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

2024-10-15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通用8篇)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 篇1

经信局年度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今年,县经商科技局根据中共XX县委全面深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X县全面深化改革201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结合XX县科学技术工作现状,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2015年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成效

(一)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了科技创新工作动力。一是从体制上进一步理顺了科技管理体制。原县科技局与经商局整合为经商科技局,并明确一名副局长专门主抓全县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工作,内设了科学技术股、知识产权股、生产力促进中心,并进行了定编、定员、定岗;通过这一改革,使县级层面的科技管理工作,做到了人员精干、高效,且专一。二是从机制上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工作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如在科技计划项目、科学技术进步奖励、专利申请资助奖励、农村科技特派员补助等方面,财政都作了预算,逐年递增,今年,县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落实了95万元;在激励机制方面,进一步修改完善了《XX县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XX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XX县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方案》、《XX县专利申请资助奖励办法》等,最近,即将出台《XX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新和发展众创空间的意见》。三是进一步完善了科技特派员选拔、考核、补助办法,市科技局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选派了4名专家作为市级科技特派员到我县指导企业生产发展、科研工作,县级科技特派员20人,拓展了科技特派员的覆盖面,为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和创新工作注入了活力。

(二)以强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为抓手,促进创新工作上档升位和科技经费的有效使用。一是对过去已实施的县级科技项目进行了清理,并组织专家、财政、监察部门对项目进行了验收和成果签定,还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处理,使有限的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对正在实施的市、县科技项目进行了期中绩效评估检查,促进了各项目的如期完成,取得较好的科技成果,现在市政府通报的2015年科学技术进步奖我县又有二项成果获三等奖,例如: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一抓一”重点科技项目(市级100万元),直技带动生猪养殖大户104户(年出栏1000头),户平年均纯收入15.75万元,间接带动农户274户,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获得了5项实用新型专利,该项目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三是对拟申报2015年省、市、县科技项目进行了调研、指导,提高了项目申报质量,全县组织申报了省级科技项目2项、市级科技项目7项,征集县级科技项目16项;其中,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申报的成果转化项目(富民强县专项)又获省科技厅100万元的扶持引导资金支持,该项目的实施,将助推企业更好的发展,带动全县更多的农户增加收入。

(三)以强化科技与金融、文化相结合,构筑了创新工作新生态。一是以“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科普宣传日”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技惠民活动;二是组织农口部门的技术人员、专家到贫困村、农户和社区开展了农业技术培训和咨询活动;三是组织召开了县内企业融资暨“新三板”上市知识培训会,全县共培训企业人员116人,推荐企业融资工作向资本市场进发;四是指导夕佳山民俗博物馆拟建设成为省级科普基地,强化科技与文化结合。

(四)加大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在企业主体培育方面,继续做好对我县现有2家(北方川安化工和海丰和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培育,1-9月县内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已达35.19亿元;同时新培育宜宾运通塑料助剂有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企业不断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

(五)加大产学研用合作联盟工作力度,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我县对建立了产学联盟的企业都给予了科技项目扶持,有效促进了产学研合作联盟工作。我县原有产学研联盟15家,今年又新增3家,一是江安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二是宜宾鑫宇食品有限公司与宜宾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三是宜宾运通塑料助剂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这些联盟合作形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六)以“知识产权强县战略”为指导,建立了知识产权专利申请激励机制,有效地促进了专利工作。今年,我县继续执行《XX县专利资助和奖励办法》政策,对创新工作起到了很好推动作用;市知识产权局下达给我县的专利申请量任务是60件,现已完成6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件),是任务数的115%;同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510万元。

二、2016年科技体制改革工作重点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在县深改领导组的领导下,继续推进我县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完善我县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和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

二是加强科技项目管理,改进管理办法; 三是加大技术交流合作,聚集创新发展元素;

四增强专利强县战略观念,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五是加强自身科技队伍建设,增强创新工作管理能力。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 篇2

和全国多数科技信息机构一样, 河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也经历了类似的创新过程。

认清形势找准差距

2006年省属公益类院所改革后, 河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保留了全额预算管理的公益类科研院所性质, 人员编制由原来的115人减为70人。当时, 承受了巨大的改革分流压力, 后经过多方面努力, 实现了平稳过渡, 各项事业都有了相应发展。一是围绕省委省政府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开展软科学和情报分析等研究咨询;二是围绕全省科技和经济工作重点, 开展科技文献信息收集加工, 数据库建设、科技查新、科技统计分析、科技档案管理等信息服务;三是围绕全省科技工作和重大活动, 开展期刊编辑出版、影视制作、电子政务等科技宣传工作。

与先进发达地区科技情报 (信息) 院所相比, 河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差距:一是思想观念保守, 安于现状, 缺乏开拓进取, 敢想敢干的精神。二是管理体制僵化、内部机制不活, 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用人上没有形成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竞争格局;在收入分配上受全供体制的影响较深, 缺少激励措施。三是市场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强, 面向市场能力较弱。四是发展速度上一度求稳, 满足于现有条件和已取得的成绩, 对全国科技情报界的总趋势跟得不够紧, 发展速度不够快。五是人才实力受“减编后遗症”导致的三重压力。减编后人少业务量大、需要外聘临时人员的压力。减编后, 业务工作量反而大幅度增加。人手少任务重只好以部门或项目用人的方式临时聘用急需的人才。经费负担大, 缺少编制、急需人才进不来。

坚持创新应对挑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 一个单位的发展也同样需要创新。面对差距, 面对挑战, 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创新, 不断激活创新思维, 科学谋划自身发展, 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这些年, 我们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加强观念创新。坚决克服“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思想, 树立勇于探索、锐意创新的精神, 增强忧患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学会谋事、干事, 主动面向市场, 不断增强经营和开拓能力。

二是加强管理创新。注重学习, 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习和借鉴先进院所的管理经验, 推进管理机制创新, 管理方法和方式创新。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 逐步解决人才瓶颈问题等。

三是加强业务创新。对全院业务按性质大致划分为社会及市场服务板块和为政府部门服务板块。前者为传统业务, 包括文献、查新、情报及软科学研究、期刊编辑等, 后者为新业务, 包括网络、评估、统计、影视、档案等。加速推进业务转型, 优化传统业务, 逐步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找到新的支撑点。

四是加强文化创新。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在加强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如下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是改进工作作风, 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 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营造管理规范、运转协调、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 教育职工务实创新, 干好本职工作, 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是增强集体荣誉感, 树立“院兴我荣, 院衰我耻”的思想, 讲团结、讲合作、讲和谐, 共同打造和维护河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的良好品牌形象。

四是加强学习型、研究型团队建设。引导职工学习掌握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 增强研究实力。

五是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 增强节约意识, 坚持勤俭办事, 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开支。

六是活跃学术气氛。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支持挂靠的四个社团组织, 为省科技摇旗呐喊, 擂鼓助威。

突出重点提升能力

近几年, 我院以创新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业务转型为主线, 突出推动科研项目实施, 推动科技文献资源利用, 推动网络设施建设的重点, 实现科研能力、信息服务能力和面向市场能力的提升。具体做法是:

(一) 强化面向政府部门的延伸服务

搞好省科技厅的职能延伸服务是我们坚持了十余年的做法。各个部门都与科技厅各处室建立了不同程度、形式多样的服务关系。有紧密型的服务、松散型的服务、任务型的服务和跟踪型的服务。比如科技评估统计中心为厅发展计划处服务十余年, 建立了一种紧密的服务关系。中心的整个工作服从或服务于计划处的调度安排。平时参与科技厅计划管理的全过程, 包括项目申报受理、项目中期评估、科技统计、大小会议的组织等, 和计划处的同志一起参加省内外各种会议和调研活动, 成为计划处不可或缺的借用力量。科技档案信息中心则是受科技厅成果处的委托, 专门从事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和省科技进步奖申报受理工作, 为厅成果处服务长达十年以上, 中心日常工作自主安排, 坚持一种松散型的服务模式。网络技术中心长期为科技厅办公室服务, 承担科技厅办公局域网管理维护、厅科技网建设, 同时承担科技厅高新处的高新统计和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工作, 负责科技厅条财处的大型仪器平台建设和省属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开发维护, 是一种任务型的服务模式。科技影视中心常年配合科技厅各种会议和重大活动, 开展摄影摄像等新闻宣传及专题录像片、远程教学课件制作等, 采取的是一种跟踪型的服务模式。院办公室及后勤物业中心也常年为厅办公室及有关处室提供会议组织和相关服务, 做了大量事务性工作。这些服务不仅密切了同厅里上上下下的广泛联系, 而且也为部门和院里赢得了各种支持和有形无形的利益回报。

(二) 强化面向决策层面的研究咨询服务

近几年, 省科技信息院整合各方面的力量, 成立了三个研究所, 把战略研究和情报研究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院每年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约20项, 争取国家项目两项以上。项目数量和经费数额均有较大突破。2009年, 在有关厅领导和条财处的大力支持下, 省科技信息院牵头申报了国家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河南省创新方法 (TRIZ) 示范推广工程”项目, 两年内, 争取国家项目拨款数百万元。2010年, 全院有11项研究成果获得省科技情报成果奖, 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

战略研究、软科学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和参考资料。省科技信息院编辑出版的《河南科技》、《乡村科技》、《创新科技》三刊和《决策信息》、《产业情报快递》两内资, 年出版字数600余万, 发行量约6万份, 不少文章被省部级领导批示,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河南科技》积极宣传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方针、政策, 及时报道最新科技动向, 全面记录全省科技工作和科技成果, 密切联系地方科技部门, 关注科技管理工作热点难点问题, 跟踪报道科技领域新技术、新成果, 及时反映全省科技创新和科技政策导向。《乡村科技》杂志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刊宗旨, 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 紧密配合全省农业科技工作, 特别是在科技下乡、科技扶贫、农村科技人才培训、科技示范传播工程等方面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活动, 为促进全省农业发展、农村科普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撑。

学术活动方面, 省科技信息院联合省科技情报学会、省科技咨询业协会、省科技创新促进会和省翻译协会, 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召开各种会议, 开展各种培训, 组织图书情报学术成果评审和情报成果奖评审, 进行年度翻译竞赛等, 宣传了信息院各项业务, 扩大了信息院社会影响, 提升了信息院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

(三) 强化面向社会用户的信息服务

一是加强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注重特色信息资源加工整合, 搞好数据库建设, 增加文献平台信息量, 吸纳更多有条件的科技文献收藏机构加盟科技文献平台, 扩大河南省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成员阵容, 实现从组织形式到内容的合作共赢。二是加大NSTL和文献平台的宣传推介力度。深入开展科技信息“进高校、进院所、进企业”的活动, 采取形式多样的信息推广服务策略, 在推介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工夫, 不断增加NSTL和文献平台的访问量、检索量和原文请求量, 大力促进科技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三是不断提升查新服务质量。一方面注重质量, 密切同用户的联系和沟通, 不断改进服务;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做好宣传, 用优质的服务赢得更广泛的客户源, 实现查新题量的更大突破。四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确保各主要网站管理维护和安全运行的前提下, 不断提升软件开发能力, 搞好内容建设, 实现网页更新即时化、经常化。

2010年, 全院接待各类信息服务用户和读者3万人次以上;完成查新题量2 300余项;科技网和科技信息网访问量达300万人次;NSTL检索50多万人次, 全省用户向NSTL中心站和郑州镜像站请求原文量近1万篇, 委托翻译服务30万字, 完成多项科普适用技术项目, 举办多期业务培训班。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 篇3

关键词:集体林改;林业科技;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69-2

0引言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所以集体林改对解放生产力,也就是对林业科技开发必将产生内在的积极作用。——林业科技将在很大程度上由过去的在农村被动推广变为自觉作用于基层林业战线的最活跃因素。

1科技的自觉作用始发于配套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容是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吉林省集体林改的第一步主体改革即明晰产权已全面完成。正在开展配套改革,即围绕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进行政策研究和工作开展。配套改革和科技的紧密关系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建立完善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林农需要引导和扶持发展自律性的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强互助合作、行业保护、自律管理,组织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一家一户难以办到的事情。其中重要的是离不开种苗、花卉、营林、森保、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动物养殖等林业专业化组织提供技术服务。

1.2建立科技引导型的林业产业体系

改革后的非公有制林业是以家庭承包为主体、辅以自发或自愿参与形成互助联合体的新型组织。林业管理部门有必要在时机成熟时扶持有特色的有必要注入科技要素的产业,形成示范经济体,以对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1.3建立规范的林业资源流转体系

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是规范林业资源流转的成功经验。县级林业部门在大厅内设置的林业要素市场,包括有林权登记管理中心、森林资源评估中心、森林资源交易中心、林业法律咨询中心、林业劳动力服务中心、林业产业服务中心、林权抵押贷款中心等崭新的服务窗口。其中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业劳动力服务、林业产业服务、林权抵押贷款等无不充满着科技的内容,甚至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对林业科技工作者也提出了擴充相关学科知识的新要求。

1.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支持体系

为了解决林农缺少资金问题,需要林业部门与当地金融部门县级农村信用联社联系,修改符合农村林业新时期现实情况的林权抵押贷款实施办法,启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此项工作也对金融部门的技术人员提出了金融与林业嫁接如何提高亲和力的新课题。

1.5建立科学高效的林业管理体系

林改后林农有了属于自己的致富基地,有了“增收致富”的基本条件。为了科学发展,各地有必要编制现代林业产业总体规划。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西部杨树人工林高效栽培、东部珍贵人工林树种培育、针叶林抗旱培育及林下资源开发等都应作为林业产业体系中需要提升科技含量的重点管理工作。

以上说明,科技服务林改不是林改办一个机构可以完成的,涉及到的业务多方面,林业部门各机构都有责任。

2科技作用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科学技术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劳动者是否迫切需要,劳动者获得拥有感,会将科学转化为自觉行动,由此能使科学技术扎根于生产。具体在以下各环节发挥作用。

2.1提高林业建设质量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林业提质增效,只有改革,才能使集体资产不至于继续流失,实现增值。实现改革的目的,是以承包(或联户承包)为保障的,承包的效益与放活经营权的政策和有效地科技手段直接关联。例如林木采伐年龄,从“十二五”开始国家放宽集体林业的林木采伐年龄限制,有利于自主经营。以四平市为例,最主要的人工林树种是杨树,却有大规模的低质低效林,放活经营权后,迫切需要改造,改造就可以使科学的高效栽培技术得以推广。

2.2提高耕地还林质量

集体林改取得的又一成效是清理收回了多年被侵占蚕食的林地。清收回的林地,通过重新承包和拍卖,归还了林业用地的使用权,恢复了林地面积,可用于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但是长期的农耕,不仅造成土地的荒漠化,而且使土壤生态发生巨大改变。比如在山地进行农耕,就使土壤发生水蚀荒漠化,造成土质严重退化;并且由于多年农耕,土壤生态发生变化,如果在这样的土壤上营造针叶树种就不易成活,本来松树适宜山地,不易成活的原因是原来天然存在于土壤中能够与松树共生的菌根真菌已经消失。如果在此种地类营造松树人工林,虽然完全可以成功,但必须有科技的手段介入。

2.3提高整地造林质量

林改的成功经验证明,“压力+激励”是保证不改变林地用途和提高造林质量的有效手段:一是实施造林抵押金制度,待整地、造林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抵押金全部返还。由此使造林工作得到保证。二是在有“压力”的前提下由于收益权得到了保障,林农造林的积极性高涨,能够主动咨询研究栽什么树和怎么栽树的问题。以往一些地方整地、造林技术存在很多问题,但很少有人认真对待也很少有人掌握正确的技术。实际上正确的技术,成本一点也不高;错误的技术,成本一点也不低,甚至还可能高一点。林改后这一问题能够有效解决,能够使正确的技术在整地造林中发挥作用。

2.4提高营林护林质量

林改成功的经验证明,盗伐林木案件量的降低,除了消除了内盗外,与林木所有者主动巡查看护有关,说明责任感显著增强。那么也必然会使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林农们会关心幼林抚育、成林抚育、复合经营、林下产业、病虫害防治等提高林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出率的科技问题。

2.5提高森林防火功能

林权到户后,林农的资源防护意识明显增强。森林防火期、清明节、五一节林农能够自发地上山护林防火,林改经验证明,野外用火现象明显下降。群众防火意识的增强,将使曾经的森林火险等级预报这项技术重新回到林区发挥有效作用。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 篇4

适应新形势 迎接新挑战 开创新局面--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制创新 科技创新的探索和实践

阿克苏市适应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放开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新形势,从实际出发,积极大胆提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改革方案,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机制、新办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和信息引导、典型示范、科技服务的功能,推进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

作 者:李劲松 作者单位:阿克苏市农业局局长刊 名:新疆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1)分类号:F32关键词:

林区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建议论文 篇5

1.1林业科技机构建立情况

咸宁市及其6个县(市、区)林业局均为政府组成部门,每个乡(镇、办)设有林业工作站(赤壁除外)。市、县两级单独或同时设立了林科所、推广中心。2013年,咸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正式更名为咸宁市林业科学院。

1.2林业技术人员配备情况

20世纪80、90年代咸宁林校和湖北林校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大中专生,以及各个时期零星加入的林学本科生,成为咸宁林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专业人员主要由林业局业务骨干、林业科技单位技术人员、林业工作站营林员组成。近几年,市林科院平均每年从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引进1名本科生或硕士生。据统计,全市在职职工中现有技术人员近700人。

1.3林业科技单位履职情况

科学研究有成果。近几年,先后承担课题和项目50多个,发表科技论文近30篇,出版林业专著2部,修订技术标准5个,审(认)定新品种或良种6个,登记科技成果10余个,荣获省、市政府科技进步奖或科技成果推广奖7项。技术推广有影响。据统计,2010~2014年累计编印楠竹、桂花、油茶、意杨、泡桐丰产栽培、退耕还林、森林防火、灾后重建等技术手册40多种,举办楠竹丰产培育、竹腔施肥、油茶芽苗砧嫁接等实用技术培训班100余期,培训生产管理人员和林农2万多人次,有关媒体还对送科技下乡活动作了报道。科普宣传有场馆。市、县两级林业科技单位在创办各类示范基地的同时,选派骨干力量参与桂花博览馆、竹子博览馆、油茶博览馆等工程的新建和潜山桂花园、竹种园等科研基地的改扩建,收到实验研究、科普展示、旅游观赏的多重功效。咨询服务有声音。积极参与林业发展思路、规划、专题调研材料的编写,围绕咸宁打造中国香城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中心工作大胆建言献策。据统计,近几年参与咨询服务50多次,有1名高工被委任为市政府咨询委员。

1.4林业科技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建设现代林业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林业是生态建设保护的主体,重要的绿色经济体。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是全国林业的总任务。无论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还是提供丰富的林产品、实现兴林富民,迫切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建设林业强市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鄂南强市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山上再造”、“绿满鄂南”行动,高位推动百亿元竹产业、百亿元油茶产业、百亿元茶产业发展,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作出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决定》。增加林业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成为林业科技单位的当务之急。

2基层林业科技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作条件较差

调查结果表明,科技经费严重短缺。县(市、区)林业科技单位及林业工作站均为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单位。市林科院直到2014年才进入财政全额预算。有关主管部门每年安排的科研和推广项目经费也十分有限。科技单位仪器设备较少、试验基地较小,无法满足林业科技创新的需求。有的地方,推广中心与林科所分设,造成科技经费吃紧、人力资源分散。

2.2专业人才短缺

调查结果显示,林业技术人员出现结构性短缺。一是“老龄化”,基层新进大学生很少,有的单位近十年未进1名专业人员;二是“陈旧化”,观念和知识更新慢;三是“机关化”,争当公务员的多,在企事业单位的少。据统计,全市林业科技单位只有技术人员90人,占职工总数的43%。引不进也留不住林业大学生、青黄不接的问题急需解决。

2.3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历史包袱重,科技单位整天为生存而奔波,科技人员安不下心来搞研究或推广,多数变成了“苗圃场式生产单位”。加之创新意识不强、服务手段落后,适用成果较少,社会影响较小。科技创新,离不开经费、人才、装备(仪器设备、试验基地等)。必须通过体制和机制上的改革,走科技兴林的道路,实现兴林富民的目标。

3推进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技兴林,地方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放水养鱼,夯实林业科技基础,不断提升科技单位创新能力。

3.1加强科技机构建设

确立公益性质。市、县两级林科所和推广中心作为集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生产示范、生态监测于一体的面向基层、面向林农的事业单位,应全部划定为公益一类、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如果地方财政紧张,可先加大差额拨款单位的经费包干基数,或改自收自支单位为差额拨款单位。整合科技资源。合理确定在科研、推广两方面的业务比重,市级林业科技单位应侧重应用性研究、兼顾技术推广,县级林业科技单位应侧重技术推广、兼顾应用性研究。已建林科所和推广中心的地方,实行合署办公即“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尚无林科所或推广中心的地方,迅速恢复或申请设立。完善基础设施。采取多种途径,争取各方支持,有效突破“实验室没有、仪器设备缺少、试验基地偏小”的瓶颈制约。市林科院要抓住“湖北幕阜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主站设在潜山的机遇,提升硬件装备水平。

3.2加大林业科技投入

大幅度增加林业科技经费。各级有关部门每年要多安排几个科研和推广项目,并逐步提高资金额度。尤其在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加大财政科技经费的支持力度。切实增加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林木良种、技术规范、先进工艺、质量标准等科技因素植入林业发展的全过程,尤其在林业重点工程、林业骨干企业、林业重点乡镇中更应广泛应用,提高科技贡献率。

4.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完善事业单位招考办法,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基层招录对象可放宽到大专生。继续实施招硕引博等特殊政策,重点引进栽培和加工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加强科技人员的教育培训。组织必要的进修培训、观摩考察、学术交流等活动,注重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思维、意识更新,抓好现有大学生和年轻人的锻炼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3.4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支持产学研单位联合攻关。林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品牌创建的主体,应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如楠竹、桂花、油茶、茶叶等)、依托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建若干个“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特色产业研发中心。加强市林科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进国际竹藤中心咸宁竹产业创新设计研究院项目的顺利落户。通过国家、省、市三级联手,将该院建成立足湖北、面向中部五省,集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咨询服务于一体的以软件为主的科技创新平台。

3.5优化科技单位管理

科技体制改革再踏新征程 篇6

从1985年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30年过去了;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2年多过去了;2015年9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实施,距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只剩下5年,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9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了10个方面、32项改革举措以及143项政策措施,突出内容的涵盖性、制度的可持续性、措施的针对性,被认为是一张脉络清晰、操作有序的“施工图”,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内容最丰富、政策最为全面、涵盖面最为广泛的科技体制改革文件。

“方案的起草过程中着重突出整体性,强调继承和发展,提高针对性,增强可操作性。”全程参与《方案》制定的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包献华如是强调。

第29位――这是日前公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的排名。我国虽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但相比发达经济体仍有很大差距。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认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必须找到最佳政策组合,才能激发创新和创造潜力。

对于我国而言,探索这一“最佳政策组合”显得尤为紧迫。顺应这样一种深层次呼唤,《方案》出台了。

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科技体制改革举措,如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改进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等。”包献华说,这一系列改革文件,共同构成了今后一个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整体安排。

“总书记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强调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展示含金量。”包献华表示,这些年出台的改革举措不少,关键是要落地生根产生效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方案》就是定位于整体性系统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已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画出了一张措施有力、脉络清晰、操作有序的“施工图”,形成系统、全面的改革部署和工作格局。

“下一步各部门各地方将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抓紧推进改革任务实施。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干一件成一件,释放改革‘红利’。”包献华说。

《方案》针对科技创新和驱动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障碍,提出了10个方面、32项改革举措、143项政策点和具体成果。

包献华强调,方案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全面梳理科技体制改革各项部署,形成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整体安排。

在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方面,出台了重点实施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完善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方式、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3项改革举措,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使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在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方面,推出加快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完善高等学校科研体系、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3项改革举措,进一步提高科研院所和高校源头创新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改革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方面,重点实施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改进完善院士制度4项改革举措,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创新治理机制、开放创新、区域创新和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生态方面,《方案》也推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改革举措。

《方案》围绕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确定了改革的具体措施。每一具体事项的改革都需要多方发力,如何才能将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位?

据包献华介绍,方案提出的143项待办事项,每一项都有明确的牵头部门,绝大部分事项都有明确的启动和完成时间节点。这里的“完成”,是指在相关改革事项上出台可操作的细则或开展改革试点。“方案注重实际操作和各项政策的配套落实,这也如同钉钉子需要‘榔头’,搞工程需要‘施工图’。”

方案明确每一项改革任务的具体成果、牵头部门和完成时限,使改革可督查、可检验。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将对方案的落实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

包献华透露,目前科技体制改革已取得一系列进展,如建立上下联动的联席会议制度,专家已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展全面咨询评议,下一阶段还将建立公开透明的全流程国家科技信息管理系统。

“深化”就是“啃硬骨头”,就是问题导向、对症下药。方案针对当前哪些现实“痛点”?采取何种措施?将带来哪些“红利”?

背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大企业动力不足,中小企业能力不强。

方案:《方案》着眼于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提出产业专家和企业家要在国家创新决策相关专家咨询组中占较大比例,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调整目录管理方式,对国有企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

点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陈宝明说,《方案》对财政税收如何支持企业研发进行了细化,并对国有企业考核进行了调整,这都是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明确提出企业家和产业专家要在国家创新决策相关咨询组中占较大比例,助推科研真正瞄向企业需求。

背景: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一直难以解决。改变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的问题,关键是要打通体制机制通道。

方案:《方案》提出深入推进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政策,推广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完善职务发明制度,完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构建全国技术交易市场体系。

点评:北京东方硅谷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说,《方案》细化了科技成果“三权”方案,将极大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促进科技成果有效利用,同时构建全国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有利于建立起统一的标准和展示规范,加快成果有效转化。

背景:我国从1999年开始全面启动这方面改革。但目前,院所改革存在政策不配套不落实现象,公益类院所管理僵化、活力不足,开发类院所转制后行业定位不清等问题也日益暴露。

方案:《方案》提出加快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完善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探索理事会制度,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取消行政级别。坚持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方向,对于承担较多行业共性任务的转制科研院所,可组建产业技术研发集团,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市场经营活动进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

点评: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所长许崇庆认为,分类改革后,公益类的科研院所有必要的财政保障,可以使科研人员踏实进行基础性、战略性科研攻关;而那些以市场经营为主的开发类科研机构,将走向市场,通过改革可获得更大的市场机制激励。“同时,去行政化,不再以级别论工资和地位,可以真正实现按绩效进行评价,按绩效进行拨款。”

专家认为,分类管理是转制院所长期期盼、呼声强烈的一项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开发类院所深化改革将迎来新一轮热潮。

背景:我国是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科技人才队伍大而不强,结构失调,高层次人才匮乏,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特别是评价激励机制不适应科技人才发展要求。

方案:《方案》提出实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健全院士遴选、管理和退出机制;研究制定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政策意见,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

点评: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专家表示,传统的“论文评价机制”虽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这次强调分类评价,即基础研究与实用性研究分类考核,是重大的进步。这样可保证各方都能被充分激励,以满足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以及企业需要等多层次要求。

背景:资金在科研成果的推进、转化中具有重要决定性作用,目前科技创新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突出。如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需要尽快解决。

方案:《方案》提出壮大创业投资规模、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支持、拓宽技术创新间接融资渠道。

点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李哲说,目前资本市场对科技成果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大,通过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风险投资加大对科技的支持十分必要。陈宝明认为,以政府基金的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是个有效的方式,并且基金的社会化运作将更有市场导向。

背景:2014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目前已经完成现有渠道中近一半计划的优化整合。改革开局良好,但后续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方案:《方案》明确了计划整合和体系重构、建立统一管理平台、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构建统一监督评估机制、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建成统一管理信息系统和项目库等改革任务的具体措施、实施路径和完成时间表。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报告 篇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最近,中央紧紧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一目标,召开了全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体系建设大会,即科技创新大会,将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加快我市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实现九江市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沿江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以科技协同创新为九江赶超发展注入新动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以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紧扣发展这个主题,发挥科技魅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结合实际,立足长远,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以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全市赶超发展。一是要以科技协同创新提升发展质量。实现赶超发展,不仅需要增加投入、做大总量,更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质量。近年来,九江在推进赶超的过程中,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九江新能源的项目有风电、太阳能光伏、绿色照明等,还有新材料的项目如有机硅、玻纤等,新型制造的项目有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等。这些项目呈现出发展势头好、速度快、潜力大的态势,对九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越来越明显,要不断通过科技协同创新,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实践证明,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了产业优化,转变了发展方式,提升了发展质量。九江要实现赶超,必须把扩大总量建立在提升质量的坚实基础之上,以协同创新调结构,以产品质量促总量。二是要以科技协同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取得明显进步和丰硕成果,主要依靠科技协同“作战”,实施协同创新计划,平台是关健,项目是抓手,基地是载体,机制是保障,目标是提升创新能力。实施协同创新要适应不同需求,立足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其他事业单位等各类创新主体自身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如多主体合作、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等等,从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三是要以科技协同创新应对发展难题。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慢,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寻找新的突破点,作为科技部门,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国家和省市一些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明显的企业和重大项目,要给予优先支持,真正做到没有政策、给政策,没有平台、建平台等方式方法帮助企业应对发展难题。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结构单一、档次低下、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必然难以竞争、难以生存,客观上要求我们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现在的企业光靠拼劳动力成本是不够的,要紧扣发展这个主题,把科技与企业形成产学研政有机结合,共同应对发展这个难题,才能提高企业应对生存风险的能力。

2 抓住人才这个关健,突显科技核心

人才是科技协同创新的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最终要靠人才来掌握、来运用,才能体现和显示其生产力的作用。所以,真正起决定作用、创造价值或效益的是人才。联合国统计署的一项资料表明,美国最优秀的50名高科技人才每年创造的价值,相当于25个欠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关村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年间发展成为世人瞩目的“中国硅谷”,就是因为有近10万新型科技人才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有人形象地说,中关村每一个奇迹背后,都有一条“博士、硕士生产线”。科技协同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谋划和做好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一是创造条件引进人才。要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打破行业、区划、身份、地域等壁垒。要加快创新型人才的柔性流动,通过制定和出台向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倾斜的人才政策,引导各类人才向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一线聚集。二是搭建平台用好人才。要加快创新人才选拔的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推行和完善公开选拔、招考招聘、竞争上岗等措施办法,使创新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同时,要切实搞好人才评定工作,对我市工业战线、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中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不断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营造氛围留住人才。留住人才关键是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为此,我们要使城市更加适宜人才居住,使园区更加适宜人才创业,使企业更加适宜人才发展,尽可能地帮助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一定是人才聚集的过程。人才聚集的过程,其实也像候鸟一样,如果九江适合它居住,它一定会落下来,在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空间,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创造一个适合人居住的城市、适合人创业的平台。包括城市建设的档次提升,框架的拉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创造更多的财富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九江创业就可以在九江安居乐业。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队伍。

3 突出企业这个主体,增强科技竞争

科技要转化为生产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点在企业,主阵地在企业,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一是要构建企业协同创新平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要按照有技术人员、固定场所、研发经费、科研设备、现代管理制度、具体研发方向等要求发展。九江要扶持对辖区内有规模以上的工业、国家级或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应紧密结合农业龙头企业(如宏康(九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和工业骨干企业(如旭阳雷迪有限公司、九江有机硅等)等企业的优势资源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吸引更多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来浔投资创业、转移先进技术,转化关键技术,加强合作开发,以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为龙头,积极引导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研发机构实施紧密对接,组建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企业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要素融合和技术集成,努力实现重大突破,大幅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构建公共协同创新平台。加快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学科优势特色明显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牵头,联合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通过有效整合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要素,构建一批公共协同创新平台,持续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三是培育一批优势明显产业。围绕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搭建产业化技术研发机构、产业链配套政策、投融资措施等产业发展载体,不断发挥其要素聚集、科技创新、引领示范的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产业持续快速地发展,同时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势产业要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科技攻关,提高制造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生产集成化、经营标准化、销售多样化的模式,不断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扩大市场份额,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新发展。

4 强化环境这个基础,体现科技含量

做好科技工作、推进科技创新是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一是培育创新意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新阶段,创新早已超越了传统的技术创新的范畴,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等日益成为推进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因此,要树立全方位创新意识,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跳出狭隘的地域观念,把“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强调全方位开放、追求全方位创新。要树立全社会创新意识,明确创新的责任、挖掘创新的潜力,不断根据变化发展的新形势,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接受新事物、创造新思路。二是改善创新环境。创新需要较强的个体素质,更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的精辟论述揭示了创新在当代至关重要,把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因此,改善创新环境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重要。在国家创新环境的建设中,重点是要营造创新氛围,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引导,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创新行为,使全社会都能在创新活动中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努力营造崇尚创新、人人创新、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三是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竞争。创新能力是发现新情况、获取新信息、提出新设想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是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设协作共事机制、完善激励奖惩机制、构建创新平台载体等,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力,增强开展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的活动。通过全社会个体创新能力的普遍增强,达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成小康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jrzg/2012-09/23/con-tent_2231413.htm.2012-09-23.

[2]万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推进协同创新[N].中国经济导报,2011-10-08.

[3]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的决定[N].江西日报,2012-10-25.

[4]尚勇.当代创新力[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解决三个问题 篇8

处理好科技与经济的协同问题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从1985年开始,历经了“科学的春天”、“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等多次重大战略调整和变革,取得了诸多进展和成就,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依然凸显,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脱节导致经济实力与科技竞争力不相称。因此,应坚持把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作为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协同推进科技和经济两个方面的改革。

建立企业主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产业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国家、省重点建设的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布局,有效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真正向企业汇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切实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紧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改进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加大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的落实力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分类绩效考核制度,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战略联盟。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要提高知识创新能力,更多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需求。行业骨干企业要主动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基础研究,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研成果。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努力推进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系统性改革,建立以服务需求和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科技服务体系,定期对学科专业实行动态调整,大力探索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科技与经济协同化的商业创新模式。首先,以商业模式的创新为切入点。完整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应用和产业化的过程,但由于体制机制原因,我国科技进步后的商业模式缺位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近年来我国在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涌现了一大批高技术成果,但同时开发出完整商业运行模式的企业却屈指可数。其次,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支撑为结合点。我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既有科技系统自身体制的原因,也有在全球低端制造平台位置上创新要素需求不旺,导致缺乏有效结合的原因。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未来社会的产业方向,也代表了科技创新的前沿方向,应该成为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最佳发力点。

处理好科技投入与成果产出的对称问题

近年来,由于缺乏科技资源投入的集约优化和宏观协调,科技投入和成果产出不相称,科技资源配置中“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科研绩效问题突出表现为:科研人员人力多,但人均科研成果产出较少;论文数量多,但高引频次论文较少;专利数量多,但核心专利较少;科研创新模仿和跟跑多,但原创和领跑较少。为此,应全面深化科技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科技投入与产出的绩效管理。

加强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在组织架构上,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整合多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门职能,统一设立专门决策咨询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解决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科技计划“碎片化”等问题。在项目管理上,切实纠正项目工作中行政干预过度的弊端,政府部门不应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而应统一交由专业机构负责,政府则重点管宏观、管规划、管布局和管监督。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除少数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项目需要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外,有关技术开发性研究项目尽量交给市场。在管理平台上,加快推动公共科技资源整合和共享,建立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科技计划(专项)信息的互联互通。

加强科技经费的绩效管理。进一步改进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性支持经费的资助机制,加强分类指导,优化经费投入结构,既要防止经费投入的“马太效应”,也要防止“撒胡椒面”。进一步改进科研人员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切实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探索教师和科研人员年薪制改革试点。进一步加强对法人单位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评估监督,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机制和审计方式,严格科技财务制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科技经费管理使用的综合绩效评价,健全科技项目管理问责机制,依法公开问责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建立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让重大技术发明者获得较大收益,让侵权、模仿、造假行为付出沉重代价,设立知识产权法院,从严从快受理、查究知识产权案件。探索技术、知识资本化制度,落实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完善科研成果的收益权和处置权归属问题。着力建设孵化器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社会科技需求报告和社会技术成果报告制度,推动科技成果双向交流。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应用推广的支持力度,研究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创业投资等多种形式,完善和落实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需求引导政策。

处理好科技评价与创新文化的耦合问题

现行相对单一的科技评价标准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经费轻水平、重产出轻应用、重短期轻长远、重成果轻人才等一系列问题,以致创新活动目标异化和行为扭曲,滋生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此外,现行“短平快”的评价模式、行政化倾向及评价程序的日益烦琐,严重压抑了科研主体的创新激情。我国科技评价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必将直接影响着创新文化的塑造。因此,创新文化的修复和建设也是繁重而紧迫的任务,科技体制改革也必须涉及深层次的文化层面。

构建多元的科技评价模式。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建立评价专家责任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制度,发挥科技社团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探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引入文献计量分析、经济回报率分析、业内评价分析、回顾式检验分析和定量指标分析方法,减少单一评价对投入和产出的局限认识。

完善科学的科技奖励制度。提高奖励质量,减少数量,逐步取消层层设奖做法,适当延长报奖成果的应用年限,重点奖励重大科技贡献和杰出科技人才,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奖励导向。根据不同奖项的特点完善评审标准和办法,逐步减少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奖励评审,尝试引入学科协会组织等第三方组织评奖,鼓励社会力量设奖。科技奖励与职务晋升、职称评级、加薪等福利挂钩要慎重对待,适可而止。

上一篇:安全术语解释下一篇:20100506基础护士、规培护士考核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