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群体性突发事件

2024-11-06

现实群体性突发事件(共7篇)

现实群体性突发事件 篇1

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的概念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是指防止体性突发事件发生,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并通过社会组织网络建立和修正社会稳定的监测和预警系统。汇集和分析舆情信息, 反应和解决社会矛盾的工作方式。建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机制是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有效方法。群体性突发事件解决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机制的建立。

一、建立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的重要性

(一) 建立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一旦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就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有着巨大损失。因此, 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二) 建立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是政治稳定的保障。

群体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 对社会和社会的稳定的消极影响是很大的。因此, 如何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预防是维持社会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 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造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 不合理的利益协调保障机制使社会分配不公, 增加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

社会分配不公, 贫富差距扩大是造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不完善的权利制约和监管机制滋生腐败不利于推进民主进程。

毋庸置疑, 国家权力机构形成的初衷在于为人民服务, 能依法处理社会事务。但当前我国政府权力机关存在着腐败问题, 部分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不能合理运用公共权力为人民谋取公共利益, 从而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问题。

(三) 不合理的社会宣泄机制使诉求渠道不畅, 致使不满情绪产生。

社会矛盾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化解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于利益分配不均等造成社会矛盾加剧, 使群体性突发事件增加。例如2008年“孟连县的7·19”事件, 2011年9月21日广东省乌坎村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等。发生这些群体突发事件是诉求渠道不畅通, 使矛盾越来越激化并引起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 教育机制不健全使人们不能通过正常宣泄途径来解决问题。

公民的思想观念落后、法制观念淡薄、教育机制不健全、民众的思想观念落后是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法律观念淡薄导致一旦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就不顾其他, 产生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不满情绪, 因此只有加强教育和法律观念才能使公民意识到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

三、建立合理完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

(一) 建立合理利益协调保障机制是分配更加公平, 从根

源上降低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几率。

(1) 从金字塔形到橄榄形的社会收入结构转变。我国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导致两极分化的产生。从金字塔形到橄榄形的社会收入结构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

(2) 国家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在稳定中间收入阶层的前提下保障高收入者的利益,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采用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 使社会各阶层利益平衡, 逐渐缩小贫富收入差距, 使利益分配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减轻低收入者在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和不公平感。

(二) 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管机制, 抑制腐败, 加快推进民主进程。

针对我国行政机关滥用职权问题, 应采用严格规范运用公共权力, 纠正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 遏制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行为的滋生。必须着重强调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 解决群众中的实际困难。要转变工作作风, 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及时疏解矛盾, 解决问题。利用媒体的力量客观上有助于监督机制的完善。充分扩大民众对权力运行的知情权、监督权, 真正做到“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 建立完善的社会宣泄机制, 畅通诉求渠道, 使不满情绪得到宣泄。

要转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 加强完善信访工作, 充分运用媒体等大众传媒。 (1) 转变干部思想作风, 加强领导干部为民服务意识, 了解群众的困难, 为群众排忧解难。 (2) 加强信访工作, 使诉求渠道畅通。完善信访体系对遏制群众新突发事件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 建立教育引导机制, 使人们学会自觉通过正常途径来解决问题,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依法办事, 努力营建法治社会。

应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 正确而全面的评价某些社会现象。加大对法律法规的普及力度。加强公民的法治观念, 使公民熟练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来解决问题以维护其自身利益。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 使之有法可循, 有利于依法办事, 使法律程序化有效地进行。

结语

虽然群体性突发事件不可避免, 但是却可以预防, 我们应尽力减少其危害程度, 缩小和控制器危害的范围。为此我国应建立一套完整合理全面的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的系统, 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及时有效地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摘要:近年来, 由于改革开放和党、政府政策调整影响, 我国在经济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棘手的问题。本文从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重要性入手对建立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提出了对策。从根本上逐步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

参考文献

[1]魏思荣.论公共危机预防机制建设[J].法制与经济, 2006.3

[2]王芬, 郑曙村.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构建探讨[A].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4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伟大旗帜为夺取全国建设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 2007.10.15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的要点 篇2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 特点 应对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体现,它参与人数较多,且规模较大,人员冲突激烈,对社会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经济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内人均GDP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当前我国却进入了一个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社会主义的目标在于共同富裕,人民渴望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缩短彼此之间的经济收益差距,同时也为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极易酿成群体性冲突,危及社会安康。社会深层次的矛盾拷问着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改革现状,而新的突发性事件也对当前政府应对这种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效地应对群体突发事件,那么政府就必须从制度、法律以及临场应变等方面加强应对,以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一旦发生要能及时妥善地处置应对。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所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深,社会核心矛盾已真正危及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威胁。尤其是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建设时期,社会利益多元化诱发了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酿成规模不同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新出现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如下特点:

1、群体事件的主体更加复杂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必将触及到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影响到一部分群体的权益,而企业改组、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权力滥用、房屋拆迁等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突发性事件。这些群体事件的主体所涉及的行业、原因等十分多样,主体身份和地区分布也更加复杂。

2、事件的焦点具有交叉性

新出现的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在利益层次方面大多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其焦点的成因十分复杂,及时解决、协调的难度较大。各群体事件不但包括民事、经济、文化、治安、房屋建设等,还包括一些跨地域、跨行业的行为,参与人数规模并不固定,且冲突的对象上至政府,下至企业,其诉求内容具有很大的交叉性,加大了事件应对处理的难度。

3、事件传播具有广泛性、迅速性,其影响深且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和途径都得到了巨大的改观,人们利用多媒体网络、电话等新型工具来传播信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这也给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出现提供了便利,使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更为广泛、迅速,事件的影响也空前扩大。

4、事件的走向具有激化性

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由于处理的不及时或者处理手段、方法难以满足群体的要求,导致群体情绪失控,引发游行示威、堵桥封路、集体上访,甚至暴力抗法等严重后果。新型的群体突发事件由于传播媒介的广泛传播,极易从小事件扩大到全局性的大事件,由民生经济领域蔓延到政治领域。

二、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要点

群體性突发事件是由于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在法律框架内难以得到及时的解决时,所发生的群体性过激反应,说到底,它仍然属于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政府在应对这种群体突发事件时,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制度建设与现场协调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应对新出现的群体突发事件。

1、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1)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保障社会转型时期各阶层利益关系的稳定。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我国的国情则决定了在社会转型期必然会出现先富与后富的群体性关系,政府如何减少社会两极财富分配以及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现状将决定各阶层社会利益关系的稳定。另外,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群体之间的利益能否实现平衡,政府能否保障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则成为了减低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关键所在。

(2)健全法制基础,应对不断出现的新型突发事件。法律法规是政府行使行政权管理权的主要法律依据,任何政府行为都必须有法可依。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时,一些新出现的事件由于在法律法规建设上还不完善,导致政府决策失误,以致酿成更大的群体冲突。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应对新出现的突发事件。

(3)完善诉求通道,拓宽沟通渠道。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必然会经历一个沟通失败的过程,由于政府或者其他群体未能及时、有效地满足诉求方的要求,才最终导致矛盾的升级。因此,要预防群体性事件向过激反应转化,那么就必须建立一条畅通的诉求通道,让群众的不满情绪得到宣泄,让人民的意见得到及时的重视。同时,政府部门还要拓宽与民众的沟通渠道,给人们普及法律知识,并提供法律援助,使人们懂法、守法,在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诉诸于法律途径,而不走过激的老路子。

2、加强领导干部现场协调和梳理工作

(1)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并根据现场特点进行协调。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爆发多是由于经济利益纠纷或者合法权益纠纷的问题,而领导干部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群体性事件发生以后,领导干部必须亲自到场,迅速明确和抓住矛盾的根源,并召集利益攸关方进行统一协调、分流疏导,控制群体矛盾的扩大。同时,要充分听取冲突双方的意见和诉求,召集专家进行商讨,尽快拿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并用的措施,力争将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群体突发事件核心人员一般较少,而围观、起哄的人员则占据大部分,我们在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劝离无关群众,同时采取多种途径做好细致的劝解工作,争取多数,孤立少数,力争将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直至平息。

参考文献:

[1]许琦.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根源及应对措施[D].上海交通大学,2008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机制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1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含义、分类及特征

1.1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含义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并不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方面发生的事件,而是特指由某些社会或内部矛盾引发,发生于高校内部或周边,以高校师生为主体,为表达某种诉求或达到某种目的,而破坏高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并对外部社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1.2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分类

1.2.1 涉政类

主要是涉及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事件,以及对现行政策出台和调整引起的事件,如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引起部分高校学生示威游行抗议。2008年部分高校学生因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时受阻,加之家乐福大股东涉嫌资助达赖,而聚集抵制“家乐福”及法国商品。2010年部分高校学生因“钓鱼岛”事件上街游行,声言捍卫钓鱼岛主权和抵制日货。

1.2.2 维权类

主要是高等教育改革涉及学生切身利益问题引起的事件。如2007年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因该校是一所不具备统招资格的民办高职院校而谎称自己是公办本科院校招生,引起学生不满而引起暴动。

1.2.3 校园安全类

主要是涉及高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与校园安全的事件,此类事件在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所占较大比例。如2003年的非典和2009年的甲流,对学校、学生正常教学和生活都带来冲击。2008年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火灾事件,给学生的生命财产及身心健康带来巨大损失,影响高校正常的管理秩序。2012年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百名学生疑似食物中毒。

1.2.4 民生问题类

随着媒体的曝光,大量的问题浮现在人们的眼前,从食品安全问题到人身安全问题,从住房问题到交通问题,可谓衣食住行面面俱到。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学生往往会对丑恶现象表现出强烈的不满,若相关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则极有可能将其转变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如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百余大学生怒拦泔水车。这些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校园的正常秩序和地区稳定。

1.3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1)大学生是参与主体。从心理上看,高校学生处于容易激动、容易冲动、群体互动性强的时期;从精神上讲,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他们的知识逐渐积累,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最易成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受众群和参与群。有关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参与人员调查统计表明,在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学生参与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

(2)网络媒体是传播载体。我国网民的总数已经达到人口总数的31.8%,平均年龄为35岁,高校大学生成为网民的主体。部分网络媒体在毫无顾忌地“言所欲言”,有的甚至是散布谣言,形成群体性事件的网上策源地,而对于社会焦点或学校焦点等学生关注的问题,广大学生很容易突破地域限制聚集起来而成为引发高校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导火索。

(3)失范行为是扩散诱因。从社会心理因素来看,部分学生受到集群心理因素的影响,参与人群的情绪相互传染,降低了理性判断能力,加之事件带头人会产生示范作用,在从众心理和去个性化因素的作用下,在突发事件中,学生可能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减弱了恐惧感,使学生的行为失控,这增加了群体性事件发生以及扩散的可能性。

2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互联网上信息的传播较快,同时不稳定的因素也是较多,对一些热点问题出现了一些不实的、有害的报道,网络监管部门没有及时发现、封堵和清理,就会造成一些不明真相的学生在互联网上炒作、串联,甚至上街游行。因为收入悬殊、物价上涨、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部分治安问题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极易酿成集体性上访、静坐请愿、上街游行、堵塞交通等群体性事件。

2.2 高校因素

近年来一些高校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或者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招生,而与之匹配的后勤管理却一直滞后,校内水、电、暖、住宿、饮食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引发学生不满。有些学院奖励机制、选拔机制。部分学位管理不健全,引发学生不满,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学生利益受到损失,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学校内配置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与商店老板、舍务管理员、图书管理员、施工人员、清洁人员发生摩擦、口角后没能处理得当,导致事态加剧。

2.3 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学生多数处于青年时期,这个时候的人,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不同,脾气秉性比较狂躁,性格偏激,从众心理比较严重。当面临突发状况时,不能沉着应对、理性认识,是一个不平衡的状态。部分学生学习压力大,师生产生矛盾或对管理体系存在不满,贫困生生活拮据,造成心理不满、不平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毕业面临的压力随之加大,一旦未能如愿,就会借机发泄,这些因素都容易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3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与建议

3.1 高校设置应急机构,分工问责,加强各部门统筹管理

一是学校要成立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构和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制。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采取对策,上报有关部门,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二是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实现校务公开、收费公开、评定和补助公示,创建有效快捷的沟通、诉讼渠道。对学生关注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通过会议、座谈、讲座、聊天等形式开展深入的、广泛的、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手段,通过正确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四是确保网络、书刊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校园网络基础管理和校内上网场所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3.2 居安思危,安全预警,发挥学生组织力量

我们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应有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如高度重视运用学生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力、高校NGO(非政府组织或学生群团组织)中党员学生和学生干部对学生的作用力,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等学生骨干的作用,可通过他们了解情况,说明真相,并由他们出面做工作。发挥学生骨干作用,既保证了在沟通中没有代沟,又能够设身处地考虑学生的利益。在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期和发生期,学生组织应及时上报学校相关部门,来解决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实现利用社会的力量解决学校的问题,有助于防止事态蔓延和恶化。

3.3 重视突发事件宣传、做好善后,改进工作

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最基本的处理原则就是化解矛盾,要以积极的态度控制局面做好后期工作。一是做好善后。这项工作做得不好,又会酝酿出新的事件。因此,要继续做好善后的思想教育工作,尽量消除影响,防止出现反复。二是评估。要继续深入调查,彻底弄清事件的原委,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一事件,我们的工作有无不当的地方;反思一下我们处置这一事件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写出调查报告和工作得失总结,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三是改进。可以说每一起群体性突发事件都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必须抓住重点,密切关注并真正解决一些影响稳定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叶笃初.党的建设辞典[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2]谢怀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分析与防控[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157.

[3]谭扬芳.高度关注网络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影响[J].红旗文稿,2011(8):49.

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几点思考 篇4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发展机理;处理途径

本文主要基于组织行为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机理,探索此类问题的解决之道,以期对于当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意义,或许有不同的启迪。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机理

根据群体发展的五个阶段模型,我们可以把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般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人群聚集阶段。群体性事件的最初阶段,各类人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而聚集到一起,同时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达成进一步的共识,这就为群体行为的发生奠定了基础。(2)刺激暗示阶段。当这群人聚集在一起,在探求事实真相和谋求问题解决途径的动机驱使下,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同关心的话题上,人们互相刺激和暗示对方,寻求对事件的认识和处理事件的对策。这时候人群变得特别敏感,极易接受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暗示。(3)情绪感染阶段。在人群密集,小道消息满天飞的场合下,处于高度暗示状态的人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感染,从而使人群达到狂热躁动的状态。情绪感染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暗示等方式引起他人相同情绪的一种情绪模仿现象。(4)行为爆发阶段。情绪感染引起人们之间相互刺激,相互模仿,继而使情绪的激烈气氛迅速传遍整个人群,一旦超过某种极限值,便会导致人群整体情绪的集体爆发,最终引起群体狂热的冲动行为。(5)行动终止阶段。这是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最终收尾阶段,该阶段人群的情绪躁动情况趋于缓和状态,事件趋于平息,事态一般不会继续扩大。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解决途径

(1)对抗型策略。群体性突发事件处于紧急状态下,事态有扩大之势,而且性质已经改变,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此时可以采取该策略。典型的处理方式有武力镇压,其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有利于防止事态扩大;其次是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监管力度,减少人群的大量聚集。(2)回避型策略。群体性事件突然发生,短时间内聚集的社会力量会大于当地政府机关,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破坏性,若对于对方(群体性组织)的利益诉求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可以采取这种策略。有利于减少政府损失,以退为进。(3)体谅型策略。政府认为自身在矛盾的处理方式上存在不足之处,且愿意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尽量满足对方合理的利益诉求,以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一般来说,比较强硬的政府不会运用此种策略,这样会丧失当局的威信,使冲突对方变本加厉,而相对软弱的政府则趋于使用这种策略。(4)合作型策略。由于冲突的双方长期坚持不下,政府当局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强调富有建设性地解决冲突问题,从双方都能承受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具体的解决方式有:加强心理沟通和问题疏导,对典型人员做好思想工作;构建协商对话机制,加强合法利益表达团体和相应的体制建设等。(5)妥协型策略。双方达成共识后各自退让一步,然后再对共同的利益问题进行探讨,寻求解决办法。这是一种中庸之道,侧重于以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使谈判陷入僵局,双方僵持不下,不利于控制事态变化,这种解决方式效率不高。

三、启示

(1)群体事件的发生是一种解压器。内部矛盾积蓄到一定限度,如果得不到合理有效的释放,可能会演化成更加严重的行为。适度的群体冲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内部矛盾,有利于维持国家的稳定性。当然这种冲突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能超越某种程度,影响国家安定和谐的大局。(2)群体事件的发生是一种显示器。社会上各种隐性、显性矛盾在这种事件上集中显现出来,说明国家这部组织机器在运行过程中某个零件或体制出现了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适当的更换或调整,从而保证整体的顺利运行。(3)群体事件是一种助推器。如今改革正处于瓶颈时期,社会各种矛盾没有及时、适当加以解决,是继续向前还是停滞不前?这就意味着国家要进步就需要加大改革进程,不断加强制度和政策创新,以解决当前出现的各种矛盾。(4)群体事件的发生也是一种警示器,时刻警示人们要有危机意识。当今处于和平年代,似乎国内外形势一片大好,这样容易蒙蔽双眼,使人们变得麻目,从而安于现状。这种现象的发生如当头棒喝,如一剂清醒良药,时刻提醒当局者需居安思危。

参考文献:

[1]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134-156.

现实群体性突发事件 篇5

1、群体类型

(1) 以当事人亲属为基础的群体———在此类事件中通常是当事人的利益遭到侵犯或损失, 这种侵犯或损失无论是否客观存在, 还是当事方主观认定, 都可能导致当事人及其亲属采取某种激烈方式的抗争, 并且引发其他相关或不相关人的参与, 最终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

(2) 以利益相关人为基础的群体———共同的利益往往是形成一个群体的重要原因, 虽然很多人素不相识, 但共同的利益把他们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特定的群体。

(3) 以事件发动者或挑动者为基础的群体———不管如何分类, 其中总有那么一类人, 较其他人更加关切政治, 更能够发动或挑动一些社会性事件, 而其发动或挑动的缘由却未必与其自身存在直接关系。他们之所以能够发动或挑动某些事件, 通常是以某个事情的发生作为源头, 进而通过对一定事件的诠释、宣传、造势等方式来达成, 这一群体也因此被称为“借机制造事端者”。

2、群体特点

(1) 偶然性和盲目性。无论事件为何发生总是能够聚集一定数量的人群或者特定的个体加入到这个群体之中, 大多是出于偶然或盲目的缘由。

(2) 动机与期望的相对一致性。大多数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其动机与期望具有相对一致性。

(3) 隐性的社会背景与社会同情意识。在特定的事件中, 存在一个隐藏在参与者背后一个更大的群体, 往往同情和支持事件的参与者, 给他们提供某种道义和精神的力量。

(4) 对于社会的无责任行为。群体性事件的绝大多数参与者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做出的这种行为的社会责任。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体心理表现与产生机制

1、群体心理表现

(1) 借机发泄心理。社会泄愤事件的发生, 并不仅针对起因事件本身。该事件至多起了一种催化或引爆的工具性作用, 深层原因在于人们对特定社会结构或状态不满, 并且认为表达意见和寻求救济的合法途径被堵死, 从而转向用行动发泄不满。

(2) 逆反心理。起因事件发生后, 一些政府有关部门出来“辟谣”或“定性”时, 因其此前的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 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在民众中威望和公信力。因而, 无论政府如何解释, 人们不仅不大相信, 反而将其视为政府推卸责任、隐瞒事实的借口。“辟谣”或“定性”不仅无法起到安抚人心的效果, 反而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3) 表现欲和英雄情结。个人进入群体后, 总有一种表现欲。特别是所谓的现代化造成个体间的距离以及因此形成的对人性的异化, 并没有改变人类渴望群体生存这一本能性的需求, 但会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

(4) 盲目从众心理。许多参与事件的人, 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事件发展的严重性, 更无法说清自己参与该事件的目的和动机, 而只是“看着别人跑过去, 我也跟着跑过去了”。这种从众心理可能会使一个极小的事件在很短时间内聚集起几千人上万人来, 从而聚集起巨大的社会能量。这种能量一旦得不到及时疏导或缓慢释放, 就可能演变为严重的社会冲突。

(5) 法不责众心理。在群体性事件中, 个人之所以参与其中, 法不责众心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参与事件的人认为, 只要人一多, 个人混在群体之中, 做着和其他千百人相同的事, 往往相信自己的行为不会受到追究。群体行动中个体的去身份化现象是这种法不责众心理产生的最为主要的根源。

2、群体心理的产生机制

(1) 情绪唤起。群体性事件中情绪唤起奠定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础, 由于生理唤起水平的提高, 情绪开始高涨, 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

(2) 情绪感染。情绪感染指事件的场景使原本无动于衷的旁观者的情绪也激动起来, 从而完成从个体向群体的转变。

(3) 去个性化。所谓去个性化, 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 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个人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 从而做出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4) 行为模仿。集群行为中行动者互相仿效, 使整个人群产生一致的行为。因为人们在突然事件前不知所措, 无计可施, 只好模仿他人, 看到别人怎么做, 自己也跟着响应。这样集群行为就产生了。

三、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体心理产生的根源

1、社会阶层的分化造成人们心理的不平衡和“被剥夺感”

阶层分化已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显性化的客观现实, 不同阶层群落间的生存“鸿沟”所引发的摩擦, 将使阶层利益变得难以调和, 社会差异变得更加明显。

2、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力意识不断增强

这使其在面临社会不公和生存受到威胁时往往寻求更为积极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因为政治、文化、历史等等复杂因素, 中国社会始终未能发展到完全意义的“法治”国家, 这就造成民众头脑中自古有“为民”请命、“拦轿”伸冤的传统, 而且期待一旦遇到“清官”, 就有可能解决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问题。

3、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成为群众与政府沟通的主要障碍

人们对改革中出现的腐败现象、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公、社会风气不正、社会治安不稳定等社会不良现象普遍存在着较大的不满, 使政府失去群众的信任。由此导致政府与民处处争利的恶劣印象, 从而形成对立面, 并进一步恶化到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

四、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体心理的防控对策

1、社会机制建设

(1) 积极稳妥地制定和实行社会公共政策, 努力提高社会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与可预期性。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会结构不断分化, 不同利益互相碰撞激化的时期, 平衡各方利益, 化解各方矛盾就显得尤为迫切。

(2) 提高公共权力运行过程的透明度, 发挥政府的公共性功能, 提升社会的互信互谅, 促进社会成员的和谐。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使党和政府始终为民谋福祉的根本立场深入到群众中去, 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3) 要建立快捷灵敏的预警机制, 广泛开展社会协商对话。实践证明, 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 成功在于情报灵, 失误在于情报滞。因此, 要把大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争取工作主动权。

2、群体心理疏导

群体心理疏导是指面对事件中当事人, 通过解释说明、表达理解和同情、支持, 运用语言等沟通方式针对当事人群的心理障碍进行疏通引导, 缓解心理压力, 进而改变其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以达到化解矛盾目的的手段。

(1) 加强特定人群的心理引导和干预。这主要是针对事件当事人的心理引导问题。他们往往情绪激动、悲伤、烦躁、焦虑、怀疑、过分敏感或警觉, 甚至愤怒、绝望, 往往会做出非理性的举动。地方政府除了介绍相关事件的调查情况, 回答当事人疑问外, 发现当事人群存在情绪失控情况的, 暂时难以正常交流的, 除做政治思想工作外, 还应及时安排专业心理医生或经过培训的社会工作者, 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2) 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特点, 加强信息公开和权威发布。传统的信息封闭和压制在当今网络信息社会亦不能奏效, 反而起到反作用。在发达的信息时代, 谣言可以快速传播进其他人的耳朵里。因此, 政府应该针对群体心理, 及时准确选择信息发布的形式和方法, 自始至终掌握事态发展的主动权。

(3) 加强对群聚场所的管理。要加强对群聚场所的管理。群体聚集, 不仅有利于各种流言传播, 而且最容易产生“情绪感染”。而要有效地控制躁动中的群体, 不能单靠从外部施压, 这会导致群体的进一步团结, 也不能依靠以暴制暴, 这会导致恶性循环让冲突升级。为此需要加强对群聚场所的管理, 要采取有效措施让非中坚分子离开群体, 并打消其他人加入群体的念头。

(4) 加强事后的心理干预。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化解参与群体的心理紧张。不要在采用暴力平息事件后, 扩大打击面, 甚至制造新的冤假错案。在合理合法处置参与者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 要尽量以教育和引导为主, 开展一些心理安抚, 使参加事件者度过这次心理危机, 不留下心理创伤, 不会在同类事件中再次发作。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快与阶层利益急剧分化的时代, 因各种矛盾不断激化, 又无有效的解决机制, 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断激增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蕴含着复杂的社会矛盾, 同时还蕴含着复杂的心理因素。因此, 群体事件的参与者都有其特定的心理, 需要加以区别研究, 进而区别处置。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群体心理, 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群体事件,群体心理,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3]吴帆:集体理性下的个体社会行为模式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4]李宁:群体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0.

[5]陈福今、唐铁汉:公共危机管理[M].人民出版社, 2006.

[6]王一牛、罗跃嘉:突发事件下的情绪与行为[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 (4) .

[7]范明:中外群体性事件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公安大学学报, 2003 (1) .

现实群体性突发事件 篇6

中职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中职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指的是直接在中等职业学校内部发生, 或虽未在学校内部发生, 但是主体和内容与学校有关的群体性事件, 其表现形式为聚众闹事、斗殴、示威等。

中职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现状

近年来, 中职学校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偶发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大多因为学生对某些问题的不满引起。比如, 2006年9月, 发生在广西南宁的某职业中学学生打群架事件, 起因仅为一年级新生军训结束, 少数新生喝酒夜归高声喧哗, 影响高年级学生休息, 双方发生口角, 而校方处置不力;再如, 2007年7月在广东惠州一电子厂, 来参加半工半读学习的三所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保安工作方式简单、粗暴, 屡次殴打学生, 激起共愤。因厂方未能妥善处置, 发生了数百人持械寻找打人保安、讨要说法的群体性事件, 在寻找打人保安未果的情况下, 打砸员工宿舍楼门窗、楼梯扶手等。

中等职业学校群体性事件呈现的特点

有以下六个方面。

1.诱发因素的多样性。群体性突发事件诱发因素多样, 很难预知。它可能因团体利益受损而爆发, 也可能因个人利益受到伤害而聚集起来表达诉求。学校突然停电、停水都可能引发学生集体哄闹。

2.事件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是各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激发的, 一般具有突发性特征。平时各种不明显的矛盾在各自相对独立的运动中叠加和积累, 不断地发展变化,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在这个时候, 如果出现了一个诱因, 就会成为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导火索。因为这个诱因的出现是偶然的, 群体性事件也因此表现出了突发性。

3.组织行为的隐蔽性。现在学生手机的普及率非常高, 只要一声招呼, 通过手机群发这样的“空中大字报”, 马上可以通知几十甚至上百人, 其行为十分隐蔽, 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很难掌握。

4.个体的从众性。参与学校群体性事件的个体在群体性事件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从众性。在学校群体性事件中, 大多数个体最初并不了解事情的情况, 多持观望的态度, 但是在策划者的鼓动下很容易地裹挟进了群体性事件中, 变成了参与者。

5.目的的单纯性。学生们的要求往往很简单, 如尊重休息权、要求厂方给个说法、追回失窃财物等, 不具备诸如计划生育、劳资纠纷、拆迁纠纷等社会群体性事件明显的功利色彩。

6.行为的非暴力性。虽然在这些群体性事件中, 有学生采取了打砸、破坏公共设施等比较极端的做法, 但并没有伤及他人。而且总的来看, 这些行为本身并不包含深刻的敌意和仇恨, 只是学生受现场情绪感染, 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模仿、升级, 并逐步失去了平时应有的辨别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从而表现出对自己承担的来自包括生活、就业等方面压力的一种发泄。因此, 也不具备其他社会群体性事件那样极强的破坏力。

中职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

中职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虽多种多样, 但在发生的潜在因素或深层次原因上仍具有一定的共性, 可以从学校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来分析。

学校内部因素

学校内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学生管理力量不足且主体单一, 忽视了广大师生能动性的发挥。首先,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各中职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快速增长。学生增加了, 但学生管理人员却未相应增加, 这无疑增大了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难度;其次, 参与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的多为学校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 未能充分利用党团组织、学生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各类学生社团及组织自身具有的感召力也未能吸收, 广大教职员工的危机意识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

2.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综合协调能力弱。在学校内部, 现行的应急管理组织多为临时性的松散组织, 对于实施持续有效的应急管理而言存在着先天不足:一是临时成立的工作小组在工作内容和人员构成上不具有延续性, 因此危机处理后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够有效总结和保留;二是危机处理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合作, 临时成立的小组每次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各相关机构协调, 往往错失工作良机;三是临时领导小组难以形成一套成熟的应急处理操作方案并付诸实施;四是还没有有效建立相应的应急培训和教育机制。以上种种不足, 使学校在面对突发群体性事件时的整合能力与应对能力大打折扣。

3.学生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是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导火索。在近些年的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中, 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因为学生的切身利益直接受到侵害引发的。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利益问题。如校园内的盗窃案件居高不下, 学生手机、MP3、衣物等经常被盗, 而学校保卫部门侦破、防范乏力, 致学生产生强烈不满情绪;二是人身安全问题。学生在校内、周边, 被社会闲散人员殴打、敲诈、抢劫等, 让学生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三是办学条件问题。中职扩大招生以后, 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十分有限, 客观上影响了教学、住宿条件以及食堂伙食的质量导致学生和家长不满意。

4.少数学生素质较差、法制观念淡薄。中职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后, 普遍实现了“零门槛”入学, 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升高中上大学无望后才来中职就读, 素质普遍较差, 而且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 以自我的价值判断作为衡量事物是非的标准, 精力充沛, 易冲动, 缺乏细致思考, 崇尚哥们儿义气, 将社会公德、学校纪律、法律观念统统置于脑后。加之对家庭贫困的无奈, 对社会一些现象的迷惑, 对就业前景的迷茫, 有的学生心里总像装着一团火, 遇上适当的时机就可能爆发。

学校外部因素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增快、容量增加。同时, 新闻媒体在当前激烈的生存竞争环境下, 报导只为了追求发行量和销售业绩, 对一些社会负面事件报导较多, 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形成“法不责众”、“众意难违”、“人越多就越有理, 问题就越容易解决”、社会对学生包容”以及在社会上客观形成的“小闹小解决, 大闹大解决, 不闹不解决”等错误思想, 对学校群体性事件的产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效预防、妥善处置中职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

要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中职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必须从提高认识、理顺体制、加强教育、强化管理等方面入手。

提高认识, 增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责任

感当前, 社会问题和学校内部问题相互交织, 导致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增大了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因此, 上至学校领导, 下至普通教职员工, 必须要提高认识,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基本方针, 树立“以防为主, 堵疏结合, 重在疏导”的意识, 群策群力, 共同预防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调动一切力量, 服务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工作

首先, 加强班主任、宿舍管理员、护校队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队伍。班主任、宿舍管理员、护校队员和学生的接触最直接, 对学生的了解也最深, 他们既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和指导者, 也是学生遇到困难、困惑时的求助对象和倾诉对象。因此, 对于群体性突发事件, 他们的应急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他们要努力做到: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做好防范工作;妥善处置, 及时上报。其次, 加强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学生社团建设, 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维护学校稳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是先进青年汇聚的集体, 在学生中有着极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类学生社团及组织是兴趣、爱好相投的学生集合体, 相互之间有着众多的共同语言, 具有独特的感召力与影响力;而广大教职员工在学生中有崇高的威望, 如果能充分调动这三大力量参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以人为本, 切实解决好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以“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无小事”为基本出发点, 在教学、管理、生活和其他工作中,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如采取提高教师水平、改善办学条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切实措施,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使广大学生真正学有所成, 为以后建功立业打下良好基础。教学质量上去了, 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自然就提高了, 由此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同样的道理, 学校在办好食堂、兴建学生体育活动场地、加强学生宿舍管理, 尤其是治理乱收费、解决学生就业等方面, 应真正做到从学生利益出发, 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想学生之所想, 办学生之所需。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切实解决好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是预防和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本之策。

加强教育, 增强学生维护学校稳定的自觉性

紧密联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态势及学生的思想实际, 通过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 不断增强学生维护学校稳定的自觉性。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大力弘扬和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感恩意识, 不断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 增强为祖国、为人民、为亲人成就一番事业的责任感。二是加强创业教育, 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身理想和价值而奋斗。三是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传播法律知识, 弘扬法制精神,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形成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校园氛围。特别要教育和引导学生通过正常渠道, 依法反映问题, 表达意愿, 拒绝盲目从众。

设立职责明确的应急管理机构, 制定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应该是常设机构, 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挂帅, 由各个行政部门联合组成。这个机构成员在平时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 还要防范和预警突发事件的出现。当群体性突发事件出现时, 他们就应快速地起到处理危机的作用。此外, 还应根据本校校情, 制定尽可能详细、具体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预案, 做足准备, 防患于未然。

果断处置, 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群体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 应尽快查清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确定事件发生的类型、判断事件波及的范围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采取行之有效的果断措施, 尽快予以平息。有预案则按预案执行, 无预案或没有制订完整的应急预案的情况下, 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应遵守以下原则: (1) 报告畅通原则。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 将事件实际情况向学校有关部门如实报告。同时, 根据具体情况, 就地采取应急措施。 (2) 宜早不宜迟原则。事件发生后, 学校相关领导必须迅速到达第一线, 这样, 既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 又能形成现场的指挥中心, 稳定学生情绪, 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是关心他们的。久拖未决或相持不下, 只会引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围观、参与, 从众人数越多, 处置事件的难度就越大。 (3) 迅速查明情况原则。情况明, 决心才能大, 处置才能果断。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应迅速查明学生聚集的原因、人数及主要诉求并向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汇报。 (4) 果断处置原则。对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 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按照“疏堵结合, 以疏为主”的原则, 迅速调动校内一切有利于化解参与者情绪的资源, 做好化解情绪、控制事态发展的工作。 (6) 做好善后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总结经验教训, 并举一反三, 对工作的薄弱环节加以整改。二是进一步修改、完善预案, 使之更加实用, 便于操作。三是做好后期处置。对有违法和违纪行为学生的处理要慎重, 要选择恰当时机进行, 避免引起反弹。

总之, 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 其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与教育工作者, 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要时刻保持警觉, 提高认识, 加强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保证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努力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

参考文献

[1]唐娜娜.武汉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现状调查报告[EB/OL]. (2006-08-15) .http://tuguling.blog.163.com/blog/.

[2]王江南.高校保卫部门处理突发事件的几点思考[EB/OL]. (2005-3-17) .http://www.jstvu.edu.cn/baowei/zhian.htm..

[3]姜寿山.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之策[EB/OL]. (2008-01-06) .http://www.sxzys.gov.cn/jt_mt.asp?id=1886.

[4]杨犁民.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特征和对策分析[EB/OL]. (2007-2-10) .http://www.jnabao.com/article_view.asp?id=22.

群体性事件突发时该咋办 篇7

法国群体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当人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时,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这时少数就会服从多数,个人理性就会迁就于群体情感。这是人性共有的弱点。

在群体性的上访事件中,人性的这个弱点往往会暴露无遗:有的上访人员平时不会说的话、不会做的事,在群体“力量”的支持下,竟会变得有恃无恐、胆大妄为、敢说、敢做,以致有的人言词犀利,有的人情绪激动,还有的人出口伤人、行为失当。群体性事件的这种特点,经常使得事态难以把握和控制。因此,妥善处置群体性的上访事件、有效化解各种群体性矛盾、进而维护稳定局面十分重要,有必要把握和运用好几个基本策略:

策略之一:学会倾听提供宣泄机会

群体性上访人员一般都是有备而来的,而且大多会自认为提出的诉求是“正当”的、“合理”的,或者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了不公正、不公平的对待,有“蒙冤受屈”之感。所以,在群体性事件中,上访人员普遍会显得群情激愤、心理不平衡,需要有宣泄负面情感和情绪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上访群体,从事稳定的工作者必须首先保持头脑冷静,学会做一个耐心的、忠实的听众,让上访人员依次发言、畅所欲言,纷纷阐明观点、讲述理由、发表见解。在倾听的同时,要做好记录,归纳梳理,并注意抓住错误的、违背客观事实的观点和想法,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倾听上访人员的发言,主要意图就是让上访人员尽情地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怨气,从而调节情绪、缓和气氛,创造有利于沟通和交流的情境。

近年来,大江工业公司相关部门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无论是“121”人员、“双解”人员,还是集体企业退休人员,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这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运用这个策略,要求从事稳定工作的人要沉得住气,努力克制自己、沉默寡言,决不中途打断上访人员发言。事实上,在上访人员的情绪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时候,作任何解释和说明都是徒劳无益的,反而容易导致群起而攻之,甚至“火上浇油”、激化矛盾。

策略之二:注意观察控制现场局势

群体性上访人员,常常是由某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串通、煽动,为了共同的利益诉求而临时召集起来的群体,其显著特点是人员构成情况复杂,缺乏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各色人等鱼龙混杂,现场局势很容易失控。因而,处置群体性事件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握和控制好现场局势,防止产生对立情绪,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这也是衡量处置群体性事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上访人员的发言,会表露和反映出多方面的信息及有关情况,这就为收集信息、掌握情况、控制局势提供了最佳时机。稳定工作者要主动利用上访人员发言的有利时机,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时刻注意观察现场状态、把握现场气氛,充分了解和判断上访人员的构成情况、性格特征、政策水平、表达能力、提出的诉求和理由,以及下一步的打算、想法和动向等内容。尤其要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分析确定重点人头,为后续的疏导、答复工作做好铺垫。

策略之三:积极引导灌输正确理念

如今的群体性上访人员,大多数都会大胆地提出一些不符合政策规定、不切合实际的利益诉求,有的诉求甚至是根本无法解决和满足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上访人员特别是退休的上访人员不能跟上和适应形势的变化发展,思想观念顽固、落后,不了解或者不理解当前的政策和规定,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守旧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动辄就以以前怎样怎样、原来如何如何的情况来与现在作比较。这种状况决定了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必须开展积极的、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促进上访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水平,逐步理解和接受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新政策。一句话,就是要为上访人员“洗脑”。

“洗脑”这个环节,要安排在上访人员发言之后进行,直到没有不同的意见为止。“洗脑”必须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一是要区别不同的上访群体,讲解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宣讲客观形势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实让上访人员弄清道理、明白事理。二是要“对症下药”,根据上访人员在发言中透露出来的错误观念和不当言论,进行有力的反驳和疏导。反驳和疏导要讲究有理有节、有事实、有证据,努力做到让上访人员心悦诚服。

但是,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提升,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难以立竿见影、一劳永逸。有时,可能还要经历几个“回合”的多次灌输和反复“磨合”,才会见到成效、产生作用。

策略之四:坚持原则消除侥幸心理

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博弈过程。了解上访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采取心理攻势、打“心理战”是十分必要的。在稳定工作中,分析众多的案例可以发现,许多群体性上访人员都抱有试一试的侥幸心理,认为“闹”就可以解决问题、达到目的,以至于有的群体明知利益诉求缺乏合理性,也总要反复地表达诉求,向不同的部门表达诉求,向更高级别的领导表达诉求,甚至纠集更多的人来表达诉求,试图以强大的声势给接待部门和人员施加压力。

这无疑是上访人员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也是一种常见的心态。应对这种心态的重要策略,就是不折不扣地坚持原则、坚持政策,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时候,要意志坚定、态度坚决,把相关问题的办事原则和政策底线讲清楚、讲透彻,不给上访人员留下任何争取的可能和幻想的空间,彻底消除上访人员的侥幸心理。相反,如果不把握上访人员的这种心理状态,迫于上访人员反复纠缠或人多势众的压力,就退却让步,动摇原则、动摇政策,那么上访人员就很容易“得寸进尺”、“步步为营”,导致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出现“节节败退”的不良后果。

哲学家说:“上帝在我们左手埋下问题,又在我们右手留下了方法。”虽然群体性的上访事件是稳定工作的棘手问题,但是如何处置群体性事件,还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值得探讨和遵循。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策略和方法,我们就会在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的过程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就会履行好“搁平捡顺”、维护稳定的职责要求,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上一篇:基本防水措施下一篇:方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