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突发性事件

2024-12-04

公共突发性事件(共12篇)

公共突发性事件 篇1

一、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阐述

(一)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内涵

我国对突发公共事件有较为明确的界定,社会也普遍认可。一般指突然发生的,可能或已经造成了严重社会危害,并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主要有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定义的基础上,也做了具体的应对部署。

(二)传播主体变迁衍生的新特点

较之于传统传播途径,新媒体下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具备以下新特点:一是广泛的知晓度。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不再局限于点和面的线性传播,而是一个网状传播。信息会第一时间到达终端,几分钟甚至更快,公众便可知晓千里之外甚至世界各角落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心理的接近和职业的接近,比以往地缘的接近更能引发公众共鸣,挥动手指,转发至微博、空间、朋友圈,分分钟将事件广为传播,甚至全网覆盖。看客下的当前,这一现象更为普遍。二是高度的公众参与。21世纪的公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新闻,并借助智能终端很快参与到事件中去,了解、评论、转发,形成舆论压力。以新浪微博为例,阅读量过亿的话题榜达有四个,其中新华社中国网事主持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阅读量达到12.9亿,讨论18万次,粉丝35916名,公众参与的热情可见一斑。三是无限的感性放大。突发公共事件因其程度不同,划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级别,网络是社会的放大器,一般性的突发公共事件进入网络平台可能被放大为较大的事件或重大事件,尤其是在问题较为集中的社会领域,此时,真相已被部分网民的情绪所淹没,偏离主题,演化为一场放大的、刺激的、盲目的情绪宣泄。

二、上海踩踏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一)上海踩踏事件中的舆论危机

首先是公众影响舆论。伴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将对舆论产生重大影响。在事件的发展进程中,一些网络草根部门深挖一些新鲜信息吸引眼球,形成舆论压力,甚至会对政府形成倒逼之势。

其次是谣言滋生和非理性话语的出现。谣言并非空穴来风,更像小道消息,听起来有模有样,有理有据。在2014年12月31号晚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因散发某酒吧代金券而引发踩踏事故,几乎成为第二天人们接受的第一个“事实原因”,但事后证明,优惠券根本散发不到事发地。但公共危机事件为谣言滋生提供了温床,干扰了正常的舆论导向。

“在互联网的语境下,所有可能的传播平台已经由观点的市场变成了情绪的流放地,事实并不重要,大部分参与者都没有捕捉到基本的事实真相、基本的事实框架,所有人都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参与了表达,卷入了这场我们所说的‘暴动’。”[1]非理性的话语包含着毫无顾忌的情绪宣泄,也包含了一些非道义、非人性的言论。歪曲的、暴戾的话语,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屡见不鲜。

最后是地域歧视衍生。当危机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时,人们的情绪无处宣泄,此时,地域歧视将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演变为不同地域的对骂。在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一股歧视外地人的声音悄然崛起,“蝗虫滚出上海去”、“死的都是外地人”,“外地人”与“本地人”标签化的设置,引发地域攻击口水战,煽动负面情绪,背离事件本源,形成另一种社会舆论。

(二)上海踩踏事件舆论引导的问题与反思

1. 发挥官方舆论场的主导地位

首先保证官方信息及时发布。官方信息的快速发布,不仅是负责任的态度的表现,更是尊重舆论传播规律的必然要求。谣言止于真相,真相消除恐慌,面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政府的第一反应是“快”。

作为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上海发布”,最早的信息公告是在2015年1月1日01:01,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事件、伤亡情况,要素较全,提到“事故发生后,上海市连夜成立工作组。韩正、杨雄要求全力做好伤员抢救和善后处理等工作,告知公众官方对于事件的重视”。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首页的新闻发布中,共有8条新闻,其中从1月1日至1月7日每天一则“关于外滩事件伤员救治情况的通报”,另一条是1月1日发布的“市卫生计生委集中全市医疗资源抢救伤员”。

但不得不说,上海市在这次危机事件中的应对是滞后的,虽然公开了信息,但它的信息只是停留在表层,“伤亡多少”、“多少人出院”、“多少人正在接受救治”、“政府要求妥善处理并做好后期安抚”等,并未触及事件的本源、原因。因此舆论始终处于混乱状态,公众的负面情绪不断扩散。

其次要快速查明事件原因。面对公共危机事件,公众迫切需要了解事件的起因,此时公众往往是有归因偏向的。所谓的归因偏向是指:公众在为危机事件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出现某种系统的偏向。[2]情绪是致使归因偏向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不满情绪充斥着网络,其中最主要成分是愤怒,在没有得到权威信息发布时,人们在给危机事件寻找原因时,同样表现出归因偏向现象,更容易将事件的原因归咎于政府、官员和上层社会。

“快报结果、慢报原因”似乎已经成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一个定式。2011年7.23甬温动车事故,直到当年12月28日才真正公布原因。而上海特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原因需要多久才能公布?根据网友的猜测,目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酒吧撒发类似美元的代金卷引发哄抢踩踏。(2)有人持刀,引发踩踏。(3)场内警察太少,管理不善,引发拥挤踩踏。(4)政府信息传播不畅,市民未能了解实际情况,一直蜂拥至外滩,最终导致悲剧发生。(5)国民素质差。截止到目前,只有第一个原因被上海警方否定,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它原因被官方所披露,公众由猜测逐渐转变为对政府不作为的不满,更容易将原因归结到政府和政府公职人员身上。因此,将舆论回归于正常,必须尽快通报事件原因。

最后应重视人文关怀。按照2006年1月颁布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死亡人数在30人以上属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上海踩踏事故死亡36人,当属特别重大事故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由国务院负责组织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表示:“外滩事件告诉我们的是,政府要主动追踪社会动向、追踪市场动向,提供更加精细的管理、服务和保障。守夜人的责任就是这样”。[3]但在此次事件中,截止到踩踏事件“头七”,官方依旧没有出现对人、对生命的关怀。悼念都是网友或市民自发进行,而官方的缅怀也只停留在微博这一虚拟的空间,惟一可捕捉的是领导到医院看望伤员,官方舆论发挥引导作用,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到从情感上、心理上、价值观上实现人文关怀,为进一步发展舆论营造时机。

2. 发挥“草根”舆论场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要发挥“草根”舆论场中的积极作用。新媒体语境下,网络舆论得以形成,以往甚是稀缺的媒体资源,可为普通大众所享有,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参与者,甚至影响最终的决策,观点自由市场的推动下,各种思想在此处交汇,新媒体俨然成为社会舆论的摇篮和放大器。“草根”舆论必然被占据一席之地。事实上,在公共危机事件面前,往往是虚拟的网络环境率先躁动,形成巨大舆论压力,而后才向现实环境辐射延伸。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显示:据对中国210起重大舆论事件的研究发现,网络舆论在约七成(67%)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4]公众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最初是不带属性的。充分发挥草根舆论场的积极作用,同样推动事件更好地解决。

其次要调控“草根”舆论场中的消极情绪。网络舆论的成员多为“草根”阶层,由于其文化层次、生活经历、认知能力的不同,对同一事件,将会发出不同的看法,这就导致草根舆论场的庞大繁杂、无序片面,情绪易走极端。特别在非常规突发事件之前和初期,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往往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性质、强度、发展趋势以及危害等缺乏明确的把握,见仁见智的情况就更加难以避免。[5]

在众多网友陷入悼念哀痛之中时,有一批人却在网络中传播不和谐语言和画面,活跃在舆论中。微博博主“墩墩智囊”在《舆论中的几类泥沙》一文中这样描述不和谐因素:啃食“人血馒头”的营销党、“唯恐天下不乱”的谣言党、“毫无底线”的眼球党、“义愤填膺”的人肉党、“居心叵测”的攻击党。网民的素养良莠不齐,但消极负面的情绪很容易引发心理上的共鸣,成为乌合之众。面对草根舆论场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要及时进行调控,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消散不利情绪。良知者对事件的感慨,电视画面对灾难发生地的还原,亲历者对灾难的回顾,将是最好的回击。

3. 发挥媒体舆论场的最大作用

舆论引导中的新闻媒体,一方面接受党的领导,发布新闻舆论,另一方面又主动地反应社会舆论中的合理部分,从而对公众也即受众实施舆论引导。[6]

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往往是滞后的。比如报纸,这次事件发生在23:35分左右,所有日报都已排版完毕,事件的发展难以有一个准确的定数,在第二天的报纸中,往往只能呈现“豆腐块”,电视媒体相对好一些,可以以字幕形式多次滚动播出。纵使滞后,但传统媒体凭借其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在日后的报道中,很容易就可以处在引领舆论的位置。事实证明,公众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面前,对主流媒体的权威咨询始终有着特殊的依赖。[7]

在上海踩踏事件发生后,央视综合频道在1月1日的新闻30分中,播出了记者在事发地的现场直播,内容包括事发位置、情况,并告诉人们类似美元的代金券是撒不到现场的;1日下午的《新民晚报》共用了四个版面对此事件全面报道;2日新华社深度报道三问“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风险预防策略是否充分?安全管理手段是否到位?应急管制是否及时?问出公众心中的疑惑,将舆论上升到新的高度;《南方周末》在这一期头版发表了《踩踏事件:失守的守夜人》,多方采访,深度挖掘,还原了始末,替公众责难,也替政府反思;新媒体在此过程中,一直不间断的追踪,如澎湃新闻等。

媒体除发布官方数据外,深入的采访报道,告知受众更为全面的信息,舆论不偏不倚地引导,是这次事件未能发酵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也在很大程度上平息了舆论中的谣言和暴戾。

三、结语

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引导已不是新课题,尤其是21世纪以来,因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更加频繁地了解、评论各种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与传统语境不同,新媒体下的公共危机事件具备更强的传播性和互动性。面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下的舆论危机,若无及时、正确的舆论引导,对社会发展的破坏性将不可估量。因此,无论是官方、草根还是媒体,需要找准各自在舆论场中的位置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公共突发性事件 篇2

应急预案

学校是传染病人群集中的场所,也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因此为了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进一步做好学校流感、集体性发热、水痘、流脑、非典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加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防止疾病在学校中传播,保护青少年身体健康,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预防传染病具体措施:

1、建立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臵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为落实应急预案要求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设备条件。

2、学校建立卫生工作责任制度,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传染病流行季节,卫生室医护人员和班主任老师要密切配合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3、学校要利用健康教育课(初中)、健康知识讲座(高中)黑板报、广播台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教会师生一般的防病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生活习惯。

4、传染病流行季节,对学生的学习场所、生活场所进行定期消毒,学生要注意经常开门开窗,保证教室、宿舍空气的流通。

5、一旦发现学生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做到及时到卫生室诊治并通知家长,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由学校派员带领学生进行就医。

二、等级划分与应急处臵:

(一)第一级传染病事件:

1、确认划分:

(1)流感:在流感最长潜伏期内出现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一个班级病例在5例及以上或全校病例在15例以上,30例以下。

(2)集体性发热事件: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集聚性发热病人,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实,一个班级病例在5例及以上或全校病例在15例以上,30例以下。

(3)水痘:在水痘最长潜伏期内,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并伴有较轻全身症状的病例在30例以下。

(4)流脑:学校出现有发热、头痛、淤点、颈部强直、喷射性呕吐等流脑疑似症状的流脑疑似病例。

(5)非典型肺炎:学校出现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等非典型肺炎疑似状的非典型疑似病例。

2、应急处臵:

(1)在第一时间内以电话形式向市教育局计财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病情况。

(2)马上协助学生家长把病人送医院进行就诊,同时严格控制患者病愈返校的隔离期限。

(3)学校及时了解和掌握疾病的发生情况及发展趋势,进一步落实各项应急预防和控制措施。

(4)卫生室医护人员加强对校内消毒隔离工作的指导,并立即组织人员对重点班级(场所)进行重点消毒,同时负责指导和督促落实学校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5)学校进一步做好对相关疾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广播、出专题专栏、组织课堂宣讲、张贴或向学生家长发放宣传资料。(6)在疫情期间有病例发生的班级停止使用学校公共教室,同时在这段时间学校不再组织师生进行集体活动,以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7)在控制疫情期间卫生室医护人员应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坚持每天驿学生进行症状检测,如发现体温在38度以上并伴有相似症状的学生,要及时送离学校并进行就医。

(8)在控制疫情期间学校认真做好对疾病的检测工作,建立进校晨检制度及逐级上报疾病制度,力争在第一节课时前掌握师生疾病续发情况。

(9)卫生室医护人员每天追踪发病动态,认真做好每日传染病发病情况登记、统计工作,并在每日上午9:30前把前一日9时至当日9时学校师生员工的发病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市疾控中心,以完成传染病发病续报工作。

(10)当最后一例病例发病后,在最长潜伏期内无新发病例时才可以结案,并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做好结案小结工作。

(二)第二级传染病事件:

1、确认划分:

(1)流感:在流感最长潜伏期内出现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的病例在30例及以上。

(2)集体性发热事件: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集聚性发热病人,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实病例在30例及以上。

(3)水痘:在水痘最长潜伏期内,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并伴有较轻全身症状的病例在30例及以上。

(4)流脑:学校出现有发热、头痛、淤点、颈部强直、喷射性呕吐等流脑疑似症状的流脑疑似病例。

(5)非典型肺炎:学校出现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等非典型肺炎疑似状的非典型疑似病例。

2、应急处臵:

在执行第一级传染病事件第一至第九条处臵措施的基础上:

(1)配合市疾控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整,认真接受卫生部门的指导和督查,并积极修正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2)当最后一例病例发病后,在最长潜伏期内无新发病例时,按照要求认真进行结案,并根据有关规定完成结案小结工作。

(三)第三级传染病事件:

1、确认划分:

(1)流感:在流感最长潜伏期内出现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的病例在100例及以上。

(2)集体性发热事件: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集聚性发热病人,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实病例在100例及以上。

(3)水痘:在水痘最长潜伏期内,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并伴有较轻全身症状的病例在100例及以上。

(4)流脑:学校出现有发热、头痛、淤点、颈部强直、喷射性呕吐等流脑疑似症状的流脑疑似病例或有经医院临床确诊病例。

(5)非典型肺炎:学校出现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等非典型肺炎疑似症状的非典型疑似病例。

3、应急处臵:

在执行第一级传染病事件第一至第九条处臵措施的基础上:

(1)配合市政府、市疾控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认真接受卫生部门的指导和督查,并积极修正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2)当最后一例病例发病后,在最长潜伏期内无新发病例时,按照要求认真进行结案,并根据有关规定完成结案小结工作。

三、处臵传染病领导小组:

组 长:张成江

界湖中心小学校长 副组长:高本富

界湖中心小学副校长 成 员:

窦忠云 界湖中心小学西校区负责人 张志文 界湖中心小学东校区负责人 王洪秀 界湖中心小学中疃联小负责人 车 钱 界湖中心小学白石联小负责人 郑德艳 界湖中心小学明生联小负责人 朱作福 界湖中心小学夏庄联小负责人 赵西学 界湖中心小学卧龙源联小负责人 郭树军 界湖中心小学南寨联小负责人 李明娟 爱卫会专职工作人员

共卫生突发性事件(食物中毒)

应急预案

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校应对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上海市施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意见》,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建立学校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臵工作领导小组,坚持 “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制订制度,落实措施,加强检查,责任到人。

2、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体检,无健康证的人员一律不准上岗。

3、严格把好食品验收关,杜绝不洁、变质或“三无”食品流入,做好验收记录。

4、规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煮熟烧透,加工好的食物及时进入熟食间,严格熟食间的管理,防止熟食再污染。

5、实行熟、生食物分开保管、使用不同制作器皿。

6、做好留样食物的记录并签名,留样食品做好标记须在冷藏柜内保留 48小时。严禁将留样食品存放在冷冻柜内。

7、严格各操作环节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要正确、时间要保证。

二、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按照严重程度进行等级确认与划分:

1、重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2、较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100人及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3、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99人及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三、一旦发生师生食物中毒事件,应按下列程序处臵:

1、停止供餐:立即停止学校食堂或盒饭公司的供餐。

2、及时报告:

(1)条件:有3人(含3人)以上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症状。

(2)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班主任或分餐老师应及时向校领导或卫生老师报告,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内电话报告区教育局及区食品药品监督所,学校在事件发生90分钟内向教育局呈书面报告。报告内容: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的时间;学校的名称、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供应单位的名称、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目前状况和紧急处理措施;报告时间和报告人。处理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应随时报告。

(3)报告途径

教育局安全科、县食品药品监督所

3、学校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立即把患者送往区级或以上医院救治,及时通知家长或家属。

4、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同时要保护好现场,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积极主动配合区食品药品监督所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学校卫生保健老师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专册登记,学校统计和登记好患病师生的具体情况(包括:班级、人数、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就医情况等)。

6、学校在事件发生后,做好随访工作,继续排摸调查,安排专人做好家长解释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书面报告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直至所有患病学生全部康复到校上课。

7、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包括教学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

8、保险介入:同时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9、必要时报告公安、工商等部门。四.组织机构

1.突发性事件(食物中毒)应急处臵工作组 组 长:张成江

界湖中心小学校长 副组长:高本富

界湖中心小学副校长 成 员:

窦忠云 界湖中心小学西校区负责人 张志文 界湖中心小学东校区负责人 王洪秀 界湖中心小学中疃联小负责人 车 钱 界湖中心小学白石联小负责人 郑德艳 界湖中心小学明生联小负责人 朱作福 界湖中心小学夏庄联小负责人 赵西学 界湖中心小学卧龙源联小负责人 郭树军 界湖中心小学南寨联小负责人 李明娟 爱卫会专职工作人员 2.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老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老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实施求救工作。(3)、根据需要对师生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及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确保通信设备设施、信息网络畅通。

德国如何应对公共突发事件 篇3

在德国首都柏林,危险等级被分为普通险情、异常险情和重大灾害三个级别。不同险情的救援抢险方式、各部门的分工和投入的力量也不尽相同。

柏林州内政部安全与秩序局设有重大灾害防护处,负责协调重大灾害的预防以及灾害发生后的救援抢险措施的实施。任何可能发生潜在危险的机构、设施都必须有内部和外部两套应急预案。

以加油站为例。内部应急预案涉及在发生火险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如何逃生和如何报警等。外部应急预案则确定了采取抢险措施的责任人、与警方和消防队联系的责任人。应急预案中。从发现警情到报警以及其他各个环节应采取哪些措施。消防通道入口设在何处以及实施外部应急预案应做何种准备等都十分明了。在柏林,各大医院也有一整套的应急预案,以备在重大人员伤亡情况下实施紧急救助。

普通险情包括火灾、爆炸、洪水等涉及到公共安全与秩序的突发事件。主要由柏林市政管理部门和警方负责解决。为此,市政管理部门和警方必须随时准备投入救援,还要有一整套在不同险情发生后的相应处置方案。参与抢险的各有关部门对抢险措施必须互相通气、彼此协调,通常要在现场设立一个联合救援指挥部。具体的抢险方案要得到现场联合救援指挥部所有救援参与方的认可。联合救援指挥部的任务包括:明确各方任务和职责,确定抢险方案,随时进行险情评估以及向社会发布信息等。

异常险情包括飞机失事、大型集会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危险品运输、有毒或放射性物质扩散、重大疫情以及异常天气灾害等。除了警方和消防部门外,异常险情往往还需要非政府救援组织的参与,例如德国红十字会和德国救生协会等。必要时还需要军队、联邦技术救援机构和邻近其他州派出救援力量。

重大灾害由于有可能涉及众多人员的伤亡,或者对环境和设施造成异常破坏,仅凭借市政管理部门的人力物力已经无法应对。重大灾害防护机构包括柏林州当局及其下属的市级、区级政府部门和柏林消防队、警方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如果灾害规模巨大需要外部支持时,包括联邦技术救援机构、联邦边境保卫局、军队以及邻近其他州都将提供紧急支援。州内政部与联邦及各州有关机构和红十字会等救助组织共同设有不同的协调委员会。州内政部安全与秩序局同时还对柏林警方和消防队行使监察职能,并与它们密切合作。重大灾害防护处还要经常与警察局、消防队等部门进行磋商,帮助它们制订灾害预防计划和抢险救灾方案。在重大灾害警报发出后,柏林州内政部将立即负责成立救援指挥中心,协调现场联合救援指挥部与其他救援部门的行动,并向公众和社会发布信息等,以尽最大努力减少重大灾害所造成的破坏。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篇4

关键词:应急,政府,事件,预案,处置

一、突发公共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 危机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主要指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四大类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发展途径和演变规律不确知, 灾害程度难以预计, 常规防止手段失效, 对一个区域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种种现象表明中国正在进入“风险社会”和“危机管理”时代。据统计, 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约占我国GDP的6%, 近7000亿元, 每年夺去20万人的宝贵生命, 并有上升的趋势, 已成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隐患。

第一, 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之间的矛盾。

我国已经分行业、分部门、分灾种建立了一系列专业性职能部门或救援机构, 如公安、消防、急救、防汛、防震与抗震、疾病防控等。在我国2005年发生的540万起突发性公共事件重, 绝大多数突发事件具有较为成熟的常规应对体系。这类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处置相对易于程序化, 由专业性强、责任主体鼻尖单一的职能部门或机构进行常规性处理后, 对公共安全产生的影响有限。将常规性突发事件纳入成熟而程序化的常态管理, 不仅处置率高, 而且社会成本的占用率也较低。

第二, “重救援、轻预警”, 应急功能定位上的矛盾。

我国尚未形成合理有效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与激励制度, 预警预控等隐性的管理过程往往无法得到奖励, 而“救火式”的应急处置与救援行为由于容易观察, 反而可能得到嘉奖。突发事件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事前的风险监测以及预测预防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双重因素的作用导致我国应急管理出现“重救援、轻预警”的失衡局面。

通过风险评估、监测监控、早期干预等预警预控活动将萌芽状态的公共安全事件限制在常规应对体系的处置能力之内, 化解公共安全危机, 应当成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最重要的系统功能与核心的建设目标。

第三, 应急联动需求与信息“条块分割”之间的矛盾。

应急处置主体的联动机制不完善。我国部门之间、地方之间、条块之间以及预防与处置、先期处置与后期处置之间衔接不紧密, 应急联动的组织协同性较差。多方多主体协同处置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 人员、信息、资源等难以快速集成, 联动机制不完善;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与日常应急管理存在脱节现象;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与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机构级别较低, 事件应急的属地化管理的授权不足, 职能不完善, 难以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运转枢纽作用。

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信息的采集、传递与集成尚未形成系统。我国已建设较为完善的水利、地震、卫生、气象等专业监测网络。由于长期以来对各类事故和灾害采用分行业的事后统计标准, 没有建立依据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性质和变化的统计方法, 影响了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信息的有效融合和评估, 缺乏各种监测网络之间的预警信息标准, 各类预警信息共享性较差且不能有效集成, 导致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难以有效应急决策。尽管我国正在完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信息的发布制度, 但因公众的公共安全知识、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知识普及不够, 难以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

第四, 应急资源需求大于资源总量缺乏之间的矛盾。

应急资金来源不畅, 国家财政支持的力度不够, 尚未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应急资金筹措体系。一些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时征用社会资源后缺乏补偿, 已经开始影响后续应急处置中公众的积极性。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小、布局不尽合理, 物质供应动态保障机制需要建立健全。专业应急求援队伍的种类、数量均不足, 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缺乏专业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及相应的基地建设。专业应急装备严重不足、专业应急演练不够。尤其是一些特殊种类灾害发生时, 出现延误处置时机、处置方法不当和造成人员伤亡, 甚至出现扩大灾害影响的情况。应急交通的综合运力协调机制亟待完善, 应急运输缺少特定用途的交通工具。

第五, 公共安全问题的紧迫性与法规建设之间的矛盾。

目前已经出台涉及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党中央、国务院及部门文件113件, 法律36件, 部门规章55件, 国家级应急预案106项, 各省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条例和地方应急预案, 全国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已形成。

由于上述应急法规大部分是从各部门条例演变而来, 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匹配, 各应急主体在处置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之中难以有效协调, 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有待检验, 各类应急预案之间缺乏有效协同。

具体应急管理活动的法规缺失, 如调配救援物资的法律保障机制 (包括紧急状态中的物资征用、调度) , 政府应急体系中的资源组织法规、政府资源 (含资金) 的使用法规、应急专用资金制度, 重大应急活动中的全民动员制度及其社会资源调用的补偿政策等有关法规十分缺乏。此外, 对重大计算机系统事故、境外生物入侵等事件的应急制度仍没有相应法规。

三、结论

近年来的突发公共事件给中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但更多的也让我们意识到了危机管理中的缺陷。危机管理问题是比较复杂的, 涉及到方方面面, 需要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从而达到将损失减到最小程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春梅.从四川地震看政府的危机管理[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9.2

[2]李树娟.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再认识[J].今日南国, 2008.1

[3]刘彪.浅析我国振幅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以“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公共突发性事件 篇5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有时会突发一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那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县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了及时处理和迅速控制食物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职责

(一)县级卫生监督机构

1、总结、统计分析本地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上报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并提出相应预防、控制措施。

2、对辖区内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二)各级医疗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食物中毒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例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例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

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和控制的准备

(二)食物中毒事件组织准备

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做好法定报告人的食物中毒报告管理和培训工作,制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方案,落实人员责任制和紧急事件值班制度。县卫生行政部门应指定有相应技术和能力的实验室做好随时接收和检验中毒样品的准备。各有关卫生、医疗机构应制定食物中毒报告和抢救、处理制度,保证突发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和控制所需要的人员、交通、通讯、调查和采样设备的基本需要。

(二)食物中毒事件现场调查常备用品准备

表1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常备用品

种类主要物品

采样工具

注射器、肛拭子、消毒棉签、消毒纱布、调匙、勺子、镊子、剪刀、屠工用刀、酒精灯、标号用品、75酒精、其他消毒灭菌器具等

样品容器灭菌塑料袋、广口瓶、灭菌试管、灭菌粪便盒、样品冷藏设备等

防护用品工作衣或隔离衣、口罩、白帽子、手套、靴子等

调查用表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调查结果汇总表、卫生监督文书等

检验设备毒物快速分析设备、深部温度计等

取证工具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

参考资料各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食品卫生相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专业技术参考资料等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常备用品应指定一个科室负责配备保管,并保持用品齐全,需要消毒用品由检验室负责消毒,每周消毒一次。检验室应常备毒物检验试剂,配制好的试剂应单独存放,国家法定长假和重大活动开始前,微生物检验室应准备充足样品保存液和培养基。

(三)食物中毒事件抢救物品准备

各级医疗单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催吐、洗胃、导泻设备和特殊治疗药品,并不断补充更××,用于食物中毒事件抢救和治疗。

三、报告登记

(一)报告

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县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应当及时填写《食物中毒报告登记表》,并报告县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县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管辖范围内的下列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实施紧急报告制度:

1、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当于6小时内报告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3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者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县人民政府和上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4、其它需要实施紧急报告制度的食物中毒事故。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县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跨辖区的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应通知有关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登记

接报后,根据《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要求,及时填写《食物中毒事故处理报告登记表》,记录中毒事故有关内容:

1、发生单位及地址

2、发病时间、中毒人数、死亡人数

3、可疑中毒食品及进食时间、进食人数

4、病人中毒表现、就诊或所处地点、救治措施及病人情况

四、组织开展现场调查

(一)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1、尽快查明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经过:

确定食物中毒的病例。

查明导致中毒的食品。

确定食物中毒致病因素(病原)

查明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致病因素来源及其污染、残存或增殖原因)。

2、提出和采取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

3、协助医疗机构对中毒病人进行救治。

4、收集对违法者实施处罚的证据。

5、提出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6、积累食物中毒资料,为改善食品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二)调查前的准备

县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食物中毒的报告后,应立即着手在2小时内组成调查处理小组,携带表1所列的调查物品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小组应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由食品卫生监督人员、检验人员和流行病学医师组成。调查人员应分头对病人和中毒现场进行调查。

(三)现场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对病人、同餐进食者的调查;对可疑食品加工现场的卫生学调查;采样进行现场快速检验和实验室检查;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提出可能的发生经过及防止中毒扩散的控制措施等。

对上述内容的调查应进行必要的分组和分工,各方面调查应尽可能同时进行,必要时组成现场领导小组,分别就病人抢救、现场调查、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协调指挥。

1、对病人和进食者的调查

调查人员在协助抢救病人的同时,应向病人详细了解有关发病经过;重点观察与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精神状态、临床表现以及呕吐、排泄物的性状;登记发病时间、可疑餐次(无可疑餐次应调查发病前72小时或之前的进餐食谱情况)的进餐时间、可疑中毒食品及食用量等,并将调查结果认真登记在《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中。调查完毕后请被调查者在个案调查登记表上签字认可。

对病人的调查应注意以下环节:

对疑难中毒事故的调查应对有关可疑食物列表分别进行询问调查,调查时注意调查和分析发病者与未发病者的进食食物的差别。

应十分重视首发病例,并详细记录发病前的症状、发病的日期和具体时间。尽可能调查到所发生的全部病例以及与该起事件有关人员(厨师、原料处理人员和食品采购人员等)的发病情况。如发病人数较多,可先随机选择部分人员进行调查。

选择最了解事件情况的有关人员(包括病人),详细了解有关食物的来源、加工方法、加工过程(包括使用的原料和配料、调料、食品容器)、存放条件和食用方法、进食人员及食用量等情况。

通过调查综合提出以下信息:(1)发病人数。(2)可疑餐次的`同餐进食人数及去向。(3)共同进食的食品。(4)临床表现及共同点。(5)用药情况和治疗效果。(6)需要进一步采取抢救的控制措施。

调查时应注意了解是否存在食物之外的其他可能与发病有关的因素,以排除或确定非食源性疾病。对可疑刑事中毒案件要将情况通报给当地公安部门。

2、对可疑食品的加工过程调查

向食品加工制作场所的主管人员或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可疑食物加工、制作的流程,将可疑食物各加工操作环节绘制成操作流程图,注明各环节加工制作人员的姓名,分析并标出可能存在或产生某种危害的加工操作环节。

对可疑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初步检查,重点检查食品原(配)料及其来源,加工方法是否杀灭或消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加工过程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交叉污染,是否有不适当的贮存(例如:非灭菌食品在室温存放超过4小时),以及剩余食品是否重××加热后食用等内容。

了解厨师和其他参与食品加工制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以排除或发现食物被食品加工人员所携带的病原污染的可能性。

请加工制作人员回忆可疑食物的加工制作方法,必要时通过观察其实际加工制作的情况或食品加工时间——温度的实际测定结果,对可疑食品加工制作环节进行危害分析。

按可疑食品原料来源和加工制作环节,选择并采集食品原(配)料、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容)具等样品进行检验。

对现场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食品污染和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记录,必要时进行照相、录像。

3、采集样品

现场调查人员应尽一切努力完成对中毒发生现场可疑中毒食品的样品采集工作,根据具体情况采集病人排泄物、血液等样本。食物中毒检验样品及采样方法见表2。

表2食物中毒检验样品及采样方法

样品种类采样数量采样方法

粪便2ml(g)置样品容器内

呕吐物50—200g置样品容器内

血液不少于3ml静脉无菌采样

尿液30-50ml取清洁中段尿

固体食品200—500g切取一部分置样品容器内

液体食品200—500g摇匀后置样品容器内

其他样品根据检验需要视情况采集可能含有毒物的样品

样品采集时应注意以下环节:

采样的品种

一般按病人出现的临床症状和检验目的选择样品种类。样本一般包括病人的呕吐物、血液、尿液、大便、剩余的食品、食品容器和加工用具表面涂抹等,可能条件下还应采集厨师和直接接触食品人员的手拭、肛拭等。

采样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如:对腹泻病人要注意采集粪便和肛拭;对发热病人注意采集血液样品;对怀疑化学性食物中毒应采集血液和尿液;无剩余可疑食品时应采集相关容器、用具、抹布等涂抹样品。

采样方法样品应按照无菌采样方法采集。备检样品应置冰箱内保存(温度通常控制在4℃左右);采样时应注明样品名称、来源、建议检验项目等。

采样人数

对一起发病规模较大的食物中毒事件一般采集10—20名具有典型症状的病人的检验样品,同时应采集部分具有相同进食史但未发病者的同类样品作为对照。

4、调查情况的初步分析

病例确定通过现场核实的发病情况和进食情况分析,提出确定病例的标准,按确定的病例标准对现已发现或报告的可疑病例进行鉴别。

病例确定标准可参考以下方面:(1)计算病人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的频率,确定病人的突出症状与伴随症状。(2)按临床发病情况,确定病人中毒的轻重。(3)按是否有医师诊断确定病例是否为临床诊断病例。

对尚未报告或就诊的病例进一步进行登记调查。

对病例的初步流行病学分析(1)按病例发病绘制发病流行曲线,分析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特点及联系,确定可能的致病因素。(2)绘制病例发病场所或地点分布图,分析病例发病地区分布特点及其联系,确定可能的发病场所或地点。

分析事件可能的发生原因

根据确定的病例标准和病例流行病学分布的特点,应提出是否是同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意见,并就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可疑中毒食品及其来源、中毒原因,进食可疑中毒食品的时间、地点等提出假设,以指导抢救病人和进一步开展的调查及中毒控制工作。

(四)中毒的控制和处理

对可疑食物中毒事件应尽早采取控制和预防措施

县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后,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1、组织卫生机构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2、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3、组织调查小组进行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表》,撰写调查报告,并按规定报告有关部门。

县卫生监督机构对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可以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

1、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2、为控制食物中毒事故扩散,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回已售出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或监督销毁;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

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的有关规定对食物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调查工作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2名以上卫生监督员依法进行。

五、技术处理

(一)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二)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

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采取病人血液、尿液、吐泻物标本,以备送检。迅速排毒处理,包括催吐、洗胃和导泻。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2、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可疑食品。采取剩余可疑中毒食品,以备检验。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

3、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六、食物中毒诊断依据

(一)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

停止使用该种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二)同起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三)潜伏期一般较短,病程以致病病原的种类和中毒个体差异而不同。

(四)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五)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能引起与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病原。

(六)未取得足够的实验室诊断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

七、实验室检验

(一)送检样品应在适宜的保存温度和条件下,以最短的时间送检实验室检验。

不能及时送样的应在现场对样品进行冷藏。

(二)检验项目的选择根据本起中毒病人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尽快推断致病因素的性质和中毒原因,确定检验项目。

(三)实验室在收到中毒样品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检验,并尽快出具检验报告。

当估计到实验室条件不足,应果断地请求有条件的部门予以支持。

(四)必要时对可疑中毒样品进行动物毒性实验,现场应急情况下可采用简易动物毒性试验。

八、综合分析和善后处理

(一)对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过程中收集的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可疑食品加工制作情况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验资料应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并按有关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判定依据和原则做出综合判定。

(二)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中毒食品和肇事单位做出相应处理。

(三)根据中毒原因和致病因素对中毒场所及有关食品加工环境、物品提出消毒和善后处理意见。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及时填报《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表》,并撰写食物中毒调查专题总结报告,存档备查并按规定报告有关部门。专题总结报告的内容应包括:食物中毒发生经过(中毒食品、致病因素及中毒原因)、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和病人预后情况、分析和结论、控制和预防控制的建议以及参加调查人员等。

民航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策略 篇6

【关键词】民航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策略

中国的经济正进入一个长期高速的发展阶段,航空运输组织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伴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急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民航组织经营环境的变化程度加剧,民航组织无法避免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危机。

一、民航突发公共事件及应急处置

(一)民航突发公共事件概念

民航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在民航系统正常工作计划之外或者在其认识范围之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害性的一切事件,也就是在民航公共领域发生的所有影响安全的突然发生事件。这些事件不仅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也对我国民航安全构成了一种潜在性的危害,同样也会在民航的消费者中引起恐慌并留下短时难以恢复的心理阴影。

(二)应急处置概念

应急处置即应急管理,是和突发事件紧密相连的一个概念。应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警、控制和处理的过程。

二、目前我国民航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现状

我国目前是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航空企业三级安全监察管理机构,机构设置比较健全,体现了“安全第一”的基本方针。从安全监察与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力来看,监督管理的职能突出,预警管理的功能缺乏;工作重点仅在于事后的表面处理而缺乏长效的应急处置管理机制,重静态的安全管理,轻动态的应急管理;航空公司、机场和空中管制中心安全监察各自为政,信息沟通不灵,安全管理整体性不强。

(一)指挥系统力量不够

强有力的指挥措施,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统一高效的行动,以及积极稳妥的组织民航和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是成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首要条件。这需要对多个部门的社会资源进行统一整合。

(二)公众参与不够

民航应急处置的资源配置与整合只有实现由民航的应急处置机制转变为全社会应急处置机制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相当数量的民航突发事故是针对公共安全层面的,涉及的行政管理部门多,涉及受害人群多,仅凭民航一个部门的努力是不可能有效遏制事态发展的。民航应急处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切与民航应急能力建设工作有关的社会力量积极响应并充分参与,而不能仅仅依靠民航组织和政府机构。

(三)应急能力低

平时是否建立应急机制和预案机制尤其是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极为重要。同时缺乏必要的预案演习,导致人员训练、熟练程度不够,救援能力低下。

(四)资源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的民航应急处置主要由机场承担,但是许多机场管理粗放,对应急救援工作重视不够,各种应急资源缺乏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和调配。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经常出现应急救援资源配备不足、人财物等资源无法及时到位等各种问题,严重制约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三、民航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策略

(一)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防机制

在危机过后进行事后的补救成本往往很大,事先的高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的实质就是要加强对危机的事先预防、事前介入、事前建设,力图避免可能的危机以及不必要的损失。预警机制要确定危机的警戒级别,针对不同的危机级别制定相应的应对危机和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建立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系统。同时,要针对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演习,以提高应急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保证应急处置等机制的运行。

(二)建立综合应急处置指挥机构

民航的综合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应对现有应急管理部门及其资源进行整合,提出各种应急决策预案。民航应急资源配置是一个系统工程,总的来说是特定的人、财、物的管理,涉及科技、交通、通信、人力资源、物资、财政等多方面的行政部门。常设的应急统一的协调机构应能根据突发事故需要,随时协调、调度相关部门参与突发事故救助。应急指挥横向要具有统一协调管理的权威性,纵向一定要延伸到基层本地化系统。有了这种专门的应急管理常设机构,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就能迅速由平常状态转入非常状态,承担起突发事故的紧急应对和处置工作。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发挥民航应急管理专门机构的特殊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中介组织以及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预防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和突发事件后重建的合力。

(三)完善民航安全法制建设

我国目前关于民航应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救援民用航空器规定》、《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等。但是从民航应急处置角度来看,目前的法制建设显然还不能适应未来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以后的法制建设中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健全和完善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其目的是在发生重大危机和突发事件时最大限度的保护绝大多数公民的生命安全,维护公共利益,把我国的民航应急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二是要健全和完善信息公开与保障公民知情权的法律制度,切实保障公民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知情权。三是要健全和完善民航各级组织和管理者在应对危机和处理突发事件中的法律责任,保证民用航空的安全。在民航突发事件应急与防范过程中,要强调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第一反应者的义务。健全依法追究机制,在相关立法中进一步确认和规范应急管理中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四)提高公众民航安全意识

民航从业者不仅是安全文化的接受者,也是安全文化的传播者。通过传播安全知识和应急管理知识,将安全文化通俗化。安全文化是大众文化,需要长期的投资,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才能有所回报。

我国民航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的部门和企业很多,绝非一蹴而就,亦绝非哪一个民航企业甚至是民航的哪一个行政部门的责任,而是整个民航系统、民航行业、甚至是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特别是当一个突发事件演变为社会危机时,需要政府各个部门包括整个社会资源都要积极参与应对,形成合力,从法律、政策和专业技术多个层次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由突发事件引发的危机,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保障民航安全有序地运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参考文献:

[1]莫利拉.李燕凌.管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

[2]刘永俊,陈淑君.转为危机:民航危机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巩敏.民航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9).

[4]张新梅,陈国华,张晖,陈清光,颜伟文.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02).

[5]郭富.民航體制改革与航空安全管理[J].中国民用航空,2002(11).

[6]罗帆,佘廉,宋磊.航空灾害预警管理系统及建立[J].中国民用航空,2002(11).

公共突发性事件 篇7

一、强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收集工作

首先, 提前介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发生突然, 此特性决定了档案管理人员要提前介入到事件发生与处理过程中, 避免因为延误而造成档案收集的滞后。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相关疫情的病因、病源及流行特征等都是未知数, 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 档案机构要在第一时间了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前因后果, 及时掌握事件的发展脉络, 准确提供档案机构保存的相关档案资料, 使档案机构变被动为主动, 全程参与, 真实记录, 以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收集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其次, 全面收集。档案管理人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 不仅要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 还要收集那些零散的、看似微不足道的手写稿、图片、电话记录和工作日志;不仅要对主管部门的资料进行收集, 还要收集相关部门以及基层执行单位、社会团体自发开展的活动中形成的对主管部门的有关建议、评价等资料, 并对各级医疗机构网络直报记录、疾控机构人员制订的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方案、实验室检测报告等也要进行专项收集, 跟踪收集, 更好地把握整个事件的全貌, 使档案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全过程。与此同时, 对公共媒体刊发、报道的相关视频、平面新闻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 并通过相关平台进行公示。再次, 多样收集。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过程中, 不仅要将在事件处理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全部收集进馆, 还要有针对性地将社会媒体对于事件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相关新闻报道、录音录像、照片等信息一并收集进馆。这种收集范围的扩大化, 不仅能够为日后相关机构的利用提供更加翔实的参考资料, 还能增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资料的多样性和立体感, 使利用者能够从不同的渠道了解事件的全过程, 同时也是宣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的最好素材。

二、推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鉴定、保管和利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依法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是实现档案安全规范管理的前提基础。但目前我国在此方面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可供参考, 因此, 要使这类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系统化, 应当制定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及地方或国家级标准。特别是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归档范围和整理方面需规范化的规章制度的指导。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不仅仅是医疗机构的自身工作, 还是社会各个部门相互联动的协作处理过程。因此, 其档案的形成特点较多地体现为系统性, 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善于把握事件处理过程中相关机构的责任关系, 熟悉不同机构档案产生的特点, 运用系统的观点去收集档案, 并建立与相关机构之间的协作互动关系, 完善档案的收集渠道, 进而使档案机构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收集到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档案资料。

三、加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

档案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尤其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开发利用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对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加工提炼, 对信息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分析、编研、论证和开发利用, 搞好“深加工”、“精加工”, 使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价值得以提升。

档案管理人员要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 大胆创新、开拓进取, 为不同群体和不同工作领域提供服务, 并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完善医疗救治信息网络, 实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救治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同时, 档案管理人员要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的相关经验、资料、档案汇编成册, 定期向各大医院公开发放, 保障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及时了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相关政策、经验和方法, 这样有助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处理。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了更好地管理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 档案管理人员要从两个方面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素质:一是档案专业素质;二是医疗卫生专业素质。各级档案部门要从整体上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角度出发, 全面推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工作, 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管理工作队伍。通过制定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管理的相关预案, 明确在事件档案管理过程中不同岗位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 并定期进行模拟演练,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敏感意识, 培养其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管理能力, 特别是要加强相关医疗卫生方面知识的补充。因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材料专业性、技术性很强, 单凭档案专业知识只能在档案管理层面解决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管理的问题, 不具备相关医疗方面的知识是无法深入了解不同档案材料之间的联系的

参考文献

[1].顾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医院管理论坛, 2008.9

公共突发性事件 篇8

一、突发性公共事件概述

(一)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特征

1、发生的突发性和偶然性。

公共性突发事件没有固定的发生时间、发生人群,往往突然发生,始料未及,来势凶猛,有着很大的偶然性和瞬时性,难以预测。一般的爆炸、火灾等都可直观观察到,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传染病、食物中毒,水污染事故、职业危害、射线事故等可在正常的公共场所活动中经过人与人接触,通过饮食为载体和日常工作不知不觉地受到侵害,不易引起人们自寸注意,用常规的手段也无法检查到,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

2、事件引发后的公共性。

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在公共领域,由于其扩散迅速、影响面广、破坏性强,直接或间接关系到普遍的社群利益,严重困扰着公众的正常生活。同时,由于造成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原因一般比较复杂,所以在处理该类事件的过程中,关联到政府、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和公众。公共领域社会生活的纲维和公共利益相互联结的复杂性增加了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理的难度。

3、事件引发的危害性。

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由于事件爆发的突然性和公共性,受到事件影响的地区可能不仅仅是一国,如SARS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受到事件影响的领域也可能是及其广泛的。典型的就是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伤亡失踪达32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900多亿美元,给美国民众的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伤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直接危害人群的生命安全。对健康的损害和影响达到一定的程度易造成的社会恐慌和混乱,对社会也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类型划分

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类型划分,如表1所示。

突发经济危机资源、能源和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金融信用危机和其他严重经

二、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从国家宏观方面看

1、资金投入不足。

从资金投入费用来看,我国的公共突发事件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明显偏小,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年我国公共突发事件支出占GDP的比重很小,比世界平均水平低零点几个百分点,比其他很多国家的支出比重都要低,并且低于经济水平与中国相当的不发达国家。由于投入不足,在一些严重的突发事件来临时,造成的后果远不能用资金投入多少来弥补,因此,国家政府对突发事件的重视可想而知,最后导致造成严重后果也无法衡量。

2、国家应急法制的不完善。

我国目前对出现的公共紧急状态和危机的情境的对抗手段比较不集中,也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行政命令还优于法治。从立法角度来看,我国先后颁布和制定了对付社会动乱的《戒严法》,对付重大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防洪法》和《消防法》等,不过这些法律本身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管理的色彩很重,实用性和应急性不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如何防止在危机状态下公共政策侵害公民权利,如何进行监督等也都是法律的空白点,还有待继续完善和改革。

3、协调社会力量积极参入性不强。

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政府是有限的政府,在很多方面是有限的,管理范围有限,责任有限,权限有限。它暴露出政府治理在培育和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方面的缺陷:一是传统政府管理思维限制了民间组织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扮演角色和发挥作用,政府一直处在主导地位,并习惯于以行政为主导的行为程序;二是忽视民间力量和社会现状,多数公众对其了解不足。因此,作为政府,在完善其自身的职能的同时,也应该积极融入社会,出现问题时,不断管理强,组织高效率的发挥其行政命令。

(二)从政府微观方面看

1、应急管理机构组建、队伍建设方面。

由于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当前我国许多基层政府都没有建立相关的危机管理机构,缺乏相应的人员配置。多数政府部门只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成立紧急协调处理小组,抽调相应的人员组成临时机构,专项负责处理相关事宜。一旦事情解决,相应的机构和人员也就随之解散。这种临时组建的事件处理小组有两个弊端:一方面由于人员多数是从其他部门临时调配,限制了合作协调能力;另一方面人员的专业素质方面也难免有不足之处。一旦出现突发性公共事件,组建这类临时组织不仅容易贻误危机处理的良好时机,同时新组建的临时处理部门在实际运作方面也往往受到很多阻碍。

2、监测预警系统方面。

依托网络监测预警系统,为逐步完善从国家到地方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监测、评估、预警、反应机制,为突发事件的发生,在这一点上,作出了预报,我国的的监测系统,网络系统,警报系统,还有很多的不足。导致实现的信息畅通、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迅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不畅通。监测系统部门抓紧实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指挥、处理决策系统项目。项目建设包括网络平台、资源数据库、分析咨询系统、指挥决策系统这些正是当务之急。

3、卫生应急预案体系方面。

根据国务院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由卫生部牵头制定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已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卫生部及时组织全国实施预案的培训,并强调了在卫生应急实践中的不断完善预案。同时,在收集、汇总现有各单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这方面,加以重视。拟定卫生应急预案体系框架方案;指导地方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全国初步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对卫生应急体系不够完善此类问题做出了合理和建设性的改革和预案体系。对规范指导卫生应急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三、政府应急机制构建和解决对策

(一)加强预警机制体系

预警机制在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处主导作用。预警体系的建设,一要不断优化和规范预警指标体系。二要科学组织应急演练,提前做好精神、物资、技术等多方面的准备。三要完善预警情报收集机制。四要鼓励公众参与预警体系的数据采集和信息提供。五要加强预警联动,提高对预警的反应能力。

(二)完善政府应急组织体系

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是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基本组织保证,也是科学指挥协调和管理的重要保障条件。要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落实各级应急响应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及指挥权限;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指挥机构;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快速反应;建立健全以事发党委和政府为主,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三)健全法律法规

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中法制建设的重点是:一要统一紧急状态法律制度。我国应在宪法中规定统一的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二要明晰紧急状态法下政府可以采取紧急措施的必要行政程序,不为政府随意扩大行政紧急权力留下法律上的漏洞。三要对公民的权利保障要有底线,对公民在紧急状态时期遭受的损害获得法律上的有效救济。同时,我国政府还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级干部在应对危机与处理突发事件中的法律责任。

(四)加强宣传和培训、动员全社会参与

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是构建完备应急机制不可或缺的一环。社会公众既是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承受者,也是防范和处理此事件的参与者。危机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及所掌握的应急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是公众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为此,政府要调动各种资源,利用多种方式,通过开设灾害自救课程、编印通俗读本、摄制和播放影像资料、知识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教育的专门知识,让公众产生一定的心理免疫,在突发公共事件到来时能处变不惊,沉着应对。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一个国家和政府应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外国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我们应该采取灵活的方式和其他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加强合作。我国应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气象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组织在应急机制方面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危机的预防和治理,同时也要鼓励和加强国际民间力量的合作与沟通。

参考文献

[1]、许晓东.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危害中的立场、地位和职能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5) .

[2]、蔡小慎, 李丹妮.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防范于对应——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视角[J].前沿, 2009 (3) .

[3]、刘静.网络环境下基层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传承 (学术理论版) , 2009 (8) .

公共突发性事件 篇9

一直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舆论的概念众说纷纭, 在陈力丹老师的《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要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 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深刻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1]。

那么由此推及, 网络舆论就是在公众在网络平台上对现实社会 (包括网络社会) 以及其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公共言论, 其中也包含了公众——在网络平台中即网民——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随着网络媒介的高速发展和web2.0时代的到来, 网络媒介在各类突发事件和社会焦点事件中表现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影响力。杜骏飞认为, 网络舆论是公众意见与网络传播媒介相结合的产物, 所有的网络舆论都对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2]。因此, 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是企业、团体乃至政府、国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以“会理悬浮门事件”为典型案例, 描摹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收缩, 并探析扭转负面网络舆论的注意事项。

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特点和网络媒介角色

突发性公共事件指在人们意料之外、在较短时间内急速爆发并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危机。这类危机通常会影响社会秩序和政府管理。而突发性公共事件引发的舆论模式基本是“风吹浪起模式”。即在舆论凸显之前, 社会没有任何议论, 根本不存在相关意见。由于外界因素的强烈刺激, 舆论立刻形成, 从刺激到舆论出现没有加温过程。因舆论突发, 因此常常是事件面临复杂、威胁性的特殊状态, 充满多变和不确定因素。同时, 它也要求相关组织和部门的反应速度要十分快, 因突发性公共事件往往时间紧迫, 同时又具备“涟漪效应”, 一石激起千层浪, 传播速度快, 影响范围广, 信息变异频度高。误解、谣言、毁谤皆出于此[3]。

在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中, 网络媒介都表现出了自身巨大的力量。不论是“躲猫猫事件”还是“我爸是李刚事件”, 从汶川地震到各类“强拆事件”, 还有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食品安全危机事件, 网络媒体都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参与。在网络上, 因传播的快速性、参与的广泛性、主体和匿名性、人际的交互性, 公众能快速的接收到所关注甚至从未关注领域的信息, 并有了畅通的表达渠道, 而网络的人际传播特点, 又使所有话题的传播威力前所未有, 从单点信息变成网络舆论并不断扩散。言论自由是舆论形成的重要条件, 在网络平台上, 公众无疑获得了比之前更加自由和开放的话语空间。与此同时, 政府也比以前更加注重通过网络了解民意表达,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决策。

三、“会理悬浮门”事件及其舆论变化

2011年一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四川偏远小镇——凉山会理县被屡屡提及, 在网络论坛和微博上掀起不小的波澜, 而随后在48小时内不仅使不利舆论缩小和消失, 甚至“化危为机”, 成为了一次经典的城市营销。

1. 会理悬浮门舆论形成

事情的起因是在2011年6月26日20点56分, 有网友在国内知名商业论坛“天涯”论坛上发布了一则名为《太假了, 我县的宣传图片》的帖子。在帖子里该网友对“会理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首页的截图。在截图里有一张会理领导视察通乡公路的“照片”, 照片中三位领导看似悬浮立于公路之上。发帖人只配了百来字的说明:“今日没事上了一下我县政府网站, 头条新闻是高标准修通乡公路, 进去一看图片, 半升血吐出来了!这样的照片连我这个业余得不能再业余的人都知道是ps的, 他们居然好意思放到主页上去, 还放在头条的位置, 可能是他们认为不会有人去看他们的主页吧!”

可就是这样一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帖子, 却引起了不简单的网络舆论震动。帖子发出1小时, 当夜22点前后, 因大量网友“观光团”涌入网站, 会理县政府网站技术人员发现网络瘫痪。尽管技术人员向领导汇报了, 但因为时间太晚, 相关人员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

不料就在这一夜, 汹涌的网络舆论形成了。首先是在帖子的发起论坛——天涯论坛上, 短短的时间就聚集了大量的围观者和参与者。一时间, 会理政府官网瘫痪, “会理三杰”、“让领导漂”等词成了恶搞关键词。网民还纷纷借用照片中三位领导的形象作为主角, 将他们放在各个场所, 从白宫会议室到利比亚战场, 甚至月球火星, 都让三位领导“漂”了个遍。网友还将信息和照片转到新浪微博, “会理悬浮门”立刻成为了热门头条。

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 网络不仅成为舆论的产生和形成地, 同时也表现出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

本来世界拳击理事会洲际拳王金腰带争霸赛将于28日在会理举行。这不仅是首次在县级城市举办的大型国际拳击比赛, 也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赛国家最多的一场国际职业拳击赛事。会理县原本正全力希望通过此次国际赛事打出名气, 不想却在26日夜遭遇“悬浮门”,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完全抢了金腰带争霸赛的风头。从27日起, 新华网、中新网、光明网等网媒也都关注了此事, 各大网络平台继续都撰写或转发了关于此事的新闻。另外, 在这次悬浮门事件中, 网络不仅主导了网民舆论, 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政府的议程。会理县政府不得不在27日开始将工作重心转到化解此次危机事件中去。

2. 政府的应对和网络负面舆论的消解

会理县政府的正式对外表现出应对是从27日下午开始的。27日上午, 会理县宣传部门相关领导经过沟通, 确定了正面回帖的处理思路, 直面网友的调侃、质疑和愤怒。在对事实经过了解后, 确认了视察公路和确有其事, 但照片却是工作人员为使画面效果更好而好心办坏事的合成照片。于是在27日下午17点, 会理县政府官网挂出致歉信, 此举使继续蜂拥来“围观”的网民可即刻看到内容。致歉信很简单, 以“孙正东”为署名发出, 内容很简单, 介绍了原照的时间和事件, 交代了照片中的主角和拍摄者, 并解释了合成照片的原因为“由于1张照片有光照、角度、背景杂乱等效果不佳的问题, 故在使用时对该照片做了拼接、修改, 造成照片失真”。在道歉信下, 附了新闻原文、发布的3张照片, 包含此次舆论形成的焦点的那张PS合成照, 再下又附上了合成照的几张原照片, 表明领导视察确有其事、原照片确实背景角度不佳, 再次说明了合成照片的原因并且致歉。

17点20分, “会理政府网”ID在天涯开通, 在天涯论坛发致歉信帖, 并同时由论坛管理人员置于原帖内容下面以红字呈现, 原帖标题也在原内容后红字增加“会理政府网已公开致歉”字样。此举在该舆论发源地进行了信息更新, 使得继续关注此帖和新进入该帖的网民的也能看到真相。

在这之后, 网民的声音开始有了转变。从一开始的讽刺、指责改为了理解和体谅, 表扬该工作人员孙正东“知错能改就好”, 甚至有人担心他是否会被处分, 希望县领导能不予追究, 同时赞扬会理政府“公开出来回应就好, 赞一个!”“知错就改, 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政府, 好样的!”

3. 会理正面舆论的形成

27日18点24分, 经新浪记者牵线, 会理县政府在新浪开通ID为“四川省会理县政府”的官方微博, 并发出道歉。随后发出道歉信。18点27分, 孙正东微博道歉。18点40分, 县政府官方微博放出真实照片和PS后照片的对比组图。此后, 截至27日19点50分, 转发原照片微博的数量达到6100多条, 评论2300有余。截止到7月3日上午9点, 致歉微博共引来2万多转发、1万多条评论。网友纷纷在评论中对会理政府敢于承认错误的做法表示赞赏。网上对悬浮门事件的猜测和指责就此降温。

在这过程中, 孙正东在微博中继续大方自嘲、“卖萌”, 不仅转发网友的恶搞PS作品, 评选了“本人比较喜欢的一张”, 还在自我介绍里自嘲道“本人近段时间, 正闭门苦练PS技术, 欢迎大家指导”, 甚至说“听说PS还在继续, 会理领导表示鸭梨很大。他们不仅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处于漂浮状态, 还要全球各地地跑……很忙很累的有木有?!”很好地运用了网络语言, 迎合网络上的亲切、自嘲、幽默语境, 博得网友好感。

6月28日, 孙正东发布带大量会理县美丽风景照片的微博, 与网友互动的同时自然生动地将内容转到古城美景, 强调“绝对没有PS哦”。6月29日, 会理县官方微博也发风景照进行本地风景旅游介绍, 同样戏称“未PS哦”, 两条微博得一致好评, 也最终成功将会理悬浮门舆论转向到会理城市营销上。会理县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张永志回忆, 旅游推荐的微博发出后, 他再次接到大量采访电话, 但“采访风向全变了”。到此, 会理县突发性公共事件画下圆满句号。

四、扭转网络舆论的注意事项

1. 关注舆情, 反应快速, 回应及时

在会理悬浮门事件中, 政府部门的反应并不能真正算作迅速。若再26日晚技术人员发现政府官网瘫痪并汇报的同时, 有关部门和人员可以做出及时处理, 那么会理悬浮门就不会有后来的影响力和传播度。但相比起类似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回应, 会理县仍然是快速的, 第二天下午就以正式的官方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并在之后一直表现出色。对此网友也有很高评价, 认为“能够及时回应值得肯定!也说明网友的关注越来越被重视”。

2. 领导认识一致, 直面负面舆论

在事件发生后, 县长、副县长、县委书记、政府办公室主任、宣传部等对此事件处理办法的认识很统一。认为“应对公共危机, 第一, 必须公布真相, 第二, 有错必须认错, 公众和网民是不能欺骗的。”同时对网民的恶搞合成图片表现得十分宽容, 甚至带有几分幽默。这种开明、开放的态度为事件的顺利处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类似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中, 领导人的态度往往是事件能否被妥善处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时, 领导的表态和授权也决定了事件处理的时间和方向。

3. 善于利用新媒介, 适应网络传播时代

在新浪记者牵头开通政府官方微博的时候, 会理县长李宁一说过一句话:“这挺好, 你们赶紧去办。这个时候, 我们要上天入地, 无所不能。”“一定要通过多种措施化解这种误会和猜疑。”在网络传播时代, 网络舆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呈扩散性甚至爆炸性。因网络的多渠道, 传统的单一途径沟通方式已远不能对抗网络舆论的海量内容。在会理悬浮门事件中, 政府从多个渠道进行信息告知和沟通, 并且都基本良好适应了该平台的传播特点, 有庄有谐, 既正且“萌”, 政府官方ID和工作人员个人ID各有角色分工, 达到了很好的沟通效果, 促进了负面舆论的消解和正面舆论的形成。

4. 信息真实丰富, 阻断想象猜测谣言

事件发生第二天, 会理县县长便一再要求“绝不藏着掖着, 真相事实是什么就回答人家什么”。而合成照片和原始照片两组照片的坦诚公布和对比也完全打消了网友的一切猜疑, 相信领导考察公路并非弄虚作假, 而是确有其事, 只是“不太懂事”的工作人员“好心办坏事”, 片面追求画面的美观效果而破坏了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属于小错误而不是原则问题。

5. 平等对话态度及人性化面孔

不论是在政府官网和论坛道歉信中, 还是在微博的舆论扭转战中, 会理此次的最大优势即是态度真诚、语言诚恳、信息完整、平等对话、人性化面孔。相比起其他突发性公共事件特别是公共危机中, 主体的消失、逃避或高高在上的话语霸权, 会理县不论是政府官方道歉和微博运营, 还是“工作人员孙正东”, 都表现出了坦诚、真实、谦和、亲切地对话态度和人性面孔。

舆论的发生者是人, 舆论是普通人的言论的集合, 只有由“人”这个主体发出的声音才是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若对话观念淡漠、对话能力薄弱、发声主体生硬, 那么它传播的信息很难被公众理解和接纳, 更不可能扩散开去形成真正的有影响力的舆论, 同样也不可能改变扭转之前已经形成的意见相左的舆论。

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致歉声明时, 会理县领导特意交代“不能写官样文章, 不能打官腔, 比如‘严正声明’‘特此声明’之类的措辞, 一律不用。”[4]而孙正东的微博语言更是反映出了网络语言的特点, 道歉和互动真实生动, 又不乏自我解嘲式的黑色幽默, 大大增加了事件的趣味性, 从而使“悬浮门”从严肃地批判性群众运动转变为网民看热闹起哄的娱乐事件。

6. 同等重视传统媒体, 协助事实传播

6月27日一早, 会理就“开通”了悬浮门事件接待来电专线。说是专线, 其实就是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张永志的电话。27日一天, 张永志接受了约40家媒体的电话采访, 包括有些媒体核对细节的补充采访, 总共接了约60个电话, 没有拒绝任何一个采访。直到晚上10点手机没电。手机快没电时, 他接起就赶紧让对方留下联系方式, 再用座机拨回去。因此在这个事件中, 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从27日开始基本都报道了事实真相, 在正规渠道和主流媒体上确定了事件的基调和舆论的基本走向。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在网络愈加发达的现在, 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不仅设置议程, 甚至可能影响政府决策。这其中, 负面舆论的影响力往往更大, 危害也更强。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负面网络舆论, 是当今从机构、组织到政府、国家的共同课题。关注舆情、态度一致、直面负面舆论、坦诚真实, 并且善用新媒介、沟通态度平等, 是负面舆论扭转的几个要素。

摘要:随着网络媒介的高速发展, 网络舆论在各类突发事件和社会焦点事件中都表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会理悬浮门事件”是近年来利用多渠道平台成功扭转负面网络舆论、维护机构形象的成功范例, 从事件中, 可理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把握舆论要点并扭转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突发性公共事件,公共关系,网络舆论,网络媒体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5-6

[2]杜骏飞.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218

[3]胡百精.危机与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1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预防机制探究 篇10

一、预防机制的特点

a. 科学性: 这一特点要求我们要从理论上进行对危机管理理论辨析, 因为这一理论使我们知道了突发事件不一定一定会变成为危机事件。只要我们在平时中多加预防, 而且预防到位的话很多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在预防机制中, 我们一定要遵守科学性。b. 系统性: 预防机制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因为他吸收了危机管理思想理论, 是对现成的管理系统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因此在制定预防机制的时候一定要将预防机制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整体研究。c. 操作性原则: 预防机制是一个具体可操作的方案, 因为本身的目的就是预防阻止突发事件变成危机事件。所以预防机制并不简简单单是几个文件或者领导重视的口号式方案, 而是一个可供实际操作的机制。比如森林着火了, 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所以一系列的细节问题都要写到预防机制当中。

二、我国公共危机预防机制研究选择

( 一) 完善预案建设, 加强预案演练评估机制

危机管理预案的制定就是通过调查与情况分析, 确定潜在的危机问题; 设计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方法和选择; 在制定战略决策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与确定危机发生时的行动计划等。危机管理预案的制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完整性; 预见性; 主动性; 可操作性; 时间性。然后还要进行预案的演练, 建立评估等级, 通过级别来判断危机的级别, 从而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对不同危机的处理采取措施。

( 二) 加强公共危机预防教育, 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危机预防意识机制

危机意识是危机预防的起点, 只有具备了危机意识, 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危机预防。培养强烈的危机意识能够实现预防信息来源的多元化, 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将危机发生造成的损失度降到最低, 从而使得社会处于稳定平衡的状态, 因此加强全民危机意识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话题。但是在危机预防中, 光靠政府一个力量是不够的, 毕竟政府力量有限, 要发动非政府组织, 民众等整个社会的力量一起参与。

( 三) 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预防信息处理系统机制

公共危机预防机制的核心就是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危机预防信息系统, 因为危机事件的突发性意味着危机在发生前很大程度上并不可能是一个部门单独预测的, 需要不同机构, 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 共同努力, 才能使决策取得最大的精确度。因此在构建危机预防机制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完整, 完善以及多元的信息渠道, 将分散的信息集合在一起进行有效的分析, 从而判断是否是危机的萌发和现阶段的发展状态和趋势, 并形成风险防范报告。而且在信息收集的方式上我们应该设立公共的危机信息沟通网络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畅通联系, 保证各部门之间的共同协助, 构建纵向垂直管理和横向交流, 从而保证各种资源的充分共享,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四) 建立完善的物资保障系统机制

建立完善的物资储备体系, 构建畅通的应急物资物流体系。

( 五) 加强卫生应急科研和人才培养机制

在前面的提到的要加强对潜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趋势预测, 对策设计和风险评估的研究要作为省软科学课题列入我们国家的长期规划中, 国家政府应鼓励医疗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卫生应急科学研究。加强在职人员的应急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的培训, 定期开展卫生应急眼帘不断提高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的水平, 而且必须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卫生救援队伍, 不断提高我国的卫生应急能力水平, 人才才是兴国的保障。

( 六) 建立完善的专家咨询系统机制

在培养公民危机意识的过程中, 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 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向公众发放图文并茂, 简单明了易懂的宣传手册, 同时在发送的过程中可以简单的对公众讲解一下从而才有那样的意识去看宣传手册。但是因为发放传单的并不是专业的人员对其解释的并不能完全深入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专家咨询系统是必要的, 我们可以邀请专家, 学者经常开展一些喜讯活动, 向观众讲解应对如何预防的相关知识等, 更能使公众们能够对公共危机的预防有个深层面的了解并且会有一定的预防方法。

摘要:众所周知, 和平与发展一直是时代的主题,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公共危机, 对各个国家的社会系统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对中国来说, 公共危机一直都是困扰的问题。目前, 虽然我国在公共危机预防机制的探索路上已经有了很多的重大发现, 并在实施的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特别是在公共危机预防意识、组织机制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物资保障系统建设方面比较滞后。因此我们必须还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前进, 才能很有效的持续发展。下面会通过结合国内外的在公共危机预防机制建设中的经验探索来提出我国如何使用一些方法来预防公共危机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危机,危机管理,预防机制

参考文献

[1]薛澜.危机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25, 42.

[2]肖鹏军.公共危机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3.

公共突发性事件 篇11

目前,我国现行的一些防灾抗灾救灾的法律法规,还没有达到系统化、条框化,完整化的程度,也没有充分发挥指导性作用。2013年4月,我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多灾多难的四川人又一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为四川同胞的不幸沉痛默哀的同时,也看到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和突发公共事件法律体系的不足。公共突发事件法律体系和应急机制的缺陷导致了突发性事件责任归属不清、紧急处置程序繁琐、快速反应能力差等问题。所以,确有必要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体系进行探究,及时填补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漏洞,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提供依据。

一、我国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在应急管理领域的立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应急管理法律体系正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应急管理制度也已初步建立。特别是在2007年,我国颁布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使得该法成为了我国应急管理的基本法,从而使各行各业以及各种领域的单行应急法作为补充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逐步形成。目前,我国现有的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主要由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立法、灾难性事故立法等方面的组成。这些法律制度对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我国近几年来相继发生的突发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具有显性和隐性的现代社会问题,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突发事件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用现有的突发事件法律法规应对多变的突发事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发事件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法规之间协调性差

目前,我国现有的突发事件法律法规比较单一且处于分散状态,主要采用部门法和行政规章。这种立法体系的优点是,对特定的突发事件都会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行政应急处理机构,如颁布防洪方面的法律,能做到应对洪涝灾害时有法可依,并由防汛救灾指挥部进行统一指挥操作;颁布防治传染病方面的相关法令,可以及时指导如何应对突发传染病危机,并由防治传染病指挥部进行统一预防诊治;颁布相关消防法令,可以从容应对突发消防问题,并由消防指挥部统一领导;颁布地震灾害方面的相关法令,可以快速有序的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并由抗震减灾指挥部统一管理等。虽然目前的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较有针对性的解决困难,但这些法律法规分别规定了应急行政机构及其权力,这种分散状态导致现行的法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各级政府行政部门以及具有专业技术的职能部门间无法很好的协调配合,缺乏沟通和协作,只针对自己负责的事项设立法律法规,导致各部门法律法规之间有时会发生冲突,各部门法之间不能相互协调和相互弥补,使各自的力量不能得到最有效的整合利用,大大削弱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合力与合作,无法形成更有力的整体力量。

2.突发事件法律法规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

因为有些立法在内容上具有抽象性、原则性、概念性的特点,有些法律只强调了上级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的指导性作用,只强调纵向关系上的统筹与规划,强调应急措施上的实体性规定,强调权力配置,而忽视了下级机关和一些有力的社会组织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忽视横向层面上的配合与协调,忽视对其进行实施程序上的约束,忽视对具体突发事件过程中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价。有些法律的具体内容原则性较强,对于具体实施细则、实施方法阐述不多,过于宽泛,與实际情况相脱节,不易灵活运用,可操作性不强。如在地震灾难发生后,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详细阐述事后恢复重建的具体方式方法和救济补偿的标准等。这种只做表面文章而不注重实际执行的法律法规,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3.突发事件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不够

目前,虽然我国有一些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制定了《戒严法》等多部具体的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法律,但这些法律只适用于应对某一类公共突发事件,不具有规定限制所有公共突发性事件的法律效力。同时还缺乏有关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重建和恢复工作的法律规定,目前此项工作的开展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还有一些法律法规不能真正发挥有效的作用,国家法律效力没有适当合理的延伸到地方政府的措施中,许多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时,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合地方实际的法规规章,“一刀切”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制定出的有些法规规章还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因此,我国还需要适时制定用于对突发事件发生后针对其严重后果进行善后处理的法律、法规。

4.突发事件执法体系责权规定不明确

对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的行政责权,现有的法律规定的不够详尽。缺乏对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特殊职责和特殊权力的明确规定,缺乏应对不同突发事件的具体执行机构的具体职责和具体的执行权利范围的明确规定,这种法律法规体系可能会造成紧急状态下权利的扩张、滥用。这样不仅不利于国家各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组织和运用,还不利于及时准确的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可能会加长消除危险,度过危机的时间。由于法律法规中责权规定的不明确,容易造成政府在行使应急权力时,超出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授权的范围,凌驾于法律之上,还容易造成政府在紧急状态下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失职、不作为和相互推脱的情况出现。

nlc202309021854

5.突发事件法律执行过程不够规范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其法律执行过程不够规范,缺乏对于整个过程的监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执行不到位,包括突发事件法律执行程序的步骤、执行的方式方法、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等。例如,在突发事件法律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对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在这种紧急状态下,公民的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例如对私有财产的征用,在紧急状态解除后,这些征用的私有财产和对这些财产造成的不法侵害是否都得到的公平的补偿,对于那些得不到公平补偿的公民,是否能够得到国家赔偿,这种救济程序是否繁琐拖沓。缺乏对民间自发的救援的法律规范,这种自发无序的救援行动,会造成政府的救援工作的延误,对政府在最快的时间内开展救援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救援资金的运用也存在执行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健全的突发事件法律体系是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首要要求、执行依据,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事。完善的突发事件法律体系是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力的保障,应急行动有理有据、有力有序、责权明确、执行规范、协调联动。

1.系统整合突发公共事件现有法律资源

随着《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制定颁布,表明了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中有了最基本最具有指导作用的首要法律,使政府部门在开展救援工作时有了统一的执行纲领。同时还要系统地整合突发公共事件现有法律资源,打破各级部门和地方利益的局限性,对原有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弊端进行修正,对原有法律法规中的不足进行补充,对与《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冲突的部分进行删减和更新。

2.形成科学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法律。制定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相对应且配套的,涵盖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法律法规。当不同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就需要根据不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应对的方式方法在法律法规作出中明确规定。完善突发事件法律中关于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具体的职责和权力的范围,防止其处理紧急事件时失职、推诿、不作为,防止紧急权利超出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授权范围和非法使用。

3.赋予突发公共事件执法部门更充分的权力

在保证应急措施顺利的实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得到保护的情况下,通过突发事件法律法规来对政府可以行使紧急状态下特殊权力的条件、时效等给予明确的规定。还要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政府在突发的紧急状态下所享有哪些权限比非紧急状态获得更多的具体的强制性的应急权利,以及明确执行范围和实施时的附加条件。例如,在那些与紧急措施相冲突的公民权利则应受到适当的限制,如人身自由权、刑事诉讼中的一些诉讼权、住宅不受侵犯权、游行示威权、居住和迁徙自由权等,这些权利在紧急状态下只有加以限制或中止,才不会对有关机关紧急权力的行使造成影响和阻碍。

4.增强应急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

在突发事件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法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法律能否顺利准确的实施,发挥其法律效力。突发事件应急的实际工作证明了,以法律体系为主的应急制度才是最有效的。原有的一些内容原则化、执行步骤繁琐、过程不明确的突发事件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用于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突发公共事件。因此,在未来突发事件法律体系的建设中,我们要注重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统一指导作用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应急的具体程序和实施细则,加强各级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的横向与纵向的协调配合。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仔细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特点,从中寻找出事件发生规律。针对突发事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生特点及规律,制定与其想适应的法律制度。当不同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迅速找到相应的应急处理法律依据。

5.加强突发公共事件违法责任的追究力度

在突发事件法律执行过程中,政府可能会得到更大范围的法律授权,这里包括一些強制执行的行政措施,有甚时还会逾越一定的法律约束,限制到公民一部分的合法权利。如果这些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不仅会侵犯公民的基本权益,还会给一些不法份子以可乘之机。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过程中,应当成立专门的行政部门或应急处理监督小组,由其对政府应急权力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着重对应急权力执行的具体环节进行监管。明令禁止政府行政机关在应急过程中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的非法侵害。依法加强问责制度的建立,完善与问责制度的相配套的法律依据、各项执行程序,依法保障在责任面前人人平等。做好信息的公开,让所有公民都参与到问责工作中来,更好的推动问责制度的实施。

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应该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相适应,要随着突发性事件的发展趋势而改变。进步是发展的需要,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必须完善应急法律体系、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把经验总结成法律经验,汇总成体系。真正的做到遇到突发状况不慌不乱,按照应急预案有条不紊的进行。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法律体系方面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道路,一条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作者单位: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媒体应对 篇12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遇到重大灾害性事件时,个体通常会出现混乱、不安、恐惧、惊慌等负性情绪反应,产生退缩和逃避行为,这些反应是生物有机体在历史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存预警和保护机制,目的在于促使个体采取适当的行为措施来避免并抗击外界对生命健康的威胁。但如果负性情绪反应过于强烈,会损害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使之出现一系列“非理性行为”,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大众传媒作为公众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重要的“解调器”,负有满足受众新闻信息需要、调适民众心理的重要角色功能。就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著名传播学家H·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将之概括为“三功能说”: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社会遗产传承功能。(2)美国学者C·R·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1959年)中提出了“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3)两者对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不仅适用于常态社会,更是对非常态社会即危机情况下传媒角色的很好描述。它表明,大众传媒——危机事件中的传者,针对公众——危机事件中的受众——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恐慌、冲动、无助、沮丧等不良情绪反应,依据其新闻动机,通过及时、有效、真实的危机信息传播,营造客观的媒介真实,使之接近现实真实,进而影响受众由媒介真实而形成的外部世界的景象、概念即心理真实,帮助危机中的公众树立良好心态,减缓并摆脱焦虑与不安的折磨,唤起他们战胜危机的自信,为有效处理危机发挥应有的巨大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以及时的新闻报道影响受众的认知

改变危机情境的第一步是尽快充分了解问题所在,这是危机发生后公众最想了解的事实。然而世界之大、地域之广,由于自身认知能力及范围局限,仅靠自我信息触角,公众对具体事实及整体事实很难有及时全面的了解,需要通过新闻媒介来满足信息需求和寻求安全的心理需求。

对于危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有些人认为应讲求“适宜性”。危机发生后,新闻传播要快,要讲究时间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又脱离不开“适宜性”的限制。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抢”与“压”。当“快”与“后果”尤其是政治上的“后果”产生矛盾时,传播者势必把“后果”置于“快”之上,毅然把新闻压住,迟发或不发。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如此,资产阶级新闻传播机构同样也是如此。(4)这是因为危机新闻报道反映的总是坏的或人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如报道出来,会在人们心里产生不安心理反应,尤其是那些人为的、造成巨大损失的灾难,报道稍有不当便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政府及其控制的新闻传媒往往采取“先做不说”或“做了也不说”的方式,体现在新闻时效上,就存在“缓报”或“不报”现象。王中先生把当时的报道观念总结为“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5)

“缓报或不报”的现实背景是当时国内外矛盾相对比较尖锐,再加上当时传播工具有限,沟通渠道有限,这种对受众“知情权”暂时“控制”的传播政策可以理解。然而,和平与稳定是当今世界之主题,公众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强,传播渠道多样复杂,“缓报或不报”的传播策略就显得得不偿失。一方面,通过及时的危机信息传播,可让公众迅速进入危机应对状态,从而促使并引导他们及时准确地调整自我心态及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现代传播渠道多样化,新闻传媒在危机面前如果“失语”或“避而不谈”,其他的非权威渠道还会继续发布“小道消息”,甚至出现蛊惑人心的流言、谣言,混淆公众的认知。如今年3月上旬安徽阜阳出现手足口病疫情,当地媒体只是简单地充当政府辟谣的工具,没有主动出击,当地政府也没有出面澄清关于此种病情的发展状况,从而造成流言滋生、人心惶惶。因此,要把事实及时告知公众,做到信息透明,在危机事件处理中极其重要。具体而言,报道内容包括危机灾害的发生时间、范围、破坏度,公众如何做来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政府的应对举措及应对效果,危机的发展预测,专家的权威意见等。

(二)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正确处理“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关系

新闻理念中,以正面报道为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报道正面的事实为主、以说正面的话为主,掌握适当的报道时间。(6)负面报道即消极的报道。具体到危机事件,危机信息主要有两类:灾难信息和控制灾难的信息,灾难信息指灾难本身的信息,控制灾难的信息指人们尤其是灾难处置责任人面对灾难如何行动的信息。正面报道主要是人们控制灾难的信息,负面报道一般指灾难信息。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首创者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指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虽然主要影响人们对事件重要性程度的认知,但认知是人们采取行动的动机基础之一。反映到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即大众传媒以重要版面、大量篇幅、花大精力进行控制灾难的信息的报道,把“抗灾救灾”作为报道的重要议题,同时也兼辅以灾难事件的报道,不让公众放松危机应对的警惕心理。

“以正面报道为主、适当的负面报道为补充”的报道模式符合人们的灾时心理。一方面,面对危机,人们的心理、精神世界受到巨大伤痛,并出现种种反常的心理表现,但人类文明进步的长期影响仍使人们表现出以积极为主的心理倾向,这是人们抗灾救灾的强大精神动力。另一方面,灾难也容易使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并诱发许多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如对此听之任之就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新闻媒介通过必要的新闻内容选择,强调积极抗灾救灾、集体互助的主题,就能产生“化消极为积极”的认识,这也是“正面报道为主”模式的重要意义之一。其三,不能忽视“负面信息”即灾难信息的报道。因为通过灾难恶化或缓解变好的信息传达,可以让公众了解危机发展的情况,若恶化则需加强警惕和努力;如缓解、变好也是对公众自信心与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提升,有助于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沟通和理解信任。

(三)传媒发挥危机预警功能,培养公众的紧急自我防护能力

有些危机事件是无法预测或无法避免的。但调查显示,在这些危机事件中,很多公众或受害者并不是直接由于危机本身而受害的。2003年开县发生井喷事故前,有些群众不是紧急向外跑,而是站在那里看热闹,感觉不舒服时已经失去了逃生的时机。也就是说,这些人是被自己的无知害死的。他们不知道石油钻井发生事故前的征兆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危险。

由此可见,公众缺少基本的危机应对自我保护知识。在美国、日本一些国家,居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有关突发事件中自我防护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一旦真正遇到灾难事件,他们就能采用有效的办法去减少伤害。

如今,我国大众传媒对公众知识获得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担负起传播危机应对自我防护相关知识的任务应义不容辞。具体而言,传媒在灾难到来之前应及时发出预警信息警示公众;另一方面,在日常的新闻报道议题设置中应发布各种危机介绍、应对措施、面临危机公众应如何自救自保等知识,而不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才“临时抱佛脚”。就公众而言,一定要对相关的危机应对知识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增加自己应对危机的成功砝码,为自己也为他人、国家尽个人的微薄之力。

注释

1[1]高钰琳、解亚宁主编:《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心理自我防护》,[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P.41~42

2[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P.113

3[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114页

4[4]黄旦:《新闻传播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52页

5[5]王益民主编:《中国当代精彩新闻评说》,[M].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51页

上一篇: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下一篇:律师调查取证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