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2024-07-25

化学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精选7篇)

化学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篇1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急需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材。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中,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创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机地渗透创造教育?我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正确认识创造教育的功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是人类特有的属性所谓创造,是指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或制出新产品,也就是新的独创。当今世界如此丰富多彩,都是人类不断创造的结果。就化学而言,现有的许多理论和规律,元素和化合物,以及日新月异的化学新材料、新工艺、新成果,无一不是人类发现和创造的结果。就学生而言,由于认知水平和能力所限,虽不能创造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事物,但凡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去发现自己尚未知晓的知识和事物,或运用它去设计的实验,想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都是创造,尽管他们发现的问题、设计的实验、想出的办法,前人或他人早已解决,但对学生自己来说,是新的、是前所未有的,就应该算作是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表现出的一种创新精神,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创造。

二、挖掘教材潜力,设置创新情境,营造创造空间,展现创造前景,激发创造兴趣。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化学创造史实和广阔的化学创造前景,我们要努力挖掘其丰富的内涵,找准其与创造教育的最佳切入口和结合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创造志向,增强创新意识。如介绍我国古代黑火药、造纸、瓷器等化学工艺的发明,介绍我国近代制减专家侯德榜及他的“侯氏制碱法”,介绍现代化学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成果,号召学生学习创造者们的创新意志和创造精神,让学生明白化学创造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塑造他们的创造人格。

三、抓结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能力。

在认识创造含义及功能,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创造教育的重要环节。

创造能力是人类的一种较高层次的综合能力,是人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一种能力,人的创造能力主要取决于人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学习阶段就能创造性地学习,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从而在今后一生的学习、工作中具有创新性素质,可持续发展。

1. 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教与学。

传统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机械记忆、求同思维和模仿运用,尤其不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影响了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要改变那种课堂上老师把结论和盘托出,学生死记硬背、容器般接受的教学习惯和模式,创造性地教,重视过程教学,采用启发式,设置探究问题、激发思维的情境,引导启发学生经历感知、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从中发现真知,得出结论,形成概念,掌握方法,感受顿悟。如在学习铁的化学性质时,我重点对铁的性质通过有关实验(铁燃烧,生锈与酸、硫酸银反应)、对比实验(镁燃烧、锌、铁分别与酸作用),让学生感知不同现象和事实,并创设问题:(1)上述有关铁的几个实验体现了铁的什么性质?(2)镁在空气中就能剧烈燃烧,而铁需在纯氧中才能燃烧,说明了什么?(3)根据锌、铁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不同现象,我们应该给铁的化学性质作怎样的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感知,设疑诱思,学生积极深究,分析推理,很快得出结论: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即比铜活泼,但又不如镁、锌活泼,是化学活动性处于镁、锌和铜之间的一种金属。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主动地探求、理解所学内容,并感受到自己“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喜悦。创造性地教,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好奇心,引得学生会观察,敢质疑,勤思考,善于实践,勇于争辩。尤其要有意识地鼓励和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2. 加强实验的探索性,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学科的,化学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和规律,培养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验是创造的摇篮,几乎所有的创造发明都要经过创造发明者无数次的实验,并经实践捡验才得以诞生的,我们要努力挖掘实线教学的丰富内涵,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沃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尽可能把没有危险、学生容易操作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或把一些验证性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边讲边实验,或是挖掘教学内容中有探索性的问题,设计成探索性的实验,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 注重化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实践创造技法。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实际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才具有价值,也只有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人的创造力才有用武之地,创造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因此,创造教育还要尽可能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中多方联想,大胆猜测,捕捉灵感,提高创新能力。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和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关燃烧的问题进行讨论,如:(1)怎样才能更快地点燃木材或煤?怎样使煤或木柴燃烧得更旺?(2)怎样使汽车发动机中的汽油充分燃烧,产生最大的动力?通过我的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情绪高涨,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见解,如: (1) 改造炉灶结构,让空气流通;用鼓风机往炉火中鼓气;化大块木材为小片状,适当增大蜂窝煤的孔径; (2) 优化汽油发动机的汽化结构,使产生的汽油雾点尽量细小;加大空气流量,等等。尽管上述措施和见解人们早已研究和应用,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就是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用理性的方法,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并加以应用的一种创造设想,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应该加以赞扬、鼓励和引导。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创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只要切实改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就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创造人材。

化学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篇2

18世纪后期,法国科学家拉瓦锡(Lavosie)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揭示了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自那时起,化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到20世纪初,化学的四个分支学科已趋成熟,大学化学系相应地开设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主干基础课程.但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30年代化学学科在整体上曾面临着被近代物理学所吞并的危险.曾被人称为“神来之笔”的狄拉克(Dirac)的著作中称“整个化学都包含在薛定愕方程内”.这种唯理性的思潮也在化学教科书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代表是用年代出版的由鲍林(Paulin)编著的普通化学.然而化学家们并没有困惑在理性的樊篱中,他们借助于近代物理学的进展,通过各种波港方法,在认识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化学学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化学在发现与合成新的元素,分离、提取与合成新的化合物,开发与综合利用天然资源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化学学科对自然科学最具有深远意义的贡献是促进了分子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的诞生和成长.唯一的遗憾是,化学的这种贡献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自身的地位,或者可能模糊了自己在自然科学中的界线.不久前,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 EN)杂志邀请美国一些著名化学家展望2023年(这一年是该杂志创刊100周年)化学学科面貌,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是:什么样的研究将主宰美国化学会志(JACS)?哪里是从事化学研究的最佳场所?是大学里传统的化学系,还是结构生物系或材料科学系?化学研究由谁资助?大学还会有化学系吗?虽然与会的专家们充满信心和希望地回答了上述问题,但是担负着培养跨世纪优秀化学家光荣任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呈上怎样的答案呢?

大胆的化学教师已经提出要对已沿用了一个世纪的四大化学基础课体系进行调整,不满足于照本宣科的化学教师已积极地把人们关心的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等问题引入化学课堂和教材.化学教材越来越新,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求新、求变一时成为大学化学教学改革的主流.可是在另一方面,报考大学化学专业为第一志愿的人数仍在减少,大学化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随着课程的进行呈衰减趋势的百分比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看来我们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对化学价值的认识.但是对于价值的判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近在材料科学中我国科学家做出的一项一流成果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人工合成金刚石.他们将四氯化碳与过量金属钠反应生成了非晶碳的金刚石.这一反应的化学基础实际上是卤代烃与金属作用制备烷烃的伍兹(Wurtz)反应.可是在一些新的有机化学教材中,伍兹反应因为过于陈旧已在删除之列.由此,我不由得想起胡亚东先生一年前在“漫谈学科交叉”一文中对于何谓“老”、何谓“新”的富有哲理的一番话.我自己投身于化学研究也与一个“老”的故事有缘.我念大学时,俞汝勤先生为我们讲授离子交换概念时曾为我们讲述一个有趣的圣经故事:摩西(Moses)率领以色列人安全通过荒野创造的一个奇迹.摩西把一种树枝投入Marah地区的苦水中时,水竟变甜了.那是因为树枝上的氧化纤维素与苦水中的电解质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使水变得可以饮用了.后来,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又上图书馆查到信天翁鸟是地球上唯一饮用海水的动物.乌嘴里有一种腺体,能不停地凝固海水中的盐.我们甚至幻想发明一种基于这种腺体的离子交换工艺来生产淡水.大学的求学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但老师们努力唤醒我们对化学的兴趣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世界在变,人们的价值观也会变,人们的兴趣也会变,但是科学的本质不会变,化学的核心知识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得到传授、提高和保留!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当追求这种不变的精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主任李巴德(Lippard)先生在接受C & EN执行编辑采访时指出:“化学最重要的是制造新物质.化学不但研究自然界的本质,而且创造出新分子、新催化剂以及具有特殊反应性的新化合物.化学学科通过合成优美而对称的分子,赋予人们创造的艺术;化学以新方式重排原子的能力,赋予我们从事创造性劳动的机会,而这正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媲美的.”我在想,李巴德先生这段话的内涵可不可以作为我们大学化学教学中应当追求的那种不变的化学精神呢?

化学的勉力在于创造.化学家能够利用人工方法合成出许许多多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质的并符合人类需要的新分子,所以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B.Woodward教授指出“化学家创造了一个新的自然界”.这说明除“上帝’创造的自然界之外,化学还造就了一个远非自然界已经有的新世界,以此来造福人类.当今新的化合物数量增长速度很快,时至2000年,化合物的总数已超过2000万种,可想而知,化学知识的激增远甚于其他学科,这对高等学校传统的化学教育具有挑战性.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只采取删繁就简、削枝强干或教材体系的重新组合是不够的,也不能满足于引入一些化学前沿和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高等学校的化学教育要强调重视基础,但要改变过去那种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的教育思想.应该通过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观察事物和分析信息的科学的思维体制,增强创新意识.

谈物理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篇3

一、培养创造意识

要形成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中外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攀登,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思想和行为是学生的典型榜样,可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业绩,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创造的热情。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财富、产生价值。例如,可利用物理科学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让学生认识到本世纪几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通过讲解某些物理知识与上述问题挂钩,无形之中把课程内容贴近实际,联系社会与人。要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对科学执着的探索精神,培养创造品质,形成顽强的意志。

二、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观察能力,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更为重要。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我们要努力提倡师生平等,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敢于怀疑,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所得出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怀疑才能产生探究的动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才可能有新的发现。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

三、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思维的潜能人人都有,只是在表现程度上有高低。对于一般人来讲,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自我实现,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决了本人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教师在所教学科中,要根据所授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积极的创新气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求同思维的综合,在物理教学中要经常进行思维的发散与集中训练,如组织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这些训练并不是一味追求“多”,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多“思”,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发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论证,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四、培养创造型学习能力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方法决定行为的成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学习方法对路,学生的学习将事半功倍。我们要重视教给学生创造型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训练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技巧。一位科学家曾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思维能力的人。”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法的研究,更要注重学法的探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备课时,首先应从教材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通过教师课堂上有目的的示范引导,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研究”情境,让学生大胆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去猜想、去发现,并让其充分发表“高见”,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掌握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其次,教师辅导时应重视学法指导,如指点学生怎样去预习教材和阅读课外读物,教学生如何列出内容提纲,做到看书与思考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做习题时,应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方法和技巧。总之,我们要正确处理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创造型的学习能力。

五、鼓励支持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化学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篇4

关键词: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持续的知识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型人才是强国之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国应对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双重挑战的必经之路。这一现状就要求建立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手段[1]。分析化学作为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结构的测定方法和相关原理的一门学科,被喻为生产和科研的“眼睛”,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分析化学是江苏大学材料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述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主要方法、发展趋势、误差及其分类、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及各种滴定分析等内容,通过分析化学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为他们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将来投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3]。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分析化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 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分析化学的定义是建立和运用各种方法、仪器和策略获取关于物质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科学。其课程的重要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应用型学科。分析化学实验重在让学生掌握常见元素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分析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表征及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了解常用的滴定分析方法、吸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以及波谱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重在让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加强素质教育,注重从事理论研究、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的培养,提倡创新精神。

2 分析化学创造性教学与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的实质是教人去创造未来”。因此,教育应该以创造性培养为目标,并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因素。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首先要建立一个坚定的教育信念:人的创造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来促进发展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创造的潜力。以培养创造性为目标的教学,要遵循人的创造性发展规律,才能在创造性教学中真正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卓有成效。

2.1 教师与创造性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同时还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教师的人格品质就会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学习和运用新的教育思想,创造性运用教学基本规律,总结出自己亲身体验的教学方法,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和具体的教学条件出发制定最优教学方案。国内外学者对创造型教师提出了不同的定义,但在以下几个方面认为创造型教师应该具备的特征是相似的:(1)自身具有创造力;(2)强烈的求知欲;(3)善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4)兴趣广泛、热情、乐观、自信、态度和善友好、富有责任心的个性品质;(5)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要做学生的榜样,鼓励学生面对和克服创造道路上的困难,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和创造热情。

2.2 课程优化

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大纲及学时应作适当的调整。目前的分析化学课程中,在内容上与无机化学课程有较多的重复,尤其在介绍四大滴定章节中探讨滴定反应平衡理论与无机化学中溶液平衡理论知识重复。四大滴定在原理、实验操作等方面是相通的,在课堂教学中分别讲授,不仅使课程内容陈旧、重复、枯燥,而且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的兴趣。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首先要确定分析化学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知识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掌握。其次,教师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对部分内容实行自主教学,界定教学侧重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拓宽专业的知识面。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内容与最新研究动态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积极性。

2.3 增加自主开放性实验

大学生自主开放性实验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与验证性、演示性的实验教学相比,自主开放性实验具有选题的自主性、实验过程、内容、目标的开放性和实用性。例如,鸡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在开始进行实验之前,学生需为实验设计一个基本蓝图,包括实验材料(取样)、对样品进行处理(溶解)、消除干扰(掩蔽、分离)、常量组分的测定(化学法)、计算结果(分析报告)。实验过程中,要掌握滴定管、容量瓶、分析天平等仪器的基本操作,要学会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如何更加准确的判断滴定终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参照教材,与教师或同学探讨设计实验路线,观察实验现象,对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有效的结论。这种开放性自主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在实际研究和开发工作中的创新能力[4,5]。

2.4 创新教学方法

科技革命给社会经济带来高速的发展,同时也给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冲击。分析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传统的记忆性教学、理解性教学都不能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实现创造性教学,才能为社会培养大量创造型、开拓型人才,才能适应当代生产力飞速发展的需要[6]。

2.4.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性学习具有显著的专业性,即对某一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获取、处理相关信息,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课程,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就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发现,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启发,彼此合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自主开放性实验的开设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认识和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课堂教授的方式也需要将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转变为创造性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创造性的启发、引导和鼓励下,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过程。在创造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为学生提供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指导帮助,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克服困难,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2.4.2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从实际出发,启发和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7]。启发式教学摆脱了传统应试教育机械化知识传授的弊端,其最大特点是以激发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起点,科学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和实践,达到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启发”一词最早的来源,也使得孔子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先驱。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启发式教学:(1)创设问题情境,启迪思考。“思源于疑”,创设问题情境是启迪学生思考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学生设置疑问。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设疑可以使用学生注意力集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设问答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营造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问题,要做到随时随地理解、尊重和热爱学生,只有当学生从教师和同学那里感受到理解和友爱时,启发式教学才能获得完美的效果;(3)理论联系实际,深入领会知识。在分析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理论知识只靠教师的课堂传授是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必须把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验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2.4.3 培养自学能力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创造性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一个人最优秀的品质,主要包括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出学习者的主动性、探索性以及创造性[8]。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自学能力的学习者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精神。纵观古今中外有为科学家如达尔文、笛卡尔、爱迪生、法拉第、华罗庚等,无一不是通过自学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如今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产的迫切需求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现状要求学习者必须加速获取知识,努力培养自学能力。尽管在自学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但要想自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志不强者智不达,自学能力强的人都具有意志坚强的品质,总会寻找冲破逆境的方法,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和艰难险阻,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3 结语

分析化学是材料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通过创造性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江苏大学材料类专业分析化学的教学状况及专业特点,对传统的分析化学课程进行创造性教学改革,重点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旨在更加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庆林.创造性培养与教学策略[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9.

[2]王颖,邵阳,薛蒙伟,等.浅谈高校分析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J].化工时刊,2015,29(3):47-49.

[3]戴大模,何英.分析化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0.

[4]郭鹏.高师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5):121-122.

[5]韦寿莲,刘永,严子军.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化学教育,2016,37(8):21-24.

[6]彭合成.创新教育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139-163.

[7]王果胜,白浩.倡导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中国高等教育,2008(8):30-31.

化学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篇5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渠道。语文教师要把创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开拓思路,勇于探索,使课堂教学变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场所。

一、培养质疑能力,勇敢挑战权威

《人琴俱亡》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让学生从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中体会兄弟情深,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但在第一节中,王子猷推断弟弟已死的时候却“了不悲”“都不哭”。相关资料上解说的原因为:因为他知道自己病重,也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此答案,学生提出了质疑。难道就因为他也不久于人世,就对弟弟的死无动于衷吗?这似乎有点有悖常理啊,怎么能说明他们兄弟情深呢?面对学生的质疑,我放手让他们挑战权威,寻求最佳答案。有学生说:这正说明他们兄弟情深,他们活着的时候一定经常联系,如果弟弟还活着,一定会给哥哥消息的。还有学生说:在来到弟弟家之前,子猷心里已是悲痛至极,只是强抑着悲痛。还有一种可能是他还没有接受弟弟已经离开人世这个事实,非要亲眼看见弟弟的尸体才相信。当他见到弟弟的尸体,再弹起弟弟的最爱的琴却“不调”时,他睹物思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恸绝良久”。学生的回答别样精彩!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提倡,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质疑,使学生敢问、会问、敢说、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迸发、闪烁!

二、捕捉讨论契机,明辨是非曲直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散文佳作,质朴,细腻的语言道出了真挚的父子深情。我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预想感动的场面一定会溢满课堂,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学生看来,拿行李,讲价钱,挑座位,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都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在惨淡的家境中,人到中年又赋闲在家的父亲艰难地支撑起整个家庭是多么不易,没有感受到对儿子的这份看似简单而又浓缩深层爱意的举动是多么让人感动。该用怎样的.方式让同学们去挖掘温暖的画面,发现温暖的情感,体会温暖的感动呢?我思前想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中所描写的事情在我们看来都是日常小事,但为什么在作者的心目中却不能忘怀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吗?你的态度又是如何呢?同学们对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结合作者当时的家庭背景来分析这份父爱的“可贵”;有的学生在回忆自己的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画面,思考着父母的爱到底是怎么的。看着学生或兴奋交流,或蹙眉沉思,或激烈争辩,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学生在争辩交流中,对文中的父爱,对自己生活中涌流着的“亲情”有了深切的感受和认识。

事实证明,讨论教学能够让学生成为辩论的高手,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讨论中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意识将被不断巩固和增强,创造能力将不断提高。

三、融入文本角色,体味创造乐趣

《变色龙》一文教学结束后,我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本剧。这时候学生无论是扮演角色,还是充当观众,个个都兴奋不已。尤其是扮演剧中角色的学生,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之中。整场演出,同学们配合极为默契:动作衔接连贯到位,主角配角身份分明,台词娴熟生动符合角色特征,肢体语言夸张大方富于表演性。同学们通过细腻生动地表演再现了剧中人物形象,将《变色龙》这一世界短篇名著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观众随着警官奥楚蔑洛夫每一次态度的改变,发出阵阵笑声。接着,我要求学生描绘课本剧。许多学生受表演的启发,饶有兴趣地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许多学生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把特定情境下的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作了细致描写和合理的创造。

通过这些活动,巧妙地激发学生做与说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他们的创造情感感染其他学生,使大家都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

四、激发学生内驱,鼓励参与教学

在赏析《关雎》这首诗时,我抓住了诗歌中的几个关键句,精心编织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来理解表现手法“赋”:先是看上了,“君子好逑”;看上了就追,“寤寐求之”;没有追到睡不着,“辗转反侧”;经过努力追上了,开始谈恋爱了,“琴瑟友之”;最终把他娶回家了,“钟鼓乐之”。这样讲解之后,诗歌的叙事思路就变得比较清晰。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指出这种表现手法在《诗经》里叫做“赋”。有同学对我编织的故事进行了大胆的质疑。他们认为,《关雎》中并没有明确地讲君子顺利地把淑女娶回家了。或许那个淑女压根就看不上这个小伙子,那个小伙子睡不着,想啊,想啊,最后幻想和这个姑娘好上了,把她娶回家了。我及时肯定了这些同学的见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开发自己的思维。并指出他们的做法比记住老师的一个答案更有益处。所以,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参与的空间,让他们勤于思考,乐于表达,这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例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篇6

一、培养质疑能力,勇敢挑战权威

《人琴俱亡》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让学生从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中体会兄弟情深,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但在第一节中,王子猷推断弟弟已死的时候却“了不悲”“都不哭”。相关资料上解说的原因为:因为他知道自己病重,也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此答案,学生提出了质疑。难道就因为他也不久于人世,就对弟弟的死无动于衷吗?这似乎有点有悖常理啊,怎么能说明他们兄弟情深呢?面对学生的质疑,我放手让他们挑战权威,寻求最佳答案。有学生说:这正说明他们兄弟情深,他们活着的时候一定经常联系,如果弟弟还活着,一定会给哥哥消息的。还有学生说:在来到弟弟家之前,子猷心里已是悲痛至极,只是强抑着悲痛。还有一种可能是他还没有接受弟弟已经离开人世这个事实,非要亲眼看见弟弟的尸体才相信。当他见到弟弟的尸体,再弹起弟弟的最爱的琴却“不调”时,他睹物思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恸绝良久”。学生的回答别样精彩!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提倡,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质疑,使学生敢问、会问、敢说、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迸发、闪烁!

二、捕捉讨论契机,明辨是非曲直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散文佳作,质朴,细腻的语言道出了真挚的父子深情。我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预想感动的场面一定会溢满课堂,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学生看来,拿行李,讲价钱,挑座位,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都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在惨淡的家境中,人到中年又赋闲在家的父亲艰难地支撑起整个家庭是多么不易,没有感受到对儿子的这份看似简单而又浓缩深层爱意的举动是多么让人感动。该用怎样的方式让同学们去挖掘温暖的画面,发现温暖的情感,体会温暖的感动呢?我思前想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中所描写的事情在我们看来都是日常小事,但为什么在作者的心目中却不能忘怀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吗?你的态度又是如何呢?同学们对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结合作者当时的家庭背景来分析这份父爱的“可贵”;有的学生在回忆自己的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画面,思考着父母的爱到底是怎么的。看着学生或兴奋交流,或蹙眉沉思,或激烈争辩,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学生在争辩交流中,对文中的父爱,对自己生活中涌流着的“亲情”有了深切的感受和认识。

事实证明,讨论教学能够让学生成为辩论的高手,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讨论中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意识将被不断巩固和增强,创造能力将不断提高。

三、融入文本角色,体味创造乐趣

《变色龙》一文教学结束后,我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本剧。这时候学生无论是扮演角色,还是充当观众,个个都兴奋不已。尤其是扮演剧中角色的学生,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之中。整场演出,同学们配合极为默契:动作衔接连贯到位,主角配角身份分明,台词娴熟生动符合角色特征,肢体语言夸张大方富于表演性。同学们通过细腻生动地表演再现了剧中人物形象,将《变色龙》这一世界短篇名著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观众随着警官奥楚蔑洛夫每一次态度的改变,发出阵阵笑声。接着,我要求学生描绘课本剧。许多学生受表演的启发,饶有兴趣地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许多学生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把特定情境下的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作了细致描写和合理的创造。

通过这些活动,巧妙地激发学生做与说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他们的创造情感感染其他学生,使大家都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

四、激发学生内驱,鼓励参与教学

在赏析《关雎》这首诗时,我抓住了诗歌中的几个关键句,精心编织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来理解表现手法“赋”:先是看上了,“君子好逑”;看上了就追,“寤寐求之”;没有追到睡不着,“辗转反侧”;经过努力追上了,开始谈恋爱了,“琴瑟友之”;最终把他娶回家了,“钟鼓乐之”。这样讲解之后,诗歌的叙事思路就变得比较清晰。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指出这种表现手法在《诗经》里叫做“赋”。有同学对我编织的故事进行了大胆的质疑。他们认为,《关雎》中并没有明确地讲君子顺利地把淑女娶回家了。或许那个淑女压根就看不上这个小伙子,那个小伙子睡不着,想啊,想啊,最后幻想和这个姑娘好上了,把她娶回家了。我及时肯定了这些同学的见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开发自己的思维。并指出他们的做法比记住老师的一个答案更有益处。所以,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参与的空间,让他们勤于思考,乐于表达,这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是师生的创造天地,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创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史志峰.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作用[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2).

[2]钱薇.践行创造教育理论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研究[J].成才之路,2015(34).

化学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篇7

一、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尝试。这种模式的基本程序是:课前预习提出问题(预习单)——课堂讨论交流合作讨论(活动单)——练习巩固、创造(巩固单)。

小组预习:围绕考纲、专题,紧扣教材,教师精心设计导读提纲,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预习。小组个人就预习单进行独立阅读,这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环,圈画出基础知识,理解的重点,思维中的难点,做到对教材的基本内容大致了解,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然后小组长根据预习情况组内讨论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解决的汇总上交给老师,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好课堂活动单,为下一环交流合作打好重要的基础。

课堂讨论交流: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是以小组活动为主的形式。它的目的就是一改教师一讲到底的“满堂灌”,让学生根据活动单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单中就课文的重难点进行了活动分解,发挥组内群策群力的效用。教师在活动中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对他们的解答给予鼓励或肯定。他们可以进行合作研究,然后提出小组的意见在全班交流。也可以对其他组的意见进行评价。教学设计中应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体会到探索知识的酸、甜、苦、辣,这样掌握的知识更牢靠,记忆更深刻。这种形式不仅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练习巩固、创造:根据遗忘规律,通过各种类型的作业、实践操作、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这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小结、梳理知识网络、分类整理所学知识,做配套的练习,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总之语文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重“鱼”不重“渔”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在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有限的课堂及相对有限的材料,向学生传授学习语文、分析语言现象的方法。换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让语文课成为兼容并蓄、百家争鸣的舞台

随着教改的深入,学生越来越不想做知识的“容器”,而是运用大脑思考问题了,对教材、名家的结论不是奉若神明,而是敢于质疑,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探究意识和创造精神。其实,语文课根本用不着死扣标准答案,它更应该是灵活的。数学1+1=2,而语文可以有多个答案,是1、是2、是3或更多,总之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如教《李将军列传》,文中句子“有白马将军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学生在翻译时就第一个“其”争论代“李将军”还是“白马将军”。一部分学生说“护”是监护、监督,白马将军监督的应是自己的士卒,保护的对象也应是自己的士兵。因此代“白马将军”。另一方认为后文写李广将军上马,白马将军应该出来侦察敌情的,当然是看李广将军一方在干什么了。双方僵持不下,最后我陈述看法,同意第一种观点。但另一方还是不同意,我说那就课后再找更充足的证据来说明吧。道理越争越明,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更浓。我的语文课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给他们话语权,经常把一个问题辩得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我诚恳地跟大家说,教学相长,我又从你们身上学到了新知识,丰富了我的答案。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虽然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关键是要对学生的思考结果加以恰当的评价,在众多不同的答案中去寻求最佳,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怎样去搜集材料论证。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使语文课更接近生活

1.辩论赛。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如就刘邦、项羽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进行辩论赛。我们的学生援引资料,洋洋洒洒写了数千言。有学生把《史记》、《资治通鉴》等看了几遍,把当今的名家王立群、易中天讲的《史记》反复琢磨,最后形成自己的意见。

2.表演。表演是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倍感兴趣。为此,老师应当强化角色意识,顺应学生的迫切需求,创设表演良机,促其深化感性认识,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雷雨》学完了,排练课本剧,比较人物形象的差异,将原来的话剧模仿得很到位,同时又融进现代生活气息,丰富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对课文中人物的言行与感情进行深入地剖析,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

3.成果汇报。每天一则话题,学写一段话,一条凡人睿语,小组评选出最佳语段,在课前5分钟进行交流,大家进行点评,得到大家认可的收起来打印,编成小册子,让他们觉得小有成就。学习诗歌,进行朗读,主题剖析,学写古诗、新诗等,有的填词牌,有的抒写真情,有的发出警世之语,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只要认真切实地好好写作,一定能让自己在文字表达的功力上有所提升,我经常这样鼓励他们。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加大思维广度、深度。

总之,新课改之下的语文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课堂要还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上一篇:汽车市场机遇下一篇:教师心理关怀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