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2024-09-19

8、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共11篇)

8、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篇1

xx市xx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杜绝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公共突发事件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严格落实行政人员值班制和日情况通报制

根据学校安排的值班表,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目标,强化责任,预防为主,努力将工作做在前头,每天值班情况在行政会和教师会时进行简要通报,并填写在校务日志上,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出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要立即报告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领导组,并在5——10分钟内上报区教体局。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组织师生离开危险区域,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好事故现场,积极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二、突发公共事件向区教体局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1)事件发生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涉及人员、破坏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

(2)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的初步判断和影响程度的初步评估;

(3)事件发生后学校所采取的应急措施;

(4)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5)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

三、突发公共事件抢险救灾组织机构

总 指 挥:xx

副总指挥:xx

成 员:xx

(1)抢险救灾队伍

组长:xx

成员:xx 年级组长 班主任

(2)通讯信息组

组长:xx

成员:xx

(3)后勤保障组

组长:xx

成员:xx

(4)卫生防疫组

组长:xx

成员:xx 班主任

三、安全事故抢险应急预备案

(1)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火灾事故时,立即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并向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同时立即向区教体局报告。

2、迅速切断电源。

3、抢险救灾组等在场有关人员应用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内疏散师生,把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严禁学生参与灭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2)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至医院诊治。

2、迅速向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同时立即向区教体局、区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果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做好家长、家属的思想工作,稳定他们的情绪。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3)其它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师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特别是交通事故时,应立即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报告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时送伤病者到医院诊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2、视情况及时向xx派出所、区教体局报告(教育科xx,办公室xx)

(区卫生局疾控中心电话xx)。

3、迅速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等工作。

4、通知伤病者的家属或学生家长。

5、妥善处理有关事宜。

2011年2月

8、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篇2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指的就是在政府的公共管理的领域所出现的紧急情况, 主要特点就是事件的突发性, 而且有着造成重大伤亡的可能性, 以及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这类事件对于公共的应急以及社会的稳定都会有重大影响, 所以这类事件一旦发生就需要可以快速的来做出判断, 进而防止其后续的伤害发生。

中小学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类型有以下的一些方面:自然灾害, 即各类的自然因素所引发的各类伤亡事件;事故灾害, 主要说的就是各种的企业所发生的安全事故, 交通运输方面的事故以及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公共的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

二、目前承德市中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危险的警惕性不高

近些年来发生的各种关于中小学的突发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影响, 虽然这些事件在一定的程度上处理得也都比较及时, 但是其实我们还是应该引起相应的反思, 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防患于未然上面来, 只要前期的预防措施做得到位的话, 大部分的公共事件都是可以预防的。在目前的一些既定规章制度下, 在管理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漏洞, 对于很多的安全隐患都缺乏重视, 以至于在将来有可能出现大的错误, 而且传统的中小学由于学生年龄一般都比较小, 而且人员的大规模集中, 非常容易发生各种的安全事故, 学生们对于危机的预防基本没有什么概念, 而且我们的学校在这一块的教育也都是缺失的, 这样的状况就使得最后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

2、一些应急预案并不具有实操性

各种的应急预案主要指的就是为了在事故发生后有关方面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开展各类的应急的行动来最大的降低损失, 在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上, 在风险的分析与评估方面, 在事先对相关的计划和行动方案进行预演有着积极地意义。在对承德市中小学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检查中发现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各种的安排在时间上重合, 设备并没有达到要求的数量,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应急工作并不能够很好地进行, 管理者们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上往往也就显得有些慌乱, 而且与此同时的应急预案的针对性也都不够, 缺少对于某些典型事件的专门预案。

3、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信息沟通方面有问题

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 信息传播的时间耗费对于整个事件的处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使用的信息大体上主要分为两个类别:第一中就是用于提供给广大群众的, 使得其对于灾害的情况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从而可以避免事件的影响扩大, 第二主要就是为决策者来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来做出决策, 以方便对于事件的处理可以做出全局的指挥。在实际的突发事件的发生的过程中, 大部分的中小学校的信息传播的途径都非常的不通顺, 还存在着校领导封锁消息的情况发生, 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谣言满天飞, 对于事件的影响也都是越来越坏, 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大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的难度。并且在相关的公共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关于信息报告方面的问题最终也都会给决策者对于事件的判断带来困难, 进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4、相关使用设备的配置不足

在应急公共事件的处理中, 相关救援设备的使用也都对最后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承德市的中小学中存在着严重的设备不足的状况, 要认识到相关的设备的配置的重要性, 不要为了省下几个小钱儿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还有些学校确实比较困难, 经费都有限, 这个问题需要得到一定的重视。

三、完善承德市中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相关建议

1、加强安全的主题教育

对于这个方面的问题, 不仅仅是要教导学生来对这个问题进行重视, 还要注意到管理者方面, 特别是学校的管理者, 他们对于校园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我们的中小学的校园管理者们需要学会预防危机, 在日常的管理中来加大对于安全隐患的重视, 在平时的工作中可以做到预防为主, 进而把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而对于学生也都需要可以加强相关的教育和宣传工作, 教导大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进行自救, 帮助学生树立危机意识。

2、制定具有实操性的预案

承德市的中小学各大学校应该要制定可操作性较强的应急预案, 根据突发事件的种类的不同来分门别类的制定包括公共卫生、传染病、交通事故、校园暴力事件在内的专项预案, 提高预案的针对性, 并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操作。而且还要成立一支应急管理的小组来进行分工合作, 使得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知道其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在对应急事件进行处理的时候, 各个参与的组织也都必须要听从小组的指挥, 以便确保统一的领导, 避免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3、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在紧急事件中, 相关的信息的发布也都必须要听从统一安排, 以便确保信息的可靠性, 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避免由于小道消息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还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来多多的使用社交媒体, 保证信息的扩散以及准确性, 这样一来还可以保证大家可以了解到事件的发展状况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的发生。

4、加大对于应急设施的资金的投入

承德市的各大中小学都主要把学校的资金用在了相关的教学管理上, 这样一来应急设施的资金就不足, 这样的情况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管理效率的提升。对于应急设施的完善以及相关监测手段的加强, 需要我们可以从基本做起, 而且可以有意识地来拓宽相应的资金来源, 为学校完善应急设施, 做好物资储备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的设备供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承德市的中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构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 只有在平时把这些方面的问题有做好准备之后, 在将来事件发生的时候才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参考文献

[1]徐文, 徐勇.苏州市中小学校安全及应急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11 (8) .

8、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篇3

摘要: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各类应急预案还要在实践中经受检验,不断完善,切实提高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和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关键词:应急预案;公共事件;国家

一、应急预案的定义及其基本构架:

1 应急预案的基本定义

应急预案又可以称为应急计划,是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针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开展控制与救援行动,尽量避免事件的发生或降低其造成的损害,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而预先制定的应急工作方案,主要解决“突发事件发生前做什么、事发时做什么、事发后做什么、以上工作谁来做”等四个问题,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操作指南。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案体系

根据国务院于2006年1月8日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2.1国家总体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而制定的。

总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2.2国家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者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已发布的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包括:

1)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3)国家地震应急预案;4)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5)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6)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7)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8)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9)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10)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1)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12)国家核应急预案;1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4)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15).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17)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18)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待发布的国家专项应急预案:

1)国家粮食应急预案;2)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国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X230)。

2.3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

2.4地方应急预案。具体包括: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上述预案在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如:《贵州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贵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

2.5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由企事业单位根据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2.6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由主办方单位根据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三、存在的问题:

1 应急预案编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部分企业对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不重视、不了解,编制的应急预案往往侧重于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对突发环境事件疏于关注。

2 应急预案间欠缺联动性

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中,一个事件往往涉及到各级各类大大小小的好几个预案。这些预案所涉及的部门有市政府、区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不同的预案虽然有些格式内容雷同的情况,但是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编制和管理。这些部门有自己的一套灾情搜集系统,但每个部门更多地管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方式也不同。虽然在应急管理上强调应急联动机制,但是在面对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各部门间往往信息沟通不畅,了解不够全面,只能掌握自己部门范围内的信息。

四、健全应急预案管理

1 加强宣传

采取多种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和培训,督促各级环保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评估、备案、修订等各环节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工作。

2 规范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切实提升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1企业是环境安全的责任主体,也是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因此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应该建立在对自身环境风险隐患详细排查、分析周边环境敏感点、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充分储备应急物资的基础上,与环境风险分析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相适应,侧重于消除环境隐患,降低环境风险,明确遇到突发环境事件时如何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及时上报情况。

1.2环保部门负责对企业进行指导和监管,同时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中承担开展应急监测、事件调查以及提出应急处置建议等责任,因此环保部门的环境应急预案应该侧重于对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中应急预案启动、信息报告、分级响应、智慧与协调、应急终止建议等各环节程序的划分,以及明确各个程序中如何开展工作。

1.3地方政府是环境安全监管的责任主体,也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责任主体,因此政府的预案应当建立对辖区内环境敏感点、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和保障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侧重于环境风险防范工程的落实,突发环境事件时如何统一指挥,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最大程度消除事态影响,适时发布信息等方面。

3 建立完善的预案报备制度,逐步规范预案管理。

推动《暂行办法》的贯彻落实,将工作模式从环保部门前往企业检查环境应急预案的情形,转化为企业在预案的编制和评估工作结束后主动向环保部门备案,这既能增强企业的环境安全意识,提升环保部门的工作效率,又能通过预案的备案管理帮助环保部门全面及时的掌握辖区内企业环境风险和隐患的状况。同时环保部门对应急预案进行动态管理,随时增减更新。

结束语: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可以保障其实操性。我国目前对于应急预案的评估缺乏实质性规定,没有统一标准,学界认识也不一致,导致评估工作混乱无序。要坚持对应急预案进行动态综合评估,全面考量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和实施效果,及时反馈各种信息,为预案的修订提出建议;尽量避免实操性较差的预案在应急处突中反复使用,造成重復性的损失;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预案的及时启动和顺利运行,为突发事件的现场应对提供指导,真正减缓突发事件带来的负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S].2003-05-09.

[2]李俊清.应急预案的蜕变及其原因分析[J].晋阳学刊,2011(4):18-22.

8、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篇4

一、明确工作责任,规范信息报送

二、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项小组

三、准备应急物资,明确工作要求

四、梳理工作程序,细化应急措施

(一)应急处置程序

(二)应急处置措施

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为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等规定,结合我县应对疫情响应措施有关工作要求,按照上级相关工作部署,深入研判防疫形势,以确保我校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为第一要务,提高政治站位、认清严峻形势、强化责任担当,高标准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确保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工作顺利实施,学校严格执行各级防疫文件精神,积极应对疫情,扎实做好防控工作,我校为了更好的保护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别完善优化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明确工作责任,规范信息报送

1.在强调校长是防范各类传染病的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建立阶梯负责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

2.健全和完善校内通讯联系网络,建立两极双向联系通讯网:

(1)班主任向学生公布电话;将班级学生的家庭地址和家长的通讯联络重新核对整理。

(2)校长向全体教师公布电话,将学校教师的电话等通讯联系核对整理成册,提供给全体教职员工。

二、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项小组

组长:XXX(第二小学校校长)负责防控全面工作及突发事件的全面指挥工作。

副组长:

XXX(第二小学校德育副校长)负责协助校长,具体负责防控的日常工作,负责疫情报告的全面工作。

杨华(第二小学校工会主席)负责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相关工作。

成员:

XXX(第二小学校后勤主任)负责防控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的后勤保障工作。

XXX(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负责学校疫情预防宣传工作。

各年组组长、班主任具体负责各班疫情报告、应急处置相关工作。

三、准备应急物资,明确工作要求

1.设立应急隔离室,将卫生室暂定为应急隔离用房,添置好有关隔离设备。

2.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急人员一律做到“三白”白大衣、白手套、白口罩。

3.应急隔离室做好物资准备,如体温计、消毒剂、口罩、毛巾等。

4.学校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班主任及时准备地掌握并向卫生保健教师上报情况,绝不允许缓报、瞒报、漏报。

5.各班主任、卫生保健教师要积极、密切配合校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的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挠或延误传染病防治工作。

四、梳理工作程序,细化应急措施

(一)应急处置程序

1.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学校内的疫情通报。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进行控制。

③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饮用水等应加强消毒。

④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针对重大疫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⑤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第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门。

②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学校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③暂停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学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会议时间;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暂缓进行。

④对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响应的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①要根据出现的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的疑似病例,可对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须报教育局批准。

②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学校停课放假,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③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应急处置措施

1.根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需要,调集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参加应急处理工作,必要是向教育局及有关部门提出支援的请求。

2.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制定采取救援的措施和方案,组织专家队伍和应急队伍实施救援,防止扩大、次生事件。

3.紧急采取隔离,阻断传染源,开展消毒等措施,封闭或者封存教室、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等。

4.严格晨检、考勤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外来人员的登记。

6.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XXXXXXXXXXXX小学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篇5

2)、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无论严重程度如何,最先发现者应立即报告现场领导。施工队单位第一责任人接到报告后,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扩大,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经理办/安全部门/行保部门。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拖延报告或隐瞒不报。

3)、综合协调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刻报请总指挥启动本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迅速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组长赶赴事故现场;

4)、总指挥和副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刻赶赴事故现场,指挥救援处置工作;

5)、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组人员接到通知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履行各专业组职责,同时启动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救援处置:

6)、指挥部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财产损失情况、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迅速制定事故处置方案并组织指挥实施;

7)、综合协调组:落实指挥部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协调各专业组的抢险救援工作,保障抢险救援工作通讯畅通;

8)、事故抢险组:立即组织调集施工队应急救援抢险大队工程/消防/设备抢险队员,迅速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9)、技术保障组:迅速组织提供抢险救援技术方案、技术措施;

10)、救护组:立即组织救护员及时对伤亡人员实施临时救治/处置,并协助急救中心医务人员开展救护工作;

11)、物资保障组:协调调集运输车辆和物资投入抢险救援工作,提供交通运输车辆;(项目部班车)

12)、现场保卫组:迅速组织警卫对事故现场及相关区域进行警戒、控制,保障抢险救援工作正常开展,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4、突发公共事件事故调查与善后处理

1、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开展事故调查,编写事故报告;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善后处理组:迅速会同发生事故的责任单位妥善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六、项目部的应急预案要求

1项目部应在工程开工/作业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识别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结合危险源辩识);

2)、应急指挥(包括个各专业组)机构与职责;

3)、工程抢险、消防、救护、保卫人员及所有人员在应急抢险救援中的职责分工;

4)、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报警系统、应急照明和动力、人员逃生工具、人员安全避难所、消防设备、急救设备、通讯设备)以及应急准备;

5)、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处置与响应;

6)、工程抢险措施、紧急处置措施、现场急救措施、人员疏散程序、危险原材料应急措施、重要文件记录和设备保护措施;

7)、与社会单位(急救中心/医院、执法部门、属地部门)和上级单位的联系;

8)、日常协调机构与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2、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本预案及项目部相关专项预案同时启动;

七、应急预案的培训

1、项目部每年上半年应由相关部门对总体应急预案中涉及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应将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应急指挥、综合协调等作为重要内容,以提高全体人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和能力;

2、项目部每年上半年应对全体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专项预案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并填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培训记录。

八、应急预案的演练

1、项目部对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每年组织演练一次,做好各个应急组之间的协调配合和通信联络,确保各种紧急状态下的有效沟通和统一协调指挥;

2、应急预案的演练要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通过演习,锻炼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构、决策、协调和处置的程序,识别资源需求、评价应急准备状态、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

3、项目部及外施队每年至少应组织对专项预案演练一次,以检验专项预案的可行性,确保应急队伍的协调配合和统一指挥,并填写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记录。

九、应急预案的管理

中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篇6

一、总则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全州教育系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预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三)使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及格方面:

1、社会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包括: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会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性活动,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体让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校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事件。包括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害事件。包括学校楼堂馆舍等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学校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事件,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热、油等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他突发灾害事故等。

4、考试泄漏、违规事件。在命题管理,试卷印刷、运送、保管等环节出现的泄漏事件,以及在考所及实施,评卷组织管理过程众发生的违规事件。

15、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包括利用校园网络发送有害信息,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且无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保密信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各种破坏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的事件。

6、自然灾害事件。包括气象、洪水、地质、森林、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

7、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他突发公共事件。

(四)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大武民族中学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大武民族中学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工作,形成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预防为本,及时控制。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避免造成社会秩序失控和混乱。

3、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

4、区分性质,依法处置。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要坚持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分不可结”的工作原则,及时化解矛盾,防止事态扩大。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到合情合理、依法办事,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5、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领导精力、经费保障和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

(五)突发公共事件的级别划定

突发公共事件按照事件的紧迫程度、形成的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可能蔓延发展的趋势等由高到低一般分为:特别重大事件(Ⅰ级)、重大事件(Ⅱ级)、较大事件(Ⅲ级)、一般事件(Ⅳ级)。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珙县杉木树中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金德春

副组长:王 曦

成 员:彭丽芳 温树兹 张甫良 刘文贤 熊 弋 徐 义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重大问题及时向州教育局请示报告,根据上级指示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教科,日常工作由政教科承担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主要职责

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负责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应的数据和工作情况,提出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报领导小组;及时总结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和做法;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信息,第一时间内上报州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应急措施,搞好事故分析报告,应急人员的组织分工。

(三)应急人员分工

1、指挥组:负责整个事故的全盘工作。

金德春 王曦 彭丽芳 温树兹 刘文贤 张甫良

2、后勤组:负责物资调配、资金提供。

组长:

成员:

3、现场组:负责实施一线抢救,收集资料。

组长:

成员:

4、信息组:负责记录资料,报告事故进展,提供事故所需文件。

组长:

成员:

5、外援组:负责物资传递、配置,组织学生疏散。

组长:

成员:

6、机动组:集结待命。

组长:金德春

成员:校内其他人员

三、事故处理责任要求

1、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原则上安分工各就其位,不得推诿。

2、各小组之间既要分工明确,又要视情况协调。

3、对玩忽职守者,按责任追究不同层次责任。

四、事故处理保障

1、一切为事故处理让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提供物资及资金保障。

2、尽最大努力提供人力支持。

3、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为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

4、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尽力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5、对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有重大立功表现者学校对其给予报功请奖,学校予以重奖。

五、资金及物资储备

1、设立应急资金:在学校预算外帐户储备资金3万元,除启动预案外,任何人不得动用。

2、加大常用消防器材、救护器材、通信器材德购置力度,造册登记,日清月结,实行定期检查汇报制度。

3、当险情出现或事故发生时一切为之让路。

铁矿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设计 篇7

1 应急预案设计的目的、依据、原则

1.1 预案设计的目的

对铁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规范和强化, 完善预警、处置以及善后等工作机制, 通过对快速、高效、有序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有效提高企业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将事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实现保障公众的安全, 促进社会全面、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1.2 预案设计的依据

预案的设计主要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以及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法规, 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另外还有《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1]。

1.3 预案设计的原则

预案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 预防为主, 统一领导, 分类管理, 专兼结合等设计原则。这主要可以从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1.3.1 要想降低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率和损失, 就必须要建立快速、高效、有序、完善的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 积极的对环境事故危险源进行监控、监督和监测, 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并及时的进行控制和预防, 使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到最小程度, 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1.3.2 铁矿是具有产业链的一个工业项目, 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故将会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企业应该在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下, 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与合作, 在面临突发环境事件的时候能够快速、高效的做出反应, 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造成的环境事件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管理, 将部门专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2]。

1.3.3 在日常工作中, 要时刻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通过日常培训演练加强人员的实战经验, 必要的时候可为本企业的其他部门或者社会其他企业提供快速、有效的服务。

2 铁矿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设计

2.1 铁矿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

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指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而对人、社会以及环境等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 在铁矿中则主要表现在采矿、选矿和尾矿库的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物以及噪声等四大类型的环境污染。

2.2 铁矿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风险源以及应急监测

指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并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的环境因素, 环境风险源的危险程度由所涉及的危险物质的特性 (物质危险性和物质的量) 、危险物质存在的安全状态、所处的周边环境状况三个要素决定。

2.3 应急处理现场净化和环境恢复

2.3.1 现场处理

事故一旦发生, 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由治安保卫组织将事故现场保护起来, 避免其他人员对现场进行私自破坏和伪造, 保留现场调查依据, 为呈至上级部门进行分析、调查和取证;突发环境事件之后根据事故类型和破坏程度对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对现场的水污染以及其他有毒害的污染进行化学方式的净化, 需要的物资由专门的仓库由指挥部协调环保部门来提供, 并对现场进行洗消工作, 低脂灾害主要采用覆土填实的方式, 大气污染则主要以稀释大气为主,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则采取集中堆放处理。

2.3.2 报告和发布信息

铁矿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应该及时发布真实、可靠的信息。这主要依靠铁矿各个职能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的监控和巡查等方面的能力, 报告要及时准确, 同时还应执行好信息保密的相关要求, 对全矿范围内的突发环境事件容易发生的场所加强巡查, 对潜在的隐患以及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

2.3.3 信息发布的内容

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启动时的信息发布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事件、地点、事故级别以及预警级别等方面的内容。

2.3.4 应急人员的培训和应急演练

应急救援人员必须要得到国家认可的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考核合格之后才能上岗, 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也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考核以及管理工作, 提高应急专业人才的检验、监测以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专业素质。

3 结语

铁矿突发环境事件一旦发生, 将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经济损失。现阶段, 在我国国内关于铁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方面的研究还不多, 国家和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进而投资, 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时候, 快速、高效的采取控制措施, 将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董文福, 傅德黔.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故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 (07) :97-98.

8、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篇8

国务院于2005年7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温家宝指出,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就是要提高国家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2006年6月1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国务院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标志着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1月底,国务院又陆续发布了9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了由《应急预案》、25件专项预案和80件部门预案组成的应急预案框架体系。目前,全国诸多省市根据这一体系建立了适合当地的突发事件预案管理方案和原则,而且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也根据实际制订相关操作办法,很多幼儿园总结了可行性方案,对幼儿园突发事件预案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国内诸多教育研究者也投入到突发事件的研究中,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从经验总结、个案报告、法律建构、调查追踪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从应急预案管理概念出发,本文将幼儿园应急预案管理界定为:在幼儿在园内期间,针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人身安全和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所制订的管理及处理方案。概念主要强调两类突发事件,一类是公共突发事件,主要指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伤害;一类是幼儿园特有突发事件,主要指由于幼儿园教师或相关保育人员疏忽、失误而造成的幼儿在卫生、安全和意外事故等方面可能出现的伤害。而管理和处理方案将幼儿园作为实施主体,面对两类突发事件所制订的一系列办法。

突发事件并不会随时都发生,但必须时刻都做好准备。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周期,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法。由于突发事件的特殊性,所以在应对灾害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事前准备,储存足够的实力,做好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任何的研究预案都不可能全部概括各种发生的可能,所以在预案管理时必须具有动态可调整性,必须对于某些超常的灾变留有余地。

三、幼儿园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

1.安全类突发事件:幼儿园中主要是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火灾,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师幼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幼儿园内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幼儿园师幼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幼儿园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幼儿园师幼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害事件:幼儿园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等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影响幼儿园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灾难事故等。

4.自然灾害事件:幼儿园常见的包括洪水、台风、雪灾、地质滑坡、地震灾害以及有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汶川地震,四川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大多从宏观角度出发,微观层面涉及较少

2.理论研究居多,实证研究不足

3.学校领域内关于幼儿园应急管理的研究很少

五、建议

1.加强幼儿园应急预案的制订与管理,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应从制度层面予以保障,切实的提高幼儿园预防突发事件的防御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建立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的管理标准和程序。幼儿园由于属性的不同,在应急预案编制的过程和实施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虽然国家颁布过相关的预案制订的框架,但对于幼儿园这一机构来说,在总体内容参照国家预案框架的基础上应凸显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在预案制订的适用范围、应急预案体系总体架构、相关人员职责和预案检查评价等方面应给予标准。

2.提高幼儿园教师及相关人员的忧患意识,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幼儿园应建立建全安全制度,并严格执行。要通过分层次的宣传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强幼儿园教师及有关人员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和提高幼儿园教师、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幼儿园学童而言,应从儿童心理及生理特点出发,吸取幼儿园各种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重在引导幼儿了解日常安全规范,通过说教、故事、实践等途径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而对幼儿园教师和领导干部而言,则要强化他们以孩子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意识,在日常管理中注意幼儿饮食、卫生、交通等易发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同时,相关部门及幼儿园领导要抓好对教师、干部尤其是学生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培训,掌握防范措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并适当组织模拟演习,锻炼应变能力。

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幼儿园管理体制,把应急预案纳入考核体系

应急预案的管理是幼儿园常规管理的组成部分,为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幼儿园的现行管理体制,应把应急预案纳入幼儿园的考核内容,对幼儿园应急预案的制订和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可以有效地落实演练责任,加大考核力度,从思想上引起相关责任人的高度重视,真正将预案管理当作幼儿园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待。

4.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凸显幼儿园应急预案的特点

目前,幼儿园应急预案的主要问题在于操作性不强,虽然已经制订了诸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实效性不强,不仅没有达到制订预案的目的,而且没有突出幼儿园本身的特点。因此,在制订预案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国家预案编制的框架,更重要的是应该尽量本土化,并体现主动性,应尽可能地标准化、规范化,与幼儿园实际相结合,如幼儿饮食卫生应急预案、幼儿家长接送制度的制订及相关事件的预案处理、幼儿出门制度等,针对幼儿易发生的诸类事件进行预案和后期更新管理。

5.视应急预案的评估,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是预案管理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更重要的是预案实施后是否起到应有的预防和处理效果,因此,需重视对应急预案的评估和问题的指导。这就要求预案制订人员有一定的预案管理知识及相关理论基础,首先在预案形成过程中保证其科学有效;而上级有关部门和各园预案管理领导小组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制订的应急预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评估,适时组织开展与预案内容相关的演习、演练,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修订、完善的意见。同时,上级部门要统一应急预案的制订步伐,自上而下进行推广。

6.重视演练,增加应急演练的真实性、随机性和突发性

预案管理领导小组要加强领导,重视演练。为了让演练更加具有突发性,突发事件的突发时间可以由应急演练的指挥部随机确定,同时缩小参演人员的预先知情圈,扩大参演人员规模,让应急演练更加真实化,随机性和突发性。在宣传上,必须明确做到每所幼儿园都必须有完整预案管理的网页宣传资料,并且连接到应急办公室相关网站。

7.健全幼儿园应急小组和其他组织机构,加强工作管理

幼儿园应急预案需要园内设置相关部门保障实施,需要建立、健全园内应急小组及其他协调组织机构,以完善管理、统一调动,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到有序处理、及时解决问题。首先,应急小组组长应由幼儿园园长担任,成员则是园内其他领导;组织机构成员应由幼儿园教师担任,保证上下工作的协调一致。除了人员规定外,应在开会时间、宣传方式等方面形成制度并加强管理;其次,上级主管部门也应成立配套小组对幼儿园及其他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常规指导和管理,适时的组织各种活动以增强各小组、机构的操作能力。

8.完善幼儿园预案保障体系,健全物质保障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上交) 篇9

应急预案

克拉玛依市第十八小学

2011年2月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种可能发生的影响学校和社会稳定的突发公共事件,根据市区政府和市区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按照“预防为主,分块层级负责 ”的原则,有效预防、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确保校园稳定,进一步推动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预案范围

1.学校的建筑物倒塌,通道楼梯拥挤造成学生伤亡的事故。

2.学校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3.学校内建设工程发生的安全事故;

4.学校师生发生的集体急性中毒事故;

5.发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

6.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

7.针对师生发生暴力或恐怖事件等重特大安全事故;

8.学校突发传染性疾病。

三、机构及职责

成立学校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丛红阳(支部书记兼校长)

副组长:帕提曼〃艾伯依(副校长)

王敏(副校长)

成员:谢红欧、王泳、潘凤玲、庄超、阿利亚〃艾力、古丽米拉〃达克木及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

领导小组的职责:在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有效预防我校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如果发生突发公共事件,采取果断有力措施控制事态,防止事态扩大,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主要职责:

1.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2、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和资源的调动;

3、及时迅速地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汇报事故的基本情况,同时向公安、消防、安监、技监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消防等部门人员到达单位后,配合这些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4.组织、协调好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迅速开展受伤人员的抢救、现场的安全保卫、事故区域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程序和社会治安。

5.做好事故现场的交通疏导和人员疏散工作,阻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事故现场。

6.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学校迅速恢复正常的教育程序。

7.配合有关部门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8.配合上级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9.做好伤亡师生及家属的善后、安抚工作。

10.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使之更符合教育的实际情况。

11.负责事故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

四、现场值周领导职责:

1.在事故发生初始阶段,担当事故现场指挥

2.在确认事故即将发生或已发生后,向单位领导报告,向上级部门报告。

3.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启动学校事故应急预案。

4.维持现场秩序,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

五、应急救援小组:根据学校特点和需要,分别设置:

1通讯联络小组负责人:潘凤玲庄超

2.疏散引导小组负责人:王敏阿利亚〃艾力

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人:杨进华刘丹

4.警戒保卫小组负责人:谢红欧帕提曼〃艾伯依及保安

5.排险抢修小组负责人:丛红阳王泳

6.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人:古丽米拉〃达克木付庆霞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1.确保通讯畅通;

2.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现场情况作出明确判断;

3.一切听从现场领导的指挥,按照分工展开工作;

六、应急责任制:

1.校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保证学校安全,是学校应急预案指挥者。

2.事故现场指挥,现场值班主任承担本预案规定的职责,指挥有关人员进行抢险排难。

3.分管领导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①地震、暴风雨等自然灾害责任人:分副书记及总务主任。

②社会危险人员进入校园造成安全事故责任人:副书记及安全员。

③火灾、爆炸、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车辆伤害、触电等安全事故责任人: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及总务主任。

④学生群体斗殴、校内大型活动安全事故责任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少先大队辅导员及各年级组长。

⑤在突发安全事故中因学生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责任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少先大队辅导员及各年级组长或现场指挥。

应急电话:火灾119报警110紧急救护120 交通 122

七、工作原则

1.避免伤亡事件原则:事件处置过程中应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2.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原则:事件发生时由领导小组为主处理事件,其它在岗人员积极配合,通力合作。

3、快速反应原则:相关人员在事件过程中必须做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到,第一时间果断处理。

4.疏导性原则:坚持疏导为主,防止激化矛盾,严格区别对待一般学生、群众和不法分子。

5.尽可能减少损失原则。

6.各方无条件配合原则:一切听从领导小组指挥,服从大局,绝不允许出现互相推诿、拖拉、扯皮现象。

八、预防方案的实施

1.要高度重视,把稳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尽早制定本学校应急预案,明确分工,落实职责,确保校园平安。

2.要加强宣传与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开展形势政策和法制教育,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际情况深入细致地做好师生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情况,化解矛盾。

3.要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加强校园网监控,及时删除不良信息,并认真核实排查。要特

别注意网络论坛形成发起的串联活动,严防校外人员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一旦发现不稳定因素和苗头,尤其是发现策划、煽动大规模聚集活动的预警性、内幕性信息要迅速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将事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4.要加强值班制度。在特殊敏感时期,严格执行领导带班的值班制度。各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除因公务出差外,原则上不能请假,并保证手机畅通。值班室要坚持一天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要严守纪律,忠于 职守,坚守岗位,及时传递信息,妥善处理有关事务。

九、重特大安全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事故的情况分别报告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办公室和安监部门。

区教育局党政办电话:6982704

三环路派出所值班电话:1106827680

2.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告上述部门。

3.事故报告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类别、发生的时间与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十、重特大事故发生后的对策和措施

1.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学校立即启动实施事故的应急预案,并随时将抢险救援情况及时上报有关部门。2.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请当地有关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尽快恢复被损坏的有关 设施,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3.请公安、交警加强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好现场。

4.请卫生部门第一时间派出急救队伍,抢救伤员,并做好事故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

5.事故发生后,学校领导要亲自挂帅组织有效的抢险救援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同时做好师生的思 想稳定工作,积极投入的抢险救援工作中去。

十一、纪律与要求

1.各有关领导要坚守岗位,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如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到位,造成工作疏漏和失控,按规定追究责任。

2.参加执行预案的有关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守秘密。

3.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和闹事苗头,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掩盖、隐瞒,必须在稳住事态,力争把事态苗头 消灭在萌芽阶段的同时及时报告。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以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心,确保学校正常教育程序。为维护社会稳定,为确保我校的一方平安作出积极的贡献。

克拉玛依市第十八小学

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篇10

为迅速、有序、高效地处理教育系统内突发公共事件,立足于事件发生后及时消除连带隐患,立足于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立足于在第一时间集中全部力量投入抢险救助,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市教育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包括学校集会、大型集体活动、春秋游、交通、校舍倒塌、火灾及食物中毒、传染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地震等自然灾害突发事故,以及考试安全类突发事故。

二、应急领导组织及职责

(一)指挥部及职责

1、成立临海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科),鲍先法兼任办公室主任。

2、工作职责:全面、准确、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制定防止、控制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对策和措施,在上级部门领导下,组织指导教育系统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决定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各项决策和措施,确保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各专业工作小组及职责

1、组织协调组

(1)人员组成组长:

成员:人事科

(2)工作职责:会同指挥部办公室研究政策和措施,并向指挥部提出建议,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制定和协调落实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项决策和措施;协调全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与市政府、市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及处理有关重大问题;全面掌握了解事态发展的相关信息;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宣传信息组

(1)人员组成组长:

成员:办公室

(2)工作职责:负责指挥部相关工作的文件、材料起草、审核和印发,做好相关会议材料和会议纪要的整理;负责指挥部有关文件、材料的收发、传阅、整理、归档;收集、报告及发布各类相关信息,负责事故处理过程中信息的传阅、相关材料的记录、存档、留存;建立信息网络体系,负责接待各类咨询、采访等,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应急救援组

(1)人员组成组长:

成员:基础教育科

(2)工作职责:与市、学校指挥部配合,维持事故现场秩序,稳定事故现场事态,救助现场伤患人员;组织人员救送伤患人员入院就医;随时掌握伤患人员治疗情况等。

4、事故调查处理组

(1)人员组成组长:

成员:安管科

(2)工作职责:进入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经过;查清事故责任及责任人,提出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处理办法等。安抚事故伤患人员家属情绪;接待听取事故伤患人员家属意见;依法研究提出事故解决办法等。

5、后勤保障组

(1)人员组成组长:

成员:计财科

(2)工作职责:负责全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工作;对教育系统应急救援工作的经费支出提出预算方案;督促检查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各项物资保障的落实情况,确保安全、有效、及时完成有关保障任务;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应急救援程序

(一)校舍倒塌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1、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学校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及教育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报警110、119、120现场急救。指挥部应立即向市有关部门报告,并下达行动指令,同时指挥部应急救援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2、现场救援程序

应急救援组成员进入事故现场后应配合事发学校及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1)联系有关部门带好救援工具、机械、车辆等进入现场,采取措施防止因救援不当使事故扩大。

(2)与事发地就近派出所共同设立警戒线,将事故现场与围观群众隔离,保护好事发现场。

(3)提出现场抢救方案,与相关部门共同做好现场抢救。

(4)设立现场急救点,联系卫生部门组织一定数量医务人员携带适需医疗器具及药品对伤患急救,控制伤患状况恶化。

(5)联系卫生部门、相近医院,迅速将伤患用最安全的办法转移到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院就医。

(6)现场监控新发伤患情况,全力做好救助转移工作。

(7)完成局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食堂饮食安全、重大疾患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

1、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学校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及教育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报120现场急救。指挥部应立即向市有关部门报告,并下达行动指令,同时,指挥部应急救援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2、现场抢救程序

应急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后应配合事发学校及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1)迅速封闭食品加工现场,与事发地就近派出所共同设立警戒线,将事故现场与围观群众隔离。

(2)迅速将病患、病源地隔离,疑似、可疑食品封存,严防疾病扩大、蔓延。

(3)提出现场抢救方案,与相关部门共同做好现场抢救。

(4)完成局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地震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指挥程序

1、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学校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及教育急救指挥部,同时报警120现场急救。指挥部应立即向市有关部门报告,并下达行动指令,同时指挥部应急救援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赶赴现场。

2、现场抢救程序

应急救援组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后应配合事发学校及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1)按照校舍倒塌、火灾、食堂饮食安全、重大疾患等事故现场有关抢救程序操作。

(2)迅速组织教育系统开展救灾工作,会同民政部门做好教育设施的灾情核实工作。

(3)及时恢复受灾学校的正常教学,维护教学秩序,做好因灾毁坏校舍的修复重建工作。

(4)其他各类事故向局指挥部报告后由指挥部决定部署。

四、其他应急处理办法

(一)现场应急处理

现场应急处理执行下列一般程序:

1、事故发生学校(园)要保持镇静,沉着应对,立即向有关部门报警,并组织教职工施救及学生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2、立即向市教育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当地政府报告,并根据事故属性向公安、交警、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救援,使灾情尽快得以控制,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

3、事故发生后局、校领导及有关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听取事故情况汇报,召集应急处理会议,确定应急措施,全力组织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保护现场,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4、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配合调查取证,做好伤患人员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伤患人员家属取得联系,做好对学生家属的安抚解释工作。

5、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提出解决办法,并与保险公司等单位取得联系,依法理赔,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二)信息报送

报送程序:分两级报送。

(1)事发单位报送。事发后立即电告局指挥部和当地政府,并尽快形成详细报告报送局指挥部;事故处理中随时向局指挥部报送相关信息。

(2)局指挥部报送。接下属单位事故报告后立即电告市有关部门,并尽快形成书面报告报送有关部门,事故处理中随时向有关部门报送相关信息。

(三)事故调查监控

1、事故调查。安全事故发生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由属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当事学校要做好相关现场保护工作。事故调查采取“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没有追究不放过;师生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任何单位、学校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隐瞒事故调查。

2、防范监控。为了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加强对重特大事故的隐患排查、整改。市教育局有关部门应对各校安全工作进行经常性检查、指导、督促,限期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重特大事故隐患,学校要建立档案,逐级上报,并制定防范监控方案,确保重、特大安全事故隐患得到及时消除和有效监控,从而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8、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篇11

目前,我国现行的一些防灾抗灾救灾的法律法规,还没有达到系统化、条框化,完整化的程度,也没有充分发挥指导性作用。2013年4月,我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多灾多难的四川人又一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为四川同胞的不幸沉痛默哀的同时,也看到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和突发公共事件法律体系的不足。公共突发事件法律体系和应急机制的缺陷导致了突发性事件责任归属不清、紧急处置程序繁琐、快速反应能力差等问题。所以,确有必要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体系进行探究,及时填补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漏洞,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提供依据。

一、我国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在应急管理领域的立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应急管理法律体系正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应急管理制度也已初步建立。特别是在2007年,我国颁布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使得该法成为了我国应急管理的基本法,从而使各行各业以及各种领域的单行应急法作为补充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逐步形成。目前,我国现有的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主要由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立法、灾难性事故立法等方面的组成。这些法律制度对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我国近几年来相继发生的突发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具有显性和隐性的现代社会问题,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突发事件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用现有的突发事件法律法规应对多变的突发事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发事件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法规之间协调性差

目前,我国现有的突发事件法律法规比较单一且处于分散状态,主要采用部门法和行政规章。这种立法体系的优点是,对特定的突发事件都会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行政应急处理机构,如颁布防洪方面的法律,能做到应对洪涝灾害时有法可依,并由防汛救灾指挥部进行统一指挥操作;颁布防治传染病方面的相关法令,可以及时指导如何应对突发传染病危机,并由防治传染病指挥部进行统一预防诊治;颁布相关消防法令,可以从容应对突发消防问题,并由消防指挥部统一领导;颁布地震灾害方面的相关法令,可以快速有序的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并由抗震减灾指挥部统一管理等。虽然目前的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较有针对性的解决困难,但这些法律法规分别规定了应急行政机构及其权力,这种分散状态导致现行的法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各级政府行政部门以及具有专业技术的职能部门间无法很好的协调配合,缺乏沟通和协作,只针对自己负责的事项设立法律法规,导致各部门法律法规之间有时会发生冲突,各部门法之间不能相互协调和相互弥补,使各自的力量不能得到最有效的整合利用,大大削弱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合力与合作,无法形成更有力的整体力量。

2.突发事件法律法规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

因为有些立法在内容上具有抽象性、原则性、概念性的特点,有些法律只强调了上级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的指导性作用,只强调纵向关系上的统筹与规划,强调应急措施上的实体性规定,强调权力配置,而忽视了下级机关和一些有力的社会组织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忽视横向层面上的配合与协调,忽视对其进行实施程序上的约束,忽视对具体突发事件过程中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价。有些法律的具体内容原则性较强,对于具体实施细则、实施方法阐述不多,过于宽泛,與实际情况相脱节,不易灵活运用,可操作性不强。如在地震灾难发生后,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详细阐述事后恢复重建的具体方式方法和救济补偿的标准等。这种只做表面文章而不注重实际执行的法律法规,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3.突发事件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不够

目前,虽然我国有一些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制定了《戒严法》等多部具体的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法律,但这些法律只适用于应对某一类公共突发事件,不具有规定限制所有公共突发性事件的法律效力。同时还缺乏有关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重建和恢复工作的法律规定,目前此项工作的开展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还有一些法律法规不能真正发挥有效的作用,国家法律效力没有适当合理的延伸到地方政府的措施中,许多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时,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合地方实际的法规规章,“一刀切”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制定出的有些法规规章还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因此,我国还需要适时制定用于对突发事件发生后针对其严重后果进行善后处理的法律、法规。

4.突发事件执法体系责权规定不明确

对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的行政责权,现有的法律规定的不够详尽。缺乏对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特殊职责和特殊权力的明确规定,缺乏应对不同突发事件的具体执行机构的具体职责和具体的执行权利范围的明确规定,这种法律法规体系可能会造成紧急状态下权利的扩张、滥用。这样不仅不利于国家各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组织和运用,还不利于及时准确的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可能会加长消除危险,度过危机的时间。由于法律法规中责权规定的不明确,容易造成政府在行使应急权力时,超出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授权的范围,凌驾于法律之上,还容易造成政府在紧急状态下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失职、不作为和相互推脱的情况出现。

nlc202309021854

5.突发事件法律执行过程不够规范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其法律执行过程不够规范,缺乏对于整个过程的监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执行不到位,包括突发事件法律执行程序的步骤、执行的方式方法、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等。例如,在突发事件法律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对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在这种紧急状态下,公民的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例如对私有财产的征用,在紧急状态解除后,这些征用的私有财产和对这些财产造成的不法侵害是否都得到的公平的补偿,对于那些得不到公平补偿的公民,是否能够得到国家赔偿,这种救济程序是否繁琐拖沓。缺乏对民间自发的救援的法律规范,这种自发无序的救援行动,会造成政府的救援工作的延误,对政府在最快的时间内开展救援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救援资金的运用也存在执行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健全的突发事件法律体系是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首要要求、执行依据,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事。完善的突发事件法律体系是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力的保障,应急行动有理有据、有力有序、责权明确、执行规范、协调联动。

1.系统整合突发公共事件现有法律资源

随着《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制定颁布,表明了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中有了最基本最具有指导作用的首要法律,使政府部门在开展救援工作时有了统一的执行纲领。同时还要系统地整合突发公共事件现有法律资源,打破各级部门和地方利益的局限性,对原有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弊端进行修正,对原有法律法规中的不足进行补充,对与《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冲突的部分进行删减和更新。

2.形成科学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法律。制定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相对应且配套的,涵盖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法律法规。当不同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就需要根据不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应对的方式方法在法律法规作出中明确规定。完善突发事件法律中关于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具体的职责和权力的范围,防止其处理紧急事件时失职、推诿、不作为,防止紧急权利超出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授权范围和非法使用。

3.赋予突发公共事件执法部门更充分的权力

在保证应急措施顺利的实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得到保护的情况下,通过突发事件法律法规来对政府可以行使紧急状态下特殊权力的条件、时效等给予明确的规定。还要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政府在突发的紧急状态下所享有哪些权限比非紧急状态获得更多的具体的强制性的应急权利,以及明确执行范围和实施时的附加条件。例如,在那些与紧急措施相冲突的公民权利则应受到适当的限制,如人身自由权、刑事诉讼中的一些诉讼权、住宅不受侵犯权、游行示威权、居住和迁徙自由权等,这些权利在紧急状态下只有加以限制或中止,才不会对有关机关紧急权力的行使造成影响和阻碍。

4.增强应急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

在突发事件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法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法律能否顺利准确的实施,发挥其法律效力。突发事件应急的实际工作证明了,以法律体系为主的应急制度才是最有效的。原有的一些内容原则化、执行步骤繁琐、过程不明确的突发事件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用于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突发公共事件。因此,在未来突发事件法律体系的建设中,我们要注重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统一指导作用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应急的具体程序和实施细则,加强各级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的横向与纵向的协调配合。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仔细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特点,从中寻找出事件发生规律。针对突发事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生特点及规律,制定与其想适应的法律制度。当不同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迅速找到相应的应急处理法律依据。

5.加强突发公共事件违法责任的追究力度

在突发事件法律执行过程中,政府可能会得到更大范围的法律授权,这里包括一些強制执行的行政措施,有甚时还会逾越一定的法律约束,限制到公民一部分的合法权利。如果这些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不仅会侵犯公民的基本权益,还会给一些不法份子以可乘之机。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过程中,应当成立专门的行政部门或应急处理监督小组,由其对政府应急权力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着重对应急权力执行的具体环节进行监管。明令禁止政府行政机关在应急过程中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的非法侵害。依法加强问责制度的建立,完善与问责制度的相配套的法律依据、各项执行程序,依法保障在责任面前人人平等。做好信息的公开,让所有公民都参与到问责工作中来,更好的推动问责制度的实施。

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应该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相适应,要随着突发性事件的发展趋势而改变。进步是发展的需要,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必须完善应急法律体系、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把经验总结成法律经验,汇总成体系。真正的做到遇到突发状况不慌不乱,按照应急预案有条不紊的进行。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法律体系方面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道路,一条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作者单位: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给英语老师的祝福语句下一篇:如果提高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