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精选12篇)
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1
摘要:茶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已经有着几千年种植生产茶叶的丰富经验,融合儒、释、道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在17世纪茶叶传入欧洲,就一直深受欧洲人民的喜爱,由于时间、地点、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中英不同的饮茶习惯。本文通过对中英茶文化的对比研究,对比中英茶文化的相同和不同点,以及二者对茶文化传播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中英,茶文化,对比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承载着中国的灿烂文化,传承着中国的古老文明,其存在和发展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茶文化强调的是品茶人品茶过程中所呈现的意境,是一种心境的体现。由于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茶与文化因素的紧密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英国的茶文化是由封建王室引领的,在引进中国茶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形成了独具英国特色的茶文化。本文通过对中英茶文化的对比研究,从而加深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播。
1茶文化的起源与传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的起源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联系的最为紧密。古书曾有记载身为三皇之一的炎帝为了治病救人,经常亲自去深山里面采药并且亲自试吃,看是否能作为草药来用,也借此了解和熟悉其药效,方便记载入册。但有一天,神农不小心尝到了毒草,他随即就捡起身后的叶子放入嘴中咀嚼,惊奇地发现不舒适的感觉渐渐消失了,随即也感觉精神也有所恢复了,这非常出乎他的意料。然而那些从树上飘落的叶子就是茶叶,从此茶叶也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传说虽然没有办法考察他的真实性,但是我们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一些历史文献的研究可以推测,茶叶的起源确实是源于我国距今五千多年的上古时代,那时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曾有一段时间我国把茶叶作为礼品馈赠给来华的僧侣、传教士和一些出使外国的中国使节,从而把茶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得到各地人们的广泛喜爱。
2中英茶文化的形成
2.1中国茶文化形成
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于唐朝时,茶的功能也不仅仅在于饮用,还有其他不可替代的文化作用。在唐朝的时候,中国在农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发达,与此同时,茶叶的生产销售等也不断发展,中国的茶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皇家信仰佛教,而且当时诗歌的繁荣昌盛促使茶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且中国的茶文化也与当时中国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当时中国的茶文化也是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完善了中国的茶文化。
2.2英国茶文化形成
英国的茶文化形成16世纪,是英国茶文化刚刚兴起的标志,从此英国有了茶叶然而在这之前英国是没有茶叶的,当时的王室贵族或普通民众的主要饮品都是咖啡和酒。但自从16世纪起,茶叶传入英国,大大改变了英国的饮用习惯。茶叶最初出流入英国是作为药用,而且现在也会作为药用。茶饮之风主要是由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推动的,他们对于茶叶的喜爱引起了一股饮茶之风。由于王室起到了带头作用,逐渐地茶饮就慢慢的英国宫廷中开始流行起来了。也正是因为茶叶在英国最初都是由王室和一些贵族应用,因此茶叶在那时也成了奢华的代名词,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英国进口的茶叶数量有限,所以饮用群体也仅限于王室和贵族,在民众间还没有流行起来。随着英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茶叶也大量的流入英国,这样才使茶叶在民众之间就行,大众饮茶之风也开始盛行,让茶叶成为普通百姓家的日常饮品,使英国形成了饮茶之风。
2.3英国茶叶贸易传播了茶文化
英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还有他的航海业也因此得到了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叶贸易的发展。在17世纪,英国对华贸易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直到18世纪,茶叶贸易得到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重视,使得茶叶的进口数量不断上升。茶贸易在英国发展迅速,到19世纪初,茶叶的进口数量增长更为明显,以往在英国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丝、瓷器等产品也慢慢被茶叶所取代,茶叶在英国的进口量也是大大增加,茶叶贸易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的经济发展,逐渐地茶叶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王室、贵族和商业人士都已经认识到了茶叶的价值,这使茶叶的进口量骤然上升。从茶叶进出口和销售的记录可知,茶叶的价值比重一直很平稳甚至还略有上升,其实可以这样说,从18世纪后期开始,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大部分商品都是茶叶。茶叶贸易在英国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促进了茶叶贸易,还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茶文化。
3中英茶文化的内涵
3.1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受到许多思想的影响,其中有“重农主义”、儒道佛主体思想的影响。“重农主义”是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实我们都知道,茶叶属于大自然的天然物种,而后人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对其进行种植,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人类通过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然而儒道佛思想对于茶文化内涵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其中儒道两家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佛教的影响力是较小的。儒家思想是古代很多皇帝推崇的治国思想,茶文化融入了儒家思想,更具有中国古代的内涵。然而在此时茶文化也成为那些有志向做官的子弟作为精神的寄托。道家思想主要是比较重视清修,崇尚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个体要服从集体。道家对于茶文化的理解也是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来说的,觉得茶叶树与自然而文化则是茶叶在民间流传后根据不同的饮茶习惯和对茶不同的诠释,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当时佛教传入中国就比儒道较晚,但在短时间内佛教就在中国的主导思想中占领了一席之地。佛教拥有着独特的茶文化,佛教的禅宗和茶文化的不谋而合,让茶文化与佛教联系十分紧密,也相得益彰,这种独特的茶禅文化,使中国的茶文化内涵也随之丰富,并具有着更深层次的寓意。茶叶浸入水中的浮浮沉沉亦如人生的起起落落,所以茶叶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如今都尤为被推崇,自从茶叶开始被发现,无论是历朝历代还是那种主导思想,茶文化都未曾没落过,一直被文人志士和许多群众所偏爱。中国茶文化的内涵融合了各种思想,不断被丰富,传承及发展,至今仍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3.2英国茶文化的内涵
由于风俗习惯和各方面的差异,英国的茶文化内涵和中国的茶文化内涵有很大的不同,在英国,茶文化的影响很大无论是什么阶层或行业,都在不同程度受到茶的影响。其实和我们中国人对比,英国人对于喝茶时很重视意境和格调,他们很重视饮茶的环境和那种感觉。如果深入了解,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英国饮茶是很讲究的,他们有早茶、下午茶和晚餐茶,这里比较重要的是早茶和晚餐茶。早茶主要是选择印度等其他地方的红茶,经过精心准备具有浓郁奶香味的早餐茶在英国是极受欢迎的。其实英国人把早餐茶作为中西文化的交融,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英国的茶文化也不断丰富和完善,但英国人很重视饮茶的习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饮茶习惯和规矩。茶饮也逐渐成为英国人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实英国人爱茶叶还有一点是因为他有着和咖啡一样的提神功能。英国的茶文化内涵也是在茶叶传入英国后,随着人们的饮用习惯的形成,茶文化的内涵也不断被丰富和创新。
4中英“茶”话对比与分析
通过以上的对比研究,中英的“茶”确实很不相同,一般来说这些习语都是文化现象在语言上的显现,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言上的差异,也造成了文化上的差异。茶叶的种植、饮用和发展与茶文化的发展并是不完全同步的,其实茶文化是人们在长期饮茶和品茶过程中慢慢形成的。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人们把饮茶当成是一种享受,慢慢的由于不同人的不同体验和感受,开始产生了茶文化。中国很早就开始种植和加工茶叶,中国人很早就把茶叶作为很好的饮品来招待客人。在英国,主人如果要请客人喝下午茶的话,一般都会拿出最好的茶叶来招待客人,并且会穿着非常体面。
虽然茶叶被运输到英国等欧洲国家,但中国的茶文化却没有被很好的传承,中国和英语国家对于茶的认可差异非常大。我们都必须承认的一点就是中英两国对于茶叶具有保健功能都是很认同的。中国人一直认为茶叶有提神保健的保健功能,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益处。我们应该努力发展和传承中国的茶文化使其经久不衰。
5结语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首先从茶文化的起源与传播,接着又描述了中英茶文化的形成和内涵,最后对中英“茶”话作对比。由于各自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形成了两国不同的茶文化,经过一番深刻的对比和研究,我们了解到中国的茶文化主要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多主张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对于饮茶习惯没有过多的规矩。而英国则有自己的固定饮茶习惯,他们有早餐茶和晚餐茶。中国茶文化需要继续发展和传承,就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何琼.《茶经》文化内涵翻译的“得”与“失”——以Francis Ross Carpenter英译本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2):62-67.
[2]杨文静.《茶谱》中的互文性特征与英译解决方案[J]福建茶叶,2015(6):238-240.
[3]姜怡,姜欣.异质文体互文交叉与茶典籍译文风格调整[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2(1):133-136.
[4]王钰;姜怡.《茶经》的美学价值及其在翻译中的美学重构[J]外语教育研究,2014(3).
[5]王玖玖.中国茶文化东传日本史述[J].临沂大学学报,2012(1):106-109.
[6]王静,卜小伟.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J].农业考古,2013(2):316-318.
[7]张进军.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8):175-176.
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2
中英文化礼貌方式的对比
礼貌是对比语言学中语用对比研究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在迥异的.中英文化中更是如此.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比较中英文化礼貌内涵,并借助翻译的具体过程,重点将微观对比所涉及的言内和言外因素进行逐一比较.
作 者:张宏国 ZHANG Hong-guo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刊 名: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6(2)分类号:G04关键词:礼貌 比较 言内因素 言外因素
中英婚俗文化对比 篇3
【关键词】婚俗礼仪;婚俗观念;跨文化沟通
婚姻自古以来在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隆重而庄严的活动,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也不例外。为了表示对这一活动的尊重,人们在配偶选择方面,庆祝仪式等方面做出了各种规定。尽管随着历史的演变,婚姻的形式有所改变,但其追求幸福,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根本理念一直保留下来,成为永久不变的传统。本文拟从婚姻礼仪的各个步骤对中英两民族的婚俗文化进行对比分析。
一、配偶选择
汉语民族传统的婚姻历来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意思是说选择什么样的配偶必须让父母知道,必须有媒人做媒。这个习俗始于春秋时期,历经各个朝代,一直沿袭至民国时期。《诗经·卫风·氓》中写一个男子向女子求婚,女子对这个男子也满意,却拒绝了他。她拒绝的理由是“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唐朝的《唐律疏议·户婚律》更是把这种习俗写进法律,其中规定“为婚之法,必有行媒。”由于这种习俗不尊重男女双方的意思,再加上媒人的良莠不齐,容易造成梁山伯与祝英台式的爱情悲剧。新中国建立后,一个更加文明的社会到来,人们开始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力,这项习俗也被自然而然的取缔。现代的中国社会男女双方会尊重父母的意见,但结婚是个人自由,父母无权干涉,男女双方自由恋爱,也可以由媒人介绍认识,特别是现在中国的相亲节目办的红红火火,而节目只是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完全没有强制力。虽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习俗有很多弊端,但其在中国社会存在数千年,也必有其合理之处。比如父母社会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多,并且做父母的都想让自己的儿女幸福,所以都会尽心为他们的孩子挑选未来的对象。古代女子由于收到的束缚过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少有,对人和事的认识难免过于表面,即便任由个人选择,难免会有看错人的风险。再者,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个人选择的对象如果不门当户对也是得不到认可的。另外,传统的汉语民族婚姻非常讲究门当户对,在森严的封建等级下,来自不同等级的人通婚是得不到家庭以及社会认可的。这个习俗也是为了保持贵族阶级能够一直兴旺昌盛,保持等级低下的阶级没有反抗的能力。
无独有偶,二十世纪之前英国男女的婚姻也要遵守父母之命,只是无需媒妁之言。子女都要听从父母的意见,不能擅自决定自己的婚姻。英语民族的青年男女虽然在社交场合可以相会,但未婚的年轻小姐参加社交都必须由年长的女士陪同,男子向女子求婚,须经过父母同意才能继续交往。同时,英语民族也讲究双方的门第和家产。比如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诺桑觉寺》小说中的蒂尔尼将军,当他听说儿子结识的凯瑟琳拥有巨额遗产的时候,就同意儿子和她交往,但当他发现凯瑟琳并没有那么多遗产时,又要把她赶走。
二、订婚
订婚是指结婚前订立婚书,交换礼物等行为。是男女双方家庭进入对婚姻的协商阶段,是对双方婚姻关系的初步认定。在中国,这一阶段过去称为“纳吉”。依照中国的习俗,由男方家庭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备若干礼品来至女方家中,目的之一是为了促进两个家庭的相互了解,二是为了商议具体的婚礼细节。汉语民族会参考黄历或请人占卜选择订婚或结婚的日子,他们会选“双”不选“单”,避免一些不宜嫁娶或鬼节等不吉利的日子。汉语民族还喜欢吧婚娶时间定在春季或秋季。因为春季是万物复苏,阴阳交替之时,有利于孕育新生命。秋季秋高气爽是收获之际。
而英语民族的订婚仪式是有女方家庭选择日子,邀请男方家庭和亲朋好友参加在女方家举办的宴会,其目的与汉语民族订婚目的是一样的。英语民族同样会选择吉利的日子,避免周五,周六,13号这些不吉利的日子。月份上则不选择五月,因为在罗马时代,亡魂节正好在五月,所以他们为了避免五月结婚,选择在四月结婚的人非常多,教堂常常非常繁忙。另外,六月份是个比较受英语民族欢迎的月份,六月June以爱神Juno而命名,被认为是结婚的大吉大利的日子。
三、婚礼仪式
传统上,汉语民族婚礼以红色为主,结婚当天新娘穿上红色的美丽嫁衣,足蹬红鞋,头披红盖头。新郎胸前挂红花,洞房的窗户上贴上红色“囍”字,点上红焰焰的蜡烛,床上铺上红色被褥,上面洒上红枣和花生。具体步骤是新郎带领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待新娘拜过自己的祖先和父母后,把新娘搀扶上花轿,花轿在热闹的吹打声中和媒人的陪同下起程前往男方家,到达之时鞭炮声响,新娘迈入男方的家门,与新郎一起开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最后被送入洞房。亲朋好友则开始进行男方准备的婚宴。此时的夫妻二人甚至一面都未见过,直到结婚当天晚上,新郎用手掀开新娘的红盖头,此时新娘若是一位美丽家眷,新郎若是相貌堂堂,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发现彼此相貌丑陋已是来不及后悔了。无论怎样,这对陌生的年轻夫妇从此的命运被牢牢地栓到了一起。中国现代的婚礼仪式与古代的总体相差不大,花轿换成了花车,婚礼礼服采用中西合璧,既有红色新娘装,又有西方的白色婚纱,但整体的婚礼颜色还是红色。夫妻双方不再是从未谋面,而是相识相知的。
英语民族的婚礼以白色为主,新娘穿白色婚纱,带白色头纱和手套,婚礼现场点白色蜡烛。用白色装点婚礼,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和高贵。具体步骤是婚礼前夜新郎新娘都和自己的同性朋友分别举办一个告别单身聚会,一起回忆年少时和朋友度过的美好时光,朋友们会凑钱为各自即将成为新娘或新郎的朋友买一件贵重的礼物,祝贺他们告别单身后的生活美满幸福。结婚当天所有亲朋好友都来到教堂,新郎着正式的礼服由伴郎陪同站在圣坛前等候新娘,新娘着婚纱挽着父亲的手臂在《婚礼进行曲》中来到新郎的左手边。这时,站在圣坛的牧师会向他们阐述婚姻的意义和目的,并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受对方。接着新娘和新郎在牧师的指引下为彼此戴上戒指,代表愿意履行夫妻的义务和责任。之后夫妻双方进入圣坛后面的法医室,在结婚登记薄上签名。二人在《婚礼进行曲》中走出教堂,亲朋好友向他们抛出鲜花或彩纸,欢庆这一时刻。宾客们这时可以去由女方父母准备的喜宴,新郎新娘切开巨大的蛋糕与宾客分享,最后新娘把手中的花束抛给未婚的女孩们,接到的那位预示着将有爱情降临,将是下一个走入婚姻殿堂的人。
参考文献:
[1]毕继万.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62
[2]陈海员.中英乡村传统婚俗对比分析[J].农业教育,2010(3):372
[3]杨波,赵静.中英传统婚前习俗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74
作者简介:
中英数字的文化对比研究 篇4
数字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同样来自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总结。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人们有个共识,即文字创造了人类文明,而数字创造了文字。文字可能会在语言交际中产生障碍,而数字永远是相同的,数字是世界共有的财富,这是让人称奇的一面。尽管数字的内涵意义对不同的民族是一样的,但数字经过泛化后,由于受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各个数字使用的外延意义与联想意义在中西方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数字的使用也透露出人们强烈的好恶感,因此,对比梳理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跨文化交际和数字翻译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2. 汉英数字的用法及文化内涵
汉语中,数词“一”最简单,也最复杂。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万物的本源,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因此,“一”自古受到尊崇,这种崇尚“一”的文化心态可见于汉语中用“一”形成的众多的成语,如:“一马当先”、“一针见血”、“一帆风顺”、“一触即发”等。“一”代表至高无上,这是西方哲学对数字“一”的认识,此外,“一”在中英语言中均有“第一”或“胜利者”的联想义。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赋予“一”的联想意义如出一辙。
“二”也是汉民族尊崇的吉利数字。汉民族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哲学思想,反映到日常生活,就是凡事讲究对偶和对称,喜欢事物的成双成对,办事希望“两全其美”,生活期盼“双喜临门”,诗歌、对联甚至汉字结构都讲究对偶、对仗、对称。汉语中,由“二”、“两”、“双”构成的词语多含褒义,如“二龙戏珠”、“双喜临门”等,但也有由“二”构成的贬义词,如“二楞子”、“二流子”、“二五眼”、“三心二意”等。在英美文化中,“二”是二元性的象征,有对等、对立、逆反的意义,而且数字two在他们眼中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因为它源于die(股)字的复数dice,是die的谐音。
《老子》的“三生万物”确立了数字“三”的重要地位,赋予了“三”的“终极”、“生发”、“吉祥”之义。汉族的先哲认为,宇宙乾坤是由“三维”构成的,故汉语中官位有三公,军有三军,祭祀有三牲,礼教有三纲。中国宗教中对三也有各自的思想,如佛教有佛、法、僧“三宝”;经、律、论“三藏”;水、火、风“三灾”;天堂、地狱、人间“三界”;前生、今生、来生“三生”等概念。可见,“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吉祥、神圣、圆满的联想意义,是一个使用率很高的数字。在西方文化中,数字“三”既有正面意义又有反面意义,但更多的是积极意义。“三”通常表示吉祥、完整的意义。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毕达哥拉斯认为“三”是唯一有头、有尾、有腹的完美数字。
“四”在汉语中也和它在日语中一样,与“死”谐音,故被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如医院不设4号床位,宾馆不设4号房间,大楼没有4层和14层,电话不要带4的号码等。其实,人们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四”也是表示吉祥的“玄数”。汉民族办事讲究“四平八稳”,请客吃饭要“四盘八碟”等。西方人对“四”极为崇拜,因为“四”在西方是公正、正义、力量的象征。
“五”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和谐、优美的数字,特别受人喜爱。如“五更”、“五味”、“五岳”等。天有“五星”,地有“五湖”,人有“五官”,书有“五经”、“五典”,中医有“五风”、“五诊”,粮食有“五谷”,诗歌有“五言”。用“五”构成的成语有:“五花八门”、“五湖四海”、“五经四书”、“五子登科”、“五谷丰登”等。“五”在西方文化中是不吉利的数字,特别是星期五,常给人恐怖感。原因有二:一,耶稣正是在星期五被钉死的;二,传说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禁令偷吃伊甸园的禁果被驱逐也是在星期五。
“六”在中英文中都象征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我们常说“六六大顺”。汉族喜欢用“六”构词。如家有“六畜”,自然有“六气”,宇宙有“六合”,人有“六欲”、“六亲”、“六神”,刑法有“六典”,造字有“六书,人体有“六腑”,中医有“六淫”,书有“六经”,妇女怀孕称身怀“六甲”。民间有“六六大顺”的吉语,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被视为举行婚礼的吉日。生活中,人们尤其钟爱尾数为“6”,“66”,“666”,“6666”的电话号码或车牌号码,因为它们象征着顺顺利利、万事如意。而英语中的“six(六)”却不是一个受欢迎的数字,人们视“六”为凶数或野兽数,以下成语便是最好的印证: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hit sb.for six(给某人以毁火性的一击);six to one(相差悬殊)。但在英语中,six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sex(性),因此,英美年轻人的婚礼也常选择在带“六”的日子。
数字“七”在汉文化中是被人们常忌讳的数字,例如:给人送礼时忌讳七件或七样;饭桌上的饭菜不能是七盘;人们在挑选良辰吉口时不挑选七、十七或二十七,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人有崇尚偶数的心理,而且与中国人祭奠死者的传统有关。自古汉人对去世的人每“七”日祭拜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在我国的某些地区,农历的七月七日为凶日,绝对禁止嫁娶,这种习俗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因此,汉语中,“七”构成的成语常含有杂乱之意。如“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七嘴八舌”、“七手八脚”、“七拼八凑”等。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中的“seven(七)”在西方文化中却是一个十分神圣的数字。基督教认为,世间万物是经七日创造出来的,“七”象征无限长的时间,故确定七日为一周。西方人讲究七种美德,七种文理学问,七次圣餐,人生有七个时期,七宗罪。英语中带有“七”的习语很多,如: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 will find a use for it(东西保存时间长,终会派上好用场。);to be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其快乐)等。
“八”是中国人民喜爱的数字,它象征着周到、圆满、祥和、尊贵,如宴会有“八喜宴”、“八仙宴”,方位有“八方”,占卜有“八卦”,食品有“八珍”、“八宝粥”,文有“八股”,学有“八斗”,军有“八旗”,阵有“八卦阵”等。解放军曾有“八路军”之称。“八”和“发”谐音,所以就更得到想发财的人的青睐,人们喜欢自己的房间、门牌、车牌和电话号码等都含有“八”。西方文化和汉文化一样,数字“八”也蕴含吉祥的意义。说法种种,一是早在古希腊,人们认为“8”意味着丰硕、成就和长寿;二是《圣经》上讲上帝惩罚人类的大洪水中,仅有8人乘坐诺亚方舟逃走,于是“8”就意味着幸运;三是《福音书》上说耶稣的兄弟雅各生了“8”个孩子,“8”也就意味着多子多孙;四是两个戒指上下靠在一起构成“8”字,意味着婚姻美满;五是横着的“8”字恰是数字中的无穷大符号“∞”,这就暗示着丰硕、长寿、幸运、美满,子孙无穷无尽。
“九”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字,中国人对“九”偏爱有加。天有“九重”,地有“九州”。“九”为数之极,由此引出“无限”之说,继而演化出“神圣”之意。因此历代皇帝竭力使用“九”这个数字,以示自己的权力为天赋神赐。皇帝被奉为“九五之尊”,皇帝穿的是“九龙袍”,皇城留有九个城门,宫殿的台阶是九级,紫禁城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房,紫禁城的角楼采用九梁十八柱的建筑结构,加固大门的铜钉也是横九排、竖九排。佛教讲究九九归真。“九”在汉语中与“久”同音,因此在民间人们也有选择两个“九”的日子作为喜日的习俗,预示“天长地久”。与汉语相比,英语中的nine(九)虽然没有神圣、尊贵等涵义,但同样也可以表小“多”和“深”,如:a nine day’wonder(轰动一时,过后即忘的事情);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及时一针省九针,及时处理,事半功倍);be dressed up to the nines(穿着讲究);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等。
汉语中把“十”视为圆满的象征,故有“十分”、“十足”和“十全十美”之说。此外,国人除了对一到十的理解和好恶外,还对“百”“千”“万”等比较喜欢,使用频率也很高,故有“百年大计”、“百折不挠”、“百依百顺”、“千钧一发”、“千篇一律”、“千载难逢”、“万众一心”、“万古长青”、“万家灯火”等成语。
文化上的差异在数字的使用上得到明显的体现,不同的民族对数字有不同的禁忌。英美人不忌讳“4”,英语中的fourletter words是“下流词”的委婉说法。西方人在生活中却十分忌讳“13”,认为它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古希腊数学家讨厌“13”,认为它是个不完整的数目;有人认为《圣经》上记载,夏娃与亚当偷吃禁果之日是13日;罗马的野史说,巫师们是12人集会,第13个到来的就是魔鬼。故“13”便成为英语中最不吉利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英美人就像汉人回避“4”一样地回避“13”这个数字。
3. 结语
总之,从中西方对数字的好恶及其对数字的使用频率分析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数字不仅是人类自古以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总结,反映着人们对现实事物的数量关系的计算和测量,更为重要的是,数字还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着多方面的角色。由于中西方民族心理、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的影响,数字被赋予了各种色彩,从而影响着人们对禁忌、吉凶、祸福的判断。因此,关于英汉数字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汉两种民族的文化心理、传统和特色,进一步提高跨文化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外语学习和对外汉语教学,并充分发挥数字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摘要:数字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事物的数量关系的计算和测量, 更为重要的是, 数字还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着多方面的角色。本文梳理了中英文中数字的使用频率及所承载的联想意义, 指出了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等造成了数字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中英数字,文化对比,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何三宁.翻译多元论实证分析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黄兵.英语汉语数字的文化内涵[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3, (3) .
[3]李霞.数字的修辞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3) .
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 篇5
摘要: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史料教学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历史教师的重视。英国是最早提出史料教学的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英国的历史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正是史料教学,使英国的历史教育摆脱了当时的“历史课的危机”,走向成功。在英国中学的历史教育中,史料教学已经成为主流。本文从中英两国的史料教学相关的课程标准和实践情况着手,探讨两国在史料教学中的异同点以及对我国史料教学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史料教学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学历史;史料教学;中英;启示
一、史料和史料教学
梁启超谓:“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历史教学和编撰历史教科书的的必要条件。所谓史料教学,即注重史料的选择、甄别、分析、判断与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探讨历史问题,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史料的运用之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受到广泛的重视,主要在于它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读史兴趣,增加历史的可读性和可信性,更能通过史料教学,使学生学会全面、客观的观察历史,辩证、发展的分析历史。促进其历史思维能力、探究精神以及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
自90年代初,史料教学在我国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已经有大量学者出版过史料教学的著作或发表过相关论文,涉及面包括介绍史料教学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史料教学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史料教学有效性等各个方面。然而关于史料教学在发达国家和我国运用情况的比较方面的文章并不多见。李稚勇教授先后于2010年和2012年发表了《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①、《中美英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②两篇文章,就英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史料教学方法和特点做了介绍和比较,但仅在宏观层面进行对比,并未提到具体的可借鉴之处;陈新民在2000年左右发表过两篇介绍英国史料教学经验及启示的文章③,然而据今已是十年之久,对实际教学中的参考价值有限。
二、“做历史学家”的英国史料教学
1970年前后,英国出现了历史科的危机。据一项调查显示,英国历史科教育表现堪忧。被调查的近万名学生多半感到历史科没有什么重要性,而且是非常无趣的一科。学生对历史科的典型印象是:“他们(教师)就是不断地教下去,把类似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我们就是把历史问题的答案记下来,没有讨论,就是去找那些答案,上课就是抄笔记。”针对这种情况,英国的“学校委员会历史课计划13-16”提出“新历史科”理念并推广相应的教材。“新历史科”即是将
史料证据引入课堂,让学生接触史料、判别史料、重建历史,通过开展“做历史学家”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历史学的方法逻辑并构建历史知识。新历史科主张课程设计要让学生乐于从史料中进行探究,教材开发应强调运用史料证据。在此之前,史料在历史教学中也有运用,但是仅作为一种引证用来激发学生兴趣或者证明教材观点。而目前在我过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史料正是起到这种作用。
英国于1991年颁布了该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标准确立后在维持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又进行过数次修订。该历史课程标准都坚持以成就目标体系而不是课程内容体系为基本构架,成就目标体系不断变革、日趋完善,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目标系统。该体系包括核心概念和关键进程两大类,核心概念为学习历史打下基础,而关键进程是历史学习的基础过程,其中包含着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生必须经历这些过程,并学会这些技能。下文为关键进程的要求:
1、历史探究
包括对不同类型的历史问题和议题进行探究。学生应设计和提炼出自己的问题进行学术研究,提出自己的假设,选择并用证据来形成、证明自己的结论。批判性的思考历史问题和历史争议。
2、证据的使用
有关“过去”的知识是建立在以史料为证据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应该甄别、选择并使用史料(包括文本史料、视觉史料、口述史料、遗址等)。通过对史料的出处、用途和语言文字的研究来评估他的价值和可靠性;评价史料的使用,以便形成合理的结论。
3、历史的交流
学生在会议、选择、分类和组织历史信息,正确使用历史术语,语言文字,并采用良好的叙述结构来对过去进行解释和描绘时,他们的听、说、写的技能就会得到发展。
--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第三阶段成就目标体系(11—14岁),2008年 其中,“关键进程”中“证据的使用”,明确提出所有的历史知识的建立在史料的基础知识的。也就是说,离开了史料,就不存在历史知识。而“历史探究中”也要求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批判思考。这些学习活动都必须依赖史料的学习和运用。为了迎合“新历史科”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英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也出现了新变化。21世纪初剑桥大学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包含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史料,有文字史料、图片资料、历史地图和统计表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个领域,史料部分几乎占据全书的一半版画。同时期牛津大学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也有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包括历史照片、历史图画、历史地图等,也几乎占据了全书的一半版面。这样的教科书,为史料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教材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英国教师运用史料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从低年级开始,历史教师就非常注重学生历史证据意识的培养,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历史,意识到周围就存在有历史的证据。例如:在英国,15岁的学生就能够用背景知识和考古证据来制作一个定居部落的模型、或者运用
它的建筑知识来解释一个教堂的修建和扩建的年代。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鉴别和阐释相关的史料证据;联系不同的证据并认识到它们之间可能有的矛盾;识别史料中所含的意义可能是什么,以及能否充分支持一个结论;评估证据的可信性,如是否带有偏见;根据资料作出判断或提出“说法”;联系相关的史料证据以推证所提出的判断和“说法”等等。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撰写成小论文。为了使学生获得这些处理证据的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大致有:
1.展现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提问形式是:“在这段资料中可以得到什么祥的证据来说明(某个问题)”。
2.鼓励学生去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只是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
3.时常要求学生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作比较。
4.明确针对相互冲突的证据进行讨论。
5.对同一事件之不同的历史论述加以比较。
6.选出一个主题,给予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整理,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推演。找出自己的结论。
7.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带来的问题,并用他自己的方式处理。
--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④
可见,在史料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做出对历史问题的判断和解释。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还需要掌握一些评价证据,以及如何把证据放臵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进行检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像史学家运用史料的一些重要观念和思想,这对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是很有帮助的。
三、“史论结合”的中国史料教学
我国也有重视史料教学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以变革历史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包括教学手段)为主的教育改革,在其中就出现了史料教学的方式方法。进入21世纪,随着历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开展,史料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了解和运用。例如,2004年夏,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在黄山举办全国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竞赛,一位教师执教了一节关于辛亥革命的课,课堂上这位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给学生大量史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给在场的学生与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在历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大环境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看,历史新课程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许多优秀课例,无不强烈地体现着史料教学的特色。换句话说,要上一节既体现历史新课程的理念,又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有特色的历史课,如果不在史料选取、史料运用和史料分析解读上下些功夫,恐怕就难以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史料教学已成为我国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
在《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
部分都强调了史料的重要性。
3.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
4.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知识与能力
3.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4.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回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
--过程与方法
鉴于此,新版历史教科书尤其重视对史料的直接引用和应用,而不再把他们作为教学内容中可有可无的附属物或者补充性论证材料,而是把史料作为历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材料加以运用。同英国一样,我国教科书中史料的类型非常广泛,包括文献与文字资料、实物、图片、照片、纪录片、建筑物与历史遗迹等,其中既有第一手史料,也包含加工过的材料。教科书中引用的史料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教师只需引导学生从史料本身的演习中去挖掘有效的历史信息,以此来建构学生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很明显,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史料的应用和学生的分析、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史料教学已经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课前提示一直到教学评价。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也使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
1、观看历史相关影片。
2、利用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教学。
3、引入典型史料,设疑并形成学习诱因。
4、设臵独立的学习项目,在理解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史料的价值。
5、从史料探究中形成一定的唯物史观和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具体步骤是:师生首先确定探究问题—形成假设—师生共同收集史料—分析和解释信息资料来严重假设或者形成解释—学生互相交流和验证其解释—得出结论。
四、中英史料教学对比及启示
英国作为最早发起史料教学的国家,在相关的理论和具体实践中都已发展的十分成熟。我国在引进该教学方法时也充分学习了英国及其他国家的成功之处。二者有很多共同点,归纳如下:
1、两国的中学史料教学都有着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史料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点从国家课程标准的设臵,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都能体现出来。史料教学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大趋势。英国的史料教学始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历史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史料教学,进入
21世纪随着课改的深入,史料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运用。
2、中英两国的中学史料教学都有着自身的历史观与教育观,都承载着各自的公民价值观教育的任务。
3、史料教学形式内容的丰富多样。在具体的实践中,都重视由浅而深的教学、开展的历史课外活动、小论文的撰写、引入教学评价等等。
4、都承载着在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创新思维能力的重任。
两国的史料教学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历史观和教育观的差异。英国中学贯彻西方史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如近代的兰克学派、现代的年鉴学派和批判的历史哲学派等。而我国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英国从本国社会的价值体系出发,强调史料教学与公民价值观、道德教育紧密结合。我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强调史料教学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强调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多元文化等的价值观教育。
2、史料资源利用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英国中学往往具有完善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提供准确而丰富的史料资源。而我国中学教学中的史料一般来源于教材,而教师自己准备的史料却又在准确性方面有待商榷。
3、实践中的差异。经过在课程标准中两国都非常重视史料教学,然而落实到教材上,英国教材中史料教学的比重远多于我国教材。英国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史料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我国,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加之教师素养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史料的利用情况也有较大差距。另外,因为“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史料教学往往流于表面,出现了“授人以鱼”的不良做法,这是需要警醒并加以改进的。
4、在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方面,英国教学中教师会有意识的将学术界有争议的议题带入课堂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并撰写成小论文。而我国教学中,教师会多会有意识的选择史料,以期所有同学达成一致见解,大大削弱了史料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功能。
通过对两国史料教学情况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关于教学改革的启示:
1、课程资源方面,要结合国外史料教学的优秀经验,相应地增加史料在教材中的比重,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大量的史料,对历史的来源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在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开发史料教学的图书资源,加大对建设图书馆的投资并完善历史网络课程资源,为教学的开展提供课程的保障。历史学科门户网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官方也应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应加大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对学生的开放度,让学生比较直按地按触历史,感知历史,从小能够对历史形成比较直观的认识;
2、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传授学生一些分析和探究史料的方法。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侧重于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没有把历史认识的方法看作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分析史料的方法,例如:鉴定真伪、判断史料是否有用、比较不同来源的史料、判断史料中的矛盾和偏见成分等等。史料教学的目的在于师生用探究的方式运用史料,让学生懂得如何鉴别和阐释相关的证据;鼓励学生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的问题,并用自己的方式处理史料等,从而认识历史的本质,理解历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教师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扩展相应的学科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切实做好史料教学的实践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
4、切实改变目前单一的评价模式,给史料教学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因为中考和高考中已引入史料分析类型的题目,部分地区出现了极端的“题海战术”的做法,大量的史料非但没有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出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反而加重了学业负担。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高考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史料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之功效。注释:
①李稚勇:《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②李稚勇:《中英美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 2期。
③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学科教育》2001年第08期;《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④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龙腾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2001年。
参考文献:
[1] 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姚锦祥:《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 李稚勇:《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
[4] 李稚勇:《中英美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 2期。
[5]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学科教育》2001年第08期。
[6]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7] 朱煜:《论史料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1期。
[8] 尚伦岳:《新课改中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意义》,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9] 孙亮:《澳大利亚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10] 李红梅《试论史料的历史教学应用》,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1] 宋玮《中美中学史料教学的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2] C.Counsel.“Teaching History”,History Today,NOV.1999。
中英刑事拘留制度对比研究 篇6
关键词:刑事拘留;无证逮捕
中图分类号:D9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5-0103-02
1 中国刑事拘留制度
1.1刑事拘留的涵义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1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①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②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证他犯罪的;③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④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⑤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⑥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⑦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该条款规定了刑事拘留制度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使用情形。
刑事拘留作为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一种,与刑事诉讼目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刑事诉讼目的决定着强制措施种类的数量及条件;另一方面刑事强制措施又是实现刑事诉讼目的的有力工具。
1.2刑事拘留的特征
(1)应急性。这是刑事拘留有别于其他拘留措施的特征。刑事拘留以外的其他4种刑事强制措施都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申请、批准和执行。刑事拘留所规定的几种情形,都是在紧急情况下来不及按照正常程序办理逮捕手续,如果对这些情况中的犯罪嫌疑人不进行先行羁押,会造成后续侦查工作的困难或后续侦查工作根本无法进行。如对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如果不立即对嫌疑人人身进行强制,则证据很可能会消失或被隐藏,后面的侦查工作会很难进行下去。
(2)保障性。刑诉法规定的5种强制措施都有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作用。刑事拘留应急性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后的刑事诉讼活动得以顺利进行,防止逃避或妨碍诉讼活动的各种行为的发生,使侦查机关能够继续进行侦查。
(3)非惩罚性。行政拘留或司法拘留都有一定的惩罚性质,而刑事拘留为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而设立,区别于行政拘留或司法拘留,没有惩罚性。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和送进监狱执行刑罚,同样是用国家的暴力工具对人身的强制,但拘留中的将被拘留人关进去是区别于刑罚执行方法的羁押。
(4)临时性。刑事拘留的保障性与临时性是紧密联系的。在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目的达到后,对嫌疑人即应解除拘留,或者变更为其它强制措施,同时决定拘留的短暂性。
2 英国刑事拘留制度
2.1 英国刑事拘留制度概述
英国刑事诉讼制度中有无证逮捕和有证逮捕两种,与中国刑事拘留相似的是其无证逮捕制度。根据警察与刑事证据法,传统的对合法逮捕的要求仍然适用:第一,要求“合理地怀疑”一项可捕已经、正在或者将要发生;第二,对被逮捕的人采取了身体上的控制;第三,同时用语言告知了其被逮捕。警察与刑事证据法第28条明确规定,不仅要告知嫌疑人其已被逮捕的事实,而且要立即或者尽快告知逮捕的理由。未能告知或者虚假可能会导致逮捕是非法的。逮捕的时候可以用适当的武力,这取决与嫌疑人反抗的性质,罪行的严重程度以及以武力以外的方式执行逮捕的可能性。
无证逮捕是指“不持有逮捕证而逮捕被告人或犯罪人”。无证逮捕一共有3种情形:第一,一个警官有合理的理由相信一项可捕罪已经发生并且系嫌疑人所为。第二,对任何种类的刑事犯罪,无论是否属于可捕罪,适用传唤到庭的方式被认为是不合适或者不现实的,并且符合第25条第三款明确规定的逮捕的一般条件。例如警官怀疑嫌疑人给出的姓名和住址是虚假的。第三,不符合第25条第三款规定的逮捕的一般条件,但是对犯简易罪的嫌疑人进行逮捕被认为是必要的。
被逮捕人在被无证逮捕过程中,享有以下权利:一是知情权,在进行无证逮捕时,警察必须告知被捕人已被逮捕和逮捕的原因;二是被尽快移交法院的权利,即警察在进行无证逮捕之后,应在24 h内提出控告,移交治安法院,并将控告书副本交给被捕人;三是将被捕信息通知第三人的权利,根据英国《1997年刑事法》,如果一个人已被逮捕并被监禁,它有权将被捕的消息和被关押的地点通知一个他合理地指定的人,对此,不能加以阻碍和拖延,除非为了侦查或者组织犯罪或逮捕罪犯的需要必须加以拖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拖延也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四是被讯问时的沉默权,即除非制定法另有规定,被捕人可以拒绝回答警察的讯问,可以在警察讯问时保持沉默。
2.2 英国拘留制度的特点
(1)对于侦查中强制到案,建立了拘留和审前羁押的司法审查制度。
(2)拘留只是作为一种强制犯罪嫌疑人到案的手段,并不必然导致羁押。
(3)存在无证拘留和逮捕制度,一般都采用慎重适用原则,程序规定较完善。
(4)一般不存在滥用拘留现象。
3 中英刑事拘留制度对比
中国和英国分属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以英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在刑事领域,一般认为法律保障的人权主要是一种个人权利,人权所要保护的主要就是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国家不得任意地剥夺和限制,所以,保护人权成了刑事诉讼程序设计和适用的首要和基本的目标。英国历来重视“正当程序”,法律充分保障涉诉公民的合法权利,同时严格限制司法权力的滥用,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得到了更充分的保障。在中国,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追究犯罪来保障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的权利,而对于犯罪嫌疑人的保护放到了较次一级的层次上。
法律文化及诉讼理念的差异,使得中国和英国的拘留、审前羁押制度各有特点:英国实行必要的保释制度,嫌疑人享有充分的保释权,大多数嫌疑人都能获得保释。审前羁押只是一种例外,英国审前羁押主要适用于曾有逃跑、违反保释规定记录的嫌疑人,适用目的在于保证嫌疑人及时到庭接受审判。中国的刑事拘留由于法律规定的粗疏以致在实践中比英国的期限长得多。英美国家对被羁押人的基本权利保障非常重视,对其在押期间的律师帮助权、物质生活保障权等个人基本权利,都作出了合理恰当的安排。中国虽然也重视人权,但在实践中出于预防、控制犯罪,减少危害社会利益行为的考虑,对被羁押人的权利保障较为有限。
4 完善中国刑事拘留制度的建议
通过比较中英两国的刑事拘留制度,笔者提出以下完善中国刑事拘留制度的建议:
4.1 明确拘留的性质
拘留作为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其应然功能是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预防犯罪嫌疑人继续犯罪、保护犯罪嫌疑人权利和法制教育。在刑事拘留的制度构建中,拘留的性质是个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刑事拘留制度应当是紧急情况下的保障措施,这也是无罪推定原则要求的。根据无罪推定原则,犯罪嫌疑人在被法院判决有罪之前应当被视为无罪,并应当给予相应的权利保障,包括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沉默的权利、自愿供述的权利等,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责任应当由控方承担,在侦查阶段应当由侦查机关来承担。应当明确拘留的保障性,而不能将拘留作为侦查手段、获取口供的装置。
4.2 明确刑事拘留的对象和条件
刑事拘留具有应急性和短暂性,是在紧急情况下适用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然而正是因为情形的突发紧急,严格一律要求使用拘留证拘留是不合理的。所以,应当借鉴英国的制度,把拘留区分为有证拘留和无证拘留,确立有证拘留为原则,无证拘留为例外。在有证拘留的情形下,拘留应当适用于有可能阻碍诉讼正常进行的重大嫌疑分子。这里的重大嫌疑分子是指相当的证据证明其实施犯罪,作案的可能性大。
4.3 拘留的令状主义和司法审查
鉴于拘留对人身的威胁,拘留应当采用令状主义和司法审查相结合的方式,即拘留原则上应当先申请拘留证,由中立的司法官员根据侦查官员提交的材料进行批准,除非符合无证拘留的情形,否则不得拘留。拘留之后,应当在合理的期间内立即带到司法官员的面前,听取其对拘留决定的意见和拘留后采取其它措施的意见,确保程序的公正。
在令状主义和司法审查中,中立的裁决者是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考虑到权力的制衡原则和检察机关的天生控诉职能,建议有证拘留的授权主体改为法院,更能够实现权力的制约。
4.4 拘留与羁押的分离
拘留应当与羁押分离,拘留只应对紧急情况,在这种情况消除后,是要羁押还是释放,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则根据对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拘留只需设置较短的时间,满足对犯罪嫌疑人一般情况的审查即可。具体的时间则应当根据犯罪嫌疑人涉案复杂情况,一般可以设定为1 d~2 d;但对于案件复杂、重大的,如流窜作案、多次作案、共同犯罪、集团犯罪、黑社会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贿赂犯罪等情形,可以申请延长。在正当程序的保障下,每次延长2 d,最长不得超过10 d。
4.5 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
对公民人权的侵犯有积极侵犯和消极侵犯两个方面。而拘留是对犯罪嫌疑人基本权利的积极侵犯,基于正当程序的要求,犯罪嫌疑人应当享有防御性权利和救济性权利,具体应包括:拘留理由和性质的告知,这方面应完善书面拘留证的内容和口头告知程序;及时讯问权,与及时审判权相对应,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及时的自我辩护机会以澄清事实。当前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后24 h内讯问,应当缩短至12 h以内;申请对拘留的司法审查、申诉、控告的权利;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请求变更强制措施和非法证据排除的权利,不受强制自证其罪的权利等。
参考文献:
[1]宋英辉,孙长永,刘新魁等.外国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1
[2]切萨雷·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陈光中,[加]普瑞方廷.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法律出版社,1998
[4]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5]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组编译.英国刑事诉讼法(选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6]江礼华,杨诚.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China and UK Criminal Detention System Contrast Research
Li Tao
Abstract: Criminal detention system is in our country criminal prosecution the very important precautionary measure, but our country arrest on criminal charge’s use existence is abused phenomenon, not only suspect’s lawful right is unable to obtain the protection, moreover hinders our country government by law advancement. This article in after Chinese and Britain's arrest on criminal charge system comparison, proposed that is advantageous in consummates our country arrest on criminal charge system’s suggestion.
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7
1 中英文化中的茶起源与发展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古籍《神农本草》中曾有茶记载, 并有神农尝百草的典故。茶最初是作为药物使用的, 随后茶叶逐渐成为一种饮品, 人们以水沏茶, 饮茶也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众人皆知, 茶是饮品, 味道香醇, 但关于“茶”字的来源及含义研究却少之又少。茶在《神农本草》中被称为荼草, 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 这一提法才得以改变, “茶”字才开始确定并一直沿用到今天。中国是最早使用茶的国家, 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 承载着中国历史发展的印记。随着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茶有了更广泛的了解。茶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不得不提唐代, 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十分繁荣, 这一时期的国内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许多在中国的传教士和僧侣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带回他们的国家, 使茶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和推广。最早接触中国茶文化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荷兰, 他们在与中国进行茶叶贸易合作时, 也将中国茶文化一同带到了欧洲, 使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对茶叶有了最初的认识和了解。由于两国与中国进行茶叶贸易主要通过厦门和广东一带输出, 他们将茶叶和茶的发音一起带到了欧洲。随着茶叶在英国的普及和发展, “Tea”也成为英国人使用最广泛的发音, 一直沿用到今。中国的“茶”与英国的“Tea”都是在茶文化的影响下出现并沿用下来的。
2 中英语言中茶的认知理解
语言的认知理解是指对语言概念的理解, 认知理解也是语言交际中的基本要素。从词典中获得的语言解释就是认知理解。在汉语词典中, 茶的解释是:常绿灌木, 叶子呈现椭圆形, 白色花, 嫩叶加工后即为茶叶;用茶做成的饮料;饮茶名称;指茶树。在英语词典中, “Tea”的解释是:茶树、茶叶;菊花、药草茶;茶;茶点, 主要是指下午茶中的茶点。中英语言中关于茶的认知理解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都可以指茶叶、茶树以及用茶做出的饮料;不同之处在于英语中的“Tea”可以解释为茶点, 尤其是指下午茶中的茶点;汉语中的茶主要是用作名词, 英语中的“Tea”可以理解为喝茶、吃茶点, 有动词的使用方式。
3 英语 “ Tea” 的意义分析
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密切, 而语言中最能体现文化特点的元素是词语、其次是语法和语音。词语是人们使用语言中运用最广泛的元素, 也是最能够反映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中国茶文化内容丰富, 其中包括了许多关于茶的语言, 从种茶、采茶到煮茶、品茶, 都有与茶相关的语言, 各种茶谚语也十分丰富。相比中国丰富的茶语言, 英国茶文化中基本没有茶语言。由此可见, 中国的茶文化底蕴深厚, 博大精深, 而英国茶文化源于中国, 英国只是茶的进口国与消费国, 没有扎实的茶文化根基。中国有句俗语“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 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茶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茶在进入英国后, 与茶相关的词语才逐渐出现, 例如英语中的“teatime”, 从这茶语中能够体现英国人对饮茶的钟爱, 英国人有固定的饮茶时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下午茶, 英国人喜欢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到茶室喝一杯红茶, 缓解身心压力, 以获得暂时的放松。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 与茶相关的词语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有的仍然保持着茶的本来含义, 有的已经与茶的含义完全脱离, 有的甚至延伸了词义, 使词语出现了喻义和转义。
3.1 喻义
在中英语言文化中, 茶都有相应的喻义。茶叶在最早进入英国时, 由于价格昂贵, 只在上流社会流行, 茶也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茶的相关词语, 有巨大财富的寓意, 可见英国人对茶的喜爱之情。在中英两国语言中, 茶最初体现的都是其药用价值, 后来逐渐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精神内涵, 成为情感的寄托与需求。在中国传统习俗中, 茶这一词语应用的范围也较广泛, 往往象征着婚姻, 以茶作为婚姻幸福的比喻。茶有着自然灵秀的生长环境, 因此也被赋予了高洁质朴的品质, 在中英文化中, 都将茶比喻成清白的女子, 例如《诗经》中有“有女如荼”的词语, 荼即是茶。在英国文化中也有相同的喻义用法, 以比喻女子的圣洁高雅。
3.2 转义
转义是指从词语的概念理解中转借出来的含义。词语的转义更多的是为了迎合时代发展需要, 使语言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以体现更丰富的词语意义和用法。转义在英国文化中有较广泛的应用。“tea”有茶树、茶叶的解释, 但由这一词语也延伸出了更广泛的词义, 有的与其原意相关联, 有的完全与原意无关。例如“tea cake”, 是指茶点, 也指佐茶以外的点心, 是典型的转义词语。再比如午餐食品、大麻香烟、刺激性药物等词语中都有“tea”这一词语, 但语义却完全与茶无关。此外, 与茶这一单词组成的词语还用来指代各种社交舞会、同性恋场所等, 这些转义词语与英国的文化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体现了英国某一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
4 茶文化与文学的融合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种类繁多。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其它文体, 都能够见到茶的影子。可见, 茶是文人创作的灵感来源, 给文学作品注入了新鲜丰富的内涵。从这些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与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茶本性高洁雅质, 令人身心愉悦, 传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中英两国中许多的文学作品都将茶作为歌颂对象, 突出了茶的高洁质朴的特性, 进而体现了丰富的茶文化特色。从茶的运用方式来看, 不仅对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同时也记录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特色和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茶文化与文学的融合, 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 而且对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1 诗歌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流露;茶能够给人以思考, 令人身心放松。在诗歌中融入茶元素, 不仅能够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 使茶文化内涵得到体现, 同时也能够传达出作者对茶的喜爱之情, 赋予了茶更丰富的情感内涵。饮茶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 盛行于唐代, 因此, 唐代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茶诗作品, 这些作品对茶事活动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述, 不仅体现了独特的时代风貌, 也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无限憧憬。例如陆游的《效蜀人煎茶戏做长句》中, 描写了煎茶活动, 以此来讽刺朝廷的腐败和无能,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怀。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和盛行, 人们已经将茶看作生活中的一部分, 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在物质丰富的年代, 人们通过对茶的思考, 提升了生活品质, 使物质和精神得到双重提升。饮茶生活是一种思考的生活, 茶与诗歌的融合, 也提升了对生活的思考, 从茶中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茶有自然之性情, 茶能给人丰富的精神食粮。
英国的诗人也将茶作为创作的源泉, 饮茶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许多优秀的茶诗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文学瑰宝。茶叶在最初进入英国时, 由于价格昂贵, 因此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英文诗歌中, 充分体现了茶叶的这一特点。虽然英文诗歌中曾多次出现过茶的内容, 但是这些诗歌更多是对茶的功效评价, 将茶看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而并没有其它引申义。茶源于自然, 能够令人身心愉悦, 英国人以具体的茶叶形象来表达对茶的喜爱, 并没有将茶与生活和人生联系起来, 更没有将茶上升到精神和哲学层面。茶之所以在英文诗歌里出现的频率较高, 主要源于茶是英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4.2 小说
小说是文学艺术中最具表现力和思想性的文体, 是作者文学能力与思想情感的有力体现。茶与小说的结合, 不仅丰富了文学内容, 而且也体现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 使小说的内容更加充实。在小说《红楼梦》中, 关于茶的介绍有近百处, 不仅出现的频率较高, 而且关于茶的介绍也十分详细, 小说中可以称之为一部茶事经典。从小说中对茶的介绍和描写可以看到丰富的人生百态, 透过茶, 能够道出不同的人物心声, 表现了不同的品味。茶是不同人物的内心流露, 是人们情感的代言者。在英国小说作品中, 也有较多的茶事描写, 例如《傲慢与偏见》、《花园茶会》等, 都有大量描写茶的场景,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茶是英国人最普遍的生活方式, 但这些描写加深了读者对英国人生活的深入了解, 茶是英国人生活的必需品, 但茶只是增加了小说的剧情内容, 对于角色的深化并没有起到实质性影响。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彼此依存的。从中英茶文化语言的对比可以看出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所在, 对于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的帮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 中英两国的交流沟通越来越频繁, 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也在进行着融合, 因此, 只有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差异文化的共同发展, 才能使中英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要: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者缺一不可, 构成了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组成内容。中英茶文化的对比研究, 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及跨文化交际都有较强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语言交际,中英茶文化,跨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2]柳菁.目的论指导下的茶名外宣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4 (4) :51-54.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王国安, 要英.茶与中国文化[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 2000.
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8
关键词:跨文化,中英广告,公益广告,对比研究
全球人类信息活动交流的扩大, 传播手段不断变化。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 已成为社会大众个人生活需求,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广告作为广泛且特殊的广告传播形式, 开始受到大众及社会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公益广告不同于商业广告用来宣传、促销商品, 它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产物, 是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载体, 用来宣传某种道德规则、风尚观念, 提醒警示、普及传递、弘扬社会个人美德, 影响、改变和激励受众产生良好的社会行为, 为社会文明的进步做贡献,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时代下, 研究中英两国的公益广告, 能从中得出两国文化的迥异, 反映出中英两国所从属的不同文化体系和历史环境。通过对比, 能更具体的看出两国在文化因素, 文化价值观影响下的广告差异。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进程促使下, 开始进行两国的公益广告对比显得尤为重要。
一、公益广告在中国地区的发展与问题
在中国, 公益广告起步发展较晚,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到现在用了20多年的时间。最早的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播出了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而真正让广大受众认识到“公益广告”这个特殊的广告类型, 是由于1987年10月中央电视首次在黄金时间开辟《广而告之》栏目专门播放公益广告。自此, 公益广告开始出现在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为人们的行为带来改变, 给人们的心灵注入力量。
90年代以后, 中国公益广告开始出现飞速的发展, 出现了很多高质量且让人印象深刻的公益广告作品。这些公益广告起着宣扬传统美德、惩恶扬善等作用, 对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个时候的公益广告更多的是国家政府行为。政府来主导发起、推动、制作投放和播出公益广告。
到21世纪初期, 公益广告不再成为政府的一种专属行为, 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 公司企业开始运用公益广告。为自己创造良好的企业社会声誉、树立健康的企业形象、从而带去丰厚的经济利益。但是一窝蜂的企业投入到公益广告行为中, 收效也并非十分明显。并且较多的中国企业认为公益广告是中国政府的行为, 减少了对于公益广告行为的投入, 他们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商业广告当总, 依靠商业广告来取得经济效益。由于中国企业对公益广告认识不深, 缺乏对公益广告的热情。同时对于公益意识的薄弱, 导致了中国公益广告缺乏充足的资金, 这也使得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并且由于政府主导的公益广告, 行政手段的推动下, 效应并不十分明显。对于刊播公益广告的媒体而言, 公益广告就只是上级交代的任务, 相对于可以获益的商业广告来说, 公益广告实在很难受到媒体的青睐。相较于国外形成的以政府、媒体、广告公司、企业等来共同参与制作, 运筹推广的完整公益广告体系。而我国尚缺乏成熟的运作模式, 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公益广告发展体系缺失, 缺乏成熟的体系。
二、英国的公益广告
英国作为全球公益事业历史最为悠久、发展最为良好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的公益广告运作的步伐, 英国开始借鉴美国的发展, 建立符合自己本国国情的公益广告运作模式。现阶段的英国公益广告, 是由政府主导为主, 民间慈善辅助的发展模式。中央新闻办公室 (COLcentral office of informantion) 这个中介机构, 承接来自于政府的传播要求。与、各行业没提, 慈善组织和广告公司进行合作, 实现国家政府的公益传播目标。COL中央新闻署作为政府公益广告的执行主体, 两大公益广告监管机构;1946年成立的COL, 成为一个公共服务部门, 作为政府部门传播活动的执行机构开展业务, 为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宣传。还有英国通信管理局和英国广告标准局, 拥有全面监管英国咨讯及传播领域的全力, 对英国公益广告运作具有管理和指导作用。第二、企业的公益传播, 社会化营销;英国很多企业基于企业社会责任需求, 同时这份社会责任能够伴随公司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责任推动下, 企业此进行公益传播, 开展一系列的公益宣传活动。例如:“Sainsbury’s推出的“活力儿童”活动, 旨在通向各个学校赞助健身设备以激发青少年的运动热情, 远离青少年肥胖症。这样的英国公益广告在政府企业共同的推动下, 通过包括像BBC这样的英国媒体, 进行播放。这样的一个体系在政府与企业商业结合, 既完整又形成良好的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获得更多商业价值。
三、中英公益广告差异对比
首先, 社会价值观影响方面。东西方在社会价值取向方面具有显著差别, 主要表现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表现上, 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是一种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哲学思想。推崇个人价值至高无上 , 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 反对权威、宗教、国家及任何其他外在因素以任何形式干涉和阻挠个人发展。在公益广告中的表现为:突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 重视个性的张扬和表现, 公然展示个人力量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等, 如自立、机会均等、竞争、物质享受和勤奋工作。而中国5000年的古老文化传承下来更多的是对于大家、集体主义的提倡!在 (下接第145页) 我们的认识中, 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追求个人利益都是不光彩的行为。那在公益广告中就是表现为崇尚权威和国家, 反对突出个人表现和强调个人利益;以集体主义为中心, 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奋斗等。如维护和平, 爱护国家, 互助互爱, 想他人在先, 想自己在后,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其次, 公益广告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差异方面。社会习俗, 不同的社会习俗会产生不同的社会行为和社会风尚;中国5000年的文化发展史、英国1000多年的文明进步, 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种不易更改的习俗, 中国公益广告中基本不会出现“4”这样的数字 (与死同音) , 英国公益广告中不会出现13这样在英国不吉利的数字。具体表现为:一、审美标准, 不同的历史发展、不同的生存环境, 都会形成两国不同的审美标准。中国的公益广告偏爱暗示型的表现手法, 英国则是用很直观的表达手法。中国公益广告中, 不会直接出现违法犯法的结果下场, 而是通过各种暗示的手法表现。例如“老鼠偷油—进去就出不来了。”而英国公益广告则是很直接幽默的来表达诉求。二、伦理道德差异中国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以至于形成了中国社会相对于保守的思想观念。而英国则是由于工业文明, 文艺复兴等历史因素, 相对于开放的思想观念在公益广告中得到展现。在中国公共场合不会出现直接用避孕套与艾滋病毒抗衡的画面, 而英国直接用性感封面女郎来作为国家征兵广告。中国在传统家庭方面强调孝敬老人, 重视入肉亲情, 强调家庭的第一位。在公益广告方面则会较多的出现具有浓烈亲情的广告;例如:给妈妈洗脚等具有中国传统情感美德的广告片。
第三, 诉求差别;中国的公益广告比较倾向使用情感诉求吸引受众, 相反, 英国则更多运用理性诉求, 广泛强调现实利益说服观众。公益广告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产物, 公益广告从跨文化的角度的研究是鲜有触及, 在跨文化视野的分析下, 具有十分要种的研究性。中英两国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本土个性文化的公益广告,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公益广告在不同的社会和国家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道路, 各个国家的公益广告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差异。但是两国的公益广告发展扔具有更多值得探讨研究解决的问题。同时, 期待能够看到中英两国在未来公益广告发展道路上能相互借鉴, 相互合作, 共同促进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百艳.文化视角中的中西方公益广告对比分析.[M].安徽:科教文汇, 2009.
[2]朱奕霏.中西公益广告的跨文化对比研究.[J].郑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
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9
关键词:茶文化,咖啡文化,中英文化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种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不同国家之间的距离也在缩小, 英国的咖啡文化不断涌入中国, 已经在中国形成一定的规模, 中国的茶文化也不免受到英方咖啡文化的冲击, 但中英双方的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英国的咖啡文化属于比较轻松贴近生活的一种文化, 而中国的茶文化则被赋予了很多含义, 茶像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折射出生活的内涵。
1 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个民族都对茶非常喜爱, 茶的种类也非常多,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茶文化。茶可以作为食物的辅助, 也能单独品尝,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三道茶、酥油茶等, 各个民族有自己不同的茶道礼仪, 有自己的民族性。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 茶文化的传承是以历史发展为基础的, 并随着发展不断的丰富其形式。
1.1 浓缩中国传统思想
中国的传统思想, 对茶文化的影响很深, 深受中国儒释道三家的影响, 茶叶本身具有清新自然的属性, 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能够, 陶冶情操, 颐神养性, 帮助人们去除心中的杂念, 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茶的这种特性也与中国人清新淡雅的思想相符合, 符合儒释道三家的哲学内涵, 中国的茶文化精神是结合了天人合一等一些哲学思想, 并进行升华和提炼而成的, 并将儒家较为和谐和中庸的思想作为基础, 将佛家的慈悲等思想作为精神指导, 浓缩了中国的传统思想。
1.2 物质与精神完美结合
茶虽然是一种物质形式, 但却有其精神内涵, 茶是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完美结合。茶的造型多变, 滋味色泽都各有不同,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特点, 有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茶产业和文化产品多种多样, 茶产品不仅有物质上的价值, 更有精神上的内涵, 人们通过品茶来完成礼仪的展示, 意志的抒发等精神需求, 茶文化是精神文明的象征。中国人喜欢挖掘物质的内涵和精神文化, 茶被中国人赋予了各种精神内涵, 茶代表了中国人的很多品质, 茶被用来借物抒情, 表达人们的情怀。
1.3 雅俗共赏的属性
无论是王室贵族还是民间百姓, 都对茶非常喜爱, 茶具有雅俗共赏的属性, 并且茶无论在哪一种环境中, 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贵族人士及文人墨客的茶宴中, 茶是一种上流社会的精致交际活动, 与茶相伴的往往是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等高雅的事物, 具有欣赏的艺术价值。在民间, 品尝是一种闲适的乐趣, 普通人家都有饮茶的习惯, 是非常大众化的。茶的这种属性对茶文化的发展非常有利, 让中国的茶文化在贵族和民间都能得到传承和发扬。
1.4 娱乐与功利性为一体
茶的功能和作用说明了其功能性, 茶叶是一种经济型的作物, 是人们热爱的饮品, 喝茶除了能够解渴以外, 还可以颐养性情, 同时茶叶还有很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在民间, 还有很多关于茶的习俗, 人们用茶来表示敬意, 这些都说明茶有很强的功能性。茶除了功能性以外还具有娱乐性, 人们可以观看茶艺表演, 放松心情, 甚至还有以茶文化为依托的旅游项目,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茶文化的娱乐性。
2 英国咖啡文化的特点
与我国的茶文化类似, 咖啡文化也有丰富的历史背景以及内涵。咖啡最早是作为一种药品, 后来才逐渐了演变成了一种饮品, 咖啡的醒脑提神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很多伊斯兰教的地区, 人们被禁止饮酒, 所以当地人们将咖啡作为醒脑提神的饮料。到了十五世纪以后, 咖啡才渐渐的流传起来, 并且发展出其独特的咖啡文化。
2.1 咖啡的热情与自由
咖啡对于英国人来说也有其文化内涵, 咖啡代表的是高雅的品味, 咖啡也是热情和自由的。英国遍布大街小巷的咖啡馆就能说明人们对咖啡的喜爱, 也是英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英国人喝咖啡并不太在意咖啡的味道, 而是在意喝咖啡的环境和情调。英国人经常会选择在热闹的街区点一杯咖啡, 一坐就是一整天, 尽情的享受生活。英国人喝咖啡非常的自由奔放, 不讲究任何的形式, 非常随意, 喝咖啡喝的自由。英国人对咖啡的喜爱, 从他们对咖啡爱不释手的程度中就可以看出, 咖啡文化已经融入到了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2.2 快捷方便
咖啡是一种非常方便的饮品, 同时也很快捷, 这也是咖啡的特色。咖啡做得快的不超过十秒钟, 喝起来也很快, 很多英国人通常早上起来就泡一壶咖啡, 几乎从早喝到晚。咖啡的普及率也非常高, 通常咖啡都在触手可及的位置, 人们都非常喜爱这种简洁随意、快捷方便的饮品。咖啡除了非常香醇, 口感很好之外, 还有醒脑提升的功效, 非常适合英国忙碌的人们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也正因为如此, 咖啡才会变得简单随意, 快捷方便, 这种特点能让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中, 只需要花费工作、学习的间隙就能得到一杯可口的饮品。
3 咖啡和茶文化中的中英文化价值观对比
3.1 历史背景中的文化价值对比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 早在商末周初时期, 人们就开始饮茶了, 后来茶叶发展成为一种货物进行交换。在战国时期, 尤其到唐、宋时期茶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 饮茶的风气开始盛行起来, 茶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形成了独有的茶文化。茶文化逐渐上升到精神文化内涵的层面, 渗透到各个领域, 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的充实和变化, 将茶文化发展的更加丰富。
相比较而言, 咖啡的发现比较晚, 在15世纪左右, 人们才开始种植咖啡, 咖啡最早只在非洲等地区流行, 后来才流传到了欧洲和其他地区, 但咖啡真正风靡起来还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从两者的历史背景上可以看出, 中国的茶文化远比咖啡文化历史沉淀深厚, 具有更悠久的文化价值。
3.2 文化内涵中的文化价值对比
中国地处东方, 地大物博, 地域范围很广, 物产比较丰富, 中国的文化发展于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的空间, 文化比较传统。在茶文化的发展的过程中, 传统思想对其的影响非常深厚, 所以中国的茶文化内涵中拥有儒家中庸的思想, 茶文化的理念中蕴含了不少儒家传统思想和观点。茶叶在种植、采摘等一系列的过程中, 都透露出这种思想。
英国咖啡文化的产生, 以及发展相对来说处于比较开放的地区, 咖啡的流传以及传入都带有商业性, 在发展的过程中, 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 使得英国人有外向、不羁的性格。英国咖啡文化是非常理性的, 这种文化构建的是一种非常理性的世界, 咖啡的冲泡以及特点都与英国文化的这种特性相符合。
3.3 宗教信仰中的文化价值对比
佛教的修禅需要很高的定性, 茶有提神益脑的作用, 能够帮助僧人集中精神, 因此茶与释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茶的味苦, 但茶汤清冽, 与佛教的淡泊的情怀非常相似, 于是佛教将茶从物质层面上提高到了精神层面。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茶都是在寺院里面进行种植的, 饮茶以及茶事活动也成为寺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意境与佛教的思想和境界想类似, 与佛学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在英国咖啡与基督教结缘较深, 西方文明起源于中东以及希腊和罗马, 基督教的意识构成了西方文化的基本框架。西方人更加看重个人的灵魂和肉体, 在这些观念的支配下, 西方人竞争和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对于西方人来说, 生活就像是煮咖啡, 如果味道变淡了就重新冲一杯, 不拘泥于过去, 永远放眼未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中国的茶文化和西方的咖啡文化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中, 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内涵, 所以其各自的发展也不同。随着时代的进步, 中英双方也开始对对方的文化表示认可, 咖啡和茶都以自身的特点融入到各自国家的文化中, 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等相融合, 体现出各自的文化价值观和魅力。中英咖啡和茶文化的文化价值观无论是从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还是宗教信仰的角度进行对比都存在这一定的差异, 对于中国人来说, 品茶就是在品味生活, 需要慢慢品尝, 而英国人觉得生活就像是煮咖啡, 失去了新鲜感就应该重新开始去冒险, 文化价值的不同造就了中英双方的生活方式的不同, 从咖啡和茶中, 中英双方的价值观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范婷, 石坚.中英消费者文化对品牌权益的不同感知对比[J].企业研究, 2012, 05:73-75.
[2]肖小月, 彭华.非语言交际下的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 2013, 03:346-349.
[3]丁素萍.中英广告语言审美对比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04:72-75.
[4]董淑静, 樊葳葳.我国跨文化视域下价值观比较研究之动向——基于中国知网近20年相关文献的数量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6:35-42.
[5]王芳.中英友谊概念对比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 2010, 03:103-104.
[6]王浩.中英文化差异在广告语中的体现[J].决策探索 (下半月) , 2013, 07:78-79.
[7]周筱娟.基于中国知网的汉英日礼貌语言对比研究现状[J].江汉学术, 2013, 01:37-42.
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10
1 中英语言的起源与发展对比
历时语言学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 即从语言的历史发展观点来研究语言的变化规律。虽然中英两种语言语系不同, 语言起源发展历程不一, 但通过对比分析, 从跨文化的视角, 会得出一些新的结论。
上表对中西语言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大致的比较, 无论从语系来源还是发展脉络我们都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此外, 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来看, 我们还能得出一些新的观点。
首先, 中英两种语言历史发展长度不同, 中文的繁冗复杂也是由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演变所致, 为了更好地迎合大众的日常生活交流, 中文在历史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中不停的迎合变化, 吸收日常元素, 因此变得繁冗复杂;相比之下, 英语的发展历史较短, 本身语言结构不是很稳定, 易变化, 致使其很难形成深远的文化底蕴, 但是这种语言却有较好的适应性, 能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自我生存和自我更新。
其次, 从两种语言的发明者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因素对语言产生的影响。中国是政府主导型的国家, 然而西方国家宣扬民主人权, 崇尚个人主义, 当然这也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国情政体不同所致。中国的汉字是政府官员仓颉主持所造, 英文是松散族群凯尔特人创造的, 从两种文字的起源对比即可窥见一斑。这也恰好印证了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即中国是集体主义的国家, 具有高度权力距离, 而西方偏向于个体主义, 权力距离低。
最后, 从两种语言产生变化的因素来看, 英语语言有着强大的个体性和征服性的特点。几乎所有阶段的语言变体都来自国内外的斗争、侵略和扩张。而中文本性上比较谦和, 属于集体利益导向型的, 它的大部分语言变体多来自于社会本身发展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以此来避免外界分裂势力的威胁和入侵。
2 中英语言的主要特征对比
中英两种语言产生发展于不同的土壤, 也就表明了两种语言的特征不尽相同。两种语言在各自的时空里发展演变, 却又在历史的滚轴里烙下了民族文化的印记。
上表中两种语言特征的对比, 通过跨文化交际学角度去阐释, 就会发现其实不同的语言特征也能折射出使用语言表达的人本身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基因的不同。“沃尔夫假说”中对语言, 文化和思维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即在不同文化下, 不同语言所具有的结构、功能、意义和使用等各方面的差异,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中文是基于图像建立起来的, 而英文是基于音位而建立的, 这表明了我们各自的祖先在创造文字时对世界认知的方式是不同的, 中国人通过视觉图像认知世界, 而西方人通过模仿创造声音来认知世界。因此不同方式的认知会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 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社会习俗以及民族性格。中国人倾向于通过眼睛来观察周围环境, 而西方人倾向于用嘴巴来进行表达沟通,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整体性格安静沉默, 而西方人比较开放幽默健谈。当然导致民族性格不同的原因多种多样, 政治、经济、地域等各有影响, 但是从语言、文化和思维三者关系的角度出发来解构民族性格和文化基因也是一种探索。
此外, 单从学科角度来阐释, 英语是一门较为系统科学的语言, 固定而正统的语法规则、时态体系使得英语更有秩序性和逻辑性, 这也在许多西方人较强的逻辑表达和明确的思维方式中有所体现。而中文就显得更有浪漫人文情怀了, 适应了文学艺术表达的含蓄和朦胧, 所以语言表达的特征也表明了中国人性情中的腼腆、谦虚和委婉。因此英语是形合的语言, 而中文是意合的语言。
3 中英语言在当代社会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中显现强大的生命力的。中英两种语言从最初的蛮荒走到如今的繁华, 这其中不乏岁月文化的积淀和社会发展的渲染, 它们在当代社会下又有着新的发展。
当今的中国飞速发展, 中文也随着政治改革的趋势, 政府重组的需要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而适应着社会。比如“反腐倡廉”、“李克强经济学”等就表达了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策略和动向;“选秀”、“小时代”等就表达了当下一部分人们对于出名, 奢靡之风的追逐和狂热。越来越多的媒体和网络逐渐接受了这些表达, 把它们作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这也表明了当代中文的发展褪去了之前的繁文缛节, 因循守旧, 变得更简单易懂, 更大众化, 语言在引领的同时也在服务着新文化和新思潮。
英语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则向着简单化和全球化迈进。然而当今社会英语的变化也不可避免的受着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特别是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浪潮, 使得英语这门本身就易于变化的语言变得更加的多元。人们不再窠臼的按照传统语法来表达, 口语交流简单至极, 新词汇也应运而生。这些多多少少带有文化背景的新词语和新表达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社会发展变化的事实, 从而也影响着英语语言本身和西方文化的发展。
4 总结
萨尔兹曼 (Salzmann) 曾说过, 人类文化是复杂精深的, 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了语言的帮助, 它将如何发展。这句话也揭示了语言与文化之间彼此共生共息的依赖关系。通过使用语言, 我们可以展示行动, 分享知识, 表达价值观, 语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反映了它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因此当我们对比两个甚至多个语言发展历程的时候, 新的思维火花就迸发了。中英两种语言虽然语系不同, 特征不一, 但是却彼此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当通过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进行比较的时候, 许多冰冷沉寂的语言知识和事实竟然变得鲜活而有生命力了, 这就是语言与文化的魅力, 这也是交流与交际的源泉!
参考文献
[1]Claire Kramsch.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Samovar LA, Porter R E, Mc Daniel E R.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7th dition) [M].Dong Xiaobo.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4.
[3]Ye Shengnian.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A course ofcomparative stud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10.
[4]陈德彰.热词新语翻译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2014.
[5]陈海燕.英语新词的文化现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2 (5) :98-101.
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篇11
关键词:情态附加语;学术语篇;中英对比
学术语篇不仅传播最新学术知识,推动科学发展,并且旨在说服读者和学术团体接受作者的研究成果,认同其论点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情态附加语作为实现人际功能的一种资源手段,表达了学术语篇作者的观点和判断。本文在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英汉学术语篇中的情态附加语进行了对比分析,探究了情态附加语在中英学术语篇中的分布异同。
一、理论框架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奠基人韩礼德(Halliday)将语言的功能分为三大类,分别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根据纯理功能,英语附加语分为情境附加语、情态附加语和连接附加语这三大类。在语篇分析中,系统功能语法认为情态是实现人际元功能的主要手段,而作为“认识情态的最纯正的表达”,情态附加语是用来表达说话者个人态度和评价的重要词汇语法资源之一。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指导,对英语附加语和汉语附加语进行了分类和界定,并尽可能做到分类明确且英汉功能对等。
二、情态附加语在中英学术语篇中的分布特征
1.语料及方法
本研究选取人文学科领域国内外权威期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在语料收集上,随机选择了中英人文社科领域的三门学科,分别是语言学、历史、哲学。其中语言学学科领域有《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Applied Linguistics、Journal of Pragmatics;历史学科领域有《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哲学学科领域有《哲学研究》《哲学动态》、Synthese、The 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从以上期刊发表的文章中各随机选取10篇,共计120篇,来构成本选题的语料库。语料库容量为中文688,842字,英文544,070字,共计1,232,912字。确定语料库组成后,运用AntConc等计算机软件对语料库中的英语情态附加语和汉语情态附加语进行考察和统计。
2.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双语平行语料库中情态附加语的检索及统计,中英学术语篇中情态附加语的总体分布特征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到,中英学术语篇中,语气附加语的使用频率均远远高于评论附加语。且英文学术语篇中语气附加语和评论附加语的使用频率均高于中文学术语篇。相较于评论附加语,语气附加语与语气结构的关系更加紧密,中外学术语篇的作者都更倾向于通过语气结构含蓄地表达情态。而英文学术语篇中语气附加语和评论附加语均高于中文学术语篇中的附加语数量,可见英文学术语篇作者更加注重学术语篇表达的个性化,他们的学术语篇中带有更多的个人标记。
表2显示,中文学术语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表达时间的语气附加语,其次是用来表达情态的,最少的是用来表达程度的。而英文语料库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在英文学术语篇中,表示程度的情态附加语最多,其次是表示时间的,最少的是表示情态的。除了表时间的语气附加语在中文学术语篇中使用频率高于英文学术语篇外,英文学术语篇中表示情态和程度的语气附加语均高于中文学术语篇中同类语气附加语的使用频率。尤其突出的是英文学术语篇中表达程度的语气附加语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中文学术语篇。
以上分布情况表明中文学术语篇作者在表达强度方面有所保留,而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时态的情态附加语,表明了中文学术语篇作者在表达观点时的严谨程度,这和中国中庸的文化传统也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英文学术语篇作者则更倾向于使用表达程度的语气附加语,这体现了作者个人对于他人及自己各种学术观点和事实的认同程度不一。
中文学术语篇中使用最多的是表达事实的评论附加语,其次为表达断言性的评论附加语(表3)。这说明中文学术语篇作者在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时更加注重对事实的描述和对结论的断定。
英文学术语篇中使用最多的是表达断言、有效性、事实、以及表达个人介入的评论附加语。这说明英文学术语篇作者在学术成果的呈现中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体现出学术的个性化。同时,也通过其他语气附加语来表达自己对于学术观点有效性和事实性的评判。需要注意的是,绝大多数表达个人介入的语气附加语都是集中在表达精确方面,这也体现了英文学术语篇作者在突出自己观点个性化的同时,对于学术研究成果和结论持有相当的保守度,体现了英文学术论文作者的严谨性。
在中英学术语篇中,表达事实和断言的语气附加语均比较丰富。这一现象表明了学术论文,不论中英,不论作者是否要推销自己的学术观点,都是基于对学术事实的客观描述。这与学术语篇追求客观、科学的传统观点是相一致的。与此同时,大量表达断言的语气附加语的存在提醒我们,学术语篇不只是其作者在客观地铺陈学术信息和试验结果,更是作者表达自己学术观点,赢得学术话语权的一种方法。
此外,不同于其他语类如新闻和个人评论,学术语篇主要目的是传达学术信息和作者的学术观点,几乎不涉及智慧品德等方面。因此,表示智慧和道德的语气附加语在学术语篇中的存在可以忽略不计。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英学术语篇中均存在着丰富的情态附加语,但分布情况有所差别。这些异同也反映了中英学术语篇作者在传达学术信息和表达学术观点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期望本研究可以对揭示中外学者在学术语篇中体现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以及对我国学生的英汉学术论文写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ed)[M]. revised by Christian M. I. M. Matthiessen. London: Edward Arnold,2004 .
[2]常晨光.作为评价手段的情态附加语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杨信彰.英语学术语篇中的评论附加语[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
[5]朱永生,严世清,苗兴伟.功能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中英姓氏文化对比 篇12
关键词:姓氏文化,传承性,多样性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类, 姓氏文化是一种制度层面的文化, 也是一种体现着家族血缘关系的符号。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曾赋予它某些特殊的规定, 用来规范和调整社会结构,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文化制度。于是家族中的长辈在给晚辈取名时便有了各种各样的道理, 如表达某种愿望, 赋予它某种精神, 象征某种事物。中外姓氏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姓氏体系。下面从中英两国姓氏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相同点:
1. 在汉语和英语姓氏体系中, 有类似的取姓的方法。
在汉语姓氏体系中可分为以职业为姓和以居住地为姓。前者如陶、卜、乐等, 后者如东门、南郭。另外住在池边的以池为姓, 住在柳下的以柳为姓。
在英语姓氏体系中也可分为以职业名称为姓和以居住地附近的地形、地貌为姓。前者如Carpenter、Thatcher、Cook等, 此类姓氏源自于从事某一职业的工匠名称, 意为木匠、盖屋顶的人、厨师;后者如Hill、Bush、Lake等, 此类英语姓氏原意分别是小山、丛林、湖泊。
2. 在汉语和英语姓氏体系中, 都存在着同化和吸收外来民族的姓氏成分。
在汉语姓氏体系中, 中国的姓氏制度虽然以汉族原有的姓氏为主体, 但也吸收和容纳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 因此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象征。如姓尉迟的不一定都是少数民族, 凤凰卫视的主播尉迟琳嘉就是汉族人。
在英语体系中, 在英国历史上的人口迁徙是经常发生的, 移居英格兰以外的人逐渐形成了Scot and Wallace。这些新移民以Scot and Wallace为姓。有些新移民被当地人称为traveler、newcomer。
3. 在汉语和英语姓氏体系中, 都存在着对自己的长辈或父母忌讳直呼其名。
因此在取名时力求避免与父母或长辈重名, 这一现象表明了子孙后代对先人的崇敬。
在汉语姓氏体系中, 如唐代诗人李贺, 其父李晋肃, 仅因“晋肃”之“晋”与“进”同音, “肃”与“士”音近, 李贺便以有讳父名而被人议论攻击, 不得参加进士考试。在中国, 一个家族中所有的成员都会按照亲属关系排定辈分, 晚辈对长辈讲话都要使用亲属称谓作为尊称, 否则被视为没有教养。
在英语姓氏体系中, 古代英国人只有名没有姓, 他们的名字很简单, 如Firth、Snelgar。他们取名遵循一条重要的原则:不许与先辈重名, 这表现了子孙后代对先人的崇敬。
二、不同点:
汉语的姓氏体系远比英语的姓名体系历史悠久, 形式复杂。
1. 中国的姓氏带有宗法色彩, 在上古, 姓和氏是有区
别的, 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 氏产生于父系社会, 是姓的分支。《说文解字》云:“姓, 人所生也。古之神圣, 母感天而生子, 故称天子, 从女从生。”由于当时实行的群婚制, 生下的孩子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在这种情况下, 孩子只能随母亲取姓。早期的姓不是单个人的, 也不是单个家族的称号, 而是整个氏族的称号。如炎帝姓姜, 黄帝姓姬, 少昊嬴姓, 舜禹姚姓, 夏禹姒姓等。同时姓氏具有“别婚姻”的作用, 古语道:“男女同姓, 其生不蕃。”奴隶社会时期, “百姓”是贵族阶级独享的, 贫民和奴隶是没有姓的。如庖丁。另外, 在封建社会时期, 一个氏族或者家族常用族谱或者家谱记载着它们的变迁始末和家族的承袭关系。族谱和家谱具有浓厚的宗法制度色彩, 为我们研究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英国的姓氏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公元1066年, 诺曼底人征服英国, 宣告了有名无姓时代的灭亡。英语姓氏的产生是英国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 它的演变经历了从兴起到相对固定的过程。在中世纪的英国社会, 阶级矛盾尖锐, 贫富差距扩大, 教会势力强大, 英国封建社会的所有权力都是以拥有土地的多少为基础的。国王、教会、封建贵族拥有大量的土地, 因而在国家事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会作为神权的象征, 主宰着人们的思维, 统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对姓氏也不例外, 如Pope、Priest、Bishop、Graver、Beacon等。
姓氏对联姻、别贵贱所起的作用不同。中国古代社会盛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如周王朝时的晋、鲁两国不能通婚, 因为都姓姬, 但秦晋两国却可以世代通婚, 因为秦国姓赢。古代女子十五岁举行成年礼, 即“笄礼”, 同时要取字, 表示拥有出嫁的资格, 出嫁后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出嫁前的本国国名, 如周幽王的宠妃褒姒, 本人姓姒, 来自褒国。如果女子所嫁之人为国君, 也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国君死后的谥号, 如卫庄公的妻子姓姜, 因此在卫庄公死后她被称做“庄姜”或“卫庄姜”。
英国没有姓氏之别, 妇女的姓氏并不重要, 出嫁后, 一般要改随夫姓, 而自己的本姓则被淹没。如Mary Smith嫁给了John Robinson之后, 改为Mary Robinson。著名的“辣妹成员”Victoria Smith嫁给了著名球星David Backham之后, 就改名为Victoria Backham。这大概与他们的婚姻制度及等级观念有关。
3. 姓氏的构成不同。
汉语的姓氏较为复杂, 有单姓、复姓以及多字姓之分。其中以单姓数量最多, 单姓有三种, 第一是以祖先的图腾为姓, 如熊、牛等。第二是以国邑为姓, 如鲁、卫等属于姬姓国;宋、齐等属于异姓国。第三是以爵位为姓, 如王、侯等都与其祖先封王封侯有关。复姓也有三种, 第一是以祖先的称号为姓, 如轩辕、高阳等。第二是以官职为姓, 如司马、司空等。第三是由少数民族的称呼转化而来, 成为汉姓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尉迟、长孙等。多字姓有大家所熟知的爱新觉罗、叶赫那拉等。
英语姓氏中有复姓, 但数目少, 主要是单姓。单姓是以个人的身体和个性特征为姓, 如Long、Short, 其本意分别为“大个子”、“矮个子”。英语中的复姓, 中间用连词符号连在一起, 如Lloyd-Jones、Bartle-Smith等。这种复姓是由父母二人的姓氏合在一起形成的。它产生的历史渊源,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重姓, 另一方面反映了英国历史上贵族财产的一种继承方式。英国贵族财产按规定由男性子孙继承, 如果没有男性继承人, 女性后代也可以继承, 但需要把男女两家的姓连在一起。
4. 汉语的姓名排列次序与英语正好相反。
中国是采用先姓后名的做法, 而英国则采用先名后姓的做法。前者如李清照, 姓李, 名清照, 后者如Abraham Lincoln、Franklin Roosevelt。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姓氏犹如一本大百科全书, 忠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 是一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学问。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郭锡良等主编:《古代汉语》[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8。
【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推荐阅读:
中英文化对比09-11
中英姓氏文化对比07-07
中英文化价值观08-02
浅谈中英文化差异07-26
中英婚俗差异(跨文化)讲稿07-30
中英句式对比07-22
中英问候语的文化差异09-25
在口译中如何弥补中英文化的差异05-28
中英语言文化差异的问卷调查11-04
中英文语法对比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