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气象灾害

2024-05-18

突发气象灾害(共10篇)

突发气象灾害 篇1

当突发性气象灾害发生时,首先需要应急物流提供气象服务支持,然后气象部门才能继续开展气象保障服务。如此,应急物资就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害现场,开展救助活动。本文介绍了应急物流的概念和重要作用,阐述了应急物流与气象服务保障之间的关系。

我国属于突发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这些灾害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灾后急切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这就要发挥应急物流的作用。只有保证应急物流具有通畅的载体、简洁的流程、快捷的速度,才能确保应急物资的实效性。因此,研究应急物流在气象服务保障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应急物流概述

(一)应急物流的概念

从本质上来讲,应急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该物流活动的对象是各类突发事件,比如自然灾害、军事冲突、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内容是提供各类支持,包括人员支持、资金支持、物品支持等;目标是追求损失的最小化、追求时间效益的最大化。其中,应急物资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满足救援需求、灾民需求、灾后初步重建需求。

我国在应急物流的建设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预警预报机制建设,物流的组织、实施、设备建设,信息系统建设,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我国应急物流的理念有三条,分别是:第一,军民结合,一体联动;第二,预警预报,快速反应;第三,信息流畅,全程监控。

应急物流与普通的物流活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一,时效性和不可预见性更强;二,物流需求更加多样和急迫;三,物流供应的经济性很弱。在当下,应急物流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保障力量,能够促进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应急物资的作用

1. 国家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突发性的灾害发生后,大量的物资需要在短时间内聚集,这得益于应急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一个良好的应急物流系统,能够将国民经济力量增值输送到灾区,对救灾物资进行及时的补充,从而恢复救援力量。因此,应急物流是救灾能力的倍增器,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能够为应急管理提供物资支持

应急物资想要到达灾区现场进行物资的供应,必须通过物流这座桥梁。举例而言,2008年南方出现雨雪冰冻灾害,在电力的供应、道路的抢修、物资调拨和配送上,应急物流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救灾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支持。

二、应急物流与气象服务保障的关系

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天气情况密切相关,气象部门能够为应急物流的准备和实施提供依据。当出现灾害性天气,灾前防御主要依靠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灾中主要依靠气象部门对应急方案的选择和调整,灾后主要依靠气象部门对天气指标的评估,从而对应急预案进行总结和修正。

(一)应急物流对气象服务的保障

气象灾害发生以后,交通运输往往就会产生困难。但是,救灾工作的基础保障是应急气象服务,所以要想尽办法将设备、物资、专业人员及时送到灾害现场,从而开展应急气象服务。这时候,就需要应急物流发挥作用。一般情况下,这部分的物流规模小,但却十分关键,所以在物流工作的开展中往往不计成本。介于此,气象部门应该提前准备好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和后勤补给,比如:睡袋、雨衣、帐篷、小型发电设备等。

另外,气象部门应该制定气象服务的后勤供给流程,以此保障物资的及时到位。发生突发事件后,一定要立即开展应急服务。如果提前对物资进行储备,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拿出大量的资金、人员、物品等,从而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预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服务后勤供给流程,有利于应急物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气象服务对应急物流的保障

发生突发气象灾害时,建立应急物流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救援物资送到灾害现场,是影响突发事件救援成败的重要因素。应急物流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渠道的畅通。因为中间环节一旦中断,整个应急物流系统就会断流,影响到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应急物流的指挥机构要保证运输方式的多元化,能够根据不同的地形、气象条件、运输任务来制定物流方案,发挥不同运力的优点,从而保证物流运输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气象灾害发生后,气象部门采取及时的应急气象服务,能够保障应急物流工作的快速开展,从而促进救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这部分的应急物流往往规模大,由政府主导开展工作,气象部门则是开展应急保障服务。根据应急保障服务提供的资料,应急物流的指挥部门才能够在交通路线、运输方式、防护措施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保证物资的及时到达。

结语:

综上所述,应急物流在突发性的气象灾害中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加强应急物流的气象保障服务研究,建立并完善应急物流体系,从而提高我国的减灾救援能力,为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提供安全保障。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突发气象灾害 篇2

(2)较大突发大风气象灾害:瞬时风力达9~10级(风速20.8~28.4m/s)。

(3)重大突发大风气象灾害:瞬时风力达11级以上(风速≥28.5m/s)。

(4)特大突发大风气象灾害:沙尘暴、龙卷风。

2)响应分级

(1)Ⅰ级应急响应

发生Ⅰ级、Ⅱ级大风灾害时,由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配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Ⅱ级应急响应

发生Ⅲ级大风灾害时,由公司较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处理。

(3)Ⅲ级应急响应

发生Ⅳ级大风灾害时,发生单位(部门)启动本单位(部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处置。

6.2响应程序

1)Ⅰ级响应程序

当大风灾害达到Ⅰ级应急响应标准时,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同时按照如下内容响应:

a、大风灾害单位立即上报公司,公司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预案,就有关应急事项做出决策和部署。

b、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

c、按照应急报告程序及时向当地政府防汛办、四川省安监局、集团公司等上级单位报告大风灾害情况,并及时续报大风灾害发展态势。

2)Ⅱ级应急响应

当达到Ⅱ级应急响应标准时,按照如下程序进行响应:

a、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各救援小组成员到位,先期开展现场应急救援。

b、公司较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到位,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并向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达关于应急救援的指导性意见。

c、应急指挥中心按照程序向公司报告大风灾害救援进展情况,并及时续报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

3)Ⅲ级应急响应

当大风灾害达到Ⅲ级应急响应标准时,大风气象灾害发生单位(部门)应急指挥机构立即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并按照如下程序进行响应:

a、立即向大风灾害发生单位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大风灾害发生单位的应急指挥机构接到报告后,该机构成员必须立即到位。

b、由大风灾害发生单位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织研究制定决策救援方案,统一指挥和调配本单位(部门)一切有效资源进行大风灾害的应急处理;必要时请援政府支持保障部门采取应急行动,防止大风灾害的进一步扩大。

c、应急办公室进入预备状态,做好如下应急准备:应急办公室立即向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有关成员报告大风灾害情况,应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到位,并按照应急指令下达程序下达关于应急救援的指导意见;应急办公室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6.3处置措施

1)先期处置

(1)对是否转移人员和应采取的措施做出决策。

(2)及时划分大风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3)加强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导致的二次人员伤亡。

2)应急处置

(1)工程项目部发生大风灾害时,现场管理人员应组织班组长首先组织人员疏散,清点人员,确定有无人员失踪、受伤。如有施工人员失踪或伤亡,在确保无次生灾害的情况下立即组织开展救助工作。在第一时间向项目经理或现场负责人紧急报告,主要说明出事的地点、事故的大小、有无人员伤亡等。

(2)灾害已导致人员伤亡时,项目经理或现场负责人应会同工地医疗人员乘专车火速赶往现场,指挥营救工作,并拨打当地120急救电话求救。项目经理在未到达现场之前,应授权给现场的施工负责人全权指挥救援,避免耽误抢救时间。

(3)在实施救援之前,现场施工负责人需保持头脑冷静,防止出现二次伤亡。现场施救过程中,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由救助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要争分夺秒抢救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保证呼吸畅通,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在实施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迅速地搬到附近较安全又通风的地方,再将伤员领口解开,腰带放松,拖掉鞋子。口腔里若有尘土、血块、痰液、假牙等,应完全吸出或取出。

(4)如发现伤员有骨折现象,则利用木板、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固定骨折部位。如伤者伤口出血比较严重,应让其以头低脚高的姿势躺卧,使用消毒纱布或清洁物覆盖在伤口上,用绷带较紧的包扎,以压迫止血,或选则弹性好的、橡胶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巾等。对上肢出血者,捆绑在其上臂1/2处,对下肢出血者,捆绑在其腿上2/3处,并每隔断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如伤者剧烈痛疼难忍,即打开现场医药箱,让其先服用止痛剂和镇痛剂。对伤者救护时不要随意移动或翻动其身体。

(5)伤员在经过项目医疗人员简单救护后,不管受伤轻重,均应用救护车或项目部车辆尽快送到最近医院做进一步的救护与治疗,听从医生意见是否进行留院观察。

(6)根据事故的性质、控制程度等决定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疏散,人员疏散由项目部行政第一责任人下达疏散命令,项目部各部门和下属单位参与实施。应对被疏散的人群、数量,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等事先考虑和准备。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

(7)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现场警戒措施包括: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佩带臂章,用扩音喇叭警告,警戒人员负责阻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突发气象灾害 篇3

关键词:应急避难;综合防灾;行为和心理;以人为本

近年来,城市灾难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地震、水灾、暴恐等一系列自然以及人为灾难严重地威胁到城镇居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表1.1)。通常灾难发生时人们只能被动的接受,主观意识缺乏以及客观条件不完善都是造成重大人员伤害的主要因素。主观意识主要体现在受灾人群的避难常识与心理,避难常识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学习,避难心理则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及逃生意识在关键时刻可以拯救自己以及他人;客观条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政府对于应急避难场所及设施的规划和设计上不够合理,不能够满足大众在突发情况下的基本需求。

表1.1 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突发灾害

一、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

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是指长期规划的应急避难场所(如公园、操场等)辐射范围之外的区域突发灾害时,为了使受灾人员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1]。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针对突发灾害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和安置救援起到重要作用,及时地避难能够避免突发灾害对受灾人员形成次生伤害。

二、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情况

美国在避难场所的建设方面走在世界前端,各类避难所中除了基本的地震避难所、爆炸避难所、火灾避难所、暴风雨避难所外,还包含飓风避难所、生物和化学灾难避难所、核辐射避难所等特殊和有针对性的避难所。每一种避难场所都是根据避难需求进行设置的,不同的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会启动不同类型的避难场所。[2]美国最大的新奥尔良民防掩蔽工程可容纳10万人,内部寝室、办公室、药品库、粮库、电站、空调、空气净化器等设施配备齐全,还针对地震和战争设置了具有防震和抗冲击波功能的防爆门。

瑞士的民防掩蔽工程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其地区和城市之间的民防掩蔽工程像树的根系一样相互连通并不断发展。其内部功能齐全,设有地下避难空间、指挥所、设备仓、医院等,储备的粮食及饮用水至少能维持受灾人员两周以上的基本生活。

由此可见,美国和瑞士等发达国家在民防掩蔽工程上充分考虑各种灾害因素,并加以预防。将其规划到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公共空间,对其合理改造形成室内或室外应急避难系统,为广大民众提供安全、可靠的庇护所。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从日本建筑师的作品上就可以看出,他们很重视建筑的抗震能力,重视城市避难的研究,在避难所的建设方面较为成熟。日本也是最先提出建设地震避难所的国家之一。由于经常发生地震灾害,日本各城市大多规划建设了地震避难场所,并设立了针对多种灾难(如避难场所标牌、避难场所道路标示牌、紧急逃生路线图、紧急出口、抢险救援等)的标识系统,多被放置在绿地公园之中,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快速地找到就近的避难所。[3]

(二)国内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对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视,许多大中城市随之制定了综合防灾规划,部分城市已经或将要建设避难场所,几乎每个省会城市都有十个或是数十个功能形态各异的避难所。避难场所的建立解决了一部分应急需求,但仍然存在应急避难场所满足不了广大民众需求和设施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北京是国内最早规划和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城市,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应急避难场所共 32所,初步统计大约可以容纳190万受灾群众。其中有两个最大的避难所:一个是位于朝阳区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这是我国建成的第一个避难防灾公园;另一个是朝阳公园,面积大约120万平米,有着完善的设备和开阔的场地,能够在灾难发生时为人们提供安全避难所。

城市中现存的应急避难所大都以绿地公园的形式存在,但其真正的使用情况如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三、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上的缺陷

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是一个需要普及的城市基础配置。然而,从全国区域来看,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呈以中心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分布较多。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分布较少的格局;从城市区域来讲,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主要分布于城市绿地,绿地面积从市中心至郊外呈数量增多、面积增大的格局,然而人口密集的商圈、车站等公共场所因缺乏绿地而成为形成分布盲点,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这就是因为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在城市规划初期,没有将应急避难场所落实到规划中,导致灾害发生或者认识到灾害的破坏性后盲目加建,对分布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未进行可靠考证。

(二)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综合防灾能力弱

目前,我国现有应急避难场所主要以抗震为主,很少有海啸、洪水、火灾、暴恐等突发灾害的应急避难场所,当这些灾害发生时人们没有足够的可以应急躲避的空间,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这给人们造成巨大的恐惧感。这种单灾种设计的短视行为造成了避难场所定位不准确、功能被消弱等问题,虽然促进了单一方面的发展完善,却忽略了更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层次结构不全面

目前,我国应急避难场所从灾前应急到灾后救援简单划分为紧急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和长期避难场所,这三种形式都是在灾难发生后为人们提供一些躲避、救援的过渡空间。然而,这些灾后的补救措施并不能将灾害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一味地听天由命,只会使人们在变幻莫测的自然面前更加恐惧。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多数集中在城市绿地,没有将城市其他空间和周边资源合理利用,层次结构未实现多元化。

(四)突发灾害应急避难设施设计存在问题

1.突发灾害应急避难设施设计的局限性

由于国内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形式的单一,导致其设施建设以大型的、长期的、固定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尚停留在较低水平。其中大部分设施常年搭建在绿地、广场等城市空间,不仅破坏了城市景观,而且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4]。

2.突发灾害应急避难设施设计的合理性

(1)突发灾害应急避难设施设计理念较为落后

想要在城市空间紧张的当下建设一些预防灾害的应急避难设施,那就需要赋予这些设施更多新的属性,也就是要考虑功能的平灾转换。如果灾时避难设施在日常能为人们提供休闲、文化、商业以及娱乐等活动,那么它就能更好地被人们认知和使用,也可以达到节约材料和空间的效果。但是,目前落后的设计理念没有将“平灾转换”融入到设计中去,导致其与一般城市公共空间相分离,甚至存在冲突。

(2)突发灾害应急避难设施功能不完善

新的设计理念将应急避难设施灾时的应急救援功能与城市公共空间一般功能相结合的做法巧妙地增加了其实际功能性。但这也是远远不够的,突发灾害应急避难设施不只是灾时的躲避空间,它还具备安抚情绪和营造希望等隐形功能。在设计上除了要考虑受灾人员的生理需求,还应该兼顾灾害初发期灾民的心理需求。正因为对这些需求研究得不够深入,从而无法很好地解决突发灾害避难场所应急救援设施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如何提供这样的功能等问题。

(五)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设计未考虑人的行为心理

目前,国内大部分避难场所只考虑空间选择,很少将人在避难时的行为及心理因素考虑其中,人在灾难发生时不会像机器一样按照规定好的程序去执行,因为人是会思考和容易产生恐惧的。克服恐惧及将人的思考时间减短是应急避难的第一步,将避难行为及心理研究的相关结果用于指导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的构建,将有利于城市灾害防御体系的完善,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四、结语

国内对灾害的预防方面没有充分发动群众,与灾害做抗争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些人的事,是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需从自身做起。首先,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和谐,尽量减少自然灾害及人为灾害的发生;其次,研究灾害的特性,设计出针对性强、安全系数高的避难场所,为更多人提供安全避难空间;最后,用知识武装自己,多想、多做、多观察,在灾时照顾好自己及周边的人,将受灾程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宋小青,陈建伟,张磊,赵秀艳,李欣.突发灾害应急避难场所造型设计的特点与启示[J].世界地震工程,2014,(02).

[2]李继东,周长兴,荣博.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以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08,(04).

[3]修济刚,胡平,杨国宾.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4]赵锋,杨豪中,刘晓霞.基于TRIZ理论的城市应急避难设施设计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5).

作者单位:

突发气象灾害 篇4

1 气象短信服务的优势与局限性

手机气象短信是一种具有新闻性通俗化、人性化的气象服务产品,具有传输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能使气象信息更及时、更快捷、更准确、更直接、更经济的传达给社会各行业人士,更多、更广泛、更有效和人性化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公众生产生活。手机气象短信的开展,弥补了传统气象信息传播途径的滞后性、被动性,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特别是遇到灾害性、突发性天气事件,如暴风雪、寒潮降温、大风、沙尘暴、强对流天气等,气象预警短信的作用更加突出,可在第一时间内向广大手机用户发送预警预报信息,使群众能够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气象部门在天气突发状况出现时免费发送的灾害性预警信息深受广大老百姓的欢迎。手机普及率高,费用门槛低,且人际传播速度快,一条重要信息可在短时间内被用户一传十、十传百的转发,受到广泛的影响。

2 气象信息服务在突发性灾害事件应急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专业的应急队伍、应急物流保障、紧急运输保障及应急响应标准化系统配合完成,这些应急工作的启动和开展以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或气象预警信息为核心的预警机制,及时收集、传递和共享灾害天气及受灾情况的随时变化信息是做好应急工作的关键,政府及时决策、协调行动,社会公众正确判断形势、消除恐慌心理等做好应急准备工作都必须以气象信息发布为前提;若公众提前了解灾害信息,有利于稳定民心,而信息的不明现象则会引发其他问题。因此,灾害性预警信息的发布在应对突发性灾害事故中具有权威性,应加强突发性气候灾害和可能引发事件的预报预警信息进行收集、风险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建立快速、及时、详细、准确的气象信息“绿色通道”。山西省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承担着本省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及公共卫生这三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授权发布任务,设立了信息发布公益性专线电话和统一的短信代码,信息传递专用通信链路与41个厅局接通,并与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商和广播电台、网站、报社、大型超市、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控制等单位建立常态化的绿色预警信息传输通道,预警信息发布维持费列入财内预算。2011年10月15日试运行以来,山西省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共发布19条预警信息,均是在5分钟内完成了签收、审查和发布等程序,保证15分钟内到达接收终端及特定客户。

3 提高应急气象短信服务措施

3.1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依托气象业务,不断完善气象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重点开展突发性灾害事件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畅通气象为民服务信息发布渠道,推进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手机短信发布工作,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实现手机预警短信对于各级政府领导和应急责任人、基层应急队伍及社会公众的全覆盖。2011年以来,山西省气象部门利用多种媒体技术,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2196次,发送手机气象短信信息7100多万人次,在防御重大气象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满意率达到了87.6%,较2010年提高了6.5%。随着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山西省气象局将进一步完善升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争取完成50%以上市级和300%以上县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不断创新信息发布手段,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的气象短信内容。

3.2 不断拓宽突发性事件预警短信发布范围

通过多种手段,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利用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媒介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扩大气象服务信息覆盖面,让气象短信遍布农村、学校、企业、社区、街道,以各种有效途径及时准确传递至各行各业人民群众手中。2012年,山西省发布《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健全突发性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力争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达到提前15~30分钟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至2020年,基本消除农村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参考文献

[1]贾子冰,李娜.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气象短信服务策略[J].广东气象, 2008,30(06).

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篇5

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保证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建立规范的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流程,形成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应对机制,全面提高应对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避免或者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1.2.1坚持以人为本、防灾与抗灾并举、预防为主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由突发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1.2.2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做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应急合力,共同做好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和服务工作。

1.2.3坚持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使应对突发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1.2.4坚持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1.2.5坚持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加强气象灾害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园,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全面提高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加强气象灾害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综合素质。

1.3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等法律、法规及省市有关文件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1.4 适用范围

1.4.1突发性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突发性财产损失和突发性社会影响涉及公共安全的气象灾害。

1.4.2与气象条件相关的有毒大气成分扩散、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安全事件。

1.4.3本预案适用于经济园区管辖区域内的突发性气象灾害(含与气象条件相关的公共安全事件,下同)监测、预测预报、预警、预防和减灾、救助等应急工作。

2.组织指挥机构

根据工作需要,成立园区突发性气象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园区管委会分管气象的领导任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下设应急办公室,办公室工作由管委会办公室负责,各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

2.1.1职责

(1)气象主管机构职责

负责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测、警报的发布,并及时有效的提供气象服务信息;为园区管理委员会启动和终止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组织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组织开展气象及衍生灾害的部门联合会商和气象信息共享工作;负责气象灾害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审核和上报工作;组织实施增雨(雪)、消雾、防雹、防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具体协调处理在实施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中的有关问题;承担其他应急预案中规定的相应职责;完成园区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2)相关部门职责

办公室:负责园区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中的有关问题协调工作。

水务公司:负责提供园区境内河流、水域、水库发布信息,负责提供水文监测资料及预报预警信息,负责提供旱涝灾害等灾情影响分布息,当气象灾害发生时,负责组织实施河流、水库等防汛防洪工程设施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工薪办:负责做好突发性气象灾害工作中公务人员的奖励、惩戒,确保防灾、救灾工作顺利有保障。

通信:保障各种气象信息传递和报送的通信线路畅通。

供电所:负责协调电力企业维护电网的正常供电,保证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传递、报送和突发性气象灾害发生现场气象服务工作的电力供应保障。

国土分局:负责提供园区境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图,根据气象条件提供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等级预报信息,提出相关人员、财产等规避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方案。

环保分局:负责灾区内饮用水源的安全监测,确保广大群众饮用水安全。

社发局:负责救灾物资的捐赠,灾区疾病预防监控和医疗救护等工作。

安监分局:负责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责任认定工作。

财政分局:做好突发性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气象服务应急资金以及应急拨款的准备。经贸局:负责突发性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同时,做好突发性灾害的调查、核实、统计及上报。

城管分局:根据灾情需要,履行防火安全监管作用,共同做好救灾工作。

公安分局:负责做好因气象灾害引发的各类刑事或治安案件的发生,维护社会治安稳定。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预警预防行动

上级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测、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突发性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并上报本级人民政府。

3.2预警支持系统

(1)建立和完善以灾害性天气监测、气象预报分析处理、气象信息传输、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和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加工处理为主体的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提高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2)建立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收集评估系统,为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资源共享。4预警级别的确定

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规定,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5预警信号发布标准

各类气象灾害天气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规定进行发布。

5.1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暴雨蓝色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黄色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橙色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红色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5.2暴雪预警信号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暴雪蓝色标准: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暴雪黄色标准: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暴雪橙色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暴雪红色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5.3寒潮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寒潮蓝色标准: 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寒潮黄色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寒潮橙色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寒潮红色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5.4大风预警信号 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大风蓝色标准: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大风黄色标准: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大风橙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大风红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5.5沙尘暴预警信号 沙尘暴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沙尘暴黄色标准: 12小时内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1000米),或者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沙尘暴橙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者已经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沙尘暴红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或者已经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5.6高温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高温黄色标准: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高温橙色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高温红色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5.7干旱预警信号 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干旱橙色标准: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干旱红色标准: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5.8雷电预警信号 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雷电黄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雷电橙色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雷电红色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5.9冰雹预警信号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冰雹橙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冰雹红色标准:2小时内出现冰雹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5.10霜冻预警信号 霜冻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表示。霜冻蓝色标准:48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0℃以下,对农业将产生影响,或者已经降到0℃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影响,并可能持续。霜冻黄色标准: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3℃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到零下3℃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并可能持续。霜冻橙色标准: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5℃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到零下5℃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并将持续。

5.11大雾预警信号 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大雾黄色标准: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将持续。大雾橙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大雾红色标准: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5.12霾预警信号 霾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黄色、橙色表示。霾黄色标准: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 持续。霾橙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5.13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道路结冰黄色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道路结冰橙色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道路结冰红色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6应急预案启动和响应。

6.1应急预案启动

在园区域内,根据发生或可能发生达到气象灾害预警标准时,园区气象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气象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办公室报告有关情况。

6.2应急响应

6.2.1、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启动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后,应当按照以下应急程序做好应急响应:

——各单位和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现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园区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局所属气象业务单位进行天气会商,做好突发性气象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警报服务工作;

——灾害发生后,园区应当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现场气象服务等工作;

——园区应当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

踪服务。

6.2.2应当按照有关发布规定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发布突发性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警报信息。

6.3信息共享和处理

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当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当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当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6.4应急通信方式

应当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并将值守电话和辅助通信方式向上级气象主管机构报告。

6.5新闻发布

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启动后,应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应当按照有关发布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等信息。

6.6应急结束

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终止,由园区根据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和灾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终止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园区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当向上级气象局报告。

7.后期处置

7.1突发性气象灾害成因分析

园区应当组织人员对突发性气象灾害成因进行分析,及时进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技术总结和服务情况、效果分析并报上级人民政府。

7.2灾害保险证明

园区应当主动为保险机构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项提供准确的灾情信息证明。8 应急保障

8.1通信与装备保障

8.1.1以现有的气象通信网为主体,建立跨部门、跨地区,有线和无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稳定可靠的气象信息通信系统。

8.1.2建立反应快速、灵活机动的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应急期间通信畅通。

8.1.3加强对重要通信设施传输线路和技术装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养护,配备备份系统,建立健全紧急保障措施。

8.2宣传、培训、演习

8.2.1园区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大对防御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宣传。

8.2.2园区应当对本级应急工作人员进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组织开展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演习。

9附则

9.1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气象灾害应急事件重要情况或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2预案管理

大学生突发灾害恐慌心理的应对 篇6

地震不仅仅摧毁了人们的物质家园, 而且严重地破坏了人们的心灵家园, 人们最重要的一种心理需求———安全感受到严重挫伤, 他们无法正常工作、学习、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 在外读书的大学生因无助和无法应对, 而感到惶恐不安, 产生心理问题,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 一般性心理应激障碍更为普遍。因此, 灾后心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灾难后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地震等自然灾害往往具有发生突然、难以预料、危害大且影响广泛等特点, 极大地超出了个人或集体的应对能力。因此大灾难发生时, 受灾群众往往因无助和无法应对而感到惶恐不安,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 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难以入睡、食欲变弱、冷漠、感觉迟钝、头痛背痛、胸口痛等, 同时往往伴随恐惧、焦虑、烦躁不安、消沉、抑郁、自卑、记忆力下降等, 有些则产生敌对、酗酒、吸烟、药物依赖等不良行为。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还会有一些特有的身心反应, 如腹泻、尿频、胸闷气短、食欲与睡眠失调、烦躁、冷漠、注意力不集中等[1]。

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引导学生调整心态, 减少心理恐慌, 防止心理危机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教会学生学会新的应对技巧, 使其心理恢复到甚至超过灾害前的状态。因此, 在灾后重建中, 心理干预同样重要。

2 正确认识恐慌心理

恐慌是指在一段特定时间内, 有强烈害怕或不适感受, 产生恐慌心理。了解和认识恐慌心理, 是理智应对灾害、逐步消除恐慌心理的基础。

2.1 恐慌的产生

不确定性和应急性是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的重要特征。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 产生恐慌等一系列身心反应都是很自然的, 也是很正常的。人们都会表现出恐慌心理, 出现个体恐慌和群体恐慌行为。造成恐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个体在灾害中的危险性以及灾害对个体的威胁性的评估。当个体判断灾害刺激对人的危险性越大时, 可能越容易出现恐慌。

(2) 信息的不确定性, 信息越模糊, 越容易形成恐慌, 而恐慌时的不稳定情绪, 很容易使人相信传言, 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3) 对灾害的各种知识掌握得较少。知识的缺乏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 从而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 造成恐慌。

(4) 对重灾区过度的关注。媒体对重灾区过度的报道, 会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正常人也会体验到严重的负面情绪, 这使很多人处于一种应激状态, 产生恐慌心理。

2.2 个体恐慌的心理过程

个体恐慌包括恐慌情绪和恐慌行为。个人在做出某种行为反应之前, 首先经历的是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过程。强烈的危险刺激以及当时信息的模糊性首先对个体构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个体就会产生惊恐情绪, 先是震惊, 接着是害怕和慌乱, 并且出现认知空白和智力迟钝。在惊恐之后, 个体会进行认知判断, 然后再表现出某种行为。

2.3 群体恐慌的发展规律

当灾害或灾害传言发生时, 个体恐慌情绪的表达和恐慌行为的出现, 会给他人造成刺激, 形成较高的环境压力, 引发他人类似的情绪和行为反应。通过相互刺激模式, 恐慌就会在某一地区迅速循环、放大并且蔓延, 造成群体恐慌。这种恐慌有一个发展过程, 它一般要经历孕育期、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衰减期和平息期几个阶段。

过多的心理不适和恐慌, 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身心健康。从人自身的生理来看, 极度恐惧的人会处于反应迟钝、智力低下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人难免会做出欠缺理智的事情。另外, 强烈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会大大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力, 使人感染疾病的概率增加。

3 应对恐慌心理与身心反应的方法

重大灾难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果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 就可能导致精神疾患。有研究表明, 重大灾害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 一般性心理应激障碍更为普遍。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地震, 给人们带来恐慌、抑郁、挫败、无助等很多负面情绪。由此产生的心理危机会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存在, 这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灾群众开展积极、正确的心理干预。

3.1 承认自己的情绪状态, 进行自我调节

面对灾害, 人们一般都会产生负面情绪, 如恐惧、焦虑、悲伤、痛苦等, 这都是正常的, 它不是软弱的表现。首先要承认自己的情绪, 坦然面对自己的心理感受, 不必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 在承认自己情绪低落的基础上, 进行有效自我调节。

(1) 适当倾诉。面对突发事件, 感到心理压力大时, 应与亲朋好友多沟通, 让情绪得到合理宣泄, 大胆说出自己的恐慌。可选择电话、上网等方式沟通。通过交流可以减轻内心的不安和恐惧。

(2) 采取实用性的放松技术。可以参加喜欢的文体活动, 分散对灾情的过度关注, 减轻心理压力。

(3) 寻找鼓励。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对话活动, 将一些有类似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 让大家说出各自的内心体会。学生也可以借用这个方法有意识地寻找与自己有类似问题的人组成小团体, 相互倾诉、相互鼓励。

(4) 相互交流, 服务社会。学生聚在一起, 互相交流、相互帮助。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让生活丰富一些, 特别是要做一些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 这样不但可以转移对灾害的注意和回忆, 还可体会到助人的乐趣。

(5) 按时作息, 增加营养。要尽力使自己的学习、生活作息时间恢复正常, 防止免疫功能降低而导致不良身心症状。

3.2 了解和掌握突发性灾害防范知识, 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恐慌心理

地震、火山喷发、暴雨、洪水、干旱、滑坡、泥石流等这些重大自然灾害像平常的刮风下雨一样, 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虽然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 不能准确预报, 更不能阻止其发生, 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如地震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 即地震发生时, 若能镇定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 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通过科普讲解、观看展览、模拟灾害演练等方法, 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有助于减轻恐慌心理。

3.3 设法获得准确信息, 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缓解心理危机

在突发事件来临时, 人们出于自我保护和了解事情原委的本能, 十分渴望得到准确的信息。对某种信息或某种事物的不确定状态是焦虑和恐惧的唤醒因素, 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可以减轻焦虑或恐慌的程度。面对突发事件, 政府发布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政府的权威信息传播得越早、越多、越准确, 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缓解个体的不良情绪。不要轻信传言, 相信政府发布的信息, 并以此为依据, 安排工作与生活, 可以有效防止自己产生过度的恐慌感。

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所谓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 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社会支持系统是我们面对灾害时能够利用的最重要的社会资源。面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 受害者若得不到足够的社会支持, 会增加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概率;相反, 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越高, 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 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帮助自己很好地度过危机期[2]。

3.4 建立心理干预机构和体系, 积极开展心理援助

面对重大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 能否有效地处理心理危机, 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社会和谐、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新标志。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和网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是社会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灾后人群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文明理念, 也有利于救援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当前, 我国的灾难心理干预大多是在出现问题后被动进行的, 主动干预较少, 其关键问题是没有把心理救助纳入救灾预警机制。完整的救灾机制应该包括物质支持、医疗援助、卫生防疫、心理救助等方面内容, 以便更好地体现政府对人民的人性化关怀。为更好地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应由各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 组织各学科专家建立各级危机干预机构, 形成自上而下的网络体系, 加强对心理救助专业人员的培训与指导[3]。学校应当建立健康网站、心理咨询室等心理服务组织, 以便快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尽快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地震可以震垮房屋桥梁, 但震不垮我们的心理防线。只要我们正确认识、科学防范, 做好灾后心理应激干预, 就能够消除恐慌情绪。我们相信, 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 有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支援, 大家一定能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重建美好家园, 开创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何金彩.医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尚蕾, 王择青.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及其预测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16 (9) :127~129.

徐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篇7

徐州是江苏省突发性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城市之一, 并以采空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为主,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人类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活动的增加, 在气候异常、降雨增大的影响下, 徐州市主要地质灾害点的隐患程度逐年增大。自2003年以来, 全市累计发生地质灾害36起, 其中崩塌4起、滑坡3起、地面塌陷29起, 无人员伤亡, 但直接经济损失约778万元。

1.1 采空地面塌陷

采空地面塌陷是人类采矿活动造成的, 对于正在开采的煤矿、铁矿、石膏矿等矿区, 发生采空地面塌陷是必然的。对于已塌陷区而言, 往往还有一定的残余变形, 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扰动 (抽水、振动、附加荷载等) 后, 则有发生活化塌陷的可能性。近年来, 徐州市采煤塌陷地累计总面积约23345公顷 (35万亩) , 已复垦整治1万公顷 (15万亩) , 尚有1.34万公顷 (20万亩) 未复垦, 尚未复垦采煤塌陷地除极少数可以正常耕种外, 绝大部分为低产田或绝产田, 存在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 给矿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是矿地工作中的主要难题。邳州北部石膏矿区总面积5千公顷 (7.5万亩) , 虽已停产整顿, 但地质条件复杂, 存在时刻发生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可能。

1.2 崩塌滑坡

在徐州市低山丘陵区, 因开山采石和道路切坡形成的大量高陡岩质边坡, 存在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隐患, 在降雨、冻胀、振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 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徐州市开山采石矿山占用土地面积1641公顷 (2.46万亩) , 破坏土地面积953公顷 (1.43万亩) , 其中位于禁采区 (带) 内有464个关停的开山采石矿废弃矿山, 闲置土地面积667公顷 (1万亩) 。徐州市废弃开山采石矿山数量多, 分布广, 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2 徐州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2.1 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完善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5个层次:①总体应急预案;②部门应急预案;③地方应急预案;④专项应急预案;⑤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目前, 徐州市及各县 (市、区) 政府都已经编制了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基本包含了各种常见的突发公共事件。2006年徐州市国土资源局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徐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2013年委托徐州市矿业协会对预案进行了修编, 县 (市区) 、乡 (镇) 政府和有关矿山企业根据《徐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了各自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制定了部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全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2.2 应急管理体制逐步形成

应急管理应遵循属地管理为主、分级负责和分类管理为辅, 并强调综合协调的原则。目前, 徐州市各级政府已经成立了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办事机构。其中, 针对突发地质灾害建立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包括以下5个机构:①领导机构;②工作机构;③办事机构;④地方机构;⑤专家组。这些机构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 并依据事前制定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构成一个组织运转高效、机构协调有序、部门分级负责、上级统一指挥的应急联动体系, 并在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不断强化应急管理机构的应急指挥与协调职能。

2.3 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徐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灾害应急管理运行机制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主要从以下5个环节体现:①地质灾害预防;②地质灾害预测预警;③地质灾害信息报告;④地质灾害信息发布;⑤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在徐州地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 突发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和灾害监测网络日趋完善, 能够确保地质灾害的信息发布和报告快捷, 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迅速高效。

2.4 应急保障不断加强

徐州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 市国土资源局配备了数码相机、滑坡监测仪、裂缝报警仪等装备, 为应急工作提供了资金和技术保障;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会同气象局、矿业协会实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方法和石膏矿区地面塌陷机理与防治措施等研究, 为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 利用“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等节点开展地质灾害科普宣传, 邀请专家专题讲座, 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广大民众防灾避险能力。

2.5 徐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2.5.1 工作经费不足, 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滞后

一是资金缺口大, 主要地质灾害点得不到应有的治理, 灾害隐患无法消除;二是群测群防队伍工作经费没有保证, 仅国土局每年象征性的给予补贴 (从2011年开始) , 主要靠行政命令部署群测群防工作, 影响了群测群防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成效;三是应急装备配置比较弱, 应尽快提升地质灾害应急装备保障能力。

2.5.2应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评估的技术方法研究不够

目前的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多是专家在现场根据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有针对性的应急监测、处置和评估方法研究很少, 需要投入一定的技术力量和经费开展相关理论方法研究。

2.5.3 应急机制不完善, 专业队伍和物资保障缺乏

目前, 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制度已经形成并得到有效执行, 但市、县级的应急响应统一指挥、综合协调、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部分县 (市、区) 国土资源局缺少专业人员, 难以承担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

2.5.4 应急培训演练不够, 应对突发地质灾害能力亟待提高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要求有序、快速、高效, 因此, 需要开展各种训练和不同规模的应急演练。

3 完善徐州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对策

3.1 总体思路

以全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需求为导向, 以专业支撑、专家咨询为基础, 以规范管理为保障, 完善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网络体系, 提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技术支撑能力,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 全面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水平。

3.2 基本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 预防为主。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 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立足实际, 按需建设。立足已有资源, 围绕防灾需求, 突出快速响应与机动处置能力, 均衡协调建设发展。

三是强化服务, 实用高效。强化服务意识, 严格规范管理, 务实高效地提供应急保障与技术支撑。

四是开展演练, 平战结合。兼顾日常应急工作的同时开展应急演练, 检验应急体系建设成果,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3 应急体系建设内容

3.3.1 应急队伍建设

立足现有条件, 适当充实技术人员, 精细选聘应急专家, 合理调整优化市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队伍, 促进和带动重点县 (市、区) 国土资源部门建立规模适度的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队伍。依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面向县、乡 (镇) 国土资源系统, 定期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 全面提高基层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3.3.2 应急支撑平台建设

按照《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 制定应急预案, 建设应急技术平台, 配置完善的应急装备, 形成可支撑应急预案快速、高效运行的基础系统。

一是应急技术平台建设。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GIS、GPS等高新技术手段, 构建一个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和相关部门互联互通的基础平台, 形成满足应急响应协调指挥和应急管理需要的应用技术系统。

二是应急装备建设。根据地质灾害应急技术工作的装备需求, 分轻重缓急配置必要应急装备, 建成基本满足应急需求的装备系统。

3.3.3 社会化应急网络建设

依托群测群防体系, 结合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和基层国土所“五到位”活动, 推进地质灾害应急防灾减灾进社区, 以点带面推进社会化应急处置网络建设, 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群众参与, 全面提高基层地质灾害防灾避险能力。

4 徐州市地质灾害的保障措施

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目前徐州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然有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缺乏对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 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装备建设也亟待完善;二是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还相当落后, 应急管理相关机制不够完善, 灾害科学决策的能力亟待提高等。因此, 为了确保完善徐州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措施有效实行, 下一步工作中还需提供以下保障:一是提高认识, 充分意识到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监督管理体系, 增强应急体系建设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为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提供机制保障;二是争取多方支持, 形成以财政为主导的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 为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优化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 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科学技术研究, 为应急体系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四是在市应急办的统一指挥下, 加强同建设、交通、水利、气象等部门联系, 建立全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 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为应急体系建设提供运行保障。

摘要:文章对徐州市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成因作了简要的概述, 阐述了强化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在分析徐州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徐州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民.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预案体系基本形成[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04 (6) :7-8.

[2]顾林生.国外基层应急管理的启示[J].中国应急管理, 2007 (6) :36-40.

[3]刘传正.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基本问题[J].自然灾害学报, 2006 (3) :24-30.

[4]王宏伟, 吴博进.军地结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新探索[J].中国减灾, 2008 (5) :28-29.

突发气象灾害 篇8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震区的无线公众网络遇到了极大的冲击。首先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大面的损坏。据统计,中国移动有4457个基站因断电、光纤中断等原因退出服务,而中国联通也有将近千余个基站的通信完全中断,因网络损害而受影响的用户达到近150万户。其次,各种无线应急通信系统虽然在救灾应急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且这些网络之间标准不一,很难进行网络的互操作,因而不能发挥出各自的最大的作用。现今,公众对移动通信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大,如何提高无线系统的抗突发灾害能力,使无论在各种紧急的情况下,公众和政府各部门都能得到稳定、可靠的无线通信,成为当前无线网络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现有移动通信网络在突发灾害面前的脆弱性

首先,移动通信网络是陆地通信接入网,除最后一跳是有线外,从基站开始都用光纤作为骨干网络。这种网络结构决定了网络容易受到突发灾害的破坏。

其次,移动通信网络是商业运营网络,因而它必为一个多路复用的网络,现行移动通信网络多路复用比大概为20:1,平均每20个无线用户共用一个信道。另外,在移动通信的骨干网中,本地通信链路与长途通信链路也是有一定的比例限制的。比如四川移动通信的用户大约为几千万,但出省的长途链路却只有25万条,所以在地震灾害发生的时候,由于长途话务量比平时暴涨一二十倍的,网络迅速陷入拥塞状态。

第三,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无线频谱是一种非常紧缺的资源,这也成为无线网络规模扩大的一个瓶颈。一旦系统的频带资源确定以后,单个蜂窝小区容量也就确定。增加容量的唯一途径是小区分裂,能过提高频率资源的复用程度来提高总的系统容量。

2 如何提系统本身的抗突发灾害能

第一,可以从提高系统本身的容量考虑。在移动通信的接入层次上,可进一步进行小区分裂,使单位面积的小区数目增加。在骨干网络层面上,可以增加核心交换机,鉴权服务器的数规模,提高网络的处理能力的上限。另外,可扩建网络规模,降低无线公众网的多路复用比例,也能大大提高系统抗话务量峰值冲击的能力。

第二,在突发灾害的时候,要确保有限的通信资源满足通信最迫切的部分和行业的需求。比如消防、公安、急救等部门。而对于公众的通信需求,当然也要给予尽可能的满足,但有必要采取一些流控措施。比如,对用户的通信时间进行限制,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服务用户数量;优先对短信业务这样占用资源比较小的业务进行优先服务。

第三,改进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或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使其支持在突发灾害下的应急通信机制。要使移动通信网络支持应急通信,要支持以下功能,其一是呼叫优先权的处理。提供相应的接口让用户能发起比较紧急的高优先级的紧急呼叫。其二是紧急呼叫的鉴权问题。包括紧急包呼叫提供特殊的认证和鉴权机制,包括提供紧急注册流程以及在注册鉴权未通过的情况下允许发起匿名的紧急呼叫。其三,是对紧急呼叫的定位问题。使网络能够定呼叫的位置,第一时间出动紧急求援。

3 用无线应急通信为移动通信网保架护航

在突发灾害的情况下,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在很多场景下都不能满足灾区的无线通信需求。比如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或某些特殊的无线通信需求,如灾区的应急监控、调度、指挥等需求。在上述情况下,都需要借助应急无线通信系统来延伸公众无线网络的服务能力。在各种无线应急通信系统中,比较典型的是卫星应急通信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以及近几年发展非常迅猛的无线宽带网络。

3.1 无线通信孤岛再利用

在某些时候,由于骨干网络的损坏,虽然一些移动基站从它本身的而言没有什么损害,但现行移动系统中,由于即便是在一个小区下的终端的通信,也需要基站的工作,所以这种相对完好的孤岛也完全成了摆设。

如果对基站进行一些额外的设计,使其在成为通信孤岛的情况下也能不依托于骨干网络为其所覆盖下的范围的终端提供服务,将一定程度上解决灾区的本地通信一些问题。如果再辅助于其他临时通信链路,就可以打通其到外界的通信通道,使孤岛不再为孤岛。

要实现这一点,可以为基站增设一种“孤岛模式”——一种单小区广播模式,在此模式下,基站可以单独为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手机提供注册、认证,并为小区范围内的手机提供一定的广播通信能力。

3.2 卫星通信应急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以覆盖面积大、通信容量大、机动灵活等优点而成为无线应急通信的一个重要选择。一般而言,卫星应急通信网络的网络结构是以卫星为核心,再结合地面的卫星通信站、卫星中心地面站、指挥调度车用、便携式卫星通信移动终端等组成。另外,在通信站、地面站、调度车之间可以用无线局网互联起来,从而组成一个多层次立体通信网络。

现在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卫星通信已经具有了比较大的规模,卫星资源也比较充足,可以利用的卫星有鑫诺、中卫、亚洲、亚太等公司的近10颗Ku频段的卫星;各种具有全球覆盖的卫星系统如海事卫星通信系统、VSTA卫星通信系统、全球星卫星通信系统等技术已经很成熟,运营也很稳定。

大部分的卫星通信系统不仅有覆盖范围广、容量大、通信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优点,还具有设备简单、体积小、组网灵活方便、通信质量好的优点。可以迅速用其模块化的设备,快速组网,并可以提供实时语音通信、高质量图像传输、文件传输、Internet接入等对应急通信来说非常迫切的业务。

3.3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统一的调度指挥尤为重要,数字集群通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担当起了专用指挥调度通信系统的责任。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多个用户(部门、群体) )共用一组无线信道, 并动态地使用这些信道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在业务功能方面数字集群的基本业务功能包括单呼、组呼、广播呼叫,补充业务功能包括调度区域选择、多优先级、紧急呼叫、迟后进入、动态重组、调度台强拆/强插、故障弱化、直通模式、VPN等等,对于特殊用户还能提供双向鉴权、空中加密、端到端加密等功能。这些基本业务加之其自身的特点,如抗无线信道衰落的能力强,组网且管理灵活等,可为应急联动用户提供有保障的集群通信。

在我国的群群通信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已经有二十余个集群通信的专网建好或正在建设。系统多采用TETRA系统。另外从国内的多个电信设备制造商, 例如中兴、华为和大唐, 都在大力研发数字集群通信设备, 现在比较成熟的有华为公司开发的基于GSM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GT800)和中兴公司开发的基于CDMA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GoTa)。

3.4 无线宽带网络应急通信系统

近些年来,无线宽带接入网取得了极大的发展。WiFi技术还有基于WiFi的无线MESH网(网状网)跟其它网络相比,有着非常鲜明的技术特点。首先,无线MESH网络组网非常方便灵活,只要用合适数量的无线接入点对应急区域进行网络覆盖,就可以为整个区域提供无线宽带接入。其次,无线MESH网络具有很高的带宽,使无线MESH网能够支持各种对带宽需求比较高的多媒体业务,如视频会议、视频监控、IP电话,还在现场的图片传输、文件传输等业务。第三,用以组建无线MESH网的主要设备现在都已经非常的成熟,价格已经非常低廉,所以它的网络构建成本非常的低。

无线MESH网络的以上各个优点使它成为现在应急通信系统的一个非常热门的方向。它以最低的成本,构建功能最丰富的无线应急网络。下面以西南交通大学的信息编码与传输重点实验室所开发的MWMN无线宽带MESH网的原型系统为例,说明其在应急通信下的应用。

MWMN无线MESH网原型系统由MESH接入点(MAP)、MESH路由器(MP)、MESH网关(Portal)节点组成,系统符合IEEE 802.11s工作组提出的WiFi-MESH标准,因此有很好的兼容性,采用二层寻址的路由系统,转发效率高,可非常方便地用来布设无线应急通信网络。典型的无线宽带应急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MWMN无线宽带MESH系统可以灵活的布设起一个多层次的无线网络,在受灾区域迅速进行无线信号覆盖,提供宽带的无线通信,且支持各种多媒体业务。

4 提高无线系统之间应急联动的能力

在这次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各个运营商、政府各部门都投入了各种本文提到的无线应急通信技术以尽快恢复灾区通信,但是,这些技术设施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所建起的通信也没有达到信息和指令在多部门、多系统间快速转达的效能。造成这种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统一协同的应急指挥系统,二是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应急数据技术规范。第三,我国还没有一个应用厂商能够对所有在用的无线应急系统进行整合开发。

要提高无线系统之间的应急联动能力,必须由国家出面制定相关的标准,供一个统一的基础信息平台,包括基础网络、全局安全、广域网数据整合及防灾应急通信、多媒体通信等。最终的目标是通过标准化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网络资源、数据资源及通信资源难以整合的问题。

5 B3G/NGN时代的无线应急通信

B3G时代的无线通信网络和NGN网络都是以包交换为核心概念的网络。包交换的概念促进了各种网络的融合,而融合给各种无线网络资源之间的整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在B3G时代中,由于网络之间已经充分融合,各个网络的资源在融合的框架之下能够进行整合,互通有无,用户的通信不在单纯依赖于某一特定的网络,而是能在各种网络之间进行无缝的切换漫游,从而在灾害发生的时候,能够得到最大限度通信保障。

突发气象灾害 篇9

1 电梯疏散的可行性分析

1.1 电梯疏散现状

在国外, 从20世纪中叶就有学者对高层建筑利用电梯疏散进行研究, 美国学者Bazjanac和加拿大学者Pauls分别描述了在高层建筑突发事件情况下电梯的重要作用, 并初步进行了电梯对疏散时间的影响分析。美国和加拿大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行了使用增压方法用于火灾疏散中使用电梯时烟火保护的可行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期, 由美国消防协会 (NFPA)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ASME) 和美国国家标准化与技术研究院 (NIST) 举行了一系列关于电梯在火灾中使用的学术会议。

在我国, 2006年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召开了“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电梯疏散可行性研究论证会”;2007年, 上海举办了“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电梯疏散国际研讨会”;2008年7月3日, 上海市静安区一栋28层的居民楼内进行了火灾条件下电梯逃生模拟实验, 结果显示, 乘坐电梯疏散的效率是走楼梯疏散的5倍之多, 且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009年, 上海研制出“高层建筑火灾电梯逃生系统”, 为我国乃至世界的高层建筑电梯疏散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1.2 电梯疏散的优缺点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垂直交通工具, 使用在人员疏散中有利有弊。其主要优点有:运行速度快, 疏散时间短。有效避免大量人员在疏散楼梯间的拥挤, 避免发生跌倒、踩踏等事故。满足人们的“归巢”心理, 进入高层建筑时人们常用的是电梯, 紧急疏散时也习惯走熟悉的道路。不受人群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的影响, 具有广泛适应性。

同时, 在疏散中电梯的使用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 主要有:对供电的完全依赖性。不间断供电是电梯正常运行的基础, 如果在火灾及其他突发事件情况下自然或人为地切断电源, 电梯将无法正常运行, 甚至造成一定的伤害。易受烟气的侵害。烟气是火灾中最主要的危害因素之一, 由于现在的普通电梯并非都有防火前室, 如果电梯井和电梯轿厢的封闭性不好, 将会导致烟气进入电梯井, 严重时形成烟囱效应, 进入电梯轿厢会危及乘客的安全, 造成窒息等伤害。人员对电梯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在疏散过程中, 由于不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电梯, 可能导致电梯故障或停运。

1.3 电梯疏散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我国GB 50045-95 (2005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1条规定“电梯井应独立设置, 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洞外, 不应开设其他洞口。”另外, 电梯井壁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梯设备、消防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等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现代的高层建筑中, 电梯大都设有前室和防排烟设施, 电梯轿厢防护性能良好, 能有效阻挡烟气的进入;而且有三层防护门, 都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和防护性, 烟气不易进入。相比疏散楼梯, 电梯的密封性更好, 难以形成拔风或烟囱效应;有专用的独立电源, 供电系统完善, 能够保证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运行。电梯内设有应急安全箱, 存放救生毯、防毒面罩等设备。

1.4 消防电梯的应用

消防电梯通常都具备完善的消防功能, 平时可以作为客梯使用, 火灾条件下接受指令, 及时返回首层而不再继续运载乘客, 只可供消防人员灭火救援使用。消防电梯采用双路电源, 即当建筑物工作电梯电源中断时, 消防电梯的非常电源能自动投合, 可以继续运行;在轿厢顶部预留一个紧急疏散出口, 万一电梯的开门机构失灵, 可由此处疏散逃生;消防电梯的竖井是单独设置的, 没有电气管道、水管、气管或通风管道等通过;消防电梯设有前室, 前室设有防火门, 使其具有防火防烟功能。

2 模型的建立

2.1 建筑物的基本情况

该高层建筑高度为52.5 m, 属一类高层, 建筑面积2.1万m2, 共配备1部消防电梯、3部普通电梯和2个楼梯。1楼共有3个安全出口, 1层和2层层高4.8m, 3~15层为标准层, 层高3.2m, 布局基本相同。正常情况下人员的疏散是从两个楼梯进行的, 不采用电梯疏散。

2.2 Pathfinder模型的建立

首先选定模型中的参数。人员:每层随机分布100人, 水平面上的行走速度最小为0.97 m/s, 最大为1.62m/s。楼梯:共两个楼梯, 宽1 250 mm, 台阶高177.8mm, 宽279.4mm。电梯:该建筑物共4 部电梯, 其中3部普通载客电梯, 每部额定载质量1 000kg (13人) , 加速度1.2m/s2, 额定速度1.75m/s, 开关门时间和为3.2s;1部消防电梯, 额定载质量1 600kg (21人) , 加速度1.2m/s2, 额定速度为1.75m/s, 开关门时间和为3.2s。电梯运行规则: (1) 所有电梯在0时刻都停靠在1楼; (2) 优先顺序从高到低, 即如果多个楼层同时呼叫电梯, 优先停靠较高楼层; (3) 电梯每次运行只能停靠一个楼层, 即使该楼层的人数小于额定载客数量, 也不能到达其他楼层继续载人。

建立后的pathfinder模型如图1所示, 图中的人员、1号楼梯、2号楼梯和电梯的位置已标出。

3 实验与结果分析

3.1 单独使用楼梯的疏散

单独使用楼梯疏散时, 选取两种方案进行模拟实验:方案一为在无任何引导规则的情况下, 所有人员按照自己的判断选择逃生路径;方案二为制定合理的引导规则, 每层楼约50%的人员从1号楼梯, 剩余的50%从2号楼梯疏散, 疏散过程中不发生慌乱和拥挤, 所有人员按引导规则疏散。

实验结果显示方案一模拟疏散的总时间为835.8s, 从房间剩余总人数变化曲线 (图2) 看出, 在241.5s附近出现了一个折点, 折点之后曲线的斜率减小。结合出口人流量变化曲线 (图3 (a) ) 和3D疏散动画, 在241.5s之后出口1 (Door29) 的流量变为0, 说明1号楼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大量人员拥挤在2号楼梯;而且从3D疏散动画中看出随着楼层的增高, 人员选择逃生路径的盲目性增大, 很容易因为从众心理而涌向同一个楼梯。

方案二模拟疏散的总时间为607.0s, 房间剩余总人数变化曲线 (图2) 斜率基本保持不变, 也就是疏散速度基本不变。结合出口人流量变化曲线 (图3 (b) ) 看出, 两个主要出口 (Door29和Door34) 的人流量处于稳定状态, 集中在每秒1~2人之间, 由于在合理规则的引导下, 人员按照既定的路径疏散, 两个楼梯都得到充分利用,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该方案为单独使用楼梯时的最佳疏散方案。

3.2 楼梯结合电梯的疏散

从前面的论证可知, 在火灾及其他突发事件情况下有条件地利用电梯疏散是可行的, 而且能够减少楼梯的拥挤, 大幅度提高疏散效率, 同时为老弱病残等行动不方便的人员提供最佳的疏散路径。为此进行楼梯结合电梯疏散的模拟实验。

楼梯结合电梯疏散时也选取两种方案进行模拟实验:方案三为合理分配电梯和楼梯的承载人数, 最大化电梯和楼梯的利用率, 通过多次模拟实验, 得到最佳的疏散方案, 此时人员的具体分配如表1所示。方案四基于方案三, 楼梯和电梯的承载人数不变, 但是分配给电梯的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4部电梯中的任何一部。

实验结果表明方案三疏散总时间为474.8s, 方案四疏散总时间为496.5s。根据房间剩余总人数变化曲线 (见图4) 和出口人流量变化曲线 (见图5) 对比分析, 整体疏散效果差异并不大, 出口人流量都集中在1~3 人/s。相比只用楼梯疏散时有所增大, 说明高层疏散的瓶颈不在出口, 而是楼梯, 楼梯的宽度限制了人流量。同样在使用电梯的情况下, 按规则乘坐电梯比自由选择电梯节省21.7s, 疏散效率更高。

对以上4种方案的疏散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中得出, 楼梯结合电梯疏散的效率要比只使用楼梯高很多。都以最佳方案对比, 方案三比方案二节省132.2s, 约提高22%, 大大提高了疏散效率。

3.3 存在的不足

(1) 实际的消防电梯轿厢门上安装有温感和烟感探测器, 当超过一定警戒标准时, 控制器会暂停该楼层的电梯停靠。该模拟中只能人为地设定电梯停靠楼层, 而不能根据烟气浓度和温度高低判断是否满足停靠条件。

(2) 该模拟实验中没有考虑人员的恐慌状态。

(3) 该建筑物的2号楼梯每层的入口处在电梯前室里面, 疏散时容易在此位置形成瓶颈, 影响疏散效率。

4 结论

(1) 高层建筑疏散最大的瓶颈是楼梯间, 所以必须保证楼梯间及安全通道的畅通, 并且要有疏散指示标志或安全员在紧急情况下引导人员疏散。

(2) 随着电梯设备和消防系统的发展, 高层建筑利用电梯疏散是可行的。

(3) 紧急情况下, 有条件地利用电梯进行疏散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疏散效率, 而且为行动不便的人群快速安全撤离提供方便。

(4) 高层建筑疏散中, 所有人员在第一时刻同时涌向楼梯并非最快最安全的疏散方式, 应该合理规划人员的等待时间和疏散路径。

参考文献

[1]唐春雨.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电梯疏散安全可靠性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 2009.

[2]鲁刚.高层建筑火灾电梯疏散可行性探讨[J].安防科技, 2011, (9) :44-47.

[3]汪万起, 王连生.新近推出的高层建筑个人逃生装备[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02, (1) :16.

[4]宋文华, 伍东, 张玉福.高层建筑火灾初期利用电梯进行人员疏散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 (9) :67-72.

[5]陈海涛, 仇九子, 杨鹏, 等.一种高层建筑楼、电梯疏散模型的模拟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 8 (10) :48-53.

[6]周荣祖, 钟韵瑶, 田堂允.假设:电梯可以逃生[J].新安全东方消防, 2009, (1) :62-65.

[7]翁斌, 岳合生.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利用电梯疏散的可行性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 2012, 28 (10) :24-26.

[8]李海.火灾情况下使用电梯进行人员疏散可行性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 26 (2) :154-157.

[9]张鹏, 朱昌明.高层建筑危急情况下的电梯疏散系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4 (8) :75-78.

突发气象灾害 篇10

新疆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典型地区之一。新疆南疆位于天山以南, 喀喇昆仑山以北, 自然地理环境复杂, 不仅有绿洲、草甸等适宜人类生存的地貌, 更有沙漠、戈壁、裸岩和高山冰雪等特殊地貌, 生态环境脆弱, 对人类活动的反应敏感, 较易突发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造成了巨大危害和损失。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 已成为严重影响南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011年入春以后, 南疆盆地多条河流超过警戒流量, 局部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融雪混合性洪水、泥石流灾害等。进入5月以后, 南疆大部地区又出现低温阴雨、风雹、沙尘暴等灾害。各类自然灾害已造成新疆79.6万人受灾, 转移安置9692人, 死亡4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12.15万公顷, 倒损房屋2.71万间。” (1) “2012年新疆先后出现地震、洪涝、风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及干旱等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49.2万人, 因灾死亡57人, 失踪10人, 紧急转移安置13.8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3.5万公顷, 其中绝收面积18.7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1.7亿元。” (2) 2013年, 新疆频发冰雹、暴雨、大风、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 造成棉花、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受损严重。” (3) 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 加强应急管理, 采取积极举措, 抗击灾害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因此, 探讨当前南疆农村地区政府的应急管理机制, 提高政府的应急管理效率, 对维护南疆社会稳定, 维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的内涵

对于应急管理机制的内涵, 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在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中, 采取的各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应急管理方法与措施’, 并认为其具有固化性、规范性、累积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4) 因此, 从这一解读而言, 我们认为,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是指在突发自然灾害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 政府及其他公共管理机构为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采取的各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应急管理方法与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监测预警机制

监测预警机制是根据某种灾害演变的规律, 应急管理主体使用科学的方法, 对灾害的产生、发展进行监测, 并在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做出预测, 做好充分预防准备, 提前采取相应措施, 以降低或消除不利后果的活动。当灾害发生时, 根据灾害级别的不同而启动与其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对自然灾害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可能涉及到的领域进行准确的预判, 将灾害扼杀于萌芽状态, 是避免和降低自然灾害给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带来的威胁与损害最有效的手段。

1.2 信息报告机制

信息发布与信息上报是地方政府对信息反应能力的体现之一。目前, 我国县级政府实行的信息报告机制是分级上报, 具体分为初报、续报、核报。 (1) 初报。本行政区域内发生自然灾害,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灾害发生后的2小时内, 向地 (市) 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告 (含分乡镇数据) 。对于造成10人以上死亡 (含失踪) 或房屋大量倒塌、农田大面积受灾等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灾害发生后的2小时内, 同时上报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民政部。 (2) 续报。灾情稳定前, 省、地 (市) 、县三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每日9时之前将最新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向地 (市) 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上报。 (3) 核报。灾情稳定后,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组织力量, 全面开展灾情核定工作, 并逐级上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5日内核定灾情和救灾工作数据向地 (市) 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告。政府信息获取能力与渠道关系到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主动性与有效性。

1.3 响应处置机制

响应处置机制一般包括三方面:决策机制、指挥协调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目前, 各级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决策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收集决策信息、弄清灾害状况及程度、制定决策方案、执行决策方案、检查执行情况、反馈各种信息等。灾情发生后, 各级政府实行的指挥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发布预警通知———激活应急预案———建立或启动应急指挥中心———召集与分派工作组深入现场指导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等。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是应对突发事件不可或缺的力量, 各级政府采取的社会动员措施包括:进行宣传、组织捐赠活动、公布捐赠信息等。除此之外, 在灾区, 政府也积极动员, 进行宣传教育, 指导灾民开展自救、互救等。

1.4 善后处理与评估机制

善后处理与评估机制是应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了将灾区的日常生产、生活恢复正常的状态和秩序, 所进行的各种善后处置活动。各级政府善后处理事项主要包括:转移灾民、排查次生隐患、恢复基础设施、部署重建工作、进行灾后总结、实施灾后补偿以及人员奖惩等。评估事项主要包括:评估预案的合理性、评估各部门的灾害处置效果、评估部门整体应对灾害的能力以及构建灾害分类、分级的指标体系。进行善后处理与评估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吸取教训, 避免重蹈覆辙, 也为进一步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经验, 指明方向。

2 南疆农村地区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2.1 应急管理机构设置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以后, 由国家最高层人民政府到县级人民政府都纷纷相继设立了政府的应急办公室, 南疆农村地区各级政府也相应地设立应急办公机构。但是由于对应急办公室的设置, 国家并没有制定统一的设立标准, 导致不同层级不同地方设置的应急办公室五花八门, 形式各异。有的是独立设置, 有的是挂靠在当地政府办公室。有的属于行政机构, 有的又属于事业单位。应急办公室是应急管理指挥主体和责任主体, 是应对自然灾害最根本的组织保障。但机构的设置混乱, 有名无实, 导致应急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2 监测预警机制建设薄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 南疆农村地区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建设仍较为薄弱, 突出反映在预警监测设备和手段相对落后, 应急信息传输不畅。以气象部门为例, 天气预报不够准确, 预测能力仍然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由于各种软硬件设施配备不足, 气象灾害的应急监测水平较低, 预报预测准确率不高, 精细化水平欠缺。尤其是地形复杂、山高沟深的特殊地区, 局部小气候变化迅速, 更难以预测。除此之外,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还不够宽, 特别是对偏远山区、牧区的预警信息覆盖率较低, 监测状况不能完全满足应急预警工作的需求。

2.3 响应处置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 南疆农村地区的应急响应机制运作迟缓, 跨部门行动欠缺综合协调性, 相关机构职能分散。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主导者作用。但在多次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过程中, 各应急主体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缺乏, 职责交叉和脱节现象严重, 条块分割加重了应急指挥协调的难度。在常态管理中各部门间为争夺利益, 推诿、扯皮现象就屡见不鲜。在灾害发生的初期阶段, 某些部门领导存在侥幸心理, 没做好充分准备, 增加了灾害处置的难度。因此, 提高基层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 重视基层政府各部门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和合作机制的建设是当务之急。

2.4 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障不足

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是预防灾害、进行救援和应对所配置的设施和资源的总称。新疆南疆地区, 经济发展落后, 地区财政资金有限, 各种应急技术、物资、人才极其缺乏。常常存在应急设施陈旧老化、技术滞后、应急资源配置不系统等问题。加上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缺乏训练, 灾害中救援的行动力与应变力明显不足。很多地震频发的地区, 由于缺少救援工具, 地震发生后, 灾民只能靠铁锹、锄头等农具挖掘, 严重影响了应急救援的开展与实施。合理的应急设施和资源的配置, 是县级政府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也是救援成功的重要保证。

3 完善南疆农村地区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的对策

3.1 完善应急管理机构的建设

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涉及的部门较多, 比如:国土、地质、农业、林业、畜牧、气象、水文、水利工程、民政、公安、交通等部门。单个部门的管理将无法达到综合减灾效益的目的。南疆农村地区各级政府应当完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的建立, 建立统一专门的应急机构。这种应急管理创新模式的关键在于将分散于各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统一由应急管理职能部门来实施。将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信息传递与公布、应急决策、应急响应、公众沟通、资源的配置与征用、事后恢复与重建等职责应对活动统一赋予该综合应急管理部门, 从而真正解决长期存在的因部门分工不明确、责任主体不明确, 而导致的准备、预防、应对和恢复等工作难以落实的问题。

3.2 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健全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 是客观、及时、准确地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 为预警提供依据的重要基础。面对自然灾害, 哪怕是最原始的预警系统, 也能挽救人民生命财产。现阶段, 在有条件的地区, 应深入研究和科学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灾害案例, 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进行总结, 提高各类突发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并且还要在财政上予以支持, 在政府财政预算中纳入其所需经费, 并给予法律保障。

3.3 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应急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诸多部门、领域和区域, 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和各方社会力量的参与。首先, 理清各方参与部门职责, 化解部门利益, 协调部门合作。按照属地为主、分类管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机制, 建立横向与纵向各部门间人、财、物以及信息等各种资源的共享机制。其次, 建立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整合各方参与主体, 统一指挥, 做到灵敏反应、有序协调、高效运转的应急联动机制, 形成快速处置突发自然灾害的合力。最后, 加强应急演练。演练可以提高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提高应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提升熟练程度, 从而增强系统的应急处置能力。

3.4 完善自然灾害的人、财、物应急保障机制

对于救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应实施重点管理、分类管理。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 对各级政府应急部门, 进行应急专业培训, 重点加大对基层救灾人员业务培训的力度和幅度。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特长、技术优势, 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加强建设社会应急救援队伍, 提高专业救灾队伍与社会救援队伍的协调与配合。在物资保障方面, 构建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制度, 对应急物资储备进行规划, 建立市、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建立应急物资目录和标准, 结合调运方案, 科学布点, 保障灾害发生后救援物资第一时间到达。在财政保障方面, 各级财政部门应保障救灾日常管理工作经费, 在财政上单独划拨一部分经费, 重点用于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的支出。

参考文献

[1]刘文俭.“十二五”时期我国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J].领导科学, 2012 (1) :27-30.

[2]刘立松.创新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J].中国民政, 2013.

[3]俞青中, 牛春华.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短板”研究——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应急处置为例[J].开发研究, 2012 (2) :62-65.

[4]贾永江, 赵建涛, 高昆.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县级政府应急管理平台建设[J].领导科学, 2011 (5) :21-22.

[5]付林, 周晶晶.浅议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J].商业经济, 2010 (1) :24-25.

[6]刘安福, 盛志喜.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地方政府的信息发布机制研究[J].山西档案, 2009 (2) :23-25.

上一篇:文化对比研究下一篇:国家级保护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