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意识

2024-09-21

家长意识(共7篇)

家长意识 篇1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未来社会,我们任何一个人,无论处在任何一种职业都面临着创新的挑战,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素质。对全民族进行素质教育, 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阶段和结果,对个人的自我实现、适应当代竞争的潮流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人们常常把家庭比做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孩子认识世界的起点,是进入社会的桥梁。从孩子一出生到入园前的这些日子里,孩子都生活在家庭里,入园后,孩子除了在园的8小时外, 还是生活在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孩子的爱抚、关怀和教养态度与孩子性格的形成关系密切,特别是7岁前的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的,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既然说到创新教育,说到家庭教育,那我们也有必要谈一谈家庭中的创新教育。很多家长认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幼儿园、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如果真这么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孩子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创新”上同样应适应和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以配合和协调幼儿园的创新教育。所以,家长自身的创新能力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所谓的“创新”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敢于对书上的知识产生质疑,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尝试和实践。要做到这些是十分不容易的,笔者以为唤醒家长创新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育观念的创新

家长都想把孩子培养成才,往往寄予孩子很大的希望,付出很多的精力、金钱,努力让孩子朝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每个人对待孩子的态度不一样,教育的观念也不一样,也就有可能造成家庭成员之间在教育孩子上的冲突,特别是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421”阵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共同对着一个“小皇帝”常发生这样的情况:父母要求严格,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过于迁就,一方面主张学文,另一方面主张学理,相互矛盾,弄得孩子无所适从,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由于父母与祖父母两代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和生活经历不同,在教育观念上也会有不同,在过去年代中的教育用到现实中,有的就是行不通的,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小时候生活那么艰苦,条件那么差,我如何如何,现在给你吃好的,穿好的,你却如何如何。

孩子对事物的理解是肤浅的、片面的。家长用一些事例作比较,教育孩子是可以的,但要考虑孩子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从孩子现实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可能比那些空洞而遥远的事例来得更加有效。另外,家庭成员在教育观念上的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建立现代的教育思想,谁的意见科学、正确,符合孩子的实际,就听谁的。家庭成员有了统一的、科学的教育思想,有了统一协调的行动,在教育孩子上就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二、教育内容的创新

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是家长关心的问题,经常有家长问小班的老师“你们教识字吗?”“10以内加减法教了吗?”“老师,你们幼儿园也教得太少了吧?怎么每天都做游戏呀?”作为老师我也常听见有的家长在别人面前“炫耀”“我儿子26个英文字母都会背了”“我家孩子古诗能背几十首了呢,不信你让他背背看。”他们这是对幼儿园的工作不理解,更是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无知, 也有一些家长带孩子参加了各种辅导班:英语、舞蹈、绘画、钢琴等应有尽有,用他们的话讲就是“现在的孩子会的多就好,将来机会就更多,”他们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别人,为入小学学习班打个好基础,出发点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其实对孩子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通过幼儿园的半日活动,可以让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有一个了解,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对家长作一些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和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新观念,指导家庭教育。

三、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创新

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常常使用一些识字卡、图片、幼儿用书等。其实教育的手段是很丰富的,电视、电影、故事及一些实践的随机教育,如逛街、做客、来园、离园途中等日常生活,随时都可以对幼儿进行教育,许多家长反对幼儿看动画片,目的是怕孩子视力下降,孩子们喜欢玩一些大人眼中“没意思的东西”, 如:石块、树叶、破旧牙刷、小零件、纸片等等,在孩子们眼中都是宝贝,家长可以抓住这些机会进行随机创新教育,让孩子在玩玩、摸摸、看看中,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创造力,切不可打消孩子的积极性,挫伤孩子自尊心。另外,家长要调动幼儿积极性,引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动机,有时孩子会问些奇怪的问题,有时提问题总是没完没了,家长一定要十分慎重地对待孩子的提问,站在孩子的立场和孩子一起考虑问题,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简单易懂地为幼儿解答。

总之,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孩子已不是一项一般的任务,对教师和家长的要求更严更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仅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手册,也需要家长了解和学习,能更科学、合理地指导家长关注这个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典型特点,注重幼儿会生活、会学习、会思考等综合性发展方向,注重学习品质的提升。作为一名教师,应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更快地适应教学创新,成为创新教育潮流中的先行者与领路人,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作为家长,应该密切配合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跟上创新潮流,更新家庭教育的观念,采用多样化的全新的手段和方式培养孩子。

家长意识 篇2

通讯员---马兆宝

仓街初中作为一所农村偏远初中,受学生择校、家长到市区务工、买房等因素的影响,生源呈逐年下降趋势,为扭转此局面,学校以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赵赞江局长提出的“八种意识”为契机,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积极采取有效举措,进一步增强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首先,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员工集体学习赵局长《“八种意识”成就好校长好老师》相关材料,写出反思,排查个人还有待提升的几种意识,并写出整改目标和措施。学校将所有教职工的反思张榜公示,欢迎学生和家长的监督,争取早日整改和提升到位。另外,学校主动将教师的师德承诺书、戒酒承诺书、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等张贴在校外公示栏,主动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提升教职工的自律意识。学校采用电话采访、发放征求意见票、发飞信等形式,主动征求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汇总后分类处理,能整改的马上整改,有困难的联系上级部门协调解决,无法完成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长和学生的谅解。

再者,全校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学校工作,为了学校工作甘愿牺牲个人利益,全校教职员工牺牲节假日休息,主动承担粉刷校园墙壁、门窗、整修学校破损硬化路面、操场、改造校园老化线路等工作,不但为学校节约大量公用经费,还增强了仓街初中教育团队的凝聚力,提高了所有教职工的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更美化了校园,提升了学校形象。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提升教师的质量意识和争先意识,学校出台了《仓街初中教师量化积分办法》,加大了教学质量在评价中的分值,并采取领导干部推门听评课、年轻教师、骨干教师献课等措施激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促使每位教师将每一节都备成公开课、精品课;建立当堂达标检测制度,及时反馈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教导处每周检查教师的备课、听课和当堂达标检测材料,展评优秀业务材料;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每天将各科作业、学生在校表现以及优秀学习资源网站等信息用飞信发给家长,家校联合教育孩子,共同提高育人质量。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知识的不断更新,为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学校图书室全天候向师生开放,教导处每学期向教师推荐10本好书,学校为教师订阅了《中学生数理化》、《作文报》、《英语报》等刊物,鼓励教师自我充电,并要求每人每学期写出1万字的读书笔记,每学期举办1次文科教师征文比赛,1次粉笔字、硬笔书法比赛展评;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教研活动,要求将学习经验写成汇报材料并提供公开课和讲座,将经验传达给每位教师。

安全责任大于天,校园安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学生安全牵动千家万户。为加强每位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学校制定了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全校教师一岗双责,做到校园安全处处有人管,学生安全时时有人看;校长与每个科室、每位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校长周周开会讲安全,班主任天天根据学校统一要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每天通过飞信提示家长防溺水、防各种意外伤害、应对恶劣天气、预防传染病方法以及作息时间调整等信息;总务处每天排查并排除校舍和教学设施隐患;学校更新了监控录像机、金属探测仪等安保设备,粉刷了校舍墙壁,油漆了门窗,为教室安装了投影机、日光灯、吊扇,更换了窗帘,并更换了部分学生电脑;积极争取办学单位的支持,仓街村委无偿为学校硬化路面六百多平方米,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方便了师生出行。

家长意识 篇3

作为一所外来务工者子女入学的指定学校,我校的非昆山籍学生比例高达98.8%。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外来务工家长的责任意识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成绩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次调研,意在研究在小学阶段,在同等教育条件下,外来务工家长的责任意识、教养方式与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试图帮助家长提高责任心,以此进一步提高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学业成绩。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四年级一个班、六年级一个班,以及这些学生的家长(其中98%为外来务工者)。

2、研究步骤

1、前期调查(时间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

(1)问卷调查: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其家长相关信息、对孩子的责任意识及教养方式;

(2)成绩调查:以学生平时作业、期末测试成绩为依据,由该班任课老师填写。

2、后期分析(时间为2013年8月)

三、结果与分析

本次共下发调查问卷93份,收到有效问卷9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四年级学生49名,综合优秀人数为25人;六年级学生44人,综合优秀人数有15人。以下为问卷题目分析:

1、你的家里能为你准备必要的学习费用和学习用品吗?(见表一)

注:括弧中数据为各个选项中的优秀人数,下同。

从该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家长能够满足孩子学习上物质的需要。但也有个别家长连孩子起码的学习用品也不能提供,可见家长对孩子学习方面极少关心,而据了解,这两个学生也恰恰是学习习惯和成绩都极差的。通过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家长对子女责任意识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学业成绩。

2、你在家学习时,你父母是否在一旁督促或辅导?(见表二)

由表2可以看出,外来务工家长能够经常辅导或督促孩子学习的并不多,大部分家长只是偶尔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将两个年级进行比较,也可以看出:年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子女较小时,父母关心其学习的比例相对较高。另外,结合任课老师提供的学业成绩,不难发现:家长经常辅导的学生成绩优秀人数达65%以上,而家长很少辅导的学生优秀率只有26%左右。另外还有几个家长从不辅导的学生,根据班主任反映,其中成绩优秀的几个孩子的自觉性很高,家长虽不辅导但也采用其他方式鼓励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程度与学生的成绩有着很大的关系。

3、父母对你不自觉的学习态度通常采取何种方式?(见表三)

对孩子不自觉的学习态度,超过一半的家长能够晓之以理。孩子年龄较小时,很多父母还会陪同一起学习,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更多采用的是讲道理的方式。在各个选项中,父母“讲道理”的学生成绩优秀率相对较高,可见家长教养方式的区别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影响。再看,在被父母“责骂”的四年级学生中,成绩达到优秀的有5人,占55.56%,而在六年级学生中,成绩优秀的只有2人,只占22.23%。可见学生处在低中年段时,家长的责骂对孩子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的责骂就逐渐失去效力。

4、当父母发现你的成绩下降后,他们的做法是?(见表四)

面对孩子学习成绩的下降,大部分家长比较理性,能够帮着分析退步原因,并且制定计划措施,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采取了训斥或打骂的办法。结合任课老师提供的学业成绩:选“A”的学生中成绩优秀人数有30人,优秀率达46.88%,选“B”的学生中成绩优秀的是9人,优秀率为33.33%。再看,在选“B”的13名四年级学生中,优秀人数是7人,优秀率为53.85%,而在选“B”的14名六年级学生中,优秀人数只有2人,优秀率仅为14.29%。通过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影响,而同一方式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则可能产生不同的效应。

5、父母经常在什么时候与你交流?(见表五)

从该统计表看出,60%左右的家长经常在吃完饭或睡觉前与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是比较关心的。但也有30%左右的家长对孩子的责任意识不强,与子女缺乏沟通,只是偶尔想到时才说几句甚至根本没空说。结合学生学业成绩有如下发现:选“A”的学生中有优秀人数27人,优秀率为49.09%,选“B”的学生中成绩优秀者有6人,优秀率为50%,但选“C”、“D”的综合优秀率仅为26.92%,由此可见家长与孩子“交流”的重要性。再看,在六年级学生中,选“A”的学生成绩优秀率为45.83%,但选“C”的优秀率只有18.75%。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显得愈加重要。

四、讨论与建议

在我们这类专门接收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学校孤军奋战,很大比例的家长则成为了旁观者甚至漠不关心——许多外来务工者由于工作及自身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对子女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关心,往往认为父母只要赚钱供子女读书,让孩子吃饱穿暖即可,教育孩子则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也有的虽然比较关心孩子,但所采用的教养方式却欠妥当。

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世界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以及各方面人才的成长经历可以证明:家庭教育的分量是非常重大的。而通过上述调查的大量数据,我们能否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家长的责任意识及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据此,希望各位家长能够转变观点,接受我们的一点建议:

1、多关心孩子的学业情况

作为家长,要认识到并不是仅仅让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关心孩子,孩子的学习也并不只是老师的事情,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另外,父母对孩子学业的关心能够提高孩子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必然间接影响到其学习成绩。当然,建议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也并非指陪着孩子写作业或辅导功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endprint

(1)多支持:学习用品是孩子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各位家长出门在外赚钱确实不容易,你可以少给孩子买件衣服,家里少吃一次肉,但买学习用品这一点钱是不能省的。如果你连起码的学习用品都不能提供给孩子,首先影响到的是孩子的学习——写作业时一会儿借橡皮,一会儿借尺子,怎么静得下心来好好写字呢?其次,还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偶尔借几次的话同学没话说,时间一长必然就觉心烦不乐意了。孩子经常要看人脸色,还要挨老师批评,心里肯定不舒服,这样也就间接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2)多看看:作为家长,白天要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多还要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所以并没有多少时间关心孩子的回家作业情况,但是“看一看”的时间总还是有的。那么要“看”什么呢?

一看功课完成字迹。从字迹可以看出孩子写作业的态度,字迹潦草、东倒西歪说明孩子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于这种情况,家长首先应该要求重写,使孩子提高对学习的责任意识;其次,家长要抽空跟孩子谈一谈,最好能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最近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看功课完成质量。由于时间缘故,家长不必一一检查孩子作业的对错,但我们可以进行抽查,每门功课随便抽一两题检查对错。但也有许多家长会说,现在学生的作业难度高,而他们又没有读多少书,所以看不懂孩子的作业。对于这种情况,建议看看孩子前一次作业的对错比例。如果作业错误较多,家长就有必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的“补差”工作。

(3)多联系: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和老师都是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人”, 因此,家长必须加强与任课老师的联系。通过联系交流,可以使家长和老师都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是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互相配合,促使学生改掉坏毛病,取得进步。

2、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

如果说家长因为工作忙而缺少与子女的沟通,我认为这是托词,再忙也不会连跟孩子聊聊天的时间都没有,这主要还是因为家长缺少与子女沟通的意识,没有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对于家长来说,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要了解孩子,而良好的“沟通”恰恰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父母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学习上也起到积极鼓励的作用。作为家长,我们要尽量做到以下两点:

(1)多问问:如果家长能经常问问孩子在校的情况,那么孩子就能够感受到家长对自己学业的关心,如此孩子也会从内心提高对学习的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问”也是有学问的:一要注意态度和蔼,忌表情严肃——宽松的氛围容易被孩子接受,使他能够敞开心扉跟家长聊聊学习中的进步、问题、困惑,反之会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要么不愿说,要么不说心里话。二要注意关注全面,忌只问成效——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作业、成绩、排名,忽略了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心理问题,这样的关心反而会成为孩子的负担,甚至可能使其产生厌学情绪。

(2)多鼓励:学习是件既费神又费力的“苦差事”,并不比在工厂上班轻松。作为家长,要能够多多体谅孩子,给予鼓励支持。首先,作为家长不要总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得到赏识的孩子会提升自信心,必然以更加积极饱满的心态对待学习。其次,家长要注意鼓励的方法。“你看某某某,学习认真,成绩优秀。你可要向他好好学习啊!”很多家长经常会这样鼓励自己的孩子,殊不知这样横向的比较容易使孩子心生反感:怎么老是觉得别人比我好!如此反而容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跟“自己”比,什么意思?就是要纵向比较,只要“今天”比“昨天”有一点进步就应该得到肯定。

3、理性对待孩子的成绩退步

面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退步,家长提高重视是必须的,但切忌“病急乱投医”,要能够理性对待:

(1)忌打骂:父母用训斥甚至打骂的惩罚方式去教育子女已与时代不适应。特别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教养方法极易使子女产生抵触情绪,形成逆反心理。如此,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2)找原因:成绩下降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所以作为家长最理性的方法就是与任课老师沟通,与孩子交流,积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是上课听不懂,或是上课不专心,还是受到旁边同学干扰……找到“症结”之后再“对症下药”,制定合理计划,并且严格执行,方能真正解决问题。

外来务工者子女并不比别人差,并不比别人笨。学习成绩不理想,“责任意识”是关键——学校尽“管理”之责,老师尽“教育”之责,学生尽“学习”之责,而作为父母也千万不要忘了尽“关爱”之责。如此,我们的孩子也一样会很棒!

家长意识 篇4

关键词:父母意识,考试焦虑,家长焦虑,高中生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景下激发的, 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等其他身心因素制约, 以担忧为基本特征, 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 通过不同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1]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场非常重要的考试, 高三学生在面对如此重要的考试情境下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 这也引起了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对此问题的重视。研究的焦点之一是影响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 结果发现考生的人格、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亲子沟通及父母养育方式等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3,4,5,6]在上述影响因素中, 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亲子沟通与父母养育方式都与学生的父母有着重要的关系。

父母意识是指父母对于育儿及亲子关系的态度、对自己作为父母的评价及情感体验, 体现父母的价值取向。[7]现有研究结果发现父母意识不仅会直接影响父母的养育方式, 还会影响儿童的人格成长与亲子沟通。[8,9]那么父母意识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考试焦虑。

父母意识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会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与对亲子距离的看法。对子女寄托的希望越大, 对子女的期望会越高, 这种期望会直接增强子女的考试焦虑。越以子女为中心的家长, 会越重视自身在子女高考中的作用, 那么这可能会引起父母焦虑。而父母的这种焦虑一方面可能直接感染子女, 增强子女的考试焦虑;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通过影响亲子沟通与提供社会支持的能力而间接增强子女的考试焦虑。

本文试图分析学生考试焦虑、家长焦虑与父母意识这三者的关系, 以有针对性地对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进行社会心理因素的干预。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随意抽取四川、福建、陕西三省在读高三学生与其家长, 发放问卷212份, 回收有效问卷共192份。其中男生101人, 女生为91人, 年龄在16至19岁, 平均年龄为17.42±0.74岁。事先将问卷进行编码, 保证学生问卷与家长问卷的编码一致, 学生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纸笔测试, 然后要学生将编码与其一致的家长问卷带回去给家长中的一位填写, 然后带回给研究者。所有测试均为匿名进行。

2.测验工具

(1) 《考试焦虑 (TAI) 量表》。

由Spielberger等人于1980年编制, 在我国由宋维真和张瑶首次应用的《考试焦虑 (TAI) 量表》。该量表包括包含忧虑性 (Worry) 和情绪性 (Emotionality) 两个分量表, 共20道题目。研究表明该量表的总量表与分量表的Chronbach α系数在0.80~0.90之间, 效度良好。[10]计分从“从不”到“总是”1~4级计分, 反向计分题则为4~1级计分, 分数越高表示考试焦虑越严重。

(2) 焦虑自评量表。

Zung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该量表共有20道题目, 采用“没有或很少时间有”到“绝大部分有”1~4级评分, 反向计分题则为4~1级计分, 评分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严重。研究表明SAS的信效度良好, 广泛适用于临床咨询门诊与相关研究。[11]

(3) 父母意识问卷。

父母意识问卷是根据桑标[7]对父母意识的定义, 参考刁静[9]的父母意识问卷中部分题目与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的题目, 按照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初步编制而成。该问卷包括子女中心、子女管教、承担责任与沟通困难四个分量表, 共16道题目。计分方式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1~4级计分, 反向计分题则为4~1级计分, 分数越高表明父母在该项意识上越强。量表的Chronbach α系数为0.80, 分量表在0.77~0.69之间。

3.统计分析方法

将所有数据录入到SPSS 19.0中进行包括频率统计、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分析, 然后将数据导入AMOS 19.0中进行路径分析。

二、结果

1.学生考试焦虑与家长焦虑的检出率

我们参考范晓玲等报告的TAI评量标准, [12]根据在TAI总分与分量表上的得分情况将学生划分为正常、轻度焦虑、中度焦虑与重度焦虑四类。将家长在SAS上的得分按量表的要求也将其划分为正常、轻度、中度与重度焦虑四类。并分别统计学生与家长焦虑的频率 (表1) 。通过表1可知约1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况, 而家长这一比例高达39.1%。

2.学生考试焦虑的性别差异

我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学生考试焦虑的性别差异, 结果发现在考试焦虑总分、分量表得分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 (P>0.05) 。

3.学生考试焦虑与学生年龄、家长焦虑及父母意识的相关

我们计算了学生考试焦虑与学生年龄、家长焦虑与父母意识的皮尔逊积差相关 (表3) 。结果发现除情绪性外, 学生考试焦虑及家长焦虑均与学生年龄呈负相关, 即年龄越低, 家长与学生均不易焦虑。学生焦虑与父母意识的子女中心及沟通困难存在正相关, 父母焦虑与沟通困难存在正相关。学生焦虑与父母焦虑呈中等程度的相关。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4.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由于相关分析只能考查变量间的直接效应, 不能分析各种变量间的中介效应, 因此我们建立了图1的路径分析模型对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模型拟合良好 (χ2=17.31, df=12, χ2/df=1.443, CFI=0.971, NFI=0.918, NNFI=0.932, RMSEA=0.048) 。

根据路径分析结果可知对学生焦虑产生直接效应的主要有家长焦虑与子女中心, 分别为0.44与0.17, 子女中心通过家长焦虑对学生焦虑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07 (0.44×0.17) ;学生的年龄、沟通困难也通过家长焦虑的中介效应对学生焦虑产生间接影响, 而管教需要、承担责任对家长焦虑与学生焦虑均无直接的影响, 但可以通过子女中心与沟通困难对后者产生间接影响。

三、讨论

1.关于学生考试焦虑与家长焦虑的检出率

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检出率为15%左右, 远高于范晓玲等报告的5%, [12]原因可能与研究的对象不同有关。范晓玲等研究的对象为高一至高三的学生, 而本研究的样本全部来自于高三学生。由于要直面高考, 所以学生的考试焦虑可能会更高一点。但检出率远低于其他研究报告的检出率[3], 原因可能在于所采用的研究工具与评量标准存在差异有关, 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次, 家长焦虑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学生, 原因可能在于家长比学生更看重高考。由于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很多家庭就一个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对高考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也比孩子理解更深刻, 功能利性更强, 因此在面对孩子的高考时难免会患得患失, 焦虑紧张。

2.关于考试焦虑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考试焦虑不存在性别差异, 这与刘金同[3]、代景华[4]、黄高贵[13]等研究结果一致, 与毕重增的研究结果也部分一致[5], 但与范晓玲[14]、黄高贵[15]的其他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因调查的地区不同, 社会文化与要求不同。理论上女生心理敏感、情感脆弱, 对自我前途与未来的担忧比男性要强, 因此更易紧张、焦虑。但现实是女生成绩常好于男生, 这种成绩的优势可能平衡了性别本身的差异。但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3.关于学生考试焦虑与家长焦虑、父母意识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家长焦虑与学生焦虑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表明家长的焦虑确实会感染与影响学生, 同时学生的焦虑也会影响家长, 这与王秀珍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6]家庭作为一个系统, 其成员并不是单独存在, 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家长在面对子女的重大考试时, 同样面对着重大的压力与心理负担, 从而产生焦虑。而家长作为家庭中的核心成员, 其焦虑的情绪必然会直接或者间接通过其言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与家庭氛围, 加重学生的焦虑。

研究发现父母意识中的子女中心与沟通困难均会直接影响到家长焦虑, 原因可能在于越以子女为中心, 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越会关注, 对子女的期望也会更高, 更难以平常心去面对孩子的失败, 易产生焦虑;沟通困难对父母焦虑也有直接影响, 原因可能在于当父母越无法与子女沟通, 越难以真实全面地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 则越使其更易焦虑。管教需要与承担责任虽然与父母焦虑没有直接效应, 但承担责任与子女中心的相关达到0.44, 因此可以通过子女中心间接影响父母焦虑, 间接效应为0.07。而管教需要与子女中心及沟通困难均存在相关, 也可以通过他们间接影响父母焦虑, 其间接效应为0.16。因此综合来看越以子女为中心, 且认为子女是需要父母管教的, 又存在亲子沟通困难的父母, 其焦虑会越强。

父母意识不仅影响父母焦虑, 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焦虑, 且子女中心对学生的考试焦虑有直接效应, 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7,18]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家庭原因主要有担心考糟了对不起家长, 让父母烦恼与辜负父母期望等。父母越以子女为中心, 学生越会担心辜负父母期望, 越易考试焦虑。

4.关于年龄对家长焦虑与学生焦虑的影响

家长意识 篇5

你们好!

近年,一些不法分子以提供资助的名义向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实施诈骗,致使个别学生蒙受经济损失,给学习和生活造成困难,有的甚至因身心受到严重困扰而放弃了生命,教训非常惨痛。为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在此提醒你们务必提高警惕,自觉强化防范意识,注意以下事项:

不要轻信关于领取资助资金的陌生电和网络谣言。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资助政策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同时,各地各校还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不管是国家资助政策还是社会资助项目,也不管是哪个部门实施的资助项目,最终都要通过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或学校进行实施,都要将资助项目通过有关媒体(网站)或在学校较醒目的地方进行公示,都需要学生本人提出申请,不可能绕过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或学校而通知学生本人或家长直接领取资助资金,也不可能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更不会要求家长或学生本人持银行卡在自动柜员机上按要求进行操作领取资助。天上不会掉馅饼,千万不要轻信关于领取资助资金的陌生电特别是长途陌生电,千万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关于领取资助资金的信息(包括网络信息、手机短信等)。当收到关于领取资助的陌生电或信息时,请务必高度警惕,一定要弄清楚资助项目名称及实施单位等,要多方打听,并及时向学校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弄清事情真相,千万不要盲目听从陌生电或有关信息的诱导。

不要随意泄露个人有关信息。根据近年学生上当受骗的情况看,基本上都是不法分子事先掌握了学生有关信息,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或家长进行诈骗。因此,请大家务必高度警惕,千万不要将个人有关信息特别是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及密码、高考准考证号及密码等随意告诉他人,千万不要随意上传到网上,以免让不法分子掌握,进而针对性编造谎言实施诈骗。

如果上当受骗请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果因为不慎导致上当受骗,蒙受经济损失,请务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一是务必在第一时间报警,请公安机关帮助解决;二是及时报告学校老师,请学校及时提醒其他同学做好防范;三是及时将有关情况告诉家人,不要让他们担心。千万不要盲目听从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而耽误追回损失的最佳时机,让不法分子逍遥法外。

各位家长,各位同学,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有我们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凡事多一个心眼,不随意泄露自己的信息,不轻信陌生电和谣言,遇到情况多方打听,积极向学校和当地有关部门咨询,不法分子的骗人花招就不会得逞,我们就不会上当受骗,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就不会受到影响。

家长意识 篇6

关键词:口腔保健,儿童龋齿,社区门诊,口腔卫生

龋齿不及时治疗, 会继续发展成为牙髓炎和根尖周炎, 甚至引发牙槽骨和颌骨炎症[1]。该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与成长发育。龋齿病是一个多因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 与口腔环境、口腔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及饮食具和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密切联系[2]。我们以2013年3—8月在我中心检查的2 000名儿童为调查对象, 分析了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与儿童龋齿的关系。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象为玉林城区400名儿童、社区5所幼儿园的1 260名儿童及区小学1、2年级的340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调查的2 000名儿童中, 男童1 132名、女童868名;家长2 000名, 其中母亲1 214名、父亲786名, 平均年龄 (32.4±3.8) 岁。

1.2 调查方法

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龋齿诊断标准》 (4版) 进行调查。调查人员均由我院的口腔科专业人员经过培训并统一调查标准后进行。

1.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有是否知道竖刷法的益处, 是否每天早晚刷牙, 每次刷牙时间是否>3 min, 是否准备专门的儿童牙刷, 是否使用儿童牙膏等13项, 见表3。

1.4 儿童口腔检查

口腔健康检查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 由我中心口腔医师使用CPI探针进行检查。龋齿的诊断标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龋齿的诊断标准。龋齿主要表现为:牙窝沟点隙或光滑面呈现明显的黑色或棕褐色, 表面可有粗糙感, 牙釉质下有明显的破坏或明确的可探及软化洞低或洞壁的病损。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2 000份调查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1 945份。所有数据的录入Epi Data中进行整理后, 在SPSS 10.0中进行统计分析。其患龋率及龋均值:患龋率=患龋人数/受检人数×100%;龋均值=龋失补牙齿数之和/受检人数。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1 患龋率调查结果

对2 000例儿童进行口腔检查, 结果见表1。

2.2 家长口腔保健意识对儿童龋齿发病率的影响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家长知道竖刷法的益处、每天早晚刷牙、不允许儿童睡前吃零食/喝饮、帮助儿童刷牙、不允许儿童每天喝果汁的频率>2次、不允许儿童每天吃糖的频率>2次的做法将有利于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各种影响因素下儿童龋齿的发生情况见表2。

3 讨论

龋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多发病, 在多因素作用下由口腔常在菌引发内源性的慢性感染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硬组织脱矿, 有机质不断破坏分解, 牙体组织疏松软化, 导致缺损形成龋洞, 该洞一旦形成则不易修复[3]。龋齿病是少年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尤其是6~8岁儿童, 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也是儿童颌骨与牙列发育的重要时期[4]。儿童的生活水平、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等意识还未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儿童常摄入含糖食品饮料和不规则刷牙等危险行为将从儿童时期影响至青春期[5]。口腔健康态度与行为直接关系到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与龋齿的发生, 充足的口腔健康知识可以有效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龋齿病主要由糖、宿主、微生物及时间四联因素组成, 微生物分解糖产酸, 且对宿主牙齿产生侵蚀, 导致牙齿脱矿产生龋齿[6]。学龄前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无法抵制菌斑侵蚀, 经常吃零食、甜食的儿童, 食物残渣分解发酵形成致病菌, 直接损害牙釉质形成龋齿。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儿童口腔卫生行为与口腔卫生状况[7]。家长应正确指导儿童建立口腔健康行为。

我们通过对2 000例儿童进行口腔检查, 分析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与儿童龋齿的关系。结果显示, 男性的患龋率16.08%, 女性的患龋率为14.17%, 总患龋率为15.25%。家长知道竖刷法的益处、每天早晚刷牙、不允许儿童睡前吃零食/喝饮、帮助儿童刷牙、不允许儿童每天喝果汁的频率>2次的做法、不允许儿童每天吃糖的频率>2次将有利于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因此, 我们认为, 应鼓励家长重视口腔卫生, 协助儿童维护好口腔卫生行为, 减少龋齿的发病率, 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对儿童龋齿的患病率有一定的影响, 在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宣传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家中的口腔保健意识宣传, 有效建立好儿童口腔健康行为, 降低龋齿发病率。

参考文献

[1]王锡萍, 梅丽琴, 胡荣党.温州市区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4 (2) :113-116.

[2]郝桂梅, 孔繁增, 赵晶, 等.行为干预对预防儿童龋齿效果的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 (3) :597-598.

[3]丛芳, 钟声, 张桂荣.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龋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 4 (1) :22-24.

[4]姜虹, 王晓妍.渭南市学龄前儿童龋病与口腔卫生相关性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2, 20 (5) :474-475.

[5]刘英群, 朱颐馨.哈尔滨市3~6岁孤独症儿童乳牙患龋状况调查[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1, 46 (1) :104-106.

[6]郭洪菊, 陈华, 罗磊, 等.绵阳市学龄前儿童及家长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 (17) :2758-2760.

家长意识 篇7

第一幕:公交车靠站, 上来的乘客非常多, 有老人、孕妇等, 一个孕妇走到了前面。这时车厢里传来了一阵清脆的声音:“请您给老、弱、病、残及怀孕喝抱小孩的让座。”孕妇前面的几个位置上的人都无动于衷, 当车厢里再想起提示语言时, 一个妈妈对自己的宝宝说:宝宝, 我们让阿姨坐吧!阿姨肚子里有小宝宝, 这么拥挤很危险的。宝宝用力地点点头, 和妈妈站起来让座。

第二幕:同一辆公交车, 同一个孕妇, 同样是带着孩子的妈妈, 看着孕妇在车厢里, 妈妈用漠然的眼神看着孕妇, 孩子看了看妈妈, 低头不语。

一、行为牵动孩子的感恩意识

为什么同样的一件事情, 两个家长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呢?不同的态度又会对孩子刚刚启蒙的感恩意识产生什么印象呢?

家长一:当家长发现没有人让座的时候, 马上以商量的口吻提出把座位让给更加需要的人, 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形象, 对孩子进行了随机教育, 孩子也愉快地接受家长的建议, 感恩意识在他的心里发了芽。

家长二:当家长发现没有人让座后, 当着孩子的面, 他给一个漠然的眼神, 给了孩子一个冷漠而错误的暗示, 孩子对于这个错误的提出没有异议并接受。她的感恩意识在心里变得单薄。用表格来比较家长一、二的教育行为、孩子意识、产生结果来看一下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由此我们看到, 家长不同的教育态度, 对于孩子在平时生活中的感恩意识产生了不通的影响。

二、行动影响孩子的感恩行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当我们不断要求孩子要有感恩心的同时, 必须把感恩的行为做给孩子们看。父母这个角色, 他们的行为在孩子的面前暴露无疑、潜移默化。

1. 正面的行为给孩子的感恩行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正面的行为就是在孩子的面前给孩子一个可以信赖的榜样, 坚持给孩子好的影响, 及时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 让孩子时时刻刻能感受到爱, 更能让孩子看到家长付出的爱。这就需要家长具有一定的教养素质, 讲究生活的艺术。如:在与孩子一起逛街的时候, 当想扔垃圾的时候, 如果你把垃圾扔进垃圾桶, 并告诉孩子清洁员阿姨打扫很辛苦, 如果每一个人把垃圾都扔进垃圾桶, 那我们就可以帮助清洁员阿姨, 更是爱护我们的环境。这样孩子会是乐意地接受了学习, 给予孩子鼓励就等于积累了一些积极的情感, 积极的情感更能鼓励孩子的一些感恩行为的再现。正如心理学家所说:“如果孩子在肯定、感恩和鼓励的环境中, 他就能学会感恩、进取与自信, 并善于自我激励。”

2. 错误的行为给孩子的感恩行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错误的行为给了孩子错误的意识, 会让孩子的感恩行为在幼小时就被抹杀。如:在家里, 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 权利无限, 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 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 一切围着智能转, 给予孩子物质上的高度关注, 却忽略了孩子精神中所需的感恩教育。当面对一些行为的时候, 忘记了自己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影响。孰不知物极必反, 习惯成自然的孩子, 长此以往父母一些错误的行为认为是对的, 并学着做。“家长二”冷漠的眼神势必会给孩子一种错误的讯息, 以后在遇到这样的情况, 用冷漠的眼神来对待。孩子就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也根本就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体验。

三、让正确的行为为孩子的人生掌舵

1. 明确要求。

请先在孩子心里牢牢地树立这样一个认识:只有付出了劳动, 才有资格大大方方地坐在餐桌旁吃饭, 不劳动就没有饭吃。孩子做为一个人, 是有义务的, 只是因为年龄的大小, 承担的义务大小有所不同:比如在家里帮助父母打扫卫生, 饭前摆放碗筷、洗碗、浇花等等。当然, 父母在得到孩子帮助时, 请一定要及时并真诚地对孩子说声“谢谢”, 这样才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需要自己的, 自己在这个家庭中也是重要的一员, 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2. 以身作则。

父母以身作则, 父亲与母亲既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又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心中有他人, “在乎”家中每一个人, 尊重他人的权益, 关爱他人的需求。如常说:“行”“谢谢”“对不起”。参与社区服务, 如访问敬老院, 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体验父母的辛劳, 更加珍惜家庭生活的幸福。生活处处实践“分享”。

上一篇:课堂演讲教学下一篇:语文创造性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