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比研究(共12篇)
文化对比研究 篇1
随着养生文化的繁荣,健身方法和养生途径也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瑜伽成为现代年轻人所日益热衷的体育锻炼项目,同时,作为起源于印度的瑜伽文化更是来势凶猛,甚至超越了我国土生土长的太极文化的普及,鉴于这种社会文化现象,笔者觉得有必要对这两种健身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能从文化学的视角更加深层的认识我国太极拳和印度瑜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同,为其更好的传承、发展和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1 太极文化和瑜伽文化的统一性
1.1 文化思想特征的统一
首先,两者都体现和谐、自然的思想。太极八卦由伏羲氏观察天地万物规律而创。瑜伽是印度先哲们通过在自然界观察动物的动作、自我救助等行为悟出的道及修持体式。且同属东方文化的太极与瑜伽,都主张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不可分割。和谐思想使中印两国的文化取向与整体性取向也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如重精神而轻物质,重集体而轻个人,重和谐而轻竞争,重义而轻利,重农而轻商等,与西方的思想绝然不同。
其次,两者都有较为严密的的养生逻辑。太极与瑜伽都围绕着修身养性为核心,根据它们的特点自成体系形成了各自运动的原理和方法。虽然健身的理念和方法有异,但从整体的角度来审视,可以看出这两者的健身体系都有着严密的养生逻辑和修炼体系。从内到外,从精神内核到物质表层,从关注练习者的内心世界到其呼吸至饮食等,无不严谨的指导着练习者获得身心健康,这一系列由健身内化至养心的养生逻辑和思想,体现着太极与瑜伽的整体思维特征。
再次,养生理念也颇为相似。太极和瑜伽的养生思想都是一种自然、和谐的智慧。瑜伽练习者体位姿势要求的尽力而为和太极的中庸之道、道法自然等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共通的。它们文化中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核心价值取向不无引导着浮躁的现代人回归心灵的宁静,在身体强健的同时内外兼修,使身心合一,达到人类终极的健康状态。
1.2 文化变迁路径的相似性
太极拳和瑜伽起源之初并非现在所指的健身方法,但这两种文化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现代人的养生需求,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共同进化为一种大众健身术。我国的太极拳首先是作为一种武术流派,以“技击”为重要特征,其次才有健身之效。而瑜伽在印度历史上确实扮演健身运动的角色,但也是一种重要的宗教灵修之法。他们都经过了简化和改造,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因时而变,故而使东方两国的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得到世界的认可。新中国成立后,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简化太极拳”,淡化其“武”的特质,并援引现代医学理论,结合现实健身需要,使简化太极成了强身健体的普遍体育活动形式。瑜伽也是如此,传统瑜伽在传承之路上,经历过多次改造。传统瑜伽的流派纷繁众多,有着许多不同的体系,传统流派在与宗教的改造中主要包括印度教、佛教、誊那教、密教等宗教门派的改造与哈塔瑜伽、曼陀罗瑜伽等各个流派的改造。无论何种形式,都是各派根据自己的精要结合现实需要对瑜伽行法与思想进行的创新和进步。到了现代社会,由于向世界传播的需要,瑜伽开始尝试着与宗教脱离,卸下沉重的宗教包袱,将其复杂而难度极大的动作简化至常见的近一百种简单体式,改造为大众健身与养生的文化与体育系统。
1.3 文化传承的办学形式相同
体育文化的传承必定要依靠教育为主要传播途径。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最基本形式,理应承担文化传承的重担。太极文化和瑜伽文化所采用的教育传承方式主要都是以在本土以及海外办学而进行的。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培训学校,以学到专业扎实的锻炼技术为主旨,属于非学历教育,多以颁发认证证书为主。认证证书有多种不同级别,级别的高低跟学员水平的高低是成正比的,同时证书的认可对于学员从教或参加比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第二种是大学教育,是指大学开设的体育专业课程,该专业的学生都能接受系统的专业的学习,太极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所包含的运动项目,而瑜伽课程在大学的开设,也是近几年根据社会需求逐渐开始兴起的,而大部分专业的体育高校也只是把瑜伽作为一种选修课程,对于其广泛的开发则留给了隶属市场的第三种形式:为普通学员服务的太极武馆、瑜伽馆,这是一种营利为主的私人办学形式,主要是为有业余爱好或锻炼身体的人提供的运动场所。随着当前瑜伽的练习方法受到广大体育爱好者的热衷,同时也迎合了体育消费的市场需求,因此,瑜伽馆比太极馆的获利更加丰厚,瑜伽馆的数量与规模也更大。这也正说明了瑜伽文化传播的成功之处。
2 太极文化与瑜伽文化的差异性
2.1 文化土壤的差异
中国和印度是接壤的邻国,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为典型的大陆大河型地理环境,都属于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但两国文化背景仍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首先,中国是以伦理关系为主导的儒家文化,以“仁、义、礼、智、信”作为其文化精髓。中国儒家文化的特点基本是俗世儒学与佛教文化相结合。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但宗教在中国人的信仰理念中所占的成分并不居主导地位。印度文化在世界上曾经产生过巨大影响,具有十分鲜明而又强烈的宗教性、多样性和包容性。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也拥有广泛的信徒。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宗教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在中国历史上,汉文化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可以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直流淌着的主流文化,而印度历史上不断有外族的入侵,文化成分复杂,历史上长期处于割据分裂状态,没有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形态。此外,印度有数以百计的民族和众多的部落,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再次,西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对中国的渗透比印度要弱得多。从印度的历史中不难看出,在200多年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期间,印度文化完全是在西方殖民者的政治制度与生产方式下毫无传统依托的存在着,因此,印度的传统文化面临的是巨大的冲击和变异。而中国虽然在近代也曾被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了国门,但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传统的儒道思想根深蒂固,难以动摇。
2.2 文化内涵的差异
2.2.1 太极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武”文化
太极文化是在围绕太极拳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关于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而中国的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最有代表性的拳种之一,但也仍旧未跳出武术“武”的范畴。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基本技法,故名十三势。虽然太极拳的动作轻柔圆滑,处处带有弧形,运动连绵不断,势势相承,但其每一个动作都有具体的攻防技击的原始涵义,故而我们不能忽略了太极拳最重要的特征是“武”,而随之衍生的与之相应的太极文化从实质上看也应归为一种“武”文化。
瑜伽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文明时期,即公元前三千年前。瑜伽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印度古老的典籍《犁俱吠陀》中,其最原始的含义具有轭、给牛马上枷具及获得神通力等意思。引申的意思就是要用意志力量抑制住知觉器官的功能,抑制住丛生的杂念,把精神和肉体结合到最佳状态,把生命和大自然结合到最完美的境界。从其起源来看,瑜伽却完全没有武术技击含义,只是精神与肉体结合起来并类似于宗教性质的修炼,希望借助控制身心,在静定状态下追求心灵的超脱。瑜伽在印度属于身体保健范畴,是研究人体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列入体育竞赛之内。显然,“武”是太极拳区别于瑜伽最为显著的特征。
2.2.2 哲学思想层面的分歧
中国太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誉为东方文化的一朵奇葩,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植根于数千年华夏文化的沃土,浸润在中国系统的哲学体系下,使其魅力无穷。太极拳的习练方法和理念都蕴含着深刻的中国哲学思想,其中阴阳对立统一是中国古典哲学最基本的思想,对太极拳运动本身而言,影响最大的当属阴阳五行。道教认为:太极建构了中国古典哲学的阴阳理论。阴阳(也称两仪)来源于太极,太极来源于无极,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系辞·上》也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思想界产生了阴阳学说,即从事物矛盾着的两方面的对立斗争、依存互根、消灭转化来说明事物的变化与发展。
瑜伽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与宗教的密切联系上,且宗教性质非常浓厚,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如奉爱瑜伽对神的敬仰、哈塔瑜伽中对“蛇力”的崇尚等。尤其在传统社会,瑜伽的练习者多委身于神。即使现代社会,瑜伽在印度以外的大多数国度,基本上开始逐渐脱离了与宗教的关系,但也不排除还有许多流派仍然依附于宗教与神秘主义的躯体。到了现代,瑜伽已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哲学体系和修炼形式。而太极思想虽然也有些道教的神秘特征,但其世俗化、大众化的程度更高,无神论的太极思想为其主流。另外,与瑜伽不同的太极具有突出的辩证倾向:如天地有乾坤刚柔、人分男女、卦有否泰、有无相生、高下相形等。纵观中华武术的任何一路拳术或器械套路,自始至终无不包含动静、虚实、刚柔、开合、进退、内外、起伏、显藏、攻守等阴阳对立面的统一和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2.2.3 德育贯穿于太极文化的传承
无论是中国的武术还是其中的拳术,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形成的兼具技击和健身功能的体育项目。在传统的拳术中,其“德”集中体现在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勇”。“仁”即是用广博的心去爱人;“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守一定规范和准则的伦理观念;“礼”是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礼节;“信”是指诚实可靠、信守承诺;“勇”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取的举止行为。在太极拳的练习和运用中无不贯穿着这些传统精神的灵魂。
现代瑜伽道德基本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非暴力、真实、不偷盗、节欲、无欲,这和太极文化的道德要求是有差异的。传统瑜伽的德育功能通常是以宗教为依托而传达的,因此强调的内容多侧重于宗教的信仰、皈依和自律等,而到了现代,瑜伽德育功能的踪迹却也没有特别的表露,其运动的瑜伽体式开始删繁就简,自然流畅,向着大众健身的需求和方向在演进,与此同时,其文化在向世界传播的途中更加注重的瑜伽行法实践对人的身心健康,对塑身、减肥、美容、治疗疾病的功效,而其德育功能的传承似乎略显薄弱。而太极无论传统还是现代,都有武德的考察与约束。例如在武术段位考试中,武德是重要的考评内容,要有单位或老师的鉴定,以及武礼规范操作的考察。因此,从这一层面上看,太极文化的传承比瑜伽文化要更加完整,德育的教化更加鲜明。
2.3 健身原理的差异
太极首先是一种含有技击之意的武术,其次才是一种健身的运动项目。而瑜伽本身就是一项健身术。这两种不同的健身项目,都是一种舒缓柔和的运动,是对东方传统文化中重和谐、自然思想的实践写照。看似有相像之处,实则各异。太极拳讲究“外示安逸,内宜鼓荡”,表面上表现的是一种安静轻逸的形态,而实则蓄势待发,以“慢”的假象蒙蔽敌人,后发制人。而瑜伽的运动方式主要是一种身体各个局部的拉伸、挤压等,用“静”来统领整个运动过程。动作缓慢、让身、心都处于一种超自然状态,只有从内至外的静才可臻至灵性世界。
太极拳运用的是“三调———调形、调心、调息”的保健原理。简单的讲,调形就是调节身体的阴阳,使身体达到平衡放松的状态;调心就是调整心态,使之平和健康;调息是指调节呼吸,吐陈纳新,洁净身体的五腑六脏。太极拳“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张弛有度,在理论上完全来自中国的哲学思维,尤其是阴阳理论。这种促进身心统一的活动方式也是符合生命运行规律的,因此有益于健康长寿。
根据瑜伽的原理,人体是由五大元素组合而成,即太、气、火、水和土,并由身体中不同的脉轮所支配。人体(下转第39页)(上接第30页)体内的七个脉轮,分别控制着身体周围某些特殊部位和神经控制机制与内分泌腺体。这七个脉轮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脉轮中的顶轮支配松果体、眉心轮支配脑下垂体、喉轮支配甲状腺和副甲状腺、心支配胸腺、脐轮支配肾上腺、生殖轮支配性腺,脉轮透过内分泌腺来控制人体的身心活动,当腺体的分泌作用正常时,人的身体健康、心智安定,而当任一腺体功能失常时,也就是内分泌作用失衡时,便会导致身心的疾病。瑜伽动作的扭转或弯曲姿势,通常需停顿、静止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中所施予腺体的能力,正是在强化这些腺体,使其内分泌作用趋于平衡。健身瑜伽结合这一理论设计出多套肢体体位在于通过调整和控制呼吸并配合体位来刺激脑、脏器、神经与腺体等生理组织,进而促进个体生理及心理健康。
3 结语
综上所述,以太极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和以瑜伽为代表的印度传统文化的对比中,明显看出,太极文化和瑜伽文化存在统一性的同时差异凸现,在两种不同文化土壤中孕育出来的体育项目也是不可能相同的,其差异的本质便在于此。瑜伽文化在现时代作为一种健身文化风靡全球,必然有其值得借鉴和学习之处,而中国的太极文化要想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对于两者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便是起点和基础。
美国学者弗里乔夫在其名著《转折点》中写道:“由于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总是倾向于把精神和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因而东方发展出大量的从身体方面来解决意识的技术是不足为奇的。这种沉思方法对治疗的意义在西方正逐渐被认识,许多西方治疗家正把东方的身体作用技术,例如瑜珈、太极和合气道结合进他们的治疗中。”从这位西方学者的观点中,更加应证了一点:现代社会人类更多的在东方文化中寻求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作为两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精髓,太极和瑜伽文化更应该走向世界,让全人类都能共享这份世间的奇葩,带给人类健康和幸福。
摘要:太极和瑜伽共同作为东方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东方文明的经典和浓缩。通过二者文化的对比,于异同之处进一步认识太极和瑜伽,更进而了解和触摸到中国和印度的传统文化,目的在于通过对太极文化和瑜伽文化的内涵思想的深入分析,全面认识这两种文化。以期能为其传承、发展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太极文化,瑜伽文化,对比
参考文献
[1]美国瑜咖协会编.瑜伽哲学十四讲[M].邱宏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
[2][印]艾扬格.瑜伽之光[M].王晋燕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3]李旺华,高河永.太极拳与瑜伽的比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5).
[4]马玲,陈青.瑜伽养生思想研究[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4).
[5]但爱兰,李晓红.太极拳的传播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9).
[6]李旺华.太极拳与瑜伽的比较——兼论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战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7).
[7]Gharote,M.L.Yoga for sports[J].Society forthe Institut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Journal,1998(4).
文化对比研究 篇2
英汉隐喻跨文化对比研究
基于莱考夫的隐喻理论构架,本文从中英文化对比的视角对隐喻进行比较研究.当代认知观认为隐喻是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谈论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过程.人类文化的共性铸就了英汉隐喻中的相似之处, 中英文化各自的特性又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流过程中, 不仅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结构, 理解隐喻本身的意思, 更要深入学习隐喻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 者:赵亚玲 ZHAO Ya-ling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外语系,四川,宜宾,644000刊 名:宜宾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年,卷(期):7(8)分类号:H313.3关键词:隐喻 文化 认知 跨文化比较
汉英习语的文化对比研究 篇3
关键词:汉语习语 英语习语 文化研究 汉英对比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理论探讨
语言是人们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孕育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又进一步塑造了该民族的语言形态,一个民族的语言形态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精神并反过来对它有促进作用。也就是说,语言具有人文属性,它在整体上反映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语言不仅仅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它还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在他看来,语言是民族的最重要特征,民族语言的内在形式与该民族的精神密不可分,语言的个性就是语言的民族特性的外在表现。他呼吁人们分析语言的结构和形式,从历史和哲学的高度探索人类以何种方式造就语言,并解释各种语言和民族的起源,以及语言对思维和感知的影响。(洪堡特,2001:64-69)
文化是一个众多因素组织成的复杂整体,它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心理、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物质产品等诸多的因素。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人们加工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适应所采用的具体方式是不相同的。比如中国人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看待世界,而西方人用天人相分的哲学观看待世界,由此形成的中西文化世界中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各有特色的,从而产生了文化的民族性、地域行、历史性。
语言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产物或结果,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其他成分的媒介。只有把语言系统放在社会文化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才能更有效地揭示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系统的内在规律。因此,我们必须把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比照性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加广泛地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精神,加深人们对语言的文化功能的理解。
二 习语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底蕴
习语(idiom)是指人们长期以来惯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的基本特性是语意的统一性和结构的固定性。汉英习语的范围颇为广泛,包括成语(set Phrases)、谚语(proverbs)、惯用语(idiomatic phrases)、俚语(slang)、俗语(common sayings)、歇后语(a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等。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深层认知结构中,能够体现该民族的认知心理基础。在交际中习语不仅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而且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人们借助习语可以传达大量语言文化信息。不同语言间习语的语义差别,在民族文化语义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对语言的巨大影响。
习语的概念语义上附着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审美心理、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民族文化因素,它所包含的文化语义不仅体现在它的表层概念意义中,更多的是隐藏在它语用内涵意义之中。汉英习语虽分属不同的语系,代表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但由于两个民族的人有着相同的生理机制,都要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生产劳动,因此两个民族习语和文化之间也有共性的元素。
三 汉英习语语义所反映出的两种文化深层差异
习语一般短小精炼,优美生动,寓意深刻,且富有幽默感,而善用比喻是构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之一。习语的语义丰富,有的鲜明,有的意在言外。汉英习语语义有相同之处,但差异更多、更突出,两种习语语义的差异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汉英文化差异。
1 语义平行的汉英习语体现的汉英文化的共性
汉英习语的共性虽有许多表现形式,但从根本上说,它来源于人类隐喻性思维的共性。隐喻性思维的形成与人类的身体经历、物质环境息息相关。汉英民族,一个属于以农耕为主的民族文化,一个属于以海洋为主的民族文化,但由于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相同的身体构造和感知器官,并且在改造自然世界过程中积累了大致相同的生活经验,使得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英民族也有一些相同的文化积累,形成了一些认识上的共性。这种汉英民族认知的共性可以从喻体相同、喻义相同的习语中体现出来。
汉语习语 英语习语
趁热打铁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一石二鸟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雷声大,雨点小Big thunder, little rain
2 语义冲突的汉英习语表达方式不同所体现的汉英文化差异
汉英习语都承载了大量有关民族习俗、传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独特内容,且都有建立在它们之上的独特认知方式,他们将自己对现实的认识投射到各自的语言中,在语言形式和结构以及心理表征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差异。习语总是依存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本民族的历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
汉语习语 英语习语
挂羊头卖狗肉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Two dogs fight for a bone, and
a third runs away with it
在中国人心目中,“羊”是美丽与吉祥的象征。与之相对,汉语中的“狗”字贬义多、褒义少,常被比喻为供人使役的牲畜或助人作恶的帮凶。于是,与狗有关的习语几乎都带有贬义。如:走狗、狗腿子、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而在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
(1)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2)生活习俗的差异
汉英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英语许多的习语来自饮食习俗。有些习语与食物有密切的关联。在英国文化中,面包、牛奶和奶酪是常见的食物,因此有些习语就和这些食物有关联。英国人把“饭碗”叫做bread and butter,把“夹生饭”叫做half-baked,他们把家里的“顶梁柱”叫做bread-winner,他们把“衣食无虞的生活”叫做always keep bread on the table and roof overhead,他们把“丢了饭碗”叫做out of bread。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大米是人们的主食,在中国文化中,“饭碗”比喻职业,没有“饭碗”的人就是讨米者(乞丐),没有了工作叫作“丢了饭碗”,没有本事的人被称为“饭桶”或“酒囊饭袋”,事情办得不尴不尬叫作“夹生饭”。
3 语义空缺的汉英习语表达方式不同所体现的汉英文化差异
汉英习语语义空缺现象主要是由于文化渊源的差异造成的,民族文化渊源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神话寓言和文学作品等方面。
(1)宗教信仰
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也是特定思维形态的历史沉积。宗教信仰的差异归根结底是人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思想传播必须借助语言来传达,语言的基础又是词语,语言和宗教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习语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佛教与基督教是世界上东西方两个影响巨大的宗教,汉英两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因而汉英习语所表现的民族文化语义自然也有差别。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大量地出现在汉英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佛教在中国有巨大的影响,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汉语中与佛教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to present Buddha with flowers given by another),“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to pray to Buddha in extremity)。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还有a Judas Kiss(犹大之吻,口蜜腹剑),forbidden fruit(禁果),to bear one’s cross(忍受痛苦)等常见的习语。
(2)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及寓言故事
汉英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及寓言故事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卧薪尝胆”(to sleep on brush-wood and taste gall)来自中国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故事,“助纣为虐”(to aid the tyrant Zhou in his tyranny-help a tyrant to do evil)用来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汉语习语如果不了解相关的历史典故,一般人是不能理解其中的涵义的,而在外国文化中也不能找到对应的习语,两者之间存在着语义的空缺。
英国中的一些习语,同样也需要外语学习者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否则也是不能体会其中的文化韵味。To 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来自拿破仑在滑铁卢一仗中的惨败,“滑铁卢”这三个字从此成为“失败”的代名词。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中大量的神话故事、传奇、寓言对英语语言也有很大的影响,这在英语习语中经常能看到。Achilles’ heel 来自希腊的荷马史诗的特洛伊战争,指的是“唯一致命弱点”,A Pandora’s box潘朵拉的盒子,来自古希腊经典神话,人们常用“潘多拉盒子”比喻灾祸的来源。
(3)文学名著
许多西方文学名著成为了英语习语的重要来源,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成为许多英国习语的发源地。Paint the lily(给百合花涂彩)源于莎士比亚剧本《约翰王》,现在这条习语多作gild the lily (给百合花镀金),相当于汉语习语“画蛇添足(adds feet to a drawing of a snake)”。To make assurance doubly sure (使确定的事实加倍确定),源自莎士比亚剧本《麦克佩斯》,现在该习语表示“使有双倍保证;加倍谨慎小心”的意思。
在中华民族的经典国学著作《论语》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耳熟能详的习语,“小不忍则乱大谋”(if you are too tender-hearted over small matters,you will jeopardize affairs of great movement),“言必信,行必果”(Promises must be kept and action must be resolute;always be true in word and resolute in deed。
四 结语
不同的民族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习语承载的文化语义是反映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文化精神的一面镜子,非本族语使用者不能直接从习语的字面上上推导出其民族文化蕴含和民族文化精神,只有凭借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理解这些习语中的文化意义。汉英习语的文化对比研究不仅可以窥见汉英文化特定的社会背景,以及习语语义形成、引申、发展的文化轨迹,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揭示汉英民族思维方式、文化模式、认知心理和表现特征,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促进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
[2] 丁金国:《汉英对比研究中的理论原则》,《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3期。
[3] 洪堡特,姚小平译:《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 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5] 寇福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版。
[6] 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
[7]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 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4
关键词:中英,茶文化,对比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承载着中国的灿烂文化,传承着中国的古老文明,其存在和发展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茶文化强调的是品茶人品茶过程中所呈现的意境,是一种心境的体现。由于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茶与文化因素的紧密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英国的茶文化是由封建王室引领的,在引进中国茶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形成了独具英国特色的茶文化。本文通过对中英茶文化的对比研究,从而加深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播。
1茶文化的起源与传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的起源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联系的最为紧密。古书曾有记载身为三皇之一的炎帝为了治病救人,经常亲自去深山里面采药并且亲自试吃,看是否能作为草药来用,也借此了解和熟悉其药效,方便记载入册。但有一天,神农不小心尝到了毒草,他随即就捡起身后的叶子放入嘴中咀嚼,惊奇地发现不舒适的感觉渐渐消失了,随即也感觉精神也有所恢复了,这非常出乎他的意料。然而那些从树上飘落的叶子就是茶叶,从此茶叶也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传说虽然没有办法考察他的真实性,但是我们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一些历史文献的研究可以推测,茶叶的起源确实是源于我国距今五千多年的上古时代,那时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曾有一段时间我国把茶叶作为礼品馈赠给来华的僧侣、传教士和一些出使外国的中国使节,从而把茶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得到各地人们的广泛喜爱。
2中英茶文化的形成
2.1中国茶文化形成
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于唐朝时,茶的功能也不仅仅在于饮用,还有其他不可替代的文化作用。在唐朝的时候,中国在农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发达,与此同时,茶叶的生产销售等也不断发展,中国的茶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皇家信仰佛教,而且当时诗歌的繁荣昌盛促使茶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中国的茶文化也与当时中国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当时中国的茶文化也是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完善了中国的茶文化。
2.2英国茶文化形成
英国的茶文化形成16世纪,是英国茶文化刚刚兴起的标志,从此英国有了茶叶然而在这之前英国是没有茶叶的,当时的王室贵族或普通民众的主要饮品都是咖啡和酒。但自从16世纪起,茶叶传入英国,大大改变了英国的饮用习惯。茶叶最初出流入英国是作为药用,而且现在也会作为药用。茶饮之风主要是由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推动的,他们对于茶叶的喜爱引起了一股饮茶之风。由于王室起到了带头作用,逐渐地茶饮就慢慢的英国宫廷中开始流行起来了。也正是因为茶叶在英国最初都是由王室和一些贵族应用,因此茶叶在那时也成了奢华的代名词,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英国进口的茶叶数量有限,所以饮用群体也仅限于王室和贵族,在民众间还没有流行起来。随着英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茶叶也大量的流入英国,这样才使茶叶在民众之间就行,大众饮茶之风也开始盛行,让茶叶成为普通百姓家的日常饮品,使英国形成了饮茶之风。
2.3英国茶叶贸易传播了茶文化
英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还有他的航海业也因此得到了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叶贸易的发展。在17世纪,英国对华贸易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直到18世纪,茶叶贸易得到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重视,使得茶叶的进口数量不断上升。茶贸易在英国发展迅速,到19世纪初,茶叶的进口数量增长更为明显,以往在英国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丝、瓷器等产品也慢慢被茶叶所取代,茶叶在英国的进口量也是大大增加,茶叶贸易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的经济发展,逐渐地茶叶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王室、贵族和商业人士都已经认识到了茶叶的价值,这使茶叶的进口量骤然上升。从茶叶进出口和销售的记录可知,茶叶的价值比重一直很平稳甚至还略有上升,其实可以这样说,从18世纪后期开始,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大部分商品都是茶叶。茶叶贸易在英国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促进了茶叶贸易,还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茶文化。
3中英茶文化的内涵
3.1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受到许多思想的影响,其中有“重农主义”、儒道佛主体思想的影响。“重农主义”是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实我们都知道,茶叶属于大自然的天然物种,而后人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对其进行种植,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人类通过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然而儒道佛思想对于茶文化内涵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其中儒道两家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佛教的影响力是较小的。儒家思想是古代很多皇帝推崇的治国思想,茶文化融入了儒家思想,更具有中国古代的内涵。然而在此时茶文化也成为那些有志向做官的子弟作为精神的寄托。道家思想主要是比较重视清修,崇尚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个体要服从集体。道家对于茶文化的理解也是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来说的,觉得茶叶树与自然而文化则是茶叶在民间流传后根据不同的饮茶习惯和对茶不同的诠释,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当时佛教传入中国就比儒道较晚,但在短时间内佛教就在中国的主导思想中占领了一席之地。佛教拥有着独特的茶文化,佛教的禅宗和茶文化的不谋而合,让茶文化与佛教联系十分紧密,也相得益彰,这种独特的茶禅文化,使中国的茶文化内涵也随之丰富,并具有着更深层次的寓意。茶叶浸入水中的浮浮沉沉亦如人生的起起落落,所以茶叶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如今都尤为被推崇,自从茶叶开始被发现,无论是历朝历代还是那种主导思想,茶文化都未曾没落过,一直被文人志士和许多群众所偏爱。中国茶文化的内涵融合了各种思想,不断被丰富,传承及发展,至今仍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3.2英国茶文化的内涵
由于风俗习惯和各方面的差异,英国的茶文化内涵和中国的茶文化内涵有很大的不同,在英国,茶文化的影响很大无论是什么阶层或行业,都在不同程度受到茶的影响。其实和我们中国人对比,英国人对于喝茶时很重视意境和格调,他们很重视饮茶的环境和那种感觉。如果深入了解,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英国饮茶是很讲究的,他们有早茶、下午茶和晚餐茶,这里比较重要的是早茶和晚餐茶。早茶主要是选择印度等其他地方的红茶,经过精心准备具有浓郁奶香味的早餐茶在英国是极受欢迎的。其实英国人把早餐茶作为中西文化的交融,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英国的茶文化也不断丰富和完善,但英国人很重视饮茶的习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饮茶习惯和规矩。茶饮也逐渐成为英国人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实英国人爱茶叶还有一点是因为他有着和咖啡一样的提神功能。英国的茶文化内涵也是在茶叶传入英国后,随着人们的饮用习惯的形成,茶文化的内涵也不断被丰富和创新。
4中英“茶”话对比与分析
通过以上的对比研究,中英的“茶”确实很不相同,一般来说这些习语都是文化现象在语言上的显现,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言上的差异,也造成了文化上的差异。茶叶的种植、饮用和发展与茶文化的发展并是不完全同步的,其实茶文化是人们在长期饮茶和品茶过程中慢慢形成的。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人们把饮茶当成是一种享受,慢慢的由于不同人的不同体验和感受,开始产生了茶文化。中国很早就开始种植和加工茶叶,中国人很早就把茶叶作为很好的饮品来招待客人。在英国,主人如果要请客人喝下午茶的话,一般都会拿出最好的茶叶来招待客人,并且会穿着非常体面。
虽然茶叶被运输到英国等欧洲国家,但中国的茶文化却没有被很好的传承,中国和英语国家对于茶的认可差异非常大。我们都必须承认的一点就是中英两国对于茶叶具有保健功能都是很认同的。中国人一直认为茶叶有提神保健的保健功能,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益处。我们应该努力发展和传承中国的茶文化使其经久不衰。
5结语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首先从茶文化的起源与传播,接着又描述了中英茶文化的形成和内涵,最后对中英“茶”话作对比。由于各自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形成了两国不同的茶文化,经过一番深刻的对比和研究,我们了解到中国的茶文化主要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多主张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对于饮茶习惯没有过多的规矩。而英国则有自己的固定饮茶习惯,他们有早餐茶和晚餐茶。中国茶文化需要继续发展和传承,就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何琼.《茶经》文化内涵翻译的“得”与“失”——以Francis Ross Carpenter英译本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2):62-67.
[2]杨文静.《茶谱》中的互文性特征与英译解决方案[J]福建茶叶,2015(6):238-240.
[3]姜怡,姜欣.异质文体互文交叉与茶典籍译文风格调整[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2(1):133-136.
[4]王钰;姜怡.《茶经》的美学价值及其在翻译中的美学重构[J]外语教育研究,2014(3).
[5]王玖玖.中国茶文化东传日本史述[J].临沂大学学报,2012(1):106-109.
[6]王静,卜小伟.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J].农业考古,2013(2):316-318.
文化对比研究 篇5
——以可口可乐的中外广告为例分析
摘要:
中国原来本身的深厚文化底蕴谦虚内敛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于外国直接明了的个性叙事方式有着不同,而在此文化背景的孕育下中外广告业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中国广告反映了人们的一种群体的共性观念,强调整体,非常重视家庭与亲情;而西方广告则反映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作用,重个性的张扬。中国广告语幅较长,注重解说词等声音造型,表意性强,往往通过营造一种美好的气氛使观众对其产品产生某种直觉或好感,讲究的是以情动人,比较侧重感性认识,而国外的广告通常比较客观,广告语精短,强调语言的精准,概括以及画面造型语言的推理和联想,因而理性的成分要偏多,整个广告多为一段有所寓意的画面作铺垫,最后给出画龙点睛般的广告语,明快了当。
本文讲通过研究,具体讨论中外饮料电视广告的文化倾向差异比较。研究首先分析中国电视广告有哪些特点,外国电视广告有哪些特点。接着讨论中西方电视广告的文化差异所存在的历史文化风格的差异,以及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不同,在弘扬中国深厚文化,汲取其中最重要的精神内涵的同时,寻求中国广告饮料广告的新一轮诉求点,达到深刻细分市场,打开全球化局面,让企业的前景更美好的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 文化倾向差异 温婉含蓄
直接明了
诉求情感
张扬个性
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展情况、参考依据等)
中外广告的文化背景不同,发生和发展的时间也是不同,所以以形成文化表现,价值取向不同等的不同,在孙涛著的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的《广告创意的视觉表现》一书提到“视觉诗人”刚特·兰勃认为:广告的表现形式的变化,将某种社会事物浓缩成一种视觉符号、标记、代码,而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或文化价值的东西,并以此来表现任何主体。这个观点,其实就是为突出广告的表现形式,都会以自己所处的地域和民族文化来凝聚成一种符号、标记、代码等表现主题,传达适合信息。观点中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广告的表现不同,文化背景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广告的传播信息内容的的论断,还有赵惠霞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告美学》一书提到:广告创作和传播中的文化心理规律,指广告内容符号、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可以有效地引起人们的注意,为人们接受和喜爱。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这观点是突出在不同的地域、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群,要做与本土文化,心理习惯相符的广告表现形式。还有黄京华 谢俊著中南大学出版社的《广告调查与数据库应用》中丁俊杰在此书中强调:视野开阔,注重国际广告理念与本土广告文化的对接与融洽。观点是让我们要善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同时也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学会融合,去粗取精。因此,在这些理论的研究中,我们更注重去比较得出差异,然后总结,去粗取精,结合好我国的实际状况,找出更好的现实传播方法,以促进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
研究现状:
在这个发达的数字信息时代,现代的商品广告所投放的媒体发生了变化,电视广告的出现,使得商品广告的投放媒介又有了新的选择。现如今,电视广告的发展已经相当迅速,当人们都在研究如何使在电视上投放广告能取得好的广告效果的时侯,人们却都没有太注意,从电视广告发展到今天,在中国和国外的电视广告中,不同品牌的广告和同一品牌在国内外的广告,风格上发生的变化都折射出的不同地区的文化倾向。而这些文化倾向的问题对于广告,对于经济有何意义?除了对外经贸大学的许峰在2007年的硕士论文《中日广告的文化差异》中提到研究中日的广告文化差异,对促进中国广告业,甚至是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外。对文化倾向是怎样产生的,它们将会沿着怎么样的方向发展下去,文化的倾向对于我们如何做好广告等这些问题却没有多少人进行过具体的研究。难以找到文化倾向对广告的实质性意义的研究。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虽然经济在追求全球化,文化也在不断交融使得差距减小,但多少这差距还是有的,在很多方面甚至很大。在中外饮料类广告其实就不仅存在发展的时间不同,更着重与中外社会生活习惯的不同,深深影响着中外广告的发展。所以,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中外饮料类电视广告的研究对比,通过广告的表现形式,价值取向,诉求重点,文化结合的方面,找出中外广告的差异。并通过与现实广告形式的发展,找出中外广告的优点和不足,再具体结合,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下传播的效果等,出发研究。最终得出我们在以后的广告事业中能获得另一些新的,且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的方法。借鉴中外广告文化的精华与内涵,寻求中国饮料电视广告的新诉求点,走向国际化,走的更好。
研究的方法:内容分析法、文献参考法
正文:
当今全球经济化发展的时代,世界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产生文化的倾入,文化的交融,文化的战争。可口可乐作为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广告采取的全球化投放,文化倾入与文化交融,产生的广告本土化战略,使得可口可乐在中国和在国外投放的广告都是不一样的。基于不同国家的不同的文化底蕴,文化背景的熏陶下,广告存在的空间也不一样,必然会产生相应于文化背景,被文化赋予某些特定地域文化气息的、精神内涵的广告文化。以下就以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和国外投放的广告为例分析中国广告和外国广告的不同特点:
中国可口可乐电视广告的特点:
1、强调整体,非常重视家庭与亲情
中国广告反映了人们的一种群体的共性观念:强调整体,非常重视家庭与亲情;而西方广告则反映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作用,重个性的张扬。从美学的典型理论角度上看,强调个性化的典型观是由类型化的典型观发展而来,效果自然要胜于后者。不妨以可口可乐广告为例,国内的几乎所有可口可乐电视广告都具有极力渲染亲情,友情爱情,讲求一团和气的共性。如刘翔父子拍摄的可口可乐广告,广告中“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我一定要跟爸爸分享。”这句广告语尽显父子情深,大打亲情牌。而美国可口可乐的广告创意则颇具个性,如美国可口可乐打击百事可乐的广告,电视广告中,一个小男孩打开冰箱,发现可口可乐被放在了冰箱里面的最高处(暗示可口可乐至高无上),而百事可乐放在了可口可乐下面的一层(暗示百事可乐低可口可乐一等),于是小男孩就取下两瓶百事可乐放在地上,然后踩在两瓶百事可乐上面才拿到了可口可乐。这则电视广告极具讽刺意味,可口可乐独一无二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这在中国几乎没有这种类似的电视广告的,同种产品,何以可口可乐电视广告在中外的诉求差距会如此之大?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在中外大背景下的文化倾向差异所造成的。
2、语幅较长,注重解说词等声音造型,表意性强
中国电视广告语幅较长,注重解说词等声音造型,表意性强,往往通过营造一种美好的气氛使观众对其产品产生某种直觉或好感,讲究的是以情动人,比较侧重感性认识,这类广告的往往是充满温馨的一家几口围坐在餐桌前喝饮料啊,比如,刘翔父子可口可乐电视广告,短短40秒的广告中就出现了18秒的对话,父子之间的对话也在对消费者形成心理暗示,向消费者展现的是父子情深,该广告想达到一种以情动人的目的,不可否认这则广告确实为人们营造了一种美好的氛围,也为消费者选择可口可乐补充了另外一个理由——亲情。但是这样的电视广告放到国外就皆准了吗?不然,因为国外的电视广告通常比较客观,广告语精短,甚至都没有对话旁白,强调语言的精准,概括以及画面造型语言的推理和联想,因而理性的成分要偏多,整个广告多为一段有所寓意的画面作铺垫,最后给出画龙点睛般的广告语。我们再来看一则美国的可口可乐电视广告。广告中两个士兵在看守边界,两人面面相觑,他们都不能跨过那条边界线,当其中一个士兵被另外一个士兵的可口可乐吸引时,忍不住走向那条边界线,喝可口可乐那个士兵手中拿着一瓶可口可乐也走向了边界线,继续面面相觑,但是那个喝可口可乐的士兵突然扬起手中的刀,另外一个士兵还以为是要向他砍去,连忙拔剑反击,却只见那个士兵在那条边界线上动起了手脚,把那条边界线画了个拱形,弯向了自己那边,于是将手中那瓶可口可乐放在了那个拱形内,这样另外那个士兵就拿到了可口可乐。这则广告完全没有对话旁白,但是我们在看这则广告时还是会会心一笑,一点点冷幽默或许能更好的打动消费者,让人们在看广告时不会显得枯燥。
国外可口可乐电视广告的特点:
1、幽默,风趣和个性的张扬
电视广告的诸多类型中,幽默诉求广告是在国外最受欢迎的类型。有学者认为,幽默被惊人地用于众多领域,幽默是一把锋利的利器,广告商可以用它瞄准严格确定的人口群体和态度群体;又因它的普遍性,可以作为万金油,对每个人都讨巧。国际广告奖评委会经常奖励带有洗手间幽默感的广告,这一事实也助长了广告业内的一种看法——幽默是赢得眼球经济的途径。幽默在很多时候是共通共享的,比如,可口可乐一则庆祝系列片,在一间酒吧,一个青年正在看球赛,当看到进球时,他高兴的喝了口可口可乐准备拥向旁边的人拥抱欢庆时却发现旁边的人不是那些令人讨厌作呕的就是那些让人害怕的,如人妖打扮的金毛狮王、拿着电锯的、光着上身的、全身都是马峰的等等,但是他还是无奈的过去与他们拥抱庆祝了,虽然没有一点语言的对白,但是滑稽的表演,把可口可乐那种给人快乐、勇气的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幽默形式的电视广告往往更能够吸引人们观看,同时,幽默的广告也最容易给人们灌输品牌意识。
2、广告创意,巧妙脱俗,打破常规
欧洲人说广告创意是“戴着枷锁起舞”,细细想来,此话一点不假,这也就犹如打仗,战术必须服从战略。创意人员拿到任务后,理应首先制定广告策略,然后在策略的引导下,设计出广告的具体表现手法,也即“戴枷锁而舞”。
国外的广告人常常打破常规思维,创造出一种出人意料的广告语言。如可口可乐的中国电视广告,通常以亲友聚会和过年过节大家一起喝为主,缺少新鲜感与创意,而国外的则颇具创意,如国外可口可乐身材比拼篇电视广告中,几个小青年正在目不转睛的看着眼前的女孩,似乎觉得那个女孩的身材正犹如他们手中可口可乐玻璃瓶那么纤细完美有曲线,但是当那个女孩与屋内走来的妇女拥抱时,小青年们满脸不屑,只见那妇女的身材犹如水桶,小青年就拿出了可口可乐的大瓶装朝那妇女比划,还真相符。这则广告创意大胆,打破常规,又具有一丝诙谐之意,言外之意还道出了可口可乐的不同包装。
从可口可乐中外电视广告特点中分析中西方电视广告的文化倾向差异,得出几点不同:
⑴历史文化的不同
中国的广告伴随着中国的文化而生,伴随着中国文化的成长而不断发展壮大,广告自古就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早期的富含文化韵味的广告楹联到现代的以亲情和爱情为创意主体的各类广告无不打上鲜明的文化烙印。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自古就有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崇尚自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的土壤中孕育的西方广告必然和儒教文化下生成的中国广告有本质的区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体主义观念在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修身、其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等等,类似这样的思想也反映在广告之中。而西方,自古就崇尚英雄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作用,重视个性的张扬。在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中,有很多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但是它所塑造的神并不重视亲情,尤其是现代的美国,极其崇尚个性、追求自由。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广告的创意也突出一种个性、宣扬英雄主义的情结。
⑵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国的广告无论在内容的诉求上还是表现的方式上多中规中矩,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广告文化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的,而且一种文化对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影响有时候是潜移默化的,个人想摆脱也很难摆脱的,所以现代的广告不可避免的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当然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它都具有继承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有流变性,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民族文化的稳定性也会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也许只有更具有开放性才能在世界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也许只有吸收本国文化的最新优秀成果和国外的先进思想才能把中国的广告带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西方的广告表现更为灵活、自由,很少受固定的条框所束缚,这尤以美国的表现更为明显。首先,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民族众多,而且有很多是杂居在一起的,这种文化的交融性有利于各个民族取长补短,同时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之中也更容易产生思想的火花,文化底蕴不深厚也使它很少受传统文化所羁绊。当然,并不是说传统文化不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值得吸收的东西,关键是我们要谈判的吸收,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次,它是一个极力鼓吹“自由”“民主"的国家,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种文化中成长的一代更容易接受先进的思想,而且思维方式也更为活跃。最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广告更多采用幽默的方式来表达,这也许和他们的民族性格有关。
⑶表达方式的不同
中国文化习惯于含蓄而委婉的表达方式,善于营造写意氛围。表现在广告中是先做好渲染铺垫,逐步引向主题,最后在高潮中含蓄地升华出中心。雕牌洗衣粉广告通过描绘母亲下岗后四处找工作渲染出一种生活艰辛的场景,母亲回家看到孩子的字条“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直到此时才打出产品的名称“雕牌洗衣粉”。广告中把感情因素注入到产品中,让人们记住了充满人情味的“雕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通常也是非常直率的。如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广告。一天晚上,一对老夫妇正在用餐,电话铃响,老妇人去另一个房间接电话。回来后,老先生问:“谁的电话?”老妇人回答:“女儿打来的,说她爱我们。”两人顿时相对无言,激动不已。这时出现旁白:“用电话传递你的爱吧!”
西方人这种直接表达感情的方式与中国人含蓄间接的文化特质有着明显不同。尽管中国广告人在国际上提高了知名度,但要彻底改造观念落后的本土广告形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论: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存在的,产生的劝服效果也有明显的不同。中国广告的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或者可以说是还存在自身的一定的局限性,中国电视广告要发展,就要走自强之路,必须将中国社会的自身特点和西方世界先进的创意与监管经验相结合。中国虽然不存在一个与西方情况相类似的市民社会,不存在由资产阶级催生出的一个公共领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的电视广告创作与监管经验不值得借鉴。他山之石,未必可以攻玉,但至少在许多细节方面,思路方面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中国电视广告的发展的方向: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企业应该利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要素来提高自己的对外广告传播效果。
⒈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传播理念
首先认识中西文化间差异:核心是中国企业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文化视角,避免无意识地用自己文化的种种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对方的行为,并根据这些文化差异采取应对策略。其次,迎合当地的价值观念:许多外国品牌在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时都注重使自己的广告做到本土化。可口可乐的广告,在美国广告是突出个人的自我享受和愉悦之情,而到了中国却是完全中国化,充分展示 “独乐乐,不如与人同乐”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营销时,应该学习西方公司的这种本土化精神。再次,尊重当地的语言习惯:跨文化广告传播最明显的障碍就是语言文字隔亥,选用恰当的词语才能在目标区域有效地传播信息。
⒉努力挖掘文化间的共性
任何文化存在差异的同时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在我们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时可以加以利用。比如爱、勇敢、勤劳等几乎为所有文化所推崇,归属、依赖、恐惧等也是人类共有的常见情绪。如何利用文化的共性,在不同的文化市场使用相同或相似广告创意以减少营销的成本,也是中国企业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时应该积极寻找的方向。M&M巧克力糖果广告也是一个成功利用文化共性进行宣传的案例。几十年来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只溶在口,不溶在手”这句广告语从来都是效果极佳,几乎没有文化背景的障碍。究其原因,是这广告抓住人们都怕弄脏手的心理弱点以及运用对比强调了巧克力的口感,这是大多数文化都能欣然接受的。
⒊采用文化优势融合原则
融合两种文化优势的原则在跨文化广告中同样很重要。美国通俗文化,风行世界,麦当劳快餐店广告总是携着美国文化遍布全球,但麦当劳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菜单,在法国配有香槟,在英国配有威士忌,在德国有啤酒,在中国配有红茶。运用民族特色来宣扬产品,能形成独特的广告风格,这与世界化不是冲突的。法国香水、时装广告如不以其浪漫国度特色为卖点,肯定黯然失色。一个国家、民族独特的气质,精神传统、美学观念以及特有的文字,图案色彩,都能构成跨文化广告的鲜明个性,融合在广告创作中,选择目标国易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往往是避免其淹没在大量广告信息中的高招。
参考文献:
《广告创意的视觉表现》 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涛 著 2010年出版
《广告美学》 赵惠霞 著 人民出版社
《广告调查与数据库运用》中南大学出版社
黄京华 谢俊 等著
《广告社会学》刘泓 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
《广告调查》 舒咏平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媒体中国》 刘勇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 李良荣 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各国新闻出版法选辑(续编)》孙旭培 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 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1999年版
文化对比研究 篇6
【关键词】“九” 文化内涵 汉英比较
数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数词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在英汉文化中数字文化无处不在,涉及到许多领域。本文将采取对比分析法,在分析列举汉语和英语中的“九”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找出汉英语言中“九”的文化内涵的异同。
一、数词文化内涵研究及中英对比研究现状
国内的数词文化内涵研究多注重数词的源流考察以及数词的符号功能阐释。汉语数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蕴,特别是自文化语言学诞生以来,数文化的研究掀起了一股热潮,通过数词探寻历史遗迹、古老观念等成为数文化研究的主流。
如上文所述,西方学者在数词文化研究上注重跨文化的比较,而中国的学者更注重汉语数词自身文化的探析。近几年来,我国关于汉英数字文化比较的研究大多与翻译理论及技巧相联系,文化内涵的比较为翻译理论服务,这就使得汉英数文化的对比停留在举例说明的阶段,没有深入的阐释。
二、汉英“九”的文化内涵比较
1.汉语“九”的文化内涵。
(1)繁多之义。《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数字从一到九,九是最大的个位数,到十就要进一位,正如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说:“数穷于九,九者究也。至十则又为一矣。”作为数字链中的最后一环,与其他数字相比,“九”本身所表示的数量就是最多的。特别是在古代,如不是精确计算,只表示数量之多,通常用“九”来虚指。
(2)极数“九”。从一至九,不止一个数字可以虚指表示数量之多,但能表示多到极点的只有“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列子》《春秋繁露》《白虎通》《广雅》皆云:九,究也。”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虚数不可实指之例》:“九为究,又为极数,凡数之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不必泥于实数也。”“究”是穷极、顶点的意思,二者都表明“九”为数之极,可以表示多到极点。
(3)长久、长寿之义。“九”与“久”同音,所以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天长地久。在旧时人们祝寿往往用“天保九如”或是“九如天保”。这源自《诗经·小雅·天保》中连用九个“如”字,用九种神圣崇高、生命长久的事物比喻君主,祝愿君主吉祥长寿。许多地方的老人过生日,有“庆九不庆十”的习俗,虽年已百岁却之称自己九十九岁,意喻长久、久远。而许多新人在举办婚礼时也会挑选含有“九”的日期,以期盼爱情长久。
(4)“九”与皇权。从字形上看,“九”的弯曲之形与龙相似。古云:“有角曰龙,无角曰虬”,“虬”的异体字即“虯”,又称“虯龙”。语言学家姜亮夫先生通过对“禹”字构形及其跟“龙”“九”关系的研究指出:“禹字从‘?,从‘九,‘九即后来‘虯的本字。‘九者象龙属之纠绕”。于是人们就将“九”和龙紧紧联系起来。而龙自古就是帝王的象征。如上文所述,“九”是极数,象征天,有长久之义,因而帝王也偏爱“九”,以“九”示皇权。
2.英语“九”的文化内涵。在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同样具有神秘色彩。在希腊罗马神话中,罗马孤鬼节于5月9日、11日、13日举行。凡是被孤鬼缠住的人,只要往身后撒黑豆,口念九遍咒语就可以驱邪。地府中的黑河有九道,九为缪斯,是宙斯九晚的爱情之果。《失乐园》中堕落的天师被掷出天宫,九天后才落到地上。对西方人来说,“九”也是神圣的数字之一。英语中的“九”没有“高贵”“至高无上”的涵义,但是也可以虚指表示“繁多”,如:a nine-days wonder——轰动一时而后又被遗忘的事情。
3.汉英“九”的文化内涵差异产生原因。
(1)宗教信仰差异。英国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据《圣经》记载,世界是在七天内创造的,人一生分为七个生长时期,主祷文也分七个部分。“七”在西方文化中被认为是神圣而神秘的,“be in seventh heaven”意思相当于汉语中的“九重天”,表示非常极乐世界。而汉语中“九”被认为是神圣之数。中华文化深受八卦影响,“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周易》)。“九”被认为是极阳之数,称阳爻为“九”,而《周易》乾卦的六爻中(全是阳爻)几乎都是用龙的形象象征君子的行为,从而使“九”尊贵无比。
(2)语言差异。从早期的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汉字中的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很多字都可以见形知义,因而人们也可以从字形出发展开联想,例如将“九”曲折的笔画和龙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汉语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同音字、同音词,所以汉语中的谐音现象特别丰富,如“九”和“久”读音相同,人们就赋予了“九”长长久久的涵义。而属拼音文字的英语则没有这些特点。此外,汉字作为有表意功能的文字,其文化的承载量和传承的持久性都要强于英语,因此汉语的字词往往比英语有着更多的文化涵义。
文化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世界观,是一个民族观察世界的方式和工具,又是一种结果。语言高度凝聚着民族文化精神。”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文化决定语言,语言反映文化。不同文化环境生活下的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其对数字的认知不一样,赋予数字的文化涵义也不一样。此外,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异,也会使两种语言相对应的词产生文化差别。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出版社,2004.
文化对比研究 篇7
1.1 中国茶文化及其起源
中国的茶由来已久,人们饮茶的习惯也是世世代代相传至今,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和发展,饮茶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文化即“茶文化”。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客远来都要奉茶作为招待。“茶道”的形成让茶文化更加具体也更加具有传承性。茶文化中包罗万象,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家族:儒家、道家、释家也是息息相关。儒家一贯强调的是“和”,讲究天地之和,人文之和,而茶文化也正是讲究“和”,饮茶时要注重相互沟通,交流,和谐的气氛是饮茶所不可缺少的,在这样一个氛围里慢慢品茶才能沟通感情,增进友谊。在佛家的观念里,“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是我们熟知的观点,这一点与茶也是及其相似的,品茶时,茶之味多半初尝试略苦,饮后慢慢变的甘甜,回味无穷。这也就是说,茶道和禅道都有一个先苦后甜的理念在里面。中国的茶文化是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不断的丰富中实现自身的定位的。文化都是具有传承性的,而要想对中国茶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了解中国茶文化的来源是极为关键的。
茶起源与中国,早在《诗经》和《尔雅》中就有关于茶的记载:“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在唐朝时期陆羽也有关于茶的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除了具有史料记载的茶来源的事实,在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其中就有一个被大家广为接受。传说农耕的创始人神农氏,每天都要带着他的獐鼠进山去尝草药为百姓治病找药,有一次,獐鼠不知道吃了什么无意间中毒不知所措,后来神农氏在獐鼠中毒的地方找到一颗青树的汁液喂与獐鼠吃下后,獐鼠竟然奇迹般的复活了,于是神农氏自己也品尝了汁液,感觉神清气爽,回到村里后,神农氏就让百姓们都种植此树,这便是后来的茶树。当然,关于茶树的传说还有很多,英国的一些学者认为茶树起源与古印度。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英国学者考证后发现当时英国人以为在古印度发现的茶树其实是从中国运过去的。后来,世界各地的学者才慢慢统一意见确定茶树是从中国起源的。中国人向来都是喜欢喝茶的。有客远来要奉茶作为招待,逢年过节也要摆出茶具与友人清酌几杯。中国人这种爱茶的习惯也让茶文化在中国不断发展,孕育生机。
1.2 西方咖啡文化及其起源
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茶有所不同,西方的咖啡文化显得较为随性中带有一点小资的浪漫情怀,而中国茶则彰显性情和品质。在西方不同国家对于咖啡文化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在意大利,咖啡的喝法多种多样,意大利人发明出了在咖啡中添加牛奶等喝法。他们在调制经典的咖啡时会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奶昔或者泡沫,例如具有代表性的卡布奇诺和拿铁咖啡,在喝法上创造新意,这也彰显了意大利人勇于创新,不因循守旧的精神。在法国,这个被全世界人民都认为的浪漫国度,他们不象意大利人一样特别注重口感和品质,法国人关注的是喝咖啡的情调和环境,一个充满浪漫温馨的环境才是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在德国,很多人都认为,慕尼黑啤酒是德国人最喜欢的饮品,其实不然,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德国的饮品排行榜中,咖啡早已超越慕尼黑啤酒跃居第一。德国人没有法国人的浪漫,他们理性的特点在他们选择咖啡时也可以看出来,德国人大多都喜欢喝黑咖啡,没有点缀,但尽显品质。美国的咖啡文化想来以方便快捷著称,他们的味道不如德国的黑咖啡,他们的点缀不如意大利,美国人喝咖啡是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关于咖啡被发现的起源跟中国茶被发现一样,也有一个很美好的传说,故事说在非洲小镇上,一个牧羊童在牧羊时发现他的羊异常兴奋,观察很久后发现羊吃了一株灌木的果子,于是牧羊童也品尝了几口,发现整个人神清气爽,这种果子后来被制成了饮品,于是就有现在大家爱喝的咖啡。据史料记载咖啡的起源是在非洲,在16世纪传入欧洲后就一度风靡大街小巷,又经由法国、意大利的发扬后逐渐变成了一种时尚,最先在意大利威尼斯安家的咖啡馆是在17世纪。之后大家就都有了喝咖啡的习惯,坊间曾流传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在写《人间喜剧》时就曾喝了6万杯咖啡。
2 中西茶文化对比
2.1 饮茶起始时间的差异
中国是发现茶叶,并且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秦汉年间,四川一带就盛行饮茶,当时,茶还被作为贡品进贡到京城长安。之前关于神农氏尝百草而发现了茶的传说也完全是有可能的,陆羽曾在《茶经》中提到茶树种植共有的十一州,这十一州中就有鄂州即今天的湖北武昌。由此可见,《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遭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事大约是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从汉代开始种植茶叶,采摘到烹炒等整个制茶过程都已经很是熟练,并且可以规模化进行。大约在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中国茶叶传到了朝鲜半岛,到9世纪茶叶才开始在这些国家风靡,在8世纪左右茶叶传入了日本,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好是唐朝高度开放的时代,到了19世纪晚期,茶叶才传入到非洲,在中国政府的帮助和指导,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才开始在非洲进行。
2.2 品茶文化的差异
茶文化包罗万象,其中之一便是品茶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人情,因而在品茶环节也是各有不同。例如饮茶的种类、茶具、茶礼、茶俗、饮茶方法等诸多不同。在中国饮茶分2类,一类是“混饮”这种饮茶方式是在茶中添加糖、奶、桂圆等,注重根据个人不同口味进行不同的制作。另一类饮茶方式则是“清饮”,很多人都认为,茶中如果添加其他东西会干扰茶的清醇的口味。茶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自己突出的风格,中国人也极其讲究饮茶的艺术,在饮茶之中能够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茶道讲究在品茶、制茶时感受其中蕴含的哲理、道德,通过品茶来提升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品味人生,参悟禅道。在物质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心灵却越来越不容易静下来,品味人生的真谛,而在品茶之时,茶的清淡之味,可以让人们身心放松,得到内心的升华。
2.3 茶室文化的差异
茶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与茶馆有着紧密的联系。茶馆最初是用来招纳四方宾客的,通常还会安排说书表演。茶馆为艺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的同时,也让观众得到了娱乐。茶室的布置也极具中国特色,通常会有一些盆景作为装饰,像花卉盆景、假山瀑布等。在西方,也有类似的茶馆,他们主要是为艺术家、文学家等上流社会的人群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场所,这些茶室,装修一般较为奢华。中国的茶馆表现的是社会大众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而西方的类似茶馆则显示了不同阶级、不同人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茶室的文化也是茶文化中的一部分,从一室察一面,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大致可以从中看出差异。
2.4 影响的差异
中国的茶由来已久,人们饮茶的习惯也是世世代代相传至今,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和发展,饮茶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文化即“茶文化”。中国人爱茶的习惯也让茶文化在中国不断发展。古有“开门七件事”茶便是其中一件,“民不可一日无茶”也在老百姓中口口相传。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但是饮茶确实大家都喜欢的一件事。新疆维吾尔族就有“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云南纳西族也有:“早茶一盅,提神去痛;一天三盅,雷打不动。”的谚语。随着茶叶在我国的高速发展,全国茶叶科研机构也是不断崛起,现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科研和网络系统,在制茶方面提供了很大的指导作用。茶除了日常生活中食用外,茶还可以用作药来治病。同样茶还在经济、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对人们产生着影响。茶作为我们五千年文明中的一员,正在以自身的魅力影响着世界。
3 结语
中国人讲究茶道,在品茶,制茶时感受其中蕴含的哲理、道德,通过品茶来提升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品味人生,参悟禅道。在物质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心灵却越来越不容易静下来,而在品茶之时,茶的清淡之味,可以让人们身心放松,得到内心的升华,中西方的茶文化形成过程不尽相同,在各自的文化定位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中西茶文化都各自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当文化向着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在差异巨大的文化碰撞下,两者可以相互渗透,互相影响,从而携手共同不断前进。
摘要:中西茶文化在不同的时空有着差异,同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从中国茶与西方咖啡的文化及起源开始研究,并且对中西茶文化在茶室、饮茶起始时间的差异、品茶文化的差异和影响的差异等发面展开论述,试图对中西茶文化做一个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中西茶文化,茶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张荣翼.冲突与重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6-580
[2]王玖玖.中国茶文化东传日本史述[J].临沂大学学报,2012,(2).22-24
[3]张军.我国书籍设计现状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0.34-35I
[4]胡彤亮.书籍设计创新性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59-61
中西方内衣文化对比研究 篇8
1 中国内衣发展追溯
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以下简述内衣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1.1 汉代:抱腹、心衣。心衣的基础是抱腹,抱腹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钩肩及裆[1]。两者的共同点是背后袒露无后片。
1.2 魏晋:
两裆。两裆与心衣、抱腹的区别在于它多了后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材质多为手感厚实、色彩丰富的织锦,双层,内有棉衬。两裆最早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衣,后来传入中原,属于异族文化。
1.3 唐朝:
内中诃子。唐代以前的内衣肩上都有带子,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叫作诃子。唐代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到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条阔带,两肩、上胸与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为了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需要无带。
1.4 宋代:
抹胸。抹胸穿上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遮住,因而又称抹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称土布,富贵人家用丝制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有单有夹,形式不一。
1.5 元代:
合欢襟。向后向前系束是合欢襟主要特点。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2 西方内衣发展
胸罩的起源最早可以追随到公元前2500年希腊半岛东南的克里特岛,岛上女子用布料将胸部下缘的身躯紧紧缠绕、束紧腰部,被支撑住的胸部便会高高挺起。
16世纪末期,西方有了用布条束胸的习惯,尤其是上流社会的女性,紧束胸围几乎到了无法呼吸的地步。19世纪中叶,女性对紧身胸衣终于忍无可忍,要求解放腰肢,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一个叫玛丽-菲尔普斯-雅各布的女人偶然发明了胸罩[2]。
胸罩的出现使折磨了西方女性数百年的紧身胸衣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相对于那段黑暗的“束胸”历史,我们把胸罩的发展过程叫做“文胸”的历史,表达对女性的尊重与关爱。文胸,作为一种更科学和健康的方式,以胸怀的衬垫来衬托女性胸部,它是从乳房的下部束紧,并依据胸部的造型,塑造出一个完美的胸形。
3 中西方内衣形态比较
3.1 色彩方面。
中国古代内衣的色彩分黑、白、五彩色系三大类型。彩色系列中,明黄色为最尊,兰绿色为次之,黑、白色为百姓庶民所用。女子内衣的色彩选用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以强烈的对比法,运用红与绿、蓝与黄的等对比色形成强烈反差。二是含蓄的调和法,以相似或近似的色彩配置经过不同的色彩面积和方位的安排,产生温情而含蓄、雅致而恬美的装饰效果。
在西方,古罗马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紫色象征高贵,白色代表纯洁,正直。中世纪时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的灿烂辉煌,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提高,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欢迎[3]。
3.2 款式方面。
东西方内衣的差别在于审美视角不同。东方人把目光集中在平面上,西方人把思维发散在空间中[4]。以清代肚兜为例,肚兜其实就是一块平布覆盖在人体上,加上东方女性胸部平缓的特点,人们的视觉便更集中在它本身的造型和图案上,肚兜以其明艳的装饰和富于浪漫的分割,将东方女性白皙光滑肤质反衬得如红绡白绫般美丽,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国的内衣文化是讲求从平面的造型中,运用观者的自我想象去拓展延伸出一个意境空间。
西方人发明的文胸则是以外在的造型,将女性的曲线凸显,形成侧面的“S”造型,这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女人体的审美标准。西方内衣是将胸部作为女人的特征加以强化,而不是像胸兜那样加以掩盖与弱化。
3.3 材料方面。
中国古代内衣材料的运用较为广泛,既有丝、绢、绸、缎等高品质材料,也有土布、麻、纱、蜡染布、竹等。局部装饰的选材更为精巧细致,例如:用精细的花边滚饰边缘;用珠粒串成肚兜的吊带;以不同质地的缀饰来丰富层次等等,各载其中,而与制式、纹饰相辅相成,配合鲜美。
而在材料方面,西方人除过把传统的内衣材料作为主料外,西方的内衣较早的把鲸须、木块、铁丝等用到了内衣当中去作为辅料,来塑造女性优美的身体曲线。现代文胸设计中所用的钢圈。
4 结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多元文化在碰撞、交融中产生新的文化形态。内衣一方面以中华民族悠久传统为底蕴,另一方面接受着西方现代时尚的影响和改造,引入西方的文化元素与中国文化元素相结合,能给现代的内衣设计师在设计内衣过程中提供更多的设计题材,引发更多的灵感。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古代内衣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8.
[2]凯伦.W.布莱斯勒.百年内衣(秦寄岗、屈连胜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3]朱鹰.中国民俗文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6.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9
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国是茶文化起源最早的国家。在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中, 最早出现了“茶”字, 这是一本药书, 由此可见, 茶最早的用途在其药用上。唐代的《茶经》是最早的茶叶书籍, 其中详细地介绍了茶的知识, 从茶叶栽培、制作到挑选、饮用, 都有极其丰富的介绍。据历史记载, 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可谓积淀深厚。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在中国的四川、贵州等地是产茶的中心区, 随着茶叶的逐渐推广与普及, 全国多个地区开始种植茶树, 最终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茶文化起源很早, 这也使其成为极具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艺术类别。
2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内涵
中国的茶文化底蕴深厚, 茶除了作为饮品外, 更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古代, 从宫廷帝王到平民百姓都对茶十分钟爱, 尤其是历代文人雅士, 嗜茶如命。随着茶文化的发展, 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常言说“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 茶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茶不仅体现了物质内涵,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精神内涵, 前者是基本要求, 后者则是精神的升华。因此, 茶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 既能解渴疗疾, 也能够雅俗共赏。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对于茶文化的理解并没有特定的规范, 需要靠个人的悟性去体味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茶文化包括的内容形式十分宽泛, 茶饮、茶艺、茶道皆源自茶文化。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 中国人饮茶不仅仅是简单的解渴, 而是重视其精神内涵。在茶文化发展历史过程中, 茶被赋予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茶性与其有相通之处, 形成极具东方特色的茶文化精神。在魏晋时期, 茶的精神内涵得到提升, 茶不再是简单的饮料, 而是被赋予沟通助兴的作用, 这一时期, 三大宗教以茶性融入其中, 使茶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刻, 从传统的物质层面提升到了一个精神层面。
在茶文化中, 茶最早与儒家思想相融合, 儒家思想讲究“和谐中庸”, 主张实现一种互敬互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与茶性中的自然和谐相通。儒家思想与茶文化的融合, 认为饮茶能够清思明心, 对人对己都能够更加清醒客观, 这也体现了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人生态度。在儒家思想之后, 茶文化与道家思想相融合。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 追求自然纯朴的精神内涵。茶性中体现出一种平和质朴的特性, 因此, 道家在与茶的融合中, 也充分体现了一种宁静淡泊、反璞归真的意韵之美。道家品茶主要以养生为目的, 通过茶来提升内在底蕴, 因为茶具清新淡雅之气, 能够在饮茶中得以清修, 茶也是道家修行时的必备之物。由此可见, 茶与道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茶与道家思想的融合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好体现。佛家与茶文化的交集有其自身的特点。佛家的精神宗旨为“普度众生”, 主张用茶之雨露浇开人心中的壁垒, 使其豁然开朗, 感悟澄明心境。从哲学角度来看, 佛家更强调自我的顿悟, 主张一切随缘, 即劝人能够心胸开阔。茶作为一种清新之物, 能够使人心静淡雅, 佛家提出适度饮茶, 明心风性。这种将佛家禅学与茶文化相结合的方式, 将饮茶从一个技艺层面提升到了精神的高度。
从以上三教与茶的融合来看, 虽然各家自成茶派。儒家讲求“和谐中庸”, 对待万事要持客观的态度。道家寻求“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 寻找超尘自然的价值意境。由此也可以看出, 虽然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饮茶特性, 但是其精神内涵有相通之处。茶从最初的药用到后来成为享受生活之物, 从最初的提神醒脑功能到后来的提升精神内涵作用, 从其和谐自然的茶品展现出人品, 使人对自然有更全新的认知,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体现出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3西方茶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 随着中西贸易的不断发展进步, 中国茶文化逐渐被引入西方国家。英国人爱喝茶是出了名的, 在十六世纪以后, 中国茶传入英国后, 由于价格昂贵, 所以只在皇室贵族中饮用, 随着茶叶进口量的提高, 茶叶逐渐渗透到普通百姓生活中, 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方最早的一部茶学著作是在1750年由英国人托马斯·肯特撰写的“茶经”, 这本书中全面介绍了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其中包括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等内容。通过人们对饮茶的关注和推动, 英国的饮茶之风也逐渐兴盛。饮茶也成为英国人每天的必备功课, 早茶、午茶等等多种饮茶方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据统计, 英国每天平均饮茶119.6亿杯, 数字是十分惊人的。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如粮食一样重要的物质了。
4西方茶文化的特点
中国饮茶意在体味茶香的同时感受其清新质朴的精神内涵, 中国茶引入西方国家后, 茶的饮用方式在西方发生了一些变化。西方人饮茶喜欢在茶中加入糖、奶等其它材料, 使茶更加浓郁, 带有极强的异域特色。
美国人大多喜欢喝茶, 茶与当地盛行的咖啡饮品可以互相媲美。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美国市场上的中国茶品种也十分丰富, 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等等近百种。美国人的饮茶习惯与中国不同, 他们更喜欢红茶, 而且喜欢冷饮茶, 将茶中放入冰块, 待茶冰好后, 闻着沁人心脾, 饮用时口感凉爽, 虽然美国人喜欢这种冷饮茶, 但是相比中国的饮茶, 少了一丝清淡温馨的悠闲之感, 饮茶的思想意境也大打折扣。
相比美国人的饮茶习惯, 德国人对饮茶也有自己的风格。德国人喜欢饮花茶, 这种花茶与我国的花茶有本质区别。中国的花茶主要以茉莉花、玉兰花等材料作为茶叶, 德国人的花茶是用一种花瓣加上山楂、苹果等果干混合而成, 这里面没有一片茶叶。中国花茶花香四溢, 从茶叶的香气中感受到茶之悠远意境, 使精神获得愉悦。德国的花茶则更追求真实。德国饮茶中不单单只有花茶, 也饮中国茶叶, 但是在具体饮茶时, 则用沸水将茶叶不断地冲, 冲下的茶水再放到茶壶内, 因此, 茶水颜色很淡, 味道也相对不够浓郁, 这也是德国人所独有的饮茶习惯。
法国是咖啡的盛行之地, 这里到处是咖啡馆, 可见当地人对咖啡的喜爱。但是, 随着茶叶逐渐被引入法国, 饮茶也成为法国的一种风尚活动。他们在饮茶中不断学习中国茶艺, 从饮茶中感受东方文化的艺术魅力。在法国, 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茶座, 人们可以在里面享受茶香与异国文化的情调, 感受茶之韵味。由此可见, 法国在引入中国茶叶的同时, 也逐渐接受了东方文化, 从神秘的东方文化吸取了创作灵感。
英国的饮茶文化相对较久, 饮茶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且也体现了当地的一种独特的礼仪。茶叶在最初进入英国时, 由于价格昂贵, 所以饮茶只在英国皇室贵族中流行, 随着茶叶进口量的增加, 饮茶这一习惯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中。英国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对茶十分喜爱。饮茶更成为了英国女王最热爱的一项内容, 在一些重大的仪式中, 饮茶成一种礼仪而存在, 象征着人们的绅士风度。饮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饮茶分早茶、午茶和晚茶, 仿佛一日三餐, 必不可少。可见饮茶在英国人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之大。英国的饮茶消费也居世界首位。在日常饮茶中, 英国人也有着自己的习惯, 例如饮茶时配有三明治和小点心, 这种独特的搭配也给人们繁忙的生活带来了一丝轻松愉悦。西方的饮茶方式各具特色, 但是其共同之处在于饮茶的单纯性, 茶仅仅作为一种饮料存在。作为茶文化的起源与代表之地, 中国茶文化体现的更多的是深刻的思想意境和精神内涵, 这种茶文化所展现的深厚底蕴并未能够随茶叶一起流传出来。
5结语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 饮茶已经成为茶文化中最具代表的一项内容, 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饮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使茶文化更体现出深厚的艺术特性和思想内涵。相比之下, 西方国家认为茶叶仅仅是一种与咖啡等同的饮料。中国茶叶进入西方国家, 西方人对茶的认识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茶叶价格昂贵, 因此最初只能在贵族王室中饮用, 后来才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中。人们喜欢饮茶, 在饮茶中注入了更多新的形式, 这种全新的饮用方式也展现了西方独特的饮茶习惯。西方人饮茶为的是为了从中获得轻松愉悦的感觉, 而无法从中体会到饮茶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则将茶文化与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的精神内涵相融合在一起, 这种极具东方文化艺术内涵的茶文化西方人是无法深入体会的。西方人在饮茶中并未从中获得感情人生的真谛, 这也是中西方茶文化存在的差异。正如中西方对月亮和太阳的理解一样, 中国人将其视为一阴一阳, 认为世界万物都应纳入阴阳之道。西方人则认为这是恒星和卫星, 一个是地球的卫星, 绕地球旋转。一个是太阳系的中心, 九大行星绕它旋转。因此, 东方人能够从饮茶中感悟思想内涵, 西方人却无法做到, 这也是中西方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
摘要: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中国茶文化传入西方后, 展现了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分析, 能够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精髓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对比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2]黄志根.中华茶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3]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宁波:海上茶路起航地[M].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 2006.
中俄茶文化异同对比研究 篇10
1 中俄茶文化的历史演变
1.1 中国茶文化演变
中国是茶的故乡,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论述了中国茶叶的起源和发展, 追本溯源, 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栽培茶叶的国家就是中国,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中国茶的历史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从制茶技术而言, 可以划分为春秋东汉的制茶开始时期——三国至南宋的制茶发展时期———元朝至清朝前期的制茶鼎盛时期———近现代制茶机械化时期。从茶文化史的角度而言, 可以将茶文化划分为两晋南北朝出现时期———唐代的形成时期———宋辽金的发展时期———元明清的曲折时期。中国茶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不断繁荣和壮大, 不断走向辉煌, 影响和传播到了世界各国。
1.2 俄国茶文化演变
俄罗斯是中国的毗邻国度, 中国的茶文化也传入了俄罗斯, 俄国人在历史的演变发展进程中, 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饮文化。俄国茶文化的演变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阶段:一、17世纪中国茶文化传入。中国茶文化传入俄罗斯是在17世纪, 经由西伯利亚直接进行了茶叶的商贸活动, 在中亚商人的商贸活动中将中国的茶叶引入了俄罗斯, 由于运输、环境等方面的限制, 喝茶是极为奢侈的事情, 仅限于俄国皇室、贵族、富有商人之间, 是一种身份和财富的象征。二、18世纪之后俄罗斯茶文化的发展。在中俄《恰图克条约》签订之后, 中俄的茶叶贸易迅速提升, 在中俄外交关系恶化的年间, 茶叶暂时中止, 随后, 在中俄关系的正常外交谈判之下, 茶叶贸易又重新开启, 中国茶文化也流入了俄国的普通百姓家, 得以广泛传播。到了19世纪, 茶叶已经成为了俄罗斯国家的民族饮料, 俄罗斯人开始种植茶树, 进行产业化运作, 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三、苏联时期非常重视茶叶的发展, 其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为茶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设备保障基础。在苏联解体之后, 茶叶成为俄罗斯人民的重要饮品, 并且在饮茶习俗上发生了改变, 他们钟情于热饮。
2 中俄茶文化的相同点比较
2.1 茶对价值取向的相同影响
中俄茶文化都同属文化的范畴, 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念, 人们在茶这个物质的生产实践活动中, 衍生出了特定的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获得了精神层次的满足。在茶文化中所蕴含的茶的制作方法和技术、茶具使用等, 都使两国的社会文化变得丰富多彩, 出现了多种茶道、茶艺、茶馆、茶具、茶书等, 俄国的茶文化历史虽然比中国的茶文化短暂, 但他们也形成了自己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茶文化, 出现了茶饮、红茶等内容, 同样也符合人们精神层次的需求。在中俄两国关系的层面上, 我们不难看到茶叶饮品的交际作用, 茶叶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重要纽带, 引领了社会的风潮, 净化了社会的风气, 形成了趋同性的价值社会观念。
2.2 茶对国民性格的相同影响
中国的传统茶文化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精髓, 其核心内涵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倡导“和谐、和敬、和美、谦和”, 在清香萦绕的饮茶文化之中, 它与中国的国民性格相吻合, 具有同质性的特点。从饮茶之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质朴平实的体验, 体悟到返璞归真的人生哲理, 从而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同样, 茶叶也深刻影响了俄罗斯民族的国民性格, 他们也显现出纯朴、绅士、友善、好客、热情、享受自然的品性, 展示出饮茶与性格的相融性。
2.3 茶对社会生活的共同影响
在饮茶的社会生活体验中, 人们可以感受到幸福和快乐、休闲与祥和, 展示出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人们在饮茶之中寻求自身的心灵满足, 在渗透禅机的感悟中得到人生的升华。中国传统茶文化所特有的“茶道”和“茶艺”筑就了中国人民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务实的人生观。在中国茶文化传入俄罗斯之后, 也对俄罗斯的社会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在他们的身上也显现出一种积极的开拓精神, 他们在珍爱茶、品茗的过程中, 也展示出这个民族积极乐观、崇尚自由、拼搏向上的社会生活态度。
2.4 茶对文学艺术的共同影响
中国浩瀚的文学殿堂中, 我们可以发现茶文化的内容, 有晋代的“茶事诗词”、明代的《金瓶梅》、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以及《老残游记》、元代赵孟頫的《斗茶图》、齐白石的《煮茶图》等, 这些文学艺术作品都涵盖了传统茶文化的元素, 实现了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融合。俄罗斯的茶文化也与文学艺术相融, 显现出俄罗斯文学艺术创作者对于茶文化的体验, 在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中就有关于茶的诗句, 体现了俄罗斯茶文化的独特氛围和意境。
3 中俄茶文化的差异之处
3.1 茶文化历史的差异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显现出本源性和长期性, 在历史的发展中, 由萌芽到成熟、壮大, 显现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历史连续性和文化上的强韧特性。而俄罗斯的茶文化历史较短, 显现出历史底蕴不足的现象, 由于运输及环境的影响, 俄罗斯的茶叶主要由中国的陆路运输而得。
其次, 中国的茶文化涵盖了各个领域, 在政治方面就产生了“贡茶”、“税茶”、“槯茶”等茶法, 还出现了专门的茶叶专卖制度如《嘉佑通商法》、《通商茶法诏》。在经济方面, 中国的茶叶贸易更为发达, 边境的茶马贸易和茶马古道显示出中国茶叶贸易的繁荣景象。在宗教领域, 中国茶文化融合了道家、佛家、儒家的思想精髓,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茶道”。而俄罗斯的茶文化涉及领域较窄, 他们重点将茶文化应用于经济贸易和社会生活领域, 形成了自己对茶文化不同的理解。
3.2 饮茶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饮茶方式讲究全叶冲泡法, 并将第二杯茶视为味道最好的茶, 习惯于将茶叶泡于容器内, 用开水冲泡, 待茶叶全部舒展后完全下沉, 即可以饮用。而俄罗斯则会在茶壶中泡好茶, 兑水至一定浓淡再饮用, 并且俄罗斯人饮用茶的时候, 通常会吃一些其他的东西, 如:蛋糕、馅饼、糖块、果酱等。
3.3 茶具的差异
中国的茶具材质主要是陶瓷, 这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相关, 历代的茶具变化较多, 有:晋朝的青釉褐斑碗、南北朝的青瓷羽觞杯、宋朝的白陶八面炉、元朝的青花龙形瓷杯等。而俄罗斯的茶具主要用茶炊煮茶, 这些茶炊大多由手工制作, 工艺复杂, 其材质由金属原料和陶瓷制成, 是俄罗斯茶文化中的独创, 代表了俄罗斯专业的茶炊文化和品位, 具有精致化和特色化的独特风味, 是社会家庭生活和社交必不可少的器皿。
4 结束语
茶叶由中国传到世界各国, 它成为了人类文明的使者。在历史的波折发展进程中, 中国的茶文化也传入了俄罗斯, 俄罗斯是我国的毗邻国度, 受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影响较深, 俄罗斯的茶文化在时代的演变发展过程中, 其幽香、绵长的气息融入了俄罗斯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俄罗斯的茶文化与中国的传统茶文化有许多共通之处, 但是也衍生出鲜明的本国特色和风味, 形成了具有浓郁欧洲风情的茶文化特色。在中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领域中, 茶文化作为了两国友谊的和平使者, 增进了中俄双方的联系和了解, 这种友好的联系将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Olga Ulanova (茉丽) .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4.
[2]刘海平.中俄茶文化对比——解读中俄茶文化物质与精神内涵[J].外国语文, 2012 (S1) :229-232.
[3]黎婷婷.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J].文化学刊, 2009 (4) :88-91.
[4]白金杰.中俄茶文化差异比较谈[J].湘潮 (下半月) (理论) , 2009 (6) :14-15.
[5]赵洪波.提升中俄文化外交战略的再思考[J].东北亚论坛, 2013 (6) :107-112+127.
[6]申艺芳.浅谈中俄茶文化的比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1) :149-150.
中西方酒文化对比研究 薛丰年 篇11
关键词:酒文化;对比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作为文化象征之一的酒类频频出现于人类交往的各类场合。不同国家民族之间酒文化的相异性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很多困难。为此,了解不同的酒文化及其深层原因就成了确保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迫切任务。本文将对此进行对比研究。
一. 酒文化产生的背景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酒文化都被看作是一个文化符号或象征,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在西方国家,从文化的角度研究酒类可以被追溯到1940年,这一年 Bunzel 在其发表的论文中不仅探究了不同文化中特别饮酒方式的原因,还对相似文化中相异的饮酒方式进行了比较。随后,“酒文化”这一术语就频频被一些从社会和文化角度研究酒类的西方学者所提及,并就这一文化现象给出相同或相异的定义。酒文化研究专家玛丽·道格拉斯认为酒类可以被当作是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社会的组成结构或整体的文化观念,特定的饮酒过程构成了特定的交流模式。希斯也指出,酒类在联系五花八门的信仰和行为中提供了有用的窗口。相比之下,国人对酒文化的研究起步甚晚,但发展迅速。第一个使用“酒文化”这一表述的国人是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在1985年《当代中国词典》中所提出。他认为:“酒文化,一种以酿酒﹑饮酒 品酒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现象。 它的产生与酒的产地的历史 风俗 地理环境以及酒的制作工艺的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近年来对于酒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不仅有助于人们对异国文化的更好理解,而且更加丰富了本国的酒文化,促使人们对于本国文化的更多了解。
二. 中西酒文化的相异性
中国酒类型多样,根据酿造原料就可分为米酒,啤酒,药酒,白酒等。这些类型的酒中,要数米酒和白酒最为常见。米酒又称发酵酒,是由大米或小麦等粮食直接酿造而成。由于乙醇发酵的抑制作用,其酒精度通常会低于二十度。灌装出售之前通常要经过灭菌,窖藏和过滤等工序。白酒或是因为饮用时给人一种灼烧感亦或是蒸馏时需要加热,也称烧酒,其酒精度通常会高于三十度。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酒,其主要酿造原料都是粮食,酒曲和水;可以通过增加配料来改变酒色或口味。中国南方,酿酒的主要原料是软大米,而北方主要是麦子,燕麦,小米,高粱还有玉米。水也是酿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和谷物结合使其发酵,决定着所酿之酒的口味及质量。所用之水越干净,酿出的酒就越甘醇,质量越好。为了酿酒,人们总会利用清澈的泉水或溪水。酒曲是各种酵母,霉和细菌的复杂结合体,它的作用是把谷物转化成糖,然后由糖转化为酒精。酒类的制作相当复杂,它主要包括原料粉碎,主料发酵,分离和蒸馏等步骤。浸泡糯米等原料使其酸化,放文火蒸数分钟,火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酒香,接着泼上冷水使其冷却到二十多度,这一温度范围被认为是最好的发酵温度,放少量酵母。糖化,酸化及发酵在大约两天之后自然进行。在我国传统米酒的酿造中,主料是由粮食,酵母和新鲜水构成。蒸熟的糯米被放进抛光的陶器(瓮)中冷却。用泥土把瓮口封实,这样能阻止内外空气的流通,发酵由此开始。当淀粉转化为糖和乳酸菌时分离出酸甜的液体,加更多的水。反复这一程序,直至所有谷物都被耗尽。加入酵母,糖水因此转化为酒水。中国的酒桌礼仪反映着人们的互相尊重。主人和客人有固定的敬酒顺序。首先由主人敬酒,在主人还没有敬完的前提下,别人是不能敬酒的,要是犯错,将会受到惩罚。主人从最尊贵的客人敬起,酒杯必须满,以示对客人的尊敬。晚辈向长辈敬酒,下级对上级敬酒。在酒桌上还可能大声猜拳以示尽兴。中国人经常性地把吃饭喝酒和个人事业联系在一起。
西方酒类多数是由葡萄酿制而成,有白葡萄酒,红葡萄酒,白兰地,香槟,威士忌和伏特加等。白葡萄酒是由白葡萄或去皮的红葡萄酿制而成。酿制过程不需要加糖,生化酶及别的酸性物质。白酒的度数通常介于十到十四度。红葡萄酒的酿制和白葡萄酒的酿制大体相同。只是原料只应该是红皮葡萄。它的颜色来源于葡萄皮中的色素,度数也大致介于十到十四度之间。白兰地是由法国葡萄酒加工而成,度数介于四十到四十二度之间。香槟酒也称为气泡酒,是由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混合而成。由于二次发酵后瓶子里留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瓶盖一旦被开启,就有气泡冒出。根据法国法律,只有香槟地区出产的香槟酒才可以被称为香槟酒,别的地区生产的同类酒只能被称作发泡葡萄酒。威士忌是由谷类和麦芽糖混合而成,这种酒要在橡木桶里储存三年以上,因此酒味里也混杂着橡木的清香。伏特加的主要配料是水和酒精。把麦芽糖加入谷类中,它将转化为糖,最后以蒸馏物的形式出现。西方酒类多由葡萄加工而成,栽种各类葡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多种类型中,当属欧洲酿酒葡萄最好。收时间也至关重要,它决定着酒的质量。收获过早将没有足够的糖分转化为酒精,而收获过晚会有太多的糖分导致酸度的下降从而影响口感。西方人不会把酒和事业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喝酒仅仅是一种交流的方式。相对于中国人“感情深,一口蒙”的喝酒习惯,西方人更倾向于通过观测酒色,嗅闻酒香和品尝酒味来欣赏美酒。他们很在意酒器的选择,往往会首先喝度数低的酒或年份短的酒。
自然环境不仅仅决定人们的生产方式,它还塑造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思考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中华文明发端于黄河和长江流域,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很适合于农业生产。各种作物不仅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还成为酿酒的主要原料。西方最早的酒类酿造起源于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这是些被海水所环绕着的岛屿,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这里土地贫瘠,普通作物难以生长。而葡萄却很适宜于这种多沙的土地,因此被广泛种植并作为酿酒原料。不同的酒文化反映着人类社会不同的传统价值观。国人饮酒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拉近彼此关系,我们更看重的是饮酒对象而不是酒类本身。西方人士更看重的是对知识和智慧的喜爱,他们饮酒时的主要关注点是酒類本身而不是饮酒对象。对中西方酒文化的对比研究是顺利进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少华 中国酒与传统文化[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薛丰年,男,(1976——),硕士,延安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崔延琴,女,(1976——),延安实验中学老师
中西茶文化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篇12
1 中西茶文化在语言文化上的对比
首先来看看中西茶文化在“茶”这一词汇读音上的历史渊源。现代汉语的“茶”字发cha音, 这是中古汉语时代所形成的读音。在上古汉语时代, “茶”为“荼”音, 古籍《神农本草经》里面记载道, 神农氏尝百草, 日遇七十多种毒草, 后来“得荼而解”。据历史学家考证, 里面所说的“荼”, 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茶”。那么, 我们的汉语是什么时候把“荼”变作“茶”的呢?据学者研究, 大概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随着五胡乱华等历史事件的发生, 我国首次出现民族大融合的现象, 人口的迁徙和流动就导致语言和文化上的巨大变化, 我们的汉语也从上古汉语时期来到了中古汉语时代, 很多词汇在发音上都出现了变化。所以有人推测, 关于“荼”的读音, 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内逐渐发生变化, 并被人们所普遍认同和接受, 而读音上的变化必然会带动文字上的变化, 所以“荼”的汉字也就变为“茶”的写法。唐代著名茶学家陆羽在其《茶经》中, 首次把“荼”改为“茶”, 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在唐代之前人们就普遍读“茶”的音了, 而书籍和文献有一定的滞后性, 其在规范一种事物的写法和读音时, 必定是建立在一个社会所普遍认可和统一的基础之上的。
西方茶文化主要是在英语语境下形成的, 所以我们研究西方茶文化的语言文化时, 基本上是在英语文化圈的范围之中。与汉语中“茶”的发音不同, 英语中茶的写法为“tea”, 从读音上看, 似乎看不到其与汉语中“茶”的发音有什么渊源, 但实际上英语中的“tea”的确是来自于中国。在大航海时代, 最早扬帆出海的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先于其他国家来到中国东南沿海, 开始了西方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在中西的商贸中, 茶与丝绸、瓷器被一同带往欧洲。由于荷兰主要与福建沿海等地的茶商进行贸易, 所以他们以闽南语发音来称呼茶。而葡萄牙则主要与广东一带的茶商进行贸易, 因此他们以粤语发音来称呼茶。这就导致了一开始茶在欧洲出现两种读音, 分别是闽南语的“Te”和粤语的“Chaw”, 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和变化, 英语才逐渐用“tea”来规范地称呼茶。因此, 现在西方茶文化中对茶的读音, 从源头上讲是来自于汉语的一个借词, 而且借的是我国方言语系中的闽南语读音。
茶在中西茶文化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认知意义。通俗地来说, 就是说在中国茶文化的语境里, 茶只是一个名词, 代表了一种事物。而在西方茶文化语境下, 茶不仅是一个名词, 同时也可以作为动词和形容词, 同时有了很多的转义和喻义, 这是中西茶文化在语言文化中的一个最大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是在与茶有关的词汇上的差异。我国茶文化语境中, 有着大量的与种植茶、生产茶的词汇, 譬如说“茶树”、“雨前茶”、“炒茶”等, 这反映出我国是茶的故乡和原产地。而英语中则基本没有此类词汇, 因为茶叶和茶文化对于西方来说是一种舶来品, 他们接受的是制作好的茶产品, 而非其种植和生产过程。二是茶的用法。中国人说茶, 指的就是茶这种事物, 茶在汉语中只是一个名词。但是在英语语境下, 由于受到英语俚语和其它语言的影响, 茶从单一的名词逐渐演化出动词的属性, 举个例子, 汉语语境下会说“下午四点我们一起去喝茶”, 茶前面会有“喝”等动词, 但在西方茶文化语境下, 会这样来表述:“we tea at four”, 这里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名词, 而是直接把茶当做动词, 有“喝茶”之意。
2 中西茶文化在社会性和人文性上的对比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人将茶从单一的饮品升华到了一种具有多种社会功能的文化层面,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十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它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样, 西方茶文化也对其社会有着很深的影响。中西茶文化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概括起来可以从社交功能、社会风俗等方面来对比和研究。
首先说说中西茶文化在社交功能上的差异。中国人饮茶, 一方面是自饮自酌, 通过饮茶来进行思考, 另一方面就是以茶会友, 把茶当做社交的载体。因为茶具有让人头脑清醒、平和静心、思维敏捷等功效, 所以中国人很乐意和朋友一起饮茶聊天, 来进行思想和观点上的交流, 更好地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因此, 无论是古代的茶肆、茶馆, 还是今天的茶楼、茶艺厅, 都是茶文化社交功能呈现的载体。而谈到西方茶文化的社交功能, 就必须要重点说一说著名的英国“下午茶”。在18世纪前后, 随着中国出口欧洲茶叶量的剧增, 来自东方的茶叶也从之前的价格昂贵变得更加亲民, 这就让饮茶成为英国不同阶层尤其是底层人民都能承受得起的饮品。在当时的英国, 喝茶一开始是和早饭一起进行, 唤作“上午茶”。但是因为当时英国社会普遍重视早饭和晚餐, 而午餐却很简单随意, 因此在午后很容易出现饥肠辘辘的现象, 于是一些贵族主妇便想到了在下午五点左右一起喝茶吃点心的主意, 便开始轮流举办“下午茶”宴会。这种风气渐渐流行到了民间, 成为英国社会一个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并渗透到了英国的社会文化当中。从现实意义来看, 下午茶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 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交载体, 让人们以此为平台, 与他人在谈笑风生间进行交流和沟通。
其次谈一谈中西茶文化对社会风俗的影响。中国茶文化对社会民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生活上面, 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朋友来家拜访, 主人会以茶待客;家中无论是盖房, 还是红白之事, 都会把乡邻招呼到一起, 喝茶谈事。其中尤其要提的就是茶文化对中国婚姻的影响。中国民间在婚姻上素来有“三茶六礼”的风俗, 这里面说到的“三茶”, 说的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以及同房时的合茶。从中可以看到茶文化对我国社会习俗的巨大影响。
与中国茶文化不同, 西方茶文化对社会民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穿着服饰、社交礼仪之上。在此以英国为例, 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 一些贵族之间举办的茶会对参会者的服饰穿着有着很严格的要求, 比如说要身穿燕尾服, 帽子要选用黑色高帽, 衬衣多为白色等等, 并且衣服要干净整齐, 以没有异色和褶皱为佳。英国的这种茶文化其实能够代表西方茶文化对社会礼仪的影响, 体现出的是西方茶文化所蕴含的人文涵养。西方茶文化对社会风俗最著名的影响应当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绅士风度”, 这一点在英国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西方的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一样, 都要求饮茶者要沉稳而平和并具有必要的礼貌, 譬如, 在饮茶时, 要轻拿轻放, 禁止任何的鲁莽行为, 并保持环境的静谧。另外, 男士要有女士和儿童优先的意识, 在他们需要帮助时, 要随时准备伸出援手。这种茶文化的内涵, 从饮茶活动中逐渐走向社会的各个阶层, 成为西方人生活中的一种人文特征, 具体呈现为以礼待人、沉稳庄重、文质彬彬而善于助人等。
3 中西茶文化在经济性上的对比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中西茶文化在经济性上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先来看中国茶文化, 从现实来看, 我国的茶企业很多还是以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为主, 究其原因就是我国产茶历史悠久, 茶类品种繁多, 工艺复杂, 很多都是一个家族祖祖辈辈来种茶和炒茶, 具有不同的工艺标准和口感。这种现状好处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一种茶叶传统的口感和外观。弊端就是只能各自为战, 很难形成固定的产业标准和工业化流水线量产, 也很不容易形成当代商业所要求的行业统一标准。
具体来说, 我国茶叶经济在产业发展上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茶树种植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举例来说, 很多种茶者过于追求产量, 却忽略了茶叶的质量, 在茶树种植中还是采用已经落后的“密植免耕”种植模式, 这种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产量, 但是长期以往, 极易因为通气性差而引发茶树产生一些病虫害, 并且过量的种植还会让土壤变得贫瘠, 进而形成茶叶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第二是品牌上的单一。我国的茶叶种类尽管丰富多样, 但却因为各自为战, 缺乏高档且具有辨识度的茶叶品牌, 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国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认可度。第三是茶企业之间的联合度和组织化程度较低。在这方面首先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比较分散, 布局也较为随意, 在前期的投产时缺少科学的规划。其次就是很多茶企业仍然停留在卖茶叶的原始阶段, 缺乏现代化的营销思维和方式, 很难从文化、精神、历史、功效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营销, 对市场脉搏和消费者心理的把握能力较差, 导致了我国茶叶经济的附加值很低, 影响了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但反观西方茶文化, 其在发展茶经济上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 西方茶文化所蕴含的平民化和大众化被很多西方茶企业所发扬光大, 他们在进行品牌定位和产品推广时, 首先是从大众消费这个基本立足点出发, 从而在最短时间内赢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而我国很多茶企业却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奢侈品, 甚至用一些高档礼品茶来作为噱头, 如此不接地气的经营思路, 必定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可。第二, 一些著名的西方茶叶品牌, 往往追求的并非是茶叶质量的不断提升, 而是把质量和口感的稳定排在第一位。他们首先会确定一个产品质量标准, 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去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以英国“立顿”茶产品为例, 无论我们在世界各个国家购买其同样的产品, 其颜色、香气、口感都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产品质量上的稳定就会给消费者极大的品牌认同感和品牌辨识度。
中西茶文化在经济性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这与两种茶文化背后不同的民族性格和人文品质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几千年来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习惯作坊和家族式的生产模式, 因此即便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很多企业也会延续之前的传统经营模式。而西方是随着工业革命而崛起的, 其文化特点是务实、低调、合作, 这是一种充满工人阶级色彩的人文精神。而西方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 因此西方茶文化就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浓厚的西方文化, 因此在茶产业发展上也更加注重品牌化、标准化、合作化。另外, 中国茶文化本身蕴含了很多历史文化内涵, 加上中国人饮茶往往有喜欢追求一种文化和精神上的享受, 因此很多中国茶企业就投其所好, 给茶产品增添很多华而不实的噱头, 进而获得更多利润。而西方茶文化则更加务实和世俗化, 追求的是外观和口感上的美妙, 这与西方茶文化产生于工业革命的背景有很大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燕, 吴玉伦.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 (4) :146-147.
[2]张稚秀, 孙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 2004 (2) :327-333.
[3]张党恒主编.茶叶贸易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文化对比研究】推荐阅读:
中日温泉文化对比研究07-10
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11-07
中日对比语言文化研究论文01-12
英汉文化对比08-22
中英文化对比09-11
中美文化对比08-03
中西文化对比01-16
中英姓氏文化对比07-07
文化内涵对比09-07
中日企业文化对比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