基本教材为内容, 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系统地提出问题, 并对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 从而提高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进行决策的能力。创造性, 是对现实发展的超越性, 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层次, 集中表现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让学生由接受性学习转向创造性学习, 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除了在教学上要由传授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转型外, 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要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为目标, 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让学生进行语文的创造性学习,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对课文内容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并且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在语文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要求学生不仅去简单地汲取语文课本上已有的知识信息和经验, 满足于教师传授的某一结论性的内容, 而是要善于把获取的信息结论进行加工、整理, 使其建立某种联系, 并处理、加工从而形成自己新的看法和结论, 还要亲自去实践去体验、揣摩, 通过这个过程直到最后形成概念、理论。所以, 为了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一方面, 教师要掌握创造性学习的基本规律:一是要激趣质疑,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要诱发创造动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三是要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探索实践中, 有“创”的体验, 有“新”的感觉。教师在教学中, 还必须加大情感因素, 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有血有肉, 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活力。教师要通过情感交流拨动学生的心弦。同时, 还要给学生创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创造性学习的方式, 一是要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转变过去学生那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 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二是要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过程,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的创造性学习, 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要加强学生的自学,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材的基本篇目要在教师设计好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 找出问题的答案。自读篇目和课外阅读篇目更应该放手以学生自学为主,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去解决问题。另外, 还要指导学生自学一些课本之外的语文知识, 特别是要求学生多阅读中、外文学中的一些名著名篇, 从中外名著中汲取营养, 受到启迪。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语文的创造性学习过程中逐步获得提高。第二, 要组织学生多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常性地参与各种讨论活动, 讨论所进行的是一种碰撞, 在讨论过程中活跃思维, 提高表达能力, 通过讨论能深入认识。既要在语文课内组织学生讨论, 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讨论, 讨论文章的精义与知识的要点, 讨论学习内容本身不完善的地方, 增强学生的识别能力,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浓厚的兴趣中进行创造性学习。第三, 要让学生主动去进行研究、探索。进行语文的创造性学习还要提倡“研究性学习”, 既让学生从自然界、人类自身的发展以及自己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选取研究专题, 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去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通过这种“研究性学习”, 使学生形成一种对未知世界进行主动探求, 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从而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实处。虽然这些研究不要求很深奥, 也不要求出很大的成果, 可以是对某一篇课文时代背景的研究, 也可是对人们日常所见的某种动植物的探求, 对于这种“研究”, 学生从中获得多少知识与做出多大成果也许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独自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 更好地体现创造性学习的精神。

语文教学创造性提问方略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创造性提问 教学方略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课堂教学,师生之间以问题为经线,通过双方的探讨,顺利推进课堂教学程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这一关键是问题的产生方式和破解之道。如果,在教学中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与问题,只是一问一答,那也只能是让学生参与罢了,只有这些话题与问题形成教育链条时,才会对学生产生持久的教育影响。其实,当学生在课堂中越是积极参与活动,教师才能有足够能力来引导教学活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提问,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避免提问主体的单一化

我们知道,在以往的教学中,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从教学预设需要出发,在备课过程中设计一些具体的问题以便引领学生去思考,进而发现问题,同时在师生相互探讨时适时提出问题以便学生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开拓视野,这是教学本身应有之意,也就是说,这些问题的提出者是教师,是从引发教学顺利展开的基点出发的。然而,不难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问题的提出者往往还是教师,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用寥若晨星形容也不为过,这就颠倒了产生问题的主角和配角的关系,把学生变成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摆设,也似乎让我们的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这样的问题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为了避免提问主题的单一化,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养成提问的好习惯。

二、避免问题性质的单一化

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的过程中,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刘和珍君死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如果只从意义去把握,那就无法欣赏到鲁迅爱憎分明的语言特色,更无法了解鲁迅的爱国热情,这样的答案就比较单一。由此可见,高中语文问题不仅仅在于文本知识,有不少还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感情的流露。由于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对问题的外延的把握上有偏差,缩小了问题的外延,以为教学中的任何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应是为掌握知识服务的,由此把语文只看成求真的学科,而缺少了语文教学的诗意,多了些真的思考,少了些美的享受。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师不要把教学提问仅仅局限在求真上,还需要求善、求美,多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让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感受震撼,让学生在上课的同时享受课堂,让学生能够随心所欲的提问,自然而然富有创造性的提问。

课堂上教师适时适度,而且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学生适时适度,富有探究精神的提问,能够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在新的教学形势下,高中语文创造性的提问有哪些方略呢?

一、驱动式提问

驱动式提问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例如,学习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时,可让学生自行质疑,“烛之武是谁?”“他有什么本领能退秦师?”“他在什么社会环境下走上历史的舞台?”疑问让学生有了探究欲望,这种疑问会让学生集中思维和注意力,教师加以引导,学生沿着线索积极思考从而找到答案,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会去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感染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激发其内驱力,从而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宗旨,这种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问是激发学生认真求索的动力和关键,采用驱动式的提问,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激情,带着一种欲望去探索发现,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机遇。

二、启发式提问

启发式提问就是要学生突破思维常规,教师可以精心选择一些启发点,供学生去想象。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时,笔者把祥林嫂年轻时候,第一次来到鲁镇时,第二次来到鲁镇时,风雪交加的夜晚四个设计好的外貌投影到屏幕上,并设计了下列程序进行教学:①同桌对话;②文本理解;③思考问题;④借题拓展。抓住问题进行质疑并借题发挥,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受到了教育,了解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教师的提问要富有启发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擅长设疑、擅长提问。问题提得巧妙,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才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才能鼓励学生有创意的思考,产生自己独特的个人感悟。

三、探究式提问

探究式提问便于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内涵,例如,在学习《劝学》时,教师提问:对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你结合现在的教育来谈谈自己的看法。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反应十分强烈,有的同学认为,学生应该尊重老师;有的同学认为,整个社会要养成重视教育的习惯,学生纷纷发言,这一问题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道德教育,并且还引发了学生对目前社会上人有的家长不重视教育这一怪象的关注和思考。课程改革就是要创新、探究,不但教师要探究,学生更要探究,探究式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通过创新思考,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究因素,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让学生在标新立异中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变形式提问

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就需要调动全体同学的参与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呢?我觉得关键是问题设计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难易要适度。问题太深,学生启而不发,百思不得其解,就会丧失寻求答案的信心;问题太浅,就调动不了学生积极性,反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变化的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一文时,讲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笔者是这样问学生:“课文是怎样表现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学生众说纷纭,费了很大劲才让学生明白,而在另一个班再上同一节课时,我转变了提问方式:作者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浪漫主义诗风?就多了个修辞方法,结果,学生很快就搞懂了李白善于运用夸张、想象、联想的手法,这样就是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表现。仅仅换了一个角度,变了一种形式,却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所以,备课时,教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训练要点,再结合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表达水平,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五、分解式提问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复杂的问题往往只提一个问题,会造成问题提得过于宽泛,学生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问题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所以,对于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它转化为一系列小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能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尤其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注意化大为小,循循善诱,由易及难,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到中心问题,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要让学生一下子概括出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学生无从下手,所以,笔者是这样分层次的提问的:1.王熙凤是怎样出场的?2.对她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3.她出场说了那些话?4.她出场做了那些事?5.文章用了哪些语言来描写她的外貌的?然后再把这些问题串联起来,总结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的提问把大问题给予分解,便于学生逐步认识学习,自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总之,作为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必须要学会提问,做到问之有道;学会引导,做到引之有效,探讨创造性提问的方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创造性教育管理 篇12

一、做好教学前的分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是课程分析, 课程分析主要是确定教什么, 学什么, 具体有: (1) 文本理解。即分析“课标”要求和先前的实践经验与反思, 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 指出教材中的“十个着眼点”。 (2) 课程开发。即教材文本的开发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媒体资源 (含教具、学具) 、生活资源、环境资源, 特别要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 (3) 内容处理。根据文本理解和资源开发情况, 提出对教学材料重组的设想。

学情分析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依据, 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只有了解了学情, 才能做到以学定教。具体有: (1) 了解学习起点。即学生的知识起点, 包括能力起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 (2) 了解学习需要。即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知晓如何建立最近发展区; (3) 了解学生特点。即思维特点、习惯特点、认知特点、差异特点等。

二、批判性地理解教材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大家对于语文“教什么”的问题有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 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各种校本语文课程、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城郊村野, 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 它仅仅是教学的一个依托和凭借, 更为关键的在于教师拿到教材后“教什么”, 其教学内容的“含金量”怎么样。同样的教材如何精选教学的内容,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度。身为语文教师, 要增强对教材内容的批判性理解, 而不能一味地把教材内容视作不容置疑的“圣经”;同时, 还要对教材内容有所筛滤, 要遴选出最有价值、最具生长力、最契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为教学内容, 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三、把文本作课堂教学的“支点”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 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发展语文能力的“支点”, 是教师设计学习活动的“支点”。任何学习活动的设计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托, 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学习活动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要利用好这个“支点”就必须以一个语文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来专业地解读这个“支点”, 发掘出“支点”的教学价值。教师在与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 不仅要解读出文本本身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 还要把握住文本所承担的增长学识、发展能力、提升人格等方面的内涵, 并把这些内涵转换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设计出有效的学习活动。语文教学内容即课文中存在很多空白和不确定性;不同教师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出的内涵不同, 教法也有所不同。

在教学内容的确立上, 应“依标扣本”, 即依据课程标准, 紧扣教科书。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 出现了教师对钻研教科书不够重视的情况, 教师把精力放在收集资料和制作课件上, 而顾不得认真研读教科书。事实上,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 必须反复读课文, 不仅要求青年教师这样做, 有经验的老教师也要这样做。现在有些教师不大关注课文的内涵和意蕴, 而是急于寻找参考资料, 从网上搜寻现成的教案拼凑到一起, 这是非常盲目且不负责任的。为此, 教师一定要认真筛选教科书内容, 要突出语言的训练;在理解课文方面不要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达到理解目标时不要脱离课文的语言而进行架空的分析;在筛选内容时, 要少而精, 要符合教学目标, 做到难易适度。

四、准确地解读文本

阅读课教学的前提是准确地解读文本。有人提出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 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 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 教师要作为一般的读者去赏读, 投入其中, 忘乎所以, 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 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 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 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基于教材, 超越教材

语文教学既应该引导学生凭借教材这个“例子”, 积淀语言, 悟得规律, 更应该超越教材, 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本以外的文章, 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 让学生举一反三, 在大量阅读中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李吉林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 就巧妙拓展, 将自己选编的相关内容与课文有机组合, 形成具有聚合功能、集团优势的教学“块”。导入新课时, 她将“补充阅读”上的《人类的秘密仓库》引进来, 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 认识海洋之大、海洋之深, 激发了学生探索海底奥秘的热情。在精读课文时, 除了纵向联系以前学过的《富饶的西沙群岛》, 又自然插入《海底的冷灯》一文。这样, 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 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专业知识的支撑, 强化了学生“为了研究一个问题, 要去查找资料”的意识, 更让他们学会了怎样阅读这类知识性的文章。

上一篇:家长意识下一篇:青少年宫的体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