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作环境

2024-05-16

建筑创作环境(精选12篇)

建筑创作环境 篇1

现代纤维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建筑环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设计纤维艺术品时也必须考虑它和建筑环境的关系。我们知道,所谓设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设想和计划,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对于设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英国的艾伦·鲍尔斯在其著作《自然设计》中提到:“未来的设计使得人们能够观察人在世界中的地位,设计将长期以来一直分离的科学与人性融合起来,排除现代人对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疏远的焦虑,让我们得到快乐……” (1) 也就是说,设计必须注重对其和事物以及和人之间关系整体意识的把握。作为装饰艺术存在的现代纤维艺术,我们在创作时也必须意识到它和所属的建筑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形态、色彩、肌理、放置方式等都必须适合特定的建筑环境的要求,使得作品能反映甚至提升所属建筑环境的审美价值,并与所属建筑环境之间达到相辅相成整体统一的关系,从而能真正满足人民物质、精神双方面的需要。

现代纤维艺术结合建筑环境的设计要点

在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历程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在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中,采用了用米罗作品图案编制的巨幅平面纤维作品来装点大块的墙面,色彩及造型现代而悦目;索非亚文化艺术中心的前厅有多幅方形的凹凸有序的纤维作品,它们和墙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拉脱维亚维尔纽斯大饭店中悬置的立体纤维作品《筒》则有着绚丽的色彩,以及可以旋转的灵动造型,反映了所在场所的华丽与亲和力;瑞士艺术家摩依克(Moik Schiele)的作品《无题》,采用了单纯的几何结构造型,与教堂的建筑结构遥相呼应,烘托出了教堂特有的庄严肃穆、宁静怡神的气氛。它们都以其特定的形态和放置方式契合着所在的建筑环境,反映并提升着所在建筑环境的不同精神特质。从这些例证中我们知道,成功的现代纤维艺术创作必须结合建筑环境

的具体因素来进行。笔者尝试分析了现代纤维艺术结合建筑环境设计的几个方面。

1、应适合不同建筑环境的功能要求

在进行现代纤维艺术品创作时,我们应该考虑到建筑环境本身的功能取向,博物馆、歌舞厅、图书馆、家庭起居室、卧室等使用功能各不相同,也需要不同风格的现代纤维艺术品来配合和完善。如在博物馆、图书馆这类建筑环境中设计现代纤维艺术作品,从造型、色彩、到肌理等都应含蓄、淡雅,凸显其静谧、从容的气氛,这样才能准确的反映并此类建筑环境以及休憩类建筑环境的功能特点。而在歌舞厅一类的建筑环境中则宜结合其功能性创作出有热烈、欢快氛围的作品,用色彩的强烈、造型的奔放来提升建筑环境应有的精神。若在创作时不顾及和建筑环境的关系,则往往会造成生硬、不伦不类的后果。

2、应适合不同建筑环境的空间形态、尺度要求

在生活中我们知道,由于建筑环境功能迥异,其内部空间形态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在不同空间形态的建筑环境中设计现代纤维艺术也应该随类赋形,使得两者之间相互契合。随着现代建筑艺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环境内部变得越来越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矩形、方形等规则几何形空间形态,各种更能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不规则形空间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建筑环境中进行现代纤维艺术作品设计,就更应该结合具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特点,力求做到和建筑环境的完美统一。

在空间尺度和作品的尺度关系上,也要作到互相协调,若是给一个小型空间设计一件大型纤维艺术作品,结果一定会显得拥塞,且会掩盖建筑环境本来的面貌。反之,在大型空间里放置一较小的作品则难免会削弱作品的美感效应,也达不到应有的装饰效果。一般来讲,大型建筑环境空间需要大、中型平面作品的发展,结构也可以相对复杂;设计放置在建筑环境外部空间的作品,除了考虑作品和建筑环境的比例外还应考虑其材质的防尘、防水、防腐蚀等特性;而对于家庭等中小型空间来讲,中小型的作品、以及注重参与性的纤维艺术小品如十字绣、刺绣、编织等都会是比较受欢迎的形式。

3、应适合不同建筑环境的色彩要求

建筑环境的总体色调,因其环境色、光源色以及其他陈设物的色调不同而有所区别,往往会有冷暖、明暗、鲜灰之分,在进行现代纤维艺术作品创作时也应考虑其色彩和建筑环境总体色调的配合使他们相互映衬或相互融会。

我们都知道色彩对人的心理有着调节的作用,在建筑环境中色彩是很重要的因素,在建筑环境色彩基调既定的前提下进行现代纤维艺术创作,我们会根据建筑环境的色彩基调来决定作品的色彩基调,一般来讲会遵循对比和调和两种法则。首先,对比法则的运用。在作品材料色相选择时采用和建筑环境色彩基调对比倾向较大的颜色,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达到装饰和强调的作用,同时起到色觉补充的平衡作用。另外,作品在明度以及纯度和建筑环境色彩基调的合理对比也会取得成功的视觉效果。如在基调明亮、轻快的建筑环境中宜采用色彩较为沉着的现代纤维艺术作品,而在基调鲜丽、刺激的建筑环境中则宜采用色彩相对含蓄温和的作品。其次,调和法则的运用,则是在创作现代纤维艺术作品时,作品色彩参照建筑环境的色彩基调或利用与其近似的颜色,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色彩关系和谐一致,给人带来舒缓恬淡的氛围。

当然,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是相对的,在创作现代纤维艺术作品时,和建筑环境色彩基调的对比和调和也必须掌握一定的尺度,以达到最完美的装饰效果。

4、现代纤维艺术对于建筑环境本身的参与性可能

绝大多数的现代纤维艺术品创作都是艺术家在已经完成的建筑环境来考虑,作为弥补、装饰的需要而后来添加而成的,并没有像其他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那样,从建筑环境的设计开始就纳入设计范畴,参与建筑环境设计。当然这很大程度是由于纤维材料本身的易霉、易蛀、易污损、不耐老化等缺陷,使其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障隘。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型纤维材料会源源不断的出现,相信在解决了防霉、防腐、抗污性、耐老化等技术问题之后,现代纤维艺术参与建筑环境设计、成为建筑环境的一部分,甚至在设计建筑时就将现代纤维艺术品作为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考虑,从而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也会出现在不久的将来。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所说:“美与关系俱生、俱长、俱灭。”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纤维艺术自身的规律,利用纤维艺术的基本特性进行创作,使之保持并充分发挥建筑环境中现代纤维艺术作为材料艺术特有的魅力,还要有维护现代纤维艺术与建筑环境的整体性关系的意识。在创作之初和过程中能从空间、色彩、形体、虚实、以及其组合方式和意境创造等方面做到整体考虑,以达到纤维艺术作品和建筑环境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诸葛雨阳, 邬烈炎《现代纤维艺术》, 江苏美术出版社

[2]、朱尽晖《现代纤维艺术设计》2002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3]、崔唯《现代室内纺织品艺术设计》1999中国纺织出版社

建筑创作环境 篇2

一、电脑辅助设计对建筑创作的重要影响

电脑的应用对建筑师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电脑技术实现了建筑师梦寐以求的模拟表现能力,在建造前能形象地观察自己的设计,更容易地将建筑设计思想传达和呈现在业主和公众面前。过去,建筑师必须像美术师那样,依靠精湛的透视图来直观地表达他们的设计,在绘图板上用二维平面图、剖面图来推敲空间的结构,或者按比例制作一个微缩模型考察设计的可能性。计算机技术使建筑师能从繁杂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方案的构思和推敲上,同时也正改变着我们的创造思想方法,造就一代新的文化。现在,国内外绝大多数建筑设计院、事务所和高等学校建筑系已普遍运用了三维软件进行建筑创作。

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综合交叉,生活时空的日益缩小,促使人们必须具有广泛的横向知识,以适应开拓和竞争的需要,富有个性的建筑创作,是今后建筑设计者需要具备也是可能具备的品格。

艺术最忌模式先行,建筑创作亦然,未来将是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时代。建筑师们异常重视信息和时间的价值,他们把自己看成是社会多维交叉动态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网点,具有远见和社会责任感。他们标新立异,个性鲜明,自我实现,从现实的土壤中培育出万紫千红的建筑艺术的未来种子,即建筑佳作。

计算机在强化建筑物“真实”感受的同时,亦抽走了环境体验的其他要素。设计师面对电脑时依赖程序和菜单进行设计,极易产生设计上的僵化。只需选择和点击,根据预先设定的建筑要素,搭建一些漂亮的结构和外表,通常不会改变和超越那些要素来进行重新设计。设计表达的简单化,无疑淡化了设计师对自己设计作品的珍爱与责任,其作品中失去了设计师个人魅力。

计算机辅助设计极大地增强了建筑师处理图形的工作速度。由加拿大霍茨进行的研究表明,当人们的判断速度不得不配合计算机工作速度时,建筑师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这就要求建筑师必须进行比电脑更高、更完善的建筑创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的联网,使建筑艺术作品必将日益成为共享的信息。电脑越是发展和普及,越要求建筑艺术的多样化、个性化,要求首创和开拓。

电脑的应用,使建筑内部空间组织、大小乃至运营机制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最突出的例子是电脑和网络技术运用到图书馆后,电子媒体部分取代了书本这种知识载体。图书馆开始停止无限制的藏书积聚,呈现出缩微化、分散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图书馆的规模因此开始变小。建筑以藏书为主的模数式大空间的必要性降低,过分单一的技术化环境不再受欢迎,而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在高度智能化的基础上朝着更舒适、更富自然情趣的方向发展。

图书馆电子化后,图书馆建筑的藏、借、阅、管四大功能关系将逐渐削弱,就图书馆建筑而言,主要是需要提供容纳计算机及其终端与相应的配套设施即可。图书不再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图书与读者的庞杂流线及各部分功能空间之间的关系与配合变得相对简单了,图书馆类型的建筑因而也更具公开性和开放性,更多关注的是历史的、地域的、环境的以及文化心理层面上的因素。

多媒体CAI和远程教育校园网的引入,将给学校教育带来深刻影响,获取知识的手段丰富了,培养人才的观点、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模式也改变了,甚至办学模式、学校各项工作的运作方式都将与传统方式大不相同。

传统建筑创作的方式和工具也正逐渐被电脑所取代。草图设计的即兴灵感及“非专业水准”的新鲜创意,一进入计算机,便立即呈现其精确的一面。如果说传统建筑设计所依赖的图板、直尺、绘图仪器仍保留了些许与手工艺人相通的血脉的话,那么,电脑时代的建筑师,随着工具的改更,这一血脉之间的联系已荡然无存。计算机的二维、三维以及逼真的动态模拟,比传统的绘图工具来得更为快捷、方便、有效。

二、电脑辅助设计对建筑设计教学的重要影响

建筑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建筑师的重要使命,电脑的应用对建筑师提出了挑战,同样,对建筑设计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为适应高科技的发展和对跨世纪人才的培养需要,应该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竞争的需要。建筑教育在要求学生外语教育不断线的同时,也注重强化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通过CAAD系统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三维空间设计构思能力,并利用CAAD各种应用软件的特点完成电脑辅助设计的全过程学习,这些为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暴露出以下几方面的矛盾:

1 手绘与用电脑进行建筑设计和绘图的矛盾

学生一入学就开始接触计算机,从计算机的过级考试到计算机形形色色的软件的应用,从在校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到社会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使学生沉溺于电脑之中,逐渐对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失去了热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如何处理运用电脑与培养学生作为建筑师应有素质的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这一矛盾的解决直接影响到教学观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诸多问题。

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由于大量甚至全部以电脑进行设计和绘图,不愿再动手进行艰苦细微的建筑创作和表现基本功训练,导致近几年学生素质修养的滑坡。这些直接反映出学生设计作业上,只注重建筑的形式,而忽视对环境、功能、技术因素的考虑,不能辩证地把形式与内容、建筑与技术、单体与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反映在学生专业知识不全面和理解的不透彻。学生设计的基本功底不扎实,从图面构图到线条等级、字体设定等都缺乏美感,透视图看似逼真,但画面色调、环境气氛、配景设置等明显缺乏应有的素质和修养,甚至影响到考研和择业考试,由于专业功夫欠佳而屡试屡败。

面对上述问题,应强调设计基本功的训练。应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敬业态度,遵循设计客观规律,提倡运用正确的图示思维方式,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而大量的实践、计算机操作留在设计院实习和今后的工作中解决。

2 建筑设计课程学时与课题安排上的矛盾

电脑的广泛应用,使建筑设计人员劳动强度大大减轻,更重要的是建筑设计周期缩短,这也促使建筑设计教学进行调整。相对课程的安排,建筑设计课在五年的教学计划中占据总学时的25%,大多院校建筑设计课程还是沿用的老办法,一个学期三个题目,长设计题目占用8周,少的也有5~6周。学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从一草、二草直至上正图,整个设计才算结束。这样的设计不是没必要,它也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显然节奏慢、效率低,跟不上实际工程的步伐。我们认为,一个学期保证有一个长题目设计,进度应根据学习的对象和具体题目而定。其余大部分题目应侧重设计信息的读解、设计思维的构成和设计语言的表达,可用快题设计的形式出现,以培养学生首创开拓、标新立异、突出个性。

建筑初步和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训练学生表现技法与绘图能力的主要课程,加强学生基本功固然重要,但占用学时过多,不能不说是一种误导和浪费,对该类课程环节中比较古老的训练技法,如线条、水墨渲染、水彩渲染等进行了压缩和淘汰,少占用课内学时,注重课外训练,避免被动学习,提倡主动学习,这些做法都将取得较好的效果。

3 教材更新的矛盾

有些统编教材,不少知识已经过时,需要重新编写,压缩原有传统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增加涉及面广、学时数少的选修课,有些与其他专业、系、部课程进行交叉课程设置,也有结合学生就业需要和社会紧缺知识的课程,适时自编、合编一些课时少、内容新的教材。

4 教学经费与教学硬件不足的矛盾

教学经费的短缺和教学硬件的滞后,促使学生自己买电脑或在校外租房、租电脑,或上培训班进行建筑设计的电脑学习,使有些课程难于在课堂上正常进行,给教学管理带来种种隐患。应增加对电脑、绘图仪等教学硬件的投入,以保证正常的教学使用。

总之,电脑的广泛运用,对建筑创作和建筑设计教学带来的巨大冲击,有些矛盾已经显露出来了,有些正在显现,有些有待我们去揭示,正如法国著名小说家福楼拜在他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中那意味深远而富有创见的一段话,“越是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

关于建筑创作中生态构思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建筑;建筑创作;生态构思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需要综合考虑诸多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等,面对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生态构思在建筑创作中越發得到关注与强调。2002年,柏林就以“资源与建筑”为主题召开了世界建筑师大会,明确赋予了建筑师的社会和职业责任。如今有关建筑的生态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建筑学等理论研究以及建筑施工的生态技术上。

一、建筑创作的现状

社会上普遍认为建筑的高大、气派以及独特个性是业主的经济实力的表现,因而在此类建筑的建造上往往只考虑其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对生态代价却忽略不计,导致了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建筑创作的生态化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建筑创作中生态构思的内涵

通常情况下,建筑创作构思的来源主要包括了六个方面,即功能构思、结构构思、形象构思、意境构思、技术构思和规则构思。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还应该包括环境构思和创意构思等。而实际上正是这些构思的相互协调与互补促进了建筑创作的丰富和完善。

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即是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有意识的按照生态学原理与规律,通过生态的设计方法或者生态构造技术来完成建筑创作的构思与设计的过程。其中建筑师是建筑创作的执行者,需要拥有生态的建筑理念、专业修养以及综合能力,而建筑创作则是建筑师根据众多的客观设计依据,如日照、风向、风力,地质地貌,人文因素,物质条件等设计而成的作品。实际上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涉及面较广,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建筑的整体上进行考虑。主要包括建筑规模的合理性、建筑投资与效益平衡、建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资源与能源配套使用评估、生态技术与生态结构的合理性等。

第二,考虑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因素。如根据风向与朝向进行科学合理的总体布局,根据气候特征进行除湿或增湿、降温或供暖、遮阴或散热等,充分利用大然大环境调节建筑小气候。

第三,考虑建筑使用的材料与设备,以及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如应选择具有强耐久性、本土化、能够再生与循环利用、耗能低、少危害、经济方便的材料和设备。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主要包括对水、土地和植被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充分利用地热、太阳能、风能和光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等。而对矿物燃料等非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第四,考虑建筑施工的生态性。如在建筑垃圾无毒害处理后排放,并创造无光污染、声音污染的良好物理环境等。

第五,综合考虑建筑的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建筑创作时需要对地方的传统技术进行传承,并学习和吸收对地方传统建筑中的生态技术;对地方的古建筑和有价值的景观等进行保存与更新;对地区的生活方式进行优化等。

三、生态构思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筑创作中融合地形地貌的生态构思

建筑创作时需要根据建筑所在的地形地貌进行处理,如山地、平原、丘陵与河谷等。由于现代建筑技术的提高,较多的通过对地形改造来满足建筑建造的要求,然而过度的改造往往会自然造成严重的损害,进而引发滑坡、坍塌等自然灾害。因此,建筑在创作时应尽量适应地形,并减少对土壤、地质结构与植被的影响。建筑与地形地貌的融合中,“架空式”与“台阶式”是两种典型的设计方式。如某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中,就有参赛方法通过架空方式将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建筑架空在山地上,从而保持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天然的城市地面绿地系统,不仅达到了改善环境的目的,同时增加了地表水的渗透与水汽的蒸发缓解了热岛效应。该方案中通过架空方式实现了建筑与地形之间的特殊结合,实现了对生态目标的追求。

(二)建筑创作中融合气候调节的生态构思

目前全球的现代建筑室内气候调节普遍是依靠空调来实现的,建筑特征趋于国际化,而缺少其独特而的地域特征。由于对低于生态气候的忽视,导致建筑的冷暖系统过多的消耗了能源,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而在建筑创作中融合气候调节的生态构思能够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对室内气候的改善。典型的地域气候包括干热气候与湿热气候,其中干热气候由于气温高湿度低,少雨温差大,通常考虑夏季降温问题;而湿热气候由于温度高湿度大,降雨量大,因此需要重视建筑的自然通风问题。在建筑创作中应根据地域的气候条件对建筑进行总体布局规划、设计合理的建筑形式与结构、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等。干热气候地域的建筑一般为南北朝向、减少东西向墙面积与门窗数量,增加辅助房间进行隔热;庭院设计可设计水池,种植绿植,增加水分的蒸发;采用高热容量建筑材料等;而湿热地域建筑则需要较大的窗口,增加排雨水的设计,采用浅色的外墙和屋顶等,从而减少热量的吸收,增加自然通风。如梅纳拉商厦就通过内外的双气候处理设计,将其变成了能够适应热带气候而耗能低的建筑。该建筑的绿色植被种植在内凹的平台上,呈螺旋式上升,从而形成了能够遮阳的自然环境,同时,由于东西朝向日晒较多,因此都采用遮阳百叶,而南北朝向则采用镀膜玻璃获得柔和采光与自然通风。

(三)建筑创作中融合水体的生态构思

建筑多靠近河流、海洋和护坡等自然水域,因此在现代建筑的创作中应该充分对水体进行融合,既利用水体实现对建筑景观的塑造,改善局部小气候,同时也通过建筑的布置促进水体的自然循环。如靠近海洋和湖泊的建筑,由于海洋、湖泊具有巨大的蓄热能力,其水温保持在当地年平均温度左右,因此能够对临近区域的温度进行调节,而使建筑获得良好的小气候条件。此外,通过采用喷泉、喷雾和流水等人工水体也能够达到建筑环境改善的目的。

(四)建筑创作中融合绿化的生态构思

建筑创作中的绿化设计是目前比较广泛运用的一种设计手段,通过对建筑的绿化不仅能够对环境进行美化,同时还能够产生大量的生态效益。如释放氧气、吸收有毒气体,改善建筑和城市小气候、减少太阳辐射,降低城市污染等。建筑绿化通常包括建筑的室外绿化和建筑的室内绿化,室外绿化主要包括草木、花卉、园林等。其中尤以覆土建筑与建筑立体绿化为主,覆土建筑能够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对地形与植被进行保护,并且该类建筑冬暖夏凉,降低能力对能源的消耗;而建筑立体绿化则主要是在建筑墙面以及屋顶进行绿化。

(五)建筑创作中融合节能环保设计的生态构思

建筑创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的节能与环保,从而实现建筑的节水、节能。因此可推广运用节水设备,对水资源进行收集循环利用,如设计渗水槽、蓄水池等等。同时应推广使用生态环保材料,实现对建筑成本的控制并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在材料选择上,遵循“适时、适度、适量、适价、适地”原则,充分运用生态理念,分析建筑材料可能对人和自然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然后再考虑材料的性能优劣,合理选择建筑材料,选择环保型节能材料,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创作中生态构思的探讨发现,如何将生态理论转化为生态构思的方法、技术和设计理念进行建筑的创作,并提高建筑师的生态构思手法,加深对生态设计的认识俨然成为了当下建筑创作中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杨震.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D].重庆大学,2003.

[2]张丕富.建筑创作中的生态及生态构思[J].建材与装饰,2013,(7)

建筑创作环境 篇4

青州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 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 古九州之一。曾为海岱重镇, 自然景观优越, 无论从云门山、驼山, 还是从仰天山、玲珑山, 放眼看去, 三齐形胜, 满目清华。新建的青州市博物馆选址位于青州市城区以南的云峡河回族乡内的云门山街道大花林疃村西南、云门山南麓, 东南紧邻建设中的文化产业园区 (城市次中心) , 是联系老城区与南部新城区的节点。博物馆规划建筑面积约3 万平方米, 建成后将成为青州市最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展示、研究场所以及教育、休闲、文化服务场所。

博物馆用地位于云驼风景区内, 是历史上进行山体采石开挖而形成的一块山洼地, 地形相对平整。南面为建设中的南外环路, 向北可达青州市主城区, 向南可至建设中的文化产业园区, 整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 为博物馆成为青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建筑设计构思提供了切入点。

青州市博物馆的设计广开思路、大胆创新, 力求形成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独具特色的建筑形态, 以现代建筑的形式诠释广泛的设计理念:历史的符号、现代的建筑;现代的手法、历史的表现;建筑的环境、环境的建筑;非线形建筑的时代表现力等。

2. 融合自然环境

博物馆位于青州优美的自然景区中, 设计在总体布局、建筑造型和空间创造上与云门山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产业园区的人文景观相互结合, 并形成良好的对话。

在总体布局 (图1-2) 设计上, 充分尊重现有环境条件的同时, 发掘场地特征, 建筑主要沿东向西展开, 并结合地形高差, 以三个近似的半椭圆形体量为中心构成整体富有特色的曲线形建筑, 以优美的线条与自然的山体紧密切合。通过入口广场区域、室外展场区域、周边自然草坡绿化区域、入口踏步平台衔接区域、中心水院景观空间区域、博物馆室内立体交往空间区域六个公共空间的设置, 构成了多层次的、具引导性的到达博物馆的空间序列:从城市道路进入自然景区摆脱喧嚣, 到逐步行进感受到文化氛围, 再到接近历史殿堂感受到历史文明的震撼。在景观上、参观行为上、空间参与度上均形成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的布局体系。

在建筑造型 (图3) 设计上, 考虑与自然山体及周围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将建筑化整为零, 并通过控制建筑高度, 以自然的曲线造型来切合山体, 整体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夸张的建筑犹如从山中长出来的一样, 掩映在群山绿树之间, 形成属于此时此地的独特标志性形象。地面三个非线性的体量造型相似但不雷同, 在立面上形成上下、内外多个层次, 而广场、平台、水院、室外展场构成景观丰富的建筑外环境, 建立起建筑与广场、道路、山体、绿化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 从而整合起具有整体性、文化性的景区环境。

在空间组织上, 建筑的各部分功能空间通过休息廊、空廊、门厅、休息过厅等公共外向型空间, 以及庭院空间、室外广场空间等有机地、高效地组织在一起, 营造出空间流动、通透开放的新型博物馆展览空间。在满足陈列要求的同时, 满足观众休息、交往、观景、冥想、互动、体验等各种需要。各层空间、室内外空间环环相扣、互相渗透, 自然景色与建筑景观相互交融, 创造出良好的视觉感受及环境氛围。

3. 突出历史文化

青州为中国古九州之一, 是东夷文化、齐鲁文化的发祥地,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设计试图在对东夷文化、九州内涵的诠释与表达, 和古文物形象的建筑转化上获得突破。通过对传统文脉的表达, 对传统文化要素的提取与简化, 对传统精神文化的理解与转化, 结合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建筑造型。 (图4)

东夷文化为上古文化的主源, 其发祥地就在沂蒙山区。其始祖是少昊氏, 传说中的少昊“以鸟名官”。 《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 宅殷土芒芒。”建筑主体的顶部采用青州出土的玄鸟形象, 结合建筑造型进行抽象与再创造, 形成能够代表青州文化特色的建筑符号, 用现代的语言重新诠释东夷文化。金色的采用更突出了玄鸟的神话色彩, 诠释出东夷文化的历史悠远与博大。结合建筑三个不同高度的主体, 设计取玄鸟造型的三种不同姿态:待飞、展翅、飞翔, 既赋予了建筑更强的动感和生命力, 又隐喻青州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三种形态的运用, 有利于突出设计主题, 给人以更为强烈的观感。

青州为古九州之一, “九州”原是虚指, 后来才逐渐具体化。从字面上看, “州”字金文中写作“A”, 正象河流环绕的高地 (山丘) 之形, 《说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中心水院与标志物的设计构思正是对九州的的理解与诠释。三个不同高度的立柱、三个错落的球体, 犹如一个巨大的“州”字, 形象而生动;立柱采用青色的花岗石, 结合叠合的波浪形, 青色之水益于言表;而三个白色球体, 外包椭球形玻璃, 如水滴, 更进一步表现“水中可居曰州”;竖向的水流内涵, 结合东侧跌落的水池设计, 以总体的环境设计表现出九州之水汇入东海之喻意。

另一个历史元素的提取与抽象则是青州古文物:铜钺。钺是古代的兵器或刑具, 器身透雕人面纹, 狰狞中透出威严, 巨大的钺, 乃是权力的象征。办公入口设计正是对商朝铜钺造型的建筑运用, 以这一古代用于劈砍的格斗冷兵器所特有的形体为意象, 加以抽象、延伸、优化, 利用强烈的虚实对比, 创造出具有传统符号的现代建筑造型, 使其成为建筑办公入口的“点睛”之笔。

4. 体现时代个性

新时代的博物馆应该面向未来, 以现代观念营造空间、以现代观念诠释传统文化, 创造出现代的、地方的新风格, 从而与新兴的文化产业园、自然的旅游景区以及悠久的老城区共同相呼应。 (图5-6)

非线性探索:非线性建筑探索是上世纪60 年代发生的非线性科学理论在建筑设计上的反映, 受到模糊理论、混沌学、耗散结构理论、非标准数学分析等学科的启发, 同时在思想上以20 世纪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去中心学说及相关哲学思想为武器。非线性建筑是一种连续流动状的形体, 这种形体作为结果来自于对建筑性能及周边环境因素的分析, 建筑的设计过程即是对各种影响建筑因素的研究, 并通过提炼和综合, 将各种影响因子从概念发展到形象, 作为建筑的最终形体, 由于影响的因素是复杂的, 建筑的形体也必然是不规则的。因而建筑的形体是设计研究过程的结果, 是分析发展的产物, 从而也最符合建筑的性能, 并也能最好的适应场地。

博物馆的设计正是运用了后现代建筑非线性的设计手法, 结合周围山体走势, 自由流畅的曲线贯穿始终;浑厚的墙体与轻盈透明的玻璃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立面夸大的凹凸变化, 形成富有层次的阴影关系。结合内外空间的贯通、现代材料的运用等设计手法体现出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和对建筑个性的追求, 使建筑无论步行近观还是车行远观, 都呈现出鲜明、独特的标志性形象。

5. 明确功能布局

青州市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综合性地方志历史博物馆, 集陈列、库存、办公服务及研究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设计将建筑的功能布局与建筑的形态有机结合, 合理分区、清晰流线, 营造空间流畅、开放通透的公共空间系统, 建立高效、现代的内部管理运营系统。在外部交通组织与内部功能组织上, 满足现代博物馆的要求。

在外部交通组织上 (图7) , 主要车流经盘山道路到达用地东侧较低处的停车场, 并连接用地内规划的环路, 沿逆时针可便捷地到达各个主要入口。主要人流可通过上山的台阶直接到达入口广场, 简洁、明确, 人、车获得一定的分离。各种交通流线经细化设计, 结合平面布局和高差处理高效设置各自功能区的主要出入口:包括展厅主入口、展厅出口、临时展厅入口、公共教育区入口、贵宾入口、办公入口、库房入口七个独立的主要出入口及其他疏散出入口, 既便于合理组织各股人流, 又利于观众的灵活参观与集散。

在内部功能组织上 (图8-11) , 根据博物馆功能要求, 建筑利用平面划分和竖向分层并结合主要出入口形成五个功能区:陈列区、技术及办公区、藏品库房区、公共教育区、公共服务区, 各个功能区各自独立, 通过门厅、走廊、休息厅、过厅等立体开放、内外通透的公共空间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创造出现代的新型博物馆空间。通过主要出入口的设置与功能分区, 建筑内部形成各自独立、互不交叉的主要参观流线、临时参观流线、公共教育流线、馆内办公人员流线、专业人员流线、文物藏品流线。

6. 结束语

青州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构思是基于自然环境的融合、历史文化的表达, 以流动、通透、开放的新型博物馆展览空间, 非线性的多曲面造型, 创造出基于地方特征、富有个性特色的现代博物馆建筑新风格。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青州市博物馆的创作历程, 论述其设计构思是基于自然环境的融合、历史文化的表达, 以流动、通透、开放的新型博物馆展览空间, 非线性的多曲面造型, 创造出基于地方特征、富有个性特色的现代博物馆建筑新风格。

建筑创作环境 篇5

论文关键词:地域化,建筑,创作,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

论文摘要:从建筑创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特征。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 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

2. 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文化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

3.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二、研究方法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

1. 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 。其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

(1)“原型”的引用。“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

(2)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和主张。

2. 形式与空间的文化含义。在文化层面上,地域化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层意念中有着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很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含义物化为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中的形式与空间。它们决定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价值观念。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具有的文化含义表现出诸多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所宣扬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追求其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各地域之间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它力求延续地域性传统文化。同时又关注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原创性:它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合理内容和地方传统文化价值兼容并蓄,同时又追求自身所特有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

3.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逻辑思维抓住了建筑创作的共性和普遍性.它体现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对于诸多矛盾处理的整体把握。形式是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于形式生成过程中所具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透过纷繁的建筑作品的表象,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具有共性的形式生成规律进行总体的把握。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师在新的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面对了许多新的设计问题,新的建筑设计要素也随之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使得建筑学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扩展。

建筑创作需注重的几个属性 篇6

关键词:地域性 文化性 时代性

一个建筑要满足一般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不是很难,但要把一个建筑作为一个精品来创作是不容易的,建筑创作要有一个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要着重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一、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受具体的地形、自然条件,以及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的影响。建筑的地域特征是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点。

1.从广义上讲,建筑首先受地理、气候、区域的影响

例如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不同的,建筑处理根据地域自然条件不同,通风、遮阳、隔热、防潮等的处理都不同,至使建筑形式也不一样。

2.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建筑环境

这些影响和制约着建筑空间和平面、剖面设计,乃至影响建筑的形式。设计人员应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建筑师应以区域的观点看待建筑,尊重地段区域已形成的整体布局和肌理。着重表现在建筑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建筑材料、色彩等方面。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去设计创作建筑。

3.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

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的学科,其自身内部是无法达到一种自给自足的完满状态,其必须在人文精神的支撑下才能不断的深入发展。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有它特有的历史、人文,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文化传统中寻根,在建筑中表达地区的文化特性。这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

二、建筑的文化性

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物质活动的需要,也需满足人的种种精神活动的需要,如心理的、伦理的、宗教的、审美的等等。不仅如此,建筑还表现人自身,这种表现不是人构筑建筑的目的,而是建筑物既成之后,以其形象反过来表述着人和社会,或者说“无意识”地表述着建造者和使用者的一切,这正是建筑的文化性。

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它既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

建筑,但凡精品都能传译一定的精神内涵,有很高的文化品味。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产生一批不朽的建筑作品,其文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的标志,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的象征。

建筑作为文化,它的着眼点不仅仅是考古上的。如屋顶的坡度,宋代的屋顶坡度较平缓,而清代的屋顶坡度较陡峭,这也是建筑文化的问题,建筑的屋顶,本来的目的主要是避风雨、御寒暑,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它也渐渐地增加了内涵,社会伦理和美学的要求越来越突出。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明清的建筑,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屋顶形象就显得很辉煌,屋顶更加陡峭,在一定视点上看去,屋顶与下部建筑的比例也显得更和谐、更美。

因此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

在信息化的社会,人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并非各行各素,无章可循。

从建筑创作的角度来看,设计首先要融合城市和自然的环境,表达建筑性质和文化的特征。设计什么用途的建筑,首先应该表达这类建筑的共性和特有的文化内涵。每一大类型的建筑,都固有着一种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表现在建筑上也有着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的文化差异很大,因此表现在各名族地区建筑上,建筑形式差别也很大,各有各名族地区特色。所以在这个地区建筑创作,就应该吸收该地区的文化内涵,融会到现代建筑之中。建筑师应该自觉地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在建筑形制、建筑细节、建筑材料上与现代建筑相融合,吸收精华,弃其糟粕,创造出有地区文化特色、有生命力的建筑作品。

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非常完美的将现代建筑和中国文化相互融合,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三、建筑的时代性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应。纵观我国建筑发展史,从秦砖汉瓦到唐代的斗拱,再到宋、清的营造法式,每朝每代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都是“新的时代建筑”。现代建筑创作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特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能创新并向前发展。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建筑的空间跨度高度和空间的品质有了很大的灵活性。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和工作模式,新功能,孕育了新的建筑类型,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使建筑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当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知识经济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多元的综合观念和思维方式,起著主导作用。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很大变化,人与人之间更需要沟通跟交往:交流、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已经成为当代人的普遍需求。

建筑作为一个时代写照,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带来了新的设计观念和思想,现代建筑创作很自然地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特质,表现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发展。

当代建筑还需重视“比较与差距”,不言而喻,就是要把目标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以期促进我国建筑创作的发展,并尽快地把它推向世界。努力创造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建筑新风格,正是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同时也是中国建筑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四、结语

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区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正是地域特征,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如果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筑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创作具有特色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地域性建筑》王育林 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2]《中国建筑文化简史》沈福煦 著,中华书局2010年3月出版

[3]《日本建筑之道——民族性与时代性共生》武云霞 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7出版

医院建筑创作浅析 篇7

一、建筑造型

医院建筑首先应体现自身的形象特征,同时应具有个性化的艺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文化历史的传承

文化历史的延续和传承是一种精神需求,这种需求与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文化意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建筑这一载体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与视觉感受。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宏大的建设规模和迅猛的建设速度。这一时期的建筑极易产生缺乏文化历史传承、割裂文脉、形式雷同的现象。医疗建筑的发展也难免会受到影响,单纯注重医疗建筑功能需求而忽略了项目所处环境的历史传承、文脉延续,忽略了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性,而粗暴地采用千篇一律的设计方法,抹杀建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因此,与其他公共建筑一样,在医疗建筑设计中,如何把历史、文化中优秀的部分通过建筑的形式、语言加以表达、保存与发展,充实我们的社会文化,使建筑成为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构成与形态,是广大建筑师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体现。

2. 自然气候的应对

气候条件的差异是影响建筑造型设计的另一大要素,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造成了形态各异的建筑形象。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条件的结果,具有创造性、适用性、合理性等特点。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各地气候条件迥异,各种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建筑造型差异性很大。当代建筑应该针对不同气候条件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医疗建筑也不例外。

气候特点对于建筑造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布局:在医疗建筑设计中无论采用集中式、分散式或组合式的布局,都应关注气候条件给阳光、通风带来的影响。

建筑形体:建筑形体、方位布局等均应作为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综合考虑。在满足节能、实用的条件下,采用美观、形式丰富的开窗方式是外形设计的一大要点。在炎热地区,医疗建筑往往采用深凹窗、大天井、通廊等设计手法,自然风的组织、遮阳的设置都可以成为建筑造型的特色和亮点。相反,在寒冷地区厚重的围护体系和有限的开窗面积是节能的有效手段,从而成为了北方建筑的一大特色(图1)。

外墙色彩:外墙色彩不仅影响建筑外观,对室内气候条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炎热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建筑均体现出气候条件对外墙色彩的影响。

3. 区域环境的适应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分析建筑间的相互影响是建筑创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区域环境的反应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自然环境

包括区域自然景观及限制条件(如周边的山景、湖景、古树、名木、淤泥、沼泽等)、区域气候环境(受自然条件影响而造成的区域气候,包括区域雨水条件、区域温度条件、区域通风条件等)、区域物理环境(自然环境所形成的光环境、声环境等)……它们对建筑总体的布局、单体形态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建筑环境

主要是指区域内已建成的建筑对项目设计的影响。这里不但需满足规范要求的日照间距、防火间距等刚性指标,还应充分考虑与已有建筑的协调统一、沿街景观、城市天际线等问题。

4. 内部功能的体现

同其他公共建筑一样,医疗建筑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功能应存在密切的逻辑关系。医疗建筑强调实用,应避免“为形式而形式”的设计,“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应得到切实的体现。

医疗建筑的性格特征是温馨、宁静、安全、高效,应在这些标准化的设计范畴内创造出更具个性特点而非五湖四海千篇一律、使人产生审美疲劳的设计作品。文化历史的传承、自然气候的应对、区域环境的适应、内部功能的体现等要素是医疗建筑造型个性化设计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二、建筑环境

1. 内部环境

(1)空间尺度的把握

空间尺度的把握是提升建筑内部环境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在医疗建筑中不同部门的空间限制性要求很多,容易造成简单而缺乏变化的空间形态,给人以冷漠、呆板的感觉。现代医院建筑设计应努力打破空间形式的单一性,从而创造出符合不同使用者需求的丰富空间效果。

创建轻松活泼、适合病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交流活动的理想公共空间,是体现医疗建筑人性化特点的重要因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建立在合适的空间尺度的基础上(图2)。同时,对医疗功能用房尺度的合理把握,可以在满足医疗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医疗用房的建筑面积,避免浪费,使有限的面积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分配。

(2)自然光线的运用

自然光线在建筑内部的运用不但能有效的节约能源,同时自然光线的引入更可以大大提升室内环境的品质,给人愉悦的感受(图3)。

(3)装饰色彩的选择

色彩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医院建筑中妥善运用色彩,不但会美化环境,还能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对配合医疗和病人恢复健康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医学研究证明色彩具有临床环境效应,可以通过视觉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控制交感神经的兴奋状态,从而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明快的暖色调能坚定信心和减轻悲痛;沉静的冷色调能消除烦躁使人宁静;灰暗的色调有抑止兴奋的作用。特定的色彩对某些疾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如医学心理方面数据显示蓝色可以辅助治疗脾脏、胰腺的疾患;红色对小肠、心脏的某些疾病有疗效;绿色对肝脏、胆囊的病变有疗效;紫色能使孕妇安定;褐色有助于低血压者提高血压。

病房作为病人休息的场所,应有宁静安谧的气氛,适合采用较淡的色彩(图4)。高亮度、高饱和度和刺激性强的色彩会破坏安静的气氛,对病人身心健康有害无益,应避免使用。公共活动空间可适当采用暖色调以突现生气,让病人能从中领略健康的气息和生活的情趣,可以采用富于活力的紫罗兰、樱花红,也可采用反映自然气息的湖蓝、绿茵等颜色。走廊、楼梯间等交通空间通常光线不足,其色彩设计应主要采用暖色调,使之有阳光感,走廊的扶手可采用原木色,融入家庭气息(图5)。

2. 外部环境

(1)交通策划

医院建筑总体交通布局在充分满足洁污分流要求的同时应体现其作为公共建筑所应具有的交通流线的科学性、合理性。首先,合理的出入口位置和数量与外部城市交通体系休戚相关,出入口位置的确定是总体布局的重要切入点。尤其是在医院建筑设计中,不同功能要求的出入口位置的确定,对总平面设计中的各功能区块布局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其次,基地车行系统的组织直接关系到使用的便利性。车行道路应与各主要出入口有便捷的连接,同时应在各出入口区域配置相应的等候设施。地面临时停车、地面多层车库及地下停车场相结合的停车方式既方便使用又确保了停车总量的要求。再次,步行系统的组织是人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步行系统应独立于车行系统自成体系,包括连接城市道路的专用步行道、连接各单体的步行系统以及景观步行系统等。

(2)景观设计

建筑总是要借助环境的和谐布局才能获得具体的、完整的审美形象。建筑与景观设计的不断发展,使竖向景观、屋顶花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更加全面而立体,环境的营造更趋人性化(图6)。医院外部空间整体要求环境幽静、景色优美、空气清新。作为面向大众的服务机构,医院外部环境设计应符合大众的审美倾向才能获得普遍的认同感。结合地域特征、城市特点、文脉特色进行设计往往能使外部环境充满趣味、更令人喜爱。同时,利用绿化环境改善局部小气候、降低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结语

医院建筑创作应体现医院作为公共建筑所应具有的普遍特点。从事医院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应在充分满足医院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创作出更具个性、更具人性的室内外建筑空间。■

摘要:医院建筑设计的专业化和特殊化使其过多地受到工艺流程、功能流线的限制,逐渐演变为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本文旨在探寻个性化建筑创作要素对医院建筑的重要作用及现实意义,寻回医院建筑所应具有的公共建筑普遍特征。

建筑创作与理论 篇8

关键词:建筑创作,理论,实践

在了解建筑创作基本理论以及建筑创作的历史和原理之后, 会发现建筑创作与理论支持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建筑是一种实践, 任何实践的背后都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 建筑理论就是对建筑实践的客观规律的总结。可能有人会问:是先有了理论还是先有建筑呢?没有理论就不能创作建筑了么?

人类祖先择穴而居时可能是出自生存的本能, 并无理论的痕迹。但是我们也不会把山顶洞人的洞穴称为建筑。当第一座我们可以称之为建筑的事物出现以后, 人们再进行类似的实践时会发现事情变得容易些了, 因为有了一些经验, 这就是理论的雏形。从广义上说, 所有的经验性框架都可以叫作理论。

理论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归纳总结, 尽管这一总结常常滞后于实践。总结这些经验并且把它应用到今后的实践中去, 这样理论才有了它的意义。理论来源于实践, 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对于建筑创作亦如此。当然, 一点理论也没有的人并非不能建房子。但是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理论和经验带来的好处, 那就是可以节省我们重复探索的时间和精力, 吸取前人的经验对于新的创作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但是过度的理论至上主义也会成为创作者的束缚, 因此我们不能把它们机械地分割开来看。绝对地说一定要有理论或者完全不需要理论, 都是不正确的。

理论存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每个现代人的实践行为都离不开理论支撑。当我们说一句话或写一段文字时, 遵循着语法规律, 运用着一些修辞手法;当我们进行设计创作时, 运用均衡、对比、虚实等一系列设计手法, 难道是出自原始本能的吗?难道不是得到了文学和美术基础理论的支持吗?理论并不是艰涩难懂的代名词, 实际上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理论的熏陶。如何正确地使用各种理论, 总是取决于人的实践。

理论不是僵化的, 即便真理也是有局限性的。牛顿经典力学创立以来很长时间一直被认为是完善的理论, 但是当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产生以后, 经典力学被给出了适用范围。建筑理论更是如此。由于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建筑设计不可能像一些自然科学的学科一样进行定量的公式推演, 对许多建筑问题的应答也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就像某位建筑师所说:“我们不可能在每个周一创造出一种建筑理论”, 我们也不可能为自己建筑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套上对应理论的框架。很多建筑理论阐述的是对建筑的认识观或方法论, 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由创作者去学习、摸索、实践, 先使用已经形成的一些经验和理论去指导设计, 在这个前提下再来反复分析这个理论是否合适。脱离具体实践谈理论, 只能是在空中建筑楼阁。

有时, 教师让学习建筑设计的学生指出为何他要这样去处理建筑空间, 这个学生答不上来, 他只是觉得修改以后比之前要好一点, 但不能对这种修改作出理论性的总结。其实他的修改是有理论依据的, 只是未经归纳而已。 修改以后的建筑方案是否比之前舒适了、美观了、空间更加流畅了、功能更加齐全合理了?如果一个建筑设计, 它让使用者能感觉到舒适愉悦, 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它呢?如果他擅长归纳总结, 就能发现在不断的设计实践中, 变得越发具体的理论作用于自己设计作品的痕迹。

当然, 理论不等于真理, 理论也有可能是错的。人类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的。在16世纪“日心说”创立之前, “地心说”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日心说”也被证明是有局限性的。作为个体的个人认识水平是有限的, 每个人的认识观都和他的实践经验与知识积累有关, 他的认识观也会随着他的实践经验与知识积累而不断发展。但是建筑理论的存在还是可以提供给创作者两种便利:第一, 研究历史。通过对建筑史的研究和分析得出建筑理论的一些形成、发展的规律, 对一定时期的建筑形式进行归纳得出经验。第二, 惩前毖后。对一些曾经出现过的失误和败笔进行总结分析, 如果得出的经验和理论得以推广的话,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类似的错误再发生。

也有很多人并非自觉地、有意识地在某种理论体系支持或指引下来进行创作。一个实践建筑师, 他可能缺乏充裕的时间从事理论研究, 也不必要求他的理论素养达到理论家的高度。当建筑实践处于现在进行时, 实践建筑师不会先停止实践, 等做完了理论研究再来设计。谈到理论对建筑实践的支持, 毋庸置疑的是他在进行设计时, 并不是先去搬一堆理论书籍, 找到指导性的理论, 然后再按图索骥地去进行设计。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建筑师也不应抱住某种理论划地为牢。每一个建筑创作肯定都是遵循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某些原则, 如何把这些原则加以整理和表达, 当然可以被视为是某种理论支持;只不过设计师在多数情况下只是本能地从事设计, 并未过多关注自己的原则或习惯。实践型的建筑师胸中的理论或许并不系统, 或许是许多理论体系的片断。但这些不系统的理论或理论的片断经过他自己的思考和总结, 经过一些实践行为的检验, 便形成了他自己的建筑观, 并支持着他的建筑实践。

设计过程之后的理论升华未必都是准确和对设计有指导性意义的, 很可能有牵强附会之嫌。对于建筑的旁观者, 失去了理论的剖析, 观赏者对设计作品往往不得要领。理论已经成为诠释作品的重要一环。建筑艺术是实用的、直观的、感性的。如果一个建筑作品使得一般观赏者和使用者不知其所云, 如坠入云里雾中, 莫衷一是, 只能以不解来揣度其高深, 是建筑艺术中抽象原则的极端强化, 其意义恐怕不适于普遍的建筑实践。例如面对一幢建筑, 观者可能会有三种情况:第一, 完全不理解这个建筑的形式是好是坏;第二, 能看出这个建筑的好坏, 但是说不出具体的优点和缺点;第三种情况, 既能看出建筑形式的好坏, 又能立刻分析出确切的优点和缺点所在。这其中的差距其实主要就在理论背景上。尤其在讨论建筑的美感时, 一般都会归结到“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例如巴黎的凯旋门, 它的实体形态可以简化为正方形, 对角线的交点就是拱门的圆心。这种分析可以解释为什么它看上去觉得和谐。但最终“和谐”这个形式美的构成法则, 还是需要相应的建筑美学的修养才能领会。空间的艺术性就更难捉摸, 对于建筑师来说也更重要。现代建筑更强调空间艺术, 同时也能反映出人文、社会、时代等各方面的需要, 建筑空间就有更多的手法和理论上的问题需要解决。

在理论的具体应用上, 建筑师一般是运用一种或多种框架, 结合当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各个方向上进行探索和修改, 这种修改往往是没有尽头的。这一过程充满不确定的偶然因素。建筑师并不拒绝这种偶然, 相反, 还把这种偶然看作是新想法的一个契机或灵感, 也许一个偶然的灵感会带来一个更好的结果。

理论本身不是对世界的完整概括, 世界非常复杂, 任何概括都是不全面的。一种理论只是一种对世界的观察, 这种观察可以有无限种。在建筑学内, 几乎任意一种形式都有相应的理论。评价一种理论的价值是困难的, 不同的建筑师对同一种理论会有不同的理解, 同一种理论在不同的时期会呈现不同的面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理论毫无疑问是必要的。但是理论来源于实践, 同时又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我们需要的理论, 并非它是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教条学说, 或是标新立异、夸夸其谈的激进思想, 而是实实在在的具有指导性的前人建筑活动的经验, 包括对空间、对形式、对功能、对材料等等的经验, 以努力使建筑的创作更符合人们的需求。

建筑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 它包括了实体和空间, 还包括了技巧、工艺和思考方法等。建筑实体的创作离不开理论, 和谐的建筑形态需要有建筑美学的修养才能更好领悟。通过合理的总结归纳, 我们可以把创作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所需的类型。理论性观点较强的建筑师可能强调功能, 以功能为主来展开设计;实践主义者比较强调手法, 甚至把建筑当作一件现代艺术作品来对待。我们这里谈的理论和实践创作相结合, 不是强调某一方的重要性, 其实是在强调一种综合的设计方法。也就是说, 要明确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又不盲从于理论。

时代在进步, 建筑设计的方法也在变革, 如今设计的过程与原来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尽管建筑设计的表述、推敲、修改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 将来的建筑设计也将更依赖于计算机, 它可以更好地优化方案、节省资源, 但是所有一切设计行为仍然是由人来操作, 设计理论和手法依然贯穿其中。因此, 理论的重要性仍然可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座建筑的好坏, 只能由实践去检验, 而不是书本上的理论。建筑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持和引导, 而理论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修正。每一个实践建筑师都应当是勤于学习、乐于思考、善于归纳经验的人。我们的建筑教育也应该同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建筑理论教育两个方面, 使我们的经验和理论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设计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沈福煦.建筑设计手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2]白旭.建筑基础教育方法论构想[M].北京:高等建筑教育出版社, 2002.

地域建筑创作方法初探 篇9

关键词:办公建筑,地域建筑,庭院景观

1 项目概况

大丰市路灯控制中心综合楼地块位于常新路西侧、益民路北侧, 东面临银杏湖公园, 区位条件优越, 交通方便, 基地南北长95 m, 东西宽34 m, 占地面积约3 230 m2。场地用地方整, 环境空间单调, 基地内部场地平坦, 竖向变化不大, 待建场地内无绿化, 外部交通条件便捷。总平面图见图1。

2 设计理念

建筑鸟瞰图见图2。

2.1 文化理念

新的路灯控制中心综合楼既体现机关庄重与大方的共性, 同时又希望以清新、活泼、简洁、高效的态势面对公众, 展示其独特内涵。方案中路灯控制中心综合楼的建筑风格力求体现这种务实开放的精神。

2.2 场所理念

设计中基地自身特性和周边的建筑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建筑的布局、体量、尺度、格调与色彩等各方面均与周边环境协调。灵活的布局、简洁的立面, 建筑用纯粹的几何形体进行灵活的转换、组合促成建筑群体空间的生成。

2.3 生态理念

建筑注重与基地的自然关系, 整个沿街立面浑然一体。建筑的庭院绿化空间成为了城市开放空间的延续, 城市的景观绿地与建筑的中心庭院融为一体, 营造出了一种平和、自然、开放的室内外环境。

3 总体布局

3.1 项目用地和周边环境

大丰市路灯控制中心综合楼基地东临常新路, 为城市主干道, 基底西侧为住宅建筑, 北侧为工商管理局, 周边建筑功能单一。建筑沿红线退让, 满足道路、消防等城市规划要求。建筑东侧退让红线5 m, 北侧退让9 m, 西侧退让4 m。方案的规划布局根据用地周边环境情况, 进行总平面规划布局, 合理组织了交通人流。

3.2 功能布局

充分利用地块的长度, 将综合楼南北向分开布置, 和而不同。南北楼之间围合形成中心庭院, 两楼之间有透空的长廊相连。一方面, 方案利用沿街的长廊把两个独立的体块紧密联系在一起, 给人以整体感;另一方面, 在使用上两个实体又相对独立, 分别满足了两幢建筑的功能需求。简洁明快的建筑形体, 恰如其分地融进区域的大环境中。

3.3 交通组织

在设计中使用分流的手法将两幢建筑的车流分割处理。南北楼分别有单独的出入口设在常新路上, 沿街透视图见图3。内部道路系统成环状布局, 以满足交通及消防功能。停车分为地面停车和车库, 南楼底层架空作为车库和自行车停放。综合楼南侧有两个大车停车位可供停靠高架车。

4 单体设计

4.1 体块组织

建筑的基本形体由南楼和北楼南北两个体块组成, 和而不同。竖向的办公楼和水平向的长廊形成鲜明的对比, 形态处理简洁明快, 多层次的室内外庭院被看作是整个建筑群的构图中心, 它使空间形成一种层次微妙的变化。简洁的建筑形体通过透明的玻璃表皮, 使它从周围复杂的环境中抽象出来, 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 形成了新的城市地标。

4.2 平面功能及分区

大丰市路灯控制中心综合楼总建筑面积3 375 m2, 综合楼分为南北楼向分开布置。其中北楼地上4层, 建筑面积1 620 m2南楼地上4层, 建筑面积1 665 m2。该办公建筑采用8 m×8 m的标准柱网, 内走廊作为建筑基准平面, 以满足大办公空间的灵活分隔的使用要求。

4.3 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由铁灰、白为基本色调简洁明快。横向的遮阳百页丰富了建筑立面细部, 以横向线条为主的外表面金属遮阳构件打破了建筑的竖向划分, 进一步调整建筑面阔过窄的不足, 使之更加轻灵, 并极富现代气息。建筑的东立面沿原来建筑红线后退了一定的距离, 以使人们能欣赏到匀称的建筑形象, 东立面见图4。

4.4 内部空间设计

建筑平面是东西走向条形布置, 主要办公室均为南北向, 以利通风采光;内部交通组织明晰, 门厅与交通核相连, 东西两端设消防疏散楼梯。北楼入口利用2层共享空间来强调门厅的气势, 3层和4层的东面设计了向东侧眺望公园的阳台, 形成了积极的外部空间。

5 景观环境

总图采用灵活的布局形式, 南北楼之间形成了庭院景观, 成为了城市开放空间的延续。建筑北侧及西侧绿地种植耐阴乔灌木, 以美化周边环境。室外环境通过地灯、草坪灯、庭院灯以及围墙外的泛光灯, 营造和谐的景观环境氛围。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总用地面积:3 230 m2。

总建筑面积:3 375 m2 (北楼1 620 m2, 南楼1 665 m2) 。

汽车库车位:6辆;小车停车位:9辆;自行车车位:80辆。

容积率:1.03;覆盖率:25%;绿化率:33%。

参考文献

[1][美]A.尤金.科恩, 保尔.卡茨.办公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78-81.

[2][德]H.M.耐特.建筑美学与能效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08-111.

浅析建筑地域化创作 篇10

关键词:全球化,地域性文化,时代表达

0前言

建筑, 是一棵树, 它植根于土地, 从这片土地上吸取养分, 如果它与这片土地割裂开的话, 实际上它的生命力也就跟着消失了。世界上没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 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灵魂, 每一棵树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年年更替新的枝叶, 年年记载着历史的变迁, 建筑也是一样。这就是笔者对地域建筑的理解。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 各地的人们前所未有地被拉近,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对地域文化的冲击, 城市的市中心已经开始出现趋同化现象。旅行在城市建筑中的人们开始疑惑:我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每一个城市都应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质, 每个城市都应给人不同的感受, 一片街区、一栋建筑, 或厚重、或秀美、或人文、或休闲。然而大量的老建筑正在消亡, 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没有归属感的全球化的现代建筑, 城市失去记忆, 就像失去记忆的人一样苍白和迷茫。这如同一棵大树被无情的砍伐, 然后随意的嫁接新的枝条。

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创作中, 应从以下方面综合分析, 设计出真正意义上有生命的地域建筑。

1 充分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

特定自然环境是地域建筑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自然环境包括了气象气候、水源水流、地形地貌和物种资源等等, 在建筑中可表现为采光、通风、形体空间等。巧妙地结合自然环境, 才能创造出具有宜人空间和强烈地域特征的建筑形态。

回到建筑最初的功能, 它是作为人类抵挡风雨的遮蔽物出现的, 在物质生活比较贫乏的时期, 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 都是巢居或者穴居, 这两种都是有同类性质的建筑形式。后来由于自然气候、物质条件的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文化习俗, 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方物质条件, 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发展之路, 比如南方气候炎热、潮湿的山区产生了底层架空的干阑式建筑;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 人们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生长着旺盛的树木, 人们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举一个尊重当地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例子:马来西亚建筑师在创作中注意结合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 创造有地区特色的建筑。特别是杨经文成功地运用生物气候学进行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 注重采用自然通风、屋顶遮阳格片、外墙绿化系统等防晒、隔热、通风等措施, 节约能源, 并保持了地区特色。

又如汶川水磨新城的规划, 以教育、人居、旅游为主, 发展成为现代服务型城镇。依河发展的水磨新城, 结合地形条件, 规划区依山临水, 呈现出山水城市形态。

2 合理利用当地资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但同时我们还应认识现阶段国情, 即我们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 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 应根据特定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来选择适宜的建筑创作方式。

地域建筑创作最适宜的方向就是绿色建筑,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设计手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 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设计方法;二是既注重地方性, 又适当引入适宜技术;三是利用最新理论和最近科技。应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技术来创造经济节能的建筑, 并非一定要通过高成本、高技术来刻意追求绿色建筑的标准。

例如, 笔者有一次在媒体上看到了对于胶东半岛的海草房的报道。海草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 由于生长在大海中的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 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 除了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外, 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 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

又例如简单、适用、有效、经济的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生态设计。该建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 是一座地上5层、地下1层的现代化校园建筑, 总建筑面积约1.6万m2。通过包括遮阳、自然采光、中庭和边庭自然通风、围护结构高性能保温、水池替代冷却塔、地道风等各种节能技术的运用, 在设计中采用普通建筑材料, 普通施工技术, 降低了材料与技术成本。这是一座典型的以人为本, 关注时代发展的建筑。

纵观我国建筑发展史, 从秦砖汉瓦到唐代的斗拱, 再到宋、清的营造法式, 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 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 都是“新的时代建筑”。

如果建筑无法围绕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那么就将停滞不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社会发展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思维模式的更新, 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 而建筑的空间与形式, 是人们某一种生活方式的直接物质与精神体现。

以人为本, 就是设计者将自身融入到使用者的世界中, 细心发掘特定区域的人们在时代的变迁中, 他们的生活方式、心理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如今设计者经常缺乏的是对生活的体验和对当地生活的深入了解, 如果对老百姓追求的是什么、喜闻乐见的是什么、以及气候因素等等方面没有生活体验, 就很难创作出真正具有地方文脉、地域特点的建筑。

3 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 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 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各地区地理条件、经济、科技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

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是, 有人提出想要体会古代的唐诗宋词的韵味, 就要用陕西话去读。同样的道理, 如果在建筑创作中没有与当地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合的话, 在建筑创作中可能会忽略很多建筑中最本质的问题。

建筑属性就具有地域性, 就是依托地域文化诞生的, 建筑脱离不了文化属性。我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 虽然气候、环境、民族各有不同, 建筑都包含有当地地域特征和文化的背景, 由于不同民族在生存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 心理结构、伦理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 其各方面都渗透着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应努力对地方建筑形式进行提取与变形, 传承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文化。比如美国SOM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 通过对中国古代密檐式塔形象的成功抽象, 将高耸的体量分成几段来处理, 每段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渐缩减, 形成了密檐式古塔的意象, 在表达中国建筑的地域特征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建筑创作的各要素不是独立的,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我们应以整体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地域建筑创作, 辩证的分析当地经济技术、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变化的差异, 由宏观到细节, 由表及里, 深入思考。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特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相对独特的地域文化。我们在设计创作时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 尊重生活, 强调品质, 创造出既符合现代人们需要, 又具有传统特色的、具有生命力的地域建筑。

参考文献

[1]王振复.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建筑创作环境 篇11

关键词:小型建筑;设计创作;整体和尺度;细部和材料

一、前 言

在高楼大厦林立的今天,建筑师们大都热衷于大型项目的创作,认为这样才能发挥自已的能力,而忽视中小型建筑。回顾现代建筑发展史,我们发现第一代建筑大师们的传世之作,几乎都是中小型建筑。如:赖特的流水别墅,密斯的巴寨罗那博览会德国馆,柯布西耶的萨沃伊别墅、朗香教堂等等,而当今一些国际大师如安藤忠雄、博塔等也都是由中小工程设计起步。由此看来,小建筑中不乏大名堂,低标准建筑中也能出现独具匠心的珍品。这就要求我们的建筑师应遵循“有创无类”的精神,进一步明确建筑创作水平的高低,并不取决于建筑规模大小,关键在于是否精心。在一个城市中,中小型建筑是大型建筑的背景和依托。这部分建筑在建筑创作中所占比重大、范围广,而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在中小城市,这类建筑所占的比例更大。应该说这部分建筑创作水平的提高标志着我国建筑整体水平的真正提高。

二、设计好小型建筑,关键在于把握三个方面

(1)把握整体与尺度。在各种有形的艺术产品中,都十分重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建筑是供人在内部活动的空间组织和空间处理。人们由远而近,由外至内的不同体验,需要建筑向人们提供各阶段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这要求优秀作品既要有整体逻辑的清晰性,又要有不同细节的丰富性。在建筑作品中,其整体性应包括:环境关系的分析、总平面功能安排、外部与内部空间造型、以及庭院处理、家具设计等。具有整体性的建筑物应该是造型与结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大尺度外装修部分与小惊讶家具设计上都有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品质,建筑的细节处理包括材料选择、构造节点、母体手法的复现等。它也属于建筑的整体性范畴。起到深化主题,完善整体逻辑的作用。一座建筑设计成功与否,其尺度控制也尤为重要,在体验建筑和外部空间环境时,人们是通过一系列的片段积累产生出对建筑物或外部空间的整体印象。设计必须重点考虑是接近人体尺度的建筑处理,空间序列、室内设计,其中细部划分和处理往往起到说明建筑物尺度关系的作用,柯布西埃当年提出的“模数表”概念也就是试图找到建筑物与人体尺度的最佳比例关系。

(2)细部处理——工匠精神。日本建筑师卢原义信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中国的整体本位建筑,常常不太注重细部,中国的豪华旅馆外边看上去十分华丽,但你走进去经常会碰到细部处理问题。”翻翻日本建筑杂志,看看他们的大众化建筑,发觉平面功能,立面开窗划分,形体错落等等都不比我们的建筑强多少。但为什么日本建筑比我们的建筑耐看,看着就比我们好呢?“精细”也许是最好的答案,精细最明显地表现出三个方面,即:用料精细,细部处理精细,环境设计精细。细部处理在大中型建筑物中有重要比重,在小型建筑中细部处理就更加不可忽视。实际上有些小型建筑或小品就是大中型建筑的细部。在大型建筑中除了细部处理还有一些空间关系,造型组合可以欣赏。但在小型建筑中,离开了细部处理,建筑物的尺度关系往往错位,给人以空洞乏味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细部构造处理时不能大同小异或千篇一律地套用标准节点构造图集代替独特设计。在建筑物的适当部位加细部处理或以一定尺寸划分墙体或线脚,是建筑师处理建筑尺度的常用手法。要熟练地运用这些手法,体现出建筑适度的尺度感,既需要长年的经验积累也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亦需要有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要更好地设计细部,表达细部尺度的关系和真实情况,设计出独特的构造详图,更需要我们全心的投入,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好的建筑离不开精心的设计,细部能使建筑更富魅力。

(3)材料选择与搭配。阿尔瓦·阿尔托曾经说过:“即便是最普通的砖,只要应用得当,它也将成为构成人类最有价值、最显著的纪念碑的元素,也将会创造出幸福、安宁的环境。”阿尔瓦·阿尔托的伟大之处正是在于他巧妙应用了地方材料创造出诗意的建筑。不仅阿尔瓦·阿尔托,在材料应用方面,F·L赖特,路易斯·康,安藤忠雄都是优秀的典范。而我们自己呢?在应用材料前是否对此材料的性能、价格、艺术表现力等都有所了解?没有足够的材料知识又怎能设计出好的建筑呢?在此,重点谈下作为外装饰用的材料。外装饰材料的运用,在建筑设计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材料选择是否得当同样影响一个建筑的形象。如果说以建筑来形容一个人的话,那么细部就是“五官”,材料就是“衣服”。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不同性质的材料运用在不同性质的建筑中,会反映出建筑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浅色代表淡雅,深色代表庄重。遗憾的是我感觉我们对外装饰材料的应用大都不尽人意。细部的设计,色彩的搭配,材料的选用,质感的对比,装饰的式样,乃至一个小小的线脚处理都是我们建筑师不容忽视的。在外装饰材料中,低造价的用水刷石、清水砖,中档的用马赛克、面砖、喷涂,高档的用花岗岩、不锈钢、铝板、幕墙。目前大部分的设计中都不尽人意,不管用什么材料总是不能把握其性能,材料间的配合与艺术处理也不佳,更有些盲目追求豪华,滥用好材料而达不到好的效果。同样用清水砖和水刷石,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什么就能使人感到亲切,为什么就耐看呢?关键还是在于得当地、艺术地应用了材料:墙砌线脚,砖砌装饰,水刷石与清水砖的巧妙搭配,水刷石的分缝与色彩处理等等均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我们在一般的设计中又有谁肯花时间细细推敲这些细节呢?我们的建筑师一味在抱怨材料低廉,设计费不同而不肯花时间去推敲。只要有足够的知识又肯花时间去推敲,我们的建筑,至少所穿的“衣服”会有较大的改观,从而也会使我们整体的建筑形象有所提高。不管用什么材料,我们必须把握其性能,把握好材料间的配合与艺术处理。材料间的搭配犹如我们选择衣服、色彩、质感和首饰间的搭配,我们要充分研究,掌握其性能,使材料间的搭配自然和谐,使整体既丰富又不显做作。在实际中主要处理好颜色、尺度、质感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对比。

以上三个方面相互配合为总体设计意念服务,力求达到最佳得组合效果。在小城市中的建筑创作对小型建筑得体会尤为深刻。在这些小型建筑设计,大多为临街小建筑,经过不断推敲和实践,最后只能从建筑的“面”和“衣帽”着手,选用不同的材料和精心设计,充分应用装饰的手法,还要能够巧妙强调建筑物的比例、外形,并且能在不破坏整个结构即优秀的建筑设计既要有独特的概念,也必须有细致完善的执行。包括尺度、比例、细部节点、材料、色彩、质感等等。两者不可偏颇。每一项工程无论规模大小,造价高低,其品质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为了建设好我们的城市,我们要注意城市“小”设计,精心的做好城市环境的细胞——建筑小品和建筑物的设计。

三、结 语

简述建筑漫游动画创作流程 篇12

建筑漫游动画制作最开始从法国的春天建筑公司制作蓬皮杜艺术中心实验短片开始, 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漫游动画进行设计过程中, 充分运用虚拟的数码制作技术, 结合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图纸和精准的艺术表现手法, 设计出了独具艺术风格的建筑设计项目, 展现出了动画影片的独特性, 是建设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想的充分展现。著名的建筑漫游动画《大教堂》在2002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提名, 使人们注意到了漫游动画这一艺术性, 国内外的相关学者对建筑漫游动画很感兴趣, 加大了对这一艺术形式的研究力度, 深入分析建筑漫游动画是如何吸收电影的创作手法, 并且对数码设计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将其作为建筑漫游动画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了建筑漫游动画创作效果, 使该项艺术形式得到了更好的推广和使用, 普及率逐渐提高。中国的建筑漫游动画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开始迅速发展的, 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传播。

二、建筑漫游动画制作流程

1、前期准备

要想确保建筑漫游动画制作流程的合理性, 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合理设计脚本, 严格按照CAD图纸中的要求开展各项制作工作, 需要对建筑施工的现场实景进行考核, 结合图纸上的设计内容, 及时进行修改和重新设计, 确保设计图纸上的内容能够与实际的施工相统一。另外, 还需要在脚本上做好相关的标记工作, 提升整体设计效果。做好镜头节奏的控制、表明整体效果、镜头的运动轨迹、镜头的切换效果, 促进音乐和动画的有机结合, 是前期脚本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模型的创建

在建筑漫游设计中, 要想实现建筑和环境本身的量化数据, 需要以虚拟实现为基础, 在模型创建过程中。需要展现出各立面的场景实景照片, 充分运用3DMAX进行建模工作, 通过利用电脑, 能够实现整个项目的再现。

3、材质和贴图

在进行材质和贴图制作时, 需要充分利用3DMAX的功能进行设计, 能够实现对描述对象表面质感的直观描述, 为人们构建出真实世界中的良好视觉表现, 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和贴纸, 给人们营造了不同的视觉感受, 对提升动漫的视觉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同时, 通过合理使用材质和贴图, 使客观事物的效果得到了良好的提升, 为客观事物真实效果的营造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材质决定了物体表面的特性和特征, 颜色、透明、不透明或者光泽度情况, 都是物体表面特征的展现。贴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建筑漫游动画制作的整体效果。如果将贴图的整体质量调的较为精细, 会导致电脑出现严重的死机现象。因此, 在进行建筑漫游动画制作时, 需要充分考虑贴图的质量大小, 将贴图控制在200MB以内。

4、细化和灯光

做好细化和灯光处理工作, 能够确保制作出来的虚拟场景能够更加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 需要增加公共设施和植被, 来起到配景作用。通过这些配景的增加, 能够有效的遮挡建筑场景的次要部分, 使其不会成为表现的重点。另外, 对完善构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助于确保层次的合理性, 对活跃场景气氛具有重要作用。对物品的摆放位置进行细化处理, 需要遵循构图方法来进行摆放, 通常会将主体的建筑物摆放在正中央的位置, 阴影、挂角树和配楼等会分别安放在四周的格子中, 通过安装挂角树, 能够起到压暗边角的作用, 有助于确保画面整体构图的完整性。在进行挂角树选取时, 一般选择的是大树小叶, 要求模型具有精细化特点, 能够对整体场景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 给人们营造良好的场景。

5、做好整个场景的精细化处理

要想确保整个场景的精细化, 不仅表现为景观的精细化, 还需要确保灯光的真实性, 需要提高灯光的参数合渲染的质量, 确保渲染出来的场景会比较真实。需要做好全部场景灯光的打开处理, 使建筑和植物更加逼真。在进行动画渲染过程中, 由于周围的配景较多, 需要做好全部光线的打开工作, 为了提高渲染的效率, 在进行场景精细化处理时, 需要做好动画场景的合理开启和关闭, 明确光线跟踪选项的合理性, 提升场景渲染效率, 对场景做好分层处理, 确保渲染技巧的灵活运用, 提高建筑动画的渲染效率。由于渲染工作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为了确保渲染工作的有效开展, 需要合理安排计算机的使用时间, 在白天进行贴图、细化和灯光处理, 在晚上进行渲染工作。

6、配音、配乐

配音和配乐是建筑漫游动画创作的最后阶段, 其设计结果直接影响着建筑漫游动画的整体效果。对配音、配乐的选择有着严格的要求, 需要展现出配音和配乐磅礴的气势, 展现出震撼的艺术效果, 要求制作人员需要合理选择和甄别音频资源, 并做好集中的管理工作, 结合实际的播放情况, 对不适当的部分进行集中的剪辑处理。

7、动画的后期合成与特效处理

在进行建筑漫游动画制作时, 通过充分利用3DMAX, 能够渲染出TGA或png序列图片, 需要在AFTEREFFECT中对后期校色进行处理和特效处理。在处理工作结束之后, 需要将校色好的视频段通过SONYVEGAS进行导入处理, 需要严格按照脚本上的要求进行编排和设计, 为了突出漫游动画的灵动性, 需要将背景音乐和旁白加入进来, 对镜头的转场进行合理分配, 对漫游动画的尺寸进行合理计量, 以便能够提高馒头动画制作的整体质量。待各项工作完成后, 输出建筑漫游动画的正片。

摘要:建筑漫游动画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 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 漫游动画经过不断的发展, 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漫游动画是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进行使用, 实现了对虚拟数码技术的合理应用, 是对影视艺术手法的良好表达。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充分借鉴影视艺术的制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制作出了详细的建筑规划蓝图, 使建筑设计风格更具独特性, 与周边的环境交相辉映, 展现出了活灵活现的动画影片和建筑设计师独特的艺术设计风格。

关键词:建筑,漫游,动画,流程

参考文献

[1]建筑漫游动画创作运用新探索——以上海世博会漫游动画为例-张刚-《装饰》-2010

上一篇:建构原则下一篇:低压电力载波阻抗