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4-10-02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精选11篇)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篇1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是轻化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十分重要.通过多年来对江苏工业学院轻化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实践,根据专业特点,对实验课程实行独立设课、改革实验内容、设置研究性、综合设计性实验等手段进行改革,提高了轻化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实验科学与技术英文刊名:EXPERI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7(4)分类号:G642・423关键词:轻化工程 实验教学 改革 实践创新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篇2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内实验,综合实验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每一个科学的结论都是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在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中, 为了加强对实践环节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设计了综合实验这一实践环节。通过三年探索, 得到本专业同学的认可和积极参与,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规定, 本专业培养掌握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生物工程基本理论, 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外语水平, 能够在生物工程、生物化工、生物制药等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使该培养方案得到实施, 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为: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发酵工程、生化反应工程, 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制药工程等。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我们设想打破课程实验的界限, 通过综合实验使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内容融会贯通, 这也是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彼此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联系所需要的。如下图所示, 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别构成对生物分离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发酵工程的有力支撑 (尽管也有交叉) 。通过综合实验, 可使这些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达到有机的结合与统一。

二、综合实验的内容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内容包括:细胞综合实验、基因综合实验、分离综合实验和发酵综合实验。

1. 细胞综合实验———动/植物细胞培养。

依据细胞综合开放实验课程的特点,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动/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实验技能, 提高对细胞生物学中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知识的理解, 提高综合分析技能。课程具体内容分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综合开放实验两大部分, 植物细胞培养方面以愈伤组织的培养等为例;动物细胞综合实验主要以淋巴细胞或癌细胞等为实验对象, 掌握细胞传代方法和细胞系的维持;细胞的冻存和细胞复苏的方法;了解细胞培养的纯化方法或选取某种致癌剂研究分析其对细胞培养的影响, 学生科任选其中一大类进行实验研究。 (1) 实验项目名称:愈伤组织的培养。实验目的:掌握组织培养用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实验材料消毒和愈伤组织的培养。教学基本要求:按照不同的需求设计培养基的配方, 掌握制备母液以及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掌握根据不同实验材料进行设计和实施消毒的方法;掌握获取愈伤组织的方法。实验内容提要:整体实验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设计培养基→制备各种母液→制备培养基→获取材料→愈伤组织培养。 (2) 实验项目名称:动物细胞的培养。实验目的:掌握动物细胞的培养方法 (贴壁细胞培养)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细胞传代方法和细胞系的维持;掌握细胞的冻存和细胞复苏的方法;了解细胞培养的纯化方法。实验内容提要:整体实验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获得细胞株系→培养室和超净台消毒→细胞复苏→细胞传代培养→培养细胞的纯化 (部分细胞冻存) 、活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况观察、细胞活力检测、蛋白质表达检测。 (3) 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办法。实验方案设计能力 (30%) :考查学生查阅资料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以第一次实验方案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 且有理论依据者为优。资料归总能力 (10%) :资料查阅之后, 要求写出一篇2000~3000字以内的综述报告。参照科技论文格式与要求衡量其能力给定成绩。综合实验答辩 (30%) :考查实验思路、实验报告的逻辑性与合理性、实验中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能力、遇到新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与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在答辩中考查各小组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平时观察到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认真重视态度印象 (30%) :这部分成绩靠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提问而得, 包括实验习惯、姿势、操作技巧、打扫台面和个人卫生, 对实验的兴趣或热衷程度等。

2. 基因综合实验———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原核表达。

人肿瘤坏死因子α (h TNF-α) 是由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它参与机体免疫网络调节, 在机体的抗感染、抗肿瘤、抗病毒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具有很强的研究与应用价值。前6周为准备阶段, 在老师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 设计实验, 书写实验方案, 经过老师的三次修改, 提出一个成熟的实验方案。最后两周时间, 同学们按照最终的实验方案实施, 完成实验论文, 进行答辩。具体实验方案如下。p BR322/hTNF-α及pBV221表达载体质粒提取→以p BR322/hTNF-α为模板PCR扩增h T-NF-αc DNA片段→双酶切PCR产物及pBV221表达载体→低熔点琼脂糖回收酶切片段→h TNF-α与pBV221表达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 涂布培养皿→克隆, 提取质粒, PCR, 双酶切鉴定 (以及测序) →保存并挑选阳性克隆菌, 30℃培养, 42℃诱导表达→SDS-PAGE鉴定hT-NF-α蛋白表达状况→提取、纯化包涵体, 包涵体的变性, 复性及纯化→h TNF-α生物活性检测。经过基因综合实验“人肿瘤坏死因子α原核表达系统的建立”的训练后, 同学们体会颇深, 首先通过对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hT-NF-α) 的亚克隆, 构建基于温度敏感表达质粒的hT-NF-α原核表达载体,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质粒转化, 诱导工程菌表达目的蛋白, 以及SDS-PAGE检验蛋白表达等一整套过程, 使学生掌握DNA重组技术的基本操作, 对本科阶段学过的生物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 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实践打下基础;其次, 整个实验的过程, 都是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这为以后的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最后, 作为老师也感觉受益匪浅, 通过和学生共同学习, 共同解决所遇到的难题, 为我们不断地提高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3. 分离综合实验———大豆脲酶的分离提取。

(1) 方案制定:指导实验教师根据学生的已学课程内容, 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验规划, 通过指导教师间的交流和讨论, 初步确定出大体的实验目标、内容, 并从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论证, 同时列出可能用到的试剂、仪器设备等, 进行预先的准备工作。 (2) 教学过程:在整个过程中, 始终贯穿了“学生为主、教师辅之”的思路, 并针对不同的个体或小组,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过程如下:指导教师提前一个月将题目向学生公布, 要求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并于两星期后提交实验方案第一稿;上交后的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修改后, 返还学生再次优化, 在实验前共进行三轮次的修改;在两周 (10个工作日) 内完成设计方案, 并详细记录实验数据, 撰写实验报告;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查阅科技文献、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 实验方案:大豆破碎→水、缓冲液、有机溶剂提取→制备大豆脲酶粗提液→凝胶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脲酶分子量测定、酶动力学参数测定、外部条件 (温度、p H) 对酶活性的影响、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酶的固定化及参数测定。 (4) 学生出勤、实验情况考核:在实验期间,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按时到达实验室, 有些学生还主动提出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实验, 总体出勤情况良好;在实验过程中, 多数学生认真实验, 并努力思考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主动与指导教师进行讨论, 总体上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得到了提高。 (5) 实验结果的考核:实验结果的考核方式采用答辩形式, 学生和指导教师可共同对被答辩人进行考核和评价, 最终结合考勤和平时实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6) 调查问卷:每次综合实验完成后, 给每位同学发放针对课程内容、过程等方面的调查问卷,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 改进、提高实验内容, 增强教学效果。

4. 发酵综合实验———果酒发酵。

实验目的: (1) 培养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计划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初步实践科研活动程序, 建立科研概念; (2) 认识和学会操作发酵罐; (3) 体验果酒发酵工艺的全程; (4) 研究不同条件对发酵的果酒口味的影响。

教学基本要求:学生要能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遇到问题能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把果酒发酵工艺流程完成并对所作结果进行分析。实验内容提要: (1)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果酒发酵方面的资料设计出自己要进行啤酒发酵的初步发酵工艺流程。通过这一过程, 使学生对果酒发酵方面的知识了解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出自己要进行的果酒发酵工艺流程, 提高学生总结知识、设计工艺流程能力。 (2) 形成实验方案:以答辩形式汇报查阅资料情况和收获, 初步设计的实验方案及其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出处等, 和指导教师一起探讨所设计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写出资料查阅的综述报告。最后获得实验方案的通过。 (3) 实施实验方案:统筹安排实验内容和时间, 学习高效工作方式, 为最主要的动手环节, 锻炼学生独立动手和实验操作能力。实验结果呈现方式要求生动活泼形象化, 学习借用科技手段表现自己实验结果。 (4) 结果汇报:写出论文格式的科技论文, 并以答辩形式汇报实验结果, 要求学生学会以多媒体手段汇报成果的能力, 锻炼学生与人交流表达能力和有效呈现科研成果的能力。

三、综合实验的体会

1.通过综合实验, 增强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查阅资料能力, 数据处理能力, 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在实验中不但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 拓展了知识范围, 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的能力和交流能力, 初步养成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篇3

摘 要:根据应用型复合性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通过整合优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创新,建立BB多媒体教学平台,科学制订考核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机实验 教学改革 BB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00-00

目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更注重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高等学校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化学课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化学课程的学习关系到整个药学专业教学的成效,是药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药学专业学生只有在学好化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才能了解药物的基本功能和代谢过程,合理设计用药和药物合成践线,才能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因此,化学是药学专业后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前导课程。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关系到整个药学专业的学习进程,它为探索生命的奥妙打下基础。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学习离不开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整合和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创新,建立BB(Blackboard)教学平台,科学制订考核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1 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创新人才

基于应用型复合性现代药学人才的培养要求,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及创新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构建一套教学内容新颖、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和自主性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协作能力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新体系。有机化学实验内容共48学时,12周进行,周学时为4。其中有5个大实验项目,需二周完成,分别为1-溴丁烷的制备、解热镇痛药乙酰苯胺的制备、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制备、橙皮中柠檬烯的提取。实验内容在保持传统实验基础性操作的同时,体现了综合性、趣味性、实用性和设计性,设计的自主性实验要求学生从查阅资料、方案设计到完成实验报告,全程由老师指导独立自主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2 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的同时,我们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向研究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性探索性学习转变,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在教学管理上,坚持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要求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前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如统一教学大纳、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考核要求等。课前集体备课、撰写教案、集体预实验、新教师试讲等。通常每二周提前召集一次备课会,会前先由实验中心教师和主讲教师预实验,根据预实验情况,对照教学要求,統一授课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注意事项,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操作规范提出明确要求。再由年轻教师试讲,对课件细节作进一步推敲,确保实验顺利进行。通过备课会预实验,不仅检验实验中心所准备的试剂和仪器的准确与完好,还对实验中学生可能容易产生的操作错误和安全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备课会上各位教师集思广益,更深刻理解课程的相关环节和教学内容,保证各实验教学班的教学均衡。通过试讲,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提高,老教师从中也能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有利于改进和提高。

2.2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克服“灌输式”教学,根据不同实验特点,探索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示范式、纠错式的教学方式。每项实验,都要求学生完成预习报告,通过预习,使同学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则通过提问或讨论的形式检验学生预习质量和成效。有相当部分的实验操作,请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而纠错式教学则是对前阶段学生实验中带普遍的操作问题进行总结纠错。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上,让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提出实验方案,教师指导,最后由学生进行有机化合物的提取、纯化、验证,完成实验报告。

2.3 在实验考核方式上,全面客观,合理评定成绩

有机化学实验课成绩的评定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态度、操作水平、实验报告和BB平台测试等。实验预习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报告和课间提问进行评定。实验态度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实验台面整洁度、仪器维护程度以及值日卫生等情况,综合评分。实验操作水平则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熟练程度,有明显错误或多次操作不规范的,给予适当扣分。使学生清楚培养实验习惯的重要性,训练良好的科学素养。实验报告采用5分制评定,要求忠于原始、结构完整、简明扼要、结论可靠、参与讨论等。

3 开展网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近两年我们探索BB平台网络教学。该平台是国际领先辅助平台,以课程为中心,集成“教与学”的网络教学环境。教师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内容。

3.1 搭建有机化学实验BB平台,丰富教学手段

BB平台融合了传统教学方法及计算机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为教师上课准备了大量的电子教案,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课程简介、章节测试、讨论互动和知识拓展等内容,是学生自学、复习、扩展知识面的有效手段,实现人机对话和师生互动。教师可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思路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随时检验学生学习状况,而且能达到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全面系统掌握实验知识的目的。网页中设置菜单栏、导航栏和各种形式的超链接设计,方便学生把基本概念、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以最简约的方式展现出来,提高学习效率。

3.2 电子教案模块是BB平台建设的核心

本课程每项实验一个课件,采用PPT制作。课件体现如下特点。结构完整,重点突出:每一课件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实验步骤是课件重点,力求以最简洁的框架图展现实验流程。形象直观,声画并茂:采用Flash等动画形式演示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分子结构、反应机理和实验过程等,教学内容生动直观。设计讨论思考题:便于学生课前课后学习,巩固相关知识点。

3.3 章节测试模块是BB平台的重要组成

为检验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理论、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在BB平台设置章节测试,共设计13套测试题,每套12题,共计156题。题型丰富,分别为是非题和选择题。内容包括实验安全知识、实验基本理论、主要操作技能、实验注意点等。除第一周因包括实验安全知识布置二套测试题外,其余每周布置一套题目,学生上网限期完成。教师可随时上网查阅学生测试题完成情况,并作点评督促。学期结束时,教师根据学生BB平台测试题得分,结合其它考核指标,为学生核定有机化学实验总成绩。

BB平台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有机化学实验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它并不是一种全面优于传统手段的教学方式。倡导BB平台多媒体教学,不能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两者相辅相成。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必须将多媒体方式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用板书、语气等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实效。

4 结语

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学生对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优化、BB平台建设给予很高评价。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性有较大提高,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認真思考,对综合性实验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BB平台测试题完成情况良好,互动模块上教师与学生踊跃参与讨论,教师授课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在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学会面对新问题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设想,科学的实验态度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杨竞鸣,赵芳林.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化学教育,2009(9),64.

[2]孙晓译,李向荣.基于BB平台药剂学网络课程的搭建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48.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篇4

摘 要:生物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相关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其教学与科研进行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学生的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生物工程;实验;教学;科研;模式

DOI:10.16640/j.cnki.37-1222/t..05.228

1 引言

生物工程专业的抽象、枯燥性使得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畏难情绪。专业实验可以将抽象的生物工程知识点进行有效形象化,具体化,使得学生对其产生准确的认识。然而在传统的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教师将实验做一遍,学生跟着也做一遍,这种学习方法难以实现学生对生物工程专业知识的认识。与科研相结合的生物实验的拓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思考。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才能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2 与科研相结合等教学理念分析

与科研相结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自我探索、讨论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教师扮演的是一种指导的角色,在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相互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知识能力的提升。这种学习方式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探索方面,实现自我知识网络的构建。生物工程实验学习需要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较高,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点、动手技能等方面的提升。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生物工程专业实验练习的这些能力和素养。这种教学理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研究性。问题研究具有研究性的特征,学习过程中以科研问题为导向,进行相关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相关问题的解决。其次,应用性。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相关的知识点应用到实际之中。最后,过程性。学生对生物工程知识点需要一个学习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过程。因此这一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过程性。

3 与科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措施

3.1 学生生物工程实验研究能力的分层

生物工程实验练习中,学生之间是存在相互差异的[1]。这与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学习能力的不同造成学生在接受生物新知识的`过程中存在差异性。教师需要进一步了解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基本情况,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对学生情况的有效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需要将其进行有效分类,分析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势,这种分层为后期的科研相结合的学习分组提供依据。

3.2 组建科研性小組

在生物工程实验科研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被有效的分组,这样才能实现更加有效的研究和讨论。教师需要将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可以有效提升一个组内学生的研究性,不同能力的学生在不同方面有着各自得特点。例如:一个研究性小组需要包含生物不同学习优势学生,这样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同时学困生在实验练习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他们一定具备其他的能力和素养,可以实现研究性小组的有效互助。在组建研究性小组之后,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知道研究性小组员之间需要团结合作的,按照不同的分工,进行相互配合,最终实现有效学习。例如:重组大肠杆菌产L-色氨酸补料分批发酵的实验中,教师在实验之前让学生归纳相关的材料,一个小组的学生收集的资料就会很多,收集不同的实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主动思考。

3.3 设计研究性的课题

研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多集中在生物工程多层次实验的练习上。学习小组中的不同学生针对教师设计的开放性实验课题,收集相关的资料,应用生物知识原理进行相互交流,学生对生物知识点的认识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大肠杆菌DNA的转化实验设计中,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教师允许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讨论,学生需要进行相关问题资料的查找[2]。这类问题都是属于开放性的实验。方法可能不存在具体的对与错,学生之间辩论的目的就是提升对这一生物工程知识点的认识。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需要兼顾开放性,还需要对其生活性有所要求,这样可以有效提升他们对生物实验学习的有效性提升。

3.4 开展讨论会及教师点评

不同的研究小组之间在观点上存在差异性。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讨论会。这一讨论会的主要目的在于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认识。教师可以运用这样的讨论会不断提升学生的生物知识的认知和勇敢精神。最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教师点评一方面需要对讨论的实验方法进行点评,另一方面还需要重点放在学生创新性和运用知识的准确性的点评上。在点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兼顾鼓励式的评价和问题的指出。这样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对其进行鼓励,实现他们自信心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兼顾鼓励和表扬。

4 结语

生物工程专业教师需要提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具备这样一个学习环境,学习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他们对生物实验的有效性理解。借助话题资料的收集,讨论等过程中,实现对生物知识、科研创新思路等方面的有效提升。同时学生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需要勇气和胆量,因此教师的点评需要兼顾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专业学习自信心的提升。

参考文献: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篇5

经济管理类专业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本文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对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详细阐述了电子商务的三个基础实验教学:网上购物流程、个人空间设计、网上问卷调查等,构建了基础性实验教学、电子商务模拟实验教学和创业性实战教学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提出了进行校企结合的电子商务教育联盟模式,以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

作 者:田华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刊 名:教育界英文刊名:JIAOYUJIE年,卷(期):“”(22)分类号:G64关键词:电子商务 实验教学 网上购物 个人空间 网上问卷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篇6

(1)基础理论性实验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实验项目,原理单一,实验操作直接明了,主要以基本概念、特性、基本原理为主,培养学生对金融工程科学实验的精神和方法,训练严格的工作作风。

(2)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将金融衍生品各种衍生产品、投资组合、风险管理等多个问题结合起来的设计性实验,涉及的内容广泛。教师只给出任务书、指导书、学生根据实验任务,自行设计方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即动脑又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和能力大大提高。

(3)开放式研究性实验结合具体应用领域,教师不规定内容和题目,只提供研究的方向,研究项目的设计方法,实验论文的写作格式,论文的评分原则等。学生以实验小组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调查、查阅书籍文献、上网或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讨论等形式,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寻找解决方案。当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后,由教师审定,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步聚开展实验,整理实验材料、数据及成果,撰写实验论文。

2.2金融衍生品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步骤

(1)精心准备,认真选题

金融衍生品课程开设研究性实验,教师要精心准备2~5个研究性实验题目,在进行实验的前一学期在网上公布,供同学们自主报名,也可不受这些题目的限制,自行选题。研究性实验题目一般是在实验教学中提出来,具有明显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较好的研究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的题目,也可以从教师科研中选择题目。开学第一周要召开研究性实验选题讨论会,教师向同学介绍所指导研究性实验的基本情况,并回答学生的提问,在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实验题目。

(2)布置任务,查询资料

选题确定以后,指导教师要与学生进一步讨论、细化研究性实验目的、意义和实施步骤。任务明确后,学生要根据自己所进行的工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查阅文献训练,指导老师要向学生传授查阅文献的方法,不仅要查阅电子文献,还要到资料室、图书馆现场查阅,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介绍查阅文献的常用工具书及具体的查阅方法,指导学生查阅。查阅过程中不仅查阅中文文献,还要查阅外文文献,指导教师也要介绍阅读文献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要介绍相关的辞书、工具书和实验教材,查阅文献一般安排3~4周时间。

(3)开题报告,方案论证

通过选题、查阅文献、阅读文献之后,每个同学要在课题小组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研究性实验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一次考核,也是为进行实验调试作好准备的重要一环。在开题报告会上学生要对研究性实验课题来源、国内外现状、理论意义、研究内容、实用价值、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施方案及步骤,主要困难及解决办法,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进行报告。指导教师要对学生报告的文献综述、实验方案等内容的合理性、可行性、实现课题的措施等做出分析评价,提出审查意见。开题报告一般要在1~2周内完成。

(4)实验中期检查,分析研究

实验方案经过论证在开题报告会上通过之后,就可进行实验,实验中期检查阶段,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设计方案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调整实验方案,得到正确结果。实验中期检查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允许失败。在每一个实验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实施方案,每位同学既分工负责各自的任务,又相互配合。实验中期检查是进行研究性实验关键的`一环,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要阶段,此阶段一般安排5~8周完成。

(5)成果展示,答辩汇报

金融衍生品课程研究性实验完成之后,学期末,要进行成果展示与答辩汇报。由金融教研室教师组成评委组,组织全班学生参加,每个学生要对本学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和分析,重点展示取得成果。答辩之前每位学生要写出课题研究总结报告,教师审查通过后,制成多媒体课件,参加全班学生研究性实验总结答辩会,答辩由陈述、提问与回答、评语3个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和其他学生就有关问题进行提问,答辩学生进行现场回答,答辩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小型的学术讨论会,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探讨该课题的价值,研究的成功之处,还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所需要努力的方向等。

(6)整理归档,推荐发表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篇7

在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性实验计划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课外教学活动,通过该课程的实施,促使大学生对科技兴趣大大提升,此外对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本课程由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主开,面向全校各专业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结合食品科学工程创新性实验项目“多风味冻干速溶蔬菜蛋花汤”的实践,着重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科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开展探索研究、提出创新设想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本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二、现代食品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科研创新思维相结合

1.创新实验项目选题与技术发展新技术相结合。学校的基础理论培训是创新性实验的重要基础来源,科技创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要在一定的科研研究之上继承发展。因此一个学校的科研基础也直接决定了该学校开展创新性实验的深度与广度。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蛋品科研团队,经过近十年在蛋品的基础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指导多届本科生与研究生深入企业第一线,将科技进行转化的成果进行展示。指导教师的科技思维与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性实验内容,有利于保持实验教学的先进性,有利于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能接触本学科的科技前沿,学习科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更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选题与食品科学应用背景结合。本次创新性实验课程内容为方便型速溶蛋花汤加工及品质测定,该选题是基于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对方便食品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地提高,冻干速食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教学研究紧密结合现代食品发展需求,采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手段———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合力开展产品开发研究。蛋花汤是一种以鸡蛋为主材料并添加其他辅料所制成的汤品。是一种制作简便、家庭餐桌上常见的大众化汤菜。在制作过程中,冬春季搭配小白菜等绿叶菜;夏秋季搭配玉米粒或者黄瓜等,口味清鲜,色彩鲜艳,营养丰富,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蛋花汤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餐馆里,都是一道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美食。在制备蛋花汤的过程中,如果能使用现代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即可实现蔬菜汤的方便快捷化。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把含有大量水分的物质,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固体,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使水蒸汽直接升华出来而达到干燥的目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应用于食品干燥所获得的物料具有许多优点,物料基本保持了新鲜原料固有的色泽、风味和香气,营养成分高,由于冻干过程基本都是在低温、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使得营养成分损失极少,并且具有良好的复水性。

3.研究内容全面又不失创新性。此次创新实验在内容与实验设计方面实现多种形式创新。首先,同学们在充分查阅文献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从营养、色彩、口味多方面考虑经过投票的方式,确定研究四种产品。分别为速溶什锦蛋花汤、群英荟萃蛋花,排骨苋菜蛋花汤、冰糖米酒蛋花汤。在项目中学生需掌握蔬菜原料预煮处理,冷冻干燥技术手段对蔬菜、蛋花形成的质构、色泽特性的影响。还需要研究复水处理对产品的溶解性、营养性、溶解后稳定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完成冷冻干燥方便汤块的复水、食品的感官评定、营养评价以及包装,后期设计产品外包装的设计和潜在的消费者类型的分析。项目的实施旨在让学生们在创制新产品的过程中不只是简单地考虑“我想做什么”,更要探索和洞悉客户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学生初创设计的小产品可能在规范性方面拼不过大宗企业的商品化产品,但从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出发,甚至创新的需求,本项目的实施便能使学生们发现另一片新的天地。

三、过程创新思想指导与创新管理模式

(一)项目过程管理创新

1.蛋花汤制作要领,蛋花汤要保证蛋花的质地和颜色,必须在沸水状态时倒入鸡蛋液,并且要先将淀粉液倒入鸡蛋液中使其呈胶体状态最好。汤底,芝麻油等辅助香料不宜过多,略带清香即可。另外,为了保证蔬菜的颜色,最好是在水煮至80℃之后再将丝瓜、胡萝卜等加入其中,这既能保证蔬菜和胡萝卜的颜色不变暗,也使其不被煮烂。

2.冻干技术,产品干燥后体积不变,疏松多孔,冰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引起产品本身温度的下降而减慢升华速度,为了增加升华温度,缩短干燥时问,必须要对产品进行适当加热。整个干燥是在较低的温度条件及环境下进行的。

3.复水的要点干重8g,复水的量为400ml,用刚煮沸的100℃的开水或80℃的热开水,浸泡2.5分钟;复水性好,可达95%以上,且复水迅速。

4.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同学的操作不规范,缺乏对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告诉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对所有添加配料和操作步骤做好详细记录,操作步骤应具有可重复性,每一次配方的修改和完善都有数据可查才能让实验结果有可信度。

5.实验过程中,同学及时对每一步实验过程进行拍照片跟踪处理。

6.通过实验,总结出最佳的速溶蛋花汤的配方。

(二)团队管理与个人努力结合

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80后”、“90后”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因而在完成创新实验过程中常有个人主义倾向,以自我为中心。还有个别同学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欠缺。但在指导教师的及时教育和积极引导下,学生们逐渐在改进自己的待人处事方法,能友好地与队友讨论问题,耐心听取并采纳别人建议,扬长避短地进行分工合作。通过相互磨合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他们的思想境界、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角色转变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好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上好“演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体现在同学们能经过投票选择出最佳的方案,在设计整体实验方案以及产品外观时,非常热情,并提出多种色彩与搭配方案,并且对产品的功效进行了深入挖掘。

四、教学项目成果化与激励制度

1.大胆设想。参与计划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大胆设想,自主设计并积极探索,而不是仅仅跟着导师去做国家项目或完全在安排下进行实验。由于选课学生的专业背景比较多元化,很多专业的学生对食品科学的了解还局限于生活中的经验,因此在正式实验之前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相关背景基础知识很有必要。第一次课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主要讲授了禽蛋概述、禽蛋加工方法概论等内容。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惊讶于一枚小小的鸡蛋还可以包含这么多的科学问题和科学技术,由此加深了对本项目开展的期望值和投入度。

2.实践出真知。在华中农业大学,每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均有配套经费,所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专业实验室、创新教育基地等积极配合,对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学生予以开放此外,在仪器、设备、场地及经费各方面都给予大力的支持。参与计划的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课题进行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保证了学生能真正做出成绩。让他们不再像以往只是接受观摩式的被动教学,而是敢于在第一线动手,勇于尝试,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真知。

3.硕果累累。本科生在进行大学生创新实验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同时注重学生的研究成果。学生们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设计出好的产品与配方,再独立查阅文献,经教师的指导往往可以将自己参与的项目进行专利撰写或文章发表。如此良性的循环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积极性,和从中获得的成就感。

五、结语

新的举措带来新的机遇,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学科交叉、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总结经验。大力开发创新性实验项目,在更大范围学生内实施这一计划,将使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上一层台阶。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食品工程专业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具有食品科技创新的实验项目“多风味冻干速溶蔬菜蛋花汤”的实践,介绍了在组织与指导该创新性实验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食品工程,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蛋花汤

参考文献

[1]李丽洁,施瑞,陈树森.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中的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3):162-164.

[2]马大中,崔瑾,梁军胜,郭靖.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验项目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9):33-36.

[3]杜新强,冶雪艳.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01):47-48.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篇8

关键词:环境工程;综合创新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21-03

引言:

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和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要求的提高,这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2]。本文结合近年来在燕山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中的经验与体会,[1]旨在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得到更好的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为新世纪环境工程专业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3,4]。

一、开设专业综合创新实验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在2006年燕山大学教学改革中规定:从2004级起实施《燕山大学教学计划》中新增本科生16学时独立设课的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为此,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在学校的支持下,开设了《专业综合创新实验》课程。《专业综合创新实验》课程选在环境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的第七学期开设,即在学生完成了一系列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的学习后,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实验技能基础上开设的。本课程结合专业课教师的科研课题,最终确定了三个实验项目:氧扩散电极的制备及电Fenton法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法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聚丙烯酸-聚偏氟乙烯树脂吸附铜离子的研究。

二、建立高素质的实验指导教师队伍

开设专业综合创新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需要开设涉及到大量新知识、新技术的实验,这要求实验指导教师不仅需要不断地学习以掌握新知识和提高实验技能,同时也要求指导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因此,建立一支结构、层次、数量合理、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实验指导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环境工程实验室为了开设专业综合创新实验,以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吸取了其他兄弟院校的先进做法,建立了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首先,所有专业理论课教师全部参与专业综合创新实验的建设工作,这样,理论课教师与专职实验教师经常交流经验并共同探讨不断创新,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其次,由2名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负责指导专业综合创新实验,保证教学质量;再次,鼓励专职实验教师考取校内在职硕士研究生,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科研课题引入实验教学

科研工作不仅仅是开发出多少个项目,申报了多少个科学基金,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科研态度,把科研成果、方法和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科研课题引入实验教学可以使科研、教学两方面共同促进,不断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努力做到让科研反哺教学,让科研支撑教学,从而实现科研与育人的统一。

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验指导教师对专业综合创新的实验内容精心准备,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或某一课题的若干阶段,将其设计为实验教学内容,最终结合当前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参考大量的文献,确定以电Fenton理论、光催化理论、吸附理论主要内容的三个实验,分别为:氧扩散电极的制备及电Fenton法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聚丙烯酸-聚偏氟乙烯树脂吸附铜离子的研究“氧扩散电极的制备及电Fenton法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在指导教师科研内容的基础上制备出氧扩散电极,然后利用自己制备的电极进行正交实验,通过电Fenton方法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最后利用正交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并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这个实验,不仅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了电Fenton这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而且学会了对正交实验的数据分析。“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法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实验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科研内容并参照大量的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本实验室的实验条件选择适合可行的制备方法,自己动手制备光催化剂TiO2并对其进行Fe3+的掺杂以提高其催化活性,然后进行光催化法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的实验并确定Fe3+的最佳掺杂浓度。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了TiO2的光催化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聚丙烯酸-聚偏氟乙烯树脂吸附铜离子”实验的内容是由获得秦皇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新型改性聚偏氟乙烯质子交换膜的研究”的科研内容转化而来的。该实验首先进行聚丙烯酸-聚偏氟乙烯树脂制备,然后是树脂对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实验,最后要求学生计算出树脂吸附量,分析pH值、铜离子浓度以及吸附时间等工艺条件对铜离子去除的影响,并进一步要求学生计算出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说明树脂吸附铜离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学习掌握了制备聚丙烯酸-聚偏氟乙烯树脂的基本特征和工艺方法,而且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多年的实践表明,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创新实验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本专业的学生由于在综合创新实验课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因此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都能独立承担,并较好地完成实验工作;②考取研究生的学生由于在综合创新实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都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进入课题,开展研究工作;③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普遍反映,由于专业综合创新实验课内容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比较紧密,甚至有些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使他们能够很快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受到所在工作单位好评。

参考文献:

[1]韩照祥,朱惠娟,韩桂泉.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03-104.

[2]曾令初,孙连鹏,张再利.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3(27):89-92.

[3]刘恒明,刘靖,刘长发.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1):121-123.

[4]柴立元,王云燕.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5(24):60-63.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篇9

引言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也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遗传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遗传学课程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遗传学实验既是对遗传学课堂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3]。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和专业特点,加强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是农学类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保证。以往遗传学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只是为了验证理论,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笔者在分析甘肃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园艺专业本科生传统遗传学实验教学中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方面提高遗传实验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旨在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1.传统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学时、实验经费等因素所限,传统遗传学实验教学的主要问题如下。

1)对实验教学的环节重视度不足。实验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实验过程的部分步骤,实验材料的培养与处理,药品试剂的配置及实验仪器的调试)都是由教师完成,学生只是按照实验指导进行其中的部分步骤,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都没有掌握,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内容陈旧,缺少创新(见表1),未能反映遗传学的发展及遗传规律的本质。实验内容基本上是对课堂教学中遗传规律和染色体理论的验证,缺少分子遗传学实验以及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尽管验证性实验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由于结果已知,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

3)考核方法欠科学。实验成绩的评定完全依据上交的实验报告,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实验态度等。使部分学生养成实验不认真,抄袭应付的不良现象,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验操作能力。这种传统遗传学实验教学模式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发挥。

2.优化教学内容,建立实验教学新体系

为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结合遗传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要求,遵循“厚基础”的原则,以基本技能培养为主,通过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并优化满足“宽口径”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即在保留部分验证性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开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形成验证性实验一综合性实验一设计性实验的多层次教学体系。

2.1拓展基础性实验内容,增设分子遗传学基础实验

通过拓宽验证性实验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包括实验材料的准备、预处理、药品试剂配置、仪器调试等,既能保证实验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兴趣。例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大蒜的发根、剪根、预处理、固定和试剂的配置完全由学生参与完成,使学生掌握试剂的配置方法和实验处理的关键技术。减数分裂的材料大葱花序由学生自己采集,固定处理。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实验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印象,也激发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由于染色体制片技术是遗传学实验的重要部分,也是基础性内容,“以学生为关注焦点,增加探索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类细胞中巴氏小体的制片与观察”,从学生自己身上取样进行,实验结果因人而异,具有探索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外,实验项目的选择上要满足农学类专业需求[4],除了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的内容外,还应融入和专业直接相关的分子遗传学内容,如植物DNA提取、检测和PCR扩增技术等简单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遗传本质,培养适应就业发展要求的专业性人才。

2.2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适当增开综合性实验项目

将一些相关联的验证性实验进行综合,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实验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并把所学知识条理化。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两个实验虽然实验材料不同,但实验方法基本相同,将两个合并在一起,作为植物细胞分裂综合实验。将实验材料提前处理准备好,在学生掌握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基础上,同时观察染色体并绘图,可对两种分裂方式中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进行对比。原单独做这两个实验需要6学时,合并后只需4学时,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又增强了实验的综合性,有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果蝇遗传学系列实验包括:果蝇生活史观察和果蝇唾腺染色体制片等实验。整合后将果蝇的饲养、生活史、遗传性状观察和唾腺染色体制片等内容一次性进行,把验证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3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增开设计性实验

在遗传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参与到与遗传学相关的项目中,使学生接触到本学科前沿,深化所学知识。指导老师提供实验题目,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审查后进行实验实施,自主完成实验过程,提交实验结果和分析报告。如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鉴定实验,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和设计方案,培养材料(如葡萄、马铃薯试管苗的继代繁殖等),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在观察鉴定过程中要用到染色体制片方法,植物形态的观察分析以及电镜观察等遗传学、植物学方面的重点技术。这种以科研项目推动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有所用”的认识,使学生不断提高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将来进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对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将验证性实验减为2个,增开综合性实验2个,设计性实验1个(见表1),基本涵盖理论教学内容。

3.改进实验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以及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所有的实验教学环节中。

3.1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变“被动”实验为“主动”实验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操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气实验前注重预习,实验过程教师指导并示范关键性操作,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亲自动手独立完成实验,针对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改进实验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形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方案设计

在实验教学中后期,结合遗传学课堂教学,选择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完成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期间,教师做好督导工作,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在实验结束前完成实验论文。老师根据学生表现打分,最后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列入实验总成绩中(表2)。设计性实验在研究结果上的不可预见性和适当难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意识。

3.3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直观动态地演示遗传学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感性认识,增强实验目的性,规范操作,从而提高实验课效率[6]。特别是对于一些较复杂无法完成的分子实验,如质粒的提取、酶切及连接系列试验、核酸探针的`分子标记与分子杂交等,通过借助多媒体演示操作过程,既保证了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又加深了学生对分子遗传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专业实验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4.重新构建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考核方面,重新构建了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坚持实验操作与实验结果并重的考核体系,主要依据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实验纪律态度和实验报告作为考评依据(见表2)。并将实验总成绩以所占比例20%纳入遗传学课程考核体系中。较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和兴趣。

5.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1)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遗传课的学习兴趣、责任心以及参与实验的积极性。由原来的“过程性学习”转变为“探索性”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遗传学实验技能,并能积极主动和教师探讨实验以及课堂理论课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效果良好。

2)培养了大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并能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及科研协作能力等科研素质。毕业实习期间从事遗传学相关实验的本科生,实习实验难度和工作量都明显增加,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有很大提高。

3)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及课堂教学质量。在遗传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实践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及时熟悉理论知识的发展前沿,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在实验教学改革中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扎实的遗传学基础知识及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充实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了遗传学课程教学质量。

6.结束语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篇10

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实践教学是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针对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从构建完善的.实践性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

作 者:周向军 作者单位:广州,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510507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年,卷(期):“”(21)分类号:G71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

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篇11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3-0066-02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类文明在飞速向前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需要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大批现代型科技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新时代人才的需求给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全新的人才发展道路和不断创新的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是现阶段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断得以发展的新的导航器,那么,在不断改革创新过程中我们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只有不断寻找新的发展途径,才能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快速发展。

1 电气工程及其制动化专业教学实践现状

电气工程及其制动化专业在高校教学发展中属于新兴发展的专业,具有近代化发展趋势和现代化发展气息,带有十分浓厚的新时代发展气息。这一专业处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时代发展的前沿,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部门和教学机构给予很大的关注力度,但是,究其发展现状而言,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例如实践教学经验不少教学机构还有待加强,时间教学力度和实践教学条件还相对过于薄弱,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理论性过强实践性过弱导致人才发展畸形,不利于现实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理论与实践在很多环节上难以得到有机衔接,导致理论性教学无法与实践性教学相融合,这样,个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学习发展在毕业就业过程中设置了许多无形的障碍。例如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相分离,过于单一化的实验教学导致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过程中力不从心,从而较低就业力,降低这一专业人才的实际价值,从而计划了校企矛盾,泛才现象严重,导致这一专业的普通型人才供过于求,不利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发展。这样,导致许多相关行业发展的企业厌倦实习生而不愿接受实习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工作,从而给社会就业施加压力,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和精英型人才的长足发展。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2.1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式,创新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例如专业课程教学体现强电与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的特点,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使其达到总学时的四分之一。增加实践环节的学分,增加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再如,在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技能训练、毕业设计的指导下,全面分析和整合实践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的主动性,刺激学生探索科学知识和创新发展的细胞,达到创新教学和活化科学知识的目的。

2.2 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教学的能力建设

教师是实现教学发展的重要媒介,不可小视。加强教学中师资力量的建设更加有利于高等人才的培养。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不断引进高级专业人才来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途径。例如不断实现教师教学效果绩效评比机制和教学能力竞争淘汰机制,薪酬激励的同时也有级别淘汰评比的惩罚,另一方面,不断引进既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人才资源,实现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2.3 加强实验平台建设

现有试验设备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并采用采购和自行研发的思路,加强实验平台建设,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设备。一般的实验装置包括微机原理与计算机控制实验装置;检测技术、组态测控、plc实验装置、电力电子电机实验装置、工厂供电实验装置。

2.4 教育机构应实现现代化的稳定的实训基地

实现稳定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和建立,更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国外不少科研机构和科学实验基地,就是为了拓宽实验者的四维空间,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发展中具备实践性和实验性这两重属性,由此,更需要实现稳定的实训基地来实现对学习者的能力培养。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探索

3.1 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理论性的东西无法实现其发展的现实目标,因此,实现实践性的能力培养更有利于增强学生自身能力培养的信心,更有利于这一专业人才的培养。例如专业实习和综合实训使学生掌握了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的相关操作,提高了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3.2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创新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发展的新渠道,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注入新的源头活水。企业和教育机构联合起来,建立应用型人才长足发展的同时实现精英型人才的不断发展,从而增强企业和学校教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多向互利共赢。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在发展中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在教学发展中不仅满足现实社会中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也进一步培养更具挑战性和独具核心竞争力的精英型高端人才,那么,首先要求教育机构具备更高能力的教学人才队伍,实现校企不断合作的新型产学研多向发展的创新渠道,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注入新兴源头活水,时期长远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 王洪坤,聂晶,蔡新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改革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11,(1).

[2] 董立占,刘静云.在开放实验室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促进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改革[J].农业网络信息,2011,(5).

[3] 李有安,赵法起,郗忠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实践及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

[4] 任玲,岑红蕾,张宁.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1,(8).

[5] 王庆龙,谭敏,王俊,刘伟.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以合肥学院电气信息类专业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0,(5).

[6] 宋起超,杨春光,乔爽,王希凤.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冶金教育,2010,(2).

上一篇:迎圣诞趣味游戏活动下一篇:每月必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