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教材

2024-10-18

语文课程教材(共12篇)

语文课程教材 篇1

当得知教育部表示要提高母语考试分数时, 我欣喜万分。多少年了, 人们只是口头上说语文重要, 但有几个学生真正重视过语文;话又说回来, 就算有学生想重视, 可又从哪里入手呢?每年的语文高考试题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在紧张而有限的复习阶段, 有谁愿意去“浪费”时间;“数理化”来得多快, 英语都比语文有“方向”性。想到这些, 我们更加期待着教育部能对语文教材做出相应的调整。

高中三年, 学生除了要学习五本必修, 还要学习三本选修。仅必修篇目就有约120篇, 加上选修就更多了。既然高中教材是这样安排的, 老师们也只好赶着先把教材上完了, 然后再按照《大纲》上的范围进行总复习, 这样一来, 总有一种“青黄不接”的趋势———前面的内容来不及仔细研究, 后面的复习内容又“铺天盖地”。不知一线的老师是否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针对以上情况, 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提高语文考试分数不应只在形式上, 而应该相应的加进去一些内容。比如, 《全国卷》中现在不考的字音、字形、标点的使用等可以再加进来, 而且就现在的情形来看这些内容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说这样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我倒是很赞成将一些主观题改成客观题来考查的提议, 这样也可以避免阅卷时的“标准不统一”。

2.《大纲》一旦确定, 高中教材就应该围绕《大纲》编写, 这样老师和学生就能“有章可循”, 而不是“大海捞针”;另外, 编写考试试卷的名师们, 也没有必要把考题搞得神神秘秘, 完全回避教材内容, 让学生产生一种“课本无用论”思想。今后, 《大纲》里可以明确考试篇目范围, 名师们出题时能够课内课外兼顾, 让学生平时也重视语文课堂学习。

3.无论《大纲》怎么变, 我们都应该恢复语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其实, 不只是在高中教材中应该重视, 早在初中就应该重视起来。语法与应用很好地结合, 才能快速培养好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理由如下:

(1) 学生由于不具备相应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所以写出来的句子常常让人难以看懂;病句连篇, 甚至还有自创的句子, 只有自己能看明白, 这样不利于学生规范地使用现代汉语。

(2) 学生如果具备相应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那么分析阅读理解一些较长的句子就较容易, 能快速领会其主要意思。

(3) 学生如果具备相应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那么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中的倒装句, 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就很容易了。

(4) 学生如果具备相应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那么复习“修改病句”知识时, 就不会感觉无从下手。

(5) 学生如果真正具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这样不仅有利于语文学科的学习, 还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如政治、历史中的材料题分析, 数学中的应用题解答等;甚至还有助于将来的就业, 如一份好的自荐信、一份好的申请书等, 很可能会给一个人带来好运和机会。

4.随着语文高考分数的提高, 语文的教学任务也会相应的加重。我认为可以将语文的内容大体分成两部分———“基础知识和应用”“阅读和写作”, 并且由两位老师分开来代课, 正如数学可以分成“几何”和“代数”一样。这样老师在教学时, 责任明确且更有精力;学生学习时, 任务明确且更有效果。

在语文考试分值中, 尽管作文占了60分, 但在教学中根本没有重视起来, 从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出, 每个单元结束时, 只是轻描淡写点到, 选修的《写作》也是在高三才上, 有的学校干脆就不上了。如果单独拿出“写作”来教学, 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

5.在作文的要求上, 我认为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无论是“体裁不限” (除诗歌外) 还是“自选文体”, 都会让学生误以为写作时可以无所谓“体裁形式”或“文体形式”, 甚至写成“四不像”也无所谓。为了消除这些误会, 我认为我们在今后的教材中可以把作文分为三部分, 如实用文体 (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描写抒情类) 、文学体裁 (小说、散文, 诗歌、戏剧) 和应用文体 (日记、书信、演讲稿、调查报告、广告、说明书等) ,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分阶段地、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话题或材料, 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这样, 考试时, 学生就会“胸有成竹”, 根据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扬长避短, 选取自己最拿手的文体形式, 进行合乎规范的写作。

以上就是我对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些想法。衷心期待我们的语文教材能切实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优秀载体, 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切实成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优秀传播者。

参考文献

唐宗洋.从“体裁不限”到“文体自选”:兼谈考试作文的改革[M].教育导刊, 2004.

语文课程教材 篇2

找郢乡中心校何敏

2014年4月12日

如何体现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界定一语道明了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学习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1.注重实践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其目的是学以致用。语文教学,如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语文教学就摆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学生就会在语文的海洋里自由游弋,在语文蓝天上自由翱翔。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小练笔:“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要把这一次的小练笔落实到位,就要领悟文本是如何通过写父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来表现父亲“了不起”的。当学生懂得细节描写更能表达人物的情感后,再让学生抓住人物(阿曼达)的动作、语言、神态展开想象,来描写阿曼达在逆境中的坚强,也就是“了不起”,从而照应课文中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样的读写结合,写是从读中自然生发出来的,既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化、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悟与认识的抒发和倾吐。

2.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

语文教学遵循听说读写相互促进的原则,这是语文教学的传统。听是口头语言理解,说是口头语言表达,读是书面语言理解,写是书

面语言表达。听说读写,构成语文的能力系统。语言文字运用的时候,听说读写必须进行全方面的训练,不可偏废。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用课文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

3.注重写作

写,是书面语言表达。学生要对写充满情趣,要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要能生动具体、文从字顺地写,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写作时,要对占有的材料深思熟虑,揭示事物本质,深刻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一、看法,获得成长经验。如,在指导学生 “黄河,母亲河”的写作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因为学生刚刚学过这篇课文,现在以歌曲的形式呈现,学生不仅在熟知的歌词中感受了音乐美,也很自然地再次体会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黄河的视频,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辅以写作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对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尤其是了解今天的黄河遭到污染的严重情况,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对母亲河一黄河倾诉的冲动。写作时可以以倡议书的形式来写,也可以用童话、寓言、书信、诗歌甚至是戏剧的形式来表达。最后,作文的展示效果是令人欣喜的,有的同学善于抒情。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滔滔的黄河情结;有的同学善于思考,就以“一滴黄河水的诉说”这种特殊方式,来警醒世人对黄河的保护;有的同学善于想象,就以“我心中的黄河”这题,写满了对黄河的憧憬。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隋景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触动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写出

来的文章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试想,我们面对这样的写作内容,不为学生创设情景,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远离大海的孩子来说,那是无从写起的。

4.注重阅读

读,是理解语言,要充分利用阅读策略。信息推理策略,信息概括策略,质疑问难策略等,有了好的策略,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读,读懂言语内容,理解言语形式。要坚持课外阅读,广泛涉猎各类读物,收集摘抄,做读书笔记,积累适应实际运用需要的语言材料。阅读的方式很多,有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式有不同的要求和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比如朗读,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朗读教学贯穿始终。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作为目的,朗读教学就是要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作为手段,朗读就是要细读文本,深度思考、理解,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情感体验。比如我在教学义务教育人教版版六年级(上)11课《在急流中》一文时,让学生反复朗读年轻母亲背着婴儿在急流汹涌的曲折河道上逆流而上赶路的相关段落,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感悟年轻母亲面对险滩、礁石,面临湍急多变的江水毫不畏惧、从容镇定的神态,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受到人物勇敢顽强、从容镇定等美好品质的熏陶。同时也启迪学生思考:年轻母亲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能勇敢的去战胜,那么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该怎么办?是不是也应该像年轻的母亲一样,该勇敢的去战胜呢。默读,顾名思义,就是不出声的阅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内在的口头语言。默读只用眼

看,不用口读,便于集中精力去思考,能加快对文中内容的理解。默读也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默读中遇到不懂得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加深体会,也可以停下来思考,等到搞明白后在读下去。略读、浏览不要求细细的读,只要掌握大意就行,这样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

依托语文教材 决胜语文考试 篇3

虽然,近年来各省市的高考试卷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但是在平时,应试教学的痕迹还是很严重的。一到高二下学期,大部分学校都提前进入了高考一轮总复习,有的学校甚至在高一就已经帮学生征订一轮复习的资料了;而教材教学只是任务,匆匆赶完就算了事;而所谓的选修教材,也就象征性地教几篇,甚或完全抛弃。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经形成了共识:高考试题,除了名句名篇中的默写和文言文中相关的知识点来源于教材外,其他的很难说与教材有关系。所以在高一、高二,教师有可能会教教材,但从高二下学期到高考前,就会抛弃教材一味按照高考考点进行专题复习或者综合卷的测试。临近高考,教师也会提醒考生,要注意回归课本。但是,这里的所谓“回归课文”,也只是针对名句默写和文言知识点而言的。教材中的其他内容,考生一般都不会去关注。但是,如果我们关注一下近几年高考试卷,就会发现全国各省市的卷子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关注到了教材,并把教材内容和高考考点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就是江西卷了。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2013年的江西卷。

江西卷是出现教材内容最多的一份试卷。第一题字音中的成语“殒身不恤”就直接出自鲁迅的杂文《记念刘和珍君》。14题诗歌鉴赏中的第(2)题“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其中“听我楚狂声”出自《论语·微子》(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一节),“富贵非吾事”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新课标必修5第二单元),两个典故都来源于教材。20题语言综合运用题“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你所学过的高中语文课本《先秦诸子选读》”,直接就把选修教材作为语用题的一个素材。这段说明性的文字应该就《先秦诸子选读》中所选的作品以及作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作品对现代学生的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展开,学生对教材不熟悉的话,即便很会写说明性文字,也是很难写到位的。

为了改变对教材“视而不见”的错误做法,江西省从2005年开始就一直坚守“以本为本,回归教材”的命题理念,要求教师在对教材的“永无止境的‘琢磨与‘研究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迁移能力”!(高考命题专家于稳《2011年高考江西卷阐析》)

2013年高考其他省市的试卷也或多或少地渗透了这样一种出题理念。福建卷也是一份涉及教材比较多的卷子。其中第9题的两段文字分别为《论语》《孟子》选段,而《论语》《孟子》在新课标实施以后,已被不同的省份列为高中选修教材,如苏教版的《论语选读》《孟子选读》、人教版的《先秦诸子选读》等。21题是对《雷雨》中一句不同版本的台词的赏析,不管选用哪一句台词,赏析时都要结合周朴园这个人的人物形象,从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所暗示的心理、展现的性格和剧情发展等角度去分析,所以这道题目和教材结合得相当紧密,是一道把教材和考点完美结合起来的试题,值得以后的命题者借鉴。

安徽卷19题是有关介绍《兰亭集序》书法的一段文字的选词句填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了。教学中,教师肯定会展示相关书法,并且对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进行一定的讲解。四川卷12题断句所选短文出自《论语》,20题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进行续写。不管是《论语》,还是曹雪芹、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在人教版名著导读中都有涉及。天津卷25题作文题的提示就直接引用了韩愈《师说》中的“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段话语作为材料来打开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要对学过的文言文语句理解透彻。浙江卷的23-24文言材料分析题选段中的前两段也是出自《论语》,在浙江省用的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就有《论语》。

最后,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近三年的江苏高考卷。江苏省从2010年开始,加大了对苏教版教材的考查力度。2010年诗歌鉴赏,考的是王昌龄的诗歌《送魏二》,其中第(1)题: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雨霖铃》是苏教版必修四里的一首诗歌,课文后面明确要求背诵,不过这首词历来不在江苏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的篇目之列。2011年第4题要求学生“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革命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考点所涉及的内容是苏教版必修二《读本》中的小说《药》。2013年附加题20题要求“写出《史记》五种体例中除‘本纪、‘书、‘列传以外的其他两种”。关于《史记》的体例,在苏教版必修1-5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报任安书》等课文时都会重点提出,何况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第一篇《太史公自序》里关于《史记》的体例作者讲得很清楚。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学生应该能轻而易举地答出。2012年附加题中材料概括分析题26题是“请结合材料,从艺术上分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的效果”,2013年附加题中材料概括分析24题是概括《四库提要》中词的三个发展阶段,26题是“你是否同意《四库提要》中称苏、辛词为‘别格、‘变调的说法,试举例具体分析说明”。这几道题目很好地结合材料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关于词的发展阶段,在教《唐诗宋词选读》时,教师肯定是重点强调过的,结合材料中引用的《四库提要》,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答案。而苏辛词,在苏教版必修教材中出现过,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又有此二人诗歌的独立单元。所以从命题者的角度看,学生对此二人无论是他们的作品、生活经历还是诗歌风格应该是比较了解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1.高考命题者越来越关注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如柳永的《雨霖铃》、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鲁迅的《药》、曹禺的《雷雨》等。不管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抑或其他的高中教材版本,这些经典篇目一般都会收录在内。

2.高考试卷越来越重视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如江苏卷2011年第4题、2013年高考附加题20题,江西卷2013年14题对典故的考查。这些都是与中国古代文学有关的常识,并不生僻难记,应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endprint

3.高考命题者越来越注重对选修教材的考查。横观2013年高考,许多省市的卷子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论语》《孟子》中的选段;2012和2013年江苏高考卷附加题中的材料分析题提到了苏轼和辛弃疾的词,这是《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内容。

4.高考试题加大了对我国传统文学的考查。无论是《论语》《孟子》选段,还是苏辛词,都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璀璨明珠。命题者在试卷中加大对传统文学的考查力度,可能就是有意识地引导当代喜欢徜徉于网络、痴迷于外国文化的高中生回归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去应对现代人追求感官享受的弊端和滋养日益浮躁的内心。

以上几点结论,可以让我们广大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在今后的教材教学和高考复习中有所秉持,提醒我们应该在教学和复习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重视并梳理教材中出现的文学、文化常识。高中毕业生,应该具有一定文学素养,对常见的作家作品,也应该能有一定的了解。我们都知道,此知识点涉及的范围最广,识记的量也最大,所以在复习时,我们要学会抓重点,特别关注中国古代的文学、文化常识,外国作家作品只要掌握最有名的就行。至于那些生僻的文学、文化常识,我们完全可以放弃。

2.熟悉和了解中国古代名诗人的诗歌风格、主张以及后人对他们的评价。“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如讲到李白的作品时,教师可以自由组合教材、读本和选修教材中的相关诗歌,进行专题讲座,把李白的人生经历、诗歌风格、后人对其评价的语句和具体诗歌结合在一起讲解,让学生既有感性上的认识,又有理性上的感悟。

3.注重选修教材的学习。选修教材应该说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是对教材的极好的补充。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选修教材,学好选修教材。2008年江苏卷附加题23题“写出这段文字提到的《史记》中的两个篇名”,《游侠列传》《货殖列传》在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就出现过。我们也完全可以结合选修教材《语言的规范与创新》进行高考中的相关专题复习,这样既复习了高考知识点,还为枯燥的知识点讲座增加了一点趣味,何乐而不为呢?

4.熟知文中的名篇名句并对此能进行赏析和评价。这里所谓的名篇名句不同于高考中规定要背诵的名篇名句,范围应该广于高考要求。只要是教材中出现的大家公认的名句,学生都应该有所了解。“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学会赏析评价,认识到这些话语的现实意义,这是现代学生应该要培养的一个能力。

当然,除了以上讲到的几点,我们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课文给学生归纳语文基础知识,进行阅读指导和作文的仿写以及作文素材的积累。总之,教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教学和复习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使之成为高考取胜的法宝。

语文课程教材 篇4

一、法国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与编印技术概述

“教材”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 它可以泛指一切依据国家课程标准 (或教学大纲) 和实际需要编写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文字、图形与音像资料。其中教科书是教材的核心。在法国, 教科书或副读本之类的教学用书, 使用“教材”、“教室用图书”、“教育图书”等等术语。

一般来说, 法国不存在法制上的或教育学上的教科书定义, 也没有严格的教科书审定制度。教学用书是自由编订、自由发行的, 但其编写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第一, 必须依据国民教育部颁布的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第二, 必须以传授系统的知识为基础来编写。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沟通, 实现跨学科沟通和语文学科本身的边缘化。在课文选取方面, 力求文体样式丰富多彩, 能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 特别是引导关注新的文学艺术创作成就和新的科技成果。

教科书的编著与出版是商业行为, 是由出版社请大学教授、国家或学区督学担任教科书的主编, 邀请相关学科的中小学教师任作者参与编写。这就有利于教科书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保证教科书的质量, 既有利于教师的教, 又有利于学生的学。

法国教科书相当厚重, 印制得相当精美, 用纸精良, 结实耐用。图文并茂, 排版讲究, 注意适合不同年级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其艺术性高的图版, 促进学生兴趣的形成, 给学生带来读书的乐趣, 引导个人学习, 体现了人本化。

二、法国语文教材的内容体系概述

对法国语文教材的内容体系概述, 本文以初中教材为例。法国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呈现方式力求多样化, 每种语文教材都注意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各个版本的呈现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知识主题型、语言功能型和混合型, 并且都特别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

知识主题型的教材, 按照知识结构围绕一定主题组织课文。充分注意让学生在知识体系框架中学习语文, 正如布鲁纳的理论让学生理解学科结构有利于本学科的知识信息的记忆与提取。其教材例如阿谢特1990版《活跃的文字》, 它有自然的生活等五个主题, 每个主题2至3课, 每课的组织结构为:读读写写1.读读写写2.连续阅读、语言、换句话说。它突出了对语言功能学习的重视。课文的选择注重了学科的综合性, 如《动物的历史》这一课安排了《初一生物学》。

语言功能型教材按阅读课文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功能来组织课文, 为的是使学生既读到一系列法国文学作品, 又可以循序渐进地掌握阅读方法。其教材例如阿梯埃1991版《文学与方法》第5至3册 (法国初中学制与中国不同, 是四年制, 依次是六、五、四、三年级) 。每课由课文与资料和教学目标组成。教学目标明确分为阅读与写作, 并提供阅读与语言表达的方法, 体现了对二者的重视, 这是各国语文教材的共性。写作既有段落的练习, 又有全文的写作, 如《作家》这一课的写作:学写对话、学写描写、构造一篇证论文、写一篇记叙文、学写问题与回答。课文与资料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文, 又提供了学习本课的凭借。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学本。目前我国的教材很难说是教本或学本。王荣生教授曾提出使教材教学化, 并编了一套教本教材, 但并没有在全国大量使用。

混合型教材是按照语言功能和知识结构相结合的方法编写的, 以语言功能为主线, 课文选用上又围绕某种知识框架。如阿谢特1994版《文学与表达》第6册, 教材的组织结构为:课程 (共15章) 、名称 (交际、发现词汇等) 、课文学习 (接触———更多了解———会读的读者) 、书面表达 (如准确理解课堂要求) 、图像学习 (如图画不是什么) 。作品体裁的分类如第六章辨认文章, 课文学习:说明、证论、叙述、描写文等;书面表达:使用各类文体;图像学习:四种图像。按体裁组合, 是基于对文体作用的本质认识。从现代文体学的角度看, 文体不仅仅是某种对读者提前指示的方式, 还是指按一定话语秩序组织起来的文本样式, 它能折射出作者独特的精神结构 (人文精神) 、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 以及作为下面这些属于作者个人的精神层面的基础———社会历史背景、文化文学精神。将关于文体的界定剖析抛开来看, 其表层是作品的话语秩序、语言体式, 其深层则是文体所负载的作者的人格精神和社会的文化文学精神。以文体组合教材同样可以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本化, 这也许比按主题组合教材更尊重语文科目的学科特点, 因为主题应该是隐性的, 是应该让学生透过作品学习自然领略的, 再说主题可以是多义的, 把几篇作品置于一个主题之下, 也未必妥帖。

这三种结构类型的教材都重视对系统知识的呈现, 这是法国语文教材编写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教材上的知识类型主要有: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科学知识、日常生活知识及能力。语言知识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课文的后面, 二是专门的语言知识教材或辅助书, 三是按语言功能组织。其涉及的种类范围及要求十分精细, 这与法国语言特点相得益彰。法语以复杂、优美、严谨著称, 一篇作文, 语法错误绝不能犯, 逻辑严谨, 论述能力是个人语文水平的标志。第二种既适宜于法语特点, 又可以弥补像我国这种混编型教材带来的教学内容的随意性与跨年级的纵向重复性, 但它有不可避免的分科过细, 内容横向编排上的重复。许多国家都在针对分科课程的局限而进行综合课程的尝试。在法国跨学科设置中法语隶属于“表达”这一学科之中。第三种一个大的特点是使知识系统化, 特别有利于教师系统地教和学生系统地学。

三、法国语文教材的使用概述

法国语文教材精美结实耐用, 价格比较贵, 法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是免费提供的, 一般3至5年更新一次, 保证教材内容的时代性。重复利用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避免重复购买的浪费, 但另一方面学生不能在课本上标注, 影响学习效率。我国的教科书装潢差距相对要大一点, 价格也相对低得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是免费的, 但大部分地区教科书是不免费的, 学生可以在上面圈点标注。

在法国, 教师拥有对教科书的选择权。法国中小学教科书实行一纲多本制, 同一年级的教科书有多套版本。出版社或通过教科书展览室, 使教科书直接与教师见面, 供教师阅览, 并提供咨询;或通过销售部门定期为学校提供教科书目录和样书;或通过推销员与学校联络, 在校内举办教科书展览, 介绍教科书。这可以使教师更充分地了解教材, 同时又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 便于教师选择适合于自己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的教材, 教师可根据自身素质发挥自己的特长。

每本教材上的课文数量特别多, 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学生面对一本语文教材, 重点不是教材的内容, 而是老师的引导方法, 真正学到的是通过这种方法, 去全面地认识更为广阔的世界。

这种自由选择也与法国的考评制度相辅相成。小学主要是“持续观察”制度, 中学另外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估。考试并不是决定着一切, 如升级与留级等。小学毕业班的学生, 评估合格者, 无需小学毕业考试或初中入学考试, 可按规定的学片就近入学。初中阶段的评估报告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业情况和下一年的学科分组选择提供权威评估。我国现阶段的考评制度使教科书的编写与教师的选择范围相对窄得多。

法国语文教材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主要是对其作客观概述, 意图只是作为大家以后对法国语文教材了解的一个引子。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我们应首先对其充分了解与把握, 然后才是根据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历史条件、经济条件、传统文化等等方面的现实情况加以扬弃。

参考文献

[1]朱绍禹、庄文中主编《国家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本国语文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语文课程教材 篇5

一、情感教育也要重视母语训练的重要性 自从确立了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评价和教学建议”,新的课程改革层出不穷。但是好像各种改革都或多或少存在偏颇,总是忽略“看起来不那么重要”的内容。比如对我们母语口语的训练缺乏,对语感教学的忽视,偏重于空洞的说教学生体验感情,体验文章主旨思想。但是殊不知,这样做,恰恰是欲速则不达。因为对母语的熟悉足可以让我们熟络的了解文章大意,但是具体品味文章不建立在品评语言、斟酌词句上,不通过对语言的琢磨而去大谈体验文章内涵,不是好笑么?囫囵吞枣还想品出枣心的味道,那是满嘴乱渣!

回顾这么多年的读书生涯,真正课堂上的母语训练连英语训练力度都不及,英语还天天晨读晚读,单词、口语、语法一路大开国人“金口”。倒是语文,因为生长在这个母语国度,往往就忽略了对语文中“语”的训练。我想如果真能做到英语那般,恐怕唐诗宋词什么的早就拿下了,甚至押韵作诗也不在话下了吧。这真是语文教学的尴尬和悲哀啊,母语尚未学好,没能理解,英语成绩又能有多好呢,可想而知。

小学语文生成课程的课程决策策略 篇6

小学语文生成课程,是指借鉴学前教育的“生成课程”理论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它是在既定的课程内容(教材)和课程设计(教案)等因素基本预成的情况下,于特定的教学环境(主要指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对学生在互动中表现出来的需要、兴趣和错误,以及意外的干扰因素的价值判断,打破预设计划,随机调整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最具人文性和生长性的课程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生成课程给了教师和学生较大的自主权。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决策都有发言权。学生,不仅参与课程的实施过程,而且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的设计,既是课程的受益者,又是课程的贡献者;教师,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他要在多变的、不确定的、丰富的、充满认知矛盾的课程情境中,对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进行判断、吸纳,并支持、帮助、引导学生去研究、探探,和他们一同探究,是课程实施关键的决策者。教师课程决策策略运用的水平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因此,在实施课程决策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主要矛盾,在不断解决各种认知冲空的进程中,推动语文课程的不断创生、发展。

1、建立协商和帮助性的学习群体

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反映,是教学活动中的师生相互交流、影响,不断作用的状态。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应答和共创共生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形成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是充满人道、互惠互助、教学协商的学习群体。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实施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协商和综合来决定,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程的生成过程中都有决定学什么和怎样学的机会和权利。协商和帮助性的互动的学习群体以亲密合作的人际关系为前提,师与生的角色是互变的,师与生的作用是互补的,其过程也具有动态和生成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实现着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的沟通和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纠正,并产生产新的认识,让语文课程的生成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语文生成课程发生在教师与学生自由平等的探究中,发生在教师与学生认知视界的真正融合中,发生在教师与学生精神上真正的回应与相互碰撞中,发生在教师与学生的互相沟通、协商和合作的不断循环中。“协商帮助”是语文生成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语文生成课程贯彻始终的一项原则。

2、善于倾听和观察学生

语文生成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人。教学任务的达成,教学效果的实现,最终都要以学生的变化来体现,学生永远是教师无法也不应该取代的学习主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跟随和进入到学生的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倾听学生的语言表达、对话,包括无声的体态语言。多听多看少干预,把教师的讲授减最少,因为讲授会导致学生的“消极怠学”,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考。学习一篇文章,应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风格进行尝试性学习,让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去思考、去感受、去探究、去领悟,此时,教师最好不要介入,可或站或坐于学生旁边静观其变,给学生的学习留点空间、多点自主,然后,再让了们把学到的、悟到的、或尚不理解的说出来,教师则静下心来做一个好的听众或观众。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尤为重要,那就是教师要善于营造开放的质颖气氛并引导学生自由质疑,对学生的情感反映作出恰当的回应,珍视学生的“与众不同”,鼓励学生“节外生枝”,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得立见解,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并从中发现课程的生成因素,同时,注重运用有效的方法把倾听和观察的东西记录下来,了解、总结学生的学习体验,探究学生对教学的体悟,并时常进行反思,以此帮助、指导教师怎样去教学,去教些什么。

3、允许学生出错、挖掘并利用错误

课堂上学生不敢大胆发言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怕出错。语文生成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为课程的生成点。生成课程强调失败和错误对人的发展也大有益处。因为有千差万别的学生,就有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出现相同语文材料的不同理解、一样问题的多样解答的现象也就成了必然。况且,这种差异本身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因此,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要不怕学生出错,要允许他们出错。从一定意义上讲,不怕出错比不出错更显可贵,更能凸现探索精神和创新品质。因此,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除了表扬他敢于回答问题和通过再启发诱导、读书思考重新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答案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珍视学生出错的原因及其思索(尽管答案是错的)的过程。有时恰恰是这种“错”掩盖了“真知灼见”的真实面目。错误往往是真理的“先遣队”。为此,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把他们的错误视为难得的课程资源,追根究源,努力挖掘错误背后的东西,认真剖析其出错的原因,大胆开发、充分利用。利用学生的错误,必须从学生错误的暴露和呈现自己的观点,甚至企图用自己的理解去“同化”学生的错误认知,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顺应”他们的认知,把握其错误认知的运行轨迹,弄清出错的真正原因,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认知冲突,并经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最终从内心达到真正的认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4、及时捕捉教师灵感,巧妙应对意外因素

语文课程教材 篇7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所有教材中编者共安排了22次口语交际活动。每次以一个话题为依托, 训练一种交际方式。涉及的交际方式有介绍、讲解、聊天、讲述、调查、自荐、拒绝、讨论、演讲、劝说、采访、接受采访、倾诉、倾听、对话、谈判、座谈、应对、主持、推销、辩论等二十多种。在每一种交际方式下, 教师都能以话题来承载知识与能力要点, 以情境的模拟演练来体验过程与方法, 以各种活动来进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其特点包括:

一、听说兼备

口语交际过程中, 听和说是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这段教材正是基于这一点, 将“听”与“说”并行, 并且贯穿始终。“听”的这条线, 从学会聆听开始, 到听懂意思, 听清来龙去脉, 听出重要信息, 再到听出真正意图, 听出言外之意, 直至听出问题和漏洞。“说”的这条线也是从复述、讲述, 克服心理障碍开始, 到与人交往中根据不同目的、不同对象说话, 再到根据别人反应、现场情况说话, 直至主持、辩论等难度较大的说话方式。从始至终, 这两条线手挽着手行进, 与课标的要求保持一致。

二、分解难点, 循序渐进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长期坚持。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的训练点必须由易到难, 顺次作好铺垫, 让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三、突现“交际”, 提供情境

口语交际与一般的口头表达是有区别的。它所具备的交际性决定了学习过程中要有可操作的合适的情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为了更好突现口语交际的交际性, 教科书在话题的选择和情境的设置上做了许多工作。

四、联系生活, 便于演练

这套口语交际系统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步骤清晰, 情境丰富, 这些特点都方便学生学习演练。首先, 在话题的选择可尽能贴近学生生活。再则, 内容的编排上, 轻松引人话题后, 从“想一想”到“试一试”到“练一练”, 分三步进行。

在教学中, 我将理论充分联系实际,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面对挫折》时我作了如下安排:

1、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我先请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边听边思考这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在背景音乐下, 示范讲述贝多芬的故事。

(利用故事营造气氛, 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很快集中注意力, 把情绪转移到口语交际的学习上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学习语言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讲述故事的生动具体、条理清晰为后面学生的讲述做好了榜样, 奠定了基础。)

在听完了贝多芬的小故事, 我再引导学生体会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各种挫折后的感受。告诉他们其实挫折并不可怕, 只要你能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

2、开展“故事讲评会”。

从学生对故事的评价中, 我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正确面对挫折的态度, 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

3、开展“访谈会”。

故事毕竟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 同学们, 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 或多或少都遇到过挫折, 你有没有哪一次挫折至今还印象深刻呢?你受挫后的心情怎样?你是怎样使自己摆脱这种不良情绪的?

访谈一:“实话实说”

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 抒真情”, 真正地把自己曾经遭遇挫折的经历说出来, 与同学一起分享, 并进行分析。

访谈二:“知心热线”

解决难题。

1、张涛的爸爸妈妈又吵架了, 他们还喊着要离婚, 张涛的心情坏透了.张涛该怎么办呢?

2、刘小英, 一名优秀的初二学生, 爱好主持。在祖国60周年庆典上她担任女主持, 却因为经验不足造成多次错误, 活动结束后遭到了老师的批评, 她心里难过极了, 此时的她该怎么办?

引导:

1、面对挫折的两种态度:畏难止步, 向挫折屈服;迎难而上, 勇于战胜挫折。名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都能迎难而上, 勇于战胜挫折。面对挫折, 刚毅顽强;面对挫折, 智慧豁达;面对挫折, 勇敢无畏。

2、师生小结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1) 冷静对待 (2) 自我疏导 (3) 请求帮助 (4) 积累经验

3、学生谈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收获及教师小结

(1) 学生总结收获。 (2) 教师小结。

今天的活动, 使我们深刻地体验到: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我们成长的伙伴, 我们将在挫折中成长!生活中的强者面对挫折, 不是手足无措、被动等待, 而是积极总结经验, 反思己过, 知难而进、永不退缩!同学们是愿意做生活的强者还是做弱者呢?让我们一起同唱一首不畏困难、笑对挫折的歌曲吧!做生活的强者, 不断谱写你成功的乐章! (在学生齐唱《真心英雄》的歌曲中结束教学。)

口语交际课除了要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外, 还要使学生在情感、价值、态度上得到很大提升。正因为这一点, 使得教师在处理这堂课的时候, 很容易偏离轨道, 可能上着上着就成了一堂思想教育课, 而非口语交际课了, 而这也正是口语交际课最难把握的一点。

除此之外, 鄂教版语文教材还注重了阅读版块的独特设计和新颖的写作训练, 也注意到了经典课文的选编, 但在使用过程中我发也发现了些许的美中不足:

1、教材整合性不强。虽然编者在编写教材的时候注意了将教材分主题分单元进行编写, 但我发现相邻的单元与单元之间联系不紧密如:八年级下册教材六个单元内容分别是:对话——遥望星空——家园——语言的魅力——自然之谜——山水情怀。仔细分析我们能发现其实对话单元与语言的魅力单元关系紧密, 但教材却将两者编排分离, 这样并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知识。

2、经典篇目不突出, 自读课文编排过少。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是不可或缺的, 往往经典篇目都是流传已久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鄂教版教材在选取篇目的时候虽然注重了地方教材的特色, 却也使得一些比较经典的文章与同学和老师们失之交臂, 例如:《口技》 (林嗣环) 、《苏州园林》 (叶圣陶) 、《藤野先生》 (鲁迅) 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教材中却没有出现。由于篇幅的限制, 想要编者多选课文也不是最好的方法, 但可以仿效人教版每册书后的名著导读列举优秀的文章让同学们选择阅读。

3、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涉及的材料偏少。编者编入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引导学生寻找学习方法, 提高综合素养。但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十分有限, 这样反而有可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不利于学生的提高。

语文课程教材 篇8

首先, 在对语文教材性质和功能的认识方面, 叶圣陶认为, 教材的性质相当于“例子”和“样品”, 他认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 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 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 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1]。叶圣陶的观点告诉我们, 教材中的内容不是学习的唯一材料, 也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教材中的选文只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中的典型部分, 对教材选文的学习不仅是为了了解其中的内容和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方法, 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能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以应对今后的进一步学习。

这种看法对语文教学中一切以教材为中心, 针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细解剖, 细致讲解, 反复练习的做法是否定和纠正, 对于当今的语文教材选文编排工作也具有指导作用。当然, 这种观点也有其片面的地方, 上海师大王荣生老师也对语文教材做过深入研究, 他把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划分为四类, 即定篇、例文、样本、用件。他认为, 对于定篇这类选文, 感知、理解、鉴赏其内容, 扩大视野、提升境界是主要目的。对于以例文、样本而呈现的选文, 主要借用它学习如何读、如何写等方面的知识, 这类选文可以说是一种工具或“例子”。王荣生对于选文类型的划分, 让我们看到了叶圣陶“例子说”的局限性。叶圣陶理解的作为例子的教材选文, 与王荣生所讲的“例文”和“样本”性质接近, 通过对于例文的学习, 以便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达到举一反三, 这确实有道理。语文教材不是也不应该只是例文的汇集。对于某些选文的学习, 并不是为了今后的某项学习, 也并不是一种手段, 它本身就是目的, 比如教材中一些文学常识内容。叶圣陶的“例子说”无法阐释“定篇”这类选文入选教材的合理性, 因此,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其局限性。在教材选文的编选中既要精选那种能够很好地作为例子训练学生某项语文能力的材料, 又不能忽略那些虽然本身难以作为例子但其内容值得学生学习、掌握的材料, 换句话说就是要兼顾“定篇”、“例文”、“样本”等各种类型, 确保选文的丰富多样,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 在语文教材组元方式方面, 叶圣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语文教材究竟应该以什么组织单元内容, 以什么为线索编排选文, 这是教材编写必须考虑的根本性问题。叶圣陶之前的国文教材大多以文体、时代或者以某一人文性主题为线索和依据进行选文编排, 叶圣陶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进行国文教学科学化的探索, 他认为语文学习应该偏重于形式上的探究, 而不是内容的探究。所谓形式上的探究就是学习语文的“共同法则”, 这种“共同法则”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讲的各项语文技能。叶圣陶主张在编写教材时应该首先对所要训练的语文能力, 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做一个细致而科学的规划, 然后依据各项能力训练的要求精选选文进行编排组成单元。他带领编写的《国文百八课》 (1935) 、《初中国文教本》 (1937) 等教材都体现出选文服务于所要训练的“法则”这一特点和要求。

这一观点对于现今语文教材的组元方式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不少语文教材依然采用以“道”的内容组元, 这样的组元方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选文编选缺乏科学的依据, 偏重人文性, 忽视了工具性, 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以文体或某一人文性主题组织单元, 在选文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显然是不符合语文课程性质的。语文课程不同于思想教育课程, 培养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理应成为教材编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 为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们可以精选一些人文性的材料为内容编成选文, 以人文性的选文落实能力训练, 这样就可以做到“文”与“道”的统一。叶圣陶所倡导的以“法则”为组元方式的做法, 无疑反映了语文教育的科学规律。我们在当今的语文教材建设中特别是在选文的编排和单元组织上, 应首先考虑所选材料是不是能够反映语文学习的一些基本“法则”, 是不是很好地体现了一些语文技能的运用, 是不是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训练某一项或者几项语文能力, 其次考量其所传达出的人文性内容。应将能够共同服务于某一项或者相关联的某几项语文能力训练的选文组织在一起, 而不能简单地以所传达的人文性主题为依据整合相关选文组织单元。

再次, 在语文教材选文系统的建设上, 有着多年教材编写经验的叶圣陶, 对此有着很深入全面的理解。在选文的选择上, 叶圣陶认为应选择“文质兼美”的高质量的材料, 这一选文标准现在已经得到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叶圣陶还亲自创作文章作为选文编入教材, 这一点尤其值得当今语文教材编写者学习借鉴, 我们的教材选文大多是直接选择文学作品或进行简单的修改调整, 而这些作品即便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作者在创作时也并不是以作为教材选文为目的, 其内容很难完全符合我们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教材编写者自己进行一定数量的选文创作, 则可以充分考虑所要训练的语文能力项目, 就能够使教材选文符合教学要求。关于选文的体裁, 叶圣陶主张要兼顾各种文体, 这一思想已经为语文教材编写者所广泛认同并落实到选文的编排上。我们以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选文体裁除涉及诗词、文言文、小说、散文等常见文体, 还包括科普说明文、短新闻及演讲词。另外, 叶圣陶一直强调语文教材和教材选文应该密切联系生活, 这一点现今语文教材选文还存在一些不足, 联系生活最重要的是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而我们的教材中能够贴近学生生活的选文却一直严重缺乏。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语文实验教科书将北大女生王海桐的一篇《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选入其中, 这篇选文因其反映了无数中学生的追求与梦想而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欢迎。这是我国教科书中首次选用在校大学生的文章, 我们的选文编选中应该有更多这样大胆而有益的探索, 如可以选入更多“80后”、“90后”青年作家的作品, 这样才能使教材选文真正做到联系学生生活。

叶圣陶还指出教材应将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 以便发挥不同选文在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教材选文不仅要能够让学生习得各种语文能力, 还要引导学生运用能力进行学习, 这就需要选文之间有所区别。因此, 叶圣陶倡导的精读和略读相结合是有道理的, 语文教材编写中也应注意每一单元应保证编排不同类型的选文, 如可分别编排精度、导读、自读三种课型的选文, 精读的选文, 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认真研读、探究, 习得相关的语文技能和语文素养。导读的选文, 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运用已经习得的语文技能进行学习, 以便学以致用。自读的选文, 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自学、自评, 这样三种课型相配合, 建构一个完整的能力训练体系。

最后, 在语文教材的使用上, 叶圣陶并不把教材的学习看做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 他主张教师应由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深化和拓展, 凭借教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师一味地“教教材”, 而叶圣陶认为针对教材的教学活动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终点和归宿。他所提出的对于教材使用的思想, 对于教师处理使用语文教材有着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 也启示教材编写人员在编写教材及选文系统的编排上应该考虑留有一定的余地, 教材和教材选文只是主要教学资源之一, 我们不能忽视对其他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应该为语文教师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提供空间。否则, 如果选文系统所占比重过大, 以致对教材的教学耗费时间过大, 那么教师只能完全围绕教材内容安排教学活动。

叶圣陶对语文教材的性质、功能、编写和使用的一系列见解, 形成了他完整而独特的语文教材观, 是我国语文教材建设的一笔巨大财富, 也为我们教材选文系统的编排提供了很多启示, 值得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材编写人员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15.

[2]叶圣陶.叶圣陶集 (第十三卷)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活用教材:语文课程创生之源泉 篇9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大家熟知的一句话“,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新课程带给我们的认识。因此, 活用教材进行教学是语文课程创生之源泉。

一、走进文本, 品读文本

教材是范文, 是前人的思想, 前人的智慧, 前人的成功经验总结。因此, 教师要借助文本,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品读文本, 深切体会文本中字里行间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触动心弦, 产生共鸣, 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感受能力。例如, 我在教学《鸟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一文的重点段 (第三自然段) 时, 为了能让学生体验鸟岛的鸟多, 感受到人们爱鸟、护鸟, 乃至热爱大自然。在指导朗读方面, 我发挥了师生之间的评价, 在评价中指导朗读, 在朗读中学会评价。在指导朗读过程中, 留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 强调咬文嚼字, 品词斟句, 强调读书要有层次。即:一要读出鸟多, 鸟窝多, 鸟蛋多;二要读出鸟儿们的幸福、快乐;三要读出人与鸟的和睦相处, 和谐共存。课堂上除了给予充足的读书时间外, 还运用了个别读、范读、小组读, 诵读等多种手段, 让学生充分地读, 深入地思, 深刻地悟。这样学生通过多读与文本对话, 通过说话与作者对话, 通过展示与教师对话, 进而悟出文本的内涵, 悟出作者的思想。

在语文课上, 假如没有读书, 那就是一潭死水。但假如以为语文教学以读为主, 就是一读到底, 或没目的地进行朗读体会, 或在同一层次的理解水平上反复地读。这样的读, 其实是很难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的, 读得再好, 那也只是朗读技巧上的提高。因此, 教师要借助文本, 善于发掘文本的精彩之处, 寻找能有效引领学生研读课文的“点”进行深化。这样的朗读指导才能体现出层次性和有效性。这样的读才能读出语文的博大精深, 读出语文的隽优神韵, 读出语文的神采飞扬, 从而达到理解文本内容, 感悟作者的思想, 产生情感的共鸣。

如教学《特殊的葬礼》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课时, 在指导朗读的处理上, 我把文中第三自然段 (昔日的雄伟壮观) 和第五自然段 (今日的逐渐枯竭) 进行对比读。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时, 抓住“流量最大“”咆哮而上“”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以及“气势雄伟壮观”等词语, 展开想象, 在大脑中组合成瀑布壮观的图景, 并让学生通过读加深体会, 再用“人们对它的感情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默读思考, 让学生体会到:巴西人民为它而骄傲, 世界各地的游客因它而快乐。在学生悟出文字中流露出的“情”的基础上, 我趁热打铁, 进行朗读的指导。如:怎么读才能让人感受到塞特凯达斯瀑布给巴西和世界人民带来的这种欢乐和骄傲之情呢?让学生边思考边自由地练习感情朗读, 然后再让多个学生进行赛读, 比比谁读得美, 谁的读让人感受到它的雄伟壮观, 最后再有感情地齐读, 进一步体会其特点, 表现出文中蕴含的情。紧接着, 我又让学生带着“昔日雄伟壮观的塞特凯达斯瀑布, 今天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这个问题自主读第五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逐渐枯竭“”再也见不到“”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语句, 再联系第三自然段的内容通过比较读, 比较思。让学生体会到破坏环境给大自然与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从而感悟到“保护环境, 爱护地球”的重要性。这样的品读文本, 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又能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达到与作者情感上的体验。

二、运用文本, 想象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社会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因此,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语言或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以引发学生展开联想或进行想象训练, 这样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也能体会文本的意境。如在教学《白鹭》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课时, 第七自然有一句“:人们说它是在瞭望。”教学时, 我让学生以白鹭的不同身份, 如孩子、妻子、恋人、国王等, 来设想白鹭在瞭望着什么?这一设计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活跃, 说出了许多精彩的想法。如“如果那是一只小白鹭, 它是在瞭望它的妈妈, 多么想和她妈妈一起飞上蓝天, 飞跃高山, 到各地去旅游啊!”“如果那是一位‘妻子’, 它是在瞭望着它的丈夫, 盼望着久日不归的丈夫能早点回来, 和家人团聚。“”如果那是一位失恋的人, 它是在瞭望着它的‘恋人’, 多么渴望‘恋人’能再次回到它的身边。”……

又如在教《祁黄羊》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课时, 我多处运用文本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如“, 假如你是解狐, 卧病在床, 听到祁黄羊举推自己的消息后会怎么想, 怎么做呢?“”如果你是祁黄羊的亲朋好友, 听到此消息后你又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祁午, 听到父亲 (祁黄羊) 举荐自己时, 你会怎么想, 怎么做呢?“”如果你是嫉恨他 (祁黄羊) 的小人, 听到此消息后, 又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在不断地转换角色中, 体会不同的人物思想感情。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文本主题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的理解, 也对祁黄羊这个人物崇高思想的敬佩, 同时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三、精选文本, 仿写文本

文本只是载体, 强调的是语文学习要举一反三。就像儿童从咿呀学语到会自如地说话,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学生学习语文, 首先要学会模仿, 其实模仿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 有的语句优美, 有的巧用句式, 有的充满哲理等等。利用这样的文段进行仿写, 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拓展学生的思维,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例如, 教学《鸟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一课时, 学完第三自然段“一眼望去, 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 窝里窝外, 到处到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这一语句后, 我要求学生用“一眼望去, () 到处是 () 。”这一句式进行仿写。学生的想象也很精彩, 如“一眼望去, 茫茫的沙漠上, 到处是金灿灿的沙子。”“一眼望去, 山坡上到处是绿油油的小草, 五颜六色的鲜花。“”节日里, 一眼望去, 广场上到处是游玩的人们。“”课间十分钟, 一眼望去, 操场上到处是欢声笑语的同学。”……

又如在教学《鸟语》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课时, 最后一自然段的精彩语句“: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 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 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 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为了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 充分调动他们大脑里相关的知识储备, 去发现已有知识经验与课文内容之间的相似性并衔接着仿写。我要求学生用“从 () 那里, 我 () 。”这一句式进行仿写。学生的表达也很丰富, 如“从忙碌的蜜蜂那里, 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跋山涉水的信鸽那里, 我学到了坚持不懈的毅力。“”从搏击风浪的海鸥那里, 我坚定了坚强的意志。”……

再如教学《海底世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一课时, 文中对海底各种声音的描写, 如“: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 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教学这一环节时, 我也运用了“有的像 () 有的像 () 有的像 () ”进行排比句式的仿写。这样的句式训练, 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 不仅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的思想, 同时也帮助学生联系生活与原有知识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达到了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

四、跳出文本, 走进生活

语文来源于生活, 是生活的写真。与生活同步, 与生活同在。学习语文可以使人变得文明高雅, 生活更丰富, 活得更精彩。语文教学也只有贴近学生生活, 才能唤起学生的全部热情, 才能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 语文教师应把语文教学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正有位教育家所说的“:语文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 教师除了要走进文本, 品读文本, 正确把握文本的内涵外, 还要跳出文本, 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资源, 从而走进生活。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 在延伸拓展、升华主旨这一环节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学们, 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 你见过哪些人也具有艄公这样的品质, 成为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主人呢?”让学生把课堂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感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 是生活的写照, 是生活的特写。

又如, 教学《春联》一文中,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让学生“拼春联, 编春联”, 这是《春联》教学活动的一个拓展延伸。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类似游戏的拼接春联的有关知识, 然后用“编春联, 赏春联”的形式使春联的学习认识活动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学习春联的热情就不会因课时结束而结束, 而会延读到课外去, 延伸到生活中去, 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崭新内容。

因此,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即生活, 是生活的缩影。只有认识了这一点, 我们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去感悟语文, 感受生活, 从而提高生活的品味, 生活的质量。

语文课程教材 篇10

过去十年,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在创造性地执行课程标准, 在兼容中国经典与西方现代精神的过程中,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质性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材文本的“时代指数”得到提升。新教材全面体现了21世纪初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化、全球化和“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重视通过母语教育, 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 反映先进文化, 反映时代进步和时代精神;同时, 注重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新教材大大改变了以往教材的文化构成。注重教材的人文内涵, 改变了以往教材过于重视知识体系的倾向。重视具有时代特点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和培养, 特别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是教材编排的“守律指数”得到提升。新教材遵循汉语文教育的规律和儿童认知的规律, 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教材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的生活经验, 努力贴近儿童生活。重视积累、诵读、语感, 重视熏陶感染, 重视扩大阅读的面、增加阅读的量。尝试创新单元设计。好多教材都改变以知识点组织单元的方式, 探索以生活主题等方式组织单元。尝试创新练习设计。好多教材都努力探索创新练习设计, 使练习不仅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 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同时还努力改变简单的、枯燥无味的练习形式, 着力设计儿童化、活动化和互动性的练习。

三是教材呈现的“新颖指数”得到提升。体验性、探究性的综合性学习设计, 成为这一时期教材的鲜明特色。各套教材积极探索创新, 革新呈现方式, 努力形成自身的特色。各套教材除了在单元设计、练习设计、综合性学习设计等方面大胆创新之外, 在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等方面也有很多新的突破。很多教材都重视编排、装帧的设计, 配有精美的插图, 真正做到图文一体、图文并茂, 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 力求更加儿童化, 更具有现代感。很多教材还努力开发电子版教材以及配套的教学软件等电子光盘, 建设教材专门网站, 这也是以往的教材所没有的。

当然, 新教材本身就是一种实验教材, 有成功的探索, 也有不足的地方。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小学味”还不够浓。既然是小学语文教材, 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游戏、儿童文学、童年养护等方面的因素。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小学语文”指数偏低。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游戏”指数过低, 需要增强童心的力度, 增添侦探故事的元素

小学教材在编辑的过程中, 成人立场仍然占主流位置。我们的教材, 无论是课文的编排, 还是习题的呈现;无论是单元练习的编制, 还是习作的设计;无论是知识的排布, 还是能力的培养, 都过于严肃、古板, 缺少活泼的童趣。也就是说, 现行的小语教材存在着与儿童文学化思维不合拍, 与儿童的兴奋点不吻合的现象。能维持一个人对学习与研究持久兴趣的正是他的好奇心。再好的东西, 只有为学生所喜爱才能使他们能接受。因此小语教材需要大幅度地提升“儿童游戏”指数。

(一) 语文教材要体现“故事教育学”原理, 增添“侦探故事元素”

儿童喜欢听故事, 如果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能充满故事的元素, 教师借助于教材能够经常给儿童“喂故事”, 这就会对儿童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可以说, 一套好的小语教材, 一定有好的故事。那么, 我们的小语教材如何来增强故事性, 激发儿童的故事感呢?不妨去看看美国高中教材《科学发现者》。它在美国的使用率达到30%至47%, 为美国目前高中的主流教材。原美国科学老师协会主席帕迪里亚认为:“从某种角度说, 科学家就像侦探一样, 把各种线索收集、拼凑起来, 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科学发现者》的编写者正是按照这一思想来再现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 介绍科学家研究问题、发现规律的思想与方法。这使得阅读科学知识犹如阅读侦探破案故事一样, 由浅入深, 引人入胜。

有鉴于此, 对于低年级语文教材来说, 也可以尝试着借用侦探故事的模式, 甚至采用交互式写作的方式来结构各个主题单元。在单元和单元之间, 在课文与课文之间, 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引发悬念与猜想的评书例话或文本勾连———来几个“欲知后事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借助于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的魅力、侦探元素的引力, 学生自然会学得趣味盎然。

(二) 语文教材要多开发匹配的“游戏化学习软件”

语言是具有游戏功能的。小学语文学习应当激荡着浓烈的游戏精神。如果我们能组织网络游戏专家、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形成一个语文游戏开发团队, 分年级、分学期开发高质量、可选择、有交互的游戏型配套学习光盘, 让匹配教材的语文游戏化学习真正地进入学生的视野, 快速地进入实然的学生生活, 一定会广受欢迎, 并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在这个方面, 已有一些教育出版社作了很好的尝试, 有的甚至为小学语文的各套教材开发了配套光盘。如已开发的学习光盘设有“读一读”“写一写”“做一做”“玩一玩”以及“生字卡”等项目。“做一做”采用“宝贝小汽车”“机器人大战”“女娲补天”“小猪过河”“修理工扬扬”“快乐小青蛙”“左右开弓”等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复习了语文知识, 发展了语文能力。这些语文学习光盘, 由于交互性和游戏性较强, 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颇受学生欢迎。

(三) 语文教材要导入生态型的嬉游活动

儿童拥有玩的权利。如果把儿童的最大利益作为首要考虑, 我们就应该真诚地规划好儿童的嬉游活动, 把儿童的嬉游活动导入到教材中来。我们有必要成为一种积极游戏的推动者。我们要带领小学生重拾地域传统游戏, 让儿童在10岁前完成应当做的嬉游乐事: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我们要让小学生充分地享受田园嬉游的快乐:放牧丛林, 享受树趣;走进村野, 享受农趣……我们还可以让儿童享受游戏化的课余生活:像俄罗斯那样让儿童接受“补充教育”, 像德国那样让孩子爱上“儿童大学”, 像美国那样让学生在“公民学校”里学技能。嬉游活动在基础教育阶段有合适的位置、合理的比例, 发生教育误用的可能性就会小得多。

二、小学语文教材“童诗化”比例偏低, 需要增加童诗容量, 加强第一学段童诗化改编力度

第一学段语文课程童诗化程度低的问题比较复杂。它是语文课程建设理念落后、课程实施定位不准、应试性评价以及教师文学素养低下等多种原因缠绕纠结的后果。通过统计, 笔者发现在人教版和苏教版两个版本的课文中, 童诗所占的平均比例仅为14.56%;两个版本的练习或语文园地中, 童诗的平均出现率仅为15%。

那么, 我们该如何解决童诗学段的非童诗化问题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行教材, 经过选择, 对其进行适度的童诗化改编。

(一) 关联式识字, 串词拟境“网”童诗

在一年级的教材中, 归类识字占相当的比例。此类教材在编辑时, 贯彻的是“字在词中, 关联成串”的原则。因此, 这些词一般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 且多有隐含的联系。由于编辑多选用奇趣自然类或儿童生活类的词语, 儿童喜爱和亲近指数高, 童诗的可生成性强。如果我们能够把词串中内隐的关系发掘出来, 让关联性的词语织成一张“意义的网”, 并发酵出比较浓郁的童趣, 就能把归类识字改编成符合儿童场境的童诗了。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意义识记, 而且可以强化童诗的教学, 提升识字教学的童诗化程度。

(二) 整列式填空, 分行延展“补”童诗

低年级语文教材里面, 文后习题或者练习当中那种非常整齐的填空是比较常见的, 排比的形式比较接近童诗的行款。如果单句比较长, 我们可以重新排版, 适当断句分行, 从而在形式上进一步接近童诗, 更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当然, 在语言表达上需要体现一种儿童化倾向, 引导学生回归儿童的想象世界, 运用儿童的智慧从童话的角度来思考、来表达, 恢复自然世界的童话色彩和情趣。如果能够适当补充拟人角色的鲜明特点, 并对句式作些微调, 使诗歌整齐而又灵动就更好了。

(三) 童话类课文, 凸显主节“洗”童诗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 儿童文学类的文本占到一定的比例, 其中, 童话故事是“大户”。由于童话和童诗是亲密的邻居, 在“富含童趣”“拟人角色”“美好导向”等方面有着兄弟般的相似性, 因此可以说童话蕴涵着转化为童诗的最大可能性。

三、小学语文教材“实时更新”速度偏慢, 需要整合式“编辑”语文教材, 提升教材的即时应对性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是适时的教育, 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要展开这种适时教育, 语文教材的编辑就必须有一种实时观照的意识。在编写的过程中必须有一种捕捉机遇的敏感, 一种灵活处置的智慧。为适时重组教材、补充资料, 调整教学预存资源。如此, 语文教育才是流动的、鲜活的, 才是真正触动学生生命的语文教育;学生的学习也才是真正有生命的学习。

2008年, 汶川大地震;今年, 甬温7.23动车相撞事故……大量的相关信息冲击着学生的心扉, 抗震救灾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学生们在这种时刻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坚强, 特别想了解各种灾难, 也在思索着人类该如何面对困境, 走出困境。如果我们的语文教材中预留了灾难类的文本, 教师就可以对教材进行灵活的编辑, 生成“直面灾难”的主题教学。

(一) 重组文本, 建构灾难与拯救的主题

当我们的语文课程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气候相吻合时, 语文教育才是最有效、最人文、最本真的。这是保证语文学习是有生命的学习的重要前提。目前, 和学生的身心最匹配的教材就是“直面灾难”这一主题的文本。地震来得突然, 要全面新编这类教材不太现实。另外, 突破课标的框架也有违规的嫌疑。立足现状, 我们可以采取的较为稳妥的策略便是兼顾多种同层文本、同质媒体, 迅捷地组合“直面灾难”的单元主题教学文本。

重组文本的第一种策略就是实现现行版本的内部重组, 充分利用当地现行教材, 从十二册教材中提取出和“直面灾难”有关的课文, 把这些课文组合起来, 适时建构, 形成一组生命教育的“临时”大单元。临时的主题单元形成之后, 我们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 适时地插入生命主题教学。打破以往的教学常式, 着重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来设计和实施教学, 不可偏离“生命的保全、关怀、尊严”这一主旋律。

重组文本的第二种策略就是实现多种版本的优化组合。目前, 人教版、北师大版、上海版、苏教版、浙教版等多种小语版本并行。有关“直面灾难”这一主题的课文, 大多不重复。可以说, 多个版本优势互补, 更丰富地展示了灾难爆发的不同侧面, 提供了更多维的生命视角。对于少数处于同一层面的课文, 我们可择优选用。把这些课文组合起来, 适时建构, 就可以形成一组生命教育的“临时”大单元。

(二) 实时编辑电子版的活页文选

教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而稳定就必定会有一些滞后。要增加语文教材的鲜活度, 让文本和现实贴得更近, 更具现实的直播感, 我们就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的“凝固文本”, 因为更现实的文本就存在于即时的网络、报刊和广播电视中。我们的教材编写组可以从中精心选择反映实时生活的优质文本, 编辑成电子版的活页文选, 发布到公共的网络平台上, 为教材注入新鲜的元素和强大的活力。另外, 还可以在活页文选中安排一些自己创写的实时类文章, 这些文章大多具有强烈的儿童幻想情趣, 对儿童的吸引指数较高。

四、小学语文教材“大地阅读”含量较低, 需要打开小学语文的生命气口, 打开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

综观我们的小语教材, 不难发现, 大地阅读的文本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 不足以抵制童年城市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没有大自然的经验、田野的经验, 孩子就难以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作品。如果我们充分认识到大地阅读和阅读大地对于童年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大地阅读”类文本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

(一) 大量导入绿色生态文本, 让儿童懂得大地上的事情

大地阅读, 就是以大地为主题的文本阅读。整本书形式的大地阅读, 主要以生态化经典作品为主。包括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梭罗的《瓦尔登湖》, 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 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 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 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篇章形式的大地阅读, 主要精选那些描述自然, 表现大自然的奇闻异趣、细节变化、生命启示的优秀文章。作为补充形式的, 我们可以从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等主流版本的小语教材中, 也可以从港台或日、美、英、法、德等国家或地区的优秀教材中, 挑选和大地主题相关的文章, 加以重组, 形成最优化的大地阅读单元系列。然后在四季的天空下, 带领孩子去阅读这些大地系列的书籍与文章。由此引发儿童阅读大地的兴趣, 像徐霞客那样用脚丈量大地、用眼拍摄大地、用心感悟大地。

(二) 按时序编排大地阅读文本, 为“找课文、读大地”提供便利

(1) 顺查无字词典 (由“大地阅读”到“阅读大地”) 。所谓由大地阅读到阅读大地, 就是根据有“土质”的词句去找对应的“大地景物”。在理解和大地有关的词语的过程中, 紧密联系词语所反映的大地景物, 并建立起一一对应的真实联系。这种找课文的过程, 其实就是在大地阅读的同时去阅读大地。尽量找到所有有土质的词句段落的所指, 还原“大地语言”的“大地信息”, 从而将阅读课文转化为“阅读大地”。

语文课程教材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园地;教学方法 一、“语文园地”教学法中的“分散”与“集中

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主要表现出单元主题的“分散”与“集中”的特点,所谓“分散”,主要是指将“语文园地”中的知识点总结分散到单元的具体课程当中,从课文中可以找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出处;“集中”则表现为“语文园地”将每一篇课文在单元知识总结中都有知识概括,便于对知识点的着重记忆。小学语文学习中需要记忆的内容还有很多,知识点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对“语文园地”进行讲解之前,可以从单元的每一篇课文中所提及的知识点向学生归纳,找到“字”和“词语”在课文中的具体应用,使知识点回归课文。

二、从“听说”方面解读“语文园地”教学

将语文课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技能知识向学生进行传授,需要从课程实践的角度来进行,一般说来,小学生的课程接受能力较弱,对知识的直接理解情况不是很好,但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较强,因此教师在“语文园地”课程教学中,要先通过学生“听”自己“说”,使学生学会模仿,并对教师的语言进行积累,逐渐将学习中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应用来解读“语文园地”教学

“语文园地”的学习可以借助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在国家加大对小学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大部分小学课程教育都具备了一定的多媒体教学条件,如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电视等,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语文园地”教学应当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入手,采用文字、图片、影音三者结合的立体式多媒体教学,这样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种感官特点,对课程知识要点进行全面学习,对课程内容具有更为透彻的认识。

“语文园地”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知识总结培养过程,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项长期性的积累工作,因此,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需要通过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科学规划“语文园地”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教材 篇12

如何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以成语“津津有味”的教学为例, 先要求学生注音, 读准“津津 (jīnjīn) ”, 进而让学生查工具书理解词义, 最后造句应用。学生在启发下可造出句子“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火腿肠”、“小狗津津有味地啃着骨头”再启发, 进而又造出了“我津津有味地读小说”、“我津津有味地听老师讲课”、“老师把课讲得津津有味”学生的思路由己及人, 由人及物, 又由具体到抽象, 思维达到了活跃, 于是就懂得了造句要通顺, 要有意义, 要有创意、有文采。这就是不局限于“教教材”, 而是使用教材训练学生思维, 培养语文能力的做法了。

如何实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第一, 教师要依据新课标要求, 结合学情, 独立分析、处理教材,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选择教法等。笔者曾参加了市级高中语文教案设计大赛, 比赛要求在只提供文本的前提下, 两个半小时内完成《项脊轩志》的教案设计。我们知道,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能够“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文章内容”, 而我的学生多是来自农村, 文言文阅读能力也较弱。据此, 我提出了符合实际的要求:知识目标方面, 是学习新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思想情感上, 让学生去真切地体味作者借“轩”之兴废表达出的对家人的真挚怀念及家境衰落的无限哀痛之情;写作方法上, 让学生懂得选取生活细节、平凡场景, 托物寄情;教学方法则采取读议结合的方法, 反复朗读, 体味感情,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案, 各个环节均不拘泥于教学用书, 包括文章层次的划分、板书设计, 都是我自己的, 再加上书写规范, 格式完整等, 终在比赛中获总分第一。

第二, 教师应创造性地处理课文, 找准学生理解课文的切入点。如小说《项链》的情节极具特色, 对表现小说人物及主题有着重要作用, 不过, 这些内容学生在预习时参照资料就很容易得到理解。鉴于此, 我把教学侧重点作了调整, 在教学中迅速切入, 紧扣“人生是多么奇怪, 多么变幻无常啊, 极细小的一件小事可以败坏你, 也可以成全你”的议论, 提出问题:丢失项链这件事到底是败坏了玛蒂尔德还是成全了玛蒂尔德呢?问题一出, 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促使学生对小说人物及主题进行了深层探索。很快, 学生从十年前和十年后的对比中, 看到了玛蒂尔德的变化。进而我又提出了新问题:假如马蒂尔德找回了项链, 结果会怎样?在争论中, 学生们很快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意外”使玛蒂尔德从幻想世界走入现实世界, 安于贫穷生活, 成为一个自食其力、个性坚强的女性, 可见项链的丢失不是败坏了她, 而是拯救了她。

第三, 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尊重事实之上应有打破成见、不落窠臼的胆识和勇气, 要敢于质疑, 不盲从, 不人云亦云。关于文章的内容, 与其断下结论, 不如把材料教给学生自己, 启动学生思维, 让学生得出自己的“哈姆雷特”。如对《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形象的理解与概括, 资料书都总结为:“这是一个贪慕虚荣, 追求奢华生活的庸俗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对此, 我做了一点思维上的点拨:贪慕虚荣, 追求奢华不独法国有, 美国有, 中国也有;不独过去有, 现在有, 将来也会有;不独资产阶级有, 无产阶级也会有。请做出自己的思考。借此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学生们很快便形成了新的想法和不同于教学参考书的个性化的结论。

第四, 板书设计是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又一体现, 要力求新颖, 富有创意。恰当的板书设计有助于教材内容的科学系统化、直观形象化、条理简明化。一位教师为莫泊桑的小说《守财奴》设计的板书是一枚方孔钱, 上端写“守财奴”, 右边是“把持家私, 贪婪冷酷”, 左侧是“其人将死, 绝情绝义”, 方孔中写“葛朗台”, 这样的版书新颖而切题, 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巧设板书, 不但可以充分发挥板书的辅助教学作用, 同时还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感受。

吕叔湘先生说:“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 他是会随机应变的, 他的教室里是生气勃勃的……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教有常法, 教无定法, 但教应得法。语文是最不受约束、最生动活泼而又最丰富多彩的一门学科, 为了把这门课教活, 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增强自信, 发掘潜力, 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秦训刚, 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盐井文化下一篇:色彩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