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与改革综述

2024-09-28

课程建设与改革综述(共12篇)

课程建设与改革综述 篇1

自2009年秋季, 河北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以来, 河北省教科所成立了课改工作指导小组, 在认真研究有关政策和各地经验的同时, 深入到各市教研机构、普通高中学校, 广泛开展调研视导工作。两年多以来, 调研视导了200多所城乡普通高中学校, 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110多个县 (市、区) 。每到一地, 调研组通过听取学校汇报、开师生座谈会、听课、查阅资料、参观展室等形式, 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整体推进情况, 包括学校组织机构、制度建设、总体课程设置情况、选修课开设情况、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如专任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对学科教育资源的整合情况、课堂教学形态的变化、师生角色转化等做了深入调研。

调研发现, 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对实施新课程的意义和目标任务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对高中课程改革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统筹和部署。各高中学校为顺利推动课程改革, 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师资培训等方面都做了调整和完善;在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设置上有了初步的设想和安排, 大部分学校装备了通用技术教室, 抽调了专职教师, 从硬件上、师资上基本能保证通用技术课的开设。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结构、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把握较为准确, 在一定程度上稳步推进了新课程的实施。更为可喜的是, 有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在整体谋划高中发展、积极探索办学模式多样化、突出特色办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这种办学思想符合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 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的发展特色高中的办学思路。有些区县一中、农村中学、城市普通高中的管理者和教师能够深入学习, 认真钻研, 敢于创新, 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他们认识到这次课程改革是谋划高中发展的良机, 认识到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中具有实质意义的环节, 办学目标明确, 工作思路清晰, 从校园文化、制度管理、学科课程建设、校本课程研发、课堂教学模式、学业评价改革、校本教研等方面都有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 已经开始显现其蓬勃生机, 教育教学成果显著。毋庸置疑, 这次课程改革创造了一批勇于创新、特色鲜明、发展全面的高中办学典型。

但是,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 有些高中学校的管理者把课程改革等同于课堂教学改革, 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不清晰, 导致了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一些方面并未落到实处。如新课程方案的制定并没有结合学校实际, 导致运行起来困难重重或流于形式;在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的落实上, 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在课程设置上, 学校考虑到升学率, 仍过分增加高考科目的课时, 压减选修课的内容安排, 没有体现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个性化;课堂教学力图通过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但也遇到一些困惑, 如导学案问题设置、训练内容是否科学?是否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学业评价上, 基本上仍是以考定分, 过程性评价缺失;校本教研仍在低层次、低水平徘徊, 缺乏专业引领, 等等。

一位自始至终参与课程改革的专家说过:“没有困惑、苦恼、甚至彷徨, 说明改革还未真正起航;没有问题和挑战, 说明改革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争论、甚至反对声, 说明改革还没有触及问题的要害。”引起强烈关注, 激发激烈的辩论, 恰恰说明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1]高中课程改革在河北省一路走来, 出现问题、遇到困惑都是正常的。作为参与课程改革的教育工作者, 必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 努力探索实施课程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一、确立新的教育理念, 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起着指导和引领作用。大力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调整和改革高中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教育课程体系, 是一场攻坚战。作为教育工作者,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中课程改革绝不只是换一套教科书, 也不只是课程内容的修修补补, 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学科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等, 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高中教育的全面改革。我们需要在本次课程改革中, 组织学习与培训, 开展反思与讨论, 提高认识, 强化责任。只有实现理念的转变, 才能从根本上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 从而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只有理念转变了, 才能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真正达成。在对广大教师的培训中, 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培训, 更加要注重教育理念的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要进行审慎选择, 强化教师的课程研究能力。

二、借助高中课程改革, 重新构建学校的各项制度

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为保证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高中学校要在不断完善学校常规制度的基础上, 着力研究新课改形势下的制度建设, 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前副司长朱幕菊所说的, “课程改革到深处是制度”。高中学校要重视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 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探索形成学校特色的课程管理新体系,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 应重点建立健全高中课改研究例会制度、校本教研制度、高中课改总结交流制度、高中课改档案管理制度, 开展学生发展性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测研究机制、完善和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等等。其中, 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 切实完善和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机制。

三、强化校本教研机制, 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一项需要通过持续研究与实践来不懈推进的教育内涵发展的工作。为更好地帮助广大教师实现课改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变, 需要校本教研机制的有效跟进。校本教研有利于校本活动的整合, 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创建, 有利于教研形式的改善,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对学校的发展意义重大。校本教研活动的范围既可以是在学科内、学校内, 还可以打破学科界限、学校界限甚至区域界线, 根据需要组建各种活动团体。实践表明, 校本教研已经成为促进全体教师通过开展研修和实践, 增强自身专业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机制。在校本教研中, 教育实践研究和教育理论研究缺一不可, 两者的有机结合, 是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

教育实践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核心和重点。它是教师、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 主要依据现有人力、物力、信息资源的优势, 为解决教师、学校在教学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而开展的研究。

教育理论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提高和升华。它是以学校资源为主要依靠, 针对学校各项问题, 以课题研究方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提倡人人参与, 教师即研究者。理论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它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提高办学水平,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力军, 各普通高中要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 建立健全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通过依托专家引领、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以及教师的自我反思, 努力营造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和健康有序的教研文化, 更好地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应适应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要, 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培养要求, 采取“导师制”、培养学科带头人、打造名师等方式, 创建多元培养和发展的模式。

以校本教研为主导, 融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 引导教师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途径, 努力实现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制定清晰而明确的激励机制, 力争在短时期内, 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五、研究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中指出:“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同时, 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 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 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2]校本课程的开发做为高中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 是建设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新课题, 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研发可以使地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权, 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应定位于:立足学校实际、构建办学特色, 挖掘教师潜力, 利用一切资源, 满足学生需求。高中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应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作为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精心规划, 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因地制宜开发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力争做到校本课程常态化, 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 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 彰显办学特色, 增强办学活力, 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六、找准学校发展定位, 明确办学思路

制约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仍然是分数, 对高考分数和高考升学率的过分追求, 严重阻碍了高中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在“高中教育”部分明确提出几点:第一, 今后高中的发展是多样化发展;第二, 要特色发展;第三, 全面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3]。因此高中教育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 必须坚持多元评价的方法, 不能单纯以高考升学率作为判断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 升学率只是一个结果, 而不能作为唯一的目标, 传统的“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容易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全面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 就必须避免“同质化”倾向, 走多重内涵发展的道路。例如, 可以尝试与职业高中联合试行“2+1”模式的新型综合高中教育, 探索形成高中教育“立交桥”模式;可以在总结我国以外语、艺术、体育等为特色的高中学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开阔特色高中办学思路, 创新特色高中;还可以凭借独树一帜的校本课程, 确立特色课程建设在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中的主体地位, 等等。高中学校要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师资水平、学生基础、需求各异的现状, 努力创新多样化的办学模式, 寻求多元优质发展的办学思路。

以2012年高考作为标志, 河北省首轮高中课程改革即将完成。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凭着义无反顾的探索精神, 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来体验课程改革带来的疼痛和喜悦。在教育实践中会面临很多困难, 遇到不少问题, 但是所有的困难和问题必须经历之后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必须靠我们不断的实践探索, 找到适合学校发展, 教师成长, 学生成才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课程改革是个历程, 是个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创新的乐趣, 我们要将课程改革做为一项事业、一种追求, 不懈努力。

摘要:自2009年秋季开始, 河北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至今将满三年。其间, 我们多次调研, 发现大部分高中学校在学科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 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同时, 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提升:确立新的教育理念;重新构建学校的制度;强化校本教研机制;提高办学水平,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研究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找准学校发展定位, 明确办学思路。

关键词:高中教育,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制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渔.立此存照:媒体中的课程改革十年[J].基础教育课程, 2010, (1~2) :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第五章13项.

课程建设与改革综述 篇2

2006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实验学校”、“全国手拉手助残先进集体”、“江苏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省法制教育先进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市首届模范小学”、“市卫生达标校”、“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连云港市文明单位”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这新一轮改革的大潮中,建国路小学紧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与新课程同行,与新课程脉搏同跳。几年来,一直把“打造特色学校,优化课堂教学,创造高效课堂”作为学校落实课改的原则,以此全面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前行。

课程建设与改革综述 篇3

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各国教育发展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地理课程改革往往具有很好的先导性和可借鉴性。基于新课程背景,我国许多地理教育工作者开始研究国外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本文主要以我国对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地理课程改革所作研究成果作简要分析。

一、我国对国外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1. 研究美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结构主义为指导思想到90年代基于标准、生活化地理为地理课程教材编写依据,体现美国地理教材内容选择逐渐由注重理论向突出实用转变;内容组织由注重表述向重视探究转变,内容表达更加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地理实验设计与过程强调多样性、实用性、探究性与层次性,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包括概述、地理学科知识、地理技能与方法、地理观点等。实施过程中重视地理课程对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性、凸显地理核心技能培养、地理经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等特点。美国中学地理教科书虽未统一教材,但注重通过地理活动以获取经验、强调体验式问题解决,并采用专栏形式组织内容,有助于提高学习地理兴趣和学生地理素养。美国生活化地理课程标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各州对课程标准执行参差不齐、内容标准操作性不够强、地理教师对课程标准缺乏深入了解、地理课程地位不高等。

2.研究英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分为教学目标与说明、关键阶段1~4学习计划、地图三大部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地理技能,特别强调国际教育和环境教育。《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草案)》明确提出“地理教育最主要的是国际教育和环境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地理等系统地理知识为主,区域地理比重相对较少。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反映当前世界地理教育发展新趋势。

从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可以看出世界地理课程发展具有以下趋势:世界地理教育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向发展;综合考虑地理教育整体设计以照顾不同能力学生差异;突出能力培养和重视野外实习,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及时反映地理科学最新成果,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目前,英国中小学地理教育“正处于危机时期”。造成地理教育危机的直接原因是20世纪末英国地理教育改革,这场改革主要受内外因素影响。内部因素:地理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甚至出现大量非专业教师任教。外部因素:官方教育政策过度重视考试成绩以及文化重建主义影响;中央政府加强对学校的监控和管理;国家地理课程文本不够具体明确、缺乏可操作性;教育系统内部国家课程政策、地理教师和学术团体之间没有达成协调一致关系。

3.研究德国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德国作为传统教育强国,地理学教育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德国的实科中学、综合学校与完全中学等各类学校都开设地理课程。从5~13年级均有地理课,其中学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为必修课程,课时较多,中学高级阶段则为选修课程,课时相对较少,且整个中学阶段连续开设地理课程强,课程地位较高。中学初级、中级阶段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穿插专题地理,中学高级阶段以专题讲述人文地理为主,结合区域地理实例。德国地理教材编写由地方负责,类型多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贯通,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专题相互穿插,实用性强。但地理教材使用有限期,5年后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更新、修改和完善,出版供应新的教科书,利于提高教材质量。

4.研究加拿大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加拿大地理课程融入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由于加拿大只有指导性教学大纲,尚未统一教材,教育部只对中学课程设计提出最低限度要求和原则性规定,其目的在于给学校留有余地,使校长和教师能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具体设计。因此,加拿大地理课程多元文化教育特点:课程设计权利交给学校和地理教师,以多元文化角度开发地理课程;借助多种资源创设丰富学习情境;学习方式多元化并以体验学习为主;以质性评价为主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这些都对我国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5.研究日本地理课程改革现状

日本于2003年4月全面使用新编地理教材,教材内容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且教材版本多达20余种。目前日本地理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突出时间与空间概念,强调地理事物发展过程;重视学生自身体验,强调学生调查、考察及分析与综合能力;重视区域性与区域联系;加强“近邻国家”学习,内容表达丰富鲜活;由近及远,结合身边事物学习世界地理知识。200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最新的《高中地理学习指导要领》,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构成、课程处理建议等,将地理分为A和B,这三部分在A和B课程中各具特点,其中课程目标注重态度、能力等多维目标达成;注重过程、方法与能力培养;注重现实感与爱国心培养,课程内容更多体现生活气息、突出实践运用;重视知识联系、注重综合性学习。这些特点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二、国外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特点及研究中存在不足

通过对国外部分发达国家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现状相关文献研读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地理课程改革呈现如下特点:地理课程内容组织重视地理经验学习,突出地理实用价值,特别强调环境教育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地理课程目标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地理课程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且地理课程开设年限较长;地理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参与度,教学方式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2003年我国新课程施行以来,加强对国外地理课程改革探索的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于对国外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研究,对地理课程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深入研究较少;更多关注国外中学地理整体研究,对具体某一地方或某一教学过程研究较少;更多关注对国外地理课程的质性研究分析,而对量性研究分析较少;对国外中学地理课程研究方法更多集中在历史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未能很好对其深入研究。

三、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交流与合作逐渐加强,人类科技也在快速发展,地理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地理课程改革应进一步加深对地理课程开发研究、地理教材设计与编写、地理教学与评价改革等方面研究。为此,可作如下探讨。

*逐步提高地理课程在整个学校教育课程中地位,促进中学地理课程连续性,解决九年级与高三年级未设置地理课程的问题。

*进一步修订地理课程标准,特别是对地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应进一步深化,使地理课程标准更具操作性。

*编写地理教材过程中关注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以生活中地理知识为主,鼓励多版本教材发行,处理好教材使用与教学考试间关系。

*地理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教学内容注重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接受程度,更好激发地理学习积极性。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综述 篇4

(一) 重视应试教学, 忽视英语口语交流

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语言, 英语更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国际间的文化、语言互动, 即英语口语交流。然而, 当今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英语教师更注重的是英语语法的分析和应试题目的训练, 过分重视应试能力的训练只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英语口语的应用能力, 这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枯燥的应试教学, 让学生逐渐丧失探索英语的兴趣, 英语口语能力的微弱, 让学生丧失训练和展现自我英语水平的机会, 从而进一步浇灭学生对英语的热情, 制约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1]

(二) 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传授为主的课堂讲授形式是我国最主要的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课堂也不例外。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 直接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的局面, 学生丧失课堂主动发言权, 只能接受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接收不到有价值的教学信息, 一方面制约了学生对英语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锻炼, 另一方面极大地减少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 严重违背教学原则中“以人为本”原则。与此同时, 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过分注重语言形式教学, 即侧重强调应试语言点和句法结构的介绍和解释, 而忽视了英语语言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使得学生的英语能力只能长久停留在一个短浅的水平, 无法进行深度的英语强化训练, 致使学生容易丧失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只能机械化地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呆板、枯燥的语法知识, 更缺乏对英语语言真实情境的创设和模拟, 学生对英语产生疲惫心理甚至产生抵触情绪。[2]

(三) 英语课时设置的不合理

根据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 课时设置应根据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 由各校院系教务处制定, 高校领导审核批准通过。但根据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课时设置普遍不合理, 高校教务处直接制定、通过课时设置, 英语教师只能根据上级文件的下发来安排英语教学进程。通常情况下, 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课时远远达不到高校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时数。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特别是对于那些英语相对比较薄弱的学生, 教学课时的不足, 直接导致了他们对英语接触机会的减少, 与此同时, 随着扩招规模的扩大, 班级人数庞大, 教师无暇顾及全部学生的教学需求, 只能导致“好生不一定继续好, 差生更差”教学差距的扩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英语交流机会减少,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举措

(一) 加强口语训练, 提高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

我国的应试教学容易忽视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与爱好, 教师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 学生只是为了应试而学习, 这就直接忽视了英语本身作为语言工具的作用。因此, 在现代化英语教学中, 我们必须要加强英语口语训练, 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首先, 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只以成绩来分学生好坏的评分标准, 将学生课堂表现度、活跃性和课外英语学习主动性增加到学生评比标准元素中;其次, 学会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在英语情境中强化自身英语口语训练;再次, 指导学生以今后就业方向来拟定自身英语学习目标, 提高在不同行业中的英语水平能力。

(二) 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就直接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因此, 我们要推陈出新;提倡精当“传道”、注重“授业”、热衷“解惑”。精当“传道”, 顾名思义就是指精选典型、核心的英语知识教授给学生, 减少学生的负荷量;其次, 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即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注重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中重视自身创造力的培养, 学会自主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最后,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导作用, 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存在疑惑的难点。例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第一, 教师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教学观念来设计教学计划;第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说提问探讨式, 让学生在鼓动中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 教师要在这个过程扮演指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第三, 教师多列举开放性题目留给学生思考, 让学生学会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实际, 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教学的探究能力;最后, 教师的总结反馈也至关重要, 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近期表现进行分析总结, 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3]

(三) 根据学生自身情况, 实行分级教学

实行分级教学, 可以有效弥补大学英语课时设置不合理的缺陷。因此, 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应普遍实行英语分级教学, 即在新生入学时, 全校统一进行相关的英语测试来评估学生初步的英语水平状况, 从而实施不同水平的英语分级教学。分级教学要遵循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 在课型、班型和知识、技能组合等方面要以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基准, 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此外, 在英语拓展课程建设方面, 所设置的公选课程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也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说开设高级英语写作、国际商务英语、高级英语口语和英美文学等, 以提高学生综合英语应用能力为宗旨, 会深受学生青睐。[4]

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项目, 需要学校、师生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为此, 针对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各大院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创造协作机会,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校领导和社会要加大多媒体硬件配置投入力度, 确保信息时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序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 因此, 大学英语在各方的合作努力下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多守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教学教学论坛, 2014 (04) .

[2]段艳玲.目标、教学、评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M].武汉大学, 2004 (05) .

[3]王晓燕.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02) .

课程建设与改革综述 篇5

综述

内容提要: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后,专家学者们围绕这一命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本文将这些观点加以梳理和综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服务型政府理论综述

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明确提出了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在2008年2月23日政治局第4次全体学习中,胡锦涛又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些都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各位专家学者也纷纷建言献策,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现综述如下:

1.行政体制改革中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定位

学者们认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根本目的是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要求的服务型政府。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有些专家概括得比较全面,有些从某一角度对其加以解析。

温州大学的吴玉宗教授的定义就比较全面。他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指政府遵从民意的要求,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主体是各级政府,服务对象是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的宗旨是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服务的内容是由民意决定,服务的方式是公开透明的方式。

大连理工大学的王丽丽、徐军田则从服务型政府基本内涵所包含的几个要素入手加以概括:在政府的职能和宗旨上,政府应该把服务公众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宗旨,关注的是公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价值偏好,重视公民所反映的诸多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负责地加以解决;在政府的管理理念上,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地对社会公民的需求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政府应该实行民主管理,实施电子政务,做到政务公开;在服务内容上,政府应急公民之所需,为公民和社会提供及时、方便、周到和人性化的服务;在沟通渠道上,政府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公众回应反馈机制,以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监督约束机制上,政府应该首先自律,同时自觉接受公民社会的监督。

国家行政学院的刘熙瑞教授更从指导理念、政府职能、管理方式等多个角度对其加以定义。他指出: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大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康之教授从政府宗旨的角度出发,认为服务型政府是“把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宗旨的政府”。

北京大学谢庆奎教授从服务型政府的常态和最终目标的角度认为,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绩效政府。

有学者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提供私人和社会无力或不愿提供的、却又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非排他性服务的政府”。

从专家们对服务型政府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即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让政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公仆。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恢复人民赋予的政府的本来意义。

对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服务型政府的定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郭台辉概括如下:1.服务型政府就是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地方政府当前或者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服务逻辑都应该是:首先听从于上一级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各项基本政策,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和政策法规的有效落实;其次是积极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公共服务,尤其以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

体系满足社会最弱者的基本生存需要;最后是服务于企业市场的有效运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生态环境。2.政府应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3.服务前提是勇于承担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服务性质是有效性和有限性、服务内容是公共产品。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是各级地方政府勇于承担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把以人为本和保障人的基本自由权利作为政府责任的具体实现形式,并且把这种权责关系以规范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为服务型政府树立稳定运作的主轴;服务型政府的性质是有效性和有限性。有效性是以效率、服务、责任和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为公共行政绩效的评价指标,以较低的成本来提供最有效的服务,有限性是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服务的内容是公共产品。

2.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和意义

综合专家学者们的观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适应社会公共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

2.2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3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严峻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2.4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推进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

2.5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提高政府管理效能的需要。

2.6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必将开启中国政府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有些学者还从理论层面解析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1.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服务型政府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先决条件,由于摆脱了经济上的利益之争,才可以处于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仅保护精英阶层的利益,更强调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2.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服务型政府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将人民群众作为真正的建设者,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凸显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政府性质。

三、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比存在的差距

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必须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运行机制。学者们认为,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比,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3.2政府职能转变仍然滞后。

3.3职责权限交叉、部门利益严重。

3.4运行机制不畅。

四、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围绕“如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命题,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总的来讲,这些建议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4.1更新政府管理理念。

4.2转变政府职能。

4.3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4.4健全行政运行机制。

4.5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4.6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

5.结束语

总之,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来看,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加大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克服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全力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唐铁汉,李军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6 [2]吴根平.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七大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J].管理科学文摘,2007.1

2[3]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J].每周政策献言,第44期

[4]褚添有.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N].广西日报,2008年1月15日 [5]韩永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状、问题与出路[J].理论视野,2008.1

[6]邵桂花.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党政干部学刊,2007.3

[7]仲崇东.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7.3 [8]郭占辉.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服务型政府定位[N].南方日报.2007.12.12

[9]杨国鹏.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中州学刊,2006.2

课程建设与改革综述 篇6

摘 要: 在我国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目标和教育部明文要求2015年高职院校发布就业质量报告的要求下,开展就业状况与学院建设关系研究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高校社会声誉与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对国内高职院校“就业状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三个主题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分析评述文献研究的侧重点,提出基于学生发展视角和基于学院建设发展视角,对“就业状况”与“学院建设”二者关系进行深度研究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学院建设水平的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就业状况 学院建设 文献综述

在高校建设与发展中,最重要的人才培养质量衡量指标之一是毕业生就业状况,现今围绕“就业”主题的研究内容已经较广泛而成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文件明确要求,高职院校于2015年起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建设目标,使得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时刻不能松懈对就业状况的研究。高职院校开展就业状况的研究意义可概括为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学院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针对就业工作长期以来出现的就业率高,对口就业率较低;就业制度与措施不够完善;毕业生主观就业意愿强烈,但实际就业满意度不高;用人单位聘用需求度高,而毕业生就业意愿低等问题,通过对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够理清毕业生的就业特点,探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长效机制,丰富学院已有就业制度和就业课程,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水平。二是有利于学院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状况的研究将促进就业工作与学院专业建设的深度融合,在学院建设中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就业需求与人才市场需求,明确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为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促进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建设。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完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而带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使得培养的人才真正顺利实现就业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有利于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分析就业状况能在高职院校建设的多重相关问题的整合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为高职院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更有效的方案,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概念界定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也是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从上世纪末起,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逐步规范校名的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而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则应规范校名的后缀为“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为高职院校的特有校名后缀。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

就业状况是反映高职院校办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就业状况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就业总量,二是就业率,三是就业质量,四是就业适应。

学院建设是指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是基于外延和内涵建设而言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涵和外延,都有其质和量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就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是事物本身包含的主要内容,是决定事物品质的规定性。所谓外延,就是事物所属的范围、规模、类别等数量方面的规定性。就高等学校而言,学院外延建设就是指教育的各种硬件设施的改善及招生规模的扩大等,学院内涵建设则是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及科研成果数量的增加等。

二、国内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已由2010年的631万增长到2015年749万,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人数由51万上升至近348万。围绕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对策建议三方面进行文献检索,呈现主体内容如下: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是多数学者进行了对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形势分析,总体认为,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普遍性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浮出水面,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应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需求旺盛,从长远来看整体就业形势好,如屈百达通过对中美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美国的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几年大学生失业与滞后状况加剧,越来越多的新毕业大学生不得不从事低层次简单劳动。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要好得多,但某些学科、专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已出现就业难的苗头。二是部分学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根据教育部2015年统计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2008年为559万,到2015年突破到749万。在就业方面,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6月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1.9%,而2014年仅为68.2%,而后公布的数据2015年就业率大抵与上年持平。由此可以看出,历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在当年毕业时均未达到80%,有20%以上的大学生处于“失业”状况。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长的数量赶不上毕业生供给数量,供过于求是毕业生就业难的最本质原因。三是毕业生就业结构性问题普遍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仅体现在总数方面,还体现在结构方面。2012年李莉提出因为供给和需要往往存在结构性不匹配问题。近年来,地区、行业、专业等就业供求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从种种迹象表明,就业结构性问题很难在短期内有效解决,主要体现在:(1)地域性差距比较大;(2)行业差异(部分行业供小于求);(3)专业矛盾;(4)学历矛盾。

(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发现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就业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很多结论。一是大学生自身原因。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择业和择业期望值都比较高,而且他们的年龄较大,已经是成人,有些还存在婚姻、家庭问题,因此择业心态更复杂。纪军提出当今大学生择业观出现趋于功利化的现象,许多人对功利标准的追求强于对事业发展和社会贡献的愿望,过于突出自我,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忽视对社会的贡献,注重经济效益,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2011年李俭在《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行为特点调查研究》中提出,从心理上,他们存在不正确的就业观念,择业预期过高。大学生仍存在着“时代精英”“天之骄子”的感觉,对自身定位不准确,不愿意下基层、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二是国家的高校扩招和就业政策的变化。国家在1999实行高校扩招工作。大学生就业政策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中的“统包统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入市场经济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模式。这一转折改变的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的分配,更有就业的观念与结构。政策的放宽原本是想打破体制,激发大学生的活力、创造力,增加就业的自由度、开放度。成长群指出:在国家的发展和整体就业形势之中,“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冲击,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发达地区的就业市场趋于饱和,下岗工人占很大的比例,大批海外学子学成归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城乡统筹发展造成的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已经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影响”。三是从教育学角度来看,高校教育存在的弊端。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显得十分滞后,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求结构失衡,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车桂兰提出:高校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计划招生,统一分配,因此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地立足于国家产业的调整,依赖于自身的师资条件,这使得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产生结构矛盾,导致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不适应。这些特点对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进行专业实践都产生影响,也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时缺乏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就业对策与建议的分析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推进、事关高职教育功能的实现、事关高职院校质量的提高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高职教育无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或是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难以解决的困境,从而影响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陈建章2010年在《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中提出关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张举正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发展中章程建设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系、特点,分别就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对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及就业工作对推进章程建设的影响进行探索。石伟平以我国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为研究对象,分析因素的影响作用及相互关系,最终确定校企合作资源配置方式,即机制构建。张瑶祥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在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行剖析和策略研究。姜宇国则提出要结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的特点,探究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模式和方法。

三、文献评述

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内容还是较为丰富的,有的从大学生自身因素的角度出发,多把重点放在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上和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各种素质;有的从大量的毕业生不能获得就业岗位的角度出发,将研究立足点放在供给和需求上;有的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制度及政策的深入思考,提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多数是就教育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如何加强就业指导、就业市场的开拓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等,对关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与学院建设问题研究较少。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建设、内涵建设、学生管理机制、后勤保障等制度的完善,能够最终带动就业机制,并能直接提升高职院校自身建设水平,增强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因此,研究高职高专院校就业与学院建设问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建议

毕业生就业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高校社会声誉与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重视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整理调研,并开展纵向比较研究,可基于两个视角:一是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研究毕业生就业状况与特点,研究毕业生就业趋势与规律,提出改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二是基于学院建设发展视角,研究学院教育对毕业生就业的价值,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对学院建设的启示意义,着重从学院品牌声誉、专业设置的社会需求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就业状况”与“学院建设”二者促进关系进行深度研究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学院建设水平的重要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屈百达,白瑞林.美中理工科研究生就业对比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

[2]李莉.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决策探索,2010.

[3]陈建章.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

[4]周长群.论大学生就业品牌化战略的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5]纪军.市场经济人才需求与计划型培养模式冲突下的普通高校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1).

[6]李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和行为特点调查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3).

[7]张举正.高职院校章程建设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的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5-6.

[8]石伟平.时变系统下的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3(Z1):15-19.

[9]张瑶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反思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33):169-171.

课程建设与改革综述 篇7

研讨会紧密围绕国家人事制度与高教改革的政策协同、问题与对策, 特别是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与政策、高校教师招聘、任用及退出机制、高校教师考核和晋升机制、高校教师激励机制、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政策等进行了集中、深度的研讨, 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教师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政策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矛盾, 特别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国家人事制度的新挑战及其对高教人事制度加快改革完善的政策需求与建议, 探索国家人事制度与高校改革的政策协同机制, 积极为政府和相关教育决策部门建言献策, 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一、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问题与建议

(一)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吴江教授指出, 目前存在较为严重的高校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人才量优效低问题, 建议借鉴硅谷经验, 改革现行的人事管理、评价体系, 形成创新驱动人才发展的高校人才生态圈, 共生共赢, 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搭建、创新人才载体和平台, 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高校, 使高校师生在平台上整合专利, 转化成果;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研究院所, 产学研一体化, 促进知识转化。何海燕教授认为, 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背景下, 高校要密切关注国家经济的主战场, 将人事制度改革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人事制度改革才会有新突破。

(二) 建立政府、社会与学校间的协同联动机制

管培俊司长指出,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基本上是进人、用人、退出三类政策问题;解决的出路是放权、监管和社会保障。从政府和高校的关系看, 高校的人事制度必然是国家行政制度改革的一部分, 把高校和社会、国家人事制度改革进程截然分开没有出路。针对政府管理与高校自主权问题, 管司长认为, 不仅要处理好教育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制管理、财政部门等的关系, 而且要处理好政府、学校和市场间的关系, 建立联动机制, 使政府、社会、学校在人事管理体制机制上形成相互融通的体系。政府要真放权, 放权要到位, 放权要监管;国家管制度设计、管总量投入、管监督管理;学校加强自主自律, 形成内部有效、规范的运行机制;行业、教育工会等要发挥沟通、监督作用。科研经费支出、预算结算制度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由此导致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支出困难、滋生腐败等问题。

庞丽娟、石中英、文东茅等教授也指出, 应实事求是地遵循科研活动的规律, 根据文、理、工学科不同性质, 允许将更多比例的经费适当地用于干事的“人”头上, 以吸引、组建更多高层次的创新团队;同时加强和规范对科研经费的监督、监管和问责等。

(三) 通过政策来创设优质的高校人才成长环境

谢维和教授引用鲁迅先生1924年在北师大附中校友会上的《未有天才之前》演讲内容,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 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 想看好花, 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 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他指出, 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制度, 人才政策供给的方向要转向培育产生人才的“泥土”上, “政策扶持泥土, 创造泥土”。通过赋予高校自主权和提高人才待遇, 创造安静、有序的人才成长环境, 使人才安安心心做学问、做研究, 而不是无序的“挖人才”“追捧人才”“揠苗助长”。要研究人才的成长规律, 立足于长远、可持续, 以战略性思维思考、制定、改革国家人事政策。

二、高校教师招聘、任用以及退出机制的建议

(一) 创新高校教师招聘、任用机制

李建中研究员认为, 要从法律上规定教师的公务人员身份, 赋予相应的职责与权益, 如违反可追责。目前高校教师的聘任制, 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人事关系有所区别, 应尽快出台专门的事业单位管理条例。阎凤桥教授提出, 要制定高校教师的伦理规范准则, 对任职资格、专长和权限范围提出要求。周海涛教授指出, 推行师资博士后制度, 加强能力测试和潜力分析, 试用筛选遴选教师, 试用合格者进入教师职业, 完善试用准入机制, 切实把好入口关。

高校实施聘任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之一是妥善解决好教师的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问题,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王佐书副主任、管培俊司长指出, 国家要建立与高校的聘任制、薪酬体制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制度, 统筹并轨, 逐步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推动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

(二) 健全高校教师流动、退出机制

健全高校教师流动退出机制, 有助于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有助于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校不合格教师清退困难、“同岗不同酬”等问题, 与编制制度密切相关。编制是预算概念, 是财政预算提供的公共岗位, 意味着基本工资、社会保障、培训机会、养老保障等。阎凤桥教授认为, 目前高校教师有两种聘任方式, 即事业编制与合同聘任, 事业编制的教师入职后, 基本属于“铁饭碗”, 如果达不到岗位要求, 难以解聘。

庞丽娟教授认为, 编制及与之相关的福利待遇应该给机构和岗位, 对岗不对人, 打破编制待遇的“个人化”的传统做法, 有利于形成流动、盘活资源。

管培俊司长认为, 高校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难以建立, 关键是缺乏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 无法给清退教师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亟需完善, 为教师合理流动和分流退出的实施创造条件。周海涛教授认为, 高校教师的退出保障机制要多样, 可参照国外的买断工龄方式, 根据年龄、服务年限、现在职称、工资水平, 给予适当的出路与安排, 以使高校教师流动起来。

三、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一) 设计合理的教师薪酬体系

薪酬制度改革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培俊司长认为, 大学薪酬水平一定要反映该校的层次、人才结构、用人成本、绩效水平, 但是目前反映度远远不足, 需要解决。

庞丽娟教授认为, 对教师的薪酬激励制度设计要体现“满足基本, 权责统一, 追求绩效, 体现差异”的原则;同时, 要考虑高校教师的住房保障等问题。

郑晓齐、杨海燕教授认为, 国家财政提供岗位津贴的比例过低, 不足以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青年教师生活压力较大。现行的岗位津贴制度在突出绩效、优劳优酬、动态管理、淡化身份、提高收入等方面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 尤其对于资历较浅的青年教师来说, 岗位津贴的激励作用相当有限。

(二) 完善教师职务晋升的制度

教师职务晋升制度是人事制度的核心内容。谢维和、杨海燕教授认为, 目前高校职称的供给不能满足职称需求, 每所高校的职称比例固定化, 优秀青年教师难以晋升职称;要打破学科界限, 为学科交叉性人才的晋升提供条件;改革考核评价机制, 加强同行评议、尤其是校外专家评议在决定职称晋升中的作用。

李建中研究员认为, 晋升权是教师最基本的人事权利, 要注重教师为学校的服务年限与贡献, 不能“一刀切”地以科研绩效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评价标准。阎凤桥教授认为, 要处理好人事制度改革目标与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的关系, 尊重学术自由, 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

管培俊司长指出, 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务晋升制度, 提供更充足的制度供给, 特别是建立完善人文社科领域的“一级教授”制度。庞丽娟教授认为, 不能单纯以论文、科研项目、教学工作量等作为评价标准, 要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对学校、单位的贡献度和业绩”来评价考核高校教师, 实行绩效管理, 优劳优酬、体现差异。文东茅教授、金志峰博士指出, 要给予高校行政人员职业发展渠道, 建立平等、人人享有尊严的工作环境。

(三) 分类设计激励教师的机制

李立国教授认为, 高校教师群体已由同质化、单一学术群体变革为多元的、异质化职业群体, 教师的工作内容和性质、身份地位、聘用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此, 一要分类管理, 建立新型的劳动分工体系, 构建多样化的学术队伍。不能硬性要求所有学校、所有教师都承担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全部任务;二要分类评价, 建立有序和操作性强的教师评价体系;三要分类激励, 建立科学的薪酬待遇体系, 加强对核心教师的激励, 分类激励核心教师和普通教师。

四、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政策的问题与建议

(一) 优化高层次人才结构

谢维和校长指出, 我国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狭义地将高层次人才定义为学术人才, 没有将职业技术人才纳入到人才体系中, 职业技术领域人才缺乏, 成为人才结构的短板与盲点;跨学科综合领域的交叉人才不足。为此要加大力度, 突破创新制度, 优化人才结构。

(二) 加大人才的支持力度

吴江教授指出, 高校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和创新成果转化的力度不够, 要以创新创业为载体, 引进海外领军人物, 支持其创新成果转化,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李建中研究员认为, 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支持项目多, 但这种非制度化的方式不足以解决国家人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而且靠各种人才项目打破僵局, 会造成资源新的不平衡, 建议政府监管要着眼于宏观管理, 精简整合人才项目, 强化人事制度建设。

(三) 建立人才的流动制度

汪庆华教授认为, 要打破传统单位制对高层次人才封闭垄断的制度, 建立高端人才的流动共享制度。由国家聘任高层次人才, 高层次人才的人事关系不再从属于某一单位, 而是可同时接受多个单位聘任, 促进流动共享。

课程建设与改革综述 篇8

1 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回顾

我国户籍制度形成于春秋,定型于秦汉,经历了3000 多年的历史。商朝有 “登人”或 “登众”的人头统计。西周开始分 “都”和 “鄙”进行人口统计。春秋战国出现 “书社制度”与 “上计制度”。秦代实行 “户籍相伍”。汉代则实行“编户齐民”。回顾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收赋和征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户籍制度发展过程可谓是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王美艳、蔡昉( 2008) 提出,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改革开放以前,建立和维系阶段; 二是1978—2000 年,改革阶段; 三是2000 年以后,新世纪的改革阶段。[1]刘贵山( 2008) 则认为,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 一是1949—1957 年,自由迁移时期; 二是1958—1978 年,迁移控制时期; 三是1979—1988年,准市场经济时期的调整和改革; 四是1989—2000 年,改革的起步时期; 五是2000 年以后,改革的加速时期。[2]另外,李瑜( 2011) 指出,我国户籍制度有三个阶段性的变化: 一是1953—1957 年,由城乡统一、迁徙自由向逐渐限制、控制转变; 二是1958—1978 年,首次明确划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并且严格限制人口迁移; 三是1978 年至今,户籍制度改革变得备受政府和人民的关注。[3]

2 激进改革抑或渐进改革

综观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我们会发现两种相互对立的改革模式。一种是激进改革模式,即一步到位彻底废除长期以来坚不可摧的二元户籍制度,用 “居民户口”消除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的差异。与之对立的是渐进改革模式,即通过渐进柔和的手段,逐渐向农村人口,特别是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有序开放城市户口,降低落户门槛,设置准入条件,实施有差别的落户政策,从而实现人口的合理流动,逐步消除二元结构。

2. 1 激进改革的推进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由二元户籍制度带来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公民合法权益的实现。于是,有人认为要彻底废除这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户籍制度也就顺理成章了。激进改革派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还原户籍制度进行人口管理的最初功能,消除城市和农村户口之间的差别,去除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众所周知,实行一元户籍制度,消除城乡户口差异,实现公民的迁徙自由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中心任务。但我们知道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过于理想化和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无法顺利实现改革。[4]激进改革派的主张只是在形式上把二元户口变成了一元户口,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关注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这样的改革并没有实际意义。

2. 2 渐进改革的推进模式

渐进改革派的观点与激进改革派对立。渐进改革派认为,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要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目标,采用循序渐进、缓慢缓解的方式来实现户籍制度的改革,达到改革和维稳的双重目标。任何改革都会对原制度有路径依赖,因此,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模式应该以渐进式为基调。张车伟( 2012) 指出,改革应该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而服务,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要在不断缩小城乡差异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5]随后,朱识义( 2014) 也提出,当前的实际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必须遵循渐进改革的原则,因为短时期内我国不可能完成户籍制度改革的其他配套改革任务。[6]想要一步到位彻底废除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是操之过急的,这种想法不现实也行不通。

以上两种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模式皆具有其合理性,但是也都存在实际操作上的困难。想要采用激进改革模式,却无法完全剥离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想要采用渐进改革的模式,却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跨越二元户籍制度的鸿沟。到底采用哪种推进模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在不同的改革阶段应当运用不同的推进模式。然而,也许户籍制度改革还有第三条出路,即去利益化的推进模式。黄锟( 2009) 提出,去利益化、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7]对户籍制度本身的改革并不能够改变城乡二元分离的现状,剥离户籍上的各种福利和利益才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8]同样,李强、胡宝荣( 2013) 也认为,我国户籍制度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户口的价值化或等级化,户籍上附着的利益是造成 “社会空间等级”的核心原因。[9]虽然前两种推进模式都涉及了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问题,但它们都解决得不彻底。也许第三种思路去福利化是更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改革推进模式。

3 多元阻力以及多重矛盾

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此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阻力和矛盾。改革中面临的最大阻力是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改革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来源于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我国的户籍制度不仅具有人口管理功能,还具有医疗、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管理功能,这些功能都是未来矛盾爆发的隐患。因此,其阻力和矛盾的研究十分必要。

3. 1 户籍制度改革的多元阻力

郑杭生,张本效( 2014) 提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阻力是多元的。从利益主体看,可分为三大主体: “市长” “市民”和 “农民”。一是 “市长”,即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利用其掌握的政治权力来维持二元户籍制度的现状,于是产生了强大的阻力。二是 “市民”,即城市市民。城市市民拥有户籍制度带来的 “天然优势”,农民进城将对市民社会的众多方面造成冲击,市民中必然会形成一股改革的阻力。三是 “农民”,即农村农民。[10]户籍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农民的落户意愿。比起进城生活,农民更希望得到农村土地,特别是具有区位优势的近郊土地。于是,农民也成为改革的一股阻力。然而,楚德江( 2013) 则认为,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户籍制度上附着的利益增加了改革难度而形成阻力; 其二,公民利益因户籍制度改革受损而形成阻力。[11]

3. 2 户籍制度改革的多重矛盾

户籍制度改革在遭遇多元阻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矛盾。王威海,周乃宁,张雄,蒋泽( 2008) 认为,目前改革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统一城乡户口并不意味着实现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并没有切实执行改革政策; 三是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并未同步进行; 四是统一城乡户口后依然无法实现城乡人口双向流动。[12]随后,刘传江、程建林( 2009) 提出 “双重户籍”,认为改革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是 “显性户籍墙”和 “隐性户籍墙”之间的矛盾。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成功穿越统一城乡户口的 “显性户籍墙”,但附着着各种利益的 “隐性户籍墙”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障碍。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就必须拆除 “隐性户籍墙”。[13]

4 基本经验以及解决对策

我国的二元户籍制度从产生到发展再到今天,其弊端日渐暴露。这一制度长期以来限制了我国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损害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阻碍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许多学者对户籍制度改革问题都有过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对改革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也提出了解决对策,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4. 1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

熊小林( 2010) 提出,从目前各地 “户改” 的实践来看,有两种思路: 其一,用农民退出的土地和宅基地换城市户籍和相应的城市公共服务; 其二,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户籍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异。[14]李志德( 2010) 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城市户籍的供需关系: 一是增加城市公共品的供给,为吸纳农村剩余人口做准备; 二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和谐发展。[15]

4. 2 解决对策

4. 2. 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邹一南( 2014) 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应该重点向农村倾斜,引导人口合理自由的流动,走出一条均衡发展的道路。[16]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放在城乡之间。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又需要把重点放在农村地区。

4. 2. 2 与土地制度改革配套进行

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应与土地制度改革配套进行,二者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要破除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就必须把重点放在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上。[17]在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保障农民的使用权、支配权以及剩余索取权。[18]大部分农民进城务工皆非终生行为,城市所能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有限,大部分农民终将回乡养老。此时,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房产权、宅基地权和土地承包权变得尤为重要。

4. 2. 3 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的引导下,让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刘惯超( 2010) 认为,社会保障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之一。[19]陶然、刘凯( 2009) 指出,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要为流入城市的人口构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体制、住房和子女就学安排机制,建立一个 “城市福利包”。[20]将户籍制度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才能缓解改革过程中的矛盾。

4. 2. 4 坚持中央主导与执政理念转变

户籍制度改革工作需要中央的统一指导,引导地方政府转变执政理念。王文录、郁利燕( 2010) 认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需要由中央政府全面主导,并由各地区地方政府共同驱动,整体推进,注重多部门配合。[21]此外,李晓飞( 2010)还提出,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实现 “管制型政府”向 “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性转变,才能取得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22]

4. 2. 5 改革创新精神和科学规划

户籍制度改革是社会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涉及各社会主体的利益,要平衡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改革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要彻底的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就需要在理念上和制度上进行创新,同时还必须依靠科学的规划,才能稳步向前推进。[23]总之,改革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规划,是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的助推器。

5 简评

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是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的。在此过程中,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的户籍制度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不仅具有人口管理的功能,还承担着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社会管理功能。这些功能的存在成为了改革的重大阻力和困难。随着改革中各种矛盾的凸显,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文章回顾了过去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选择了推进模式、多元阻力和解决对策这几个改革中较为重要的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除了采用激进改革模式和渐进改革模式之外,也许走利益化这条道路会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坚信在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必将取得新的成就,为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做出贡献。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离的二元户籍制度,它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模式及阻力的文献,总结了相关经验与化解对策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和解决对策。探究的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大有裨益。

课程建设与改革综述 篇9

1 中国小康社会的卫生事业构想

1.1 卫生事业的地位、性质和目标

一是确立“生命最宝贵, 健康应第一”的国策地位: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党和政府有责任保障其健康和生命, 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应列为首要的民生问题, 明确其国策地位。二是明确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医疗卫生是公共产品, 经济来源应以国家为主导, 社会、群众共同参与, 应明确其公益性质, 内涵突出非营利性、公平性和准福利性。三是建立健全人人享有优质、廉价、安全、就近、逐步减免费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实现群众满意、医务人员满意、党政领导满意。

1.2 卫生事业经费的筹集与使用

我国卫生总费用宜占GDP的6%左右, 由国家为主导, 目前应按5∶3∶2的比例由国家、社会、公民三方合理负担, 今后应逐步增加国家投入, 减低个人负担比例。

国家应将卫生总费用的一半用于需方, 举办全民健康保障制度, 内容包括:免费解决公共卫生问题, 包括预防 (疾病控制) 、保健 (妇女、儿童) 和食品、药品管理等;价廉的小病防治, 包括基层的家庭、门诊、住院的小病防治;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各类商业医疗保险等。国家要承担高、中、基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房屋建设、设备购置、日常运行等费用。

可以将部分经费按人头包干到城乡社区基层, 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预防、保健工作, 医疗费用上实施总额控制, 对医院采取人头付费、病种付费等多种费用支付方式改革, 既节约经费, 又推动事业发展。

1.3 调整区域卫生规划, 兼顾城乡, 全面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已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时期, 但80%的卫生资源仍集中在城市, 亟待将卫生工作的重点真正向农村转移, 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支持作用, 对城乡卫生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 对人、财、物统一管理, 科学调配使用。

1.4 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包括管理与技术两大部分, 管理队伍应以卫生管理学科本科为基础培养发展, 技术队伍可含临床医生、预防医生、妇女保健医生、儿童保健医生、家庭全科医生 (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 以及护理人员、检验人员、影像人员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应该设置家庭全科医学专业, 能贯彻以个人健康为中心, 家庭为单位, 社区、乡村为范围, 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方针, 并以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为重点服务对象;应将80%以上的中西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任务, 解决在家庭基层。明确三级机构的各类医生都必须是本科以上水平, 辅助部门也必须是大专以上水平。全国医生宜参加创建中国新医药学活动, 以发挥中西医优势互补。

2 医改中需要解决的医患药保问题

2.1 医患失衡的焦点问题

医疗费用负担:看病贵;药品市场混乱:虚高价, 乱开药;高尖项目滥用:拉大网检查;资源浪费明显:不必要服务;医德医风滑坡:红包、回扣;医院追求收益:只管赚钱;服务态度质量:态度差、不方便;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医院收费标准过低;医疗保障收支失衡;危及社会和谐稳定;流动人口参保比例低。通过对财政失衡的测试, 结果发现:政府每少投入1元钱, 则业务收入将增加4.0~5.3元;财务萎缩对业务收入存在放大作用, 筹资萎缩1元, 医疗费用增长4.026元。

2.2 社会失衡的根源分析

政府财政原因:对医疗机构投入逐渐萎缩, 对需方的投入明显不足。

物价部门原因:现有支付方式存在缺陷, 收费标准设定扭曲, 劳务低标准, 常规项目收不抵支, 新项目新定价, 药品允许收取15%差价。

费用支付方式原因:按项目付费方式形成“医院点菜, 病人买单”, 结果是“多做检查, 多开点药”、“多看病人, 看高价病”, 直接带来“看病贵、看病难”的后果。

2.3 解决社会均衡的三条途径

调整卫生总费用占GDP 5.5%;调整卫生总费用的分配比例, 政府40%, 社会30%, 个人30%, 即4∶3∶3的比例;调整服务收费的支付方式。

2.4 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支付方式是解决患、医、药、保的有效方案

改革医院收费方式。医院业务收入:定额包干 (总额预算) ;医院每次服务:定额包干 (按服务单元收费) ;业务收入增长:与上年GDP齐同;实施效果明显:在诊疗常规基础上, “少开点药、少做检查”成为普遍行为, 医院能够获得的合理补偿将增多, 可消除医院“多开点药、多做检查”的导向, 一揽子解决目前患医药保问题, 走向均衡。 (注:服务单元, 可包含总额预算、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 等等。)

2.5 有效方案对解决问题的效果预期

医疗费用负担重、“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能较好解决;可以消除药品市场混乱、虚高价、以药养医现象;可以基本消除高精项目滥用, 拉大网检查;可以消除不必要服务, 减少资源浪费;制止医德医风滑坡, 消除红包、回扣;可以消除医院追求收益, 只管赚钱倾向;解决供方服务态度差、质量低, 需方看病不方便;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

3 新医改应致力于公众健康管理

3.1 中国正面临慢性病、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到2040年, 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2.56亿, 他们将消耗巨大的医疗卫生资源, 对我国社会发展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加强慢性病防治是全社会的责任, 更重要的则是政府的责任。必须由政府主导, 发动全社会力量, 各部门合作, 全民参与, 才能快速扭转慢性病的高发态势。

3.2 走健康保障和管理之路

3.2.1 实现健康保障和管理

必须从遗传、生活习惯、饮食、生活环境、职业行为等方面出发, 对身体状况进行预测跟踪, 对疾病早期预警, 通过健康体检, 疾病风险评估, 实行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等步骤, 帮助健康、亚健康和疾病人群, 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 减少就医需求, 把健康科学、系统、动态地管理起来。

3.2.2 卫生服务前移和卫生资源下沉

必须把卫生服务转移到最基层, 即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农村的村卫生室。同时要调整内部的工作人员, 由家庭全科医生 (本科及以上水平, 能防治结合, 中西医结合) 和家庭护士 (大专及以上水平) 担任工作, 并适当增加仪器设备, 如常规检查和急救处理。只有经过以上的调整, 才能真正地实现健康保障。

3.3 成立“健康保障部 (或委员会) ”, 制订《健康保障法》

3.3.1 成立健康保障部 (或委员会) 。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国际上成功经验, 可以考虑整合政府行政资源, 将卫生部扩大, 可包含中、西医药, 人口计生, 医疗保障,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体育健身等部门, 形成健康保障部或委员会。这将有利于突出重点, 加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3.2 制订《健康保障法》。

实践证明,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息息相关。20世纪90年代, 我们曾起草过《初级卫生保健法》 (草稿) , 至今已20余年却始终难以出台。随着我国医改的深入发展, 急需要制订一部《健康保障法》, 以有力推动全局工作的开展。

4 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的建设

4.1 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的诞生与发展

早在1983年, 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同志就主持完成了中国卫生管理学科建设学术研讨, 明确必须建立中国卫生管理学科, 以解决中国卫生事业的科学领导问题。为此,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 我国开始了卫生管理学科建设。1984年, 在安徽医科大学建立了卫生管理系, 1988年又成为国内第一所卫生管理学院, 同时建立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及卫生管理研究所、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 成为中国卫生管理学科发展中的第一个综合学术中心, 为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十几年来, 我国卫生管理学科呈现蓬勃发展之态。目前开展卫生管理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已有101所, 年招生约5 000人, 在校生约2万人, 设置22个专业 (方向) , 其中80%培养本科生、61.4%培养硕士研究生、17.8%培养博士研究生。建议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这支业已形成规模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使他们能为推动我国卫生事业和医改发挥更大的作用。

4.2 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的发展思考与建议

卫生管理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 并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 日益凸显其优势地位。卫生管理学科又是十分重视实践的一门应用学科, 它应当区别于公共管理学科和预防医学学科, 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国卫生管理学科”。建议创建中华卫生管理学会, 成为与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并列的一级学会。

5 安徽农村基层综合医改的再完善

安徽省基层医改自2010年1月开始在30个县试点, 同年9月全面推开, 2011年8月又出台了《关于巩固完善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的意见》 (简称《医改30条》) 。

5.1 贯彻执行《医改30条》取得的成效

卫生院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农村居民就医收益程度明显提高;村卫生室落实基本药品制度有创新;有效控制了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滥注射问题。

5.2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件规定的财政补助政策部分地方不落实;卫生服务存在“重医疗, 轻预防”、“重效益, 轻公益”, 公共卫生服务存在“重进度, 轻质量”;卫生技术队伍人才短缺及留不住的问题仍然严重;药品配送企业过多过散, 造成配送药品量少、成本高现象, 影响药品的正常供应;村医的养老及医疗风险承担等影响到村医队伍的稳定。

5.3 对策建议

5.3.1 切实落实财政保障制度

按照《30条》文件精神, 明确政府对乡镇卫生院补助的口径是人员经费 (含在岗人员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社会保障经费、住房公积金以及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 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不再以核定的收支差额作为核定补偿的口径。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收入应及时返还, 用于医疗服务的物化成本支出, 保证医疗正常运行。收支结余部分, 用于职工福利, 奖励和业务发展, 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公共卫生经费, 药品零差率补助及时拨付, 保证正常工作顺利进行。

5.3.2 建立统分结合的人员聘用制度

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聘用, 可履行监管职能, 监管的内容是编制总额、人员资质和合同内容, 审核合格后方可聘用。具体工作可由乡镇卫生院自主聘用。

5.3.3 完善基本药物采购及配送制度

有条件的地方允许招标基本药物配送企业。鼓励县 (市、区) 建立本区域的药品配送中心。各地区严格按照药品入库一个月即回复药款的规定。采取创新举措, 提高配送效率, 保证基层用药。药品应急采购严禁任意扩大范围。

5.3.4 完善对村医及村卫生室管理

对到年退出享受每月300元补助对象建议由省统一界定。进一步强调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将村卫生室纳入卫生院的目标管理范围, 设立村卫生室医疗风险资金,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5.3.5 建立县域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评估制度

要加强县市级政府对基层的财政保障和监督管理。建议由省政府委托省卫生厅开展县域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的评估活动和制订指标体系, 进行年度量化评估。对位次在前10名和后10名的, 分别提出表彰和告诫。

6 芜湖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

2006-2007年, 芜湖市开始实行“医药分开”改革, 打破“以药养医”机制, 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新路子。2009年被确定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重点联系试点城市, 进入全面试点阶段。

6.1 以医药分开为突破口

成立了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心, 各医院药房改名为药品调配中心, 医院不再卖药。全市药品决策权在管委会, 执行权在药管中心和市招标采购代理处, 集体决定药品采购品种、规格、数量等, 对中标的药品进行统一配送管理;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推进补偿机制改革, 医药分开后出现的医院补偿不足由政府增加投入加以解决;推进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医院实行全员聘用制, 重新进行定编, 定岗;完善分配制度, 两级绩效考核, 实行职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和院长年薪制。

6.2 深化医药分开改革, 启动药品零差率销售

出台“一升、一降、一增、一兜底”的政策。一升是适当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标准, 体现医生的劳动和技术价值;一降是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一增是增设药事服务费;一兜底是各项补助不足以弥补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收入时, 由财政兜底;积极探索医保付费方式改革, 试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分费、总额预付等多种改革;普遍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面实行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现场预约等, 简化就医手续, 缩短等候时间, 很受群众欢迎。

课程建设与改革综述 篇10

一、“质量医保”与“质量经办”的关系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是提升全民医保质量和深化医改的核心环节;经办机构是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主体,也是全面建设“质量医保”须臾不可或缺的组织支撑体系和直接实施者。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与经办机构改革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前者的完善程度或成功与否,取决于后者的状态。如果经办机构缺乏主观能动性,仅仅从管办的依附和从属关系出发,被动地应付改革任务,难免出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倾向。因此,在支付制度改革和建设“质量医保”进程中,同步推进经办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二、经办管理面临的困惑和难点

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意味着医保制度建设难度加大。现实存在的行政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社保与商保等三个关系的混淆和错位,就是难度加大的集中表现。仅在社保与商保的关系上,人们就产生了一系列困惑。

比如,基本医保就是保大病的,最近6部门出台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是保大病的,这“两个大病”是什么关系?有人把后一个保大病称为“制度创新”。早在14年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就强调保大病,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文件(中发[2009]6号)又强调“从保大病起步”,今天的创新又体现在什么地方?还有人把6部门的保大病文件称为“第四医保”,医保制度的覆盖对象是否从“全民”转变为“大病”、从“人人参保”转变为“大病参保”?它与第一、二、三医保是并列关系吗?

再如,商业保险机构经办由医保基金划拨资金的大病保险,要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则,合理控制商业保险机构盈利率。微利和合理盈利都是盈利,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能用于商业保险企业盈利吗?微利和合理盈利的标准是多少?

又如,医保基金结余不足或没有结余的地区,在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年度提高筹资标准时统筹解决。当下,有些地区的居民医保已经出现了收不抵支,盼着年度提高筹资标准作部分弥补。如果再拿出一定比例或额度的资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基本保障部分更加困难,这是否直接冲击“保基本”?

凡此种种。廓清诸如此类的混淆尽管不易,却十分必要。经办机构尤其要保持清醒和理性,通过改革,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经办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医保经办机构的改革,就是要根据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要求,转变不合时宜的经办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运行机制、服务手段等,激发内生动力,增强管理的能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这就要求遵循管办分开原则,明确界定政府行政部门对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监管职能和经办机构依法提供管理服务业务的职责,进一步落实经办机构法人自主权,走职业化、专业化、法人化的道路。这是增强内生动力,提升谈判能力、团购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监控能力的必由之路。

(一)经办机构要统一

全国从上到下只能有一套经办系统,一个地方只能隶属于一个部门的经办机构。既不可“一手托两家”,也不可城乡经办分离。

“一手托两家”,就是医疗服务提供与医疗服务购买不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导致监管缺失缺位,留下危及基金安全的体制祸根

城乡经办管理分离,两个经办系统、两套经办标准和制度措施,是专业化、职业化之大忌和障碍;城乡医保由不同部门管理经办,“管”的一方为了部门利益,势必抓住“办”的一方不放,既是管办分开的阻力,又是制约城乡医保一体化的瓶颈。

经办机构的统一,只能统一到社会保险法规定的、经过十几年实践考验的人社部门监管的医保经办机构,并赋予其法人自主权。这样才能真正向“三化”目标迈进。

(二)经办职责要清晰

明确界定经办职责,是权责履行到位的要求。权责清晰和到位,对经办机构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激励,可以激励经办机构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优质高效经办,体现对医疗保险价值的追求。现行的两个经办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职责不清导致的职责交叉、错位、缺位、越位之弊,经办机构有几项自主权、几项职责,不少人包括一些经办人并不清楚。

明确界定经办职责,就是要转变当前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办方式。经办机构不是行政机构,而是市场监管机构、利益协调机构、谈判协商机构、公共服务机构,是代表参保人购买医药服务,其角色是医疗服务市场交易的谈判主体。

明确界定经办职责,是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制定经办规程、经办标准、经办规范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职责清晰。缺乏经办规程、标准、规范的经办,不可避免地导致经办粗放、低效、失范,各行其是,甚至一个地方、一个机构一个样,与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背道而驰。

(三)经办机构要自主

只有法人化才能自主,只有自主才能激发内生动力和机构活力。目前的总体状况是,由于管办不分,“管”者不让自主,“办”者不敢言自主,也不愿意自主,追求“参公”成为职业化和法人化的障碍。“法人自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作为市场主体的经办机构就应当拥有独立自主的谈判定价权、服务监管权,以及内部管理的用人自主权、分配自主权等。同时,人社部门要加强监管。

(四)经办队伍要稳定

队伍的稳定性与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密不可分。稳定是职业化的前提条件。现在经办系统普遍存在人手少、聘用临时工多的现象,既影响经办质量和效率,也不利于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经办机构及人员配置也要与时俱进,按照参保人数与经办人数的一定比例来设置。那种“白加黑”与“五加二”等长期存在的超负荷工作状态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五)经办服务社会化

社会医疗保险离不开医疗和医药服务及多层次制度构架的特点,决定了比养老保险更需要社会化服务。多年来,经办机构在利用社会公共资源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如居民参保登记、缴费、咨询等,到就近的邮局、银行、社区,不必都去医保经办机构,既方便了居民,又缓解了经办力量不足的矛盾。

课程建设与改革综述 篇11

【摘 要】网上党校的建设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本文试图对网上党校发展的理论研究作一综述,并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创新探讨,提出了解决策略,以推动网上党校的建设。

【关键词】网上党校建设 必要性 形式 问题 创新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并全面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建设符合时代发展需要、适应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的网上党校,既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走向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也是每一位党建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目前,网上党建建设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现阶段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总结,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网上党校建设发展现状并更好地推动其创新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网上党校的现状,现将网上党校的理论研究作一综述。总的来说,对网上党校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上党校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指出,科教兴国的教,应包括党校教育。《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对网上党校实现的载体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各级党校应当大力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更是为“网上党校”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要整合党员教育培训网络资源,建立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网;倡导建立网上党校,探索运用在线学习、“红色”短信、手机报等手段开展党员教育培训;要建立数量充足、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的党员教育培训信息资源库,加强对电教片、远程教育课件等现代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满足党员教育培训的需要。这样看来,高校党建工作中的网上党校建设势在必行。在对网校党校创建的必要性论述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

一是从高校党校自身建设和发展方面论述。高校党校是培养党员和干部的重要基地,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才能不断创新方法,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网上党校是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具有传统党校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扩招,大学生党员数也随之增多,对党校培训提出了量的要求。高校党校只有创新自身建设,建立网上党校,寻求新的发展之路,才能在满足大学生党员培训要求的同时,使党校培训的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方面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当前,在一些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仰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探索教育新途径,网上党校的创办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信息化时代,通过网络能有效节省和利用时间,加强党组织之间、党员之间、党组织和党员与积极分子之间的相互沟通,充分发挥了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三是从网上党校的建设与规模性开展党员教育之间的关系论述。传统的党校教育需要考虑不同专业师生教学活动的时间空当、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室的安排、授课人和学员的管理工作。党校课程安排与正常教学安排冲突,部分师生就不能充分参加党课学习,影响教育效果。网上党校的建设,打破了时空上的限制,扩展了党员教育空间,更多的党员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利用网络的便利,参加经常性的、系统性的培训,扩大了党员教育的覆盖面,提高了大学生党员学习自觉性与自学能力,有利于抢占网络宣传阵地的制高点。

但是,这些研究忽视了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负面影响,网上不良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判断与行为选择。所以在开办网上党校的同时,应该注意解决网络“双刃剑”的问题。

二、网上党校的形式研究

网上党校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创建,利用网络化信息技术,加快建立富有战斗力和时代特点的党员教育网络阵地,以信息化、网络化推动党校教育现代化。在所搜集的文献中,网上党校的形式主要有如下的观点:

一是从网上党校的内容论述。网上党校的内容大致可划分为教学从教学系统、考试系统、管理系统、交流系统等。网上党校教学系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网络的及时性能够给学员们提供前瞻性的教育,教育影片与党课视频的方式把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融入教育之中。考试系统能给学员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检验成果,对检测学习效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管理系统的维护能够及时更新党校内容,规范对学员的学籍、档案、成绩等管理。网上交流系统更是促进了学员自主学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积极性。

二是从网上党校的管理体制论述。网上党校的开发和发展需要建立“四统一分”的网上党校管理体制,通过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分级推进的方式提高网上党校的运作效率。统一机构负责系统建设、管理、协调和推进,可以避免多头管理和重复建设。统一规划是可根据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超前规划、适时开发,建立各种载体、内容的学习资源,通过网上党校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教育的效果。由相关部门统一开发,集中部署,专门用于网上党校教育共享平台。党校的各部门负责各自的工作,分级推进到党校的教育。

这些文献从内容和管理体制两方面对网上党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但是在此内容和管理体制下如何保证网上党校学员学习的效果,没有文献对此有过论述。

三、网上党校目前存在的问题

网上党校是新形势下与时俱进的时代产物,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给党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效率,加强了党员教育的实效性,但是网上党校对于教员和管理队伍、教学的形式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观目前的文献研究,网上党校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管理队伍的角度论述网上党校目前的管理现状。网上党校是信息化与教育性相结合的教育形式,网上党校内容的维护需要有网络专业技术人才和思想政治理论专职教师队伍。但是目前的网上党校发展中,缺乏既懂得党建知识,又懂得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及教育规律的复合型的党务工作者,难以把党务知识有机地融入网络教育中,以提高网上党校的学习效果,也难以真正长期、稳定地做好网校维护工作。

二是从教学内容方面论述了网上党校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网上党校的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网络的不可控性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网上党校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对教学与学习的考虑不够,其具体体现为教学内容相当于学习材料的堆砌,导致学员在自学时候无从选择,难以保证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网站内容特别是理论前沿和时事形式动态更新较为缓慢;学习内容与当前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等现实结合不够,未能将与社会、生活、校园贴近的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当中,让学员们无形中产生了距离感,没有改变对传统党课学习的观念。

三是从教学形式的角度论述了网上党校的教育方式存在的利弊。现存在的网上党校未能充分利用网络的时效性和交互性特点,大多数高校的网上党校只是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进行自学和自我测试,没有提供实时的讨论交流工具。即使提供了网上信箱,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回答学生的提问,导致学生在利用网上党校学习时,仅限于学习网址提供的内容,而对于在学习或测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无法得到教师的指导,没有建立一个学生党员与教师、学生党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互动的平台。

四、网上党校建设的创新性思考

高校党务工作者需要通过建立网上党校,运用各种新的手段和途径,利用大学生党员喜欢的形式和载体,开拓各类教育平台,创新党员培养教育。

(一)加强网上党校管理队伍的建设

网上党校要依托教师和管理人员来运行,需要努力建设一支既熟悉党务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又懂得高校教育规律的网上党校管理队伍,加强对全体党务工作者的普及教育,以便更好地利用网上党校开展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因此,笔者认为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引进或补充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业务技能培养等途径,切实加强网上党校管理队伍的建设,特别注重培养对骨干技术人员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网上党校管理队伍,使网上党校真正做到有人管、懂得用、效果好。也可以考虑在教职工党员中选拔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责任感强,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学有专长者党建导师,建立导师制度。

(二)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

为了能更好地吸引大学生党员的目光,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要在网页内容的编排、版式设计、学习形式上有所突破。要把涵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影音等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开发在线抢答、网上辩论赛、网上红色旅游、学习积金币等方式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尽量变抽象为具体,变严肃为活泼,变沉闷为轻快,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党员受到教育。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根据教育对象(普通学员、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差异性,由浅入深、由零散到系统,分别设计学习难度、重点各异的学习板块,使教育对象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内容要加快更新速度,及时给学员提供理论前沿和时事政策方面的知识,加强时代感。

(三)增强学习互动性

网上党校远离现实课堂,但是又要尽可能地把现实课堂教学的优点融入网上学习中。要合理运用各种网络交流方式如电子邮件、QQ、微信等方式来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做到网上交流与网下交流相结合。通过交流,让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党员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能够检验网上党校学习的实际教学效果,在相互交流中做到相互启发和提高。笔者认为还可利用在线答疑、讨论、网络会议、在线自测、经验交流等活动加强交流。

网上党校的发展对于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有其明显的推动作用,运用网上党校做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是每一个党务工作者共同的目标。在网上党校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网上党校的优势,推动其在党员教育培训方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罗永禄,肖洁.创建全国副省级一流“网上党校”的对策研究——以山东青岛市委党校为例[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8):50-51,55.

[2]邱刚.创建网上党校 推动党校教育现代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3]郝振华.推动新时期高校党校教育现代化发展——论加强网上党校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11(02):42-44.

课程建设与改革综述 篇12

近些年, 高校扩招的规模较大, 导致体育场地和教师短缺, 这种状况在短时间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大学中出现上体育课的班容量较大, 直接造成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上课兴趣下降等问题。将网络与体育教学相结合, 拓展体育教学的纬度, 使体育教学朝着不受时间及地点限制、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

1 体育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定义

网络教学的出现, 极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于设施、师资力量短缺等所带来的压力。网络教学系统的使用在“促进教学主体作用的合理化转变”、“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校园数字化建设”方面给高校教学与教学管理带来了积极的变化[1]。在此背景下, 与“网络教学”相关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研究热点。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网络教学是学习者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通过网络与学习内容、教师以及其他学生进行互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学习支持服务, 从而使学习者能获得知识、建构个人的意义以及在学习经验中得到增长。”

在“网络教学”研究的基础上, 张慈珍把“网络教学平台”定义为其是建立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协调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一种教学模式, 是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内容与现代化教育理念设计出来的, 具有多种功能的开放式的教与学交互系统。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 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的特点正在日益凸显, 网络教育正在成为普通高校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2]。

具体讲, “网络教学平台”是建立在以课程教学网站为核心的统一的网络交互平台基础上的, 课堂教学的诸多功能, 如师生互动、网络解疑、课程质量评价等都可以在平台实现, 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共享的环境, 使其自主学习得到保障, 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因此, 本研究利用“属加种差”的方式把体育与健康网络教学平台定义为“依托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的平台, 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交互,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条件得到保证, 确保其学习效果的提高”。

2 体育课程建设教学网络平台的必要性

华南师范大学于2000年开始建设的《健康教育》网络课程是国内较早的体育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为后来的体育课程网络平台建设提供了一些思路[4]。同时也对体育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做了一定的理论铺垫。

2.1 延伸高校体育课程的时间与空间

2002年由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简称《指导纲要》) 中, 将体育课程目标调整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

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上课内容是《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 而且体育选项课大多具有学时少、内容多, 课堂教学侧重于“精讲多练”的特点。但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基本处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中, 对学生在身心发育方面的差异缺少科学的分析与标定。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体育需要, 体育课程设置和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吻合度较差, 呈现单一化, 教材缺乏弹性, 着眼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 忽视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结合[5]。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既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又可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 使学生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还可以方便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 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6]。

2.2 拓宽体育课程的层次

高校体育课程居于学校体育课程的高层, 中小学体育课程属于奠定个人体育知识与能力的基础阶段, 而大学体育课程就属于提高阶段。所以, 课程的层次不同体现较之课程类别体现更应该重要。在高校体育课程中, 只是增加体育课程的门数与普通的教学体系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公共体育课程传授技艺并没有错, 但兼顾科学性与人文性却不应该忽略。

学者们普遍认为, 高校体育课程表现特征应该包含四方面: (1) 学生体质的增强; (2) 体育知识与营养保健知识的传递; (3)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4) 满足学生在运动中的个性需求。

体育课程网络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体育信息的来源, 使体育课程成为了多种学科交叉的活动性课程, 学生不但对一般体育知识可以学习与掌握, 对诸多的体育知识也会了解。可以说通过体育课程网络平台, 学生在了解体育的同时, 也可以了解社会, 从而达到体育课程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

2.3 教师与学生选择面的扩大

体育课程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 在无法选择到自己想要选择的项目时, 可以通过教学网络了解并掌握该项目的技术, 熟悉该项目的相关内容,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体育项目, 那么通过网络平台, 可以选择教学网络平台上所有的任何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了解对象。

体育课程网络平台同时也可以让教师的教法选择性更大, 在课堂上很难实现的“分层教学”、“情境教学”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与兴趣选择教师的授课内容。

3 体育教学网络平台发展的方向

最近几年, 体育学科领域的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和理论研究显著增多, 具体来看, 这些体育课程网络教学或者是某一运动项目的网络教学, 如南京师范大学的排球网络课程开发, 华中师范大学的篮球普修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速度滑冰网络课程;或者针对的是某一项体育专业理论课, 如华南师范大学的《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西北师范大学的《形体健美与健美操》网络课程、沈阳体育学院的《学校体育学》网络课程。以学校开设的所有体育课程为主体建立的综合性的体育课程网络平台并不多见, 但从这些网络平台的的建设与发展来看, 体育课程网络平台的发展方向如下: (1) 体育课程教学网络平台中应建立网络导学和支持; (2) 体育课程信息技术发展和师生互动要深度融合, 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加工所接受的信息, 使之形成自己的知识, 进而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3) 体育课程所包含的人文性与其技术性应合理体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中。

参考文献

[1]张慈珍.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高等教育) , 2011, 26 (7) :60-62.

[2]朱俊武.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2, 1 (63) :84-87.

[3]高健, 颜天民.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3 (12) :94-97.

[4]刘文柯.体育课网络助学平台建设的思考——体育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9 (3) :80-81.

[5]栾丽霞.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26 (4) :72-74.

上一篇:广播电视发射机房下一篇:城市桥梁的日常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