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化学中毒(共9篇)
突发化学中毒 篇1
近年来, 随着化学工业及其产品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各类化学中毒事件也随之增加。化学中毒事件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深远的影响。化学中毒事件具有突发性、灾难性、复杂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卫生应急管理、处置和决策难度较大。做好风险识别, 构建合理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运用简单实用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和科学研判, 是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 对有效应对化学中毒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1 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1. 1 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1,2]
1.1.1重要性
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 根据历史化学中毒事件的特征、事件的社会影响, 选取重点化学中毒事件风险作为评估对象, 选取决定风险产生的主要内容或关键要素。
1.1.2系统性
评估要有系统性, 各评估内容和要素之间要形成有机的整体, 能全面反映该类事件的特征。
1.1.3科学性
评估方法要科学, 基础数据要真实可信。风险评估是一项整合的系统工程, 是“方法”和“数据”的完美结合。
1.1.4实用性
在注重科学性的基础上, 评估对象的选择、评估内容、方法及结果要有可行性和实用性。评估议题要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 评价内容要全面, 评估指标要简洁实用, 评价结果对卫生应急管理和应对措施要有指导意义, 评估方法要便于组织操作。
1.2评估内容
甄选评估内容是风险识别的基础性工作, 直接决定风险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及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识别化学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识别。
1.2.1毒物的理化性质和毒理学特征
首先要对毒物的理化性质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掌握其分子结构, 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毒物有无刺激性与腐蚀性, 毒物间的是否存在联合作用, 有无燃烧或爆炸的风险, 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或转化为毒性更强或较弱的衍生物等特性。其次掌握其毒理学特征, 主要考虑系统毒性, 局部毒性、致敏性、遗传/致癌性、扩散性、蓄积性、发育/生殖毒性等。根据化学危险品的毒性、作用的靶系统、靶组织、及其对机体的健康损害的严重程度, 是否致死、致残、不可逆, 有无并发症等, 采用定性或半定量[半数致死剂量 (LD50) ]分析方法, 进行毒物的危害性识别, 进而明确剂量-反应关系。
1.2.2暴露水平[3]
暴露水平评价包括:①根据化学危险品的种类, 包括剧毒、高毒、中毒和低毒化学物质, 毒性越高, 对暴露水平的贡献值越大;②根据接触途径或暴露方式, 主要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等, 中毒方式不同, 危害后果和防护要求也不同, 人群接触剂量的估算应考虑到不同途径的吸入系数的影响及多途径进入机体的问题;③根据化学危险品的理化性质及存在形态, 主要形态为气溶胶、粉尘、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腐蚀性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等;④根据作业场所污染水平 (毒物浓度) 、暴露持续时间、暴露频率等, 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综合测评暴露的程度和反应关系。
1.2.3健康监护与防护
健康监护由劳动环境监测职业性疾病监测和健康监护信息3部分构成。根据现场劳动环境、有毒、有害作业监测结果, 筛检出应当重点监护的疾病。健康防护包括工程防护和个人防护, 应综合评估消除或降低危险的有效防护技术、安全设施设备 (安全通道、机械通风、除尘或排毒) 、安全管理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及效果等。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及安全知识也应当是健康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1.2.4背景信息资料分析
背景信息包括风险暴露环境信息、暴露场所的人群特征、卫生知识与行为及风险场所相关的基础资料。对风险人群分布特征要全面掌握, 如暴露人数、年龄及性别构成、可能波及的人数等基础资料。对作业场所相关的基础资料, 如人员组织、工艺流程、各作业接触状况及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要清楚[4]。对毒物在介质中 (空气、水、土壤) 的分布、转运、转化的情况和消长规律要了解。
1.2.5脆弱性分析
主要脆弱性影响因子体现在3个方面:①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以及由应急逃生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组成的安全技能;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③应急救援是减少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方式, 应急救援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突发事件人员的脆弱性大小。脆弱性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很难被发现,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脆弱性都能被彻底发现或完全消除。脆弱性具有复杂性, 脆弱性分析和评估面临巨大挑战, 开展脆弱性分析非常困难[1]。
风险评估首选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动物实验资料, 在综合考虑以上风险因素的基础上, 得出一个定性/定量的风险评估。
1. 3 指标体系的构建
1.3.1构建方法
构建指标体系可遵循以下步骤实施:首先采用文献法, 查阅国内外数据库文献, 结合监测信息资料, 在综合分析风险因素的基础上, 形成初筛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专家会议法, 组织专家对初筛的指标体系提出意见和建议, 并对指标内涵做进一步界定。最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归纳、修改拟定的指标体系, 通过德尔菲法进一步专家咨询, 把拟定的指标体系通过两轮问卷咨询, 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均达到100%, 专家对评价指标的权威系数要在0.85以上。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进一步修正和补充。
1.3.2指标体系[2,5]
根据以上构建方法, 基于"化学因素-接触者特征-影响因素"三要素, 甄选出有代表性的信息, 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确定指标权重, 形成4个一级指标, 14个二级指标。利用专家权重法, 对化学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进行评分, 得出事件风险指数, 见表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对健康的效应作用 (即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性) 、作业环境中危害因素的强度和接触时间 (危害的可能性) 以及防护措施与接触人数, 结合现行的国家卫生标准, 合理地给予一定的权重, 计算方法简单易行,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各项评分可能带有主观性, 但作为一种定量的评估方法, 相对于单项评价法, 结果更为详细实用, 更能体现化学中毒综合性风险。
2评估方法和步骤[6]
2. 1计划和准备
2.1.1确定评估议题
评估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筛选:一是根据各种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及突发事件发生的特点和趋势进行定期评估;二是对自然灾害 (洪涝灾害、旱灾、地震、台风、冰冻雨雪) 、事故灾难 (化工事故、放射事故、火灾、爆炸等) 等衍生或次生卫生风险进行评估;三是对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事件或信息进行专题卫生风险评估;四是根据政府和公众关注程度确定评估议题, 或直接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议题;五是对大型活动开展卫生风险评估。
2.1.2基础资料准备
在进行正式的风险评估前, 应完成监测数据的初步分析, 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 并收集工作场所相关的基础资料, 如人员组织、工艺流程、各作业接触状况及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 尤其是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等相关的资料, 充分辨识各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各种化学、物理、生物等危害因素。还应针对议题本身的特点, 收集有关自然环境、人群特征、卫生知识与行为、卫生相关背景信息等资料。
2.1.3评估方法的选择
根据风险评估的原则要求, 选择专家会商法和德尔菲法对评估内容、评估指标、风险严重后果、风险发生概率进行全面的评估, 形成定性和定量评估结论, 选择矩阵法进行风险等级判定。专家会商法是指通过专家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评估, 主要由参与会商的专家根据评估的内容及相关信息, 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充分讨论, 提出风险评估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德尔菲法是指按照确定的风险评估逻辑框架, 采用专家独立发表意见的方式, 使用统一问卷, 进行多轮次专家调查, 经过反复征询、归纳和修改, 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 作为风险评估的结果。风险矩阵法是组织有经验的专家,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对确定的风险因素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量化评分, 将评分结果列入二维矩阵表中进行计算, 最终得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性, 并最终确定风险等级。
2.1.4人员确定
根据评估议题所涉及的领域及知识范围确定专家, 专家人数没有严格的限制, 如涉及内容较广, 议题重要时, 参加评估的专家人数应相对较多, 原则上参会相关专家和专业骨干要在10人以上, 除流行病学专业和实验室检测专业人员外, 必要时邀请系统外的相关专家参与。评估会商要形成会商纪要。
2. 2 实施评估
2.2.1事件影响程度 (后果严重性) 界定
见表2。根据表2的分级定义说明, 利用专家会商法和德尔菲法, 对某化学品中毒事件发生后可能产生的风险影响程度进行判定[7]。根据严重程度, 将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 即极低风险、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 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赋值。
2.2.2风险发生概率估算
见表3[8,9]。根据监测数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经验, 预测中毒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并用百分比表示发生可能性的程度, 然后再根据风险的程度排定优先队列。一般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即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分为5级:极高、高、中等、低、极低, 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赋值。
2.2.3风险等级的确定
风险 (F) 是事故发生可能性 (P) 和它们后果 (C) 的函数, 即F=f (P, C) 。有些风险危害程度较大, 但发生概率很小;有些风险危害程度不大, 但却很可能发生, 这就需要进一步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目前, 国际上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风险矩阵法, 将风险发生概率与风险危害程度这两种因素综合考虑, 用于风险的综合评估, 见表4[10]。
注: 极高风险 ( 9、10) : 极易发生, 潜在影响很大, 脆弱性非常高的风险; 高风险 ( 7、8) : 易发生, 潜在影响大, 脆弱性高; 中等风险 ( 5、6) : 居于高水平和低水平之间; 低风险 ( 2 ~ 4) : 不容易发生, 潜在影响小, 脆弱性低。
2.2.4风险分析和评价
风险分析是认识风险属性并确定风险水平的过程。化学性中毒事件需综合考虑事件的性质、波及范围、对人群健康和社会影响的严重程度、公众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等。风险评价是将风险分析结果与风险准则相对比, 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风险分析和评价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①对某一化学危险因素, 通过指标体系进行风险指数估算;②利用风险矩阵法, 综合考虑风险发生概率与风险危害程度, 得出风险评价等级。③同时利用以上两种方法, 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监测信息、实验室资料、背景信息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2.2.5风险评估流程[3,4]
风险评估是对可能引发事件的相关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可归纳为计划和准备、实施评估、报告和风险建议等3方面见图1。
2.3评估报告和风险管理建议
风险评估报告主要由背景或前言、评估内容与方法、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管理建议等几部分组成。背景信息要简明扼要, 风险评估的议题、主要评估内容以及所使用评估方法、评估流程要清晰描述。针对识别出的主要风险, 从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和脆弱性等不同角度详细描述相关的信息和证据, 对风险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并确定风险等级, 必要时可对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描述。根据风险等级和可控性,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确定风险控制策略, 并提出预警、风险沟通及控制措施的建议。
3 结语
风险评估的核心任务是确定评估内容、筛选出代表性的评估指标, 并用科学实用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由于毒物的多样性及风险因素的繁杂性, 风险评估指标及指标权重应在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完善, 调整。风险评估是一个动态的反复精炼的过程, 需不断反馈更新, 持续改进。
摘要:作者综合利用文献综述、经验判断、层次分析、Delphi专家咨询、专家评议等方法, 通过系统分析, 筛选出影响化学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关键风险要素, 构建了二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合理地给予分值权重。归纳提出计划和准备、实施评估、报告和风险建议的三步风险评估流程, 并就风险指数、事件后果严重性、风险发生概率、风险等级的估算或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说明。初步构建的风险评估框架, 需在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完善、调整。
关键词:化学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静, 王靖飞, 吴春艳, 等.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风险评估框架的建立[J].中国农业科学, 2009, 39 (10) :2114-2117.
[2]丁晖, 石碧清, 徐海根, 等.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 2006, 22 (2) :92-96.
[3]聂燕敏, 高星.2008年北京奥运会突发化学中毒事件风险评估与管理[J].毒理学杂志, 2007, 21 (6) :475-477.
[4]王长永, 陈良燕.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原则和一般模式[J].农村生态环境, 2001, 17 (2) :45-49.
[5]高婷, 庞星火, 黎新宇, 等.北京奥运会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8, 42 (12) :8-11.
[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 (试行) [Z].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
[7]卫生部.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Z].2011.
[8]Paul R, Garvey PR.Lansdowne ZF.Risk matrix:an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assessing, and ranking program risks[J].Air Force J Logistics, 1998, 25:16-19.
[9]黄守勤, 江建鑫, 林才经, 等.急救机构风险评估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 25 (7) :438-439.
[10]朱启超, 匡兴华, 沈永平.风险矩阵方法与应用述评[J].中国工程科学, 2003, 5 (1) :89-94.
突发化学中毒 篇2
学校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疾患等突发事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应对处理。
(一)组织与指挥
1、学校成立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由校长担任组长,安排好分工,各司其职。
(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①指挥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和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负责总体的协调,组织、指挥、做好相应的工作安排;
②立即电话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教育局、卫生主管部门,必要时应同时报告公安部门;
③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调查统计或者实施救助工作,及时准确掌握事态变化和施救过程;
④根据调整处置资源的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⑤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2)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①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和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②完成组长布置的相关控制和救治措施,提供一线的情况,查明事因,及时落实相关工作安排;
③安排收集教师开展相关调查统计或者实施救助工作的情况并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④负责做好安抚师生及家长的.工作和解释工作,负责并协助劳动、教育、卫生行政主管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急救等部门工作;
⑤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并组织力量送医院及时救治;
⑥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教育局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导致不良后果发生。
2、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发生后,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急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事件应急处置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4、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的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5、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做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或协助。
(二)应急调查与救治
1、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2、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置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病人送向就近医院救治。
3、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应立即保护现场,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4、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后,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临时停课、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应急措施。
5、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食物中毒学生的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6、善后处理
①保险公司介入: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②必要时报告公安、工商等部门。
③责任追究,实施奖惩。
④找出事故原因,对中毒事件进行总结,反馈给教育主管部门。
突发化学中毒 篇3
关键词:分散固相萃取,化学中毒,前处理
化学性有毒物质中毒是突发性中毒事件的主要致死原因,其中农药和鼠药中毒在化学中毒事件中占有很大比例,并多为急性中毒。发生中毒事件后,快速准确定性鉴定中毒化学物和定量测定其含量,将为中毒病人的临床救治和后期治疗以及探明中毒原因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化学中毒的检测有包括气相色谱(以下简称GC)、液相色谱(以下简称HPLC)、色谱质谱联用等多种检测方法[1,2,3,4],比较而言,气相色谱法最适合基层开展。而为了能够准确、灵敏和可靠地提供分析数据,中毒样品的提取、净化技术是分析过程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因此,研究和寻找一种成本低、净化效果好、回收率高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是分析测定的关键。现在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有索氏提取、液—液分配、固相萃取、共沸蒸馏等,但上述前处理方法需多次重复操作,不仅花费大量时间,而且有机溶剂用量大,又需多步净化,萃取效率低,且成本较高。而分散固相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样品处理技术,以其快速简便和较低成本的优点为大家所认同,该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分离动物组织、水果和蔬菜中的药物除草剂杀虫剂及其他污染物[5,6,7,8,9]本实验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处理食糜和生物体液等中毒样品,将提取净化一步完成,实现了对基质复杂中毒样品中毒鼠强、氟乙酰胺和多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显示出省时省力,快速高效的特点。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材料
(1)有机磷农药混合标准品来源于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速灭威、异丙威、仲丁威、残杀威、抗蚜威标准品和农药混合Ⅰ、Ⅱ、Ⅲ标准品来源于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西维因、呋喃丹标准品来源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毒鼠强、氟乙酰胺标准品来源于预科院中毒控制中心。
(2)红色6201担体(60~80目,大连催化剂厂,以下简称6201);DisQuEExtractionTube2净化小柱(2ml,预装了150mg无水硫酸镁和50mgPSA填料,Waters公司)。
(3)乙酸乙酯(HPLC级);硫酸镁、乙酸钠(分析纯)均采购自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超纯水由BarnsteadEasypureⅡ超纯水机提供。
(4)空白血样来源于不含目标组分的健康人血。
1.2仪器
Aglient 6890N气相色谱仪(美国)配有电子捕获检测器(以下简称ECD)和氮磷检测器(以下简称NPD),Sigma台式离心机(德国),超声波清洗器、匀浆机和漩涡混合器等。
1.3 实验方法
1.3.1 标准工作溶液的配置
按各组分对检测器的响应程度,分别称(吸取)上述单组分标准品或混合组分标准品适量,用乙酸乙酯配置成含不同组分的A、B、C 3组标准工作溶液,其中A组标准工作溶液含氟乙酰胺、毒鼠强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组分,各组分的浓度为100μg/ml;B组标准工作溶液含有机磷类农药组分,各组分的浓度为200μg/ml;C组标准工作溶液含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组分,各组分的浓度为10μg/ml。
1.3.2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的提取
称取5.0g试样于玻璃研钵中,加入2∶1的6201,充分研磨,再称取相当于原2.0g试样的混合试样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依次加入5ml乙酸乙酯和0.1g乙酸钠和0.5g硫酸镁,超声振荡10min,然后以3 000r/min离心5min(离心半径=13cm),取上清液备用。
1.3.3 液体样品的提取
吸取2.0ml试样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依次加入5ml乙酸乙酯、1g 6201、0.1g乙酸钠和0.5g硫酸镁,超声振荡10min,然后以3000r/min离心5min(离心半径=13cm),取上清液备用。
1.3.4 生物体液的提取
吸取2.0ml血样或尿液等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依次加入5ml乙酸乙酯、1g6201、0.1g乙酸钠和0.5g硫酸镁,超声振荡10min,然后以3000r/min离心5min(离心半径=13cm),取上清液备用。
1.3.5 样品的净化
取上述试样提取上清液1.0~1.5ml于DisQuEExtractionTube2净化小柱中,涡旋混合2min,然后以3 000r/min离心5min(离心半径=13cm),取上清液过0.22μm滤膜,供GC分析测定。若提取液色素过重,可在净化小柱中加入0.1g石墨化碳。
1.3.6 色谱条件
本实验采用GC-NPD分析测定试样中的毒鼠强、氟乙酰胺、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用GC-ECD分析测定试样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外标定量,色谱参考条件如下:(1)GC-NPD毛细管色谱柱:HP-5,30m×0.32mm×0.25μm;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80℃;柱箱升温程序:初始温度50℃,保持1min;以30℃/min升至160℃,保持1min;以5℃/min升至178℃,保持4 min;以2℃/min升至180℃,保持2min;以10℃/min升至210℃,以30℃/min升至260℃,保持3min。载气:高纯氮纯度流速氢气4ml/min;空气:70ml/min;不分流进样,进样体积1μl。(2)GC-ECD毛细管色谱柱:HP-5,30m×0.32mm×0.25μm;进样口温度:165℃;检测器温度:300℃;柱箱升温程序:初始温度50℃,保持1min;以15℃/min升至220℃,保持10min;以10℃/min升至250℃,保持17min。载气:高纯氮,纯度>99.999%;流速:2ml/min;不分流进样,进样体积1μl。
2 结果
2.1 分散剂的选择和处理
目前分散固相萃取用分散剂多采用亲脂性或混合型材料[如:十八烷基硅胶键合硅胶(ODS)等],亲水性材料(如:硅藻土、硅胶等)的使用报道较少[10]。由于硅藻土的表面是极性的,检材中极性大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分子将首先被结合,毒物分子因其非极性或弱极性结合在外层,洗脱时将先被有机溶剂溶解下来,即易被提取。我们选用ODS、硅藻土(6201)和硅胶作为分散剂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ODS对低浓度的毒鼠强吸附效果差于后二者,且提取液中杂质较多;高浓度时三者的吸附效果相当,结果见表1。
本文选取6201为分散剂。因6201主要由天然硅藻土锻烧而成,其表面孔穴密集,孔径较小,表面积较大,机械强度较好,对于非极性或弱极性试样分离效率较高。使用前将6201于140℃烘3h,然后放置于不放干燥剂的干燥器中冷却。
2.2 洗脱溶剂的选择
硅藻土是正相吸附剂,属极性保留,溶剂极性越强,洗脱能力越强。选择洗脱溶剂时应考虑最大化洗脱待测组分,并保留蛋白质、氨基酸、色素等杂质不易被洗脱,同时还应尽量选用环境友好型试剂。因苯及二氯甲烷等有机试剂对实验人员和环境污染较大,本文未予考虑;而分别用乙腈、乙酸乙酯和丙酮作为试剂进行提取,通过加标回收实验表明三者的回收率均能满足实验要求;乙酸乙酯的提取效率不太稳定,乙腈和丙酮相差不多,但乙腈提取的杂质最少,丙酮提取的杂质最多;考虑到试样的检测采用GC-NPD,乙腈因其对NPD检测器的高响应而被放弃,因而选用对NPD检测器响应较小且提取杂质较少的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
2.3 试样的净化
由于PSA吸附剂具有弱的阴离子交换能力,有利于吸附样品基质中的有机酸、糖和色素,且其用量很少,为保证实验的一致性和便于批量作业,我们采用内含PSA和硫酸镁的Waters公司产品DisQuEExtractionTube2净化小柱进行试样的净化,目前该产品已应用于蔬菜,水果及低脂肪类食品的提取净化,但只适应于LC-MS用户,对于GC用户来说,因溶液不能浓缩较受限制。而我们所测定的试样中毒物组分含量较高,且在提取过程中加入了硅藻土,使得提取液较传统方法“干净”,使本文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有所提高,实验表明大部分毒物组分的最低检测浓度能满足其限量测定的要求。
2.4 色谱条件的选择
我们以混合食糜(内含有蔬菜和畜禽肉)、空白血样为试样基质,分别加入不同组分的毒物标准工作溶液,按1.3的实验方法进行样品的提取和净化,并参考Aglient公司的色谱检测条件,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部分毒物组分的色谱图见图1~4;线性范围、线性方程及相关系数见表2。其中,13种毒物组分的相关系数r>0.996,表明氟乙酰胺、毒鼠强和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0.10~30.0mg/L范围内,另外3种有机磷类农药在0.10~20.0mg/L和2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0.050~10.0ng/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所添加的4种毒物:氟乙酰胺(2.183)、毒鼠强(13.098)、呋喃丹(14.125)、西维因(17.356)
所添加的8种毒物:氟乙酰胺(2.525)、速灭威(8.925)、异丙威(10.190)、仲丁威(11.441)、毒鼠强(13.97)、呋喃丹(14.137)、抗蚜威(16.470)、西维因(17.348)
所添加的6种毒物:敌敌畏(5.054)、氧化乐果(7.819)、甲拌磷(9.022)、乙拌磷(10.731)、甲基对硫磷(12.406)、毒死蜱(15.047)
所添加的4种毒物:三氯杀螨醇(13.635)、氯菊酯(26.481、26.916)、氟氯氰菊酯(28.561、28.910、29.165、29.317)、氰戊菊酯(32.897、33.699)
2.5 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本文以混合食糜和空白血样为试样基质,每2g或2ml空白样品分别添加下列比例的A、B、C 3组毒物混合标准溶液:A组(含氟乙酰胺、毒鼠强、呋喃丹、西维因和抗蚜威100μg/ml)100μl、500μl和1.0ml;B组(含敌敌畏、氧化乐果和甲基对硫磷组含氯菊酯和氰戊菊酯10μg/ml)500μl;样品加标后静置1h,然后按1.3的实验方法进行提取和净化,并选用合适的色谱检测方法和色谱条件测定上述10种毒物组分的残留量;每个添加浓度测定3次,计算各种毒物组分的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检出限根据3倍信噪比计算得出。实验表明10种毒物组分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2.8%~103.0%,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0.2%~8.3%;氟乙酰胺、毒鼠强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最低检出浓度可达0.50mg/kg,有机磷类农药最低检出浓度可达0.10mg/kg,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最低检出浓度可达0.010mg/kg,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毒物组分的限量分析的要求,结果见表3。
2.6 比较试验
同时对蔬菜、饮料、生物体液等模拟试样和蔬菜样品进行检测,分别采用本文1.3的实验方法(即分散固相萃取法,以下简称MSPD)与江苏省疾控中心食品污染物检测推荐方法(即固相萃取法,以下简称Sep)对试样进行提取和净化,GC-NPD或GC-ECD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4。
注:nd为未检出;MSPD:分散固相萃取法;Sep:固相萃取法。
由表中结果可知,MSPD和Sep 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当,但MSPD方法对基质中含大量蛋白、色素、糖的试样的提取净化效果优于Sep方法,后者在处理上述试样时会出现提取液乳化和堵塞提取柱的现象,从而影响提取效率;但Sep方法具有MSPD法所不具有的浓缩净化试样的功能,对毒物组分的最低检出浓度可较MSPD法低10倍以上,能应用于试样的痕量和微量测定。对应本文所研究的化学中毒试样,两者均能满足要求。
3 讨论
以硅藻土和乙二胺基-N-丙基硅烷(PSA)为吸附剂,通过分散固相萃取法对化学中毒试样进行提取和净化,利用GC-NPD和GC-ECD测定化学中毒试样中毒物组分的残留量。实验表明,硅藻土和PSA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有效去除复杂基质中的蛋白质、糖、色素等干扰组分,获得良好的分离,较好的回收率、精密度和较低的检出限。
本文方法较之传统前处理方法具有如下优势:(1)可一次完成氟乙酰胺、毒鼠强、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提取净化;(2)回收率较高,对10种毒物组分的加标回收率为72.8%~103.0%;(3)快速,前处理时间短,能在30~40min内完成样品的提取净化;(4)操作简便,只需一步提取,一步净化即可,使用很少的玻璃器皿,无需良好训练和较高技能便可很好地完成;(5)成本低,样品制备过程中所使用装置简单,无需另外添置,同时分散型固相萃取只需少量吸附剂即可达到净化效果,比固相萃取柱的成本降低许多;(6)溶剂使用量少,污染小,且不使用对环境污染大的含氯有机溶剂;(7)方法所需的试样量很少,一般有2g或2ml试样就可完成检测,适应于数量很少的样品检测。
本文对10种氟乙酰胺、毒鼠强、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进行分离分析,分离效果好,样品前处理快速、简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成本低,所需的样品量少,适合批量样品的检测,方法十分适合基层检测单位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柳洁,何碧英,孙俊红.固相萃取GC/MS法测定血中25种有机磷农药的方法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240-1244.
[2]段文忠,郝冬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果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研究[J].农药,1998,37(8):20-22.
[3]谢维平,陈忠辉.几种禁用杀鼠剂检测方法的进展[J].卫生研究,2002,31(4):316-318.
[4]张绍雨,黄增萍.血中毒鼠强的固相萃取和GC-NPD法测定[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18(3):147-149.
[5]胡小钟,储晓刚,余建新,等.基质固相分散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浓缩苹果汁中22种有机氯农药和15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残留量[J].分析测试学报,2004,23(5):38-42.
[6]刘浩,周芳,李月娥.分散固相萃取法对果蔬中农药残留前处理的优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5):137-139.
[7]朱丽萍,朱涛,潘玉香,等.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蔬菜及水果中多种农药残留量[J].分析化学,2008,36(7):999-1003.
[8]吴春红,聂继云,李静,等.基质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的异菌脲和咪鲜胺残留量[J].分析试验室,2009,28(增刊):131-133.
[9]闵光.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9):169-171.
突发化学中毒 篇4
一、工作原则
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抓平时,敲警钟,以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组织管理
学校“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集体食物中毒处置领导小组,一旦发生集体食物中毒,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处置领导小组协调开展工作。
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韩宝奎(校长)
副组长:李忠会(副校长)
张海峰(食堂管理员)
成员:
2、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平时加强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负责组织抢救中毒师生、安排检查现场、调查事件的起因,负责安排善后工作。
(2)副组长负责食堂的食物、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并制定检查的各项措施及管理措施,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并与卫生防疫部门联系接受监督。如果发生食物中毒立即报告,对食堂的食品展开全面检查,确定为食堂问题的要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展开工作,抢救中毒师生解决善后工作,如不为食堂问题也要积极参加工作,配合协调解决问题。
(3)带班领导负责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解决参与抢救工作。
(4)宋玉臣负责厨房的安全工作,在事故发生时积极协助配合调查取证,保证无关人员不能进入厨房和工作间。
(5)牟松花、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随时了解学生情况,发现食物中毒现象立即报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并组织抢救。
三、前期预防工作
1、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学校食堂采购人员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所采购的原料和食物符合有关卫生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关。
2、严把食堂仓库关。学校食堂仓库钥匙必须专人保管,责任到人,食堂仓库门前有明显标记,规定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定期对仓库内的食品原料进行检查,发现变质食品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过期食品流入师生餐桌。
3、严把餐具消毒关。食堂对餐具严格按照卫生要求进行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交叉感染而引发食物中毒事故。
四、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
学校本着为师生的身体健康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品卫生工作管理,一旦发生学生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停止食堂的生产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应急小组,由应急小组组长向教育局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就近医院,无交通工具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请求救助,积极配合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或留样处。
4、组织教师组成陪护人员队伍,安排本单位人员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6、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7、根据卫生部门的调查情况要求,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的详细情况。
五、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广大教师要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学校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突发化学中毒 篇5
关键词: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2003年颁布实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可见, 食物中毒是其重点防范的一类事件。200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章第九十九条明确规定, 食品安全事故是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 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因此, 食物中毒也是当前食品安全工作防范的重要内容。食物中毒从概念上来讲, 属于食源性疾病, 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 它的发生不仅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还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解河北省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和分布特点, 查找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措施, 我们对河北省2004—2012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 并与其他省份食物中毒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4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河北省辖区范围内上报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所有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突发食物中毒事件信息报告标准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试行) 》执行,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分级标准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
1.2 方法
利用Excel 2007软件对2004—2012年河北省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的三间分布等信息进行描述分析。
2 结果
2.1 概况
2004—2012年河北省共报告突发食物中毒事件161起, 累计报告中毒人数5 059人, 死亡46人, 病死率为0.9%。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共96起, 其中较大事件39起, 一般事件57起, 无重大和特别重大事件。其余65起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标准 (也称为未分级事件) 。
2.2 事件级别分布
见表1。2004—2012年河北省报告的突发食物中毒事件中, 报告起数最多的是未分级事件, 为65起, 占总报告起数的40.4% (65/161) , 中毒人数954人;其次为一般事件, 为57起, 占总报告起数的35.4% (57/161) , 一般事件的中毒人数最多, 为3 278人, 占全年中毒人数的64.8% (3 278/5 059) ;较大事件39起, 占总报告起数的24.2% (39/161) , 中毒人数827人, 死亡人数46人。
2.3 年度分布
见表2。2004—2012年河北省报告的突发食物中毒事件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不同年份变化较大, 无明显规律。其中, 2006年是近9年来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最多的年份, 分别占总报告数的41.0% (66/161) 、35.9% (1 818/5 059) 、37.0% (17/46) 。近2年报告的食物中毒起数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 共占总报告数的6.8% (11/161) 。
2.4 季节分布
见表3。从2004—2012年河北省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季节分布情况来看, 第2、3季度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其中, 以第3季度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 分别占总报告数的42.2% (68/161) 、41.0% (2 076/5 059) 、52.2% (24/46) ;第2季度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仅次于第3季度, 分别占总报告数的28.0% (45/161) 和31.8% (1 608/5 059) 。
2.5 致病因素分布
见表4。2004—2012年河北省报告的16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 分别占总报告数的31.1% (50/161) 和46.4% (2 346/5 059) ;其次为不明原因食物中毒 (这里指致病因素未查明) , 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总报告数的22.4% (36/161) 和22.2% (1 122/5 059) 。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化学性食物中毒, 占总死亡数的65.2% (30/46) ;有毒动植物及真菌毒素引发的食物中毒所致的死亡人数仅次于化学性食物中毒, 占总死亡数的30.4% (14/46) 。无结论的食物中毒指的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未找到调查报告或调查报告中未写明致病因素, 有8起, 占总报告数的5.0%。
注:“无结论”一项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未找到调查报告或调查报告中未写明致病因素。
2.6 中毒场所分布
见表5。2004—2012年河北省报告的16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 学校食物中毒的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 分别占总报告数的33.5% (54/161) 和40.1% (2 031/5 059) ;家庭食物中毒报告的死亡人数最多, 占总死亡数的76.1% (35/46) 。
3 讨论
由上结果表明, 首先, 由沙门菌、变形杆菌等微生物性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仍是威胁河北省公众健康的主要因素, 这与全国以及浙江等省份的报道相同[2,3]。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食品从业人员和部分居民卫生意识差、食品储存不当、生熟交叉污染等因素有关。导致河北省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化学性和生物毒素食物中毒, 以毒蘑菇、亚硝酸盐和农药/鼠药中毒为主要死因, 与食品从业人员和农村居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误食误用, 毒性强等有关。此外, 致病因素未查明的食物中毒事件达到22.4%, 主要是由于处理人员未采到有效样品或实验室未检出致病因素有关。其次, 第2、3季度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这主要与气温较高, 适合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有关。由于人们在此季节经常食用凉拌生蔬菜等食品, 一旦食物储存、加工不当, 容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夏秋季又值各种植物和蔬菜采食期, 加之农田、林果生产使用杀虫农药较多, 容易发生因误食或加工不当引起食物中毒。再次, 学校食物中毒的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 家庭食物中毒所致的死亡人数最多。这些学校和家庭绝大多数在农村地区。主要原因:一是学校食堂的食品采购、餐具消毒、加工储存等环节存在问题。二是农村地区群众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易误食有毒、被污染或变质食品。建议关注和加强细菌性食物中毒防控, 加大第2、3季度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有针对性地对学校、家庭以及农村地区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
2004—2012年河北省共报告突发食物中毒事件161起, 平均每年报告17.9起, 与全国报告的年平均水平基本持平[4,5], 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均高于同期黑龙江省报告水平[6]。2006年是近9年来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最多的年份, 分析其原因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 随着2005年底《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预案的发布实施, 规定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各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 各级发现和报告的意识明显提高, 2006—2007年河北省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的报告数量相比往年明显增多, 2年报告起数占2004—2012年近9年报告事件总数的46.7%; (2) 2005年下半年省卫生厅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成立了应急办, 加速推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应急管理机构建设, 强化了应急管理、培训和演练, 对瞒报或报告不及时的部门或单位予以通报; (3)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公众举报明显增强, 也一定程度助推了报告数量增多[7]。但是, 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被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指标、食物中毒责任单位逃避处罚等原因, 导致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数明显减少, 瞒报、漏报率很高。据有关研究显示, 我国食物中毒的报告率低于实际发生的10%[8], 这一数据是否保守值得商榷。建议各有关部门、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要履行法定职责, 加强食物中毒的报告意识, 健全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包括食物中毒在内的食品安全事故监测预警体系, 健全和完善统一领导、资源整合、信息互通、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
2004—2012年河北省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中, 未分级事件的起数和中毒人数多, 以及学校食物中毒的起数和报告中毒人数多, 其原因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试行) 》中规定, 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 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也应该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有关。由此可见, 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的食物中毒只是冰山一角, 大量未达到事件级别的食物中毒还未监测到。建议应加大事件级别以下的食物中毒监测;改变政府食品安全政绩考核指标, 应以食物中毒监测报告体系的灵敏性为指标;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第一时间报告食物中毒, 视情况酌情减轻处罚。这样, 逐步形成较为全面合理的食物中毒乃至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 更好地掌握食物中毒发生和流行趋势, 为政府防控食物中毒提供更有力的决策依据, 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对公众的危害, 确保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君, 刘秀梅.中国食物中毒的现况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7, 14 (6) :426-428.
[2]刘秀梅, 陈艳, 王晓英, 等.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分析[J].卫生研究, 2004, 33 (6) :725.
[3]赵艳荣, 王臻, 刘碧瑶, 等.2006—2011年浙江省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分析[J].疾病监测, 2012, 27 (4) , 307-310.
[4]金连梅, 李群.2004—2007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分析[J].疾病监测, 2009, 24 (6) :459-461.
[5]褚发军, 冉陆, 马莉, 等.2008—2010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 2012, 24 (4) :387-390.
[6]高飞, 尹冀源, 苏华, 等.黑龙江省2004—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3, 29 (4) :495-497.
[7]王陇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3.
突发化学中毒 篇6
1 临床资料
男227例, 女225例;年龄最小4个月, 最大86岁;平均年龄 (31.6±20) 岁。尿砷最低值为0.24 mg/L (3.20 μmol/L) , 最高值为11.2 mg/L (149.52 μmol/L) , 平均 (1.4l±1.52) mg/L) [ (18.82±20.29) μmol/L]。主要症状见表1。
由于目前国内尚无水源性砷中毒诊断标准, 专家组成的应急救治组为此进行了讨论, 自定出一整套适于本地应用的亚急性水源性砷中毒诊断及其分级参考标准, 并以此对本组452例砷中毒患者进行诊断与分级, 其中诊断轻度中毒370例, 中度中毒74例, 重度中毒8例。
2 临床治疗过程
治疗方法由专家组统一制定:①驱砷治疗:及早对全部中毒患者和尿砷超标者给予二巯丙磺钠驱砷, 成人每天0.125 g, 肌内注射, 1次/d。第1疗程5 d, 第2疗程开始每疗程为3 d, 疗程间隔期为三四天, 驱至尿砷正常。儿童用药量为5 mg/ (kg.d) 。②清除自由基、辅助解毒与护肝, 减轻驱砷药的不良反应, 同时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阿拓莫兰, GSH) 解毒, 成人每天1.2 g, 儿童每天0.6 g, 静脉滴注, 1次/d。③支持疗法:大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静脉滴注, 1次/d。④电解质紊乱:补充钾盐、钙剂, 根据检验结果确定。⑤补充微量元素, 根据检验结果确定。⑥用B族维生素 (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等) 预防及治疗周围神经病。⑦对症治疗。所有患者经1~4个疗程, 尿砷等指标恢复正常, 症状缓解。
3 结果
本组452例驱砷治疗时间为5~20 d, 其中1个疗程7例;2个疗程318例, 占70.35%;3个疗程117例;4个疗程10例。全部治愈。
4 护理对策
4.1 迅速成立紧急救治护理队伍
本次发生在2个村屯的水污染中毒事件具有发生突然、涉及人数多、年龄跨度大、情况紧急的特点。鉴于砷化合物属于高毒物质, 政府决定立即给予就近救治。以最快的速度组建一支人力充足、反应迅速、技术精良的护理队伍是完成紧急救治任务的关键[1]。为此, 护理部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我急救中心护士由院长、院长助理、护理部主任组成的指挥系统指挥, 成立了护理应急救治队伍, 从中毒急救中心、门诊调配具有丰富中毒救护经验的2名护士长和5名护士, 携带专业仪器设备、特效解毒药等, 前往当地市级卫生管理部门指定的医疗点, 利用当地卫生条件和人力资源, 展开驱砷排毒救治工作。
4.2 治疗现场布局妥当, 确保救治顺利进行
政府安排的就近救治点为企业卫生所, 与发生水污染的村屯毗连, 尽管面积不小, 但原来设立的科室为一室多用已能满足企业的需要。鉴于现场情况, 急救队伍到达后, 将治疗区域做了明确划分, 原则是既适合多人同时治疗, 又不违反消毒隔离制度。紧急设立了登记处、抽血处、诊疗室、抢救监护室、肌内注射室、静脉输液室、储物室、尿标本存放处等, 并将公司礼堂做为后备治疗场所。做好区域标识, 填写治疗程序使之上墙, 让患者明白。
4.3 有序组织、合理分工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治疗人数, 将护士分组, 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主要分为:①登记和抽血组4人, 负责协助专业医生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登记、编号, 测量生命体征, 病情评估, 发放留取24 h尿砷标本容器, 指导患者检查和治疗;患者治疗前后抽血检查。②驱砷治疗组4人完成特效解毒药的肌内注射、口服药的发放、治疗登记工作。③静脉输液组10人, 负责液体内加药、静脉穿刺和登记、输液巡视。④收集标本组3人, 负责24 h尿标本的采集和登记。⑤信息和物品管理组2人, 负责每日统计上报治疗人数以及救治物品的管理、计划和添加。
4.4 实施现场紧急护理措施, 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
4.4.1 使用特效解毒剂, 及时有效地驱除患者体内毒物
确定水污染的毒物为砷后, 立即有序地对排查出来的452例患者全部给予金属络合剂二巯丙磺钠进行驱砷治疗。将患者分为3个组, 分别在上午、中午、下午3个时间段内接受用药。由于其中患儿人数较多, 因此特别注意不同年龄使用不同的剂量的问题。使用时注意:①药物刺激性大, 给予深部肌内注射;注射速度尽可能地慢;注射前必须进食。②该药开启后易氧化变质, 要现配现用。
4.4.2 驱砷辅助药物的使用、对症支持疗法
驱砷辅助药物使用、对症支持疗法非常重要, 旨在于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该群体全部经静脉输入去除氧自由基药物——还原型谷胱甘肽、能量合剂及维生素等液体, 并予以微量元素片 (哺乳期不用) 口服;瞩患者多摄入营养丰富的饮食, 多饮水以利于毒物的排出。输液时加强巡视, 巡视护士每人每个时间段负责看护8~12名患者。治疗中做到合理安排输液的顺序, 避免将成人液体换错给儿童使用。血压偏高患者在驱砷治疗的同时给予降压药 (共有8例, 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
4.4.3 观察病情仔细, 严防意外发生
治疗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病情的变化。患者使用二巯丙磺钠时注意鉴别头晕、恶心、乏力、腹痛、皮疹等症状是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是砷中毒症状[2];严密观察有否心动过速、较重的变态反应。本组病例使用二巯丙磺钠注射液后, 发生皮疹4例, 经分别使用异丙嗪、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抗过敏药后症状缓解, 4例均更换使用二巯丁二钠胶囊口服驱砷, 未再发现过敏现象。对于小儿、老人、体质虚弱者、耐受力较差者, 要特别注意观察。本组有1例7岁女性患儿抽血时晕针和1例76岁女性患者美尼尔综合征发作晕倒, 经吸氧、注射高浓度葡萄糖溶液等处理, 均能在5~7 min缓解病情。因此, 监测生命体征、病情评估非常重要。
4.7 认真采集尿砷标本, 确保结果能指导治疗
尿砷结果的准确性与留取标本的过程密切相关。在驱砷治疗期间要指导患者正确留取24 h尿砷标本;采集标本必须准确, 24 h尿必须摇匀后再取样, 并做好登记。尿标本按每50 ml尿加入0.5 ml的防腐剂进行防腐;每天收集完24 h尿标本后要将容器彻底清洗、酸化处理再使用。收集好的尿标本瓶口盖必须旋紧盖严, 保证标本运输时不泄露。452例患者的尿标本均顺利地转运回我院化验。
4.8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严把护理质量关
做好治疗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治疗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避免因消毒不严造成不良后果, 尤其对如此众多的心理不稳定的患者更应注意。护士长及护理骨干严格把关, 随时进行护理质量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4.9 加强心理支持, 提供疾病认知宣教
事件后易造成患者复杂的精神、心理反应, 表现出焦虑、恐慌、愤怒等不良情绪。首先, 护士要主动与患者沟通, 倾听他们对事件的感受, 解答患者的疑虑, 如体内砷排不出怎么办, 患儿家长担心驱砷药物会影响智力发育。应讲明体内的砷可以通过使用特效解毒药使之排出, 驱砷用的二巯丙磺钠注射液经注射后30 min血中浓度就达最高峰, 并且迅速分布于体内各组织中, 以后血中浓度迅速下降, 24 h后完全消失, 其主要排泄途径为肾脏, 多次注射无蓄积作用[3]。耐心讲解砷中毒知识、配合治疗的注意事项。其次, 创建安全舒适的环境氛围, 给予人性化的护理, 如肌内注射提供床位, 输液时换接液体及时, 不用患者和家属呼唤;输液时告知患者不要拿着输液瓶到处走动;治疗结束, 必须观察20 min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对儿童、年老体弱者要重点照护, 协助将免费可口的饭菜、牛奶、水果送到每位患者的手中。整个救治过程, 患者的情绪基本稳定, 护患关系融洽。
4.5 护士有认真书写护理文件的责任
护士必须认真记录每位患者当天使用过的药物剂量、病情变化等相关数据, 达到及时、准确地向政府通报, 以保障中毒群体医疗及后勤服务顺利进行。另外, 本次救治作为一次大事件的处理, 护士必须认真完成护理文件的书写, 以利于经验总结和留有司法依据。每天治疗结束, 护士将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据实补记。
5 讨论
砷, 俗称砒, 砷化合物进入体内可使神经系统、心、肝、肾等多器官受损, 人口服0.01~0.05 g可发生急性中毒, 致死量为0.06~0.6 g[4]。本次事件有一定的突发性、紧迫性, 累及人数多, 年龄跨度大, 因此要求急救人员必须立即奔赴现场及时救护, 处理内容主要包括:病情评估、特效解毒药的使用、支持疗法、尿砷标本的收集和转运、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照护、物资的后勤保障。本次事件成功地处理有效地控制了砷对村民身体伤害, 是因为有一支训练有素、业务过硬、责任心和机动性强的队伍, 有完整的应急救治方案。通过本次事件的护理, 提示我们平时必须有完整的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 将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创建良好的急性中毒救治绿色通道;注重安全和护理质量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公共中毒事件。
关键词:突发水污染,砷中毒,护理
参考文献
[1]姜杨.借鉴国外护理经验谈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对策.南方护理学报, 2005, 12 (2) :91-92.
[2]谭柏英.684例砷中毒患者的护理.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5 (1) :59-61.
[3]徐叔云.中华临床药物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664.
突发化学中毒 篇7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流行特征
食物中毒事件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系统中报告数仅次于传染病的一类事件[1],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规模较大和较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甚至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为了解黑龙江省近年来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规律和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进行本次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2004-2012年黑龙江省上报的所有食物中毒事件。
1.2 相关定义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事件分级标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是指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是指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是指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未分级事件是指发生在学校等重要场所以外的,一次中毒人数30人以下,无死亡病例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
1.3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 2007软件对2004-2012年黑龙江省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的三间分布等信息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概况
2004-2012年黑龙江省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58起,发病2 084例(最多的一起为203例),死亡9例(死亡数最多的一起为2例),病死率为0.43%,见表1。
2.2 事件分级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所占比例最高,为50.00%(29/58);其次为未分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37.93%(22/58);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所占比例较低,为12.07%(7/58);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无报告,见表2。
2.3 时间分布
2006年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数和病例数最多,分别占24.14%(14/58)和21.26%(443/2 084)。食物中毒事件全年除1月外均有发生,平均每年发生6.44起;6-10月高发,12-2月低发,6-9月报告食物中毒事件数和病例数分别占全年的74.14%(43/58)和70.25%(1 464/2 084),其中毒原因主要为植物类39.53%(17/43)和微生物类11.63%(5/43)。
2.4 地区分布
黑龙江省13个地市除大兴安岭地区外均有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哈尔滨市报告事件最多,占55.17%(32/58);其次为大庆市和鹤岗市,均为6.90%(4/58)。在哈尔滨市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中,致病因素为植物类比例最高,占40.63%(13/32)。
2.5 发生场所分布
食物中毒发生场所中学校比例最高,占36.21%(21/58);其次为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机构,分别占22.41%(13/58)和20.69%(12/58);发生在学校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有95.24%(20/21)发生在学校食堂,见表3。
2.6 致病因素
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未查明致病原因的事件比例最高,为39.66%(23/58);其次为植物类、微生物类和化学类;无动物类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导致病例死亡率较高的因素为甲醇、天南星和肉毒梭菌,病死率分别为50.00%、40.00%和25.00%。植物类中毒的主要食物为豆角、马铃薯和天南星,其中,食用未煮熟豆角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数(16起)和病例数(448例)最多;微生物类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包括弗氏柠檬酸杆菌、变形杆菌、腊样芽孢杆菌和肉毒梭菌等;化学类食物中毒物质包括亚硝酸盐、农药/鼠药和甲醇,见表4。
23起不明原因事件中,共有7起事件上传了结案报告,其中4起事件进行了病例、可疑食物和环境采样,仅有1起事件检测了致病菌,其余均只检测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
3 讨论
食物中毒事件因其大多具有持续时间短、病例就诊比例低、样品采集困难、实验室检测阳性率低和媒体关注度高等特点,报告率一直较低。相关研究显示,中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比例低于实际发生的10%[3],黑龙江省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虽然近年来各级卫生部门对食物中毒事件报告逐渐重视,但漏报情况依然存在。其原因主要为事件责任单位或责任人为避免行政处罚,采取不报告或报告不及时、故意销毁证物和不配合有关部门调查等方法,使调查人员难以获得所需的真实信息和样品,影响事件的认定和处理;部分消费者卫生安全意识较差,在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后,多采用自行服药方式解决,只有病情较为严重或涉及赔偿纠纷时才向有关部门寻求援助,导致部分食物中毒事件难以被发现;个别基层单位为了行政政绩,降低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率而人为进行瞒报等[6]。
黑龙江省食物中毒事件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6-10月报告最多,中毒原因多为植物类(豆角)和微生物类。植物类(豆角)中毒事件发生场所多为集体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发生比例最高,其原因主要是北方地区食用豆角比例较高,豆角烹饪所需时间较长,不易煮熟,建筑工地食堂多存在设施较差和厨师责任心不强等。此外,根据事件调查报告内容,大多数由豆角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均未进行采样,可疑危险因素主要通过询问病例等现场调查内容进行推断,中毒原因判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微生物类中毒事件多发生在学校食堂和餐饮服务机构,其原因主要是夏、秋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食物容易腐败变质等[7]。提示夏、秋季应加大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个人防护意识;加强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以便及时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有效降低食物中毒的重症率和死亡率。
2004-2012年黑龙江省有近40%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为不明原因,与国内相关报道基本一致[4、5]。其主要原因是近半数事件未进行现场采样或采样不及时、实验室检测项目多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等常规项目、致病菌检测项目比例低和检测能力有限等[8]。由于食物中毒事件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验多为市(县、区)级完成,而基层负责现场调查处置、采样和检验的人员和设备一般配备不足,提示应加大对市(县、区)级相关机构人员和设备投入,加强食物中毒事件现场调查处置和采样能力的培训,提高实验室病原检测水平,降低不明原因食物中毒比例。
参考文献
[1]赵艳荣,王臻,刘碧瑶,等.2006-2011年浙江省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4),307-310.
[2]Mead PS,Slutsker L,Dietz V,et al.Food-related illness and death in theUnited States[J].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1999,5(5):607-25.
[3]史海根,王建明.2000-2009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8):835-838.
[4]金连梅,李群.2004-2007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分析[J].疾病监测,2009,24(6):459-461.
[5]褚发军,冉陆,马莉,等.2008-2010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2012,24(4):387-390.
[6]王勇,李岩,刘晓波.1996-2006年间哈尔滨市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及漏报原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7):84-85.
[7]王君,刘秀梅.中国食物中毒的现况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14(6):426-428.
突发化学中毒 篇8
1 我国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机制的现状
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是否顺畅高效取决于应急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取决于到场的各支应急力量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应急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化学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的基础性工作,是调动救援力量,安排、部署救援任务的主要依据。我国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机制的建立起步较晚,还存在着诸如体制不顺、机制不畅、效率低下、物资匮乏等问题,应急救援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
1.1 应急救援力量较为丰富,缺乏组织协调机制
当前我国应对突发化学灾害事故的救援力量包括: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8个区域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1996年成立,隶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消防部队特勤队伍(1997年组建,隶属公安部),解放军防化部队(隶属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内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的专业消防队伍。此外,还有国家中毒控制中心(1999年组建,隶属卫生部),民防组织、海事部门(隶属交通部)、120医疗急救中心、武警部队等。总体上看,我国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力量丰富,但分散在多个部门,如消防、防化部队、化工企业消防队伍等,都有根据自己特点建立的相对独立的应急模式,在指挥和协调上基本仅局限于各自的领域,没有建立相互协调与统一指挥的工作机制。在化学事故处置现场,临时组织起来的应急救援力量,缺少政府层面上的组织协调机制,存在职责不明、体制不顺、机制不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难以实施高效协同作战,整体救援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1.2 处置预案形式上具备,缺乏预测预警机制
目前,全国各地相关企业和部门都制定了各类化学事故应急预案。由于预案制作本身的系统性、复杂性,要制作一个切实可行的预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一些企业和部门花在预案制作上的时间有限,导致预案缺乏具体可操作性,表现在:应急预案的制定缺乏调查研究,如在制定某地某企业或某部位应急预案时,缺乏对该地存在可能引起化学事故的物质种类、使用量、生产量、贮藏量和运输量与发生频率以及存在可能发生化学事故危险因素等系统的调查研究,也缺乏对周边可调集的救援力量、装备器材的统计掌握,导致预案缺乏有针对性的具体处置程序和处置措施。此外还表现在重视应急措施的实体性规定,忽视应急程序制度的明确,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暴露出大量问题,这些都导致了预测预警机制无法实现。
1.3 技术信息相对丰富,缺乏信息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化学技术信息相对比较全面,但很分散,缺乏信息资源建设总体规划和信息管理运行机制。如在化学危险品信息库建设上,普遍存在着多部门各层次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单位部门之间没有形成资源共享,没有专门的部门和机构管理这些信息资源,致使一些化学事故发生后盲目寻找危险化学品的属性、处置方法,往往采取多种检测评价手段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最终延误了救援行动的进行,致使灾害扩大。
1.4 保障力量分散,缺乏动员保障机制
突发化学事故的应急处置,调动的力量多,作战时间长,需要强大的动员保障力量。我国当前的应急保障体系并不健全,应急责任还有待明确,应急准备还不够充分。在企业或单位、社区或政府的应急动员上,还缺乏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保障力量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非常分散,往往是现场需要什么保障,才临时联系相关单位给予保障,保障力量很难满足处置现场的需要,延误了应急处置的时机,甚至造成灾情蔓延或者导致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2 完善我国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机制的途径
2.1 突发化学灾害事故的特点
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具有:(1)突发性强,扩散迅速;(2)危害范围广,伤害途径多;(3)侦检不易,救援难度大;(4)污染环境,洗消困难;(5)涉及社会面广,政治影响大等特点。
化学灾害事故包括:(1)化工生产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如2005年11月吉林双苯厂爆炸火灾事故;(2)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发生的泄漏、火灾及爆炸事故,如1998年3月西安液化石油气站泄漏事故;(3)危险化学品运输部门发生的安全事故,如2005年3月京沪高速淮安段槽罐车液氯泄漏事故;(4)犯罪、恐怖活动及战争,如1995年3月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投毒事件。
2.2 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任务及要求
2.2.1 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
(1)控制危险源。 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控制危险源的源区扩大和加剧,采取有效的闭阀、堵漏及其它手段,缩小污染范围,减轻污染程度。(2)抢救受害人员。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是抢救受害人员,包括及时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运伤员。(3)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化学事故发生后,应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方向和范围,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必要时应组织撤离。(4)消除事故危害后果。包括对受染的空气、水源、食品的处理,危险源地面及建筑物的消毒,人员的洗消等,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此外,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还包括侦察、监测、环境评价、交通管制、火灾扑救、交通疏导等。
2.2.2 救援任务对应急机制建立提出的要求
(1)对应急力量的要求。化学事故的处置一般需要多个部门和单位,多方协同共同完成,有时甚至还需要社区的广泛动员和群众的广泛参与。(2)对处置专业性的要求。化学事故处置因其技术性较强,往往需要专业的信息资源、专业的处置队伍和专门的处置手段。(3)对快速反应的要求。化学事故的处置要求快速而准确,应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处置,如果错过有利时机就可能酿成一场灾难。(4)对政府宏观控制的要求。化学事故的处置需要多个单位和部门的参与,如何将这些力量进行高效的整合,需要一个政府层面的常设机构负责这一方面的工作。(5)对救援装备的要求。化学事故的处置除了需要侦检、防护、洗消、堵漏等装备外,有时还需要破拆、起吊等装备,对救援装备的配置要求较高。
2.3 完善我国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机制的途径
针对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现状,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化学事故应急机制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我国突发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机制的四个途径。
2.3.1 建立事件预警与升级机制
预警机制就是对某地区某单位的不稳定因素的危险和危害程度进行系统评估,做出前瞻性分析和判断,给出参考性对策建议,提高政府、单位应急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变被动处置为前期组织。如果缺乏预警机制,就不能对可能发生的化学事故进行有效地预测,不能迅速控制化学灾害事故现场,导致灾害事故的蔓延扩大,甚至造成二次灾害。由此可见,做好预警工作是化学事故应急处置的首要关键环节。
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预警与升级应分为三级。化学事故处置的根本力量为发生事故的企业或单位,社区或政府(一级启动)。由于他们最熟悉现场情况,因此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其主要任务是控制危险源。应该建立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系统预案,以应对突发化学事故。当化学灾害超过事故单位控制范围或扩大到事故单位以外区域时,就应该启动社会救援,并依据灾害规模大小逐步升级,首先为县(县级市)和地级市(州)应急(二级启动),进行社会面应急救援,其次为省和国家应急(三级启动),主要提供支持与援助。化学灾害事故事件预警与升级如图1所示。
2.3.2 建立力量整合与分工协同的指挥体系
大型化学事故的处置一般需要多个部门和单位协作完成,要将这些力量整合起来就需要一个专门的专业指挥机构。1996年,国家经贸委成立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组建了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8个区域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现隶属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可以将这一机构作为化学事故的组织和协调机关,再加上各省、地级市(州)、县(县级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可以将它们转归到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及地方各级政府应急办公室,形成其下属的一个独立的常设职能机构,如图2所示。
在化学事故救援的一般程序上,对各种应急救援力量的职责任务进行明确分工,并以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如果一旦发生化学事故,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就能科学合理地调动各种力量,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同时,对于出现的问题,也能追究到相关单位和个人。
2.3.3 完善技术支持系统
一是建立国家化学事故公共信息资源库。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类似的数据库可直接利用或链接,只需要对化学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分类、优化,使其尽可能全面,并有利于迅速查询。此公共信息库可设立在国家及地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免费向社会开放,开通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面向社会提供24 h咨询服务。二是在相关部门和企业建立有针对性的数据库,如针对某大型石化企业,就企业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危险化学品从其理化性质、危险性、处置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整合。此专业数据库可设立在各企业单位的应急中心,以备应急查询。
2.3.4 建立动员保障机制
一是社区和单位建立完备的应急动员机制,社区和单位的相关职能部门明确任务分工,制定应急方案,加强日常演练,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组织群众自救、疏散或转移物资。二是各级政府支持并帮助化工企业、消防特勤及防化部队按照相关技术标准配备充足的侦检、堵漏、防护、急救等专用装备和器材,尤其是比较缺乏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各种因淘汰或老化不能使用的装备,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紧急情况下完整好用。三是政府和社区建立和完善各种常用应急设施和必要的物资储备,明确设施和物资的管理单位,制定紧急情况下的调拨方案,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
3 结束语
事实证明,建立与完善高效的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应急机制,是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和优化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的有效手段。建立与完善我国突发化学灾害事故的应急机制,对于提高我国化学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效率和处置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如刚.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4,(4):169-170.
[2]张海峰.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J].化学标准.计量.质量,2005,(5):36-38.
[3]李运才,袁纪武,崔超产,等.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4,(2):28-30.
[4]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J].安防科技,2004,(3):30-32.
[5]岳茂兴.防范化学毒物灾害医学应急救援策略的设想[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7):389-390.
[6]陈云腾,冯元.论城市化学灾害事故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J].公安学刊,2005,(4):84-86.
[7]李建华.灾害抢险救援技术[M].河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005.
[8]康青春,黄金印.中外抢险救援典型战例精选[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9]丁辉.世界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的发展状况与思考[J].安全,2003,(2):4-6.
常见化学品中毒及灼伤的现场救治 篇9
刺激性气体中毒
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 如氯、氨、硫酸二甲酯、光气、氮氧化物等。刺激性气体中毒常因操作不当, 或容器、管道等设备被腐蚀发生跑、冒、滴、漏污染作业环境所致。这些化学品与人体皮肤黏膜接触后, 与湿润黏膜表面的水分结合形成酸性或碱性化合物, 使组织蛋白变性, 进而破坏细胞膜结构, 对皮肤、眼、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发生刺激性气体中毒时, 轻者出现流泪、眼痛、呛咳、咳少量痰、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 还可出现发热、口唇紫绀、咯粉红色泡沫痰、喉头水肿、肺水肿, 甚至窒息、昏迷或休克等。吸入极高浓度的刺激性气体, 还可引起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若发生上述情况, 应立即将伤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松开其衣领, 保持其呼吸道通畅。有条件者应立即吸氧, 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如地塞米松10 ~ 20 mg肌内注射) 预防肺水肿。对呼吸、心跳骤停者, 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有眼部症状者, 应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若发生皮肤污染, 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进入现场的施救人员, 必须配戴防毒面具, 以免发生施救者中毒。此外, 应当注意的是, 某些化学品如氮氧化物、硫酸二甲酯、光气、有机氟等, 吸入后当时可无明显不适, 或仅有轻度黏膜刺激症状, 但在数小时或十几小时潜伏期后可发生严重肺水肿, 因此一旦接触了这些化学品,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避免活动量过大和情绪过度紧张。吸入者可采取适当预见性措施, 如卧床休息、吸氧, 必要时可预防性应用糖皮质激素等。
窒息性气体中毒
窒息性气体是指可引起组织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 包括由于空气中此种气体浓度过高而使氧含量降低造成机体缺氧的单纯性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等;也包括使血液的携氧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 造成组织缺氧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 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等。窒息性气体中毒轻者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恶心、乏力、呕吐等;重者可出现面色潮红、多汗、烦躁、步态不稳、全身乏力疲软;更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大小便失禁, 甚至昏迷。有些窒息性气体如硫化氢既是窒息性气体, 也是刺激性气体, 经呼吸道吸入较低浓度即可产生对眼和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浓度越高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和窒息作用越明显, 接触浓度大于1 000 mg/m3的硫化氢时, 可发生“电击样”死亡。
窒息性气体中毒可因盲目施救而引发群体性伤亡事故, 因此, 进入现场者, 必须配戴供气式呼吸防护器, 以免发生施救者中毒。施救者进入现场后, 应立即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松开其衣领, 使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供氧设备, 应立即给中毒者吸氧,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有条件者可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预防肺水肿和脑水肿。对呼吸、心跳骤停者, 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但切忌口对口人工呼吸。
常用有机溶剂中毒
有机溶剂是指能溶解部分不溶于水的物质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如三氯乙烯、甲苯、酯类、醇类等, 主要用于金属部件去油污和冷清洗、纺织物的干洗以及作为树脂、脂肪的溶剂等。其特点是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 具有较大的挥发性, 职业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和皮肤接触。有机溶剂主要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抑制和麻醉作用。短期内接触较高浓度有机溶剂, 症状轻微者出现头昏、乏力、颜面潮红、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 一般脱离接触后24 h内可恢复正常;轻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可有心悸、胸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并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等轻度意识障碍表现;中度中毒者可出现谵妄、混浊状态等中度意识障碍表现;重度中毒可出现昏迷、植物状态等重度意识障碍表现, 有些有机溶剂还可引起呼吸道、心、肝、肾等器官损害, 甚至心源性猝死。
施救人员应将中毒者迅速移离事故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发生皮肤接触者应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裤, 并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min。要保持中毒者呼吸道通畅, 并给予吸氧。如果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 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某些有机化合物, 如有机锡等导致的中毒可有数小时至十几小时的潜伏期, 初时可能无不适表现或仅出现头昏、乏力等轻度神经衰弱症状, 此时如活动过多、精神焦虑, 或不适当补液、无解毒药时的对症处理不当等, 可发生迟发性猝死。因此应密切观察中毒者病情变化, 采取针对靶器官的预见性治疗。
化学性皮肤和眼灼伤
化学性皮肤和眼灼伤常为皮肤或眼接触到硫酸、硝酸、盐酸等无机酸或甲酸、乙酸等有机酸, 以及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性物质引起。这些酸性或碱性化学品与皮肤、眼黏膜接触后可导致细胞脱水、蛋白凝固。硫酸、硝酸、盐酸在液态时均可引起皮肤灼伤, 其中硫酸对皮肤的损害作用最强。不同的酸与皮肤接触后形成不同的蛋白凝固产物, 故灼伤后皮肤的色泽各有特点, 硫酸灼伤时开始为黄色, 稍后转为棕褐色或黑色;硝酸灼伤时开始呈黄色或橙黄色, 后转为黄褐色或暗褐色;盐酸灼伤时为淡白色, 稍后可转为灰棕色。由于碱性化学品可进一步作用于脂肪, 使脂肪液化, 其具有的腐蚀力、穿透力和弥散力对皮肤造成的损害比酸更为严重, 灼伤的皮肤表现为湿润油腻状, 局部肿胀、刺痛明显, 焦痂软, 感染后易并发创面脓毒症。
施救者应迅速脱去患者被污染的衣裤,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一般不少于15 min) , 酸性化学品灼伤冲洗后可用5% 碳酸氢钠溶液湿敷或冲洗, 然后再用清水冲洗。碱性化学品灼伤冲洗后可用3% 硼酸溶液湿敷或冲洗, 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应当注意的是, 有些化学品可经皮肤吸收入血造成中毒。如氢氟酸灼伤后, 当灼伤面积超过2% (约两个手掌大) 就可能引起急性氟中毒, 伤者可因低血钙出现抽搐, 严重者可因室颤 (即心室丧失有效的整体收缩能力, 被各部心肌快而不协调的颤动所代替) 而死亡, 因此氢氟酸灼伤后应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 并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一般不少于15 min) 或用六氟灵洗消液喷洗创面, 如灼伤面积超过2%, 还应立即用25% 葡萄糖溶液40 m L+10% 葡萄糖酸钙10 m L进行静脉注射。再如, 较大面积的苯酚皮肤灼伤也可导致中毒, 轻者表现为头痛、无力、恶心, 重者可有烦躁、抽搐、昏迷, 并可引起肾小管坏死, 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因此患者要及时就医处理。
化学性眼灼伤主要为空气中的化学烟雾、气体等刺激所致,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眼痛、烧灼感或异物感, 可出现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脱落等。眼睑轻度灼伤时可出现水肿, 较重者可起水疱, 严重者可引起肌肉、睑板等受损。眼球灼伤主要指结膜、角膜和巩膜的灼伤, 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结膜缺血坏死和角膜上皮脱落。
化学性眼灼伤的治愈率与现场急救是否及时、眼部冲洗是否彻底有密切关系。急救处理时应采取尽快而充分的冲洗, 特别对碱性物质所致损伤, 冲洗必须争分夺秒。患者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 ~ 30 min。如现场无眼睛冲洗装置或水龙头, 可把头浸入盛有清洁水的盆内, 用手把眼睑翻开, 眼球在水中左右转动, 尽量去除沾染的化学品, 减轻化学品对眼睛造成的损伤。
急性化学品中毒或灼伤是可预防的外因性疾病, 预防工作非常重要。企业要尽可能用低毒和无毒化学品替代高毒化学品;加强安全教育, 尤其是重视对短期用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卫生监督和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严防发生群体性急性中毒事件;加强自救互救知识的培训等。
施救原则
急性化学品中毒或灼伤现场施救要把握2 个原则:一是确保施救者安全, 救治现场往往存在污染源, 此时既要迅速给予伤者以有效救助, 又要防止毒剂扩散和沾污, 保护好救援人员自身安全, 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二是要尽快施救, 要立即终止伤员与化学品的接触。对已知中毒化学品种类者, 应尽快应用特效解毒药;如不能马上确定毒剂种类, 或没有特效解毒药, 应积极开展对症和支持疗法, 帮助中毒者渡过危险期, 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