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突发性事件论文

2024-09-22

群体突发性事件论文(精选12篇)

群体突发性事件论文 篇1

1 引言

近年来, 各类重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 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人类应对突发事件时, 往往会让众多决策者共同进行决策以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决策者的决策一般不会完全一致, 因此学者找到了一些方法来使多种不一致的决策快速集结, 谢科范等[1]提出的突发事件群体决策的快速德尔菲算法就旨在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达到“迅速统一决策者意见”这一目标, 此类方法一般都会采取重视大多数决策者支持的意见, 同时逐步削弱少数持有其他意见的决策者的权重, 以降低少数人对整个群体的影响。对于决策者而言, 如果自己做出的决策经常跟其他人不一样, 则会被强制弱化自己的影响力, 甚至被他人质疑其决策能力。所以, 理性的决策者都会倾向于选择跟他人一样的决策。博弈论也是常用来研究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方法[2,3]。但是, 在大规模群体同时展开决策时, 群体内的每个决策者都只能得到周围决策者的决策信息, 并在跟他们博弈的过程中, 不断修正自己的决策以逐渐找到最优策略。这里最优策略是指让决策者自身在整个决策群体中的权重最大, 并且保证自己做出的决策就是整个群体最终的决策。

为了研究决策者群体的决策演化过程, 多智能体仿真方法被学者广泛的应用。在现实中, 由于个体的有限理性, 以及环境的不可知性, 很难建立起基于多智能体的完整先验模型, 只能依靠智能体的学习来模拟现实个体逐步获得知识的过程。迄今为止, 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增强学习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由Watkins提出的Q学习算法就是一种典型的增强学习算法[4]。它是一种典型的无模型增强学习算法, 即在不学习环境模型的前提下, 直接学习决策而获得最优策略的方法。

在Q学习算法被提出后, 它在供应链订单管理[5]和电子零售市场卖家决策[6]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运用。Q学习算法是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MDP) 的思想发展而来的。后来, Banerjee等[7]对Q学习算法在可扩展性和运算效率上进行了改进;Sharma和Gopal[8]又为马尔科夫连续决策设计了一种模糊Q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 它被用来处理了博弈论方面的诸多难题。如Panait等[9]用它来研究进化博弈论的问题。Galstyan[10]提出了智能体连续决策的自适应Q学习算法, 并得到了描述复制动态稳定状态的方程组。王长缨等[11]把马尔可夫博弈与强化学习相结合, 提出了多智能体的协同强化学习方法。还有学者进一步将这些理论运用在了分析智能体的决策上, 包括智能体如何克服外界施加的困难[12], 智能体的网络拓扑结构对其决策的影响[13]。另外, Leslie和Collins[14]认为决策者的最终策略将收敛于一个纳什分布。而后, 学者致力于将Q学习算法与多智能体仿真技术结合, 模拟多智能体的博弈, 如Hu和Wellman[15]用Q学习方法模拟了非合作多智能体的博弈决策过程。这些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基础。

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 决策者会受到自身的应激能力和风险偏好的影响。应激能力是人克服由于遭遇到对自身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付的环境因素而产生的紧张和精神压力的能力[16]。应激能力强的人往往看待问题更加冷静乐观、自信[17], 且自我控制力较强[18]。风险偏好是决策者的内在特质, 是由决策者的原型知识和经历过的风险决策情绪体验共同决定的[19], 决策者按风险偏好不同可分为风险喜好型和风险厌恶型两种。

本文拟运用Q学习算法, 对突发事件中的每个决策个体进行建模, 并以元胞自动机系统为仿真平台, 模拟决策群体中的个体的相互博弈的情况。对不同应激能力和风险偏好的决策群体组合, 本文将分别研究其决策的演化和集结过程。从而得出突发事件中, 不同类型的决策群体组合对决策集结速度的不同影响效果。

2 仿真理论基础和假设

2.1 Q学习算法思想

在Q学习的过程中, 智能体的每一个状态和行动 (s, a) 都有一个对应的Q值。这个Q值被定义为:如果在当前状态s下执行决策行动a, 并且按照某个策略π一直执行下去, 将得到的价值总和。Q学习的任务就是学习这个价值, 并在后续过程中始终选择最优决策。最优的Q值表示为Q*, 设T (s, a, s′) 为状态转移概率分布, 则可定义: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 智能体不能立即得知最佳策略, 从而无法得知最佳期望价值Q* (s, a) 。在实际应用中, Q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更新期望价值的估计值^Q (s, a) , 使其不断接近Q* (s, a) 。Q的初始值可以任意给定。

智能体在状态和行动 (s, a) 的情况下, 如果瞬时回报和下阶段状态是不确定的, 则为了使Q值收敛, 必须在更新Q值的时候, 部分保留上一阶段的Q值信息, 故Q值可根据式 (2) 进行更新。

其中, a表示智能体在t时刻选择的行动;s表示智能体在t时刻选择决策之前的环境状态;s′表示智能体在t时刻选择行动a后的新环境状态;η为智能体的学习率;γ为折扣系数;为智能体在t时刻环境状态为s的情况下, 选择行动a所得到的Q值;^Qt-1 (s, a) 为智能体上次访问状态和行动 (s, a) 时所得到的Q值。

2.2 仿真背景和假设

设在突发事件中, 有两个同质群体进行博弈。本文定义同质群体为包含的个体的风险偏好和应激能力均相同的群体。记博弈双方分别为高应激能力决策者群体 (记为群体1) 和低应激能力决策者群体 (记为群体2) , 两个可选的决策分别是冒险决策 (记为A决策) 和保守决策 (记为R决策) 。再令x为群体1中选择A决策的比例, 则1-x为群体1中选择R决策的比例;y为群体2中选择A决策的比例, 则1-y为群体2中选择R决策的比例。设群体的博弈方式是其中的个体跟自己相邻的个体两两博弈, 而最终的群体博弈结果则表现为群体中选择各种决策的个体的比例。记群体1中的决策者为“决策者1”, 群体2中的决策者为“决策者2”, 则对于个体的博弈而言, 其博弈得益矩阵如表1所示。

双方得益根据具体的事件不同而不同。但一般规律是, 决策者都倾向于做出相同决策而回避不同决策, 为了达到此目的, 可以确定双方得益有如下关系:a<b, a<c, d<b, d<c.

另外, 由于应激能力强的决策者的较为冷静、准确, 并且能够说服其他人采取与自己相同的决策[20], 则在得益矩阵中, 应激能力强的决策者的决策得益较高, 即a≠d;如果双方应激能力一致, 则双方倾向的决策的得益相同, 即a=d.

利用表1给出的得益矩阵设计参与博弈的个体决策的Q学习模型, 为了研究方便, 先给定如下假设: (1) 决策者不会告诉其他人自己以后的行动方案; (2) 决策者在做出决策后不能立即得知自身和对方的得益; (3) 决策者以对方现阶段的决策作为自己行动的基础; (4) 决策者在预测得益时, 默认下一轮的各个可选决策的选择概率是相等的。

基于上述假设, 下文首先给出突发事件中个体决策的Q学习模型, 然后设计并实现群体博弈的仿真系统。

3 仿真系统实现

3.1 博弈决策的Q学习模型

利用Q学习算法的思想, 基于两种不同群体中的个体两两博弈的情况, 分别对两种群体中的个体建立Q值表。Q值表是智能体自学习和自行动的依据, 其主要内容为智能体在每一个环境状态下选择每一个行动的概率和会获得的Q值。根据式 (2) , 可以通过迭代的方法计算出所有智能体的状态和行动的Q值。并令在一个状态下选择一个行动的概率等于该行动所获得的Q值除以这个状态下所有可选行动所获得的Q值之和。基于上述思想, 可以设置该群体的Q值表, 如表2所示。

在模拟突发事件群体决策的多智能体系统中, 每个智能体都有一个Q值表。Q值表就是智能体自学习的成果和它以后行动的依据。在智能体行动之前, 先了解自身所处的状态, 再根据Q值表, 用计算出的行动概率自主选择行动, 并按照表2的规则更新自身的Q值表。所以, 对于每个智能体来说, 它的行为规则和顺序如图1所示。

3.2 仿真系统框架和参数设置

在确定了智能体的自学习和自行动规则后, 再利用Netlogo软件平台编程实现元胞自动机仿真系统, 对多个智能体组成的决策群体的博弈过程进行仿真。将每一个智能体都设置成一个元胞, 元胞空间由32行32列共1024个元胞排列的方阵构成。每个元胞的都可以选择两种决策 (保守决策和冒险决策) , 这可以用元胞的两个状态表示。元胞的邻居定义为它的Moore邻居中的一个。一个元胞不可同时与其他多于一个元胞展开博弈, 其状态转移规则按照表3中所示的规则确定。因此, 整个仿真系统中的元胞, 两两组合成为512个博弈单元, 每一对元胞都独立展开博弈和学习。系统的最后输出结果为: (1) 高应激能力决策者群体和低应激能力决策者群体中分别选择冒险决策和保守决策的博弈单元的数量; (2) 最后达到纳什均衡的博弈单元占总体的比例; (3) 以上数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在不同的突发事件中, 决策群体的具体情况是不尽相同的。因此, 本文拟通过调节初始状态下高应激能力决策者群体和低应激能力决策者群体中选择冒险决策或保守决策的决策个体的比例, 以及调节得益矩阵中的各得益值, 来研究突发事件中, 群体决策的演化过程和结果。

4 仿真实例

利用前面设计的元胞自动机仿真系统, 对突发事件中的不同应激能力和风险偏好决策群体的博弈过程进行仿真。在初始情况下, 决策者对于冒险决策或保守决策的选择跟其风险偏好有关, 而在后续的自学习和决策过程中, 决策者的决策会自动向能收到较高得益的决策变化, 而与其自身的风险偏好无关。对于风险偏好相同的两个决策群体, 其初始决策就趋于一致, 故无须通过博弈, 其决策就已集结。所以, 本文主要研究风险偏好不同的决策群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决策演化过程。为此, 在下文中, 将分两个决策群体应激能力相同和不同两种情况研究其博弈过程。每种情况又按不同的初始状态分别进行仿真, 仿真结果包括左右两个图, 左图表示达到纳什均衡的博弈单元中分别选择保守决策和冒险决策的单元数, 右图表示最终达到纳什均衡的博弈单元占总数的比例。

4.1 应激能力不同的决策群体

不妨设该情况的决策群体组合为:高应激能力风险保守型决策群体 (记为群体1) 和低应激能力风险喜好型决策群体 (记为群体2) 。则群体1中的决策者倾向于选择保守决策 (记为R决策) , 群体2中的决策者倾向于选择冒险决策 (记为A决策) , 但低应激能力的决策者会受到高应激能力的决策者影响, 而逐渐转向保守决策。另外, 博弈双方决策一致时的得益大于决策不一致时的得益。记群体1中的决策者为“决策者1”, 群体2中的决策者为“决策者2”, 则可设博弈双方的得益矩阵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算得该博弈有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点: (1) 博弈双方都选择A决策; (2) 博弈双方都选择R决策。其中, 当双方都选择R决策时, 双方收益达到帕累托最优, 为 (9, 8) 。然后, 分三种初始情况研究突发事件中的群体决策演化过程。这三种初始情况分别为:第一, 群体1中的全部决策个体都选A决策, 群体2中的全部决策个体都选R决策;第二, 群体1中的全部决策个体都选A决策, 群体2中的没有决策个体选R决策;第三, 群体1中一半的决策个体选择A决策, 群体2中一半的决策个体选择R决策。最后, 利用前面建立的元胞自动机仿真系统, 分别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仿真, 结果如图2所示。

显然, 图2反映了突发事件中, 具有不同应激能力群体的决策演化过程, 以及达到纳什均衡的博弈单元数占总数的比例的变化过程。在群体的博弈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后, 选择各种决策的个体比例都稳定在一个水平的周围并上下波动, 这个水平就是该情况下的纳什均衡状态。在达到纳什均衡的博弈单元中, 纳什均衡为R决策的对数远大于纳什均衡为A决策的对数, 也就是说, 最终选择保守决策的决策者远多于选择冒险决策的决策者。另外, 达到纳什均衡的博弈单元数占总数的比例最终稳定在0.9左右, 即绝大部分决策者间的博弈都达到了纳什均衡。

因此, 从上面的仿真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对于高应激能力风险保守型决策群体和低应激能力风险喜好型决策群体的组合, 在突发事件群体决策进行了一段时间后, 绝大部分决策者的决策都发生了集结, 并且其中选择保守决策的人数远大于选择冒险决策的人数。

4.2 应激能力相同的决策群体

对于这种情况, 不妨设该决策群体组合为高应激能力风险喜好型决策群体 (记为群体1) 和高应激能力风险保守型 (记为群体2) 。那么两个决策群体分别倾向于冒险决策 (记为A决策) 和保守决策 (记为R决策) , 且相互对对方的影响力相同。类似于上一个博弈, 双方决策一致时的得益同样大于不一致时的得益。记群体1中的决策者为“决策者1”, 群体2中的决策者为“决策者2”, 则可设博弈双方的得益矩阵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 该博弈也有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点: (1) 博弈双方都选择R决策; (2) 博弈双方都选择C决策。但与上一种情况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 不论博弈双方选择何种决策, 双方收益都可达到帕累托最优, 为 (9, 9) 。类似地, 以下也按照与前文相同的方法分三种初始情况研究突发事件中的群体决策演化过程。最后分别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仿真, 结果如图3所示。

图3所示的仿真结果与前面一种情况明显不同。在达到纳什均衡的博弈单元中, 选择A决策的博弈单元数近似等于选择R决策的博弈单元数。也就是说, 在突发事件中, 最终选择冒险决策的决策者人数和选择保守决策的决策者人数大致相等。另外, 在突发事件群体决策进行了一段时间后, 达到纳什均衡的博弈单元数占总数的比例最终稳定在0.8左右。虽然在这种情况下, 大部分的决策者也已达到了纳什均衡, 但达到纳什均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却较少。原因是博弈的两个均衡点的帕累托相同, 决策者可以在这两个均衡点之间选择任意一个, 所以在两个均衡点之间摇摆的决策者较多。换言之, 由于两个群体对对方的影响相同, 无法说服对方改变原来的决策, 所以决策集结的效果不好。另外, 也能得到选择A决策的人数近似等于选择R决策的人数的结论。

5 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突发事件中个体决策的Q学习模型, 设计并实现群体博弈的元胞自动机仿真系统, 对突发事件群决策的演化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习, 对于应激能力不同的决策者群体, 群体决策最终会集结在应激能力强的决策者选择的决策上, 且集结效果较好;对于应激能力相同的决策者群体, 群体决策会分别集结于不同的决策上, 且集结效果较差。

因此, 本文得出结论:对于一个应急决策团队而言, 在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不同的情况下, 决策者的应激能力差异越大, 其群体决策集结的效果越差。然而, 在突发事件群体决策中, 决策者之间不仅存在两两博弈的情况, 也存在复杂的多方博弈的情况。利用Q学习算法和元胞自动机系统, 模拟多方博弈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这也是以后继续深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摘要:首先建立突发事件群体决策的Q学习模型, 给出决策者的Q值表, 以及智能体行动规则;然后基于Netlogo软件平台, 编程实现突发事件群体决策的元胞自动机仿真系统;再对决策群体应激能力相同和不同两种情况研究其群体决策, 模拟其演化过程。最后, 分析这两种情况的仿真结果, 并得出结论:对于一个应急决策团队而言, 在决策者风险偏好不同的情况下, 决策者应激能力差异越大, 其群体决策集结的效果越差。

关键词:Q学习,元胞自动机,突发事件,群体决策

群体突发性事件论文 篇2

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或异常情况时,能迅速、果断进行处理,保护公司职员的人身及公司的财产安全。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管理处辖区内发生的盗窃、火警、争吵、斗殴、停水停电、设备重大事故等各类突发事件或异常情况。

二、职责:

1、综合管理部负责对保安员进行突发事件及异常情况处理等的培训,保安队长负责各类事故现场指挥及督导。

2、当值人员应严守岗位,发现异常及时向上级汇报。

3、保安员负责安全防范,维修人员负责水、电供应及抢修。

4、发生突发重大事故时,其他员工应听从上级领导的调遣,积极参与救护或抢险。

三、工作程序:

1、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少伤亡、保护员工、控制事态、冷静善后。

2、如是公司以外人员来公司滋事,保安应将其挡在门外并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并及时向综合管理部汇报,扣留滋事人员。

3、值勤中遇到现行盗窃分子的处置方法:

1)立即通过对讲机向上级报告并大声发出信号召集临近保安员支援。2)如罪犯逃跑又无法追上时,要注意看清人数、特征、所用交通工具及特征等,及时向综合管理部部和公安机关报告。

3)要保护好作案现场的一切物品不受破坏。4)妥善保存犯罪分子遗留的物品、作案工具等,以便公安机关提取收集相关证据。

5)如有人员受伤应及时拨打“120”求救。

4、发生火警的处理方法:

1)如火情较小,立即采取措施扑救,全力将火灾消灭在萌发状态,使损失降到

最小限度。

1电源接触短路引起的家用电器燃烧起火,应及时关闭电源,在没有关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水扑灭火焰,应用“1211”或“1301”等灭火器。

2液化气管道漏气起火,应马上关掉液化气分闸和总闸。○3各类气瓶漏气起火,应立即用不燃材料扑灭。○2)如火势较大,一时难以扑灭,应立即拨打“119”报警,注意讲明火警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如用手机报警,切记不可关机)、着火物品等。

1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启动应急方案,组织人员尽快赶赴火灾现场进行扑○救。

2立即切断现场电源总开关、液化气等,同时迅速转移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保护好现场,全力配合消防部门工作,维护火场秩序,防止坏人趁火打劫,并积极参加抢救伤员和财物的工作。

5、发现斗殴事件的处理:

1积极劝阻斗殴双方,缓解矛盾。如双方不听劝阻,应立即汇报领导并请○求支援。

2明确能认定属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犯罪行为时,应及时报告上级或公安○机关,并采取措施将行为人制服,扭送公安机关。

3说服、劝阻围观群众离开,确保保安目标区域内的正常秩序。○

6、值勤中发现可疑人员的处置方法:

1立即用对讲机向其它区域值勤保安员发出信号并报告队长。○2视情况可对可疑分子进行跟踪监视,防止其作案或制造其它事故。○3上前盘问应两人配合,一人查看有效证件,一人负责在旁边监视。如其○漏洞百出可带回保安室进一步盘问。

7、值勤中遇到不执行规定,不听劝阻的处理方法:

保安员在值勤巡逻中,经常会碰到有些人不主动出示证件强行进出入;有的在不准停车的地方停车;在不该堆放垃圾的地方堆放垃圾等情况,碰到这些问题时尽量避免争执,应采取如下措施:

1上前面对当事人敬礼,纠正违章,注意一定要态度和蔼、说话和气。对○仍然不听劝阻者,尽量想办法查清其姓名,如实记录以便向分管领导汇报。

2发生纠纷时,保安员一定要克制,避免争吵,同时队长报告。○3 若遇到个别蛮横无理、打骂保安员情节严重者,保安员可视情况进行正○当防卫并报告综合管理部和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8、遇急症病人的处理:

1第一时间赶到病人所在现场,不要擅自移动病者。○2立即通知保安部队长,并向综合管理部汇报。○3如情况危急,速打急救电话(电话号码120)。○

9、发现有人触电的处理方法: 1马上赶到现场关闭电源,如附近没有电源,要找绝缘的东西(如:竹竿)○将线头挑开,切忌在关闭电源之前用身体接触被电者,防止自己触电。2立即向上级报告并迅速通知“120”求救。○3可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挤压法对触电者进行急救,过程中注意保护防○止触电者摔伤。

10、气体泄漏:

1保安员发现或接报有煤气等泄漏情况时,立即通知队长及综合管理部。○2将门窗打开,进行通风,检查有关系统。○3如无法控制事态,立即疏散人员到安全地点。○4必要时经请示有关领导后,通知消防当局及有关部门。○5事情处理完毕后,回报综合管理部。○

群体性事件突发时该咋办 篇3

法国群体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当人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时,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这时少数就会服从多数,个人理性就会迁就于群体情感。这是人性共有的弱点。

在群体性的上访事件中,人性的这个弱点往往会暴露无遗:有的上访人员平时不会说的话、不会做的事,在群体“力量”的支持下,竟会变得有恃无恐、胆大妄为、敢说、敢做,以致有的人言词犀利,有的人情绪激动,还有的人出口伤人、行为失当。群体性事件的这种特点,经常使得事态难以把握和控制。因此,妥善处置群体性的上访事件、有效化解各种群体性矛盾、进而维护稳定局面十分重要,有必要把握和运用好几个基本策略:

策略之一:学会倾听提供宣泄机会

群体性上访人员一般都是有备而来的,而且大多会自认为提出的诉求是“正当”的、“合理”的,或者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了不公正、不公平的对待,有“蒙冤受屈”之感。所以,在群体性事件中,上访人员普遍会显得群情激愤、心理不平衡,需要有宣泄负面情感和情绪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上访群体,从事稳定的工作者必须首先保持头脑冷静,学会做一个耐心的、忠实的听众,让上访人员依次发言、畅所欲言,纷纷阐明观点、讲述理由、发表见解。在倾听的同时,要做好记录,归纳梳理,并注意抓住错误的、违背客观事实的观点和想法,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倾听上访人员的发言,主要意图就是让上访人员尽情地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怨气,从而调节情绪、缓和气氛,创造有利于沟通和交流的情境。

近年来,大江工业公司相关部门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无论是“121”人员、“双解”人员,还是集体企业退休人员,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这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运用这个策略,要求从事稳定工作的人要沉得住气,努力克制自己、沉默寡言,决不中途打断上访人员发言。事实上,在上访人员的情绪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时候,作任何解释和说明都是徒劳无益的,反而容易导致群起而攻之,甚至“火上浇油”、激化矛盾。

策略之二:注意观察控制现场局势

群体性上访人员,常常是由某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串通、煽动,为了共同的利益诉求而临时召集起来的群体,其显著特点是人员构成情况复杂,缺乏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各色人等鱼龙混杂,现场局势很容易失控。因而,处置群体性事件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握和控制好现场局势,防止产生对立情绪,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这也是衡量处置群体性事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上访人员的发言,会表露和反映出多方面的信息及有关情况,这就为收集信息、掌握情况、控制局势提供了最佳时机。稳定工作者要主动利用上访人员发言的有利时机,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时刻注意观察现场状态、把握现场气氛,充分了解和判断上访人员的构成情况、性格特征、政策水平、表达能力、提出的诉求和理由,以及下一步的打算、想法和动向等内容。尤其要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分析确定重点人头,为后续的疏导、答复工作做好铺垫。

策略之三:积极引导灌输正确理念

如今的群体性上访人员,大多数都会大胆地提出一些不符合政策规定、不切合实际的利益诉求,有的诉求甚至是根本无法解决和满足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上访人员特别是退休的上访人员不能跟上和适应形势的变化发展,思想观念顽固、落后,不了解或者不理解当前的政策和规定,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守旧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动辄就以以前怎样怎样、原来如何如何的情况来与现在作比较。这种状况决定了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必须开展积极的、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促进上访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水平,逐步理解和接受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新政策。一句话,就是要为上访人员“洗脑”。

“洗脑”这个环节,要安排在上访人员发言之后进行,直到没有不同的意见为止。“洗脑”必须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一是要区别不同的上访群体,讲解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宣讲客观形势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实让上访人员弄清道理、明白事理。二是要“对症下药”,根据上访人员在发言中透露出来的错误观念和不当言论,进行有力的反驳和疏导。反驳和疏导要讲究有理有节、有事实、有证据,努力做到让上访人员心悦诚服。

但是,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提升,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难以立竿见影、一劳永逸。有时,可能还要经历几个“回合”的多次灌输和反复“磨合”,才会见到成效、产生作用。

策略之四:坚持原则消除侥幸心理

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博弈过程。了解上访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采取心理攻势、打“心理战”是十分必要的。在稳定工作中,分析众多的案例可以发现,许多群体性上访人员都抱有试一试的侥幸心理,认为“闹”就可以解决问题、达到目的,以至于有的群体明知利益诉求缺乏合理性,也总要反复地表达诉求,向不同的部门表达诉求,向更高级别的领导表达诉求,甚至纠集更多的人来表达诉求,试图以强大的声势给接待部门和人员施加压力。

这无疑是上访人员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也是一种常见的心态。应对这种心态的重要策略,就是不折不扣地坚持原则、坚持政策,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时候,要意志坚定、态度坚决,把相关问题的办事原则和政策底线讲清楚、讲透彻,不给上访人员留下任何争取的可能和幻想的空间,彻底消除上访人员的侥幸心理。相反,如果不把握上访人员的这种心理状态,迫于上访人员反复纠缠或人多势众的压力,就退却让步,动摇原则、动摇政策,那么上访人员就很容易“得寸进尺”、“步步为营”,导致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出现“节节败退”的不良后果。

哲学家说:“上帝在我们左手埋下问题,又在我们右手留下了方法。”虽然群体性的上访事件是稳定工作的棘手问题,但是如何处置群体性事件,还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值得探讨和遵循。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策略和方法,我们就会在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的过程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就会履行好“搁平捡顺”、维护稳定的职责要求,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基于群体突发事件看执政行政风险 篇4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经济与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但是, 繁荣的背后的确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机, 影响改革、发展与稳定的深层次原因愈来愈凸显, 尤其是影响社会治安的事件越来越多, 执政和行政风险越来越大。纵观近年来影响较大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具有以下这些特点。

问题主体范围广泛, 事态复杂。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双重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下, 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各种无法预料的风险频频发生。事件涉及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涉及的当事人也不固定。而且这些问题往往牵涉范围广, 涉及人员众多, 问题关系复杂, 历史积弊严重, 甚至有时还有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挑拨是非, 处心积虑挑起事端, 这些都给行政和执法带来了很大困难。

同时, 这些群体性事件又有着长期反复的特性。一些实际问题无法一次性得到完满的解决, 事件当事人又经常提出不合理的诉求, 加上有些相关责任部门政策宣传不够明确, 研究问题不够彻底, 工作不够细致, 执行不够有力, 致使一些存在的问题反复、持续地发生。而这种长期、反复的发生往往会造成一旦有人挑头, 沉积的怨气和怒气突然爆发, 严重激化, 甚至造成某些连锁反应。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的传播比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信息含量更大、更直观、更真实、更开放、更自由, 传播者和受众交流更丰富更直接, 但是也往往更容易出现造谣、传谣、伪造, 甚至利用互联网的随意性、匿名性、互动性、开放性、低成本性进行有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因此, 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当今思想宣传战线的重要阵地, 正确的思想引导已经成为当今相关部门需要重点研究和实践的艰巨任务。

这些特征所构成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和隐忧显而易见。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与社会双重转型的重要时期, 一些当时制定的政策法规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社会情况, 也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无法可依的情况或者新法律新法规无法顾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难免出现疏漏, 损害了部分群体的切身利益。大多数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是基层民众对于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公正解决时的激烈体现。当群众的诉求得不到回应, 发生的问题得不到公开公正的解决, 相关行政执政部门又无法很好地维护群众的利益, 甚至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凭借公权力隐瞒真相, 封锁消息, 损害群众的利益, 往往会激起群众长期积压的愤怒情绪和欲寻求极端途径和激烈手段达到目的的结果。比如, 2008年6月28日下午, 一些人因对贵州省瓮安县公安局针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开列的鉴定结果不满, 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在县政府有关负责人接待过程中, 一些群众冲进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随后, 少数群众趁机打砸办公室, 并点火焚烧多间办公室和一些车辆。瓮安之所以发生暴动, 是信息不透明所致。当地少女李树芬溺水死亡, 在长达六天的时间里, 由于死者家属怀疑李树芬被奸杀而连续上访上诉, 但警方没有及时公布信息, 没有得到政府的充分重视, 处理结果极其匆忙, 加上当地民众对公安部门近年来判案的不满, 以及由于土地开发与民众产生一系列的利益纠纷得不到合理的解决, 致使谣言四起, 激化矛盾, 最后升级为暴乱。若是当时当地执法部门和行政机关能够摒弃陈旧观念, 使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敢于承认错误, 勇于承担责任, 重视群众的合理诉求, 疏导、正对群众的怀疑, 耐心解答群众的疑问, 动用多方力量, 及时公开公布信息, 有力控制谣言散播, 缓解干群矛盾, 笔者认为, 无论如何, 最终结果不会如实际发生的那样严重。

社会要稳定要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 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够得到维护和保证, 正常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回应和解决是其中的关键。然而作为没有公权力和相关信息优势的弱势群体, 他们在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的情况下处于不占优势的境况并且缺乏改变其境遇的条件。相对的, 政府相关执法行政部门作为强势群体, 经济收入较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在社会利益和权力分配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双方的矛盾构成了近年来发生的许多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现有利益的不公平分配和社会结构失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 为了保证新中国的生存, 面对建国时一穷二白, 基本没有工业, 周围敌对势力环伺的现实情况, 前三十年国家集中力量保障国家的安全, 类似“军事社会主义”, 社会内部基本保持了平静和稳定;后三十年改革开放, 着力发展和建设经济,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以及改革开发后传入的一些不良风气和逐利观念, 旧有的利益分配发生了变化, 贫富差距拉大, 社会财富的分配无法兼顾公平, 社会结构失去了平衡, 传统规范渐渐丧失。尤其是农村地区, 许多劳动力前往沿海地区打工, 但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报酬, 比如富士康跳楼系列事件就是这方面的集中和极端体现;反而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而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留守的老人和孩童又无法正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出现不稳定的因素;并且地方政府一味以发展GDP为目标而忽视保障民生和法制道德建设, 在经济发展中伴生了许多假、恶、黑、丑的现象。这样使得基层组织和地方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能力和控制力逐渐减弱, 威信下降, 再加上社会变迁加快, 内在矛盾增加, 使得社会总体处于一种冲突对立的状态之中。外界稍有刺激, 就会导致冲突和矛盾的爆发, 继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在中国, “官本位”的思想历经千年, “只要能做官, 就能为自己谋福利”已经成为一种无法抹灭的意识, 人在官位以权谋私的思想荼毒甚深。官员要为自己谋利最直接最便捷的还是利用手中的公权力, 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而老百姓在利益受损后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正当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应有权益, 如果此时相关政府和官员再利用手中的权力堵死百姓的维权途径, 或者动用公权力和国家力量袒护损害百姓利益的一方, 期间若再动用非法、暴力手段对待老百姓的正常诉求, 那么老百姓如何能够不“官逼民反”, 如何能对政府国家报以信任和感激呢?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也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时期, 如何把握这段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自己, 把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是党、国家和政府的首要目标。当今世界很不平静, 一个新兴力量的崛起必定引发旧秩序的洗牌, 我们面对的干扰和阻挠一定不会少, 因此首先稳定社会, 缓解人民内部矛盾, 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是发展经济, 提高国家各方面实力的有力保障。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 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群体事件不断引发群众的热议。群体事件的特点究竟如何?当前社会突发事件的突发性组织性特点构成究竟又会给政府执政来带什么样的挑战和隐忧?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篇5

当前,突发性群体事件,进而演变为大规模集体上访,已成为群众信访的突出表现形式,也是信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对于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成因

1、改革使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型时期,随着原来的利益格局逐步打破,新的格局不断形成,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出来,有些带有普遍性,处理难度较大,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一定的过程,而一些群众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情迫切,要求过高。

2、一些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一是群众观念淡薄,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使党和政府的旨意得不到群众的接受,引起群众不满;二是超前意识不强,没有通过排查及时掌握信息;三是存有侥幸心理,即使提前掌握了信息,但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采取切实措施有效化解。

3、少数群众对现状怀有不满。一些群众生活不如意,加之个别党员干部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引起群众强烈不满,而这种不满情绪往往转移到政府身上。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群众受不满情绪影响,把当地政府视作对立面,对政府发布的信息不信任,了解情况的主要渠道竟然是古老的口耳相传,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信息的失真。也正因为如此,缺乏对当地政府信任感的群众,想方设法“把事情闹大”,以引起上级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4、个别人素质低下。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主体通常比较复杂,有的不懂法规,不守法纪,遇事喜欢聚众“斗狠”;有的不听劝阻,不服教育,一意孤行;有的煽动组织,利用一些善良不明是非的群众以实现自己私利。

二、特点

1、行为过激。突发性群体事件一旦形成,群众的情绪相对比较激烈,主要表现为围堵、冲击机关、企业,拉标语、挂横幅、堵塞交通要道,甚至毁坏公物、打伤机关工作人员。

2、人数众多。受“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错误思想的影响,突发性群体事件当事人为扩大声势,往往相互鼓动,组织串联,采取大规模行动,人数众多,有的上百人,有的上千人。

3、处理棘手。由于人数众多,情绪激动,当事人的怨气和期望值随之升高,往往提出一些不现实、不合理的要求,解决难度甚大。由此往往容易形成大规模集体上访,甚至重复集体越级上访,向政府施加压力,企图迫使政府无原则的迁就,满足其要求。

三、对策

如何把突发性群体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其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建立健全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机制和方案,包括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各种成套方案,既可以起到社会矛盾预警作用,防患于未然,又可以及时化解矛盾,一旦发生突发性群体事件,可以做到从容应对,有条不紊。

从实践看,为及时控制局势,笔者认为还可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设立指挥中心。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不能只靠哪一个系统和部门,要设立在党委的领导下,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组成的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根据突发事件的需要,迅速启动应急方案,快速进行现场处置,要在较短时间内聚合各种有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综合应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统筹协调、周密部署。

2、领导靠前指挥。群体性事件中,群众往往要求面见领导。领导靠前指挥,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可以给群众一种安慰感,有助于缓解群众的情绪,并且有助于领导层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准确度和决策效率。根据经验表明,领导亲自接待处理的群体性事件,还有助于提高一次处理到位率。

3、果断做出决策。只有做到快速反应,果断决策,才能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将可

能产生的后果控制在最小程度。应当解决而且能够解决的,要明确答复,立即解决;应对解决而一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解释,争取群众理解;对于无理取闹的,要晓之以理;对严重违法的,要果断处理,决不手软。要善于选择最佳处置方案,防止事态向不利的方向发展。

4、及时公开信息。政府要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树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形象。要有勇气面对由于政策、措施、行为的不规范、不妥当、不严肃所导致的不稳定。决不能刻意压制一些问题,否则反而会激起群众的疑虑和不满,夸大、失真的信息趁机传播,越将事情推向对立方面。

群体突发性事件论文 篇6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 社会稳定 预防 处置

“十一五”期间,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处于多发、高发态势,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也成为我们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对电力企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研究,将对预防和处置企业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电力企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

一般来说,电力企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并不偶然,而是许多因素长期酝酿、长积累、相互碰撞后,由一个看似偶然的问题或事件而引发的。因此有效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固本清源的长效机制,提前化解各类利益群体性矛盾,从而保持长期稳定的企业发展环境。

(一)依法经营,减少发生风险

一是要坚定不移谋发展,将企业做大做强,为广大员工与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形成各类利益群体共赢的局面;二是在研究电力企业内部各种改革方案时,要准确把握有关政策和精神,在充分考虑相关利益群体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因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而导致利益格局失衡,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三是在电网建设征地等问题上,既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手续,又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杜绝因电网建设用地问题而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四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科学安排用工形式,有效规避因劳动关系纠纷而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二)规范管理,增强预防能力

由于电网企业的特殊垄断地位,容易引起社会各类利益群体的特别“关注”,有涉“电”的事件极易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因此要求电网企业必须规范管理,增强预防水平。一要针对已经发生的问题,包括因农电体制改革不规范而遗留的养老保险、工伤、劳动关系问题,因电力企业用工性质多元化而引发的待遇问题,因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讨薪问题,因电网建设征地而引发的赔偿问题等进行梳理分类,根据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二要规范决策程序,强化过程控制,完善合同和档案的管理,防止因程序失误、证据不全而处于被动状态;三要提高信访接待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熟练应用有关政策去引导可能产生突发事件的群体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诉求问题,有效化解有可能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不稳定因素,有效降低处理成本,避免小事逐步酿成大事,大事逐步酿成群体性突发事件。

(三)改进方法,提高预防水平

一是抓好法制宣传。对利益诉求群体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使利益诉求群体通过行政复议、劳动仲裁、诉讼等渠道解决问题。做到畅通有序、多渠道化解;二是堅持长期化解。耐心细致地做好长期的疏导、化解工作,逐一解决问题,每个环节都狠抓落实,努力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电力企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

(一)“早”,及早防控、及早介入

要立足“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建立企业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机制。一是要成立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形成领导班子共同领导、相关部门和人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制定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要综合企业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制定涵盖人员组织、现场处理、情况报告等方面的应急处置预案,出现异常情况,能够迅速启动,及早介入;三是要建立信息排查机制,建立纵横有序、畅通灵敏的信息网络,针对不同时期的热点、难点特别是周期性、反复性的突出问题,通过排查,提前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信息;四是要建立高效的政企联动机制,企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与支持。要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加强汇报、沟通和协调,一旦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发挥政企联动优势,提前控制、共同处置。

(二)“稳”,稳定人员、稳住现场

企业群体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组织企业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有工作经验的人员采取应急措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稳控措施。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信访人员往往情绪激动、要求强烈,要通过平和的对话、劝解、安慰等方式耐心听取信访人的意见和诉求,要以冷静、负责的态度稳定信访人情绪,切忌因语言不慎、态度不当刺激信访人导致矛盾升级。同时要稳住现场,避免发生争执和冲突,避免增加外围人员的参与,避免事态的蔓延和扩散。如现场事态危急无法控制时,要及时与地方政府取得联系,寻求必要的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的力量以维护现场秩序,但切忌发生暴力冲突。

(三)“摸”,摸准情况、摸清领头

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人员要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主动与信访人在进行面对面交流、安排有经验人员紧急从外围调查,摸清造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因、上访诉求、人员构成、主要的组织(策划)者等情况,在最短时间内找准问题的症结,掌握信访人员的主要策划者或实施者,以及人员社会背景情况。

(四)“疏”,疏导情绪、疏散人员

根据掌握的情况“对症下药”,对信访人员的诉求及时进行梳理和甄别,主动出击,不回避,快速对信访人员提出的诉求进行答复。对正当合理诉求,尽可能现场明确解决方案予以答复;对要求过高或事实尚不明确诉求,讲清政策依据和道理,或者明确答复时限;对无理取闹诉求,在劝说无效的前提下,可采取适当强制措施,防止事态扩大。要通过积极的工作态度、耐心的疏导劝说,缓解信访人的焦躁情绪和敌对心里。必要时,主动与事件的组织者或领头人在特定地点进行对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强之以威、示之以法,努力予以疏导和说服,力求通过组织者或领头人做好信访人员的疏散工作。

(五)“解”,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人员疏散后,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组织力量快速进行调查处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企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多因体制改革不彻底和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原因所致,成因较为复杂。要组织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深入基层和一线,准确掌握事实材料,拟定解决方案,反复与信访人员沟通,求同存异,发挥各方力量合理合法化解矛盾,解决信访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六)“跟”,跟踪结果、跟踪反馈

解决方案制定后,就要迅速落实、严格按方案一一兑现。如果解决方案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承诺没有最终得以兑现,其结果很可能导致事件进一步扩展,发生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届时,平息事件花费的代价和成本就更大了。因此对已确定的解决方案,要按承诺时限尽快予以兑现,取信于民。要建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定期回访制度和跟踪反馈制度,跟踪方案的落实情况,一经发现问题,立即查漏补缺。通过信息的跟踪反馈,全面掌握事件处置的结果,避免新问题的产生,确保“案结事了、息诉宁人”。

参考文献:

[1]秦启文等著.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M].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4]秦建.正确认识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几个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探析 篇7

一、建立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的重要性

(一) 建立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一旦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就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有着巨大损失。因此, 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二) 建立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是政治稳定的保障。

群体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 对社会和社会的稳定的消极影响是很大的。因此, 如何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预防是维持社会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 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造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 不合理的利益协调保障机制使社会分配不公, 增加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

社会分配不公, 贫富差距扩大是造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不完善的权利制约和监管机制滋生腐败不利于推进民主进程。

毋庸置疑, 国家权力机构形成的初衷在于为人民服务, 能依法处理社会事务。但当前我国政府权力机关存在着腐败问题, 部分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不能合理运用公共权力为人民谋取公共利益, 从而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问题。

(三) 不合理的社会宣泄机制使诉求渠道不畅, 致使不满情绪产生。

社会矛盾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化解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于利益分配不均等造成社会矛盾加剧, 使群体性突发事件增加。例如2008年“孟连县的7·19”事件, 2011年9月21日广东省乌坎村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等。发生这些群体突发事件是诉求渠道不畅通, 使矛盾越来越激化并引起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 教育机制不健全使人们不能通过正常宣泄途径来解决问题。

公民的思想观念落后、法制观念淡薄、教育机制不健全、民众的思想观念落后是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法律观念淡薄导致一旦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就不顾其他, 产生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不满情绪, 因此只有加强教育和法律观念才能使公民意识到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

三、建立合理完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

(一) 建立合理利益协调保障机制是分配更加公平, 从根

源上降低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几率。

(1) 从金字塔形到橄榄形的社会收入结构转变。我国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导致两极分化的产生。从金字塔形到橄榄形的社会收入结构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

(2) 国家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在稳定中间收入阶层的前提下保障高收入者的利益,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采用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 使社会各阶层利益平衡, 逐渐缩小贫富收入差距, 使利益分配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减轻低收入者在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和不公平感。

(二) 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管机制, 抑制腐败, 加快推进民主进程。

针对我国行政机关滥用职权问题, 应采用严格规范运用公共权力, 纠正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 遏制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行为的滋生。必须着重强调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 解决群众中的实际困难。要转变工作作风, 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及时疏解矛盾, 解决问题。利用媒体的力量客观上有助于监督机制的完善。充分扩大民众对权力运行的知情权、监督权, 真正做到“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 建立完善的社会宣泄机制, 畅通诉求渠道, 使不满情绪得到宣泄。

要转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 加强完善信访工作, 充分运用媒体等大众传媒。 (1) 转变干部思想作风, 加强领导干部为民服务意识, 了解群众的困难, 为群众排忧解难。 (2) 加强信访工作, 使诉求渠道畅通。完善信访体系对遏制群众新突发事件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 建立教育引导机制, 使人们学会自觉通过正常途径来解决问题,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依法办事, 努力营建法治社会。

应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 正确而全面的评价某些社会现象。加大对法律法规的普及力度。加强公民的法治观念, 使公民熟练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来解决问题以维护其自身利益。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 使之有法可循, 有利于依法办事, 使法律程序化有效地进行。

结语

虽然群体性突发事件不可避免, 但是却可以预防, 我们应尽力减少其危害程度, 缩小和控制器危害的范围。为此我国应建立一套完整合理全面的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的系统, 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及时有效地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摘要:近年来, 由于改革开放和党、政府政策调整影响, 我国在经济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棘手的问题。本文从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重要性入手对建立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提出了对策。从根本上逐步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

参考文献

[1]魏思荣.论公共危机预防机制建设[J].法制与经济, 2006.3

[2]王芬, 郑曙村.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构建探讨[A].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4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机制研究 篇8

关键词: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1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含义、分类及特征

1.1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含义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并不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方面发生的事件,而是特指由某些社会或内部矛盾引发,发生于高校内部或周边,以高校师生为主体,为表达某种诉求或达到某种目的,而破坏高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并对外部社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1.2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分类

1.2.1 涉政类

主要是涉及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事件,以及对现行政策出台和调整引起的事件,如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引起部分高校学生示威游行抗议。2008年部分高校学生因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时受阻,加之家乐福大股东涉嫌资助达赖,而聚集抵制“家乐福”及法国商品。2010年部分高校学生因“钓鱼岛”事件上街游行,声言捍卫钓鱼岛主权和抵制日货。

1.2.2 维权类

主要是高等教育改革涉及学生切身利益问题引起的事件。如2007年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因该校是一所不具备统招资格的民办高职院校而谎称自己是公办本科院校招生,引起学生不满而引起暴动。

1.2.3 校园安全类

主要是涉及高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与校园安全的事件,此类事件在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所占较大比例。如2003年的非典和2009年的甲流,对学校、学生正常教学和生活都带来冲击。2008年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火灾事件,给学生的生命财产及身心健康带来巨大损失,影响高校正常的管理秩序。2012年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百名学生疑似食物中毒。

1.2.4 民生问题类

随着媒体的曝光,大量的问题浮现在人们的眼前,从食品安全问题到人身安全问题,从住房问题到交通问题,可谓衣食住行面面俱到。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学生往往会对丑恶现象表现出强烈的不满,若相关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则极有可能将其转变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如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百余大学生怒拦泔水车。这些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校园的正常秩序和地区稳定。

1.3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1)大学生是参与主体。从心理上看,高校学生处于容易激动、容易冲动、群体互动性强的时期;从精神上讲,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他们的知识逐渐积累,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最易成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受众群和参与群。有关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参与人员调查统计表明,在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学生参与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

(2)网络媒体是传播载体。我国网民的总数已经达到人口总数的31.8%,平均年龄为35岁,高校大学生成为网民的主体。部分网络媒体在毫无顾忌地“言所欲言”,有的甚至是散布谣言,形成群体性事件的网上策源地,而对于社会焦点或学校焦点等学生关注的问题,广大学生很容易突破地域限制聚集起来而成为引发高校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导火索。

(3)失范行为是扩散诱因。从社会心理因素来看,部分学生受到集群心理因素的影响,参与人群的情绪相互传染,降低了理性判断能力,加之事件带头人会产生示范作用,在从众心理和去个性化因素的作用下,在突发事件中,学生可能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减弱了恐惧感,使学生的行为失控,这增加了群体性事件发生以及扩散的可能性。

2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互联网上信息的传播较快,同时不稳定的因素也是较多,对一些热点问题出现了一些不实的、有害的报道,网络监管部门没有及时发现、封堵和清理,就会造成一些不明真相的学生在互联网上炒作、串联,甚至上街游行。因为收入悬殊、物价上涨、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部分治安问题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极易酿成集体性上访、静坐请愿、上街游行、堵塞交通等群体性事件。

2.2 高校因素

近年来一些高校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或者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招生,而与之匹配的后勤管理却一直滞后,校内水、电、暖、住宿、饮食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引发学生不满。有些学院奖励机制、选拔机制。部分学位管理不健全,引发学生不满,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学生利益受到损失,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学校内配置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与商店老板、舍务管理员、图书管理员、施工人员、清洁人员发生摩擦、口角后没能处理得当,导致事态加剧。

2.3 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学生多数处于青年时期,这个时候的人,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不同,脾气秉性比较狂躁,性格偏激,从众心理比较严重。当面临突发状况时,不能沉着应对、理性认识,是一个不平衡的状态。部分学生学习压力大,师生产生矛盾或对管理体系存在不满,贫困生生活拮据,造成心理不满、不平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毕业面临的压力随之加大,一旦未能如愿,就会借机发泄,这些因素都容易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3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与建议

3.1 高校设置应急机构,分工问责,加强各部门统筹管理

一是学校要成立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构和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制。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采取对策,上报有关部门,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二是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实现校务公开、收费公开、评定和补助公示,创建有效快捷的沟通、诉讼渠道。对学生关注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通过会议、座谈、讲座、聊天等形式开展深入的、广泛的、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手段,通过正确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四是确保网络、书刊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校园网络基础管理和校内上网场所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3.2 居安思危,安全预警,发挥学生组织力量

我们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应有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如高度重视运用学生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力、高校NGO(非政府组织或学生群团组织)中党员学生和学生干部对学生的作用力,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等学生骨干的作用,可通过他们了解情况,说明真相,并由他们出面做工作。发挥学生骨干作用,既保证了在沟通中没有代沟,又能够设身处地考虑学生的利益。在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期和发生期,学生组织应及时上报学校相关部门,来解决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实现利用社会的力量解决学校的问题,有助于防止事态蔓延和恶化。

3.3 重视突发事件宣传、做好善后,改进工作

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最基本的处理原则就是化解矛盾,要以积极的态度控制局面做好后期工作。一是做好善后。这项工作做得不好,又会酝酿出新的事件。因此,要继续做好善后的思想教育工作,尽量消除影响,防止出现反复。二是评估。要继续深入调查,彻底弄清事件的原委,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一事件,我们的工作有无不当的地方;反思一下我们处置这一事件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写出调查报告和工作得失总结,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三是改进。可以说每一起群体性突发事件都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必须抓住重点,密切关注并真正解决一些影响稳定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叶笃初.党的建设辞典[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2]谢怀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分析与防控[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157.

[3]谭扬芳.高度关注网络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影响[J].红旗文稿,2011(8):49.

对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之研究 篇9

关键词:突发事件,冲突,疏导

一、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动因与分析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形式有:静坐、请愿、游行示威、械斗、聚众阻塞交通、围攻基层干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阻挠建设工程等, 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干部管理违规导致农民负担过重

改革开放以来, 在社会加速转型过程中, 农村的变革先快后慢, 曾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领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但随后的全面改革步伐却逐步落后于城镇, 由于社会管理体制落后以及历史的、自然条件的、农民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农民仍然是我国社会规模最大的贫困人群, 而且城乡差别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 某些地方的政府及其领导干部, 为了自己的私利违规管理, 从多个方面又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激化了原有的矛盾。这个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的“三乱”现象, 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三乱”现象在许多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

2、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引发的矛盾冲突

这类矛盾主要发生在城市郊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村庄逐步纳入城市发展的规划当中, 越来越多的城郊农民卷入到城市高速扩展的过程中。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征地补偿中农民所获得比例太低。有资料显示, 土地收益分配中农民只得5%-10%, 村集体得25%-30%, 政府有关部门得60%—70%。二是失地农民身份转换后未能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尽管一些地区己陆续出台了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失业保险等制度, 但由于多种原因, 制度功能并未充分发挥, 多数失地农民未能进入社会保障安全网。三是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当前, 原城市居民就业形势已经十分严峻, 失地农民因其教育背景、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原因, 找工作自然更加困难。四是房屋拆迁安置问题。该问题突出表现为三点:其一, 房屋拆迁补偿太低;其二, 安置房规划滞后大大增加了农民在外过渡时间的生活成本;其三, 安置房质量差、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 严重影响了拆迁居民的生活。不少地区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中的问题造成村民经济利益的严重损失, 未来生活没有保障, 由此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 成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直接诱因。

3、外欠农民款久拖不还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 农民生活总体上是比较贫困的, 一旦劳动所得遭遇拖欠, 很可能产生农业再生产无法进行、病人无钱治病、孩子辍学等严重后果。长期以来总有些地区在高速公路建设、河渠改造等工程中长期拖欠占地补偿费, 由于拖欠时间长, 时间跨度大, 解决难度较大, 农民反映强烈, 经常酝酿大规模到省、市的集体上访:有些地方的农产品经营单位长期拖欠农民出售农产品的应得款, 使农民生产和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其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 农民认为上访讨回欠款是唯一的出路;此外, 拖欠最严重的特殊行业, 如在建筑企业发包、承包、转包、分包等整个链条中, 常出现工程款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情况, 这是最为突出的现象。

4、农村资源争夺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 农村地区的生活、生产对土地、山林、水面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又极高, 长期以来由于这些自然资源的归属和使用问题引起的农村群体性械斗在许多地方经常发生, 地方政府往往很难解决。在我国, 由于人多地少一直比较突出, 新一轮农村联产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 各地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理解不统一, 有些地方机械地理解为土地承包后三十年固定不变, 而人口则是动态的, 对于人口增长比较多的农村, 为了生存, 势必采取过激行动要求重新按人口分配土地等等, 政府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往往处于两难境地。同时, 我国也是水资源溃乏的国家, 尤其在贫水区, 水量的分配与争夺日益成为一个敏感话题。据水利部不完全统计, 2001年至2005年, 全国共调解水事纠纷4万余起。因争夺土地、山林、水等稀缺资源而引发的冲突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5、某些领导干部的不作为、官僚主义工作作风与腐败行为

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 农民因某种问题或某个矛盾事件向政府表达意见和不满的方式, 有这样“三步曲”的特征:一般首先会选择和平的“沟通性”方式, 如派代表上访, 无效后, 才会选择“逼迫式”方式, 如大规模的、情绪激烈的集体上访, 甚至集体围攻基层组织, 还无效, 则有可能实施“敌视性”行动, 如暴力围攻、武力抗争等。这一过程中, 之所以会发展到第二步、第三步, 大部分情况是上级党政组织中有关领导对农民要求解决的问题视而不见, 或拖延敷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 并由长辈、亲戚、朋友或邻居等代为照看, 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儿童[1]。这一现象有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父母为什么要外出打工, 二是儿童为什么不能随父母进城而要留守家乡。第一是因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啊呢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多, 进而不得不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第二是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存

在、户籍的影响、高昂的借读费用等原因使儿童只能留守在家乡。

一、研究对象

主要以赣南地区部分农村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成等人修订的《心理健

衍不解决, 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有些则故意偏袒维护一方的利益, 致使矛盾激化。

二、当前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频繁出现以及在新时期下出现的新特点, 已经引起了学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当前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思路和措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理念层面上, 没有认清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存在的积极效应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符合矛盾运动的规律, 是社会转型期的风险危机, 也是社会发展所必然要付出的社会代价。现实工作和研究中, 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消极影响方面关注过多, 只是看到了由群体性突发事件引发的现实混乱和造成的一时损失, 而对其积极意义方面认识不足, 没有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到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 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中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引导性的积极策略研究较少, 而从缓解现实危机的角度进行疏导性的被动策略研究较多, 影响了制定和选用现实处置策略时长期效应的考虑, 使得处置工作的水平长期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次上, 难以产生长远效应, 没有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 造成行政成本的浪费, 与建设节约型的国家理念不符。

2、手段层面上, 消极压制偏多, 积极疏导不够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 一些机关往往消极应对, 不召开新闻发布会, 不组织人员沟通, 不进行下面接触。这样的“三不”政策尤其难以适应信息传播网络化、即时化的今天。这种捂盖子的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其实, 危机处理的核心在于沟通, 对媒体关系的沟通, 对直接利益冲突者群体的沟通, 是解决问题、化解冲突的真正途径。通过积极地疏导沟通, 获得对事件根源的认识, 可以对工作形成实际指导意义。如果做不到这一点, 就会造成在研究成果和处置对策方面, 战术性的内容较多但理论性差:长效机制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且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长期处于涣散和缺乏组织的境地, 长期处于防不胜防, 穷于应对的被动局面。

3、机制层面上, 事前预防不利, 事后应对缓慢

群体突发性事件论文 篇10

关键词: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新闻媒体,角色定位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指出:“当代中国因巨大的社会变迁正步入风险社会, 甚至将进入高风险社会。从西方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 目前中国可能正处于泛城市化发展阶段, 表现在城市容纳问题、不均衡发展和社会阶层分裂, 以及城乡对比度的持续增高, 所有这些都集中表现在安全风险问题上。”200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报告, 承认中国社会正在进入“高风险社会”。而我国号召建设和谐社会、提倡科学发展, 正是基于努力消除各种显性或隐性风险, 缓解社会张力, 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提出的。

一、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特点及诱因

“突发事件指未能预测或难以预测而突然而至的事件。突发公共事件专指对社会公众有直接影响或同公共社会有广泛联系的突发事件。如果当事人为人数众多的民众, 且这些民众又有强烈的利益诉求, 这类突发公共事件谓之突发群体性事件。换言之, 突发群体性事件是以民众为主体的突发公共事件之一种。”

分析我国突发群体性事件, 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维权行为导致的突发群体性事件。这类事件多围绕农村集体土地问题、村民自治、税费问题、劳资纠纷、因城市发展而造成的城市改造和房屋拆迁问题以及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展开。例如重庆三亚等地出租车罢运事件, 就是典型的因税费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二是无利益相关的泄愤事件。此类事件多是由偶然事件触发, 众多的参与者对事件本身并无直接的利益诉求, 只是借此事件发泄对社会的诸多不满, 具有很强的从众性。例如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等。三是因族际矛盾或宗教问题引发的突发群体性事件。

比较这些突发群体性事件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五个特点:一是事件多为自发的、无计划、临时性、无正式组织的行为。二是事件参与者多采用违反常规或不受规范约束的行为, 甚至是过激的行为。三是许多与事件本身并无直接利益诉求的旁观者, 因受到众人的相互感染、影响甚至鼓舞, 转为参与者与他人一起采取共同的行为使事件升级, 矛盾进一步激化。四是众多参与者在整个事件过程中, 目的性、组织性、理性程度普遍较弱。五是事件周期较为短暂, 通常随着事件导火索问题的解决, 整个事件亦宣告结束。

分析突发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 究其根源都避不开利益与价值的分配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发展的快车道上驰骋的我国社会进入了社会转型期, 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现状。公众在感受发展变化、分享发展成果的同时, 对上述社会问题亦充满忧虑、心有不满。这时, 公众亟需倾诉自身的利益诉求, 并期得到解决。而一些地方政府作为公众的利益诉求靶, 却未能建立和完善公共权力对公众利益和愿望的有效回应和互动机制, 造成沟通不畅甚至沟通渠道的缺失。在此情形下, 公众会愈发群情激愤。在寻求政治沟通和情绪渲泄的时候, 公众会发现, 与上诉、上访等“体制内”的沟通渠道相比, 采取群体性事件的方式相对“成本”较小而“收益”较高。根据社会流传的“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世俗经验, 群体性事件无需多少资金投入, 也不要动用社会资源, 只要将事情搞出“影响力、震撼力”, 引来足够的社会关注即可。以此为前提, 公众的利益诉求即使无法得到完全满足, 至少也会引起足够重视。因此, 群体性事件既仿佛是“弱者的武器”, 也被当成一种象征性的传播方式。“从本质上看, 突发群体性事件既是政治沟通失灵的产物, 也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沟通形式”。

二、媒体在突发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谈到媒体的角色, 媒体首先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舆论的引导者, 亦是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维护者, 是忠实的“社会守望者”。而一旦有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 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 既是一个公共话语平台, 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突发事件的发生, 使整个社会处于被动和紧急应对之中。社会公众面对不胫而走的各种小道消息、正反舆论、不确定信息, 一时间难辨真假, 更多地表现出迷茫和焦虑, 这对公众心理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极大影响和严重威胁。相对于公众对事件信息的被动性接受, 媒体则能较为主动、全面、客观地了解事件信息。面对社会公众不同的利益要求, 媒体具有选择的主动性, 也因此有了代表社会对原始信息进行甄别选择的义务。在此过程中, 媒体被天然地赋予了安抚公众、疏导社会情绪和传递主流价值观的责任。此时, 媒体应与应对事件危机的主角——政府站在一起, 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 引导舆论、安抚公众、化解危机, 疏导公众情绪,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所以当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时, 媒体所应有的角色既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 也是公共信息的沟通平台。

具体谈及媒体在突发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媒体应作为公众了解真相的窗口, 让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经过、真相、受损情况、政府举措, 以起到安定人心、动员民众、统一思想和行动的作用。例如在“5·12”汶川地震报道中, 众多一线报道的媒体人与救援官兵一起顶着余震往震中挺进, 把镜头记录的事实真相和面对真相政府表现出的态度与决策, 及时、全面、正确地提供给公众, 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互动的桥梁。从而形成众志成城、战胜灾害的舆论氛围和精神力量, 在巨大的灾害面前展示了全民族甚至全世界的爱心, 弘扬人性善良的一面, 树立起让外媒也不得不赞叹的政府形象和媒体公信力。将真相记录并真实地传播给公众, 这既是媒体的职责所在亦是媒体应坚守的道德立场。

其次, 媒体应充当“社会排气阀”, 便于公众宣泄情感, 缓解紧张的社会氛围, 协调当事人与政府的关系, 使突发群体性事件尽快得以化解。媒体有一种社会功能被称之为“社会排气阀”, 即不同阶层和集团、不同人群, 可以借助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主张, 适当地发发牢骚、宣泄情绪。实际上, 情绪宣泄就是一种情感表达, 而表达自由正是民主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突发群体性事件中, 媒体应充分发挥其“社会排气”的功能, 让公众累积已久的愤懑得以排解、情绪得以宣泄, 以利于事件的平息, 维护社会稳定。而安抚公众、疏导社会情绪和传递主流价值观亦是媒体应担的社会责任。

最后, 媒体应通过对事实的公开披露, 有力地化解谣言。在突发群体性事件面前, 由于信息的相对封闭和混乱, 接触不到事件全面信息的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反而格外迫切。只有将真实的信息进行权威发布, 让公众充分、全面地了解事实、掌握真相,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公众才会做出孰是孰非的判断, 这才有助于抚平、安顿社会情绪, 有助于公众尽快回归理性, 利于事件的顺利解决。这就好比古人治水“堵”不如“疏”的道理一样。遗憾的是, 在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报道中, 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媒体忽视“老道理”, 犯下新错误。例如在瓮安事件中, 一些省报起初就沿用老一套做法, 企图通过会议报道等所谓的“正面宣传”来平息此事, 结果却遭到事件参与者的强烈反对, 撰写报道的记者甚至接到了几十个愤怒群众的电话和短信。后来报社改变做法, 对事件进行全方位报道, 事件参与者的态度也随之转变。事实证明, 充分的真相报道, 是一切谣言和流言的坟墓。

面对突发事件, 在法律范围和政府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政策框架内, 媒体一方面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及时、全面、真实、客观地报道有关信息, 一方面又要利于公共事件的有效化解, 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这是一场考验智慧和胆识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薛晓源, 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群体突发性事件论文 篇1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一方面,我国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转型加速,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群体性突发事件就是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急剧增加,由1993年的9000起迅速增加到2011年的18万多起,年均增长率达到18.4%,典型的如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和四川广安邻水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频发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给基层政府的应对与治理能力带了严峻考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研究极大丰富了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认知,对于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具有极大裨益。然而,这些研究对于地方政府应对群体事件的能力研究相对不足,现实意义有所欠缺。基于此,本文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以四川广安邻水事件为例,探究因利益纠纷引起的群体行为,并研究地方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能力问题。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

群体性突发事件已成为当前危害社会稳定的主要形式之一,深入了解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把握其形式和特点,认清其本质,进而更好地预防与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本文以四川广安邻水事件为例,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

2015年5月16日,为表达达渝城际铁路过境邻水的诉求,邻水县部分群众自发聚集在县城。随后聚集群众和民警开始长时间对峙。据官方报道,当晚9点30分左右,部分聚集的群众失控,开始冲击民警警戒方阵,冲入沪蓉高速公路匝道,烧毁车辆,造成30余名干部民警和38名围观群众受伤。这就是四川广安邻水群体事件。达渝城际铁路的线路规划是邻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但其背后隐含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加速,阶层结构失调

“社会转型”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我国进入了全面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尤其是近年来,由于转型速度加快,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增多,如社会分层、贫富差距扩大和阶层结构失调问题等。正是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诸多矛盾为群体性事件的滋生提供了土壤,而社会矛盾的深化,最终演变为群体性突发事件。

广安邻水事件的导火索是达渝城际铁路过境规划,但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纠纷是其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因交通不便和人力资源稀缺等劣势,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因此,交通建设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加之社会转型日益加速,东西部差距日趋扩大,引发群众的不满,最终酿成了广安邻水事件。

(二)就业压力日趋增大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已实现连续数十年快速增长。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越来越多就业机会。但因我国人口众多,且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导致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民工、下岗失业者和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大量农民工和下岗失业者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客观上增加了社会的风险程度;大学毕业生若不能找到合适工作融入社会,他们可能会脱离主流价值观,形成偏激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发对社会的不满且极易诱发极端行为,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待就业人群可能由于经济、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刺激,通过“闹大”“上访”和“聚众”等方式获取社会和政府关注,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三)利益诉求渠道不畅

利益诉求是利益群体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利益需求和满足利益需要的过程,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特定群体利益受损后,当正常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完善、相应的反馈机制不及时,导致群体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表达时,特定群体之间的矛盾就会激化,当遇到恰当的时机(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就会酿成群体性突发事件。

三、地方政府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存在的能力问题

政府为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制定了诸多法律、政策和措施,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基层政府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居主体地位。通过对邻水事件的分析,地方政府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防范和应对能力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极易诱发更严重的事件。

(一)防范能力不足,预防意识薄弱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要经历较长时间的酝酿期,亦是各个群体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期。如果政府部门能提早发现群体之间的矛盾,就可以把事态化解于萌芽状态。然而当前地方政府缺乏对群体性事件预防的足够重视,防范能力不足,应急机制不完善,预防意识薄弱。

邻水事件早在2014年达渝城际铁路规划时就开始显现。人民群众对于达渝城际铁路规划听到了两种官方声音,因而产生了疑惑。人民群众遂通过相关途径向当地政府表达诉求。然而他们的诉求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足够重视,相关部门未能及时解决,引发了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最终导致了广安邻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执行能力不足,处置不当

群体性突发事件一般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初发时通常不具有对抗性。但部分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时,往往为了快速解决问题,平息事件,趋向于依赖采取打压控制的措施,不惜大量动用警力,使用简单粗暴的手段解决事端,也使公安干警走向人民群众的对立面,致使矛盾激化导致事态升级。安徽池州事件就是由于大量调集警力介入,使用强制措施失当,使得矛盾不断升级,引发了严重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三)信息管控能力薄弱,信息不透明

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条信息、一个事件和一则新闻等信息可以通过互联迅速传播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而部分地方政府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仍奉行“三不主义”——事件信息不公开、处理方式不公开和结果不公开。信息不透明往往是造成群体性突发事件事态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當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于政府信息管控能力薄弱,且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致使公众缺乏正式、便捷和有效的信息获取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和群众就会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渠道去寻找信息以满足自己的愿望和好奇心,这就致使谣言或虚假信息不可避免地产生并快速传播,导致事态升级失控。

广安邻水事件发生之前,广安和达州政府先后发布了两条不同的消息,成为邻水事件的诱因。在邻水事件发生后,四川省政府又发布信息称,达渝城际铁路仍在规划中。三种不同的官方声音引发了人民群众的质疑,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决策不透明,信息发布滞后。而信息不透明与滞后直接导致此次事件不断升级扩大。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和范围,在第一时间将事件的真相告知公众,防止谣言惑众,但同时避免被舆论绑架。

四、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的建议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频发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利益,影响了社会安全与稳定。“社会转型”是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邻水事件的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在防范和应对群体性事件中存在预防能力、执行力和信息控制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剧其影响和损害程度。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地方政府必须努力提高认识,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一)培养与强化预防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化预防意识和提高防范能力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防范群体性事件的重要举措之一。各级党政职能部门要善于深入群众生活,了解和把握社情民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保持高度敏感性。通过各种手段广泛收集相關问题的资料,尽早解决,理顺民心、减少矛盾冲突。

保持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畅通,广辟信息来源,及时了解掌握各种社会动向和动态,以便掌握大局,为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打下基础。地方政府通过培养和强化预防意识,能够有效防范和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注重依法行政,提高执行力

参与应对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在准确理解法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在依法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时,为防止事件进一步升级,应注意以下两点:

1.坚持处置程序合法化,增强处置结果的正当性和权威性,尽量做到用合法的程序避免群众的质疑。

2.对群众的各种诉求进行分类处置。当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要求具有合理性,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别是采取合法方式反映问题时,有关部门必须足够重视认真对待,及时给予解决和满足,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如果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关的工作人员决不可随意表态。特别是当需要出警时,公安民警应注意要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

(三)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提高信息管控能力

信息不透明和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群众的利益一旦受损,不能及时解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当这种不满情绪长期得不到发泄,他们往往会借助于某个诱因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最终诱发群体性事件。因此应对群体性事件,必须保持信息公开和政府决策透明。信息及时公开与透明,一方面可以规范政府的自身行为;另一方面可以让群众和媒体及时获得政府正式的、权威性的信息,挫败各种谣言,为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利于获取社会和外界的帮助,从而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解决群体性事件,进而提高政府公信力和重塑政府权威。提高信息管控能力,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完善信息公开立法。法律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是信息公开的重要保障,发达国家处理危急性事件非常注重信息公开立法,且已经逐步完善。而我国在信息公开的立法层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继续加快信息立法步伐。首先,提高信息公开立法的层次,由国家层面制定出台具有高度权威性的信息公开法;其次,扩大立法范围,将政府更多方面的信息公开纳入立法,继而构建阳光政府;进一步完善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及权利救济制度。

2.拓展信息公开途径。拓展信息公开途径,首先,要逐步完善传统的信息公开方式,比如在报纸刊登信息、设置咨询电话、电视新闻播报等等;其次,发挥网络作用,启动舆论监督系统。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和微信等新兴媒体公开信息,并及时予以反馈;最后,健全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能有效防止极端人群向社会发布不准确的信息或故意回避、隐瞒和虚报事实的真相,有利于让群众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使谣言止于真相。

群体突发性事件论文 篇12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群体性事件”一般被称为“集群行为”或“集合行为”, 台湾学者则称之为“群众事件”或“聚众活动”。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其1921年出版的《社会学导论》一书中, 最早从社会学角度定义“集合行为”, 认为它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 是一种情绪冲动”。斯坦莱·米尔格拉姆认为, 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 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 甚至是不可预测的, 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戴维·波普诺也指出, 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 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

国内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研究并不多, 学者们从法律角度认为群体性事件是“聚众进行的轻微违法的治安行为”、“聚众进行的触犯刑律的违法犯罪行为”、“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扰乱社会秩序, 危害公共安全, 侵犯其他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群体治安事件”。

上述概念揭示了群体性事件的特性, 对群体性事件进行了概括, 对于研究和认识群体性事件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但笔者认为, 对于群体性事件在当前形势下的含义还应该进一步探索, 给出一个更符合客观现象本身的分析与界定, 以利于对该事物的准确认识, 为依法处理群体性事件提供理论依据。因此, 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相关群体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需求、寻求社会公正公平等目的, 所实施的一系列对社会秩序和社会价值产生威胁和危害的事件。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

1. 经济原因。

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利益和结构的调整所引发的矛盾冲突是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根本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利益分化不断加快,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社会利益关系和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调整。这些变革极易引起社会利益冲突。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 由于中国的根基是农业,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虽然中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车, 从农业到工业都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浪潮, 但中国许多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还十分落后, 属于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社会的急剧转型, 经济的迅速转轨带来了社会阶层、利益格局的加速分化, 还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这就容易导致人们价值体系的紊乱, 利益冲突的增加, 从而引发大量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2. 政治原因。

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调查研究表明, 群体性突发事件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群众对基层政府组织的不满而导致冲突的发生, 因此可以说基层组织是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在现实生活中, 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责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某些领导官僚主义作风严重, 贪污腐败、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也成为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导火索”。群众对这些干部平时的作风深恶痛绝, 社会矛盾长期积累, 多种纠纷相互交织, 干群关系紧张, 很容易因为一个小小的事件而突然爆发, 群体性突发事件也就在所难免了。

3. 社会原因。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安全阀和稳定器, 它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贫富差距。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无论是保障范围、对象及水平都与客观要求远不相适应。更为严重的是, 社会保障还没有覆盖广大农村地区, 大多数农民家庭所面临的看病难、养老难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大量农民工失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由于社会保障的不到位, 他们的基本生存问题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旦处理不好, 容易引发严重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另外, 中国的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发育还不健全, 力量十分薄弱, 导致社会缺乏相应的自我调节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同时, 人们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利益意识和权利意识等不断加强, 面对社会中的腐败现象, 贫富差距扩大和一些不合理的政策等问题没有一个畅通的宣泄渠道, 一个健全的利益表达保障机制, 这是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社会体制原因。

三、“蝴蝶效应”的概念及其意义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 最初是由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 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 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现在, “蝴蝶效应”已不单单是一个混沌学里的一个概念, 它已经广泛的运用到社会生活中。“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 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 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 戏称为“龙卷凤”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 只要正确指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将会产生轰动效应, 或称为“革命”。由此可见, 我们要积极的对待人民群众在平时所反映的小事,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处理, 控制全局, 做好预防工作。

四、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蝴蝶效应”的作用机制

1. 利益诉求渠道过窄。

虽然, 从表面看中国在保证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上制定了诸多规章制度, 也提供了不少的渠道。但在现实中, 少数政府部门和人员的贯彻实施还不彻底, 群众合法的诉求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而事实证明, 当正常的诉求渠道遭遇阻塞, 部分群众会将对行政官员的不满转化为社会的不满, 而对社会不满的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合法和有效的宣泄, 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对抗, 很容易便会群起响应。各类矛盾纠纷形成了“蝴蝶效应”, 造成严重的后果。

2. 封闭信息导致信任危机。

在一个高度透明、高效运转、信息流通顺畅的政府, 各种社会矛盾是不会被长期积压, 更不会恶化的;而在一个信息封闭、传递单一、效率低下的环境下, 大众对政府行为的抵触, 积怨久了就可能对政府的各种行为产生质疑, 对其言论进行抵触, 大众对政府的信任产生了危机。

五、“蝴蝶效应”带给我们启示

1. 警示我们要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细微之处予以重视, 及时解决。

“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从这些古语可以看出古时的人们就已经有了预防的意识。慎重对待每一个细微差别, 要对这些细小差别保持高度敏感性。只有我们对每一起小矛盾, 小纠纷都妥善处置, 透过这些小事件看到那些埋藏着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及时做好准备, 以防止“蝴蝶效应”的发生。

2. 利用“蝴蝶效应”的积极效果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蝴蝶效应”带来的并不全是负面效应, 也可以作为积极的重要的手段。群体性突发事件就像是一个具有很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突然中间的某一处环节没有衔接好, 也就是说, 我们只要找到业已存在的断点, 就能使这个工程继续有条不紊的运转, 从而更加科学有效的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

3. 建立畅通的民意诉求机制。

处于行政体制的高层领导在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 要强化落实各级行政领导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创新性方式, 提高行政机关的公信力, 树立政府的权威, 及时、切身的了解大众的心理状态, 建立和大众有效的沟通互动机制, 避免民众积累产生“蝴蝶效应”。

4. 塑造良好的政府公关形象。

政府的公关形象是政府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 政府的对外公关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之后, 政府要迅速做出反应, 在第一时间掌握住话语权, 控制住整个舆论导向, 才能有效的消除各种谣言, 为以后的各个发展阶段做好准备工作, 扫除障碍。

目前, 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 群体性突发事件对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影响。群体性突发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群众维护自己合法利益诉求, 保护公民的权利。一方面,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确实给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改革带来不好的影响, 另一方面, 也反映出我们当前的工作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 对建立法治社会, 提高行政效率, 起到了监督作用, 避免“蝴蝶效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琼.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8, (4) :1-5.

[2]向德平, 陈琦.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 2003, (4) :99-103.

[3]高文锦, 张慧宇.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意义[J].武警学院学报, 2004, (1) :55-57.

[4]胡立华.从瓮安事件看群体性事件的“蝴蝶效应[”N].金华日报, 2008-01-02.

上一篇:最新技术下一篇:薪酬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