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2024-10-10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精选12篇)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篇1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课程标准的大环境下,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到对新大纲的充分理解, 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 力争做到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课程标准的大环境下,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到对新大纲的充分理解, 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 力争做到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

( 一) 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对于自制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 学习的动力来自兴趣。只要学生对一个学科产生兴趣, 他们便能发挥出自主学习的无限动力。对此,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小学教学中适时的加入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 一个成功的学习情境是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另外, 课前的引课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果十分重要, 通常这一点是最容易被一线教师忽略的, 传统的教师普遍认为只要把大纲要求的内容完美的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事实证明, 这种教学方法是严重错误的。传统的古板讲授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低下。所以,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尽可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二) 实行开放式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的特点, 它不像数学, 有固定的公式和定理可以遵循, 语文的知识是无边无际的。所以, 语文学科绝对不能单单只遵循书本中提供的知识, 一定要注重知识的外延和拓展, 而且注重拓展一定要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例如, 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有条件的可以多多参观名胜古迹, 这些活动中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利于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渗透理解。活动过后可以多让学生写作内心感想, 这样也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

( 一) 结合生活, 融入情感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 重视对学生正确人文观的培养。义务教育全新教学大纲中有这样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地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加以培养, 对学生的价值观、态度以及情感加以引导。”通俗地说, 就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审美观点和道德层次的健康发展, 用以确保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这个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将课堂教学完美的融入生活实践之中, 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变为开放自由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逐步体会到生活实践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学知识, 逐渐达到陶冶情操的教学目的。

( 二) 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已有知识的不断自主更新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所以,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对书本知识已经明确的基础上, 努力地对出现的问题或者迷惑的知识进行总结, 并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课外图书资料等等辅助条件, 对这些不解之处进行有效的解决。并且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不断地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培养, 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能力与知识的共同提高, 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

三、实施小学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

( 一) 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有明确的要求: “小学语文应当着重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努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强调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社会主义优秀价值观, 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教学中所用到的义务教育教材中的所有文章, 不管是古诗还是散文, 都是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完美工具。纵观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 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种: ( 1) 关于爱国主义情感方面的《开国大典》《梅花魂》等; ( 2) 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荷花》《第一场雪》《西门豹之宴》等; ( 3) 关于亲情、友情的《可贵的沉默》《他是我的朋友》等; ( 4) 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鸟的天堂》《马踏飞燕》《只有一个地球》等。教师一定要依据文章的不同, 来明确其中所蕴含的情感点, 只有课前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了解,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出正确的情感方向指引。在学生得到正确引导的前提下, 学生才能充分理解文章中的情感成分, 这对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关键作用。

( 二)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情感体验

在新课标提及的学生情感教育中,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情感体验是最为重要的, 要做这一点, 就一定要建立起一个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良好, 才能成功地实施小学课堂的情感教育。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如下两点:

1. 尊重学生。长久以来, 小学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 一切的好坏评价都由教师做主。当学生遇到某些学习困难时, 教师通常会给学生一些消极的评价, 而这些负面评价的结果通常会导致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正确的发展。当出现问题时如果教师能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和关爱, 结果就会大有改观。实践证明, 如果学生能在和谐友善的环境中学习, 同时受到教师的尊重, 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会有所提高, 并逐渐学会如何尊重别人。

2. 关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体现人性化的根本措施。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可以使学生在父母以外多享受一份来自外界的温馨, 它能让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懂得如何去关心他人, 是和谐社会关系建立的精神前提。教师如果真心的关爱学生, 就一定要有能力能读懂学生的心, 成功的步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而成年人都知道, 想要成功的走进一个人的情感世界, 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要和他成为朋友, 师生关系也如此。当成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后, 教师就可以根据小学生独有的情感特点, 适时的合理的调动和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 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情感是人类沟通的基础, 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而在当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情感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突显出来, 只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充分的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势必会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起到相当明显的推动作用, 这不仅有利于一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而且从大形势的角度分析, 强调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让情感成为课堂教学的助色剂, 使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陈伟.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1, (4) .

[3]帅晓梅.试论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株洲师专学报, 2000, (12) .

[4]朱冬妹.枝枝叶叶总关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学刊, 2003, (2) .

[5]黄雪梅.关于初中语文开放性课堂的思考[J].成才之路, 2012, (22) .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篇2

我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了这本书的阅读进度,兴化市教育局教科室何主任问我:“这本书,怎么读得这么认真细致啊?”我说:“9月份用统编教材,读读课标和教材研究,方向跑不错。”何主任回了一个赞――“凡事预则立”。“立”,是美好的结果,我自然期待。但水到方可渠成,过程最重要!

其二,这本书的主编是吴忠豪――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首席专家……

何谓教授?何谓专家?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不,真正的教授,真正的专家,确实“高”,但不会“在上”。他们会俯下身子,用你听得懂的语言诠释自己的理论体系。读吴教授的着作,不觉艰深晦涩,因为他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坚持理论和实践的深入融合。许多“例谈”,使我们的学习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从“例子”进入“理论”,由“理论”继而“操练”,因“操练”有所“反思”,如此往复、上升,这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大概的时候,我有幸读到了吴忠豪教授主编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书中精选了12个课例,分别从目标的选择、内容的取舍、过程的设计等方面探讨语文教学。在吴教授的.引领下,我开始思考“语文教什么”,如何借助课文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后来,撰写论文、参加赛课时,吴教授的这本《从教课文到教语文》都给了我不小的启发,所以,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有了更多的期待。阅读这本书的正确方式便是――慢慢读、细细读;要动笔、要动脑。

其三,这本书“可以作为本、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修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这门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在职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用书。”也就是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一书是师资培训教材。

教育具有时代性,教育的所有活动都是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中展开的。所以,没有管用一生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积极参与培训、研修,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教育。但教育的发展并不均衡,教师培训也是如此。很多教师缺少外出培训机会,开不了眼界,长不了见识,那就暂时通过其他途径来学习。一本师资培训教材就像一场大型专家讲座,而且你随时可以让“专家”停下来,留给自己更多思考的时间。所以,我认为读书是最便捷的培训方式。所谓“培训”,用扩词法来理解就是“培养+训练”,这就必须为自己定下目标,边学习、边操练,以期待最好的学习效果。

讲完细读理由,再说说读书过程。

2月17日从总序读起,3月18日读完最后一页,前后共计30天,实际打卡23天。没有打卡的几天,应是喝了点小酒,睡意太浓。醒困后,对前一日没有读书、没有打卡之事,我并无半点悔意。年龄大了,渐渐不再强求自己,随缘就好。

既读专业书,便要动笔墨。圈圈画画,梳理出重要的知识结构,开始是人工绘图,后借助手机APP――“思维导图”智能了一把。除此之外,为了明晰各学段的具体目标,我又分门别类地摘录、比较、强化;实践部分,我对照活动步骤,写了简单的教材分析,并对书中提供的案例进行了简单评价;“学习评价”中的题目,帮助我回忆章节内容,每有大脑短路一片空白时,我再回头翻看,强记一番。突然之间,考前抱佛脚的感觉久别重逢。

为了让学习的感觉再强烈些,给自己布置点任务,同时,也不枉读了本专业书。

1.读王荣生、李海林教授所揭示的“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解读新苏教版三下《“超级球迷”邓小平》一课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并完成教学设计。(申领的一课一研任务,尽快完成:初定4.15之前)

2.比较“阅读各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表格),确定《黄鹤楼送别》一课在三下(新苏教版)、五上(旧苏教版)的教学目标,完成简单的教学设计。(5.10前)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8(A)—0021—01

《语文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标志着国家对语文这门基础性学科的高度重视,标志着语文教学理念的全新变化。那么,在新标准之下如何使课堂教学更优化呢?

一、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础理念。所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要既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注重培养和提高包括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等内在的人文素养。新的课程标准之所以突出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因为语文学科的基础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用繁琐的分析理解课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用无休止的做题、练习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用僵化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等弊端。而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教师全身心地情感投入,从而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二是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从形象具体的材料中感受体验,从而同课文的作者产生共鸣。

二、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强化语言实践,是《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一个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客观规律。同时从语言本身的特点来看,语言也不是语言学家制造出来的产品,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因此,对于学习语言、实际运用语言的中小学生来讲,只有通过大量的、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去掌握。语言实践的次数越多,语言实践的经验越丰富,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语言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因此要把读贯穿于课堂始终,并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这种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上。

三、学习方式要积极向自主——合作——探究方面转变

要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创设一些合作学习的情境,把读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以极大的学习热情邀游知识的迷宫。首先,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思想上确认、行动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归根到底在于学生自学。学生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无法由教师教会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学来完成。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学会、没有教会,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学会而已。因此,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无从谈起。其次,要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既然在教学中教师起的是帮助学生的作用,那么就不能让学生为教师服务,应当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再次,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指还给学生自主读书的权力、自主发表建议的权力以及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改正错误和保留意见的权力。

四、教学方式要变串、讲、问为组织、启发、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篇4

一、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四大特征

1、自主性。

二十一世纪呼唤人的主体性。一个人只有具有主体意识, 才会产生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2、独立性。

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独立学习的新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3、开放性。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认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 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地培养, 提供广阔的空间。

4、过程性。

由于研究性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兴趣, 所以教师关键要在学习方法上进行启蒙。

二、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条件

由于观念支配行为, 正确的实践源于正确的观念,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要让学生在研究中阅读, 在阅读中研究。因此, 我认为教师必须树立两个观念:

1、教师要具备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观念。

2、教师要树立个性差异观。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创造性, 而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

三、选择研究性阅读教学内容所要掌握的原则

研究性阅读作为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我认为不该具有统一内容。因此, 我认为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应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1、选择内容要有灵活性。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 给予他们有较大的思考和活动的空间。例如:李老师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 主动引导学生从下列方面进行选取研究学习。

(1) 小女孩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感到幸福?

(2) 我们的“新年”是怎样过的?小女孩的“新年的幸福”是指什么?

(3) 为什么小女孩明明死了, 嘴角还带着微笑?

(4) 当作者写到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时, 当他写下两个幸福时, 心情怎样?

(5)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抒发这种同情、不满的感情呢?

2、选择内容要注重层次差异, 由浅入深, 逐步形成课题各阶段相衔接, 滚动发展。例如:李老师在教学《威尼小斯艇》一文时, 出示了下面这些“由浅入深”的问题, 供学生选择, 开展小组讨论学习。

(1) 面对风情万种的威尼斯, 作者为什么对小艇情有独钟?

(2) 在有众多事物的城市中, 作者观察最仔细的是什么?

(3) 美国作者马克·吐温游览威尼斯后, 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选择内容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 能力基础, 符合学生年龄、认知、心理特点。比如:徐老师设计《月球的自述》这篇课文的教学时, 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及认知特点, 提供以下探究性问题, 让学生去研究学习, 找到答案。

(1) 两个宇航员在月球上讲话, 互相能不能听到?

(2) 人在月球上, 该穿怎样的衣服?

(3) 人到月球上去要不要带雨伞?

4、选择内容要注意资料收集的来源, 一般考虑来源多样且又较容易收集的资料, 以便学生自主活动。

四、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过程

1、教师指导。

如徐老师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时, 先让学生用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说说孙悟空、白骨精的性格。有的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 有的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有的用列表方式说明, 方法各异。接着我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自己设计问题, 提出问题, 再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主体性, 更能促进学生自能阅读能力的形成, 学生因此就拥有了更充分的读、思、问、议、写的时间和更自由的学习空间, 以及更宽广的施展才能的天地。教师这样导, 学生这样学, 教学新颖, 效果极好。

2、实践程序。

(1)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通过背景知识的铺垫, 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 提供研究范围, 诱发探究动机, 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 选择问题, 形成具体研究方案, 进入研究问题状态。

(2) 实践体验阶段。在一种动态、开放、多元合作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主动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 以科学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 以合作的精神和负责的态度对待研究任务。从一定角度、一定程度上认识环境, 认识自我, 形成“作品”。

(3) 表达和交流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活动和动手。他们渴望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充分表现, 自己的才干得到充分发展。而表达和交流正是学生将自己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 总结提炼, 以多种表达方式形式研究成果, 并与同学分享。这就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 我们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重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更新语文教学理念, 努力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融入复杂社会, 面向真实世界, 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教育部制定

[2]、《贾老师教语文》贾志敏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篇5

我们将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与日常教研统整为一体,从更新观念、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反思几方面,针对教师日常的真实课堂针对性地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探索出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现简要回顾总结如下:

一、更新观念

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高二语文备课组全员参与。课题组首先廓清对有效教学的认识。课题组认真学习教研室提供的“有效教学”资料,通过开展读书心得体会和学习札记交流等活动组织教师深入研读学习,同时,要求全体成员广泛浏览报刊以及其它专著中对有效教学的论述,学习、借鉴有益经验,形成并不断加深对有效教学的理性认识,备课组定期组织教师研读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学习有效教学理论。

通过认真的学习,老师们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有了清晰的认识: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不仅是指学生接受知识、发展能力、传承文化,更是指心智的启迪、性情的陶冶、态度的养成、兴趣的培养、品格的锻造。有效教学不是强制、训练和灌输,而是引导、体验和唤醒,是让学生感动、领悟和审美。同时,老师们也对开展此项课题的必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1)开展“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是和谐师生关系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端,师生关系和谐是校园和谐的保证。实施有效教学有利于师生在有效的教学场中传递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智慧,从而达成和谐。

(2)开展“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专业生命的需要。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关键保障,实施“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造就优秀教师群体的重要平台,是教师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

(3)开展“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是改进课堂教学、培育优秀学生的需要。课堂是学生习得知识、锻炼能力、启迪智慧的主阵地,学生的发展主要依靠课堂。课堂教学没有效益,学生发展就不可能得到落实。只有保证课堂的有效,才能保证学生发展的有效。只有高效课堂,才能培育优秀学生。

总之,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使课题组成员消除了对课题的排斥心理,保持了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树立了正确的教学效益观,为深入实施有效教学奠定了认识基础、理论基础。

二、有效备课

1、专家引领 备好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我们课题组积极参加省市教研院组织的“面对新教材,教师如何备课”的专题讲座。专家们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从备课的意义、备课的理念谈到了具体的备课方法,指出教师要树立终生备课的思想,要更加注重隐性备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实践,丰富自身内涵,从而提升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精彩而实用的讲座,使大家感到受益匪浅。

2、集体备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如何有效备课,课题组组织了专项研讨和实践,从行动上给老师们以引领和锤炼。例如:新课程古代诗歌散文教学实验。课题组老师每个人先独立备课,在经历诵读课文、研读教材的深入思考后再撰写教学设计。之后,课题组成员授课录像,自我反思、组内讨论,得出备课组内合案,通过课堂修改、完善设计。然后选拔,参加全校、全市的展示交流。这次备课研讨活动,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该如何备课,领会到了备课的重要性,懂得了备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研读把握能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集体合作的力量和快乐。以后,我们真的应该把抄教案的时间真正用于备课。

三、有效课堂

1、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一个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反思、消化、吸收新课程理念,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于一体的最终形成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课例的不断反思过程。设计课例、实施课例、反思课例的课例研究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直接而有效的载体。课题组从成立起一直将课例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载体,在有针对性的研究中让老师得到课堂教学技能的提升。

在讲授《李清照诗二首》时,进行了一次课例研究。执教的老师经历了独立备课的三个阶段:“独立钻研,走进文本—→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认识自我,确定教案”。经历了四次试教:经历了全组教师“吹毛求疵”、群策群力、精益求精的多次“临床会诊”。而上课老师本人和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反思贯穿整个教研活动的始终。从最初对课堂结构的反思“课堂容量太大”、“拖堂现象明显”、“媒体使用不当”;到对教学方式的反思“老师讲的多”、“与学生的互动少”、“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到对教学情感的反思“以情感带动教学”、“没有让学生去体会诗人孤独凄凉的情感”;然后是教师对自身素质的反思“课堂语言力求精练、准确、优美”、“板书要能体现文章的脉络和上课的思路”、“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最后研课成功,老师们感悟到语文教学的真谛“让学生在语文天地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应更多地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语文课堂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点上,更多的应是塑造人格上”。执教老师在活动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这段历时近一个月的‘磨课’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感到了自己的成长,也切切实实地领悟到了一些新课程理念的精髓。”

2、互相听课互相评课 合作是课题研究深入开展的大势所趋,更是课题研究突破重围、获得质的提升的必由之路。但是,怎样合作才是有效的?我们充分利用备课组在师资方面的优势,进行教师有效合作的探索。把高教以上教师组织起来建立,在各项教研活动中,以一个强有力的整体,重拳出击,将每项教研工作做细、做精。同时,制定较详细的实施方案,改变教师以往那种自发的、零散的协作,落实为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团队合作,使全备课组教师都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研究中,在研究中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在研究中成长。课题组参照“三阶段、两反思”的案例研究模式,着重帮助年轻教师完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专业化水平。遵循以下操作流程:

研究课执教老师:第一次备课(“闭门造车”,强调教师个人研读文本,加深对课程资源的理解)——第二次备课(“东张西望”,强调兼收并蓄,吸纳别人的研究智慧)——第一次上课(“敞开你的课堂”,敢于暴露问题)——反思总结(分析成败原因,集思广益)——第二次上课(解决问题,展示研究成果,追求精品)——再反思(全过程的反思,再提高)„„

课题组同伴:研究教材(与执教老师同时备课,不做“局外人”)——听课(发现问题)——研讨(群策群力,提出改进方案)——再听课(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案)——反思总结(个人总结,同时换位思考“我会怎么办?”)„„

老师们在参加研讨的活动后,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次活动虽只是研一个课例,但绝不只是着眼于这一节课的改进,而是通过这样一种反复的备课、上课、研究的研课过程的循环,发展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

3、专题攻关

课题组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效教学专题研究,如按课型展开的有效教学研究:新授课有效教学研究、习题课有效教学研究、复习课有效教学研究、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研究、实验课有效教学研究等;按教学内容展开的研究:现代文教学研究、文言文教学研究、写作教学研究等,系统建构具有特色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四、有效反思

本课题组除了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引导老师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之外,我们根据教研室的要求,结合教研的实际,设计了教师成长记录档案。分别从日常教案、大考试题及质量分析、平时练习题、教研成果等方面,以便于分类、便于收集、整理为原则进行栏目设置。在每个栏目下,都有必放材料和选放材料,兼顾共性与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究竟能够走多远 篇6

一、以往的“标准”走了有多远

历史多曲折。语文教学大纲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折射出每个大纲产生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背景,有人把它概括为七次比较大的变迁,①比如1956年颁布的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92年以后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等。平均不到十年就颁布一个新的,最短的间隔是七年,最长的也只有十五年。伴随着“三反五反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世纪末社会转型等,语文教学大纲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变迁,她就像一个历史的晴雨表,记录了新中国历史的曲折与沧桑。

认识有多远,大纲走多远。为什么“短命”的语文教学大纲走不远呢?这固然有历史的问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由粗糙到精致的发展规律,也是左右大纲“寿命”的重要原因。1956年颁布的教学大纲正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人们认识到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经验远远满足不了基本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借鉴苏联的教育模式成为大纲制定的主要依据,实行语言和文学的分科教学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1958年以后,不少地方把语文课教成了政治课,《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笑声满食堂》等紧跟当时形势、内容空洞的课文进了课堂,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忧虑。于是,从1959年到1961年,语文教育领域展开了一场“文道关系”的争论,由此形成了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等原则性的认识,成为制订1963年教学大纲的重要指导思想。1978年颁布的大纲是从“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认识里拨乱反正走出来的,而1986年以后颁布的大纲,则是在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创新教育、素养养成等认识的不断发展中形成的。语文教学大纲就像一节车厢,永远跟着车头向前奔跑。

二、被质疑得“遍体鳞伤”的新课标

从性质到理念的质疑。新课标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度概括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对语文教育界“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做了一个总结,新课标的制定者们也很有信心地说:“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②但是,人们还是对此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质疑,比如钱梦龙先生在《为语文教学招“魂”》(《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本来也是清楚的:工具性。但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反对意见,于是一下子涌出了许多“性”,诸如“实践性”、“社会性”、“语言性”、“文学性”、“审美性”、“人文性”等,时至今日,似乎再谈“工具性”,便是落伍了。他不认为语文课程必须定性,指出“工具性”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有其历史背景,今天再要坚持并无必要。

从目标到实施的质疑。高中新课标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不仅以必修课的形式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且以选修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专门领域,都要有所涉猎。洪镇涛先生在《高中语文新课标离我们究竟有多远?》(《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了他的质疑:高中语文教育仍属基础教育范畴,并非专业教育,在这些专门领域里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知识,阅读大量(或相当艰深)的作品,还要有相当的评价能力和创作能力,这样的要求,即使是专门研习语言文学的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是很难办到的,何况针对的还是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生呢?显然,新课标完全忽视了高中语文的根本属性——基础性,竟然把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加之于高中语文,这是高中语文无力承担也是不应当承担的。对于课程目标的实施,新课标也做出了详细的建议,但是,以往大纲中常见的“训练”一词,却只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出现了一次:“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高中标准中则一次也没有出现,于是,引出了不少老师的疑惑(魏本亚,《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几个焦点问题》,《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第11期):语文教育不要训练了,语文课怎么教啊?对实施建议质疑的声音还有很多方面,比如陈黎明先生在《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检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一文中谈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部分首先提出了九条“教材编写建议”,但这九条建议大都属于宏观的原则方面,大都没有真正结合语文课程实际,大都可以用于其他课程,因此显得比较空泛,缺乏可操作性,教材编写者很难凭此建构教材的型式。

三、新课标究竟能够走多远

语文教育转型期有多长,新课标就可能走多远。应该说,语文课程标准的诞生是社会转型带动语文教育转型的必然结果。从20世纪末期开始,人类社会的又一次重大转型开始启动了,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教育首当其冲地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要求语文教育转型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甚至引爆了世纪末的一场关于语文教育何去何从的大讨论。通过讨论,人们认识到社会需求与语文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认识到社会观念的发展与语文学科定性之间的矛盾,也认识到语文教育实践与语文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语文教育转型已经迫在眉睫。但是,转型不是一件说转就转的事情,语文教育的转型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思想准备、理论建设还不够充分”、“办学条件与新课程的要求距离较大”、“许多教师对于新课程感到不能适应”、“学生、教师和家长对新课程心存疑虑”等,③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它们将拉长语文教育的转型过程,使转型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新课标的制定者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当前的语文教育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转型的道路将是漫长的,也许是充满了曲折和风险,因为语文教育问题原本复杂,而我们原有的教育基础又十分薄弱。”④他们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新课标是转型的需要,必然打上“转型”的烙印,带有实验、探索的性质,被质疑得“遍体鳞伤”是不足为奇的。但是,随着转型期的结束,新课标也一定会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被修订的或更新的标准所取代,而停止自己前行的脚步。

注释:

①王柏勋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50年的变迁》,《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18期

②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页,第188页

③④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88~189页

小心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误读 篇7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新课改实施已近十年, 各种流派理论精彩纷呈, 给我们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多变化。应该说,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 我们看到了我们语文教师的进步, 尤其是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方面更是如此, 不再是过去的“填鸭式”、“灌注式”、“一言堂”, 而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见解。

但我们也不无遗憾的看到, 很多老师主导的基础来自于学生这个主体, 基本上顺着学生的思路来延伸课堂乃至文章, 这带来的坏处就是教师失去了自我的主动性、创造性, 文本的熏陶感染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被曲解, 直接损害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与课程标准的描述是不一致的。在新课标中, 熏陶感染作用及价值取向是基础, 在此基础上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不是说, 学生的独特体验可以凌驾于熏陶感染及价值取向之上。

请看这样一个案例:《狼》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 在教学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屠夫的行为才是聪明的, 狼的行为是愚蠢的狡猾的?”“狼的行为其实也是机智的聪明的”“如果不是人类相逼, 狼至于离开它的家园去攻击人类吗?”等等不一而足。面对学生理解上的偏差, 老师并没有及时制止, 而是“由着学生的性子来”, 于是, 在教师的颔首目送下, 聪明的狼就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了。

再比如一位教师教授《背影》时, 有学生提出“父亲翻越铁轨是不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社戏》时, 有学生认为“虾照例是归我吃的”中反映了“我”的不懂事没礼貌, 教学《愚公移山》时学生评论愚公移山缺少环保意识, 这些居然都被教师认作是创造性阅读, 有个人独特体验。此类事例不胜枚举。这些皆是对语文新课标的误读。

我们不反对学生的独特的自主体验, 我们也不倡导此类问题的标准答案, 但是一篇文学作品其主旨及作品的感情倾向应该是比较明确的, 对于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 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其价值取向, 把学生从认识的偏差中拉回来, 在加强认识中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教育感染。

二、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却忽略自主这个关键性前提

新课标的描述是: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新课标的描述来看, 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的前提条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 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主动解决问题, 建构知识的过程。但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 我们的很多语文老师却完全忽略了这一点。在教学中, 完全把合作探究当成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 彻底忽略了自主学习的过程, 丝毫不顾及合作的实际效果。

同样, 我们还是以《狼》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的教学简案是这样设计的:

a、导入课文, 作者简介

b、阅读课文, 解决生字词

c、小组合作探究 (课件展示问题)

合作解决课文的翻译

用简洁的概括本文主体部分的故事情节

小组讨论思考:文中哪些内容体现出狼的狡猾?哪些内容体现屠户的机智?

合作探究: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本文的主旨?

d、小结课文

从以上的教学简案中, 我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哪里去了?学生对文章内容还不很熟悉, 就让孩子们直接合作探究, 势必影响到合作的效率和结果。时下, 合作教学中, 很多老师反映课堂教学内容完成不了, 什么原因?我看主要还是教学设计出了问题, 完全忽略了学生合作之前的自主学习。以至于有些实在不值得去探究, 或者不必探究, 单凭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大量出现, 浪费了课堂时间, 降低了课堂效率。

所以,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小组合作之前, 就让学生首先形成自己的个人的看法, 之后再进行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再大张旗鼓了 (其实很多情况下, 小组活动的空间完全可以延伸到课外) , 而重点解决那些解决不了的乃至于教师认为重要有必要强调的问题。

因此, 合作探究的基础是自主学习, 如果学生确实缺少自主学习的时间, 那么我想, 哪怕上课时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先去自主学习, 这样即便影响了教学进度也是值得的。

三、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不该完全排斥教师的讲解分析

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于是很多老师看来, 阅读可以完全放手给学生, 自读自学自悟。

我的理解是“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并不意味着“不可有教师的分析”, 甚至我以为, 对于很多文学名著, 教师的初步分析和讲解会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文学殿堂。现在的孩子大多只喜欢阅读那些浅显有趣的“豆腐块”, 却不青睐于深刻隽永的“大部头”。

笔者私下做了一次关于阅读名著的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只是通过看电视剧的方式了解名著, 这实在是一种悲哀。电视剧无外乎是因为简单易懂、贴近现代人而为学生所接受, 但“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要想真正的获得书中意趣, 恐怕还得阅读原著。

很多学生家里藏书甚丰, 但是真正阅读却不多。孩子们在面对那些大部头的作品诸如《红楼梦》《水浒》《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等时, 第一反应是:读不懂, 读不了几页就读不下去了。虽然电视剧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起到了注解名著的作用。但是, 教师能够在阅读方面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情况是否会更好呢。朱自清先生说过:只要给予适当的帮助, 学生是能够而且愿意欣赏文学名著的。因此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实践的同时, 对于一些学生感觉“难以下咽”的文学名著, 教师的“扶手”、“阶梯”作用就很重要了, 教师做些必要的分析、介绍是完全可行的。

有专家指出:在阅读教学中, 存在着多重的对话关系, 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对话, 教师、学生与作者的对话等等。而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 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 他可以起到阅读过程中的向导作用。“教师应适时的提供阅读名著的的背景资料, 作家作品的介绍, 作家的语言特点, 作家的思想性格等。舒缓名著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拉近学生与大师之间的心灵距离。让学生觉得它不是高高在上的上帝, 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它就是身边的智者, 它就是身边的朋友, 可以聆听它心声, 可以向它倾诉。”

想让学生爱上经典, 老师应该有所作为。假如孩子们在阅读《红楼梦》时发生了困难, 教师不时的讲解其中一些关乎谜一般结局的判词, 学生除了能阅读背诵一些优美的语言文字, 是不是也能勾起他们对于《红楼梦》的阅读向往?再如阅读《水浒》时, 学生会只关乎其中的故事情节时, 教师是否可以围绕故事情节讲解人物形象, 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得以提升?假如学生阅读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而感到痛苦万分时, 教师能不能专门辟出几节课与孩子们共同阅读, 一起探究?有了关键性的引导, 你还怕孩子们畏惧吗?

所以在阅读过程中, 孩子们的自主体验不可替代, 但教师的引领也很重要, 如果忽略这一点, 就是对新课标的误读。

综上所述, 新课标内涵丰富, 要想深入、全面、准确的理解其主要内容, 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亲身实践中全面、深刻、创造性的解读, 才能真正领悟其真谛。

摘要:语文新课标对于语文老师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自其问世以来, 逐步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好评, 广大学生也从中受益匪浅。但在解读新课程标准的时候, 我们不无遗憾也发现了这样那样对新课标的错误解读, 本文不揣浅陋, 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篇8

如果按照三维度的方法去分析《语文课程标准》, 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具体的识字教学教学目标, 具体的解析如下:

一、识字与写字

知识与能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其中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解析以上内容, 要认识到识字教学是以识字、写字为主要目标, 但目标的完成要以正确的笔顺规则、合理的间架结构、端正的写字姿势良好的写字习惯为前提。我们可以发现, 学习较好的学生往往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而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写字歪七扭八, 反复涂抹且姿势难看。这足以说明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写字姿势、写字习惯等亦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求, 不可忽视。很多老师只知教学生识字写字, 而忽略其它, 造成教学失误。客观上, 应该说低年级识字量是十分大的, 平均每天要完成8个字左右。但是会写与会认, 要求并不相同。不少老师不分识字与写字, 课本上所有生字都要求学生写, 一天的量大大超过8个, 学生任业任务繁多, 自然就成为负担, 难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难以达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目的, 并且对于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就往往忽略, 无从考察。久而久之, 就会造成识字教学效率低下, 导致学生成绩差。

二、过程与方法

识字写字教学时要重视掌握识字方法, 培养识字能力。掌握音序和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尤其要掌握利用汉字造字规律识字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加强技能的指导;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解析以上内容, 我们要认识到识字写字教学时要重视掌握识字方法, 加强技能的指导。而在实际教学中, 往往是识字教学方法单调, 训练方法单一。广大教师主要以大量读写, 反复强化训练来实现识字教学目的, 呈现出机械重复现象, 主要做法表现在让学生反复抄写生字, 忽视了字音、字义, 这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又很难实现识字教学的目标, 致使收效甚微。教给学生识字基本方法, 《课程目标》中已经给了提示:即一年级利用汉字造字规律识字与写字,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二年级掌握音序和部首查字典的方法来识字。利用汉字造字规律识字与写字, 既可利用象形字、形声字特点规律来帮助识字。

汉字是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学生识字过程中, 可依据汉字构字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进行教学 (《课程目示》) 。

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图画法。如教学象形字“月”, 先让孩子观察象形字“月”和图片中的月亮, 让学生在字与图中产生联想, 在对比中发现规律, 从而记住要认识的字。在教学形声字“情、晴、请、睛”时, 让孩子根据形声字的特点, 利用形旁去推测字意———“情”和心理有关, 所以是竖心旁;“晴”, 有太阳的天气是晴天, 所以有日字旁;“请”是一种文明的语言, 所以有言字旁;“睛”, 目就是眼睛, 所以有目字旁。

动作识记法。如“蹲”字的字形比较复杂, 这时如果要学生做一个下蹲的动作, 然后再出示这个字, 通过认读加上学生前面做的动作, 他们一定记得很牢。同样的方法还适用于趴、推、眨等许多表示动作的字词。

儿歌记忆法。这种方法不仅学生喜欢, 而且效果很好。老师要经常引导学生编一些识字顺口溜,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思考, 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对一些形近字的辨别, 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间, 小日回家大门关;问, 小口敲门别开门;青, 牛羊吃草, 草儿青;清, 吃完喝水, 河水清;告, 一口咬掉牛尾巴, 小牛要去告妈妈。

在识字教学法结合在学习中大胆地运用这些方法, 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同时也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解析以上内容, 我们要认识到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 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 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但是, 由于方块字本身不表音, 课文中汉字的出现又无由易到难的规律可循;而且识记量大, 而且一些教师思想上对识字重视不够、方法简单, 课堂上舍不得花时间、花工夫指导识字;学生与生字经常见面的机会不多。老师对学生错则批评, 惩罚。因而, 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如何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 就喜欢上汉字, 爱上汉字, 从而主动识字呢?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育行动中去激发、去培养。怎样激发, 怎样培养,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有一段话说的很好:“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 只有兴趣, 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 因此, 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对老师而言, 就是要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具体可行地采用多种途径, 让学生“乐”学。

1.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 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 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 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 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 学生的兴趣浓, 主动性高, 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采用直观的教具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 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 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时, 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 尤其是电教手段, 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还能使创他们很快地领悟字词的意思。实践证明, 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 能使生字的出现更为形象、自然, 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 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为深刻。

3. 多表扬鼓励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 爱听好话, 只要教师一表扬, 便劲头十足, 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而一旦受到批评, 则萎靡不振, 注意力容易分散。“要学会‘哄’孩子”, “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 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应以表扬为主, 我常挂嘴边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有进步了, 老师真为你高兴!”……有时, 学生表现出色, 我还会和学生一起鼓掌, 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4. 在生活中识字, 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看拼音读物识字

新课程标准与职校语文教学 篇9

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中小学范围内进行的, 但是把初中毕业生作为主要生源的职业学校, 其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学势必受到深刻影响。由于语文的传承性、工具性、基础性等特殊性质, 使得职校的语文教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目标:语文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与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课程标准的要求, 其实也是对职校语文教学的要求。职校语文的课程设计, 要全面地顾及社会发展、学生个体的成长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语文的课程结构应采取开放式的模块组合, 使其通过多重目标体系的设计, 确保不同专业、不同水准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实实在在的提高。在语文的课程结构中, 要体现让学生各学所需、各补所缺的特点, 打好基础, 增长能力, 从而使学生能借助一定的语文能力, 顺利地学习各项专业知识, 获取各项专业技能。

长久以来, 职校学生重视专业课甚于文化课, 认为只有专业才“有用”, 而学文化只是应付考试。职校没有升学压力, 许多文化课教师也因此得过且过, 殊不知文化课的教学同样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作为基础科目的语文, 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它课程的学习, 甚至与学生的良好素养、自我完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因此, 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要加强课程内容、实习活动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形式:课内外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灵活与有度相结合

现在的职业学校, 在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尚有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还不能考虑到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实践体验和情感体验。既然不存在高考指挥棒的束缚, 职校语文课完全可以超脱教材和课堂, 利用社会上、生活中鲜活的实例来展开教学。例如, 作文课, 可以让学生搞社会调查, 收集材料、亲身体验, 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写随笔、评论等, 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社会、体味生活、获得经验。在立足“大语文”教育观念的基础上, 不拘形式, 讲究原则。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就是:依据课本, 从学生考虑,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从感性到理性。顺其自然, 因势利导, 事事求规律。化枯燥为生动, 转平庸为神奇, 强调启发性。合理组织, 巧妙设计, 使课堂教学达到有启有发, 使语文活动达到有练有得。

当然, 在课内外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灵活与有度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顾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差异, 本着循序渐进和分层推进的教学规律, 教师要耐心做好指导工作。需要指出的是,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其学习技能、与人沟通的技能、听说读写的技能、处理信息的技能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程度等会有所不同, 因此, 在走上社会、联系实际的过程中, 学习的效果会有优劣之分, 这是很自然的。但是, 通过实践, 了解社会, 增进感性认识, 可以整体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社会交往、与人合作, 甚至判断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这对职业学校贯彻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说是必要的训练。

三、内容:活用教材、丰富知识、大力推进特色校本课程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具体地说, 就是“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因为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 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同时, 教材本身也从来只能传递正确的、有结论的事实, 没有形成结论或有争论的开放性的问题从不在教材中露面。因此, 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 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 设计出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课来, 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目前, 在职校中普遍使用的语文教材是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本版》。这本教材采用了板块式结构, 由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活动四个板块组成, 比该社原“八五”教材规划教材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 为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与组合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在吃透教材, 熟悉重点难点, 掌握其课程标准精髓的前提下, 不迷信教材, 不盲目崇拜专家, 而是根据实情, 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整、编、增、删”。同时, 教师要从本校实际出发, 大力推进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语文校本课程应是对教材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 针对各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语文活动。语文校本课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 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 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 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广泛地利用这些资源, 其实质就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进行开发与培养。

特色课程可以在全校语文教师的共同智慧中产生, 也可以是教师个人根据学生专业不同而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校本课程从大的方面可分为文字类和活动类, 小的方面可针对学生的专业要求来设计。如对语言要求较高的导游、餐饮服务、商贸等专业的学生, 可增设文学欣赏、朗诵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知识要求较高的烹饪专业的学生, 可增设相关的中国茶文化、中国酒文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等专题讲座或研究性学习课题。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推动语言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职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此为指导思想来开展。

四、组织方式:互动式教学, 以语文能力训练为主线

职校语文课程从专业 (职业) 能力要求出发, 着眼于实际应用。为此, 其教学组织形式也应具有多样性。具体的方式有:

1. 班级授课

以传授知识、辨析理解和评析反馈为主, 同时应积极运用电教手段增强直观性的渗透性, 达到掌握知识和初步学会相应能力的目的。

2. 分组讨论

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落实相关能力点和实践点为主。教师应设置相关角色 (包括自己) , 参加人员由少渐多, 讨论内容由浅入深、由片断到综合, 达到掌握知识和训练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的目的。

3. 社会实践

以在实际情境中强化训练学生各种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小至校园, 大至社会, 充分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有组织地投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 达到相应能力熟练的目的。

4. 个别辅导

以查缺补漏为主, 兼顾“两头”的提高, 达到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5. 研究性学习

本着优势互补、团结合作、增长才干的目的, 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专题进行自由组合, 深入探讨, 自行设计、独立研究, 得出自己的见解或对问题的基本认识,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创新能力、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上述哪一种教学组织方式, 都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在教学互动中, 要增强师生情感交融, 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调节教学关系和相互作用,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与情景的交互影响,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性学习;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师生双方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只有通过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的个体与媒体的互动, 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 才能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互相影响的过程, 成为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交流、沟通的过程。在这种“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 才能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

“教是为了不教”, 有效知识的积累, 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没有一定的有效训练, 根本无法达到要求。听说读写的训练, 要有针对性, 针对不同专业要求来进行。如听话教学中的听广播、发言、介绍、对话、报告;说话教学中的交谈、接待、汇报、发言、介绍、推销、演讲、商洽、主持、论辩;写作训练中的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 都可以根据学生专业进行针对性训练。训练的形式多种多样, 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已有知识, 提高相关能力。

总而言之, 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更强调课程的人性化、生活化、整合化、弹性化。职高语文的教学, 也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才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国际教育新理念》.顾明远、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2]《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赵大悌、赵小刚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3]《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4]《与时俱进, 让语文走入生活》.王强.《语文教学之友》.2003年第三期

[5]《语文教学创新的三个环节》.叶天成、严碧春.《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2月上半月

从新课程标准看语文学科的性质 篇10

一.性质的极端重要性和一组基本概念

有人认为“性质不性质, 对语文教师个人关系不大”, 这是一种极其偏颇而有害的观点。“一般来说, 性质明确是学科成熟的最终标志”。[4,4]语文科的性质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只有正确地认识语文科的性质, 才能科学区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明确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 才能准确地提出语文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语文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和方法。诚如人们所分析的那样, 中国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出现几次大的左右摇摆, 既有大的政治运动的影响使语文教学成为政治运动的“晴雨表”, 也有对语文科自身性质长期缺少正确认识的内在原因。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对语文科性质的错误认识是制约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难题。

语文科的性质是语文界长期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人们在反复的讨论中, 先后形成了众多的流派, 诸如“工具论派”、“情感派”、“人文论派”、“言语心理学派”、“多重论派”、“语言文化论派”、“结合论派”。真金不怕火炼, 真理越辩越明。这家那派在激烈论争中都能自圆其说, 都不失为一家之言, 都能向真理无限的跨越, 都最终共同为揭示、确立———代表我们时代最高最新认识的语文科性质观做出了贡献。

语文科性质的极端重要性和常用基本概念的正确定义, 是性质讨论的理论前提或条件。但是, 反复研读高中语文新课标出台前乃至出台后相当长时间里国内所见文献资料上的相关理论文章, 综观语文性质观讨论的历史和全貌, 人们会发现有些争鸣文章存在着所用基本概念定义含混不明, 或者说法所指不一, 甚至同一篇文章下意识概念偷换的毛病。正如韩惊鸣先生在《语文:作为一种课程》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关于语文的性质问题几十年争论不休, 难以形成共识, “究其原因, 一是看待这个问题的视角有所不同, 人们谈论这个问题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二是人们对于语文性质的表述有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大家一直试图用简洁的表达方法即用一两个词语来揭示语文的性质, 这种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语文性质认识上的浅表化, 出现了表述上与实际内涵的距离和错位。”[5,5]在认真学习、宣传、执行语文新课标的今天, 认识语文科的性质, 吸取这一教训, 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好这样一组常用概念的定义:

性质及语文科的性质:按照一般的解释, 性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语文科 (即语文学科) 的性质就是语文学科足以区别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 通俗点说就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教育部新课标所说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换言之就是“语文科的性质”。

语文课程:按《教育学》解释, “课程” (curriculum) 一词, 简单说是指课业及其进程而言, 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宽著期限, 紧著课程。”其中“课程”一词就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近代学校兴起以来, 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 (即教学科目) 的总和, 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指某一具体学科。[6,6]课程代表着国家的意志,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广义的课程。教育部新课标中用语“语文课程”显然采用“课程”的狭义, 也就是指语文这门具体学科,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 “语文是以语言为工具对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思想, 并通过听说读写进行思想交际的行为”。[3,7]

语文:朱绍禹在《从语文科目标看语文科性质》一文中指出, “语文”和“语文学科”属两个不同的范畴, 二者间有着质的差异性, 前者存在于广大社会, 后者只限于学校, 更为根本的是前者只用于交际, 而后者是施于教育。这样“语文”这一概念有两层含义, 一是作为交际手段的语文 (即语言, 与语言学上“语言”同义) 。二是指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 (即语文学科) 。其实, 叶圣陶先生解释“语文”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这个“语文”是语言, 也就是把客观存在的“语文学科”取名为“语文”, 即把语言学上的那个“语言”的许多材料拿入自己范畴的“语言”。我们要探讨的是语文科的性质, 人们一般口语中所说的“语文性质”实际上是指“语文科的性质”, 而不是“语言的性质”。

语言:即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是人们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是一个语言学范畴的概念。语言学上的“语言”不同于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言” (语文) , 也不同于“言语”, 因言语是语言的使用过程, 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二.重视工具性内涵的科学理解与运用

所谓“工具”, 《现代汉语词典》上有两个义项, 一是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 二是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语文是工具”, 或者“语言具有工具性”, 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叶圣陶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说, “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工具不是目的。比如锯子、刨子、凿子是工具, 是用来做桌子一类东西的。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 就个人说, 是想心思的工具, 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 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张志公在《说工具》一文中也说, “语文这个工具和生产上用的一些工具, 比如除草用的锄头, 平整木料用的刨子等等, 有同有异。同在都是工具, 异在它们的作用”。语文科具有工具性早有定论, 但重视工具性内涵的科学理解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 重视语文科的起源探究, 正确认识工具性。

中国5000年文明史、3000年文学史, 尽管有着源远流长的语文教育传统, 但作为普通教育阶段的一门独立学科的“语文”才有百余年的历史。1903年, 中国第一个学制《奏定学堂章程》颁布, 标志着中国语文单独设科教育开始。但当时尚无“语文”一名, 只有“辞章”、“文学”、“中国文字”等科与今天的“语文”相类似。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蔡元培主持的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细则》, 改学堂为学校, 废止“读经讲经”, 禁用清朝学部颁行的教科书, 统一改称为“国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语文教育影响巨大, 为达到“国语统一”、“言文一致”目标, 以蔡元培为首的“国语统一筹备会”提出了改编中小学课本的倡议。1920年1月北洋军阀教育部宣布改“国文课”为“国语”课, 从此结束了文言文唯我独尊的统治地位, 白话文真正入主中国文化特别是教育的殿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长时间里, 语文学科初小称“国语” (相当于现在说的普通话, 包括中国文字) , 高小和中学称“国文” (包括实用文体在内的中国文学, 文言文为主, 适当选白话文) 。现今所用的“语文”名称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委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根据叶圣陶的提议, 中小学统一改称为“语文”。叶圣陶后来解释说“彼时同人之意, 以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这个“语文”就是“语言”, 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但后来在长期争论中有人认为“语文”是语言文字 (甚至到了2009年末, 《人民日报》发表的《做学术研究先学好语文》一文, 开篇还在说:“语文是什么?简单地说, 就是语言文字。”[8,8]) , 或语言文章, 或语言文学, 或语言文化, 主要分歧在“文”上。尽管理解有对有错, 但这种就取名字义机械相加的理解方法本身是不科学不可取的。因为“‘语文’作为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概念, 对它的本质的理解就不能只考虑到它‘名称’的涵义, 这个内涵应是事物本质的反映。如果说从‘语文’的名称上把它理解为语言或者语言文字是可以的, 但如果把‘语文’这一名称的涵义即语言视为‘语文’这一概念的全部内涵则是片面的。”[9,9]无论作为交际工具的语文 (语言) , 还是作为学科的语文, 都具有工具性, 语文是学好各门学科必须首先掌握的最基础的工具。

2. 重视工具性具体内容的演变, 正确理解工具性。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穆济波最先在《中学校国文教学问题》中提出“语文工具性”, 程其保在国语教学功用上补充为工具性、思想性, 叶圣陶在《认识国文教学———<国文杂志>发刊辞》中进行了完善。这时语文工具性的基本含义是“使语文成为普通公民生活上的一种必要的工具”。1959年至1961年, 以《文汇报》为阵地开展语文大讨论, 以社论《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为标志讨论告一段落, “语文工具性”是指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工具。“文革”期间, 语文课变成政治课、政语课、革命文艺课, 语文变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20世纪70至80年代大扬“工具性”大旗, 语文成了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和“基本工具”。80年代以后, 语文工具性泛滥, 沦为“纯工具时代”。21世纪初,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显然,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文工具性的内涵是各不相同的。

3.重视对工具性历史功过的评价, 正确把握工具性。

20世纪20至40年代提出工具性是对已往几千年封建教育目标———求取功名利禄的根本否定, 具有划时代意义。60年代强调工具性是对“大跃进”时期的一次拨乱反正。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再次强调工具性, 是对“文革”语文教育质量严重下降的又一次拨乱反正。80年代以来, 在应试教育尤其是标准化测试的影响下, 工具性未能很好地对片面强调客观性、标准化、科学化、技能化、应试训练等问题进行扼制, 甚至成为一些人的理论依据。这种纯工具性的倾向, 导致了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在内的人文精神的淡化和失落, 日渐显露工具性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因此, 重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科学内涵的正确把握与运用, 必须反对机械、孤立、静止、片面的“唯工具论”。

三.突出语文科具有人文性的成因探究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 具有人文性。人文论者认为人文性才是语文的基本性质。但至于究竟什么是人文性, 人文论者似乎从未给出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从截至教育部颁布语文“新课标”前的国内公开文献资料看, 只有几种非定义性的解释, 比较典型的有: (1) 李震在《一场重要的讨论———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鸣综述》 (《语文学习》杂志, 1996.10) 中说, 什么是“人文”和“人文”主义?“人文”二字在汉语中是个古老的词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主义“一方面即‘人文科学’, 另一方面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同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对立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语文教育人文性有这样几层含义:第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第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 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言感受, 学习中华的优秀文化;第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 培养健全的人格。 (2) 内蒙古“一线教师”荣赛那老师的《追求崇高———试谈语文的人文教育》一文认为, 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在这里又表述为“语文教学”了) 的“人文性”即对人的陶冶教化作用, 是它本身固有的特点,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是不可忽视也不应该被忽视的; (3) 龚向明在《讨论语文学科的立足点》 (《语文学习》1997.4) 中指出, 人文论实际是团“混合物”, 它包括语言的人文性、言语的人文内容、人文主义教育。 (4) 王尚文先生在《“人文说”和“工具说”的分歧》 (《语文学习》1997.7) 中强调, 人文性指对人自身的完善的关注与追求, 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思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 虽然它的世界是模糊的, 但它的核心内涵是清楚的……

尽管如此, 这并不妨碍人们对语文科人文性的深入探讨。相反, 这从又另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要突出语文人文性的研究。语文学科究竟何以具有人文性呢?

其实, “人文”是一个本土词, 源于《易·贲》:“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人文”古时原与“天文”相对, “人文”现今仍指自然现象之外由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且强调这种人类文化的教化作用, 即依靠它来教育和规范人的社会行为, 建立文明的社会秩序。这样, 人文性先是与科学性相对而言后是与工具性相对而言的。[3,10]所谓人文科学即社会科学。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 反对宗教教义和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 提倡学术研究, 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 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先进思想, 但缺乏广泛的民主基础, 有很大的局限性。人文性不等于人文主义。

在语文科性质论争中, 有人认为语言的形式具有工具性语言的内容具有人文性, 这诚然是不错的, 但据此得出语文科具有人文性就不仅未能抓到实质, 而且有着偷换概念的嫌疑。有人从学科门类上提出语文属于“人文科学”, 因而语文具有人文性, 这是我们不敢苟同的。因为“语文”它只是人际之间读写听说交际形式的一种实在的反映, “语文”本身并不是一门科学, “语文学科”也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人文学科”。

“学科”除了在学术意义上作为“科学”的下位概念使用外, 它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学校教学的科目。我们所说的“语文学科”正是在教学科目的意义上而不是在学术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一术语的。我们只能在这个意义上来研究“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性。[3,11]语文学科之所以具有人文性, 总体讲这是由其所承载的以本民族文化为主体包括域外文化在内的课程的内容决定的。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主要凭借的是教材中一篇篇的课文, 即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 使学生受到人文性的熏陶。语文教学中的课文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是一个专门化的知识体系, 而是语言、文学、艺术、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民俗、伦理等各种文化的综合反映。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说,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也可以说, 语文学科的外延和文化的外延相等。正因为如此, 中学开设的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课程虽然也都是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 但这些学科所具有的仅是某一特定知识领域的人文性, 学生受到的仅是某一特定知识领域的人文教育;而语文学科不同于这些学科的最大特点则在于人文内容的综合性, 学生受到的是综合性的人文教育。“人文”和“文化”的区别在于“人文”除了文化外还有教化的重任。

在强调语文科的工具性时, 实际上, 我们是从语文教育的外在目的去看语文科的属性的。从语文教育的内在目的角度看, 语文实践活动就是特定历史文化下的一种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所以, 从语文教育的完整过程看, 语文科当然具有人文性。《中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一书指出, “语文科的人文性, 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 激发人创造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时空里, 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 是语文科本身取得成功的重要支柱。这是不无道理的。

四.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有着特别的意义

语文科具有工具性, 但工具性不是语文科区别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 否则就会滑入“纯工具论派”的误区;语文科具有人文性, 但因人文性就否定工具性, 这也不是语文科区别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 否则也就会滑入“人文论派” (甚至“思想性”论) 的误区。因为, 工具性不仅强调了语文本身是工具, 同时强调了语文科的各种外在目的, 其中最核心的是培养人的工具理念;人文性不仅强调了人不是一个工具, 同时强调了语文科对于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 其中最核心的意义在于人文精神。如果说, 语文科的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 那么语文科的人文性则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学”。

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中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理解为:语文科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科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实行;语文科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12,12]应该说, 语文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这一科学性质观得以确认来之不易。

1.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正是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的根本区别。中学教学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信息技术等理学学科, 其最大特点是科学性;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学科, 其最大特点是文化性、客观性;体、音、美、劳技等综合科, 其最大特点是实践性;劳动课、活动课等非学科课程的特点是活动性和探究性。我们不否认, 其他各门学科或具有工具性或具有人文性的特点, 但它们事实上不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本质特点。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 (自然也包括了思维性) 统一的基本特征的只有语文学科。譬如数学, 应该说它也具有不太鲜明的人文性, 它更是学好理科的一个基础, 但它不是人们思维的工具, 只是人们学思维的工具。又如中小学英语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 但它不是中华民族的母语, 不是中华民族的语文, 而是英、美等母语民族的语文。

2.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中国教育传统的发扬光大。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重人伦, 美教化, 诗礼传家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是既重视工具性的训练又重视人文性的熏陶, 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即在这方面作过很好的研究工作。所谓“诗言志”、曹丕“文章乃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韩愈“文以载道”、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明清“八股取士”强调以“四书五经”为内容, 就是明证。它们无疑都重视“文”的“形式”这一工具载体, 但更看重的还是内涵, 是思想性在内的文化性, 即人文性。只不过那时不这么表述, 只不过是那时的思想性是不可与我们今天同日而语的封建道德封建政治而已。为纠正语文教育曾经出现的大的偏差, 叶圣陶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在总结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基础上, 曾提出要重视“训练语感”, 主张阅读要重视“吟诵”、“美读”、“涵泳”、“体味”。这些做法, 既训练学生的语言, 又增强学生对作品意义和情味的感受力, 使学生受到人文性的熏陶, 达到语言训练和人文教育的高度统一。惜乎这一主张并没有在全国各地真正得到持久的贯彻、坚持。

3.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是工具论惨遭尴尬后的历史必然。工具性的诞生相对于它诞生的时代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中国语文两次大的拨乱反正中功不可没, 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在应试教育下, 标准化测试导致工具性的歪曲, 追求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教学程序的系列化、教学方法的模式化、教学结果的答案化、教学评估的标准化, 忽视人文教育, 使语文科变成了“纯工具性学科”, 甚至成了某些人应试教育的“理论帮凶”。见物不见人, 师生整日陷入机械繁多的题海中, 培养的是应试的机器而非具有创新能力的建设性人才, 学生厌学语文甚至辍学风盛行。工具性遭遇的失败促进教育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突出人文性时代。当然“真理向前跨出一步就成了谬误”。究其实, “工具论”和“人文论”的失误就在于割裂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以偏概全。

4.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第二次语文性质大讨论的宝贵成果。1987年8月, 上海复旦大学申小龙在《读书》杂志上发表《汉语的人文性与中国文化语言学》, 率先提出了汉语人文性问题。同年上海市教研室主任陈钟梁在《语文学习》上发表《是人文主义, 还是科学主义》, 在语文教育论界第一次举起“人文性”旗帜。一石激起千层浪, 众多大家加入, 开始了长达10年之久的语文性质大讨论。讨论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科学性为焦点, 以《语文学习》杂志为主阵地。代表文章有1995年6月于漪的《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 1997年11月权曙明《语文是能力型的人文学科》, 1997年4月朱绍禹《从语文科的目标看语文科的性质》, 1999年6月于漪《语文是进行素质教育最有效的一门学科》 (《学科教育》刊载) 。通过讨论, 人们认清了语文工具性的历史作用及现今工具性日益显露出来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认识到人文性的极端重要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科与其它学科的根本区别 (语文科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认识了语文人文性包括三方面———语言的人文性、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语文内容即人文精神的反映, 包括了思想道德、爱国主义、民族文化传统、审美理念等;“人文性”不等同于“思想性”, 人文性比思想性更能准确反映语文科的本质。总之, 语文既具有语言工具性的特征, 也具有文章内容人文性的特征, 工具性和人文性既性质不同, 相互对立, 又相互沟通, 彼此补充, 语文科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教育观再探 篇11

一、语文知识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特别重视“知识教学”,1961年我国语文界提出“加强双基”的口号,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又规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本质,提出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原则。从此语文教学走上了“始于教师对语文知识的传授,终于学生对语文知识接受”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少、慢、差、费道路。

叶圣陶说:“学习语文目的在于运用。”他反对把语法、逻辑、修辞之类的东西称为“语文知识”,更反对通过“语文知识”传递而欲达到培养“语文能力”的做法,认为这是没有因果逻辑关系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显示了明确的“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倾向。“新课标”还明确规定“语法、修辞知识不作考试内容”,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评价指明了方向。

但是必须指出:淡化语文知识,并不是不要语文知识。淡化知识,主要是淡化那些“无助于”语文能力形成的繁琐的知识,软化那些静态的“陈述性知识”,弱化那些陈旧过时的间接性知识。至于“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等有效的、应用性强的知识还是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的。钱吕明指出:“20世纪语文教学研究的最大贡献,就是建立了一套语文知识体系,这一套知识体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来之不易,轻易否定是不负责的……问题关键是应该用语文知识,而不是被语文知识所用。”

《语文课程标准》的知识观是明确的、清楚的:一方面强调“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另一方面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要把语文知识用在培养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服务上,语文知识教学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关键的问题不是取消或淡化语文知识,而是教什么样的语文知识,才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根据王尚文的观点,他认为语文学科“是研究言语的学科,是关于语言运用的学问体系。这个学问体系由关于言语主体、言语环境和言语作品的知识有机构成。这是一个以言语为核心范畴,以言语内容与形式、言语表达与理解、言语知识和能力为基本范畴的研究成果系统,给语文课程以学科支撑。”他认为语文知识教学主要不是教“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言语知识”和“语文文化知识”。我们认为这是很中肯的。

二、语文训练观

关于语文训练,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只用一句话加以表述:在小学,要求“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在中学,要求“科学地训练技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则提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倪文锦指出:“从形式上看,新课程的确淡化了训练,但从它强调‘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来看,新课程淡化的只是充斥于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机械训练和重复训练。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然后围绕这些点设计大量的习题,再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还美其名曰‘熟能生巧’。这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也是造成语文课程繁、难、多、旧的罪魁。对于这种训练,学生苦不堪言,因为它不是有意义的言语实践。”

从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上看,训练不仅仅是知识的巩固、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的交往过程,还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社会建构过程。训练不应成为教师惩罚、控制和鉴别学生的手段,而应是学生重要的发展方式。作为现代的教师,不单单要学生训练,更要关注学生如何训练,这训练对学生发展起什么作用。一句话,要明确训练的发展目的和功能,把训练作为学生发展的方式,赋予学生自主训练和作业的权利,通过训练、作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反思的时空,为教师提供了解学生发展进程的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形成,当然要靠“训练”,这训练显然不是“机械的”、“单一的”、“僵化的”训练,而是有目的的、有意义的、形式多样的、有效的“训练”。因此,我们可以把“训练”看成是手段,是达成“语文素养”的必须中介和途径。但我们必须从单一的着眼于巩固知识的机械训练向着眼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转变。

总之,我们设计训练或作业,要充分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训练要努力体现趣味性、操作性、开放性、合作性和选择性,要寓学科学习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个性、兴趣和创造性,要重视学生亲历、体验、感悟学习的过程而不强调最终的结果,要注重跨学科的训练,内容和形式文理渗透、多科兼顾,具有综合性,要给学生提供训练与作业展示的舞台,并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一句话,训练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三、语文实践观

“实践”、“活动”是“新课改”最为活跃的关键性词语。《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并极力倡导现代语文教学的新型“实践观”、“活动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从以上引文可以判断,“新课标”反对单一的“传递——接受”式教学,主张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由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说:“我们主张我们的学生从实践中去学习。”杜威曾指责传统的学校是“静听的学校”,对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他主张开展有利于儿童生活的各种类型的活动,他说:“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杜威的“从做中学”思想影响着整个20世纪,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深得他的真传,是我国提倡“活动教学”的奠基人。

目前我国“新课改”积极倡导的“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在过去“课外活动”、“活动课”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新型实践性课程。国家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四个彼此紧密联系的要素。这四个要素又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种关系维度来确定活动主题、组织活动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它们的出现为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综合化”铺平了道路,为课外活动“课程化”、“课堂化”奠定了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反映了“新课标”明确而清晰的新型实践观和活动观。

四、语文整合观

有学者认为,此前的大纲侧重于“小教学”,新课标则建立了“大课程”,它既是课程与教学的整合,又是理念与操作的整合。此前的大纲侧重于传统与本土,“新课标”则既是历史经验与现实基础的整合,又是国际视野与本地背景的整合。《语文课程标准》整合了课程论学者、教学论专家等各方人士的意见,以课程与教学的结合催生新的理念。它是“课程”的“教学”大纲,又是“教学”的“课程”标准,是“课程”与“教学”的有机整合体。另外,《语文课程标准》的“整合观”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综合”:

1.强调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的教学内容无所不包,“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所以有人说“语文是百科知识的总和”,还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它的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整合的,合而为一,由此培养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它的教学任务是综合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倡导“跨学科”、“跨领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过去的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中心,教学以课堂为中心,脱离生活、社会、自然,为“语文”而“语文”,与其他课程相隔离,湮没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特质。

3.主张“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在语文课程中设计综合性学习,是因为仅仅强调学科和课程之间的整合还远远不够,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内部也必须加强整合,从而更加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郑国民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出发点,强调语文课程内部的整合,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强调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

4.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求中小学必须开设“活动课”。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没有直接写明要开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但它多次强调“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其精神与实质和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致的。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科之间的整合、学科内部的综合、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融合,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时代的需要。人类进入21世纪后,社会步入了知识爆炸时代,信息化、全球化越来越迅猛,社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同时,更需要创造型、复合型、合作型、个性化的富有实践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靠单一的知识传授不能做到,它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发展,各国开设类似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五、语文创新观

《语文课程标准》有10余次提到“创新”、“创意”、“创造”。概括起来,涉及六个方面。第一,课程方面:“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第二,教师方面:“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第三,学生方面:“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第四,教学方面:“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第五,阅读方面:“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第六,写作方面:“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述。”

从以上引用可以推断,“新课标”是十分重视“创新教育”的,不但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教育的提出和强调,从深层上讲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培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这个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需要千千万万的创造型劳动者。可以说,创造、创新是现代人的基本品质和生活方式。

创新教育有四大任务:第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动机;第二是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创造性人格;第三是培养创新能力,发掘创造潜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任务。“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智慧活动,它需要发散思维与复合思维的共同参与,需要分析思维与顿悟思维的协同配合,需要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相互协调。此外,它还离不开奔放的想象力,少不了对自身思维过程的了解、监控与调整等认知能力的参与。”因此,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智慧品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所在;第四是培养学生创造技能和创新方法。

语文教育注重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就必须重视“创新教育”。语文的创新教育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人才多元因素的协调发展,让静态性陈述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平衡,单一性知识和跨学科性知识融合,让操作型技能和智力型技能相随,让理解型思维和创造型思维相伴,让专业性修养和综合学术性修养共生,让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并举。总之,让知识、能力和修养三方面因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有这样,语文的创新教育才会有效、高效。

六、语文生活观

所谓语文生活观即语文教学对“语文”与“生活”关系的基本态度、看法。温立三指出:“面对火热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只有充分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

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啊,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社会时时学语文、用语文。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生活观的基本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特别是“综合性学习”的专题开设,极大地拉近了语文与生活关系。另外,“新课标” 将听、说综合为“口语交际”,强调口头言语在生活情境背景下的学习,也大大促进了生活与语文的整合。《语文课程标准》说:“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些都非常清楚地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融合。

语文教育与个人生活具有天然的本质联系。语文是个体生活最重要的工具和生存方式。通过生活进行语文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走近自然、走入社会、走向生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因此,我们反对语文教学纯粹“学科化”、绝对“课堂化”,我们主张语文教学“生活化”、“实践化”、“活动化”。在生活中学语文、在活动中学语文、在实践中学语文,体验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语文对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以及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价值。

“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学习是开放式的,是全方位的,是终身性的。从横向说,有家庭语文、学校语文、社会语文学习;从纵向说,有学前语文、课堂语文、毕业后语文学习。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的实验,证明了生活言语实践、课外学习语文的高效性。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这是一条母语学习不变的规律,语文教育必须遵循这条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篇12

语文教学不是不要知识的教学, 语法知识, 修辞手法, 文学知识是语法学, 修辞学等基础知识, 但并不必然构成学科的基础知识。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师生平等、互动、对话、共享。平等、互动、对话、共享是民主的、自由的、和谐精神的再现。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勇于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只有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放下思想包袱, 消除心理压力, 才会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观察和思考, 才会精神振奋, 情绪激昂, 使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不应该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 而是一个参与者。教师必须采取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 要认识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如果带着这种认识走进课堂, 才能真正体现民主自由和谐的精神, 平等、互动、对话, 既是一种教学方式, 更是一种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展开探讨和交流, 展开思想碰撞, 了解对方的思想感想的方式。师生在“学习共同体”中, 通过彼此间交换知识和各种信息, 以丰富、提高或完善各自的认识。在人格上彼此感染, 进而在精神上发生积极的变化。在学习中, 师生通过彼此间的激发勉励, 获得持续不断的学习热情并实现各自的超越。

在教学中建设自学探究的课堂, 营造互动、对话的氛围, 去促进学生的发展。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 用知识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语言的好习惯淡化语文知识, 促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语文的能力上。语文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 贯彻落实及目标的实现, 取决于语文课堂。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丰富语言中, 不能仅仅立足于现有条件, 要充分利用旅游的无国界的特点, 学习旅游先进国家的经验。可以通过交流研讨、合作办学等多种途径解决。当然, 学习外国的经验和理念的同时, 还要注重本国特点, 切实把先进的经验和实际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作用。

(2) 挂职锻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验证, 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只有深入第一线才能真正了解到自己的岗位目标要求, 只有在现实的工作岗位上学生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现在很多高职学生在学完基础的理论课程后, 由学校安排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岗位实习, 而学校定期不定期的到企业集中授课, 这种在工作中发现问题, 在由教师理论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比起传统教学的效果是的积累, 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及各种技能的训练, 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堂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要求在语文课堂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课堂要有开放意识, 只有开放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才能使学生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教学在课堂中要有热烈的讨论。讨论式的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让各组的同学共同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并且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方式比教师个人承包问题的效果更佳。目前在语文课堂中存在着思维空白的缺陷。具体而言有两种:一是教师害怕“冷场”, 为了追求“课堂气氛”, 便只提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 或提出问题后, 不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 以“告知”的方式将问题解决;另一种是学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 对老师所提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这都是与新课程相悖的。要学生冷静思考, 热烈的讨论、互动、对话、交流, 使学生认识更加完善, 学生语文的兴趣得以激发。

语文教学走向多元化, 课堂教学不只是教师的讲, 黑板上写, 而是把多媒体引进课堂, 利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教学的优良环境和氛围, 增添教学内容的源头活水。这几年语文教学实施情境教学, 利用多媒体可以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得生动活泼, 学得积极主动。当然, 利用多媒体于语文教学毕竟是一种辅助性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语文特点, 又要考虑语文内容, 不能喧宾夺主, 替代教师的作用, 替代学生的想象思维。新的课程标准的提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淡化语文教学中的机械训练和重复训练, 倡导“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 预示着今后语文教学将形成一种崭新的格局。新课程标准必须把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放在中心位置, 以学生发展为主, 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发展权, 旨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从语文课程改革来说, 其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盐城市明达中学)

显而易见的。这种模式也可以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参考。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积极开展订单培养”“与企业紧密联系, 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对于处于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的中等职业教育而言, 如何把握时机, 与时俱进是我们每个从业人员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上一篇:工程事故处理下一篇:存储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