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发展

2024-11-04

课程改革与发展(通用12篇)

课程改革与发展 篇1

一、前言

当下, 我们正处在新世界的初年, 社会转型“全球化”呼声多之正高的时代, 观念层出不穷, 思想多元激荡。习惯了一边教学一边探究,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不足的中国高校体育课教学, 正面临着社会转型、观念更变、体育学习方式的改变。“没有体育课的体育教学”, 以体育教学俱乐部制的提出, 拉响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整合。深圳大学的“不设体育课”, 以体育俱乐部的活动来代替的办法值得借鉴, 吉林大学没有体育课了的启示, 也为我们的思索打开了研讨的大门。

中国高校体育课程现状和转变正处在一个新的时期, 围绕新课程, 梳理下一步改革目标, 发展思路, 诸如今后学校体育课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体育教学方式怎么转变, 体育学习方式怎么转变等方面问题。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 探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探讨课程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社会价值观变更的现实和理论问题。

二、提出问题

随着体育功能研究的深入, 我们已从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种视觉来观察高校体育的功能。学校体育教学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形式, 对于身体意识的影响, 将是举足轻重的。高校体育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多功能决定了内容的综合化、多样化、弹性化、自主化的特点, 是发展大学生个性, 培养体育能力、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和自我完善意识的成功经验, 也是教改的构建, 体育教学俱乐部式的核心。大学生刚进校, 一切处于盲目阶段, 锻炼没有形成习惯, 导致新生体质堪忧的现状, 尽管有社会、原来学校、家庭及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 但从小没有掌握方法, 不注重因地制宜的体育锻炼, 竞技过分耗损身体等影响是主要原因。我们急需对学校体育教学体制, 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一次深刻的反省。

“大锅煮——一刀切——跟我学——照我做”, “考什么, 教什么”, 内容偏重竞技术的传授, 组织形式陈旧、呆板, 老师唱主角;无法很好地提起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更谈不上让锻炼成为终生习惯。高校现在一周两节课的开设。“暴饮暴食”的方式无益学生健康, 体育健身的时间间隔过长, 每一次锻炼都等于从头开始, 只能培养基本的体育兴趣, 掌握一点最初的体育知识和入门的运动技能, 如果想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 发展更多的运动项目, 只能在课外了。而现在按大纲的内容上课, 将可能使学生积极性受到损害, 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 甚至放弃接受教育的机会。

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新探索

我国高等体育教学课堂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 形成了以理论、技术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忽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针对课堂教学课程内容比较单一僵化的现状, 首先应该转变观念, 树立终身体育的全新体育教育理念, 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着重点应定位在培养“健康人”这一主体, 构筑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 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的教学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建设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活巨变的更高水准的综合性课程。紧紧围绕《会民健身》《终身体育》而制定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制定体育教学形式, 分别实施“快乐体育”“健康体育”“俱乐部”等, 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着力点, 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要求学习, 从健身性与育心性、娱乐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出发, 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在身心愉快的欢乐氛围中接受体育教育。体验体育运动的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 从而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

借鉴其他学校丰富教学模式, 反思体育教学的改革, 在多样性、选择性、趣味性和健康性的教材特点, 采用双向选择, 体育可以开设各种各样的项目课程, 由学生自己选择。因为体育教师原来大部分都是从事专项运动或擅长喜欢体育的。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特长, 提高“以人为本”的服务质量, 达到人力资源开发能力的极佳效果。

体育教学俱乐部制在培养学生的探索中, 围绕新课程改革目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要不断摸索发展思路, 具体研究今后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教师教学方式怎么转变, 学生学习方式怎么转变, 即要将改革内容细化, 如重新修订学校各种管理规章制度, 还必须理顺包括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在内的各种常规, 尽可能创造俱乐部制办学的必要条件。

对教师要提出新的管理任务, 制定根据体育项目内容的可行改革, 确定改革具体研究课题既要打破原有固有的常规, 又要以具有全新的改革理念和全新的改革方案激人奋发。潜心研究项目特点, 教学要体现授课人的改革风格和特色, 研究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提高, 建立各项目的管理等问题。

为了使改革有创意, 能确保俱乐部制目标的顺利完成, 优化组合项目备课小组, 探索教师资源和项目建设策略, 一定要构建改革的良好氛围和科学运行机制, 要确立项目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充分利用地区特点, 邀请一部分专家, 吸收一部分学生参加以充分听取各书面意见, 发挥各项目的改革优势, 对拓宽学生知识面, 培养学生特长, 掌握某一技术领域项目, 进行体育特点问题讨论, 更具有贴近国情、省情和贴近学生实际锻炼的探索性。

四、结论与小结

要实施体育教学俱乐部制必需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反思, 努力转变课部服务行为, 广泛征询多方面意见和建议, 遇到问题主动快速反应, 进行问题诊断, 解决体育教学俱乐部制中出现的问题, 为体育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

2.为提高办学条件改善的实效性, 课部需要有一个办实事的部门, 来为俱乐部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配备完善、必要的场地、设施、器材、资料, 提供扩充加大体育休闲锻炼的职能。有了各部门的支持,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制才能顺利推进。

3.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树立教学的新理念, 学生要学会与教师平等交流, 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考核、达标、评价学生时平等对待, 整个教学过程要营造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

4.努力培养教师智慧, 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 要静下心来好好琢磨俱乐部制的教学切入点。抓好项目的开发, 让每个项目都有一个良好的开展。变单纯强调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为彻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5.课部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奖励机制, 鼓励优秀和先进, 鞭策落后, 合理地奖励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将人的行为动力、行为影响差距, 真正体现在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职责、敬业精神, 完成任务的复杂程度、业绩、贡献等方面, 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效率与公平”。

参考文献

[1]没有体育课的体育教学——访深圳大学副校长[N].中国体育报, 2002-9-5.

[2]吉林大学没有体课了[N].福建每周文摘, 2003-8-26.

[3]陈呜.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3) .

[4]钱杰.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规划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3) .

[5]李静波.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回归“扩招”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2) .

课程改革与发展 篇2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小学外语课程设置情况;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

2、了解我国基础英语课程改革、发展的历史;把握我国当前基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学习重点:

我国基础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实施及发展方向。问题:

1、什么是课程?

从内涵上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简称学科或科目。从层面上看,广义的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总体的课程计划,或者说是课程设置;二是分学科的课程标准;三是课程内容,也就是各学科的教材。狭义的课程仅指第一项含义,或是第一、第二项含义。

2、什么是教学大纲?

是规定教学工作的一个纲要性文件,其思维的角度和考虑的重点是教学工作的开展。大港不仅要对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清晰明确的规定,还要对这些内容的教学顺序作出安排。教学大纲一般由三部分构成:说明或前言(总论)、本文(分论)和附录。

第一部分阐明英语教学的性质和地位,为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提供方向和指导;第二部分根据知识和能力的心理认知过程,安排各个年级具体的教学任务、内容和授课时数;第三部分一般包括语音项目表、词汇表、语法项目表和功能项目表等。

3、什么是英语课程标准?

1999年6月,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正式成立。2000年3月,《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出台。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以及附录五个部分。

4、大纲和标准的对照 ①在总体目标设计上,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教学大纲把“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标准”强调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评价能力,以及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发展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标准”在课程内容与目标方面增加了情感、策略和文化三个方面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思想。

②从基础教育的整体考虑出发,以目标分级的方式取代现行大纲分学段、分年级的设计方式。

③在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方面,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突出语言的实践性,适当提高了对词汇量的要求。④确立新的评价观念,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以往的教学大纲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中评价的选拔功能,轻教育发展功能;而《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的评价思想,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淡化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筛选功能。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展情况的评价,体现了多层次、多元化。

⑤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⑥为教材编写者、教师留下了创造的空间

以往的教学大纲按学段划分目标的体系,比较详细的规定了每学期应该达到的教学要求和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重难点加以说明,有的大纲还对教学顺序、所教内容、所需课时作了统一的要求与规定,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英语课程标准》采用分级方式,将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课程目标按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做某事”具体描述各个级别的要求。各地区可以根据国家课程三级管理的有关规定,根据当地的条件和需要,适当调整相应学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这为教材编写者和广大英语教师留下了一片广阔的教学创造空间。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小学外语课程改革及外语教学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 外语课程设置的不同背景

1、不同国家的外语课程设置按其语言背景分以下三种情况: 母语为英语的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

长期以来,在国际交往中英语一直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语言,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都不太重视外语课程的设置。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国际间的直接交往和平等对话日益频繁,这些国家纷纷意识到外语课程对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对外语开始给予高度的重视,并着手制定外语课程标准。

2、母语为非英语的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由于国际间经济发展和文化交往的需要,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视以英语为主的外语课程设置。外语课程的设置都是从小学开始,直到高中毕业。教学内容曾经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重视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以及书面考试的成绩,而现在都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英语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纳米比亚、印度等)

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提供比较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提倡双语教学,投入课时较多,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课堂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因此,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对英语的驾驭能力较强。世界主要国家小学外语课 英国

英国的外语开设是从中学开始,并有国家级(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课程标准统一指导。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外语有利于学生情感、品格、交往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发展。课程目标按听、说、读、写等四项技能描述。美国

美国的外语教育始于世纪初的殖民时期。当时的外语是拉丁语,主要是作为中学基础课程来开设的。20世纪80 年代末期期以来,美国的基础教育外语课程改革开始在全国推行开来。外语改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语语种多样化。2)学习方式多样化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美国的外语教学采用分别风格各异的教学方式,如进侵入式教学、复式教学等。3)教法交际化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以设置和完成具体的“任务”为主,通过组织大量真实、自然的交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4)教学手段现代化。美国是最早把计算机引用到外语教学的国家之一。5)评估个性化

评估的总趋势是:重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的形式大多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如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以档案袋的形式纪录下来。法国

目前,普及外语教学已成为法国义务教育“强化语言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 一直较重视小学英语教学 奥地利

在奥地利,英语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在学习电脑、手工制作、音乐或体育等课程时,也需要用英语。

三、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整体发展呈现以下六种趋势:

1、在课程总体目标上

从以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以人的全面教育为目标的转变,从升学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重视外语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形成,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在教学的目标上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关注外语学习与其他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

2、在教学观念上

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同时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强调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语言功能和结构的理解以及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为有效地开展交际而服务。

3、教学模式与方法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开展两人活动(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强调学生参与项目和调查研究,积极获取和处理信息。在教学方法上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和语法讲解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强调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与想像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程评价上

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评价的内涵、标准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一次性的终结性考试向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转变,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采用更加全面、公平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

5、在教育技术上

从简单的黑板、粉笔向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转变。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6、在研究焦点上

从教什么向如何教、从学什么向如何学的转变,学习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外语课程中已经渗透了学习策略的培训

第二节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分析

一、我国外语教育史上的两次大起大落: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中期,为了向苏联学习建设经验,各行各业都急需俄语人才,大批英语老师改行教俄语,造成俄语大起,英语大落。这不仅削弱了英语教学,俄语教学的质量也无法保证。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学外语教学逐步走上正常轨道。这一时期的特点:(其中两点)

1)外语课成为我国中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并与语文、数学同列为三大主课。从1977年恢复高考起,就逐渐成为必考科目。2)英语日渐看好,俄语一落千丈。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

1985年10月,在国家教委的部署下,由中学司联合高教司对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学英语教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全面调查

1986年10月,国家教委在大连市召开中学外语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会上讨论了上述调查的总结报告

1987年2月,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中学英语(俄语、日语)教学大纲》,从此,教学、考试、编写教学用书便有了正式依据。

1988年4月,国家教委在武汉市召开了“全国省级外语教研员会议”,专门讨论研究了教研员问题:

1990年6月,国家教委基教司在北京召开外语教研员会议,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进行了研讨,座谈了对高中教材的调整问题,指出了课程改革的方向是: 适应多种需要; 加强社会实践。

综观上述情况,在这六年的时间里,着眼点是改革中学外语教学,因而把加强中学外语教学研究提上日程。从整体上说,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外语特别是英语,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英语学习空前高涨,中学英语几乎达到普及的程度。随着资料的增多,“俄改英”教师水平的提高,师资队伍的加强,教学水平直线上升。

20世纪90年代(1992-1999)

1992年颁发大纲,开始使用新教材。大纲明确指出: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

1993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也有上述分项要求,只是增加了内容。

1996年6月,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南海召开的外语教学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说: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普及外语和培养外语人才,改进外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已经不是一般的教学问题,而是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方针的更好实施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李副总理指出: “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他称赞: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是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有效的,为我们改进和提高外语水平提供了一项可贵的经验。张思中的十六字教学法: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

适当集中:集中识词,集中讲授语法。集中识词,一般在课文学习前开展。教师根据教材,依据大纲选用常用的词汇和词汇表,制定词汇学习计划。每天一百词,每周500词。第二天检查一次,每周复习一次。集中识词是三周的时间,把一册中的词汇记忆完毕。语法讲授集中指根据课文内容统筹规划,根据中学教材中的语法项目分布情况,随机进行适当集中。

反复循环:根据遗忘规律把需要记忆的单词、语法和课文进行反复循环,词汇采用分类编排,指定复习时间,把集中讲授的语法知识在学习课文时充分练习深化。

阅读原著主要指组织跨学科兴趣小组,阅读外国中小学的原版教科书;援助的阅读首先采取鼓励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原著供学生阅读。原著阅读主要采用精读、泛读和翻译等技巧。

因材施教:指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组织不同类型的课外学习小组。用张思中的话说就是使学生能飞的飞,能跑的跑,能爬的爬。张的因材施教主要体现在分层次教学上,即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层次备课、分层次授课。还体现在课外活动上,优等生组织英语学习小组、学唱歌、做游戏,而差生则组织辅导小组,有各别老师辅导。

2000年至今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

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同时提出要“加快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7月,教育部在大连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部署。

二、实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1、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

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注重基础课,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②突破传统课程的模式,发展综合课程;③从单一的必修课程向扩大选修课程发展,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多样化;④从以普通教育为主的课程设置向普通教育课程、劳动训练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兼顾的方向发展。

2、教学方法改革

从整体上看,集中显示出如下重要特点:

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要上双向活动,体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和谐统一;②强调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③强调学生的内部诱因,重视学生学习和认识事物过程中的感情活动。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主要表现为在原来普遍采用班级教学形式(班级上课制)的基础上向多样化方向发展:①在基本沿用班级教学的前提下,控制班级规模,是班级规模小型化;②突破班级教学的固定模式,实行“分组教学”〔可分为“外部分组(包括“学科分组”、“多级制”、“不分级制”等和“内部分组”(在传统班级内分组)〕,即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分为不同的组来进行教学;③个别化教学(有独立学习、个别规定教学、伙伴教学等具体形式)。

4、教育技术手段改革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教育技术已经从传统教育技术的语言讲解、文字、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和实物、标本等手段的使用发展到摄影、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和语音实验室等众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技术手段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信息技术阶段。

5、教学评价方式改革

各国主张对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全部领域和各个方面,包括学生的身体发育、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等在内,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

三、对我国基础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分析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

要改变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1、对课程目标发展的分析

由最初的翻译语言文字演变为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英语课程教育目标在由单纯传授知识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方向转变。

2、对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分析

传统的英语教学法侧重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1)大纲的编者吸收了交际语言教学的思想,认识到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2)从1977年以来制定的教学大纲到2001年的课程标准都强调指出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并提出四项技能的训练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在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说入手,在发展听说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读写的能力,到了高中,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1993年和1996年的高中大纲特别强调:听和读是理解和吸收信息的手段,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为此,大纲规定了泛听和泛读的量。3)大纲强调要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

4)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5)重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创设英语环境。

3、对教材发展的分析

近二十多年来,中小学英语教材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英语教材的内容逐渐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渗透思想情感的教育,教材语言比较真实、自然、地道,教材编排的内容和形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材结构比较合理,多采用结构、功能、话题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方法比较灵活,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实践性原则,促进了学用的结合。2)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编制多媒体教材,使英语教学立体化。3)教材的编写多样化,鼓励实行“ 一纲多本”。4)由盲目移植国外教材发展为自己编写符合中国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同时科学地引进多种国外教材,以补充发达地区和外国语学校等不同类型学校的需求。5)注重外语教学的衔接,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编制不同特点、不同难度的教材,特别是编制了小学起点的英语教材。

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成效

课程改革实施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伴随着的是教师角色行为的变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术品味的提升。

1、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同步一体、互动生成的

教师在实践中发展了课程,同时也发展了自己;反过来教师发展越充分,课程实施效果也就越好。

2、引发教师角色的转变

(1)变单一学科知识为智能结构多向拓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三个功底和两种能力: 第一、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

第二、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功底 第三、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功底 第四、有相当的育人能力

(2)变单一只是化身为合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师之间相互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还要特别注意与家长的合作(3)变单一教书匠为研究能力的综合提升

教师应努力成为研究者。这是对教育进行理性提升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教师研究能力综合提升,要把握几个“点”:出发点,教学研究应立足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着眼点,教学研究应着眼于沟通教育科学与实践的联系,要特别注意构建多元学说等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结合点,教学研究的方式应以行为研究为主,使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归结点,教师研究要有恒心、锲而不舍,持续不断的向着预定目标努力。

(4)变单一教师角色为多重角色

新课改给了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己向前走,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3、关注学生信心的培养

课改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学习自信心的培养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就学生而言,自信心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来自课堂教学的过程,来自教师的交往。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学习的信心。要达到此目的,教学过程就要注重及时反馈,激励肯定:“你真行”

4、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教材给了教师很大的空间,教师不但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建设者。教师要“以人为本”,对教材文本进行加工、构建、开发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资源,尝试使用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学内容,创造了动态、发展、千变万化的课堂。学生积极的获取知识,积极获取内心感受即体验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独到的教学设计,丰富了教学内容。思考:

1、结合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历史,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了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什么?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体制改革 发展趋势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XJK016AZY005)。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234-02

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长期处于一个以学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学生的学科教育和理论知识的培养十分重视,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样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中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占据着课程设置的主体部分,这种课程模式对于学生实践的培养较少,使得很多学生的理论知识不能够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会产生校园与社会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会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单一,而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这就容易导致课程体系与教育目标不能相适应,从而影响职业教育整体目标的实现,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多样化要求。此外,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横向联系较为缺乏,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较小,而课程的灵活性也不够,因此,这样的课程体系对于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具有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我国课程体系近年来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与变革,但这样的改革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表面性,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仍然属于以理论知识为导向,重知识和课堂的课程体系。因此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言,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够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也使得人才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随之提升,当前我国的发展更加需要全能型和复合型人才。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变革,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仅满足于其一技之长,而对其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也就是说,在我国职业教育中,传统的以教授知识和培养单一技能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因此对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直接决定了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应该具备文化知识、技术技能、道德素质于一身,其应当不断加强自身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了解,实现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质的飞跃。据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就具有强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当立足于培养全面性、综合性人才的目标,加强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品质、技术能力、身心素质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此外,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进行专业的职业教育,要使学生能够在今后更好的投身于职业工作中,就需要加强对于学生能力水平、技能水平等多方面的提升,这也是我国进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初衷所在。因此,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言,只有不断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化教学,培养出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三、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1)建立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要实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首先应当调整职业教育的模式,克服知识本位教育模式的弊端,而建立一个能力本位的教育课程体系。能力本位即强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能,还应当促进其身心素质、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言,要建立一个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就要求职业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增强灵活性,实现一个具有弹性的、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其次,应当突出职业教育在对学生职业定性上的针对性,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此外,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生涯的次序化都是职业教育中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

(2)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应当全力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当不断优化课程的结构,构建现代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方面,可以对课程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专业课、文化课、政治课、活动课等几类。其中专业课应当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参加并通过专业考试的课程,选修课则是学生自由选择的专业课程。同时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求,还应当为每个学生开展外语课、计算机课等课程,现代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3)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综合性教学

我国职业教育是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输送具有专业能力、高技能水平的劳动人才,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当始终围绕就业来进行调整与改革,因此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综合性教学就显得十分关键。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应当涉及对学生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专业培训,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教学。从以知识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转变为以能力、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推动职业教育实现课程体系的有效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举措。

三、总结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漏洞,改革还不够彻底;同时课程体系的改革对于职业教育以及我国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不断深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建立能力本位的现代化课程体系,且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综合性教学,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40-141

[2]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知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13-15

幼教课程改革中的继承与发展 篇4

一、继承: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生存根本

在对这一判断进行阐述之前,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再重申一下, 拙作所说的幼儿教育中的课程改革, 并不完全是义务教育阶段意义上的课程改革, 而更多的是一种改革的思想与尝试, 一种对传统幼儿教育理念、思想的重审与创新。而参考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 我们也对幼儿教育中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种适合幼儿园发展的思路, 即要努力扎根于现有的幼儿教育的实际, 也就是笔者所说的“继承”。

继承不意味着守旧, 而是择传统幼儿教育思路之善者而从之。在实际的幼儿教育调研中, 我们从一线幼儿教师那里得到的关于课程的概念, 并不是对识图、识数等的描述, 而往往是与儿童交往的诸多表述。这种朴素的课程理解固然与学术性的课程概念有一定区别, 但在笔者看来却是对幼儿教育中课程应有的理解。这是因为在我国传统的教育包括幼儿教育阐述中, 从陈鹤琴到陶行知, 教育无不是与教育对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在今天的幼儿教育中应当说仍然保持着这一优秀传统 (这应当感谢幼儿教育没有应试压力的缘故) 。我们对课程的理解无法脱离幼儿而存在, 这自然是学前阶段课程改革中最应当坚持的思想。在有关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区域性活动中, 笔者多次对园长、教师及教研员同行们作过这一阐述,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二、发展: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前进之道

如果说继承给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实施基础的话, 那发展就应当成为课程改革的前进之道。这里的“道”有两层含义, 一是取其道路的含义, 即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应当走在发展的道路上;二是取其思想方法的含义, 即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道之所在——发展既应当是过程, 也应当是结果。下面谈谈本人对发展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我们观摩、指导幼儿教育课程过程中, 为了形成认识上的共识, 我们组织不同范围、不同规模的教师进行培训, 跟老师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跟老师们探讨通过课程改革谋求发展之道。

当然, 改革与发展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而是应当结合幼儿教育的实际寻找可靠的载体。比如说幼儿教育强调课程与生活密切联系, 而幼儿的生活往往又各具特点, 且每届幼儿生活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 结合不同幼儿的生活特点就是课程改革应有的发展之道。应当说在这一方面有些幼儿园的教师做得还是比较出色的, 比如说我们曾在一次大型的活动中观摩到一节课堂,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培养幼儿具有较好的识数意识与数数能力, 巧妙地以幼儿的生活为载体, 让孩子们先说说:哪些场合要数数?结果大部分幼儿都举出了吃东西和玩玩具时的情形, 虽然说这吃东西和玩玩具是儿童的天性, 但不同时候幼儿们总有不同的爱好。如果说教师不预先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 还举吃糖果、玩老式玩具的例子, 那就不会得到孩子们的响应。而反过来先了解孩子们的实际, 再依托幼儿们所举的具体例子, 教学目标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实现。从这个例子来看, 我们说发展是课程改革的目标, 更多的时候实际上是许多传统的优秀幼儿教育理念的重申, 以及在新的环境下传统教学理念的新理解, 等等。因此有课程专家说, 课程改革其实并不完全是革故鼎新, 而是继承与创新。笔者理解的继承是为了我们能够踩着坚实的土地, 而发展则是为了更好地仰望天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我们秉承的课程理念要具有“幼儿世界”的特点。“幼儿世界”是相对于成人世界而言的, 目前幼儿教育界形成的共识是, 幼儿具有一个自己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形成了一套对身边事物认识的方法, 这种方法与成人世界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观点和思路去看待幼儿的世界, 那就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 在幼教课程改革中基于“幼儿世界”理念去理解课程, 设计课程, 实施课程。

汽修企业改革与发展 篇5

摘要:汽车维修业的改革和调整,是适应当前科技发展和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从维修企业必备的三个因素:设施、人才、管理的角度出发,加以逐一阐述,分析现状,提出对策,推动汽车维修业健康协调的发展。

关键词:汽车维修、设施、人才、管理

汽车维修业是为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业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其健康协调的发展,对于交通运输这个基础产业将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因此,积极推动汽车维修业的改革和调整,对发展交通运输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的不断扩大应用,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公路交通事业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进步,汽车的设计制造水平和性能越来越高,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技术已被广泛采用到汽车上,汽车智能交通系统(ITS)、电控防滑转系统(ASR)、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防抱死系统(ABS)以及电控自动变速器(ECT)、安全气囊系统(SRS)等高新技术的运用已把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向崭新的阶段。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关税逐年下降,进口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汽车服务领域逐步放开,国外汽车维修业将随汽车售后服务的需求介入中国汽车维修市场,这将为市场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先进和高效的国际化的技术环境,无疑将会给汽车维修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如何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发展与需求,快速调整结构,提升经营水平,这是摆在我国汽车维修业面前的新课题。

从汽车维修行业的角度上讲,要把握机遇和发展,用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和陈旧的经营手段是无法满足现代科技密集型汽车维修需求的。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维修行业必须从旧的、传统的维修手段中解脱出来,寻求新的发展之路,以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一个前景广阔并具有生命力的维修企业必须具备三个因素:①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技术设备;②高素质的职工队伍;③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灵活的经营模式。一个维修企业具备了这三个方面的条件,那么这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将向良好的势态发展。

一、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1、是企业开业的前提

任何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营造好的内部经营环境,要有各种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同时要配置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和检测设备。这是企业的硬件,也是维修企业开业首要和必要条件。

2、是企业发展的保证

过去的汽车维修行业,其经营结构是:点多规模小、技术力量分散、设备老化、检测诊断手段落后、维修资料不全、配置不合理,基本上还是传统管理模式和粗放型经营格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公司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在企业内部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体制改革和调整,招入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引入了先进的设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基本建设和设备更新,现已升级为国家一类汽修企业。通过改革和调整,在近几年的生产经营中,逐步得到了发展。特别感受最深的是,通过加大高新技术装备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如专门配备了汽车电脑解码器,把从过去眼看、耳听、手摸的传统方法中解脱出来。通过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大量投入使用,维修工人能准确及时判断出汽车故障,这为避免维修失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压缩在厂车时创造了条件。公司逐步发展成为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一流修理厂,有力地促进了汽车维修质量的稳步提高。

3、是企业信誉的保障

公司通过设备的改造和更新,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在激烈的维修市场竞争中占领了一定份额。重要方面就是其资质条件,由于具备了一部分科技含量高的维修设备和检测诊断仪器、能保证车辆的维修质量,质检送检合格率显著提高,受到客户的青睐,在主管部门的评定审核中体现出良好可信的企业形象,因而能够取得了领先,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了信誉,并不断争到新的客户,争到了市场,近两年来,公司坚持“稳健发展,谋长远”的经营理念,企业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10%的增长速度,在开展的客户满意度调查中,客户对公司各项改革举措及维修的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

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1、企业必须重视人才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企业员工思想、业务素质的制约和影响。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含量高的汽车故障诊断仪器和维修设备的大量采用,对现代汽车维修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汽车维修业的人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熟悉业务,并且会管理、善经营的厂长或经理型管理者;另一种是维修技术人才,既有丰富的汽车维修理论知识,又对现代汽车结构和新技术有一定了解,又有很好的维修实践经验。一个维修企业如果没有一支技术精湛的生产队伍和高水平的技术管理干部体系,那么,这个企业是不可能在强手如林的维修市场中站稳脚跟的,而且最终会被淘汰。因此,企业必须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并创新用人机制,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创业冲劲。

2、企业需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

我国现有汽车维修业户31万多户,从业人员236万多人,但是在从业人员中具备专业技术,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较少。从业人员中的大部分工人素质普遍较低,不能满足当今对人才的需求,影响到汽车维修行业的持续发展。

从目前我市多家维修企业来看,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的人才是寥寥无几,技术工人仅占职工总数的40%,其中中级工占27%,高级工占5%,而具有大专以上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在维修队伍中所占比例不到3%,这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汽车维修企业要求的,所以必须重视对维修队伍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加强对职工队伍的岗位技术培训,形成一种学知识、学技术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要从大专院校引进专业人才,他们是企业的一笔宝贵财富,他们有理论知识,有朝气,敢想敢干,只要多实践,丰富社会经验,一定能早日成才,维修企业应多给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

对职工培训不仅仅是业务技术的培训,还应开展市场竞争、服务意识及职业道德的教育。在汽修厂经营过程中,给车主留下最直观印象的是全程与其接触的企业职工,为此,通过培训要求员工具备最起码的职业礼仪和素质。例如:对车主彬彬有礼,亲切友好,给人“如沐春风”的舒畅感;善于倾听和表达,不强词夺理,不耍贫调侃;能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考虑和探讨问题,为顾客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信守承诺,值得信赖。从2005年以来公司为转机建制的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为使员工接受改革、支持改革,在全公司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题为“我与企业同行”、“如何做一名好员工”等活动,围绕着如何建立激励机制、如何正确处理企业效益与员工收入的关系,如何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等专题进行认真讨论,还举办技能学习、厂情发布,加大了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力度,把员工对企业改革上存在的模糊、不正确的认识,用新的、进步的科学的思想加以引导和解答。进行有效的教育培训,积极帮助员工进行自我完善是提升其企业忠诚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通过人才的能力培养让他们感觉到自我发展有奔头,对企业有所贡献也能及时补充,从而更加忠诚于企业。

3、企业应当创新用人机制,留住人才

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后,企业还应当能留住人才,并在工作中体现其价值。维修企业必须创新用人机制,努力谋求出资者和出智者的“双赢”,有效地减少双方的短期行为,使人才与企业同命运、共荣辱。授权是汽车维修企业有效地留住人才的关键举措。汽车维修企业领导应该懂得优秀人才处于一定的管理和技术岗位时相应的权力就成为他们最大的苛求。因而,能不能满足他们的“权欲”,授予什么权力就成为关键砝码。企业领导必须在抓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人才培训的同时,放手用人,让人才自我价值在企业的汽车维修经营管理中得以实现。

近几年在汽修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公司高薪聘请了高素质的维修技术人员,建立了机修、电工、板金、喷漆四个维修小组,任命组长,直接对其所负责的小组进行管理,责任分配到个人。针对员工的文化素质低,年龄偏大,造成在实际工作中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这一情况,公司制定了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制度,由公司的业务骨干和外聘专业教师授课,公司全体员工参加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和教训,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使员工的业务技能都有很大的进步,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公司还鼓励员工开展自学活动,对于自学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兴趣,在全公司形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公司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只有通过引进人才,加强技术培训,并能够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创业冲劲,才可能造成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至于落伍。

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灵活的经营模式

1、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跨进新千年后以及我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后的新时期,汽车维修行业也必须迈进现代化管理和生产发展的快车道。在当今时代,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经营模式,那么这个企业是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世界科学技术的冲击的。因此,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本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方针,这是企业的软件。企业还应根据市场发展变化,不断调整经营手段和策略。“入世”后,有大量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涌入国内市场,这给汽车维修业带来广阔的前景。如何把握和适应新的机遇,企业应尽快建立一系列先进、科学、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特别要推行计算机管理手段,使业务接待、档案资料、配件供应、财务结算、信息反馈等工作电脑化、程序化、网络化。目前,正在推行的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也是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顺畅地与国际制度接轨作好准备。

2、服务用户的必备条件

2.1、保证最基本的服务要求

汽车维修业属服务行业,用户(顾客)的要求就是工作目标,应以优质的服务、灵活的经营,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的要求。作为维修行业的客户,最基本的要求是“质量、价格、时间”,汽修企业就应围绕这三个方面做文章。在质量上,通过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要广泛开展TQC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在修车过程中要推行修理工自检、互检、专职检验员检验的“三检’制度,力争修车合格率达98%以上。在价格上,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无论是修车工时或配件供应,都应做到价格公开、收费合理,绝不能坑、宰用户。配件供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理顺进货渠道,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为用户提供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配件。为了保证修车时间,压缩车辆在厂车时,维修行业要采取全日制经营方式,节假日不休息,实行24小时服务。通过开展24小时热线电话服务以来。不论在什么时间,车坏在什么地方,服务就到什么地方,从而为用户赢得了时间,也增强了企业信誉。

2.2、发展新型的服务方式

经营者应当积极探索新型的服务方式以取悦新老顾客,吸引车源。“关怀式服务”和“提醒式服务”是比较行之有效的两类服务方式。某汽修厂主修高档轿车,车主大多收入丰厚,身着笔挺的名贵西装,但从车上走下时后背往往有褶皱,于是厂长灵机一动,在客户休息室添置了一台蒸气熨斗,免费为顾客熨烫西装,后来还成立了美容美发室,在车主休息时为其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关怀式服务”。此举一出就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车源持续增长,业务红火不已。“提醒式服务”也不失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方式,汽修厂现有客户建立详实的档案,记录下每一辆车的二级维护和年检等检测维修项目的到期时间,并能提前通知车主,不仅可以稳定现有客户群,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加入。公司以“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为主题,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以诚待人,热情服务,奉献企业,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为方便客户,开展了帮助客户做好车辆年检审工作,全年共审车辆120余台次,年审驾驶证110余本。为打造公司品牌,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开展对客户进行定期回访、电话提醒服务、员工星级评定、客户优质服务测评等工作内容,获得客户的好评。

2.3、完善配套的服务环节

从发展战略上,维修业还应向设施一流、功能齐全、服务周到的方向发展,上档次、上规模建设企业。维修业不单是为用户提供上乘的修车质量,同时发展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购车信息、为用户办理证件、定期上门走访、建立车友俱乐部、免费为用户车辆检测、免费停车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延伸的经营策略和目标。在完善配套经营服务上,企业还应为用户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修车环境。公司的卫生、绿化、美化、合理的布局,既是现代化企业形象要求,也是给用户好印象的第一条件。为适应汽车维修发展、竞争的需要,公司制作了维修服务提醒,修订了企业标识使用规范,期望通过企业文化的整合以及对外清晰的品牌表达,在企业内外广泛传播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内外对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的认可,增强内部凝聚力,形成和创造具有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积极完善修理场地建设,在2006年到2007年两年时间内,进行了三次大面积的整改维修场地,扩建维修场地400余平方米;对厂区外部绿化进行改造,投入资金在维修场地外修建绿化带;为了使用户真正感到满意和温馨,在公司设置舒适的客户娱乐休息室,并配备书报、杂志及卡拉OK音像设施,为客户创造一个舒适的休闲、娱乐环境。

3、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1、加强内部建设、拓展横向合作的需要

① 转变维修企业的经营思想。一是从只重视汽车大修向重视汽车维护、小修,尤其是单个总成的专业化修理转变;二是从只能从事机械维修向机、电、液一体化维修转变,实现由简单手工维修向以诊断为主的现代维修技术过渡;三是从就地维修到上门服务的转变,并重视维修工作从接车开始到送车上门的一条龙服务;四是在现有生产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积极开拓与汽车有关的维修项目和服务,利用闲置设备,开展汽车维修零配件的来料加工业务,汽车装饰、美容等专项修理。

② 加强维修企业的技术基础管理。一是建立完整的用户维修档案,包括车辆的基本情况、运用、维修和事故处理,以及技术评定情况;二是强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管理,维修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管理体系,确保维修生产质量。

③ 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引导维修企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促进汽车维修企业对维修生产的全过程实施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并及时调整经营方针,使企业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④ 发展与汽车制造厂和销售商的横向合作。这对三方都有利,一方面,汽车制造厂可从维修企业获得必要的反馈信息用以改进设计,还可避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各种维修服务网点;另一方面,维修企业也可从汽车制造厂那里获得必要的技术资料,方便为用户服务;而销售商在代理销售制造厂产品,实施售后服务的过程中其维修服务需维修企业来做。有实力的维修企业可以直接与汽车制造厂合作建立售后服务网点;一般的维修企业可以通过与销售商签订委托维修服务协议,以确保维修企业的年维修量和经济效益。

3.2、从实际出发,探索发展合适的汽车维修企业经营模式

目前在汽车维修市场上,“四位一体”售后服务体系、连锁经营的模式,以及“汽车救援俱乐部”等已经逐渐兴起。

“四位一体”始于欧洲,它是集整车销售、配件供应、维修服务和信息反馈等诸多功能于一身的品牌企业,有统一的企业标识、品牌形象,有让人信服的服务质量,极具竞争力,同时还能有效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连锁经营诞生于美国,分直营连锁、自愿连锁和特许连锁等形式,实践证明,这种经营方式对规范管理,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卓有成效。以车主和维修企业为主体,以会员制形式组成的“汽车救援俱乐部”,是为车主服务的主体,俱乐部成员可免费享受诸如一定范围出险施救、汽车美容、日常维护、二级维护、保险及养路费的代缴等相应的服务。随着私人用车的发展,以汽车快修为主、送修上门的社区服务窗口,也有着相当大的发展前景。

从当前自身实际出发,维修企业应积极探索发展合适的经营模式,朝“非大即小”的方向发展,以求立足市场、发展壮大。对原有大型维修企业,或者把自己纳入国际或国内各大汽车公司的售后服务体系,或者把自己做大做强,树立自己的品牌,在本地区或全国范围内发展连锁经营;对原属小型维修企业,应或者加盟连锁经营,或者由众多小型维修企业组成集团,联合经营,充分展开广泛的行业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向着分工明确的简单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服务模式迈进。

汽车维修业中只有实现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功能齐全的优质服务、灵活的经营手段,才能为企业赢得信誉,为生产经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浅析体育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篇6

关键词:体育; 教育; 课程; 改革;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1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是1957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提出的。由此看出一个有活力健康的身体和体育锻炼是密不可分的,增强人民体质一直是国内外人文发展上的总旋律,赖以生存的体育教育事业应时代而生,顺时代蓬勃发展起来。

在我国课堂教育中,无论是从小学、中学还是到大学,体育教育课程从未间断过。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以及激发学生的体育能力,更多的方面是一个国家的体育课程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国内外体育教育发展对比

1.国内:把体育教育课程当作教学目标来完成,忽视了体育教育教学的阶段性和最终受益结果,没有按照学生的需求完成长远建设性的教学目的。单单只把体育教育作为课程学习在国内普遍开来。

2.国外:注重体育课程教育的课堂应用性,拓展课外以及个人体育能力的培养,顺应时代变化,不断提出教学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充分的理由和事实做出人性化的评估,从而不仅达到教育与教学的目的,并且有助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向前推动。

二、体育教育课程的需要改革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体育教育的事业发展前景也较为广阔。但就各个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学生的体质状况趋势是呈一个下滑线的趋势,物质生活的优越提高,促使身体吸收了超过身体需求的营养物质成分,现实中的体育锻炼运动也仅仅存在于课堂上,以致于现在身体素质的锻炼得不到满足。当代社会对德、智、体、美的发展一再推进,似乎“体”有些体力透支,行进比较缓慢,体育课程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慢慢变成了被动,从体育锻炼的乐趣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上的“封建社会对身体的压迫”。不仅造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停滞,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逃避与懒惰性。所以,在教育与教学中,教师要多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大致情况,提升学生体育能力上的发展与培养体育健身的意识,不把体育课程教育当作手段,而作为另一种运动以外的社会目标。从而真真正正的让德、智、体、美相互结合起来,达到学生生成终身健康、终身健身的良好体育观念和重要目的。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起到的是一个主导性的作用。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体育教育的改革作为课程的一种创新,它在改变着学生们以及教育者们教育与学习目的,由之前的“强身健体”逐步走向社会事业的升华转变。体育课程的改革更是全人类追求的更高生活价值水准,在这里我们还需有更全面彻底的改革适于课堂教学。

学校在教学当中不以完成教学目的为基础去强制学生过多、过少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课程当中多注重个性与共性的共存和异议,结合实际情况安排教学任务目标,使学生在课程中不仅得到身体素质的锻炼,更多的是全方位素质的集中诠释。从而达到把体育课程当成运动以外的社会目的,使体育教育课程更良好的发展。

三、体育教育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意义

从微观角度上说,体育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推进剂。它不仅仅是提升个人素质,更多的是在培养人对整个社会的重大作用的真实影响意义。

从宏观角度上说,体育对人类社会价值有自我调节作用,体现在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技价值上。

四、体育教育改革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的作用

1.从心理发展角度

体育教育课程有别于其他学科,它的改革与发展具备其独特性,不仅能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压力的抗击打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更易于建立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降低孤独感,培养个性,有助于个体在集体中的有利发展。

2.从身体发展角度

体育教育课程的改革不单单是仅限于身体素质锻炼,作为意识的行为作用形体,它既是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形态,也是心理良好的保障。

3.从社会发展角度

“个性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体育教育课程的改革更能凸显个人特性的锻炼,使个性与共性更稳定的持久的发展共存。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具备更多层次的与社会的各项交流,利于社会实践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

五、在体育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任何一个学科都是这样一个规则模式。在体育教育改革中,教师也应该在课程教育上做出深思。教师在课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在课程中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也要直接面对教学过程中局限性带来的影响,把学生现在的身体素质健康转移到学生未来的身体素质健康建设上来。教师还要关注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动向,每一个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更多的是需要课程之间的相辅相成。提高在教育教学课程中的创造性。抓住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解决体育教育改革所出现的问题。

六、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前景

考虑到社会以人为本的进步发展,体育教育课程的改革有了发展的必要性。国内外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关注也有所提高,鉴于国外的水平,结合中国国情及政策为基本点出发,更有利于在改革中获取真知灼见,身体得以锻炼,心灵得到升华。这样提高的不仅仅是课堂教育上的能力,整个社会的体育行业也将有更蓬勃的发展。

教育课程改革任重道远,他需要学生、教师乃至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只有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我们才能开拓创新,我们的课程改革才会日新月异,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王体森.《课程改革中中小学体育课的发展前景》,《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31期

[2]吴文侃.《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3]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版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篇7

一、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为了实现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倡导全面、创新、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发展理念, 潜在地规定了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素质结构。基础教育课程新变革是建国以来速度最快、涉及面最广、对实践的影响最为深远的, 几乎所有教师都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给自己专业化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具体表现如下:

1.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 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为“创造者”。

长期以来, 陈旧的教学观念支配下的教师总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 教师只关注教, 忽视学生的学, 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观念和教学行为下的教师只能是“教书匠”, 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 知识成了中心, 而学生成了教育的边缘。新课程要求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活动的创造者。因为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千篇一律, 教育时机的把握和教育矛盾、冲突的解决, 需要教师做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行为予以解决。“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而不是给出现成结论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育的对象。”

在教学上, 要重视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转变, 切实改变以落实“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重视教学的“生活意义”。在新课程中, 教师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尤其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 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这些转变必然要求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创造型教师”。

2.课程结构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

新的课程结构改革增加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和研究型课程。这些课程要求教师全面更新自身素质。一是教师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这集中体现在综合课程的要求上。综合课程往往横跨多个学科, 如“综合理科”横跨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 乃至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等众多专业领域;“综合文科”也涉及原有历史、地理、公民、思想品德、法律等学科。二是教师要有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研究性课程、综合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冲破学科的限制, 变得更全面。比如, 对于综合理科教师来说, 原来分散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各科教师身上的技能, 他都应具备, 且要有将它们有机整合起来的能力。活动课程、研究型课程具有很强的过程性和情境性,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恰当设计, 故课程设计技能也就成为教师的一种必备技能。三是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课程结构改革使教师面向一系列以前从未面临过的问题, 如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设计和选修课的安排等, 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一齐冲向教师, 且没有现成研究。这就要求教师有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课程内容现代化要求提升教师学术水平, 拓宽学术视野。

课程内容现代化既表现在课程内容的更新, 也表现在教材体系结构的优化、教材设计思想的现代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传统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都是“蓝本”, 都是“作者的作品”, 我们只能摹仿, 只能尊重作者所想表达的是什么并以其作为标谁, 除此之外, 其他理解都是错误的, 或是不被允许的。新的课程观要求实现从“蓝本”到“文本”的转变, 以文本的开放性、创造性、生成性去给教学创造更多的机会。在新课程中, 我们所面对的只是文本, 其意义是多样的, 关键在于我们做出怎样的诠释, 这就要求教师对文本作出多种理解, 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理解, 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讨论, 以平等的态度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为何这样理解。课程内容现代化要求教师贴近本学科的学术前沿, 对计算机等新的工具性学科有足够理解。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要求教师在知识价值的理解上, 超越学科的局限, 去深切体悟知识的生活价值及其对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要做到以上几点, 教师必须保持一种持续的探索意识和学术敏感力, 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上有所积累。所有这一切, 都可归结为教师学术视野和学术能力的提升。不难看出, 不重视学术性的教师教育不可能是好的教师培训。

4.新课程环境下, 要求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新课程中, 教师角色将发生巨大变化。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新课程强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 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同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明确将建立完整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也使教师不得不扮演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者、教材编制者、教材选择者的角色。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既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的内在需要, 也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要使我们的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必须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 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让教师专业化与课程改革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1.创新教师教育的理念

1.1用“教师教育”的理念取代“师范教育”的观念

传统的“师范教育”观念的局限性在于片面强调教师的定向和计划培养, 缺乏开放与竞争;过分突出教师的职前培养, 忽视教师的职后培育和终身教育。师范教育中对学科专业基础、学术能力的强调与教育专业技能或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之间存在巨大的冲突, 不利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顺利发展。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 在知识经济日益逼近的今天, 传统的师范教育观念已经总体上落后于时代, 教师培养模式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师范教育必须吸取教师职业专业化,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终身教育理念等新的教师教育观念。因此, 必须实现由“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观念更新。

1.2树立“终身教育观、可持续发展观”

今天, 人类开始步入教育终身化、全民化、个性化的学习社会, 终身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因此, 我们必须赋予教师培训以终身教育新理念。在培养、培训时要树立树重视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 既重学术性, 又重师范性, 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把握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切实推进课程改革。

2.创新教师教育的模式

2.1注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衔接

近几年来, 持续、快速的课程变革使教师职后教育迅猛地发展起来。这使教师培养与培训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职后教育与职前教育的关系?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教师的职前与职后教育严重脱节, 其结果是:职前与职后教育在许多内容前后重复的同时, 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某些缺限和空白点却视而不见。按照基础教育新课程对师资的新要求, 教师职前教育机构和在职培训机构应合二为一, 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都应该在教师专业生涯的所有阶段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职前教师教育应能够使未来教师具备他们今后整个专业生涯中完成许多教学专业任务所必须的大多数或全部的能力, 能获得持久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所有知识结构和态度。职后教师教育要着重于提高教师学历;着重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增强职业适应性, 培养骨干教师;着重于学习新理论、研究新问题, 培养教育教学专家。对教师教育目前较为强调和追求职前职后的一体化, 因而职后的教师教育就应符合一体化的要求。

2.2创新教师培训和培养模式

教师培训是推动课程改革的有力保证。新课程改革将出现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特别是主题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出现等等, 使得教师培训和培养模式的转变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培养, 必须打破传统的统一型、封闭型、理论型和终结性培养模式, 开放培养体系, 实现教师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把师范教育定向培育与非定向培育、院校培训、校本培训、远程网络培训及研训结合培训与“自修—反思”培训模式有机结合起来。“院校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主体和培训业务管理主体;“校本培训”是最为有效的, 其内容是各个学校根据各自情况, 自主设计培训内容, 自行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教材进行培训;“远程网络培训”是凭借信息技术特别是全球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的培训;“研训结合”是把教育科研与培训一体化, 以科研活动来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培训方式:“自修—反思”模式是教师自修教程, 在专家及培训者的指导下, 根据自己实际制定的目标, 对自己已往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反思, 用教育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受训者的自我觉察水平, 从而促进能力发展的一种培训模式。实践证明, 扬长避短地运用院校培训、校本培训、远程网络培训及研训结合培训与“自修—反思”培训等多种模式结合, 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最佳途径。

3.创新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与实践

3.1调整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结构, 提高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专业化水平

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特性的课程结构包括哪些内容呢?尽管不同学者对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基本构成有不同的见解, 但在基本的方面是有共识的, 即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普通科学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教育科研能力。根据这种认识, 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大致上是由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教育科研课程所构成。普通文化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必备课程, 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教育科研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的标志性必备课程。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六个方面的知识结构, 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所以, 无论是采取封闭的或是开放的教师培养体制, 这六个方面的课程都是必须开设的。那么, 上述六个方面的课程各自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比重如何分配比较合理呢?从国际比较的综合来看, 学科专业课程约占35%、普通文化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各占25%、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教育科研类占15%。在整个职前教育中, 学科文化和普通文化课约占60%, 教育学科和教育科研类约占40%。

参照这种结果, 我国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比重可作如下设计:普通文化课程20%、学科专业课程40%、教育学科课程20%、教育技能课程10%、教育实践课程和教育科研课程10%。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教师教育的专业性质。

3.2教师教育内容与教育实践创新有机结合

重视把人类最具普遍价值及最具前沿的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最新进展融合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同时, 致力于教师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 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创新。例如, 华东师大尝试以专家领衔的工作室形式开展教育、教学问题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研究, 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 把教学活动的具体问题作为教师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对象, 推动了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也为教师教育内容和手段创新开辟了新路,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摘要: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 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 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 而创新人才培养则必须从基础教育着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师培养必须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 教师培养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注重职前职后教育的衔接, 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 调整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结构, 努力提高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专业化水平, 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和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

参考文献

[1]陈永明, 钟启泉.现代教师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程正彪.网络文化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论纲[M].南昌:学苑出版社, 2005.

[4]陶本一.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5]Westmeyer, P., TheNatureofDisciplines, JournalofRe-searchinScienceTeaching, Vol.20. (1983) No.3, p.266—269.

课程改革与发展 篇8

实施新型工业化首先要明确总体指导思想。第一, 新型工业化必须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 要把发展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增量带动存量调整, 将高技术与产业融合并渗透到各产业中, 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基本路径和重要标志。第二, 新型工业化要以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出发点, 应用高技术加速改造传统产业, 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 全力实施节能减排, 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环境和宜居环境。第三, 实施新型工业化必须从国情出发,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要科学处理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关系, 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关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第四, 实施新型工业化必须消除体制障碍, 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改革重点是: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财税体制、科技体制、金融体制、环境保护体制、公共服务体制等。第五, 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区域一体化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和归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让改革与发展成果惠及百姓。沈阳经济区实施新型工业化, 要本着改革与发展同步的原则, 从五个方面强力推进。

一、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以中心城市沈阳为核心, 以高技术为支撑, 调整和优化结构, 促进三次产业发展协调, 相互促进, 互为支撑, 构成和谐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三次产业融合, 加强高技术对产业的渗透, 做优做特现代农业产业, 做大做强现代工业产业, 做新做大现代服务业。发挥各市县域产业和资源比较优势, 突出地域特色, 优化空间布局, 实施产业差别化发展, 全力构建“‘一核’‘五带’”产业发展格局, 创建结构科学、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1. 以高技术为支撑, 加快改造传统优势产业。

要以企业为主体, 增加技术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由目前占产品销售收入1%左右提高到占2.5%-3%) , 全力实施产学研结合, 推进信息化与产业化融合, 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 加强传统优势产业—装备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以提高装备工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建设世界级装备工业基地为重点, 加速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业融合, 全面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以研发集成销售为核心, 实施主辅分离, 消除“大而全和小而全”结构, 提升专业化水平, 并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依托发展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二是以提高原材料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 加快实施高技术对钢铁和石化工业及建材产业的渗透, 提高原材料工业加工深度, 拉长产业链条。三是通过综合配套改革, 消除体制障碍, 积极推进跨市域企业整合, 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增强企业竞争力。

2. 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紧紧把握后金融危机时期发达国家和地区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 加快引进人才和新技术, 放开放活放宽新兴产业市场准入门槛, 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积极鼓励和政策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兴产业, 以沈阳为重点, 各市域开发区为支撑, 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并且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民用航空、节能环保、生物育种和新能源运输设备等新兴产业。使新型产业产值比重由目前15%左右, 到“十二五”末提升到25-30%.

3. 重点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

进一步加大支持农业现代化力度, 以提高农民收入和满足城乡市场需求为基本取向, 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为重点,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都市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应用新技术积极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化、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等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引进和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发展农林牧果水产品深加工,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4.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大重点任务。近期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是优先发展金融、物流、信息、旅游、会展和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 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支撑经济发展能力。加速建设沈阳区域金融中心;积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产业集群,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沈阳为中心, 大力构筑工业物流、商贸物流、涉农物流等大型专业物流体系和高效、快捷、经济合理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旅游业, 充分发挥区域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势, 科学开发旅游产品, 实施精品战略。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 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 提高服务技能素质, 重点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环保服务、家庭医疗及老人陪侍服务等。

5.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坚持差别化发展。

突出地域产业特色, 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市域的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的比较优势,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空间产业布局, 全力推进“一核” (沈阳) “五带” (五个城际连接带———沈抚、沈铁、沈本、沈辽鞍营和沈阜等连接带) 产业空间布局, 实施产业错位差别化发展, 增强地区间产业互补, 避免结构趋同和同质化, 从空间上构建沈阳经济区产业和谐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中心城市沈阳产业发展要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以及加快建设东北区域性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教文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为重点,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辽宁和沈阳经济区改革与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以五个城际连接带节点开发产业园区为重要载体, 重点建设各具产业特色的十大类型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航空装备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钢铁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新材料及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生物制药产业集群、石化大乙烯及深加工产业集群、芳烃及化纤原料深加工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和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二、以沈阳为中心, 建设现代城市体系

建设现代城市体系是实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推进沈阳经济区城市化, 建设新城和新市镇要正确处理五大关系和实施科学的发展定位及路径选择。

1. 正确处理五大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新城建设与母城调整改造升级关系。新城建设要紧紧依托母城技术、人才支持、城区结构调整、产业及人口流动转移。既要大力推进新城建设, 也要重视老城调整改造升级。二是正确处理新城功能定位与地域优势条件关系。新城建设与城市功能定位要依托地域优势条件, 突出特色和个性, 不能脱离原来的优势基础条件建设新城。三是正确处理新市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新城新市镇建设一般以县乡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城镇化, 要实施以城带乡, 以工补农,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新农村建设。四是正确处理新城建设与地域生态保护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新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环节, 始终要坚持把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建设宜居环境放在突出地位。五是正确处理新城建设与相邻市域新城建设协调关系。新城新市镇建设大多布局在五条城际连接带相邻城市的节点上, 要实施相邻城市联动, 政策协调统一, 产业相互渗透和融合。

2. 科学定位与路径选择。

一是规划先行, 法制化推进。新城新市镇建设首先要科学编制城市发展规划, 包括城市发展定位、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生态建设与保护、近期和中远期城市发展规模等。而规划要法制管理, 不得随意更改。二是建设特色和个性化新城。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条件 (区位、自然生态、资源、产业及历史人文等特点) , 突出地域特色, 建设特色化和个性化新城新市镇。三是建设生态宜居新城。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作为新城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 重点抓好生态廊道、绿地建设与保护、环保设施建设、限制高耗高污染企业市场准入等。四是建设人文新城。人文新城是提升新城凝聚力、向心力、发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建设新城和新市镇要从建设文明、诚信、公平正义等做起, 筑起文明诚信的社会氛围。五是建设和谐新城。坚持以人为本, 要做到公用设施均等、充分就业、住有所居、社会保障医保基本全覆盖。转变为市民身份的农民, 生活不仅有保障而且要有一定改善和提高。

三、发挥沈阳核心作用, 建设和完善市场体系

沈阳经济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主要包括, 以中心城市沈阳为核心, 建设和完善区域一体化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体系。

1. 实施商品市场整合, 建设区域共同市场。

以沈阳为核心, 以区域七市为支撑, 县 (市) 乡 (镇) 为基础, 消除区域行政壁垒, 推进商品市场整合, 建设现代化中心商品大市场、各市次中心市场, 县 (市) 及乡 (镇) 商品市场、行政村商品市场网点。建立多层次、开放性、网络化、布局科学合理的商品市场空间网络体系和商品物流体系;并在中心城市沈阳建立区域性商品交易中心和集散枢纽。整合区域流通资源, 提升商品流通领域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建立网络化流通体系, 促进区域经济融合互通, 推进商品一体化进程。

2. 实施要素市场整合, 提高要素配置效益。

以沈阳为核心, 实施要素市场整合, 健全和完善要素市场体系, 推进人力资源、资本、技术、信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市场间自由有序流动,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加速辽宁和东北金融中心建设;以沈阳为核心, 加快技术市场整合, 建立市域间联动的技术市场;消除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局面, 推进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培育和规范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在沈阳建立统一的区域产权市场。

3. 加快推进服务市场整合, 建立一体化网络化中介服务组织。

服务市场是建设完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之一。建设和完善服务市场一是实施服务市场整合, 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机构;二是着力构建以法律、咨询、会计、审计等为重点服务市场体系;三是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服务, 如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技术服务、保护知识产权服务及法律服务等。

四、建设生态文明体系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节约资源、控制污染、提升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为战略取向推进新型工业化,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沈阳经济区。

生态治理与保护的总体构想。着力构建沈阳经济区“规划同体、生态同建、污染同治、执法统一”的生态治理与保护的体制机制架构。强化“两化融合”, 实施新型工业化与环境治理保护一体化推进融合, 同步实施。实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改善三大目标同步协调。“体制保障”, 创新节能减排与环境和治理保护体制机制, 区域一体化推进体制机制, 财政投入体制机制, 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体制等支撑, 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战略实现。

1. 创建生态化的产业体系。

工业重点构建生态工业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 推行清洁生产, 培育生态型企业, 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农业重点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强化绿色食品和农产品监管认证。服务业重点发展生态旅游, 注重生态景区的保护, 促进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2. 创建一体化生态文明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治理一体化推进, 即“同建”、“同保”、“同治”。加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重点治理大气污染源, 治理和淘汰重污染工业企业;治理土地污染, 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严格管理和控制核辐射。

3. 创建生态安全体系。

建设和健全生态监管机制, 监管权责定位;健全和完善数字化生态检测网络;健全生态安全预警机制, 对可能突发生态安全事件要做好人员、技术和设备、医疗救助等准备;完善市场准入机制, 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市场准入。

4. 创建节约型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创建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新机制。形成全社会珍惜资源、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社会氛围;运用价格机制, 提高资源利用和使用资源的成本, 节约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以减量、再利用理念, 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减少废弃物排放。

5. 创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体系。

研发节能、节水、无污染的产品生产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工业;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为重点, 建立生态工业园。

五、实施综合配套改革, 创建新体制和新机制

1.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新机制。

创建区域一体化、同城化的新机制;区域合作共商协作新机制;区域公共服务共享新机制;区域环境治理与保护“同治”、“共建”新机制;区域党政干部到异地任职新机制;统筹区域一体化领导新机制。

2. 创新财政体制和区域财政运行新机制。

设立区域合作财政基金;用于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等化区域资源补偿;区域财政转移支付等。

3. 创新社保和医保管理体制和区域社会保障新机制。

创建区域社保和医保统筹机制;实行社保和医保“一卡通”、“一证通”;人力资源流动的社保互认。社保基本覆盖城乡;扩大农业和自然灾害保险覆盖面。

4.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区域科技合作新机制。

创建促进区域人才流动, 人才培养与使用, 区域科技成果共享, 知识产权保护, 科技合作, 产学研结合, 增加科技投入, 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等。

5. 创新环境治理与保护体制和区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机制。

创建市场准入环境约束, 生态补偿, 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清洁生产, 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规划一体, 治理同步, 资源和环境的严重问题“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 排污权有偿取得等新机制。

6. 改革和创新市场体制和运行新机制。

创建区域市场整合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如:区域市场准入和监管互认、区域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区域市场行政执法统一、支持和鼓励跨市域产业重组、市场信息共享、创建区域民企参与国企改革重组等新机制。

7. 创新民生改善和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新机制。

创建区域城乡公共服务 (医疗、教育、文化等) 均等化运行、城乡居民就业保障和控制失业发展的低收入群体和生活困难家庭扶持、发展慈善事业协调机制。

8. 创新对外开放体制和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新机制。

创建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引进发达国家技术、资金、扩大商品出口贸易、服务贸易、走出去认购或与外企合作、对外开放, 人才队伍培养使用等新机制。

9. 创新教育体制和教育科学发展新机制。

创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与共享、高校新技术研发与企业创新结合、区域优质学校共享、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与企业定向发展、区域优秀教师有序流动等新机制。

1 0. 创新医疗体制。

创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高端医疗人才合理流动县 (市) 、乡 (镇) 、村医护人员定向培训培养优质医疗机构定向帮扶市、县 (市) 、乡 (镇) 医院等新机制。

摘要:沈阳经济区将在建设新辽宁的伟大远征中起到挑起大梁的作用, 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发挥现行先试和机制体制创新优势, 加快推进辽宁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辽宁新型工业化进程, 要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城市体系, 现代市场体系, 生态文明体系和综合配套改革等五个方面加快推进。

课程改革与发展 篇9

关键词:慕课,计算机,课程,变革

1 慕课概述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又称慕课 (即MOOC, 是Massive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写) , 在近几年内得到快速发展, 吸引了国内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归纳起来, 慕课有如下特点:

1.1 开放性

课程学习者可能来自全球各地, 信息来源、评价过程、学习者使用的学习环境都是开放的[1];

1.2 在线性

通过互联网, 学习平台可以提供随时随地的在线课程访问和学习;

1.3 大规模

慕课的开放性及在线性为学员的加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课程的学员很容易可以达到数千人, 2011年,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导论”免费课程的学员注册人数达16万人;网易公开课的热门课程月访问量达17万多;

1.4 互动性

一些知名慕课平台通过交流工具及社交性网站为学习者创设了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2], 有效地加强了课程的互动性。基于以上特点, 慕课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学者指出, 慕课的迅猛发展, 对学校教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3]。

2 慕课发展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

随着国内慕课平台的迅速发展, 高校慕课计算机课程也不断涌现。目前, 国内慕课学习平台上开设的大学计算机课程, 有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操作系统、云计算等, 基本涵盖了计算机学科的主干课程。在这些课程中, 不少课程学习人数达数千, 有的甚至超过一万人。随着学员的不断增加, 慕课平台的服务与功能也在不断发展:一些课程配备了在线助教, 组织课程学习和讨论, 并为学生实时解答问题;有的学习平台设置了互动模块, 以留言板、讨论区、课堂笔记共享等方式呈现;一些课程提供在线考核模块并为考核合格的学员发放电子证书;一些平台的计算机课程在听课过程中嵌入小测试并通过平台自动打分, 使学员能迅速知道在线测试结果正确与否;这种及时唤起学生对知识回忆的方式得到了学生的喜爱与欢迎。慕课的发展在给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带来新挑战的同时, 也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本文在调查部分慕课平台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 尝试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疏理小结, 以期为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提出建议。

2.1 合理规划, 共享资源

慕课建设中, 课程既要能基本覆盖学科主干科目, 又要避免出现大量重复课程资源, 这就要求各高校要加强校际协作、合理规划, 通过统一的协调机构进行运作。要建立课程申报、审批、评价机制, 逐步充实慕课平台的计算机课程资源, 不断提高资源整体质量。高校通过相互协作, 共享教学视频、在线助教等优质课程资源, 可以解决个别高校资源不足的问题, 使不同高校的学生能获得线上学习机会;通过高校间学分互认等方式, 可以避免学生重复学习、重复考试的情况, 有利于保持慕课对学生的吸引力。随着课程资源的不断充实以及学生线上学习人数的增加, 教师校内授课数量将减少, 转而将精力投入到课程建设中;同时, 慕课学员的不断攀升会增加在线助教压力, 在线助教需求量将不断增加, 一部分教师将承担起在线助教的工作;而对于不适宜线上学习的实验课程, 可在线下实验室环境中学习, 一部分教师将主要承担起实验教学工作。教师分工进一步细化后, 可通过校际协作, 充分共享网络资源及教师资源, 以此推动慕课发展及高校计算机课程的发展。

2.2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与考核

实施线上学习与线下集中教学、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 线上学习能有效减轻了高校师资负担, 提高了课程整体效率。在课程计划中, 应将线上学习安排纳入课程正常教学进度, 制订详细的线上学习计划, 确保线上学习时间。另一方面, 集中教学方式弥补了线上学习的不足。首先, 集中教学能对线上学习所遇到的普遍问题予以集中解决, 对难度大的内容, 学生在线上反复学习仍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线下学习方式解决;其次, 集中教学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再次, 集中教学为实操技能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计算机课程包含大量实操课程, 很多操作技能, 如计算机硬件组装、局域网组建、网站建设及专用信息系统管理等课程的学习, 需要在具备相应硬件、软件或网络环境的实验室中进行, 集中教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与实验环境。最后, 通过集中学习, 教师能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参与态度及任务完成情况, 为课程评价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提高线下考试分数比重。线下考试便于监控考场情况, 能了解学生的考场行为, 并有效防止线上考试中出现的他人代替的情况;线下考试还有利于对学生实操能力的考查, 对一些线上考试难以完成的考核项目, 如设备维护、网络环境配置, 线下考试能较好地解决。

2.3 优化评价结构

课程评价对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促使学生调控学习过程起到重要作用。积极正面的评价能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 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 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慕课计算机课程教学中, 可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评价方式。一方面, 要重视情感因素对评价结果的作用, 提高线下集中教学中学习动机、参与态度等在课程评价中的比例;另一方面, 可通过慕课平台的在线作业、同伴互评功能进行线上评价。此外, 对实施全国计算机等级统考的科目, 要突出“教考分离”方式在形成性评价中的作用, 以统考成绩为依据, 结合阶段测试及平时成绩, 得出比较客观的评价结果。

3 结束语

当前, 慕课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教学的思想、理念, 并逐渐改变着课堂的形式。高校计算机课程要顺应慕课发展趋势, 抓住发展机遇, 促进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上, 要统筹安排, 合理规划, 在减少重复建设的同时实现资源共享;在课程实施中, 要注重发挥线上线下学习的各自优点, 以集中教学和考核的优势弥补线上学习的缺陷;课程评价方面, 要结合计算机课程实操性强的特点,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尽管目前慕课计算机课程仍存在着课程通过率低、缺少指导等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但随着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慕课计算机课程必将与高校计算机课程实现深度融合, 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K.Masters.A Brief Guide To Understanding MOOC.The Internet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2011, Volume 1 Number 2.

[2]杨九民, 郭晓梅, 严莉.MOOC对我国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 2013, 12 (248) :44-49.

课程改革与发展 篇10

1 慕课概述

1.1 慕课授课范围

慕课授课范围非常广, 理科学科主要包括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 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教育中也有所运用。在实际教学中, 慕课并不是以学分教学为基础, 也不涉及毕业证与学位证, 一般均是自愿参加, 并且是免费的, 但是倘若真正运用到高等教育中, 为了培养专业人才, 那么就要在网络上大规模开放授课, 此时就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1.2 授课形式

慕课体系中的课程并不是搜集得来的, 而是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教授者与学习者通过同一话题或探讨项目联系在一起的方式。在授课中, 虽然没有对学习者提出相关要求, 但是慕课均是以每周研讨话题的形式展开, 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共享的平台。在此课程中, 结构相对狭小, 一般均是每周一次。

1.3 慕课特点

慕课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开放性, 内容主要来源于世界各地, 所以从信息来源角度分析, 慕课评价过程与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均是开放的。二是在线性, 利用互联网展开教学, 通过相关学习平台的构建, 为学习者提供随时在线访问的条件, 以此展开相关学习。三是大规模性, 慕课具有开放性与在线性的特点, 为学习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并且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为此, 慕课授课非常容易形成规模。有关调查表明, 截止2011 年底,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导论”科目注册人数已经达到了16 万。而网易公开的热门课程访问量也越来越多, 每日已经突破了17 万。四是互动性, 在慕课授课中, 通过社交网站与交流工具的运用, 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人际交往环境, 增强了慕课授课的互动性。慕课特点使得慕课生命力越来越强, 推动了其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

2 慕课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2.1 树立“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的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其与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 学生均有着不同的计算机使用基础与经验, 所以, 计算机课程教授对象越来越复杂, 并且层次各不相同, 充分突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 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好, 并且接受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只能用计算机聊天、娱乐、购物, 不知道开关机的正确顺序, 怎样恰当把握课程教授, 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解决学生计算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 是当前计算机课程改革教学的重点内容。而通过慕课平台的运用, 可以有效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 指导学生利用与使用慕课平台, 可以让基础差、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反复观看课程内容, 而对于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而言, 可以通过慕课平台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 以此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为专业限制,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 主要就是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科目, 但是这远远达不到实际工作的要求, 比如, 对于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而言, 还需要对PPT予以熟练操作, 从而有效设计项目方案;对于广告策划专业学生而言, 还要掌握一些图片美化软件, 如PS等, 从而更好地设计广告页面;对于音乐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言, 还要掌握一些音乐、视频编辑软件, 如Nuendo、Premiere等, 从而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通过慕课平台的运用, 就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 没有专业的限制,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查找与关注有关课程, 并且对学习时间予以合理安排, 与兴趣相同的网友相互探讨, 共同学习, 以此实现自身素质与技能的提升。

2.2 落实课程改革

慕课平台的出现, 为课程带来了一种新型学习模式,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分享学习笔记、完成作业、在线测试的过程, 掌握更多专业知识, 并且获得相应的电子证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慕课平台的出现推动了现有教育体系的改革。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 引用慕课平台具有先天的学科优势, 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中, 慕课平台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课程规划、教学形式与模式、考核与评价结构。

现阶段, 高校计算机慕课平台课程包括的学科主干课程有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程序编程、Web开发、软件测试、图形设计制作等。在实际教学中, 怎样整合这些课程资源, 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成为了慕课平台运用的重中之重。在运用慕课平台的时候, 筛选出适合在线学习的内容, 搜集适合学生的信息资源, 制作成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课件, 指导学生予以观看, 通过课件学习、探讨、完成作业、考试等过程, 将适合线下讨论与实践的内容当成是课堂教学重点, 如网络环境配置、硬件设备维护等实际操作课程, 以此实现学生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与此同时, 重视对教学大纲的调整,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完成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选修一些更深层次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或者与计算机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 并且向学生推荐一些优质名师课程、网站论坛等, 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考核与评价角度分析, 结合慕课平台的考试分数、作业完成水平、互动活跃度、线下实践成绩等,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综合评价。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让教师由灌输者逐渐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助者, 从而引领学生在广阔的网络平台中展开全面的学习, 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重视教师素质的提升

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中, 要想充分利用慕课平台, 就要重视教师素质的提升, 以保证慕课平台的有效运用。首先, 加强对教师计算机技能的培训与教育, 积极学习一些先进知识, 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操作技巧, 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其次, 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 通过慕课平台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积极、专业的网络平台、论坛, 积极和学生互动, 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慕课的不断发展, 对高校教学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中运用慕课平台, 可以有效树立“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的理念, 推进课程改革, 以此提高课程教学水平与质量。同时, 重视教师素质的提升, 对充分发挥慕课平台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健庆.MOOC时代普通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探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 (23) :125-126.

[2]陈坚伟.慕课发展与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4 (10) :155-158.

[3]沈燕.慕课对于高职计算机课程教育形态的创新与推动作用[J].新课程研究, 2014 (6) :97-98.

[4]陈萌, 鲍淑娣, 童春芽, 等.基于MOOC的公共计算机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4 (4) :86-91.

国有林场 呼唤改革与发展 篇11

国有林场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造林育林,以绿化荒山、培育森林、建设生态为已任。林场经营的森林资源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同时,也在国有林地上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为水土保持、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然而,在加强生态建设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国有林场大部分森林区划为重点生态公益林,可经营林地大大缩减。生产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林场的发展举步维艰。

解决国有林场面临的诸多难题,促进国有林场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前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国有林场广大职工的强烈期盼。基层的林业建设者们殷切希望政府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出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措施,尽快把国有林场从目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及早走上振兴之路,为实现整个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作贡献。

进入试点阶段的改革

2011年,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出通知,在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甘肃7省开展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通知要求,各试点省要结合本地实际,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森林资源管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国有林场改革的重点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为全国国有林场改革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各试点省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改革措施,认真测算改革成本,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林场为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森林资源枯竭、实施水源涵养林和公益林保护等原因,商品林采伐量逐年下降,林场经济收入开始每况愈下。

多年来,国有林场的经济来源多数仅靠木材经营所得,收入仅能维持职工的基本工资,根本抽不出资金从事其它产业开发。国有林场大部分的基础设施都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很低,基础设施破旧情况十分严重,尤其林区房舍破旧问题更为突出。国有林场大多地处林区,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极不完善,极大制约了林场的发展。一些林业基层干部职工认为,国有林场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最后一个堡垒,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晚改不如早改。

已酝酿多年的国有林场改革,去年开始国家层面试点。这项改革,人往哪儿去,钱从哪儿来,这是现实面对的“两难”。这项改革,森林资源增加、职工安居乐业,这是改革期许的

“双赢”。

作为全国国有林场改革的试点省,江西省凭借着林改的丰富经验,国有林场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有关数据显示:江西现有国有林场421个,占全国国有林场总数的近1/10,而经营面积只有2474万亩,仅占全国的2.6%;平均每个林场经营面积5.87万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到目前为止,全省还有国有林场职工97226人,负债总余额高达39.58亿元,人均负债4.07万元;全省3.36万名职工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13万名职工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很多职工全部家当还不足一箩筐。

这种窘境令人坐立不安:一方面长期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债务包袱沉重,国有林场基础设施不如农村、自主经营不如农业、生活水平不如农民;另一方面冗员过多、人浮于事,“职工当监工、干活全靠临时工”。林场生存尚难,何谈发展!

江西省国有林场改革着力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两大难题,把维护国有林场资源、职工、社会稳定作为改革的重要前提,并贯穿改革的始终。

江西省国有林场改革有三大特点:一是改革重组。原则上每个县的林场个数不超过3个,并分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经营型林场。生态公益型林场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按面积合理核定编制数,人员和机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所需生产人员和护林人员采取购买劳务方式从富余人员中返聘。其他国有林场整合1个?2个商品经营型林场,全面推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二是转换职工身份,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在保持国有林场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稳定的基础上,除“4050”人员外,其他国有林场职工全部实行身份转换,打破“铁饭碗”,全面建立以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为基础的新型劳动关系,搞活用工机制。三是引进战略投资者,转换经营机制。积极稳妥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林场改革,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给林场“输血”,打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思维模式,延长林业产业链,培育上市企业,做大做强国有林场。同时,充分借鉴林改经验,把国有林场商品林承包给职工经营,或采取“分股不分山”的方式,把股权量化给职工,实行股权与经营权分离,职工按股分红。

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江西的实践告诉我们,在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中,不是以牺牲森林资源为代价,而是在保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做到造好一片林、留下一批人、管好一片林,把国有林场由过去的政府包袱,变成把资源转化为资本的重要平台、发展林业产业的重要平台和创建和谐林区的重要平台。

国有林场改革的建议

解决国有林场面临的诸多难题,促进国有林场的改革和发展,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国有林场广大职工的强烈期盼。目前,国有林场的改革试点正在7个省区进行。笔者所在的浙江省也是试点省份之一,浙江省按照中央9号文件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国有农林渔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和有关精神,正在抓紧研究出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措施,希望尽快使国有林场摆脱目前的困境。

实行事、社分开,分离林场办社会职能。把目前由林场承办的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从林场剥离出去,交由当地政府管理。一方面,使林场职工及子女能够享受社会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减轻林场办社会的负担。这是目前国有林场改革的方向。为使国有林场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nlc202309030924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实施积极扶持政策。将编制内人员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支持解决好国有林场职工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的缴费问题;对国有林场发展营造林和森林抚育,发展林下种养殖业以及林地管护给予支持;以棚户区改造工程为契机,支持国有林场危房改造,分期分批解决职工住房,彻底改善职工生活居住条件。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按照“精简、高效、协调”的原则,结合国有林场实际,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例如:笔者所在的浙江省松阳县国有林场建场于上世纪50年代初,现有职工总人数为104人,其中在职职工63人、离退休职工41人。经营总面积3529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笔者认为国有林场应定性为准公益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

三是创新经营机制,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把国有林场改革与解决职工就业和改善林场基础设施条件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职工家庭自营经济,职工除了可以承包荒山造林外,还可以承包中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等生产经营项目,也可以结合林场经营实际与职工自身经济状况积极发展森林旅游服务、林下种植和养殖等适宜家庭经营的项目,既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又使职工获得应有收益。例如:笔者所在的浙江省松阳县国有林场结合林场实际,实行经营机制的转换,着重围绕劳动人事、劳动用工、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加快国有林场林业产业发展的步伐。我们把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项目经营、零星荒山荒地开发利用以及零星毛竹经营等放活给职工个人或联户承包,发展职工家庭经济,让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职工先富起来。通过压缩场部管理人员、护林经费包干、经济林承包、鼓励职工保留工籍外出创业等方式,使林场职工发挥各自才能努力工作增收。有不少自主创业、承包经营的职工在城镇建起了私房,开上了小车,做上了小老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四是实行科技兴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采用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现代林业管理手段,保护培育森林、开发利用资源、建设管理林场。重点抓好现有林场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科学编制林场发展规划和经营方案,加强经营管理,集约经营森林,逐步使国有林场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笔者所在国有林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出了“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内引外联”的发展思路,一方面立足林场优势,开发经济林;另一方面鼓励林场职工入股投资经济林基地建设,目前已形成规模效益。先后建成经济林基地3180亩,其中:名茶基地500亩,优质脐橙1774亩,香榧基地250亩,高效笋竹林800余亩,其它经济林656亩;建成马鞍山大楼、古市综合市场及甲鱼养殖场等。这些项目的建设,为林场的脱贫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良好基础。

总之,国有林场改革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致富职工为目标,立足实际,放眼长远,大胆创新,促进林场的快速发展,开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局面。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松阳县湖溪林场

课程改革与发展 篇12

1 医院供给侧改革的外在促发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是健康需求的派生需求[1],总体上属于需求侧,作为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医院也有其供给侧,主要包括:医保供给、财政供给、服务对象缴费供给、药械耗材供给、水电气及后勤保障供给等等。当前,医院供给侧的一些改革与变化对医疗卫生改革、医院管理与营运、医院建设与发展等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其供给侧改革变化的主要因素如下:

1.1 国家政策改革调整

随着国家卫生与计生政策的改革与调整,将催生医疗机构的变革与发展,如:“健康中国”战略将推动“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形成,带动健康产业发展[2];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引导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将引导病人理性诊疗和合理分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使妇幼保健、产科、儿科的需求增加[3];促进民营医院发展将增加公立医院的危机感、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将催生新的健康需求;医院考核评价指标的调整将促进医院更加注重社会效益、质量指标等;控制公立医院规模、床位等将促进医院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等。

1.2 医保政策改革调整

从2003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全覆盖,就医需求大增,十年来医院病人“井喷式”增加,尤其是一些三甲医院以及农村县(市)二级医院患者人满为患。但这种由医保制度带来的病人增加从2014年开始放缓,主要原因在于:现有医保筹资和保障水平不高,其拉动效应已释放到峰顶;医保总额预付、总额包干政策使医院主动控费、选择性诊疗、控制就诊量等措施;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付费方式改革,起到了控制医疗费用和约束医疗行为的作用。

1.3 医院补偿渠道的变化

随着医改的深入,药品零差率制度的实施,医院的补偿渠道由过去的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财政投入变为医疗收入和财政投入两种渠道,政府对医院的补偿将逐步增加。理顺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合理调整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等将促进医院诊疗服务行为规范。控制公立医院举债建设等措施将有效控制公立医院的规模和扩张。

1.4 服务对象需求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医院服务对象的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从“小病拖大病扛”到生病后到医院诊疗,从有地方看病到要求医院质优、便捷、安全,从就近诊疗向三甲医院积聚,从有病治病到主动治未病、提高生存质量、追求健康长寿转变。

1.5 药械耗材供给的变化

新一轮医改把破除以药养医,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作为重点先行改革推开,医院依靠药品收入的时代宣告结束,一定程度遏制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及大处方、滥用药等问题,当前还存在一些低廉药品及急救药品紧缺、药品及医疗耗材价格虚高、基本药物品规偏少满足不了临床需要、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不高、国产医疗设备和耗材不受青睐等问题。

2 借鉴供给侧改革理论深化医院内部管理

面对医院供给侧的改革与变化,医院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服务理念,深化内涵建设,调整经营策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2.1 转变服务理念

医院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生病的人,是需要特别关怀和帮助的群体。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以及健康观念的改变,医疗机构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4],一切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解除患者病痛、抚慰患者心灵、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首要,医院决策、管理、营运、服务都要站在患者和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尊重病人、关爱病人,努力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安全可靠的医疗技术、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便捷的服务流程以及社会、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的综合服务[5]。

2.2 转变经营策略

医院要适应改革发展需要,主动调整运营策略。一是要充分体现公益性。公立医院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解决医疗服务的公平性、适宜性和可行性[6],以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为途径,纠正医疗机构过度逐利、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等问题。二是推进科学化管理。建立完善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推行目标管理、成本核算、综合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三是调整收入结构。医院要从依靠药品收入转变为依靠医疗技术;从过度医疗转变为精准医疗;三级医院要把重点转向疑难杂症、危急重症等的诊治及科研,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的占比;改革药品“招采用”机制,保障低廉药、急救药供给,降低药品价格,减少药品库存,提高基药使用比例,减少患者药品费用负担。四是加强后勤管理与改革。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在最大程度满足临床一线工作需要以及患者需求的情况下减少后勤服务成本;医疗设备既要尽可能满足患者和临床需要,但又要防止资源浪费;探索一定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高端设备互用、检查结果互认。

2.3 转变发展思路

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创新推进医院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重大疾病、慢性病的防控,根据居民健康需求及疾病谱变化,新增一些临床科室、引进和推广一批新技术,提供一些群众需要的医疗卫生服务,如提供融医疗(护理)—养老—康复一体的健康服务[7]。二是推进医院协调发展。针对医疗卫生工作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医疗与预防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强化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建设,全面提升县(区、市)级医院服务能力,做优城市三甲医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同质化水平;医院要从盲目外延扩张向更加重内涵建设转变,强化医疗质量建设、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要着力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针对儿科、妇产科短缺问题加以重点扶持,根据人口老龄化问题建设好老年科,针对慢性病问题建设好康复科。三是推进医院绿色发展。医院建设要体现节能环保,医疗急救绿色通道要畅通,医疗废物及病毒废水处置要规范,严控医院感染发生。四是在开放中推进医院发展。坚持外引内联,引进一批高技能人才、引进一批新技术、新设备;加强医疗机构间的协作交流与合作,上级医院要发挥好指导下级医院的作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合作举办高水平、上规模、专业化的医疗机构。五是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统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及医院各项任务的落实;根据疾病谱的变化,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尽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及行业作风问题。

2.4 转变服务方式

要适应新时期卫生工作需要,改革完善医疗服务方式。一是推进预约诊疗服务。解决就诊排长队,速短病人等候时间。二是推进分级诊疗。引导病人科学就医,有序流动,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服务量不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三是加强医联体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先进技术等向基层流动,带动医疗技术的整体提高。四是推进远程诊疗服务。鼓励二、三级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利用信息技术服务群众健康。五是注重人性化服务。加强对服务流程的再造,建立高效、便捷、有序的诊疗路径,缩短挂号、就诊、检查、收费、取药、治疗等等待时间[8];要加强医院诊疗环境的改善,营造出温馨、舒适、安全、美化、健康宜人的医院文化。六是打造诚信服务体系。积极开展诚信医院建设,共同营造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社会风尚[9]。

摘要:医疗卫生服务总体上属于需求侧,但就医院而言也有其供给侧,医院供给侧的改革变化将对医院带来机遇与挑战。医疗机构要主动适应供给侧改革变化,转变服务理念、转变经营策略、转变发展思路、转变服务方式,推进医院健康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医院,改革

参考文献

[1]黄成礼,庞丽华,张蕾,等.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相关概念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1):5-7.

[2]祁豆豆.“健康中国”有望升至国家战略[N].上海证券报,2015-10-22.

[3]葛晓云,刘维韦,施月琴,等.关于如何完善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妇幼保健服务能力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26(4):3-4.

[4]陈虾,邓晓燕.全科医学服务中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6):1748-1752.

[5]陈桂芳.创新服务理念促进医院发展[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20(4):90-91.

[6]佟子林,贾鑫.公立医院如何更好体现公益性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12):1076-1078.

[7]邓庆,甘霈,任国胜.养老医疗护理康复职业培训融一体构筑“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J].中国科技产业,2014(6):42-47.

[8]武新艳.浅谈医院人性化管理与服务[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11):84-85.

上一篇:建筑弱电工程下一篇:撤销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