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开发与专业改革

2024-08-09

课程开发与专业改革(共11篇)

课程开发与专业改革 篇1

一、深刻认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 通过不断培训业务, 习得专业技能, 实施专业自主, 体现专业道德, 逐步提高从教素质, 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即从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的过程。只有牢牢把握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基点,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主体地位才能得到确认, 教师工作的职业性、专业性才能得到确认。

校本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 其选编的大多内容来源于生活, 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内涵。为了能驾驭这些不断变化的学习内容, 教师应想方设法满足学生学习的期待, 亲身参与到课程规划、课程设置的实践中去, 努力探求新的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传授方法。开发校本课程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学博士徐玉珍认为,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所有的教师都“站起来”。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 他们可以站在学校这块基石上, 鸟瞰国家的课程或其他的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教学的实践反复证明,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是最大的受益者。校本课程的开发, 她从本质上要求教师具有确定课程目标、创设课程内容、细化课程实施、推广课程评估的能力。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机会, 即学校特别是教师都有机会得到发展, 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中, 将逐步加强对学校的认同意识, 提高归属感, 形成课程意识, 掌握课程技术, 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兴趣性, 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开发校本课程为教师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提供了机会, 为教师实现教育理想与教学想法提供了机会, 为更好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提供了机会, 为教师更快更好地学习课程理论提供了机会, 这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有促进作用。

三、开发校本课程, 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

1. 开发校本课程, 能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给教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观念。

(1) 学校是为学生发展提供理想翅膀的发祥地。课程是为学生求知所设的供应站, 教师所有的教学作为都是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2) 抛弃“教书匠”狭隘性的教师形象, 争做“专家型”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使教师体验成功, 强化反思意识, 从教育实践入手, 便捷地进行研究, 逐步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 并提升自己特有的“教学实践性知识”, 积极、主动地使自己走向“专家型教师”。

(3) 调控好, 发展好团队合作精神。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单一的单纯的, 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求课程专家、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员广泛参与, 要求教师与参与课程开发的其他人员密切合作。长此以往, 自然就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

(4) 着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学领域的一次变革、一个创举, 有力地冲击着教师的权威、教师的万能, 所以学生很可能超过教师, 并把教师“问倒”, 这就可能引发“师生观”的转变和“好学生”理念的重建。校本课程开发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成为主流, 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甚至要鼓励学生“犯规”。学生有了自己的观点, 才敢向教师质疑问难, 这样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的拓展、能力的形成、个性的张扬, 也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开发校本课程, 能不断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在教育理论方面, 大部分教师只有教学论, 没有课程论, 以致课程意识淡薄。

校本课程开发的倡导首先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并不断强化, 这些课程意识包括: (1) 课程是开放的, 即从课程的推进角度来看, 它不仅仅是一种成品或产物, 如教科书, 它还具有生成性或持续的变化。 (2) 课程是民主的, 即从课程权力的角度来看, 课程由一个共同体, 如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社会人士、学校领导、师生、专业人士或利益集团等共同决定。 (3) 课程是科学的, 这包含两层含义:校本课程的设置要尽最大努力满足儿童情感的需求, 满足不同儿童心理发展、心理调整的需求,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赏识成功感的愿望。同时, 课程的开发要循序渐进, 遵循客观规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切忌心血来潮, 我行我素。要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序, 即:确定课程目标→组编课程内容→实施与评价课程。

3. 开发校本课程, 能逐步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亲身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行列中去, 必将促成教师知识结构的重建, 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更加匀称, 更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1)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即学科性知识。在本体性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后, 它就不再是影响教学的显著因素。要开发校本课程, 教师必须具备本体性知识。

(2)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教师对条件性知识的掌握除了通过系统的学习得到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习、获取条件性知识, 用良好的心态学会动态性地把握、领会。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中, 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具成效性, 教师除了应具备一般的教育专业知识外, 必须认真学习一些课程理论, 阅读大量的资料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以便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3)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即教师所具有的课堂背景知识以及相关的知识, 它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必须牢牢把握“参与”“实践”“总结”“反思”这几个主要特征, 通过理论的学习、实际运作, 把所学的知识内容, 理念的建立与教育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收获更多更广的实践性知识。

4. 开发校本课程, 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各项能力

新课改提出的“专业技能的发展”有一些变化, 特别表现为教师要有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统整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要有选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组织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机制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能力;要有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建立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发展的运用新课标评价的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 能使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地得到提升。

(1) 课程能力的提高。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 教师要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估, 而不仅仅是一个实施过程。因此, 校本开发的过程有助于教师课程能力的全面提高

(2) 研究能力的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 教师是一个探索者, 更是一个“研究者”, 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 教师的研究能力会不断得到强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强调的是教师的行动研究,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要学会思考, 要具备系统地评定一个教室或学校中正在发生什么的能力, 并且能用不断改进的观点去鉴定、评估这种行为的结果。

(3) 教学能力的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研讨, 根本的原则是要遵循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方方面面, 促进教学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要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提升, 还要求助于专家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效率、教学效果, 扬长避短, 提升技能。

总之, 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讨的过程中, 教师是开发的主体, 也是专业自主的主体。它赋予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 同时更加强调的是责任。校本开发是一场教育教学史上的革命, 同样也是课程选择与编写的大变革, 必然会对教师提出更高更大的要求, 在开发能力、校本意识、团队合作、互助探究、总结反思等方面为教师的成长与成才创设了新的环境和新的条件。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和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 才能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因此说,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2]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发展研究, 2002 (05) .

[3]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4]郑晓梅.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3 (3) .

[5]魏国栋, 吕达.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课程开发与专业改革 篇2

课改背景——移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随着我国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并日渐成熟,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及无线网络的普遍覆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商家的经营理念也都在不断的转变,移动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发展势头强劲,人们的吃、穿、住、用、行与之密切相关。

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发布厅发布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2.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48亿,其中,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01亿,手机网络购物的使用比例约占网民总量的61%。随着移动通讯及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正逐步向消费者各类生活领域、生活需求渗透和覆盖,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向移动互联网靠近并不断加强。

移动端开发设计的课程改革思路

平台设计开发能力是我校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之一,为了达到培养目标我们匹配了相应的课程,其中《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该能力模块中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是网站建设与开发的基础课程,课程介绍了网页设计的基本理论、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网页制作基础知识、创建与管理站点、在网页中创建文本、使用图像与多媒体丰富网页内容、网页中超级链接的应用、使用表格布局页面、应用CSS样式美化网页、框架及模板的使用、网站上传与发布等内容,课程内容主要针对传统台式PC端及笔记本电脑端静态网站的设计、制作及发布。

以PC机为主要界面可以说是传统的电子商务,也就是“有线的电子商务”,原有《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可以满足传统的电子商务以PC机为主要界面的设计需求,并完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搭建,但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新趋势,课程内容也需要根据用户消费终端的改变进行调整,来满足企业对移动端的设计要求,及用户对移动终端的界面使用要求。移动电子商务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它信息处理技术完美进行结合,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补充,借助移动电子商务活动,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可以更随意,更方便得进消费活动。据统计,2015年有超半数的手机网民曾在移动端购物。移动电商成交额首超PC端,移动端成为电子商务主要的交易渠道,预计到2018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将接近5亿。

在移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情形下,对于网页设计师来说,移动web前端的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解决移动终端对传统PC端网页的正常显示,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用户的不同需求。所以,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而言,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趋势,满足行业人才需求,学校在培养学生平台开发设计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注入移动终端开发理念,使学生在具备PC端网站设计制作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补充针对移动端的前端开发、移动app开发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职场持续发展能力,因而我们在原有pc端网站设计与制作内容的基础上,加入移动端web设计的内容,研发新课程《移动web前端开发》。

基于移动端开发的课程研发

《移动web前端开发》课程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学生可以通过移动web设计流程及相关技术的学习,掌握移动端网页的设计开发过程、基本的方法、技术及技巧,移动APP设计理念等,满足用户从个人电脑到移动终端的延续,实现用户在个人电脑a端和移动设备端视觉一致性的呈现,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移动web前端开发》主要内容包括HTML5与CSS3对相应式设计的入门、媒体查询:支持不同的视口、流式布局、响应式设计中的HTML5、CSS3:选择器、字体和颜色模式、CSS3过渡变形和动画、跨浏览器问题等。

课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将理论知识、案例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和大量的实践训练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从响应式页面以“内容优先”为依据,通过对移动端页面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出发,掌握开发移动端响应式页面的流程及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够熟悉移动web前端的设计技巧及基本技术。

通过《移动WEB前端开发》课程的研发,达到以下成效:对原有同类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补充,使教学内容更接近行业需求,形成新的课程;构建全新的课堂管理方法和考核方法;通过课程研发引进企业平台;探索与该课程相关的企业应用模式。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学生在掌握传统电子商务网站制作的同时,也能具备移动端界面设计所需要的技术,可以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满足电子商务企业的人才需求。

课程开发与专业改革 篇3

1 现状和问题

目前, 国内外的部分高校还是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 即闭卷考试+平时成绩的模式, 但是这样的考核方式却暴露出了很大的弊端。首先, 无法全面地反映学生实际的应用能力;其次, 让学生忽视实践的重要性。

随着高职理论的不断发展, 部分高校对电子产品设计类课程进行了改革, 实现了项目化,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考核方式的改革与探索, 主要是采用了过程考核的方式, 即对每个项目或任务结束时都进行考核。过程考核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文明习惯、组织纪律、报告书写等未能得到全面的评价, 无法真正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2 考核改革措施

电子产品辅助设计与开发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 因此课程考核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体现这两方面重点。通过改革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和评价方式, 构建一个多元互动式综合评价体系。

2.1 考核内容改革

考核的内容, 一方面要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另一方面要能反应教学内容。通过考核, 学生既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同时能强化理论吸收。通过电子产品辅助设计与开发课程项目化, 我们把电子产品辅助设计与开发的各个知识点合理地分配在每个项目中。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 建立了考核题库。每个学生拿到的考核题都是和本项目相关的, 但每个题目要求完成的功能不一样, 比如说在电子产品控制程序编写项目考核题库中, 产品主要功能基本一致, 但在细节上差别较大。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单片机的掌握情况, 还能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作弊。

2.2 考核形式改革

考核的形式改变传统的笔试或者实践, 采用“说、评、写、做、改”等多样化的任务考核。

“说”考核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任务描述给同学听, 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还能培养其胆量和自信。“评”考核就是让学生去评价别人的任务完成情况, 既可检验自身知识掌握情况, 还可以锻炼总结归纳能力。“写”考核就是让学生以报告的形式完成任务考核, 既可以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还可以增强学生查询资料, 整理资料的能力“做”考核就是要实践, 可以是动手制作简单电路, 也可以是采用虚拟的形式, 比如Multisim, Proteus等仿真实现。结合实际问题, 由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既检查知识掌握情况,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改”考核是提高版的“做”, 在现有给定资料的基础上适当修改相关电路、程序等, 完成新的任务。这类考核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

通过以上形式, 并结合个人、小组以及团体等模式, 不仅培养学生表达、评价、报告书写、实践应用、举一反三等个人能力, 还提高他们在团队中合作能力、适应能力、推动能力等, 甚至他们的情感、态度、习惯、道德等都会有所增强。

2.3 评价标准改革

评价标准要突破原有的单一性, 注重多元性, 强调过程性。“多元性”一方面指的是评价内容多元。当然教师的评价是主要部分, 同时要考虑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这一部分主要是由于现在很多项目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 可以提高学生的内省意识。还有要进行自评, 有利于学生成就感的形成和个性化的培养, 是高职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另一方面指的是要兼顾方方面面, 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实践操作技能、工作作风与职业道德、学习态度等等。“过程性”指的是评价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表现。随着项目化的深入, 可以采用项目评价, 也就是每个项目进行考核, 最后给总评成绩, 这样能比较客观的评价一个学生, 也可以防止学生期末临时突击, 死记硬背各个知识点也能“混”及格, 从而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

3 结语

经过两年的建设与实践, 通过深化“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及采用多元互动式综合评价体系,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活跃了学习气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各级各类竞赛中, 学生屡创佳绩。许多毕业生最终选择从事电子设计方面的工作并且单位评价良好。当然课程考核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需要不断的实践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齐素祯.高职教育课程考试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11) :51-55.

[2]李家林.高职教育课程考试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30) :43-47.

[3]刘瑞军, 黄文峰.对高职院校世行职业教育项目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辽宁职业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 2013 (10) :4-6.

[4]曹丽苹, 张德田.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创新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2 (6) :32-33.

[5]焦安红.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 2010 (7) :39-41.

深化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能力建设 篇4

校园文化以其潜在而又巨大的教育功效而早为人们所重视。各地各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倾注了很大热情,对校园文化建设所作的理论上的探讨与实践上的探索,为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实现新的跨越,并向更高层次跃升,已成为摆在我们学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校于2003年秋开始对学校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研究初步表明: 深化课程改革,校长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千方百计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依法治校,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重建;必须树立科研兴校意识,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以人为本,探索课改新路,建立校本管理新体系。

学校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教育教学管理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心实意地依靠教职工来办学,与全体教职工一道认真探索课改新路,努力建立校本管理新体系。

1、重建教师评价体系。学校要实现校长的办学目标,要取得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根据我校实际,我们把教师评价引向激励教师发展、提高广大教师“以育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的意识,突出“重教书育人、重更新观念、重学法指导、重教改教研”等“四重”教育过程的发展评价。为了让老师们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着力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的尝试。评价课堂教学──看“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评价教师──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师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全面进行评价:

1、教师自评。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最有发言权。

3、指导组评。由学校领导及学科指导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作出评价。

2、重建学生评价体系。根据我校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设立“五重视”评价体系,即:重视习惯养成、重视进步发展、重视特长、重视创新思想、重视实践等。评价学生──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并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3、建设校本课程开发新体系。学校在学习落实好上级所规定的课程教材外,根据新课程的突出特点[打破了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系]。我们正着手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引导教师在充分评估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挖掘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对原有的活动课、兴趣课进行提升、整合,行成各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即将开发的课程有:根据校内教师自身特长开发的《活动课案例》,为强化德育工作开发的《礼仪教育》,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而开发的《信息技术》等。

4、重建五年规划。根据当前课改形势与学校实际制定五年规划,并将每年对五年规划重新审视、反馈、整改、更新,再制定,真正使五年规划成为动态的、三维立体的目标管理指路明灯,彻底改变过去一层不变的静态桌面计划。这样方可促进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再上新台阶。

二、科研兴校,创新教研模式,进一步深入课改实验。受教育科学理论贫乏的约束,我校的教育科研能力偏低。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对学校的振兴和发展至关重要。科研兴校要树立三种意识:

1、树立“主动”意识。没有教育科研的意识,视教育研究为不切实际又没有多少实在意义的份外追求,也就没有自觉科研意识与行动。迫于职称评定对教育科研的硬性规定,或迫于学校的硬性科研规定,临时抱佛脚,突击赶写一两篇论文,填补空白,应付差事,“科研一阵风”,质量必然打折扣。注重“主动教研”意识,就是要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长期不间断性的教研活动是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与提高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每位教师都应主动地、能动地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人。

2、树立“过程”意识。树立“过程”意识,就是要打破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对教育科研的正确认识。我们积极开展新课改主题月活动,如学习新课改理论月,尝试新课程新教法实践月,新课程实践研讨再实践月,新课改学习培训提高月,反馈小结月等。坚持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每月教师必读一篇教改文章,写一篇心得体会,用新教学理念上一堂课。

3、树立“创新”意识。开拓创新能力,是教师科研能力发展到成熟阶段后达到的一种高级境界。有志于科研的教师仅仅满足于教育教学经验的简单总结是不够的,陶醉于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剪裁、仿制,更是要不得。首先,一个教师要勇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揭开纷纭的教育教学现象,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重大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其次,要敢于冲破原有的旧模式,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成为科研创新的主力军。

课程开发与专业改革 篇5

关键词:潮汕文化;校本课程;化学文化;课程开发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1-002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于1973年由菲吕马克(Furumark)等人提出,并界定为学校中的教师对课程的计划、设计和实施。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80年代逐渐兴起了校本课程开发运动,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西方课程开发的主导形式,其中以澳大利亚和美国最为盛行。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决策权部分下放到学校。经过十余年的课程改革,中学化学课程已经或者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上,也体现在课程内容及课程方式上。

在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地方文化已成为了校本课程倍受重视的资源。地方文化因其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是当地人们所耳濡目染的最熟悉的事物,也是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地方文化资源所蕴涵的审美成分和它自身的本体成分是任何其他艺术所无法替代的,失去了这种地方文化资源,就等于失去了这个地区最具个性特点的文化精髓。校本课程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的学生差异性的要求,克服全国统编教材在地域上的局限性,消除学生学习上的陌生感,不仅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实现育人新目标。

1 文化育人是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具体落实在三维目标的课程要求上,其主题最根本、最集中地表现为对完满人格的培养和追求。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无法实现人格的升华的。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化学科学也给人类带来了环境问题、化学灾难。因此,化学好比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它关键在于人,教学中一味强调知识与技能、解题策略,是无法解决价值问题的。要解决价值问题,教育家们提出了文化育人的思路。

学者们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递过程,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文化过程”。这一文化过程不应仅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传统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

从文化育人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教育工作者从化学发展史、化学实验的过程出发,创设情景教学;更多见是发散思维,让化学走近生活,与人们的吃、穿、住、行、健康、能源、环境联系起来,生动活泼地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近年来,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聚焦地方文化的特点。以地方文化为背景的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其主要优势在于:(1)对学生来说,选取教师和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文化现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教学内容与国家课程接轨。从人文的角度提出问题,以化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教与学的共鸣。通过讲故事学科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建立化学与人文社会的广泛联系,提升学生对化学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养成正确的科学思维习惯。同时,在教学中学生更了解家乡丰富文化内涵,增强自身认同家乡、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意识。(2)对教师来说,文化视野给了教师全新的体验,开阔了思路,对化学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在参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不仅拓宽了知识面,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与化学的研究,文献调研、田园调查、论文写作等过程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又给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各方面提供了巨大的课程改革空间。(3)对学校而言,从文化视野开发校本课程反映了学校、地方的特色文化,能更好地构建学校的文化特色,实现教育与社会协同创新、文化育人的三维目标。

2 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及实践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呈现的新课程形态,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之一。在实践工作中,以潮汕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源泉,开发特色的校本化学课程,具体思路如下:

2.1选定开发的主题内容

潮汕文化与其他地方文化一样,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史、哲、艺等方面,而涉及化学方面的研究甚少且零散,算得上是稀缺资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源自文化研究的学者多来自于文史专业。因此,要寻找地方文化中的化学课程资源,首先需要对地方文化的概貌来一个系统性的了解,并用灵巧的化学嗅觉厘清文化内容中的哪部分与化学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后根据人才培养计划的需要,选定开发的主题资源。如潮学学者通常将潮汕文化划为8个主题,这8个主题分别为语言文化、文物古迹、文学艺术、饮食文化、工艺美术、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名人文化等,其中与化学关联度较大的有4个,即文物古迹、饮食文化、工艺美术、民俗文化等,我们根据化学属自然科学的特性,补充了一个自然环境资源主题,合并为5个待开发的主题资源。

2.2主题资源的整理与开发

要发掘地方文化资源,一方面要领悟地方文化本体内涵的精气神,包括有人类应对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处世哲学和价值观等;另一方面要找到文化中富含的化学成分与智慧。

就校本资源开发而言,调研文献资料不仅获取的信息量大,而且较为容易,通过对某一主题资源文献资料的系统研究,找到其与化学结合的部位。对于那些化学成分丰富的文献结合部位,可直接运用化学的基本原理,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将先前文献的文学语言表达形式转译为化学语言表达形式,即将文化读本转化为化学读本。在转译过程中要注意化学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易读性。实际上是化学反客为主,从一个地方文化主体中脱颖而出,并放大成为化学资源的骨架、主体。而地方文化内容被压缩,转变成化学资源的辅料、血与肉,赋予资源鲜活的生命、情感、价值观等。如茶对潮汕人来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叶制造业作为当地的特色经济产业,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加工等方面的文化、科学研究的文献资源十分丰富,易于整理、提炼出化学资源。

由于地方文化的研究一般为文史学者,相关化学方面的文献资料存在科学数据不完整、甚至空白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需通过田园调查、走访座谈、科学实验等手段来获取原始数据,对化学资源进行科学数据补充,使其完整。如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功夫茶”人文研究资料十分丰富,但自然科学方面研究基本上为空白,要揭示文化背后的科学价值,首先根据研究的目的,实践中以功夫茶冲泡技艺科学性成疑为核心,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调查对象及内容,进而通过田园调查、访问座谈,来获得影响茶叶冲泡工艺的茶水比例、水温、浸泡时间、浸泡次数,以及茶汤品质评价标准等相关数据和方法。其次,运用现代科学的价值观,围绕茶汤中的活性成分茶多酚、茶多糖、咖啡因等设计实验,对影响茶叶冲泡的主要因素采用单因素或正交设计试验,测定单次冲泡茶汤的各活性成分含量,结合感观评价,优化出科学的冲泡工艺。最后,再通过实验将实验室的优化工艺与民间工艺对比,来揭示功夫茶冲泡程式的科学价值。

以上工作不仅仅是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创新,也是对地方文化的丰富与发展。通过以上所述的文献调研、田园调查以及科学实验等方法,可将选定的文化资源整理出一个地方特色的化学资源,这算得上是校本课程资源的一个毛坯。

2.3制作精品化学资源

要将一个校本课程资源的毛坯转化为一个教育资源,能呈现出化学教学的特色、育人功能。一方面要将化学的内容做大,化学一定要作为主体充实于课程资源,使其成为一个化学读本,而非人文读物;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强,让课程资源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承担起化学教育的重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其精雕细刻,使其成为精品化学资源。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保护性地解读地方文化,其特色、本味不能在解读过程中被误读。如功夫茶的核心思想是传递一个“和”的意思,在外在精美的技艺中,包涵着中华儒家的哲学智慧。其次,校本资源应具备化学原理、知识、方法等特征,使资源呈现出明显的科学性、逻辑关系,满足教学之需。再次,由于文化涉及的范畴较广,常常需多学科知识互动,这需要对多个学科知识进行把握,确保无误。如化学资源作品“潮汕功夫茶中的化学智慧”一文中,涉及到人文、地理、水土资源、农业种植、茶叶加工、生物、化学、食品等学科内容;又如潮汕人利用野生宜昌橙制作香料,作品“宜昌橙鲜果皮及其蜜饯香气成分分析”中涉及到植物学、化学、食品科学等学科内容,这些化学资源作品,不仅是化学资源,也是科学资源。通过反复的精雕细刻方可得到一个精品化学资源,即校本化学资源。

2.4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课程资源的内容,课程及教学的目的需要,运用人才培养三维目标的原则,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为教学方案并得以应用。对于校本课程资源偏理论的内容,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或对已开设的化学理论课程内容进行拓展,将校本化学资源设计为理论课教学内容,充实于教学实践中。如潮州的茶叶、陶瓷的校本化学资源内容丰富,茶叶与陶瓷制造过程的化学原理十分清楚,且学科间的知识交互性强,是开发理论教学的好素材。

而对于有些易于开展专题调查、操作性强、且充满趣味性的内容,可设计为实验教学内容。如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技巧举世闻名,可设计一个实验内容,指导学生开展田园调查,收集民间冲泡茶的条件及评价方法;用现代科学的价值理念,测定茶汤中的茶多酚、茶多糖、咖啡因等成分优化出茶的冲泡工艺,对比民间冲泡方法,分析功夫茶冲泡的科学性,边泡茶边实验,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育人案例,此教案已汇编于暨南大学出版社印刷的《综合化学实验》教材中,并于2014年8月出版发行。

另外,有些化学资源不完善的内容,可以设计为学生课外科学研究内容,教师和学生边研究边发掘文化资源。如潮州大吴泥塑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泥塑的材料来源于潮州的大吴村,此泥土是否存在特殊的组成,为此设计了一个课外研究项目,对大吴村的泥土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使得泥塑文化有了科学创新,这一化学资源得以完善。

3 结语

课程开发与专业改革 篇6

一、高职教育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在高职教育兴办初期, 课程体系基本套用普通本科院校以学科知识型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经过长期应用, 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前沿性方面已相当成熟, 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但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匹配性不高。因此, 高职教育必须建立起属于自身特性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不应是在学科知识性课程体系基础上的修修补补, 而是建立在自身的逻辑体系上的创新。这个逻辑体系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置理念, 我们把课程体系分为四部分:通用课程、营销职业基础课程、营销职业岗位课程、营销职业拓展课程。通用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英语、计算机文化、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这类课程是高等教育通用课程, 适用于各个专业。营销职业基础课程是市场营销职业各岗位通用的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会计基础、管理基础、统计基础、经济学基础、商务礼仪、人际沟通等课程。营销职业岗位课程是针对学生具体就业岗位而设置的课程, 是与学生就业需求距离最近的课程, 即专业核心课程。营销职业拓展课程则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就业去向、学习兴趣等因素来确定。每个学校开设的具体课程与每个学生所选学的课程都会有较大的不同。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拓展课程主要包括行业营销、农产品营销、网络营销、营销案例、浙商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等。

对于课程体系的口径而言, 从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方面的要求看, 营销专业结合行业、产品进行培养, 效果会更好一些。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 必需的产品知识和技能是必须的。这类岗位在国外通常称之为“销售工程师“。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较好的办法就是采用通用模块+特色模块。通用模块是各个学校市场营销专业通用的, 具有普适性。因此通用课程体系是市场营销专业通用的课程体系。上面所探讨的课程体系指的就是市场营销专业的通用课程体系。笔者认为, 通用课程体系是各个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交流的平台, 对各个学校都具有指导价值, 是各个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部分。但同时, 特色模块部分的教学也很重要, 它对于提高学生初次就业的针对性以及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等方面很有意义。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思路:一是在通用性课程体系的教学中, 融入行业营销、产品营销等内容;二是单独组建特色模块, 开设专门的行业、产品知识与技能学习课程。

二、市场营销职业岗位课程分析

营销职业岗位课程分析主要包括企业营销职业岗位如何分类、职业岗位课程如何设置等问题。

1. 企业营销职业岗位分析。

营销职业岗位是营销职业岗位课程设置的基础。为此, 我们选择了有代表性的30多家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企业类型从规模上有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涉及行业有快速消费品、家电、服装、农产品、房地产等企业;从企业业态上, 有生产性企业、流通性企业、服务性企业等。通过调研分析, 我们发现不同企业的营销职位设置有明显差异。这与企业的业态、经营的产品、企业的规模等方面有关。同时我们还发现, 名称相同的职位, 在不同的企业其工作职责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 经过多方论证, 我们把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岗位群按“类别—职位”模式进行划分。

首先按照工作性质的相似性与相近性把营销岗位群分为四个岗位类别:即市场调研与分析类、营销策划类、销售类、客户服务与内勤类。市场调研与分析类岗位主要做市场研究工作, 主要在办公室工作, 工作特点是动脑。营销策划类岗位主要制订营销计划、营销监督工作等, 对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创意策划能力要求较高。销售类岗位与客户打交道频繁, 要求沟通能力强, 吃苦耐劳, 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 薪水方式具有挑战性。客户服务与内勤类岗位需要耐心理解顾客, 有与顾客打交道的技巧。然后再对每个类别划分具体工种。如市场调研与分析类岗位, 可以细分为市场调查、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工种。

2. 营销职业岗位课程体系。

从便于组织教学角度考虑, 可以按职业岗位类别来设置职业岗位课程。

关于职业岗位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的关系问题, 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 可以考虑的一种思路是按职业技能来设置课程。从另一个角度看, 上述职业岗位课程也可以同时看做是针对这类岗位的一门职业技能课程。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各类岗位都需要的通用技能, 如消费行为分析技能, 在市场分析技术、市场营销策划、商品推销、门店销售与管理、客户服务与管理等职业岗位课程中, 都会遇到对消费行为分析这样的问题, 当然需要消费行为分析技能;其他的诸如商务谈判技能等。这些技能对市场营销专业而言很重要。所以应该在与之关系最密切的职业岗位课程中予以培养。如可以考虑把消费行为分析技能放在门店销售与管理这门职业岗位课程中予以培养, 把谈判技能放在商品推销这门课程中予以培养等等。而对于一些市场营销岗位中基础的技能与素质课程, 可以放在职业基础课或职业拓展课中, 如基础性的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抗压力为主的心理素质、商务礼仪等。

三、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应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因此, 高职教育应建立起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具体而言, 应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对市场营销专业来说, 项目课程应该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课程模式。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从2006年开始实行项目课程改革试点, 经过近5年的研究与实践, 目前基本完成了职业岗位课程的项目课程建设任务。

以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为例, 市场营销策划是一门职业岗位课程, 是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任务是根据企业的营销任务, 完成各类营销策划工作, 包括广告策划、公关策划、促销策划以及整体营销策划等。根据岗位工作任务, 我们相应地把课程分成4个项目:即广告策划、公关策划、促销策划以及整体营销策划等。这4个项目, 既可以相互独立, 又相互联系。项目课程与学科课程一个最大的差别就在于项目课程是任务驱动型课程, 即学生带着工作任务进入学习、围绕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完成工作任务结束学习。项目的工作目标就是项目的学习目标, 项目的工作成果就是项目的学习成果, 项目的工作流程就是项目的学习流程。如在广告策划项目中, 一个完整的广告策划工作, 包括了广告策划前的市场调研分析、广告计划书的制订、广告作品的设计与创作等业务流程。据此, 我们相应地设置了3个学习模块。广告策划工作完成后, 工作成果包括广告策划书1份、系列广告作品1部、广告的消费者分析报告1份。我们把学习成果也相应地设计成3份报告与作品。

策划工作是围绕某个具体的产品或服务项目展开的, 是具体的产品和服务的策划。据此, 我们要求选择一个真实产品作为营销策划对象。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 结合考虑学生的就业趋向和职业个性特长, 我们确定了在浙江省区域内生产和销售的啤酒、衬衫、轿车、房地产等4类产品作为营销策划对象。每个学生项目组可以从中选择一类产品作为项目产品。这种设计的特点是:第一, 与实际职业岗位工作方式相一致;第二,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些产品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 “看得见, 摸得着”, 真实感强;第三, 可以获取真实的市场调研资料和企业真实信息;第四, 可以取得生产此类产品企业的支持, 在项目设计、项目评价等方面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准确对接。

要完成项目, 不仅对知识方面有要求, 对技能和职业态度等方面也有要求。知识学习固然重要, 但能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要, 要求也更高。在知识学习方面, 项目课程学习不仅需要必备的理论知识, 也需要必备的实践知识。项目课程模式中的理论知识选取根据“项目需要什么知识, 就选取什么知识”的序化原则, 项目知识的选取不仅要打破学科章节的限制, 还要打破课程之间的限制。在技能方面, 市场营销策划则要求:能够按照项目的需要, 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能够进行实地访谈, 写出访谈总结;能够进行市场分析报告的撰写;能够进行简单的图案、文案等方面的设计;能够进行简单的创意分析, 并写出分析报告;能够进行营销费用核算;能够与伙伴进行有效沟通;能够组织实施相应的促销活动。在态度方面, 则要求合作、细致、勤奋。

在教学组织上, 我们按照“做中学, 学中做, 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4个阶段, 即教师进行项目介绍与必备知识介绍、学生做项目、教师进行项目点评与拓展知识介绍、学生修改项目, 4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根据项目学习的需要, 市场营销策划采用以作品成绩考核、学习过程考核、知识学习考核相结合的学业评价体系。作品成绩考核以团队为考核单位, 团队内成员成绩相同;过程考核以个人为考核单位, 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打分;知识考核以个人为考核单位, 通过在线测试自动形成。总成绩=作品成绩×60%+过程成绩×10%+知识成绩×30%。这一考核方式, 兼顾了知识学习、技能培养、态度形成等3方面的需要, 并把技能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吻合。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模式, 经过几年的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应成为该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方向与路径之一。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宏观层面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微观层面的专业课程开发。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经过多年摸索, 形成了“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 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设计”的建设思路, 并付诸于实践。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明显提升。

关键词:职业岗位,课程体系,项目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16号.

[2]国内贸易部国际高等商科教育比较研究课题组, 中国商业高等教育学会.国际高等商科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9.

课程开发与专业改革 篇7

关键词: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邮轮前厅,课程改革

———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为例

开发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吸引力的有益尝试, 对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积极意义。2012年6月,教育部组织上海市和天津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开展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天津市教委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下发《天津市教委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工作的通知》(津教委专〔2013〕9号),要求天津市各职业院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因其专业的独特性和新兴性及就业岗位的国际化当之无愧地成为天津市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专业。邮轮前厅课程是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是在对国际豪华邮轮职业岗位群及核心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在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背景下, 如何有效地将邮轮前厅专业知识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标准相衔接,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同时培养学生国际豪华邮轮工作的职业素质和邮轮前厅工作的职业能力,是邮轮前厅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对邮轮前厅课程的要求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指参考国外先进国家同类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 借助发达国家颁布的行业或职业岗位能力标准, 与一家或多家行业内领军的国际化企业合作,编制适用于国内外相同专业的教学标准。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要求邮轮前厅课程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参照国际邮轮前厅职业岗位能力标准,首先确定出国际邮轮前厅核心岗位群,然后根据核心岗位群职业标准确定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与国际企业标准接轨。

(二)教学环境的国际化

与国际化邮轮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课程的实训教学环节及实习工作将在国际化邮轮企业中进行, 给学生创设全真模拟场景,真实感受邮轮前厅工作氛围。

(三)考评体系的国际化

考评体系的建立主要用于检验学生实际掌握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差距,这套考评体系的建立要切实可行,同时突出核心岗位群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邮轮前厅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是近年新兴起的专业之一。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于2007年率先在全国招收酒店管理(邮轮乘务)专业学生,2013年正式更名为国际邮轮乘务,与之相对应,《现代酒店前厅实务》课程正式更名为《邮轮前厅实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该课程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革。

(一)教学内容带有浓厚的酒店痕迹

虽然邮轮被称为“漂浮在海上的酒店”,但邮轮前厅与酒店前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目前邮轮前厅课程的教学内容仍借助传统酒店前厅的内容开展教学, 未能与邮轮前厅核心岗位群职业标准相对接,只是简单地将课程名称做了更改,在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过程中课程标准的开发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根据邮轮前厅核心岗位群确定和设计教学内容。

(二)至今尚未出版邮轮前厅方面的教材

邮轮进入中国时日尚短, 邮轮研究偏重于宏观邮轮经济研究或邮轮市场研究,关于邮轮服务的研究少之又少,至今尚未有邮轮前厅方面的教材出版, 因此该课程一直沿用酒店前厅的教材,邮轮前厅课改中教材建设也是重点内容之一。

(三)实训条件的限制导致教学方法单一

邮轮前厅课程是一门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 由于学校尚未建设邮轮前厅仿真模拟实训室, 所有课程教学均在普通教室进行,导致教学方法单一,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教授和情景模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很难提高学生前厅核心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达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考评体系无法检验学生前厅技能掌握情况

目前邮轮前厅课程主要采用期末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这种考评方式只能考查学生前厅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无法检验学生前厅技能的掌握情况,该课程是一门核心技能课,前厅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

三、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背景下邮轮前厅改革实践

在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背景下, 邮轮前厅课程改革是在对国际邮轮前厅核心岗位群充分分析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邮轮前厅核心岗位群职业标准,确定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定教学内容设计,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改革考评体系,对邮轮前厅课程进行充分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方面,首先需要区分邮轮前厅与酒店前厅的不同点,邮轮前厅的组织架构与酒店前厅略有不同(见表1),这将导致教学内容及重点不尽相同。然后参考国际邮轮前厅核心岗位群职业标准,确定邮轮前厅课程的教学内容(见表2)。

(二 )实训场所的改变

改变传统教室教学模式,与国际一流邮轮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建设实训场所, 邮轮前厅所有实训课程都在实训场所内进行。2014年8月,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与世界第二大邮轮公司美国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国际邮轮人才培训中心正式成立, 这是美国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在国内唯一的邮轮人才培训中心。该培训中心是一个邮轮仿真的全程服务4星级实习酒店,主要用于皇家加勒比公司在中国境内的培训及国际邮轮乘务和旅游管理系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实习和实训,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将在培训中心体验国际标准的邮轮前厅培训和学习。

(三 )专业教材的建设

由于尚未有邮轮前厅方面的教材出版, 因此目前邮轮前厅课程仍沿用酒店前厅教材,专业教材建设和改革势在必行。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作为中国高等邮轮人才培养联盟的发起者之一, 积极带领联盟院校进行邮轮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和探讨, 其中教材建设是联盟工作的重点之一,2014年7月中国高等邮轮人才培养联盟与大连海事大学达成邮轮系列教材建设初步意向,其中邮轮前厅教材是邮轮系列教材之一,预计将于2014年上半年面世。

(四 )师资队伍的培养

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不仅要将现有教师推向国际舞台,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到国际邮轮前厅定岗实习,还要聘请和引进一批行业企业经验丰富的邮轮前厅工作者, 真正实现师资队伍国际化。面对国际邮轮公司对员工英语要求高的特点,逐步实现双语教学。

(五 )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课堂讲授和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尤其是情景模拟,能够让学生在给定的情景中发挥想象力,充分调动积极性,缺点是学生的兴趣很难持久。鉴于邮轮前厅课程是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无疑应该倾向于实地实训, 这是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又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在理论课程教学方面,还应该多采用培训式、参与式、互动式、座谈式、游戏式等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

(六 )考评体系的改进

课程开发与专业改革 篇8

学习领域是20世纪9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界为扭转传统“双元制”中的“一元”———职业学校教育与“另一元”———用人单位的职业培训相脱离, 偏离职业实践和滞后科技发展的现状, 根据新时期行业、企业对技术人员提出的新要求所开发的综合性课程改革方案。目前,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在全日制院校得到推广和应用。笔者于2011年2月赴德国相关职业院校进行了20天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与实施的学习和交流, 从分析IWK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过程, 初步了解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设计理念及方法。

1 护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设计思路

先由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对护理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从业者的社会能力、从业者的个人素养能力3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描述, 构成职业行动领域, 并以国家规定的形式下发全国。然后, 从教学角度出发, 将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10~20个学习领域, 每个学习领域都规定学生达到的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 要完成每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则由各校教师确定相应的学习情境和学时, 一般每个学习情境设计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 (见图1) 。

2 护理职业定位

2.1 法律保护

德国的《护理保险法》于1993年生效, 明确规定了护理保险的范围、标准、支付办法等。它的出台一方面适应了老龄化社会发展对护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护理费用的来源, 促进了护士私人开业和社区及家庭护理的开展, 使护士的收入有所提高, 稳定了护理队伍, 体现了护理学科的独立性, 申请接受护理教育的青年学生逐年增加。

2.2 职业岗位

职业岗位主要有病房护士、门诊护士、急诊护士、社区护士、老人院护士、家庭护士等。

2.3 职业发展

既可发展为专科护士, 如康复护士、口腔护士、ICU护士、营养护士等;也可进入高等学校进行为期4年的学习和研究, 取得大学文凭及硕士、博士学位, 从事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等工作。

3 护理职业标准

根据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确定的《成人及儿童卫生疾病护理职业培训大纲》规定, 护理职业标准见表1。

4 护理职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注:该表仅列举部分护理职业标准

由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确定, 各州可根据自身情况作出调整, 各校具体实施内容见表2。

由表2可见, 学习领域体系以工作过程作为课程建构的逻辑关系, 而传统课程体系则以严格的学科体系作为课程建构的逻辑关系。

5 学习情境设计

为完成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 由任课教师将学习领域细分为若干学习情境并确定学时、上课地点等细节。如学习领域“沟通”细分的学习情境, 见表3。

由表3可见, 一个学习情境就是一个工作任务, 将沟通知识和技巧全部应用到任务的完成中, 师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与传统课程的章节结构完全不同, 没有了知识的系统性, 只有工作过程的连续性, 传统课程是教师易教, 而学习领域是学生易学。

6 学习情境的教学组织过程

为了使学生具备职业行动能力, 德国职业教育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完成学习情境的学习。具体步骤包括:获取完成工作任务的各方面信息, 如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组织、工作环境等;制订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通过讨论, 决定要采用的计划;组织实施计划;检查计划实施过程;评估计划执行结果 (见图2、表4) 。

7 学习领域方案的实施条件

课程开发与专业改革 篇9

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 其具有功能强、体积小、成本低、面向控制等特点, 所以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智能仪表、通信设备以及家电的智能化等方面。现在各高校及职业院校很多专业都开设了单片机课程。但是, 单片机课程是一个抽象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单片机教学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为此, 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课程整合及教学改革, 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满足社会的需要。

1 传统教学中的问题

教育部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校应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集教、学、做于一体, 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

但是, 现行的教学方法是理论教学为主, 实验教学为辅。重视知识体系的演绎和推理, 这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很乏味, 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还有的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为了应付考试, 学生往往只能死记硬背住知识点, 不能灵活运用, 学生并不知道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实验又主要是验证性实验, 学生只是记住了操作步骤, 并没有去思考, 这些步骤是如何通过编程实现的。所以学生的编程能力非常差。现行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 所以, 只要学生的笔试成绩好, 就算编程成绩很差, 他的最终成绩也不会很差。这一因素也导致了绝大多数学生只重理论, 不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

现行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急需进行课程整合和教学改革。

2 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整合指超越不同知识体系, 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狭义的课程整合, 是指课程设置的名目不变, 但相关课程的目标, 教学与操作内容, 学习手段等要素之间互相渗透, 互相补充。其目的就是要减少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距离, 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知识体系统一联结起来。

课程整合的过程就是使分散在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各成分有效联系成为一体的过程。但课程整合不是单纯地将零散的东西拼凑在一起, 而是把本来具有内在联系, 而被人为分割开来的内容重新整合为一体的课程模式。这种内在联系是自然的、真实的、本质的, 并不是人为的。牵强的整合只能使课程变成一个大杂烩, 课程整合的结果应是自然的, 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

单片机开发应用课程内容也需要整合, 内容多, 实践性又强。不可能按课程的先后顺序和教学规律编排下来。传统的做法耗时、费力, 教学效果不好, 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效率都不会得到提高, 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我们必须依据实际人才需求和学科特点及教学体系的要求, 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方式调整和更新必需的课程内容。

3 教学改革思路

教学改革是在该专业的实际需要的基础上, 同时结合本专业自身特点, 进行合理科学的改革。单片机的实用性、实践性很强, 教学应当让学生在已有实例的基础上, 多进行自主实例开发, 注重学生的编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为了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改革, 我们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3.1 完善教学大纲, 改革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完善的教学大纲应以实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为原则, 应当强调实验实践环节, 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实际应用中会涉及到的那些原理、通用性较强的接口电路及编程应用方面, 还要特别强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内容多重视理论而轻实践, 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缺乏单片机在生产一线的具体应用实例。单片机硬件系统和软件开发紧密结合, 因此, 我们将单片机C语言的教学纳入了教学范围。其中包括C51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以及流程控制语法等知识,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其与单片机硬件结构相对应的关系。软件设计对照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 使学生理解系统扩展时外部端口地址的C51定义和中断系统的C51编程等。系统开发设计和综合应用以分析硬件原理为基础, 重点是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和软件设计流程。

传统的教学往往采用灌输式, 即填鸭式教育, 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积极性差。应该调动课堂气氛, 启发学生。将学生按照不同层次分成若干个小组, 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小组内合作, 小组间竞争的方式提升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 灵感的交流。小组间的不同见解, 有效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关键时刻, 教师给予必要的点评与引导。这样的做法不仅使学生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肯研究的良好学风。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有效提高了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3.2 强化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意识

以往的教学注重理论, 而单片机的实用性较强。在之前的实践教学中, 学生总是机械地按照书中的连线图连接, 直接利用计算机中已有的源程序, 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这些问题, 依据新教学大纲, 我们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3个部分:课程内实验、应用型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

应用型实验主要是基本接口方面的实验。实验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已有的实验设备, 进行连接和软件设计及调试;另一种是学生自己进行硬件电路设计。这一设计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 在课内进行软、硬件联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利用这种实验,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综合设计型实验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这类实验选题典型, 实验内容符合大纲要求, 而且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类实验让学生参与开发设计整个过程, 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系统开发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3.3 改革考核方式, 注重实际能力

对于本课程的考核, 要加强实践能力的考核, 同时也要改革考核方式。考核分为三个方面:笔试、实验、课程设计。笔试重点考核基本理论, 占总成绩的40%;实验考核内容是做过的基本实验, 考核重点是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 考试时随机抽取一个进行单独考核, 占总成绩的30%;课程设计的考核, 侧重于考核综合能力, 要求学生现场演示, 撰写使用说明, 并进行答辩, 占总成绩的30%。

3.4 开放实验室, 自主实验

实验室开放后, 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内做课程内实验项目, 也可以做与科技活动有关的项目。学生可以自由、灵活的进行实验。实验室开放更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4 结语

通过对单片机开发应用课程内容的整合, 可以避免内容的重复, 减少时间的浪费, 符合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 体现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求。通过单片机开发应用的教学改革, 不仅更新了教育观念, 改革了教学方法, 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利平, 王荣荣, 侯新刚.单片机课程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 (下半月刊) .2009 (11) .

[2]邵贝贝.回忆与反思——中国单片机20年[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8 (01) .

[3]杨淑英.单片机应用的广阔前景[J].价值工程.2010 (21) .

[4]吴怀超.浅析MCS-51单片机的教学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0 (33) .

[5]徐新华.多单片机的联合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08 (21) .

[6]孙永鸿.单片机应用微型操作系统中显示菜单的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06 (01) .

[7]席志凤.浅谈优化单片机教学新尝试[J].改革与开放.2010 (06) .

[8]徐江海, 王海燕.以产品为教学载体设计单片机课程学习情境探究[J].职业时空.2010 (05) .

[9]吴昇, 廖同庆.提高单片机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和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1 (08) .

课程开发与专业改革 篇10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课程模块化;差异化教育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产业分工进行新一轮的调整,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进一步将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工厂。数控技术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数控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十万年薪招聘数控操作人才”的广告屡见不鲜,来自人才市场和企业的用人信息也表明,社会对高质量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从近年数控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上看,已超過企业的需求,不会出现供需失衡问题,问题在于供非所求。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所谓高技术人才达不到企业要求。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与开发不尽合理。可见,数控专业课程设置与开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控专业课程设置与开发的社会定位

高职院校大多是由独立设置的职业大学、成人高校及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成,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参照普通高校同专业制定或简单压缩而成,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对社会和企业的影响力不大、吸引力也不强,不适应学生择业和企业用人观念的变化。朱镕基同志在2002年全国职教会议上指出:“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适应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提高效益的需要,是适应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第二届国际职教大会提出“职业教育体系应是开放的、柔性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并且是以人为本的”。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应围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围绕培养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素质和较高品德修养、人文素质、文化基础知识等内容进行,并且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以服务于社会为基点,以企业需求为生存发展的基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调整、开发职业教育课程。

数控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市场调研分析

通过对宁夏“小巨人”机床集团和富安捷铁路轴承有限公司等应用数控设备比较集中的企业调查发现,现有数控人员从事的岗位中,数控机床操作占80%,数控编程占6%,数控维修占6%,能同时从事以上三种工种的占8%。这些岗位上的人才来源大致有两个:第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数控专业毕业生。这类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尤其缺乏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工作经验,难以满足企业对加工和维修人才的需求。这正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瓶颈”。如果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前景将会十分乐观。第二,接受过数控培训的企业员工。他们的优势在于有企业所需的工艺背景、实践经验,但基础及专业知识薄弱,尤其缺乏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气液压控制和常用数控系统的了解,难以胜任新产品开发及难度相对较高的零件操作加工。调查还发现,不同的数控岗位对技术和技能的要求差别很大。比如操作型数控技术应用人才要求具备扎实的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夹具、刀具和量具等方面的理论及实际操作知识,在数控机床的操作等方面要有很强的操作技能。数控编程人才要求具备扎实的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实践经验、数控机床、数控编程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些不同的要求为重新设置开发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数控人才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定位模糊、不准确

数控专业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三大学科于一身,内容涉及面非常广,让一名高职学生在短短二年时间里系统掌握这几门学科的理论和技能知识很不现实。由于专业定位过于笼统和理想化,造成学生对各种技能和理论知识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失去了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达不到培养目标。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克服重学科、轻实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要以职业岗位技能的专向性和操作性为依据,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较强的技术知识为目标。理论教学要给学生搭起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知识框架,根据企业对人才不同的需求,调整机械、电子及计算机等学科学时所占的比例,实现差异化教育。实践教学则给学生铸造一块企业急需的定向性很强的技能模块,根据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细化技能培养,实现差异化技能教育。总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开发要有别于普通高校,不能成为本科或大专课程的简单压缩。课程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生产,突出实用性,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对职业岗位变动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近几年学校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双师型”教师比例不断提高,但实训教师基础理论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课,专业理论教师动手实践能力不高的现象比较普遍。要改变这种局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积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传授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另外,教师应将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作为努力目标。

学校应制定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专业师资建设规划,明确各期目标,保证“双师型”教师的质量和数量既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又有较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应占较大比重。

拓宽培养渠道,确保“双师型”教师质量学校应想方设法拓宽师资培养渠道,选送教师定期到相关企业实习,锻炼实践能力,使其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聘请相关专业教授、行业专家定期来校作报告,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

建立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激励引导机制在待遇、职务和职称晋升、评优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做较大倾斜,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

引入合理的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提高师资水平在加强师资培训的同时,从企业招聘或聘任兼职教师来校从事教学工作,促进在岗教师的积极性,增加紧迫感。

(三)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及实践训练水平有待提高

学校由于缺乏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条件,降低了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能力,增加了理论教学的难度,影响了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教学数控实训设施虽有所增加,但仍大大落后于当地企业。另外,实训内容长期不变、训练水平不高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另外,除增强实训外,应采取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尽快提升实训层次。

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开发

(一)设置三个专门化方向

高职教育要保持自身特色,要考虑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妥善解决学生择业范围广与企业用人针对性强的矛盾。数控技术专业可设以下三个专门化方向:

操作型要求操作者熟练掌握机床操作,编程的相关知识,有扎实的数控加工基础和工艺知识,掌握夹具、刀具、量具知识以及加工程序的校正和修改,能检测排除简单的机床故障。

维修型维修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机械、电子、计算机学科知识和整体分析、诊断能力,掌握机床传动原理,控制原理,数控装置原理以及气、液压系统的控制原理及相应的检测、维修方法。

编程型编程人员应十分了解数控设备的具体编程,要有扎实的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但要掌握手工编程、自动编程的技能,还要会使用一至两套计算机编程软件,具备数控加工工艺编制的优化能力。

(二)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课程体系设置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入手,按职业岗位的要求培养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以知识应用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系统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避免使专业理论知识走向简单化、大幅降低理论水平的极端。在构建专业课程知识平台时,要以宽口径专业课程设置为平台,形成综合化的专业课程模块、有针对性的技能知识专门化模块。针对不同岗位的用人要求,将不同的综合化专业课程模块和专门化模块进行组合,形成有差异的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化专业课程模块(1)机械制图:包含機械制图和CAD或CAXA内容;(2)机械设计基础方面:包含公差与配合及测量,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内容。主要培养有关机械工程的初步知识和能力;(3)控制工程基础:包含电工电子技术,机床电器控制PLC,液压与气动传动等内容,培养机械控制的相关知识和能力;(4)机械制造基础:包括金属切削机床,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和机床夹具,培养机械制造工艺和设备的知识和能力。(5)计算机应用:包括微机原理、编程、微机接口技术、数控原理与系统,培养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能力。(6)传感器技术:主要包括检测各种物理量传感器的种类、原理和应用。(7)数控技术基础:包括数控机床、数控编程、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专门化技能模块该模块设立三个专门化方向,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完成技能训练和就业上岗前的培训。应在学校统一指导下,系统介绍说明各专门化模块课程的情况、要求、方向,由学生自愿报名,选择进入某个专门化组。每个专门化组下还可独立设置子课题方向,如操作型可分为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子课题组,同时,各子课题可以互相交叉,力求知识技能全面,突出重点,强调技能熟练。

(三)实训教学的设置

合理设置实践教学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岗位实习三部分组成。(1)基本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可通过课程实训、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形式完成,具备对设备、材料、工具、量具、装配等工作认知使用的基本技能。(2)专业技能训练是模拟任职岗位进行的系统训练,按照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安排训练内容,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如数控车床专业技能操作实训内容包括必须掌握数控车床操作、加工的工艺过程,加工基准的确定原则,机械原点,加工原点与编程原点的相互关系,加工参数的设定,观察加工状态与调整切削要素关系的能力,补偿值的修正与测量方法等,以及数控车床的检验、调试与维修,生产组织与质量管理等。(3)专业岗位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顶岗实践,获得岗位技能,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及早了解社会,加强劳动观念,增强竞争意识,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标准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标准是能力培养的有效保证,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1)基本技能考核多属于单一技能考核,每项技能考核可以参照相应的初级、中级证书要求执行。(2)专项技能考核是对多项能力的综合考核,针对性强。考核项目按照所从事的职业要求拟定,如数控车床操作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数控车床操作、加工的工艺过程,程序的编程,数控车床的检验、调试与维修,生产组织与质量管理等知识技能;以获取国家高级数控车床操作上岗证书为衡量标准。(3)岗位实习考核是一项全面的能力考核。考核主要包括学生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学生的职业道德(如工作态度、劳动纪律、敬业精神、质量意识等方面),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参与管理的能力,向技术人员学习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能力等内容。在建立专业岗位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标准时,优先选择社会承认或企业认可的标准,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并按要求严格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学生实践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产学结合,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经济效益,也能达到职业教育和实践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细化技能培养目标,分阶段实训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方法往往停留在课堂教学上,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应该在讲授专业课时,根据授课内容进行分阶段模拟实训,将技能训练贯穿到整个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如将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理论与操作相对应进行细化,边学理论边实践,循序渐进,以达到培养目标。

(四)合理调整课程设置确保实训效果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从理论课程和实践的有机联系出发,结合培养方向、实训内容对整个理论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对一些专业必修课进行课程综合,避免内容重复。要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占整个教学计划总课时的40%以上,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理论教学要及时跟上实践教学环节,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有选择有目的地加强理论、技能方面的训练,达到企业要求的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明刚,汪碧云.高等职教课程设置的依据与原则[J].职教通讯,1999,(8).

[2]张海峰.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开发[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作者简介:

翁银翔(1965—),男,河北人,讲师,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课程开发与专业改革 篇11

一、高职《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存在的问题

1. 部分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颖性

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但目前所使用的《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教材部分教学内容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生产。随着新技术和新利用手段的不断发展,原有教学内容很快与现实生产脱节,不能及时反映科学前沿。同时目前使用的教材大多为本科教材,教学内容也是针对本科学生层次设定,部分教学内容并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因此,教材建设和课程内容更新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 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创新

(1)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师生间的多向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师生间缺乏交流,实践内容少,造成教学效果差的现状。这种现状下培养的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很差。

(2)实践教学比重小,学生不能更多地在实践中获得技能和知识。实践是学生获得技能和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中实践教学比重小,很多教学内容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实践技能很难得到锻炼,使学生缺乏积极探索的热情。

(3)考核方式不合理,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以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及闭卷考试为主。这种考核模式使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实践操作的重要意义,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二、高职《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改革的措施

1. 改革教学内容

目前还没有针对高职《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的教材,教师只能通过参考多种教材,提取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更新,再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教学情境,制定学习情境的标准。通过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设计5个学习情境,分别为油脂植物、淀粉植物、果蔬植物、香料植物和药用植物,共计72学时。同时对于野生植物开发与利用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利于学生对新技术和新手段知识的更新。

2. 改革教学方式

(1)任务驱动教学法。以部分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加工方法为载体,设置真实的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工作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咨询、制定方案、确定方案、实施、自我检查、他人评价的步骤开展教学,如野生蔬菜干制加工任务,给每个小组设定不同的干制蔬菜,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进行方案的制定,制定完成后教师给予修改,然后进行实施,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起主导作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2)一体化教学法。将课堂和实训室结合在一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全在一个教室内进行,使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即教师演示、学生边看边学、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

(3)校企合作教学法。通过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式,让学生到企业一线工作,真实体验工作环境和氛围,获得多层次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野生植物开发与利用》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外,其他教学手段也可综合应用,如学生对野生植物的兴趣较高,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教师可提取问题,给予学生思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了打造生动活跃的学习气氛,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展示图片、视频等。

3. 加强实践教学

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建立开放实验室。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学习,并在验证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设计性实验。如确定丁香精油的最佳提取时间,教师先给定因子,如生长时间、采收时间、生长环境、采后处理方式,学生自己设计正交试验,通过亲自操作掌握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同时,与地方生产企业联合,为学生提供进入野生植物资源产品生产一线实践的机会。

4. 改革考核方式

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特点,本课程的考核改变过去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方式,注重过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任务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构成,使得学生的考核更加多元化、综合化、系统化,更加公平合理。其中,平时成绩占30%(出勤10%,课堂提问10%,作业10%);任务成绩占30%,主要强调的是过程考核,按照任务完成情况对照任务评分标准,汇总后给出;期末考试占40%,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三、高职《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改革成效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措施,《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兴趣增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能主动学习;学生通过更多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幅度提高;通过多方面的考核,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四、结语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通过2年的改革探索,在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教师素质、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和增加教学资源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如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授课技巧的学习,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监控能力、组织能力和评价能力;适时结合国内外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动态,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使《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上升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玉敏,刘玉民.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31):17978-17979.

[2]尹娟.农林院校“野生植物资源开发”课程改革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105-107.

[3]陈广玉,黄晓梅,张爽.高职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改革研究[J].高职教育,2011,(02):183-184.

[4]马艳萍,陈长有,樊金柱.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教学实习存在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3,(12):23-24.

上一篇:趣味心理测试题下一篇:《春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