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

2024-06-28

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精选10篇)

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 篇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会计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媒介作用的同时, 审计也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监督作用, 审计国际化的呼声也愈加强烈, 必然成为审计改革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是需要国际化审计人才的主要动因。为此, 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主阵地的高校应加强培养满足国际国内需求的国际化审计人才。

审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务性都较强的应用学科。在此基础上界定国际化审计人才就水到渠成。国际化审计人才是指具有经济全球化的思维方式, 拥有会计、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 具有一定的审计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 能够开展国际审计业务或跨国审计业务, 能够履行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的国际型审计专门人才。

一、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国内企业积极拓展境外业务以及跨国企业进入国内的现实, 催生了大量跨国业务。无论是国外企业来中国发展业务, 还是中国企业到国外发展业务, 都需要进行会计核算, 必然需要具有了解当地国家风俗习惯, 并能熟知国际业务、掌握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高级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外资企业越来越多的现实状况, 必然要求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 同时, 资本国际化需要跨国披露财务报告和国际合并会计报表, 而跨国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就变得更为复杂, 进而审计人员对公司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判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国内, 新审计准则的实施使得社会对国际化审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许多国内企业为了与国外企业更好合作, 提升国际竞争力, 按照会计准则 (IAS) 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编制财务报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编制财务报表的真实与否就需要具有高素质国际化审计人才的鉴别, 国内审计人才必须接受新的游戏规则和国际会计、审计准则, 迎接国外同行的严峻挑战。

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发展和推广, 都离不开能够开展跨国审计业务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切实担负起培养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精通国际资本市场规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国际化审计人才的重任, 这也是应用型高校的迫切任务之一。

二、应用型高校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 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理念不强。目前, 一部分拥有会计、审计等专业的高校逐渐认识到所培养的会计类专业学生与国际国内就业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 并在努力改进中, 但有些高校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诸如在审计相关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都与国际化存在一定距离。

审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务性都很强的专门学科, 但是传统的审计教学中单纯理论讲解比较多, 致使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仍沿用多年的惯例, 没有创新也没有开设培养审计岗位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 更没有设置拓展国际视野与综合业务素质课程, 涉及到介绍国外风土人情的基础课程更是寥寥无几,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的学习课程也不多, 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有限, 即使开设也是考查课并没有纳入到考试课的范畴, 致使学生对此课程不加重视, 再加上学生的外语水平不高, 对国际会计知识缺乏,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难以放眼看世界, 无法培养国际化的审计思维, 直接影响到审计专业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

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狭窄, 一般只局限于能为国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提供审计技能, 并没有做到和时代发展的脉络同步。培养目标定位除了应该面向本地区或本经济区域企业, 也要面向全世界的企业, 这就要求培养应具有熟练掌握国内审计理论与实践的人才, 同时更应培养具有国际审计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 因此, 应用型高校应放眼看世界, 审计专业应将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作为长远发展方向。

(二) 审计师资队伍实践素质不高。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离不开具有国际化审计思维和技能的教师队伍, 应用型高校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应有国际化审计经验, 更为重要的是对外语 (尤其是英语) 水平的要求也颇高, 语言是工具, 没有熟练掌握语言工具也就无法了解国际审计准则等相关内容。现阶段, 应用型高校能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不多, 具有国际审计实践经验背景的就更少。同时, 专门的审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也落后于会计模拟实验室, 精通审计软件的教师相对也比较少。

审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对审计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力要求很高。应用型高校审计教师大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 审计相关学科理论功底相当雄厚, 但限于从学习的学校毕业直接进入到工作的学校这一现实, 大多没有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 在讲授审计课程时还没有脱离就会计讲审计的这一小圈子, 没有形成大审计的思维方式, 针对一些审计情形只能凭借想象的模拟场景讲给学生, 没有参与国际国内企业审计的实践经验, 案例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不如人所愿。

三、应用型高校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 建立健全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 我国高校审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和就业形势并不理想, 很多用人单位反映新招聘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不强, 缺乏必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培养审计专业人才时要着眼于国际和国内的市场需求, 选用的教材应体现时代性, 课程内容的设置多倾向于国际会计审计准则, 鼓励学生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 (CPA) 以及ACCA等国外注册会计师考试。也可选用英文原版的审计教材作为教学的参考书目, 督促学生加强英语学习, 打破语言障碍, 可以聘请外教给学生讲授审计课程, 针对英语能力不高的学生, 可以由本校教师将外教的讲课内容翻译成汉语再次讲解, 但要保持外教的原有风格, 让学生有个语言的过渡衔接, 以增强这类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 校企联姻提升审计实践能力。所谓校企“联姻”就是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 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为将来真正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了这一模式, 除了学生可以去企业实践, 审计专任教师也有去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锻炼的机会, 促进实践教学能力, 使审计课堂教学更贴近于社会实际需要。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审计人才的同时应熟悉市场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变化, 审计人才的培养应从“查错防弊型”转为“复合型”, 审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同等重要, 提升审计实践能力, 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校企合作是一个必然选择。

(三) 加强审计师资队伍建设。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专业知识, 以及国际化视角的教师是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关键。课堂上师生互动, 要遵循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原则,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应该多方面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 鼓励并支持审计教师继续深造, 提高学历水平, 鼓励审计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 参加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 积极参加国外举行的相关培训, 学习新知识知晓新动向, 所获得的经验运用到审计教学中, 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提升审计教学质量。

(四) 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有条件的高校, 可以输出具有一定语言基础且专业知识熟练的学生接受国际审计人才教育, 开展中外联合办学, 对于暂时不能出国接受国际审计教育的学生, 可以聘请国外会计师事务所或培训机构通过网路对其进行培训指导, 共同联合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新时代最具竞争力的核心力量,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 相应的审计也越重要, 对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的研究也就成为必然。高校是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主阵地。本文以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意义为出发点, 通过对高校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现状的剖析, 进而得出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路径, 以期对现阶段应用型高校审计人才的培养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国际化,审计人才,应用型高校

参考文献

[1]刘东辉, 林丽.提高审计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探讨[J].教育探索, 2012

[2]刘东辉.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策略的探讨[J].教育探索, 2013

[3]张轶娜.信息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4]刘艳.市场需求视角的审计人才培养创新[J].科技资讯, 2013

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 篇2

关键词:双语教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结算

【中图分类号】F740.4-4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贸易人才需求逐渐向专门化和国际化转变。作为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适应企业需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着重提升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国际结算》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的理论和原则为指导。为了适应人才需求转变,《国际结算》课程中需要更多的融入国际化元素,“专业实践+外语”的双语教学模式已经应用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实践当中。经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对于《国际结算》双语教学的认识。

一、《国际结算》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适应国际化人才需求

为了适应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需求,高等院校不断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以国际化、复合型为人才培养特色。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国际化特色专业等形式,促使学生构建起国际化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国际化的能力与素质。《国际结算》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着重研究国际间债权债务支付形式、工具、方法和支付系统的一般规律,介绍国际贸易中资金融通的方式。课程内容本身与国际贸易方式和国际金融条件紧密相连,为了紧跟结算产品和国际惯例的发展,采用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满足国际化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素质,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新形势。

(二)提高贸易人员从业能力

国际结算业务既涉及商业银行的外汇部门,又涉及到外贸企业、物流、保险等众多相关单位和业务环节,在国际结算业务中所出具、办理的各种单证、各种票据均使用英文,这就要求业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国际结算》课程是一门具有涉外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型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外,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英语基础以应对国际结算相关业务中出现的大量英文单证。

二、《国际结算》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际结算》课程教学中多已采用双语教学,尽管在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教学效果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关于语言方面出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听、说是两个普遍弱项,此外在专业资料的阅读上部分学生也存在障碍。语言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兴趣下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无法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严重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保障课程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外语水平差异的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效率。

(二)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

根据《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教材的选取原则上要既满足专业知识的需求同时又要符合学生实际的语言水平,然而目前的《国际结算》教材并没有充分綜合以上两点进行编写。一是英文原版教材,这极大程度的挑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不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专业课程也很可能变成语言课程。二是语言上通俗易懂的双语教材,然而这类教材较多的考虑到学生语言的局限,却忽略了知识的专业性,内容相对简单浅显,无法保障学生全面深入的掌握国际结算相关业务能力。

(三)教师能力要求比较高

教师是《国际结算》课程中的主导者,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熟悉国际结算涉及到的实务操作和国际惯例等内容。其次,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能力,能够用简洁的英语表述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具备较高的教学掌控能力。合理的安排中英文教学比例,适当的补充教材不足,充分的激发学生互动等等。

三、优化《国际结算》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鉴于学生在语言方面的欠缺严重影响《国际结算》双语教学效果,首先有必要从这一教学主体开始改善。在全面提升学生语言水平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英文部分的预习可以改善双语课程变成语言课程这一较为普遍的现象,中文知识的预习可以更好促进学生对英文内容的理解。解决语言障碍之后,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国际结算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课堂上的中英文强化学习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自学能力的提高同时能够保障学生在今后的从业过程中不断应对国际惯例和规则变化的挑战,不但满足贸易人员从业能力的基本要求,而且让学生的应用能力真正面向国际化。

(二)合理安排中英文授课比例

该课程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理解能力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合理安排中英文授课比例。首先,在授课时尽量不要大量采用英语教学,避免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中英文授课比例如何,哪些内容适合英语教学,哪些内容适合中文教学。对于重难点内容在运用英文讲授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中文的讲解,在双语教学模式下最大程度的保证教学质量。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国际结算》课程特点是知识点细碎、繁杂。还涉及大量的国际惯例和法律条文,且这些条款还在不断更新。支付工具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很容易混淆。结算方式流程繁多,课程讲授很容易空洞、枯燥,再采用英文授课,学生一般很难完全掌握。作为应用型院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对于实务中经常涉及的结算单据如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开证、审证及审单等环节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平台进行练习,通过实际操作提高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熟练掌握单据中涉及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加强学生国际结算双语学习热情。其次,采用视频和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部分内容的教学,补充教材不足的同时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四)提升教师英语教学水平

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篇3

一、培养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意义

(一)培养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与执业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融合日趋加强、经济合作逐渐趋于深化,国内的外资、合资、合作企业不断增多;同时我国像海尔这样的跨国企业不断涌现,对从事会计审计工作的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提高我国会计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使其适应国际竞争下的大环境,培养国际化的会计审计人才,已经上升成为行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目标。

(二)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满足了的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需要,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国际会计准则,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采用或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范围内的筹资和投资活动以及国际化的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国际法律和惯例基础上进行,对开展国际会计审计业务的人员来说了解这些法律和惯例就成为一种必然,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经济业务的实质,才能高质、高效地开展会计审计工作。而开展跨国会计审计业务或在其他国家开展会计审计业务也促使国际会计审计人员应该做到对国际会计准则既熟悉又熟练。

二、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缺乏自己的教学团队

国内很多开展国际化会计审计教学模式的高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由于本校教师存在语言和从业经验的问题,往往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团队。要么直接从国外高校或联合办学的机构以交流的形式引入教师,要么从直接聘用有国际化业务背景的社会人员来进行。不管是哪种方式引进的教师,都存在着教学人员流动性大的缺陷。“外来的和尚”在这里出现了水土不服,也不一定好念经。从国外高校或联合办学的机构以交流的形式引入的教师,由于语言不通,也不熟悉我国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一时很难上手,等师生彼此相互熟悉了,一学期也结束了,教师的任期也到了,下学期学生又要面临新的教师开始新的磨合。而有国际化业务背景的社会人员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以实践经验为背景,讲授方式常常是跳跃性的,容易忽视对基础知识的铺垫,讲课方式往往很难被学生接受。缺少自己的教学团队,也加大了学校的资金负担。

(二)国内外会计准则与制度变更频繁,导致教学滞后

目前会计审计准则变更频繁,在各国范围内也开始向单一的会计准则趋同,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其终将会成为全球统一的公认会计审计准则。就目前的国内办学来看,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偏重对准则理论的解释的现象仍然存在,缺乏实践教材总结经典案例和对学生进行的有启发性的练习。在会计审计准则趋同日益白热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即使出版了既总结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能使其适应国内实际教学需求的实践资料,也往往因为一本资料从编写到完成印刷所花费时间太长,致使相关内容要么过时要么过于陈旧的现象频频出现, 很难做到与国际接轨。

(三)重理论学习,缺少动手实践能力

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培养要在四年的时间里完成对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学生教师要过语言关,学生要学习和了解不同国家对同一业务的不同处理方式和处理背景,就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这使得很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实务教学往往关注的太少。如学生不能独自完成对外币真假的识别活动,对国内外发票无法进行真伪的分辨,金额填写不够规范,点钞验钞的训练课时不足等,这些累积效应导致学生一旦被安排在相应的岗位开展工作,就很难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而又由于过于偏重理论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预测、决策、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往往缺乏对会计审计知识融会贯通的整合能力。

(四)教学方式仍比较传统

国内高校在会计审计教学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仍普遍存在。诸如对案例进行分析、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启发式的教学形式已经编入了教学计划,但却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完善的标准, 老师往往根据自身经验、结果、课时进度,自主灵活安排,一旦教学时间不充裕或不够就直接删减教学内容。相对数量的教师在教学中仍以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主。近几年虽然在国内逐渐开始推广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但由于知识点已经被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详细讲解,在相关书籍阅读方面又缺乏相应的硬性要求,学生只要完成了课下对教材的阅读,捋顺教师课堂上所讲授过的知识点,做完作业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教学方式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非常不利的,学生的知识面太窄,眼界过浅,动手能力不强、自学能力不足,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无从谈起了。

(五)考核方式单一,重理论不重视综合素质

多数情况下我国高校老师在给学生进行成绩评定时,给出的平时成绩时习惯于考虑学生的考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提问的回答情况等,在期末总评成绩时尽管也考虑到了平时的考核,但远远达不到能引起学生重视的程度。因为教学内容多、庞杂且有一定难度,期末考试所考察的题目对具体内容的考查过于重视,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往往被忽视掉或压根就没考虑,教师还需要就试卷内容提供完备的标准答案,能够发挥学生自主性的空间非常之有限。所以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既没有足够的压力,又缺乏足够动力去主动完成学习和思考,对其能力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

三、加强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成立会计实践教学团队与双语教学团队

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培养,一支拥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不可或缺的。对从事会计审计专业教学的任课教师来说,以下三个方面的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其一是要具备最新会计审计专业理论知识,其应尽可能的丰富,对国内外会计审计准则到做到烂熟于心,具备某些会计审计学科方面较高的学术造诣;其二是英语表达能力流畅自然,会计审计行业的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国内外的执行环境,这对于把会计审计教育提高到国际化进程的高度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三是教学能力强,尊重教学规律,掌握学生学习的心理历程, 能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引进国外原版教材

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是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外语的运用能力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从国际化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外语并不是万能的,但不懂外语却是致命的。当然,我们也承认有些人在不懂外语的情况下,也能把国际商务做得初见成效,但这样的人并不多。另外,我们应该知道国际化人才并不是唯外语人才,二者是不能等同的,不是所有外语专业的人都能成为国际化人才或成为国际化人才的潜在对象。实际上,高校培养的应是以外语为工作语言的国际会计审计人员,简称为“懂技术、会外语、能交流”。在此基础上,引用原版教材,要求学生直接用外文教材学习,双语教学也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快速且透彻地了解国际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兴趣。如清华大学1994年就将CGA教材融入国际会计系本科教育体系,缩短学生掌握国外先进、前沿知识理论的时间。

(三)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内实训和社会实践

1.开展种类繁多的校内实训。比如: (1) 对常见的国际货币和汇率能熟练掌握,具备识别各种货币真伪的能力;(2) 能辨别各种票据的真伪,尤其是发票的真伪;(3)掌握相关税法,具备纳税筹划能力;(4)掌握五大审计循环与内部控制审计。

2.到实习基地进行社会实践。目前会计审计专业的实习基地还主要集中在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年末和下一年年初,事务所都能为高校学生提供大量的岗位实习。在实习岗位上,更方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会计、财务及审计工作的作用,更深层次的领悟专业理论知识, 对现行的会计财务管理和会计审计实务操作技能从理论升华到实践,同时对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也颇多帮助。

3.毕业实习。学生毕业前,安排学生进入相关企业的财务部门实习,感受真实的执业环境和操作流程,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从学校学到的会计审计理论与模拟实践的教学知识,并对自身实习情况进行总结,以实习报告或毕业实习论文的形式呈现,把理论与实际操作、实践教学与实践实习强强结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四)教学为辅,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对书本上的知识点全部进行深入挖掘,应将重点转而放到讲解重点、难点和专题的框架结构上。这样学生要想充分掌握这些内容,除了认真阅读了解课本内容外,必须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到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扩充自己的知识领域,完成教师课上要求阅读的参考书目。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和引导学生翻阅国内外的各种权威报纸、杂志,来拓宽专业知识的层次和结构,防止理论知识和实践脱轨。如教学时可以把学生按能力分组进行,选择热点问题或某篇与会计审计相关的报刊报道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撰写分析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发表各自的看法,组与组之间就各自看法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辅导课设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己观点的表达能力,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

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应该是会计审计课程考试时重点关注的内容,还应加强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 学生的总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可以占到总成绩的30%~60%,平时成绩的评定可以包括课后作业、课上随堂测验、期中小考、案例演讲、热点小论文、小组案例分析和课堂出勤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来进行成绩评定。这些丰富的平时成绩考核方式体现了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便于学生发挥其个人的创造性,培养其独立的思考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小组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可以提高与他人沟通和社交的能力,学会对知识进行反思和重新构建。 通过完成平时作业,大量阅读最新的学科资料、报纸杂志的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外前沿理论,眼界开阔,所学知识不断得到更新。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人才 篇4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通过多种渠道参与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分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国高校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人才,为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和竞争中输送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专门人才,是我们高校领导力的重要体现。”这是天津商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学奇在2006年参加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赴美培训团时撰写的心得语。

时任南开大学副校长的陈学奇,在参加海外培训一年之后,于2008年3月调任天津商业大学党委书记。海外培训对他的工作有无助益,是本次访谈的重点。

高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启动于2003年,在陈学奇书记参加的那期培训班之前,已经有200多名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在他们的总结及心得体会文章中,对参加海外培训的收获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陈学奇说:“在新的岗位上引发和实践这个主题得益于我参加了国家外专局组织的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项目。在美国参加培训期间,我们聆听了许多美国高校校长和知名学者的讲座。他们在讲座中谈到如何办好大学、如何培养人才的观点和感悟,联系我们在国内高校主持工作的实践,有颇多感受和启示。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学校的定位搞好,这是办好一所大学最重要的前提和核心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我说的这个定位不仅是讲认识上的定位,更重要的是在办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许多现象,是否与你的定位吻合至关重要。这个定位也就是要从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两个大的方面回答清楚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这所大学。在国外大学考察期间,包括在南开大学担任副校长和在天津商业大学担任党委书记这几年中,我体会最多的是办好一所大学一定要抓好三件事:一是学科建设要上水平,二是人才培养出特色关键要抓好专业建设,三是要建设一支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这是一所大学能否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上水平是关键

学科建设上水平的关键是要做好三件事。陈学奇说,学科建设上水平的关键,一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好学科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用有限的资源和资金发展自己的强项,并且注重无形资产的开发与谋划,让创新精神、团队精神、严谨治学、勤奋钻研等软资源在校园蔚然成风。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哪为、在哪不为?为什么、不为什么?是对高校领导力的重要检验。这既需要科学准确地分析、判断、取舍学科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更需要组织力量和资源攻难克坚,形成以重点带动其他、推动学科建设整体上水平的魄力和智慧。

二是在确定的学科重点和方向上做好规划,通过凝练研究方向,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在各学科形成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研究方向和创新团队。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说在学科建设上一定要有优势和特色。大学学科优势和特色是长期积累和创新的结果,作为高校领导既要善于做好引进和培养一支在学科上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优秀人才梯队,又要具有为形成优势和特色敢于破解难题、搭桥铺路的能力,这是高校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三是要为学科建设大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软环境,想方设法搭建有利于发展的新平台,把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态势和有利于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美国高校考察期间,我们曾去过芝加哥大学,有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很深,他们要上一个新学科,这个学科很有发展前景,但在教授会讨论时,几次被否定,无法成立。原因之一就是不能形成学科优势互补。我们在办学中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搭建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平台,既要考虑到该学科的优势所在,又要能够通过这个平台的形成,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既要为该学科重大研究成果的形成搭桥铺路,尽量延长它的学术生命力,又要为重大研究成果创新团队的形成在政策和资金上倾斜,促其脱颖而出。我们制定了重点学科发展战略,力求通过3年~5年的努力,形成以现代商学为主干的学科群,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成果。

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人才培养出特色的关键是专业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从宏观讲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微观讲是一所大学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体现。人才培养的载体是专业,抓好专业建设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

天津商业大学现有45个本科专业和25个硕士点,全部都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如何通过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人才一直是该校探索和实践的重大主题。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为每个专业的学生设计并实施一套有利于提高其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形成这个专业的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就业能力和特点,是必须下气力抓好的工作。该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建校初期的制冷专业,如何让这个传统专业在发展中显现其优势和特色,学校把它定位在既懂专业又会经营上,为学生成长成才设计了深造、管理、开拓市场等多个发展平台。经过多年建设,该专业2008年被评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该专业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制冷装置设计”课被评为国家精品课。

陈学奇说:“6年前,我们在国内就业市场不太看好的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上,通过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全球知名专业(酒店管理)的合作办学,尝试着联合培养‘不出国门’取得双学位的本科生。在课程上除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能减的原则外,其他课程完全执行这所美国大学该专业的授课方案,采用的是美方认可的教师全英语授课方式。2008年39名毕业生中,有16人成绩优秀赴美国各大学攻读研究生;2010年186名毕业生中,有65人考取国外大学研究生,其余毕业生全部被国际知名酒店业集团录用。2007年旅游管理专业被评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国际酒店管理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为什么一个不太被看好的专业有如此好的就业和深造前景,关键是办学中我们坚持了在专业建设上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师教学,引进先进管理方式。回忆在美国高校考察时的体会,最深的感受也是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之本,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不仅在办学理念上要有定位和要求,而且在办学实践中要树立善待学生的理念,让教师和员工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倾注全部的心血去培养。与学生建立的这种情感。同样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是学校在社会上的‘名片’。现在美国佛罗里达国

际大学提出,再拿出该校两个好专业与我们合作办学,扩大办学规模,我们则力求通过‘嫁接’形成中国品牌,在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上走出一条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路子。”

办好大学人才是关键

办好大学人才是关键。陈学奇说,在这点上我们要向美国的高等教育学习,美国知名的大学都有在某个领域研究成果显赫的高水平学者,在引进教授时,都是欢迎比他们学术水平高的学者加入队伍。现在国内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上要避免形成“祖师爷辈—祖爷辈—爷爷辈—父亲辈一儿子辈一孙子辈……”这种结构,要坚持不同学缘,不同学校,甚至是不同地域的高水平博士生充实进师资队伍的做法,形成各种学术观点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文化氛围。

学校要千方百计在引进拔尖人才上下功夫,这是学校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资源,办好一所大学,一定要有一批一流的拔尖人才和一批充满活力有潜质的青年学者。学校要为拔尖人才在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建立“特区”,特别是在地方院校建设中,校领导更要舍得为拔尖人才营造扎根做学问、搞研究的氛围。

陈学奇深有体会地说:“高校党委书记在班子中要成为善待拔尖人才的表率和推动者,鼓励更多的领导干部到教学科研一线与优秀人才多沟通,让他们感受到在重点大学得不到的软环境和支持力度,并鼓励他们敢于在学术前沿与国内外大师交流。在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找准定位,形成共识和机制,坚持‘引进人才靠魅力,用好人才靠智慧’的思路,认真把党管人才的要求落在实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全校上下形成一种惜才、爱才、用才的氛围,让高校教师特别是拔尖人才感受到在这里工作充满活力。在人才问题上,特别是在拔尖人才的使用上,我认为高校领导要学会欣赏人才,与他们多在情感和解决工作难题上沟通,让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到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去,并且通过与各学科拔尖人才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办好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感,尽快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

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 篇5

一、审计人才的需求结构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迅猛发展, 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多变, 风险因素不断加大, 企业需要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增强防范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 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 要求企业应当委托从事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这也是强化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变化。在此背景下, 我国的审计领域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对审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的变革必然带来对审计人才需求数量的上升和质量的提升, 审计的职能必然由“监督”向“服务”转变, 应为“提升企业价值增值”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内部审计的发展来看, 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客观上要求内审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素质, 多学科背景, 在熟练运用审计技术的提升, 还应精通会计、战略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金融、法律、计算机等。

二、现阶段高校审计人才供给分析

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审计人才旺盛的市场需求, 给我国高校审计教育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 也对高校审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旺盛市场需求的背后, 是高校应用型审计人才供给的不足, 是高校培养高层次审计人才功能的部分缺失。具体表现在我国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 且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方向单一化, 我国高校审计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 未能较好的完成审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衔接。

审计人才需求的层次性体现在注册会计师、内审师, 同时对国际审计人才的需求也处于上升趋势。目前, 国内30多所高校设置审计学专业或审计学方向, 大部分以注册会计师审计方向为主, 少数开设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方向, 只有南京审计学院审计人才培养定位涵盖了包括审计学、ACCA、IAEP在内的较为全面的专业体系。就安徽财经大学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来看, 其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于国内注册会计师, 开设了审计专业和注册会计师专门化 (方向) , 审计学课程内容基本是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 以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为讲授主线, 很少涉及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内容, 仅是在审计专业开设经济效益审计课程, 弥补了对内部审计教学的缺失。从专业课程的设置来看, 虽然教学改革后开设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审计实验等课程, 但是课时较少, 信息量却很大, 短时间难以进行系统学习和把握。目前, 安徽财经大学通过增设审计实验环节、国际联合办学、开设会计学 (ACA-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 方向实验班、与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途径逐步推进在校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取得的效果亦十分明显。

三、高校审计教学的局限性

1. 教材建设的局限。

相对于其他专业类课程教材的选用, 我国审计学教材的编写基本上是借鉴了西方教材的内容, 直译内容占了较大比重, 有些语言表达不符合汉语习惯, 也不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 这是导致审计难于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是导致教材内容疏漏之处较多的原因之一。另外, 相关审计准则修订的频率较高, 内容变动较大, 几乎每年都会对部分准则内容进行更新, 这就使得审计教材的修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无法及时体现行业的最新要求, 很难保证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合理运用。

2. 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在教学内容上, 大部分高校以教材为中心, 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 而现有的大多数审计学教材的编写偏重审计理论知识体系的构架, 缺少必要的审计案例。这样就使得审计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灌输, 忽视案例教学。而审计学的理论体系比较概括抽象, 整个教学内容就显得枯燥难懂, 尤其是繁多的执业细则更加使得审计教学陷入“难教、难学”的困境。

3. 教学方法的局限。

大部分高校以应试教育为主, 不注重素质教育, 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不够, 难以实现培养出一专多能的高层次、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方法及手段上, 以教师为中心, 课堂过多地由教师讲授教材知识和作业, 学生处于“被学习”状态, 这种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师生的互动交流, 不利于学生审计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受教师个人因素影响较大。

4. 师资队伍的局限性。

我国高校教师较多来源于拥有高学历高学位的博士, 他们具备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 但是从学校——学校的成长路径必然限制了高校教师审计实践经验的积累, 既有高学历又有丰富经验的“双师型”人才资源严重稀缺。这种现状导致了审计案例教学和实践模拟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原因在于审计教师自身缺乏实践操作能力, 没有切身体会过具体案例的审计过程, 缺乏组织案例教学的实践积累。

四、高校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 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审计教育理念过于单一, 以会计论审计, 以审计论审计, 过分强调教材知识的传授, 忽视人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缺乏战略思想。现阶段, 高校审计人才培养应注重素质教育观的引入和应用, 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2. 课程设置的创新。

审计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 还与会计、法学、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学科特点要求审计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完整、视野要宽广, 能够创造性运用诸多学科知识, 全面地、动态地分析和解决各种复杂的审计问题。审计相关课程体系的设计, 应立足于现代审计的需要, 强调宽广的知识面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 由于审计准则的不断完善, 审计教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除了要保持教材内容适应实际变化, 及时进行更新外,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及时补充新的准则内容, 让学生了解行业前沿问题、热点问题, 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追踪与探索。

3. 审计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为实现高素质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审计教学模式应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互动引导式”的教学模型转变, 重视案例教学, 重视审计实践教学, 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和探索未知。 (1) 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预先将讲授内容以微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对所学内容有基本认识, 对有疑问的部分可以在教师课堂讲授时提出。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 可以通过提问等手段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嵌入式教学。审计课程的学习多是先理论再实务的讲课模式, 而且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 理论知识部分占用的课时较多, 与实务部分的学习很难做到融会贯通。嵌入式教学是将审计理论和实务内容进行整合, 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 向学生展示实务的具体操作, 让学生能够感性认识到具体的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过程, 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流程与编制方法, 也可融入教学案例增强审计学习的趣味性。 (3)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教师可以在讲授过程中引入相关审计案例加深学生对审计基本概念的理解, 通过案例情景模拟启发学生思考, 也可以分组PK,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班教学, 提前布置讨论案例, 小组内分工合作, 收集相关案例资料进行分析,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与交流, 最后教师对讨论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点评。 (4)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形式多样, 可以在审计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增设实验环节, 让学生边学边做;可以专门开设相关实践课程, 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审计流程的理解,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审计技能的灵活运用;可以通过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建实习基地, 为学生的实践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 实地参与项目审计, 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4. 师资队伍建设创新。

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 篇6

一、引言

(一) 政策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区分了“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类人才, 首次提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 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许多地方政府和院校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2014年教育部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 做现代职业教育, 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各种政策信息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说明, 十余年来从专科院校改建升为本科院校的部分高校, 将向高级别的职业教育院校转型。

(二) 社会人才需求。

政策调整的方向也反映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动: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49万, 比上年增加了22万, 毕业生就业形势可谓是异常严峻。但是, “大学生就业难”和“技术人才缺口严重”这种反差所体现的结构性失业近年来一直存在, 可见社会人才需求的相当比重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学术研究性学校培养的侧重于理论学习本科毕业生, 而转向于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具体到审计专业, 其需求的主流, 也即社会审计的具体市场主体———会计师事务所, 所需求的人才倾向整切合着改革的方向。审计学专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一方面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强调其应该掌握相对扎实的实践操作, 这并不是说侧重于理论的普通本科和侧重于实践的高职人才背离了市场的需求, 而是提供的人才供给方向不同, “避免高校同质化竞争” (潘懋元, 2014) , 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人才。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方向与教育教学方法。

潘懋元较为准确、恰当的表述了应用型本科的培养方向, 他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区别于研究性、学术性的高校, 培养的人才应该以应用型为主体, 以本科生为主体, 此类高校的主体责任应该是教学, 培养的人才应该主要面对地方。

陈啸、刘杨 (2012) 以比较研究方法, 选取欧美亚三洲具有典型意义的高校, 对其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方法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提出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应具备应用性、能力性、学生主体性、多样性、灵活性的特征。

(二) 对于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赵海霞 (2012) 分析了审计学专业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不足, 提出了教学侧重于应试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落后、审计课程教材水平低、师资队伍素质低、不重视实训基地建设五个方面的问题。与赵海霞类似, 周广秀、盛永志 (2013) 也认为,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课程设置不科学、应试理论教育氛围浓厚、师资力量薄弱三大问题, 赵海霞、周文秀都提出了部分改进措施, 但部分措施如强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授课形式多样性、德育智育结合等对育人模式虽有所涉及, 但所论较浅。刘东辉、盛永志 (2013) 通过分析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质量, 详细论述了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问题, 但并未提出实践性课程如何开发以及如何不断修正以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金春云、秦桂莲 (2013) 也详细分析了审计学专业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不足, 特别是关于信息技术环境对于审计专业的影响, 以及就此提出的审计实践教学的考核预评价内容以及实验室建设的方向, 所分析的逻辑清晰, 科学性较强。

三、高校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培养目标没有落到实处。

“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类人才的表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给出了清晰的指导方向, 其中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主体应该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在这部分高校转型过程中, 能够主动抓住机遇, 率先创新, 改变原有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的, 将会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脱颖而出。

但是, 十余年来从专科身份升级为本科身份的高等院校, 一方面在改建成本过程中, 面对的是更贴近于学术研究性高校的评估指标, 在各种建设中也因指标的导向而倾向于学术研究性高校;另一方面这部分高等院校在改建升本之前, 大多为专科高职类院校, 在实践性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优势, 但多数高校实践类课程、实验实训室开发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没有实质性提升;再者,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评估考核指标尚未建立, 原有的指标评定体系的利益引导作用将会阻碍此类高校的转型。综合各种因素, 虽然目前此类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已经意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且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表述中也符合政策导向, 但真正“放下身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改变培养模式, 落实培养目标的却并不多。

(二) 师资队伍专业实践经验不足。

审计学是应用型很强的学科, 在实务工作根据审计主体的不同又分为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组织内部审计, 其中又以注册会计师审计群体最大, 且业务复杂程度最高。虽然审计专业课程存在相当程度的理论性, 但实践操作在教学中的地位更高。然而, 目前大部分高校, 特别是近年改建升本的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 大多由高校当中应届博士、硕士为主, 即使招聘往届毕业生, 其社会从业经验往往不长, 对于审计学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来说, 来源于审计队伍的不多。那么, 对于掌握审计经验较少或仅掌握理论知识的教师, 在教授审计类专业课程的时候, 对于实践能力的传授则往往力不从心。如何增加、丰富审计类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实践经验,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审计学专业人才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三) 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质量不高。

高校中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是必要的, 其中实习、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关系到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 至关重要。由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财务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岗位大多在企业的财务、内部审计部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 而十余年来财务类专业的设置在高校中极为普遍, 且招生人数较大, 社会容纳实习学生的能力有限, 审计学专业学生在校外实习上全部进入审计岗位进行实习是不现实的, 因此校内的专业课程实践环节、校内实习实训课程的开发, 则愈为重要。

目前, 改建升本的高校当中, 一方面受师资所限, 专业基础课程内实践环节比例很低;另一方面实习实训教材的编写大多由多年从事高校教学的审计专业课程的教师编写, 虽然设置的审计环节较为全面, 但与实务操作相比往往过于简单。

(四) 环境适应性不强。

目前,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网络、计算机技术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无论是政府事业单位, 还是企业公司, 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使得各类组织的管理、分析核算等工作更加快捷有效。而对于审计而言, 组织的内部控制与各项管理工作流程、制度等是审计的重要内容, 测试一个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运作流程和有效性, 对于最终出具审计意见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高校中所设置的课程涉及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并不多见, 或即使设置也仅仅论及基本流程, 且高效审计专业授课教师从事信息技术与审计结合研究的极少, 导致无法跟进社会发展。

此外, 目前在部分高校当中实施的“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转向的改革, 给改革学校各专业都产生了影响。就目前的改革现状而言, 学生选课、高校开课的自主性虽然有所提高, 但距离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学分制教育, 差距依然很大。

四、审计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的构建

(一) 明确学校定位, 落实培养目标。

正如前文所分析, 未来一段时期中, 近十余年转型升本的地方高校, 如果率先把握改革机遇, 明确学校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应用型”本科学生, 便能够在未来高校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思想决定行动, 行动推动发展, 明确高校定位, 是决定发展方向的思想改革, 而将学校定位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从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人事考核各方面深入落实推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才能够为学校迎来发展, 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需求的人才。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整体素质, 具体到审计专业而言, 无外乎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引进具有审计从业经验的教师充实到已有的教师队伍;二是招聘行业内长期从事审计工作的专家为学校兼职教师;三是派送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当中交流学习, 获取一手的实践经验。从长远来看, 长期保持一支具有较高实践经验, 且与社会不脱节的师资队伍, 那么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定期派送教师学习经验是最好的选择。目前,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 虽然相关政策规定, 限制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获取报酬, 但部分地方政策对于普通教师的兼职、创业持支持态度, 从保持教师的实践素质的角度来看, 审计专业教师, 特别是具有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的教师在企业中兼职, 或从事审计行业的创业工作, 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开发高质量实践课程。

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体系, 主要是指审计专业课程而言, 从短期看, 学校不应好高骛远, 盲目从“全面”的角度设置课程, 即将所有与审计相关的专业课程都开设进去, 而是应该从实际师资力量, 学生未来就业设定出发来进行设置。从上述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措施看, 在教师相关素质提高后, 理论课程内的实践内容会融入课堂的基本教学之中, 且教师在设计相关的实践环节时能够有的放矢, 而编写高质量的实训实践教材, 则应该更多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 并根据教学反馈和社会变化进行持续修订。

(四) 提升社会适应性。

科技迅猛发展不可否认, 信息系统运行有效性的审计也非常重要, 但开展相关审计从行业现状来看本身就存在相当的复杂程度, 需要信息行业专家与审计专门人才的配合完成。因此, 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 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循序渐进, 而不是盲目开设, 导致课程质量低下。

从目前部分高校推行的完全学分制改革的程度来看, 对于应用型审计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 扩大学生修读的自主权, 给予相应的选课指导, 同时扩大高校各教学部门开课的自主权, 对于充分适应教育相关改革, 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海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审计学建设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2.7.

[2]盛永志.教育现代化与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 2013.4.

[3]刘东辉, 盛永志.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 2013.10.

[4]金春云, 秦桂莲.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3.4.

[5]赵文青.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思考——潘懋元先生访谈录[J].高等教育管理, 2014.1.

[6]周广秀, 盛永志.关于应用型本科审计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研究[J].商经济师, 2013.3.

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 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审计教学,案例组织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即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 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可见, 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 这与传统教学中一味突出教师单一主体地位、强调单向交流、教材多年一贯的固定教学法有很大不同。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和思想, 适应了学习者掌握知识、接受知识的内在认识秩序, 符合人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客观规律, 对我国高校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有着重要启示和推动作用。

高职教育是适应现代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 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 根据高职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以培养学生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社会的技术技能为根本任务。在教学过程中, 育人和用人相结合, 成人和成才相结合, 产学相结合。高职教育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如何改革和完善传统教学模式, 推广新型教学模式, 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案例教学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中, 《审计基础与实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许多学校试图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校与实训基地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 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为弥补这种方式的不足, 在《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中可以考虑更多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法在《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 案例的选择与设计

1. 案例要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

要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收集, 案例的内容必须适应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案例要根据教学目的及要求有针对性地筛选、包装, 使之典型化。在教学活动中, 围绕着课程总体教学目标, 会有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目标, 每一具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 还需要有相应的教学案例配合。案例的内容必须适应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 与审计理论相关。

2. 案例的选择要讲究时效性。

如果选用时间跨度长的案例, 内容可能会陈旧过时, 缺少时代特色, 这会降低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特别是会计知识会随着现实经济环境的变化、有关规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近几年会计、审计规范模式变化也比较大, 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等也给审计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应不断更换补充新的案例, 确保案例的时效性。

3. 案例的选择要有实务性。

审计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其应用性、可操作性强。因此, 在相应的案例教学中, 必须适应这一特点, 选取案例的基本内容应以审计实务为蓝本, 将实务资料进行必要的概括和整理, 以提起学生兴趣, 提高其认知能力。审计案例的选择要反映审计职业某一特定情景中真实发生的事件或情况, 涉及某一特定单位或组织的经济利益, 给学生提供可参与的场景, 让学生分析和评估案例所描述的内容, 确定应采取的解决措施和办法。选择具有实务性的审计教学案例, 可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提供审计职业实际情景特征, 让学生感受真实事件, 体验审计职业的挑战与机遇, 培养学生如何发现问题, 如何收集审计证据, 如何运用职业判断得出审计结论的能力。

(二) 课堂教学的组织

案例教学在实施中, 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1. 案例引入。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把握案例引入的时机, 教学案例可以放在讲授的知识点之前, 如第一次课就引入“南海事件”案例, 既吸引了学生对本门课产生兴趣, 又讲解了社会审计在英国的产生;也可以放在讲授知识点之后, 还可以放在某个章节之后。推出案例可以采用直接推出和分步推出两种。直接推出案例就是直接将案例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全面了解案例后进行讨论;而分步推出是根据案例的情节发展逐步演绎给学生, 边推出边讨论。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推出方式。

2. 案例讨论。

分析讨论案例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 学生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 进行独立思考, 积极交流和研讨, 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师生互动, 将案例内容与相应的审计理论联系起来, 揭示案例中蕴藏的审计方法, 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 学会运用审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操作有个人发言、小组讨论、正反方辩论等。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 使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虑的心态下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和分析;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 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 揭示出问题的本质。

3. 评价总结案例。

这个阶段是课堂教学的概括和提升, 它通过对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 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准备。在这个阶段, 可以让学生总结, 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可以是对学生讨论过程进行评价, 也可以是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 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在总结中, 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 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 提示后续案例。

三、案例教学法在《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中实际应用的重要意义

《审计基础与实务》是经济专业和会计、审计专业的专业课, 作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的是实用型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 以适应职业需要, 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理论的基础上,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把基本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如何创建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掌握枯燥的审计观念、审计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实现教学实用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加深对审计原理的理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在将来工作中学以致用。因此, 案例教学法对《审计基础与实务》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强化课程的应用性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本身是一门应用性课程, 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要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审计问题。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 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剖析, 参与讨论, 促进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 建立真实的感受, 引导学生站在独立的第三人的角度作出决策, 培养学生的专业判断能力, 适应社会审计的特殊需要。

(二)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 因为案例教学的特殊性,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运用知识主动探索并举, 学生将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 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采用案例教学法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 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开放型、应用型人才的好方法。

(三) 增强教师的主动性

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 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从引入案例、分析讨论案例、总结评价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在教学内容上依托教材进行扩充, 在教学方法上是“授人以渔”, 要实现师生互动。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针对教学对象, 主动思考课程的组织、案例的选择、教学环境设计等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景。可调动教师备课的积极性, 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 不断推陈出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四、完善审计案例教学法的途经

(一) 重视案例库的建设, 适时更新案例

实现案例教学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 丰富高质量的案例库是案例教学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教学案例库。审计案例类型一般分为事件过程案例和实务案例。事件过程案例相对比较容易获得, 我国近几年的审计失败案例很多, 比如虚增利润的“银广厦事件”等, 此类案例可从网上收集。另一类实务案例却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进度自行设计的, 这类案例的需要量很大。因此, 教师设计案例的工作量非常大。

(二) 提高教师素质

在《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教师的主导性尤为重要, 这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才能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首先, 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教师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素质, 具备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 才能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对学生所持观点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答。其次, 教师要具备熟练的教学技能。教师要善于对案例教学课程教学环节进行有效引导, 注重自己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转换, 坚持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不断研究《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案例教学中的新情况, 主动接受教学管理中的新思想和运用新方法, 着力增强教学的系统性、趣味性、知识性和生动性, 不断在原有的基础上突破和创新, 确保《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持续提高。

(三)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习惯, 案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改变学习习惯。首先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生不仅要主动积极思考, 还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其次是变个人学习为团队学习, 学生要积极参与案例讨论, 听取他人观点;第三是变书本学习为实践学习, 学生要积极参与审计实践项目研究, 收集审计证据、分析审计证据, 完成审计报告的撰写。

(四) 构建成绩考核机制

案例教学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为了检验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建立一套成绩评价和考核机制, 改变以往那种以知识积累的考试为主体的机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如无必要一般对学生案例分析、讨论的表现不宜作优劣评价, 而应以鼓励表扬为主, 要避免学生由于关注答案对错评价的优劣而影响对思维过程的关注。评判时, 教师要克服主观随意性和自己对案例理解分析的局限性, 应着重考核学生分析的步骤是否恰当 (即思路是否清晰) 、思维要点的选择是否科学、能否抓住重要问题和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以及从什么角度看问题等等。由于案例讨论的发言并不是人人机会均等, 正确评价更难, 一般给予合格与否即可。最后的成绩考核以分析案例为主, 辅以平时讨论的成绩, 综合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梁建民.审计基础与实务.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 篇8

一、审计学的特点

审计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 是一门集合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审计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 审计学理论性强, 内容枯燥, 审计理论和观念较为抽象、晦涩难懂

传统的审计教材内容较为枯燥, 大多偏重于介绍审计准则、相关规定、审计理论、审计术语, 偏重于审计程序的描述, 内容上很多是准则原文, 较为抽象。对于学习审计学课程的本科生而言, 尤其是初次接触审计的学生, 这些抽象晦涩的审计理论、审计术语、审计程序, 往往是难以理解和想象。即便学生记住了这些审计理论、审计术语和审计程序, 多数也只是死记硬背而已而非真正理解。另外审计学课程内容较多, 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这就使得审计学课程学习难度较大, 从而造成多数学生虽然能认识到审计学课程的重要性, 但学习兴趣却不高的现象, 同时也给教师在授课时带来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审计学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

(二) 审计学实务性强, 可操作性较差

审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都很强的学科。审计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审计方法及审计程序的基础上,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备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仅靠课堂教师单纯的讲授是很难达到这一目标。另外, 审计与会计相比, 没有明确的指导性的标准, 因此可操作性较差。基于此, 教学中需要设置相应的情景, 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其中, 对所学知识由抽象难懂到有一个直观感受, 以便能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传统的审计教学模式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 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 重课堂讲授、轻实务操作, 各种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仅靠课堂讲授, 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审计知识, 也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判断力的培养。这要求必须转换审计教学模式, 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审计教学方法, 以满足审计学以上特点的内在要求。

案例教学法 (Case Study) 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 最先在其MBA教学中采用, 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讲解, 启发学生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英美等国家的大学在会计、审计等课程中案例教学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案例教学法。教育管理部门十分重视案例教学法, 许多高校在审计教学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

审计案例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审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选取相应审计案例, 设置一定情景,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来分析讨论审计案例。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案例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序中应用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深刻理解知识

审计学内容多、抽象、审计术语晦涩难懂, 本身就较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 依据教材向学生灌输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等有关内容,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课堂上并没有主动思维的空间和时间, 这就使得审计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枯燥乏味, 课堂气氛沉闷, 师生互动差, 从而更加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审计的兴趣, 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案例教学则通过选取适当的案例,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将抽象难懂的审计知识转换到具体的情景中。使枯燥的审计理论有一个较为鲜活的背景和情节, 这样不仅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 学生对之前所学过抽象的知识有一个直观感受, 从而能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并强化记忆。

(二) 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相关专业知识

审计学内容涉及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相关专业知识, 是一门集合型学科。在实际工作时, 需要审计人员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但在学校学习时, 这些综合知识是作为各个独立课程开设教授的, 学生在学习这些专业知识时大多是独立分散的。而一个审计案例在分析时, 不仅涉及审计知识还涉及其他各专业知识, 这样在分析过程中, 可促使学生将所学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

(三) 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职业判断力、表达沟通能力的培养

审计理论抽象概念较多, 且可操作性较之会计教学要差些。因此, 传统教学方式下, 出现较大部分学生不知如何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此外, 区别于会计核算, 审计实践中明确的、操作性强的指导依据较少, 不便理解与掌握, 审计工作的职业判断对于在校学生而言难以把握。

案例教学中, 通过具体审计案例的分析, 可加强学生对审计教学内容和审计理论的理解认识,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判断力。通过一些实际的审计案例, 可使学生了解各种审计技巧等问题, 也可加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判断力。审计案例教学中学生作为审计主体要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 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 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协调沟通能力。

(四) 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

案例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其次熟悉审计实际工作, 关注社会经济政治的敏感性问题, 并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具备一定的案例教学法的能力和水平, 有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等。因此, 审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也是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的过程。

三、审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 审计案例的选取要适当

审计案例教学实施的效果如何, 关键在于是否有合适的案例。一般来讲, 审计案例选择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选择那些既符合审计教学目标, 又适合学生, 而教师在课堂又能够驾驭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 应尽量避免选取与实际相脱节的案例、过于简单的案例、过于陈旧的案例。应考虑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学生具体情况、我国审计环境等因素进行审计案例的选取。如讲解审计理论时, 可选取较小的案例。在讲解审计实务部分时, 则可通过综合案例的讨论分析, 达到对具体审计方法、审计程序等实务操作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 授课班级应采用小班制, 适当增加审计学课程课时

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 篇9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培养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研究逻辑思路是院校定位——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实验教学和教学模式。但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细分、岗位定位及由此而衍生的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上缺乏深入的研究;从院校定位与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应具备能力综合研究出发,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尚属空白研究领域,在此从以上两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分类及培养目标定位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分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概括起来一般是:第一,到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第二,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或大型涉外公司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管理工作;第三,到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商贸公司、银行及金融公司从事贸易业务、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外贸会计等工作。

从毕业生就业面向总体来看,可以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分为研究型或学术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及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两大类。其中,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又可分为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及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院校定位

研究型或学术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其一是要求培养这类人才的高等院校具有丰富的高水平教师资源,其二是要求选择这一培养方向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素质和学习研究养成。在我国具备培养这类人才培养能力的高校屈指可数。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国际贸易实务能力较强的国际商务经办型师资力量。从我国院校来看,二类本科院校和三类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均属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只是二类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比例相对三本来说较大,是其主要人才培养方向,而培养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是三类本科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方向。职业高等院校的培养定位则应是单纯的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的培养。

二、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应用能力的分析离不开具体的国际贸易管理岗位和商务经办岗位,下面从对外贸易管理岗位和国际商务经办岗位的具体角度,分别对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和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行系统分析。

(一)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会从事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及国民经济综合部门的管理工作,也会到商业部门或大型涉外公司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的管理工作。基于此,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如下能力才能满足将来的管理岗位要求:

第一,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能正确理解和分析一些常见的经济现象;第二,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济法律知识,能够提出或制定较为科学可行的管理措施;第三,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能正确解读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有关国际贸易组织相关协定;第四,应具备一定的市场知识,能为商业部门或大型涉外公司提出经营管理建议;第五,应熟悉国际商务经办的各个环节,这是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进行管理或者管好业务的基本保证和前提;第六,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管理和日常管理业务提供技能支持;第七,应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包括外语和母语,能撰写管理文件,并进行外文阅读和口语交流;第八,应具备必要的电子商务知识,能适应现代商务管理的要求。

(二)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一般会从事国际市场开拓、国际结算、国际货物保险、国际运输、外贸会计核算、进出口报关、进出口报检、进出口业务跟单等工作。因此,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必须具备如下能力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第一,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能正确理解和分析一些常见的经济现象;第二,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济法律知识,能够对国际商务活动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第三,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能正确解读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有关国际贸易组织相关协定;第四,应具备较强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能针对相关商品独立拓展市场,寻找相关产品客户,建立自己的客户群;第五,应熟悉国际商务各种单证的格式和规范,具备填制各种外贸单证的能力;第六,了解国际国内相关经济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具备进行国际商务活动业务洽谈的能力,包括业务谈判的外语能力;第七,掌握会计核算知识,具备国际商品报价能力;第八,掌握进出口报关、清关知识和程序,具备报关、清关的基本技能;第九,掌握报检知识和程序,具备报检基本技能;第十,掌握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知识,具备进行国际货运和货物保险的基本技能;第十一,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程序,具备国际结算基本技能;第十二,具备一定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管理和日常管理业务提供技能支持;第十三,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包括外语和母语,能撰写修改国际商务合同、信用证等文件,并进行外文阅读和口语交流;第十四,应具备必要的电子商务知识,能适应现代国际商务活动业务的新要求。

三、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院校定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目标是影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影响因素。专业的师资力量配备及院校和专业的管理水平是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实现的前提和保障。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国际化审计人才 篇10

学院不断更新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 以保证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型;不断加强专业课的外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以提高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在工程实践方面, 建设了多个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 切实开展产学研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产学结合, “3+1”培养模式

软件行业是个实战性很强的行业, 学生只学习理论是远远达不到企业需求的。为让学生了解不同软件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开发手段, 熟悉行业的最新动态,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与境内外各大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并由此探索出了“3+1”的新模式教学体系。即理论课程在前三年内完成, 最后一年进入IT企业, 提供数十个演练项目, 让学生根据个性化进行选择, 通过项目实训, 同学不仅对实训项目的相关技术路线、开发步骤、实施结果等流程有了完整的理解, 还得到了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企业员工意识等方面的收获。

东软实验班, 是南昌大学软件学院与东软集团校企合作的范例。该培养方案中的“3+1”人才培养模式恰好与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基本吻合。“3+1”新模式教学体系已在南昌大学软件学院全面实施, 软件工程和计算机软件现已先后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第二批本科试点专业, 软件工程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硕士试点专业, 涉及学生800余人。

截至目前, 参与校企合作培养的企业总数达200余家, 学院与微软公司、东软集团、甲骨文公司、中兴软件等五十多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建立了项目演练、职业培训+就业等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累计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或博士近百人担任教师, 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产学结合的教学环境及实习、实训条件, 学生不仅对实训项目的相关技术路线、开发步骤、实施结果等流程有了完整的理解, 还得到了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企业员工意识等方面的收获, 实现了“学校单一教育模式”向“校企工程教育模式”的转变。

二国际化“2+2”、“4+1”等办学模式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从开展双语教学入手, 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在本科生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教学计划中, 增加了英语口语强化课程、专业英语课程, 大量使用英语原版教材, 先后开设了英语实验班、日语实验班。先后聘请了17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的外籍教师, 这些外教除了担当语言教学外, 还承担了用英语授课的专业课程教学。通过英文授课, 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外语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 在与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个性鲜明的外教交往过程中, 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沟通能力, 增强了国际竞争能力。

学院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印度、台湾地区等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办学模式, 鼓励学生出国 (境) 留学或实训。与爱尔兰高威-梅努斯理工学院实现了“2+2”、“3+1”、“4+1”等模式的培养计划;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实现了“1+1”硕士研究生项目、与台湾元智大学、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实现了为期1学期的交换生项目、与印度APTECH公司实现为期1个月的技术培训等。截至目前, 已有384名学生参加了这些留学项目, 82人攻读境外双学位或硕士学位。出国 (境) 留学的学生中, 60%以上的学生在境外继续深造。毕业回国的, 也因有良好的留学背景,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公司及高校获得就业机会,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教学改革, 实验实践课时占三分之二

自成立以来, 学院始终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型软件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 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授课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 逐步形成了强调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0年,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已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 同时人才培养的工程化特色也已覆盖到计算机软件、信息安全等本、专科专业。近期, 学院花大力气修订了《2012本科培养方案》, 聘请了知名高校、企业的学者和专家对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 大幅度增加实验和实践课程, 实验和实践课程达到1592学时, 占全部学时比例高达67%。

学院在教学实践中, 遵循“面向企业、知识整合、能力集成、学以致用”的理念, 将综合集成思想引入到软件工程教学中, 创造性地开发出了“套件教学”。它针对企业对软件人才的实际需求将若干相互关联的课程整合在一起, 其中既有理论知识的讲授, 又有工程实践的训练, 尤其强调用综合性课程设计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学院经过近六年的教学实践, 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企业的认可。《软件工程套件教学实践》荣获“2007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在套件教学的基础上, 学院还扩展与延伸出了探索性、开放性教学。其中, 互动性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教师预先设计问题, 经过学生的自学和思考, 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 相互质疑、相互启发, 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主动探寻知识。另一部分以教师为主导, 讲授学生自由选择教材外的相关知识点, 包括企业所需当前技术等学生感兴趣的技术知识。

课后互动式教学以Internet为平台、以数字资源为基础, 向学生提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教学辅导服务。同时布置课后作业, 以运动式的训练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软件工程探索性、开放性教学实践》荣获“2010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四培养创新能力

学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课余科技创新活动。学院为引进科研项目的博士、教授组建项目工作室, 配置相应的工作环境, 招募有兴趣、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进入项目组, 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接触、参与研发项目, 获得真实的项目经验, 这也为校内教师创建了实践的平台, 使老师能站在行业前沿, 把握行业动向, 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以工程师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参与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如“阳普网”项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车载终端系统”项目、“网络抓包系统”项目等, 这些内容涵盖行业应用软件、手机应用软件、通讯、信息安全领域等, 每年都有近百名学生参与。具有项目经历的同学在就业的时候特别抢手, 如在深圳华为、中兴通讯、东软集团、法国凯捷咨询上海总公司、腾讯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已有南昌大学软件学院毕业生数百名, 不少人已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五结束语

随着软件工程业的发展, 社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作为江西省唯一一所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始终以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要求为导向, 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高级软件人才为目标, 不断探索学生培养的新模式。经过九年多的办学实践,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4000多名优秀的软件人才, 如IBM、微软、中兴通讯、用友、Infosys等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IT企业都有我院学生的足迹。今后软件学院的发展将在以下三方面进行突破: (1) 充分利用学院与企业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 开展对外实训, 扩大学院影响力和辐射力; (2) 充分利用软件在各个学科领域和行业的渗透力, 与本地优势产业紧密结合, 把软件工程扩展到现代服务业的各个应用方向, 扩大人才培养的覆盖面; (3) 充分利用研究生的资源, 加深与企业的合作, 从实训基地、实习基地, 到研发基地, 再到产业基地, 把软件学院的建设放在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中不断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1]卢晓勇、揭敏、刘晓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性软件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4)

[2]卢苇、李红梅、张红延.精英型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2)

[3]范剑波、于华、刘良旭等.卓越软件工程师3C立体培养体系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1 (16)

[4]朱莉、李纯莲.面向企业需求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 2011 (10)

[5]HUANG Ming.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mplex Em-bedded Software Training Model[J].Computer Education, 2010 (9)

上一篇:动态血糖变化下一篇:严重创伤急诊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