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心理学调研

2024-09-10

建筑环境心理学调研(通用9篇)

建筑环境心理学调研 篇1

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设计原则探讨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由于老年人的比重在社会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多,老年人对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基本需求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和改善老年人的公共活动空间以增加其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公共活动空间

老年活动设施

功能性

安全性

交流性

老年人情感上很容易感到孤独和空虚。他们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情感上更需要关怀和陪伴,生活上更喜欢安静但不希望孤单。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的衰退,活动能力的退步使他们的活动范围很小,更多的时间在家或社区活动,对住宅及社区环境的依赖程度相对更高。本文通过对瑞景社区活动中心、集美区老年活动中心及其旁边的爱欣老年公寓的实地调研来对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

实地调研地

1、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原则

(1)便携性原则:老年人的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小,一般最大步行距离不会超过一公里,因此空间设计的“易达性”很重要,同时由于老年人的判别能力较弱,还应主意场所的可识别性设计。

(2)功能性原则:空间设计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应当根据功能的需求安排老人集体活动、安静休息、闲聊等不同的场所,做到大小分区、动静分区和公共私密分区。

(4)安全性原则:老年人的活动能力逐年下降,他们多喜静不喜动,由于行动不便容易受伤,所以场所的无障碍设计尤为重要。

(5)交流性原则: 约见老友或者聊天交流是老年人外出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场地设施的设置,如桌椅的大小、方位和布置形式,花木的种植,亭廊建筑物的设计等,应当尽可能地满足老年人交往的需求。2:调研现状(1)活动设施:

调研发现几个活动中心多为有正常行动能力和身心康健的老年人提供活动设施,对有行动障碍的老人的设施较少,而且经过无障碍设计的地方只有入口的坡道,对于一些活动器材地面的处理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违背了安全性原则。以至于原本为老年人提供的器械使用量稀少。

铺地间的过渡交接不合理

对于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型的器材比较受老年人的欢迎,例如,乒乓球,台球,门球等。

室内活动设施

(2)场地需求

调查老年人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对硬质场地的需求多于绿化场地,因此,对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应该满足老年人的活动需求以及休息场所的合理布置。此外,老年人最普遍的活动内容是散步、赏景、闲聊和坐息,因此这三种空间的设计更有现实意义。活动场地应该环境宜人,因此要合理规划绿地范围。而绿化植物配植这一环节,在保证基本观赏效果的情况下,应更注重植物遮荫的实用功能。

硬地空间

3、存在问题分析

(1)由于过度强调活动场地的美化效果,设计者的忽视了功能的实用性原则,从而导致现有场地内有大面积的草地和园路,只有少量比较开阔的场地,不利于集体性活动的进行。老年人进行晨练活动时,不得不进入草地,使绿化受到严重的破坏。

同时周边居民占用场地进行晾晒衣物等,对场地的完整性造成破坏,使得使用功能缩减。

绿化场地被占用

(2)还有户外座椅数量不够,且布局不够合理。如一些座椅安排在园路中间,不仅影响交通,而且就座的人四面都受到来往人群的干扰,老人的虽然渴望交流,但同时又不喜欢暴露在外面。

(3)现有活动场地在环境方面存在光照、卫生、噪音等问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活动要求,大大降低了户外活动场地的利用率。

(4)老年人活动场所缺少私密性空间 老年人静坐或聊天时,喜欢在视野开阔而本身又不会引人注目或影响交通的地方。而现有的场地往往过于开阔和引人注意,老年人难以寻觅更私密的空间。但是,老年人害怕寂寞,喜欢参与群体活动者居多,因此,即使是私密空间的设计,也应是相对的僻静,满足视野的通透性,同时要有合适的空间尺度。(5)活动设施小品不够合理

现有场地在环境空间的可弥补性、可识别性、可交流性、安全性等方面比较欠缺。比如:由于缺少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活动设施,经常见到老年人压腿伸腰不是以树木为器械,就是以坐椅、电线杆为道具,缺少更多人性化的设计。

现有的活动场地绿化基本是常规植物造景,不能满足老年人养生、保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4、设计要点

(1)合理的功能性布局

完善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的设计,应该在规划设计的有效范围内,合理分配活动场地、园路和绿地的比例。在规划面积大小有限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活动场地、休息场地的布置;为满足集体性活动的进行,设置必要的开阔场地;绿化设计要满足隐私性、观赏性功能性并重的原则。

绿地硬地布局

老年人的活动空间主要包括动态活动空间和静态活动空间。动态活动空间主要以健身活动为主,可进行球类、武术和跳舞等活动,在活动区外围应有相应的休息场地,以便于活动后休息。静态活动空间主要供老年人晒太阳、下棋、聊天和学习等,应保证夏季有足够的阴凉,冬季有充足的阳光。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应有适当的距离分割,避免相互干扰,但还需满足相互观望的需要。

动静分区

由于老年人的体质原因静态的休息空间的需求较大,所以休息场地空间可以设在大树下、公共建筑的廊檐下等,或邻近儿童活动场地,以便老人们照看孙辈玩耍,同时要有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阳光。里面的座椅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如利用花坛、矮墙、建筑物的基座等。坐息空间中还可以专门设置一些比较私密的空间,避开主要人流聚集的地方,并有树木、花草等遮掩视线,以方便不喜热闹的老人静坐。

休息空间

散步和慢跑也是老年人健身的主要方式,因此,步行空间的设计也很重要,应注意以下关键点:第一,步行道的设计,要把握好道路的尺度,以便安全地集散人流。步行道的宽度应在1.5米以上,以保证轮椅使用者和步行者可并排通行。第二,步行道在设计时应蜿蜒且富于变化,力求避免漫长而笔直的路线,为老年人步行活动增添趣味性,而且弯曲的道路对于减少风力的干扰也有帮助。第三,步行道竖向设计应避免高差变化过大,坡度宜控制在1/25以下。第四,步行道铺地要求坚实、平整,表面应选用有弹性、防滑、不易脱落或损坏的材料,铺装地面应尽量避免有接缝或凹凸不平。第五,老年人的舒适行走距离是150米,在超出这个范围的路线上,应设置休息处,布置一些座椅,以便于老年人路边聊天和观望。第六,在道路转折处与终点处应设置标志物,增强导向性。老年人大多身体比较虚弱,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为敏感,因此他们对绿化的需求比普通人要多。老年人往往喜欢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健身、休憩。(2)注重交往空间设计

老年人的生活中常伴有孤独感始,因而渴望与人交流并且得到理解,这也是老年人进行休闲活动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他们希望通过见面或交谈获得一种参与感,能使自己感到并没有被社会遗弃。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坐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也是一种参与的方式。因而,在休闲环境中提供适当的交往性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交往空间主要包括两种:小规模交往空间,即只有两三个少数老年人交流的空间,这种空间大多只要求提供桌椅,供老年人闲聊、下棋等活动;还有就是群体交往空间,老年人有在聚集一起进行跳舞、打拳、跳健身操、吹拉弹唱等群体娱乐健身活动的要求,在设计时应提供这种交往空间,可以是小型广场或是凉亭等空间。

亭子小品

(3)重视安全无障碍设计

调研发现除了建筑入口处有无障碍坡道设计外,其他一些有高差地段的都没有进行无障碍设计,地面高差所导致的坡度及踏步,是影响老年人安全活动的不利因素。特别是靠助行器活动者,这将是独自不可逾越的障碍。

室外无障碍设计

设计中应尽量消除台阶,使各区域畅通无阻。并应采用适合轮椅通行、高差不大于0.4m的带扶手坡道,或缓坡台阶和坡道相结合的方式。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可采用弧形和螺旋形,以免轮椅倾覆。坡道不应太长,一般L≤12000mm(L≥9m时,设休息平台)。坡度要缓和,以1/12为佳。当有适宜的坡度和有效防滑时,会节省老年使用人群体力。在台阶与坡道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坡道的转弯处,要留有1500×1500mm的休息平台。台阶与坡道两侧皆设连贯栏杆扶手,高度为800mm—900mm,在起点与终点处水平延伸300mm以上。当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挡台;室外坡道最好加设隔离墩,防止车辆进入,保证行人畅通无阻。同时为方便拄杖者和靠轮椅行动者通行,在人行道与道路交叉位置断开路缘,设置坡道。可采用单坡、双坡或三面坡式。坡道过渡平缓,材料以毛石为主,并辅以不同色彩进行提示,以增加安全。注意建筑环境的地面用材,既要美观,又要安全,易于清洁,方便维护,有较好的防滑性。老年人行动不便、骨质较脆,任何摔跌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材料表面过于光滑,在雨雪天气中易产生滑擦。

5、结语

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身心都会不适应,关爱老年人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更是我们建筑师的责任,只有真正符合老年人心理的设计才是好设计。对于现实生活中那些无视以人为本的设计必将给人造成伤害,我们也有衰老的时候,因此,建设适合老年人的环境,实际上也是建设适合所有人的环境。

6、参考文献: 【1】《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探索老年人休闲环境设计》——张明伟邹晓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2】《城市设计—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探讨》——梁芳 崔凌霞 【3】《住宅庭院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学》——作者:Qnr.Cn 时间:2009/12/10 [青年人网] 【4】《老年人住宅室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庞峰

建筑环境心理学调研 篇2

1 建筑的相应概念

1.1 建筑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主要就是对于环境与人自身的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指的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 必须要重视绿化和噪音等因素, 将空气质量与建筑环境设计结合在一起, 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舒适度, 而且居住者的生活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建筑环境心理学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可以将环境与建筑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在此基础上, 可以深入的研究工作绩效和居住者之间关系的产生, 只有对建筑心理学进行充分的把握, 才能够保证建筑能耗的减少, 并在一定程度上, 减少了成本, 保证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满足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要求。如果居住者处于一个优美的环境中, 那么建筑应用于设计过程中就必须要更加完美, 这样人们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更大的满足。

1.2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就是对建筑物进行改造的过程, 在改造过程中, 必须要按照建筑物的居住要求和功能进行充分的设计, 对于整个建筑环境的整体进行构想, 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方案的拟定。建筑设计自身就有着一定的难度, 要求设计者必须具有灵活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保证居住者的满意度, 充分发挥建筑物自身的价值。建筑设计需要在初期进行充分的研究, 尤其是在实际操作状态下, 必须要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和假设, 但是这些假设必须要有充分的建筑理论进行指导。

2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在建筑空间长度设计中的应用

从前后距离上来看, 经过具体的实验就可以发现, 影响人们对于前后距离感知的因素有很多, 会有80%左右的人在心理知觉上对前后距离的判断比实际距离要短, 一般来说短了大约1/8,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正对面的墙上设置有窗户, 那么就会感觉比没有窗户的知觉距离长大约1/5~1/20左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注意到一些细节, 如果左右方向的距离变得越来越窄, 那么前后方向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长。通过研究可以证明, 在人的左右距离与墙壁的距离相等的时候, 那么从心理感知的角度来看, 实际距离就会与感知的距离相等, 但是当左右距离与墙壁的距离不一致的时候, 那么近一方的心理感知距离就会比平时要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 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就必须要对环境心理学进行充分的了解, 根据建筑的特点进行科学设计,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必须要把握每一个尺寸, 保证建筑设计符合建筑环境心理学的要求。这也是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

2.2 在建筑形式设计方面的应用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形式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建筑形式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学反应。建筑形式主要包括建筑物的表面形态、形状、线条、轮廓、背景、图形和建筑物的体量。这些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视觉产生一定的刺激, 也是一种客观的环境因素, 会形成一些规律, 对于人们的视觉会有一定的刺激, 尤其是在视觉环境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形状来看, 这些规律中必须要具备建筑设计的秩序、立体感、简洁、韵律、均衡感。只有在人们熟悉了视觉环境下的心里状态之后, 才能够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建筑形式的设计,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建筑物的美观性与环境相得益彰, 充分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环境基本的心理要求。

2.3 在建筑色彩方面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是离不开视觉环境心理的相关规律, 从建筑色彩上来讲, 合理的建筑色彩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效果, 例如兴奋、沉静、轻重、舒适度、大小、温度、膨胀收缩、明亮与黯淡, 这些都会影响建筑色彩的应用。充分认识建筑色彩对视觉环境心理的影响.对于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起着指导作用。

2.4 在城市环境设计方面

建筑环境心理学从广义上讲是城市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进一步扩充为城市环境心理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处理建筑环境心理学遇到的一些同题, 例如高密度居住区里出现噪音增多等现象, 造成不良的居任环境, 其是衍生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内涵。建筑环境心理学上的一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适用于城市环境设计。

3 结语

建筑环境心理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 但在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中却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作用。面对当前人居环境品质逐渐恶化, 空气污染与噪音逐渐增多的现象, 我们应该越来越关心人类生存的环境, 完善和提高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及至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质量, 为人们创造一个美好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温新建.建筑环境心理学中有关空间使用的几个问题[J].现代科技 (现代物业下旬刊) , 2010, 9 (1) .

建筑环境心理学调研 篇3

调查时间:2013年7、8月

调查对象: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4个在建工地

调查方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建筑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访谈法对影响工人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

前言

在城市的建设中,建筑工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现今拥有3800多万人的建筑工人队伍,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关注建筑工人的生活状况,研究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这个群体的健康水平,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同时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更深层次上,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研究背景

高温作业是指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其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而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高温环境的热作用可降低人们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减弱,热平衡易遭受破坏,而促发中暑。高温作业所引起的疲劳可使人脑皮层功能降低和适应能力减弱。随着高温作业所致的体温逐渐高,可见到神经反射潜伏期逐渐增长,从而导致动作灵敏性和协调性下降,造成高温作业下生产性意外事故高发。[1]

建筑工人户外高温作业的健康保障问题是我国尚未解决的社会民生问题,涉及了工伤保险、劳动安全、医疗卫生、职业病防护等,同时也与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社会责任感、政府监管等问题密切相关。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建筑工人户外高温作业的健康保障至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对象:7、8月间随机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大学城4个在建工地的建筑工人。确定调查建筑工地后随机选取建筑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53份。

2、研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测评。此表包括9个项目,分9个因子再加一个其它因子,为五级评分(从1-5级),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获任一因子分>2分者可考虑筛查阳性,需进一步检查,任一因子分≥3分者表明心理失衡处于中等以上程度。采用湖南医科大学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Scale,SSRS,1986),该量表由,共10个条目,评价指标为3个维度,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程度。在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 设计了5道访谈题目探究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

3、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调查结果

1.重庆市建筑工人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2]

根据重庆市建筑工人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重庆市建筑工人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全国常模水平。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工人的躯体化、精神病性和其他(饮食睡眠)三个指标均高于全国常模,说明重庆市建筑工人心理健康水平在这3个维度上受到较大影响。

根据表1.2数据显示,建筑工人的工种在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饮食睡眠)方面有显著差异。

2、重庆市建筑工人社会支持状况

根据表2的数据显示,建筑工人的社会支持总分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社会支持总分<20分,缺少社会支持,遇到困难较少得到帮助,无有效减压方法,压力较大.

3、建筑工人的工种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根据表3的数据显示,建筑工人的工种与社会客观支持度与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相关。

结果讨论以及原因分析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除躯体化和精神病性维度以外,在其余维度方面重庆市高温状况下建筑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略高于正常水平,尚为良好。这个结果与我们早先对问题的假设不一致,同时也与贾凤芹等(2008)[3]的研究结果不相符合。我们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我们取样主要是大学城周围的建筑工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具有代表性。而且由于条件限制,我们调查取样的样本并不多,对问卷的筛查也许还不够严谨。(2)在地域方面,尽管建筑工人都处于高温高危的工作环境下,但不同地域的人群受到环境的影响毕竟不尽相同。原先我们预想重庆市高温环境对工人心理健康会有消极影响,但我们调查的人群大部分都是重庆本地人群,也许他们对于高温环境已经适应,故高温作业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不大。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建筑工人的躯体化、精神病性和其他(饮食睡眠)指标都高于全国常模,我们认为高温环境可能对这两个方面有一些影响。

其次,根据我们的数据结果显示,建筑工人们的社会支持状况非常低,情况令人堪忧。缺少社会支持,遇到困难较少得到帮助,没有有效的减压方法,压力较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且建筑工地环境封闭,最多只在休息处进行小范围的活动,甚至有不少人晚饭过后都只呆在自己的房间,与外界环境处于隔离状态。因而他们的情绪、情感缺乏适当的渠道来宣泄,人际交往很困难,容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无助感。

分析结果还显示,建筑工人的工种与其社会支持水平呈现显著的相关。具体表现在,工种与社会客观支持度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 建筑工人主要包括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电工、技术工等工种,这些工作不仅存在着高危风险,同时还伴随着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作形式单一枯燥,生存环境差等一系列危害身心健康的问题。长此以往,他们的安全和尊重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建筑工人们大多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们来到城市谋求生活,常年在外务工,很少有足够的时间能够与家人团聚,无暇兼顾留在老家的孩子和老人。收入和工作岗位的不稳定,让他们无法对将来进行比较肯定的预测,这种对未来的不可控制感造成了心理上的迷茫、失落。另外, 建筑工人交往对象的范围比较狭窄。由于在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使多数人很难与城市市民形成良好的交往。在其内部,由于工作高度的不稳定性和快速的岗位人员变换, 也很难与同事形成长久的友好关系。在临时集结的各种小团体内部, 也经常会出现矛盾和冲突, 由此人际关系敏感、敌意等心理问题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赵海英,张美辨,邹华,宣志强.高温作业队人体行为功能的影响[B],浙江预防医学2007年第19卷第10期.

[2]金华,吴文源,张明园. 中国正常人SCL - 90 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 J]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6, 12 ( 5) : 260 - 263.

[3]贾凤芹,吴燕.苏州市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3期:2823—2824

建筑环境心理学调研 篇4

摘要:环境激发感知,影响行为。本文主要从声景的设计、人的知觉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反馈中论述,认为幼儿园应该是避免麻木的,激发灵感的,有益心灵的,有吸引力的,并且帮助儿童树立勇气和学会交往的场所。因此,本文给出了一些建议:生活中物理现象透明化、利用变化激发儿童创造力、设计学习种植和浇灌的场所、设计多种使用用途的室外楼梯。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心理;设计

1、研究内容

1.1幼儿园声景的设计

所谓声景就是指美好的声音在适当的时候发出,任何美好的声音在休息的时间叨扰大家就不得称之为声景。这个概念很生动的表现出了声音的美好。幼儿们喜欢唱歌,但是琴房练琴的声音也应该远离阅读室,有的幼儿园会有音乐喷泉,也要在适当的时侯开启,形成一道美好的声景。树叶的沙沙声和鸟鸣的叽喳声都是美好的声景。

1.2强调嗅觉的设计

美国3M嗅觉广告曾宣称:“如果想要他们知道,就说给他们听;如果想让他们相信,就拿给他们看;但是如果想让他们记住,就让他们闻。”据调查,同样的玩具香型的比无气味的更受儿童喜爱。在颐和园种植许多桂花,当游人靠近总是欣喜万分,并且离去时留下美好的记忆。同样,在幼儿园的环境设计中使用栀子花、桂花等植物时要注意,在活动场地最好不要使用,应使用在每天会经过,但不会长时间逗留的交通场所,校园门口等,因为长时闻到浓度较高的香味会影响人的嗅觉,经过的人闻到花香再走远会让人铭记在心。

1.3富有触觉体验的设计

通过接触并感知对象的肌理和质感式体验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成人,主要来自步行和坐卧,对于幼儿,温柔而又亲切的触觉是出生初期的主要体验之一。创造富有触觉体验、既安全又可摸的环境,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界面的质感变化,可作为划分空间和控制行为的暗示,如用不同铺地暗示空间的不同功能,用相同铺地外加图案表明预定的行进路线,不同的质感如草地、沙滩、积水、厚雪、土路、磴道有时还可以用来唤起不同的情感反应。

1.4动觉传递的设计

动觉是对身体运动及其位置状态的感觉,他与肌肉组织肌腱和关节活动有关。如水中的汀步要求人必须每走一步停下来观察下一个落脚点,从而产生视觉上的变化。这不同于我们走楼梯,下楼走楼梯时当人掌握了既有的规律之后就不会再步步观察形成视觉焦点,从而产生不同感受。幼儿园设计时,可以通过装饰的手段或者是创造不同的空间造成不同的动觉感受,如较小的阅读空间和较开阔的美工空间可以互相联系,形成颜色、质感以及空间上的改变。

1.5温度和气流体验的设计

人对气流和温度也很敏感,春天会有“暖风熏得游人醉”,夏天河边的清风拂面,环境设计中要尽量为人提供夏日成荫、冬季向阳的场所并努力消除温度和气流造成的不利影响。例如不宜在室外铺设大面积硬质地面,因为他们为西北风肆虐毒日逞威提供了地盘。在幼儿园的设计中,虽然不适宜让儿童感受各种温度的变化,但是一面大的落地窗可以给儿童观察风霜雨雪的空间,一个大的灰空间可以在下雨天遮风避雨的同时给儿童留出一个室外玩耍的空间,并且可以嗅到泥土的芬芳。

1.6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唤醒理论在神经心理学上指在刺激作用下,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会增加,并且全身的肌肉也处于紧张状态,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并且还会伴有一些自主活动,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表现在行为上是体力活动会增加。

1.6.1环境会影响人的情感

情感的维度有快乐、不快乐、控制、屈从、唤醒、睡眠、广泛探索和深度探索。即使是出生的婴儿也会用哭和笑来表达快乐和不快乐,因此环境对少年儿童的影响需要引导其积极的情绪,激发其创造力。适当的欲望可以激发儿童探索和追求的勇气和动力。日本某幼儿园,将上水管道和水龙头等做成透明的亞克力材质,这样可以刺激儿童探求生活中的物理知识。除此之外一些教具设备甚至房屋结构都可以展现在外,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孩子们探索的.欲望。在幼儿园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避免习惯性的麻木过程,使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变得有趣。

1.6.2对环境适应的可能性

环境会影响人类,人类也会在环境的刺激中矫正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适应环境。生物学研究,传递欲望的化学递质是多巴胺,传递快乐的是脑啡肽,当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时,多巴胺含量减少,脑啡肽水平上升。可以说,快乐是对于探索行为的一种奖赏。潍坊陕山双语小学,为孩子们设计了木质南向宽楼梯。设计师没办法限定儿童的行为,但是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可能性。这个楼梯的设计一般人会认为只是一个交通的功能,其实还能够提供游戏的功能,也会有人选择坐在楼梯的边上阅读,甚至是一个能够容纳上百人大合唱的舞台。

1.6.3学会掌控

研究表明,许多企业家工作压力大,平时休息不好,但76%的企业家是快乐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经济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掌控权,对事物的掌控权可以使人快乐。曾经有位太太,十分富有,无压力、不辛苦,整日打麻将,最终却送到心理医生那里检查,说他十分不快乐。幼儿园的尺度问题会影响孩子的控制力,若孩子的凳子和成人的凳子一样高,那么会使儿童使用起来很苦恼,更不利于其掌控心理的培养。因此,在卫生间马桶、设备教具、玩具、生活用品都要让儿童易于掌握,适应年龄。

1.6.4设置合理的环境容量

幼儿和教师生活在不同的空间,霍尔的人际距离理论指出,当人际距离与身高之比大于4时,除了旁观和打招呼之外,几乎不产生什么影响,这一比值小于2时,相互间有了更多的表情、感觉认知、语言和动作方面的联系,气氛就转向活跃,比值小于1时,熟人会产生密切感,陌生人则会产生拥挤感和逼仄感,因此,开阔空间要根据使用者身高范围按人数计算,做到开阔但不空荡,私密空间做到相互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2、总结

在设计中,环境的设计可以很有趣,并且为师生的活动提供了许多可能性。完善私密性公共性层次,不分散儿童注意力。注重外部空间的生态联系,做生态校园,注意保护环境。此外,要合理满足行为习性,要考虑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了什么,从事什么活动。最后要考虑预防和减少不良的破坏行为。

参考文献:

[1]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A],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刘田洁,《新型幼儿教育模式影响下的幼教建筑研究》[A],天津大学2012

建筑环境心理学调研 篇5

会计与财务学院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项目调研

姓名:刘静窗专业:会计学(ACCA方向)班级:08100401学号:0810010517成绩:

在2011学开展了创新实践项目,项目名称“黄金计划——经理梦工场”,六人小组,以团队形式参加,主要关于当前大学生创业话题进行展开。

“黄金计划——经理梦工场”创新实践项目主要的研究方式是通过调查、统计、竞赛、分析、比较、总结等方式,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及实践调研资料,运用实验、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实践项目展开研究。活动的主要程序:选择与确定创新实践项目课题——制订方案——项目的实施——分析总结。

具体方法的实施主要是在校举办模拟公司经营竞比赛活动,首先,通过比赛过程中各参赛小组与供应商的联系,营销活动的开展,与客户的互动,到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来观察并分析各小组的自主经营能力;其次,小组成员间的沟通交流,各队员的角色分配及团队协作能力,来分析自主创业中内部环境的构建;最后,综合分析参赛大学生专业背景、学业成绩、参与度、性格、社会实践经验等各项因素与实际竞赛结果的关系,此外,通过比赛实践后访谈,在模拟实践是否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业及社会实践能力,是否在不足之处得到有效改善,从而在调查大学生的创业动力、模式与可行度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及丰富实践经验。

项目实施方法:

(1)本项目举办活动简介。竞赛规则:竞赛者以团队方式参赛,3-5人,由活动主办方(即本项目负责团队)发放活动启动资金,竞赛小组通过提交方案策划,团队执行角色安排,实践模拟公司经营活动,编制财务报表及经营活动总结,以3周为经营期进行自主创业。采取有奖竞赛形式,评比竞赛的内容与结果。

(2)本项目变量数据收集。竞赛报名期间,本项目成员对报名参赛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赛者的年龄、专业、学业成绩、性格、社会实践经验等本项目考察的变量因素。

(3)本项目主要考察对象。本项目小组成员与竞赛者保持密切交流并实地观察竞赛小组创业活动的开展(用DV记录经营活动过程),考察竞赛者的参与度、与供应商的联络、营销方案的策划及实施、与客户的互动、遇到经营急难问题的应变能力及解决方式、团队协作及交流能力等,来研究考察对象的情况。

(4)分析变量与考察对象的关系。在竞赛完成后,本项目小组根据竞赛者的经营成果、所提交的方案策划、实际活动过程(DV记录)各环节的实施情况、所提交的竞赛总结进行综合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可行性的因素、创业的热情,来

了解大学生创业的困难及需求。

(5)本项目实施的效果。通过竞赛者提交的赛后总结,调查参赛者通过参赛后是否对创业有新的体悟及经验总结,是否对自己的创业能力有所助益,以及对团队交流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其中,项目考察对象纵向比较,主要环节有与供应商的联系,营销活动的开展,与客户的互动,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主要经营活动。与供应商的联系主要考察了竞赛者渠道及资源的获取能力、上游议价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营销方案及开展主要考察了竞赛者对自己产品的理解及定位,对客户群的定位及对客户需求的了解掌握,营销的创意创新能力,切实实施的执行能力,多元化的营销方式能力。与客户的互动主要考察了竞赛者与消费者的议价能力、掌握消费者的心态及需求、沟通聆听技能等。售后服务主要考察了竞赛者对经营活动的维护成本及售后与客户的联系,如何建立客户的忠诚度,建立及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

项目考察对象横向比较,主要通过分析方案制定与经营成果的联系(从可操作性、计划的细节落实、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的考虑及应急措施的拟定来分析),以及创业团队内部环境建设与经营成果的联系(从小组成员间的沟通交流,各队员的角色分配及团队协作能力、冲突解决能力来分析)。

高校中虽然有人才实践培养体系,但是更为重视理论教学的长期传统观念,使得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并没有达到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虽然会提供途径让学生去实践,诸如勤工俭学、学生会和课程实验等,这些方式远远不够,而且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达到系统化。学生经常会由个人爱好来参加实践活动,有一定地盲目性。也往往因为这样——没有充分的认识和选择实践方式,达不到最佳的效果。大学生可供选择的企业实习机会过少。

通过模拟经营使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接受方式,这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这些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大学生的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亲历模拟场景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自主模拟创业的同时也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实际经营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创业实践活动没有课堂教学太多的束缚和校园生活的限制,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高涨,思维也空前的活跃起来,往往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火花,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活动现场是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好环境。在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民群众面前,大学生养成的“娇、骄”二气会得到克服;在实践的困难和危险面前,要求大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这种实践活动多了,并且能深入下去,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自主创业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逐渐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部分。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然而,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必须深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当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只是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对于生涯发展意识、生涯决策能力、自我价值认知、职业定位等却一无所知,导致了不少“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出现。这与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初衷更是相去甚远。要培养合格的人才,这就有必要让大学生实践到方方面面,周全考虑,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以“规划”促“合格”。首先,通模拟经营实践,大学生个体可以逐步建立与发展一个整合而适当的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自我),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选择与生活方式,实现个体的生涯发展目标。至此,大学教育便成为实时调整以满足社会市场需要的一种“液态”教育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前社会需求与高校在在教学理论、专业和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常与现实脱节的局面,促进高校办学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其次,人生规划中的关键是合理职业定位。定位准确,才能使规划实用有效,否则,规划制订得再好也无法变成现实。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将在以活生生的职业情境中,进行正确决策,科学规划人生;认知自身的能力、能力倾向、兴趣、兴趣、个性等,以及明晰个人的职业价值,利于未来将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进行合理定位。

环境调研报告 篇6

调研时间:寒假期间

调研人: 薄纯雨 崔立媛 杨家宁 周树全

调研对象:本村居住环境及周边环境

调研记录:

我们都生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方式比较熟悉。在寒假,我们对我们生活的村庄的一些污染物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实际的调研。我们深入地了解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下面我们就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做一下总结。

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然而,在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重。据我们的观察了解,农村污染物主要有农药、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燃煤及植物秸杆焚烧的释放物、地膜、工厂释放的废液废气等。

我们小组的一名成员到汀罗水库边玩耍,无意中发现了许多农药瓶。在短短的时间内,竟然捡到了好几十只。我们联想到在我们农村庄稼和蔬菜需要施用大量的农药。农药在防治蔬菜病虫害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农药的使用量也在迅速增加。通过上网,我们了解到农药的分类。农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 除草剂、灭鼠剂、杀软体动物剂等,但大量使用农药的同时,不但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且污染了蔬菜产品,人吃了受农药污染的菜,又危害了人体健康。

(1)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喷施农药直接污染大气,而大气中的农药绝大部分随着降水,返回了地面,又污染了水体和土壤,水体被污染后,水草和水生生物也有农药,导致小鸟和鱼类均含有大量农药。被农药污染的水灌溉蔬菜,蔬菜也被污染。施用农药过程中,大部分农药进入土壤,用农药进行拌种,浸种化学除草,土壤消毒等,更使农药直接进入土壤。由此造成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2)农药对蔬菜的污染。喷施农药后,有些直接粘附在蔬菜的表面,有些农药则会透到蔬菜作物的根茎叶果实中,当人们摄取了这些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后,便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3)农药对人的直接影响。主要是对使用农药的人引起直接毒害,一般多为剧毒农药急性中毒,在农村农药中毒致死时有发生。

(4)农药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绝大多数农药无选择地杀伤各种生物,其中包括对人有益的生物,如青蛙、 蜜蜂 、各种鸟类和蚯蚓等。这样就会使许多生态系统消失,整个农田生态平衡被打破。

除了农药污染外,我们地区,仍然存在生活垃圾污染。生活垃圾往往不经任何处理随意堆放,造成环境污染。生活污水全部直接排放,使农村居住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特别是当雨季来临时,整个村庄的污水随雨水排放到水渠,甚至排放到储存饮用水的水库中,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农村取暖燃煤,仍有不少的住户靠燃烧植物秸杆做饭等,这些过程中释放的有害气体,都在污染着大气。只是由于我们这个地方地广人稀,空气还是比较清新的。但释放的烟尘会使近地层空气质量下降。

不少的村庄,畜禽养殖发展较快。但由于可利用的空间有限,养殖户直接在自己的住宅上进行养殖,养殖地点离人的居住点近。加之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居住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尤其在夏季,整个村庄弥漫着刺鼻的臭气,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

除了以上提到的污染物之外,我们这个地区,大部分农田种植棉花,在种植棉花时,大量使用地膜,而大部分地膜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地膜污染在加剧。广泛而大量地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再者,农村工业的兴办,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有的工厂企业生产经营比较粗放,没有注意环境的维护。例如,在渤海农场有一个农药半成品加工厂,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液未做任何处理便排放在水体中。由于该产品自身有较大的挥发性,释放的有害气体使方圆几十的居民深受其害。幸好这个加工厂因为严重污染环境被取缔了。

我们走访村庄的时候,经常发现任意堆放的垃圾,如飘飞的塑料袋,信手扔掉的农药瓶。因此我们决心了解农民的环保意识。我们小组的成员,分头走访自己所在的村庄(是以谈话的方式进行的),谈话的对象都是农民。通过广泛的谈话和对谈话材料的分析,我们一致得出结论,在我们地区,农民的环保意识普遍薄弱。这表明,农民是被忽视了的环保群体,各种环保宣传在农村几乎是一片空白。

我们小组的成员认为,仅进行环境调研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拿出实际的行动来,为环境保护献出我们的绵帛之力。在同学集体中成立环保宣传小组,加强环保在农村的宣传力度,比如在村庄醒目的位置我们插上这样的温馨提示:请随手捡拾塑料袋 、使用有机肥好处多、我爱草我爱花我爱青青小树苗等等;我们还多次劝说那些就近养殖户到村外开阔地养殖;针对水污染,我们在水库旁立一警告牌,提醒人们不要随便扔垃圾,保持水体清洁。

建筑环境心理学调研 篇7

一、浅谈当代建筑环境设计

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住”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也发生很大的改变, 取得很大的进步。相较于之前简单的建筑设计理念, 将人们禁锢在混凝土建造的房子中, 如今的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协调人和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 设计师在建筑的设计上也力求使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在建筑环境中得到满足。要想做出完美的建筑环境设计, 就应做好人体活动和心理情感因素的研究。

二、人体活动因素分析

人类是一种群居的物种, 人的存在和生活都离不开周边的环境以及与其他人的交往, 他们的行为主要受到环境和社会的相互影响。建筑环境对人体活动的影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首先, 人们的感官接受到建筑环境的刺激, 然后造成人们情绪上的波动, 再通过与人们的过往的经历之间的相互作用, 最后产生人们对建筑的行为上的反应。所以, 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人体活动因素的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能够使建筑真正做到服务于人。

历史上著名的心理学家德雷弗曾经说过:“本能是神经系统的先天秉性, 具有明确的神经联络上的关联和协调性能, 以至于某一特定的刺激一定会唤醒某一特定的行为以及之后一系列的行为, 无论其是否具有某种与其配合协作的刺激。这种先天秉性是由于生物学上的自然选择作用造成的, 它决定了行为的模式, 达到某种生物上有用的目的, 而逼供不需要预见这种目的或达到这种目的的经验。”另外, 人们在之后的研究中也得出:“正常的感觉、意识和思想只有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才能维持下去, 如果没有变化, 就要出现丧失感觉的状态。心理实验也表明一成不变的环境容易产生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甚至智力退减。”所以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顺应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满足人体功能的需要。而达到这一目标需要设计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才能做出既符合人们的需要, 又能有最大的产量和最小的花费高效率模式, 并且在建筑环境的设计手段、设计材料、设计风格、颜色、温度等方面达到完美。

另外, 当今的建筑环境设计更应该贴近自然, 使人们能够融进自然,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而不是像之前的建筑一样, 一味地搭建钢筋水泥, 修建高楼, 将人们和自然隔离开来, 这就是人类的悲哀。所以, 现在的建筑环境设计应该充分利用自然的流水、阳光、高山、坡地, 修建于大自然紧密融合的建筑环境, 这样也有利于保持人们的身心愉悦, 直接面对自然的大好春光。

三、心理情感因素分析

众所周知, 人是环境的产物, 人只能顺应环境的发展,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 人的心理行为也是环境塑造的, 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 为了设计出适合人们的建筑环境, 对人们的心理情感因素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心理情感因素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心理感受。人们对环境的认知主要依靠两种手段, 一是人的感觉属性, 这是人的基本本能, 通过人的图形认知为前提, 再综合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二是环境的空间属性, 空间属性受到本国文化以及国外信息传入的影响, 研究这一属性, 能够研究出这一空间中人们的心理态势, 得出人们对环境的认知。

人对于建筑环境的要求没有一定的标准, 是根据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人们而有所不同的。随着经济和文明的发展, 建筑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而已, 他更是在人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场所、背景和媒介的作用, 是人的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有思想, 这也注定了人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增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是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扩大, 建筑也在不断地向着更高级的阶段发展着。所以在建筑环境的设计中应该强调人在建筑环境的认知、感知、情绪和行为的交往。建筑环境既应该物质的因素, 也应该包括精神的因素, 发挥环境对人的积极影响, 创造出能够带给人们积极的情感感受, 激发人们积极性的建筑环境。

(2) 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情感体验。人们是能够感知环境的, 而反过来环境也能够带给人们情感活动的变化。例如, 当人们看到秋季落叶纷飞, 会产生悲伤的感觉;听到悠扬的笛声, 会不自觉地产生愉悦的情绪;看到春天万物生机勃勃, 会产生一种激动的心情, 这些都是人们通过对环境的感觉和感知而产生的情感活动。这种情感体验也可以应用到建筑环境的设计中, 所以建筑环境的设计要研究人们对建筑环境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大理石由于光滑的表面就可以营造出一种大气整洁的感觉;在建筑环境中加入大自然的流水声, 会使人心情愉悦;良好的采光效果, 也能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还有建筑环境中色彩的应用, 也能搭配出不同的效果, 给人不同的感觉。例如, 医院和图书馆这种安静的场所, 就应以白色等冷色调为主, 给人宁静的氛围;而快餐店等场所则应以红色等暖色调为主, 烘托了热闹的气氛, 也给人愉悦的感受。

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追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 更多的来自于其对环境的情感上的追求, 这才是真正让建筑的存在有意义的地方。建筑环境的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必须研究设计中的心理情绪因素, 领悟人们各色情感, 并且将他们体现在建筑当中, 完美地呈现于人们眼前, 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结束语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需求不断增长, 在建筑环境的设计中也是如此。而在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倡导下, 建筑设计上越来越重视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 人成为建筑环境设计的服务对象。而由于建筑环境对于人体活动和心理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研究建筑环境的设计成为当今设计师的主要探讨课题。而做好建筑环境设计的重要基础是掌握人们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以及人们的行为特点。其次, 应做好人们在不同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心理情绪的研究, 做好人们的不同行为的预估。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优秀的建筑环境, 让置身其中的人们每天充满活力, 保持身心愉悦, 达到人和建筑环境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

摘要:建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审美需要是人们精神需求的高级表现。人们的视觉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强烈的反应, 建筑的形态, 体量, 轮廓, 颜色, 工艺等对人们的视觉都是刺激的条件, 感受建筑的外部特征, 与内部空间是一个人们对一个完整建筑更整体的心理感受。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强调整体的概念, 从整体来考虑和分析所涉及的事物, 把握建筑的空间感、尺度感和建筑特性的定位以及颜色对人们心理和情绪产生很多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环境,设计,人体活动,心理情感,因素

参考文献

[1]蔡华.关于行为场所在建筑环境设计中作用的重新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10 (05)

[2]吴祥忠.民国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 (04)

建筑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公共建筑;目的;布局;功能;自由;地域性

1 相关背景

广州国际生物岛原名“官洲岛”,10年前曾是广州偏僻的小渔村。是位于广州市东南端、沿珠江后航道发展带上的一个江心岛,占地面积约1.83平方公里,南依广州大学城,北望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东面与长洲岛黄埔军校隔江相望,西面为广州果园生态保护区。在生物岛的东北角三江汇流的地方建造了一个白金五星级豪华酒店。该酒店的名字叫作“广州国际生物岛主题酒店”,是由设计世界著名迪拜帆船酒店的国际顶级建筑设计师、联邦德国慕尼黑亚尔派国际建筑设计公司打造。

2 功能空间

2.1 酒店基本功能

该酒店有6个楼层,分为四大部分,满足了五星级酒店的国际建筑标准。

2.1.1 第一部分:地下(0层/1区)

供应与设备设施、厨房、停车场、水疗/健身/室内体育(通过下沉式室外广场与地面室外体育中心相连)

2.1.2 第二部分:1层+2层(2区)

该部分为公共服务区,首层有:

酒店广场、大堂、团体休息厅、接待总台、大堂经理、礼宾部、行李服务,大堂咖啡、食街包括多种风味餐厅、包厢、高级望水餐厅,多功能会议厅,酒吧、歌舞厅、俱乐部。

二层各设计为一个体验感受廊道,把上面的各个功能区串联起来。

2.1.3 第三部分3,4,5,6层(3区)

各层的“街道”(走廊)与酒店客房,重点体现“科学创意酒店”的理念,一共设计了约320个客房。

2.1.4 第四部分,7楼屋顶花园/“天景、水景平台“(4区)

景观天台、咖啡茶艺露台、休憩区、直升飞机降落场。

屋顶花园为望水休闲天坪,在屋面层设计了露天泳池咖啡座。作为屋顶花园的望水天坪,为酒店住客提供了高级的休闲娱乐场所。

2.2 酒店的总规划

体量大小:酒店的基地面积有45755m2,总建筑面积48806.8m2,其中地上39220.8m2,地下9586m2。酒店的客房数量达到320间,公共区域和服务区域面积总计24928m2。

基本设施:应位于生物岛的理念开发,酒店的客房、公共区和服务区、娱乐区域等功能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位置关系:生物岛酒店位于生物岛东北端、珠江仑头水道交汇处。

环境要求:酒店坐落于生物岛,岛上有折线型的30米道路和60米银河系绿带延续到酒店,还有环岛路和堤坝,现状植被丰富,江面开阔,自然环境优美。

空间属性:酒店属于公共性空间,多为开敞式布置。

3 形式特点

3.1 类型特点:珠江的水是流动的,自然的,是源源不断的。酒店建在珠江边,设计也是做到建筑与水共生,把酒店建筑设计成为“水中的建筑”或是“建筑在水中”,建筑于珠江一体的理念是生物岛酒店形态设计的基本方向。

3.2 使用者特点:生物岛酒店是生物島生物产业开发区唯一的五星级会议度假酒店,且隔官洲水道与大学城相望,为科技服务、为科学家服务是酒店的主要功能。这是一个“科学家的家”主题酒店。

3.3 时代特点:酒店建设基地为一狭长形用地,建筑造型采用自由转动的一字体型结构,延伸了“DNA双螺旋”结构及银河系绿带的空间体系。

3.4 环境特点:广州地区的气候为潮湿的,亚热带气候。酒店四面被一个自由起伏的“水体”绿地环绕,绿地与珠江水体融为一体,相互紧密联系,水土互补,形成绿色景观生态科学轴。

3.5 交通特点:“仑头—生物岛—大学城”隧道往北通过科韵路连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往南经过大学城与金山大道相通。规划的4号地铁线经过生物岛核心区,并设置生物岛站,为进出生物岛提供了便捷的公共交通。

3.6 外观形式:自由转动的建筑造型。酒店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上,结合了现代的建筑遮阳设计及材料的使用。在二、四、六层设计了三道不同弧线的水平遮阳金属网格线,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着变幻的活动阴影弧线,在房间阳台的外围,设计了可自由控制的垂直遮阳的金属网格。

4 结语

现代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广州国际生物岛酒店体现了建筑在人文因素和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的积极利用与发展。本次调研报告选择生物岛酒店作为对象,主要通过网络寻找资料、收集资料和参考文献检索等方法进行调研报告。

在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酒店设计的亮点和多样化,不同建筑的风格和体系,为笔者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开阔了眼界,拟补在建筑知识方面的不足,也让我在学习设计专业的路上一直努力走下去。

参考资料:

[1]网络.调研报告格式规范.2005.

[2]广州国际生物岛昨“开岛”将打造一豪华酒店[N].广州日报,.2011.

[3]网络.广州国际生物岛酒店建筑方案深化及调整.2006.

作者简介:

建筑环境心理学调研 篇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全方位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工作守则。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二条 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章 行为守则

第三条 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通知、公告。

第四条 员工应遵守下例事项:

〈一〉 尽忠职守,不得有阳奉阴违或敷衍塞职的行为,培养良好积极心态。对公司合理安排不得推委、拒绝,否则依情节轻重给予批评、罚款。

〈二〉 严格遵守公司保密制度,不对外泄露有可能给公司带来损失的信息(产品、价格、人员、方案等信息),未对公司造成损失的,警告一次并罚款20元,因泄露信息造成公司损失的立即开除并处罚200元。

〈三〉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美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四〉 上班时间必须佩戴工作牌,着指定工作服并穿戴整齐。仪容整洁得体,举止文明大方。

〈五〉 上班时间不得会私客,不准高声喧哗、嬉笑打闹、消极怠工、聚众聊天、搬弄是非和扰乱秩序;不许做与工作无关事情。

〈六〉 员工应团结合作,和睦相处,不准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挑拨是非,扰乱秩序。应通力合作,同舟共济。

〈七〉 员工不得在公司内外部传播不良情绪,造谣生事,损坏公司形象。一经发现给予批评和每次20元处罚,情节严重者予以辞退并罚款200元。

〈八〉 爱护公共财产及办公用品设备,不得任意损坏、浪费或挪为私用,否则照价赔偿。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损害和破坏及盗窃公司或他人私人物品,有违犯者,除罚款外视其情节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九〉 认真、准确、如实填写各种报表。轮班工作者应按规定进行交接班,做到清楚、详细,若接班者届时未到,应报上级处理,不得私自离岗,否则按旷工论处。

〈十〉 员工应认真学习技能,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素质和工作能力。凡公司、部门召集的会议、学习、活动,都必须准时参加。

〈十一〉 树立以公司为家的思想,增强主人翁意思,维护公司利益。

第四章奖惩

第五条凡违反第三章第四条规定将视情况给予相关处罚,情节严重及态度恶劣者将给予辞退处理。

第六条 凡认真执行,达到公司要求标准,成绩优异者,由主管部门根据奖励制度报公司批准,将给予奖励。

第五章附则

上一篇:国科联创国际信息技术研究院章程下一篇:工作总结政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