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心理学

2024-05-31

环境行为心理学(精选12篇)

环境行为心理学 篇1

摘要:通过对北方工业大学毓秀园改造进行调研, 分析了其对校园规划诸要素的影响, 运用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加以分析, 从而明确毓秀园改造的意义。

关键词:校园交往空间,改造,行为心理,校园规划

大学校园是特定人群在一定的土地上所呈现出的区域文化景观, 具有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双重属性。从物质角度看, 校园环境景观包括了实体要素和空间要素, 如建筑、道路、广场、绿化、设施小品等;从文化角度看, 校园环境包含了人及社会关系, 作为特定的区域景观, 大学校园也处处渗透着文化属性。

1校园交往空间

校园的交往空间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 也分为不同的层次。首先是中心广场, 是学校主要的公共空间和人群集散中心, 往往和大学的主题建筑, 标志共同形成校园的空间意象。其次是区域性广场, 是该功能区的景观节点。院落组团相比较前两者来讲更加私密, 一般是建筑前后院的半围合空间, 环境相对安静, 具有较强的领域感, 供团体内师生使用。建筑内院是随着复合性建筑的出现而兴起的, 为学生课间提供暂时性休息。

校园核心意象区内的绿地休闲空间是大家印象深刻的场所, 这主要是教学建筑的前后空间以及建筑间的绿地环境。这种具有明确意象的交往空间往往是由于整个核心区内的空间环境布局和环境利用所带动的。

2毓秀园——校园分析

北方工业大学毓秀园, “毓秀园”之名取之于明代张璁宅第后花园, 寓“培育文学新秀”之新意。重新修整过的毓秀园较原来的敞亮了些, 园子也更漂亮了些, 但曾经的毓秀园也不会被我们遗忘吧。带着这样的复杂心情, 我们回过头来, 重新审视毓秀园改造所带来的利与弊。

2.1 毓秀园——校园功能分析

2.1.1 学校的视觉中心

学校的视觉中心是一教、二教、毓秀园、图书馆。一教是学校的门面, 是正对正门的建筑物, 故标志性意向最强。而毓秀园正处于校园的几何中心, 位置意向与导向功能也比较强。

2.1.2 校园的功能分区

毓秀园被定位为校园中心绿地广场, 其位置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 同时也具有导向的功能。毓秀园是校园中最主要的开敞空间, 也是核心景观区域, 展示着学校的人文气息。

毓秀园周边的建筑物主要有:一教、实验一楼、二教、七公寓、食堂、四公寓, 毓秀园便成为了这一区域内建筑物之间的缓冲区域, 这样的缓冲不仅是在建筑层面的分隔与围合, 更是人们对校园视觉心理感受的调和。五教—毓秀园—古柏园这一轴线与毓秀园一起构成了校园内教学区与生活区的划分界限, 占地规模比较小的校园非常适合这样的分区布置, 可以有效地分隔校园功能、整合流线, 同时加强毓秀园校园绿地空间的意向性。

2.2 毓秀园——校园流线分析

校园内通过设置路障对汽车的行驶区域进行了划分。以教学建筑为主的内部行驶区, 停车场主要分布在一教正门前、三教北侧以及四教西南侧, 车辆主要是住在校外的教师用车。以家属楼、宿舍楼为主的外部行驶区, 停车场主要位于九公寓北侧以及五教西北侧, 另有一部分位于家属楼周边以及校医院南侧路上, 车辆以住在校内的教职工家属以及部分学生所有。

五教—毓秀园—古柏园成为主要的人行道路, 实验楼—二教前人流减少, 三教报告厅—四教西人流减少, 交通顺畅, 校园道路现状图见图1。

2.3 校园轴线分析

校园横向轴线主要有三条:一教南侧的东西向道路、一教北侧的东西向道路、二教南侧的东西向道路。次要横轴线:四教南侧路 (见图2) 。

校园纵向轴线主要有三条:五教北门—穿行毓秀园—学校北门花园、二教—北门, 以及五教—毓秀园—古柏园。两条次要纵轴线:三教报告厅—四教西、国教—校园餐厅 (见图3) 。

毓秀园改造后形成的“五教北门—穿行毓秀园—学校北门花园”这条纵轴线, 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它将新旧校区串联起来, 形成了新的景观轴。这条景观轴给人们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视觉感受, 五教北侧的广场为开端, 途经一教与三公寓之间是较为开敞的空间, 而进入毓秀园后便感觉幽静宜人, 北部的古松园以其幽闭的环境形成了整条轴线的结尾。整条轴线节奏感很强, 同时增强了五教和毓秀园的景观意向, 对于新校区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2.4 绿地系统分析

2.4.1 绿地休闲空间

绿地休闲空间具有较强的可达性和开放性, 同时通过植物的遮挡, 又具有一定的依托感和私密性。这些空间相对于广场来讲更加安静, 很容易建立领域感。由于拥有融合在自然之中的随意交流, 深受师生认同、喜爱。而校园绿地空间也给学生们提供了第二课堂, 学生们在此认植物、检验土壤、晨读, 校园中的美丽环境还会是学生们笔下的风景。花园内部的可停留处包括:入口、道路、椅子、硬质铺地、草坪、台阶等等, 下面我们就对毓秀园的可停留处进行分析研究。

2.4.2 校园绿地分布

校园内部的绿地分布比较广泛, 也相对均衡, 既有多方面围合的公共核心绿地, 也有围绕单个建筑而设的专属绿地, 又有专门营造出的花园绿地。其中, 毓秀园和图书馆东侧的广场是学生们经常停留以及穿行的绿地场所, 这是由于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 具有一定的开敞性;校医院西侧古柏园也会有学生进入, 它提供了一部分的私密空间;第二实验楼北侧花园因为其所处地理位置以及其设计的原因, 导致其私密性过强, 从而令许多学生望而却步。

2.4.3 毓秀园与灵秀园的关系

毓秀园与灵秀园以及图书馆东侧的广场, 三者之间虽然有分割线, 但在视线上面则是连通的, 形成了感觉层面的贯穿与联合, 共同形成了校园的中心绿地区域, 体现了其核心的作用。

2.5 毓秀园布局分析

毓秀园是校园的中心绿地休闲区, 同时承载着交通穿行、公共活动、学习交流、私密约会等功能, 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毓秀园的三个出入口分别位于其东侧、南侧、北侧, 中间的穿行路是人流集中的区域, 草坪山坡, 通过竹林、假山以及树木与毓秀园内部穿行路分隔, 通过绿篱和栏杆与毓秀园外部路分隔, 花圃与松柏林形成毓秀园的东部景观, 相对开敞。

2.6 毓秀园私密性分析

2.6.1 个人空间及半私密空间

个人空间是自我潜在的保护, 使人们避免来自外在实体或情感方面的潜在危险, 是人类私密性的最小维度。个人空间的需求要求我们在设计中满足人们行为心理上对于私密性和半私密性的要求。交往是人的需要, 独处也是人的需要, 私密性有助于建立自我认同感, 增强独立性和选择意识。在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 我们要促进学生的交流但也要提供充足的私密和半私密性空间, 供学生不受干扰的独立思考或其他的个人行为。

2.6.2 毓秀园的外围护结构与其私密性

毓秀园的外围护结构与其私密性之间的关系是个有趣的话题, 特别是毓秀园改造前后形成的私密性对比。改造前:在改造之前, 毓秀园是个较为封闭的花园, 环境静谧、清幽, 私密性较强, 其定位是位于校园中心地带的绿色景观园林, 给人以世外桃源的感觉。南侧入口处的门, 怡然典雅, 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园内的两条道路以及位于园中心的花坛构成了人们行走可达的交通空间。改造后:改造后的毓秀园变得更加开敞了, 主要体现在:由于校园新轴线 (五教—毓秀园—古柏园) 的引入, 园内中心南北向路被打通, 而中央的花坛也取消了。通过观察分析以及对现场的实地调研, 发现毓秀园更开敞了, 私密性减弱了, 更像是一个校园中心绿地开敞空间, 这种变化也对同学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 同时也变得开阔了。毓秀园成为了一个更加充满活力的室外休闲空间。毓秀园四面的围护结构对毓秀园内部气氛的营造, 私密性的保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这些围护是否应该被拆除, 这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就目前而言, 单从围护结构与私密性这个层面上来讲, 毓秀园已经作出了比较适宜的处理。

3结语

人的性格与需求是复杂多变的, 环境也是有其自身适应性与特点的。这两个要素互为主客体, 我们营造环境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行为与心理需求。虽然现在的毓秀园失去了之前“世外桃源”般的秀美意境, 但从校园规划以及对人们行为心理影响的层面来讲, 这次改造还是有其意义和价值的。不仅塑造了一片校园中心绿地区域, 形成的新的校园轴线更加成功的串联了新老校区, 对于新校区的建设以及新老校区的和谐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毓秀园内部的重新设计也将园内功能合理分化, 这样的校园绿地休闲区特点更明确, 包容性更强。虽然园内部分设计略显生硬, 但其实际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园内同时分享着幽静与生机勃勃两种氛围。我相信, 经过些许改进, 毓秀园所提供的品质和气氛将会更加饱满。

参考文献

[1]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6.

[2]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12.

[3][美]里查德.P.多贝尔.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4.

[4]梅洪元.大学校园建筑创作的适度思想[J].新建筑, 2007 (2) :90-92.

环境行为心理学 篇2

行为心理主义作为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对其的主要观点进行阐述大致是从一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第一,从行为心理主义来看,人的行为是受到外界的不同刺激影响而产生的,而这其中既包括来自实体的刺激即来自于物理、化学、生物的刺激,也包括了来自虚体的刺激,即情感、思想、观念的刺激,这些刺激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体现,因此人的行为不是由单一的某一种刺激的影响产生的,而是在多种多样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所形成发出的。

第二,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中认为,行为的产生它是需要长期持续影响的,因此在这里突出体现了强化的概念,这也是被这一学派认为的实现行为体现的关键所在,其具体体现在人们对于某一目标或者想法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不同的行为进行目的的达到,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不断的强化产生,进而将行为得以体现,在这里,应当意识到对于强化来说,其分类可以分为两种,即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指的是通过某一反应的产生通过刺激来实现对某一行为的强化,实现某一行为的产生;负强化指的是通过某一反应行为的产生,来刺激行为的避免,进而消除该行为的产生可能。

第三,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认为有效的观察是实现学习的重要条件,是一个人产生反应进而发展成为行为的先决,对于观察本身而言也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其作用与成效也是不同的;第四,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认为,人们的行为产生不仅仅是受到的外界的影响产生,同时也会个人的内在因素影响,二者共同作用产生行为的发展。

2.行为心理学对提升企业人力效率方面的经济分析

2.1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中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运用

企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中,员工是推动其不断发展的基础力量,因此,员工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成效如何,所以对于员工的不断培养是企业想要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对于员工的培养方式是受企业自身情况限制而多种多样的。但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来说,无论是怎样的企业在开展对员工培训的前期都需要对员工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解,结合实际情况设立发展的目标,同时,明确相关的开展模式,如专业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班创立、实践性的训练等,从而使得员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环境。

2.2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来实现对企业员工的激励

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对于员工的有效激励能够实现企业文化的形成与良好工作环境的建设,同时,对于员工的有效激励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归属感实现员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技能的发展。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中,认为员工是否拥有对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实现自身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关键。对于员工的激励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物质激励,即通过运用工资福利的提高来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只有使得员工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提升,才能够使得企业员工能够有着更高的发展需求,实现其工作热情的提高。

目前,不同的企业对于福利制度来实现对员工激励的模式与方法受其自身发展状况影响各不相同,但大多数企业都能认识到通过这种激励的方式能够实现企业员工对自身企业发展的推动,因此在对这样的激励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注重于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提供给员工一个良好的发展蓝图,但却难以满足员工当前的实际需求,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激励效果。这就使得企业在对这项制度进行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员工的发展进行长远的规划,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员工目前的工作热情进行有效地激励发展,完善福利分配制度,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能满足其工作的需求与报酬的肯定,同时也要建立并完善重大事故的应急措施,解决员工工作的后顾之忧。

2.3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的凝聚力程度决定了企业在解决问题,开展任务时的能力与效率,也是实现企业能够取得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想要提高企业的凝聚力,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建立与发展。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来看,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完善,能够实现企业凝聚力的增强。其开展方式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其一,对良好舒适工作环境的建设,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认为一个舒适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使得工作人员的情绪稳定,工作效率提高,心情舒畅的同时对其的认可度上升后对其的依赖性就会增强进而实现对企业的认同感与维护感。

其二,为员工的发展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结合每个员工的不同需求,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模式进行明确。在这里,企业需要做到,一方面,对于员工个人才华的肯定以及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通过资金、福利等方式来实现员工的有效发展;另一方面,给予员工个性化地辅导与指挥,进而使得其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更为符合自身要求与条件。

环境行为心理学 篇3

关键词:中职生;从众心理;逆反心理

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志趣相投者就会形成从众心理和行为,相反则会出现逆反的心理和行为。那么,什么是“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呢?从众是指“按多数人的意志或流行的做法行事”的一种心理和行为。逆反是指“对事情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思或多数人的反应完全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是完全相反的心理状态,但是,又是辩证统一的,从众之中有逆反,逆反中包含了从众,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相互转化。在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分析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和逆反心理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将有助于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一、中职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及逆反心理行为的表现

目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数量与日俱增。然而中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在学习纪律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一部分家长、老师看来,学生还小,不懂事,他们往往不重视学生的观点。因此客观上学生的心理不成熟与其成人意识需要得不到社会和家庭学校的承认有关,这一矛盾造成了职校生内心苦恼孤独,表现为受挫折感强,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消极的手段来弥补心灵的空虚,从而产生吸烟、赌博、打架等不良行为,或厌学,或辍学,或对抗家长、老师,或用奇特的发型服饰以表现其成熟的心理需要。职校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这种表现的心理需要比成年人要强烈得多。

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进入中职学校后,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也有了一定发展。他们一方面渴望融入新的集体生活中,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认可;另一方面内心又充满对自身的不自信和对外界事物的怀疑否定情绪,故在其心理行为上往往表现为“双重人格”,即“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的统一。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大约80%的学生承认在学校期间有过舞弊行为,约35%的学生承认自身存在早恋现象,约30%的学生认为打架也是解决争端的一种方式。甚至个别学生看到其余同学存在上述违纪现象,不但没有引以为戒,反而竞相效仿。之所以存在上述现象,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心智正处在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阶段上。进入中职校许多同学认为没有了应试教育考试的压力,放松了对自身的学习要求,他们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学习以外,更加关注自身的外在形象,更加渴望引起外界(同学和老师)的关注,往往热衷于追逐奇装异服以及富有个性的发型、装饰。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这部分学生身上仍然存在积极向上的闪光点,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渴望受到同学们和老师、家长的尊重理解,他们的“出格行为”无非是想引起他人关注或证明自身“实力”。作为教育者要及时看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比如学习成绩的进步,或班级集体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及时跟进,予以褒扬,同样会对其余学生“从众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但如果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批评某位“违纪”同学时不顾客观事实,无限上纲上线,不仅不能教育好当事人,反而会引起其余学生的反感,产生“逆反”心理,被批评者破罐子破摔,同情被批评者也大有人在,甚至有人“逆反心理”,公然效仿“违纪”行为。笔者认为产生上述现象主要责任不在于学生,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进行深入反思。

二、加强对学生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的正确引导

针对部分“违纪”学生及其群体中存在的“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笔者认为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认真研究广大青年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加强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结合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和心理咨询室的开设,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端倪,及时跟进服务,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大部分中职学生在校期间都有过与同学或亲友不愉快的经历,这些经历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或多或少的阴影,对他们“违纪”行为或“过激”行为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这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不能有丝毫松懈。

(二)充分运用科学教育手段,引导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尽管学生存在着发展中个体的差异,但本着“一切学生均可成才”的原则,教育工作者应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认真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位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今天许多中小学老师采用为学生制作成長记录袋,及时关注每位学生成长进步;笔者认为此种做法值得中职学校效仿,它有助于中职学生自律他律。

2.教师应作为平等师生关系积极先行者,一改过去“我训你听”的简单粗暴的方式,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平时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笔者认为教师的亲和力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绝大多数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笔者曾就“你心目中好老师应该是怎样的”对部分学生做过调查。绝大部分学生回答是“会主动关心爱护学生”“讲课生动、精彩”“没有架子”等。

3.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生活主体性地位。中职学生正处在心智发展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阶段,教师应改变“灌输教育”阶段的包办代替做法,有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应侧重于长效性,“春雨润物细无声”。中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中考失败者,原先在学校曾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纪律差强人意而长期处于被家长、老师关爱的边缘化。到了中职学校后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失败的心理阴影。在学习生活中稍有外界诱因刺激,极易诱发情感爆发。在思想行为中容易走极端,个别学生“违纪”行为容易在“逆反心理”诱导下蔓延成“从众心理行为”,从而导致“问题学生”群体的出现。作为教师面对此种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个别学生存在“违纪”现象,应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既指出其行为不当之处,又要关心其实际存在的困难并给予有效的帮助。“问题学生”群体的出现给我们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确实提出了挑战,也在一定层面暴露出我们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之处。但古人说“知耻近乎勇”,我们通过认真反思,及时总结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学生,服务学生,从而更好发挥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性作用。

总之,通过研究中职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及“逆反心理行为”,笔者认为对这两种看似对立又互相联系的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建立德育教育的长效机制,在素质教育旗帜下,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认真学习“八荣八耻”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从众心理行为”和“逆反心理行为”成为我们更好了解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健康重要平台。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使广大青年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健康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健全完善考试制度,逐步杜绝考试舞弊现象,将学生考试舞弊行为同学生个人诚信评议相挂钩。邀请成功人士(校友)到学校分享他们成功经验,从而产生积极的“从众心理行为”。通过开展普法知识讲座和辩论赛,逐步杜绝打架斗殴、赌博、早恋等不良现象,建设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邬强.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分析及对策核心期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环境行为心理学 篇4

1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门诊公共空间构成及平面布局和流程没有契合病人在诊治过程中对不同空间环境与功能的需求。门诊空间功能分区不合理,没有体现连续性、秩序性、效率性、安全性原则。

门诊公共卫生空间环境、功能、设施和色彩等,没有满足门诊病人的年龄结构、病理、生理、心理、情感的内在需求。

门诊公共空间设计与装饰没有考虑门诊病人对空间环境的响应度,强调内装修的档次,忽视门诊公共空间环境、功能、设施与装饰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空间环境与功能只强调医疗流程的需求,忽视病人在诊治过程中的心理与社会需求。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置没有根据门诊病人使用时间和频度不同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没有从人类需要的层次化,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角度出发[2]。

2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与功能对病人生理、心理、行为的影响

向往、期待、希望、通晓、焦虑、急躁、渴望是门诊病人就诊过程中的普遍心理。解除病痛、保障安全、尊重患者隐私权、知情权,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和人文关怀是门诊服务的重要内容[3]。门诊公共空间是医院最为开放的场所,是公众诸多活动的集合点,门诊公共空间环境,应满足众多使用者的需求,并通过对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装饰和医院强有力的人性化服务与管理,为病人创造轻松、平和的环境,减少病人的焦躁与不安。我们认为,病人在医院诊治、康复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与医院环境、医患关系、医疗质量、技术和社会综合因素相互影响并制约,其中,疾病的发展规律是内因,医疗环境、医疗质量、技术和社会综合因素等是外因,内因与外因使病人产生躯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恐惧,而心理状态的变化,又促使生理上的深层次异化。从医院公共空间环境与功能角度剖析影响门诊病人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原因是:⑴设计师和医院管理者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和措施,表现在医院建筑环境、功能、设施的缺位;⑵门诊空间构成及功能分区不合理,没有体现连续性、秩序性、效率性、安全性原则,表现为病人挂号、分诊、诊治、化价、交款、取药、检查奔走于不相邻的区域,加重门诊病人焦虑和急躁的心理;⑶只注重医疗流程需求,而忽视病人在诊治过程中心理与社会需求;⑷只满足管理者对空间环境构成的管理需求,只强调空间环境管理安全性,没有充分注重考虑空间设置及区域功能划分契合病人对医院总体空间的使用需求;⑸忽视病人对不同空间环境构成的需求,表现为不同科室诊室、等候空间没有根据病人年龄结构、病因、生理、心理、情感的需求而有针对性地设计;⑹灯光、空间环境色彩、装饰效果、空间区或划分等千篇一律,没有体现门诊病人需要层次化。我们认为,上述原因是造成门诊病人紧张、焦虑、急躁的主要原因,近几年临床环境医学研究表明,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情感过激变化是主要致病因素。因此,医院作为疾病治疗与康复场所,温馨的医疗空间环境与功能,良好的医技水平,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及设施,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能改善门诊病人的紧张、焦虑、急躁心理,对调节病人的心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治疗疾病具有积极作用。疾病是生物、理化、心理、环境和社会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门诊公共空间是医院最为开放的场所,门诊公共空间环境与功能建设,反映医院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环境文化建设,是医院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公共空间环境建设,可决定病人对医院的信赖程度,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门诊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装饰,应满足门诊病人及陪护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方位需求,特别是满足门诊病人就医过程中因紧张、焦虑而产生的心理需求和负性的情绪行为反应[4]。门诊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装饰应引起设计师和医院管理者的广泛关注。

3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的基本原则

关心和理解病人的内心感受,体贴并关怀病人的情感变化是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的首要因素,这种“以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已突破传统医院建筑功能高于一切的局限。我们认为,门诊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装饰和科室分布、布局,必须满足医学模式发展变化的需求,适应现代人生活高效性,满足医疗流程的效率性、秩序性,注重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置上的序列性和连续性和空间环境功能设施对病人生理,包括认知、情绪、情感、行为在内的整个心理过程的影响,充分考虑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中,不同病人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使用频度、使用时间的不同,设计中需要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提供多样的支持,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创造等候空间独立性、优化性、私密性,减少使用过程中的重复与交叉,满足非诊疗空间的设置契合使用者对医院总体空间的使用需求,符合医疗流程,注重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中的安全性,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控制交叉感染。注重将阳光与空气引入室内建筑。使建筑物与室外自然环境相互渗透,浑然一体。在改扩建中,医疗服务环境设施建设要遵循医德规范的伦理思考,满足病人生理、心理、行为和情感的需求[5]。

3.1 门诊候诊空间设计

候诊空间按其构成可分为厅式候诊、廊式候诊和绿荫候诊。候诊公共空间环境、功能设施及人性化服务措施影响门诊病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舒适、温馨的候诊环境及人性化的服务体现了医院服务理念和医院环境文化氛围,能够缓解并减少门诊病人紧张、焦虑的心理,嘈杂、阴暗、压抑、充满异味、缺乏人性化服务设施的候诊空间环境就会增加门诊病人紧张、焦虑和恼怒的心理。我们认为,候诊空间设计与装饰,在满足空间量和一定高度的前提下,应严格掌握候诊面积(成人1.2~1.5平方米/人,儿童1.5~1.8平方米/人)。厅式候诊多用于分科候诊或小型门诊多科室集中候诊,在候诊空间环境与功能上,应注重选择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尽可能使门诊病人看到室外庭院绿色景物或室内景观花草,为病人提供电视、观赏鱼、书刊画报供其观赏阅读。有条件的医院在等候区域内由分诊护士送上咖啡及点心,可能会给管理带来难度,但它会使病人感到他们不仅是病人更是医院的顾客,对于患者从生理到心理却是十分有益的,这种感觉的形成,对改善病人及其家属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以及调节医患关系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候诊厅内可悬挂风景画像或介绍医院学科优势和高、精尖技术和诊疗及服务流程等。廊式候诊多为诊室外面的二次候诊小科室的一次候诊,这种候诊方式只适宜科室内部走廊,不能和于公共走廊,且廊道不宜过长。我们认为,门诊中采用廊式候诊并不合理,病人在这种通过型空间内候诊,面对来往的人群往往表现出不安。另外,这种候诊方式所传递出的信息是病人急于进入诊室向医生倾诉病情的心理,这种候诊更加剧病人迫切、不安、焦虑的心理,使病人坐立不安,迫使其密切关注诊室情况,从而形成候诊空间的无序,这种无序又影响医护人员的精神状态。我们认为,如果医院改扩新建,即使采用廊式候诊,也应注重选择沿外廊设候诊廊,这种选择便于自然通风、采光和观看楼外景观。绿荫候诊是将外廊候诊再延伸至庭院经绿荫的一种候诊方式,在庭园绿荫、棚架之下设庭园椅,可供夏季门诊高峰季节的附加候诊空间。近几年医院改扩新建使我们体会到,采用厅式一次候诊结合电子叫号大屏幕显示技术会使科室单元秩序与效率得到保障。如果需要廊式候诊,应在设计中选择走廊设计凹室这样的停留小空间,使凹室停留小空间与走廊通过性空间各自有合理的形态,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儿科候诊室要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最好把医疗程序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增设不同年龄特点的游玩设施。总之,候诊空间环境建设是门诊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门诊诊室空间环境

诊室空间构成可分为分间式、合间式、套间式等,一般情况下以分间式的基本间为单位进行组合。诊室尺度以3~3.3米×4.2~4.5米进深为宜。儿科诊室布局流程应严格防控交叉感染,诊室面积应大于一般科室诊室,挂号、收费、药房、化验、卫生间应单设。注射、穿刺、输液处置与治疗室设在安静处,以免影响其它病人的诊断、治疗、休息和就诊秩序。

3.3 门诊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

统筹规划医院建设,分期实施医院改扩新建项目,注重基础环境设施建设与改扩新建有机结合,完善并统合医院功能分区,充分考虑公共空间环境的构成对公众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及精神状态的影响。“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本”营造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实施“人性化”规划、设计、建设,是我院新时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6]。我院在87000平方米门诊病房综合楼前庭空间设计中,在共享大厅公共空间构成上,突破传统医院公共空间构成形式向酒店共享空间靠近,以期创造出愉悦、轻松、祥和的医疗环境,改变传统医院公共空间冷峻、严肃的形象,避免医院大厅混乱、拥挤、紧张的气氛,缓解病人进入医院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病人诊断、治疗、康复的信心和能力。门诊部和住院部底层入口大厅中不仅设立鲜花礼品小卖店等设施,还将银行取款机、公用电话机、住院消费查询机、商店、休息厅、儿童娱乐设施、问讯、健康咨询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工喷泉水线、景观小品、绿色植物、楼顶休闲花园、阳光观景台、医疗主街等引入公共空间环境中,根据病人年龄结构、生理和包括认知、行为和情感在内的全方位心理需求特点及病人对空间环境的响应度,在门诊不同公共空间区域,建设具有不同特点的候诊区、休闲区、阅读区、交流区、游艺区等。

医院环境和医院环境文化给公众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7],良好的医院环境氛围能够对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其中,病人对阳光、绿色植物、水、空气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国外有研究表明,如果病人可以透过窗户看到室外园林中的树木,比他和直接看到砖墙需要的药品减少30%,康复速度也提高30%。色彩可通过视觉传递给大脑促进腺体分泌,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治疗与康复作用。如何将自然生态环境引入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中,使其兼技术性与艺术性,二者的有机结合塑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是现代医院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与装饰的原则和核心。我院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中,注重内环境的色彩选择、表面材料的选择、背景音乐的设置。我们认为,病人在诊治、康复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状态发挥着积极作用,空间环境设计忽视特殊色彩环境,就会使病人及其家属产生紧张、焦虑的心境,因此,医院公共环境设计与装饰中,应尽可能在空间功能、色彩、灯光、音响中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紧张的气氛、创造和谐氛围。我院在门诊病房综合楼公共空间环境中,根据病人年龄结构、性别、疾病种类、科室特点采用不同的环境设计与装饰方法,如儿童诊疗和病房区域设置多种形式的儿童游玩设施,墙面设置儿童卡通图画,力求从整体上创造出浪漫的气息,能够有效地减少患儿陌生、畏惧、恐慌的心理,也可减少家长的精神压力和紧张、焦虑、急躁的心情,能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在妇产科诊室中注重内在空间环境的营造与女性心理特点相结合,侧重诊室空间环境的隐私性,突出室内环境平静、安逸、淡雅的特点,注重表现女性的温柔和纤巧。

4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装饰及色彩的协调统一性

视觉形象设计导入医院环境设计是现代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趋势[8]。人的视觉是从感知到认知,再到心理活动,色彩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医院建筑是人类医疗活动的场所,空间环境色彩应有利于病人的治疗与康复。现代医院室内空间环境色彩设计既要符合卫生学要求,又要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情感的需要,白色已不再是现代医院空间环境色彩设计惟一的颜色。医院建筑空间环境色彩构成也将趋于安静、温馨的色调,不同区域满足不同病人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将淡粉色、淡蓝色取代白色。手术室、急诊室改用与红色血液相补的颜色,用青绿的灰色来代替,以缓解视觉疲劳和精神紧张。有研究表明,淡蓝色对高烧病人的情绪起稳定作用,紫色可使孕妇感到安宁,门诊一般以浅咖啡、浅灰色、灰绿色为主,色彩学理论告诉我们柔和的冷色调,能够缓解并减少门诊病人就诊过程中紧张、急躁、焦虑的心理,对病人具有安抚的作用。医院的功能科室仪器设备较多,其设备的色调也应尽可能选择与室内色彩协同统一的颜色。对特殊科室,如影像、检验、放疗、康复、消毒中心等设备较为集中复杂的科室,空间环境色彩设计应注意局部环境设计,以期达到警示、提示与指引的作用,医院外空间环境色彩的选择也应考虑病人生理、心理、行为和情感的需求,以满足病人治疗和康复为主体,体现技术性、艺术性与医院文化的相互组合。各建筑物外墙颜色、景观小品造型与色彩、屋顶造型及色彩、室外灯光造型与色彩、院内标识系统形状与色彩等,均应与院内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以体现医院环境文化氛围。

总之,几年来医院改扩新建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连续性、秩序性、效率性、协调性及环境色彩的选择,空间构成设置均应契合门诊病人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程度,均对病人的生理、心理、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制约着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会对门诊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门诊公共空间构成及空间环境与功能的发展变化,代表了现代医学发展水平和方向,与人类科学技术、医学模式及哲学思想的整体水平相适应。它是现代医疗理论对医院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的客观要求,是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本的体现。是创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保证,是提升人性化服务品质的基础,是衡量医院服务、经营理念,提升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基本要素。

参考文献

[1]巴志强,徐洪斌.医学模式发展对医院建筑环境、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4):54-55.

[2]姜维茂,宋茂银.要服务病人应读懂病人[J].中国医学伦理,2004,17(2):16.

[3]李晓莹,王渭莲,吕梁红,等.门诊患者候诊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12):734.

[4]潭伯兰.医院建筑空间环境与心理[J].建筑学报,1992,(6):9-13.

[5]巴志强,林晓萍,郭启勇,等.医院公共空间环境对病人心理的影响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7,28(4):48-50.

[6]巴志强,郭启勇,郭锡斌,等.可行性研究及前期策划准备工作在医院改扩新建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管理杂志,2006,22(1):59-61.

[7]巴志强,颜廷杰,郭锡斌,等.试论”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医院环境建设[J].解放军医学管理杂志,2007,14(7):547-549.

行为心理学_读心术 篇5

篇一:行为心理学--教你读心术.txt

一、10个万能谈话技巧

二、行为心理学--教你看穿谎言三、十种心理效应

四、TA是否撒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TA为什么撒谎。

一、助你成功的10个万能谈话技巧

1。以最婉约的方式传递坏消息句型:我们似乎碰到一些状况? 你刚刚才得知,一件非常重要的案子出了问题,如果立刻冲到上司的办公室里报告这个坏消息,就算不干你的事,也只会让上司质疑你处理危机的能力,弄不好还惹来一顿骂,把气出在你头上。此时,你应该以不带情绪起伏的声调,从容不迫的说出本句型,千万别慌慌张张,也别使用“问题”或“麻烦”这一类的字眼;要让上司觉得事情并非无法解决,而“我们”听起来像是你将与上司站在同一阵线,并肩作战。

2。上司传唤时责无旁贷句型:我马上处理。

冷静、迅速的做出这样的回答,会令上司直觉的认为你是名有效率、听话的好部属;相反,犹豫不决的态度只会惹得责任本就繁重的上司不快。夜里睡不好的时候,还可能迁怒到你头上呢!3。表现出团队精神句型:安琪的主意真不错!安琪想出了一条连上司都赞赏的绝妙好计,你恨不得你的脑筋动得比人家快;与其拉长脸孔、暗自不爽,不如偷沾他的光。方法如下:趁着上司听得到的时刻说出本句型。在这个人人都想争着出头的社会里,一个不妒嫉同事的部属,会让上司觉得此人本性纯良、富有团队精神,因而另眼看待。

4。说服同事帮忙句型:这个报告没有你不行啦!有件棘手的工作,你无法独力完成,非得找个人帮忙不可;于是你找上了那个对这方面工作最拿手的同事。怎么开口才能让人家心甘情愿的助你一臂之力呢?送高帽、灌迷汤,并保证他日必定回报;而那位好心人为了不负自己在这方面的名声,通常会答应你的请求。不过,将来有功劳的时候别忘了记上人家一笔。

5。巧妙闪避你不知道的事句型:让我再认真的想一想,三点以前给您答复好吗? 上司问了你某个与业务有关的问题,而你不知该如何做答,千万不可以说“不知道”。本句型不仅暂时为你解危。也让上司认为你在这件事情上头很用心,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启齿。不过,事后可得做足功课,按时交出你的答复。

6。智退性骚扰句型:这种话好像不大适合在办公室讲喔!如果有男同事的黄腔令你无法忍受,这句话保证让他们闭嘴。男人有时候确实喜欢开黄腔,但你很难判断他们是无心还是有意,这句话可以令无心的人明白,适可而止。如果他还没有闭嘴的意思,即构成了性骚扰,你可以向有关人士举发。

7。不着痕迹的减轻工作量句型:我了解这件事很重要;我们能不能先查一查手头上的工作,把最重要的排出个优先顺序? 不如当下就推辞。首先,强调你明白这件任务的重要性,然后请求上司的指示,为新任务与原有工作排出优先顺序不着痕迹的让上司知道你的工作量其实很重,若非你不可的话,有些事就得延后处理或转交他人。

8。恰如其分的讨好句型:我很想您对某件案子的看法?? 许多时候,你与高层要人共处一室,而你不得不说点话以避免冷清尴尬的局面。不过,这也是

一个让你能够赢得高层青睐的绝佳时机。但说些什么好呢?每天的例行公事,绝不适合在这个时候被搬出来讲,谈天气嘛,又根本不会让高层对你留下印象。此时,最恰当的莫过于一个跟公司前景有关,而又发人深省的话题。问一个大老板关心又熟知的问题,但他滔滔不绝的诉说心得的时候,你不仅获益良多,也会让他对你的求知上进之心刮目相看。

9。承认疏失但不引起上司不满句型:是我一时失察,不过幸好?? 犯错在所难免,但是你陈述过失的方式,却能影响上司心目中对你的看法。勇于承认自己的疏失非常重要,因为推卸责任只会让你看起来就像个讨人厌、软弱无能、不堪重用的人,不过这不表示你就得因此对每个人道歉,诀窍在于别让所有的矛头都指到自己身上,坦承却淡化你的过失,转移众人的焦点。

10。面对批评要表现冷静句型:谢谢你告诉我,我会仔细考虑你的建议。

自己苦心的成果却遭人修正或批评时,的确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不需要将不满的情绪写在脸上,但是却应该让批评你工作成果的人知道,你已接收到他传递的信息。不卑不亢的表现令你看起来更有自信、更值得人敬重,让人知道你并非一个刚愎自用、或是经不起挫折的人。

二、行为心理学---教你看穿谎言

1.真正的吃惊表情转瞬即逝,超过一秒钟便是假装的;

2.撒谎者不像惯常理解的那样会回避对方的眼神,反而更需要眼神交流来判断你是否相信他说的话;

3.“你去过她家吗?不,我没有去过她家”,对问题的生硬重复是典型的撒谎;

4.男性鼻子下方有海绵体,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某些内容;

5.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

6.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情,编造都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能否流利准确地进行倒叙是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标准之一;

7.叙事时眼球向左下方看,这代表大脑在回忆,所说的是真话;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

8.说话时单肩耸动,表示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是说谎的表现;

9.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到腿部(做好逃跑准备),因此手的体表温度会下降;

10.明知故问的时候眉毛微微上扬;

11.如果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

12.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

13.当面部表情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的表情是装出来的;

14.摩挲自己的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表现。当你不相信你自己所说的话,这样使自己安心;15.抿嘴两次,典型的模棱两可;

16.双手抱胸、退一步——肢体抗议,说明他的话不可信;

17.虚情假意不会有眨眼;

18.说谎者在说谎前会眼神飘移 在想好说什么谎后 会眼神肯定 如果你冷静的反驳 说谎者会再次出现眼神飘移;

19.撒谎者面对一个提问,通常会先有点失措,然后借假笑的时间迅速思考,想出一个并不高明的谎言,然后异常坚定地回应。而且,会一直自言自语,越说越多,因为沉默的时候,他觉得别人还在怀疑他;

20.用到“那个XX”之类的字眼,表示想划清界限;

21.瞳孔放大:害怕,愤怒,性欲;

22.五指向上紧贴在身体的一侧:紧张(stop),激烈的争吵。

记住两点,生活会更简单——

三、每日心理学——有助生活的十种心理现象!(品质提升)

我们的心理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情,科学家们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来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至今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解答方案。现在我们要说的就是存在于我们人群当中的一些心理怪象,了解这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人群当中。

1、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 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 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 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2、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 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3、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 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 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4、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 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6、心理规律六: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 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

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

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7、心理规律七: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8、心理规律八:蝴蝶效应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 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9、心理规律九: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 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

所以,妈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10、心理规律十: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四、重要的不是TA是否撒谎,而是为什么要撒谎;

行为心理学研究的结论: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同理,同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

篇二:心理学与读心术基础知识

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是心理学名词。

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

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

“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

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

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

达相反的情绪。

在机场排队的人群中 辨认出恐怖分子,是应用察觉“微表情”能力的一个极端的例子。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能力也能帮助我们。如果我们错误的理解“微表情”的 含义,我们会对交流对象形成错误的判断。这增加了人们之间的隔阂,而不是互相信任。如果理解了“微表情”,我们就能

从一闪而过的表情信号里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很多表情及其表现的情绪都是很常见的,因此大脑能够搜寻

并理解这些面部信息。

同样,当情绪有变化时,我们的面部也有种奇特的习性,能做出相应的表情,有

时这不需要我们具备知识,或是有意为之。

“微表情”一闪而过,通常甚至清醒的作表情的人和观察者都察觉不到。

在实验里,只有10%的人察觉到。微表情比起人们有意识做出的表情,“微表情”

更能体现人们真实的感受和动机

。售货员的笑脸里可能闪过一毫秒轻蔑的嗤笑,停车场里表情严峻向你走来的人

可能会突然闪现恐惧的表情。

虽然我们会忽略“微表情”,但是我们的大脑依然受其影响,改变我们对别人表

情的理解。

所以如果某人很自然地表现“高兴”的表情,且其中不含有“微表情”,我们就

能断定这人是高兴的。

但是如果其间有“嗤笑”的“微表情”闪现,就算你没有刻意去察觉,你会更倾

向于认为这张“高兴”的面孔是“狡猾的”或“不可信的”。

人类主要拥有至少七种表情:

1.高兴。人们高兴时的面部动作包括: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纹,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

2.伤心。面部特征包括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

3.害怕。害怕时,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

4.愤怒。这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

5.厌恶。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6.惊讶。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

7.轻蔑。轻蔑的著名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第一集:

1、倒叙法:先说正叙,后说倒叙。测试说谎

2、眼睛法:看着你有可能是在说谎,想看看你是否相信这个谎言。看左边,回忆,真话。

3、要三个人保持秘密的方法就是,其中两个人死了。

4、心生恐惧,典型的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到腿部做好逃跑准备,他的手部首先冰凉。

5、你去过她家吗?不,我没有去过她家。这样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谎言。

6、真相和快乐不可兼

得。

7、说话时单肩耸动,表示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身体和语言的不一致,表明

在说谎。

8、如果吃惊的表情维持超过1秒,那就是在装,说明他在说谎。真正的吃惊

表情转瞬即逝。

补充:

9、眨眼睛就是真情

10、瞳孔放大代表有性欲 哈哈

11、男人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

2、手放在眉骨附近代表羞愧

13、如果眉毛向下紧,那是真惊讶,如果眉毛上抬,表示其实知道而且在说

第二集:

1、说话时倒退一步,代表对自己所说的观点没有信心。

2、人们说谎的时候会摸脖子,这是个经典的动作。

3、纵火和强奸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它们都是为了自我证明而出现的犯罪行为。

4、对人说话时向前伸下巴,代表生气或者愤怒。

5、语速快,将物体放在胸前,使自己与人竖起一道屏障,这是焦虑的表现。

6、如果可以,选择观察,让别人来问问题,这样能更好地观察而避免分心。

7、没有预谋、只有一次、并且无其他暴力行为的强奸行为,一般都是罪犯为

了证明自己力量的男性主义崇尚者。

8、叙述者做出撇嘴的动作(嘴角两边向下,成一个凸行的弧度),这是一个 经典的泄露内心的表情,就是对自己所说的话没有信心,或者有撒谎的嫌疑。

mouth shrughands shrug

9、不要让事实妨碍真相。(这句话同第一集的那句“真相和快乐不可兼得”

一样,太精辟了)

补充:

10、说话时手掌向外一翻一翻的,代表没有信心或者编造故事。

11、吃安定可以减少情绪起伏额

12、女性如果看到同胞说自己被强奸而无动于衷的话,那说明她们知道这是

在说谎,这个根本没有发生。

第三集:

1、话语重复,并且声音上扬——撒谎

2、在学校里,越受欢迎的孩子,越会撒谎,他们能说会道,隐藏自己的感情。研究by福斯特

3、当人的脸部表情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表现出来的感情是装出

来的。

4、对自己描述的情况,会出现某些细节遗忘,但能进行及时纠正,很有可能

不是在撒谎。如:回忆高度时把100000英尺改为100500英尺。

5、说话缓慢轻柔表明内心极度的悲伤和焦虑。

6、如果没有合适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同上一集的不要让事

实妨碍真相,呵呵。)其实还有一句,既是在说假话,又不是在撒谎,那就是当

不知道自己说的是假话。

7、摩挲自己的双手——自我安慰的状态,当你不相信自己在说什么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个动作来使自己安心。

8、如果先突然大声说话,然后再用手猛拍桌子,这是对可怕事情反应的手势

时间差。如果是真的发火,这两个动作会同时进行。

9、在刑事案件中,只有清白的人才敢承认自己和死者有过争执。罪犯是不会

承认任何事情的,并且表面上会装得很无辜。

10、当真正的凶手看到被害者照片的时候,会表现出恶心、轻蔑甚至是害怕。但绝对不会是吃惊。

第四集:

1、要是有人要将要实施血腥的罪行,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眉毛朝下皱紧,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

2、(微)表情是无意识的,不是通过选择而做出的,因此是控制不了的。并

且和国籍没有关系。

3、几乎所有的婚礼上,都交织着香槟和怨恨。

4、眉毛上扬并挤在一起,那是害怕担忧和恐惧。

5、说话时眨眼睛——隐瞒了什么。

6、说话犹豫且重复,没有办法组织好自己该说的话,所以明显是在说谎。

7、手指指向一边,眼睛却朝另一边看,说谎的时候就会这样,绞尽脑汁编造

事实,肢体则完全跟不上。

8、亮出中指(****的手势),这是象征性的还有特定意识的下意识手势,充

满敌意。8 1.单肩抖动------不自信。2.注视对方眼睛------撒谎中(为了看看自己的把戏是否得逞)。3.中断眼神交流------不代表撒谎(回忆中)4.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典型谎言。5.抬起下巴------十分尴尬。6.揉鼻子------掩饰真相(男人的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痒)。7.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8.惊讶表情超过一秒就是假惊讶。

9.男人右肩微耸一下就是在说假话。10.当不能倒着将事情回忆一遍,那么事情肯定是编造的。11.用手抚额头-----表示羞愧。12.瞳孔放大-----恐惧。13.话语重复 声音上扬-----撒谎。14.肢体阻抗 向后退一步,表示刚说的话不可信 15.抿嘴 经典的模棱两可的动作 16..摸脖子 人撒谎的时候会摸脖子,典型的强迫行为 17.纵火与强奸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宣张自己的力量 18.撒谎的时候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情,往往没有任何表情 19.在学校越受欢迎的学生越会撒谎。20.手一直摩挲,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当你不相信自己的在说什么的时候,使自己安心们说谎的时候会摸脖子,这是个经典的动作。21.当真正的凶手看到被害者照片的时候,会表现出恶心、轻蔑甚至是害怕。但绝对不会是吃惊。22.要是有人要将要实施血腥的罪行,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眉毛朝下皱紧,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 23.亮出中指(****的手势),这是象征性的还有特定意识的下意识手势,充满敌意。24.鼻孔外翻,嘴唇紧闭,生气。25.下巴扬起,嘴角下垂,自责。26.眉毛向上,拉紧,恐惧。2 7.当你不相信自己在说什么的时候,就会摩挲自己的双手来使自己安心。28.如果先突然大声说话,然后再用手猛拍桌子,这是对可怕事情反应的手势时间差。如果是真的发火,这两个动作会同时进行。29.提高右边的眉毛,表示你很疑问。30.嘴唇左边向撩起,假笑。脸部74%的真实感受往往会在右脸暴露。

.篇三:心理学与读心术基础知识

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是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 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 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 达相反的情绪。在机场排队的人群中 辨认出恐怖分子是应用察觉“微表情”能力的一个极端的 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能力也能帮助我们。如果我们错误的理解“微表情”的 含义 我们会对交流对象形成错误的判断。这增加了人们之间的隔阂而不是互相信任。如果理解了“微表情”我们就能 从一闪而过的表情信号里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很多表情及其表现的情绪都是很常见的因此大脑能够搜寻 并理解这些面部信息。同样当情绪有变化时我们的面部也有种奇特的习性能做出相应的表情有 时这不需要我们具备知识或是有意为之。“微表情”一闪而过通常甚至清醒的作表情的人和观察者都察觉不到。在实验里只有10%的人察觉到。微表情比起人们有意识做出的表情“微表情” 更能体现人们真实的感受和动机。售货员的笑脸里可能闪过一毫秒轻蔑的嗤笑停车场里表情严峻向你走来的人 可能会突然闪现恐惧的表情。虽然我们会忽略“微表情”但是我们的大脑依然受其影响改变我们对别人表 情的理解。所以如果某人很自然地表现“高兴”的表情且其中不含有“微表情”我们就 能断定这人是高兴的。但是如果其间有“嗤笑”的“微表情”闪现就算你没有刻意去察觉你会更倾 向于认为这张“高兴”的面孔是“狡猾的”或“不可信的”。

人类主要拥有至少七种表情 1.高兴。人们高兴时的面部动作包括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纹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2.伤心。面部特征包括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3.害怕。害怕时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4.愤怒。这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5.厌恶。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6.惊讶。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7.轻蔑。轻蔑的著名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第一集

1、倒叙法先说正叙后说倒叙。测试说谎

2、眼睛法看着你有可能是在说谎想看看你是否相信这个谎言。看左边 回忆真话。

3、要三个人保持秘密的方法就是其中两个人死了。

4、心生恐惧典型的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到腿部做好逃跑准备 他的手部首先冰凉。

5、你去过她家吗不我没有去过她家。这样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谎言。

6、真相和快乐不可兼得。

7、说话时单肩耸动表示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身体和语言的不一致表明 在说谎。

8、如果吃惊的表情维持超过1秒那就是在装说明他在说谎。真正的吃惊 表情转瞬即逝。

补充

9、眨眼睛就是真情

10、瞳孔放大代表有性欲 哈哈

11、男人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

12、手放在眉骨附近代表羞愧

13、如果眉毛向下紧那是真惊讶如果眉毛上抬表示其实知道而且在说 谎

第二集

1、说话时倒退一步代表对自己所说的观点没有信心。

2、人们说谎的时候会摸脖子这是个经典的动作。

3、纵火和强奸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它们都是为了自我证明而出现的犯罪行为。

4、对人说话时向前伸下巴代表生气或者愤怒。

5、语速快将物体放在胸前使自己与人竖起一道屏障这是焦虑的表现。

6、如果可以选择观察让别人来问问题这样能更好地观察而避免分心。

7、没有预谋、只有一次、并且无其他暴力行为的强奸行为一般都是罪犯为 了证明自己力量的男性主义崇尚者。

8、叙述者做出撇嘴的动作嘴角两边向下成一个凸行的弧度这是一个 经典的泄露内心的表情就是对自己所说的话没有信心或者有撒谎的嫌疑。mouth shrughands shrug

9、不要让事实妨碍真相。这句话同第一集的那句“真相和快乐不可兼得” 一样太精辟了

补充

10、说话时手掌向外一翻一翻的代表没有信心或者编造故事。

11、吃安定可以减少情绪起伏额

12、女性如果看到同胞说自己被强奸而无动于衷的话那说明她们知道这是 在说谎这个根本没有发生。

第三集:

1、话语重复并且声音上扬——撒谎

2、在学校里越受

欢迎的孩子越会撒谎他们能说会道隐藏自己的感情。研究by福斯特

3、当人的脸部表情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表现出来的感情是装出 来的。

4、对自己描述的情况会出现某些细节遗忘但能进行及时纠正很有可能 不是在撒谎。如回忆高度时把100000英尺改为100500英尺。

5、说话缓慢轻柔表明内心极度的悲伤和焦虑。

6、如果没有合适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同上一集的不要让事 实妨碍真相呵呵。其实还有一句既是在说假话又不是在撒谎那就是当 不知道自己说的是假话。

7、摩挲自己的双手——自我安慰的状态当你不相信自己在说什么的时候 就会出现这个动作来使自己安心。

8、如果先突然大声说话然后再用手猛拍桌子这是对可怕事情反应的手势 时间差。如果是真的发火这两个动作会同时进行。

9、在刑事案件中只有清白的人才敢承认自己和死者有过争执。罪犯是不会 承认任何事情的并且表面上会装得很无辜。

10、当真正的凶手看到被害者照片的时候会表现出恶心、轻蔑甚至是害怕。但绝对不会是吃惊。第四集

1、要是有人要将要实施血腥的罪行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眉毛朝下皱紧 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

2、微表情是无意识的不是通过选择而做出的因此是控制不了的。并 且和国籍没有关系。

3、几乎所有的婚礼上都交织着香槟和怨恨。

4、眉毛上扬并挤在一起那是害怕担忧和恐惧。

5、说话时眨眼睛——隐瞒了什么。

6、说话犹豫且重复没有办法组织好自己该说的话所以明显是在说谎。

7、手指指向一边眼睛却朝另一边看说谎的时候就会这样绞尽脑汁编造 事实肢体则完全跟不上。

8、亮出中指****的手势这是象征性的还有特定意识的下意识手势充 满敌意。8 1.单肩抖动------不自信。2.注视对方眼睛------撒谎中为了看看自己的把戏是否得逞。3.中断眼神交流------不代表撒谎回忆中 4.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典型谎言。5.抬起下巴------十分尴尬。6.揉鼻子------掩饰真相男人的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痒。7.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8.惊讶表情超过一秒就是假惊讶。9.男人右肩微耸一下就是在说假话。10.当不能倒着将事情回忆一遍那么事情肯定是编造的。11.用手抚额头-----表示羞愧。12.瞳孔放大-----恐惧性欲。13.话语重复 声音上扬-----撒谎。14.肢体阻抗 向后退一步表示刚说的话不可信 15.抿嘴 经典的模棱两可的动作 16..摸脖子 人撒谎的时候会摸脖子典型的强迫行为 17.纵火与强奸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宣张自己的力量 18.撒谎的时候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情往往没有任何表情 19.在学校越受欢迎的学生越会撒谎。20.手一直摩挲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当你不相信自己的在说什么的时候使自己安心们说谎的时候会摸脖子这是个经典的动作。21.当真正的凶手看到被害者照片的时候会表现出恶心、轻蔑甚至是害怕。但绝对不会是吃惊。22.要是有人要将要实施血腥的罪行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眉毛朝下皱紧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 23.亮出中指****的手势这是象征性的还有特定意识的下意识手势充满敌意。24.鼻孔外翻嘴唇紧闭生气。25.下巴扬起嘴角下垂自责。26.眉毛向上拉紧恐惧。27.当你不相信自己在说什么的时候就会摩挲自己的双手来使自己安心。28.如果先突然大声说话然后再用手猛拍桌子这是对可怕事情反应的手势时间差。如果是真的发火这两个动作会同时进行。29.提高右边的眉毛表示你很疑问。30.嘴唇左边向撩起假笑。脸部74%的真实感受往往会在右脸暴露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篇6

关键词: 攻击行为;情绪管理;儿童期;引导;

【分类号】B849

一.前言

攻击,一直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本能[1,2]和一种社会现象[3],且由于其对我们所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学科分支的发展,人们对于攻击及其行为表现的研究也不断深入[4]。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个体攻击行为及其诱因,与其生命早期经历与关键事件有着极强的相关性。儿童期情绪心理发展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遂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儿童,作为成长特殊时期的个体,一方面其具有接受能力强,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5];另一方面作为未来社会的主流群体,儿童的身心发展直接与社会发展相关,这使得对儿童的身心关注,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6,7]。另外,由于儿童期个体的表现具有外显性、易于观察和引导的特点,这为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干预提供了条件。

二.攻击的早期研究及其本质探讨

(一)对于攻击的早期研究

攻击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其表现在个体,且被进一步强化时便形成暴力个案,若发生在群体间则演变成暴乱事件,若是进一步的升级,则可能成为部族和国家间的冲突甚至战争[3]。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从纵向角度对这一现象加以简述。

虽然与近万年的人类历史相伴不离,但究其概念本身,人们对于攻击的相关研究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Frueder,1923,1932),他将攻击理解为人的一种“向死本能”[2];多拉德 和米勒(Dollard&Miller,1937,1941)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该理论认为当人的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即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甚至于引起犯罪。阿德勒对个体儿童期的经历加以分析[5],认为由于自卑的缘故,儿童往往通过攻击的形式,使情绪得到释放或通过其它消极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在这一过程中因自卑引起的心理得到补偿。该理论模型后经博格威茨(Berkowitz,1989)完善,即“修正的攻击-挫折理论”,后者进一步提出,攻击是由负性情绪启动的,进而巴伦和齐尔曼(Baron&Zillmann,1983a,1979)提出,当主体已知其攻击行为可能受到惩罚时,它可能阻止攻击行为的发生[3],这一理论对于中断和限制攻击提供了理论基础。

帕特森等(Patterson,1967)从攻击结果所引起的报偿角度,提出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的概念,班杜拉(Bandura,1973)在前者基础上,提出了攻击的信息加工理论(Aggress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从认知角度假设了攻击形成的内外部动因。道奇(Dodge,1983)则提出与工具性攻击相对的敌意性攻击(hostile aggression)的概念,并进一步验证了负性情绪(negative feelings,NE)在攻击形成过程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刺激和自我认知对攻击行为启动的相关性。

(二)对攻击及攻击性的概念化解释

攻击(aggression)往往是内在的情绪状态通过行为展现出的一种外在行为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外显性的行为占主要方面,而与之对应的是攻击性(aggressive),其在概念的指向上与前者有较明显的差别。前者强调的重点是某种行为或语言方面的外在表现,即偏向于行为的结果或其可见性;后者则在指示结果的同时,还包含那些有倾向但未经实现的过程,即既强调行为表现也包含形成行为的内在心理动因。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攻击(aggression)是指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在一定范围内,二者可以进行同义转换。而攻击性,则可以被标示为一种心理的准备状态[9]。借以这样的界定,叶茂林(2005)对攻击的外显形式和内隐性特点加以区分。笔者认为,以攻击性的概念来对其加以界定更适于探寻引起攻击性行为的内部动因。同时,对于那些并未付出实质行动、仅潜存于意识层面的攻击倾向和产生这种倾向的情绪加以分析和进行疏导、干预,从而防止行为的扩大化,其将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在此我们将其定义为:攻击是一种有意识地伤害他人(或自我)的内隐或外显性行为。其中按目的和结果不同,可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内隐性攻击和外显性攻击、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在引起个体攻击的过程中,行为结果通过情绪-情境-生理因素交互作用启动和增强,而情绪和认知及其交互作用成为攻击行为启动的关键性中介条件。作为外显的行为表现,攻击形为在儿童期呈现更为明显。

三.影响个体攻击的因素

(一)生理心理学角度的解析

Rushton等(1986)的双生子实验表明,儿童攻击性与遗传具有高度相关。Lagerspetz等用鼠系繁殖实验再次证实,老鼠的攻击性可以遗传至后代[8]。体内激素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攻击反应,例如5-羟色胺(5-HD)的偏低可导致敌视、冲动、攻击、追求刺激感觉等行为倾向[9]。Yates和Perry等(1992)报告,固醇类激素也可以引起运动员的敌意性攻击行为增加。David Reiss(2007)提出攻击的“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假说,认为儿童的基因类型与社会环境影响相互作用,并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加强或弱化[9]。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有研究者(Debra Niehoff,1999),从产生攻击的现实环境与实验操作环境的对比方面加以比较,提出生理-心理及“平衡点”的理论[10],其认为攻击是主体对于压力的情绪反应作用机制而形成的,但维持情绪稳定的基础是机体内部生理环境的稳定(即平衡),例如体温、激素水平、血压等相对于个体的稳态维持[8]。人格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Eysenck,1953,1976)认为脑皮质激奋水平偏低,情绪同时又不稳定,就容易形成攻击,甚至于形成人格障碍[7]。随着研究的深入,生物和人体实验对于攻击的研究都进一步指向于情绪,即各种生理生化变化是通过影响情绪为中介,而达到形成攻击的外部表现,这些理论都再一次强调了攻击与情绪的关系。

(二)个体倾向性角度对攻击加以读析

我国学者张文新等(2003)证实,学龄前期儿童多以工具性攻击为主,主要是采取身体攻击的形式,而敌意性攻击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个体差异性与攻击相关并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11]。王益文等(2004)在进行比较之后,认为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攻击可能带来的奖赏性结果的较高估计,而对于消极后果(如惩罚等)的考虑相对较少[12]。这再一次验证,儿童早期攻击行为的工具性特点,并受诸如自我认知、社会评价等因素影响而得到强化,在這一过程中,认知评价(Perceive Appraisal)是基础,而认知评价与情绪启动二者的关系,亦是近些年来心理学界关注最多的一个方向。

(三)家庭养教方式与攻击的关系

钱国铭等(1996)是国内较早提出家庭及养教方式对青少年人格产生影响的学者,苏月桐等从家庭养教方式影响少年人格并诱发高犯罪率的角度,验证二者的高相关性[13],曾智等(2008)则通过对犯罪少年案例的研究,验证父母对于儿童的养教方式影响儿童的性格和情绪表现[14]。GaylaMargolin等(2003)进一步从家教、父母关系及居住稳定性方面,研究上述三点对儿童暴力倾向、攻击性和情绪的相关性影响。最近一项研究(杨继平等,2011)提出父母冲突对初中生攻击行为具有提示性,家庭环境及相关因素是影响儿童从认知评价到情绪管理直至攻击倾向的一个因素[15]。综合来看,家庭对儿童攻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结构、稳定性、父母养教方式和父母关系四方面,并通过儿童对环境的认知、评价而达到概念化。这其中既伴有主体的社会性学习,又伴有对情绪的加工过程,而它们又直接影响着儿童对情境的解释风格。

(四)影响攻击的其它因素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儿童与青少年攻击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其所居住的社区环境、家庭经济状况[3]、媒体中的暴力境头、暴力游戏,及学校与生活中的友伴关系等。综上所述,攻击通常是以环境为中介,由诱发事件启动,通过个体的认知并再加工形成。按“信息加工理论”加以解释[11],这一过程主要牵涉着主体-环境-诱发事件三方面的交互作用,而环境与诱发事件往往以客观形式存在,主体的生物性因素与情绪管理因素交互作用成为主要原因。因此,假若对攻击行为加以中断或干预,则可以由生理和情绪两方面来进行,按照这样的思路,即以生理和心理调节的方式同时进行将会取得更优效果。李娜等(2011)提出,情绪是自尊与攻击的中介变量,自尊通过情绪的部分中介效应和完全中介效应影响初中生的攻击性,这一研究成为此类研究的一个较好范例。同样,若以外显性的攻击作为评价标准,通过对情绪的积极引导和管理作为干预变量,达到降低儿童攻击的目的,在实践操作层面将具有可行性。

当前关于情绪与攻击相关性的研究,皆是由情绪作为攻击线索的开始,然后到情绪与攻击的相关性,进而过渡到主体对引起应激的事件的认知评价,最后通过行为表现形成攻击反应。

五.结论与建议

由于情绪的形成过程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于攻击及情绪调节的具体机制仍需要深入的研究,但现有的研究大都趋向于,心理游戏等活动对于情绪调节具有积极作用这一共识,而个体的攻击行为也将会在这一干预过程中得到脱敏和合理的宣泄。这便是最早期的心理治疗(Play Therapy)的形成思路。游戏治疗是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指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协助儿童(一般是3岁至12岁)去表达他们的心理态度,再以干预手段达到治疗效果。事实上,游戏是儿童表达自我最自然的方式,近似于成年人通过“说话”来表达情绪一样。正如儿童在认知成长过程中其手段方法受生理心理发展限定,而只能以较直接的方式解读和感受,从而形成对身边世界的概念化一样,情境性的环境创设,辅助以游戏化的话语结构才能使其更直接有效的获得正确的模式,在游戏与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应对技能和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以情绪引导和管理为路径的心理干预手段,诸如儿童群体拓展活动、专门类的体育游戏、学校或家庭性的身体活动,将会成为引导学生习得情绪管理与宣泄,从而阻断并降低其个体攻击行为的积极方式。

参考文献

[1][奥]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M].王雪珍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29-63.

[2][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本能的冲动与成功[M].文良文化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178,70-89.

[3] Eliot R. Smith & Diane M. Mackie(2007).3rd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Psychology Press,466-475,473-516.

[4] 梅锦荣.神经心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83-461.

[5][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65-71.

[6]杨治良,刘素珍,高桦.内隐与外显社会认知(攻击性)的性别差异之实验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80-83.

[7]叶茂林.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2-14.

[8]Laura A. Freberg(2006).Discovering Biological Psychology.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404-428.

[9]Dodge Kenneth A(2010).Current directions in child psychopathology.Massachusetts:Pearson High Education Press.

[10]Debra Niehoff (1999).The biology of violence.New York:The Free Press,56-57,123.

[11]张文新,陈欣银,纪林芹等.3~4岁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3,1(26):49-56.

[12]王益文,林崇德,张文新.儿童攻击行为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3(27):540-544.

[13]苏月桐,傅以容,邱建国等.犯罪少年行为习惯及人格特征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2(6):121-122.

[14]曾智,徐正清,滕春芹等.父母养教方式与犯罪青少年特征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2(16):209-211.

环境行为心理学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天津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艾滋病社会组织招募自述性取向为同性恋或双性恋、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的高校在校学生,共50名,来自全市12个区的25所大中专院校。年龄范围为18~33岁,平均年龄为(21.82±2.50)岁,均为未婚男性。其中汉族学生47名;天津本市学生19名,外省学生31名;在本地居住不足2 a的12名;专业分布为:理工类25名,文史类16名,艺术类6名,医学类1名,经济管理类2名;性取向为同性恋的44名,双性恋的6名。全部研究对象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写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于2015年5—7月,到天津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艾滋病社会组织所在的场所,对研究对象进行逐一的、面对面的访谈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含基本信息、家庭环境和SCL-90量表等部分。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年龄、民族、户籍所在地、在本地居住时间、所学专业类别及性取向等问题。家庭环境包括成长家庭和童年与父母亲的关系是否融洽等问题。SCL-90量表[11]由10个项目共90个题目组成,采用5级计分,按严重程度从轻到重依次计1~5分,要求评定者对量表的每一项根据自己近1周的实际情况作出独立的评定,主要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和其他(如饮食睡眠等)等10个方面反映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全国常模[12],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不选1的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2分)考虑为筛查阳性。基本信息问卷、家庭环境问卷由调查员询问填写,SCL-90量表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填写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问卷进行双录入。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青年学生MSM的心理健康状况

以总分超过160分、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任一因子分数超过2分为阳性的检出率依次为34.0%,30.0%,66.0%。任一因子分数≥3分即提示可能有明显心理问题[13]的检出率为20.0%。见表1。青年学生MSM平均阳性项目数为(33.06±19.02)项。

2.2 青年学生MSM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

经t检验,两组人群的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总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青年学生MSM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余各项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排在前5位的心理问题依次是强迫症状、抑郁、其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见表2。

2.3 青年学生MSM心理健康状况与童年家庭环境的关系

是否与亲生父母生活和童年时与父母亲的关系对总分>160分、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任一因子分数≥2分3项阳性筛查标准的阳性检出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前者与3项阳性筛查标准比较的连续性校正χ2检验依次为3.327,1.550,0.000,后者依次为3.319,0.798,0.030,P值均>0.05)。是否与亲生父母生活对SCL-90量表各因子分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童年与父母亲关系融洽组的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其他因子分及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均低于不融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3 讨论

MSM已成为我国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中最受关注的人群[14]。我国青年学生MSM感染HIV也备受关注[15,16,17]。在本研究中,66.0%的调查对象处在轻度甚至严重心理困扰水平,且强迫症状、其他、抑郁、焦虑等方面的阳性症状更为明显。因子得分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强迫症状、抑郁、其他、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本研究样本人群的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及总均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综合考虑,本研究样本人群的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3方面症状都较为明显,与杨芳等[18]对武汉市132名在校大学生MSM的调查结果一致;但本研究SCL-90测试的总得分超过160分的检出率、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的检出率、可能存在明显问题的比例均低于武汉大学生MSM;总均分、除其他以外的9个因子分也均低于武汉大学生MSM。提示本研究样本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偏好一些。

研究还表明,童年家庭环境虽然没有影响阳性检出情况,但童年与父母亲关系却影响了抑郁、偏执、其他等方面水平和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说明童年家庭环境对青年学生MSM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杨泰[19]、和红等[20]的研究也显示了不和谐的家庭关系、未与亲生父母生活的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均产生严重影响。

以往的研究表明,存在心理异常、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指征的大学生更容易发生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和拥有多个伴侣,而在MSM中不使用安全套和拥有多个性伴侣又会增加患艾滋病的风险,从而会加剧其心理不良状况,进而形成恶性循环[21]。因此改善MSM的心理状况十分重要。

总之,青年学生MSM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受童年家庭环境的影响,提示家庭环境在青少年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应对MSM中青年学生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同时应该强调家庭环境在青少年心理成长中的重要性。

摘要:目的 评价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童年家庭环境的关系,为改善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5—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从天津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艾滋病社会组织招募青年学生MSM 5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家庭环境、SCL-90量表。结果 研究对象性取向为同性恋、双性恋者依次占88.0%(44/50),12.0%(6/50)。SCL-90量表总分超过160分、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的检出率依次为34.0%(17/50),30.0%(15/50),66.0%(33/50);可能有明显的心理问题(任一因子分≥3分)的检出率为20.0%(10/50)。青年学生MSM的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总均分的平均值依次为2.04,1.82,1.65,1.52,1.65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童年与父母关系融洽组的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其他的因子分及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依次为1.55,1.49,1.65,1.57分和29.61项,均低于不融洽组(分别为2.08,1.88,2.26,1.87分和41.93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青年学生MSM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不良,并在一定程度上受童年家庭环境的影响。应对MSM中青年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关注家庭环境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环境行为心理学 篇8

马会梅

筅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丁凤琴

行为主义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为教师教学行为设计奠定了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及应用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行为目标、任务分析、直接教学、目标参照评价、行为矫正等几个方面。

一、行为目标是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 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关键因素。行为目标也称学习目标或操作目标, 指用一种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目标, 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它主要描述学生通过对学科的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一度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马杰认为, 写得好的行为目标具有三个要素:一是说明通过教学后, 学生能做什么 (或说什么) ;二是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三是规定符合要求的行为目标。可见, 行为目标强调学习之后的行为变化和变化的条件, 它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模式, 它要求陈述提供什么条件 (刺激) 和学生能做什么 (行为) 。行为目标的教学设计使教学被区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 易于教师的控制, 其操作程序通常为:出示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根据目标进行评价;使教学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且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联系起来, 使教学评价得以简化;使传统“模糊的、混沌的、抽象的”教学过程变为具有清晰性、明确性、可控制性特征的过程, 把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看成是一个可预先决定和操纵的机械过程, 极大地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目标完成率, 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革命性提高。但是, 行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本质上是“技术理性”的, 它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 以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控制为核心, 处处追求效率, 强调目标的达成, 强调学生外在的行为变化结果, 往往忽视学生内在的能力和情感的变化,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要重视行为目标的设计, 就应该想办法弥补行为目标之不足。

二、任务分析是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 设置教学目标与分析教学任务 (或学习任务) 这两件事是难以分开的。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起到指导教学的作用, 接下来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分析。任务分析也称作业分析, 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 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并据此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任务分析是促使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条件进行教学设计, 将教学活动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发生的最为关键的一步。任务分析的目的就是揭示达到教学目标的先行的内部条件, 为学习顺序的安排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当这些内部条件被鉴别出来以后, 教师就有可能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和学习类型来确定教学的外部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实际的教学活动。因此, 教学内容的任务分析是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关键。任务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 其最初的理论基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生出的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单元教学、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 它们都充分体现了任务分析的思想。任务分析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 确定单元或单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根据对不同类型的学习的条件分析, 揭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先行条件;确定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学生的起点状态。任务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

三、直接教学是教学方法设计的重要内容

最能反映行为主义心理学宗旨的教学方法就是直接教学。这种教学法认为, 学习速度缓慢或学习感觉时常困难的学生, 常常不能与其他学生一起以同一速度接受同样的学习任务和内容, 或像其他学生那样能够接受启发式或探究式的教学, 而是需要教师直接地、透彻地、系统地教授或示范, 例如讲解法、演示法、示范法等。这种方法以教师的活动为主, 教师直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学生比较具有接受性, 适用于教授陈述性知识以及读、写、算等简单的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等。其基本步骤如下:复习已有的相关知识;呈现新知识, 包括陈述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单元并讲授、示范个别步骤和及时检查;指导学生做练习;提供反馈和休整;要求学生独立作业;定期进行总复习和检查。运用直接教学法, 要求教师要将教学方法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及技能上, 注重学生对符号或词语意义的获取。教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知识结构、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等, 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 以保证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以保证学生具有与新知识学习有关的原有知识;呈现经过精心组织的新知识, 以保证学生获得所要学习的信息;引导学生在新知识内部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以此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体;指导学生巩固新知识, 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繁多, 但从总体来看, 各种教学方法都可归于直接式教学法和开发式教学法这两大类型之中。这两种方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四、目标参照评价是教学评价设计的重要内容

合理设计教学评价, 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目的性和有效性, 都有积极作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倡导目标参照评价。目标参照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 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目标参照评价的内涵有三点:一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后, 对目标所规定的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二是对教师进行目标导向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评价, 以确定教师所采取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是在上述两类评价基础上, 对部分学生未达到目标的原因进行诊断分析, 并提出补救教学的有效策略。目标参照评价是对照目标进行的, 它提高了教学评价设计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这种评价结果不但为教师检验与改进教学提供了依据, 而且也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了反馈信息。因此, 目标参照评价是教学评价设计的重要内容。目标参照评价要求教学评价目标必须以教育目标为前提和基础, 充分国家的教育目标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并通过教学评价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要求科学地确定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 教师必须深刻认识教育规律, 认识学生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方法论的指导下准确描述、表达教学评价目标的具体内容;要求对照预先设置的教学目标, 找出部分学生未达标的原因, 积极进行修正与补救教学。如果学生未达到教学目标, 或发现学生存在学习困难, 教师应重新考虑教学设计, 包括考察目标定位是否适当, 教学任务分析是否准确。倘若设计不适当, 则应予以修正, 并重新撰写目标或实施补救教学措施;倘若目标定位适当, 且任务分析正确, 则需要重新考虑教学策略及其实施情况, 并进行补救教学, 直到达到原定目标为止。

五、行为矫正是教学管理设计的重要内容

环境行为心理学 篇9

近几年来快递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迅猛, 但是由于中国的物流行业起步较晚, 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快递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 往往会流失许多的客户。 顾客抱怨方面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理论界普遍认可的顾客抱怨行为概念是由Singh (1988) 给出的, 他认为顾客抱怨是一系列的多重反应, 其全部或者部分是由某次购买中感知的不满意引发。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模型Huppertz建立了顾客抱怨的努力模型以及Singh提出了另外一个顾客抱怨模型。在影响因素方面多是集中在环境因素、情景因素以及个人因素方面, 很少有从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分析。

2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为了了解顾客在遇到不满服务或失败服务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抱怨行为, 本研究利用计划行为理论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控制、意向以及抱怨行为的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处理。统计出各观测变量所得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值。本次的调查问卷主要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发放, 共发放了170份调查问卷收取了164份, 有效问卷有159份。调查的对象包括了本科生和研究生。问卷调查表采用的是5分制, 以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 2分表示比较不同意, 3分表示同意, 4分表示比较同意, 5分表示非常同意。若受访者得分介于4-5之间, 表示对抱怨行为有较高的倾向;若得分为3, 则为一般;若得分介于1-2之间, 则表示对抱怨行为有较低的倾向。

2.1行为态度

态度是计划行为理论最核心的概念, 态度包含两部分:工具性成分 (有用—有害、有价值—无价值等) 与情感性成分 (喜欢—不喜欢、愉快—痛苦等) 。

由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得出, 受访者导致抱怨行为发生的情况依次是:有助于快递公司改进自己的服务 (3.25) 、有助于降低其他顾客遭遇此情况的几率 (3.25) 、让抱怨者处于尴尬的境界 (3.04) , 但是通过ITEM7、ITEM10、ITEM3、 ITEM5可以发现, 受访者在心理认为自己抱怨不是快递公司所愿意真心的去接受的, 自己的抱怨行为会得不到任何的反应。由此可以提出, 快递企业应该鼓励顾客向他们指出他们的不足, 并作出积极的反应, 让顾客感受到, 自己的抱怨是有价值的, 是可以让公司改进服务。

2.2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决策是否执行某特定行为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 它反映的是对其重要的他人或团体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

由上述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从规范信念来看, 朋友家人都对遇到不满服务进行抱怨持认同的态度。从顺从动机来看, 受访者听从朋友意见行事的概率比听从父母意见行事的概率略高, 可以看出相对于家人来说, 有时候朋友的意见可能会更起作用。

2.3感知控制

认知行为控制是指个体感知到执行某特定行为容易或困难的程度, 它反映的是个体对促进或阻碍执行行为因素的知觉。

通过感知控制的统计分析发现, ITEM22、ITEM23、 ITEM24、ITEM25、ITEM27是反向项目, 得分越高越高的抱怨倾向。 通过上面的表我们可以发现ITEM22、 ITEM23、ITEM24、ITEM25、ITEM27的均值都小于一般值3, 顾客由于可能找不到抱怨途径、抱怨有成本等因素而阻止他们向公司表达他们的不满。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快递企业应该建立抱怨管理体系, 为顾客提供高效、快速、简便的抱怨方式, 这样会更利于企业进行抱怨管理, 提高顾客的抱怨管理效率。

2.4抱怨行为意向与抱怨行为

Fishbein和Ajzen (1980) 认为行为意图, 就是各人想要采取某一行为前的行动倾向, 也就是在行动决策之前想要采取某一行为的一种程度上的表达, 因此意图往往就是行为发生之前的一个必有的过程, Peter和Olson (1987) 提出了可通过预测实际行为的发生来测量行为意图, 行为意图包含需要、愿意及尝试。

通过问卷统计发现, 人们对于抱怨的意向比较高, 愿意意向为3.93大于3, 很多人表示愿意向快递企业表达不满。 但是尝试去抱怨的行为却不高, 只有2.85, 快递企业应该找到顾客实际行动与意愿之间出现偏差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抱怨。

顾客抱怨行为调查结果显示, 被调查者选择抱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向第三方抱怨、负面口碑、沉默抵制以及直接抱怨。从上述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被调查者大多数采取的抱怨方式是负面口碑的形式:向家人、朋友抱怨或是不再选择这家快递公司, 而是把目光转向他的竞争者。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十分危害的一件事情, 据调查研究表明, 企业寻找新顾客的成本远比维持一个顾客的成本要高的多。

3建议

3.1建立顾客抱怨反映渠道系统

良好的顾客抱怨反映渠道是企业掌握顾客抱怨信息的重要途径, 根据问卷分析可以知道, 顾客想把自己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满传达给企业, 可是往往因为企业的顾客抱怨系统的不完善、不透明等情况, 导致自己的想法无疾而终。因此企业应该通过意见箱、建议卡、口头询问、电话回访、顾客意见调查表、免费热线电话、企业网址域名、电子邮件等方式畅通顾客抱怨渠道, 并鼓励不满意的顾客提出抱怨, 及时收集各种各样的顾客抱怨信息。

3.2建立顾客抱怨信息系统

有效的顾客抱怨信息系统是建立健全顾客抱怨处理系统的先决条件。当顾客抱怨信息系统将各种各样的信息收集起来以后, 需要系统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 寻找产生抱怨的原因、抱怨的解决办法和具体的抱怨处理安排, 以及从中筛选出可能对企业有用的价值信息, 并及时反映给顾客抱怨处理部门及相关的决策部门。

3.3建立顾客抱怨处理系统

顾客抱怨处理系统是整个顾客抱怨管理体系的核心, 它包括顾客抱怨的反应机制、处理制度、人力资源安排、处理设备管理、抱怨处理监督系统等内容, 将负责具体的与抱怨顾客的人际接触、原因解释、问题处理和顾客意见的调查与反馈等工作。友善的人际接触、合理的原因解释、高效的问题处理、真实而准确的意见调查与反馈是顾客抱怨处理系统工作的追求目标, 也是使顾客抱怨满意解决的重要保证。

摘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研究快递企业顾客抱怨行为的动因。文中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研究, 抱怨行为选取了四类抱怨行为, 包括沉默抵制、负面口碑、直接抱怨和向第三方抱怨。调查结果分析表明, 顾客更多的采取的是沉默抵制和负面口碑。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快递企业,顾客抱怨

参考文献

[1]SINGH, JDGDIP.Consumer Complaint Intentions and Behavior:Definitional and Taxonomical issues[J].Journal of Marketing, 1988, 52 (January) , 93-107.

[2]丁靖艳.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侵犯驾驶行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 (12) :15-18.

[3]尹世久, 吴林海, 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消费者网上购物意愿研究[J].消费经济, 2008, 24, (4) :35-39.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儿童观述评 篇10

一、旧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的儿童观简述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以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的论文, 宣告长期以来专注意识研究的传统心理学破产, 一种新的以外显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诞生, 即行为主义心理学。

1. 否定遗传、本能, 坚持儿童的“习性论”

在行为主义崛起的几年里, 华生对本能的看法存在着巨大的转变。“1914年, 本能在他的理论中有着突出的作用。但到了1919年, 华生却认为本能存在于婴儿那里, 习得习惯很快就取代了它。到了1925年, 他完全抛弃了人类本能的观点, 主张只有一些称作本能的简单反射, 而没有复杂的、天生的行为模式。”[1]他认为, 我们经常称之为“本能”的东西大多是训练的结果, 且心理学也并不需要本能的概念, 并得出了以下结论“我们并不曾遗传才智、才能、气质、性情及特性那些东西, 那些东西都同本能一样, 是由学习而得来的, 且大致是在摇篮时代学得的”[2], 即在旧行为主义心理学眼中人出生就如同一块白板, 不存在遗传也不存在本能, 同时儿童大抵是不成熟的、是贫瘠的, 除了从遗传而来的身体结构之外, 空空如也等待别人灌输知识、技能、情感等。

2. 持“分子式行为”, 否定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持环境决定论

旧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从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意义上客观的、可观察的行为, 即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该反应系统中刺激—反应的连接是行为的基本单位, 其中刺激是指环境中的任何客体或有机体的内部状态, 反应意指由刺激作用于有机体时随时准备引发的一种固定不变的活动 (肌肉收缩、腺体分泌) 。因此, 旧行为主义者关注的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特定反应, 有着明显的起点和终点, 且行为仅仅涉及整个有机体, 并不应强调意识等在行为中的作用。同时, 旧行为主义者认为刺激—反应之间不需要任何间隔时间, 且不同情境下的相同刺激会即刻产生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反应。

华生依据其分子式行为观, 指出不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这一机制建立起来, 因而得出婴儿可以任意塑造的论断[3], 将儿童简化为一架被动地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行为反应的机器, 忽视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华生曾声称“给我一打健全的、没有缺陷的婴儿……也可以把他训练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4], 由此可以看出, 旧行为主义者眼中儿童行为的形成完全依赖于刺激和反应的被动连接, 儿童只能对环境的刺激做出回应, 而自身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却很弱。这无疑片面夸大了环境、教育的作用, 忽视了儿童意志的自由和主观能动性。

3. 否认语言和思维的区别, 抹杀了动物与人的区别

以华生为代表的旧行为主义心理学否认意识代之以行为为研究对象, 否定内省法代之以客观的观察法。[5]因此, 思维过程能否归结为可观察的客观现象俨然成为行为主义走向严格的客观心理学道路上的重大问题。华生据其机械行为观主张语言是一种动作习惯, 主张“思维外周论”, 因而进一步认为语言和思维没有根本区别, 都同属于言语习惯。换而言之, 言语是外显 (出声) 的言语习惯, 而思维则是内隐 (不出声) 的言语习惯。

众所周知, 思维是人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 行为主义将人的思维依据其机械行为观简化为刺激—反应, 并将其和语言归于言语习惯。如此, 不仅否认思维与言语的根本性区别, 同时还降低了人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地位, 使之与动物别无二致。华生认为“行为主义是二十世纪头十年期间研究动物行为的直接的结果”[6], 可行为主义的目的是为了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不可否认, 华生前期对动物的研究对推动行为主义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且人与动物之间确实存在许多共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无视差异, 在人与动物之间划等号。纵观其上, 不难看出行为主义者否认思维的特殊性, 混淆了人与动物的界限, 无视人与动物的区别。

4. 情绪

华生力求将有机体的所有反应客观化, 在将语言和思维作了行为主义的论述之后, 又将情绪这一问题简单地归结为有机体特定刺激下的某种特定的反应, 并对婴儿进行实验研究证明了情绪的形成与消退。华生将情绪定位为一种涉及到整个躯体的深刻变化, 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系统变化的模式反应。[7]通过许多实验研究发现, 在新生儿身上可以找到由特定刺激所引发的三种原始情绪:爱、恐惧、愤怒, 并论述了以上三种原始情绪在通过条件作用的基础上产生更为复杂的各种情绪。

情绪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性, 因此行为主义研究情绪行为的对象就必将是人, 且为明晰成人情绪反应的复杂性不得不从发生的角度研究儿童。华生以儿童为研究对象, 利用客观操作的物质环境下的特定刺激进行情绪行为实验。在一定的程度上表明, 行为主义者从对动物的研究转为对人的研究, 从人身上得到的研究成果递推于人的身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实际上, 人所处的环境是复杂的、多变的, 其在单一背景下研究, 结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再者, 以身心不完备的婴幼儿作为实验对象, 并对其造成巨大影响的做法严重违反了实验的伦理性原则。

二、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斯金纳的儿童观简述

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大约10年中, 旧行为主义由于华生刺激—反应公式过于简单, 只能研究如感觉、动作等低级的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内部酝酿着一种变革, 并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正式形成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1. 新行为主义者未公开否定遗传, 并提出了“遗传环境”概念

斯金纳承认先天行为的存在, 认为先天行为是遗传列联的产物, 并具体分析了有机体的强化性列联和生存性列联。其中, 生存性列联即人类的遗传禀赋, 强化性列联即习得行为。并在其论述个体行为的形成与维持的过程中, 两者都提及到, 只是更加强调环境的作用。即表明新行为主义者不再持“白板论”的儿童观, 表面上也不再持环境决定论观点, 这应算作是对旧行为主义的发展, 可也并不意味着改变了华生所提出的环境决定行为的基本观点。

深受华生影响的他以另一种方式响应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即将先天行为被认为是环境的另一种形式 (遗传环境) 决定的。斯金纳将遗传也归结于环境, 从而成就其环境决定论观点。斯金纳借以“玩弄”概念的方法来挽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旧行为主义, 实质上却并未有所革新, 但值得欣喜的是新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儿童不再是一张等待被涂抹、填充的白纸。

2. 新行为主义承认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存在, 同时承认人具有自我认知

斯金纳说过:“一门恰当的行为科学必须考虑在有机体皮肤内部的活动”[8], 即说明新行为心理学承认这些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不仅存在且可以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 (虽然斯金纳并未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斯金纳虽承认人具有自我认知, 但反对内省法的他却认为人不能准确报告自我认知的内容。新行为主义虽承认人具有自我认知, 能够认识自己, 但同时又认为人是无能的, 不能准确报告出自我认知。

3. 新行为主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

新行为主义者同旧行为主义者都认为遗传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是最小的, 人类大部分行为是习得的。斯金纳分析了条件作用之下的两种行为, 一种是应答性行为, 即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另一种是操作性行为, 即受到强化而形成的, 是操作的效果而引发的。斯金纳持第二种行为观, 认为环境决定的选择性相互作用, 否认行为主体内在的某种意图, 仅仅注重于行为发生密切关系的环境条件。

不难看出, 斯金纳并未公开承认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 且将内部状态归结为伴随行为出现的附属现象。但斯金纳反对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 在其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中, 要求当儿童做出一个符合期望的行为时呈现一个积极刺激或者撤消一个厌恶刺激, 儿童的这种行为就会再次出现, 反之则不同。同时, 斯金纳主张行动的主动控制, 主张强化反对惩罚。可见, 新行为主义眼中的儿童是有生命力的, 至少其认为儿童是有主观能动的个体。

三、新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班杜拉的儿童观简述

20世纪50年代, 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严格的环境论和人与动物的观点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反对, 同时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崛起使得过去为行为主义所拒绝的意识、思维、记忆等概念再次成为心理学的合法研究对象。在这种境况下, 以班杜拉、罗尔特、米契尔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观点的前提下, 大胆吸取了认知主义心理学中一些合理的观点和成果, 新的新行为主义应运而生。

1. 新的新行为主义辩证地分析了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关系

班杜拉认为机体具有先天皮层结构和感觉—运动等生理特征, 这些生理特征的不同导致个体在行为上的不同。因此, 班杜拉认为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习得因素共同决定着行为, 但后天习得因素在其中占主导作用。[9]可以看出, 新的新行为主义既不持旧行为主义“白板论”的观点, 也不持新行为主义“遗传环境”的概念, 而是认为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着人的发展, 这无疑较之前有很大的进步。

2. 新的新行为主义否定环境决定论, 坚持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观

新的新行为主义者班杜拉在否定前期行为主义强调环境是行为的唯一决定者的基础上, 提出了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的观点。该观点具有两层含义:其一环境对行为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二这种影响作用是潜在的, 只有环境和人的因素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该论断表明, 新的新行为主义者看到了在行为前后环境因素仅起着潜在的可能性, 要想环境的影响作用成为现实就必须考虑人自身对其的选择、组织和加工。

3. 新的新行为主义强调自我调节是行为的中介

班杜拉否认行为主义片面强调环境决定行为的机械观, 主张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承认人也能主动调节改造环境, 肯定了人的内在动力和个体能动性, 强调自我调节是行为的中介。其自我调节是个体、行为、环境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换言之自我调节不仅是个体对行为的调节, 同时还需要个体对行为调节的思想、情感等被旧行为主义排除在外的东西进行调节。其儿童观是儿童再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的动物, 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能自我调节行为和改造环境的独特个体。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观的评价

如何评价行为主义往往毁誉不一, 一种看法认为行为主义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另一种则认为其毫无价值。面对这褒贬不一的评价, 对行为主义儿童观的评价应从客观立场出发, 既看到受当时社会科学发展限制之下其儿童观的进步之处, 又要看到其儿童观较之当代儿童观的不足之处。

1. 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观的进步之处

(1)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丰富了研究领域。首先,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动物心理学的发展, 且有望使得动物心理学合法化;其次,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极其重视对动物学习的研究, 且力图用动物研究得出的规律来说明儿童的学习规律, 在当时还找不到合适的研究儿童学习规律的情况下, 通过先研究动物来推进人类学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意义。

(2) 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观处于不断吸收、融合、进步之中。首先, 研究从动物到人的变化, 说明行为主义者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的进步发展逐渐意识到人与动物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动物的研究不能简单机械地推广到人, 人除了具有动物所具备的特性之外还具有其特有的东西;其次, 行为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排除意识到排斥意识到承认研究意识是其儿童观演变的基本前提, 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是确立人独特性的前提, 也是心理学科学化的过程;最后, 行为主义者后期从实验上证实, 儿童是具有自我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 这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是最难能可贵的, 尤其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仍然需要这样的儿童观。

2. 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观的不足之处

(1) 陷入了生物主义。早期行为主义者主要以动物为研究对象, 在继承进化论思想的基础上, 肯定了人与动物的相似性或相同性, 忽视了人是社会历史的存在物。将研究猫、白鼠、狗等动物而得出的研究成果推广到人类, 以期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从而混淆了人与动物的界限, 抹杀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2) 否认或轻视遗传的作用。各时期的行为主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否认或轻视遗传在儿童行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因而陷入了环境决定论。从而使其儿童观陷入洛克的“白板论”, 认为儿童是不成熟的、是贫瘠的, 除了从遗传而来的身体结构之外, 空空如也的如同容器一样等待别人灌输知识、技能、情感等。

(3) 主张客观主义, 否认意识与行为的差别。行为主义者力图将心理学构建为像生物学、物理学那样的自然科学, 从而要求仅以外显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摒弃内隐的心理和意识。与此同时, 也贬低了作为有机体的人在心理和行为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处于被动状态之中。

(4) 主张机械训练, 否认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行为主义否认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存在一定的差别, 但早期行为主义者大都将儿童当成是接受的容器, 忽略儿童自我学习的意愿。因而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眼里, 儿童是完全被动且与动物无异的个体, 只要精心设计控制的条件便可以“创造”出符合要求的人与行为, 完全否定了儿童的意志自由和主观选择, 儿童被看成是接受机械化操作的物体。

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 儿童观也是一个社会建构的结果, 儿童是生活在社会变迁中的、社会结构特定设置中的、特定环境境遇中的儿童。[10]因此, 一个时代或一个理论流派的儿童观并不是永恒固定的,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的, 是特定阶段的儿童观。现在的儿童观可以对行为主义儿童观进行批评, 但儿童观的科学化不能绕过这个过程, 因此对行为主义儿童观的演变进行客观的分析, 对于认识儿童和为儿童创造美好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自行为主义心理学问世以来, 学者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行为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广泛、全面的研究, 但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儿童观的研究较少。笔者在文中通过对旧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三位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的儿童观进行述评, 以期勾勒出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儿童观的大体框架。

关键词:行为主义心理学,儿童观

参考文献

[1][美]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M].郭本禹,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4][5][7][9]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3][美]E.G.波林.实验心理学史[M].高觉敷,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6]李阳, 肖雯, 李晓军.心理辅导三大理论之人性观之剖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7 (2) .

[8]乐国安.从华生到斯金纳——新老行为主义者的比较[J].外国心理学, 1982 (2) .

环境行为心理学 篇11

一、来自心理学家托尔曼的启示

人的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心理学家托尔曼(Tolman)提出,行为变量与实验变量的函数关系为:B=f(S,P,H,T,A)。即行为是环境刺激(S)、生理内驱力(P)、遗传(H)、过去经验或训练(T)以及年龄(A)的函数,人的行为随着实验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据此我们也可以将网络检索行为的函数表示为:B检索行为=f(S环境因素,PHTA主体心理因素)

其中PHTA主体心理因素={P,H,T,A},都属于主体心理学因素,具体到网络检索行为,其分别代表需求、性别、知识和经验(能力)、年龄——网络检索行为的实现随这些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需求心理 满足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网络检索行为的发生首先也是先有信息需求,需求被转换成为动机,进而被赋予现实的目的,才促成网络检索行为的实现。一方面,传播学中的动机具有四个维度“强度、深度、亮度、广度”,依据这四个维度的正向变化,网络检索动机在激活、指向、强化功能方面也得到加强。另一方面,网民的动机和信息需求的重要性会影响其检索行为的持续时间和所作努力 ,同时,网络检索的结果会同样反过来影响用户的动机和信息需求。

性别与年龄 性别与年龄差异是导致个体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属于心理学中的个性特征差异。在对同一对象的刺激做出反应时,性别与年龄的差异使网民检索的强度、速度、智力活动和情绪活动表现不同。加拿大麦吉尔(Mcglla)大学A·纳吉曾对男生、女生网络行为做对比测试①,选取部分数据如下:

在互联网中男生比女生更活跃,表现为浏览速度快、页面跳转快等按钮比女生频繁。而年龄不同也会导致网络检索的差异,如iProspect调查显示,年龄越大的用户越易于放弃查看第一页后面的结果,60岁及以上的被调查者中49.4%的用户只查看完第一页检索结果后就进行新的检索,而在18~29岁的被调查者中只有32.2%。

能力因素 Hsieh-Yee等通过对59名大学生调查发现,检索时段内的认知干预能力与检索行为的成功率有明显关系②。这是因为网络检索的过程是分析、判断、调整认知角度以及总结归纳等能力综合发挥作用的过程。而能力的基础则取决于网民个人的经验、知识、语言等几个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就会导致检索能力的不足,使信息需求的表达及检索策略制定等方面出现随意性、不完整性和盲目性,这些都会影响到网络检索效果。除能力外,情感状态、气质与性格等内容也属于人格心理部分,它们也在网络检索行为过程中发挥影响作用。

二、情感状态、气质与性格

情感状态 网络检索行为的使用与满足是一个情感参与评价的过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③。人们处在信息环境中,是否接受信息、接受什么信息、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信息,都与接受主体当时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对于网络检索而言,网民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某一信息的认识。网民使用搜索引擎时信心越足、心情越好,越觉得搜索引擎使用起来简单,就越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检索任务;当网民心情越低落越觉得搜索引擎难于使用,简直处处与自己作对。

气质与性格 在网络检索行为中不同网民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有差异,知觉的灵活度有差异等,这些差异所表现的是网民气质与性格上的差异。气质使人的性格的表现形式具有显著的个人色彩。气质上的差异性使网民的检索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行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特点,表现在网络检索上,有的网民积极主动、有的消极被动、有的富于观察力、有的则粗心大意。一般而言多血质的网民反应敏锐,但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不稳定;胆汁型的网民精力旺盛、反应速度快,但情绪不稳定、抑制能力差;而粘液质的网民安静稳重、反应迟缓,但注意力集中;抑郁质的网民行动迟缓、却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信息痕迹。性格是体现在人们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A·培因和T·查理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绪型三种。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在检索活动中采取一系列不同的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性格不同的人,在检索策略、检索词的长度、搜索引擎的使用次数、检索次数、网页浏览和导航工具及检索结果、效率等方面都有所不同④。

除以上诸心理学因素外,思维等内容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范畴,表现在网络检索行为中一系列思维上特殊的心理倾向。

三、网民网络检索中的心理倾向

倾向质疑——变化着的“不信任”。网络检索过程中的质疑倾向首先表现在对于网络信息的不信任。以网络新闻为例,一条重大新闻能在短短时间内传遍世界,速度与时效是网络媒体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但网络传播也为时效付出了代价,因为速度和时效往往是准确、公正、完整和平衡的敌人;其次,网络的非安全因素如网络病毒、强制性网页呈现等,可能导致网民主动防御心理也即用户本能地采取防御姿态,拒绝信息输入的一种心理。

但网民对网络的不信任并非在心理上一成不变。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每月上网时长40小时以上的网民与2小时以下相比,对互联网认同的多项指标都提升了近14%。熟练网民的信息识别与判断能力更强,能够相对冷静有效地理解网络信息,因而他们对网络的信任度、认同度比较高。而缺乏经验的网民,尤其在一些负面案例的影响下,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就偏低了。

倾向“省力原则”——被原谅的惰性。情报学“穆斯(Mooers)定律”认为,一个情报检索系统,用户取得情报要比他不取得情报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这个系统就不会得到利用⑤。就网络检索而言,网民倾向易于使用的检索工具、采用易于操作的检索策略、选择易于获得的检索结果,林林总总正是“省力原则”的体现。施拉姆(1994)也曾对信息选择提出公式:

选择的或然率 = 报偿的保证 / 费力的程度

也即预期报偿(满足需求)的可能性越大,而费力程度越低,信息被选择的或然率往往越高。大量的研究都发现网民检索中倾向于费力程度更小的“省力原则”。本纳德·简森(Bernard J.Jansen)等人对Excite搜索引擎的研究发现,仅有5.24%的检索表达式中包含有布尔逻辑运算符,另一个调查则显示58%的用户只查看检索结果的首页。

事实上,网民对于检索结果并非追求一个最佳状态,而是一旦达到某个相对的满意度阈值,就停止检索,看似“惰性”,实际上则是符合边际效应原理的行为,继续检索下去的效用就要递减了。所以省力原则在这种意义上说是可以被原谅的惰性。

倾向定势思维——惯性的选择。“定势心理是用户习惯选择和使用自己肯定了的、已经习惯的、非常熟悉的某种有形或无形服务的心理”⑥。网民惯于用极少数搜索引擎,并习惯于选择搜索引擎提供的检索结果的第一页等,这种惰性心理久而久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定势思维。调查报告显示,网民选择搜索引擎最为关键的三个因素之一就有“使用习惯”。而在检索策略上,网民也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定势思维。笔者访谈发现有人对特定的网络资源库形成一种依赖式的思维定势,如一位网民表示,自己经常使用中国期刊,即使没有找到想要的结果,也不大会考虑到万方等数据库搜索。还有受访者谈及他总结的检索经验,如检索word文档时多使用一个关键词“doc”效果会很好。这些检索技巧大都非网民自己刻意习得,但检索经验丰富的基础便积累成为一定的思维定势,从而在网络检索行为中作出惯性思考、惯性选择。

倾向“新快奇”——信息的追逐者。网络检索中的网民是天生的信息追逐者。成本低廉且更有效率的网络检索让信息获取变得空前容易,一旦满足了最基本的信息需求,“信息追逐者”便开始对网络检索提出更高的需求——更新、更快。而猎奇心理是人的共性,网络检索则成全了这种心理。(1)检索最新信息。“文献老化的心理机制就是用户的喜新厌旧心理……越老的文献被利用和受重视(重要评估度)的程度越低”⑥。这种心理机制在网络检索中不仅适用,且变的更加明显。2006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网民对搜索引擎评价中,排在第二位的便是信息更新快和及时。(2)使用响应速度快的检索系统。当前网民常用的搜索引擎都努力提高响应速度满足用户的求快心理。如输入检索词“网络检索”,Google的检索时间仅为0.23秒⑦。(3)选择更具刺激性的信息。例如在大量检索结果里出现一条信息——“大量腾讯员工在海滩上裸体集会”,其被选择的可能性就极高,结果点开一看原来是南极企鹅在海边散步——和网民预期大相径庭,但却又在内容上合情合理。网络上盛行的“标题党”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受众这种猎奇心理。网络检索的过程中,信息的追逐者必然面临很多“诱惑”。

注释

①Large A,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llaborative Web Searching Behavior:an Elementary School Study[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2002);38

②Hsieh-Yee I. Research on Web search behavior[J]. Library& Information Research,2001(23)

③韩永昌主编:《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

④严慧英:《影响网络信息检索行为的主体因素》[J],Journal of Information, No.4,2004

⑤邹永利,王春强:《影响网络信息检索效率的用户因素》[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期

⑥张俊娜,贺娜:《用户信息需求的网络激发与检索行为引导》[J],《情报杂志》,2008年第10期

⑦测试时间为:2009年10月17日15点40分

环境行为心理学 篇12

(一)中国“拍照”文化由来已久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饮食文化的古国,民以食为天的理念更是渗透到所有中国人的内心。中国的拍照文化也是源远流长,中国人喜欢拍照,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先咔咔照几张。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出去旅游的主要目并不是单纯地欣赏美景,而是享受和家人在一起游山玩水的温情,所以我们也总是喜欢用相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深厚,每临春运,一支支返乡大军,哪怕数千公里之遥也要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奔家而去。这恐怕是中国家庭观念最壮观的体现了。而能和父母一起远游又是多少游子的心愿。在出去玩的时候和家人拍上几张照片,有美景、有美食、有亲人,这才是完美的旅程。多年后当我们已经老去,我们可以拿起这些照片给我们的子孙讲过去的故事。为了日后回忆而拍照,这项基本功能包含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积淀于心的观念。

(二)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信息、发布信息,同时也扩大了我们的交友圈。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用手机进行人际互动,将日常生活、个人经历和心情等信息发布于各种网络社交媒体,与他人进行评论互动。截止到2015年1月,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24亿,其中社交网络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8.5亿,中国网民每天在社交媒体上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为90分钟,人们沉浸于虚拟平台中的自我表露和印象管理对人们影响极大。[1]人们对于美食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看到别人发的美食总是想去一探究竟,当自己遇到美食后又想第一时间分享给朋友,这时候,移动终端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基于新媒体制作的短视频《日食记》系列就是把美食和故事联系在一起,每集5~7分钟,一道简单的美食和一个动人的故事,再加上唯美的拍摄手法,让《日食记》播出不久就获得了500多万的粉丝,如今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准备向微电影领域迈进。这些微视频晒美食的领头羊们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网络思维,由此引发了一场晒美食行为的狂欢。食物不仅能解决温饱,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一种承载着记忆片段和情感符号的精神链接。[2]而在当今这个世界,非但没有阻隔我们和食物之间的距离,新媒体的兴起更是把食物和虚拟的网络世界相结合,为传统的、普通的、充满温情的美食打上了现代社会的烙印。

(三)传播者自身因素

一个国内领先的媒介传播机构曾发布数据显示,67%的中国人曾吃饭前拍照发微博。此外,还有一份关于消费者在餐饮与娱乐方面的购买倾向指数调查表明,近1/3的受访者在外就餐时会一边浏览互联网一边用餐,其中1/4受访者表示,他们会把用餐时拍摄的美食照片分享到社交网站上。57%的受访者承认,如果吃饭时没有电子设备在身边他们会感到很不自在。社交网站上的信息成爆炸式的传播,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人天生就热衷于将自己的信息展示给别人,无论在网上还是线下。据统计,我们每天说的话里,有30%~40%是关于自己的,而到了网上,这个比例可以增长到80%以上。在我们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信息时,还可以从中获得一种自发的快感。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当人们从食物或性中获得快感时,会激发大脑中的兴奋因子。为了有机会获得这种快感,研究中的被试甚至愿意放弃更多的金钱报酬。可见,自我表露与对事物的渴望类似,都是一种本能的需求。[3]在过去,如果我们想告诉别人一些关于自己的事,或分享一些自己的心情想法,大多数情况下都只能针对一个人点对点传播,但在新媒体的在社交网络上,我们发出的信息有一个庞大的潜在听众群。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里提出过一个叫做“炫耀性消费”的概念,他认为炫耀可以使消费者获得荣誉以及自我满足。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社会,商品已经成为一种景观符号化了我们的生活。当新媒体创造出越来越多的“面子物质”时,人们的炫耀心理需要得到释放,日益膨胀的虚荣心也需要排遣。

二、晒美食行为对生活的影响

(一)展示个性,舒缓压力

媒介化的社会环境,使社交媒介成为网民自我情感展示的重要平台。网民一个极微小的动作或生活片段都能经由社交媒体的多级传播而放大,从而成为自我情感表达的切入口。因为“晒”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编码的过程,是自我关于内心的意义、欲望和目标的曲折化和隐喻化表达。[4]网民在“晒”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情感及情绪的表达与宣泄,在社交媒体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不受到社会地位、家庭观念、群体偏见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所以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表达的观点和行为,都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尽情表达。而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也为志同道合的人们提供了展示个性的场所,逃离现实社会规则的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找到自我,释放压力。因为社交媒体承载了大众媒介的娱乐功能,所以在大众媒介提供的场地上我们不仅可以和他人交流信息,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消费活动来达到自我治愈的功能。在晒美食的过程中,美食本身对人体和心灵就有抚慰的作用,再拍一张好看的照片发到朋友圈中,获得朋友的回馈,这个过程更是对吃美食过程的二次升华,更能达到治愈心灵、缓解压力的作用。

(二)影响价值判断,忘了社交的本质

新媒体给人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为受众打上了强烈的媒介符号烙印,它营造出来的满足人们各种心理需求的虚拟空间,逐渐培养出用户的“瘾”,弱化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需求,背离了科技带给人们交流便利的本质初衷。[5]移动社交媒体的出现是为了方便我们的生活,晒行为的本质是为了和朋友互相分享,增进感情。但如今,外出吃饭似乎已经变成一味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美食、“晒”照片,而非享受和朋友相聚、加强感情交流的时光。每当和朋友家人聚会,饭前饭中饭后都人手一部手机,人们不是在拍照发朋友圈就是与餐桌之外的朋友互动聊天,殊不知与你同桌的才是真正需要交流的。而有些人只要看到美食必定会拍照晒出来,如果拍得不好还会一次次尝试,这其实是一种病态的社交。因为曲解了社交的本质,过分夸大虚荣心和满足感,所以很多人陷入了一味追求环境好、档次高的消费模式。美食本来是予人慰藉,但一旦被物质化,朋友圈中出现更多的将是攀比、炫耀,这也是一种不良之风。

三、晒美食背后的深层思考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随之而来的社会压力也在不断侵蚀着我们。当现实社会中的压力无处排解时,虚拟的网络世界便成了我们最好的倾听者。移动终端的出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模式,同时也让我们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这不仅带来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还可以缓解一定的社会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不利因素。说到底,网络社交是一种虚假的狂欢,沉溺于此只会让我们感到更加孤独。在晒美食之外,我们还会晒各种东西,衣服、化妆品、心情、对世界的看法……很多晒客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时候为了吸引关注故意制造一些虚假的信息,而网民的判断能力有限,极易出现盲目跟风传播虚假信息,影响社会秩序。而过度追求物质也会导致社会价值观的逆流,不利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总而言之,要坚决防止过度的晒行为使网络空间演变成为异化信息群落,防止“眼球效应”背后的判断力缺失以及道德缺失背后的信息垃圾场出现。[1]晒行为的双面属性让我们不得不冷静思考这种“热现象”背后的深层规则。在新媒体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信息社会,在虚拟社交网络的辅助下,回归最初的社交本质才更应该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加速普及,智能移动设备让每个人都成为一个自媒体,可以第一时间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并快速得到各方的反馈。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国,拍照文化流传已久。将智能移动设备与拍照结合起来,使得人们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随时随地分享美食、分享心情,“晒旅游”“秀美食”“秀恩爱”等行为在新媒体技术下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将以“晒美食”行为为例,分析网络时代“晒”行为形成的传播心理学因素,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对生活的影响,为新媒体时代网民行为提供理性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晒行为,自媒体,传播心理

参考文献

[1]韩晓丹,戴世富.网络“晒”行为的传播心理学解读[J].新闻世界,2014(10):129-131.

[2]王琪钰.生活仪式中细腻的情感表达——简论系列情感美食短片《日食记》的艺术情感表达方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6(3):124.

[3]元元.人们为什么喜欢在网上晒幸福?[J].百科知识,2014(13):45-46.

[4]闫方洁.自媒体语境下的“晒文化”与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新范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5(6):83-86+82.

上一篇:Web程序下一篇:升压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