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读心得体会

2024-09-29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读心得体会(共8篇)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读心得体会 篇1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读心得体会

学习了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看了郑国民老师的视频讲座,我感觉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了,结合我的学习笔记和思考,特把学习子女的总结如下:

一、课标中对初中阅读的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关于初中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应该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笔者在这里谈几点肤浅的个人看法与尝试。

(一)、以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教学切入点,促进新知识的建构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以及直觉,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并理解文本,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然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似乎很少产生这种愉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把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识点上。其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建构。

例如,教学《我的母亲》之前,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回想自己和母 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事。然后水到渠成地追问学生:“那么,朱德的母亲又是怎样的呢?”

以上教例就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知的兴趣,较好地体现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新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追求共性,忽视个性,强调统一,回避差异,出现了教参为教师导读,教师为学生导读,基本上把教参视为唯一标准的现象。所以,要使语文新课程阅读理念付之于教学实践,必须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淡化教参、教师的权威意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分享彼此思考体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在具体实施策略上应注意以下两点:

1.提问设计要有开放的意识。

在开课之初,教师习惯于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差异,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提问,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更自由的思维空间。例如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提问:①你认为他们谁得观点对呢?②为什么他们的判断是相反的呢?

2.教师及时介入,引领、促进及提升。

民主、开放的课堂,并不等于课堂是放任自由的,是天马行空的,甚至是一盘散沙的。一堂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放与收的尺度的把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在细心聆听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见解的同时要及时介入,善于评价、总结、拓展、补充、提升,不能整节课都让学生说了算,因为虽然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感受、体会,但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层次的,甚至是肤浅的,在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时,教师适时介入,引导、提升了学生对主题的更深理解。

(三)、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拓展延伸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1.善于挖掘教材。

教材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价值。特别是在学校图书资源、学生家庭藏书严重不足的落后山区,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把其变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容。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可以对教材内容作如下筛选、整合:

材料一: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春》)

材料二:草坪绿得可爱,像铺上了用纯羊毛织出的最精致的绿毯子。(《骆驼寻宝记》)

材料三:(花园)长满了绿茸茸的青草,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巨人和孩子》)

首先让学生分小组从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并讨论这三则材料,教师作出适当点评、小结后,让学生选取夏、秋、冬的任一季节,作一段景物描写,尽 可能抓住该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新意。这样把教材中相对零散的学习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之更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对学生学习、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拓展与延伸。

(1)以一些课文为基点,向课外相关文章拓展。拓展的方式是多样的:①以某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拓展。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冰心的《纸船》,可分别将其与席慕容的《乡愁》、泰戈尔的《纸船》作对比阅读。②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部著作拓展。如教学《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可以分别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或让学生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相关章节。③以某位作家的某一作品为基点,向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拓展。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2)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中的素材性资源,可以赋予课文新的时代色彩和生命力。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的最后环节,向学生介绍就在我们身边的现代“桃花源”:

阅读下面材料(略),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我们增城的白水寨被很多游人喻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但游人对白水寨的向往与陶渊明对桃花源的向往有什么不同吗?同样是人间仙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该材料的引入,唤醒了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现实生活一些现象的联想、反思。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很自然地联想到古今社会制度、背景的不同,使学生能更深地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厌恶乱世,想摆脱压迫、摆脱剥削,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思想。这样由文本联系到生活,又由生活回到文本的领悟,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新理念。

四、注重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积累与借鉴

有时改学生习作,会感到词汇贫乏,语言空洞。学生不会运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眼前闪烁着的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积累、借鉴作家的语言和写作技巧。引导积累,即着重指导学生理解、欣赏、记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做好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仿写、改写等写作训练,使其逐步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新课改培训也好,新课程标准学习也好,都是希望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他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读心得体会 篇2

一、增删目标要求,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课改以来, 关于课程目标的切合性是讨论得比较多的话题, 老师们普遍感到:有的目标比较高远, 显得广大而空泛;有的目标不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有的目标针对地域适用性不足;有的目标在学段衔接上有断层。《2011年版》针对这些问题, 围绕课程核心概念, 做了细致的增删、调整。

(一) 夯实汉字教学基础

近年来, 中小学的识字写字教学有比较明显的欠缺:识字写字量增大, 导致错别字增多;电脑输入逐步成为主流的书写趋势, 汉字书写质量普遍降低;部分教师没有领会“识写分离”的要求, 使部分低年级学生写字负担过重。基于这些问题, 《2011年版》采取了一些措施, 修改力度比较大。

非常重视写字的态度、习惯、质量。《2011年版》每个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始终强调“写字姿势正确,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实验稿》仅在第一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出这样的要求, 其他学段不再提出。《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也强调识字写字教学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特别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明确规定“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 在写作教学建议中增加“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 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对应学段写字要求和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更是具体细致:“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 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 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 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减轻识字写字教学的过重负担。适当降低了第一、第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 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由“1600~1800个”改为“1600个左右”, 写字量由“800~1000个”改为“800个左右”;第二学段写字量由“2000个”改为“1600个左右”。对于“识写分离, 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做出了具体阐述, 即“低年级阶段学生识字量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 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 写字评价只“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 希望能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这种要求极不合理地设定了大量学生难以逾越的学习难度。

实施科学有序的识字写字教学。这次修订中, 在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组的支持下, 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意义非凡。《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为300个选出的“高频字”, 这些字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 建议学生先认写字表中的300个字, 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时间和力气,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和表二就列出3500个常用字, 将这一学习要求的内容具体化, 给识字写字教学和教科书编写提供参考, 也给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估提供依据。

(二) 适当调整学习要求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2011年版》在多个层面对学习要求做了增、删、换、改的修改, 尤其是删改对理性思维要求高的条目。下面仅罗列部分条目加以说明。

从上表不难发现, 调整后的学习要求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 容易为学生接受、实现。有的学习要求还针对地域差异做了调整, 如删除了“有条件的地方, 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有的学习要求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做了增加, 如“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尤其是根据国际阅读能力发展研究 (PIRLS) 阅读素养框架的内容, 努力改变当前语文课程在文本设置上偏重文学文本, 忽视信息科技文本的现状, 在第三、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中分别增加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领会文本的意思,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合理搭配各类文本的比例, 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提高, 使之满足日后各种情境下阅读的需要。

在降低部分学习要求的同时, 也加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让学生多练笔, 但是往往疏于指导, 为此, 《2011年版》提出教师要“加强平时练笔指导”。对于课外阅读的推进, 也新增了“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 教师要做好读物选择的引导,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 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 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对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中, 更是增加了“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的指导作用”, 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在“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这一系列教师主导作用的加强,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同时也是对于“学习方式”理性思考后的调整。在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 不能盲目排斥接受性学习, 尤其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应该在实践中与“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相辅相成。

(三) 学段目标衔接有序

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仍旧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尽可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在“总目标”之下继续分成四个学段, 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2011年版》特别关注学段目标的衔接, 有的目标是九年一以贯之, 前后重复提到;有的目标是在不同学段之间前后衔接, 形成一定梯度, 但又不能截然分开。

学段目标呈现螺旋上升态势。如阅读方法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每个学段的目标相对独立, 但又成为下一个学段目标必不可少的铺垫 (见表1) 。

各类学习内容阶段特征明显。“学段目标把握不准确, 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是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基于此问题, 《2011年版》力求准确表达各类学习内容的阶段要求, 便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操作好。如对于学生写话、习作文字表达的要求, 每一个学段就各有侧重, 分步落实, 最后达成总目标中“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的要求 (见表2) 。

通过比较, 就会发现在“文字表达”上各个学段的要求非常不一样, 如果教师有了这样明确的目标, 就不会随意拔高或降低学习要求了。

评价建议凸显学段目标达成。评价问题是制约新课程向前迈进的瓶颈。《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方面做了大量的修改, 不仅提出了四条评价“基本原则”, 而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考虑不同内容教学的自身规律, 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习内容提出了学段评价建议, 凸显学段目标的达成度。如关于“精读的评价”, 在《实验稿》中这样表述:“根据各学段的目标, 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显然评价是模糊、难以操作的;在《2011年版》中这样表述:“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 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 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显然注意了目标的衔接与落实。类似这样的修改还有多处。

二、精选课程内容, 体现培养能力导向

《2011年版》紧扣课程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 精选课程内容, 努力体现核心概念的要义:字词句篇的积累, 语感, 思维品质, 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文化品味, 审美情趣, 知识视野, 情感态度, 思想观念等。较之《实验稿》, 《2011年版》更体现了培养能力的导向。

(一) 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突出能力训练

《实验稿》中没有设计“内容标准”, 对此语文教育领域里有较多的批评, 修订工作组曾组织力量进行专题研究, 试图对语文知识及相关建议尽可能“细化、序列化”, 尽管有初步的设想, 但基于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历史教训, 最终还是放弃了。虽然放弃, 但是没有“放任”, 在《2011年版》中将语文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处理得更好。

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运用, 应该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转化。《2011年版》的阶段目标尽可能将知识要求转化成能力要求来表述。

如关于标点符号, 不仅把它当做一种知识, 还把它当做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一种手段。第一学段提出“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第二学段提出“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 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 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第三学段提出“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 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第四学段在写作目标中才提出“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此时, 标点符号不再是学生掌握的一种知识, 已经转化为一种能力了。

又如关于语法修辞知识和文学常识, 不主张系统地讲授, 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删去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仅在第四学段提出一条总括性的目标:“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 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在阅读教学中, 为了帮助理解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 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 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与之对应的评价建议中提出“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 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如此态度鲜明地表达了要将语法修辞知识的学习过程转换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 目标、建议、评价一脉相承, 落实能力培养

《2011年版》改动最多的部分是“教学建议”与“教学评价”, 修改之后明显感觉操作性强了很多, 特别是“教学建议”紧扣学段目标的达成而提, “评价建议”紧紧对应学段目标。修改之后, 总体感觉目标、建议、评价一脉相承, 加强了教师教学的向心性, 较好地克服了《实验稿》中“操作指令的泛弹性化”, 努力落实能力培养任务。

如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目标、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 《2011年版》比《实验稿》详细得多, 突出了阅读方法策略的学习与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 (见表3) 。

又如习作修改能力, 是一个相对隐性的能力, 难以量化、考察, 《2011年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年龄特点, 提出了比较容易操作的目标、建议, 既体现修改方法的掌握, 又关注修改态度的养成, 完善学生自我修改、评议的能力 (见表4) 。

(三) 新增教学与评价的纠偏建议, 护航能力形成

课程改革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语文课改中的确出现了“目标虚化, 内容泛化, 语文教学活动非语文化, 语文能力培养边缘化, 教师作用弱化”的倾向, 针对教学偏差, 《2011年版》明确要求改正和防止, 尤其体现在新增的教学与评价的纠偏建议中, 为语文能力的形成保驾护航。

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同时, 要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时, “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希望学生能经历阅读过程, 掌握阅读策略。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开展跨领域学习, 但是“跨学科学习, 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在评价时“要着眼于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效率, 并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 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针对“人文性有余, 工具性不足”现象, 《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 不应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保证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辩证统一, 期望语文教学能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 转向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教学, 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针对“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与路径差异不大”现象, 《2011年版》梳理并增加了关于阅读不同的文体应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与侧重点, 在不同学段的目标中, 分别就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简单的议论文、新闻、科技作品、非连续性文本等不同文体提出不同的阅读方法与要求, 在文字表述上也做了整合、调整, 条目更加清晰, 便于教师把握要求。

针对“有感情朗读过度泛滥”问题, 《2011年版》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明确增加了“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 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对于评价“有感情地朗读”, 提出“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 要防止矫情做作”, 准确定位有感情朗读的内涵。

通览修改稿, 无论是课程理念、课程总目标, 还是实施建议, 都新增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处强调要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直指语文能力的核心要素。这是对当前语文教学现象的辩证思索和理性摒弃, 希望语文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本位, 课堂教学向朴实方面转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读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空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进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真正地运用语文。因此,必须拓宽语文教学空间,不断开发并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的教育资源,使语文教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那么如何拓宽语文教学空间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拓宽语文教学空间的一点尝试。

一、引时代活水,让语文教学鲜活起来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习语文的主要空间所在,但有形的空间是不能隔断生动的社会生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特定的教学目的,科学选取生活中的语文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留心语文,并借助于生活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我为了教学议论的表达技巧,组织学生收看“焦点访谈”“共同关注”等电视节目;为更好地教学小说,让学生编演课本剧,让学生亲身体验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学七年级下册课文《童年的朋友》后,给学生播放2011年和2012年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颁奖盛典的录像,让学生了解这些人物的事迹,学习他们无私奉献、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班有一个女生特别喜欢周杰伦,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像这样盲目崇拜歌星、影星的现象在当今学生当中比较普遍,针对这种现象,我安排了“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学习,调查了追星的情况,设计了几个问题:你崇拜谁?你喜欢他(她)什么?追星影响你学习吗?他(她)是完人吗?并逐步引导学生不能盲目崇拜明星,要客观地看待名人,最后让学生写出感受。在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例子,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所有这些,在无形之中架起了语文与生活的桥梁,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校园、教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训练语文能力的重要场所。如果我们组织得好,利用得好,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更是培养语文能力不可忽视的场所。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语文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熏陶,得到锻炼。如举办书法比赛、开展“优秀手抄报”展、每周开一次主题班会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实现了课外生活语文化,语文训练的实践化。

三、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素材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长期以来,语文课堂里学生最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所要写的内容不感兴趣等。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去感知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素材,如深入社区、了解风土人情、今日我当家等,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培养学生感悟人生的能力,让他们去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实地考察,亲自体验感悟生活,然后再写成作文。这样学生就不愁没内容可写了。翻开他们的“文集”,你真的会发现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会看见一个个鲜活跳跃的生命,一颗颗激情荡漾的心灵。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的能力,同时,又给了他们感知社会的机会。充分打开了语文学习走向生活的渠道。

四、利用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积累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练习的一项主要内容。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让学生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恰当地选择阅读材料。如学习节选介绍全文:我在教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时介绍《骆驼祥子》,把课堂的节选教学作为开启长篇的钥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学习短篇介绍集子: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介绍《朝花夕拾》。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特地设计了每周阅读时间记录表,学生每天阅读后记录,一周交流一次;为了保证阅读质量,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这样,学生渐渐提高了阅读的自觉性,变“老师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充实学生学习源泉

当今社会,五彩缤纷,瞬息万变。学生感受最深、表现起来最得心应手的虽然是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但是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特别是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因此,如果我们能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如教学《黄河颂》的综合性学习,我也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上网查找关于黄河的发源,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古今诗词、歌曲、民谣等资料,了解大量的相关内容及他人的评价分析,自己也参与其间分析评价,如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种严重的生态危机,让学生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最后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对黄河的感情。这样一来,学生在网络中阅读了丰富充实的材料,有效地克服了以往作文中立意雷同、内容单一、缺乏真情实感的毛病。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外学习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它就像一座丰富而亟待开发的“宝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课外练习的设计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牢记“生活处处皆语文”,拓展语文教学空间,使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那一定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读心得体会 篇4

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学段目标与内容 北关小学 李娟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 3 活动。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可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并提出建议。

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应性,在评价的客观性和深刻性上也各有差别,因此,评价设计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戒繁琐,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根据需要,可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争取社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五)具体建议

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

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4 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写2500个字。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当以本标准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为依据。

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

2.关于阅读的评价

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

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5 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浏览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3.关于写作的评价

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

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提倡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存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和有价值的典型案例分析,以反映写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4.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

口语交际的评价,须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

口语交际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并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5.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第一、第二学段要较多地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与态度。第三、第四学段要多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各个学段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都要着眼于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效率,并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读心得体会 篇5

美术课标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必读必须研究的课题,我精心研读这份凝结着众多同行心血和智慧的文本,有感如下:

一、修订不是否定,而是修改完善

课改十年,我们已经从最初的激情与浮躁,追求课堂表面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到今天的成熟淡定,更加追求课堂的实效与内涵。过去我们认为过激的一些改革行为,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我们以一种从容平和的心态来审视美术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美术学科的完善,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美术课程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修订课标也是必然的事情。

这次课标修订定位于“调整、充实和完善”。新的课程标准保持了原有的理念和学习领域,没有进行大的改动。我认为变化不大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实验稿本身已经设计得科学严谨,突出了前瞻性;另一方面保持课改方向的一致性,也是为了让一线教师有较稳定的教学观念,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教学混乱。

二、深化课程认识,表述更为清晰准确

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修订后的课程在前言中表述课程性质、理念时,对实验稿做了一些改动,有了更为科学的界定。

1.美术课程的特征

修订后的课标指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美术课程的轮廓形象,揭示了美术学科独有的特征属性,也填补了过去的大纲、课标实验稿对学科特性描述的空白。感知、理解属于审美的范畴,视觉形象的创造则需要技法的支撑,这与我们过去所讲的美术课既要有“美(审美)”,又要有“术(技法)”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2.美术课程的性质 实验稿中将美术课程性质定位于“具有人文性质”,这肯定是正确的,但由于很多学科(语文、音乐等)也有这样的属性,因此还不能全面概括美术课程的完整特性。修订后将美术课程性质概括为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比实验稿更全面、更准确一些。凸显视觉性这一特征,更容易实现美术课程发展学生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教育价值。

我特别赞同修订后新增的“愉悦性”这一性质。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不仅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还应该关注学生“怎么学”,“学得快乐”也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追求之一。

作为非应试学科的美术课程,我们靠什么来吸引学生?国家课程计划保证了美术课的开设,如何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坐得住,学得好,这就要靠美术教师善于利用美术学科的特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来实现了。

尹少淳教授曾指出:“在学校众多面孔严肃的科目中,美术扮演的是一种活泼、轻松的角色,尽管它也有严肃之态,但那不属于它真正的性格。因此,美术学习相对倾向暖性。美术学习的程序和方法是丰富多样的,结果也是多样的,难以用简单的正误来评价。”美术活动还具有调节身心的功能,更多的学生期望在美术课上获得表达与放松。趣味是愉悦性的基础。我在本地美术教师的培训讲座中也多次提出美术课要体现愉悦性的教学原则。鼓励美术教师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的独特魅力,精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组织开展一些游戏、表演、竞赛和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美术学习,以增强美术课的吸引力。

3.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就是教育者所持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理念是针对教师而言的。新的课程标准确定了四个美术课程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关注文化与生活;(4)注重创新精神。

尽管这四个理念不是美术课程所独有的,但应该是在美术教学中倡导和张扬的。其中,“面向全体学生”是新的课程标准新增的和反复强调的。我是这样认为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新目标,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让孩子们受到公平的义务教育”已成共识。就美术教师而言,我们不能只面向少数特长学生,而是“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力,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农村和民族地区学校也要开齐、开足美术课,让每位孩子都享受到基础美术教育的权利。

三、学生素养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课标中所占篇幅最多的就是“内容标准”部分,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美术课标其实就是表述国家对公民在美术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这个标准是最低的标准(达标要求),而不是“一刀切”的标准。

与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课标在内容选择上与课程目标更加融合。内容标准的表述更加明确具体,出现了很多定量的具体要求,更具有“标准”的性质。比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辨别12种以上的颜色。”“识别3种或3种以上公共场所中常用图形的符号。”“能说出至少6位重要美术家(中外各三位)及其代表作品。”

2.过程与方法方面:

“知道3种或3种以上制作的方法,了解工艺制作的过程。”“通过观摩录像或邀请当地工艺美术家、民间艺人,了解中国传统工艺制作方式与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知道2种或者2种以上的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的主要特点以及作品的寓意。”“描述和分析美术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写出300字以上评论文章,并有兴趣与同学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或事件。” 认真研读内容标准,我们不难发现:修订后的课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既注重了美术知识、技能的学科主线,也关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功能的拓展,还体现了不同学习活动方式所经历的过程、方法,是一种“均衡式”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规范美术教师在操作层面体现多维的课程目标,克服“裸课”与“裹课”的偏激现象。

四、教学、评价建议更加客观可行

由于师资水平与教学条件的差异,各地美术教育水平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农村学校美术教师感到教材难度较大,内容不适合农村学生生活背景,许多课业难以完成,感到无所适从。针对这一问题,修订后的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增加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的要求,特别提出“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要因地制宜,灵活选用和创造适合当地美术教学条件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可以看出新的课标的教学建议贴近现状,走的是“现实主义”路线。

这一建议给美术教师提供更为宽松的教学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对教材进行变通处理,自主研发一些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我县在探索农村学校实施美术新课程时走的就是这一道路。许多小学兼职美术教师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开发出了“泥塑盆栽”、“树叶小草粘画”、“卵石画”、“种子贴画”、“树叶书签”等系列乡土美术课例,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美术学习的乐趣,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教育公平,也丰富了美术课程的内容与方法。

修订后的课标在评价建议上也较实验稿更加实际,删去了不易操作的“美术教师评价体系”。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求尽量采用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以激励学生为主。的确,与其花很多的精力去搞美术教学质量评价,倒不如多搞几次对学生发展有用的作品展示来得实在。

此外,修订后的课标还十分重视回应美术教师的诉求。为保障美术课的基本教学条件,在课程资源建议中对学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美术教学中,必备的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包括素描、水彩画、中国画、版画等绘画工具、材料,泥工工具、材料等„„这就为美术教师争取教学条件的合理要求提供了依据。

美术教师是美术课标重要的阅读者和使用者。与实验稿相比较,修订后的课标不仅与时俱进,在概念界定上更加准确严谨,在行文表述上也更加简洁精致、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相信能够得到美术教师们的喜爱。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读心得体会 篇6

这次通过《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培训,我得到了许多收获,既增长了理论知识,又对教学工作有很大启示。我深深的感受到要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的意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培训学习,转变观念,投入课改,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下面我就谈一下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国参加了培训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介入,给教师以新的挑战。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的这桶水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时时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是“一桶活水”。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否则,就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深刻理解新课标,以不变应万变。

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等特点。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2011版的课标经过了10年的不断实践总结比2001版的新课标有了如下八点变化:

1、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3、基本理念的变化;

4、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5、“双基”变“四基”;

6、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7、课程内容的变化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其中让我影响最深的是:基本理念的变化,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它强调的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比2001版的说法意义更加广,它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还获得了数学思想,这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读心得体会 篇7

编者按:当前中小学生的体质下降, 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改变现有状况, 提高学生整体身体素质, 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 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 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效、可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是否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教学工作?体育教学工作如何才能高效地开展?……为此, 本期《热点争鸣》专题采访了我国体育学教育专家、优秀教研员与特级教师, 供广大教师借鉴学习。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研读心得体会 篇8

摘要:基于人本主义课程观视角解读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发现课程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本主义课程观思想,主要表现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适切性导向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情意与认知的统一发展,以及注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得出人本主义课程观融入化学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课程标准;人本主义课程观;化学教学;文本分析方法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2-000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广泛吸收了人本主义、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近现代教育理念并集合自己的需要加以诠释,这些教育理念在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主要举措中均有所体现。以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简称《化学新课标》)为例,其课程价值定位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未来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多方面能力,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力图改革“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等传统教育模式,这些教育思想均与人本主义课程观相契合。本文意图从人本主义课程观的视角解读《化学新课标》,并对教学实施提出建议。

1 人本主义课程观简介

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课程观在抨击学问中心课程的浪潮中产生,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Rogers,C.R.)和马斯洛(Maslow,A.H.)。这一课程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出发点,反对只着眼于学科,不考虑学生的“非人性化”课程,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从这一教育价值主张看,人本主义是进步主义课程观的延续。

人本主义课程思想的核心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其主要观点有:课程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自我实现”的人为目的;学校的重心应从教授教材中的知识,过渡到尊重学生的本性和要求,发展学生的整体人格;课程内容应强调认知发展与情意发展的统一,突出课程的情意基础;课程应强调个人意义,提倡有意义学习;课程还应强调“社会适切性”、设置并行和“统合”课程、注重学生内部评价等。

概括来看,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课程的社会适切性,重视学生认知和情意发展的统一,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人本主义课程的主要特点。

2 研读《化学新课标》的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所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正与人本主义课程关注学习的个人意义以及终身发展等特点相似。在《纲要》指导下编制的《化学新课标》自然要反映这一基本观点。此次化学课标的修订是从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要求的角度出发;修订后的新课标还要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与人本主义课程观提倡的课程的“社会适切性”的观点相一致。

基于上述分析,从人本主义课程观角度分析《化学新课标》不仅有可行性,而且对理解新课标有特别价值。对《化学新课标》的文本进行全面研读,重点关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建议四个方面。通过对有可能体现人本主义课程观的关键词分析,如“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化学与社会”等,并结合关键词的上下文分析语句背后的观点,最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统整,发现《化学新课标》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了人本主义课程的思想。

3 《化学新课标》中体现的人本主义课程观

3.1 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课程观认为,教学不是单纯的教教材,而是教儿童,要以某种形式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纵观《化学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可谓贯穿始终。

具体看来,《化学新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科学素养不仅指一种短期的实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知识和办法,更强调长期积淀的习惯、素养等,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强调方法、观念和态度,因此,重视科学素养本质上就是重视学生的整体人格发展。

在课程理念上,其表述方式都是以“使学生”、“为学生”、“让学生”等开头,表明课程关注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教材、教师,也不是学科本身。这一表述,与人本主义课程将教学重点从教授教材过渡到尊重学生的本性和要求上,具有内在的本质趋同。

在课程内容方面,力图依据学生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课程内容,重视可接受性,“降低要求、删除难点、分散融合”。如对初中化学计算,要求学生从量的角度去了解化学变化的涵义,避免了烦琐的数学运算,使学习内容更加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这些措施同样表现为对学生本性的尊重。

3.2 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

人本主义课程观提出课程的“社会适切性”,认为学校课程必须同青少年生活及现实社会问题相联系。所谓“社会适切性”一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二是将课程知识与学生情绪建立起关系,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改善生活有益。《化学新课标》加强了化学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联系,也强调“社会适切性”,与人本主义课程存在相似性。

具体来看,课程目标的相关表述有:学生应能认识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了解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将“初步应用”和“相互关系”作为与物质组成和性质共列的目标。

在课程内容上直接提出与社会生活联系的主题,如“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等。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为例,课程要求注重从生活和生产中选取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身边常见物质,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做出的贡献等。它提供的活动与建议也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学要联系社会实际。以水的教学为例,《化学新课标》明确要求要联系实际,包括水的净化、水的污染和水资源保护等。

与社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桥梁,符合人本主义课程主张的“社会适切性”观点。而与学生自身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对生活的意义,是培养学生情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促进认知和情意的统_发展。所以,联系实际同样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3.3 关注学生情意与认知的统一发展

人本主义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认为情意、情绪、感情的发展同智力的发展同样重要。罗杰斯认为,若学生面临的知识与他所经历的情绪无关,则获得的知识几乎不重要,就不会对其行为目标产生有益作用。《化学新课标》关注学生情意与认知领域的统一发展,表现在教学目标上,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三维目标。可见,在追求情意因素与认知目标的统—方面,《化学新课标》与人本主义课程同样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共性。

具体来看,课程理念第一条指出,要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化学,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第二条提到,要使学生具备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表明对学生心情、兴趣、信心以及态度的重视。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上,《化学新课标》都在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对学生提出了要求。

在教学实施建议中,《化学新课标》强调了三个维度教学目标之间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并举例予以详细说明。例如,关于“空气”内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设计为“学习从化学角度认识人与空气的关系,懂得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从而与“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的认知目标相匹配,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与认知领域目标的联系,反映了《化学新课标》在教学上要求兼顾认知领域与情意领域的内在想法。

在课程内容方面,认知与情意融合的体现更多。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为例,除了前文中提到的“社会适切性”的内容能促进认知和情意的统一发展之外,《化学新课标》还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身边常见物质,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的巨大贡献等。以情景素材为例,每个二级主题下都提供了联系生活的素材,如灯管中的氖气、食品中的乳化剂、洗发剂和护发剂的酸碱性等,以生活内容作为教学素材自然是“社会适切性”的需要,但同时也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有助于从化学角度认识科学对于自然、对于社会的价值。

3.4 注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人本主义课程观要求帮助学生尽其所能,重视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力,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应当说是一种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课程观。《化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与人本主义课程观对学生终身学习的关注具有较明显的共性。

具体而言,《化学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课程目标虽未明确出现“终身学习”的关键词,但它对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所要掌握的方法和形成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如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通过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等表述信息,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以及交流、表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些要求都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实质上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对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关注还体现在课程实施建议上。《化学新课标》指出,学业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建议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包括纸笔测验和活动表现评价,以及建立学习档案等等,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笔者认为,在学业评价上没有出现“终身学习”概念,但其着眼于能力和态度的评价方式无疑对终身学习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当然,重视学生内部的自我评价也正是人本主义课程所提倡的评价方式。

4 将人本主义课程的观点融入化学教学实践

从人本主义课程观的视角分析研读《化学新课标》,使我们能从新角度理解化学新课程,从而更主动地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笔者认为,这些教育基本观念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一线的教学。当前主要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4.1 全面设计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意统一发展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除了关注知识和方法,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意发展。虽然关注情意发展对教师来说具有挑战性,有时候可能会感到有点“虚幻”,但只要有意识,肯思考,善于观察,就能取得进展。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二级主题中,教师应当思考,除了促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外,我还应当给学生什么,比如科学的神奇、对空气变暖的担忧、对自然的敬畏、环保的责任感、社会公德意识等。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化学史,尤其是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也是促进认知和情意统一发展的利器。好的故事能吸引人,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以及刻苦钻研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等。

4.2 联系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教师应积极发掘联系学生生活及其环境的内容作为情境素材,在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活动时更要密切联系常见事物或问题,联系具有新闻性的消息,甚至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方法组织学习。还是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为例,教学可以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展开,如“饮用水要烧开吗”、“空气净化器净化什么”等,既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能赋以学科知识以真正的意义。“做中学”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这类学习往往以科学问题为导向,学习就是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结果是掌握知识,但又不仅仅是知识。

4.3 加强反思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新课标提到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等,都是在信息时代进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能力和方法,传统的纸笔测验式评价显然不能满足观察这些能力发展的需要。教师可以通过调查、资料查阅、口头表达、研究项目等表现性评价,帮助学生展示自己能力,提高自信心。在多样化的评价中特别要重视反思和自我评价。反思是对自己行为的审视,有助于学生理性看待自己,自我评价也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重要举措。应当说,能认识自己是发展的基础。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jn,D.L.)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学生在亲自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更清楚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就有可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上一篇:联系点水灾慰问信范文下一篇:安全环保消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