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疾病防控论文

2024-08-19

蛋鸡疾病防控论文(共7篇)

蛋鸡疾病防控论文 篇1

目前, 随着气温的变化, 为疾病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建议广大养殖户要提高防疫意识, 掌控养殖的生命线———防疫。现将对有关蛋鸡的两种主要流行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分享。

1 温和型禽流感与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1.1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疾病初期采食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中后期采食量出现下降, 但是下降的幅度并不大;鸡咳嗽, 张口伸颈呼吸, 可听见异常呼吸音;粪便前期变化不明显, 两天后会出现拉黄白色稀粪, 而且夹杂有翠绿色的糊状粪便, 在粪池中是散发存在, 慢慢出现橙色粪便;产蛋率下降速度较快, 有的3~5d下降到40%左右, 但死亡率不高。

1.2 病理变化

喉头、气管轻微出血;腺胃乳头有轻微溃疡和点状出血, 肠道广泛性出血;卵泡肿胀、充血, 输卵管充血, 严重时在输卵管内可发现有白色干酪样物, 病程较长者以有卵黄性腹膜炎常见, 同时伴有包心包肝现象。

1.3 原因分析

此病的发生一方面是养殖户忽视产蛋期H9的免疫, 甚至有一部分地区购买不到禽流感H9单苗, 同时也不进行抗体监测, 导致鸡群抗体水平低下, 保护力不够。另一方面, 现在气温忽高忽低, 很多养殖户掌控不好温度和通风的关系, 致使鸡舍内空气质量差, 为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1.4 防控措施

发生此病后一般建议补一次新流疫苗, 0.5~0.8m L/只。其间使用活力元饮水或拌料, 用于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和提高免疫功能。同时用一些控制大肠杆菌类的药物, 如杆菌杀手 (安普霉素) 或舒坦林 (阿莫西林) 连用5d。在此也要注意, 间隔3d之后, 可用一些增蛋的中药, 如产蛋多多精, 但一定要配合鱼肝油和亚硒酸钠VE, 这样的增蛋效果比较好, 产蛋率一般可恢复到80%左右。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 如果产蛋下降的幅度比较大, 可使用伟嘉的禽速健饮水或滴口, 一瓶可以治疗500~1000只蛋鸡, 然后再配合以上方案进行治疗。在疾病流行时期, 不仅在药物方面要做好预防, 还要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 (1) 温度。产蛋鸡舍适宜温度应在13℃~23℃, 最适宜温度是16℃~20℃, 天棚附近与地面附近的温差不超过2.5℃~3.0℃, 墙壁附近和鸡舍中央的温差不超过3℃~9℃。 (2) 湿度。在舍温保证的前提下, 保证舍内相对湿度为50%~60%。 (3) 适时通风。通风会降低鸡舍温度, 但是不通风有害气体不易排出, 影响蛋鸡的健康和产蛋率。 (4) 有效消毒。在患病期间增加清粪的次数, 且清完粪后每天交替使用消毒液带鸡消毒。

2 霉菌引起的蛋鸡流行性腹泻

2.1 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

霉菌中毒是蛋鸡养殖中一种隐形性疾病, 当其轻微发病时不会表现明显症状, 如死亡和剖检中的霉斑, 不经过实验室诊断不易发现。但却可以导致鸡群免疫力低下, 抗体水平参差不齐, 肠道菌群紊乱, 广泛性出血。由其引起的腹泻在临床上轻者表现为粪便稀, 粪便不成形;重者表现为排水样粪便, 固形物量少, 呈暗黑色, 绿色或黄白色。特别是当鸡群处于产蛋初期, 受产蛋和换料应激的影响, 此种腹泻久治不愈, 导致产蛋率上不去, 达不到产蛋高峰期;蛋壳颜色变浅, 厚度变薄, 品质下降;鸡舍内空气质量下降, 弥散着粪便臭味。

2.2 原因分析

此种疾病多数是因为饲料和饲料原料霉变, 另外如果养殖户在存放中不注意, 原料和饲料受潮, 或是养殖户对乳头饮水器管理不当, 致使鸡群经常吃一些酸败的饲料, 或是鸡舍内潮湿而剩料过多等导致霉菌感染, 侵害肠道而引起。另外一部分是养殖户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发病原因, 而大量投服抗生素, 致使肠道菌群失调, 鸡群腹泻不止。目前由于霉菌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已经不可忽视, 养殖户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大剂量投药效果也不明显。而且天气有变或者轻微应激, 都会造成疾病的暴发, 在蛋鸡行情本来就低迷的情况下, 更是加重了养殖户的负担。

2.3 防控措施

发生此病后首先更换饲料或停喂已经霉变的饲料原料。轻者在饲料中直接拌嘉利补 (多维素) 、润生康 (微生态制剂) 和禽用脱霉宝 (脱霉素) , 5d左右即可治愈;严重者在此基础上饮水中加入伟嘉的肠毒综合灵。鉴于这两年的情况, 建议饲料中定期添加脱霉宝, 换料时采用逐步添加石粉法和逐步换料法。如果拖延时间过长, 可以投一些保肝护肾的中药 (肝肾佳即可保肝又可护肾) ,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应激对鸡群的影响。

蛋鸡热应激的防控 篇2

1 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发病特点

1.1 临床症状

产蛋鸡采食量明显下降, 饮水量增加, 粪便变稀, 张口呼吸, 呼吸节律加快;产蛋率下降, 薄壳蛋增多, 蛋白稀薄。部分鸡发生腿麻痹, 不能站立, 严重者死亡, 死亡多发生于夜间。

1.2 病理变化

肺水肿、郁血或出血, 切面流出多量泡沫性白色或粉红色液体, 气管内有多量稀薄粘液;心肌松软, 心室扩张;卵泡弥漫性瘀血或出血, 子宫内常见未产出的蛋滞留。

1.3 发病特点

与高温有关, 多发于7~9月份高温季节, 产蛋期间容易发生, 气温越高死亡率越高, 死亡鸡多于夜间发生。

2 蛋鸡热应激的防控措施

2.1 调整饲料营养

蛋鸡最适宜的外界温度是18~24℃, 当外界温度升至25℃以上时鸡开始感到不适, 超过27℃时, 蛋鸡的采食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30℃以上时蛋鸡就易发生热应激。为解决这一矛盾, 必须根据鸡采食量相应调整饲料营养, 增加营养浓度, 以弥补热应激对能量、粗蛋白、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摄入量的不足。

2.1.1 增加蛋白质, 降低能量:

蛋鸡热应激采食量的降低使能量的摄入量不足, 夏季气候炎热, 鸡采食量一般减少10%~20%左右, 势必影响其对蛋白质的正常吸收, 故应在饲料中增加2%左右的蛋白质, 同时适当下调代谢能。以罗曼褐壳蛋鸡为例, 每只鸡日采食粗蛋白数量为20 g为宜, 如饲料中含粗蛋白在17%左右, 则应日采食130 g以上。目前较为理想的提高饲料中能量的方法是用脂肪来代替碳水化合物, 因为脂肪产热低, 可改变饲料的适口性, 延长饲料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 从而提高蛋鸡的采食量和消化吸收。热应激时脂肪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以2%~3%为宜, 但是脂肪易氧化变质, 所以应同时应添加加乙氧喹类抗氧化剂。

此外, 由于氨基酸不必通过肠道内蛋白酶的分解就可直接吸收进入机体, 可以减轻热应激受损肠道的负担, 也能迅速补充机体所需。提倡用氨基酸来替代蛋白质。适度添加蛋氨酸、赖氨酸可以缓解热应激二者比率为1:2。

2.1.2 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调整:

热应激能够影响蛋壳质量 (蛋壳变薄、变脆) , 其原因除蛋鸡子宫碳酸苷酶和维生素D活性降低外、蛋鸡血钙降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保证鸡每天至少摄入3.5 g钙, 可将饲料中钙含量提高到4%, 但要保持钙、磷的比例为4∶1~6∶1, 且总钙中有50%以上为颗粒钙源。热应激引起蛋鸡醛固酮释放增加, 醛固酮具有保钠排钾的功能, 因此血钾降低, 可以通过添加氯化钾提高机体钾离子的浓度, 一般氯化钾的添加浓度为0.15%~0.30%。另外热应激或者影响Mn、S、Se、Co、Mg等离子的吸收, 或者对它们的需要量增加, 都应按照日粮摄入量的减少幅度相应的提高在饲料中的含量。

热应激不影响维生素A的绝对摄入量, 而维生素E、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变化较大, 添加量可调整为正常量的2~3倍。维生素C是热应激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维生素, 其功能可以抑制家禽体温上升, 增加采食量, 另外也促进受损组织细胞的复愈。高温可抑制蛋鸡体内自身维生素C合成, 需要额外的添加补偿。可在饮水中添加150~200 mg/kg。

2.2 加强环境管理

2.2.1 鸡舍应加强通风, 保持空气清新。

鸡舍四周应设遮荫物, 可种植一些藤蔓植物, 房顶上可涂白漆。

2.2.2 饲喂应合理安排。

尽量早、晚凉快时多喂料, 中午不喂, 要勤添新鲜饮水, 可在水中添加0.6%左右的氯化铵, 水槽应每天清洗。

2.2.3

粪便当天清除, 防止蝇蛆横生。

2.2.4 有条件的可适当减小密度。

亦可于午后高温时向鸡舍内 (包括鸡身上) 喷凉水, 以降低室温 (可降2~5℃) 。

2.2.5

应于入夏前做好鸡群的各种防疫。

2.3 药物预防

夏季蛋鸡热应激的防控措施 篇3

1.1创造适宜的舍外环境:在鸡舍周围种草绿化, 种植物遮阳, 栽爬山虎等攀援类植物以隔热, 还可吸收二氧化碳, 降落尘埃密度, 净化鸡舍内外空气。屋顶上覆盖草帘。

1.2加强通风换气:在鸡舍安装吊扇、风机、空调或排气扇。房舍开设天窗, 南北窗户应尽量打开。

1.3人工降温:高温阶段, 每天中午和下午用高压喷枪或喷雾器把新鲜、清凉的深井水直接喷到鸡身和鸡舍内, 以水雾化来吸收鸡舍热量。能有效地起到防暑、降温、消毒、清洁环境卫生的作用。

2饲养管理

2.1在炎热季节, 免疫、转群等工作最好在早晨或晚上空气比较凉爽时进行。

2.2降低饲养密度:避免过分拥挤, 以减少鸡舍内鸡体产热总量。鸡笼内或散养地面可按正常饲养量的75%~80%放养蛋鸡。

2.3供给充足饮水:鸡夏天应注意供给足够的饮水, 并经常更换, 保持饮水清洁、新鲜。

2.4重视卫生、消毒:鸡舍粪便应经常清扫, 集中外运后堆放发酵。可联合喷水降温进行带鸡喷雾消毒。每周2~3次带鸡消毒, 可选用高效低毒无刺激性的药。同时搞好舍内灭蝇、灭蚊、灭虫工作。

2.5在鸡舍的向阳面、太阳光直射的门窗和鸡舍进风口搭设遮阳网, 避免阳光直射。空气经遮阳网后变凉爽进入鸡舍, 可降低舍内温度2℃~3℃。

3日粮调整

3.1日粮中纤维素含量应减少, 能量浓度不宜过高, 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应相应的适当提高。改白天饲喂为清晨、傍晚凉爽时饲喂, 最好使用颗粒料。

3.2调整喂料时间, 饲料现配现用, 尽量在1天中的凉爽时间喂料, 凌晨4:00~5:00、上午10:00~11:00、薄暮6:00~7:00, 在早晚开灯后和熄灯前各加喂1次。

4药物应用

生产上, 除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并加强饲养管理外, 适当使用一些能减轻热应激的饲料添加剂也是十分必要的。

4.1维生素:维生素C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报道最多的抗热应激添加剂, 可以减少因热应激造成的死亡, 并提高产蛋率;维生素E有保护细胞膜防止氧化作用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对预防热应激有一定的效果;B族维生素对缓解热应激、提高生长速度、增加蛋重和产蛋量也有一定作用。据报道, 高温时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0~150毫克的维生素C, 可明显提高蛋壳厚度, 减少破壳蛋、薄壳蛋, 改善蛋壳颜色, 并可减少细菌的感染;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0~300毫克维生素E, 具有抗应激、抗氧化、促进末梢血液循环等作用, 从而降低鸡的应激敏感性。

4.2杆菌肽锌:杆菌肽锌是目前应用效果良好的热应激缓解剂。据试验, 在34℃高温环境中, 在每千克母鸡日粮中添加100毫克的杆菌肽锌, 可使产蛋量增加5.4%, 饲料利用率提高5.8%。

4.3小苏打:即碳酸氢钠, 具有健胃和调节血液酸碱平衡的作用。在日粮中添加0.3%~1%, 或在饮水中添加0.1%~0.2%的小苏打, 可明显减轻鸡体热应激。

4.4延胡索酸:延胡索酸具有镇静作用, 在饲料中添加0.1%的延胡索酸, 可明显缓解热应激, 起到增进食欲和促进增重的作用。

蛋鸡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控 篇4

商品蛋鸡腹泻是蛋鸡饲养户最为头痛问题之一, 腹泻不仅影响鸡的产蛋率鸡蛋壳品质, 还会影响蛋鸡的健康及环境卫生, 导致产蛋周期缩短, 饲料转化效率降低, 同时长期的腹泻严重阻碍了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不但影响生产成绩还严重损坏鸡体的健康, 导致鸡体重减轻, 部分鸡只脱水甚至造成死亡。腹泻造成大量未能充分消化的饲料随着粪便排入环境中, 不但造成饲料的浪费, 为病原菌提供了营养, 加剧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更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抗生素类药物的大量使用增加了饲养成本, 催生耐药菌株的出现, 严重威胁着养殖场内外的生物安全。

2 主要症状

粪便稀薄如水样, 有白色粘液形成牛奶样, 偶有黄白绿色便出现。腹泻导致鸡体消瘦、严重生长不良、鸡冠发白、产蛋率低或蛋壳颜色发白, 病程长的还可造成采食下降、饮水量增加。发病鸡群通常精神沉郁, 无力, 羽毛松乱, 初期粪便内有未消化的饲料, 后期排水样便, 特别是早晨给水后, 水样便更严重。增重慢, 常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3 剖检变化

主要病理变化为肠粘膜萎缩, 并有轻度的弥漫性出血, 肠壁菲薄, 小肠后段粘膜上有隆凸的白色结节, 有的在盲肠粘膜上有溃疡灶。肝脏有不同程度的变性, 其他器官没有明显变化。饮水量增加, 采食量未见下降。粪便稀薄入水, 呈黄色和绿色, 有脱落的肠粘膜。白壳蛋、砂皮蛋增多, 鸡冠苍白, 肠道高度水肿, 肝和脾稍肿大、出血, 心冠脂肪有出血点, 有的卵巢卵泡充血。

4 主要致病因素

4.1 管理因素

4.1.1 应激方面

各种应激能够造成鸡分泌系统的紊乱, 引起肠道分泌液体增多, 饲料的消化率降低, 大量未消化完全的饲料夹杂过量的消化道分泌物, 导致肠道内渗透压过高, 摄入的水分不能充分的吸收, 可以造成应激性腹泻。

4.1.2 环境方面

鸡舍内的环境卫生较差, 尤其是湿度和氨气较高时, 会刺激鸡的呼吸道和消化道, 降低采食量和饲料的消化率, 引起腹泻。

4.1.3 抗生素方面

滥用抗生素或使用单一抗生素时间过长, 造成肠道内菌群失调, 有益菌的数量降低, 而耐用的致病菌定殖于肠道, 破坏肠粘膜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降低饲料的消化率可以引起腹泻。

4.1.4 换料应激

出现症状前有更换饲料的历史, 而且先换料的鸡先发病, 没有换料的拉稀较少。但死亡并没有增加。

4.2 季节因素

鸡没有汗腺, 只能通过增加饮水量和呼吸频率来降低体温, 夏季鸡舍如果温度过高, 鸡只饮水量增加, 采食量减少甚至每天每只鸡采食不足100g, 水料比甚至可以达到5:1以上, 粪便中含有大量水分而干物质含量较少可以导致拉稀。

4.3 疾病因素

4.3.1 沙门氏菌感染

多发生于14d以内的雏鸡。患病小鸡蜷缩如球、肛门粘白糊状粪便、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粘结。剖检可卵黄吸引不全, 肝脏表面有黄色坏死小点。成年鸡, 拉绿色或白色稀便, 鸡不愿活动, 呈直立企鹅样姿势。剖检见肝脏肿大、发红。

4.3.2 大肠杆菌病感染

大肠杆菌属于一种条件致病菌, 大多情况是由其他疾病继发感染。由于症状和其他疾病具有很多相似点, 在临床诊断中往往造成误诊。除拉稀外、鸡站立不稳、不食, 剖检见肝脏呈铜绿色, 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点、肠道有出血。

4.3.3 巴氏杆菌感染

除拉稀外临床上出现口流粘液、呼吸困难症状。剖检见全身粘膜出血, 肝脏肿大, 具有白色坏死点, 心脏表面脂肪出血, 以卵黄蒂以上的小肠段出血。

4.3.4 弧菌感染

产蛋鸡精神不振, 体重减轻, 鸡冠萎缩苍白, 并有水样腹泻。腹腔内积存大量未凝固的血液, 肝肿大, 质脆易碎, 表面有针尖大的坏死点和出血点, 心肌苍白, 脾脏稍肿大, 肾脏苍白肿大, 卵巢滤泡干退化。

4.3.5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精神不振, 持续排白色或水样粪便, 饮水量明显增加。主要集中于20~30日龄的雏鸡, 而60~90日龄育成鸡死亡率较低。剖检可见大花肾、肿大, 其他内脏无典型变化。

4.3.6 传染性法氏囊

粪便水样、恶臭, 鸡只不愿动, 蹲伏, 常啄肛门。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出血, 严重如紫色葡萄样。

4.3.7 新城疫

除拉绿色稀便外。临床上出现嗉囊倒流除粘液, 鸡站立不稳、蹲伏、不愿走动等症状。剖检见肾胃粘膜与肌胃交界处、腺胃乳头出血。小肠粘膜、盲肠扁桃体出血。

4.3.8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除拉绿色稀便外, 鸡咳嗽出带有血液的粘液, 伸颈张口吸气。剖检可见到喉、气管粘膜有出血性粘液。

4.3.9 球虫

盲肠球虫主要常发生于地面垫料饲养的鸡群, 拉血便前曾出现地面垫料潮湿、饮水器漏水现象。病鸡逐渐消瘦, 生长发育不良。盲肠肿胀、内含血便是本病的特征症状。混合球虫患鸡其粪便为糖浆样稀便, 鸡渐渐消瘦, 体重达不到标准体重。剖检时, 小肠壁有小圆点样出血, 其他脏器无特征变化。

4.3.1 0 滴虫

整群鸡精神良好, 采食正常, 无呼吸道症状, 粪便稀薄, 鸡饮水量大。

4.3.1 1 蛔虫、异刺线虫

严重感染时表现食欲不振或停食、贫血、消瘦和下痢。成年母鸡产蛋量下降, 甚至停产。幼雏生长发育不良, 逐渐衰弱, 引起死亡。

4.3.1 2 附红细胞体

病鸡出现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食欲不振、冠髯苍白、贫血、水样腹泻等症状。肝脾肿大。肝脏有部分脂肪变性, 并出现坏死点。脾被膜有砂砾状结节, 肺、心、肾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变化, 血液稀薄且不易凝固, 腿骨骨质酥松、易碎, 胸骨变形、呈“S”状个别鸡剖检无明显变化。

4.4 营养因素

4.4.1 食盐中毒

拉稀的同时伴有饮水量的增加、口流粘液症状, 严重者出现转圈、抽搐症状死亡很快, 成堆死亡。

4.4.2 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

初产蛋鸡在开产前没有经过饲料的过渡, 直接更换产蛋料, 造成对钙磷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差, 肠道内没有被及时吸收的钙刺激肠道, 造成腹泻。

4.4.3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在维持泌尿道上皮细胞完整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维生素A的缺乏可引起尿酸盐代谢的紊乱, 引起痛风及水样腹泻。

4.4.4 蛋白质过高

蛋白质过高或者氨基酸不平衡, 会导致机体产氨量增加。而氨的最终产物为尿酸。过量的尿酸无法通过肾脏的代谢, 造成尿酸盐沉积进而导致痛风和腹泻。

4.4.5 黄曲霉中毒

腹泻前有喂发霉饲料的历史, 鸡采食量下降, 严重发育不良。剖检见肝脏发黄而且有出血斑。

4.4.6 当地水质问题

有些地区水源污染严重, 重金属盐超标严重, 虽经处理。但仍易发生重金属盐类慢性中毒;有些养殖户水源没问题, 但储水池或水塔长年不清洗, 也很少用消毒剂处理, 水源污染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后。鸡群每日从饮水中摄入大量病原菌, 造成持续感染。鸡群表现顽固性腹泻。

5 防控措施

综合分析, 查找病因, 才能取得显著地疗效。

5.1 采取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雏鸡及育成鸡的质量, 达到品种的要求, 使鸡群整齐开产。

(2) 按鸡的营养标准合理使用过渡饲料。

(3) 减少应激因素, 让鸡群安静开产。

(4) 对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肿胀, 可用通肾类药物辅以氨苄青霉素等药物或消炎药, 脉冲式给药, 做预防。

(5) 对于由沙门氏菌隐性感染引起的腹泻, 用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罗沙星、乳酸左氧氟沙星等) 、氨苄青霉素、复方阿莫西林等敏感药脉冲式给药。

(6) 加强鸡舍的环境卫生, 控制鸡舍的温湿度在舒适的范围内, 及时对鸡舍和相应的设备进行消毒, 把好生物安全观减少外界病原进入鸡场的几率, 从源头上控制鸡群的健康。

(7) 夏季应加强通风, 减少鸡只的饮水量。

5.2 采取对症疗法

(1) 饲料中添加畜禽保健药物。

(2) 每日清晨投服大黄苏打片。

(3) 饮服0.05%的高锰酸钾溶液, 连饮2~3h。将饮水量控制在原来的2/3, 饮水中添加禽用口服补液盐, 以补充流失的钾、钠离子。

(4) 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 抑制肠道蠕动, 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按每只体重0.35~0.4mg的剂量饮水, 早晚各1次。

6 小结

预防蛋鸡疾病的综合措施 篇5

影响鸡传染性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十分复杂, 任何一种防治措施都有其局限性, 因此预防、控制和消灭任何一种鸡传染病都必须针对传染性的3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 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 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1.1 严把购进苗鸡关

凡需从外地购进苗鸡, 必须首先了解供苗鸡场种鸡饲养状况、免疫情况, 种鸡场疾病流行情况, 确保从中级健康场引进苗鸡, 严防带入鸡白痢、鸡白血病等垂直传染的病源。

1.2 及时处置发病鸡

发病鸡多数在发病期能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 其传染性很强, 是鸡场主要的传染源, 所以对无法救治的病鸡、病死鸡应及时采取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决不允许将病死鸡出售给收购病死家禽的商贩。

1.3 严格控制进场人员

人是疾病传入的最主要的潜在原因之一, 鞋是最容易传播疾病的媒介物。所以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场, 尤其要控制收购病死家禽的不法商贩在鸡场周围活动。

2 切断传播途径

2.1 分区饲养

鸡场设计是要做到生活区、饲养区严格分开, 鸡舍与鸡舍之间有一定距离, 净道与污道分设, 饲养人员和用具互不交叉, 防止交叉感染。

2.2 全进全出

同一饲养单元只饲养同一批次的鸡, 同时进, 同时出, 鸡出栏后, 经彻底清扫, 严格消毒, 并空舍半个月以上, 进才能下一批, 可消除病源, 避免连续、交叉感染。

2.3 加强消毒

建立科学的消毒制度, 并认真执行, 是鸡场切断传播途径, 阻止传染病传播蔓延的最关键措施之一。 (1) 鸡场消毒实施方案:一是鸡场消毒;二是场内环境消毒;三是工作人员、设备消毒;四是带鸡消毒;五是空鸡舍的消毒。 (2) 了解常用消毒药种类及特点。

3 增强鸡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

3.1 科学饲养, 增强鸡排非特异性免疫力

优质的品种和鸡苗提供给鸡体先天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是一切免疫力的基础。饲养过程中所使用的饲料是满足鸡群正常生产的保证, 也是后天免疫力的培养基, 优质全价饲料会增强鸡群抵抗力。

3.2 合理免疫, 增强鸡排特异性免疫功能

热应激对蛋鸡的影响及其防控 篇6

(1) 蛋鸡采食量减少, 产蛋率降低

当舍内环境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 采食中枢受到部分抑制, 表现出采食量下降。同时以增加饮水量来减轻热负荷。采食量的下降将导致营养摄入的不足, 使产蛋率下降, 蛋重减轻。蛋品质变差, 体质量持续下降。饮水量增加, 导致肠道内消化酶浓度降低, 加剧肠道蠕动。饲料在肠道停留时间缩短, 饲料消化利用率降低, 鸡体营养不良进一步加剧。

(2) 热应激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当温度升高到30℃~35℃左右时, 蛋鸡则主要靠张口、加大呼吸频率来散发体热。过度换气, 使得CO2排出量增加, 使血液中CO2减少, H+浓度降低、, p H值升高, HCO3-/CO32-的缓冲体系失衡, 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引起软壳蛋、破蛋增多。当环境温度升至35℃时, 产蛋鸡产蛋率和蛋重都显著下降。

(3) 热应激导致免疫机能降低

蛋鸡应激过程中体内的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抑制了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的免疫表现为降低了血液中IgG水平及外源抗原的抗体滴度。细胞免疫则使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最终导致免疫机能的降低, 使产蛋鸡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病菌等, 最终导致生产水平严重下降。

(4) 对内分泌的影响

热应激引起机体内分泌失调, 造成蛋鸡生产性能下降。受高温影响较大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腺体。热应激时鸡的甲状腺萎缩, 重量减轻, 机能减弱, 可引起产蛋量和蛋壳质量下降。肾上腺髓质主要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热应激时, 两种激素水平均升高, 引起外周血管过渡收缩, 散热减少, 出现中暑现象。高温导致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 RH) 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减少, 所以促卵泡激素 (FSH) 、促黄体激素 (LH) 和催乳激素 (LTH) 生成减少, 从而影响了卵泡的生长发育、成熟, 使排卵数减少。

(5) 热应激使产蛋鸡某些生化酶活性降低

在热应激状态下, 鸡的血清谷丙转氨酶 (GPT) 、乳酸脱氢酶 (LDH) 的活性明显降低, 从而导致鸡体分解代谢水平降低, 消化吸收率降低, 进而影响到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

2. 热应激的防控措施

(1) 改善饲养环境, 加强舍内通风

(1) 在蛋鸡舍房顶设置隔热层。在鸡舍四周应种植一些藤蔓植物、栽植一些速生阔叶树木等, 将鸡舍向阳面墙壁和其顶部涂白。这些可以有效降低鸡舍温度。 (2) 密闭式鸡舍可安装湿帘、风机, 加强通风换气, 促进鸡体散热。湿帘循环用水, 水温宜低, 并可在水中添加适量消毒药。开放式鸡舍、通风条件差的鸡舍, 每天中午或下午用喷雾器将新鲜的清水带鸡喷雾冷却 (或带鸡消毒) , 以降低鸡舍温度。 (3) 降低鸡群密度。提前淘汰产蛋鸡群中病、残、弱鸡, 及时淘汰高产期或高峰期来临的鸡群中对体重严格不达标或高峰期仍未开产的鸡。淘汰的数量原则上是有多少淘汰多少。这样做不仅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还有助于减少鸡群的饲养密度, 降低鸡舍温度。

(2) 加强饲养管理

(1) 调整饲喂时间和次数。热应激对蛋鸡营养代谢的影响主要是降低蛋鸡的采食量, 从而使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 造成蛋鸡营养缺乏。因此, 提高蛋鸡的采食量就成为热应激时营养调控的关键。较为可行的方法就是调整饲喂时间, 增加饲喂次数。喂料时间要做到提前和延后, 即安排在清晨和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中午不喂食, 使蛋鸡产生饥饿感, 可以提高晚上饲喂时的采食量。 (2) 勤添新鲜用水。高温下家禽饮水量的增加可补充因呼吸道和尿液排出而损失的水分。饮水的增加还可促进营养物质摄入量的增加。在高温和热应激阶段, 持续供应新鲜、凉爽且干净的水将减轻热应激程度, 提高水的消耗, 防止由于蒸发造成的脱水。据观察, 在29℃时, 给鸡饮新鲜凉爽约15℃的水, 与温热水相比, 能提高采食量5%~10%。 (3) 调整光照。为解决炎热季节蛋鸡采食量下降的问题, 可在不改变光照强度和时长的情况下, 在凌晨0:00—3:00天气凉爽时给予l~2 h光照, 同时加料一次。可有效增加采食量, 改善鸡蛋品质, 减少热应激造成的死亡。

(3) 调控饲料配方, 改善饲料营养

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 篇7

1.1 饲养密度大

高密度饲养造成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体, 这些病原体易诱发蛋鸡的呼吸系统疾病。

1.2 温度与湿度低

寒冷是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过低的温度使蛋鸡的呼吸道黏膜受到破坏, 致使其抵抗力降低。提高蛋鸡抗寒力是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关键。

育雏期间忽视湿度的重要性, 造成鸡舍干燥, 尘埃过多时也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1.3 免疫反应

疫苗毒株对蛋鸡的呼吸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不合格厂家生产的疫苗可能被霉形体污染而导致被免疫鸡发生霉形体感染。接种刺激是导致蛋鸡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1.4使用药物不合理

大量滥用抗生素, 使一些病原菌出现耐药性时, 蛋鸡并发、继发呼吸道疾病增多。

1.5 环境废气超标

不注意环境卫生及空气质量, 鸡舍内氨气浓度超标时会刺激破坏蛋鸡机体的防御能力而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生。

1.6 病原微生物感染

禽类的呼吸道疾病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造成的, 临床上常见的是由病毒导致的呼吸道疾病, 管理不善也可导致真菌性和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继发感染。

蛋鸡的气囊无特殊的防御结构, 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气囊引起机体发生相应的病变和症状。

2 防治

2.1 保证禽舍环境适宜

控制禽舍环境, 减少应激是预防该类疾病的有效措施。应注重禽舍环境的舒适与稳定, 控制好舍内温度、密度、湿度、光照等。

2.2 做好消毒工作

喷雾消毒既可杀灭隐藏于禽舍及家禽体表、呼吸道的病原体, 又能沉降粉尘, 净化空气, 切断病原体的扩散与传播。

2.3 做好接种工作

根据本地区疾病流行情况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及免疫方法, 保证鸡群免受各种传染病的侵袭。

2.4 正确使用药物

上一篇:非逻辑方法下一篇:中国梦的话语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